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2024-07-24

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共6篇)

篇1: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基于乡村旅游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研究

尽管传统村落的环境和设备趋向落后,但由于传统村落特色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各地的人们来观光,乡村旅游业也渐渐兴盛起来。但在旅游开发的同时,传统错落环境的破坏严重程度日益增加,这就要求社会群众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引发思考,把专注旅游发展的注意力放在环境保护和活化方面上。在建设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活化进程也该提上日程,社会各界对此都要思考如何让传统村落继续得以传承,而不是在遭到破坏后消失在时代进程中。

由于乡村旅游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旅游产业为村落带来发展的同时,也对村落的人文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活化是要基于市场经济和其他修复经验上进行的,从博物馆和其他著名景观的修复经验中,找到适用传统村落保护和活化的方法。

一、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

在现代经济体的表现下,社会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现代都市工作的人们越来越忙碌,使精神和身体都得不到有效的放松,人们更倾向在旅游中探寻放松、愉快的氛围,欣赏美好的景观,并体验不一样特色的风土人情。基于此,乡村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人们在传统村落中可以体验到乐趣并欣赏美丽的人文景观。正是由于这些原因,传统村落的旅游价值在自身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得到体现。并且传统村落中纯天然的种植物也对前来旅游的人们起到了很大的吸引力,使旅游者更愿意体验在乡村种植产业园中摘取纯天然水果和蔬菜的乐趣,在也体现了传统村落存在的旅游价值。

二、在旅游基础上对乡村的保护

(一)对乡村传统村落建筑的保护

在传统村落中,建筑的特性首先展现在人们眼前,传统村落的建筑由于是在历史上建立的,在外形风格方面都与现代建筑有很大的分别,在美观和实用性上的展现,使传统村落的建筑变成了一种文化遗产。因此,要保护好传统村落建筑的构造、形态和建筑风格与当地环境的融合,才能维持好传统村落的面貌。在建筑的保护上,要定期对建筑进行检查和维修,尽可能在使建筑质量达标的同时,全面维持建筑的原貌,让传统村落的建筑依然保持好其自身的特性。

(二)对乡村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

每一座村落都有其自己的文化特色,不仅表现在当地村民的衣饰、建筑和饮食上,还体现了当地特色的节目和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内容。正是这些文化代表着传统村落的特色,所以吸引了各地游客前来体验并参与进来,在传统村落中按照他们的习俗和饮食习惯体验不一样的生活,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内容,不要为了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使传统村落的文化遭到摒弃,都要尽可能的像非物质文化一样去保护。

(三)对乡村传统村落资源的保护

传统村落的位置通常都在大山中,四面都是环绕的山和流动的水,这种地理位置的周围自然景观往往很突出,游客们正是为欣赏自然景观而来。美丽的自然景观和山中特有的动植物,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存在,丰富了村落的物资,也支撑了村落的经济发展。因此,要更加注重对乡村资源的保护,不管是自然风貌还是动物植物材料,还有特殊的资源产业链都应该得到相应的保护,这样才能使传统村落的发展不中断并持续进步。

三、在旅游基础上对乡村的活化

(一)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尽管传统村落的资源丰富,自身的环境优秀,且有独特的风土人情,但传统村落的缺陷也是很明显的,由于落后的设施和条件使村中的人们与现实社会脱轨太久,对乡村的发展进程不能有更好的促进。在对乡村进行保护的同时,需要注重将传统村落中太过落后的设备和设施条件进行现代化建设,将现代化更方便、有利的设施引进到传统村落中,将现代化理念也灌输到村落居民的大脑里,促进乡村的现代化发展。

(二)加强乡村旅游与资源相关产业体系的联系

在注重对乡村旅游各方面开发的同时,结合传统村落自身的优质资源,对旅游产业起到推动作用。在推动旅游发展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开发和合理规划,更是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环节。为乡村的旅游业制定一套可以和资源结合起来的体系规划,在旅游业发展进程中,将资源融入旅游吃住方面和伴手礼体系中。政府要对乡村资源开发予以支持,并可以提供一些资金促进资源开发,结合旅游产业创建新的发展模式,通过旅游业促进乡村活化。

四、结语

基于传统村落中的旅游价值,政府和社会群众已经就村落的保护和发展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并制定了相关对策,以更好地保护和活化传统村落。通过将乡村旅游产业和乡村自然资源产业进行整合,可以在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深度促进传统村落的发展,也对乡村现代化建设的问题展开了思考,以为传统村落现代化做出更多的努力。在对发展传统村落的同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特色要加以重点保护,培养社会群众对乡村有效、?e极的保护意识。通过对乡村的保护和活化进行探究和思考,改进和完善现有的不足之处,并且不断地优化对乡村保护与活化方面的研究。

(作者单位: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国际商学院)

篇2: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一:综述

《中国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作者:周建明

传统村落既是世界各地历史文化的象征,又是文化过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特征。历史上形成的村落,作为仅次于语言的人类的第二大创造,成为其灿烂文明的最好见证和世世代代人民的集体记忆。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民居,历史街区甚至连文物古迹,在一些人看来似乎成了社会发展建设的绊脚石。在房地产开发时,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古老村落,经过一场脱胎换骨的打造,消失殆尽;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以旧貌变新颜换来千城一面的无个性的都市空间。今天的部分地区正面临着环境危机,特色危机、文化危机。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士已经认识到:历史环境保护、文化资产活用、地方特色维护等课题,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现实却不容乐观。大量的文物古迹、近代建筑、历史街区、文化名城遭遇到了严重的建设性破坏;假古董泛滥成灾、欧陆风盛行不衰,人造景观蔓延各地;大广场,大草坪,形象工程、献礼工程成为少数领导者与新闻媒体的关注重点;等等。这一切都告诉人们,需要反思我们的城市规划理念,城市设计手法,城市管理目标,传统村落保护政策。

本书的写作即是基于上述时代背景,在对中国传统保护规划理论进行多年研究,以及参与大量保护规划设计实践的基础上,以对国外文化遗产和历史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的分析为中心,试图全面论述文化遗产的概念,保护的含义与意义,并以历史城市保护为核心,阐述整体性保护的理论与规划方法。我认为全书可以是分为四部分来阐述的。分别是 ① 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② 传统村落的保护 ③ 传统村落的发展

对全书进行概述和总结如下:

二:传统村落的概念和类型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传统村落正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历程,尤其是农耕文明历程的最佳见证。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主要产生地和传承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各地区的人们,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创造性的建设,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居,这些民居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文化以及周边环境的独特优势,并围绕其独特的功能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村落。同时,各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选址、布局业务不显示出高超的技术和智慧。传统村落正是我国传统营造文化最重要得载体。

1.传统村落基本概念 2013年第二批国家级传统村落评选时,专家们发现评选材料存在以下问题:①基本概念不是很清楚。②有较多存疑的村落。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部分概念模糊。

中国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所谓古村落是指民国以前建村,保留了较好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较大变动,保存着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人们仍聚族而居的村落。作为完整的生活单元,他们由于历史发展中偶然兴衰因素的影响,至今空间结构保持完整,留有众多传统建筑遗迹,包含了丰富的传统生活方式,成为新型的活文物。所以,传统村落是历史遗存,却不是遗址,是农村乡土文化的活文物。2.传统村落基本特征

2.1传统理念

梁漱溟认为,“乡村的生活模式和文化传承从更深层次上代表了中国的历史传统”。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和伦理观念关系到人与人、人 与自然的和谐,这种传统文化在传统村落中表达的淋漓尽致。2.2空间逻辑

传统村落的布局讲究伦理关系,注重等级制度和长幼尊卑,崇尚“中”的空间意识。祠堂宗庙作为宗族权威的载体,大多占据村落的中 心位置。建筑的群体组合往往强调一种源于伦理关系的结构秩序。2.3社会形态

与现代社会“原子化”的社会关系不同,在村落中,人与人之间形成了紧密的社会联系,它主要体现在同宗同源的血浓于水,和谐互助的友邻关系,人与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突、患难相恤”的传统道德准则。2.4特殊需求与风水民俗

由于聚落形成的历史背景,有些传统村落需要满足居民的一些特殊需求,例如防御需求。例如村落选址在周围起伏变化得丘陵地形,有效地阻碍着入侵者的长驱直入。与水为邻,天然屏障明显,防御性大大增强。

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也深受风水学说的影响,从村落的选址、村落的形态结构、建筑朝向以及理水的走势都深深地打上了风水的烙印。其布局讲究“负阴抱阳,背山面水”、因“得水为上”而非常重视水的营造。与风水相关而影响村落空间形态的是民俗信仰。如同氏族聚落的祠堂宗庙一样,民俗信仰的物质载体也往往在村落整体布局上占据中心地位,如侗族的鼓楼、回族的清真寺,它们往往在空间上起着统领全村的作用。3.传统村落价值评析

传统村落的价值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评定:①情感价值②景观价值③历史文化价值④艺术价值⑤科学价值⑥社会价值⑦经济价值

三:传统村落的保护 传统村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信息,被誉为经典的民间文化生态博物馆、乡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象征。然而,伴随着“农业现代化、乡村城镇化、郊区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开发、城乡统筹发展”的多重挑战和冲击,传统村落不断遭受“建设性、开发性、旅游性破坏。

1.传统村落的生存保护现状及问题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在2000年时拥有363万个自然村,但到2010年时只剩271万个自然村。2012年缩减为230万个,村落消亡迅猛势头不可阻挡。

1.1传统村落的“自然性损毁”

长期以来,对传统村落稀缺性认识不足、保护乏力,造成了乡土建筑“自然性损毁”。传统村落大多年代久远,散落在相对偏僻、贫困落后的地区,破败严重。有的地方对传统村落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认识不足,许多传统村落的格局风貌、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传统村落建筑的土木结构,抗风雨侵蚀及灾害能力差。由于受到风雨侵蚀和洪水、泥石流、地震、台风等自然力的破坏,众多已无人居住的民宅、祠堂面临着倒塌的威胁。一些民间民俗文化濒临消亡,不少传统技能和民间艺术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

1.2传统村落处于“老龄化、空巢化”的自然性颓废状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大量农村人口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流,农村常住人口逐渐减少,很多村庄出现了“人走房空”的现象,并由人口空心化逐渐演化为人口、土地、产业和基础设施整体空心化。传统村落的老龄化、空巢化,使得传统村落缺乏维持自身发展的动力,传统村落发难以为继。很多村落的现状是:交通闭塞,许多田地长满了杂草,村里只有几栋被遗弃多年的破旧农舍,残垣断壁横亘在高高低低的草丛里,很多民居已经人去屋空,村落偶尔可看到一两个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大都搬到附近的镇上去住。许多村庄由于无人居住面临着消失的困境。

1.3大量并村导致传统村落迁移消失

村落规划无序性使传统村落频遭撤并扩张性破坏,失去了可印象性。异地脱贫、下山移民、海岛和库区整村搬迁,使不少传统村落迁移消失;城镇化扩张性发展使许多村落被圈进城中村;新农村建设的部分误区及其对传统村落实行萎缩管理,使不少传统村落逐渐消失和衰败。

2.传统村落保护的思路与框架

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其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与发展传统村落,要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发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主导、村民主体”的原则。3.传统村落保护的内容

3.1村落选址与山水格局保护

传统村落的选址一般具有传统文化特色和地方景观代表性。利用自然环境条件,村落布局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包括沿江、抱湖、靠山等几种选址类型,能够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居住文化和地域背景,并与维系村民生产生活的方式密切相关。对村落的选址和山水格局的保护,首先要对传统村落的选址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村落的选址理念以及与之相关的山体、河流、植被等要素,通过图解分析村落的选址与布局特点、轴线对位、视觉廊道等;其次应该对村落的自然景观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对于村落有直接的视觉关联的山形水系、地形地貌、自然植被、农作物等的形态和种类特征进行考察与分析,对主要景观特征及其内容构成、形态特征、人文内涵等进行分析。

对村落的选址和山水格局进行保护分析应该至少得出如下成果: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环境特征分析图、村落选址与自然景观影响因素分析图。通过对环境特征和影响因素的识别,明确具体的保护对象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3.2传统建筑保护

在传统村落中,传统的乡土建筑往往是最能体现传统村村落特征的关键要素。这些传统乡土建筑承载着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和乡土情结,是美丽中国的核心景区和 景观基因,具有多方面的珍贵价值。

在传统建筑中,民居是最主要也是特色最鲜明的建筑。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因此传统民族在不同地域间有巨大的差异。基本上按照地域可以分为:华北民居、东北民族、西北民居、西北窑洞、江南民居、西南民居、闽粤民居。此外还有比较特殊的,如维吾尔族阿以旺、藏族土库房和碉房、彝族土掌房等民居。

对传统村落中的传统建筑制定保护措施的时候,需要对建筑的以下特征进行分析:①类型分析:对传统建筑的时代功能形制构造类型等进行分类归纳。②布局与形制特征:对传统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建筑间的相互关系、建筑的空间组合关系、建筑尺度、屋顶形式等进行分析。③构造特征:对传统建筑的台基、地面、墙体、构架等特征进行分析。④材料与工艺特征:对传统建筑的主要建造材料及建造工艺特点进行分析。⑤装饰装修特征:对传统的装饰装修细节进行系统性的分析。⑥相关民俗特征⑦建筑综合特征:通过对前面的布局形制、构造、材料、装饰等特征的梳理,总结出建筑最鲜明的特征。

传统建筑特征分析成果包括:传统建筑形制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构造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材料及工艺类型分析图档;传统建筑装饰装修细节分析图档;传统建筑营建风俗特征分析图档。3.3村落形态保护

村落格局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地方传统营造文化,同时能够鲜明体现出有代表性的传统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村落整体格局保持完整的乡土特征。对传统村落形态的分析包括:①村落传统格局演变分析②格局特色分析爱③街巷河道分析④公共空间分析⑤整体风貌特征分析⑥影响因素分析。

3.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内容包括:村落中的传统民俗和文化,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其他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乡风民俗等内容,以及其他所依托的场所和建筑、用具实物的保护;了解相关知识的特殊村民;传统手工艺品、食品、器具的做法工艺等。

四:传统村落的发展

“村落的发展是永恒的,他永远处于一个动态的变革之中,这种变革或急或缓,但新与旧、传统与更新、发展与保护的矛盾始终存在于传统村落之中(吴良镛,1994)

1.传统村落发展的内涵

中共十八大会议提出,把生态文明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目标。生态文明建设对传统村落的发展尤其重要。传统村落作为一种特殊的村居空间,他们一般都依山傍水,其传统文化、建筑艺术和空间布局非常完美,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内涵。是生态文明建设提倡的核心理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这是保障传统村落健康发展的基础。2.传统村落发展的特殊性

2.1历史原真性与外来文明的矛盾 历史原真性是国际评估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标准之一,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最重要的是保护其真实而原生态的风貌。但传统村落的发展过程中经常面临着现代文明和外来人员的冲击与碰撞,外来文化入侵逐步破坏传统村落原生态平衡机制,进而破坏传统村落的完整性和原真性。

2.2传统物质空间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矛盾

如现代交通工具的使用给传统村落原生道路产生较大的破坏,村落居民改造房屋多使用新的建筑材料,割断了建筑风貌的延续,新住宅的建造多采用现代风格,影响整体景观风貌的协调性和统一性。

2.3原生态与商业化的矛盾

在商业化过程中,参与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的各相关利益方往往只从自身利益回报的角度来思考和行动,导致只注重开发而不顾保护的局面,造成传统村落的自然度、美感度和灵感度严重下降。

3.传统村落发展原则 3.1原真性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的发展首先必须体现历史环境原真性保护的原则。封尘的历史遗存携带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信息,是古村历史文化价值的主要载体。如果失去了这些真实的载体,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

3.2整体性保护原则

传统村落的发展要遵循保护历史风貌完整性的原则。风貌保护的对象是有特性的组群景观,其中不一定有特别重要的文物或古迹,但作为一个整体,这种景观的载体、形象已成为某个地点、区域,或某种文化的标志。风貌保护的目标则是基于对文献和遗存实物的研究来反映历史场景,以获得地方文化的认同感。整体性原则正是要求注重传统村落整体格局和功能的完整,建筑环境的完整,新与旧在整体上的平衡以及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向平衡。

3.3因地制宜原则

传统村落发展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充分利用地方优势、地方资源,以促进地方经济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合理的调配合理利用资源,对传统村落的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的同时,对传统村落的可再生资源进行合理管理。

3.4持续发展原则

传统村落发展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以服务民生、提升效益作为传统村落保护与开发的核心,积极保护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探索“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更的保护”的良性循环,其宗旨是技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

参考文献:

篇3: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2012年,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的部署安排, 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财政厅组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传统村落调查摸底和统计核实工作, 2013—2014年又进行了两次补充调查, 初步确定列入广西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约266个, 其中89个村落列入第一、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从国家级传统村落数量来说:全国共有30个省 (市、自治区) 的1561个村落列入第一、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云南、贵州分别以294个和292个分列第一和第二, 广西名列全国第十二。就西南片区来说:广西少于云南、贵州, 多于四川 (62个) 、重庆 (16个) 、西藏 (6个) ;就少数民族自治区来说:广西高于内蒙古 (8个) 、新疆 (7个) 、西藏 (6个) 、宁夏 (4个) 。

从省级传统村落数量来说:2012年第一次调查, 各地共申报村落313个, 2013、2014年又相继开展了第二、第三次补充调查, 各地上报村落约106个。经住房城乡建设、文化部门组织联合审查, 初步列入首批广西传统村落名录的村庄共266个, 近期将由广西住房城乡建设厅、文化厅、财政厅发文公布。这一数量, 占广西18.5万个自然村总量的0.16%, 约占全国各地所调查上报传统村落总量的2.6%。

一、广西传统村落的分布

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整体上呈现“东北多、西南少, 山区多、平地少”的特点。

从所处地域来说:桂东北地区 (以桂林和贺州为主体) 数量众多, 共有传统村落124个, 占广西传统村落总量的46.62%;而桂西南地区 (以崇左、北海、防城港、钦州为主体) 数量较少, 共有传统村落20个, 占广西传统村落总量的7.52%。

从自然环境来说:包括滨海型、平原型、丘陵型和山地型, 其中丘陵型和山地型占主体。这与广西沿边、沿海和沿江, 境内大河奔流、支流众多, 地貌多样的自然环境有关。这也说明了广西先民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改造和利用水平较高, 对村落选址较为科学。大部分传统村落依山伴水, 风景优美, 建筑层次分明, 街巷纹理清晰, 将中国堪舆文化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民族构成来说:广西12个世居民族中, 10个民族有典型村落代表。其中, 以汉族居民为主的144个, 以瑶族居民为主的52个, 以壮族居民为主的39个, 以侗族居民为主的10个, 以苗族民居为主的6个, 以京族居民为主的4个, 以毛南族居民为主的2个, 以回族居民为主的2个, 以彝族居民为主的1个, 以水族居民为主的1个。而仫佬族作为拥有少数民族自治县及自治乡的世居民居, 竟然没有产生一个传统村落, 个中原因值得好好反思。究竟是村落的价值还没有被发掘认识, 还是村落的保存形态和特点与其他传统村落有很大差别, 还需进一步调查和研究。

从形成年代来说:元代以前47个, 明代92个, 清代96个, 民国16个, 现代1个, 其他14个。清代以前形成的村落占传统村落的86.08%, 是广西传统村落的主体。

从建筑特色来说:青砖黛瓦徽派马头墙风格为主的6个, 青砖黛瓦岭南锅耳墙风格为主的4个, 土坯砖或青砖黑瓦主从硬山墙、悬山墙风格为主的183个, 骑楼和碉楼风格为主的6个, 干栏式风格为主的32个, 其他35个。从历史原因来说, 广西地处西南边陲, 经济社会比较落后, “财主文化”相对缺失, 传统村落的占地规模、建筑形态、艺术价值等与中原、江南地区差异较大, 相当部分传统村落给人感觉“不起眼、不大气”, 但却凝结了厚重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二、广西传统村落保护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广西的传统村落由于地理位置偏僻和外部环境相对封闭, 商业开发程度较低, 村落原始状况保存相对完好, 但相当部分村落本身自然损毁较为严重。

(一) 保护意识初步形成但建设管理难度较大。

从地方政府到基层干部群众基本上对传统村落的价值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 认为凡是“古”的东西都应该慎重对待, 妥善保护, 形成了一定的保护意识。但在具体操作中, 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从管理依据来说:传统村落不是文物也不是历史文化名村, 《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列》对其约束作用有限, 其建设行为的约束主要依据村庄保护发展规划。而就广西的现状来说, 266个村落中已经编制了保护发展规划并且审批公布实施的不足20%。从管理方式来说:各地普遍没有因为传统村落的特殊性而对村庄特别加强管理, 从管理人员、管理制度、管理程序和管理投入上与普通村庄无异, 从而导致其建设行为与普通村庄一样缺乏有效的管理。从群众意识来说:往往注重对村落中的祠堂、庙宇等公共建筑和古树、街巷等历史环境要素进行保护, 而对涉及自身利益的建设行为则自觉程度不高。

(二) 基础设施薄弱且自身发展能力不足。

从统计数据来看, 自治区级以上传统村落的基础设施条件与全区村庄的平均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如:266个村落中, 有26个贫困村, 其比列为9.77%, 远高于全区的1.62%;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3000元的村落约80个, 其中最低者不足1000元。又比如, 有80个村落不通自来水, 近150个村落无有线电视, 超过半数的村落没有公共服务设施。这些村落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等各种原因, 一直以来都是公共财政投入不足, 享受改革开放成果较少的村落。

同时, 大部分传统村落又受基础条件的限制, 产业基础薄弱, 加上思想观念相对落后, 长期从事传统农业生产, 自身发展能力相对不足。

(三) 村落格局基本完整但传统生活方式保留不多。

大部分传统村落的巷道、村门、院落等历史环境要素保存相对完好, 村落的原始形态、传统格局留存至今。但其传统生活方式保存不好。目前, 居住在传统村落中的原住民不到应住人口的34%, 涌现出数量不少闲置的“空心村”。如贺州市钟山县回龙镇龙道村, 整个村落的房屋保存基本完好, 传统格局也没有受到破坏, 但基本闲置, 没有居民。且留存的原住民中, 老人、妇女、儿童居多, 难以开展正常的农业生产活动, 传统生产生活方式难以为继。

(四) 保护发展工作基本启动但进展不快。

按照国家四部 (局) 的部署, 广西开展了调查建档、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成立专家咨询机构、开展保护修缮等工作, 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基本启动。但从成效来看, 进展不快, 效果不明显。首先, 从调查建档来说, 调查还不完善。目前仅明确了266个传统村落, 部分市县的传统村落数量明显不足。特别是罗城县竟然没有一个传统村落, 值得再深入调查。其次, 从保护发展规划来说, 目前启动编制保护发展规划工作的村落不足20%, 仅有34个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通过了自治区层面的专家审查。第三, 开展实质性保护修缮工作的村落约10多个, 由于资金缺乏大部分村落处于“等米下锅”的状况。

三、广西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 以统筹推进带动各级重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地方对传统村落保护的重视程度还不是很高。具体表现在: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将传统村落作为重要的资源加以利用, 过于看重经济价值而忽视其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 往往对经济价值明显村落投入较大, 也在开发利用方面过多地偏重在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上, 而对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不太重视;在建设中, 没有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与普通村庄建设区别开来, 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二是在工作部署上, 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的地方不多, 过多地依赖于上级的部署安排, 上面推一下, 地方动一下, 上级没安排则地方基本没有自主的工作推进。三是在经费筹措上投入不足。过于依赖上级下达的保护资金, 地方本级投入很少;有些地方由于怕资金配套而不敢上报传统村落。为改变这种状况, 应将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工作统筹推进, 才能引起各级足够重视。第一, 要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工作纳入各级的年度工作计划, 明确任务范围和工作责任, 使其成为常态性工作持续抓下去。此外, 自治区层面要拟订阶段性工作计划, 将2—3年内的工作统筹部署。第二, 编制全区传统村落保护整体规划, 建立分级分类保护体系和明确各村落发展定位。目前有个趋势, 只要是说到传统村落就不由分说该整体保护, 什么都不能动, 什么都要保, 而不论村落的具体情况, 由此造成摊子铺得太大, 对象不集中明确, 保护资金跟不上。而通过编制整体规划由专家按照整村保护、片区保护、单栋及周边环境保护等3个层级划定村落的保护等级和范围, 并确定每个村落在民居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格局保护等方面的发展定位, 使得保护对象更为明确, 保护范围更为具体, 保护思路更为清晰, 保护投入也更为集中。第三, 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撑。传统村落不是文物, 也不是历史文化名村, 其建设行为不受《文物保护法》和《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的约束, 传统村落保护的法律支撑稍显薄弱。目前, 国家层面出台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指导意见, 明确了国家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整体思路和有关要求, 但大量的自治区级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目标任务、整体要求、方法步骤、工作责任等尚未明确, 仍需出台自治区级指导意见。

(二) 正确理解传统村落保护的意义。

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根本的目的和意义, 不在于将村落封存保护使其成为只能参观的固化记忆, 也不在于过度商业开发, 使其成为人声鼎沸、熙熙攘攘的旅游区;而是在于通过村落保护, 使其成为记载农耕文明的载体、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 展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勤劳勇敢、勇于开拓、因势利导、战胜自然传统美德的窗口, 以“美丽乡村”建设助力“中国梦”实现的桥梁。因此, “静态”的传统村落展现的只是历史和记忆, “活态”的传统村落才能更为直观地展现文化和内涵, 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响后人。而保持传统村落“活态”的最好方法是实现村落主要的功能——居住, 让居民能够回归传统村落居住, 既不破坏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原始风貌, 又能通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过上很好的生活。这是大部分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所应追寻的目标。所以, 我认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绝不是把人迁出来, 反过来是要把人引回去!

(三) 创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机制模式。

篇4: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村落;藏族;资源价值;保护

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地区,具有着浓厚的藏族文化。尼西乡汤堆村就是位于香格里拉市的一个藏族传统村落,村庄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文化、建筑及古村落形态。所以在加强村庄建设的同时开发古村落,使汤堆村的保护向更加健全的方向发展。

1 传统资源价值评价

1.1自然文化。汤堆村周围群山连绵,山川纵横,山明水秀,风光旖旎。村子与周围的自然环境相融共生,既符合藏族传统的山水理念,又与其特殊的地理和气候特点相结合,村庄环境风光秀丽,村落整体周边群山环绕,西为西归神山,南为归巴过神山及益仁神山,东为唐当岗山,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是一个藏族文化生态村。

1.2村落格局特色。村落形态可概括为背山临田的散点加组团布局模式。村落四周以神山为庇护,形成寓意丰富的环境景观。汤堆村以藏族居民为主,主要信奉藏传佛教,宗教元素渗透于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白塔、念经房、转经筒、玛尼堆、烧香台等是藏传佛教主要的代表性空间载体,这些灵性空间遍布于村落中,构成了汤堆村的公共活动空间。同时民居内部的布局也是以经堂、佛堂为中心的形式。深远的宗教影响渗透在汤堆居民的生活方式、外在环境、风俗和起居习惯等各方面。

1.3街巷空间特色。街巷空间是汤堆村落風貌的重要组成部分,淡雅朴素的藏族特色民居是村落的单元细胞,深邃的街巷街坊是连接民居建筑各个细胞的中间骨骼,将各个细胞锚定在街巷构成的骨架上,便形成了自由布局的传统村落的街巷空间。

汤堆村内民居随地形变化及道路变化呈自由的组团式布局。

鸟瞰村落,道路形如藤蔓,组团便像藤上挂满的果实,完全是顺应自然生长的,高度体现出 “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建筑朝向不尽一律,大多被山面田,多为西南和东南方向,这从当地气候角度讲可以争取日照和通风。

1.4传统民居特色。香格里拉藏族民居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形成了高原和河谷两种不同风格和式样,由于特殊的高原干热河谷地理环境,形成了尼西民居既有高原坝区民居的因素,又包函了河谷地区建筑的风格,形成了高原民居向河谷民居过渡的一种特殊风格。

建筑环境——汤堆位处河谷地带,由于雨雪较多,综合气候特点、用地地形、建材利用的条件、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地方文化,当地民居的建筑形式以藏式“土墙板屋”为主,又称为“闪片房”;建筑选址——在新建房屋时要请喇嘛根据主人的生辰, 以及地方的风水来确定基址和朝向。而且建筑正面要面对高大雄伟的山尖,一般不能对着山谷, 这些宗教因素使得散布在坝区看似凌乱的民居表现出一种内在的秩序;建筑结构——“土墙板屋”属井干结构与夯土墙结合的混合形式,即在比较厚实的夯土墙体上,再覆盖平缓而出檐深远的木板屋顶,厚实的夯土墙利于保温抗寒,而坡顶便于排雨除雪, 且具有较好的抗冻性;建筑文化传承——在色彩方面,藏族最重视白、红两色。这与藏族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环境有直接联系。在涂料的使用上,红色只能用在护法神殿和灵塔殿的外墙上,这是古时候杀生,用热血泼“赞卡尔”的做法演变而来的。生活、居住性的建筑外墙,只能用白色,以体现它的吉祥、温和、善良的本性。

1.5历史环境要素特色。历史环境要素是指反映村落历史风貌、构成村落特征的要素如沟渠、石阶铺地、古树名木以及传统生产遗存、历史上建造的用于生产、消防、防御的特殊设施等。

通过对汤堆村传统村落的走访观察,汤堆村的历史环境要素主要体现在生产和社会生活等方面,包括36处白塔、8个玛尼堆、2处念经房、铜制转经筒,麦场、古树等。虽历经时代变迁,村落风貌依然保存完好,部分传统生活方式依旧代代相传,这里依然延续着古老的生命力,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1.6非物质文化特色。汤堆村以藏族的黑土陶烧制技艺为主,民族文化、农耕文为辅的多元文化聚集地,是三江并流地区多元文化聚集融合的典范。

黑陶烧制技艺:尼西乡为著名土陶之乡,因为汤堆片区特有的土质以及土陶文化和技艺,从而使汤堆成为尼西生产土陶的唯一基地。以尼西黑陶为代表的藏族黑陶烧制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三名;民族文化:尼西情舞作为一种歌舞,具有藏族歌舞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是一种以爱恋为主的歌舞。是尼西地区独有的舞蹈;饮食文化:尼西土鸡是在尼西地区独特环境下生长出来的小型鸡种,用汤堆生产的土陶锅炖出后,味道鲜美,曾被中央电视台多次报道;农耕文化:半山区的生态生产条件使汤堆祖祖辈辈都依赖于农田生活,农田不仅是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也是汤堆村民的精神的主要寄托,汤堆村民对农田始终怀有一种敬畏的情节,百年来的沉淀形成了今日的农耕文化。

2 村庄保护区划

在现存历史建筑和环境要素分布、空间格局、自然环境、产业状况等现状的基础上,根据保护地方特色的思想、原则和依据,结合保护目标,划定汤堆村保护范围为核心保护区和建设控制地带。

2.1核心保护区。核心保护区是历史文化遗存比较集中,较能完整地反映传统村落风貌和地域特色的区域。包含传统村落中保存着历史信息的遗存,以及载有真实信息的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是村落历史文化价值的核心体现区域。

2.2建设控制地带。建设控制地带主要为核心保护区向外划定的区域,为保证聚落空间及整体风貌完整这个区域可适当建设。

2.3风貌协调区。风貌协调区主要是灵性空间所在地及部分零散民居建筑,对零散建筑、构筑物进行整体环境整治,保持风貌的协调。除转经用白塔及生产用麦场外,可进行少量的建设活动,原则上不得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环境及其视觉景观产生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杜良钦. 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3.

篇5: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

本次调研活动内容是了解捞车河村历史、调查历史建筑、探访非遗传承人三项。暑期实践的调研队伍共分为访谈组、实地勘测组和财务组三个小组。在项目负责人XXX的带领下,队员们认真走访,深入调研,搜集了许多有价值的第一手资料,对捞车河村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一幅土家传统村寨的美丽画卷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前。

在这7天的时间里,访谈组以村长和多位村中老人为主要对象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资料真实地还原了村落的历史、了解了村落的发展和现状,并搜集了村民对村落发展的未来期许。实地勘测组将村落分为建筑、交通、公共活动空间和基础设施四大块逐一走访,并对这四大块进行了翔实的测量和记录,内容包括建筑年代、结构、面积,交通组织、道路材质、宽度,公共活动空间的使用方式和活动内容,以及基础设施的现状。财务组则主要对本次活动进行资金安排和后勤保障。各小组之间相互配合,默契无间,成员之间都能相互协作,很好地完成既定任务,展现了极强的团队合作精神。

XXX

篇6: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

——兼谈传统村落类文化遗产

冯骥才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目标。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传统村落,建设美好家园,必须保护民族根性文化。

2012年,我国政府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并确立《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形成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村落遗产三大保护体系,这是我国在文化建设上迈出的重大一步。是文化史上一个意义重大而影响深远的事件。之前,大量出现在媒体上的信息与文章,表达着学界与公众对这一关乎国人本源性家园命运的关切;在这之后,人们的关注焦点则转向这些处于濒危的千姿万态的古老村落将何去何从。这里,想对有关传统村落现状与保护的几个关键问题表述一些个人的意见,以期研讨。

每天消失100个传统村落

凸显保护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基本处在农耕文明时期。村落是我们农耕生活遥远的源头与根据地,至今至少一半中国人还在这种“农村社区”里种地生活,生儿育女,享用着世代相传的文明。在历史上,当城市出现之后,精英文化随之诞生,可是最能体现民众精神本质与气质的民间文化一直活生生存在于村落里。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地域多样;在漫长的岁月里,交通不便,信息隔绝,各自发展,自成形态,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多样并存与整体灿烂。如果没有了这花团锦簇般各族各地根性的传统村落,中华文化的灿烂从何而言?可是,最近一些村落调查和统计数字令我们心头骤紧。比如:在21世纪初的2000年,我国自然村总数为363万个,到了2010年锐减为271万个,仅仅10年内减少90万个,对于我们这个传统的农耕国家可是个“惊天”数字。它显示村落消亡的势头迅猛和不可阻挡。

如此巨量的村落消失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城市扩张和工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批农民入城务工,人员与劳动力向城镇大量转移,致使村落的生产生活瓦解,空巢化严重,已经出现了人去村空——从“空巢”到“弃巢”。近10年我们在各地考察民间文化时,亲眼目睹这一剧变对村落生态影响之强烈。

二是城市较为优越的新的生活方式,成为愈来愈多年轻一代农民倾心的选择。许多在城市长期务工的年轻一代农民,已在城市安居和定居,村落的消解势所必然。

三是城镇化。城镇化是政府行为,撤村并点力度强大,所向披靡;它直接导致村落消失,是近10年村落急速消亡最主要缘由。

在由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中,村落的减少与消亡是正常的,世界各国都是如此。但我们不能因此对村落的文明财富就可以不知底数,不留家底,粗暴地大破大立,致使文明传统及其传承受到粗暴的伤害。

进一步说,传统村落的消失还不仅是灿烂多样的历史创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遭遇到泯灭,大量从属于村落的民间文化——非遗也随之灰飞烟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遗评定的标准是,它必需“扎根于有关社区的传统和文化史中”。如果村落没了,非遗——这笔刚刚整理出来的国家文化财富中许多项目便要立即重返绝境,而且这次是灭绝性的,“连根拔”的。

传统村落还有另一层意义——它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所在地。不少少数民族没有文字,没有精英文化,只有民间文化。他们现在的所在地往往就是他们原始的聚居地。他们全部的历史、文化与记忆都在世代居住的村寨里。村寨就是他们的根。如果传统的村寨瓦解了,这个民族也可能就名存实亡,不复存在。

面对着每天至少消失100个村落的现实,保护传统村落难道不是一件攸关中华民族文化命运的大事逼到眼前?

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和非遗

传统村落是另一类文化遗产

当今国际上把历史文化遗产分为两部分,一是物质文化遗产,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的转型期间,能将前一阶段的文明创造视做必需传承的遗产,是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之一。这时间并不久,不过几十年,而且是一步步的。从国际性的《雅典宪章》(1933)、《佛罗伦萨宪章》(1981)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历史城镇与城区宪章》(1987)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可以看出,最先关注的是有形的物质性的历史遗存——小型的地下文物到大型的地上的古建遗址,后来才渐渐认识到城镇和乡村蕴含的人文价值。然而在联合国各类相关文化遗产的文件中,我们只能见到一些零散的关于传统村镇保护的原则与理念,没有整体的保护法则,更没有另列一类。至今还未见任何一个国家专门制定过关于传统村落保护的法规。可是,传统村落却是与现有的两大类——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不相同的另一类遗产。

首先,它兼有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而且在村落里这两类遗产互相融合,互相依存,同属一个文化与审美的基因,是一个独特的整体。过去,我们曾经片面地把一些传统村落归入物质文化遗产范畴,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只注重保护乡土建筑和历史景观,忽略了村落灵魂性的精神文化内涵,徒具躯壳,形存实亡。传统村落的遗产保护必须是整体保护。

第二,传统村落的建筑无论历史多久,都不同于古建;古建属于过去时,乡土建筑是现在时的。所有建筑内全都有人居住和生活,必须不断地修缮乃至更新。所以村落不会是某个时代风格一致的古建筑群,而是斑驳而丰富地呈现着它动态的嬗变的历史进程。它的历史不是滞固和平面的,而是活态和立体的。

第三,传统村落不是“文保单位”,而是生产和生活的基地,是社会构成最基层的单位,是农村社区。它面临着改善与发展,直接关系着村落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保护必须与发展相结合。在另两类文化遗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显然都没有这样的问题。

第四,传统村落的精神遗产中,不仅包括各类“非遗”,还有大量独特的历史记忆、宗族传衍、俚语方言、乡约乡规、生产方式等,它们作为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因村落的存在而存在,并使村落传统厚重鲜活,还是村落中各种“非遗”不能脱离的“生命土壤”。

综上所述,从遗产学角度看,传统村落是另一类遗产。它是一种生活生产中的遗产,同时又饱含着传统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对它的保护是个巨大的难题。一方面是它规模大,内涵丰富,又是活态,现状复杂,村落保护往往与村落的发展构成矛盾;另一方面是它属于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若要保护,必然牵涉政府各分管部门的配合,以及管理者的文化觉悟;再一方面是无论中外可资借鉴的村落保护的经验都极其有限,而现有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规、理念与方法又无法适用。这是传统村落保护长期陷在困境中的根由。

调查启动和名录收集

中国保护的出路与转机

近年来,随着传统村落的消亡日益加剧,不少大学、研究单位和社会团体频频召集研讨,谋求让这些古老家园安身于当代的良策;不少志愿者深入濒危的古村进行抢救性的考察和记录;一些地方政府在古村落保护上做出可贵的尝试,比如山西晋中、江南六镇、江西婺源、皖南、冀北、桂北、闽西、黔东南以及云南和广东等地区。尽管有些尝试颇具创意,应被看好,但还只是地方个案性和个人自发性的努力,尚不能从根本上破解传统村落整体困局。

2012年有了重大转机。4月由国家四部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财政部联合启动了中国传统村落的调查。半年后,通过各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专家的调研与审评工作初步完成,全国汇总的数字表明我国现存的具有传统性质的村落近12000个。随即四部局成立了由建筑学、民俗学、规划学、艺术学、遗产学、人类学等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评审《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进入名录的传统村落将成为国家保护的重点。评定的着眼点为历史建筑、选址与格局、非遗三个方面,除去各个方面的专业性,还要兼顾整体性和全面性。比如,在乡土建筑与村落景观方面,不但要看其自身价值,还要注重地域个性与代表性,不能漏掉任何一种有鲜明地域个性的村落,以确保中华文化多样性并存。再如,如果某个传统村落以“非遗”为主,其非遗首先必须列入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使国家非遗不受损失,不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悲剧发生。

四部局联合推行,可以统筹全局,推动有力,使工作的落实从根本上得到保证。这是一个符合国情、符合实际的创造性的办法,体现了国家保护传统村落的决心。它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将原先习惯称呼的“古村落”,改名为“传统村落”。“古村落”一称是模糊和不确切的,只表达一种“历史久远”的时间性;“传统村落”则明确指出这类村落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的遗产与传统,有着重要的价值,必须保护。

用现代文明善待历史文明

传统村落保护任重道远

国家传统村落名录确定下来,其保护的工作不是已经完成,而是刚刚开始。要防止把申遗成功当做“胜利完成”。其实,正是历史文化遗产被确定之日,才是严格的科学的保护工作开始之时。尤其传统村落的保护是全新的工作,充满挑战,任重道远。

一是建立法规和监督机制。传统村落保护必须有法可依,以法为据。立法是首要的,还要明文确定保护范围与标准,以及监督条例。管辖村落的地方政府必须签署保护承诺书,地方官员是指定责任人。同时,必不可少的是建立监督与执法的机制。由于传统村落依然是生活社区,处于动态的变化中,保护难度大,只有长期不懈的负责任的监督才能真正保护好。

二是专家支持。我国村落形态多,个性不同,在选址、建材、构造、形制、审美、风习上各有特点。因此,在保护什么和怎么保护方面必须听专家意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应制定严格规划,由专家和政府共同研讨和制定,并得到上一级相关部门的认定与批准。传统村落能否保护好的关键之一,要看能否尊重专家和支持专家,利用好专家的专业意见和科学保障。

三是传统村落的现代化。保护传统村落决不是原封不动。村落进入当代,生产和生活都要现代化,村落里的人有享受现代文明和科技成果的权利。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完全可以做到两全其美。那种认为这两者的矛盾难以解决,非此即彼,正是一脑门子赚钱发财所致。在这方面,希腊、法国、意大利等西方国家在城市历史街区保护中采取的一些方法能给我们积极的启示。比如他们在不改变街区历史格局、尺度和建筑外墙的历史真实的前提下,改造内部的使用功能,甚至重新调整内部结构,使历史街区内的生活质量大大提高。民居不是文物性古建,保护方式应该不同,需要研究与尝试。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不但不矛盾,反而可以和谐统一,互为动力。其原则是,尊重历史和创造性地发展,缺一不可。

只有传统村落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宜于人居,人们生活其中感到舒适方便,其保护才会更加牢靠。

四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村落保护。在少数民族地区,村落就是民族及其文化的所在地,其保护的意义与尺度应与汉族地区村落保护不同。对于少数民族一些根基性的原始聚居地与核心区域,应考虑成片保护,以及历史环境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

五是可以利用,但不是开发。一些经典、有特色、适合旅游的传统村落可以成为旅游去处,但不能把旅游业作为传统村落的唯一出路,甚至“能旅游者昌,不能旅游者亡”。传统村落是脆弱的,要考虑游客量过多的压力,不能一味追求收益的最大化,更不能为招徕游人任意编造和添加与村落历史文化无关的“景点”。联合国对文化遗产采取的态度是“利用”,而不是“开发”。利用是指在确保历史真实性和发挥其文化的精神功能与文化魅力的前提下获得经济收益;开发则是一心为赚钱而对遗产妄加改造,造成破坏。坦率地说,这种对遗产的“开发”等同“图财害命”,必须避免。

六是细致搜寻,避免疏漏。尽管全国性的村落普查已经初步完成,但我国地广村多,山重水复之间肯定还会有一些富于传统价值的村落,没有被发现与认知,更细致地搜寻有待进行。十多年来的非遗普查使我们明白,中国文化之丰富表现在它总有许多珍存不为人知,我们不能叫于今尚存的任何一个有重要价值的传统村落漏失。

七是尝试露天博物馆。在确定保护的较为完整的传统村落之外,还有些残破不全的古村虽无保护价值,却有一件两件单体的遗存,或院落、或庙宇、或戏台、或祠堂、或桥梁,完好精美,但孤单难保,日久必毁。世界上有一种愈来愈流行的做法叫做“露天博物馆”,就是把这些零散而无法单独保护的遗存移到异地,集中一起保护,同时还将一些掌握着传统手工的艺人请进来,组成一个活态的“历史空间”。这种博物馆不仅遍布欧洲各国,亚洲国家如韩国、日本和泰国也广泛采用,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和城市重要的旅游景点。这种方式使那些分散而珍贵的历史细节得到了妥善的保护与安臵。

八是提高村民的文化自爱与自信。传统村落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政府与专家的层面上,更应该是村民自觉的行动。如果人们不知自己拥有的文化的价值,不认同,不热爱,我们为谁保护呢?而且这种保护也没有保证,损坏会随时发生。所以接下来一项根本的工作是提高人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文化只有首先被它的拥有者热爱才会传承。提高村民文化自觉是长期的事,但如果只让人们拿着自己的“特色文化”去赚钱是不会产生文化自觉的。鼓励和支持志愿者和社会各界投入、参与和帮助传统村落保护,也是推动全民文化自觉的好办法。

现在可以说,中国传统村落从困境中走出来了。它独有的价值终于被我们认识,并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之外另列一类,即“中国传统村落遗产保护”,纳入国家的历史文化遗产“谱系”中。10年前我国只有文物保护,经过近10年的努力,拥有了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村落遗产三大保护体系,使中华民族的历史财富得到全面和完整的保护。这是我们在文化建设上迈出的重大一步。

如今世界上还没有哪个国家对传统村落进行过全面盘点,进行整体保护。我们这样做,与我们数千年农耕历史是相衬的,也是必需的。它体现我国作为一个东方文化大国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中华文明是人类伟大的文化财富之一。我们保护中华文明,也是保护人类的历史创造与文明成果。

上一篇:北大学子为社区假日学校送学下一篇:我帮妈妈洗碗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