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5则范文

2024-06-28

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5则范文(共10篇)

篇1: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5则范文

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感谢你百忙之中为我填写此次调查问卷!为掌握我们学校大学生体育学习的现状,为我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提供参考和指导依据。本人设计了本份问卷,衷心希望得到你的意见和指导。

本问卷调查采取不记名制,填答完毕的问卷也不会对外公开,我们可以担保您隐私的绝对安全。其次,为了保证问卷结果的有效性,请你务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填答我们的问卷。

请在下列选项中选出符合您实际情况的选项。

1你的性别()A男B女你的年级()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你平时所锻炼的场地是?()A 学校田径场B 体育馆C学校内、外的健身器材D其它 3你觉得锻炼的好处在于()(可多选)A增强体质B防治疾病C心情舒畅D增进健康E陶冶情操F改善生理机能G恢复体力H培养团结精神I其它

4你所喜欢并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这里没有你喜欢得运动项目可以自己写在H上、可多选)

A 慢跑 B 太极拳C 广播操D 下棋E 俯卧撑F 长距离的步行G 游泳H瑜伽I器械

J无K___________________

5您参加体育活动的(锻炼)目的()

A增强健康B应付考试C改善身体状况D调节心理E娱乐消遣F体验成功

H掌握技巧I其它

6影响你参加体育活动的原因()(可多选)

A身体患有疾病B肢体疾病C体质虚弱D心里因素E体育认知F日常习惯G锻炼资源H学习任务 I其它

7你进行体育锻炼时是什么心理?()

A厌学心理B 自信心理C畏难心理D自卑心理

8你参加体育课的态度是()

A积极参与B被动参与C消极参与

9你对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符合自己的要求么?()

A 符合B不符合C一般D不在乎E其它

10你对学校的体育教学组织形式有什么看法?()

A喜欢B一般C不喜欢

11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老师教学的看法是()

A教学能力差B方法单一C形式枯燥D不了解学生心理 E缺少沟通

12你对户外体育锻炼器材有何意见?()

A有B不关心C 没有

13你每个学期的体育消费是多少?()

A 0B 0-100C100-500D500-1000E1000以上

14你去参加体育锻炼的频率()

A每周1次以上B每周1次C 一个月一次D 不参加体育锻炼

15你每次大概锻炼多长时间()

A半个小时B一个小时C一个半小时D一个半小时以上

16你对学校在教学方面有什么要求?

我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谢谢你的合作

体育系

篇2: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5则范文

学院:专业:班级:

请在符合你的选项上打“√”

1、你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吗?A、经常B、偶尔C、基本不参加

2、你是怎样安排你的课余时间的?A、学习B、娱乐C、运动D、休息

3、你喜欢什么体育项目?A、篮球B、羽毛球C、足球D、乒乓球E、其他

4、你每周参加运动的时间有多长?A、3-5小时B、5-7小时C、7-10小时D、10小时以上

5、你经常关注各种体育赛事吗?A、经常B、偶尔C、从不关注

6、你认为体育运动对当今大学生重要吗?A、非常重要B、比较重要C、一般

D、不重要

7、你认为我们学校的体育设施怎么样?A、非常完善B、比较完善C、不完善

8、你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出于爱好B、锻炼身体C、结交朋友

D、没理由

9、你参加体育与锻炼的时段是?A、早上B、中午C、下午D、不定时

10、你觉得课余体育锻炼对你的生活有影响吗?A、有很大影响B、有一定影响C、基本没有D、完全没有

11、你热爱体育运动吗?A、非常热爱B、比较热爱C、不热爱

12、你觉得体育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吗?A、非常有益B、比较有益C、毫无利益

13、你想通过课余体育锻炼来提高体育技能吗?A、非常想B、一般C、不想

14、学习压力增大时,你会通过体育锻炼来减压吗?A、一定会B、一般情况下会C、不会D、没想过

15、你觉得学校的体育氛围对你是否去锻炼影响大吗?A、很大B、一般C、毫无影响

16、你参加过学校举行的体育赛事吗?A、经常参加B、偶尔参加C、从不参加

17、参加体育运动是否改变你的性格?A、有B、有一点C、没有D、不知道

18、你是抱着怎样的心态去参加比赛的?A、在乎输赢B、无所谓,志在参与C、其他

19、你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对提高学习成绩有帮助吗?A、有,能提高学习效率B、有,效率一般C、没有帮助

20、假如你不参加体育运动,是什么原因?A、浪费时间和精力B、天气和场地的影响

C、无人陪伴D、其他

篇3: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5则范文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我们此次的研究对象是本校高一和高二年级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出200份问卷,男女生各100名。经过统计,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达到了100%。此后,我们运用专家问卷法对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征询上海市长宁区前资深中学体育学科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戈其栋等5位专家的意见。各位专家一致认为,本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就“结构效度”而言,在小范围内27人中,分类正确率为87%,在“信度”方面,经小范围(30人)再测法,相关系数P<0.05为可信。

二、结果与分析

1. 对总体情况的分析

围绕学生是否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我们在进行问卷调查时,对学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行了分解。其中,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7小时(平均每天1小时)以上者,为“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者;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在3.5~7小时(平均每天0.5~1小时)以内者,为“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者;每周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低于3.5小时(平均每天0.5小时)者,为“基本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者。

统计调查结果(见下表1)显示:首先,“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男生有76人,占男生总人数的76%;女生有18人,占女生总人数的18%;男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基本正常,而女生表现明显逊色。其次,“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男生有24人,女生82人;再次,“基本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无论男女均为0。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高中阶段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以男生为主,女生大多不感兴趣,这直接影响了全校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参与率,以至于在接受问卷调查的学生人群中,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比例只有47%,还没有达到一半的比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2. 对课外体育锻炼认识的分析

统计调查结果(见下页表2)显示:94%的男生和87%的女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很有必要”;6%的男生和8%的女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可有可无”;此外,有5%的女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必要”。可以看出,素质教育的观念已经较好地植根于绝大多数的学生心中,学生普遍有加强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决心,但调查中也有些一些相关数据从另一个方面说明,面向全体学生,加强素质教育、加强体育锻炼意义宣传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表2的统计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很有必要”,这说明高中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普遍有着正确的认识。但是,我们在比较表2的数据结果和表1的数据结果后可以看出,虽然大多数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持肯定态度,但是实际参加的人并不多,这里面存在的原因需要进一步分析。

3. 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分析

统计调查结果(见下表3)显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总人数有94人,男生有76人,其中“从兴趣爱好出发”的男生有67人,“消磨时间”的男生有2人,“锻炼身体”的男生有7人;女生有18人,均是“从兴趣爱好出发”。

从表3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其动因已不仅仅停留在锻炼身体的认识层面,而是通过锻炼,发现和培养了自己对体育方面的兴趣。这也给我们今后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与指导提供了有益启示:在体育锻炼和体育课外活动中,兴趣永远是第一位的,只有学生对体育锻炼有兴趣才会积极投入。因此,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至关重要。

4. 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原因调查分析

统计调查结果(见下页表4)显示:分析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群后,我们发现,男生主要认为缺乏时间,选择该项人数为11人,占45%。而在女生不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群中,认为“没有合适项目”的有54人,占66%。

由此可见,缺乏合适的项目是影响部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学生虽然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但由于没有合适的项目参加,造成了实际参加锻炼的人数有限。尤其针对女生而言,我们应积极开发适合高中女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体育活动项目。

5. 对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场地的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见下页表5):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场地主要集中于本校场地和家庭所在小区或附近公园,分别为50%和33%。虽然收费场馆的体育锻炼设施与条件都相对更好一些,但由于学生缺乏经济条件,因此他们更愿意在免费的体育场所进行课外锻炼。而对于免费的场地,学生则更偏向于在校内或他们认为非常熟悉的环境中进行锻炼。因此,在本校场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居多。

三、结论与改进策略

1. 课外体育锻炼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的《体育法》明确规定“青少年每天要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在新一轮中小学课程改革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之余选修一定的体育运动项目。目前,高中学校的学生体育锻炼主要形式是每周2节的体育课和每天的课间操等,这显然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锻炼需要,也无法真正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但令我们振奋的是,由于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学生对体育锻炼意义的认识普遍有所深化。因此,在高中学校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体育锻炼,训练时间并不是主要矛盾。我们必须通过加强课外体育锻炼,达到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2. 课外体育锻炼需要从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出发,积极创新活动内容

班级授课制的教学模式并不能充分满足学生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需求。基于此,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是一种良好的补充形式。但从目前的情况看来,虽然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普遍增强,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较前几年相比也有了明显增加,但是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和规范性较差,锻炼存在较大盲目性和随意性。这其中既有高考升学的压力使然,也有传统的体育课教学和学校教师主导下的学生体育训练活动内容单薄、形式枯燥等原因。因此,从本次问卷来看,依然有50%左右的学生对体育锻炼仍然停留在认识层面,忽视了实际的体育锻炼。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若忽视了这个群体的存在,学校体育就没有可持续发展与提升的空间。

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课外活动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是“无合适项目”和“缺少兴趣”。基于此,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在安排和编排上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可以通过大课间的体育活动形式,将游戏、武术、健美操等融入其中,创造活跃的校园气氛,以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3. 深化高中体育课教学改革,创新体育课教学内容,加强体育课锻炼指导

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是学校课程表上体育课的延伸和拓展,在加强高中生课外体育锻炼引导的同时,我们还应当积极注重课内体育课的教学改革。本次问卷调查向我们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教学与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重要命题,为学生参加开放、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指导。学校课外体育活动在安排和编排上要遵循学生的身心特点,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各种有益的课外体育活动及竞赛,可以通过体育活动形式,将游戏、武术、健美操等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项目融入其中,营造活跃的校园气氛,以确保学生每天1小时的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

从本次问卷所反映的男女生课外体育锻炼不平衡的情况来看,女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激发,没有合适的项目是造成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人数不多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应高度重视研究高中生的性别特点,加强女生的体育训练与课外锻炼内容、形式的科学开发,指导女生参加一些合适的体育锻炼项目,如健美操、街舞等,促使更多的学生加入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

4. 增加经费投入,确保体育设施高质量建设与正常开放

学校各阶层要转变以往的传统观念,采取强有力的组织措施,投入足够的资金,在硬件设施及软件管理方面加强建设,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从而满足学生的锻炼欲望。学校应加大校内体育设施对学生的开放时间,为学生提供一个畅通便捷的锻炼场所,除每天下午放学后允许学生在学校体育场馆锻炼外,还应鼓励学生在假期里,或带自己的兄弟姐妹,或携亲戚朋友等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参加体育锻炼,从而既促进了学生与家人的亲情,也加深了学生本人及其家人对就读学校的感情。

篇4: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5则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影响因索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2—0196—02

大学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代表者,体现着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最先进的思想观念。他们一旦走上工作岗位,无疑是未来国家高科技人才的主流,未来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他们的身体状况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未来的工作质量。

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是培养大学生正确体育态度、体育健身意识和形成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调节着人对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和行为反应, 影响着体育学习和锻炼的效果和效率。那么,高校体育对大学生体育态度有何影响?他们对待体育的态度怎样?对体育的认知、兴趣爱好、行为意向有什么特点?对这些问题的了解,对于进一步有的放矢地落实高校体育各项改革措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满足大学生体育需要,确定和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对当前大学生的体育态度现状和影响体育锻炼的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探索其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为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宏观管理与指导提供参考依据。同时,有助于新形势下,管理部门对高校体育做出正确的决策,为推动高校体育的全方位改革提供科学的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天津市高校在校一、二年级学生。

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在本文研究过程中,查阅了与本研究有关的体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主要通过CNKI中文数据库网收集了1990—2008年的中文期刊作为研究资料。(2)问卷调查法。对体育态度的研究采用毛荣建(2003)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该量表是针对青少年学生编制的,包括8个分量表,70个题目。抽取了天津市4所普通高校(天津科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大一(123人)、大二(129人)年级大学生,发放问卷260份,回收256份,回收率为96.1%,有效问卷252份。(3)数理统计法。本文对所获得的有效问卷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应用t检验判定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体育态度之间的差异。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调查结果

1.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现状。毛荣建(2003)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该模型在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增加了行为习惯、目标态度和情感体验三个变量。该模型假设,行为习惯、目标态度、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共同影响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影响行为,而行为意向又影响行为;同时,行为又受行为习惯、行为态度和行为控制感的直接影响。这一理论模型概括了以往社会心理学中对态度—行为关系的定性论述和实证研究。本研究采用的《锻炼态度量表》就是以此理论编制的。

调查得知,总体上,大学生八个分量表的得分情况基本上都高于平均分(行为习惯稍低),这显示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还是较好的,特别是在行为认知方面,大一、大二学生得分都超过了30分,说明大学生对参与锻炼导致结果的认知越正确,认识到了锻炼可以舒缓焦虑、烦躁的情绪,可以使人得到宣泄,可增强人的意志等,在“提倡全民健身是明智之举”、“我喜欢参与锻炼活动”答题中,学生是完全赞同这种说法。但在行为习惯分量表得分并不高,可见学生锻炼的自动化程度还不高,锻炼中并不能自觉主动地参与锻煉,没有养成很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在情感体验分量表上,学生的得分也不高,这说明学生在参与锻炼得过程中,并没有很深刻、丰富的情绪体验,象“我因锻炼而自豪”、“我认为,锻炼是我应做的事情”、“一说要锻炼我就感到很兴奋”,学生的回答是“说不清”,影响了学生的得分。在主观标准分量表上,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受父母、朋友及他人的影响比较大,但大二同学受外界因素影响比大一同学小,这可能与大二同学大学学习生活有关,他们做事更加有自己的主见,更少的受到别人的影响。

2.不同性别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比较情况。从调查分析中对男、女大学生体育锻炼得分情况进行分析,男大学生的锻炼态度各类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主观标准除外)。这说明活跃在校园的女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态度上逊色于男大学生,这种情况的产生一方面与男女性别本身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似乎课余时间锻炼是男生的事情;另外,从学校因素来考虑,我们的学校体育,更应该关注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开设一些较受女学生喜欢的项目,如健身操、形体课、瑜伽等,在组织形式上可以以俱乐部的形式进行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吸引女大学生积极锻炼。

3.城市和农村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调查问卷分析得知,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锻炼态度上有差异,但差异不大。基本上各分量表得分城市学生高于农村学生,但在主观标准上反而相反,这说明农村孩子受到外来的影响越小,在锻炼问题上农村父母可能也懂锻炼的一些知识和方法,所以他们也不会影响和引导孩子。至于整体上城市和农村孩子锻炼态度上差异不明显,可以反映咱们国家教育方面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农村和城市贯彻的很好。

(二)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

1.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通过问卷调查了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依次排列是:身体方面的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学习方面因素、交流方面因素、习惯因素。由此可以看出,学生更多地受到身体方面因素的影响,即促进身体健康、塑造良好体形(女生较多于男生)等。其次是心理方面的因素,即为了调节情绪、消遣娱乐、锻炼意志、兴趣爱好、充实生活等。也有极少数男同学养成了体育锻炼的习惯,感觉不去运动身体就不舒服。

2.阻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客观因素是没有时间、缺少场地器材、缺少活动伙伴、没人指导等;主观因素是懒、没有兴趣、身体好用不着锻炼等。从阻碍大学生体育锻炼客观和主观因素分析,客观因素的影响最重要,它制约着学生实际参与锻炼的可能性。在与学生的交谈中,学生大多都喜欢体育运动,也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想去锻炼而最终放弃。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1)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总体上比较好。但不同年级、性别、城市和农村的孩子在锻炼态度各分量表上有些差异,但差异不明显。(2)从学生主观标准得分较高,说明父母、同学及周围的人对大学生锻炼态度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3)影响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因素有很多,归结为,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和阻碍学生体育锻炼的因素。促进因素有身体因素、心理因素、学习方面因素、交流方面因素、习惯因素等。阻碍因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没有时间、缺少场地器材、缺少活动伙伴、没人指导等。主观因素是懒、没有兴趣、身体好用不着锻炼等。

2.建议。(1)鉴于体育锻炼态度对体育锻炼行为的重要性,学校教育中,体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体育态度,增强对体育锻炼的了解,提高对锻炼的认识,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2)我们要更多的关注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方面的活动,多开设女性喜欢的项目,满足女大学生锻炼的需要。(3)学校体育无论在课内还是课外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锻炼平台,吸引、督促学生积极的参加锻炼活动。

参考文献:

[1]张力为,毛志雄.体育科学常用心理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北京體育大学出版社,2004.

[2]毛荣建.青少年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硕士论文,2003.

[3]范洪悦.大学生体育活动的态度及其行为的调查研究[J].天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3,(3):89-90.

[4]谢龙,赵东平,严进洪.青少年体育锻炼与行为的关系性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1):72-74.

Research on Status Quo of Undergraduate Sports Attitud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HUANG Yan-mei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300222, China)

Abstract: Undergraduate sports attitude has a major impact on their sports behavior. The paper, with the methods of documents, questionnaire and numerical statistics etc., analyzes the sports attitudes of 252 undergraduates in 4 universities of Tianjin. The study results are that theexercise attitude of undergraduate is positive .There are difference in gender and grade in their exercise attitude .The factors of improving exercise are physical, psychology, study, communication and habit .The discouraging aspect hav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factors.

篇5: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及报告

你好,我是上海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的学生,现在正在进行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希望通过你,了解我们学校本科生体育锻炼的真实情况。

我们从上海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你是其中的一位。你的参与对于本次调查十分重要。本调查匿名填写,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你提供的情况我将严格保密。

1、你的性别:

A、男 B、女

2、你所在的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3、你一般喜欢在什么时段锻炼:

A、清晨 B、下午 C、晚上

4、每次你锻炼多久:

A、30分钟 B、30-60分钟 C、超过一个小时 D、不锻炼

5、你进行锻炼的频率: A、每天 B、隔天一次 C、不固定

6、你运动的动机来自【可多选】:

A、锻炼身体 B、保持体形 C、放松身心 D、兴趣所致 E、他人影响 F、应付大学体育

7、你一般做哪些体育运动【可多选】:

A、篮球 B、足球 C、羽毛球 D、跳绳 E、跑步 F、网球

8、进行锻炼时:

A、独自一人 B、和他人一起

9、哪些因素限制的你进行锻炼:

A、场地设施 B、时间 C、一人,没劲 D、天气 E、兴趣 F、其他

10、你在平时做什么:

A、看书 B、上网 C、做兼职 D、和人逛街 E、睡觉 F、其他

11、你自己是否掌握一些锻炼的技巧和知识: A、一些 B、没有

12、你有自己的锻炼计划;A、有 B、没有

13、你喜欢体育运动吗: A、喜欢 B、不喜欢 C、一般

14、你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吗:

A、了解 B、不了解

15、你怎样看待学校是运动设施和开放状况

A、满意 B、不满意

16、你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体育锻炼有什么建议和看法?

谢谢您的合作!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系统接受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健身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学校体育教育应转变长期以来重技术轻理论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健身运动兴趣的培养,提高健身意识,以支配健身行为的产生,培养健身能力,带动全民健身。根据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提出改善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良状态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学校体育;健身意识;全民健身路径

毛泽东曾讲:“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在很早就提出了“生命在于运动”的至理名言。可见,一个强健的体魄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而强健的体魄则来源于体育锻炼。总之,体育锻炼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大学生。

我们都知道大学作为广大青年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健身意识形成、身体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鉴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尤其重要,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在体育锻炼这方面错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所在,并且结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的现在错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希望有助于我们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有所借鉴。

本次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主要用试卷调查法,同时也看一些当前大学生总体锻炼情况的报纸和资料.这次调查试卷六十份,分三次进行。在调查中力求试卷被重视,而不是为了赶时间就匆匆完事,其用时一周。

下面就是数据分析与总结。这是这次调查的最后个环节,也是反映这次调查成果的部分。在数据统计过程中,会遇到一些不可避免的细微因素的影响,但力求把错误降到最低。在根据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一下这些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所在。

最后对调查所反映出来的问题结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数据统计与分析:

1.大学生对体育的喜欢的总体程度只占到41.47 %,不到总人数的一半。这一原因与大学生的体育爱好有直接的个关系,从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动机来自爱好所占的比例看,其总体只占10%,女生占6.67%,男生占13.33%.可见我们大学生没有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同时与大学生课余活动有很大关系。调查发现,大学生课余时间看书的占到21.67%、上网占到35%、兼职占到31.67%、睡觉占到11.66%。从这里看到,平时我们大学生没有合理的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八大部分时间没有从分利用。

2.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和目的来看,无论男生还是女生,其所占 的比例都过半了,总体占到65%、女生占到63.33%、男生占到66.67%。或许坐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问题,在上表一中看到,虽然大学生普遍自身身体素质了解度不是很高,总体只占到53.33%、女生占到70%,男生占到36.67%。但是为什么在锻炼动机上普遍较高呢?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较普遍的 认为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另外进行体育锻炼还有不同的目的,保持体形和爱好各占到10%,前者而女孩子的比例明显高于男生,后者则相反,受他人影响而进行锻炼的人数也不少,总体8.33%、女生13.33%、男生3.33%的比例不容忽视哦。这些因素反映出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目的是多元化。同时也反映出大学生没有树立科学的体育锻炼认识。尤其存在应付大学体育的心态。

3.还可以看出,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知识匮乏。首先是对体育锻炼技能的匮乏,调查发现总体总体只有21.67%的同学有掌握了一定的体育技能。其次是缺乏体育锻炼的计划,调查发现总体总体只有21.67%的同学有自己的锻炼计划。而且女生在这两个方面都低于男生。

4.在影响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中,受设施和场地限制的因素总体占到55.67%,而且在这些因素中男女观点都较高。其实咋表一关于对体育锻炼设施满意度中也能发现,总体25 %、女生16.67%、男生 33.37%的比例与受限因素具有一致性。这也说明了这次试调查尤其有定的客观性,同时也说明了大学的体育设施和开放成度有待于提高。分析评论与建议:

从学生自身而言,是由于没有体育锻炼的氛围和兴趣。在忙碌的学习之余,许多人选择上网等方式放松,很少有人去锻炼身体。偶尔有人想去做健身运动,但如篮球、足球、排球等运动需要多人一起完成,因为找不到志同道合者,这些人也最终选择放弃。一位高职学生对笔者坦言自己对体育锻炼没兴趣。除此之外,对运动技术的掌握程度不够、不善于安排时间、不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等问题的存在,也是大学生放弃体育锻炼的主观因素。

从上述调查结果发现,多数学生对体育锻炼还是有一定的认识。但认识与具体行动尚存在很大的差距。我们只有抓住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将认识转化为锻炼身体的动力。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注意培养提高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与习惯,并作为重点贯穿到体育教学中去。把基础理论知识与基本技术的教学结合起来,充分利用体育多种手段,逐步培养学生自我锻炼的习惯,我们有以下几点做法。

1、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注意及时消除避免学生运动厌倦心理教学手段的新颖,可以提高学生的兴奋性和直接兴趣,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学生也容易接受。、充分利用体育的各种手段,有助于自我锻炼的兴趣与习惯的培养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的心理因素。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很强调学习兴趣,兴趣不是天生的,要靠培养,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只有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也存在一定的兴趣差异、而这种个别差异往往又决定着知觉和选择性。学生会把不感兴趣的事情排列到知觉的对象之外,而集中感兴趣的事情。我们除了搞好传统的田径、球类、体操之外。近二年还新开了一些在我校还比较年青的项目,网球、棒垒球、健身健美中心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增加实践锻炼机会、促进自我锻炼习惯的形成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也受一定动机的影响。动机是推动学生课余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是社会和教育对大学生客观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大学生上课不同于中学上课,一些学生渴望上一些韵律操的课,有些希望打球等等,并不希望老师满堂灌,希望自己多实践,对不合口味的课,不愿付出艰辛的劳动,只求得过且过,因此,我们针对体育课实践性很强,必须多练的特点,我们采用了课内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学生加强锻炼,培养学生自己教自己的能力。

拥有健康的体格,是每个人的愿望。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在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好的体质,将会使我们受益终身。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进健康,愉悦身心,而且可以预防疾病。鉴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校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所在,并且结合实际提出提出一些具体化建议,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并且体育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希望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是智慧的,更是健康的!

篇6: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您好!

我们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调研活动小组。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为大学生如何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提出建议,我们组织了本次调查活动。本次调查无需填写姓名,所有回答仅用于统计分析,请您如实填写。衷心的感谢您的帮助和支持!

“健康调查”小组2011年4月

1、你的性别是()A 男生B 女生

2、你的年级是()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

3、你认为体育锻炼重要吗? A 重要 B 无所谓 C 没有用

4、你一周平均锻炼几次?(含体育课)A 每天锻炼 B 2-4次 C 1次以下 D 基本不锻炼

5、你一般在什么时间锻炼? A 早上 B 中午 C 下午 D 傍晚 E 不固定

6、你比较喜欢的运动项目是()A 田径类 B 球类 C 形体类 D 武术类

7、(可多选)你进行体育锻炼的目的是什么? A 增强体质

B 缓解压力

C 兴趣爱好

D 减肥 E 其他 8、你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满意吗?A 满意 B 一般 C 不满意

9、你对自己目前的体育锻炼状况满意吗? A 满意 B 缺乏锻炼 C 很不满意

10、(对自己体育锻炼状况不满的同学回答)你打算改善自己的体育锻炼状况吗? A 一定要 B 想改善,但是没有具体计划 C 无所谓

11、(锻炼较少的同学回答)你认为导致你锻炼较少的原因是什么? A 没有体育设施 B 没有时间 C 缺乏毅力 D 对体育锻炼没有兴趣

12、你认为缺乏充足的体育锻炼会影响今后的生活学习工作吗? A 一定会影响 B 有影响,但是不大 C 没关系,不影响

13、你对学校开设的体育课满意吗? A 满意 B 一般 C 不满意

14、你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和我们大学体育教育方面的建议是什么?

篇7: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5则范文

——以辽东学院为例

专业:小学教育

班级:B0904

姓名:赵彤苏欣

学号:30号19号

关于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研究

——以辽东学院为例

摘要:采用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法,对在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以探索影响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成因。结果表明:本校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活动量相对不足,锻炼方式、场所及锻炼项目等存在较明显的集中趋势,多数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另外,场地器材缺乏、功课负担过重等外在因素仍然是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制约因素,在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周锻炼次数、每次锻炼时间、锻炼兴趣等方面,存在着较明显的性别差异。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现状;影响因素

体育锻炼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兴趣、能力、习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如何?存在那些问题?通过何种办法加以改进?这是政府部门和体育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21世纪充满了挑战和机遇,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一个重要群体,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除了要求具备良好的科学素质外,还需良好的身体素质.但目前,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已是不争的事实。体育锻炼作为一种运动休闲的健身手段,不仅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而且还有助于陶冶情操,缓解学习压力,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提高学生的抗挫力。体育锻炼又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拓展和延伸,它将学校素质教育扩展,形成课内与课外的统一。对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我们查阅的资料,我们知道大学生一般都是静坐在教室、实验室、自习室,低头弯腰学习与工作的,长期处于这种姿势,又不参加身体锻炼,往往会引起各种疾病。如供血不足,神经衰弱,胸腔狭窄,肌肉软弱无力,心脏疾病便秘等。因此,大学生要经常参加身体锻炼,因为身体锻炼可以使心脏和胃肠都得到良好的锻炼,使大学生精力充沛,同时,身体 锻炼还是一种积极性休息,脑细胞各有分工,进行身体锻炼时,管理肌肉活动的精神细胞处于兴奋状态,而思考问题的神经细胞则处于抑制状态,得到很好的积极性休息。所以大学生更有必要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情况如何呢?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提高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探究如何根据本校实际,改善并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调动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我们小组决定对辽东学院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进行调查。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们对辽东学院学生进行调查,共发出问卷80份,收回有效问卷78份,其中男生29份,女生49份。问卷的有效率是97.5%。

(二)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次调查为了保证调查结果的客观性真实性主要用问卷调查法,采用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的形式是匿名的方式,这样可以合理的避免被调查者的主观偏见。同时也有利于运用常规数理统计方法,对所收回问卷的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2.文献检索法

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为问卷结果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三、结果分析

本文把把调查内容分解为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率、频率、时间、项目、方式、场所、兴趣、价值取向、影响因素以及渡过余暇的活动方式等几个方面。在此,结合调研所取得的大量来自大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本校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作一分析。

(一)存在问题

1.体育锻炼意识薄弱

在此次调查中,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在调查我校学生是否进行体育锻炼时,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74%的学生不进行体育锻炼,尤其是女生,在被调查的49位女生中,有78%的人不进行体育锻炼,与男生相比要高出九个百分点。

2.体育锻炼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

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明显不足,近一半的学生每周不锻炼或者锻炼少于一个小时。每周锻炼达7小时以上的学生只占总人数的2.6%,也就是说我校97.4%的学生平均每天锻炼不足一小时。这与《全民健身活动条例》中规定每天活动1小时的要求相差甚远,这说明我校大学生还未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这反映了我校在学生体育锻炼方面严重不足。我校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3.对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掌握甚少

就表现男女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有着明显的差异,跑步在我校学生体育锻炼中占近半比例。跑步项目之外,男生多以球类项目为主,而乒乓球则是大多数女生的首选。为什么跑步在我校学生锻炼中有如此之高的比例。在涉及我校学生是否掌握一些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这一问题时,三分之一的被调查者坦承几乎没有任何体育锻炼方面的知识与技巧。只有5.1%的同学认为自己掌握了较多的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与技巧。从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体育的锻炼方法和手段等知识了解甚少,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大程度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的体育课作为它用已不足为奇,因此,尽管学生进入大学后自主锻炼的意识有所增强,但苦于不知如何锻炼而只好作罢。

(二)影响因素

1.学业负担影响体育锻炼

有一半的学生认为学业负担重是影响自己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学生们说大学的课业负担较重,除了日常的课业学习,还要考一些国家证书,致使他们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

2.学校体育设施缺乏影响体育锻炼

我校学生是如何看待我校的体育设施的,学校体育设施的实际情况是否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通过调差得知,我校学生认为体育设施很好的只有2.6%,认为我校体育设施一般的占到调查总人数的53.8%,43.6%学生对我校的体育设施不满意。在这些对学校设施不满意的同学中,70%的学生认为这限制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认为学校体育设施一般的学生中,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这降低了他们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我校体育场地和设施限制了学生进行体育锻,学校体育锻炼场所的开放时间和开放程度也是影响学生进行利于锻炼的一个因素,在调查的学生中,56.4%的学生对我校体育场所的开放程度不满意。以新建的学生活动中心为例,不仅开放的时间短,而且手续繁琐,每次都需要带干净的鞋子过去。这降低了很多学生进行锻炼的欲望。

3.主观因素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是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71%的学生认为进行体育锻炼是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只有百分5%的学生认为体育锻炼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没有影响。也只有12.8%的学生对自己的体能感到很满意,52.6%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体

育锻炼不如以前,综合来看,我校大学生认识到了进行体育锻炼的意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自己现在的体育锻炼程度不如以前,并且有87.2%的学生对自己现在的体能情况不是很满意。那么大学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进行体育锻炼的,在这一问题中我们提供了多个选项,我们可以从这里对我校进行体育锻炼的学生的心态有进一步的认识。

根据调查结果可得出,我校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最重要原因是缓解压力,并非是我们所认为的强身健体,强身健体虽然也是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因素,但与前者相比,要少14个百分点。排在第三位的重要因素是应付考试,娱乐和方便交流分列第四和第五。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我校大学生虽然认识到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意义,也清楚自身体育锻炼的不足,但是却并没有因此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即使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中,很大一部分也是为了缓解压力和应付大学体育考试。

4.客观因素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

根据调查结果还可以分析出,许多客观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原因。23.1%的学生认为是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所以不喜欢体育锻炼。此外,缺少同伴和天气原因也是影响我校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两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影响我校学生体育锻炼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如课余生活丰富。当今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有诸多的选择如逛街、购物、上网、打游戏、K歌、泡吧等等,体育锻炼相对于其它的休闲娱乐活动,显然不具备太多的优势和吸引力。

四、建议与对策

(一)加强组织和引导,创设良好的活动氛围

大学生的体育观念正在逐步转变,终身体育思想得到加强,娱乐、休闲体育逐步取代竞技体育将成为高校体育的热点。学校应加强对课余体育活动的引导工作,运用体育传媒,推广、传播体育知识,创建浓郁的体育氛围,增强学生对体育的关注程度,形成一个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声势,使体育锻炼成为人人享有、人人参与、人人有责的社会活动。

(二)完善体育资源配置, 适应学生的项目要求

体育资源是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保证。但我校在场地、器材的配置上还不是很完善,学生进行锻炼的场地只局限于操场和学生活动中心,没有其它场地,这使得很多学生因没有场地而无法进行锻炼。同时, 学校体育场所的开放时间也很短,学校的公共器材也未对学生采取开放的形式,这使学生不能够充分地运用学校的体育资源。对于场地、器材,学校应通过良好的组织管理和精心的设计编排使之能被充分利用,组织起吸引力更强的课余体育锻炼。同时,学校也应继续加大体育的投入,扩大体育场地

和器材规模,建设更多的同时适应男、女生运动的场地。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设施,吸引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有组织地免费开放体育场馆,为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提供方便。

(三)体育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运动技能的传授

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传授,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参与意识和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每个学生至少掌握1—2 种体育锻炼的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增强他们的运动能力和健康水平,以至于终身受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把教与学和谐统一起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要建立起良好的感情,从而促进学生乐于投身于体育活动中,逐渐养成坚持课余体育活动的习惯。

(四)建立奖励机制,定期奖励体育活动的先进

集体与个人在全校开展体育活动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评选活动,每年要定期举行,由校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部、学生会联合组织评选工作。在此基础上,每年举行一次全校的先进班级与个人的表彰大会,除给予精神鼓励之外,适当给予一些物质奖励,奖励一些体育器材,如篮球、排球、足球等,促进大学生基层体育活动的开展。

(五)加大宣传力度, 使学生科学地进行课外体育锻炼

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应当定期开展科学化体育锻炼的讲座, 开展各种课外体育锻炼的咨询会, 创办各类关于科学化体育锻炼的板报, 使学生能够真正地从身体、心理多个角度去了解课外体育锻炼的作用, 认识课外体育锻炼的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坚持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进健康,愉悦身心,而且可以预防疾病。鉴于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重要性,我们此次调查的目的和意义就在于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校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需求和存在的问题,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原因所在,并且结合实际提出提出一些具体化建议,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体育的价值。生活中离不开体育,并且体育会给我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希望新一代的大学生不仅是智慧的,更是健康的!

参考文献

篇8: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5则范文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按照社会调查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分别选取扬州大学、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海学院能基本代表大学生不同专业、不同年级4所大学2880名学生, 其中男女生各1440名。采用问卷调查为主, 辅以访谈、座谈和个案调查的方法, 于2013年7月至2014年2月, 对在校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现状进行了调研, 发放问卷2880份, 回收有效问卷2360份, 有效率为82%。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文把课余体育锻炼理解为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的身体锻炼活动。在这一界定基础上, 把调查内容分解为课余体育锻炼的参与率、时间、频率、项目、兴趣等几个方面。同时结合研究调研时获得的资料, 对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中性别差异现状作分析。

2.1 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的性别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大学生均不同程度地参与了课余体育锻炼。授课日 (周1-周5) 达到了77.5%, 其中, 男生86.2%, 女生68.2%;在双休日也达到了67.9%。参与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 (表1、表2) 。周锻炼3次以上的大学生约有42.8%, 其中3-4次27.3%, 5次以上15.5%;约有34.7%的学生能坚持每周锻炼1-2次, 但还有22.5% (男13.8%、女31.8%) 周锻炼不到1次, 其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性。竟然有3成以上的女生几乎没有课余体育锻炼 (表3) 。约有4成以上的学生不论是授课日还是双休日, 每次锻炼时间均在30min以上, 保持了一定的锻炼量。授课日每次锻炼30 min以下的大学生, 男近3成, 女竟达到48.5%, 双休日男为18.2%, 女同样达到42.3% (表4、表5) 。

注:*表示男女性别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0.05) , 以下相同。

上述结果反映了男女大学生总体上对课余体育锻炼具有积极的行为表现, 但是女生无论是锻炼次数, 还是锻炼持续时间, 相对男生而言问题显得更为突出。据李海冰对湖北省大学生调查[2], 有89.1%的大学生参加课余体育活动, 但达到体育人口标准的仅有27.7%, 男生明显多于女生。与本调查结果具有一致性。由此看来, 目前应在提高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参与率的基础上, 重点是设法增加他们的锻炼量, 特别是解决女大学生的这一问题更为迫切。

2.2 课余体育锻炼兴趣、项目的性别差异

有77.8%的男生和60%的女生对课余体育锻炼很感兴趣和较感兴趣。但对锻炼很感兴趣女生, 却大大低于男生, 对锻炼不感兴趣和毫无兴趣的女生, 也达到了11.6% (见表6) 。

问卷所列的22个可供选择的锻炼项目中, 男生更多地参加篮球、足球等对抗性强活动量大, 且有身体直接接触的集体项目, 而女生主要参与羽毛球、排球、乒乓球等有一定活动量、对抗性弱, 且无身体直接接触的隔网类项目。健美操基于其塑身的特点使21%的女生选择了该项。这反映了男女生在体育锻炼需求上的差异 (见表7) 。

2.3 课余体育锻炼性别差异的原因探析

2.3.1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

男女在基因、染色体、脑、性激素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大学生的各项生理指标日趋完善, 显现出青春期的特点, 由于内分泌系统在这一时期处于不稳定阶段, 总体来讲男生具有较强的成人特性, 较强的自主性、独立性, 追求个性的同时情绪化也较强烈, 而女生则相反。在课余体育锻炼中男女生则相应的表现出各自的生理特点。具体表现为男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基本都强于女生, 更多的参与有激烈对抗、时间长、运动量大的的运动, 如篮球、足球等。而女生在柔韧、节奏感方面表现更佳, 因而更多的参与一些节奏感强、富有表现力、隔网的一些运动, 如健身操、羽毛球等。

2.3.2 传统两性文化和意识的影响

我国悠久的性别文化对两性生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其中包含着许多对女性不成文的角色期望和行为规范。经过长期的演变, 我国的两性文化由传统时期的显性性别不平等发展到目前的隐性性别差异。其内容出现了的一些变化, 但是根深蒂固的思想依旧存在。如人们期望男性成为男子汉, 有进取心, 更大的独立性和冒险精神;要求女性具有女人味, 做到温柔、善良、娴静。男性和女性在行为与态度, 价值与信仰等方面受到社会文化的限制和影响, 在扮演不同的性别角色过程中获得不同的性别文化身份。在不同的两性社会文化的影响下, 他们照着“规范”行事, 形成“男动女静”的性别特征。在这样的文化影响下男女生在课余体育的锻炼过程中具有了不同的心理动机, 表现出不同的锻炼行为。同时这些行为又进一步的加深了两性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进一步的分化。

2.3.3 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是性别差异的决定性原因。当前课余体育锻炼中的性别差异虽然是建立在一定的自主选择基础之上的, 但它并不是完全以生理差异为基础的, 其中仍有许多社会性别差异的成分。在当前学校对人们从事体育锻炼无法提供充足保障的情况下, 两性社会资源拥有的差距及社会性别文化的不同造成了男女学生课余体育选择的环境与自由的不同。例如一些体育社团、学校场地器材的设置就有明显的性别选择性, 促使课余体育锻炼中性别差异的产生。在这种差异中女生的课余体育锻炼处于弱势, 使女生群体不能与男生同等享受到学校体育场所、课余体育发展带来的“实惠”, 男女生在课余体育的发展过程中获益并不均等, 男生的获益程度要高于女生, 如在锻炼时间、参与比赛、体育资料等方面男生都要高于女生[3]。因此课余体育锻炼中的某些性别差异并不是真真意义上的以个性和生理差异为基础的性别差异, 而仍然是一种性别不平等。

参考文献

[1]王华倬.我国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2 (1) .

[2]李海冰.湖北省大学生调查[J].广东体育学院学报, 2008 (3) .

篇9: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分析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调查分析

0.前言

体育态度是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评价、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表现。①一般而言,态度对人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和动力性的影响,固通常可用体育锻炼态度来预测体育行为,通过了解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更好指导体育实践。教育部公布的2006年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公告中。大学生的体能的部分指标呈现下降趋势,肺活量水平持续下降、速度、爆发力、力量等素质继续下降,这种危机已受社会的关注。因此,探讨大学生体育态度问题,找出对策,至力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对学生今后适应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及各种生存环境提供必要的身体保证。并对提升高校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大学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广东海洋大学一年,二年级大学生。其中男生50名,女生50名。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

采用毛荣建编制的《锻炼态度量表》进行调查,严格按照随机抽样法发放100份问卷,回收问卷97份,有效问卷93份,有效率为95.88%。

1.2.2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用spss12.0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分析

表1 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得分统计

2.1统计结果

学生体育行为认知与行为习惯、行为意向及行为控制感具有显著差异。

通过十多年的学校体育教育,学生对体育的价值与功能有一定的了解,对体育锻炼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休闲娱乐持以肯定的态度。从表1显示:大学生行为认知平均得分为26.85分,说明学校对锻炼导致结果的正确认识性较高,且姓别差异不大。而行为习惯、行为意向及行为控制感平均得分为30.7分、22.74分、21分,三维度处于较低水平,男生比女生稍好,说明虽然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与功能认识程度较高,但在行动上却不统一。大学生行为态度、目标态度、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各平均得分分别是26.85分45.08分33.18 分18.95分,表明4个维度呈一般水平。

2.2存在的问题

2.2.1学生缺乏忧患意思

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换发、精力充沛时期,身体素质快速提高阶段,虽然他们明白参与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身心愉悦,但也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付出相应的努力。他们认为现在学习压力大,首先必须投入大量的时间来学习;其次爱的需要让他们迷恋网络、恋爱,在那虚幻的世界里他们能找到心灵的归属,这种归属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要,便成为一种内驱力,于是上网便成为多数学生余暇时间的主要活动方式,这也是目前学生体质健康下降的重要原因。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社会就业、工作压力,更需要体育运动增强体质、休闲娱乐缓减压力。

2.2.2大学生缺乏体育学习目标设置

目标设置理论指出,既定的目标决定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努力程度,指引度规范着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行为,影响着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效果。在体育活动中目标设置是指根据大学生的体育能力和技能水平,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期限内所要达到的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目标,以及达到目标所采用的步骤、策略和时间安排(祝蓓里2000),可见有目标的体育锻炼具有一定方向性和持续性; 无目标设置的体育锻炼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不可持续性;从表1也反映出大学生行为控制感较差,普遍认为天冷、热或身心疲惫都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最大阻力。如何把学生从电脑前引到运动场,这是学校体育责无旁贷的事。教育最终目的是要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在人们观念还没更新的情况下,学校体育也不能脱胎换骨,完全以大学生的自主性选择上课。必须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愿性同时也要坚持一定的强制性,严格操作学校体育目标评价与达标标准,并帮助学生树立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作为学生体育行为的鞭策力。

2.2.3学校体育监督不严

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与学校体育教学相关。当前学校体育也一直在改革求发展。体育教育培养目標从增强体到质掌握三基再到增进健康,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有些学校实行“三自主”教学,结果对大学生体育行为并没有得到很大改善。首先,以大学生自主性选课必然存在趋乐避苦的思想,造成学生兴趣与选课出现偏差;其次,体育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没有积极引导和培养大学生体育运动兴趣,以至学生感受不到愉快的运动体验;再次,大学生体育课程极少或没有涉及挫折教育和意志品质教育课程,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意志力坚持体育锻炼;最后,学校体育对大学生的评价不严,教师对大学生体育成绩评价过高,这种掇手可及的高分促使大学生对体育课贬值,以至不认真对待,这种不认真态度会延至课外体育锻炼态度。

3.结论与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出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整体水平一般;男女生在行为认知方面处于较高水平;行为态度、目标态度、情感体验、主观标准呈一般水平;行为习惯、行为意向及行为控制感较差,并出现男女生差异性大;反映出大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忧患意识不强及缺乏体育学习目标设置、学校体育教学不能很好促进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和体育行为。建议学校体育坚持大学生自愿性与强制性结合选课,注重培养大学生忧患意识与意志品质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自己的体育学习目标。 [科]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2]赵红.大学生体育态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5:120-122.

[3]陈炳煌.大学生体育态度和体育行为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22(1):54-57.

篇10:大学生体育锻炼调查报告〈〉5则范文

【摘要】 本次调查针对山东大学在校本科生课外体育活动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研究,以了解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找出学生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调查表明:(1)山东大学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比较积极,但是锻炼情况不容乐观,锻炼时间、频率达不到国家要求;(2)增强体质、减肥、丰富课余生活、缓解压力、兴趣娱乐是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3)慢跑散步、乒羽网、篮足排、自行车是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选择;(4)自发结伴和单独行动是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活动形式;(5)自身惰性、场地设施限制、天气条件、学业太重是制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6)学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教学及考核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学校没有发挥出在推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方面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调查研究

【正文】

随着“山东大学阳光体育运动文化节”的启动,山东大学开展了各式各样的体育活动,旨在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1]。这再一次提醒了我们课外体育锻炼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也是我们意识到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成为重要的问题。一直以来,国家和高校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但是近年来大学生的体质情况着实堪忧,心血管系统能力,呼吸系统功能、力量、协调性、耐力均仅仅出于及格水平,大学生体质状况总体不良[2]。这种情况与大部分学校教育的“重课内、轻课外;重知识,轻体育”有着直接的关系。尽管大部分学校在近年来都开始重视体育,对体育的教育、考核方式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举办大量的体育赛事和活动,但是在发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方面却明显滞后。学校往往只重视体育赛事、活动的外在宣传效果,但是对于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整体状况关注度极为有限。课外体育锻炼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学校对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鉴于此,本次调查针对山东大学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也有利于引导大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培养越来越多的终身体育者,促进“阳光体育运动文化节”的深入贯彻实施。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山东大学在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内容和目的的需要,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文献资料、期刊和论文,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知识,为本次调查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的支撑

(2)问卷调查法。根据选题的目的,设计了《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情况调查问卷》,以山东大学济南市的6个校区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0份。

(3)访谈法。在发放问卷的同时在各校区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大学生作为访谈对象,并且与本校体育学院的校区主任、任课老师进行座谈,就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与体育课程教育考核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和调查。

(4)数据分析法。采用SPSS和Excel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结果与分析

2.1 调查数据基本分布情况

性别人数百分比专业人数百分比人文8025%表1:性别分布男生女生18613458%42%表2:专业分布社科理科工科61486719%15%21%表3:年级分布大二大三749623%30%总和320100% 总和320100%医科6420%(注:下文将人文、社科学生并称为“文科学生”,理科、工科、医科学生并称为“理工科学生”)

年级人数百分比大一7022%大四8025%总和320100%

2.2 大学课外身体育锻炼的时间、频次

参加体育锻炼的程度越高,态度就越积极稳定,而积极稳定的体育态度又能够产生良好的锻炼行为。所以,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持续时间和强度是衡量体育态度的重要指标[3]。2.2.1 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

表4: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周次数基本每天3~5次1~2次28421359%13%42%频次人数百分比基本不参加11536% 表4的调查数据表明,山东大学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并不高,只有少数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其中基本每天都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只占总体比例的9%,每周锻炼3~5日的学生占总体比例的13%,而每周只参加1~2次和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总体比例高达78%。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实行的体育人口标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次以上,每次身体活动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4]才能算是体育人口。那么,我校大学生仅仅有22%的大学生符合国家体育人口标准,情况非常糟糕。

图1的调查数据表明,我校男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整体上要比女生多。男生中基本每天、每周3~5日和每周1~2日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占男生总数的百分比均比女生同项目的百分比要高,而女生基本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女生总数的百分比为49%,比男生同项目的百分比16%高出很多。在访谈中,男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大多是个人兴趣爱好。而女生则正好相反,大多数女生对课外体育锻炼并不感兴趣,根本就不想参加体育锻炼。其重要动力来自于保健和减肥,因而难以坚持课外体育锻炼。

图2的调查数据表明,我校文科专业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整体上要比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多。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基本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其总数的43%,远高于文科专业学生的27%。而在其他项目上,文科专业的学生百分比均高于理工科专业的学生。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这种情况和各专业之间的课程设置、学业压力有着较大的影响,其中理工科学生普遍课程较多,课后作业繁重。尤其是工科、医科学生,课后时间被各种实验、实验报告、设计图所挤满,很难挤出时间放松自己,参加体育锻炼。

图3的调查数据表明,我校大一大二的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整体上比大三大四的学生要高。其中大一大二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所占其总数的百分比为16%,遥遥领先于大三大四学生的3%。其余项目大三大四学生的百分比均不比大一大二学生低。在访谈中我们得知,这和高年级未开始体育课、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因素有关。

2.2.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

表5: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1小时以上30~60分钟30分钟以下64838020%26%25%时间人数百分比基本不锻炼9329%

由表5可知,我校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时间相对比较分散,其中锻炼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人数相对较少。除了基本不参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以外,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同学大部分锻炼时间都在1小时以内。

结合图4,得知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学生女生占多数,女生在这个时间段的人数占女生总数的百分比比男生同项目的百分比高出13%。结合访谈,这与女生的体质有比较大的关系,女生体质相对男生较差,耐力、身体素质等方面均不如男生,因而锻炼时间往往比男生要短。锻炼持续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时间段里,男生占其总数的38%,在这个时间段里的学生占了绝对多数。除了体质原因,这和男生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有很大原因,男生参加篮球、足球、羽毛球的人数较多,而这些项目往往会耗费比较长的时间。

根据上文提到的国家体育总局的体育人口标准(每次身体活动持续时间30分钟以上为达标),男生达标率(64%)明显要比女生(33%)高。对于这件事应该辩证的来分析,女生如果锻炼30分钟以上,可能会对大多数女生产生比较大的刺激,锻炼效果并不一定会好。如果不是为了提高专项技能或参加比赛,女生锻炼时间在15~30分钟比较合理,能够达到增强体质和健身的目的,若锻炼时间较长,易产生疲劳和损伤。但是女生中基本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人数高达39%,这一情况比较严重,需要得到重视,女生是需要被动员参加运动的主要人群。综合2.2 大学课外身体育锻炼的时间、频次,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很不乐观,其中女生情况相对更为糟糕,另外理科生、高年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也并不理想。

2.3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

表5: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单独活动自发结伴社团活动991731331%54%4%时间人数百分比统一组织3511% 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能够体现学生的体育意识、行为方式和学校在开展体育活动中的指导作用和组织力度[5]。

从表5可知,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形式的主要形式为自发结伴、单独活动、社团活动和统一组织,这四种活动方式各有优缺点,分别发挥了学生、学校和社团组织的主体性作用,如何有机地把它们结合起来是高校开展课外体育锻炼好坏的关键。根据调查数据,有54%的学生选择了“自发结伴”的形势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选择“单独活动”的学生占了总数的31%。而“社团活动”和“统一组织”分别仅仅占4%和11%。由此可见,我校大学生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时大多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同学或朋友一起,或者单独锻炼,而学校和社团组织在组织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作用极其有限。

在访谈中,我们得知我校学生参加的主要体育活动为慢跑和球类运动,其中慢跑运动中女生占多数,而女生多是在夜间参加慢跑,所以往往结伴而行。而球类运动本身就是一个团体性运动,因此选择“自发结伴”的形式的学生超过半数。选择单独活动的学生往往有两种情况,一是为了缓解压力、舒缓心情,故单独行动;二是学习压力较大,闲暇时间比较零散,不便结伴行动。但是,需要注意的社团活动和统一组织在其中占的比例很小,这主要原因在于学校方面。学校、学院、班级每学期组织的体育活动、赛事有限,每年学校的体育文化节以举办五大球类比赛和田径运动会为主,大众化赛事很少,而学院则以学校举办的赛事组织内部选拔赛,大众化赛事和运动同样很少。因此,学生根本并没有很多机会通过学校学院统一组织的活动进行锻炼。社团活动占的比例很少这与社团的性质和学校的政策有关,我校的体育类社团本身没有很大的吸引力,学校“精品社团”、“十佳社团”极少会有体育类社团。另一方面,学校给社团设置的限制太多,社团缺乏充分的自主和自由,以我校羽毛球协会为例,一直以来都是我校体育类社团的大协会,但是由于学校注重表面,要求协会定期开会、交报告,二者产生矛盾,羽毛球协会已来到解散边缘。

综合2.3,学校在推动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方面还有很多需要提高改善的方面。

2.4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种类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活动项目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持续时间、强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是体育行政部门和大学开展体育工作、提高体育参与度所必须了解的重要方面,因此,对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项目现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根据图5的调查数据,慢跑散步、球类运动和自行车是我校大学生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其中通过“慢跑、散步”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占总数的42%,在个项目中一枝独秀。选择“乒羽网”、“篮足排”这六大传统球类运动的学生百分比分别为20%和17%,仅次于慢跑散步。选择“自行车”的学生占了11%,剩下的体育项目则普遍比较冷门。结合访谈内容得知,慢跑散步之所以一枝独秀,原因有两点,一是场地设施比较健全,活动本身技巧和技术要求低,门槛低,属于大众化运动;二是活动的组织形式多样,耗费时间容易控制,因而深受学生喜爱。六大球类则属于我国传统项目,在我校受欢迎的原因一是项目本身,该项目集健身性、竞争性、趣味性、娱乐性、集体性于一体,参加这类运动对于增强体质、增进同学交往、发泄情绪、缓解压力都有很大帮助;二是学校原因,学校及各学院每年都会举办为数不少的六大球比赛,并有丰富的学分,成为学生参加该类运动的一大动因。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之所以六大球参加人数少于散步慢跑,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于学校场地设施的不健全。我校通过自行车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也占有一定的比重,这与山东大学在济南的校区设置有关。山东大学济南各校区距离并不是很远(除兴隆山校区和软件园校区),大学生在各校区之间来往走路太慢,坐车太麻烦,所以很多学生采取自行车的方式,尤其是中心校区——洪家楼校区与趵突泉校区——千佛山校区这两段路程学生骑自行车来往较多,路程耗时在15~25分钟之间,同样能够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因此也算在了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之中。

由图

6、图7的调查数据可知,我校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项目同样有差别。在男女生之间,男生参加对抗激烈的活动较多,女生往往会选择比较温柔、低烈度的运动。这与二者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性不同有关,女生往往是为了健身减肥,而男生则是因为球类运动的竞争性、对抗性强而被吸引。在专业之间,理工科学生参加的运动则要比文科生更具对抗性,这与各学院的政策有关。相对于文科学院,理工科学院在我校地位相对更高、财力更强,会更重视、更支持学校比赛较多的球类运动,甚至每年在招生时都会特招特长生。2.5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

体育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体育态度形成后会对个体体育的参与行为及其效果产生重要影响[6]。2.5.1 大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重要性的态度

表6: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重要性的态度态度重要无所谓不重要人数282326百分比88%10%2% 根据表6的调查数据,我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很积极,认为课外体育锻炼“重要”的学生所占比例高达88%,认为“无所谓”和“不重要”的学生仅分别占10%和3%。由此可见,我校大部分学生都十分重视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如果学校加以正确引导,在改善学生生活方式方面会有比较好的成效。2.5.2 大学生对自己身体素质的满意度

表7:大学生对自己身体素质的满意度满意度很满意还可以不满意人数5417393百分比17%54%29%

根据表7的调查数据,我们得知我校学生对于自己的身体素质的满意度并不高,认为自己身体素质很好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7%,认为“还可以”的有54%,“不满意”的有29%。这一点和我校现实基本符合,在访谈中,多位体育老师在谈到每学期一次的学生长跑测试(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中,能够达到国家制定的标准的学生并不多,达标率只有四成。在今年全国进行了大学生体育测试改革,增加了长跑测试,我校学生替考、漏圈的现象十分严重,成绩注水、弄虚作假的成分很高。这都表明,我校大学生体质情况堪忧。

另外根据图

8、图9的调查数据可知,男生中对自己身体素质“很满意”的比例为25%,高于女生的12%。从访谈中得知,大部分女生均有体育锻炼的意识,但是自身的惰性成为她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限制因素,因此女生对自己身体素质的满意度较低。另外,大一大二学生中对自己身体素质“很满意”的比例为25%,“不满意”的比例为20%,相对应的大三大四学生的数据分别为12%和35%,可见高年级学生普遍对自己的身体素质不满意。这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我校大二结束后就不再开设体育课,没有体育考核,并且全国大学生体育测试改革刚刚进行,因而高年级学生并没有参加体育锻炼的推动力、压力;二是高年级学生面临实习、找工作、考研等压力,没有精力和时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综上所述,我校学生有着相当好的体育锻炼意识,比较容易被动员“走向操场”,但是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却不理想,身体素质也不乐观。这与学校在这方面的不作为有关,也和学生自身的惰性有一定关系。因此,接下来将分别研究学校和学生没有将意识付诸行动的原因。2.6 大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现状的态度 2.6.1 大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

表8:大学生对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 评价满意不是很满意很不满意人数4822745百分比15%71%14% 根据表8的调查数据,我校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并不是很高。对教学满意的学生仅占15%,大部分学生对于体育教学持比较中立的态度,承认有问题,但也觉得还说得过去,并无大碍,这部分学生占总数的71%。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有14%的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教学“很不满意”,这部分学生虽然不多,但是必须得到每一位任课老师的重视。学生不满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老师的自身水平、教学态度和课堂气氛这几方面。

2.6.2 大学生对体育课程设置的评价

表9:大学生是否愿意高年级继续上体育课态度愿意不愿意无所谓人数1619267百分比50%29%21% 山东大学的体育课和其他大部分高校相同,均开设2年(4学期)体育课程,高年级(大三开始)不再开设体育课。但是表9的调查数据表明,我校有50%的学生希望高年级继续上体育课,“不愿意”的学生占29%,持中立态度的学生占21%。因此,我校学生运动意识普遍比较强烈,有比较强的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主动性,学校需要重视这部分学生的意愿,可以考虑高年级继续开始体育课。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支持高年级继续上体育课的学生主要是男生。根据图10,男生中愿意高年级继续上体育的学生占男生总数的61%,而女生的百分比只有42%。这也进一步显示了男女生之间体育运动意识上的差别。

2.6.3 大学生对体育课程考核的评价

表10:大学生对体育课程考核的评价 评价合理不是很合理很不合理人数5120267百分比16%63%21%

表10的调查数据表明,我校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的考核方法也并不是很满意。认为体育课程考核“合理”的学生占16%,认为“很不合理”的学生占了21%,认为“不是很合理”的学生占了63%。我校大学生对体育课程考核的评价情况和对体育课程教学的评价情况基本一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访谈中发现,学生对于体育课程考核方法的不满大多是因为每学期体育课都有长跑测试,认为体育考核方法不科学、流于形式、打分没有客观标准的学生并不是很多。

图11的调查数据可以做出一定的解释,理工科的学生认为体育考核方法合理的学生占了21%,高于文科学生的10%,理工科学生认为体育考核方法不合理的学生占14%,低于文科学生的29%。理工科学生整体上比文科学生体质要好,另外我校理工科学生中男生所占比例极高,因此理工科学生相对而言对于长跑测试的不满的程度会比文科生低。所以,我校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考核的不满应该辩证的来看,耐力是大学生评价身体素质一个重要标准,我认为有必要开展长跑测试,学校在这方面不必负责任。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认为学校体育课程考核“合理”学生比例很低,这说明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体育考核方法还是存在着不少的问题的。

综合2.6的调查研究,我校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各方面满意度不高,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主动性,学校和老师在这方面责无旁贷,有很多需要改进、提升的方面。

2.7 影响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推动因素和阻碍因素 2.7.1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能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以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的一种心理活动[7]。良好的体育锻炼动机可以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后能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自行调整运动手段、方式、时间等,从而适应环境的变化,保持自己的体育爱好与锻炼习惯,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图12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影响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中,“增强体质”所占的百分比最高,为28%,“兴趣娱乐”占18%,“缓解压力”占14%,“丰富课余生活”占13%,“减肥”占12%,这几项是主要的几个动机。“增强体质”所占百分比最高,成为首要动机,这表明我校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主要功能和价值的认识比较正确。“兴趣娱乐”、“缓解压力”、“丰富课余生活”也是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说明了体育锻炼在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作用已逐渐得到大学生的认可,也可以看出现代大学生崇尚一种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新型体育观,即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个性发展、人际关系和谐、休闲娱乐[8]。“减肥”也占据一定的百分比,说明大学生对自我形象更加注重。这也提示大学体育老师要把我年轻人对时尚体育的向往心理,在学校条件允许的条件下,适时地引入时尚体育的内容,以满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图13的调查数据显示,男女生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女生中选择“减肥”的人数占女生总数的17%,男生内部则仅有6%的人选择减肥;其二,男生中选择“兴趣娱乐”的人数占男生总数的24%,女生则只有13%。这可以看出男女生之间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一些细微差别,女生相对而言有更多人希望通过体育锻炼来提升身体的自我形象。这也与以上关于男女生运动持续时间的研究有关联,女生有更多人希望通过锻炼减肥,若运动量大则会产生肌肉,女生对此很排斥,因此女生会比男生的运动持续时间整体上要短。男生因为“兴趣娱乐”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则为以上关于男女生对高年级继续上体育课的调查结果提供了解释,正是因为男生中对体育锻炼的兴趣较高,把它视为一种日常娱乐,因而会更加支持高年级继续上体育课。同时,以上两个差别也解释了我校男女生之间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活动项目上的不同,男生选择球类运动较多原因在于兴趣,女生选择散步慢跑较多原因在于减肥。

2.7.2 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阻碍因素

根据图14的调查数据,阻碍我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限制因素大体上可以分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其中客观因素主要是学校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主观因素是最大的阻碍因素,选择“自身惰性”的学生占了19%,是所有因素中百分比最高的一项,另外“课余时间安排太满”占了9%,“没有同伴”占了8%,“缺乏兴趣”占了6%,“自身条件不允许”占了3%,因此主观因素加总共占了45%。学校方面则是第二大因素,选择“学业太重”的学生占了13%,12%的学生选择了“学校场地、设施限制”,9%的学生选择了“缺乏学校组织引导”,学校因素加总为34%。环境因素在济南也成为了一个重要阻碍因素,11%的学生因为“空气质量”不参加体育锻炼,10%的学生则是因为“天气、温度”,环境因素加总为21%。另外,图15表明,阻碍我校理工科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首要因素和文科生有所不同,最主要的因素是“学业太重”。在以上各种因素里,除了客观的环境因素并非是我们学生和学校力所能及、短期内可见成效的因素以外,其他因素都值得我们的研究和重视。主观因素成为阻碍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自身惰性”又是所有因素中的最主要因素,表面上看是我们大学生自己的原因,但是学校难逃其咎。大学生运动量不足是整个中国普遍的问题,解决的根本不在于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我们之前的调查研究也证明了我校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很强。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的组织和引导,学校必须主动的想办法把学生从宿舍、从被窝、从电脑手机前拉到操场上,拉到阳光下,学校可以组织活动把学生“拉”出来,也可以增加体育学分把学生“逼”出来,这都是解决“自身惰性”和“没有同伴”的方法。至于“课余时间安排太满”、“缺乏兴趣”和“自身条件不允许”则需要学生自己解决,但这几项也仅占了18%,并非主要阻碍因素。学校因素里面场地设施、学业、组织引导都是几个主要的因素。其中,学校场地设施的改善需要学校的资金和空间的支持。组织引导方面的改善需要学校提高整体的设计规划能力,全面考虑体育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以及课余体育活动的整体安排,大幅度提高大众化运动的数量,同时各个学院也要配合学校的活动,发挥出班集体的积极性。学业方面的改善则需要与学校教学机构的配合,压缩无用课时,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本次调查问卷最后设置的一道开放性选作题是“你会采取什么办法鼓励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这道题一共回收86份有效数据。值得注意的是,在这86份回答中,认为需要改善场地设施,组织比赛、集体活动,增加体育学分的一共有79份,占了90%,只有少数人认为需要学生自己自觉,加强体育锻炼意识。这也和2.7.2的调查研究完全一致。

综和2.7的调查研究,改善大学生体院锻炼的情况,学校必须发挥出主体性作用。

结论

(1)山东大学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是积极的,但是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频次较少、持续时间较短,达不到国家体育人口划分的主要指标。其中女生、理工科学生、高年级学生体育锻炼情况相对更加不理想。

(2)我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活动形式主要是自发结伴,其次是单独锻炼,参与统一组织和社团活动的人数较少。其中男生偏重于球类运动,女生则集中于散步慢跑上,理工科学生参加的体育项目比文科学生强度、对抗性高。(3)在课外体育活动项目上,我校大学生最受欢迎的是简便易行、低强度的散步慢跑,其次是集健身性、竞争性、娱乐性、对抗性为一体的球类项目,和与生活联系密切的自行车。

(4)我校大学生对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评价、考核方式普遍不是很满意,大部分学生愿意高年级继续上体育课。

(5)增强体质、兴趣娱乐、缓解压力、丰富课余生活、减肥是我校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表明我校大学生体育观念在转变,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功能,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目的和需要有较理性的认识。其中男生较偏重于兴趣娱乐,女生较偏重于减肥。

(6)限制我校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是自身惰性、学校场地设施限制、学业太重、缺乏学校组织引导、空气质量。其中学业因素对理科学生的影响非常大。因此,我校需要继续推进和改善“阳光体育运动文化节”系列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开展符合学生兴趣的课外体育活动项目和比赛,提供必要的政策和物资保障,改善场地设施,改善学分设置、课程设置,以改善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学生体育锻炼意识。使学生了解、认识体育锻炼的价值,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的一部分,最终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体育锻炼中。(2)不断优化锻炼环境,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锻炼活动。学校应加大投资,改善体育器材和设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经常性的开展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比赛。

(3)建立政策性奖惩制度。把体育成绩和课外体育锻炼挂钩,吧体育课时间完成不了的任务在课外体育锻炼中得到弥补。对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进行奖励,给予体育加分。提高体育课的学分,增加体育成绩在综合测评中的比重。

(4)学校及学院要积极组织各类体育社团。通过开展一些列丰富的课外体育集体活动吸引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帮助学生寻找志同道合的运动同伴,满足学生对不同体育项目的需求。

(5)提高学校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辅导。

(6)学校应更加重视女生、理工科学生、高年级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参考文献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为创新型国家做贡献下一篇:2023学年第二学期音体美教研组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