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葡萄牙舞曲》

2024-08-26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葡萄牙舞曲》(精选6篇)

篇1: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葡萄牙舞曲》

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葡萄牙舞》 执教人:段丽辉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体验乐曲《葡萄牙舞》欢快跳跃的情绪。

2、通过节奏、故事和图形谱、舞蹈动作了解音乐结构。

3、让幼儿感受乐于助人的快乐。活动准备: 音乐《葡萄牙舞》、丫丫和哈哈的图片、图形谱 活动过程:

一、幼儿跟随老师边踏脚边念1 2 1 2 1进教室围半圆做好。

二、感受音乐。(放主旋律音乐一次)

1、提问:你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听音乐时你想到了什么?

2、辉辉老师刚刚听到了这首音乐想到了,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

三、听故事。有个小朋友叫丫丫,(出示丫丫的图片)她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叫哈哈,丫丫和哈哈这两个好朋友每天在一起玩耍,一起吃饭,还一起睡觉呢!有一天,丫丫找不到哈哈了,哈哈到哪里了呢?正在丫丫着急的时候,来了一个老婆婆,她告诉丫丫知道哈哈去了哪里。原来哈哈到另外一个国家去玩,她迷路了,找不到回来的路,回不来啦!丫丫跟老婆婆说:“我要去找哈哈,我要到那个国家去。”婆婆说:“这个国家很远,只能走路去,还要钻山洞。钻玩山洞你就能找到哈哈了!”丫丫说:“再远我也要去。”婆婆就告诉了丫丫怎么去,丫丫出发了。

四、分段了解音乐结构和创编舞蹈动作。

1、在黑板上出示丫丫走过路地全程图片。教师提问:丫丫出发了,丫丫走了多远,请小朋友把手指伸出来一起帮她数数? 教师拿着丫丫的图片在图形谱上走八下,教师告诉小朋友:丫丫走了100里,还要继续走,又接着走了100里。

2、丫丫是怎样走路的?请小朋友创编丫丫走路的动作。听音乐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做丫丫走路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一部分音乐)× × ×× × ︱ × × ×× × ︱

3、出示两座山的图片。教师提问:丫丫前面有几座山?(两座山,过一座山,丫丫就左边望一望,右边望一望,看哈哈是不是在那里,又过了一座山,哈哈又望了望,看哈哈是不是再那里)山太高,丫丫爬不上去,只有钻山洞了。

3、启发小朋友创编丫丫钻山洞的动作和左右看哈哈的动作。请小朋友到前面来表演动作(钻山洞——望一望——钻山洞——望一望),教师示范动作,并和孩子一起表演动作。

4、听音乐小朋友和教师一起做丫丫钻山洞和左右相互望一望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的第二部分音乐)

5、丫丫终于到了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人都欢迎丫丫到他们家里去做客,他们一起说了句话欢迎丫丫,你们猜说的什么呢? 这句话就是: 丫 丫 欢迎 你,丫 丫 欢迎 你,这个国家的人很热情,还做了动作表示欢迎,按节奏拍手。教师带小朋友根据节奏拍手并说欢迎词。

五、听音乐完整地走图形谱、做律动和舞蹈。

1、请小朋友听音乐看老师走图形谱,老师拿着丫丫的图片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 ×× × ︱ × × ×× × ︱ ∩ ⊙ ⊙ ∩ ⊙ ⊙

2、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走图形谱。(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3、老师带小朋友站在原地做律动。(加上丫丫走路的动作和钻山洞、钻 门的动作)(放主旋律音乐两次)

5、渗透德育教育。最后在一个门里终于找到了哈哈,大家一起叫“哈哈!”教师提问:丫丫很艰难才找到哈哈,哈哈应该说什么?我们应该向丫丫学习什么?教育小朋友们要团结友爱,乐于助人。《葡萄牙舞》全曲是由一个旋律回旋重复了8次组成。旋律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由两句相同的乐句组成,沉稳而又欢快,象士兵在行走,每一个乐句的旋律走向成直线形,两句旋律线象两条宽宽的道路。第二部分也是由两句基本相同的乐句组成,急促而欢快,每个乐句感觉前两拍象人蹲着在钻山洞,后两拍象人站起来昂首挺胸走路。

篇2: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葡萄牙舞曲》

1、在熟识乐曲构造并会随乐律动嬉戏的根底上,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演奏。

2、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方法演奏B段;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展合乐演奏。

【活动预备】

1、阅历:幼儿已欣赏过“超级玛丽〞的电玩嬉戏并会随乐律动嬉戏

2、物质:相关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碰铃各8套,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

1、随乐进展超级玛丽的律动嬉戏,再次感受嬉戏情节的乐趣

2、看图谱分角色再次表演嬉戏情节

(1)总结图谱与身体律动的关联,整理玛丽闯关的道路

(2)看图谱,分角色表演动作

3、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间关演奏嬉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使用方法匹配B段;用(圆舞板)和(碰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好随乐演奏(ABA),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展合乐演奏。(第二关)

①根据故事情节进展探究在(毒蘑菇)处累加大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状况而定。

②假设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争论失败的缘由,再次进展闯关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4、局部幼儿律动嬉戏,局部幼儿乐器伴奏,完好随乐闯关表演(终极挑战)

篇3:幼儿园音乐课程中奥尔夫的运用

一、奥尔夫节奏教学

在语言节奏练习方面,奥尔夫受儿童音乐表现与原始民族音乐活动的影响,认识到音乐教学中语言的应用价值。奥尔夫的语言节奏训练内容, 主要包括节奏朗诵与嗓音声响游戏。节奏朗诵的内容比较丰富,朗诵的内容可以是姓名、工具、成语等短句,也可以是小品、童谣、儿歌等比较长的作品。嗓音声响游戏,主要是利用自然的嗓音发声,根据一定的规则和节奏进行组合,以此形成一种嗓音类的打击乐。

在声势方面,奥尔夫有拍手、拍腿、捻指、跺脚四种基本形式。所谓声势,是以身体为乐器,通过一些身体动作发出相应声响的一种方式。将人的身体当成乐器,通过动作体现人自然的节奏感,是对人身体敏锐节奏感的一种体验,也是对节奏感的进一步发展。

在节奏性乐器方面,奥尔夫在音乐教学中多使用打击乐器,而非小提琴、钢琴等弹拨乐器。奥尔夫的教学乐器有打击乐器和音条乐器两种,主要区别在于起节奏作用的音高是否固定。音条乐器的演奏,在技术方面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并不多用。而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相对比较简单,对于幼儿园的学生来说,比较容易掌握。此外,打击乐器所演奏出的音色悦耳、清晰,节奏鲜明,更适合幼儿园音乐教学。打击乐器可用于器乐伴奏和歌曲演奏,也可结合舞蹈、声势、朗诵进行表演。

二、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一)充分感受生活节奏

节奏遍布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无论是自然环境、生活环境, 还是人造物体甚至是人体本身,都有一定的节奏体现。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倾听和发现生活中的节奏,通过体验周围环境中的节奏,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深入理解音乐节奏。如下雨时所发出的“滴滴” 声,就是一种音乐节奏,而雨水滴落的速度也会使其节奏发生变化。再如时钟的“滴答”声、电吹风的“呼呼”声、心跳的“咚咚”声等,都是一种节奏。 在户外活动中,幼儿园的学生也可以感受到跳绳、排球的节奏。教师可多开展相应的体验活动,帮助学生体验、理解节奏。

(二)适当体验音乐作品

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一定的感染性和普遍性。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是人们精神生活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人类历史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教师可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帮助学生体验音乐的节奏。如《鸭子拌嘴》就是我国比较有名的打击乐合奏曲,在这首器乐曲的演奏中,采用了滑击、刮击、点击、扣击、等手法,通过改变音量、音色和模拟自然节奏,演奏出相应的旋律,表现鸭子嬉戏的情节, 形象生动。这首器乐曲的节奏构成,主要是四二拍和散板,节奏的速度与强弱变化比较明显,幼儿园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以使用木鱼、小锣、小钹等乐器,或是拍手的形式进行演奏,由此体验作品中的节奏变化,让幼儿园学生能够体验到旋律在音乐中的作用,从而充分感受到音乐作品中的节奏变化的技巧。

(三)强化音乐节奏表现

音乐节奏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语言、动作、乐器这三种。通过语言来表现音乐节奏,可采用节奏朗诵和嗓音声响游戏这两种方式。具体的朗诵内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依据,选择学生熟悉且有兴趣的内容,注重引导和启发。嗓音声响游戏,主要是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声响的模仿,在模仿的过程中,体验节奏[2]。通过动作来表现节奏,主要是进行声势活动,另外也可以与舞蹈和律动相结合。在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声势进行节奏训练,也可以结合声势与舞蹈、律动进行节奏训练。通过乐器来表现音乐节奏,主要是利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打击乐器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掌握难度比较小,学生使用兴趣比较大。乐器演奏,是表现音乐节奏比较直接的一种形式,也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节奏。

(四)学生感知音乐之美

幼儿园中的学生相比中小学学生而言,他们对于音乐的自我感悟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如何使幼儿园的学生能够真正自我感受到音乐之美,自我去领悟和欣赏音乐的魅力对于促进幼儿园儿童音乐学校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让学生利用音乐节奏的表现来模仿体验,通过各种乐器的搭配来让学生们感知节奏在音乐中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音乐之美。

三、结语

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奥尔夫节奏教学法,教学内容比较丰富,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奥尔夫节奏教学法的有效运用,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促进学生对于音乐的热爱,使学生对于音乐的学习由外在的促进到内在的感知。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需要注意运用奥尔夫节奏教学法的合理性和适当性,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使教师在奥尔夫节奏教学的运用的同时融合贯通整个音乐内容,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更加的轻松。

摘要:奥尔夫是一种节奏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生动形象、丰富多样,实际应用比较广泛。奥尔夫节奏教学主要强调创造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格发展的全面性,与我国素质教育理念相适应。以奥尔夫节奏教学为出发点,分析其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情况,并分析其优缺点。

篇4: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葡萄牙舞曲》

首先对于孩子的节奏训练要生活化,趣味化。我首先开始让孩子用耳去听、去感知。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例如用钟声“当、当菖菖”声表示四分节奏,和表声“滴答、滴答”声代表八分音符节奏菖菖菖菖;然后模仿钟声、表声、的节奏,教幼儿边唱边拍边走,使幼儿进一步感受两种节奏的不同。另外是节奏训练多样化,为了提高幼儿对节奏训练的兴趣,发展对音乐不同节奏的感受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可组织幼儿朗诵诗歌,或学小动物叫,边朗诵边拍手,朗诵和拍手要协调合拍,然后模仿小动物走路,同时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幼儿在模仿基础上让他们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如:

通过动眼、动脑、动手、动脚、的游戏幼儿既愉悦了身心,又学习到了节奏训练的知识。另外在进行节奏训练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动静结合,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训练指导,启发幼儿即兴表演不同动作感受节奏的韵律美,这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

平时我们一说乐器就会想到的是钢琴、小提琴等,可奥尔夫的乐器指的是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三角铁、沙锤等。还有一种就是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音条琴。因此,我尝试让孩子们学习用打击乐器来练习节奏。首先是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长?是短?怎样敲声音才会好听。然后我让幼儿自己给乐曲配上伴奏并说出他们的理由,再练习合奏。

在教学时,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看谱法

我把这首乐曲每段每种乐器的节奏型写在黑板上,让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自己看谱练习,他们自己动脑筋、自己练,自信心特高,兴趣与积极性一下就出来了。孩子都能利用我们练习的节奏去完成老师想要的,我感到很欣慰,对乐理基本上不懂的孩子竟然可以做的这么好,这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通过语言练习幼儿的节奏

我们选用一些节奏感强、有韵律的儿歌来训练幼儿的节奏。先是简单的节奏型,然后慢慢过渡到附点音符等复杂些的节奏型。还让幼儿练习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儿歌和进行二声部的练习。另外,幼儿所学的歌曲,我也让幼儿通过听乐曲按歌词节奏拍手来训练幼儿的节奏。在平常的朗读课上,我注重了孩子的节奏,以往朗读课文孩子都是用自己最大的、拉长的声音很困难的去读,而且我发现这样读课文对孩子的记忆也没有帮助,我就把课文合理的安排到各种节奏型中,例如古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很明显的节奏X X| XX X|,也是孩子以前练习的比较熟悉的节奏,从此上识字朗读课孩子们再也不是无精打采的了,读起课文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这也是节奏的巧妙利用之处。

三、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认识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如在训练xxxx|xxxxx|节奏型时,开始时我让幼儿随意用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来打节奏,只要卡准节拍就行,渐渐的我要求幼儿四分音符用手拍,八分音符用脚来代替,并将此节奏型变成各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训练,如:xxxx|xxxxx | |; x xxx|xxx xx| |; xxxx |xxxxx| |等等。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很多幼儿都能看着节奏谱,手脚并用打出旋律,除此以外我还让幼儿比较分析那些儿歌和歌曲节奏与他们学过的哪些节奏型相同。这样既发展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也让幼儿在尽情的表现中体验到快乐。

四、通过合作与创编,让幼儿亲身体验节奏

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可以说无出不在。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到生活中去倾听节奏、发现节奏、创作节奏、萌发探寻节奏的奥妙和欲望。也就是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或节拍作出来。比如说在大班下期我们练习的《筷子律动》中,我给了孩子三种节奏型:X 0X 0| X 000| 0- |X X X X| X X 00|X X 0 0| X 0 X 0|,首先是叫孩子熟悉节奏,能熟练的用拍手形式来拍打节奏,然后让孩子自己来创编动作,但是我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在X的时候必须要敲击筷子,空拍孩子就可以自由发挥,结果孩子们创编的很富有童趣,我引用的歌曲是《小放牛》,有的把空拍做了牛角的动作来表示,有些孩子将空拍去敲击别人的椅背,既然是孩子们自己的创作,自然在学习中不费力气的就掌握了,而且他们的热情也很高,当他的创作被我采用后他会有成功的喜悦。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就是“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方法,它使我们的孩子自发主动去学习,它能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

篇5:幼儿园小班奥尔夫音乐教1

[导读]: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快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内容: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快乐颂》(5分)

1.主班老师请小朋友站到自己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2.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起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老师请小朋友坐在自己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可以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1.唱名字

老师依次用强弱不同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 应

例如:(老师)× × × ×│× × ×(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 贝贝 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老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老师)唱:12 3 4︱ 5-︱ 54 32︱ 1-‖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们 好

(小朋友)唱:12 34︱ 5-︱ 54 32︱ 1-‖ 老师好老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老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老师的手跟着音乐怎么跳舞的?一会儿老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起跳舞。②配班老师放音乐,主班老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老师请小朋友一起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老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己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面看看老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知道老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老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 ×│×× ××│×-‖ ②老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③播放音乐,老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老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老师(配班)是怎么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篇6:幼儿园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1、通过律动游戏,感应听辩节奏快慢。

2、认识时钟,知道有长针和短针。

活动准备:

音乐CD、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导

奶奶告诉宝宝:当长针和短针都走到十二的时候,妈妈就会回来了、宝宝盯着时钟,呀,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教师提问:你什么时候会不高兴呀?你不高兴是怎么样呢?

二、听辩快慢

教师敲小铃铛,让幼儿分辨第一次敲得快,还是第二次敲得快?

三、听辩节奏

1、老师这里有一首关于时钟的歌曲,听一听音乐中什么是第一快?什么声音是第二快?什么声音是最慢的?

老师引导幼儿运用身体各种动作表现(叮当、滴答滴答)

2、教师手臂模仿长针短针做时钟造型,幼儿一起模仿。

3、引导幼儿说说还可以用身体那些地方来表现?

集体学一学。提醒幼儿句尾拍手或跳三下。

4、配对游戏

老师介绍生活用品或图片,并说明两种物品的关联性。

5、游戏书

老师逐一出示图中的相关的物品的好伙伴

上一篇:传承传统文化优秀作文下一篇:区文化行政综合执法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