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2024-07-16

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精选6篇)

篇1: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学业分层测评(七)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建议用时:45分钟)

[学业达标] 1.视频点播、在线棋牌、微博电视„„从最初的多媒体电视到后来的互联网电视,彩电智能化飞速发展。各品牌的智能电视竞争激烈,让消费者有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选择。这说明()A.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B.消费对生产有导向作用 C.生产与消费互为基础 D.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解析】 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电视的发展使得电视的使用方式发生了变化,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选择,体现了生产对消费的决定作用。A、B不符合题意,C观点错误。

【答案】 D 2.几乎所有的厂商表示,2016年智能电视消费实现了持续升温,未来1—2年将迎来井喷式发展,3—5年将迎来需求高峰,也将带来类似彩电从传统CRT转向液晶面板的巨大机遇。这告诉我们()A.消费决定生产对象

C.消费决定生产方式

B.消费制约生产水平D.消费引导生产发展

【解析】 材料表明人们对智能电视的巨大需求将给彩电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体现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D符合题意,A、B、C均表述错误。

【答案】 D 3.微信等手机即时交流模式风靡一时,消费者的需求为手机运营商推出即时手机短信服务提供了契机。这说明()A.消费方式决定生产方式 B.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C.消费决定生产的对象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解析】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故A、C表述错误;消费者的需求为手机运营商推出即时手机短信服务提供了契机,体现的是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故应选B;D不符合题意。

【答案】 B 4.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们对物联网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一个通过视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物联网生产链正在壮大。这表明()A.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决定作用 B.使用价值的增加决定产品价值量的提高

C.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D.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

【解析】 因为生产决定消费,所以说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决定作用不正确,A不选;从人们对物联网的追求越来越强烈,使得物联网生产链正在壮大中可以看出,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故C符合题意;题目没有涉及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故B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消费过程,故D不选。

【答案】 C 5.随着城市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洗衣机的关注已不仅仅停留在洗净度、噪声值等传统性能指标上,厂家也开始注重健康、节能、外观等因素。这说明()A.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B.消费热点引导新型产业的成长 C.新的消费需求引导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D.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解析】 消费者对洗衣机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从而导致生产厂家不断地调整生产方向,选C项。

【答案】 C 6.小黄在网上购得《归来》的电影票,去电影院观赏了这部感人的影视作品。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小黄的行为属于()A.生产活动与交换活动 C.分配活动与消费活动

B.交换活动与分配活动 D.交换活动与消费活动

【解析】 此题考查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网上购票属于交换活动,去影院观赏电影属于消费活动,故排除A、B、C三项。

【答案】 D 7.发展,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下列举措符合这一要求的有()①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②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 ③改革和调整生产力中与生产关系不相适应的部分 ④改革和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A.①②③ C.①③④

B.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 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③说法错误,①②④入选。

【答案】 B 8.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阶段。下列对改革的认识正确的是()①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改革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 ③改革就需要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 ④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A.①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②④

【解析】 四选三的题目关键是选出一个错误题肢来。②中“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说法错误,改革不会使我国的社会制度发生变化。①③④正确表述了改革的相关知识。

【答案】 A 9.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深圳水族行业消费量大幅度提高。高档观赏鱼不断“游”入寻常百姓家庭。据介绍,水族业成为一个新兴的“朝阳产业”。研究表明,观赏鱼养殖业直接带动10个大类、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一般来说,1元钱的观赏鱼(俗称“湿货”)可以带动10元左右的鱼器材、鱼粮、鱼药(统称“干货”)的配套发展。

运用生产和消费的关系说明上述材料。

【解析】 此题主要通过对观赏鱼的消费,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因此此题立足消费的作用来分析即可。

【答案】 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甚至多个相关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观赏鱼的消费带动10个大类、100多个相关产业的发展,表明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学业达标] 10.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消费需求中对时尚、品味和品牌的追求将成为一大趋势。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的消费制成品相对过剩,而个性化、小批量、量身定制或作为社会文化载体的消费品供不应求。这从一个侧面说明()①消费可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②物价变动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③消费变化决定生产方式变革

④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 随着中等收入群体的扩大,人们对消费的需求发生变化,表明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④符合题意。消费需求出现新变化,标准化大生产过剩,量身制作的消费品供不应求,表明消费引导产业结构的调整,①符合题意。②中“物价”与题意无关。③中的“决定”表述错误。

【答案】 B 11.消费需求是最终需求,投资需求是中间需求。在现阶段国内需求中,消费需求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投资增长1.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拉动作用。只有最终需求旺盛,经济才能真正启动起来。这是因为()①生产决定消费,投资增长是扩大消费的前提 ②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起重要作用 ③消费与生产是相互决定的关系

④消费是生产发展的目的和动力,消费调节生产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相关知识。①强调的是生产决定消费,与题意不符;③错误,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二者不是相互决定;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 B 12.在生产、分配、消费三者关系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①分配连接着生产和消费

②生产决定分配和消费,分配和消费影响生产 ③分配是生产的目的、消费的动力 ④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前提、基础 A.①② C.①③

B.③④ D.②④

【解析】 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是“说法错误的是”。消费是生产和分配的目的,③错误;生产决定分配、消费,是分配、消费的前提和基础,④错误;①②观点正确,与题干要求不符。

【答案】 B 13.改革是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鲜明特色。改革之所以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因为改革()①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社会基本制度 ②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相适应 ③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我国的社会生产力 ④推动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的社会基本制度,①错误;③是简单重复题干;②④正确。故选D。

【答案】 D 14.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全国文化产业比重中超过1/4,原因一是培育完善的文化消费市场,拉动文化消费;二是加大文化产业财政扶持力度,每年增加4 000万元专项资金,逐步建成多元化、多渠道的文化金融服务平台,解决好文化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1)试分析“培育完善的文化消费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的经济学依据。(2)请你为扩大文化消费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消费是生产的动力,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2)①生产符合大众口味的文化产品,创造新的消费热点;②降低文化产品的价格,刺激文化需求;③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科学理性地消费。

篇2: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题组一 基础小题] 1.[2017·安徽师大附中期中]2016年9月10日,郑徐高铁正式通车运营,东中西部民众的高铁出行也更加便利。郑徐高铁的开通运营改善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并带动了沿线旅游、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②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与升级具有导向作用 ④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郑徐高铁正式通车运营,东中西部民众的高铁出行也更加便利”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质量和水平,①正确。“郑徐高铁的开通运营改善了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并带动了沿线旅游、商贸、餐饮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说明消费对生产的调整与升级具有导向作用,③正确。②④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2.[2017·衡水中学二调]随着人们的旅行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具体,当下只有旅行社才能委派导游提供服务的传统模式难以为继,海南三亚市正在试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导游自由执业模式,导游向通过网络平台或相关旅游机构预约其服务的消费者提供单项讲解或向导服务。这表明()①导游执业模式是由消费方式决定的 ②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③需求侧升级对供给侧提出了更高要求 ④新的消费热点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随着人们的旅行需求变得更加个性、具体,传统的导游执业模式难以为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导游自由执业模式便应运而生,这体现了需求侧升级对供给侧提出了更高要求,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②③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①错误。④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3.[2017·瑞金中学高三训练]几年前,上网购物对于农民来说还是新鲜事。随着电商服务体系逐步下沉至村屯,上网购物、上网销售已经成为很多农民的习惯。电商成了推动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发展、拉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也成为农村青年返乡创业的新亮点。随着网购进村和农产品进城双向电商通道的逐步完善,将进一步()①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 ②降低返乡创业青年的贷款门槛 ③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决定作用 ④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②与题干无关;③错误,是生产决定消费,而非消费决定生产。电商成了推动农 业转型升级、促进农村发展、拉动农民增收的金钥匙,有利于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故①入选。网购进村和农产品进城双向电商通道的逐步完善,有利于加快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④入选。故本题答案选C。

4.[2017·宜昌期中]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增多,应用人群的不断拓展,如今,微信使人们的沟通方式再一次改变;微商购物也让人们的网络购物又有了一个新选择;商家也纷纷试水微信营销。微信已成为一种更为新潮的生活方式,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①居民的消费心理发生改变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随着微信功能的不断增多,微信购物也让人们的网络购物又有了一个新选择,说明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②正确;微信已成为一种更为新潮的生活方式,正在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说明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③正确;材料未体现消费心理和消费的反作用,①④排除。

5.[2017·江西南昌三校联考]“饿了么”是一家中国知名的在线外卖订餐平台,已覆盖中国数百个城市、数千万用户。它并不是在自己的中央厨房做好快餐,然后配送给客户,而是到客户附近的餐厅采购其心仪的美食,再进行配送。上述材料说明,在互联网时代()①社会分工进一步加深,生产的组织与协作进一步加强 ②运用互联网技术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③人们消费的方式、质量、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④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带动了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在互联网时代社会分工进一步加深,生产的组织与协作进一步加强,人们消费的方式、质量、水平得到了进一步发展,①③当选;运用互联网技术对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关键,②错误;题中事例强调生产对消费的影响,而没有涉及消费对生产的影响,④与题意不符。

6.[2017·桃江一中月考]据报道,如今,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越来越多,中国的经济活力越来越强。中国的个体户总数已经达到了4750万户,全国60%的GDP、70%的税收和80%的就业岗位都来自民营企业。这表明()①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支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 ④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有利于增强市场活力、促进创新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②③ 答案 D 解析 ①说法错误,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题中强调的是非公有制经济在增加税收与就业方面的作用,没有涉及到创新,排除④。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7.[2017·襄阳宜城一中月考]按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与25家境内外投资者签署的相关协议,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将由人民币200亿元增至人民币285.67亿元,持 有70.01%的股权:包括腾讯等25家投资者以现金共计1070.94亿元认购销售公司29.99%的股权。重组后,最终形成一个国有、民营、社会资本混合的产权结构。这种结构()①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②表明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控制着国民经济的命脉 ③有利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共同发展 ④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答案 C 解析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财产权分属于不同性质所有者的经济形式。材料中强调了混合所有制的作用,即有利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共同发展,表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选C;①错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②错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题组二 高考小题] 8.[2016·浙江高考]作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试点,某村将闲置多年的20亩村办企业用地的使用权入市交易,并从交易收益中拿出615万元入股某商旅综合公司,使村民每年获得了分红。这告诉我们()A.股份合作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重要形式 B.深化改革能够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C.只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D.按土地要素贡献分配成为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 答案 B 解析 股份合作制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形式,A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C项说法过于绝对,应排除。D本身表述不科学,按劳分配是农村分配的主要方式,故排除。这种改革试点改革了生产关系,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B符合题意。

9.[2015·上海高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中的地位不同,公有制经济()A.在各地区中居优势地位 B.在国民经济中居主体地位 C.在市场经济中居基础地位 D.在各行各业中居支配地位 答案 B 解析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B是正确的认识;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A、C、D都是错误的,排除。

10.[2015·上海高考]国内某电器集团的机器人车间里,每条流水线配有8台机器人作业,这些机器人几乎承担了车间的全部生产。从生产要素角度看,这些机器人属于()A.科技要素 C.劳动要素 答案 B 解析 生产要素的具体形式有资本要素、土地要素、管理要素、劳动要素、信息要素、B.资本要素 D.管理要素 技术要素等,其中机器人属于资本要素,B适合题意;A、C、D也是生产要素,但不适合题意,排除。

11.[2014·浙江高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渐完善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如2000年到2012年,国有和集体工业企业资产从5.70万亿元增加到10.61万亿元,私营工业企业资产从0.39万亿元增加到15.25万亿元。这说明()①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相同、相互促进 ②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的主体 ③应继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④应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题中强调我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说明应该继续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同时应该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故③④符合题意入选;①②观点错误,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是平等的,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同,公有制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非公有制经济不是我国经济的主体,故排除。

12.[2013·浙江高考]2010年5月国务院发布“新非公36条”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明确禁止准入的行业和领域。2012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第六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进一步扫除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等领域的障碍。这表明()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原则进一步得到了贯彻 ②非公有制经济的主导性作用进一步得到了发挥 ③市场规律进一步得到了尊重 ④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扫清了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解析 无论是放宽对民间资本的限制,还是扫除民间资本发展的障碍,都是为了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平等竞争地位,而实现平等竞争是市场经济规律的必然要求,故①③正确。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导地位,故②错误;这些措施旨在扫除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障碍,但是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并非一蹴而就,故④错误。

[题组三 模拟小题] 13.[2017·定州中学周练]移动4G技术使手机上网的速度越来越快,视频通话、互联网游戏、高清电影在线观看等将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流应用,用户在乘坐公交、购物就餐等场合也将实现刷手机付费。4G技术的运用()①将拉动消费需求,催生增长热点 ②会推动创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 ③能改善消费环境,保障网络安全 ④可促进消费升级,带动产业转型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4G技术的应用,方便用户购物消费,为人们提供新的、更加便捷的消费方式,有利于拉动消费需求,催生增长热点;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求,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 作用,①④说法正确;②会推动创业就业,与4G的运用无关;③选项中“保障”说法错误。故本题正确答案选C。

14.[2016·枣庄三中质检]2016年是国企结构改革年,也是清退产能之年,国企改革将由单纯的体制改革向产权体制与产业结构二重奏改革转变,通过市场化手段,进入资本市场或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资源、资产、资本向优势企业和优势行业或产业集中。这意味着()①尊重价值规律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②民间资本共享平等的国民经济主体地位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主导与控制经济发展 ④国有经济将实现产权制衡和有效治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通过市场化手段,„„”这意味着按价值规律办事,①符合题意入选;②说法错误,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排除;国有经济主导与控制经济发展,排除③;④符合题意入选。

15.[2016·台州教学质量评估]把公有制经济巩固好、发展好,同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不是对立的,而是有机统一的。因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④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公有制经济,排除③;同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是国有经济,排除④。

16.[2017·安徽六校联考]深圳微众银行是国内第一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见证了微众银行在互联网上完成第一笔放贷业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互联网银行必定会使大众创业的成本大幅度降低

②民营银行出现印证了我国在金融领域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③互联网民营银行出现有利于倒逼传统金融行业加快改革和开放 ④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基本业务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将发生巨大改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①“必定”说法错误,排除;互联网民营银行的基本业务与传统商业银行相比其业务并未发生巨大改变,排除④;②③符合题意入选。

17.[2017·石门一中检测]为提高城市供水效率,某市将该市的供水系统以15亿元的价格卖给中法水务公司(外资企业)。结果一年内,城市居民供水价格上涨了数倍,市民叫苦不迭。这启示我们()A.必须通过改革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的格局 B.我国的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国有经济必须在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行业占支配地位 D.外资经济的规模扩大和发展不利于我国民生的改善 答案 C 解析 B项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项应为“有利于”,故B、D说法都错误,排除;A与题意不符;该市的供水系统卖给中法水务公司后城市居民供水价格上涨了数倍,市民叫苦不迭,可见国有经济必须在提供重要公共产品的行业占支配地位,C项符合题意入选。

18.[2017·衡水调研]近年来,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发行可转债,引入民间投资累计达638项,数额累计15146亿元。目前,中央企业及其子企业引入非公资本形成混合所有制企业,已经占到总企业户数的52%。这说明()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B.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我国着力优化经济的布局和产业结构,增强非公资本控制力 D.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答案 A 解析 选项B说法错误,因为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是一回事,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经济,应该说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项C“增强非公资本控制力”的说法错误;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

19.[2017·丰城中学周练]总书记关于国有经济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大方向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可以概括为“四论”:“命门论”,国有经济是我们的命门;“基础论”,国有经济是党执政的重要基础;“加强论”,国有企业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防流失论”,不能在一片改革浪潮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下列对上述论断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国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发挥主导作用 ③“加强论”和“防流失论”要求必须深化国企改革,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④“命门论”和“基础论”强调国有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B 解析 公有资产必须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而不是国有资产,排除①;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而不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占支配地位,排除④。②③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答案选B。

20.[2016·江西上高二中月考]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是央企中唯一的投资控股公司,其管理的先进制造产业投资基金,由中央财政出资60亿元、国投出资40亿元和社会募资100亿元组成。该基金主要投向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工业机器人等与“中国制造2025”相吻合的行业。材料表明()①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

②非公有制经济对我国先进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 ③国有经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D 解析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基,排除①;材料表明国有经济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而不 是非公有制经济,排除②;③④符合题意入选。

21.[2017·重庆八中定时训练]国企改革顶层设计方案出台,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其中亮点之一。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提升国资杠杆,用活国有资本,提高国有资本对整体经济的控制力。此改革是为了()①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③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 ④提升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地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重点在于提升国资杠杆,用活国有资本,提高国有资本对整体经济的控制力”这句话就说明了此改革是为了提高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影响力和活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进而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故①③符合题意入选;②④与题意不符,故排除。

22.[2017·吉林镇赉一中一模]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7月4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抓紧建立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进一步放开民用机场、基础电信运营、油气勘探开发等领域准入,在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等重点领域去除各类显性或隐性门槛。此举意在()①扩大就业,方便人民生活 ②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③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④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C 解析 《通知》意在去除非公经济在各重点领域的准入门槛,②③入选;①④与题意不符,排除,故答案为C。

23.[2017·普宁英才华侨中学摸底]2016年3月,习近平在民建工商联委员联组会上重申: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三个没有变”表明()①国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 ③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④非公有制经济可参与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②说法错误,排除;非公有制经济并不能参与到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排除④;①③符合题意入选。

24.[2017·濮阳一中二检]2016年7月18日,中央促进社会投资健康发展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简化行政程序,而且摘掉所有制歧视的“有色眼镜”,清除各类制约社会投资的显性或隐性障碍,营造更优的投资环境。上述要求有利于()①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和创造力 ②促进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多元化 ③实现各种所有制经济地位平等 ④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④是材料中要求意义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这一要求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多元化无关,排除②;③说法错误,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25.[2017·天全中学周测]在我国现阶段之所以要突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因为我国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绝大多数国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传统的大众一般需求的边际消费倾向普遍持续下降,迫切需要新的供给生成并由此创造更多更新的需求。上述材料说明()①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消费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④商品需求决定商品供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解析 材料表明消费对生产起着导向作用,同时也体现了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①③符合题意,应选;②和题意无关,排除;生产决定消费,而不是消费决定生产,④表述错误,排除,答案为B项。

26.[2017·桂林十八中月考]正在建设中的北京地铁16号线,采用“特许经营+股权融资”的模式吸引社会投资270亿元,成为目前北京轨道交通线路吸引社会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基本实现政府当期“零投入”。这一模式()①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 ②体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③说明财政能够稳定经济发展 ④说明北京市民生财政支出将大幅度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解析 “特许经营+股权融资”的模式吸引了大量社会投资,拓宽了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也体现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①②符合题意;材料未涉及财政稳定经济发展、民生财政支出大幅减少的信息,③④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为A。

[题组一 高考大题] 27.[2016·全国卷Ⅱ]新能源汽车以其碳排放低、使用成本低、行驶安静等优点而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受续航里程短、购置成本高等因素的制约,消费者对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存在许多顾虑。近几年,新能源汽车的消费市场有所扩大,但与传统汽车相比,其市场占有率依然很低。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政府制定融资、补贴、免税等优惠政策,引导汽车厂商加大研发投入和生产。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生产对消费和产业发展的影响。答案 对消费的影响:生产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为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创造动力;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促进汽车消费模式的转变。对产业发展的影响: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产生拉动效应,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发展。

[题组二 模拟大题] 28.[2017·襄阳宜城一中月考]“十三五”开局之年,供给侧改革受到多方关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6年2月23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2015年我国境外消费1.5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至少7000亿至8000亿元用于购物。中高收入阶层境外购物占相当大的比例,并从主要购买奢侈品牌、高档品牌转向高质量的、性价比合适的日用消费品。对此专家表示,境外消费旺盛折射当前我国消费尤其是中高端消费供需结构矛盾,建议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消费市场供需错配问题,促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材料二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多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献策“供给侧管理和改革”,从房地产行业如何去库存、产能过剩行业如何化解产能、金融端如何助力供给侧改革落地等方面建言献策。有的人大代表建议,去库存调供给,应取消限购、限贷政策;有的委员建议,供给侧改革,应从金融供给侧改革出发。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再生产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答案 ①生产是整个再生产过程的起始环节,对整个生产过程有着决定作用,生产环节处理不好,会对整个生产过程造成阻碍。材料从侧面表明我国产品生产存在着质量不高,性价比不合适等问题,因此我们要从生产方面入手,加强供给侧改革。②生产决定消费。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能改变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提高消费的质量与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材料表明我国中高收入阶层在国外购物占相当大比例说明我国国内消费还有上升空间,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为消费创造动力。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并反作用于生产。目前我国的供给体系不能很好地满足消费需求,加快推进供给侧改革,有利于实现供给和需求在新条件下的对接和平衡,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④分配和交换是社会再生产的桥梁和纽带。顺利进行分配和交换,有利于从生产到消费这个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整个生产过程的良性循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生产和供给环节入手,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有效供给,有利于我国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顺利交换,有利于整个再生产过程的良性发展。

29.[2017·丰城中学周考]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央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强调要平等保护,而且从多个层面提出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的重大部署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都必须完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活力。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产权和合法权益是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政法工作会议部署,坚持平等保护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充分发挥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关于充分发挥依法履行检察职能充分发挥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

篇3: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为了更好地推动精细化工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的发展, 由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精细化工清洁生产工艺与技术经济发展研讨会由宁波工程学院承办, 定于2010年8月中上旬在宁波市举行。

一、主办单位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

二、承办单位

宁波工程学院材料工程研究所

生物质绿色转化重点实验室

三、协办单位

浙江工业大学

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杭州化工研究院全国造纸化学品工程技术中心

宁波市石油化工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

四、支持单位

宁波工程学院、宁波市科技局、宁波市科协、宁波化工区管委会及相关企业等。

五、会议时间:2010年8月中上旬。

六、会议地点:待定。

七、邀请人员及规模

本行业及相关领域的院士、专家;相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以及期刊的科研人员, 博士、硕士研究生;国内外精细化工企业的代表等约150人左右。

八、会议研讨

1、管理专题

(1) 国家自然基金委化工处专家报告:化工前沿基础研究及发展;

(2)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管理中心专家介绍:化工企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

(3)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介绍:化工技术自主创新探析。

2、技术专题

(1) 精细化学品设计、合成及复配新技术和新工艺;

(2) 绿色催化技术;

(3) 功能高分子与新材料;

(4) 绿色化学与化工;

(5) 环境友好的精细化学品;

(6)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7) 废弃生物质资源化。

具体会议日程下一轮通知确定。

八、征文要求和时间

论文摘要提交截止时间:2010年6月10日, 论文全文提交最后截稿时间:2010年6月30日。稿件格式及要求请按照《精细化工稿件修改细则》撰写, 该《细则》可在www.Finechemicals.com.cn下载。会议将汇编论文摘要集, 论文摘要集便于会议期间交流。论文全文经过评选, 优秀文章将推荐在《精细化工》杂志发表;优秀的英文论文将推荐在《Frontier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n China》杂志的专栏《Gree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ies》上发表。投稿的摘要和全文请用电子邮件在截止时间之前发送至会务组:nb87080148@126.com, 并请在稿件上注明“2010第三届全国精细化工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字样。

为使大会开得圆满成功, 欢迎国内外相关企业家积极为会议提供赞助。

九、代表注册会务费

会议代表1200元/人, 学生代表800元/人。

十、联系方式

会务组电话:0574-87080148传真:0574-87081521;会务组电邮:nb87080148@126.com。

联系人电话:蒋岚13777090807;史楷岐15968908889;邵双喜18968289651。

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

篇4:第4课 角度自选与正反思考

“符合题意”,就是在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内作文。限制在“材料的含意和范围”好像写作只能是被动就范,实际上作文题目里往往给的有一句话,就是“角度自选”。这就告诉考生,作文可以在一定的幅度内自由选择。诚然,高考作文不能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考生应当会利用这个自由,找到角度,选好角度。

【样题分析】

(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請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为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动手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材料的主体部分分两段,上段类似于一篇小说的开头,设置了悬念:切割成功增值,切割失败损失就大。很多切割师又不愿动手。第二段是老切割师设计周密的方案并指导徒弟下手,让人欣慰佩服的是切割钻石的成功。老切割师说的话更让人深信不疑,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至此,考生的审题被一种成功的心态与成功的经验引导,势必会正面解读老切割师语重心长的至理名言,强调勇气的重要作用。这就是正面解读材料。正面解读材料一般就是顺着材料的思路跑,凡事都有一个正确的道理,只要把这个道理挖掘并概括出来就行。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这则材料的话题限制在切割钻石这件事上,范围限制在“经验、技术和勇气”上面。如果反面解读材料,把“经验”“技术”放在第一位,都比“勇气”重要,有了经验技术,勇气才有用武之地,没有经验技术,勇气等于蛮干。这就是反面解读材料。

【高分捷径】

1. 要意识到“角度”的存在,学会站在不同的角色上思考。

角度就是一个人认识事物的出发点并以此预测事情的发展。因为每个人的文化背景、生活经历、教育程度以及社会地位不同,这就形成了每个人看待事物时不一样的角度。鲁迅《〈绛洞花主〉小引》中评价《红楼梦》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西谚中“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也是这个意思。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在高考作文的审题中,也需要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高考作文题目,常常告诉考生的一句话就是“角度自选”,这就从侧面证明了材料里面“角度”的存在。所以,要做好审题这一步,看到材料中的多个角度,是至关重要的。

例:(2013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近年来,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开设专栏,为当代著名作家的作品挑错,发现其中确有一些语言文字和文史知识差错。对此,这些作家纷纷表示理解,并积极回应。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诚恳地感谢读者对她的作品“咬文嚼字”;莫言在被“咬”之后,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他表示,请别人挑错,可能是消除谬误的好办法。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④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本题材料由两位作家的小故事组合而成,铁凝对别人挑错是“真诚感谢”,莫言对挑错也“表达了自己的谢意”。两位作家的故事说明的是同一个道理,构成了一个单一话题。可是单一话题并不只是单一的角度,前边是从两位作家的角度看问题:名人也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名人也应该有虚心的态度等。

同样是挑错,我们作为普通人会怎么想,与被挑错的作家们肯定是不一样的:名人也有犯错的时候、在有些方面我们不一定要迷信权威等。

2. 正解材料与反解材料。

事物都有既对立又统一的特点,人的思维也具有多向性,有时候我们看待事物注重其统一的一面,有时候注重其对立的一面,说明人们认识事物,同一个角度还存在立场的变化,有人认为正确,有人认为错误;有人会赞成、有人会反对,这是角度进一步的分化。

(2014年高考北京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北京过去有许多“老规矩”,如“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从小就被要求遵守的准则,点点滴滴,影响了一辈辈北京人。

世易时移,这些“老规矩”渐渐被人们淡忘了。不久前,有网友陆续把一些“老规矩”重新整理出来贴到网上,引发了一片热议。

“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700字。

本题的话题词语就是“老规矩”。材料中列举了北京很多老规矩,这些“老规矩”代代相传,积淀成我们古老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代表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和美德。进入所谓的现代文明以后,有些代表传统的 “老规矩”正在被破坏,但在现实生活中,种种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使人们呼唤老规矩的回归。传承老规矩就是传承民族文化,所以正面解读“老规矩”应该是这则材料的主要取向。相信大部分考生也会这么理解。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材料中列举的内容,就会有另一种看法。同是“老规矩”,材料中列举的材料可以分为两类,今天还有着积极意义的是一类:“出门回家都要跟长辈打招呼”“吃菜不许满盘子乱挑”“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作客时不许随便动主人家的东西”“忠厚传世,勤俭持家”等,这些当然要传承。至于“不许管闲事儿”“笑不露齿,话不高声”在今天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抓住“老规矩”当中一些过时的内容,再联系到今天的北京要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我们就要从反面解读“老规矩”。进入新时代,凡事向前看,北京已经有了自己的“爱国、创新、包容、厚德”城市精神,还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难道这些先进的思想代替不了封建时代积累下来的那些“老规矩”?

因此,审题的时候,能发现角度的存在,再加以立场的区别,能轻松巧妙地进入作文的下一个环节——立意。

【写作误区】

1. 总认为一则材料就说明一个道理,无视角度的存在。

题目上只要说“角度自选”,那里面一定存在很多角度,否则,“角度自选”就是一句废话。一般的情况下,考生看见一则材料,總想一下子概括出来一个道理,况且认为它只有一个道理,实际并非如此。如: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本题的话题关键词是“中国崛起”,下面“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都是一些具体的思考角度,考生可以确定自己熟悉的领域,也就是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度。当然有些内容过于笼统,如“经济成就”“国际影响”等,角度太大,那就需要再把这些角度具体化,如“民生改善”的衣、食、住、行几个方面,角度越小道理越见明白。

再往下分析材料,还有角度的存在,就是“所见”“所闻”“所感”。如果考生没有“所见”,那就可以写“所闻”,再加上自己的“所感”,写记叙文、议论文,各随其便。如果看不到这些角度,一味局限于“中国崛起”这个抽象话题,思考内容势必很空洞。

2. 不敢反解材料。

有关社会热点新闻,有考生认为只有从正面认识材料,否则就是思想不健康。其实反面思考不等于思想错误,一味盲从只会使文章缺少反思精神。

上例中,有关“中国崛起”的话题都是外国媒体的新闻。考生可以从反面思考:我们盼望中国的崛起,我们欢呼中国的崛起,但中国真正崛起了吗?不要被外媒的赞誉冲昏了头脑,是否崛起,我们自己心知肚明,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例如下岗工人、留守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存在都是当下中国所要面对的实际情况。位卑不敢忘忧国,冷静的思考比一味的阿谀奉承更有资格说爱国。

【模拟练习】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一位世界著名小提琴演奏家装扮成街头艺人在一个地铁站里演奏了6首世界名曲,共演奏了45分钟。在这45分钟里,大约有2000人从这个地铁站经过,只有6个人停下来听了一会儿,有20人给了钱就匆匆离开。这位演奏家总共收到了32美元。而几天前,他在剧院演出的门票被抢购一空,要坐在剧院里聆听他演奏同样的乐曲,平均需200美元。

要求: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几年前,国内某大学从牛顿儿时故居伍尔斯索普庄园引进了“牛顿苹果树”的枝条,经过长期栽培,目前,这株“牛顿苹果树”已经是该大学校园内的标志性风物之一,校方希望牛顿追求真理的精神能激励一代代该校学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

读了这则新闻,你有了什么认识和联想,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自拟标题,文体明确。

篇5: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学案

栾川一高2010级高三政治导学案----生产与经济制度

编制人:王文杰

审核人:高三政治组

使用日期:2012.08.13 经济生活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高考考点

1、生产与消费

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发展生产的意义

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为主体

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二、知识点梳理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人类消费所需要的一切商品和服务都靠生产创造出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表现与内容)

①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②消费阻碍生产的发展:不科学、不健康的消费,阻碍生产的发展。(3)社会再生产:

①含义:

②内容: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③四环节之间的关系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2)如何发展生产力?

(二)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公有制经济

(1)含义即内容(2)地位: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3)实现形式

(4)、地位的体现

2、国有经济:

(1)、含义:

(2)、地位: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3)、作用

3、集体经济:

(1)、含义(2)、地位

(3)、作用

5、如何认识股份制?

(1)、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2)、股份制企业如果国家和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3)、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栾川一高2010级高三政治导学案

6、非公有制经济:

(1)构成(2)地位(在基本经济制度制和市场中)

(3)意义(4)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

7、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二者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8、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9、简单区分所有制得性质、结构、实现形式。

三、跟踪练习

1.改革开放3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连上新台阶,消费结构改善,由上世纪80年代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到90年代的彩电、冰箱、洗衣机,再到新世纪的移动电话、电脑和家用汽车,耐用消费品不断升级。这说明()①生产决定消费

②人们的消费水平、消费质量逐步提高

③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11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将积极扩大居民消费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并从促进就业、提高收入、增加消费供给、完善鼓励消费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提出这些措施是因为()A.目前我国消费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B.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C.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D.生产水平决定消费水平

3.2010年3月21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指出,要进一步做好基本民生工作,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着力扩大居民消费。这一要求的经济学依据是()①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

②合理的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③一个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生产与消费相互决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2011•广州模拟)消费是整个经济链条的最后一个环节,从经济学的意义上,投资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2%,而消费每增长一个百分点,能拉动经济增长0.8%,是投资的4倍。下列措施中,有助于促进居民消费的是()①提高银行存款利率

②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③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④加快生活消费品更新换代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受惠于国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优惠政策,2010年我国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万亿元,消费市场实际增长16.9%,创1986年以来最高实际增速。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率先实现了经济总体回升向好。这一现象说明()①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亮点之一

②消费对生产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③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④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必须发展生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2011年1月3日,新华网载文指出,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趋势看,至少应当包括两次大的转型与改革:第一次转型与改革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经济体制改革,其主题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次转型与改革是从当前到未来的30年左右包括经济体制、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在内的全面改革,其主题是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方式。我国通过改革()①能实现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③能够消除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④能够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7.(2011•福州模拟)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提出,将围绕 栾川一高2010级高三政治导学案

建设文化强省的目标,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这一做法()①能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消费

②有利于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

③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④

8.2010年4月2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会议要求,深化国有企业和垄断性行业改革。加快推进大型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①有利于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②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③是为了扩大国有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中的比重 ④能够确保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目标的实现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2010年初,中央发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的动员令,要求把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提出这一要求的经济学依据是()①在一定时期,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们消费水平也越高 ②合理的消费能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③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 ④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决定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0.近年来,消费率过低的一直困扰着中国经济,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为保持我国经济健康发展,这就要求政府()①把扩大内需作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 ②把增加居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 ③实施一系列的消费刺激政策 ④调整收入分配,缩小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整体消费水平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1.2010年1月,《新闻出版总署关于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引导和规范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落实这一要求()①有利于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②有利于解放和发展新兴文化生产力

③目的是扩大非公有制经济在文化产业中的比重 ④能全面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A.②③

B.③④

C.①③

D.①②

12.目前,全国各地纷纷开展“家电下乡”活动,政府对农民购买家电产品给予补贴。“家电下乡”活动的推出有利于()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②拉动国内的消费需求

③通过消费带动家电企业的生产 ④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3.泡菜,这种韩国人餐桌上司空见惯、必不可少的食品,近些日子却令韩国人头疼。由于天气原因,韩国白菜价格飞涨,一棵白菜售价1万韩元(近9美元),是去年同期的6倍多。随着白菜价格的疯涨,一场“泡菜危机”让不少韩国家庭吃饭不香。这反映的经济生活道理是()①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低 ②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规模

③价格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④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4.《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政公用事业、金融服务、石油产业等领域,不得单独对民间资本投资设置附加条件。这是为了()①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②消除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歧视性障碍

③取消不同所有制企业的投资准入门槛 ④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5.2011年10月9日,由大陆以及港台20所高校师生组成的一个调查团正式发布了一份《富士康调研总报告》。报告中详细列举了富士康的五宗罪,即强制加班、超时加班;克扣加班费;滥用学生工;漠视职业安全隐患,违反《劳动合同法》《职业病防治法》;“私了”工伤事故。上述报告启示我们()①要对富士康实施破产结算

②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的弱点和缺陷

③企业追求经济效益不能无视社会责任 ④劳动者享受权利应以履行义务为前提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栾川一高2010级高三政治导学案

16.2010年5月7日,国务院发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民间资本从事广告、印刷、演艺、娱乐、文化创意、文化会展、影视制作、网络文化、动漫游戏、出版物发行、文化产品数字制作与相关服务等活动,建设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电影院等文化设施。”

(1)引导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12分)

(2)引导非公有资本有序进入新闻出版产业有什么经济意义?(8分)

17.2011年受惠于国家家电下乡、汽车下乡的优惠政策,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53万亿元,消费市场实际增长16.9%,创1986年以来最高实际增速。8.7%的经济增长中,消费拉动4.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52.5%。而一般发达国家或完成工业化的国家,最终消费对GDP的贡献率应该是65%~70%左右。

(1)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8分)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如何更好实现我国经济发展。(12分)栾川一高2010级高三政治导学案

解析: ④不能被材料说明,故选A。答案: A 解析: A、B、D不是原因,故选C。答案: C 解析: ④表述错误,故选C。答案: C解析: ①与题干要求相悖,故选D。答案: D 解析: 材料主要说明消费能够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故选①②。③④体现的是生产决定消费。

篇6:第4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B、按劳分配制度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D、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在一个社会形态中,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可能是单一的,而是以一种所有制占统治地位,同时并存着其他所有制形式,居统治地位的所有制形式决定该社会经济形态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48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2.马克思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这说明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区别是:

A.生产关系不同

B.生产力发展阶段不同

C.最终目标是否是共同富裕

D.所有制结构不同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区别。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以往一切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级分化,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排除了依靠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而无偿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可能性,按劳分配以劳动作为个人收入分配的共同尺度,既承认差别,又不能因为收入的差别而形成贫富悬殊。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增多,其结果必须是劳动人民在物质文化生活上的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私有制社会的本质所在。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49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3.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之所以有区别,根本原因是:

A.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不同

B.生产资料的支配权不同

C.生产资料的收益权不同

D.“剩余”归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区别。

任何一种生产资料所有制,都包含着所有制的主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由此派生的占有权、支配权和收益权。在这些权利中,收益权或剩余索取权是所有权的最终实现,因而也是任何一种所有制的最本质的内容。因此,不同所有制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剩余”(这可以表现为剩余劳动、剩余产品、剩余价值等)的归属上。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本质就在于“剩余”不是归于私人,而是归于公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则在于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49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4.所有制与所有制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A.生产资料的财产存在方式

B.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C.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D.产品的分配方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所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支配、使用等诸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多种实现形式,不同的所有制也可以有同样的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上可以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C.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

D.人民民主专政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是坚持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性质的基本保证;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现实国情的客观要求。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坚持了社会主义基本方向。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基于对我国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经济属性认识的逐步深化,我们认真总结了以往在所有制问题上搞单一公有制的经验教训,确定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逐步认识到所有制结构的不合理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党的十五大明确将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出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0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6.在我国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

B.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

C.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确立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是由我国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的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要使所有制形式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从实际出发,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更好地符合初级阶段的实际,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还不成熟和完善,这也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最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依据。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都作为市场主体,相互联系、公平竞争,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0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7.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是看其:

A.社会化程度的高低

B.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C.是否实行股份制

D.是否实现了多种实现方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

判断一种所有制是否优越的标准看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的,即先进的所有制形式;阻碍或制约生产力的发展的,即是落后的所有制形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所有制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它集中反映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上有了一个深刻的变化。过去我们往往认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只能由社会主义性质的公有制经济构成,即使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存在和发展,也不能将其包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之中。这样的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导致我国所有制结构的单一化,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0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本质区别在于:

A.公有制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B.国有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发挥主导作用

C.集体经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中是否占据主体地位

D.初级阶段实行的是市场经济体制,过渡时期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处于基础地位的,起决定作用的经济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加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改革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根本不同的,现阶段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条件下的并存,而过渡时期是以私有制经济占绝对优势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是私有制经济处于被改造条件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1页。

9.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它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其主要的实现形式是:

A.公有独资企业

B.合作制企业

C.股份合作制

D.股份制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我国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根本的是坚持国家和集体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但是,由于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利用。要根据社会化生产规律的要求,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形式,使国有经济在更大的范围里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都可以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只要控制权掌握在国家和集体手中,就能有效地实现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10.全民所有制是由:

A.部分劳动群众结合在一起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B.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C.全社会范围内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D.部分劳动群众结合在一起共同使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民所有制。

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即国有经济。它是指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经济形式。它是同较高的生产力相适应的一种公有制形式。我国现阶段的全民所有制由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生产资料,采取了国家所有制形式,所以全民所有制经济又称为国有经济。由于它只能由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这样,属于全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就必须由一个代表全体劳动者利益的社会机构来行使所有权,这个社会机构就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时期,只有社会主义国家才能代表全体劳动者的共同利益。因而全民所有制必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3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1.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取决于:

A、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性质B、国家政权的性质

C、控股权掌握在谁手里D、社会分配制度的性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制。

股份制是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所有制是处于不同层面的经济范畴。股份制是以入股的方式筹集资金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它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可以包容不同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股份制作为资本的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其性质如何关键看控股权张我在谁手中。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由国家和集体控股的,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12.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我国农村所有制的主要形式是:

A.个体所有制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私有制经济的一种形式

D.全民所有制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村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根据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具体情况的差异,农村集体经济采取不同的经营组织管理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土地、水利设施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基础上,使生产经营的责、权、利相结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三方面利益关系,把劳动者的收益同劳动成果直接挂钩的一种经营组织形式。家庭联产承包制这一农村集体经济形式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农户家庭运用归自己所有的部分生产资料,如农具、运输工具等,在与集体订立承包合同的基础上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生产成果除了缴纳农业税和上缴集体的部分以外;归自己所得。农村集体经济的这一形式,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中国农村的实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中国农民在改革实践中的创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3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3.我国城乡蓬勃发展的、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事物,它的性质属于: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个体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合作制经济。

股份合作制是兼具股份制和合作制的特点为一体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它是在合作的基础上引进股份制的基本原则,资金可以入股,技术也可以入股;在分配方式上以劳动所得为主,又有一定比例的按股分红。所以,股份合作制既不完全等同于股份制,也不完全等同于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经济的最大特点是以股份形式明确了产权关系,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所有者,共同劳动,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居于主人翁的地位,使劳动者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密结合,调动了人们投资和劳动的积极性。要支持和鼓励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14.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主要是指:

A、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

B、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增加

C、有效发挥作用的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比重增加

D、公有资产绝对数量的增加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不是仅指量的优势,更要重视质的提高,如果国有经济的资产庞大,但占相当比重的资产闲置不用,反而是浪费,公有资产占优势应是指有效发挥作用的资产占优势。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3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5.个体经济建立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它的性质是:

A.不具有剥削性质的公有制经济

B.具有剥削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C.不具有剥削性质的私有制经济

D.私营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经济的本质。

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属于私有制经济,但它又以自己劳动为基础,因而不剥削他人劳动,不具有剥削性质。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这是个体经济的显著特点。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体经济作为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弥补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的不足,对于满足人民群众的各种需要、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经济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政府要加强对个体经济的管理、监督和引导,使其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轨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6.外资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它的性质是:

A.单纯的社会主义经济

B.单纯的资本主义经济

C.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外资经济的性质。

外资经济是指通过引进境外资本和我国的港、澳、台资本在我国大陆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济。外资经济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有利于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加快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金,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学习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的生产管理水平;有利于开拓国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外资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外国和港、澳、台资本主义的合作,它既不是单纯的社会主义性质经济,也不是单纯的资本主义性质经济。外资经济是得到我国政府批准,在尊重我国主权,接受我国政府监督和管理的前提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因此,就其性质来说,外资经济是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5页;《大纲解析》第114页。

17.我国现阶段存在多种经济成分,其中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是: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私营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的多种经济成分。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属于公有制经济,不存在剥削关系。私营经济是指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是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属于私有制经济,但它又以自己劳动为基础,因而不剥削他人劳动,不具有剥削性质;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一种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依靠雇用劳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在性质上属于存在剥削和被剥削关系的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4页。

18.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其前提条件是:

A.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D.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存在重大差别,还是谋生的手段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制度的客观依据。

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可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5页。

19.“按劳分配是人类历史上崭新的分配制度”,这句话的依据是按劳分配:

A.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

B.肯定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C.承认阶级差别

D.贯彻了商品交换过程中的等价交换原则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实质。

分配是所有制的实现,一种所有制形式的存在,总是有与之相联系的分配方式存在。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密切联系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的具体内容: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凭借占有生产资料而剥削他人劳动成果的权利,是对一切剥削制度的否定。按劳分配不承认任何阶级差别,只承认人们的劳动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个人消费品分配和富裕程度的差别。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把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直接联系起来,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促进生产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99页;《大纲解析》第74页。

20.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是由:

A、我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B、我国现阶段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决定的 C、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D、我国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在社会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另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原因。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5页。

21.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直接的社会劳动

B.直接的个别劳动

C.以个人为单位的局部劳动

D.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作为商品生产者存在的,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经过交换才能实现。劳动者在一定的企业中从事生产劳动,他的劳动只是该企业劳动的一部分,对于社会来说,企业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只能是一种带有个别劳动性质的局部劳动,而不能成为直接的社会劳动。企业生产的商品必须经过交换,企业生产商品的局部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劳动者是直接向企业提供劳动的,而不是直接向社会提供劳动,因此,这种劳动只能是企业局部劳动的构成部分。这种局部劳动在客观上存在着一个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的问题。也就是说,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有可能被社会所承认,转化为社会劳动,也有可能不被社会所承认,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这样,能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就直接影响到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2.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就要做到:

A.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把效率放在首位

B.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都把公平放在首位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D.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深化分配制度的改革要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正确处理好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就是要求在微观领域的收入分配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合理拉开差距,把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与劳动贡献直接结合起来,鼓励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按其贡献参与分配。再分配注重公平,就是要求在宏观领域中,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要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要更多地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需要从社会角度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一方面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适当的调节,如征收个人累进所得税等。另一方面,对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给予适当的照顾,如实行转移支付和帮困措施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1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与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条件有很大的区别。按劳分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结合所表现出的特点是:

A.按劳分配的“劳”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B.它存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企业范围内

C.按劳分配中劳动量应该是劳动者实际提供的全部劳动量

D.我国所有制结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决定了分配结构也必须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实现的,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形式,各种企业又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差别。因此,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正是由于企业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所以只能在企业的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在不同的企业,分配的标准当然也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在现阶段,作为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具体是通过各个企业贯彻这一原则来实现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4.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公有制

C.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可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5页。

25.按劳分配的存在范围是

A.各种所有制经济范围内

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

C.各种合作经济范围内

D.各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范围内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这是因为,在现阶段,劳动者在企业从事生产劳动,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按照按劳分配的原则对劳动者进行分配。也就是说,对劳动者进行分配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社会。正因为分配的主体不是社会,所以,也无法做到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分配。企业作为对劳动者进行分配的主体,当然也只能在企业的范围内按同一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离开了企业的范围,就谈不上对劳动者按同一标准进行分配。因此,在现阶段作为全社会分配原则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各个企业对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来实现的。正是因为按劳分配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实行,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来实现劳动者提供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因此,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

A.全社会劳动者

B.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

C.各种所有制企业

D.社会主义国家政府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主体。

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原则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实现的,但现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还不完全是公有制,并且公有制有多种实现形式,各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他们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差别,因此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7.下列收入属于按劳分配收入的是:

A.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B.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

C.存入银行的利息收入

D.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收入。

由于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因此,在现阶段作为全社会分配原则的按劳分配,是通过各个企业对劳动者实行按劳分配来实现的。正是因为按劳分配只能在局部的范围内实行,所以从社会的角度来看,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来实现劳动者提供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因此,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上述答案中,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和存入银行的利息收入个体劳动者的主要收入属于按要素分配,只有国有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5页。

28.某国有企业有一职工,年工资3万元,奖金0.7万元,津贴0.3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收入1.5万元,房租收入3万元,该员工一年的按劳分配收入为:

A.7.5万

B.3万

C.5.5万

D.4万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收入。

按劳分配的具体内容:凡是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尽自己的能力为社会劳动,社会以劳动作为分配个人收入的尺度,按照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分配个人收入,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由于目前按劳分配的存在范围只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范围内,所以该职工的薪资收入包括:年工资3万元,奖金0.7万元,津贴0.3万元应属于按劳分配收入。而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的年收入1.5万元及房租收入3万元应属于按要素分配的收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158页;《大纲解析》第115~117页。

29.按劳分配制度中作为收入分配客观尺度的劳动量是指:

A.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

B.劳动者劳动时间的长短

C.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D、劳动者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大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尺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第一,按劳分配中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只是以企业为单位的个别劳动的组成部分。第二,按劳分配还不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第三,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是以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的,而不是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提供的劳动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劳动量只有在产品实现交换后才能得到社会的承认,按劳分配也只能以这部分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而不是以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也就是说,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与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并一定完全一致,按劳分配只能以后者作为收入分配的客观尺度。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30.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与按劳分配不同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由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决定的,下列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是:

A.救济收入

B.优抚收入

C.国民收入

D.股票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等。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随着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混合所有制经济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展,按生产要素分配将越来越重要。上述选项中,救济收入、优抚收入和国民收入属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股票收入属于资产收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31.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必须确立生产要素按:

A.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B.所生产商品的供求状况参与分配原则

C.所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参与分配的原则

D.所生产商品的性质参与分配的原则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生产要素分配。

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市场经济基本要求在分配制度上的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分配制度应体现一般劳动的价值,调动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应体现科学技术、经营管理等复杂劳动的价值,激发广大科技人员和管理工作者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活力,还应体现包括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价值,以集中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也就是说,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分配机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32.公有制企业的经营者,根据合同规定从企业利润中提取的报酬,属于:

A.联产计酬收入

B.资金分红收入

C.经营风险收入

D.按劳分配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经营风险收入。

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经营者,根据合同规定从企业利润中提取的报酬,属于经营风险收入。因为作为企业的经营者比较于一般职工要承担大得多的责任和付出更多的劳动,在合同界定收入时应予以肯定。但是,这种经营风险收入应确定合理的限度,不宜过于悬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3.我国现阶段,不同国有企业的职工,付出同样的劳动,获得的劳动报酬会有所差别,这是因为:

A.贯彻按劳分配会使一部分企业先富起来

B.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是结合在一起的 C.按劳分配要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D.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与企业的经营成果联系在一起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特点。

按劳分配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而只是局部范围内的。马克思所设想的按劳分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照统一标准实现的,但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多种形式,各种企业又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们存在着经济利益的差别。因此,公有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正是由于企业是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所以只能在企业的范围内按照统一的标准对劳动者进行按劳分配,在不同的企业,分配的标准当然也就不一样。也就是说,在现阶段,作为社会的按劳分配原则,具体是通过各个企业贯彻这一原则来实现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34.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的个人收入属于:

A.按资分配收入

B.劳动收入

C.按劳分配收入

D.风险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劳动者收入。

个体劳动者从事个体工商业、个体服务业以及农副业生产等经济活动,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这种个体劳动所得虽然也是一种劳动收入,但不同于按劳分配所得的劳动收入。因为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体现的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在分配方面的互助合作关系,而是作为个体私有制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这种收入的数量不仅取决于他们的劳动,而且取决于他们拥有生产物质条件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市场的状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5.劳动者购买的债券、股票和在银行存款所取得的利息、股息等收入属于:

A.按资本取得的收入

B.按劳分配收入

C.劳动力价值收入

D.按资金分配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资金分配收入。

按资金取得的收入主要是指社会主义公有经济和个体经营者取得的资产收益。如在社会主义企业之间实行横向经济联合时,有的企业只是向其他企业提供资金,然后分享收入,后者在金融市场上向银行或者其他企业提供资金,分享利息,或者是向其他企业参股,取得股份分红收入等。这种资产收入,有一部分会转化为企业劳动者的收入。此外,劳动者购买债券、股票和在银行存款所取得的利息、股息等收入,也是一种资产收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6.下列工资收入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是:

A.国家公务员的收入

B.建筑工人的收入

C.服务行业人员的收入

D.高校教师的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收入。

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经过初次分配所取得的收入较“原始收入”。目前,我国的初次分配时分别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其他所有制企业中进行的。国民收入经过初次分配,形成了国家、企业和生产部门中的劳动者的个人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就是要求在微观领域的收入分配中,把效率放在第一位,合理拉开差距,把劳动者的物质利益与劳动贡献直接结合起来,鼓励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把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按其贡献参与分配。上述选项中,建筑工人的收入属于原始收入。服务行业人员的收入、高校教师的收入、国家公务员的收入属于再分配收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2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7.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是在:

A.全社会范围内进行的 B.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 C.非物质生产部门进行的 D.产业部门进行的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民收入再分配收入。

国民收入分配分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是指在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生产部门内部进行的分配。经过初次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叫“原始收入”。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之后,又在全社会范围内所作的分配。经过再分配所取得的收入叫“最终收入”。再分配注重公平,就是要求在宏观领域中,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要把公平放在突出的位置,要更多地考虑低收入群体的实际困难,要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这需要从社会角度制定一系列有效的政策,一方面对高收入者的收入进行适当的调节,如征收个人累进所得税等。另一方面,对低收入者和困难群体给予适当的照顾,如实行转移支付和帮困措施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2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8.我国现阶段,国家企事业单位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是:

A.按劳分配收入

B.经营收入

C.风险收入

D.劳动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家企事业单位职工利用业余时间获得的劳动收入

国家企事业单位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主要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收入。这种个体劳动所得虽然也是一种劳动收入,但不同于按劳分配所得的劳动收入。因为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体现的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在分配方面的互助合作关系,而是作为个体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这种收入的数量不仅取决于他们的劳动,而且取决于他们拥有生产物质条件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市场的状况。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39.从根本上解除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范畴是在: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场经济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邓小平在深刻总结传统体制下我国经济建设和教训的基础上,及时汲取了改革开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理论探索成果,深入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提出了社会主义也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思想,为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重大贡献。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同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由此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49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40.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我们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十七大报告提出:

A.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同时注重公平与效率

B.初次分配注重公平,再分配注重效率

C.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

D.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1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41.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培育现代市场体系的重要环节是:

A.培育和健全各类生产要素市场

B.进一步改革商品流通体系

C.建立由市场形成价格的价格机制

D.价格改革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又称市场构成体系,是相互联系的各类市场的有机整体。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两个方面。商品市场,即消费品市场和生产资料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金融、劳动力、技术、信息及房地产市场等。从总体上说,完整的、统一的、开放的、竞争有序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市场体系,目前尚未最终形成。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是健全市场体系的重要内容,要大力发展现代流通方式,进一步改革商品流通体系。同时,要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上的自由流动,为市场经济的运行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70页;《大纲解析》第121页。

二、选择题Ⅱ: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

1.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发展,党的十五大明确将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构成内容。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是:

A.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多层次、不平衡的 B.所有制结构和分配结构

C.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

D.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且应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确立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依据。

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所决定的。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第二,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是由我国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的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要使所有制形式能够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就需要从实际出发,依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更好地符合初级阶段的实际,适应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二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经济本身还不成熟和完善,这也需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起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不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私有制经济,都应该得到发展,都应该利用它来为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0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2.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

A.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

B.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使用形式

C.人们对生产资料的经营方式

D.人们对生产资料的组织形式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所有制和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指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它包括人们对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等各方面的经济关系。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这些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是指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该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可以采取独资企业、股份合作制、合作社、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上可以实行租赁或承包经营等方式。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公有制经济实现形式的多样化,有利于强化产权约束,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下列属于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的有:

A.合作制

B.股份制

C.股份合作制

D.承包制和租赁制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

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指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大胆利用。公有制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可以采取股份合作制、合作制、股份公司等形式,在经营方式上可以实行租赁或者承包经营等方式。随着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改革的深化,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一定会更加多样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4.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A.确保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保证公有制经济控制全部国民经济

C.保证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

D.发挥国有经济对整个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有质的提高。国有经济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要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关键性作用。”因此,只要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包括:

A.国有经济

B.集体所有制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

D.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有制经济的范围。

在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所有制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的不同形式,知识公有化范围不同,不存在高级形式和低级形式之分,无论是国有和集体所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都是公有制经济,共同构成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1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6.国有经济的主要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根据“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包括: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要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自然垄断行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3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7.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主要有:

A.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

B.乡镇集体经济

C.各种乡镇、城镇合作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农村集体经济形式。

集体所有制是我国农村的主要经济形式。根据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和具体情况的差异,农村集体经济采取不同的经营组织管理形式。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形式主要有: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乡镇集体经济;各种乡镇、城镇合作经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主要形式。农村集体经济的形式,符合农业生产的特点和中国农村的实际,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这是中国农民在改革实践中的创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3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8.“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制。

股份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具体实现形式。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可以包容不同的所有制形式和经营方式,它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如何确定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股份制作为公有制的实现形式,由国家和集体控股,具有明显的公有性,有利于扩大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9.股份合作制的特征主要有:

A.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者,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B.企业中有一定比例属于职工集体所有的财产

C.实行民主管理,职工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时采取一人一票制

D.共同分配劳动成果,税后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股份合作制。

股份合作制兼有股份制和合作制特点的一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为主的集体经济。它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为基础,劳动者除了按劳动取得报酬外,还应按其投入的资本额取得相应的收入。它的特征主要有:(1)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出资者,劳动合作与资本合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2)企业中有一定比例的属于职工集体所有的财产;(3)实行民主管理,职工股东大会行使表决权时采取一人一票制;(4)共同分配劳动成果,税后利润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股分配相结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2页;《大纲解析》第112页。

10.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现阶段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的政策是:

A.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

B.放宽市场准入

C.禁止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

D.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强做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革前,由于受到“左”的思想影响,认为非公有制与公有制是对立的。改革开放以来,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开始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放宽市场准入个体、鼓励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做强做大。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1.我国现阶段的外资经济包括:

A.外资出口企业

B.中外合资企业

C.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D.外商独资企业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外资经济。

外资经济包括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中外商投资部分,以及外商独资企业。这里所谈的外资,是指中国内地以外的台、港、澳地区以及外国资本的在华投资。中外合资企业,是指我国同外商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的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一般是指由外商出资金、设备,我方出土地、劳动力进行合作经营的企业。这种企业,在合同期内外商可用提取折旧费的办法收回投资,并分享企业利润,合同期满后所有财产归我方所有。外商独资企业,是指外商经我国批准,在我国境内租赁土地、独自投资、独自管理、自负盈亏的企业。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5页;《大纲解析》第114页。

12.“截至2005年5月底,我国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25378个,合同外资金额11615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844亿美元。外商投资遍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我国之所以允许外资经济存在和快速发展,是因为外资经济的发展:

A.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速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

B.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

C.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

D.有利于沟通和开辟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外贸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人口,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外资经济的作用。

外资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加速我国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推动国民经济的技术改造;有利于吸收和利用国外资金,弥补我国建设资金的不足;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我国企业管理的水平;有利于沟通和开辟我国与国际市场的联系,促进外贸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国内就业人口,培养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外资经济,既要为外资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切实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也要加强对外资的管理,提高利用外资的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外资经济的积极作用,尽可能地限制其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消极作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5页;《大纲解析》第114页。

13.我国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是:

A.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 B.都主要依靠雇佣劳动来经营

C.都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

D.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

个体经济是指在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一种私有制经济。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都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们又有区别:个体经济既是劳动者,又是私有者,这是个体经济的显著特点。个体经济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不剥削他人的劳动,不具有剥削性质。私营经济依靠雇佣劳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劳动者通过雇佣关系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成果归私营企业主所有,因而它在性质上是属于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的资本主义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4.我国现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有: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股份合作制经济

D.外资经济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私有制经济。

我国现阶段的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的有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因为它们在性质上是属于存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个体经济虽然属于私有制经济,但由于个体经济是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不剥削他人的劳动,不具有剥削性质,所以不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股份合作制经济应属于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中的一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5页;《大纲解析》第113~114页。

15.我国现阶段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类型有:

A.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B.国内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共同投资组成的企业

C.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所组建的经济联合体和企业集团

D.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企业集团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指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所有制形式的一个经济体。它可以包括:国内不同性质的所有制经济共同投资组成的企业,不同所有制性质的企业所组建的经济联合体和企业集团,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等。但是,同种所有制性质投资或组建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不能算混合所有制经济。所以,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联合组成的企业集团不属于混合所有制经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2~113页。

1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有其客观必然性,这种客观必然性表现在: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

B.社会主义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C.劳动存在重大差别,同时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D.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是由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这是因为: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实现了劳动者在生产资料面前的平等,排除了依靠占有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经济基础,为实行按劳分配原则提供了前提。第二,在社会主义社会,旧的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者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谋生手段,这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够高,社会产品还没有达到极大丰富,消费品还不能充分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只能实行按劳分配。可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具有客观必然性,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7页;《大纲解析》第115页。

17.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有:

A.没有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标准实现

B.不能用每个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衡量

C.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

D.所指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劳分配的特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与马克思当时设想的按劳分配所依据的条件有所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原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第一,按劳分配中的“劳”还不是直接的社会劳动,而只是以公有制企业为单位的局部劳动。第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消费品的原则,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标准实现。第三,按劳分配中的劳动量是以被社会承认的劳动量作为计量标准的,而不是按照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来计量的。第四,按劳分配还必须通过商品货币形式来实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18.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非公有制经济:

A.与公有制经济可以共存

B.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C.与公有制经济共同推动生产力发展

D.在所有制结构中占主体地位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1)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一点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一致的。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结果都反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把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2)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各自发挥自己的长处,成为统一的力量。为此,必须营造一个能够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3)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又必须处理好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二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缺一不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19.有人认为对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其结果必然是经济私有化,该观点:

A.错误,没有看到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放宽市场准入的

B.正确,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是不兼容的

C.错误,是调整所有制结构质的飞跃,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

D.错误,既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又可以促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非公有制地位与作用。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对垄断行业要放宽市场准入,引入竞争机制。有条件的企业要积极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这是调整所有制结构的一次质的飞跃。这既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拓展了空间,又可以促进国有垄断行业的改革,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改变国有经济和国有资本过度垄断的状况,有利于实现垄断行业的主辅分离和辅业改制,有利于垄断行业投资主体多元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利于在垄断行业内部引入竞争机制和改变激励机制。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应为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4页;《大纲解析》第113页。

20.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时所投入的生产要素的多少进行收益分配的一种方式。确立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原则,完善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因为:

A.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B.企业规模大小不同

C.各种生产要素都在生产过程中做出贡献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且经营效果也不一样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

生产方式决定分配方式,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决定收入分配结构。从根本上说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就决定了在分配制度上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另外,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重要原因。在市场经济中,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都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都要求有相应的回报,如果没有收入回报,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不会把其所有的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因此,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就是必然的要求。确立生产要素参与价值分配,使个人收入不再单一地来源于按劳分配,使个人收入分配形式呈现多样化,这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下列收入属于保护范围之内的是:

A.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

B.某人获得的股息收入

C.某人制假售假所得的收入

D.某人出售专利所获得的收入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合法收入。

我们的分配政策,既要有利于合法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一切合法的劳动收入和合法的非劳动收入都应当得到保护。上述选项中私营企业主的劳动收入、某人获得的股息收入、某人出售专利所获得的收入都应属于合法收入。为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在允许和鼓励的是劳动致富、守法致富,对那些非法侵犯他人利益、以非法手段牟取暴利的要依法严厉制裁。另外,为避免收入差距过大,对合法地通过正当途径取得的过高的个人收入,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节,防止个人收入过分悬殊。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1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2.我国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就是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结合起来。按生产要素分配方式主要包括:

A.个体劳动收入

B.按劳动力价值分配

C.按经营成果分配

D.按资金和资本分配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所谓生产要素就是指用于生产过程的各种经济资源,或者说是进行生产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和信息等。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其经济上的所有权,按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获取相应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从收入分配上保证了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都能得到回报,保证生产要素所有者有充分的动力把其生产要素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主要包括:个体劳动者和农村专业户的个人收入;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经营收入;资产收益;按资本取得的收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8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3.李某一家五口人,李某本人承包了责任田,完成上缴农业税之后,收入不错;妻子开了个小店,纳税后也有不少收入;儿子是售货员,每月除工资、奖金、津贴外,还炒股,赚了不少钱;女儿是工程师,她利用双休日为一家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也有一份丰厚的报酬;李某的母亲靠出租房屋也有一定的收入。对上述材料中的分配方式表述正确的是:

A.李某承包了责任田税后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B.儿子的工资、奖金、津贴、炒股属于按劳分配

C.女儿在私企当技术顾问属于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

D.其母的出租房屋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李某承包责任田的税后收入属按劳分配。妻子开小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的收入。儿子的工资、奖金、津贴属按劳分配收入;李四儿子的炒股收入属于按资本要素分配。女儿给私营企业当技术顾问的报酬属于按技术、信息要素分配。母亲靠出租房屋得到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59页;《大纲解析》第116页。

24.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一个有效率的社会,其资源配置、管理体制、运作机制应该是合理的、公正的;同样,一个公正的社会,其资源一定能得到合理的配置。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的提高有助于公平的实现,社会的公平也有助于效率的提高。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效率与公平没有能够很好地协调起来,相反,矛盾突出。下面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正确认识是:

A.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和保证,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条件和基础

B.现阶段,在个人收入分配上,要把公平放在第一位

C.离开公平谈效率,收入差距过大会直接挫伤广大群众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可能提高效率

D.离开效率谈公平,不但不能实现公平,反而会破坏生产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它们既有相互矛盾的方面,也有相互统一的方面,过分地强调哪一方面,都是片面的。首先,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效率是实现公平的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实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因此,不能把公平与效率割裂开来,或者对立起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1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允许在富裕的道路上存在先富与后富,存在富裕程度的差别,承认在一定时期内允许富裕程度差别的扩大。其经济根据是:

A.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

B.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

C.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结果

D.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平衡规律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先富与后富关系。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而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后富的政策,是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经济条件要求的。它不但与共同富裕没有矛盾,而且还是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是因为:第一,这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必然结果。第二,这是实行多种所有制形式和多种分配方式的必然结果。在这种所有制和分配关系下,不同社会成员之间除了存在着由按劳分配产生的收入差别外,还存在着由其他分配方式所产生的个人收入上的更大差别。第三,这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然结果。有商品经济存在,价值规律和竞争就起作用,就必然造成优胜劣汰。这是人们的意志所不能改变的经济现象。第四,这完全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过程,不平衡总是绝对的,平衡总是相对的。实行共同富裕,有一个发展问题,不可能是同步同等程度地富裕起来。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与个人依靠合法经营和诚实劳动先富起来,就必然产生示范效应,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0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6.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正确处理好个人收入分配中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所谓公平是指:

A.机会的均等

B.规则的平等

C.结果的公平

D.公平就是平均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公平的涵义。

所谓公平,主要是指一定社会中人们之间利益和权力分配的合理化。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机会的均等,即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机会参与竞争,不会因为民族、年龄、性别和社会地位的差别而具有某种优先的权力或受到歧视。二是规则平等,即每个社会成员在社会活动中遵循同样的标准和规则。三是结果公平,即每个社会成员都能获得与其提供的劳动或生产要素相当的收入,在承认不同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合理差距的基础上,共同享受生产力发展的成果,消除两极分化。公平的三个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的,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结果公平的基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1页;《大纲解析》第117页。

27.市场经济发展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市场经济进行创新,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内涵包括:

A.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

B.市场经济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

C.市场调节可以与计划调节相结合,可与公有制相结合 D.市场经济更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深刻而丰富的内涵:第一,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区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标志,它们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是资源配置的不同方式。不能把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划等号,也不能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划等号。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第二,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是为了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实践证明,社会主义搞市场经济更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第三,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调节的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要把计划和市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发挥两种调节手段的长处。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可以有所不同。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4页;《大纲解析》第118页。

28.为了推进经济体制的整体改革,必须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这一基本框架的内容是:

A.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B.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C.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D.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由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需要认真抓好以下五个重要环节:

第一,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二,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三,必须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第四,必须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第五,必须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这些主要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必须围绕这些主要环节,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采取切实措施,积极而有步骤地全面推进改革,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教材链接]该知识点在《应试精华》第167~168页;《大纲解析》第118页。

29.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调控模式上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是:

A.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

B.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

C.由以行政、法律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

D.由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 [命题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宏观调控的模式。

宏观调控是一种政府行为,它是指国家运用各种手段通过对经济总量的调节,控制经济运行的节奏和方向,或改变经济运行的方式和状况,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微观经济活动。宏观调控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经济职能。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在调控模式上必须实现的三个转变是:由直接管理为主转向以间接管理为主;由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由以指令性计划为主转向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选项。

上一篇:大学生逃课现象的问卷调查下一篇: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