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2024-07-17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通用11篇)

篇1: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和谐社会包括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之间以及社会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相处,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每一个人内心的和谐、安详有关系。其中,社会是否公平是能否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之一。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平的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

自古以来,社会平等、安定、和谐,是人们追求的共同愿望和理想。和谐,从字意上解释,“和”由“禾”和“口”组成,意思是人人有饭吃;“谐”由“言”和“皆”组成,意思是人人皆可说话。“和谐”即人们不仅有饭吃,而且能发表自己的意见。进而言之,和谐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社会和谐是指社会共同体内各种要素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状态。在我国,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 和谐社会,既是一种社会理想,又是一种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就是一种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其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任何社会都是个矛盾结构,由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组成,缺一不可。但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就有不同的属性和内涵。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不是敌对阶级社会那种对抗性斗争,而是非对抗性斗争,人民内部矛盾要“用和平的方法”、“民主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容许申辩和辩护。通过改革发展完善法制,调整政策、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等方式,使大量的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得到解决,达到在新基础上新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彰显了人的主体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和实现机制。能否做到这一点,是社会主义社会能否和谐发展的关键.二、构建和谐社会:也就是建设更为公平的社会。现代社会公平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

第一,权利公平。在现代社会,社会公平首先意味着社会权利上的公平,也就是社会制度安排和非制度安排给每个社会主体生存、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劳动权利、受教育机会、职业选择等不受家庭背景、种族、性别以及资本占有状况等因素的限制和影响。

第二,机会公平。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社会确保机会均等,这是实现权利公平的前提。机会公平意味着要满足人的不同层次需要和不同人的不同层次需要,是一种立体状网络式的公平。一方面要求社会多提供机会,另一方面社会制度安排要保证所有机会是均等的。

第三,规则公平。社会主体参与社会活动,要求规则必须是公平的,只有规则公平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机会、权利的公平,保证效率的提高。即是说,政府不仅要保证在制度和规则面前所有社会主体一律平等,还要保证社会主体享有平等的规则。

第四,效率公平。社会公平要以效率为前提和基础。也就是,社会公平观念首先要以整个社会的发展为出发点和目的,必须与效率联在一起。抛开效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社会公平,有失偏颇,也没有意义。一方面,效率决定公平,效率的水平决定公平的程度。没有效率,充其量只是低水平的公平。另一方面,效率又来源于公平,没有公平就难以有效率。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新的公平观念———效率公平。其实质,就是竞争公平和发展公平。它是就整个社会而言的公平,是社会进步的基石。

第五,分配公平。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根本内涵和最高层次。分配是否公平,不仅关系到效率的高低,对社会制度的变革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稳定也起着决定性作用。实现分配公平,有赖于合理的社会分配机制的建立,其中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起着极为重要的、直接的作用。

第六,社会保障公平。在现代社会,人的生存权、发展权必须得到尊重和保护,为此,要建立健全社会的保障体系。特别是对贫困群众,以及缺乏参与社会选择、社会竞争能力亦即缺乏劳动能力的人和遭遇各种灾难的人,政府和社会必须提供社会保障,为其生存、发展提供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这是政府的责任和社会的义务,同时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现代社会,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社会保障公平相互联系,互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公平体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又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出现了收入差距扩大等突出问题,因而分配公平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必须高度重视调节社会分配不公问题。在调节过程中,要注意构筑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的制度基础和社会道德基础,使收入分配调节最终建立在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效率公平的基础之上。总之,建设和谐社会,核心是发展社会公平,也就是要不断维护、发展和实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效率公平、分配公平和社会保障公平。

三、从实际出发:当前中国的国情需要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唯物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在时间和空间中有规律地运动着的统一的物质世界,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决定意识。人在认识世界时,就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来理解和把握世界。因此,和谐(统一)成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社会动力,尤其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和谐居于矛盾主导方面,起着主导作用。因为:和谐可以提高自主、自立、自强的能力,提高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创新局面的能力,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可以增强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清除各种内耗和离心倾向,形成充满活力的和谐的坚强集体,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谐可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化解多方面的矛盾,融合成为强大的“合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更大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和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工人阶级队伍不断扩大,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为了不断巩固党的阶级基础,并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扩大党执

政的群众基础,就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认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辨证发展过程,就是实践和认识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展开。毛泽东同志曾精辟地论述过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人类认识活动不是客观事物的机械反映,而是一种能动的反映,应当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就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并经过实践的检验是正确的理论,它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的具体运用,同时又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内容。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而盲目的实践往往是会走弯路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作为党的一种崭新的理论,必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途中,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篇2: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全面深刻的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涵义,以便于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作 者:贺小梅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7;江西蓝天学院,江西,南昌,330098刊 名:华章英文刊名:MAGNIFICENT WRITING年,卷(期):“”(6)分类号:B2关键词:社会和谐 辩证唯物主义

篇3: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1 和谐社会的特征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 从东方到西方, 从古代到现代都有不少哲学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不断对“和谐”进行探索, 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诠释并且试图实现和谐, 从而形成了人类思想史中丰富多彩的和谐观。

社会和谐有三个特征:

第一是系统性。和谐是事物多样性的统一, 而不是单一性的孤立, 和谐是以多为前提的。作为系统的社会和谐的实现首先就是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内在统一、协调, 这些要素必然要表现为相互矛盾、对立、斗争继而协调的方式, 最终形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因此, 和谐思想应注重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协调统一。

第二是发展性。和谐是系统达到稳定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也具有历史性、过程性, 而不是终极状态或终极目标。一个国家及其社会在上升的历史时期里, 也应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和谐社会状态, 这种上升的和谐也就是和谐自身的发展。

第三是实践性。社会和谐是一个历史的实践过程而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它追求的是真与善、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并通过各种矛盾的斗争、融合而达到和谐的目的。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 即由理论到实践, 再由实践发展理论的循环过程, 用和谐的理念指导为实现和谐作的实践而达到和谐的状态。

2 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并付诸于实践, 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又一次伟大的创新。马克思哲学从唯物观、主体观、价值观、辩证法和方法论上对和谐社会完整体系的形成做了充分的理论奠基, 是这一思想的发展、完善的灵魂。

2.1 唯物观。

中国的现状需要建设和谐的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实现小康社会的第一步依然是经济发展, 但同时又要一改往常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 是我党对自身执政经验的科学总结。从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发展趋势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直接关系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直接关系到实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设想, 马克思主义从起源到目标, 本身就是为了追求和谐社会, 同时又符合中国的具体国情, 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2 主体观。

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 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 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和谐社会是具有创造活力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社会的创造活力。一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归根结底来自于广大人民群众, 只有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遵循客观规律, 重视促成客观条件, 积极运用科学技术, 不断创新, 才能使和谐社会长久、稳定的发展下去。这种主体性作用的发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起到了巨大的支撑作用, 是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实践主体的思想的突出表现,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3 价值观。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看, 社会和谐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解放思想与沉淀于中华文明中能赋予时代价值的文化因素的结合,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体化了。判断价值取向的正确与否的根本依据是看这种价值去选购是否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构建和谐社会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充分体现了对所有人类文明包括资本主义所创造的文明的继承和发展任务的提出, 因而是正确的价值取向。构建和谐社会也表明我们开始把发展从工具性层面深入到目的性层面, 和谐社会不仅强调提高生活质量, 而且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人的尊严, 要让群众有幸福感和尊严感。进一步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 因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具体化了。

2.4 辩证法。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看, 社会和谐的思想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学说, 体现了驾驭社会发展的自觉。这种和谐思想既不同于小国寡民、乌托邦, 也不同于西方的福利社会, 这表明, 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进入了高度自觉的阶段。

胡锦涛同志指出,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论断, 把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观贯穿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突出了社会发展中人的主体地位和作用, 明确地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唯物辩证法认为, 任何事物中都存在矛盾,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同时, 矛盾运动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没有了矛盾, 社会就没有了活力, 就失去了创造性。矛盾是客观存在的, 构建和谐社会不是要否定矛盾, 而是以分析多样化、复杂化的社会矛盾为基础的。按照马克思的辩证思想, 和谐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 达到和谐社会目标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妥善处理矛盾的过程。这种矛盾表现多种多样。围绕着社会基本矛盾延伸至社会的各个方面。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表现的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今天, 它表现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政治文化需要同满足这些需要的公共服务产品相对提供不足的矛盾, 这种经济的发展与相应的上层建筑发展之间的矛盾造成了社会的不和谐。离开了经济发展, 就无所谓科学不科学;离开了发展经济所创造的雄厚的物质基础, 也就无所谓和谐社会。

2.5 方法论。

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是实事求是, 按客观规律办事的体现, 是坚持发展与稳定的两点论和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重点论的统一, 也是一切从社会实际出发的方法论观点的体现。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发展的同时也要使社会安定团结, 在抓经济建设的前提下, 巩固精神文化的发展创新。同时也要处理好各种不和谐因素的干扰,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总体和谐但并不否认不和谐因素的存在。

和谐社会提出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体现了尊重自然界的客观性及其客观规律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也就必然面临着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和谐社会也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时期,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利用、征服、改造的程度不同, 从而表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也是不同的。实际上, 环境问题的造成不在于人类相对于自然的主体性地位, 而在于人类过分张扬了人的主体性, 要构建和谐社会, 就必须校正人类的主体性观念, 真正的主体性的发挥是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 以客观规律为前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通过人的能动活动, 使客体按照人的内在尺度和物的外在尺度发生改变, 使自然界、社会、群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自身获得更全面而又和谐的发展。

摘要: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对中国实现现代化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也经历了一个由传统到现代不断上升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从人的全面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多角度作了论述, 为我们从理论到实践, 真正实现和谐社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也为我们提出了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

关键词:和谐社会,哲学基础,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屠春友.关于和谐社会的哲学思考[M].中央党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 2006-03-16/2007-02-17.

[2]陈锡喜.认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论断的方法论及理论内涵[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07, 3 (1) .

[3]王存宗.构建和谐企业应正确把握以人为本[EB/OL].人民网, 2006-06-12/2007-04-09.

篇4: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唯物论;辩证法;唯物史观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22-0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来源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正确回答了改革开放进入关键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因此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与我国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关系,全面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对当前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及其特征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以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的、综合的、动态的、内涵丰富的社会。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和保障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是自然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环境对人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客体,而是一种包裹着人、决定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质量的有机系统,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条件。因此,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关系到人的发展。

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就是社会中每个成员都享有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公平关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个社会成员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利益上存在着矛盾和差别,特别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个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加复杂,因此,只有通过构建和谐社会来协调个体之间不同的利益关系,才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构建社会和谐的基点是人与自身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是“指人不仅能够理性地把握、控制和超越自我,同时也能够获得精神的愉悦,表现为人格完善、心情舒畅、积极向上、人际关系融洽等。”具体包括人的生理和谐与心理和谐的统一。

因此,和谐发展观必须强调自然、社会、人自身整体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有着深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渊源,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要素之间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及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自身之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就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的方法论基础。

(一)唯物论基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这种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是在客观实在基础上了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追求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创造美好理想社会的实践活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目前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期,这一时期又产生了诸多新矛盾与问题,凸显出了大量的深层次矛盾,产生了精神失落、心理失衡、政治与经济失调等的不协调与不和谐的现象,人民内部利益错综复杂,资源与能源压力大、人民思想差异性增大。而推动社会和谐是解决各种社会矛盾的根本所在,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在我国社会变革中,化解阻碍我国社会发展的各种矛盾,协调并处理不同利益群体间利益均衡问题,与我国进入改革发展关键期的客观要求相符合。

(二)辩证法基础。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的核心——矛盾及其统一性原理。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内部诸要素以及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正是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之间的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谐社会的理论即是在矛盾的斗争性及其统一性相互贯通与转化的原理指导下提出的,强调社会各组成要素在斗争过程中,避免冲突,化解矛盾,进而实现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要综合运用调解、协商以及教育等方法以及行政、政策、经济等手段,统筹协调各方利益,消除不和谐因素,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方法论——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物质世界既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又是永恒发展的辩证统一过程。事物内部各要素间以及现象与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会促进事物原有的性质与状态的改变,促进事物运动、发展与变化。和谐社会即是这一普遍联系与发展的本质体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五个统筹,就是运用联系发展的观点来调整我国改革进程中各利益关系(经济与社会、国内与国外、区域、城乡等),使其相互作用与相互制约,将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经济建设联系起来,实现政治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统一,实现经济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相协调。

(三)唯物史观基础。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维视角——群众史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同时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在社会管理与经济发展中,不仅要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还要关心其生活与人格,尊重其权益,使其充分发挥社会主体作用,实现社会和谐的目标。

2.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出发点——社会基本矛盾。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中,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也即是一个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构建和谐社会其实质上是一个不断调整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过程,即根据生产力和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有序变革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过程。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的三重维度出发,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为指导,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其哲学基础的。

参考文献:

[1]马红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研究》.河北大学,2009,6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华网,2009,10

[3]刘志礼等《和谐社会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索》2007

[4]邹瑄. 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D].苏州大学,2007

[5]于兆伟《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大庆广播电视大学,2013,11

篇5:浅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社会 ;哲学基础;理论创新

一、和谐社会的概述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实现个人自身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社会内部各系统、各阶层之间的和谐、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以及整个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和谐。和谐构成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它关系着我国思想道德体系的构建和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的即在于对中国自古所崇尚的和为贵、和谐为美等和谐社会理想的弘扬。

(二)和谐社会的特征

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必须要对和谐社会的特征进行准确的理解。具体而言,和谐社会的特征具有以下几点:首先,民主法治。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将民主法治加以充分发扬,在此基础上,促使依法治国的基本国策得以确切落实,从而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其次,公平正义。所谓公平正义,即指妥善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准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与其他社会矛盾之间的关系,促使社会公平和正义得以确切维护及实现。再者,诚信友爱。即和谐社会要求整个社会能够相互帮助、诚实守信,实现全体人民之间的平等友爱与和谐相处。

二、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一)辩证唯物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本质上世界应当是物质的。恩格斯说:“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是在于它的物质性”。(《反杜林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83页)物质的第一性,意识的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反应。认识来源于实践,又进而为实践服务。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以至无穷,这构成了人们准确认识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过程。基于该认识过程,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角度来看,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当唯物的,而且也应当是辨证的。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统一。世界普遍联系于一体,是永恒发展的。这构成了唯物辩证法的两条最基本的原则。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辩证法分析可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揭示了社会的结构、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的辨证关系。

(二)矛盾观

1.矛盾观

矛盾是对立统一体,矛盾的双方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矛盾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且贯穿于事物的整个发展过程之中。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不同,同一事物不同期间的矛盾不同。矛盾是普遍性与特殊性辨证统一。社会的基本矛盾,构成了一切社会矛盾的总根源,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社会的性质不同,其基本矛盾也不同。

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制度和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新的,社会的机构、内涵、构成也是新的。在社会主义社会,其生产关系与经济基础,并不是私有制,其社会的经济基础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上层建筑方面,构建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和法律制度,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在这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基本矛盾,不应当是对抗性的,而应当是非对抗性的,社会主义社会中的矛盾,是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矛盾,它是人们内部的矛盾,这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矛盾观。在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主题便是人民内部的矛盾。准确认识人们内部矛盾并加以妥善处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点。

2.新矛盾观的新特点

(1)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内涵

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具有新的含义,和谐社会要求以和平的方法进行非对抗性的斗争。

社会是一个矛盾统一体,它由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组成,二者缺一不可。然而社会的性质不同,其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也具有不同的属性和含义。在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矛盾的斗争性并非敌对阶级之间的对抗性斗争,而表现出非对抗性,要解决人民内部的矛盾不应以积极的方式,而应以和风细雨式的、以和平的方法、民主的方法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在社会的改革以及发展过程中,不断地完善法制,调整政策、充分调动社会中介的作用,从而解决大量的复杂的人民内部矛盾,实现在新的和谐。

(2)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动力作用

篇6:转变文风的哲学基础和实践要求

中央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董振华

2013-3-19 6:45:51来源:《 光明日报 》(2013年03月19日 11 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我们党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重要哲学基础,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创立并坚持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史实践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和文风也都是党的作风,都是党风。”党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党风。人们从文风状况中可以判断党的作风,评价党的形象,进而观察党的宗旨的贯彻落实情况。以“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为基本要求的文风建设,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遵循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向党员干部提出了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要求,这对于改进党的作风、改善党的形象和推进党的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深入调查研究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把实践观点引进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使认识论第一次成为真正的科学。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必须立足于实践,切实加强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党员干部的根本工作方法。客观世界是纷繁复杂、发展变化的,党员干部要讲“短实新”的话,需要有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本领,这就需要深入调查研究。毛泽东是调查研究的大家、行家,早在1931年,他就提出“我们的口号是:

一、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

二、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1942年他在《反对党八股》中再次强调:“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群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对于自己的宣传对象没有调查,没有研究,没有分析,乱讲一顿,是万万不行的。”实践证明,每一个真知灼见,都是在调查研究过程

中形成的;不重视调查研究、不善于调查研究,就难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容易被现象所迷惑,人云亦云、以讹传讹就难以消失。

文风不正,假话、空话、套话、大话连篇,会严重影响真抓实干、影响工作成效,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耽误实际矛盾和问题的研究解决,损害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基层群众中失去感召力、亲和力。文风不实,反映出思想作风不纯、工作作风不实。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写文件、作报告、发表文章,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办法从哪里来?只能从调查研究中来,从群众的实践和创造中来。胸有成竹才能出口成章,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源于实践才能指导实践。党员干部只有深入基层,在实际的生活中感受生活,在生动的实践中形成思想,在现实的问题中凝练语言和文字,用群众的语言表达思想,讲话和文章才能有的放矢,体现群众意愿,引起群众共鸣,激发群众干劲。因此,我们要把改进文风同改进干部工作作风结合起来,尤其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群众呼声。领导干部改进文风,应当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在实际生活中“望闻问切”,在充分占有和分析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概括出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举措,把群众的创造吸收到文件、讲话、文章中来,使我们的思想和文字体现时代要求,符合实际情况,能够解决问题。

“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做到实事求是

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物质是意识的本原,意识是由物质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人们的思想、观念、理论这些意识性的东西,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符合,才能在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成功,反之,则必然导致实践的失败。这就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主观想象出发,从事实出发而不是从原则出发,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反映世界而不能附加任何外来成分。如果我们的思想、观念、理论违背了客观现实,与实际不相符合,那么,不管这种思想、观念、理论以什么面目出现,也不管这种思想、观念、理论看起来多么神圣,都应当在破除之列,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基础。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科学阐释,给这个古老的名词赋予了新鲜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成为党的“最尖锐最有效的武器”。长期以来,党员干部中存在着一些脱离群众、远离基层的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和文牍主义的歪风,就是因为背离了实事求是。有的党员干部不能深入群众,他们所见的场景大多是经过多次“导演”的,目睹的人物大多是经过挑选“教化”的,耳闻的声音大多是经过重重“加工”的,严重脱离了基层群众,背离了“实事”与实际,沦为冗长空洞、刻板生硬的文件语言。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改进文风,“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就是实事求是。这就是要讲符合实际的话不讲脱离实际的话,讲管用的话不讲虚话,讲有感而发的话不讲无病呻吟的话,讲反映自己判断的话不讲照本宣科的话,讲明白通俗的话不讲故作高深的话。这就要求我们的文件、讲话和文章要有感而发,情真意切:一方面,要力求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分析问题要客观、全面,既要指出现象,更要弄清本质,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有一说

一、有二说二,是则是、非则非,不夸大成绩,不掩饰问题;一方面,要深入浅出,用朴实的语言阐述深刻的理论,另一方面,阐述对策要具体、实在,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下决心从文山会海中摆脱出来,讲短话、讲实话、讲新话,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精力投到抓落实中,以实际行动改进学风和文风,精简会议和文件,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

“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密切联系群众

党风决定文风,文风体现党风。毋庸讳言,在我们党内,在我们干部队伍里,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不良作风与不正之风,主要表现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文牍主义作风严重。党员干部只有真正转变文风,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才能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员干部只有深入群众之中,才能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养成回应群众关切的文风。如果我们的各级机关干部都以基层为念,都能眼睛向下、扑下身子,作风与文风必有切实的变化,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必定更加融洽。

改文风,关键要从改变和改进思想与工作作风做起,从坚持实事求是做起,从树立务实的作风做起,倡导清新朴实、生动鲜活、言简意赅的文风,真正做实

在人、写实在文、讲实在话、干实在事。我们只有深入到群众之中,学习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变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活泼,说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话,多一些短话、实话、新话,少一些长话、假话、空话,才能拉近与人民群众的距离,也才能真正密切联系群众。党员干部只有真正转变作风,才能在火热生活中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知道老百姓衣食住行和就业、就医、就学、养老还有多少困难,社会上还有多少“零就业”家庭、困难家庭,才能知道老百姓当前对改善民生是多么的期待。

这就需要我们不仅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甘当人民群众的小学生,摆正自身同人民群众的正确关系,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之中,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才能走近群众,融入群众,同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与群众融在一起、打成一片,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把群众当作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作亲人。我们必须牢记,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敢于开拓,勇于担当,多干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

篇7:和谐社会的双重哲学维度

和谐社会的双重哲学维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具有辩证法思维,正确处理一元和多元、继承与创新、公平与效率、有序和无序的各种矛盾与问题.

作 者:舒毅彪 张  作者单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安徽,淮北,235000 刊 名: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AIBEI COAL INDUSTRY TEACHERS COLLEGE(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年,卷(期): 30(5) 分类号:G210 关键词:和谐社会   辩证思维   一元和多元   继承与创新   公平与效率   有序和无序  

篇8: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基

本原理。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相互联结、相互依存的原理,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邓小平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辩证法思想, 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把科学社会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 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譬如, 实现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结合, 正是运用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原理。十五大报告将非公有制经济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现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实践证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表明, 各个国家所具有的具体国情 (个性) 和社会主义的共性之间是可以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事实上, 中国社会主义这个个别不能离开科学社会主义的一般而存在和发展, 而科学社会社会主义这个一般也不能离开各个具体社会主义国家的个别而抽象地存在。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 必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他国建设社会主义, 同样必然是具有他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世界上只有具体的个别的社会主义, 没有抽象的或一般的社会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

论和实践第一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认识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 同时接受实践的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我们党30年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科学概括。在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过程中, 毛泽东由提出“向苏联学习”到“以苏为戒”、走中国道路的思想, 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要坚持“第二次结合” (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的思想, 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要处理好十大关系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 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和探索, 并对这些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的基础上, 站在时代发展的历史高度, 着眼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 也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的进一步回答。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阶段性特征, 认真分析并顺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 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 坚持理论创新, 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由此可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是以认识论和实践第一的思想为指导,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强调发展生产力, 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思想, 也是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马克思主义历史观认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 我们过去不仅没有把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确定为发展生产力, 反而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废弃阶级斗争为纲, 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同时, 还提出了对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改革开放和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过程中, 我党三代领导集体都强调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从邓小平提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1], 到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再到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等等, 都显示出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发展生产力, 强调经济建的中心位置。毫无疑问, 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建立在生产力最终起决定作用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

切从实际出发。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 提出了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邓小平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通过“拨乱反正”,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对我国国情做出了科学的判断, 开创了中国特色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所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2]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辩证的发展观。改

革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人坚持辩证的发展观, 创立了中国特色会主义理论。从邓小平在十三大报告中提出“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到江泽民提出的“以经济发展为中心, 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再到胡锦涛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 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及“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科学发展理论, 这些思想都是用辩证发展观和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认识和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的光辉典范。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人正是坚持辩证的发展观, 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

群众观。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充分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 是社会前进的动力。他指出:“人民, 只有人民, 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他把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运用于党的全部工作, 形成了一整套密切联系群众、走群众路线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他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相信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一切为人民群众、一刻也不脱离人民群众。历史经验反复证明,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衰存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也是认识的主体。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创立了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是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实践证明,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 是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唯物主义群众路线的基础上, 在改革开放中提出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等一系列的群众观点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4]江泽民进而提出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努力把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5]胡锦涛更进一步提出了“以人为本”、“发展为了人民, 发展依靠人民, 发展成果和人民共享。”的思想[6]。改革开放以来, 党的三代领导人的这些观点和论述, 充分说明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并发展了毛泽东所倡导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必然有其深厚的哲学基础。为此, 文章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哲学基础。文章认为,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深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辩证法,认识论,唯物史观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 (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373;

[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 人民日报, 2007-10-16 (1) ;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031;

[4]侯水平:邓小平理论史 (第三卷) [M],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4, 210;

[5]江泽民:江泽民文选 (第三卷)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45;

篇9: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和谐 理论 马克思主义 哲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是新形势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也是目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界中的一个理论热点问题,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对此做出深入而系统的理论研究。当前,诸多学者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理论分析,深化了对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认识,但是,这些理论成果大多限于对策性和操作性层面的具体分析,缺乏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高度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入的理论思考,因而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认识还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力图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角度对“和谐思维”作简要分析,发掘和谐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点,引导我们对“和谐思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层面的探讨。

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蕴涵丰富的“和谐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理论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宏伟目标的提出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原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哲学核心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是一个以内在矛盾为基础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在解决社会自身的矛盾中不断前进的。人类社会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及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各类矛盾构成。人类社会作为矛盾统一体,它的每一个系统内部的各因素之间会通过其所在的系统而与其它系统发生对立统一的关系,人类社会这个矛盾统一体就是在此基础上不断整合与分化之后形成的。

和谐不是无矛盾,而是矛盾双方相互关系的特殊状态。我们不能把矛盾双方共处于统一体中的状态都说成和谐。矛盾双方只要还没有破裂,就共处在统一体中,即使是斗争非常激烈的对抗性矛盾也可以处在这种状态。只有矛盾双方不仅相对稳定地处在统一体中,而且一方的发展对另一方的发展有利,即“相辅相成”、“共生共荣”、“互利双赢”的状态,才是哲学意义上的和谐。

(二)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原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论根据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整个世界是永恒运动着的物质世界,运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在绝对运动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相对静止、相对稳定状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相互包含、辩证统一的。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有“静”有“动”、动静相间的社会,这种静与动的结合,主要表现在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两个方面。稳定是社会和谐的前提,一个处于动乱之中没有稳定可言的社会自然不成其为和谐社会。但稳定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是包含着变化和发展的稳定。稳定为发展构筑了必要的社会基础,发展为稳定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和谐社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不仅要实现经济发展,还要实现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这一切都将在更高层次上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社会的发展还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种发展不会大起大落,而是表现出一定的稳健性和持久性。构建和谐社会,不能消极地维护稳定、维持现状,维护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而是应当积极地推动发展、改变现状,为大多数人谋取利益,才能有长治久安的和谐社会。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实践的内在规定性体现了“和谐思维”

实践既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对立关系,也包含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统一关系。实践作为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的对象化活动,是一个由主体、客体和中介三要素所组成的动态发展的统一系统,并包含了目的、手段和结果的三个基本环节。实践作为人所特有的生存活动方式,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辨证运动过程,也是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和谐过程。在实践活动中,主体的愿望、意图和目的反映了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客体的“外在尺度”,通过作为人的“身外器官”和“人工器官”的物质中介手段,使客观世界按照人的意志和要求得到改造,从而使自然对象成为满足人的需要的“为我之物”。在这个意义上,和谐是实践的一个内在规定。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意图必须适合主体的“内在尺度”和客体的“外在尺度”;实践活动的进行是主体和客体以及中介手段的协调统一;实践活动的结果应该满足主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实践活动中内在地包含着人与世界的和谐,即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坚持了唯物辩证法普遍联系和系统论的观点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聯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本身的真实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的六个方面“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间是相联系、相互作用、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缺少何一方,都不是和谐的社会主义。其中民主法治,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得到切实落实,各方面积极因素得到广泛调动;公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诚信友爱,就是全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处;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二、社会主义和谐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不是传统哲学的“翻版”,它不仅是对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贯彻和具体运用,更主要的是它对马克思主义学的理解具有了深刻的拓新意义。

(一)和谐理论结合时代特征对传统辩证法加以发展和创新

唯物辩证法虽然是在自然、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基础上生成的,但它并不是凝固物,社会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特点总又主导着人们对辩证法的新认识和新理解。我们在一个相当长时期没有顺应历史情景变化构建新的辩证法观念,这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失误。历史毕竟进入了新的时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发展目标,是适应世界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实际而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这一当代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对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最大创新,即是由过去向斗争倾斜而转变为向对立面的同一、转化。历史地看,由于革命斗争条件下的残酷性、复杂性,当时解决矛盾的合理途径就是以“你死我活”的结局式方式为导引,通过一方克服另一方的方式而实现。然而,在经济、政治、文化多元化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同的文化甚至思想观念均可以同存共生。因此,矛盾及其处理过程中同一、融合就成为一种最佳选择。在辩证法的理解中,对立双方有着同一因素,对立着的每一个方面自身的内部结构及其性质,也存有彼此一致的东西而相互肯定。在当代国际形势呈现和平发展与合作、国内矛盾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要求,无论是处理国际问题,还是处理国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都要立足于不同方面的发展,通过不同方面的利益、价值取向的融合以促进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可以说,和谐理论是由对立面的斗争和一方消灭另一方进到今天的对立面的合作、和谐,是对传统理论辩证法的校正和创新。

(二)和谐理论创新意义体现在对社会历史观的理解上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过程中实现的,这一理解揭示了社会运行的总体特点,但也存在着解释的粗略性、抽象性等弊端。和谐社会理论没有停留在哲学历史观的传统理解上,它结合当代条件的发展,在对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理解中对其实现了超越:其一,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理解,赋以量变质变的丰富性质。社会主义作为人类历史推进中的一个发展阶段,在经历了革命、建设、改革诸环节之后,社会内部诸因素以及因素间关系得以磨合、完善,社会矛盾及其运作过程呈现出新特点,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在目标和手段上提出了和谐要求。和谐社会的确立,相对于革命以及建设阶段,自然是一个质变,这一质变过程的发生,是以社会发展手段和目标的新的特点作为支撑的。可以说,和谐社会理论是在社会发展时空交错的复合坐标中加以总结提炼而形成的,这正是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其二,强调人的价值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使人的因素进入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从而使得社会规律具有人情味的“温暖”。人们曾批评传统历史观存有“见物不见人”、对物的关注超过对人的关心等弊端,这一批评原则上可谓一针见血!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从手段上强调人和自然、人和人的和谐,从过程中强调人对社会发展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从目标上强调社会发展对社会主体利益、价值的关怀提升,并最终归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种在物和人的统一中展开社会逻辑的过程性认识,是和谐理论对传统历史唯物主义的全新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翔德.美在和谐[N].光明日报,2005 - 04 - 26(8)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篇10:谈谈你对和谐社会的认识

答: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它不仅体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公同共同愿望,而且对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保证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措施: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力求在解决突出矛盾和关键问题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在改善民生上应遵循以下几点:

1.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立人,促进教育公平,培养创新型人才,健全教育体制。

2.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联动机制,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创新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3.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重点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改革并完善相关薪酬制度,建立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体系。4.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并整合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相关政策,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

5.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统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的综合改革。

二.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解决我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认识新形势下的社会治理规律,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方面为辅助,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的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协调关系,解决社会问题。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3.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体制,权益保障体制,行政复议体制等相关体制。4.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监管机构,建立隐患排查体系和安全预防体系,健全防灾减灾机制,加强社会管理。

篇11:谈谈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和谐作为一个治国安邦的基本理念和基本方略,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甚至对于人类文明,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它为我们考察和构建社会体制及文化形态,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哲学理念、新的实践逻辑,它对我们实现科学发展、造福人民,进而推进文明进程,提供了新的理论方向和思想动力。对于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我们必须从哲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逻辑的深刻层面加以把握和理解。

首先,和谐是中华民族加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形成的一种社会意向、一种文化哲学。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广的超庞大的经济体在逐步拓展和逐步深化的改革开放中持续高速发展,采取了首先激活那些最有可能激活的地区、部门和人群的创造性活力,采取把握关键的波浪式逐层推进的发展策略。这就不可避免地在总体性推进的同时,使原本潜伏着的局部的不同步性和不平衡性在一个发展了的空间中被放大。同时,由于某些经济单位的粗放式的膨胀,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巨大压力。中国经济走到了需要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又需要转变它的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需要新的发展哲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需要的是“和谐的哲学”,强调各种积极的力量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互动互补,同心协力,为振兴共同的事业而奋斗。这里,也推崇奋斗、竞争,强调与不良因素的斗争,但其目的是克服不和谐因素而达到更高层次的和谐。和谐哲学是与改革、发展、稳定相适应的哲学,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哲学。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往往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而是各种主客观力量合力推动的结果。但是,合力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革命时代主张斗争性的合力,和平建设时代则要着重发挥和谐性的合力。

其次,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强调和谐文化的重要性,旨在使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要求内化和深化为人民群众的思想行为方式和日常生活理性。文化的要点在于“化”字,化入人心,广为渗透,成为人的素质和习惯。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化工程乃是人心工程。和谐一词在中国古代,本用于音乐,在礼乐教化中讲究韵律和谐,它内化为人心,如《中庸》所说,喜怒哀乐“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泛化为人伦关系,比如喻夫妻和悦为“琴瑟和谐”,或如司马相如弹给卓文君听的《琴歌》:“交情通体心和谐”。最终引伸到政治领域,如《左传》襄公十一年晋侯所说:“八年之中,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东汉末年曹操的智囊、政论家仲长统说:“和谐则太平之所兴也,违戾则荒乱之所起也。”元代戏剧家关汉卿说:“遂令鱼共水,由此得和谐。”这些语源学的分析可以给出这样的启示:其一,和谐是多音和鸣,是多样性的协调,而不是孤音自鸣。其二,和谐是一个由人心至人伦,再至社会和政治的多层次互动的系统。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产、生活、思想、行为方式多姿多彩。生活方式出现多样化,也带来了思想接受和选择的多样化。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高雅和通俗,好莱坞和韩流,再加上电视和网络上的热炒和传播,造成了中国文化的繁荣与浮躁并存。我们的和谐文化是面对多样性、并且积极有效地引导多样性的和谐,是面对复杂的矛盾、并且妥善高明地处理复杂矛盾的和谐。这样的和谐,既是一种文化风度,又是一种文化能力。塑造和谐文化的能力表现在它不是简单粗暴地压抑和消解多样性,而是运用大智慧,积极引导、协调、提升和规范多样性,在多样性之间求沟通、理解、对话和融洽,进而从中提炼出民族的向心力和前进动力。表面上看来它近乎晏婴和孔子说的“和而不同”,但在更深刻的意义上,它在“和而不同”之上追求超越“不同”的“大同”,追求众志成城以全面振兴中华的民族共识。

其三,以和谐文化作为精神枢纽的和谐社会,需要实实在在地使国家长治久安、齐奔小康,提高综合国力。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使得我们从“一穷二白”转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于发展着的中国来说,时间就是力量。或者说,时间的向前和力量的增长成正比。但是,中国发展的空间规模极大,时间速度极快,在相对单薄的家底上创造经济奇迹,难免在打破旧平衡而实现新平衡的巨大时间跨度中,存在着许多不稳定、不平衡、不完善的中间状态。这就使中国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期,又面临着与前不同的矛盾多发期。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战略,是把机遇和矛盾这两端进行综合把握和全面的积极调节。

把握和调节的要点是什么?这是不能手忙脚乱地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战略家的思路是把握要点,要点在于国家的根本,在于全社会充满活力的细胞。国家的根本在人民,而人民是由数以亿计的家庭、乡村、街道、社区、团体、机构、组织而组成的数量庞大的社会细胞。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所着重关注的是社会细胞的工程,由人心、人伦、人际关系、道德规范、社会公平、沟通协调和激励机制做起,养育互爱互助、和睦相处、文明互励、同心协力的社会细胞的良性生态,有效地消解那些危害社会细胞良性生态的风气和行为。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是把“人和”的重要性,与天时地利这些在古代社会对人的活动制约作用极大的自然物质条件相比较而言的,在天地人的三才结构中特别重视人的作用,而且把“人和”作为一种关键性的国力,与城池的攻守、国家强弱、多助制胜联系起来。社会细胞工程,实际

上就是“人和”工程。对于中国这样庞大的民族共同体,如果数以亿计的社会细胞都处在良性状态、都有进步、都提供正面的推动力,那么把这些良性、进步、动力乘以数亿,就可以形成惊天动地的力量。如果大量的社会细胞出现不良的病变或有害的内耗,那么再以数亿来相乘,就会产生不堪设想的人类灾难了。所以说,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工程是一项凝聚和提升综合国力的工程,也是造福于人类的工程,或者说是人类文明发展走向新境界的一面旗帜。

上一篇:鸡兔同笼集体备课下一篇:二年级语文下册《找春天》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