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案)

2024-07-14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案)(精选6篇)

篇1: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案)

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1960年,“东风一号”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身成功;“灿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02年,联想超级计算机研制成功; “863”计划的制定。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解或者阅读有关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及观看影视资料,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探讨中,了解新中国在科学技术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受科研工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畏艰辛的工作精神,认识到科技领域的巨大成就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热爱科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教学重点: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及其重大深远意义

教学难点:

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讨论和多媒体教学法

教学用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几课我们学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程,请简单归纳新中国经济建设取得成就的几个时期。

归纳: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的正确、全国人民的努力、科技工作者所做出的重大贡献。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经济建设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

二、新课

(一)“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两弹一星”分别指的是什么?

明确“两弹”指的是导弹和原子弹,“一星”是指人造地球卫星。

1、“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

2、钱学森、邓稼先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用多媒体展示“两弹一星”研制过程的资料。掌握它们成功的时间;

结合课中题讨论“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历史意义:(1)“两弹一星”的成功反映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体现了中国在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中的前沿地位。(2)“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显著提高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及综合国力,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破裂、美国加紧反华的背景下,对打破超级大国的核讹诈、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意义深远。

展示钱学森、邓稼先的有关事迹,要求学生归纳这些科学家身上所体现出的高贵品质:树立崇高理想、用坚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勇攀科学高峰的意志力、最重要的是具有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二)“灿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

1、阅读课文,回答: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谁?

2、袁隆平开始研制 “杂交水稻”。

3、袁隆平取得的成功。

4、思考:袁隆平对杂交裟的研究给了你哪些启示?对科学的热爱、刻苦的钻研业务、埋头苦干、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科学研究应面向生产、生活,关注国计民生。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1、简要了解我国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2、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四)“863”计划的制定 “863”是为了让我国在高新技术能持久的走在世界,具有战略意义的一个长期的科学发展计划。“863”计划的最初发起人

三、小结

1、以练习的形式巩固本课重要的知识点。

2、讨论、分析: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一是党和下府对发展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正确决策;

二是以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等为代表的中国的优秀学者、专家,情着深沉、炽热的爱国之情,艰基奋斗、顽强拼搏,为提高我国的科技水平做出了重大贡献。

篇2: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案)

模具数控加工技术教案第 20 次 课- 21 次 课

第 二 十 次 课授 课 提 纲 三、加工中心的工步设计 设计加工中心机床的加工工艺实际就是设计各表面的加工工步。在设计加工中心工步时,主要从精度和效率两方面考虑。主要有以下方面。 (1)同一加工表面按粗加工、半精加工、精加工次序完成,或全部加工表面按先粗加工,然后半精加工、精加工分开进行。 (2)对于既要铣面又要镗孔的零件,如各种发动机箱体,可以先铣面后镗孔。 (3)相同工位集中加工,应尽量按就近位置加工,以缩短刀具移动距离,减少空运行时间。 (4)按所用刀具划分工步。 (5)当加工工件批量较大而工序又不太长时,可在工作台上一次装夹多个工件同时加工,以减少换刀次数。 (6)考虑到加工中存在着重复定位误差,对于同轴度要求很高的孔系,就不能采取原则(4),应该在一次定位后,通过顺序连续换刀,顺序连续加工完该同轴孔系的全部孔后,再加工其它坐标位置孔,以提高孔系同轴度。 (7)在一次定位装夹中,尽可能完成所有能够加工的表面。 四、工件的定位与装夹 (一)加工中心定位基准的选择 加工中心定位基准的选择,主要有以下方面: (1)尽量选择零件上的设计基准作为定位基准。 (2)一次装夹就能够完成全部关键精度部位的加工。 (3)当在加工中心上既加工基准又完成各工位的加工时,其定位基准的选择需考虑完成尽可能多的加工内容。 (4)当零件的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难以重合时,应认真分析装配图纸,确定该零件设计基准的设计功能,通过尺寸链的计算,严格规定定位基准与设计基准间的公差范围,确保加工精度。 (二) 加工中心夹具的选择和使用 加工中心夹具的选择和使用,主要有以下方面: (1)根据加工中心机床特点和加工需要,目前常用的夹具类型有专用夹具、组合夹具、可调夹具、成组夹具以及工件统一基准定位装夹系统。 (2)加工中心的高柔性要求其夹具比普通机床结构更紧凑、简单,夹紧动作更迅速、准确,尽量减少辅助时间,操作更方便、省力、安全,而且要保证足够的刚性,能灵活多变。因此常采用气动、液压夹紧装置。 (3)为保持工件在本次定位装夹中所有需要完成的待加工面充分暴露在外,夹具要尽量开敞,夹紧元件的空间位置能低则低,必须给刀具运动轨迹留有空间。 (4)考虑机床主轴与工作台面之间的最小距离和刀具的装夹长度,夹具在机床工作台上的安装位置应确保在主轴的行程范围内能使工件的加工内容全部完成。 (5)自动换刀和交换工作台时不能与夹具或工件发生干涉。 (6)有些时候,夹具上的定位块是安装工件时使用的,在加工过程中,为满足前后左右各个工位的加工,防止干涉,工件夹紧后即可拆去。对此,要考虑拆除定位元件后,工件定位精度的保持问题。 (7)尽量不要在加工中途更换夹紧点。 (三)确定零件在机床工作台上的最佳位置 五、加工中心刀具的选用 加工中心使用的.刀具由刃具和刀柄两部分组成。 1.对刀具的要求 2.刀具的种类 加工中心加工内容的多样性决定了所使用刀具的种类很多,除铣刀以外,加工中心使用比较多的是孔加工刀具,如图5-10所示。 3.刀柄 刀柄可分为整体式与模块式两类。 下面介绍常用的几种。 (1)ER弹簧夹头刀柄 (2)强力夹头刀柄 (3)莫氏锥度刀柄 (4)侧固式刀柄 (5)面铣刀刀柄 (6)钻夹头刀柄 (7)丝锥夹头刀柄 (8)镗刀刀柄 (9)增速刀柄 (10)中心冷却刀柄 (11)转角刀柄 (12)多轴刀柄 4.刀具预调 刀具预调是加工中心使用中一项重要的工艺准备工作,其目的是在工艺设计后根据加工要求,确定各工序所使用的刀具在刀柄上装夹好后的轴向尺寸和径向尺寸,并填写在工艺文件中,供加工时使用。如用于孔精加工的可调镗刀,在加工前必须先准确调整刀刃相对于主轴轴线的径向位置和轴向位置,即快速简单地预调到一个固定的几何尺寸。 刀具预调一般使用机外对刀仪。 总之,配备完善的、先进的刀具系统,是用好加工中心的重要一环。 六、换刀点 由于加工中心采用自动换刀,换刀点应根据机床的加工空间大小,工件的大小及在工作台上的装夹位置、被更换的刀具尺寸以及换刀动作的最大空间范围等进行合理选择。原则上是避免相关部件在换刀时产生干涉,同时使刀具在换刀前后运动的空行程最小。 第 二 十 一 次 课 授 课 提 纲 第三节 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 一、加工中心的编程要求 加工中心的编程有如下要求: (1)首先应进行合理的工艺分析和工艺设计。 (2)根据加工批量等情况,确定采用自动换刀或手动换刀。 (3)为提高机床利用率,尽量采用刀具机外预调,并将测量尺寸填写到刀具卡片中,以便操作者在运行程序前确定刀具补偿参数。 (4)尽量把不同工序内容的程序,分别安排到不同的子程序中。 (5)除换刀程序外,加工中心的编程方法与数控铣床基本相同。 二、换刀程序的编制 不同的加工中心,其换刀程序是不同的,通常选刀和换刀分开进行。换刀完毕启动主轴后,方可执行后面的程序段。选刀可与机床加工重合起来,即利用切削时间进行选刀。多数加工中心都规定了换刀点位置。主轴只有运动到这个位置,机械手或刀库才能执行换刀动作。一般立式加工中心规定的换刀点位置在机床Z轴零点处,卧式加工中心规定在机床Y轴零点处。 编制换刀程序一般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 N10 G91 G28 Z0 T02 N11 M06 … 即一把刀具加工结束,主轴返回机床原点后准停,然后刀库旋转,将需要更换的刀具停在换刀位置,接着进行换刀,再开始加工。选刀和换刀先后进行,机床有一定的等待时间。 方法二:… N10 G01 X―Y―Z―T02 … N17 G91 G28 Z0 M06 N18 G01 X―Y―Z―T03 … 这种方法的找刀时间和机床的切削时间重合,当主轴返回换刀点后立刻换刀,因此整个换刀过程所用的时间比第一种要短一些。在单机作业时,可以不考虑这两种换刀方法的区别,而在柔性生产线上则有实际的作用。 三、固定循环指令的编程方法 加工中心的编程方法与数控铣床基本相同,在这里主要介绍加工中心的固定循环指令的编程方法。 加工中心配备的固定循环功能主要用于孔的加工,包括钻孔、扩孔、锪孔、铰孔、镗孔、攻丝等,有的加工中心还具有键槽、椭圆、方槽加工等固定循环。 1.固定循环的动作 孔加工固定循环通常由以下六个动作组成: 如图5-27所示,图中用虚线表示快速进给,用实线表示切削进给。 (1)初始平面 (2)R点平面 (3)孔底平面 孔加工循环与平面选择指令(G17、G18、G19)无关,即不管选择了哪个平面,孔加工都是在XY平面上定位并Z在轴方向上钻孔。 2.固定循环的代码及格式 (1)数据形式,如图图5-28所示。 (2)返回点平面G98、G99 (3)固定循环指令的G代码 这里介绍FANUC 0M-C数控系统的固定循环功能,如表5-1所示。 (4)固定循环的格式 G73~G89 X Y Z R Q P F K 取消孔加工固定循环用G80。 对于加工一般的孔,可以使用G81代码,刀具动作比较简单。在孔中心上方定位后,快速靠近工件表面,然后以切削进给速度加工孔,到达要求的深度时,主轴不停,快速退刀,停留的位置由G98、G99指定,如图图5-29所示。当使用不同的刀具,就可以进行钻孔、扩孔、铰孔、锪孔等加工。 G81的指令格式为:G81 X Y Z R F 3.固定循环编程实例 【例题5-1】如图5-30所示零件。 对该零件编制加工程序的步骤如下: (1)为方便加工时对刀,设置编程坐标系如图中所示,取零件上表面为Z向零点。 (2)计算孔中心坐标。 (3)设计加工路线。按1→2→…→9的顺序依次钻孔,快进R点距离零件上表面5mm,考虑钻头钻尖的影响,为保证能将孔完整地加工出来,钻孔深度为35mm。 (4)编写程序单。根据加工路线和坐标数据,选择G81钻孔固定循环指令逐条编写加工程序,如表5-2所示。 第四节 加工中心加工实例 【例题5-2】如图5-31所示,为座盒零件图,图5-32为其立体图。零件材料为LY12CZ。 1.工艺分析 2.工艺路线设计 如图5-33所示。 该零件的主要加工内容可安排在一台或两台加工中心上进行。可采取以下加工方案: (1)下料; (2)铣上下平面,保证厚度尺寸25; (3)打2-8工艺孔; (4)铣反面矩形槽,锐边倒圆; (5)铣正面矩形槽、外形,锐边倒圆,钻、铰 8、10孔; (6)钳工去工艺凸台、毛刺; (7)检验。 3.加工中心加工的工序设计 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内容为上述2中(4)和(5),即铣正反面矩形槽、外形,锐边倒圆及钻孔。为控制零件的加工变形,外形和矩形槽同时在厚度方向进行分层铣削,最后钻、铰孔。 (1)以正面和 8工艺孔定位装夹,铣反面外形、矩形槽、锐边倒圆,如图5-34所示。 (2)以反面和 8工艺孔定位装夹,铣正面外形、四处矩形槽,锐边倒圆,如图5-35所示。 (3)钻、铰 10和 8的孔,如图5-36所示。 (4)钳工去掉工艺凸台,并修锉毛刺,完成该零件的全部加工。 4.程序编制 (1)程序编制方法 为提高效率、保证程序的准确性,采用自动编程方法更恰当。 (2)编程坐标系和对刀点 考虑零件在机床工作台上的安装位置,取长度方向为X坐标,宽度方向为Y坐标,厚度方向为Z坐标。由于采用工艺凸台和工艺孔定位装夹,为方便对刀操作,编程坐标系原点和对刀点设在同一点,即工件左侧工艺孔的中心,Z向零点设在夹具定位面上。 第五章小结 加工中心是在数控铣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单机作业时,其工艺设计与程序编制和数控铣床基本相同。当加工的内容和使用的刀具比较多时,需充分利用加工中心的自动换刀功能,尽量将工序集中,从而提高其加工效率。 加工中心的加工工艺范围比较宽,随着其加工对象的复杂行和多样性,所用的刀具、夹具、量具及辅具等也比较多,在编制工艺规程和数控程序时应全面考虑,注意在工艺文件中表达详细和准确。对于稍微复杂零件的程序编制,应尽量采用数控自动编程方法(将在第七中介绍),以提高编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第 二 十 二 次 课 授 课 提 纲 现场教学 1

篇3: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案)

(一)考纲要求

1.现代生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2.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原因(Ⅱ)

(二)考纲分析

本单元内容和其他章节的联系非常的密切。通过对近几年高考考题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各地高考,在该单元的内容上下了一定的功夫。一轮复习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进行:(1)生物的变异,应该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入手,也可和基因工程结合在一起考虑。(2)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选择。(3)免疫与病原微生物的进化,例如感冒病毒疫苗的使用。(4)DNA分子杂交在亲缘关系的鉴定方面。

【考点提要】

(一)考点一:达尔文的自然选择

1.两种进化理论的比较

2.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二)考点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1.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進化

2.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及应用

3.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方面

1.说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2.概述生物进化理论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

2.探讨进化论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

(三)能力方面

1.运用数学方法讨论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2.运用进化论解释一些生物现象

【考点突破】

考点:基因库的概念、基因型频率及基因频率

思考: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的关联及基因频率的计算。

基因频率的计算(哈代—温伯格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学生回答:哈代—温伯格平衡公式条件是群体足够大,随机交配(进行有性生殖)并能产生后代,基因没有发生突变、没有自然选择和迁移的条件下,二倍体生物核基因遗传。

PA——显性基因频率 qa——隐性基因频率

PA+qa=1→(PA+qa)2=1→P2A+2PAqa+qa2=1

PA2——AA基因型频率

2PA×qa——Aa基因型频率

qa2——aa基因型频率

PA=AA基因型频率(P2A)+■×Aa基因型频率(2PAqa)

qa=aa基因型频率(qa2)+■×Aa基因型频率(2PAqa)

教师考点延伸: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的计算。

如ABO血型(启发学生完成)。

p(IA)——IA基因频率 q(IB)——IB基因频率

r(i)——i基因频率

p(IA)+q(IB)+r(i)=1→〔p(IA)+q(IB)+r(i)〕2=1

p2(IA)+q2(IB)+r2(i)+2p(IA)×q(IB)+2p(IA)×r(i)+2q(IB)×r(i)=1

p2(IA)——IAIA基因型频率

q2(IB)——IBIB基因型频率

r2(i)——ii基因型频率(O型血的基因型频率)

2p(IA)×q(IB)——IAIB基因型频率

2p(IA)×r(i)——IAi基因型频率

2q(IB)×r(i)——IBi基因型频率

也可以寻找出类似的由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的方法:

p(IA)=IAIA基因型频率+■IAIB基因型频率+■IAi基因型频率

q(IB)=IBIB基因型频率+■IAIB基因型频率+■IBi基因型频率

r(i)=ii基因型频率+■IAi基因型频率+■IBi基因型频率

诸如此类都可以进行推理,比如多倍体生物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教学体会】

在高三第一轮考点式复习中,一定要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在复习中还要注意知识点的细化,既具有侧重点,也不能忽视一些知识死角,可创造性地设计一些问题的延伸和难度的拔高。通过近几年各地市的高考题分析及考纲要求,有针对性地复习,提高复习方向的准确性和高效性。还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应试能力。在本节复习中,要加强高频题的训练,比如,基因型频率的计算、隔离对新物种形成必要条件等,既有理论知识的复习,也有基础知识的考查训练,要让学生找到复习理论知识、解答典型题、总结解题方法体会考题的规律。

篇4: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案)

教学设计思路

1.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生能解答的问题,尽量由学生作答。教师主要引导学生把前后知识串联起来,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思考、回答问题。问题主要围绕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条主线展开。

2.以教材为主,充分挖掘书本已有资源

课本上对重大事件提供了重要资料,教师在教学时可结合课本内容,提供学生阅读,加深认识这段历史,提高学生阅读、分析的能力。书中还提供了一些重要图片资料,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运用,从而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增强多感官影响效果,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历史。

3.充分利用本课内容,进行思想教育

本课是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的极好素材,组织安排课堂讨论,学习伟大导师的优良品质,树立远大的理想。

4.突出重点和难点

由于本课涉及了不少理论问题,而授课时间又很有限,因此教师应对这些问题按难易程度和轻重程度,做出一个较为周密的安排,做到既照顾一般,又突出重点和难点,深入浅出,扣紧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条主线,把前后教材有机地联系起来。

教学目的

一、基础知识目标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的早期革命活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作用。

二、思想教育目标

1.通过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使学生认识:科学社会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伟大贡献: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于历史需要,又服务于历史需要,从而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早期革命活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具体的、生动的革命理想教育。使学生从革命导师身上得到一些做人的启迪。

三、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终生从事革命活动创立马克思主义及其对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的讲述,培养学生全面深入认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本课重点和难点

重点:欧洲三大独立工人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篇5:第21课 现代科学技术之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会按场景划分影片;

2.掌握场景的基本操作:复制、粘贴、删除、重命名等。

能力目标:

使同学们学会多场景的编辑。

情感目标:

使同学们懂得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多场景的编辑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师: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下面我们动手制作一个Flash宣传片,呼吁每个人都要珍惜一滴水。

二、制作片头:

A、看书自学P76页第一自然段,制作片头:

要求:

1、宣传词自拟,如:珍惜每一滴水

2、题目效果自定,可设置成霓虹灯效果。

B、学生按要求,动手制作(给一定的上机时间)

C、播放片头,共同提高。

三、制作水滴落的效果。

A、看书自学P76页第二自然段

要求:1.如何插入场景?

2.制作自已喜欢的水滴落的文字效果

B、学生按要求,动手制作(给一定的上机时间)

C、播放,共同提高。

四、欣赏作品

五、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大家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我们今天继续制作《珍惜每一滴水》动画。

二、制作场景三

A、看书自学P76页第三自然段

要求:

1、根据“杜绝水的污染,还小鱼洁净的家园!”进行创编动画。

2、配上合适的文字说明。

B、学生按要求,动手制作(给一定的上机时间)

C、播放,共同提高。

三、制作场景四。

A、看书自学P76页第三自然段。

要求:

1、根据“珍惜每一滴水,给小草一线生机!”进行创编动画。

2、配上合适的文字说明。

B、学生按要求,动手制作(给一定的上机时间)

C、播放,共同提高。

四、制作场景五

制作流动字幕。

五、加动作按钮。

六:提个醒。

学生自己试一下,讨论。

七、交流:

影片按场景划分为什么好处?

第三课时

篇6:第21课《两面国》教案

随着雍正“大开洋禁,西南洋诸国咸来互市”之后,人们的眼界开始扩大,日益要求打破闭塞的局面。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汉晋宋元以来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创作了《镜花缘》一书。

《镜花缘》是李汝珍在海属地区采撷地方风物、乡土俚语及古迹史乘,“消磨三十多年层层心血”而写成的,是古海州地区直接产生的一部古典 名著。

书的命名取意于“镜花水月”,百名花仙在蓬莱的居处称为“薄命岩”“红颜洞”,刻有她们各人所司花名和降生人间姓名钓石碑放在“泣红亭”内,这些都蕴涵着人生空幻和哀悼女子不幸命运的意识。

《镜花缘》共一百回,是李汝珍根据《山海经》以及历代笔记杂著的记载,驰骋想象而写成的一部小说。小说的前半部写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游历海外三十余国的奇异经历,后半部写诸花神所托生的一百个才女参加武则天所设的女试。

小说表现了一些新的思想,如主张男女平等、同情赞美妇女、反对八股文等,对各种丑恶现象也不乏批判。所以,小说中有才能的是女子,而男人也被缠足。小说的构思比较奇特,能通过想象的国度将现实社会的各种现象揭示出来,生动地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种种恶俗的憎恨。《镜花缘》最大的弱点在于人物形象苍白无力,性格不够鲜明,尤其是后半部多为文字游戏,有卖弄才学之嫌。作者李汝珍,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叫《李氏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镜花缘》 《镜花缘》简介

《镜花缘》是一部与《西游记》、《封神榜》、《聊斋志异》同辉璀璨、带有浓厚神话色彩、浪漫幻想迷离的中国古典长篇小说。作者清代著名小说家李汝珍以其神幻诙谐的创作手法数经据典,奇妙地勾画出一幅绚丽斑斓的天轮彩图。这部小说,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

第一回到第五十回,这是第一部分。这个部分所叙述的:武则天夺取了唐帝国的政权,改国号为周,做了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个女皇帝。唐室旧臣徐敬业、骆宾王等起兵,企图恢 复唐帝国,但全部失败。一天,在残冬大雪严寒的气候里,武则天乘醉下诏,要百花齐放。总管百花的女神,名百花仙子,其日恰好出游,众花神无从请示,只好开花。

上帝震怒把百花仙子和其他九十九位花神,都贬降凡尘。百花仙子降生为秀才唐敖之女,取名小山。唐敖进京应试,中了探花,谁知却因当初曾和徐敬业等结拜为异姓弟兄,经人告发,致被革去探花,仍然降为秀才。唐敖受了这个打 击,对世事感到消极。他的妻弟林之洋,一向跑海外经商,于是唐敖就和他结伴同行,想借游览来抒散郁闷。一路上,经过了许多国家,见识了许多奇风异俗、奇人异事和神怪的草木虫鱼鸟兽。后来唐敖吃到了“仙草”,“入圣超凡”,进 入小蓬莱山上,再没有回家。唐小山得到父亲失踪的消息,就逼着林之洋带领她到海外去寻访,按照上次路线,遍历艰险,终于未见。走到小蓬莱,从一个樵夫的手中得到唐敖的信,信中要她改名“唐闺臣”,约她中过才女,再行相聚。小山上船回国。

第五十一回到第一百回,是第二部分。这个部分叙述的:武则天开科考试才女,录取了一百人,才女们举行了多次庆祝的宴会,在宴会中,表演了书、画、琴、„„后来分别散去。唐闺臣再去小蓬莱寻父,也入山不返。这时候,徐敬业、骆宾王等人的儿子,起兵反对武则天。才女中章兰英等数十人,因夫妻、姻亲关系,参加军中,有殉难而死者。终于大军打破了武家军的酒、色、财、气四座关,武则天失败,唐中宗复辟,仍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武则天又复下诏,宣布明年仍开女试,并命前科录取的才女重赴“红文宴”。全书到此结束。君子国 在《镜花缘》一书中,有一个“礼乐之邦”君子国。此国中,“耕者让田畔,行者让路。土庶人等,无论富贵贫贱,举止言谈,莫不慕而有礼”,也不愧君子二字。在君子国的市场交易中,卖主力争是要付上等货,受低价;买主力争的是要拿次等货,付高价。这个国家的国主有严谕,臣民如将珠宝进献,除将本物烧毁,并问典刑。大人国 大人国,最是妙不可言。国人不仅身高过于常人“二三尺不等”,要紧的是脚下皆有云雾护足。市井巷陌之中,有人高视阔步;有人虚肩顾盼;有人低眉敛脚。神色各异,全因脚下云雾的颜色而定。“光明正大,足下自现彩云”;“奸私暗昧,足下自生黑云”。唐敖、林之洋看到大人国官员的脚下多用彩绫遮盖,素多海外游历、博闻强记的多九公道出了个中奥妙,原来,“此等人,因脚下忽生一股恶云”,“必是暗中做了亏心之事,人虽被瞒了,这云却不留情„„他虽用绫遮盖,以掩众人耳目,那知却是掩耳盗铃。” 女儿国

以女性为中心的“女儿国”,“男子反穿衣裙,作为妇人,以治内事;女子反穿靴帽,作为男人,以治外事”。女子的智慧、才能都不弱于男子,从皇帝到辅臣都是女子。这里反映出作者对男女平等、女子和男人具有同样社会地位的良好愿望。虽然自明中叶以来,不乏歌颂妇女才能的作品,但是“女儿国”却是李汝珍的独创。无肠国

顾名思义,这里的人都没有肠子,随吃随拉,所以吃之前得先找好坑儿。还有更让人喷饭的呢,请看这个片断:

他因所吃之物到了腹中随即通过,名虽是粪,但入腹内并不停留,尚未腐臭,所以仍将此粪好好收存,以备仆婢之下顿之用,并且三次四次之粪还令吃而再吃,必至闹到出而哇之,饭粪莫辨,这才另起炉灶。

无肠国——吝啬至极、恶心到家。结胸国 林之洋道:“他们国人为甚胸前高起一快?”多九公道:“只因他们 生性过懒,且 又好吃,所渭‘好吃懒做’。每日吃了就睡,睡了又吃,饮食不能消化,渐渐 变成积痞,所以胸前高起一快,久而久之,竟成痼疾,以致代代如此。”林之洋道:“这病 九公可能治么?”多九公道:“他如请我医治,也不须服药,只消把他懒筋抽了,再把馋虫 去了,包他是个好人。” 豕喙国

这日到豕喙国,游了片时回船。唐敖道:“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 象五方杂处一般,是何缘故?”多九公道:“当日我曾打听,不得其详。后在海外遇一奇 人,细细谈起,方才明白。原来本地向无此国。只因三代以后,人心不古,撒谎的人过多,死后阿鼻地狱容留不下;若令其好好托生,恐将来此风更甚。因此冥官上 了条陈,将历来所 有谎精,择其罪孽轻的俱发到此处托生。因他生前最好扯谎,所以给一张猪嘴,罚他一世以 糟糠为食。世上无论何处谎精,死后俱托生于此,因此各人语音不同。其嘴似猪,故邻国都 以‘豕喙’呼之。” 作者简介

作者李汝珍(1763-1830年),字松石,直隶大兴(今北京大兴)人.清代小说家.自小多才多艺,曾写了一本音韵方面的书,《音鉴》。可是他一直不得志,最后花了十几年的时间,才写成这本《镜花缘》。李汝珍博学多才,不仅精通文学、音韵等,鄙薄时文,还精于围棋。乾隆六十年(1795),曾于板浦举行公奕,与九位棋友对局。后又辑录当时200余局棋谱,成书《受子谱》。作品有《镜花缘》《李氏音鉴》等。朗读课文 讲述故事 划分结构

第一部分:叙述唐敖等人游历两面国的起因(开端)第二部分:多九公回船,三人谈论衣着问题(发展)

第三部分:记叙唐敖、林之洋游历两面国的经历(发展与高潮)课文探究

1.题目是“两面国”,其含义是什么?两面国的人依据什么变换脸面?(a、两面国的人外貌是两副面孔;他们嫌贫爱富,势力多变。b、依据一个人的贫富以及社会地位变换脸面)

2.你在文学作品中或现实生活中见过类似“两面国”中的人吗?对这种人你怎样看? 重难点探究

1.作者是怎样借“两面国”来讽喻现实的? 作者用漫画的笔法,嘲讽和批判了种种品质恶劣和行为不端的人们。“两面国”的人天生两张脸,对着人一张脸,背着人又是一张脸,即使对着人的那张脸也是变化无常的。对“儒巾绸衫”者,便“和颜悦色,满面谦恭”;对破旧衣衫者,冷冷淡淡,话无半句。一旦揭开他的浩然巾,他就露出狰狞的本相。作者正是借助这些戏谑的描写来讽喻现实的。2.两面国人对人的态度反差巨大,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文中唐敖、林之洋初见两面国人时,唐敖衣着华贵、林之洋衣着寒酸,当唐敖上去与两面国人交谈时,两面国人和颜悦色、满面谦恭,让人觉得可亲。而当他们面对身着布衫的林之洋时,脸色立即变得冷冰冰了,也不再谦恭。这是两面国人的第一次变脸。而后文中唐敖与林之洋换衣之后又一次面对两面国人时,两面国人对林之洋谦恭而把唐敖冷淡起来。由此可见,态度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衣着所表现出来的人的富贵贫贱。写作手法探究 1.语言运用

漫画式的描写,通过夸大和变形写出了社会的丑恶与 可笑。

文中两 次描写两面国人在浩然巾遮盖下的面目,令人不寒而栗。“不意里面藏着一张恶脸,鼠眼鹰鼻,满面横肉。他见了小弟,把扫帚眉一皱,血盆口一张,伸出一条长舌,喷出一股毒气,霎时阴风惨惨,黑雾漫漫”“登时他就露出本相,把好好一张脸变成青面獠牙,伸出一张长舌,犹如一把钢刀,忽隐忽现”,作者在写唐敖和林之洋见到恶脸后的反应时,更是令人啼笑皆非,“小弟一见,不觉大叫——声:‘吓杀我了!’”“俺怕他暗处杀人,心中一吓,不因不由腿就软了,望著他磕几个头,这才逃回”。堂堂七尺男儿,竟然被恶脸吓得跪地求饶,戏谑中带给我们几分思考,作 者正是通过这样夸大和变形的描写,将当时社会的种种丑恶现象,以漫画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2.技法运用

驰骋奇思异想,巧设情境,讽喻现实。

本文作者李汝珍生活在封建社会即将灭亡的清朝末年,社会上的一些丑恶现象令他望而生厌,于是他借助想象创造了虚伪的两面国,赋予这个国度的人以两副截然不同的面孔:一前一后,一明一暗,一善一恶。作者大胆想象外面的人走进他们生存空间时的情形,使他们虚伪欺诈、嫌贫爱富的本性暴露无遗。作者正是通过这些幻想性的虚构情节,以酣畅、尖刻的笔触,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对封建社会的残酷剥削和种种恶俗的憎恨,寄寓了自己的社会理想。

3.借鉴应用

上一篇:党支部情况通报制度下一篇:档案妇联工作自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