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导式教学总结

2024-04-17

三导式教学总结(共4篇)

篇1:三导式教学总结

“三导式”美术教学总结

池喜荣

回顾一学期的美术教学工作,在学校统一领导和个人努力下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特别是在“三导式”教学理论指导下,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改变,教学效果十方显著。

一、教学计划贯彻情况

学期初,和科组教师一起,认真学习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导处工作计划,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以“三导式”理论为指导,结合科组工作的现状和特点,制定了周密详尽的教学计划。教学中认真遵照教学课标,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思想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力推广素质教育,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月教研周活动中,所开公开课“走进云水谣——风景速写”获得师生好评。

二、教学情况:

1、按照学校工作管理规定,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努力上好每一节课。美术科学校安排的课时比较少(一周每班一节)这对于学生来讲的很重要的一节课;对老师来讲是比较难上的一节课。所以才能上好每节课对老师对学生都是很关键的。除了备好课、写好教案外,我还要查阅各种资料,能上因特网时还上网寻找好的教学材料,教学课件,把它们和我所从事的工作结合起来,为我所用。

2、利用学科特点,和自身条件,组织部分学生参加美术兴趣小组。活动的成果喜人。如初二不少的学生绘画功底大大提高,在市美术书法比赛中获奖。

3、本人一直兢兢业业,敬岗爱岗,把满腔热情倾注在三尺讲台上,任劳任怨,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行工作。组织观念强,能遵纪守法,坚守工作岗位,一年来从来未旷工、迟到、早退现象,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每次都认真参加学校的例会学习。

4、在美术课教学中有的放矢,有重点有难点,注意美术课内容的调整,教学中注意体现地方特点,充分发扬我国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 民族 自豪感。美术教学中体现时代精神,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当地的美术资源,丰富美 术教学的内容。美术教学中注意适合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注意循序渐进和趣昧性。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内容的选择注意到联系学生生活的实际,要按 10--20% 的课时比例补充乡土内容,以 反映当地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与爱好;学习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 健康的审美情趣、初步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4、在教学之余,我也注重自身发展进步。除了听课,评课,参加教研组教研活动外,我还注意到要自学。从思想上,利用行评机会端正自己;从行动上参加继续教育学知识,学电脑技术,学教学技能等;在生活上注意形象,为人师表。作为教师教学工作是主要的,但除了教学工作外,我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其它活动如:高中美术特长生培训,学校文字宣传工作等。

三、经验和教训

1.教师要认真贯彻美术课标的精神,处理好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能力培养和 双基训练的关系。在传授双基、培养能力过程中,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 情感陶冶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中生的审美能力。

2.要贯彻启发式原则,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生动 活泼 地学习,大胆地进行艺术表现和创造。

3.教师应加强示范,并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4.要关心美术教学的改革和发展,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实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5.学业考核以平时成绩为主,考核可采取多种方式。

6、对学生美术学习的评价要 尽可能做到态度习惯养成和知识能力发展并重,并鼓励大胆创进和个性发挥,即着眼于实际成 绩,更注重未来发展。

7、美术教学要尽量注意学科间的联系。如在讲到点、线、面等概念时,可联系数学中的相关知识。

2011年12月 今后,我要更加努力,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做出更大贡献。

篇2:三导式教学总结

邯郸市第二十七中学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首要资源,提升教师队伍素质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根本大计。课堂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是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永恒主题。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是加快邯郸教育内涵发展、突破质量提升瓶颈的关键举措,是纵深推进“校本革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为进一步加快教师专业化成长,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投入到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活动中去,我校拟推行“三学三导式”教学模式,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深入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主线,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校本革命”为抓手,以变革教学方法、转换课堂主体为重点,以全面提升教师学科教学和驾驭新课堂能力为目标,促进教师更新理念、提升素质、幸福工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个性发展、快乐学习,促进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二、任务目标

(一)确立新理念。以强化理论学习为抓手,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深入推进理念革命。重点引导广大教师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广泛吸纳先进教育教学理

念,自觉摒弃教师本位的课堂观、知识本位的教学观、分数本位的质量观,全面树立以服务为核心的价值观、以学生为主体的角色观、以发展为标尺的效益观。

(二)提升新能力。以课堂为主阵地,以实战式培训为主渠道,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目标,深入推进“三师”教育。进一步完善广大教师的学科知识体系,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教育理论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艺术审美素养,提高教师践行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能力、驾驭新课堂的能力,形成名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合格教师的教师梯队。

(三)创建新课堂。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深入推进课业革命。打破传统教学“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单调乏味的课堂氛围,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教师的科学引领作用,使课堂教学处于教师精讲、善导、巧评,学生乐学、会学、优学,氛围活跃、和谐、愉悦的状态之中,逐步形成快乐课堂、激情课堂、魅力课堂、高效课堂。

(四)形成新模式。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先进课堂教学模式为借鉴,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的特点以及我校师资和生源特点,探索创建“三学三导式”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三学三导式”教学模式内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界各种新教法层出不穷。这些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为基本特征,以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研究,培养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习惯为基础,而“三学三导式”教学法则集中体现了上述原则。

“三学三导式”教学法即:自学-引导-研学-指导-固学-辅导,其中“学”为核心。首先是一学一导,学在导前,自学为主,学生要自我导向(理顺思路、发现问题),要学中求导(求得客观的恰当指导),教师要以学定导(在课堂上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去定导、启发),师生共同完成第一次教学。然后是二学二导,学导合一,合作为主;学生自主探究本课的重点、难点和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教师及时给予指导,提示解决问题的各种策略、步骤,师生合作调控进程,共同完成第二次教学。再次是三学三导,习导巩固,效率为主:教师或当堂进行达标测试,及时得到反馈,解决问题,或明确演练的任务,有重点地进行辅导,让学生检验独立自学获取知识的乐趣,师生共同完成第三次教学。这三学三导的设计,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和演练学习提供了条件,也明确了任务,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次数和思考深度得到了加强。师生共同完成三次教学,目标明、方法清,操作强,效率高,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方法和较强的自学、探究、运用知识的能力。

1、自学和引导,即课前预习导学-自我导向、学中求导、以学定导。教师在课前(包括课下和课上),要导入新课,提出自学的内容及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自学包括课前预习,课上自学(阅读、感知、观察、思考和尝试体验、查资料、学习讲学稿等),发现疑难,提出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客观依据。在尝试自学过程中,要做到“静”,在静中独立思考,整理思维,然后再清晰表达。本阶段视内容多少,可以安排五至十五分钟左右。

在课前,教师先把教学安排、教学大纲、每课的目的要求和教材编排特点,用屏幕展示、黑板展示、练习册和讲学稿等方式提示给学生,配备适合自学的配套教材和学具,让学生按要求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自学教材的内容(对个别学生给予辅导)。教学目标要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出对知识识记、理解、应用的不同要求。它的设计要具体、清楚,不宜太笼统,要能使学生在自读课文的过程中找到答案。在自学过程中,可做学习笔记,边看边思考,提供动口、动手、动脑。自学中,学生能解决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解决,能自己答的问题由自己答,能自己归纳的问题由自己归纳,解决不了的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要抓纲务本(教学大纲和课本),感知知识脉络,通过打标记、划线、批注、摘要、归纳等明确重点,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变一般性的预习为探索性的自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力,深入钻研。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学会发现、分析、比较、概括、记忆、想象和探索,教师要组织好教学,掌握自学情况。

2、探究和指导,即课堂学习研讨,提出问题、合作讨论、互相探讨、教师指导。这个环节,学生可分头查阅工具书或参考资料,也可组织小组或全班进行专题讨论(思考、操练、锻炼表达和表演能力等),以解决疑难问题。教师巡回指导(了解每个学生的思路与个性特点),可做个别点拨、指导,也可以做集体讲解,一般性的难点、疑点,都会在这个环节得以解决。时间少则五至十分钟,多则可用一堂课。

在探究过程中,精要之点,教材要求的关键点,学生无力弄清的重大难点和需要教师拓展、升华、示范点时,教师也可以精讲,甚至可以详细地讲解。教师讲解重在诱导、点拨或归纳、总结,要着重讲清解决问题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会自己作结论;讲解时要抓住关键问题,运用典型范例讲清实质,定理、定义要讲清来源,并说明性质和应用范围,对同类问题要注意典型引路,不要面面俱到,切忌过多地泛泛讲述;教师示范操作,重在引导学生精细观察,深入思考,鼓励学生边看边模仿操作,并继续提出疑难,发表见解;讲解时,还可根据学生自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问题,启发设问,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索、分析矛盾,找出已知与未

知,现象与本质,从已知转向未知;讲解时,还可根据需要,组织学生讨论,把讲解的内容转为讨论题,这样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使学生明辨是非、开阔思路,加深印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一环节是学生深入理解所要解决的问题,培养发表独立见解的胆量和表达能力的环节,应由师生互动完成。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学生倾听-开发资源-交流分享-活而有序”这几个环节;学生在主动探究时要注意“创设问题-全体参与-发展个性-尝试成功”这几个环节。教师要注意针对性和启发性,通过情境设置,以境育情,让学生明白道理,理解观点,树立正确的信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演练和辅导,即课堂训练巩固及拓展延伸---达标测试、练习作业、实验操作、检查评改。演练是在复习当堂所学内容之后,进行作业和练习,通过演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和巩固,并能得到运用和发展,使知识、技能转化为能力,同时也可得到信息反馈,发现不足及时补救。

在演练时,可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分别提出不同要求。作业题应分必做和选做两种,选做题应着重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对程度较高的同学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可根据需要出一些综合题,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学生最后仍没弄懂的问题,可继续理解教材,查阅资料,也可请教互相研究。演练后要进行小结,这是课堂教学最后的一个环

节。学生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掌握知识或操作的内在联系,把知识和技能系统化、概括化,并把要点、心得记入笔记。同时还可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补救。学生可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写出复习提纲,或做出摘录、卡片,或编出索引。通过小结发现不足之处,还应进一步扩大学习范围,进行课外自学。这个小结应由学生完成。这一环节,是“三学三导式”教学法综合开发学生智能的重要环节。它可用一堂课的一半时间。

“"三学三导式”教学法,它的三个环节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各有区别,彼此之间互相制约、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就主要环节而言,自学是基础,探究是条件,演练是综合发展。在时间分配上,以一节四十五分钟计,学生的自学、探究、演练,一般应不少于三十分钟,教师的导-引导、指导、辅导,一般应不超过十五分钟,师生占用时间的比例大体应为一比三。但是,“学导式”教学法模式,不能有固定时间约束,也不能生搬硬套固定格式,我们应根据教学任务、课程性质、学习对象和学生自学能力等不同情况,也可采用不同的变式,注重实际的学习效果。

四、落实“三学三导式”教学模式对老师的要求

1、教学设计中的“编剧”能力。教师的教学设计既要有指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过教材关。教师要吃透和挖掘教材的育人

因素,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和知识体系,解决知识的结构问题;吃透教材中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要求,解决因材施教、“差异教育”问题;教师是“用教材教”,不是“教教材”,要精选开发素材,精选认知策略,精设反馈渠道,选好教发学法,用好教学手段。教师的这一“编剧”能力,是落实“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基础。

2、教学过程中的“导演”能力。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做好“导”,要为学生的自学、探究和演练搭建好舞台。在激发学生主体意识的“兴奋点”上做好引导,在抓“重点”、突“难点”、解“疑点”上做好指导,在巩固知识体系、提高学生能力的“支撑点”上做好传导和辅导。教师必须根据教材内容,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教师的这一“导演”能力,是落实“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关键。

3、课堂运行中的“演员”能力。在课堂运行中,教师不仅是指导者,而且是参与者和学习者,要全身心投入到课堂运行中,要投入,则需教师过学生关。教师要主动接近学生,通过平等、民主的师生交往,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情感渴求,体验学生的学习情绪,诊断学生的学习障碍,从而确定有效的学习对策。师生一块自学、讨论、体验、探究和演练,一块去理清知识的脉络,把握知识的停靠点,解决疑难问题。教师的这一“演员”能力,是落实“学导式”教学模式的前提。

4、解决问题中的“观众”能力。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学生是主体,自学是核心,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特别在解决疑难问题时,要耐得住“寂寞”,静静地当“观众”。学生能够自己解决的,或自己通过与同学讨论、体验、探究解决的,教师决不导。学生在自学、在思考、在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有时等待也是一种美、一种素养,要做到“不悱不启,不愤不发”。当学生自己解决了疑难问题,作为“观众”要给予鼓励和掌声。教师这一解决问题中的“观众”能力,是落实“学导式”教学模式的重要条件。

五、具体安排:

1、假期培训期间,开展“三学三导式”课堂教学模式培训、“如何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培训,组织同头集体备课编制导学案,举行青年教师说课比赛并评课。

2、下学期,各教研组就新课堂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并进行尝试和改进。

3、每月召开一次“三学三导式”课堂教学模式推进调度会;每月进行一次导学案检查、评比、展示;每月进行一次作业和听课情况检查、评比。4、9月底,参加杜郎口培训的教师上示范课;

5、10月中旬,各组教师上过关课。对于不合格的教师要在教研组的帮扶下,限期整改,听回头课。6、11月底,各教研组推荐一人参加我校的“创建新课堂

”展示活动。7、12月,各教研组总结本学期“创建新课堂”体会,制定改进措施。

篇3:三导式教学总结

一、模式缘起和理论支持

首先, 从学生综合素质上看。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然而学生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包括智力水平, 还包括动手、思维等各方面能力。翻转课堂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组织起来,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游戏、实验、共同体项目、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 帮助学生内化知识, 使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其次, 从笔者自身教学实际上看。2004年, 萨尔曼·可汗通过电话和雅虎通的涂鸦给13岁的侄女纳迪亚辅导数学, 当两人不能同时在线时, 便用画图工具书写讲解, 并录制成教学视频, 放在You Tube (全球最大的视频网站) 上让纳迪亚自己去看。2007年, 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也使用屏幕捕捉软件录制PowerP 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解, 帮助课堂缺席的学生补课。此为翻转课堂之滥觞。同样, 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中学教师, 笔者感到翻转课堂有其独特的魅力。

目前, 历史学科所在的文科类别里, 艺术生占了相当一部分, 而提高艺术生的文化水平, 对整个教学的意义重大。笔者认为艺术生最大的问题在于专业和文化很难兼顾, 他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校外学习专业知识, 并为联考和校考奔波, 以致影响正常的文化学习。如何避免这种矛盾状况, 让损失降到最低, 我想翻转课堂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法。随着科技的进步, 微视频的网络学习不仅可以为缺席的艺术生及时“补课”, 还能让在校的文化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查漏补缺。

最后, 从教学理念上看。

第一,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符合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认为, “大多数学生 (也许是90%以上) 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事物, 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该理论把学生当成可以完全掌握学习内容的主体, 教师在学生面临困难的时候给予帮助。只要学生所需的各种学习条件具备, 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学知识。

第二,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符合戴尔的学习金字塔理论。美国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告诉我们, 不同的学习方式会导致不同的学习效果。具体如图一:

从图示可知, 我们最熟悉也最常用的教学方式———听讲, 学习效果是最差的, 留存率只有5%;而讨论、实践和教授给他人的学习方式, 留存率却能达到50%以上。戴尔指出, 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方式, 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 则是团队学习或主动学习。鉴于此, 翻转课堂把时间主要用于问题探究和小组讨论, 是一种更加高效的参与式学习。

第三,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 “学习不是一种刺激—反应现象, 它需要自我调节, 以及通过反思和抽象建立概念结构”。这种理论强调, 知识不是教师简单地传授得到, 而是学生在一定情境下, 通过人际协作和学习资料, 依据已有经验主动建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适时给予他们自己组合、批判和澄清的机会, 使其完成自身对知识的建构。翻转课堂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方式, 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 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建构。

二、模式结构及内涵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视频掌握主要内容, 课中则以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纽带, 力求实现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与合作性的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具体程序如图二:

从模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翻转课堂主要由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部分组成, 信息技术和课堂活动为其有力支撑。根据这个结构, 笔者把本文的教学模式命名为课前引导、课中辅导、课后延导的“三导式”教学模式。

(一) 课前引导

首先, 确立教学目标。在制作微视频以前, 教师需要对学生和教材的状况有一个明确清晰的认识, 了解哪些内容可以直接讲解, 哪些内容要以探究方式呈现。只有明确目标, 把握重难点和学情, 我们的教学才能更有针对性, 教学手段和课程安排才能更加科学合理。

其次, 制作教学视频。翻转课堂的知识传授主要依靠视频来完成, 优质的微课程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内容, 而且可以吸引学生兴趣, 启发学生思考。在课前视频方面, 该理念分别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第一, 在教师活动上: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 如视频的制作与编辑等。另外, 视频的开头可以设计一些历史故事或幽默笑话, 以此激发学生兴趣;视频的结尾可以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布置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题, 作为视频通关, 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二, 在学生活动上: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的过程中, 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适时停顿或回放。对于不懂的地方或想要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可以记录下来, 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讨。

最后, 发布与交流。目前, 国外的一些做法是把教学视频发布到一个在线托管站点, 如Moodle平台、You Tube网站等, 也可以制成DVD, 让学生带回家观看。这些做法当然值得借鉴, 但结合中国目前网络教学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可以建立一个班级QQ群, 然后把微视频的相关资料上传到群共享里, 让学生自己下载观看。此外, 可以借助QQ聊天工具, 让学生在群里互动沟通, 分享收获与疑问, 或者在网上给老师留言, 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

(二) 课中辅导

翻转课堂是在课前学习的基础之上,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扩展深化所学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 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 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 在设计课堂活动时, 应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 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完成知识的内化。

首先, 提出问题, 解疑释惑。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后, 由于自身认知水平不同, 可能对视频中的某些问题存在困惑。这时, 教师可以根据课前QQ平台上了解的情况, 在进行个别辅导之后, 把一些具有价值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共同探讨, 解答学生疑问, 攻克重难点。

其次, 独立思考, 完成作业。针对视频提问后, 教师出1~2道与书本内容联系紧密且难度适中的材料题, 供学生探究。值得注意的是, 此处作业的难度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可以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 不同基础的学生完成不同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走进课堂, 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再次, 小组协作, 深度内化。爱德加·戴尔的学习金字塔实验证明, 团队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可以使学习内容的留存率达到50﹪, 远远高于传统的教师讲解。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可以准备几个有一定难度和讨论价值的问题, 现场让学生挑选。其中, 把选择相同题目的同学分成一个小组, 每个小组的规模控制在5人以内, 然后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 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子问题的探索, 最后聚合在一起协作探究。

然后, 学生间进行成果展示, 并分享交流。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之后, 需要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展示交流,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看到他人的优点, 弥补自身的不足, 还能够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 提高综合素质。展示成果的方式多种多样, 如展览会、报告会、辩论赛等。在学生展示的环节, 教师需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最后, 教师总结, 提炼升华。学生展示交流之后, 教师需要对他们的学习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在课程的结尾, 可以概括这一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 并用表格形式列出相关的必修与选修模块, 培养学生的通史意识。

(三) 课后延导

良好的教学不仅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知识, 还能激发他们在课下积极探索。课程结束之后, 教师可以在QQ群里布置一些启发性的思考题, 如中外关联、比较的材料题, 或者模仿高考文综第41题开放设问, 让学生把答案发表在群里与老师和同学交流。这不仅能够开阔他们的视野, 给学有余力的同学启发, 还与高考紧密相连, 助学生完成知识与能力的双重建构。

三、模式的实践与反思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与互动化的课堂活动, 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这种在翻转课堂理念指导下的三导式教学模式, 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采取课前、课中与课后的一体化学习, 具有实用价值。下面,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 分别从模式的优点、不足和改善策略上进行反思。

(一) 三导式历史教学模式的优点

第一, 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活动教学论从生存论的角度, 倡导以主动学习为基本的习得方式, 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三导式教学模式突出个性化学习, 无论是课前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观看视频, 还是课中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 都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 其主体参与意识得到增强。

第二, 体现了课堂的交往性原则。在三导式的历史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给予帮助, 学生通过相互协作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这种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 有利于学生在师生和生生的交往中掌握和内化知识。

第三, 实现了知识的深度化教学。知识从内在结构上分为符号表征、逻辑形式和意义系统三个部分。在翻转课堂的理念指导下, 三导式历史教学模式于课前就通过微视频完成了对知识符号表征和一定逻辑形式的学习, 从而把大部分课堂时间用于问题探究, 实现了知识意义的深度教学。

(二) 三导式历史教学模式存在的不足

第一, 教师的专业技术能力面临挑战。三导式的历史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学科功底, 还对其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笔者在初步尝试时, 深刻感到掌握相关计算机技术的重要, 如录制和编辑视频的技巧, 网上平台的发布与交流, 都需要教师好好钻研, 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

第二, 网络信息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三导式历史教学模式需要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 无论是教师制作视频, 还是学生观看视频, 或是个性化与协作化的课堂环境, 都离不开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辅助。目前, 我校云教室和数字资源共享的机制还未建立, 网络信息设施有待完善。

第三,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加强。三导式的历史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观看视频、总结问题, 然后在课堂中与老师和同学讨论, 这一切都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与信息素养。为此, 学生必须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 保质保量地完成翻转课堂的课前任务, 而非敷衍搪塞。

(三) 三导式历史教学模式的改善策略

第一,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保障模式推行。在信息化的浪潮下,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做到与时俱进。开展三导式历史教学模式的时候, 教师要勇于接受和尝试新事物, 积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 并指导学生互动, 保障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

第二, 改变评价方式,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翻转课堂理念指导下的三导式教学模式的评价不同于以往的纸质测试, 它包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等。因此, 在评价反馈中, 教师不能只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还要看到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情感态度上的进步。

第三, 注意分层教学, 灵活运用教学模式。历史所在的文科类别里, 既有文化生也有艺术生, 其中艺术生又分为音乐和美术等不同类型。在实施教学模式的过程中, 教师应根据不同班级的学情, 在保持课前引导、课中辅导和课后延导的基本环节下, 灵活安排课程难度, 使模式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篇4:三导式教学总结

着社会高速度地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育提出更

高的要求。社会进步要求教育进行新的改革,“三导式”教学

就此而生,出现在新时代教育的舞台。

一、“三导式”教学是社會进步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势

在必行

近年来出现的“三导式”教学,主张“以人为本”的教学

理念,包括“导学、导疑、导练”的三个教学环节。它倡导学

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并对所

学知识进行当堂有效训练与评价,把学生当主人,让学生真正

动起来,真正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进而创建紧张、有序、

高效、和谐的课堂教学。“三导式”教学的出现,缓解了社会

进步与教育的一些矛盾,其势在必行。

二、“三导式”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一)“三导式”教学的优点。“三导式”教学强调“以

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

态,由教学中的“要你学”这种被动的状况转为“我要学”,

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各自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三导式”教学课堂中,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

问题,合作探究问题,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实现学习能力的提

高。等方面,均有较为优异的表现,为培养适应未来的新型人

才奠定基础。“三导式”教学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

师在“导学、导疑、导练”的三个教学环节,始终起到引导、

疏导、指导的作用,保证教学质量与学生能力培养的统一

(二)“三导式”教学的不足。“三导式”教学也不是十

全十美,就目前实验阶段,它同样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

在:对于一向以来跟着老师学或其他有被动学习习惯的学生来

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它对老师有更高更新的要求。它要

求教师在“导学、导疑、导练”的三个教学环节中,一定要善

于把握好“导”的尺度。过多的“导”,不易达到提高自学能

力的目标;过少的“导”,易造成学习不好的学生不知所措,

无从下手。

三、“三导式”教学与课堂教学艺术的整合

“三导式”教学侧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课堂教学艺

术能更好地辅助“三导式”教学有效、有序地开展,二者相辅

相成。“三导式”教学与课堂教学艺术的整合,即能提高教学

质量,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能得到提升。在“三导式”教学与

课堂教学艺术的整合中,教师应注意两点:

(一)要求教师融会贯通“三导式”教学理念,树立“以

人为本”的教学观念。面向全体学生,同时承认差异,因材施

教,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通过激发学习兴趣,疏导情感

和引导方法,渗透“三导式”课题的理念。同时,教师一定要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处于指导的地位。“三导式”课

堂并不是完全任由学生自学,它要求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

程中,给予他们及时有效的指导、引导。如:引导语言学习成

功者不断总结、优化认知策略,引导学生发现学习,教师为他

们导航;疏导不太成功语言学习者,避免消极的学习策略和形

成积极的学习情感策略,教师为他们导疑、导情;指导语言学

习有困难者,使用有效的外语学习策略,教师为他们导法。

(二)在教学实际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想学学不懂,

有些学生已放弃英语的学习。究其原因,发现他们在学习英语

时存在着很多心理障碍:缺乏自信,没有学习动机,对英语不

感兴趣,更谈不上有学习热情了,甚至不敢开口说英语,当然

也就谈不上对老师提问题了。还有一些学生学习习惯很差,在

学习上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主动学习的习惯:不会提前

预习课文,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上课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下

课后连英语书都不翻一翻,全部的英语学习就仰仗那课堂上的

45分钟,结果是学了后面忘了前面。这类学生就走上“不会

学——不敢学——学不会——不想学”的路,越学越不会,越

不会越不想学。对于“越不会越不想学”的学生,笔者通常采

用几种方法来激励他们继续学习下去。其一、不放弃他们,因

材施教,设计较简单的任务让他们去完成,让他们也能体验到

成功的喜悦,并对他们的成绩给予及时的表扬,以此来树立他

们学习的信心。其二、在班级或小组内开展“结对子”活动,

以好带差。其三、班级按学习层次划分为几个小组,同等水平

为一组,开展竞争活动,每个月对各小组进步显著的学生张榜

表扬。其四、走进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让学生体会到教师

用应良苦,再也不好意思放弃对英语的学习。四种方法同时使

用,那些原本“不想学”的学生只好改变初衷,重新对待英语

的学习,从“不想学”——“想学”——“学得会”——“更

想学”的转变。同样的教学内容,当用上通俗易懂简单的话来

引导学生,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掌握的就更好,且不容易忘

记。一旦学有所成,积累一定的学习技巧,就越学越有味,越

学越想学,越学越会。

总之,任何对有利用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方式、方法,

就值得推广。“三导式”教学确实势在必行,讲求课堂教学艺术

也不容忽视。在教学中,只有“三导式”教学与课堂教学艺术的

整合,才能即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作者单位:福建龙岩市适中中学)

上一篇:柏垭中学森林防火材料下一篇:古诗鉴赏题得高分常用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