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ot分析战略管理

2024-08-02

swot分析战略管理(共8篇)

篇1:swot分析战略管理

三、物流战略

SWOT分析(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

S优势:

1.强大的融资能力

具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可以支撑苏宁易购坚持下去,解决了苏宁易购招揽人才、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存在的资金问题。苏宁易购可以靠苏宁电器作强大后盾,保证其正常运作,实现良性循环。有了强有力的基础,加之规范的商业操作,苏宁易购有条件实现预期的商业目的。

2.苏宁易购拥有具有竞争力的领导班子和管理团队。

以张近东和苏为民为核心的领导班子是与国美、大中等大卖场的激烈竞争中不断进步,逐渐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竞争能力。

3.苏宁易购物流配送链不断建设和发展。

经过10多年的磨练和积累,如今的苏宁不但拥有着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而且已有40多个物流配送中心,其中还有一个占地40亩的中央立体式的配送中心。近期又选择南京、北京和杭州三地作为一期投资地点,对三地的投资额度基本均等。北京物流中心的选址初步意向定在通州,整个中心占地60亩,库存面积近4万平方米。该物流中心建成后,将辐射东北、山西和京津冀地区。目前,该物流中心不日即将开工建设。自此,苏宁商品的物流配送彻底告别租赁时代。

为了加速产品流通,苏宁建立了自己的智能配送中心,以配送中心为核心,上与供应商相联,下与连锁超市相接,建立起了自己的企业联盟,并把它们纳入自己的供应链中加以管理,从而使产品可以实现及时生产、及时交付、及时配送、及时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4.苏宁完善的信息系统。

苏宁在信息中心、供应链的完善等方面也进行了相应的投资,通过ERP系统不仅实现了企业总部、分部、配送中心以及售后服务等企业内部的信息共享,而且实现了信息的“BTOB”,吸引了包括三星、索尼、海尔、海信等企业并实现了与他们的信息系统无缝链接。苏宁与国内外著名供应厂商摩托罗拉、诺基亚、索尼、海尔达成协议,基于国际电子行业通用的数据交换准则ROSETTANET协议,建立订单、发货、入库和销售汇总的数据处理流程。这一平台的搭建成功,使中国家电和消费电子类产品的供应链管理已经从上游厂商的制造环节,延伸到零售渠道环节,构建共同的销售信息平台,决定采购供应和终端促销。

苏宁还引进SAP系统以进一步强化公司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随着企业SAP系统的上线,公司的资产运营效率和人力成本等优势将充分体现。随着SAP信息系统的引入,公司将在不久的将来在江苏、浙江等地方重新整合物流配送中心,大区域的物流中心将取代目前每个城市均有的物流配送中心,以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

5.政府大力支持

苏宁电器作为中国家电连锁业的开路先锋,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造福了亿万中国民众;苏宁电器十八年来的发展,中国政府是历历在目的,中国政府很期望这样的有潜力的企业能够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很希望苏宁电器这一中国品牌成为家电业的“沃尔玛”。政府的大力支持可以保证苏宁电器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中国本土茁壮成长。

6.具有优秀的品牌形象,良好的商业信用

传统家电连锁卖场在生产商资源、品牌、后台供应能力方面具有先天优势。苏宁与国内制造企业有着紧密的合作,在供货方面应该有其优势,而且中国消费者还是比较信任大型传统的家电渠道。苏宁电器历经十八年的发展,这一品牌已经深入人心,盛赞颇多,这对于苏宁电器的未来能够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光顾奠定了基础。

W劣势:

1.苏易购的网络信息化建设和研发速度不够。2010 年京东网的研发人员超过 1760人,这已经相当于一个中大型软件公司的规模,员工工资每年就有几亿的投入,主要是信息系统,京东网所有的信息系统都是自主开发的,包括 ERP、仓储配送等所有的管理系统。功能模块可分为前端、后端,流程模块可分为产品、设计、研发、测试、运维。采用该系统后,成本降低了、运营效率提高了,这是京东的核心竞争力。2011年苏宁易购要打造的6000人团队里仅有500人将从事信息系统研发。开发力度不足,技术人员不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苏宁易购的网上服务系统建设。

2.易购此前的小品类配送不尽人意,其主要原因是货源管理不当(3C类集中存放在大城市的中心门店,调配反应慢,百货类全部从南京仓库发货)以及全部交由第三方物流配送所致。物流压力巨大,需要满足300万件货品的存储需求。每小时处理5000 个订单。满足350 家门店调拨,实现方圆200 公里的24 小时送货,使得送货速度缓慢。

3.企业对 B2C 网购平台运营经验不足并存在许多问题。苏宁电器于2009年8 月18日开始上线并偿试运营网上商城,它是苏宁电器集团不同于实体店的网上销售平台,直接面对客户B2C网上商城。2010年1月25日,苏宁电器在南京总部宣布,公司的B2C网购平台“苏宁易购”将于2月1日正式上线,并将自主采购、独立运营,苏宁电器也由此正式出手电子商务 B2C 领域。在苏宁电器涉入B2C领域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除了经验不足,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

①苏宁网上商城的论坛不规范

论坛的规范性有助于客户了解产品,了解苏宁促销活动,同时也可以向企业提出疑问,如送货时间,以及网上商城购 买的东西与实体店购买有什么区别等等,客户也可以通过看论坛里其他人的问题及员工的解答,可以解除心中的疑问,放心购买,但苏宁在这方面却做得不是很好。

②苏宁网上商城体验感不强

消费者基于传统消费习惯更倾向于可见到实物的、体验式的消费,对于虚拟网络购物仍心存疑虑。因为在其它B2C电子商务网站购物时,消费者往往会有一些的不良体验感:这就导致对虚拟商店的不信任、而且由于交互界面的技术性太强、需要长时间才能找到需要的商品、提供的图像和文字信息并不能促使消费者下决心购物。③实体店与网上商城的价格冲突

网上商城上的商品定价是一个相当有难度的,它必须要保持网上商城的价格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然而家电行业的价格变化太复杂,太随意,有的产品明显由受到季节影响,而且由于实施网上销售就导致网上商品价格比实体店低,如果一样就会导致网上商城没有竞争优势,这是一个相当难解决的问题。

O机会:

1.网购行业不断发展

随着未来中国消费品总额的增加、消费者对网购接受程度的提高、国家对于网购行业的法律法规不断健全,现代化、专业化的实体连锁企业顺势进入,必将推动家电B2C行业繁荣发展。

2.具有扩大客户群的空间及产品细分市场

目前苏宁进入了不到50%的可销售区域,在已进入区域的市场份额也并未达到应有的水平。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人对家电将有更大的需求,因此公司未来仍有较大的店面及收入扩充空间。

3.出现向其他地理区域扩张,扩大市场份额的机会

苏宁电器不仅拥有巨大的中国市场,同时也有可能以绝对优势参与今后的国际竞争。中国家电制造商的低成本以及制造行业的产品日趋国际化,为今后苏宁电器带着中国的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积累了一定资本。

4.政府的重视和支持

政府部门为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诸如,在市场准入政策方面,帮助重点物流企业获取国际货代资格,并进入海运、航空以及公路、铁路运输市场。在土地用地政策方面,用电政策方面还有财政金融政策方面都给予政策优惠。

T威胁: 1.法律未健全所留下的威胁

市场竞争机制和市场管理法规不健全,发展物流配送所需的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尚未出台,基本上无统一法律法规可循,对社会性的物流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致使不正当竞争较为严重。专业物流组织策划企业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法律承认,从而限制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2.来自五力模型中的威胁

例如同行业中有些家电连锁企业,也在自建物流配送中心,应用信息系统,将更高效地运行自己的物流体系,相比之下,对苏宁易购的物流会产生一定的威胁。

篇2:swot分析战略管理

未来就业方向:通过省考或者国考成为公务员或者加入国企财会之类,力求稳定为主。

S——优势

环境优势:社会经济不断发展,需要会计的很多。

专业优势:某大学会计专业学生,拥有很强的师资力量和图书馆资源。且会计专

业是南财大的王牌专业。

个性优势:对事物有求知欲,有好奇心。有目标,肯吃苦。有领导力,组织能力。家庭优势:家人支持自己的选择。

W——劣势

环境劣势:会计是目前很火爆的专业,每年学习会计的人就有很多,单就这个学

校而言,有很多的人会选择转到会计系,也就出现了大三十几个会计

班的传说。“高不成低不就”现象还是存在,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比

较困难。

个人劣势:不善于创新,而且对于会计的专业知识认知不够。缺乏专业技能。家庭劣势:没有强大的后台,而且父母不希望自己离家太远。

O——机会

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各种人才。

学校:有强大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有强大的教师队伍,各种学长学姐会提供各种

经验。

信息:有各种网络资源可以学习。

T——威胁

社会:全国各种财经或者非财经的会计专业都在扩招,或差或好的提供各种竞争

者。考公务员或者就业都是一件很艰巨的事。

学校:允许非会计专业的转专业,所以会计专业人数一向最多。而且学校不是

211或者985相对而言竞争力比较弱。

个人:目标是公务员,所以竞争力很大,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都是相当残酷的。

未来战略计划:

会计是有分层的,所以在大学期间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努力成为拥有相对高级技能的人。关注各种财务经济信息,以图跟上时代,为将来就业做准备。大三开始着手公务员考试准备,为考上公务员做准备。跟学长学姐师长交流,为将来更好的融入职场做准备。

就考公务员或者加入国企而言,加入中国共产党优势略大,所以要努力向党靠齐,大学期间一定要入党。

篇3:swot分析战略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新军事革命的深入发展, 知识军事作为一种崭新的军事形态蓬勃兴起[1,2]。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战争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已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知识化的战争催生知识化的管理。面对这一变化, 作为保证部队战斗力生成、巩固和提高的装备管理工作必须着眼新军事变革对装备管理的新要求, 积极变革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方式, 确立知识管理战略, 推动装备管理由信息化管理向知识化管理发展。推进装备知识管理战略的首要步骤是制定合适的知识管理实施策略, 将SWOT分析方法用于部队实施装备知识管理战略的分析之中, 尝试确立部队装备知识管理的科学发展战略, 以期寻求一条符合我军装备管理实际的知识管理制胜之道。

1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

1.1 知识管理与部队装备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 (knowledge management, 简称KM) 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 但对知识管理的深入研究则始于90年代。知识管理, 顾名思义, 就是对知识的管理, 但对知识管理概念的科学定义, 目前理论界还没有给出一个最终的定论。但从知识管理的内涵上来讲, 其目的就是以信息技术为手段, 以行为科学理论为指导, 通过促进组织和个人学习, 使人们生产、共享、集成和应用知识, 从而为组织创造新的价值。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和发展[3], 它以知识为基础, 以交流和共享为手段, 以信息技术为支撑, 以人力资源为核心, 以提高组织的应变能力、革新能力、人员技能和协作效果为目标, 强调要在最短的时间, 最佳的场合把最合适的知识提供给最合适的人, 以创造最佳的价值。

基于对知识管理的认识, 把知识管理理论应用到部队装备管理之中, 提出了“部队装备知识管理”的概念:部队装备知识管理就是在部队装备管理过程中, 通过对部队装备管理知识资源的生成、识别、获取、储存、共享、利用和创新等一系列活动, 实现提高装备管理效益的过程, 其目的是促进部队装备管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促使装备管理知识资源的合理使用和优化配置, 提高部队装备管理的知识力以及由知识力向管理能力转化的效率, 确保装备管理职能的有效发挥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装备管理知识包含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3], 显性知识是指那些可以通过文字记录和传播的知识, 便于编码化, 利于交流, 如装备的战技能指标、管理理论、规章制度等, 而隐性知识则难以用文字记录和传播, 而是内化于个人的头脑、心灵之中, 如管理技能、个人认知、经验阅历、情感要素等。部队装备知识管理通过促进组织中这两种形式知识的相互结合与转化、利用与创新为装备管理效益的提升提供动力。

1.2 部队实施装备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

当前, 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和装备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部队装备管理知识资源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的趋势, 客观上对部队实施装备知识管理提出了迫切要求。部队实施装备知识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利于部队装备管理信息资源的有序化。通过对装备管理过程中大量的知识进行整理、分类, 实现有序化管理, 使管理流程更加透明流畅, 各个阶段更加紧密有序, 为管理人员提供知识共享的环境, 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二是有利于官兵素质的提高。通过对装备知识的获取、传递和有效利用, 提高组织的创新能力, 注重集体智慧的挖掘与利用, 关注一个组织整体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三是有利于推动装备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推进建立柔性的、灵活的知识型装备管理组织。这种知识型装备管理组织不仅能够有效缩短信息和知识传递的路径和时间, 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与应变能力, 而且能够激发组织上下级成员的交流与互动, 缩减管理流程, 驱使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发展。四是有利于提高部队装备管理效益。知识管理特别关注知识的共享和利用, 注重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装备知识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信息的流动、扩散以创造更多的知识, 使需要者正确且快速地获取知识。在知识管理理论的指导下, 装备管理机构能够更快地获取内部和外部的信息和知识, 更好地适应环境不断变化的需求, 提高决策效率, 最终提高部队装备管理效益。

2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的SWOT分析

2.1 SWOT分析方法概述

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 是Strengths (优势) 、Weaknesses (劣势) 、Opportunities (机遇) 和Threats (威胁) 的英文缩写语, 是一个用于战略环境分析的结构化方法[4]。这种方法在对研究对象的外在机会和潜在威胁及内部优势和劣势等四个要素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 构建SWOT分析矩阵, 将各因素相互匹配, 得出一系列战略组合, 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和采取相应的战略对策, 以充分利用有利态势, 避免不利态势, 从而选择最佳战略, 其主导思想是:抓住机遇, 强化优势, 避免威胁, 克服劣势。其具体实施步骤是:

(1) 分析环境要素, 罗列对象的优势和劣势, 可能的机遇与威胁。

(2) 构建SWOT矩阵, 形成SO、ST、WO、WT策略。

(3) 对SO, ST, WO, WT策略进行甄别和选择, 制定行动策略。

2.2 SWOT分析方法在部队装备知识管理战略中的应用

把SWOT分析方法运用于部队装备知识管理战略的分析过程之中, 可以对部队装备知识管理战略所处的情景进行全面、系统、准确的研究, 从而有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 更好地推动装备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基于SWOT分析的装备知识管理环境因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内部因素条件, 包括装备知识管理战略实施的内部优势和劣势;一类是外部环境条件, 包括装备知识管理战略实施的外部机会和威胁。

(1) 内部优势

①具有一定的信息化基础做支撑。

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发展和延伸, 而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在信息化条件下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才会日益凸显, 也只有在信息化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更好的知识管理。当前的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为部队知识管理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平台。

②部队装备管理人员的素质有了整体提高。

只有高素质的人才能更好的发现知识、利用知识、创造知识、推动知识共享。随着国家教育水平的提高和参军优惠政策的实施, 装备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 为实施装备知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人力资源保证。

③对知识管理的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人们对知识的作用日益重视, 军内的一些有识之士对部队实施知识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 为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起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引导作用。

(2) 内部劣势

①思想观念落后。

对知识管理的认识还不够深, 对于知识管理的关注度还不够高, 缺乏主动参与知识管理的积极性, 认为实施知识管理并不是简单的事, 跟自己也没多大关系。

②理论研究滞后。

虽然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已经被提出了很久, 但我军对知识管理的研究还很少, 更不要说在装备管理领域, 装备知识管理理论体系的缺乏难以指导部队有效进行装备知识管理实践。

③缺乏配套健全的体制机制。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和体制、运行机制滞后, 难以有效营造装备知识管理的良好环境。

④人员流动性大。

部队是铁打的硬盘流水的兵, 每年有大量人员流出装备管理系统, 造成了知识的大量流失, 不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沉淀。

(3) 外部机遇

①国内外对知识管理理论进行了大量 研究, 并 在多个领域进行了实践, 取得了良好效果, 为部队实施装备知识管理提供了有益借鉴。当前, 关于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流派纷呈, 文献大量涌现, 为实施装备知识管理提供了多角度的理论参考, 而一些大企业、机构的知识管理实践和做法, 尤其是外军的知识管理实践为我军部队实施装备知识管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②新军事变革的深入发展, 以及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为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提供了良好条件和重要基础, 知识化的战争呼唤知识化的装备管理。

③科学管装的外部环境。当前, 随着武器装备在战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及我军高技术装备的大量列装, 对装备的科学管理需求不断提升, 为实施装备知识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4) 外部威胁或挑战

①高技术装备发展迅速。

高技术装备技术含量高, 包含的知识资源多, 大量的高技术装备研制及列装将使部队装备知识管理的内容增多, 难度增大。

②人才竞争加剧。

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当前各行各业对人才的抢夺日益激烈, 客观上造成流入部队的高素质人才减少。

综合以上分析, 构造装备知识管理战略的SWOT矩阵框架如表1所示。

3 部队实施装备知识管理的战略选择

通过SWOT分析, 结合我军部队装备管理建设实际,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的发展战略应是“机会-优势-劣势”全面战略, 即WSO战略。在这一发展战略指导下,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的发展思路应当是“抓住机会, 拓展优势, 转化劣势”。

(1) 科学制定实施战略, 搞好总体设计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人员、资金、技术、组织机构、制度环境等诸多方面, 必须科学谋划, 制定可行的实施战略。要立足实际, 在搞准需求的基础上, 认清知识管理与信息管理的关系, 把装备知识管理纳入到部队装备建设的整体战略之中, 科学确立装备知识管理的方向目标、内容体系、方案措施及配套机制, 从总体上进行统筹和设计, 保证部队装备知识管理实施的合理性和有序性。

(2) 推动管理理念更新, 加强理论研究

先进的管理理论是推动装备管理变革的重要保证。部队装备建设要积极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理论, 提高管理效益。首先, 大力宣传知识管理的理念, 推动装备管理人员观念的转变, 形成开展装备知识管理的良好思想基础。其次, 积极进行理论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量的知识管理理论和案例进行研究、消化、吸收, 并与我军部队装备管理的客观实际充分结合, 构建能够有效指导部队装备知识管理实践的科学理论体系。

(3)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 提供环境保证

部队装备知识管理是一个复杂的人机结合系统, 必须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体制机制环境, 确保其有效实施。通过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 构建学习型组织, 建立知识社群, 营造知识管理的组织文化, 实现装备知识的快速传递和共享。同时, 通过制定装备知识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制度, 适时设立知识主管 (CKO) 制度, 采取科学的计划、控制、评价和激励措施, 保证装备知识管理战略的有效落实。

(4) 深化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 奠定知识管理基础

信息化建设是实施装备知识管理的重要基础, 知识管理则是信息化建设的更高目标。知识管理的实施离不开信息化的技术平台和物质基础。当前, 随着部队装备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 虽然知识管理的实施具有了一定的条件, 但要实现高水平的知识管理还需要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水平, 构建更加完善的信息处理系统和知识共享平台, 为实施知识管理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5) 坚持以人为本, 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知识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科学化、知识化管理理念[7]。它强调技术、组织与人的密切结合。其中人是中心, 组织是保障, 技术是支撑。因此, 实施装备知识管理, 必须强化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注重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培养, 充分发挥人才自身的作用。高素质人才本身拥有大量的知识资源和相关技能, 并且能够有效的理解、收集、传递、创新知识, 促进组织知识资源的积累和共享。二是要营造成才环境, 促进自我成才。通过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鼓励、引导大家自觉成才, 从而使其真正成为装备知识管理实施的推动力量。

4 结束语

随着我军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深入和知识资源在装备管理中的作用不断凸显, 装备知识管理必然成为部队装备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如何根据部队实际, 趋利避害, 选择合适的装备知识管理发展战略, 需要我们深入探讨。SWOT分析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分析的思路和途径, 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摘要:知识军事时代, 知识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 已成为部队战斗力生成的重要源泉。装备知识管理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 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对于提高部队装备管理效益和保障效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对部队装备知识管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部队实施装备知识管理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了系统分析, 并对部队装备知识管理战略的实现途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装备管理,知识管理,SWOT

参考文献

[1]杨富强, 付彪.知识军事时代需大力推行知识管理[J].军事学术, 2004 (5) :67-68.

[2]张元伟.知识管理:知识军事时代军队管理的新要求[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04, 17 (6) :87-89.

[3]顾基发, 张玲玲.知识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9:3-6.

[4]张德勤, 高飞.军事隐性知识管理的发现与共享[J].炮学杂志, 2009 (3) :89-90.

[5]韩冬梅, 刘丽杰.美军知识管理及对我军信息化建设的启示[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 2009, 16 (2) :93-96.

[6]游伟.基于SWOT方法的武器装备发展战略环境分析[D].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06.

篇4:奇瑞进军伊朗战略的SWOT分析

[关键词] 奇瑞 伊朗 SWOT

一、绪论

2004年6月,伊朗汽车消费者协会主席马苏德?德黑兰奇宣布,一款由中国和伊朗合作生产,面向低收入阶层的轿车获得生产许可。这次上汽集团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与伊朗SKT公司的合作吹响了中国汽车产业资本输出海外市场的号角。中国汽车厂商选择伊朗这样消费能力有限的市场确是深思熟虑之举么?我们按照SWOT分析方法来分析奇瑞在伊朗建厂生产汽车这一战略。

安德鲁斯在其经典性著作《公司战略的概念》中提出了一个战略分析框架,即SWOT分析。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二、战略综述

奇瑞以技术合作的方式与SKT公司在伊朗东北部马什哈德市合作办厂,建立奇瑞轿车生产基地。SKT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土耳其BIRSA汽车城的土耳其公司,在伊朗注册有分公司。马什哈德系伊朗重要的工业城市,以生产汽车零部件著称。奇瑞力图效仿德国大众在中国的发展模式,将技术与组件输出到伊朗,并负责人员培训,派出管理和技术人员,全面参与设备设计和安装、建立销售网络等工作。SKT公司则负责厂房、设备、人员。项目一期工程设计产能为3万辆,2004年建成投产。合作初期,双方先以进口散件组装方式生产奇瑞现有的A11及后续改进车型,主要使用奇瑞公司在国内生产的汽车零配件,部分使用SKT公司生产的零配件。这种方式使作为技术转让方的奇瑞公司稳赚不赔,进退自如。

奇瑞在伊朗的目标客户群瞄准了伊朗大城市里有购买力的经济型轿车潜在用户。伊朗人民收入不高,家庭用车以低档经济型轿车为主,连中档车都很少有人问津。在伊朗的公路上,很容易看到二三十年前生产的轿车仍在行驶,至少有一半的轿车需要淘汰。伊朗政府拟从政策和资金上推动超龄轿车的报废,这项工作首先要从德黑兰等大城市逐渐展开。因此,伊朗的低档轿车市场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具有可观的扩容空间。

然而伊朗轿车市场的巨大潜力不仅吸引了奇瑞,也吸引了其他厂商,使得汽车业在伊朗的竞争也十分的剧烈。那么奇瑞在当地究竟有什么样的优势和机遇,又面临怎样的挑战呢?

三、奇瑞在伊朗汽车市场的SWOT分析

1.S-优势

奇瑞的产品成本低,价格低廉。奇瑞公司在国内通过滚动发展的方式和良好的运行机制有效地控制了投资成本、财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使其产品极具价格竞争力。奇瑞在伊朗办厂也输出了这种机制。以低于对手的价格,向伊朗消费者提供同样性能的轿车,以此打开销路。奇瑞作为后来者,要同标致、大宇竞争,必须拥有优于对手的性价比。

奇瑞产品的定位符合伊朗消费者的要求。在伊朗市场上,奇瑞汽车的技术不落后,造型和舒适度都很符合当地人的心理需求。其目标客户群定位也很准确。

质量赢得口碑。奇瑞通过了国家级完善计量检测体系的评审确认,获得了“国家一级计量水平”的资格认可;是国内首家成功进行侧面碰撞实验的企业,通过了国家轿车质量检测中心质量认证体系中心组织的ISO9001体系认证;通过了德国莱茵公司的现场审核,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国际汽车生产质量控制體系ISO/TS16949标准认证的整车制造企业。奇瑞对产品质量的重视程度为其在出口国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古巴,还被作为政府的国务院用车。但是前文也已经提到,伊朗的消费者对奇瑞并不熟悉,奇瑞要通过一定的宣传才能使当地消费者也认同。

2.W-劣势

缺乏完整的当地销售和服务体系,尤其是售后服务上的欠缺。没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就会失去市场,但面对分布在3个大洲的众多用户,奇瑞汽车在售后服务网络的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前期成本大。如前文所述,伊朗消费者对中国汽车工业的现状知之甚少,在多数人眼里,中国的汽车工业比较落后。奇瑞进入伊朗轿车市场之前,就必须进行必要的广告宣传,扩大知名度,另外还需建立具有一定覆盖面的售后服务网,这些都会增加奇瑞在伊朗前期的经营成本。另外还存在着资金链过长方面的问题。

3.O-机会

伊朗在政治上憎恨西方,从而使西方的汽车在伊朗市场上也没有收到很大的欢迎。伊朗一直遭受美国的经济制裁,在美国的资产被冻结,“9.11”事件后,布什总统延长达马托法,宣布伊朗为“邪恶轴心”国,阻止伊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相反,中国和伊朗两国政治关系良好。根据我国驻伊朗大使馆经济商务参赞处的信息,1971年8月16日,中伊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之初,两国交往较少。1982年,伊调整内外政策,多次向我表示发展关系的愿望,我予以响应,双方交往增多。中伊贸易始于1950年。两国建交以后,双边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002年双边贸易额已达37.42亿美元。

另据新浪汽车网载文说,伊朗当地时间2006年8月30日,伊朗工业部副部长马赫迪-莫菲迪会见了在德黑兰考察的中国汽车记者团,在会谈中展望了中伊合作前景,他表示,伊朗汽车在中国有投资,中国汽车也在伊朗有投资,汽车是中伊友好合作的印证。

伊朗的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巨大,其优良的用车环境促使人们对汽车的消费有很大的热情。在伊朗,上路费微不足道,一辆四缸轿车每年仅交纳约合几十元人民币的税。在能源方面,伊朗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是OPEC第二大石油输出国,政府规定的燃油售价比矿泉水还要便宜。根据新浪汽车(www.sina.com.cn)2006年9月的资料显示,汽油每升9.5美分,柴油2美分,每升汽油约合8角钱人民币。高速公路缴费和停车费用很低。伊朗城市公共交通事业不发达,以首都德黑兰为例,地铁运营线路很短,公交车尚未形成网络,许多市民外出要与别人合乘出租车。私车拉客是合法的,且不必交纳营业税。在上下班交通的高峰时间段,反而受到政府的鼓励。客观上,政府有关政策在鼓励私人购车。

伊朗的投资环境有所改善。2001年5月伊朗议会批准了“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到2002年5月正式生效,8月通过投资法实施细则。新的投资法拓宽了投资领域和方式,包括了除石油工业以外的所有工业领域,投资比例没有严格限制,投资的本金和利润可以自由汇出境外,投资安全度有所提高。2002年3月21日伊朗中央银行合并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建立统一的银行协定汇率,与国际通行的汇率制度接轨,取消对国营公司的汇率补贴,使私人公司和国营公司的处于平等的竞争条件。同时,由于在伊朗建厂可以帮助改变其当地的工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所以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关税和其他方面。

人才方面,海外建厂有利于吸引国外的优秀人才的加盟,不仅为本公司赢得了新生力量,而且由于本土化人才更熟悉当地市场,有力于奇瑞在当地的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展。

4.T-威胁

伊朗对进口整车征收高额关税,使中低档车进入伊朗市场时已失去价格优势。伊朗不是WTO成员国,为保护其民族汽车生产,伊政府多年以来一直采取高关税的措施限制进口汽车。20世纪90年代伊汽车进口关税曾高达百分之三百,2005年的进口关税为100%。近年来,伊朗政府更是明令禁止进口汽车,外国汽车要打入伊朗汽车市场必须走在伊朗组装的路。

激烈的竞争环境。根据我国驻伊朗大使馆商务参赞处的报道,伊朗每年生产30余万辆轿车。“培健”是伊朗早先从英国引进的车型,已实现国产化,售价只有六七万元人民币,稳坐国内轿车销售量的第一把交椅。剩余的一小部分市场空间留给了在伊朗组装的外国车,法国标致和韩国大宇轿车所占份额最大。早在10年前,法国标致、韩国大宇组装轿车便抢滩伊朗轿车市场,他们建立了健全的售后服务体系,价格适中,能为伊朗人所接受,有较高的知名度。继标致405型轿车之后,售价在10万~11万元人民币之间的标致206型轿车目前开始在伊朗流行。

避免价格战。尽管奇瑞汽车的成本低廉,但是如果与使用了很久的二手车,甚至是应该报废的车相比,这种价格优势就显现不出来了。而在伊朗,国家交通管理部门对报废车没有法律法规限制,报废车不报废已成合法,低价燃油也是报废车不能更新的重要因素。这些报废车以及二手车的竞争带来的冲击很大,避免价格战是应该注意的问题。

技术壁垒,主要是安全排放方面的问题。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对尾气排放要求越来越高,2006年8月29日,欧盟就敦促汽车制造商加速降低新车尾气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制造商不能达到此前自愿设定的标准,欧盟将采取强制措施。由于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距离,特别是在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方面,中国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落后近10年。目前,国内即使是达到排放标准的车辆,其一氧化碳排放量也在欧洲车辆的两倍左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排放量是欧洲车辆的3倍以上。

此外,奇瑞在伊朗当地生产还面临着技术复制带来的威脅;海外投资的风险;以及文化宗教方面的问题。

四、应对方案

在资金链问题上,奇瑞已经得到中国进出口银行政策性金融手段的支持。2005年3月4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和奇瑞汽车有限公司将在北京签署《出口信贷支持国际经营合作协议》,协议金额为50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支持奇瑞公司在未来3年内的机电产品、成套设备、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以及境外投资、对外承包工程等“走出去”项目。

在售后服务方面,2004年6月奇瑞汽车启动了国际服务行动,两名特级工程师从芜湖启程飞赴叙利亚。同时很快全面启动了海外市场服务系统,设立售后服务窗口与国外经销服务商接口,定期派相关人员外出做技术支持与培训,并要求国外经销商派人到公司学习维修方面的知识。目前奇瑞在中东地区的售后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服务中心和零配件库也将逐步运转起来,以保证奇瑞汽车无论其型号和配置如何,都能得到充足的零配件供应。

在技术壁垒上,奇瑞已经开发完成的2.0升汽油机和1.9升MPI TCI发动机性能非常优越,其中1.9升MPI TCI发动机测得的百公里油耗仅为5.3升,排放达到欧IV标准,并具备了向欧V升级的能力。此外,奇瑞汽车的冲压、涂装、焊接和总装四大工艺都采用国际先进技术和设备,不断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其中的涂装生产线是世界最先进的五条涂装线之一。

从奇瑞伊朗项目的首次谈判到现在CKD项目合作的成功,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业进军海外的可能,也为奇瑞公司在其他地区进行CKD项目积累了经验,树立了信心。自2004年4月起,奇瑞公司开始与马来西亚ALADO汽车公司正式就ALADO汽车公司在马来西亚代理销售、制造奇瑞汽车展开洽谈。同年11月12日,ALADO公司与中国奇瑞汽车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奇瑞汽车将全面授权马来西亚ALADO公司制造、组装、配售和进口代理六种类型的奇瑞牌汽车。2006年9月,奇瑞与伊朗国内最大的汽车公司IKCO的合作已经展开,最初仍会采取CKD模式,但经过一段时间过渡后,最终会实现在当地的本土化生产。日前IKCO官员Naser Marzbani再表示,如果中伊双方有关轿车生产和出口事宜的谈判最终敲定,伊朗将于2008年初开始生产奇瑞S21型(QQ6)经济轿车,Naser Marzbani同时表示,3年内该厂将生产20万辆奇瑞S21型(QQ6)汽车。

可见,当初进军伊朗的战略实乃扬长避短的深思熟虑之举!也为中国汽车厂商走出国门铺下了前进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林平:《汽车史话:汽车发展史》,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1日

[2]R.Vernon.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80(2):190~207

[3]菲利普.科特勒著梅清豪译:《营销管理》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10

[4]奇瑞网站:www.cherry.com

[5]《芜湖日报》

[6]中国汽车信息网

[7]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信息网:www.auto-stats.org.cn

篇5:张裕A战略的SWOT分析

张裕公司作为中国葡萄行业的龙头企业,其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品牌优势:创立于1892年,是中国第一个葡萄酒企业,亚洲大葡萄酒企业,世界葡萄酒企业二十强之一;1993年,“张裕” 商标 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商务部 2006年12月20日公布的首批434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张裕被列入其中。(2)产品品质的优势:一方面,张裕公司已培植了大批原料种植基地,并引进世界优良品种,葡萄酒的生产实现了葡萄的基地化、葡萄品种优良化、葡萄基地优良区域化,从而在原料上保证了产品质量;另一方面,张裕公司通过引进现代化葡萄酒生产设备,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微电脑控制,使产品的科技含量大有提高。

(3)口味上认同的优势:张裕已经培育起对张裕酒有品质的认同和口味的偏好的消费群体。

(4)销售网络的优势: 上海张裕公司已经建立起由100名市场人员、400多名促销员组成的、素质较高的队伍,而且成功完成了代理商、中断、消费者渠道扁平话改造。

(5)文化的优势: 烟台张裕公司经过117年的发展,沉淀了丰厚的品牌文化和葡萄酒文化。张裕公司注重文化的塑造和培养,通过培训、友谊比赛的方式,提高市场人员专业素质,提升经销商与公司的凝聚力。(6)公司完成股份制改革: 管理层激励问题已经解决公司目前股制结构,已经形成高管、员工、外资和国家共有持股的现代企业,不但有利于向海外拓展,顺利实施国际化战略,而且从制度上保证了张裕的可持续发展。2 劣势:

(1)在餐饮渠道上,销售额与长城、王朝等竞争对手有一定的差距。(2)上海作为重点市场开发的时间较晚,市场占有率和销售额落后于竞争对手。近几年来,张裕公司意识到上海市场的战略重要性,资源逐渐倾斜,支持上海战鼓公司的发展。

(3)上海多元化的特殊文化背景,对上海张裕公司把握当地人的消费习惯、培养张裕葡萄酒消费氛围,提出了严格的要求。3 机会:

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增强,国家政策的扶持等各个方面为张裕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机会:

(1)葡萄酒行业面临着较为有利的国家政策:“限制高度酒的发展,鼓励发酵酒和较低酒的发展,支持水果酒和非粮食原料的发展”。

(2)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上海张裕公司面临跨越式发展机遇。

(3)今年来张裕公司与国外葡萄酒巨头法拉宾集团开发高档白兰地、与加拿大奥罗丝开发冰酒等项目,对中国葡萄酒市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4)国际葡萄酒组织(OIV)承诺全方位为张裕北京国际酒庄提供官方技术支持,将其成为在全球的示范酒庄,提供了很好的机遇。

(5)05年以来,张裕公司生产标准逐步与世界接轨,并按照国际标准要求,在国内率先推出了新葡萄酒分级标准。4 威胁:

张裕受到的威胁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篇6:农超对接的SWOT分析管理论文

0.引言

农超对接,指的是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农超对接”的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其根本点在于尽可能减少中间环节的损失,真正使老百姓得到实惠。随着各级政府的大力推进及实际效果的显现,作为农业物流运作的新模式,“农超对接”正显示出强大的运作活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基于以上背景,构建高效实用的物流体系成为“农超对接”当务之急。而物流体系构建中的主体选择则成为重中之重。作为中国物流的老字号,中国邮政在这场新兴的“农超对接”大战中,该何惧何从?凭借其自身的品牌优势、以及惠及“三农”的口碑,中国邮政能否一枝独秀,成为构建“农超对接”物流体系的主体?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方法,就中国邮政从事“农超对接”的内外部环境及自身优劣势进行分析。

1.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优势

中国邮政作为惟一同时拥有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企业,其物流网络覆盖全国、遍及城乡,对于邮政物流发展“农超对接”业务,具有独特的资源和优势。

(1)品牌优势

凭借中国邮政这一百年老字号,邮政物流在“三农”中有着过硬的口碑。首先邮政服务历史悠久,且属国家所有,其品牌优势已经深入人心。长久以来其及时、可靠、安全、便捷的邮政服务,是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天然优势。其次“人民邮政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使邮政在农民心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一定意义上,体现着政府或国家的公信力,这一点成为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的资源财富。另外,凭借其多年来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经验,及服务“三农”的实践,其品牌优势,已深入人心。

(2)网络优势

中国邮政拥有依托全国、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具有遍布全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实物传递网络和金融网络,还具备覆盖城乡的专用信息网,这使得中国邮政具有实物网、信息网、金融网三网合一的优势。与此相对应,中国邮政具有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三流合一”的优势。邮政物流具有较完善的物流信息网络和较强的物流信息搜集和利用能力,可以为地方社会和经济发展提供更好的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服务,这些都是其他物流企业所无法替代的核心能力。

(3)经验优势

邮政物流依靠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为“三农”提供及时、安全、便捷、廉价的物流服务,迅速挤占农资市场,成为服务三农的重要力量。同时,邮政物流在生产组织和作业流程等方面形成了完整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要求,积累了丰富的物流经验,更易于了解客户需求、行为方式与习惯,更容易形成供需双方的良好沟通。另外,邮政系统可以利用其自身拥有的数据资源为客户进行精准定位,提供增值服务,使其物流服务更具竞争力。以上经验以及所拥有的客户资源,为邮政物流发展”农超对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技术支撑优势

中国邮政拥有集图像、语音和数据传输功能为一体的邮政综合计算机网,拥有全国联网的金融网,同时拥有百年邮政的技术经验,这些都是其他物流企业无法取代的优势。中国邮政建有完善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服务“三农”的技术积累,也为其创造了服务“农超对接”的领域和空间。

2.中国邮政从事“农超对接”面临的机会

“农超对接”对于中国邮政来说是拓展其物流业务千载难逢的良机。

(1)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邮政物流从事“农超对接”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联合发文《商务部农业部关于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的通知》,组织开展“农超对接”试点工作,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推进农产品“超市+基地”的供应链模式。200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交通运输部等6部委《关于推动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2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双向高效、种类丰富、服务便利’的农村邮政物流服务体系。”新的《邮政法》指出:“农村地区应当逐步设置村邮站或者其他接收邮件的场所。”可以看出,随着新《邮政法》和《意见》的贯彻实施,邮企在农村物流市场将发挥更多优势。因此,积极搭建“农超对接”平台,是邮政物流拓展业务,实现扭亏增收的一个绝佳机会。

(2)破解农户与超市的天然屏障,急需现代物流发力。由于农产品与超市之间的距离,现有的农产品物流网络覆盖面小,无法实现农超的本质对接。由于农产品生产地的相对集聚和近距离贩运,造成本地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低,农民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经济怪圈里面。而本地超市又要到外地去采购农产品,市民无缘享受当地新鲜优质的农产品和现代农业的新成果。而中国邮政恰能凭借其网络、品牌、资源及群众优势来弥补“农超对接”的断层。

篇7:华侨大学的发展战略swot分析

本文将从教育主管的角度,阐述华侨大学的发展战略。

华侨大学的发展背景:华侨大学是中国著名的华侨高等学府,是中国政府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的高校,是首批获得中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的大学及中国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主要基地,是全国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学校。学校坐落在我国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侨乡福建省泉州市和国际花园城市福建省厦门市,依山面海,还荣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100佳”和福建省“优雅校园”称号及“文明校园”称号。此外,学校直属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是一所国际化色彩浓郁的综合性大学。

华侨大学的发展现状:学校是全国最早设立董事会制度的大学,董事会成立近30年来,广泛团结海内外华侨华人,献计献策,捐款捐物,在扩大学校海外影响、开拓海外生源、奖励或资助优秀学生、资助教师海外学术交流、开展科学研究、开展海外华文教育以及教学生活硬件设施建设等方面为华侨大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实行校长负责制,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对华侨大学办学做出重要指示。图书馆藏书220万册,其中电子图书80余万册,各类研究机构70多个博士生、硕士生导师300余人。目前在校各类学生近3万人,其中境外留学生4000余人,可为海西建设贡献大批优秀人才。

以下将对华侨大学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

内部优势:学校直属于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领导,对华侨的吸引力加大;学校处于泉州这个多华侨的地方,使很多华侨有归属感,他们会通过捐资来帮助学校的发展;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可以有更多的机会获得外部企业的资源支持;学校的CUBA能力强,对宣传学校的优秀文化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有很大的作用;学校实行导师制,辅导员制,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内部劣势:学校有三校区,占用的资金量大;学校既不是211也不是985,相比较而言,师资力量以及政府对学校的关注度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生源也不是较好的,这些对毕业生的就业率都会有影响。

外部机会:目前正在进行海西建设,可以带动学生就业率的提高,此外经济的发展也会带动教育的发展;侨办、市政府对学校的扶持,也会对学校的发展作出很大贡献;泉州企业众多,可获得更多捐资助学的机会;华大建校五十年余,会获得一大批的校友的支持,比如修建教学楼等。

外部威胁:福建省有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更好的学校,所以华侨大学对于在获得政府资金方面没有优势;泉州交通水平相对差一点,对师生出行不是很便利;福建重商的文化,对于学校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程度的障碍。

SO组合:学校正处于海西,通过海西建设这个契机,既可以为海西建设提供许多人才,又可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实行董事会制,可获得更多捐资助学的机会。

WO组合:利用目前正在进行海西建设这个机会,克服学校因为实力使就业率下降的劣势;利用泉州企业众多以及学校的大批校友克服学校三校区占用资金量大的劣势;利用学校直属于侨办,来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ST组合:尽可能发挥学校董事会的作用来回避在获得政府资金方面没有优势的威胁;利用学校的CUBA能力强的优势来尽可能回避福建负面文化对学校产生的威胁。

篇8:swot分析战略管理

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相关理论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摸索阶段, 然而, 在物流园区的建设热潮里显现出一些定位不清、过多过滥、盲目建设的现象。许多地区在当地利益的基础上出台相关的物流发展规划与政策, 造成了新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冲突和重复建设。由于物流园区是大规模的投资建设项目, 投资大、回收周期长, 关系到我国现代流通产业的战略性发展, 这就需要我们把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 进行科学规范的规划和运作, 尤其需要重视和强化物流园区的前期定位, 把定位工作作为园区规划的重点。

物流园区的定位首先需要在宏观的战略层次上定位, 就是需要明晰内外部环境, 明确物流园区在区域经济中所起的作用, 突出自身的特点与优势, 提出发展物流园区的使命、远景目标和制胜策略。一个成功的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 需要规划者把握其战略环境, 采用适当的分析工具和方法进行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可以通过对物流园区的整体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 确定恰当的战略目标和对策。

一、SWOT分析法简介

SWOT分析方法又称态势分析法, 是一种能够较客观而准确地分析和研究一个系统内外部条件, 进而确定系统发展战略的分析方法。SWOT是优势 (strengths) 、劣势 (weaknesses) 、机会 (opportunities) 和威胁 (threats) 的简称。其中优势和劣势主要用来分析系统自身内部环境, 而机会和威胁则主要用来分析系统外部环境。利用该方法可以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方面以及对自己不利的、需要避开或改善的方面, 在此基础上, 制定符合未来发展的战略, 从而发挥优势、克服不足、利用机会、化解威胁。

二、西安物流园区战略定位的SWOT分析

(一) 优势 (S)

1. 西安是西北地区的金融、商贸中心、科技开发和信息中

心和国际交流中心, 是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优先发展的重点城市, 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西安在区域经济中的中转和集散功能优势是许多城市所不可比拟的, 其经济辐射区域也由陕西省延伸至西北地区、全国乃至世界, 是我国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2.西安是横跨亚欧大陆桥和陇海—兰新线的最大的中心城市, 交通网络健全, 占有重要的中心枢纽地位, 公路方面, 已形成畅通四面八方的“米”字型放射状陆路交通体系;铁路方面, 衔接有陇海、包西、侯西、西康、西合、咸铜和西户等铁路, 是西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 形成了连接“陆桥通道”、“包柳通道”及“宁西通道”的国际物流通道;航空方面, 以咸阳国际机场为依托, 同样具有突出的优势。3.西安市进出口贸易额保持迅速增长的态势, 贸易总额大约占到全省的85%, 在西北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蕴藏着巨大的外贸潜力。4.西安市物流业随着经济、社会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加快了发展步伐, 货运总量及货运周转量快速增长, 物流企业数量增多, 物流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产业增加值稳步上升。5.西安是中国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人才资源充分, 科技优势明显, 西安高校提供了大量的物流人才后备军, 物流人才的优势可以转化为经营优势, 推进了西安地区物流发展的进程。

(二) 劣势 (W)

1. 现存的大多数物流主体企业仓库设施陈旧, 设备老化,

从事现代物流的技术含量不高。2.虽然西安市贸易额持续增长, 在西北城市里排在前位, 但比起沿海城市, 西安地处内陆, 远离国际港口, 不利于国际贸易发展。3.西安市内货运配载中心空间不足, 不能满足市场配载运输需求。4.物流运营总体水平差, 管理思想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 物流服务水平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大部分的企业自行运营物流, 物流成本高, 效益低, 专业的物流企业规模小, 提供的物流服务也比较单一, 缺乏竞争能力。

(三) 机遇 (O)

1. 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指导思想是以国家实施西部大

开发战略为契机, 西安物流园区的建设对于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有助于逐步增强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和提高社会发展水平,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地区差距、促进民族团结。2.“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西安国际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符合国家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 陕西省与西安市对西安物流园区的建设项目给予高度重视, 会出台一系列相关的政策给予扶持。3.园区的建设得到了很多合作伙伴、供应商和企业的支持和关注, 推动了项目的运行, 也为市场开拓奠定了基础。4.国际化进程带来了物质流动的大量增加, 也加快了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西安有优势的产业和产品走出去, 为西安国际物流园区的建设提供了良好契机。

(四) 威胁 (T)

1. 来自周边地区的威胁, 郑州、兰州、武汉等地区也正在

打造自己的物流园区, 这样就会使现有市场处于艰难、竞争的市场环境中。2.全国很多物流园区已步入规划建设及投产运营, 有些在运营过程里暴露出一些问题, 给规划建设造成了一定的威胁。3.国际物流市场竞争已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趋激烈, 西安要建设物流园区将面临激烈的国内外竞争。

三、战略定位的对策和建议

通过对西安市物流环境及影响因素的态势分析, 提出西安物流园区战略定位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1.打造国际综合物流园区

西安物流园区的建设应充分依托西安的区位优势、交通条件、产业基础和物流市场需求, 拓展西安国际化战略, 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沟通联络, 顺畅国际物流通道, 建设立足西安、服务西北、面向全国、连接世界的国际综合物流园区, 提供国际物流、保税物流、区域中转、分拨、当地配送、仓储、运输、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管理等全面统一的集约化、效益化物流运营和管理。为西安参与全球产业提供强劲物流支持, 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并带动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国际经贸发展。其具体表现为:

(1) 西北地区货物的产品配送、货物集散、集装箱转运中心, 西北最大的陆路转运枢纽;

(2) 国内区域转运、分拨、储存基地;

(3) 西安市及整个陕西省内物流的储备基地;

(4) 国际物流及保税物流中心。

2.充分发挥综合配套服务功能

西安国际物流园区在进行物流园区的战略规划时, 要充分考虑到它的综合配套服务功能。弘扬综合服务精神, 建设功能完善, 面向现代化的服务设施, 为相关参与企业、人员提供完善、便利的综合服务, 包括结算服务、金融服务、技术服务、咨询服务、生活服务, 等等。比如, 当前西安国际物流园区在担负配送、仓储、运输、流通加工等物流工作的同时, 还是各地各种商品的集散地, 客观上就形成了一个各类商品的展示和交易中心, 这就需要园区提供会展场所及与之配套的相关设施服务, 体现会展经济优势, 为客户和入驻企业带来经济

另外, 通过提供综合配套的物流服务, 物流园区可以吸引众多与现代物流紧密关联的企业入驻园区, 共求发展。园区为入驻的相关服务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空间, 而这些企业也将以其配套服务进一步提升物流园区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比如, 由于现代物流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 通过建立园区的信息化软硬件平台, 应用现代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 可充分整合物流资源、实现信息共享, 提高运作效率和物流服务质量, 有效降低库存水平, 节约物流成本。同时, 采用先进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来支撑高效率的物流服务体系, 需要吸引信息网络、电子商务、软件开发等高科技信息, 服务提供商参与园区经营发展, 这样也为这类信息服务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3) 促进园区建设的建议

西安市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政府、供应商、企业等参与各方之间积极主动的协调和沟通, 从社会、城市、经济和生活多角度出发, 进行宏观指导和规划。另外, 由于政策的倾斜与大型物流园区运营成功有很大的相关性,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地价、费用等优惠政策给予园区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与此同时, 由于物流园区里很多企业集中在一个场所, 需要制定物流行业的管理法规和准则, 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活动, 为物流园区营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

摘要:战略定位在物流园区的整体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 合理、准确的战略定位有利于物流园区创造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优势, 形成自身的特色, 保持健康、规范和可持续发展。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分析竞争对手、制定战略的有效工具, 运用该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等四个方面对西安物流园区进行战略定位分析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物流园区,战略定位,SWOT分析

参考文献

[1]张晓东.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 2004.

[2]丁立言, 张铎.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0.

[3]王槐林, 刘明菲.物流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4]王晓东, 胡瑞娟.现代物流管理[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商务专员辞职信示例下一篇: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在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