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及考评办法的调研报告

2024-07-16

关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及考评办法的调研报告(精选6篇)

篇1:关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及考评办法的调研报告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实施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关于国家鼓励道路运输企业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政策和交通运输部有关配套管理规章中关于国家实行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制度的规定,为有关部门科学、合理配置道路运输资源提供依据,根据交通行业标准JT/T 630—2005《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和JT/T 631—2005《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从事道路旅客、货物运输经营的企业(统称“道路运输企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在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的指导下,负责全国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级道路运输协会负责本地区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的组织协调工作,并接受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指导。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应按照相互支持、配合、协调和自律的原则,积极履行职责,共同维护行业协会的声誉和企业的利益,切实做好交通运输部委托的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工作。

第四条

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下同)、地(市、州,下同)道路运输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委员会,负责对道路运输企业等级的评定。

第二章

组织工作

第五条一、二级道路运输企业等级由省级道路运输协会初评后报中国道路运输协会评定;三级道路运输企业等级由省级道路运输协会组织评定;四级道路运输企业等级由地(市)级道路运输协会组织评定;五级道路运输企业到县或县级以上道路运输协会登记。本级尚未成立道路运输协会的,可向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提出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或登记的申请;上一级也未成立道路运输协会时,可向再上一级直至向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提出,由受理的道路运输协会商请相应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协助办理。

第六条

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应根据实际情况,设立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办事机构或指定承办部门,具体负责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日常事务。

第七条

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应建立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库,专家库由运输管理、安全和车辆技术、财务会计或统计等三方面专家组成,专家任职条件是:

(一)运输管理专家:毕业于运输管理工程、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及其他相关专业,具有高级职称;或担任地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副处长以上职务或相当于二级道路运输企业副总经理以上职务3年以上。

(二)安全和车辆技术专家:毕业于汽车制造或汽车运用专业,具有高级职称;或担任一类汽车修理厂厂长3年以上。

(三)财务会计或统计专家:毕业于会计或统计专业,具有高级职称;或从事会计或统计工作并担任单位财务或统计处(科)长(或总会计师)三年以上。省、地级道路运输协会可参照上述条件制定本级专家库的专家任职条件。

第八条

专家的推荐程序如下:

(一)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参照上述条件推荐本级专家库专家人选,经专家所在单位同意,由被推荐专家如实填写《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推荐表》(式样见附录八),加盖公章后,报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

(二)经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审核备案后,由聘任单位发给《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证书》(式样见附录九);

(三)省、地级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由聘任单位报同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备案;国家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报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备案。

第九条

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在组织企业等级评定时,由本级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专家若干名,以召开“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评审会议”形式组织进行。会议上,组成临时性机构“专家评审委员会”,由道路运输协会确定主任1名,负责组织本次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工作;并可根据需要提名副主任、评审组长若干名,商主任确定;副主任协助主任工作,评审组长负责组织本组工作。

第十条

在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评审会议上评审组长、评委会主任的职责和权限是:

评审组长负责召集组织本组专家对本次申报的企业材料进行评审,对在评审中出现的问题,或专家的评审意见有较大分歧时,组织讨论形成统一意见,并上报评委会主任。在《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审表》“组长意见栏”签署意见,并负本次专家评审组责任。

评委会主任负责召集并组织评审组长对评审情况进行汇总,并通过讨论决定相应事项,在《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审表》“主任意见栏”签署意见,并负本次专家评审委员会责任。

第十一条

专家参加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工作应做到:

(一)熟知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标准和本办法;

(二)严格遵守评定工作纪律和回避制度;

(三)履行专家义务,工作认真负责。

第三章

评定程序

第十二条

申请

道路运输企业自愿申请评定道路旅客、货物运输企业等级,应分别填写《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式样见附录

一、附录四),并分别提供以下证明文件、材料和相关资料:

(一)《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复印件;

(二)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三)企业章程;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企业的立项批文复印件;

(四)企业下属企业股权证明;

(五)企业上财务报表。

(六)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原件(具体要求见附录十一)。

(七)企业资产中含有土地使用权的,应提供土地归属和价值证明,其中土地归属证明由土地主管部门出具;

1、企业自有的土地资产可通过土地评估机构评估按评估价值计入企业净资产,其中客、货运站场的土地可按评估价值分别计入客、货运资产净值。

2、经评估的土地资产增值总金额,即土地评估总价值减土地征用总价值,不得超过企业净资产总额的30%,其中计入客、货运资产净值的土地增值总金额不得超过客、货运资产净值的30%。

3、企业自有土地是指企业取得使用权证的所有土地。客、货运站场土地仅指客、货运站场设施建设用地,包括站房、停车、车辆维修保养设施等建设用地。客、货运输并用的客、货运输站场,其土地使用面积按营运客、货运车辆的比例计算。

4、土地资产评估价值经土地评估机构评估,并出具土地评估价值报告。土地价值评估报告应随附土地评估机构营业执照复印件、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使用权证复印件、当地人民政府下达的该地块申请的土地核准价复印件。

(八)企业所在地县级或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或其委托的道路运输协会)出具的上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情况材料复印件,其中包括上一企业发生的次责、同责及同责以上有人员伤亡的责任安全事故的次数、死伤人数;旅客(货主)向主管部门投诉企业服务质量的次数(情况属实的),中央、省、市(地)级新闻媒体报道企业重大服务质量事故次数(情况属实的),主管部门对企业及运营车辆不规范经营行为进行处罚的次数;

(九)企业所有营运客(货)车辆的《行驶证》和《道路运输证》复印件;

(十)上一企业实际完成的客(货)运量和旅客(货物)周转量统计表复印件;

(十一)道路客运企业还需提供现经营的客运班线明细表;道路货运企业还需提供自有、长期租赁或投资参股的货运站(场)、仓储设施、物流基地等证明;

(十二)其他需要出具的证明。第十三条

受理

指道路运输协会接受道路运输企业的等级评定申请,并进行审查申请材料。在受理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时,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以下要求审查企业申请材料,并填写《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材料审查登记表》或《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材料审查登记表》(式样见附录

二、附录五):

1、申请材料的完备性:所提供的《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或《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以及各类证明文件、材料和相关资料是否完备;

2、申请材料的符合性:《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或《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以及各类证明文件、材料和相关资料在内容、格式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

3、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各类证明文件、材料和相关资料是否有明显涂改痕迹或明显违背常理,是否与《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或《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对应的内容相符。

对材料不全或不符合要求的,应通知企业在10个工作日内补齐或退回重报,或要求企业补充相关证明或提供进一步说明,对限期内不补报、重报的不予受理,并通知该企业。

(二)申请材料审查合格后,按照第五条的规定,对于不属本级评定的,报送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

(三)制作《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评审表》和《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审表》(式样见附录

三、附录六),供本级召开“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评审会议”使用。

对于上一质量信誉考核为B级和在整改期的企业,暂不受理,待其整改结束后并达到A级(含)以上时,再行受理。

第十四条

评审

(一)组织召开“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评审会议”,会上成立由运输管理、安全及车辆技术、财务会计或统计三方面专家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确定委员会领导、专家委员会的构成,如是否分组等,由道路运输协会商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根据需要确定。

(二)专家评审委员会成立后,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评审会议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主持。道路运输协会负责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日常事务的机构或部门,向专家委员会报告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受理情况,移交全部申请材料和相关文件、表格、办公用具。

(三)专家评审委员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审查和确认企业等级条件的符合性和证明材料的真实性,如实填写《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评审表》或《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审表》所列各项指标并签名,最后在评定意见栏中签署意见并签名。

(四)评审组长、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根据专家委员的意见分别在评定意见栏中签署意见并签名。

(五)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依据职责和权限召集副主任和各评审组长(分组时)或指定部分资深专家参加的主任会议,道路运输协会应参与该会议并有权提出意见或建议。

(六)全部评审工作完成后,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会议汇总评审情况形成“评审初步结果”。

(七)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全体专家会议,总结本次评审工作,报告工作情况和评审初步结果,通过提交给组织本次评审的道路运输协会的报告,移交全部申请材料、评审文件、相关材料、办公用具。

(八)在特殊情况下,道路运输协会可根据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下一级道路运输行业协会和运输企业的请求,经领导批准后专门召开专家评审会,对特殊需要的企业进行评审。

第四章

评审初步结果公示、受理举报与核查

第十五条

由道路运输协会会长或其委托的其他领导人召集办公会议,听取评审工作情况汇报,对专家评审委员会提交的评审初步结果进行确认后,将评审初步结果在相应媒体和网站进行公示,同时报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接受监督,公布受理举报部门和联系方式,公示期为30天。

第十六条

在公示期间,道路运输协会设立的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办事机构或指定的承办部门,应有专人负责受理举报。凡以书面形式,署举报人真实 5 姓名(如系单位举报,还须加盖公章)的,为有效举报。受理人应如实填写《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举报情况登记表》(式样见附录七)。

第十七条

公示期满后,道路运输协会应根据举报情况,组织核查组对被举报企业进行核查。核查应遵守以下规定:

(一)核查组人数不少于2人,由组织审定的道路运输协会派出;核查组前往被举报企业所在地前,要通知该地的道路运输协会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核查期间的差旅费等相关费用从收取的评定费中列支;

(二)核查组到达被举报企业所在地后,可视情先与举报人联系,进一步核实举报情况,并不得向任何人透露举报人情况;

(三)核查组应到被举报企业,查看相关原始资料或实地提取相关证据,对举报问题逐一进行核实,但不应做现场表态;

(四)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可根据需要委托下一级道路运输协会,或商请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协助核查。

第十八条

核查工作结束后,核查组应向派出的道路运输协会如实汇报核查情况并提交《核查报告》。

第十九条

由道路运输协会会长或其委托的其他领导人召集办公会议,听取核查组的汇报,并通过讨论做出最终决定。

第五章

评定结果公布、发证

第二十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结果以协会文件形式公布,并刊载在相应媒体和网站上。同时,道路运输协会应将评定结果报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备案;

一、二级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结果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报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备案。

第二十一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后,按照谁组织评定谁发证的原则,由负责评定的道路运输协会核发证书和牌匾,核发证书和牌匾原则上不另行向企业收取费用(换发、补发除外)。

第二十二条

证书和牌匾式样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统一制定(式样请登录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网站下载),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可按此式样自行组织制作,也可商请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统一批量制作。

第六章

有关评定指标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同时经营道路客运、道路货运、汽车维修、公交客运、出租客运及其他业务的企业申请道路旅客、货物运输企业等级时,应分别审查其与道路旅客、货物运输相关的条件。

第二十四条

母体企业绝对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下属企业从事经营可享用母体企业的等级,但按照企业等级条件不得重复使用的原则,当母体企业绝对控股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下属企业单独申请评定企业等级时,其各项指标的相应部分不应再计入母体企业,母体企业必须根据分离后的条件重新评定等级。

第二十五条

同时申报客、货运输企业等级的,应重点审查申报期的企业净资产、客、货运资产净值及客、货运营业收入。

已取得企业等级的企业又申请另一类企业等级评定的,必须提交申报期上一的车辆、资产、土地和站场(货运)证明。

第二十六条

企业资产的认定

(一)企业在境内外的投资及获得的营业收入,可计入其企业净资产和营业收入,其中属客运、货运资产和客运、货运营业收入的,还可计入企业客运、货运资产净值和客运、货运营业收入;

(二)客运、货运兼营道路运输企业的修理厂(车间)、加油站等共用设施的资产,可以按营运客车、货车数在营运车辆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分别计入客运、货运资产净值;

(三)客运企业从事出租汽车和城市公共汽车客运的资产及营业收入,可计入企业净资产、客运资产净值及企业总营业收入、客运营业收入,但车辆数和座位数不计入企业营运客车总数和座位总数;

(四)线路经营权、企业商标、服务品牌等无形资产不计入企业资产。第二十七条

高级客车按照交通运输部分批公布的《高级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表》和《高级(卧铺)客车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表》进行认定。在企业等级评定中中级客车不得折算高级客车。

第二十八条

货运站场的认定

(一)已评定级别的货运站应由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二级站以上应由地市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出具站级证明;

(二)未评定级别的货运场站,应注明场站用地面积和仓储面积,自有场站要附建筑物和土地权属证明复印件(房产证及土地证),租用场站要附租用协议复印件,并经当地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签章。

(三)未评级别的货运场站参照相应级别认定仓储、堆场面积、用地面积等。第二十九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相关计算公式:

(一)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

(二)责任安全事故率=责任安全事故次数/营运客(货)车总数

(三)责任安全事故死亡率=责任安全事故死亡人数/营运客(货)车总数

(四)责任安全事故伤人率=责任安全事故伤人数/营运客(货)车总数

第七章

等级审核

第三十条

为保证道路运输企业等级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动态性,实行道路运输企业等级定期审核制度。

第三十一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审核,主要审核企业的资产规模、车辆条件、安全状况和服务质量指标与企业现等级是否符合。审核时部分指标可采用质量信誉考核的结果。

第三十二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审核工作,按照谁负责组织评定谁审核的原则每两年进行一次,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可视情委托下一级道路运输协会协助完成部分审核工作。

第三十三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审核结果以道路运输协会文件形式公布,并刊载在相应媒体和网站上。同时,道路运输协会应将审核结果报同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备案;

一、二级道路运输企业等级审核结果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报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备案。

第八章

等级变更

第三十四条

道路运输企业的等级评定后,企业条件发生较大变化,经审核、复核不合格的,或企业根据需要提出申请晋升企业等级的,应进行等级变更。第三十五条

道路运输企业根据需要提出申请晋升企业等级时,应按本办法重新评定企业等级;经审核不合格时,应下达整改通知并视情给以不超过6个月的整改期,整改期满后复核仍不合格的,作降级处理。

第三十六条

道路运输企业的等级变更后,证书和牌匾也应同时作相应变更。

第九章

经费

第三十七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作为有偿技术服务性工作,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应向提出申请单位适当收取费用。申请登记五级道路运输企业等级的,只需交纳证书和(或)牌匾工本费。道路运输企业等级初评收费,原则上不超过同等级评定收费的50%。道路运输企业等级审核按工作成本收费。

第三十八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实行收费标准备案制度,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应将收费标准报同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和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备案;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应将收费标准报交通运输部道路运输司备案。

第三十九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收费用于下列项目支出:

(一)“专家评审会议”组织、会务、专家食宿及劳务费用;

(二)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结果公示、公布费用;

(三)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的举报核查差旅费;

(四)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工作所需的各种文件、资料制作和办公用品购置费用;

(五)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证书和牌匾制作和发放费用;

(六)申请材料的审查、建档等管理费用;

(七)税金,其他相关费用。

第四十条

各级道路运输协会为道路运输企业申请参加等级评定提供的有偿咨询服务收取的费用,必须严格与等级评定收费区分开。

第十章

监督检查

第四十一条

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应当建立内部监督机制,对工作人员在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核查等工作中的行为进行监督。

第四十二条

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在开展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工作时应当自觉接受公众社会、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道路运输经营者的监督。

第四十三条

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应建立举报、投诉处理制度,公开举报、投诉电话、通信地址或者电子邮件信箱。

第四十四条

各级道路运输协会在组织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工作中,应负对道路运输企业申请材料保密责任;并应对参加评定的专家提出相关保密要求。

第十一章

评审纪律和规定

第四十五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初步结果经专家评审会议通过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进行公示。

第四十六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初步结果在公示之前,任何人(包括道路运输协会工作人员、评审专家)不得对外透露。

第四十七条

对于在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审专家评审会议上发现的企业申报材料不合格的,除本办法第十二条中第五、六、七款不能补报之外,其余材料可在评审组规定的期限内补报。

第十二章

附则

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由中国道路运输协会组织制定并负责解释。第四十九条

本办法如有与国家和交通运输部有关法律、法规不一致的,应以国家和交通运输部的法律、法规为准。

第五十条

关于公交客运企业的等级评定,另行制订办法。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附录

一、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

附录

二、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材料审查登记表 附录

三、道路旅客运输企业等级评定表 附录

四、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

附录

五、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材料审查登记表 附录

六、道路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表

附录

七、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举报情况登记表 附录

八、全国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库专家推荐表 附录

九、全国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专家库专家聘书

附录

十、《道路旅客(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指标解释及填表说明 附录

十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报告要求

篇2:关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及考评办法的调研报告

第一章总则

条一第为了加强车辆管理所规范化建设,全面提高车辆管理所的业务工作和队伍管理水平,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其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全国统一实行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制度,评定工作每年进行一次。

直辖市公安机关交

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同级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经公安部批准的县级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车辆管理所分为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和等外五个等级。一等车辆管理所为优秀车辆管理所,等外车辆管理所为不合格车辆管理所。

第四条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内容包括:机动车管理、机动车驾驶人管理、服务群众、监督管理、队伍建设、警务保障等六个方面。

第五条公安部评定一等车辆管理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评定二等、三等、四等和等外车辆管理所。

公安部可以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评定的车辆管理所等级进行复核。第二章评定内容

第六条机动车管理

(一)办理机动车登记严格审核法定证明、凭证,认真查验机动车,按规定核查进口车、国产车相关参数,比对盗抢车信息。登记的机动车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载客汽车注册登记率达到100%,重、中型载货汽车达到90%以上,其他汽车达到80%以上,摩托车达到75%以上。

(二)使用全国统一的机动车号牌、行驶证、登记证书,以及全国统一的机动车计算机登记系统,登记信息准确、完整、有效,登记内容实时上传。

(三)发放机动车号牌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号牌号码采用计算机公开选取。

(四)机动车档案资料齐全、规范,符合机动车登记工作规范的要求。注销、撤销机动车登记的,按规定保存、销毁机动车档案。

(五)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严格核查法定证明、凭证,以及交通安全违法信息和交通事故处理的信息,对机动车进行查验、盗抢车信息比对。核发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的车辆符合机动车国家安全技术标准。营运载客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定期检验率达到100%,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和重、中型载货汽车达到90%以上,其他汽车达到70%以上,摩托车达到60%以上。

(六)严格执行国家机动车报废标准。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注销率达到100%,大型客车、货车以及其他营运车辆报废率达到95%以上、监销率达到100%。

第七条机动车驾驶人管理

(一)受理驾驶许可申请严格审核提交的资料、证明,按照规定程序、期限考试和核发机动车驾驶证。

(二)使用全国统一的机动车驾驶证,以及全国统一的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登记信息准确、完整、有效,登记内容实时上传。

(三)机动车驾驶人科目一考试使用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除三轮汽车、牵引车外,其他汽车的科目二考试使用计算机桩考仪考试系统;科目三场内考试必考项目全部实行,实际道路考试根据车型严格按7公里、5公里、3公里的距离进行考试。各科目计算机考试系统与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联网。

(四)建立健全考试工作的制约、防范机制,通过计算机随机安排考试任务,考试员不得为同一申请人进行科目

二、科目三的考试;建立对考试员的考评制度和台账,组织考试监督小组对驾驶人考试质量不定期进行抽查,随车监督科目三考试。

(五)考试员具备考试资格,认真履行考试职责,严格按照考试项目、内容和标准考试,严格实行考前点名、考中鉴定和考后讲评三个考试步骤,落实双签名制度。

(六)严肃考试纪律,规范考场秩序。严格审核参加考试人员的身份,科目

一、科目二考试场地实行封闭式管理,禁止与考试无关的人员进入考试场地。

(七)建立和完善对违法记分机动车驾驶人进行教育培训、考试、消分的制度。对违法记分满12分的,通知参加教育考试率达到100%,不参加教育考试的,公告停止驾驶证使用率达到100%。将所有违法记分的信息(含异地违法、肇事驾驶人的记分信息)、考试信息录入机动车驾驶证计算机管理系统。

(八)建立机动车驾驶证公告作废和限制受理制度。对已注销、撤销、吊销的机动车驾驶证,依法公告作废;对限制申请的机动车驾驶人,依法不受理驾驶申请。

(九)机动车驾驶证档案资料齐全、规范,符合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范的要求。注销、撤销、吊销驾驶证的,按规定保存、销毁档案。

第八条服务群众

(一)窗口服务:

1、严格执行业

务办理时限规定,所有业务均应当在受理后及时办结;

2、制订文明服务用语和服务忌语规范,推广使用普通话服务;民警和工作人员认真、热情、耐心、文明接待群众,回答群众问题,不与群众争吵,不甩抛证明、凭证和牌证;

3、民警按规定着警服,保持警容严整,工作人员统一着装;民警和工作人员佩胸卡;窗口放置服务台卡,服务或者暂停服务时,向办事群众公示;

4、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窗式”服务,资料和手续在内部传递,无推诿问题;

5、实行业务退办单制,对申请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退办单上详细注明退办的原因和应当补充的材料、手续,群众能在补齐手续后一次性办理;

6、实行延时服务,对群众申请办理的业务应当在当日办结。

(二)业务大厅:

1、业务大厅内保持环境整洁,秩序良好;

2、公布办理业务的法律依据、所需手续、办理程序以及收费项目和标准,公布作息时间,公布民警和工作人员的照片、警(编)号;

3、设置意见箱、举报箱,公布咨询、监督、举报电话;

4、设立宣传板、放置光盘(录像)播放设备,在办理机动车、驾驶人业务等环节进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5、设立无障碍窗口、通道,方便残疾人办理业务;

6、在办证窗口设置低柜台和群众使用的座椅,实行开放式办公,在考场、业务大厅设置足够的群众等候场地;

7、提供群众填写书表所需的桌椅、笔墨、剪刀、胶水等物品,提供书表样表;设置公用电话、饮水机、复印机、传真机等便民设施;

8、建立所长接待日制度和值日警官制度,解答群众咨询的问题,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处理群众投诉和举报;

9、设立导办员,为办事群众提供导办服务;

10、为税务、保险、邮政等部门提供办理业务的场所。

(三)设立停车场地,为办理车管业务的群众提供停车服务。办公区域卫生整洁。

(四)在具备条件的汽车销售市场设置代办汽车牌证业务的窗口;为大型企业、专业运输单位以及边远地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

(五)在具备条件的县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实行办理部分汽车管理业务的制度。

(六)在互联网上建立车辆管理信息网页,方便群众上网查阅办理车辆牌证的有关规定及考试模拟题库,下载使用有关表格及填写式样。

(七)允许有资质并在车辆管理所备案的中介机构,代办车辆牌证业务,代办人员持证上岗。车辆管理所内无非法中介,以及以代办为名欺骗群众,诈取钱财的非法活动。

(八)群众对车辆管理所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

第九条监督管理

(一)对下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建立定期业务培训、指导、检查和考核制度。

(二)与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联网,依法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实行监督管理,对存在只收费不检测、不按规定检测以及出具虚假检验结果等行为的,依法进行处罚;对因车辆检验把关不严,导致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通报质检部门依法查处,并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三)与报废机动车回收企业主管部门建立信息交换制度,对不按规定回收解体机动车的企业,通报主管部门依法查处。

(四)为交易市场提供机动车登记信息和盗抢车信息查询,杜绝为走私、盗抢和报废机动车办理转移登记手续。

(五)建立驾校培训质量追踪和通报制度。驾校培训的驾驶人,在初领证后一年内发生责任事故人数占总培训人数的比例达到10%以上的,暂停考试,通报驾校主管部门,并建议对其停业整顿;达到20%以上的,停止考试,通报驾校主管部门,并建议取消其培训资格。

(六)依法履行对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的管理职责,对农业(农机)部门办理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牌证及驾驶证进行监督。发现农业(农机)部门办理三轮汽车、低速载货汽车牌证及驾驶证的,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上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第十条队伍建设

(一)按照《人民警察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以及公安队伍建设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健全规章制度,内部管理规范。

(二)领导班子团结协作、作风正派、清正廉洁、开拓创新。

(三)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体系,定期对民警进行政治思想、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和业务技能培训。未经培训和考核的民警,不得上岗办理业务。实施考试员、查验员等级管理,对考试员、查验员实行资格评定、等级考试、业绩考核和升降制度。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民警占民警总人数的80%以上。

(四)从严治警,建立廉政教育制度、业务岗位民警定期轮换制度和错办责任追究制度。民警纪律严明、作风严谨,廉洁自律,未发生严重违纪行为。

(五)制定消防、防盗、保密、后勤保障以及计算机、网络设备、公务用车等装备的管理制度,规范内部管理。

(六)建立计算机系统操作授权、限权制度,对办理流程实行全程监控。

第十一条警务保障

(一)精简机构和人员,按照本地实际配备民警和工作人员,机动车登记审核岗、驾驶人受理岗、档案管理岗等重点岗位工作由民警担任。

(二)驾驶人考试场地和考试用车符合《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要求,汽车、摩托车场内考试所需的设施和相应的标志、标线齐全;实际道路驾驶考试的路线上设置标志。

(三)根据业务需要配备计算机、打印机和网络设备,并保证计算机系统稳定运行。制定紧急情况处置方案,快速应对计算机系统故障等紧急情况。

(四)设置专用档案、牌证室(库),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牌证室(库)安全。第三章评定标准

第十二条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实行计分考评制,评分标准全国统一。满分为100分,未达到要求的扣减分值。分值达到95分以上的,为一等车辆管理所;达到85分以上不足95分的,为二等车辆管理所;达到75分以上不足85分的,为三等车辆管理所;达到60分以上不足75分的,为四等车辆管理所;不足60分的,为等外车辆管理所。

第十三条一等车辆管理所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荣立过集体功或者受过地市以上党委、政府和公安机关表彰;

(二)群众满意率达到95%以上,对民警服务态度无投诉;

(三)大型客、货车和其他营运车辆报废率达到98%以上、监销率达到100%;

(四)科目三考试使用计算机路考系统;

(五)3年以下驾龄的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死亡人数占机动车肇事死亡人数的比例不超过30%。

第十四条在办理机动车业务时,发现盗抢、走私、非法拼(组)装车的,予以加分奖励。

第十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评为一等、二等、三等车辆管理所:

(一)经车辆管理所考试合格并发放驾驶证的驾驶人,初领证后一年内交通肇事死亡人数占全部驾驶人交通肇事死亡人数的比例达到20%以上的;

(二)驾驶人考试场地和考试用车不符合规定要求的;

(三)机动车和驾驶人数据质量经检测达不到规定要求的;

(四)未落实车辆管理便民利民措施的。

第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等外车辆管理所:

(一)为盗抢、走私、非法拼(组)装、报废以及未列入车辆产品《公告》的机动车办理牌证的;

(二)未对大型客、货车以及其他营运车辆报废进行监督销毁的;

(三)给未经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车辆核发检验合格标志的;

(四)为不符合驾驶许可条件的人员发证或者不考试发证、考试不合格发证、买卖驾驶证的;

(五)发现考试中存在舞弊问题,不予制止的;

(六)驾驶人初领证后一年内交通肇事死亡人数占全部驾驶人交通肇事死亡人数的比例达到30%以上的;

(七)举办或者参与举办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

(八)存在乱收费、指定保险、检测、维修和推销产品等问题的;

(九)违反规定,到其他车辆管理所辖区内办理机动车登记、驾驶证业务的;

(十)群众对车辆管理所的满意率低于70%的;

(十一)当年有民警及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辞退的;

(十二)当年车辆管理所领导班子成员受到党内严重警告以上或者行政记大过以上处分的;

(十三)在等级评定中弄虚作假的;

(十四)其他因不履行或者不认真履行职责造成严重后果、恶劣影响的;

(十五)省级以上公安机关认为应当评定为等外车辆管理所的其他情形。第四章考评办法

第十七条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工作应当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分级负责,逐级考评。

第十八条各级公安机关应当成立由纪检、监察、督察、政工和有关业务部门共同参加的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工作领导小组,采取书面审查与实地考查、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集体进行考核评定工作。

第十九条考评程序

(一)地市级公安机关向省级公安机关上报本车辆管理所等级申报计划。申报一等的,由省级公安机关报公安部。

(二)按照申报计划,由公安机关对所辖车辆管理所的等级进行自评,并将申报材料逐级上报至省级公安机关。

(三)省级公安机关评定出二等、三等、四等及等外车辆管理所,对一等车辆管理所进行初评,并将二等、三等、四等及等外车辆管理所名单和一等车辆管理所申报材料报公安部。

(四)公安部对申报的一等车辆管理所进行评定;对省级公安机关评定的车辆管理所等级进行复核,不符合评定标准的,责令省级公安机关重新进行评定。

第二十条在对车辆管理所进行等级评定时,要同时考评下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机动车和驾驶人管理工作,并将其结果纳入评定分数。

第二十一条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结束后,由公安部公布全国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结果,对一等车辆管理所挂牌命名;省级公安机关对二等、三等、四等车辆管理所挂牌命名,对等外车辆管理所挂牌整改。

第二十二条各级公安机关要对车辆管理所实行不定期检查。凡发现不具备原评定等级标准的,限期整改。

第二十三条省级公安机关应当建立车辆管理所等级评定档案,记载各等级评定的申报、考核、评定、奖惩等情况。第五章奖惩

第二十四条车辆管理所评定后,对符合奖励条件的车辆管理所或者个人,可以按照有关规定申报奖励。

第二十五条在等级评定中被评定为等外车辆管理所的,取消评先受奖资格,限期整改。第六章附则

第二十六条各省级公安机关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并报公安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本办法所称“以上”、“以下”均含本数。

第二十八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篇3:关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及考评办法的调研报告

自1969年Deb[1]发现WO3薄膜在室温下具有电致变色效应以来,WO3薄膜的光电性能研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相继发现了其光致变色、气致变色、光催化以及非线性电学等性质[2,3,4,5]。可见氧化钨薄膜是一类功能十分丰富的薄膜材料,对其展开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在氧化钨薄膜的众多制备方法中[6,7],溅射法是一种制备高纯度、高致密度薄膜的较成熟工艺,已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在采用溅射工艺制备WO3薄膜时,需要消耗大量的WO3靶材。然而,当前国内外对WO3靶材制备的报道还比较少。国内某些实验室制备的WO3靶材,存在生产成本高,致密度低、成分不纯的缺点,离工业应用还有明显的差距。目前国内应用的WO3靶材大多数为日本进口,成本很高。

我们在WO3靶材前期研究工作中,采用低成本的常压烧结工艺制备出了致密度高于95%的氧化钨靶材,但所制备的靶材的颜色为浅绿色,我们推测这可能与氧化钨的高温失氧有关,为制备出与市场要求相符的高纯、致密黄色氧化钨靶材,我们对氧气气氛下氧化钨靶材的烧结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1 实验

称取适量的WO3粉体(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公司,纯度99.9%),将钨柱、WO3粉体和水按2∶2∶1的比例混合,置于球磨机上球磨24h。在球磨的最后1h,按粉体质量的5%,加入聚乙二醇(PEG-1500)作为成型剂。球磨好的WO3粉体在100℃干燥6h,过80目筛,经一般造粒后,压制成φ20×5mm的坯体,然后将此坯体放入管式炉中,在通氧条件下,在不同的温度下进行烧结,随炉冷却后,即制得鲜黄色的,高纯度、高致密度的氧化钨靶材。

制备靶材的原料纯度采用S4 EXPLORER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进行分析;运用2AP型高温显微镜测试了靶材的烧结温度;采用D8 Advance型X射线衍射仪对靶材进行物相与结构分析;运用JSM 5610LV扫描电镜观察靶材断面的形貌;采用排水法测试靶材的密度;靶材的维氏硬度采用HXD-1000TMC显微硬度计测试。

2 结果与讨论

2.1 靶材的合理烧结温度

对于溅射镀膜用的靶材,其中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高致密度,而就陶瓷材料而言,其致密度高低与其烧结温度紧密相关,烧结温度的细微差异,都可能对其致密度产生显著影响,因此确定氧化钨靶材的烧结温度,是制备出高致密氧化钨靶材的关键环节。文献报道,WO3块体材料的熔点在1472℃左右[8],根据泰曼公式,我们可以估测其烧结温度大概在1180℃左右,为了寻找氧化钨靶材的合理烧结温度,我们在高温显微镜下观测了氧化钨靶材的烧结行为,其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从室温到600℃过程中,块体样品只发生了微小的热膨胀,几乎观测不到显著的形状变化;700℃时相对600℃,样品开始有微弱收缩,而在700~1100℃的区间内,发生了明显的收缩,对应为样品快速致密化的阶段。从1100~1180℃的过程中,样品有进一步收缩,但其收缩已不明显,而到1200℃时,样品没有进一步收缩,其顶部边角已经圆化,包括圆柱样品的底部直径亦有显著增加,初步认为该温度附近,已经比较接近氧化钨靶材的实际烧结温度。整个高温显微镜的观测结果和我们的预算结果基本一致,考虑到仪器误差以及该测试是在空气中进行的原因,我们推断样品在氧气气氛下的合理烧结温度应该在1160~1220℃左右。

2.2 靶材的SEM分析

为了掌握不同温度下靶材的实际烧结情况,我们对不同温度下烧结的样品断面进行了SEM扫描观察。从图2可以看出,1000℃的时候坯体中相互接触的粉末颗粒之间通过传质过程形成一定程度的界面,并通过其生长使坯体产生收缩,这时样品的晶粒之间结合强度仍然较低,块体的致密度也不高,可以明显的观察到颗粒之间的各种空隙,靶材烧结程度不高。当温度达到1100℃的时候,空隙有所减少,晶界增加,样品的致密程度得到一定提高,但样品中仍有较显著的空隙存在。1200℃下制备的靶材中,晶粒的大小和分布都比较均匀,晶粒发育完全,晶粒之间形成有力地结合,晶界进一步增大,孔隙基本变为较小且孤立的气孔,靶材整体上已经较为致密,这表明靶材的合理烧结温度应该就在1200°附近。在断裂面上还可以看到相当的一部分晶粒不是沿着晶界被破坏,而是晶粒内部被撕裂,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靶材的强度,延长靶材的使用寿命。

(a)25℃,(b)600℃,(c)700℃,(d)1100℃,(e)1180℃,(f)1200℃(a)25℃,(b)600℃,(c)700℃,(d)1100℃,(e)1180℃,(f)1200℃

(a)1000℃(b)1100℃(c)1200℃(a)1000℃(b)1100℃(c)1200℃

2.3 靶材的密度与硬度

图3进一步给出了我们在不同温度下烧结的氧化钨靶材的密度与硬度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靶材的密度、硬度随之上升。当温度上升到1210℃时,靶材的密度达到最高值,约为6.84,维氏硬度也达到最高值280,之后,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持续升高,靶材的密度和硬度迅速降低。实际上,当温度达到1220℃的时候,样品已经呈现了一定的熔化现象,烧结时与下面的垫板产生了一定的熔合,表面平整度也有明显的下降,在1230℃时样品已经显著熔化和变形。这些规律与我们在空气气氛下无压烧结制备的氧化钨靶材的规律非常类似,所不同的是在氧气气氛下烧结的氧化钨靶材的密度和硬度等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制备高致密WO3靶材的最佳烧结温度在1210℃附近。

2.4 烧结后氧化钨靶材的纯度

陶瓷靶材的纯度对溅射薄膜的性能影响很大,陶瓷靶材的纯度越高,溅射薄膜的均匀性和批量产品质量的一致性越好。高纯度首先要求靶材的成分纯度高,杂质含量低。本实验中,为了达到高纯的要求,我们选用了纯度较高的氧化钨粉体作为原料,在球磨时采用钨柱作为磨球,以防止球磨中因磨球的磨耗而在靶材中引入杂质。经过球磨后粉体的X射线荧光光谱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a)25℃,(b)1100℃,(c)1200℃(a)25℃,(b)1100℃,(c)1200℃

对粉末进行的XRF分析可以看出,粉体中杂质的类型及含量和原始粉末的标称含量基本一致,其纯度在99.9%以上,球磨处理并没给粉体引入明显的杂质,其中少量的Fe和Ca杂质应该是原始粉体自带,在球磨过程中并没接触含有Fe和Ca的物品。因此就原料和原料的处理环节,为制备高纯度的氧化钨靶材奠定了基础。

靶材的高纯度还要求靶材中的物相纯度高,对氧化钨靶材而言,最好是单一物相。为了达到高纯的要求,图4所示为我们在不同的温度下烧结后制备的WO3靶材的XRD图谱。由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本实验中经过不同烧结温度所制备的WO3靶材,都是高纯度、单斜晶相的WO3。样品中没有发现其他杂质的特征峰,也没有发现明显的非单斜晶相的氧化钨特征峰。所不同的是,在1200℃时,单斜晶相WO3的各个特征峰的相对强度最高,表明在较高温度时,靶材中晶粒发育完好,晶粒的结晶度更高,有利于获得更为致密的高纯靶材。结合XRF的测试结果,表明我们制备的氧化钨靶材是高纯度的单斜晶相的氧化钨靶材。

2.5 氧气气氛对氧化钨靶材的影响

我们在制备氧化钨靶材的前期探索过程中发现,在没有通氧气的条件下所制备的氧化钨靶材呈浅绿色或黑绿色,有时候甚至在靶材表面留有一些小黑点,而市场上从日本进口的氧化钨靶材都是黄色的。根据原料的XRF分析,我们首先排除了原料中杂质因素的影响;其次局部小黑点的出现,我们曾经推测是原料的有机成型剂与氧化钨在高温时反应生成少量的碳化钨,但是经过实验发现,不加成型剂的氧化钨靶材也会有小黑点出现。

事实上,氧化钨存在多种价态的化合物,而不同价态的氧化钨可以显示出不同的颜色。现存的文献报道化学式为WO3的氧化钨为黄色,WO2.9为蓝色,WO2.72为紫色,WO2为棕褐色[9,10],还有一些文献报道了黑色氧化钨的制备工艺[11,12]。由此,我们认为在没有通氧气的条件下制备氧化钨靶材时,是因为在高温下,原料中部分WO3失氧,导致靶材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氧空位,少量的W6+转变成了W5+、W4+,从而伴随着在靶材的表面产生了颜色的变化[13,14]。实验中,靶材颜色的变化主要发生在表面,而很少在内部出现,这也侧面支持了我们上面的分析观点。此外,烧结温度的高低也会对此产生影响,烧结温度越高,WO3越容易失氧而发生变色。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采用氧气气氛下烧结的工艺,严格控制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在1210℃下,保温1h,随炉冷却后,便可制得颜色鲜黄的高纯致密氧化钨靶材。

3 结论

1)结合高温显微镜的观测和SEM的测试分析,确定了氧气气氛下烧结高致密氧化钨靶材的最佳烧结温度为1210℃左右。

2)XRF和XRD分析结果指出,我们所制备的氧化钨靶材是高纯的单斜晶相氧化钨,符合溅射镀膜靶材的要求。

篇4:关于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等级评定及考评办法的调研报告

【摘 要】本文主要从合同质量约定和工程市场竞争的业绩需求对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的影响,分析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优良率数值的人为影响,“三检制”难以落实的原因和“三检”资料流于形式的原因,提出解决建议,以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探讨。

【关键词】水利;单元工程;三检;存在问题

1.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存在的问题

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是指在分部工程中由几个工序(或工种)施工完成的最小综合体,是日常质量考核的基本单位水利工程评定规程中单元工程质量等级分为合格和优良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结论基于“三检”(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机构终检)、自评,经过监理工程师抽检复核确认,其中对工程安全或使用功能等有重要影响的确定为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与一般评定程序不同,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由参建单位组成联合小组验收核定其质量等级。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抽检和三检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实线表示施工单位自评,虚线表示对施工单位自评进行复核的流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是基于施工单位 “三检”和监理工程师抽检、复核基础上,首先施工单元自评工程质量等级,然后监理复核确认;如为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单元工程同时服从联合验收鉴定等级为准。

1.1单元工程评定主观性问题

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人为追求单元工程优良率,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成果与现场实际脱节,这种问题产生原因是什么?本文通过总结两种情况下的影响,分述如下。

1.1.1施工合同内约定单元工程优良率的影响

现在的施工企业管理的模式下,合同文件约定对单元工程优良率要求,容易对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带来影响。施工单位质检员开展的质量检验工作对现场施工管理机构负责(或同时对企业负责),项目管理机构对企业负责,作为企业法人完全履行合同的要件之一就是达到合同质量目标要求,即单元工程优良率不得低于合同约定。这样就会形成先有结论,倒推数量,从而形成人为影响单元工程评定。

承担复核责任的监理机构能否解决施工单位单元工程评定人为影响呢?首先,监理单位受项目法人的委托,对工程建设质量、进度、投资等进行控制管理,质量目标达到施工合同要求是监理合同约定的控制目标,如果优良率达不到施工合同要求比率,监理企业同样承担未完全履行合同的责任,监理单位派出机构代表企业也是关联方;其次,从监理规范要求来看,在承包人工序、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自评基础上,要求监理机构对自评结果进行复核。由于抽检样本达不到评定规程要求频次,据此改变单元工程质量评定等级不具有说服力,实践中对于出现严重和较多质量缺陷的单元工程才复核为合格,而质量缺陷在施工项目完成后,与质检资料评定的及时性又矛盾。另外,为反映对施工、监理单位现场掌控水平以及主管部门的认可,建设单位也会倾向一个高的优良率数值。

1.1.2投标业绩需求对单元工程优良率的影响

施工合同内没有约定单元工程优良率能否就能排除人为因素影响呢?目前工程建设是买方市场,企业间竞争激烈,一个施工项目优良成果或奖项也是施工企业考核项目经理现场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为获得投标时所需的良好业绩,同样无形中影响质检员质量评定行为。监理企业也存在市场竞争,需要良好成果作为投标业绩,也无法“独善其身”。由于企业自下而上对主管参与质量评定人员 部门或单位负责影响,导致人为的追求单元工或监理复核人员 程优良率,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成果与现场实际脱节等产生的原因,所以在目前市场竞争单元工程质量评定 激烈和诚信基础不健全环境下,即使合同文件没有约定单元工程优良率,受到人为影响也难。

故合同质量目标和投标业绩的需求是影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优良率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影响着工序质量等级评定,且难以克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影响因素关系如图 2,图中实线表示影响单元质量评定流程,实线表示管理与被管理关系。

1.2解决单元工程评定中问题的建议

要排除人为影响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可采取的建议有;(1)借鉴其他行业取消单元工程、工序质量评定的优良等级,评定结果改为合格和不合格,同时科学的补充制定施工合同项目奖项以弥补企业间竞争的业绩需求;(2)规范制定中弱化单元工程等级评定,突出质量缺陷方面的内容。

2.工程质量“三检”资料存在问题及建议

水利施工的“三检制”一词来自水利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是指班组自检、施工队复检、项目经理部专职质检机构终检。

2.1“三检”资料编制存在问题

随着建设市场化发展施工单位项目管理方式也发生变化,施工现场管理机构主要有两种管理方式,一种是现场项目管理机构拥有相对独立施工队,通过控制工程采购环节来保证用于工程的原材料质量,各项目现场施工作业主要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进行;另一种是现场项目管理机构下面配置本企业施工队(处)。两种模式均由职能部门质检部负责现场质量管理。 “三检制”在项目管理中均能够落实,如模板工序,模板安装后班组初检,然后施工队复检,最后专职质检员终检,其中终检后需要向监理工程师报验,所以此环节执行状况相对较好。如果把现场检查情况及时形成质检资料,真实、准确记录在初检和复检环节存在很大困难,因为现场施工工作量集中、強度高,从事一线的作业工人大多“半工半农”,施工队技术人员理论知识不高,工作报酬相对较低,常出现人员流动性离职等。另外,水利工程建设非汛期施工工期紧,质检资料填写工作量大、易反复特点,所以“三检”资料就很容易出现问题

2.2解决“三检”的问题和建议

“三检制”是施工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属于质量保证行为。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各种干预下,造成质量“三检”资料越来越难以反映实体质量,特别是在质量稽查、督查检查越多的工程,现场施工质检人员出于免责的本能反映,很容易去补资料、选择性记录,形成越检查资料越出问题。经过反复修改,“三检”资料面目全非,而且大量(下转第183页)(上接第102页)繁琐的质检备查资料,占用了现场管理人员大量精力,特别是现场监理陷入同样处境,为应付检查去做资料,减少其现场巡视、旁站等必要时间,这类问题亟待改善。

为避免此问题建议可采取措施有;(1)上级部门侧重实体质量检查,侧重现场建设管理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考核,使监督、建设、监理、施工单位的责权利正常回归,做到各司其事、各司其责;(2)重新审视各种质检资料的必要性,削减“表里不一”的资料数量;(3)研究声像替代纸质资料存档的可能性,随着信息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现场声像资料制备非常容易,且操作简易,但是对于声像资料如何采集、整理、归档制定标准规范化要求。

3.结论

受自然条件制约、工作条件复杂,水利工程不完全具备标准化流水施工条件,质检记录与工程实体脱节难以避免。本文就现场困惑施工质量管理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如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借以推动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环境的改善。 [科]

【参考文献】

[1]SL 632-2012,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

[2]罗少彤.新<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标准>解读[J].广东水利水电,2013,8:76-77.

篇5: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推进快递诚信体系建设,引导快递企业提高服务质量,加快科学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工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自愿、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实施。

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简称快递企业),按照服务品牌申请参加企业等级评定。

第四条 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工作设立等级评定指导委员会、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快递企业等级评定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快递企业等级评定机构,应当报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备案。

等级评定指导委员会负责制定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办法和标准,指导和监督等级评定工作,受理和审议有异议的评定结果,以及其他需要审议的事项。

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由中国快递协会邀请有关专家组建,负责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协调、评议审定,并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快递企业等级评定机构的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快递企业等级评定机构负责向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推荐本地区快递企业参加等级评定,并承担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交办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 按照快递企业经营范围和业务种类分为三类。一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或经营同城快递业务;二是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快递业务;三是经营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

本办法对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进行等级评定。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经营或经营同城快递业务的企业等级评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快递企业等级评定机构制定评定办法和标准,报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审批后实施。经营国际及港澳台快递业务的企业等级评定工作待条件成熟后再予实施。

第六条 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由企业规模评定和服务评定两部分组成,快递企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申请等级评定。

第七条 快递企业规模评定主要从企业的业务量、经营收入、自营网络覆盖范围等方面对参评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四个等级。

第八条 企业应当同时符合下列分型标准

(一)A型企业

1.年业务量4.5亿件以上;

2.年经营收入100亿元以上;

3.自营网络覆盖全国25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B型企业

1.年业务量2亿件以上;

2.年经营收入30亿元以上;

3.自营网络覆盖全国15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

(三)C型企业

1.年业务量8千万件以上;

2.年经营收入8亿元以上;

3.自营网络覆盖全国8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

(四)D型企业

1.年业务量8百万件以上;

2.年经营收入8千万元以上;

3.自营网络覆盖全国2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

本条所称“以上”均包括本数。

第九条 快递企业服务评定从公众服务评价、服务时效、人员素质和信息化管理水平等方面对参评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分为五星、四星、三星、二星四个等级。五星级最高,依次降低。

第十条 企业应同时符合下列分级标准

(一)五星级企业

1.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得分在73分以上;

2.本品牌网络内,重点城市间的快件全程时限72小时准时率在95%以上;

3.百万件快件用户有效申诉在10件以下;

4.快递业务员中,具备《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级以上资格的不低于60%;

5.品牌所辖自营网点在省会、直辖市的覆盖范围达到100%;网点在省辖市的覆盖率在90%以上,其中,自营网点覆盖率应不低于50%。

6.工作日8:00至16:00时段内上门揽收时限不超过2小时;工作日8:00至16:00时段内到达投递站点的快件,完成指定地点的投递时限不超过3小时;

7.全年无休,节假日营业网点、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维持正常运行;

8.拥有全国统一客户服务号码,一站式办理咨询、揽收、查询和投诉处理;

9.企业网站首页明显标注有全国统一客户服务号码、能够提供对分支机构、收费标准、通达范围和服务时限等内容的搜索,以及提供快件查询功能;

10.快件跟踪信息保持动态更新,如有延时不超过3小时;

11.符合规定的快件信息上网率达到99%以上。

(二)四星级企业

1.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得分在70分以上;

2.本品牌网络内,重点城市间的全程时限72小时准时率在90%以上;

3.百万件快件用户有效申诉在15件以下;

4.快递业务员中,具备《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级以上资格的不低于55%;

5.品牌所辖自营网点在省会、直辖市的覆盖范围达到80%以上;网点在省辖市的覆盖率在90%以上,其中,自营网点覆盖率应不低于50%;

6.工作日8:00至16:00时段内上门揽收时限不超过2小时;工作日8:00至16:00时段内到达投递站点的快件,完成指定地点的投递时限不超过3小时;

7.全年无休,节假日营业网点、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维持基本运行;

8.拥有全国统一客户服务号码,一站式办理咨询、揽收、查询和投诉处理;

9.企业网站首页明显标注有全国统一客户服务号码,能够提供对分支机构、通达范围和服务时限等内容的搜索,以及提供快件查询功能;

10.快件跟踪信息保持动态更新,如有延时不超过6小时;

11.符合规定的快件信息上网率达到98%以上。

(三)三星级企业

1.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得分在67分以上;

2.本品牌网络内,重点城市间的全程时限72小时准时率在85%以上;

3.百万件快件用户有效申诉在20件以下;

4.快递业务员中,具备《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级以上资格的不低于50%;

5.品牌所辖自营网点在省会、直辖市的覆盖范围达到70%以上;网点在省辖市的覆盖率在85%以上,其中,自营网点覆盖率应不低于30%;

6.工作日8:00至16:00时段内上门揽收时限不超过3小时;工作日8:00至16:00时段内到达投递站点的快件,完成指定地点的投递时限不超过4小时;

7.工作日无休,节假日营业网点、运输网络和信息网络维持基本运行;

8.拥有区域统一客户服务号码,一站式办理咨询、查询和投诉处理;

9.企业网站首页明显标注有区域统一客户服务号码,能够提供对下属分支机构、通达范围和服务时限等内容的搜索,以及提供快件查询功能;

10.快件跟踪信息保持动态更新,如有延时不超过8小时;

11.快件信息上网率达到97%以上。

(四)二星级企业

1.快递服务总体满意度得分在65分以上;

2.本品牌网络内,重点城市间的全程时限72小时准时率在80%以上;

3.百万件快件用户有效申诉在25件以下;

4.快递业务员中,具备《快递业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初级以上资格的不低于45%;

5.品牌所辖自营网点在省会、直辖市的覆盖范围达到50%以上;网点在省辖市的覆盖率在80%以上,其中,自营网点覆盖率应不低于20%;

6.工作日8:00至16:00时段内上门揽收时限不超过4小时;工作日8:00至16:00时段内到达投递站点的快件,完成指定地点的投递时限不超过5小时;

7.工作日无休,节假日网络维持主要线路的基本运行和信息网络的运行;

8.拥有城市统一客服号码,能够提供网络覆盖城市范围内的咨询、揽收、查询和投诉处理;

9.快件跟踪信息保持动态更新,如有延时不超过12小时;

10.快件信息上网率达到96%以上。

本条所称“以上”、“以下”、“不超过”“不低于”均包括本数。

第十一条 快递企业等级评定经过初评、复评两个阶段,结果由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对外公示和公告。快递企业等级评定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内对企业进行跟踪监测,对于没有持续符合相关等级评定标准的企业,可调整和变更其评定结果。

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应当依据本办法制定《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实施细则》。

第十二条 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应当按照下列程序组织对企业进行等级评定:

(一)公布《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实施细则》;

(二)受理企业申请,组织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

(三)按照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形成初评结果;

(四)公示初评结果。公示期内,对被举报的企业,组织核实举报信息,查证属实的,应当重新评定;

(五)初评结果公示期结束后,召开复评会议,形成评定结果和报告;

(六)对评定结果仍有异议的,可向等级评定指导委员会提出异议申请,由等级评定指导委员会组织审议和仲裁,形成最终评定结果;

(七)向企业出具等级评定报告,通过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网站(中国快递协会网站)或媒体向社会公告最终评定结果,并向企业颁发等级评定证书和牌匾。

第十三条 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应当通过其网站,为社会公众提供快递企业等级评定有关情况的查询服务,公众可以查询等级评定结果,以及等级评定有效期内企业等级变动情况等。

第十四条 等级评定指导委员会要加强对等级评定工作的监督,发现问题要责令改正。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要加强对等级评定工作的组织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和标准组织评定工作,对省、自治区、直辖市快递企业等级评定机构有关工作进行监督。

第十五条 快递企业等级牌匾、证书由全国快递企业等级评定委员会统一制作。

第十六条 本办法由等级评定指导委员会解释。

篇6:10企业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企业信用等级评级授信行为,不断优化信用环境卫生,确保信贷资金安全运行,根据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和甘肃敦煌农村合作银行(以下简称本行)相关信贷管理制度之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是指本行按照统一的财务与非财务指标体系和标准,以偿债能力为核心,对企业法人客户,合伙类企业以及个人独资企业(以下统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资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和信用等级的确定。

第三条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分为:

(一)内部评定。是指本行信贷资产管理部门对已经或申请与本行建立信贷关系的企业进行信用等级评定。

(二)委托评定。是指本行委托有资格的咨询评估机构对特定范围的企业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指标和标准评定的信用等级,评定结果须经本行信贷资产管理部门认可。

第四条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必须遵循统一指标、统一标准、按程序评定、适时调整、客观真实的原则。

第五条 除国家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本行在评定企业信用等级过程中,涉及企业的有关资料,未征得企业同意不得对外提供。

第二章 评定对象条件及分类

第六条 基本条件

(一)具备企业法人资格;

(二)生产经营期二年以上;

(三)生产经营正常;

(四)财务制度健全。

第七条 除未投产的新建企业外,本行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的企业为:(一)已与本行建立了信贷关系;

(二)向本行申请建立信贷关系;

(三)需要本行提供资信证明;

(四)自愿申请或委托本行评估授信的企业。第八条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对象分为涉农企业、工商企业、旅游服务业企业、房地产开发企业、综合类企业等五类。

综合类企业是指跨行业综合经营的企业及农业、工业、商贸、房地产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

第三章 评定指标与等级

第九条 农业、工商、旅游、房地产、综合类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指标分为信用履约评价、偿债能力评价、盈利能力评价、经营能力评价四大类,并设置相应的指标取值和权重(见附件)

第十条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实行百分制,按得分高低,企业信用等级分为AAA、AA、A、B、C五个等级。

(一)AAA级企业。表明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完成好,经营管理状况好,经济效益好,有很强的清偿与支付能力,市场竞争力强,企业信誉度高,得分在90分(含)以上,且资产负债率、利息信誉偿还记录和到期信用偿还记录指标得分均为满分,现金流量指标得分不低于5分,有一项达不到要求,最高只能评定为AA级。

(二)AA级企业。表明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良好,经营管理状况良好,经济效益良好,有较强的清偿与支付能力,企业信誉度良好,得分在80分(含)至90分(不含),且资产负债率、利息信誉偿还记录指标得分均为满分,到期信用偿还记录指标得分不低于8分,现金流量指标得分不低于3分,有一项达不到要求,最高只能评定为A级。

(三)A级企业。表明企业有一定经济实力,经营管理状况一般,经济效益不太稳定,有一定的清偿与支付能力,企业信誉度一般,得分在70分(含)至80分(不含),且资产负债率指标得分不低于5分、利息信誉偿还记录指标得分不低于8分,到期信用偿还记录指标得分不低于9分。

(四)B级企业。表明企业各项经济指标一般,经营管理状况一般,清偿与支付有一定困难,存在风险,得分在60分(含)至70分(不含);或得分在70分以上,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属于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

2、资产负债率得分为5分以下;

3、利息信誉偿还记录得分在8分以下;

4、到期信用偿还记录得分在9分以下。

(五)C级企业。表明企业各项经济指标完成较差,经营管理较差,清偿与支付有较大难度,存在较高的风险,得分在60分(不含)以下;或得分在60分以上,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生产设备、技术和产品属国家明令淘汰;

2、资不抵债;

3、企业已停产半年以上;

4、存在逃废银行债权的行为;

5、利息信誉偿还记录得分在2分以下;

6、到期信用偿还记录得分在3分以下。第十一条 对申请建立信用关系的企业,原则上要测算企业对其他金融机构的信用履约情况,若数据收集困难,则可剔除利息信誉偿还记录和到期 信用偿还记录指标,满分按70分计算,最后换算为百分制。

第十二条 被评企业存在对其正常生产经营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重大事项,如违规经营、未决诉讼、大案要案、母(子)公司经营恶化等,应酌情扣分,降低或连续降低信用等级。

第四章 内部评定规定

第十三条 内部评定程序为:

(一)初评。拟被评企业向在本行开户的基层支行提供近三年的财务报表,包括资产负责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师事务所验资及查账报告或有权部门对决算审批文件等有关资料。本行信用等级评定小组会同相关支行行长和管贷客户经理,深入企业调查,搜集企业基本情况、技术装备情况、企业领导及员工素质、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等相关资料,核实企业提供的财务报表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评级指标和标准进行计算、评定,写出初评报告,将信用等级初评为AA级(含)以上的企业名单和有关资料上报省联社。

(二)审定。依据省联社规定,本行负责A、B、C级企业的评审定级;省联社负责AA级和AAA级企业的评审定级;本行对信用等级初评为AA级和AAA级的企业,向省联社上报评审定级报告,由省联社审核确定。

(三)检查调整。本行要对辖内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组织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对评级结果不准确的,要作相应的记载或者调整。

第十四条 本行对企业信用等级评级每年评定一次,于每年一季度完成。评定的信用等级有效期一年。

第十五条 企业信用等级评定后,本行各相关支行对管辖企业的信用等级在每季度末复查测评一次。对信用等级发生明显变化的企业,本行市场发展部和风险管理部要分析原因,加强监督,对本行权限内评定的A、B、C三个级别客户,要及时关注,适时调整,对 AA、AAA级客户要及时向省联社报告,必要时可重新评级和调整。

第五章 委托评级规定

第十六条 下列企业信用等级,由本行委托有资格的咨询评估机构评定:

(一)自愿要求向社会公开信用等级的本行信贷客户;

(二)要求本行提供资信证明的客户;

(三)委托本行评估资信的客户。

第十七条 委托咨询评估机构评定的程序为:

(一)受理申请。企业提出申请,由本行受理并逐级上报省联社。

(二)委托评定。本行与有资格的咨询评估机构签订委托协议书,委托其组织信用等级评定,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

(三)信用等级审定。委托咨询评估机构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的指标和标准进行信用等级评定,并将评定结果及相关资料返回本行,经本行审议后,A、B、C三个级别客户,由主要负责人签字确认,AA、AAA级客户报省联社审核确认。

(四)等级发布。本行将评定的等级,通知企业或按照企业的书面要求向社会发布。

第十八条 委托评级的企业信誉等级评定结果有效期为一年。本行有权视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在有效期内调整信用等级。

第十九条 对委托评级的本行信贷客户,要按照本办法第十五条之规定,定期复查测评等级,加强监管,适时调整。

第六章 罚则

第二十条 企业以虚假资料骗取较高级别信用等级的,一经发现,本行应立即取消其评级资格,并实施相应的信贷制裁。

第二十一条 对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本行将依据有关规定,对直接责任人进行相应处罚:

(一)参与或默许企业编制虚假报表以骗取较高级别信用等级;

(二)擅自向企业透露本行信用等级评定指标和评定标准;

(三)擅自向企业透露本行信用等级内部评级结果。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本行负责制定、解释和修订。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工商管理概论下一篇:如何选择上网行为管理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