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 素材

2024-06-25

感动中国 素材(精选6篇)

篇1:感动中国 素材

为了敦煌,樊锦诗和丈夫两地分居长达,两个儿子出生后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料,但她却视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扎根大漠,潜心石窟考古研究和创新管理,完成了敦煌莫高窟的分期断代、构建“数字敦煌”等重要文物研究和保护工程。她还推动立法和制定莫高窟总体保护规划,按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来规范敦煌保护。

她被授予“文物保护杰出贡献者”国家荣誉称号勋章和最美奋斗者称号。81岁的樊锦诗一直还在为敦煌忙碌着。

四川森林消防员:英雄归厚土

四川凉山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消防队员们每人负重30余斤,徒步行军8小时,在海拔3700余米处与大火搏斗。因林火爆燃,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4名地方干部群众不幸壮烈牺牲。

痛失患难与共的战友兄弟,一起出征却没能活着一起回家。大队营区的笑脸墙上,每一张年轻的脸庞都笑容灿烂。牺牲指战员的平均年龄只有23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8岁。为有牺牲多壮志,为国捐躯重如山。让我们向这些可爱可敬的扑火勇士致敬!

顾方舟:一丸济世德

顾方舟,我国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1957年,他临危受命研制脊髓灰质炎疫苗。疫苗问世后他以身试药,冒着麻痹、死亡的危险,没有犹豫,顾方舟和同事们首先把自己当作试验对象,试服了疫苗。1960年底,正式投产的首批500万人份疫苗推广向全国11座城市,脊灰疫情流行高峰纷纷削减。

顾方舟借鉴中医制作丸剂的方法,创造性地改良配方,把液体疫苗融入糖丸,糖丸疫苗的诞生,是人类脊灰疫苗史上的点睛之笔,发病人数逐年递减,上百万的孩子免于残疾。,经世界卫生组织证实,中国成为无脊灰国家。从1957年到20,消灭脊髓灰质炎这条不平之路,顾方舟艰辛跋涉了44年。

顾方舟在生命最后留下两句话:“我一生做了一件事,值得,值得。孩子们快快长大,报效祖国。”9月,顾方舟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朱丽华:光明溢天地

43年前,浙江嘉兴人朱丽华因伤失明,受张海迪事迹所感动,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推出了璀璨人生。她刻苦钻研中医推拿技术,成为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工作30余年,为22万多人次患者缓解病痛。

1991年嘉兴福利院为她安排了一处诊所让她经营,她招收徒弟一律免收学费,免费安排吃住,先后为100多名残疾人提供工作职位。同时,她坚持做慈善,从1991年到年,朱丽华捐助的资金已达373万元,帮助了480名孩子圆了上学梦。她说:只有奉献才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张富清:初心自慷慨

11月湖北来凤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采集信息,一位退役老兵的物品震惊了现场所有人,红布包裹一层层打开,人们发现94岁的退役军人张富清,竟然是一位战功显赫的人民功臣。

张富清在解放战争的枪林弹雨中九死一生,先后荣立一等功3次、二等功1次,被西北野战军记“特等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新中国成立后,他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偏僻的湖北来凤县工作,为贫困山区奉献一生。60年来,张富清刻意尘封功绩,连儿女。也不知情。

杜岚、尤端阳:薪火传无尽

1949年10月1日,濠江中学老校长杜岚在校园中升起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1947年,杜岚接任濠江中学校长,她始终坚持爱国教育,赢得澳门各界的敬重。她说“我们的.希望就在下一代身上。”澳门回归祖国当天,87岁的杜岚放下拐杖亲手升起国旗。

后任校长尤端阳继承了杜岚的教育理念,每逢周一都举行升旗仪式。他从幼稚园开始对学生进行国旗国徽国歌教育,将宪法和基本法纳入学校公民教育的课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时,尤端阳提议澳门的语文教材应该使用内地版本的教材,在他的努力下,濠江中学率先使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他将爱国情怀融入到孩子们的学习生活中。

伍淑清:山河澄正气

伍淑清,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香港企业家。伍淑清一家人爱国爱港,改革开放之初,伍家父女北上创业,创办了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

香港回归后,伍淑清致力于香港和内地的交流合作,建立教育基金,积极增进香港青年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在往返内地和香港3000余次中,她亲力亲为帮扶贫困地区发展教育。

修例**发生以来,她严辞阻止乱港分子发起的学生罢课,成为乱港分子的眼中钉、肉中刺。2019年9月,伍淑清现身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例会,向世界说出真实的香港,在这次演讲中伍淑清揭露了香港骚乱的真相,指出极端示威者举着“人权”大旗,破坏公物,使用暴力对警察及市民造成身体伤害。

篇2:感动中国 素材

科学家、平民英雄、教师、医生、村官等等,各行各业中的平凡人物谱写了一曲曲关于奉献、关于崇高、关于理想、关于奋斗的美妙华章,灵活运用于你的考场作文之中,必定能为你的高分作文添砖加瓦。

对《感动中国》人物素材,只有做到了然于心,才能在考场见招拆招!

1.孙家栋 星斗焕文章

(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

【颁奖辞】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人物事迹】孙家栋,87岁,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最新新闻国内大事件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

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领导下所发射的卫星奇迹般地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三分之一。

2009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孙家栋亲历、见证、参加、领导了中国航天从起步到目前为止的全部过程。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杜玉波:“东方红”响彻环宇,“嫦娥号”长袖善舞,仰望星空,我们不能忘记这位为祖国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2.王锋 忠义感乾坤

(三闯火海救人英雄)

【颁奖辞】面对一千度的烈焰,没有犹豫,没有退缩,用生命助人火海逃生。小巷中带血的脚印,刻下你的无私和无畏,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人物事迹】2016年5月18日凌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浓烟迅速吞没了整栋楼房。租住在一楼的王锋发现火情后,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场救人,20多位邻居无一伤亡。第三次从火场出来时,王锋快被烧成了“炭人”,浑身都是黑的,神智已不清醒。从住处到临近的张衡路口,大约五六十米的距离,一路上都留下了他血染的脚印。

王锋的伤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短短六天时间,收到社会各界捐款两百多万元。10月1日下午,王锋突发肺栓塞,全力抢救无效离世。

妻子潘品最了解丈夫的品性,她知道在王锋沉默的外表下有着坚毅的力量,她说,“他这样做,我一点都不奇怪,他平时就是这样的人,他要不这样就不是他了。”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胡果:人们需要英雄,更需要王锋这样的平民英雄,他们是一个民族真正的脊梁。

3.支月英 芳兰振蕙叶

(扎根乡村36年的最美教师)

【颁奖辞】你跋涉了许多路,总是围绕着大山;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人物事迹】支月英,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教师。

1980年,江西省奉新县边远山村教师奇缺,时年只有十九岁的南昌市进贤

县姑娘支月英不顾家人反对,远离家乡,只身来到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海拔近千米且道路不通的泥洋小学,成了一名深山女教师。

36年来支月英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带出了1000多名孩子,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

“有的人说我是傻子,说我特傻,我是这样想的,山里需要我这样的傻子。”支月英如是说。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于丹说,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选择坚守不容易,她的不言之教,已经让学生看见了什么是良知和操守。

4.秦玥飞 君子通大道

(“耶鲁”村官)

【颁奖辞】在殿堂和田垄之间,你选择后者,脚踏泥泞,俯首躬行,在荆棘和贫穷中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守在悉心耕耘的大地,静待收获的时节。

【人物事迹】秦玥飞,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专业的高材生,现任湖南省衡山县福田铺乡白云村大学生村官、黑土麦田公益(Serve for China)联合

发起人。大学毕业时,秦玥飞选择回到祖国农村服务,至今已是第六个年头。

2011年,秦玥飞到衡山县贺家乡任大学生村官,为当地改善水利灌溉系统,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现代化敬老院,为乡村师生配备平板电脑开展信息化教学……2013年被评为央视“最美村官”,立个人一等功一次。

2014年服务期满,秦玥飞认为“输血”并非最可持续的乡村发展模式,放弃提拔机会,转至白云村续任大学生村官,用“造血”建设乡村。他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通过创业创新为当地创造可持续发展动力。

为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服务乡村,秦玥飞与耶鲁中国同学发起了“黑土麦田公益”项目,招募支持优秀毕业生到国家级贫困县从事精准扶贫和创业创新。2016年,吸引了30名来自北大、清华、耶鲁、加州等名校的“乡村创客”,服务于15个国家级贫困村。

秦玥飞说,“我必须得了解我自己国家的最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生活当中有什么样的酸甜苦辣,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去改变,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5.张超 浩气展虹

(壮烈牺牲的歼15飞行员)

【颁奖辞】那四点四秒,祖国失去了优秀的儿子。你循着英雄的传奇而来,向着大海的方向去,降落,你对准航母的跑道,再次起飞,你是战友的航标。

【人物事迹】张超,30岁,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正营职中队长,一级飞行员。

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舰载战斗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接地时,突发电传故障,危机关头,他果断处置,尽最大努力保住战机,推杆无效、被迫跳伞,坠地受重伤,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

张超是“海空卫士”王伟生前所在部队优秀的三代机飞行员,全团6名“尖刀”队员中最年轻的一员,曾数十次带弹紧急起飞驱离外军飞机。

事故发生后,张超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团长张叶一直陪在他身边,清楚记得张超说的最后一句话:“团长,我还能不能飞”。

张超走了,留下刚刚满两岁的女儿和妻子,带着深深的遗憾走了,再有半个月就要着舰飞行了,这一直是他最大的心愿。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时文潮:我们必须牢记每一位军人的牺牲,都是在为国家换来更多的安宁和幸福。

6.李万君 器成天下走

(大国工匠)

【颁奖辞】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

【人物事迹】为了在外国对我国高铁技术封锁面前实现“技术突围”,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技师李万君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钻劲儿、韧劲儿,一次又一次地试验,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核心试制数据,积极参与填补国内空白的几十种高速车、铁路客车、城铁车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先后进行技术攻关100余项。2016年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如今,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的转向架年产量超过9000个,比庞巴迪、西门子和阿尔斯通等世界三大轨道车辆制造巨头的总和还多。

每次来到车站,站到自己亲手打造的高铁列车前,李万君总有一种说不出的自豪,中国的高铁从无到有,再到冲出国门走向世界,这中间凝聚着、传承着中国工人朴素的匠人精神,而今天李万君最想做的就是把这种光荣和精神传承给更多的人。

他说,“把每一条焊缝焊好,把手中的产品,在我们用技术,用技能不断的升华,最后达到极致,变成艺术品,我认为这就是工匠。”

7.梁益建 推诚结仁爱

(仁心医者,上千重度驼背者因他挺直腰杆)

【颁奖辞】自谦小医生,却站上医学的巅峰,四处奔走募集善良,打开那些被折叠的人生;你用两根支架矫正患者的脊柱,一根是妙手,一根是仁心。

【人物事迹】梁益建,四川省成都市三医院骨科主任,多年前自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后,婉言谢绝美国医院高薪聘请,毅然回国,参与“驼背”手术3000多例,亲自主刀挽救上千个极重度脊柱畸形患者的生命,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专家。

近可能的为患者着想,是梁益建的工作守则。到医院求治的病人,很多经济条件都不好。为了让患者尽快得到治疗,他处处为病人节省费用外,还常常为经济困难的患者捐钱,四处化缘。碰到有钱的朋友,他会直接开口寻求帮助,甚至尝试过在茶馆募捐。

2009年,梁医生在凉山州木里县遇到一个年轻患者刘仁富,当时即给他许诺,“你等着,我帮你找到钱就回来接你。” 一年后,梁益建驱车7小时,去木

里县接刘仁富,为他实施了手术。

为了给这些贫困患者赢得更稳定的求助渠道,梁益建博士团队从2014年开始与公益基金合作。据不完全统计,目前获得帮助的患者接近200位,金额近500万元。

看到他治好的病人站起来时,梁益建如此形容自己的心情,“我感到非常幸福,他们成了一个正常的人,中国人就少了一个残疾人。”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陆小华:患者在被治愈的过程中,能够收获到一份尊严,这样的医生功德无量。

8.郭小平暖带入春风

(红丝带学校创办人)

【颁奖辞】瘦弱的孩子需要关爱,这间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难所。你用十二年艰辛,呵护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长,你是风雨中张开羽翼的强者。

【人物事迹】山西临汾红丝带学校,目前有33名学生,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有一半孩子失去了双亲。这样的学校,全国只此一家。郭小平是这所特殊学校的校长,也是创始人。

2004年,山西省临汾第三人民医院院长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区的几个孩子到了上学年龄却没法上学,便和同事一起办起了“爱心小课堂”,在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临汾红丝带学校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学校被列入正式国民教育序列。艾滋病感染儿童在这里接受治疗的同时,也能安心接受与正常孩子一样的教育。

多年来,郭小平创建红丝带学校一事,在社会上也受到不少争议,但他一直在艰难中努力坚持。2015年,郭小平做出决定,辞去临汾市传染病院、第三人民医院和中医院这三家医院的院长职务,只担任临汾红丝带学校校长。

郭小平说,“我应该把精力集中到这。好多人迷惑,医院院长不当,跑这干这,好像不可理解。换一个院长其他人也能做,但是这个学校的校长不是换一个校长就能做成了,因为这些孩子认人,就认我这个人,不是认这个位置。”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随着社会进步,艾滋病患儿终究会到正常的学校去上学。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陈雨露:从医治人的身体,转向救助人的心灵,他投入更多的智慧和勇气。

9.阿布列林·阿不列孜 澄清有片心

(“新疆焦裕禄”)

【颁奖辞】在细碎的时光中守望使命,以奋斗的精神拥抱生活。执法无私,立身有责;恪尽职守,勤勉为公。在这片土地上,红柳凝聚水土,你滋润心灵。

【主要事迹】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维吾尔族,哈密司法系统出了名的黑脸包公,他在哈密市检察院和法院工作了31年,办理了近千件案件,经他审理的案件,没有发生过一次改判、错判,桩桩是无可辩驳的铁案,人称“铁案法官”。

31年来,阿布列林经历了死亡的威胁,说情者的糖衣炮弹,亲戚们的怨恨,数十年如一日,他恪守着职业准则,用生命去捍卫法律的尊严。

阿布列林为何有坚如磐石的意志?因为他心中有个榜样——焦裕禄。1968年,阿布列林曾经在途径河南时访问兰考焦裕禄故居,这次兰考之行影响了他一生。

阿布列林退休以后,依旧不忘初心,常去哈密最大的惠康园社区,为百姓做免费的法律咨询,帮素不相识的人们解决实际困难。

阿布列林说,“在这40多年当中,我可以说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管是年轻的时候也好,老的时候也好,能做的工作,我都满腔热情地去做,我自己可以说,我是焦裕禄的好学生。”

10.潘建伟 曙色满东方

(功勋科学家、中科院院士、“量子卫星之父”)

【颁奖辞】嗅每一片落叶的味道,对世界保持着孩童般的好奇。只是和科学纠缠,保持与名利的距离。站在世界的最前排,和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主要事迹】 20年前,奥地利,一位26岁的中国学生,面对导师的提问“你的梦想是什么”,他回答,“我要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物理实验室”。这个学生的名字叫潘建伟。

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它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标志着目前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已经领跑世界。这个项目的首席科学家正是潘建伟。

量子通信,是目前理论上唯一被证明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手段。量子卫星的发射,意味着中国量子保密通信技术成功了一半。

设计要求快速飞行的量子卫星能被地面的光学天线精准跟随,这相当于在一万米高空的飞机上往地面的一个储蓄罐里投硬币,还必须保证每个硬币都能够扔到储蓄罐中。类似这样的技术难题都被潘建伟及他的团队一个个攻克。

长期从事研究,潘建伟对量子通信等研究有创新性贡献,他有关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研究成果入选美国《科学》杂志“十大科技进展”,并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选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11.特别致敬——中国女排 为国著功成

【主要事迹】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即里约奥运会,中国女排比的是实力,拼的是勇气,奋勇拼搏,决不放弃,这是女排精神,是激励中国前行的力量。中国女排在小组赛只排名第四的情况下,女排姑娘们众志成城,一场场拼,一分分磕,绝地反击,上演惊天逆转,终于力克强敌,成功逆袭,最终夺冠。

时隔12年后第三次拿到奥运金牌,女排顽强拼搏的精神再次征服世界,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正能量的代表。

每一年《感动中国》的人物事迹,都会出现在考生的考卷(高频:综合性学习部分以及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或者答卷里(作文素材),为了帮助2017年中考、高考学生更好地复习,特整理了一下2016“感动中国”的人物素材。

篇3:《感动中国》传播的仪式观

关键词:感动中国,传播,仪式观,加冕,信仰

1 传播仪式观的定义

1.1 什么是传播的仪式观

詹姆斯.W.凯瑞(1934-2006),著名的文化历史学者,美国文化研究的杰出代表。20世纪70年代初,他在传播信息论、传播技术论、实证传播论之外,提供了另一种崭新的认知传播的模式,即从人类文化传承角度考量传播的传播仪式观论。他的这个领域是文化研究与传播研究相结合,提出了一套与美国主流传播学完全不同的传播理论,同时他对传播学做出耳目一新的划分:传播的传递观和传播的仪式观。所谓传播的传递观就是一个信息在空间上的传播和发布的过程,它强调的是信息的物理方位的移动和传递。而传播的仪式观强调的是信息接受时更像是出席了一场仪式,使得特定的信仰得以强化和特定的社会系统得以维系,它所关注的重点并不是信息的流通和流通的得知效果,它关注的是在整个接收过程中信息在处理过程中是否为维系社会共同体,强化信仰而做出努力。

笔者试图以音乐为例,对仪式观进行大致解释。音乐自古以来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产品,在早期的社会中音乐就大量存在于我们生活之中。它以劳动号子的形式存在着,在工作之中的存在除了缓解枯燥单调的工作节奏以外,还承担着提高劳动者精神和唤起劳动者积极动力的作用;它以音乐符号的古典形式出现,试图以音乐符号的方式来激励听众,寻求心灵上的慰藉等;如今音乐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力量。音乐的发展在传递观中并没有得到充分地阐释,因为音乐的传递无法强调具体信息的获悉和对具体信息经过读者处理化后的反馈效果。而音乐作为符号体系,强化的是一种共享文化的确认。我们有理由相信传播的仪式观必将为音乐传播提供极好的理论支持。

1.2 传播仪式观的理论渊源

一个理论的提出必定是一场博采众长的系统分析的结果,它一定会有本身理论的思想来源。而传播的仪式观主要是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汲取思想的。

1.2.1 芝加哥学派

凯瑞从不掩饰自己从杜威及芝加哥学派关于传播的社会思想那里所汲取的思想给养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他对传播的理解。杜威,帕克和库利等人均强调了社会在人类发展中存在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凯瑞提出了仪式观在维系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他强调传播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互动”,这种互动是以符号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其目的是构建一个使交流者能参与其中的和谐社会。

1.2.2 英国文化研究学派

美国传播学者对欧洲文化研究格外青睐。其中,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理论在美国文化研究学者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尤其在方法论上,二者都沿袭了韦伯反实证主义的传统。其不同之处是凯瑞没有沿袭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的批判传统而是转向了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的理念之中。

1.2.3 人类学家克利福德.格尔兹

格尔兹认为文化是一张“意义”之网,阐明的是意义对于人生与社会的重要意义。这一点也被凯瑞所吸收,他认为传播的文化研究取向就是要“阐释表面上神秘莫测的社会表达”。

1.2.4 凯瑞将技术、历史和文化发展相结合,并对其进行全面分析

他认为技术一旦产生,就代表一种新的社会形势、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出现。它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认识,我们的生活、思维方式都为此发生了改变。如此一来,技术在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阐释文化的一种重要工具。

2 从传播的仪式观视角下分析《感动中国》节目

在媒介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传播的仪式化形式越来越假托于节目报道的节目形式来表述了。电视媒介在重大事件中以仪式、典礼等形态呈现出一种媒介庆典。其中,以“加冕”“纪念”“团聚”或“庆祝”为主题活动的活动,强调区域性和全体性的参与感,使其取得良好的社会维系系统的建立和民族信仰的强化及升华作用。《感动中国》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例子。

《感动中国》是评选出当年年度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作为主打内容的一档大型年播节目电视,它被誉为“让整个民族为之动容的精神史诗”。其基本理念就是以年度为单位对一年的新闻事件元素以人物化的张力加以表现,突出了新闻事件中主角的作用,将主角的行为加以细节化的感性描述,用感性的方式表达,以细节的魅力展现,在节目中展现出作为中国精神的一个个具体化的人物形象以及内心的人格力量,用国人的心路历程来展现整个民族的气节和文化内涵。

《感动中国》以“感动”的理念为主题,强调了在民族价值观中需要我们强化的又往往是我们最容易忽视的那一种情感和责任。它将“感动”付诸于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将一种精神的力量寓于丰满鲜活的平凡人的生活之中。然而,对这些平凡人、平凡事物所折射出的光辉以“加冕”的形式得以充分肯定,而这种“加冕”过程也充满了严肃感和权威感,让人在节目的每一个环节都感受到一种仪式感,一种参与感。至此,将这种精神和信仰通过仪式化的方式传递给在场参与的每一位受众。“感动”的本身已不再简单的是一场获奖的过程,它是对时代精神的一种坐标性指导。我们重视的往往不是获奖本身,而是在评奖过程中流露出我们对“感动”的尊重,对“美好”的敬意,对“人性”的升华。

2.1 媒介符号运用

传播的仪式观强调媒介运用符号手段构建媒介盛典,以强调其内涵价值并尝试构筑起中国人的“价值共同体”。因此,符号在传播的仪式观节目中就显示其重要的勾连作用。

近几年,《感动中国》基本遵循的是同样的设计理念。其中,最重要的是两处地方的设计:一个是长长的步道,一个是丰碑的设计。所谓步道就是获奖者在获奖后走到台上接受颁奖而走过的这段路程。舞台设计师们将这个步道设计得非常长,他们并不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一种表现。相反,节目组认为其长度和观众对人物的尊敬程度是成正比的。与此同时,在获奖人的“加冕仪式”的整个过程中可以让获奖人有充分的时间来获得关注,因为关注获奖人本身也是在对获奖人所代表的一种内在文化精神的一种内化过程。从技术方面来讲,首先,获奖人走路的时间差不多控制在30秒左右,而这个长度足够让观众完成一个转变,认识到这段路的意义,其次,它陡坡的设计风格又彰显出了获奖者亦或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之中都存在着起起伏伏的世态炎凉。丰碑的设计可以说是将晚会的仪式感推向高潮的一个重要部分。从第五届开始,《感动中国》的舞台上就出现了这个狭长的LED屏幕,它以纪念碑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丰碑是一种神圣的事物,它代表着人们对崇敬事物的物化形式的推崇。它是精神力量的一种升华和凝结,它以纪念碑的形式出现在舞台上,这座丰碑的设计使人们对于人物,对于人物背后所承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力量的尊重毫无疑问地提升到一种仪式感的崇敬。可以说,丰碑的设计是整个舞台的点睛之笔。在设计师的理念中,长步道与丰碑的建立映衬着一种思想:竖起来的是一块碑,昭示的是人物的精神;躺着是一条路,用长度改变观众的心理。

配音效果作为一台晚会的语言重点,在设计中也是尤为重要和突出的一项内容。在《感动中国》的舞台中,人物故事的跌宕起伏,悲壮和雄浑,在只属于《感动中国》这个节目的非专业的配音师大象的演绎下给观众留下了极深的印象。他的声音和画面、音乐、同期声融合在一起毫不突出,让观众感受不到声音的单独存在,而是感觉嵌入于整个节目的呈现之中,如此一来却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了人物的情绪和精神内涵。

在奖杯的设计中也充分凸显了符号的仪式化形态。由于节目形式的约定是以“感动”为主题,因此在奖杯的设计上突显出对心的一种崇敬和敬仰。以水晶为材质表达出对纯粹、善良、透明、天真的一种向往之情。以“中国结,水晶心”作为其寓意更是彰显出人们对简单和纯粹的一种敬仰之意。它是一种积极精神的纪念物,是向心灵和精神的靠拢。它是一种力量的无形体现,是一种信仰的彰显。

在片头题字部分,设计者们也是运用了仪式化的符号概念。谦卑细致的字体夹杂着一位耄耋老人对于未来的期望与愿景,我们从中也可以看到这四个字的分量,可以看到它是对生命、对时间的一种尊重,更是一种仪式化的最近和崇敬。

在媒介节目中的所有环节,音乐是仪式表达的主体元素之一,根据人物的不同性格、品格及情绪,为每个人在场、访谈、接受奖杯等仪式环节“量身定做”独特的音乐元素.在音乐的表达之中我们听到了人物的感情表达在符号中的跳跃。可见,音乐作为“仪式语言”在《感动中国》舞台中的表现力。音乐用其独特的移情效果将仪式化的效果有效表达并加以阐释。

2.2 媒介节目流程的仪式化表达

仪式化作为话语的转化方式是对“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本身的精神的一种升华描述,他将个人年度人物的精神品质以仪式化的形式抽离、升华为整个民族的价值取向和信仰追求。如丛飞代表着“不计个人得失,为社会奉献自己力量”,刘翔代表着“正在加速的民族形象”。即使是在整个感动人物的评选和晚会流程过程中也表现着一种仪式化的力量。

《感动中国》从2002年第一届起就形成了四段式的媒介节目模式,即人物故事短片播放、现场访谈、颁奖词宣读和为获奖者颁奖环节。在这四段的构建模式中,首先,人物故事短片的播放是由主持人进行引导通过人物细节的感性化描述,通过类似于人物通讯特稿的短片表现方式,利用聚焦的镜头结构展现出了获奖者的鲜明特点和感动细节。其次,主持人运用二次评价的方式,借助推选委员的推选词和颁奖词表现出主流价值对其品质的赞扬和肯定。整个过程中,对于获奖者所代表的社会形象给予肯定。再次,现场访谈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如果说人物短片是从宏观层面让观众对获奖者有一种直观认识,那么人物采访就是将这种形式更加细致地通过微观手法进行描绘。通过主持人与获奖者的对话,细致刻画获奖者的经历和想法。这种通过当事人自己描述自己亲身经历的形式更加显得新闻来源的真实可信,更具说服力。这样的表现手法使获奖者不仅仅是一个人物和事迹的展现,更是一个活生生的生活在社会中的一份子,从而借此加强了人们对自身的一种移情化思考,将优秀的人拉下神坛成为我们每个社会细胞的一份子。这样一来,使获奖者人物显得更加丰满立体。最后,颁奖环节,在这样的一个加冕式的环节之中,通过电子碑的映衬,高举奖杯的获奖者接受着观众的掌声和喝彩之声,这一切的礼遇都来自于对他们的感动事迹的一种尊重、敬仰。整个仪式流程之中《感动中国》借助仪式化的形式强调人们对“感动”的社会认知,将人物事件以符号的形式转化为促进公众精神成长的“价值共同体”。每一个人都是这场加冕仪式的主角,每个人也都是这场盛宴的参与者。这也同样体现了作为传播仪式观中所强调的是受众的参与性而不是传递观所表达的接收性。

2.3 传播仪式性节目的不足之处

仪式传播运用在媒介节目中也会表现出或多或少的不足。同时,仪式化的节目形式还存在着明显的局限性,在实践层面易于走向极端。

2.3.1 强调整体性而忽视个体性

这是长期以来我们工作中时常出现的一种情况,强调整个社会共同体的精神向往和力量,从而对个性化的一种忽视,使节目人物过于脸谱化和刻板化,给受众一种不真实的感觉。长期以往,会对仪式化的表现形式产生不利影响,使受众拒绝接受思维定性化,从而导致仪式化表现形式遭受受众的刻板成见而受到排斥。因此,单单追求的整体性而忽视个性化的发展模式的形式是在媒介的仪式化传播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2.3.2 商业行为的过多侵入

目前,商业化的广告模式和其他一些模式越来越受到各个商家的重视和期盼。然而,在这个时候过多地植入商品元素的概念对仪式化的推崇存在着不合理因素,会对节目的仪式化表达或多或少产生一些差强人意的诟病。例如,同样是央视所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原本是全球华人在同一时刻集体参与共同体验的一个媒介公共平台,起到勾连昨天、今天、明天的一个赋予时间深刻文化内涵的仪式化符号。然而,商业植入广告的过多存在也引起了受众的一些诟病。由此,近两年来,春晚也在试图运用零植入广告等一系列措施来完善其形象魅力。

3结语

《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它所倡导的感动,它所追逐的梦想,存留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感动中国》创作的核心价值与核心理念就是对人的尊重,并把这种尊重凝练成一种仪式感。它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让大人物和小人物,知名人士和默默无闻者一起接受尊重。这些人代表真诚、正义、勇敢、坚强、廉洁、孝悌等。它们聚合在一起就是《感动中国》的核心价值观,就是整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感动中国》体现了媒体传播的仪式观,这也使《感动中国》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量、传承信仰的一个有效平台,这样的节目形态、表现方式和传播理念,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更需要我们去创新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米莉.传播仪式观:一种独特的传播研究方法[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2]郭讲用.传播仪式观中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12).

[3]万芳.站在“感动”的支点上——解析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J].中国电视,2005(6).

[4]明四新.孙金岭:《感动中国》的背后[N].中华新闻报,2005-02-23(A03).

篇4:感动中国 素材

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均为男,河北唐山人。年龄最大62岁,最小19岁,农民。

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上级号召,也没有组织要求,河北唐山13个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到那里参与救灾。

这13个来自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二组的农民,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他们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2月23日,在工作了16天之后,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还被郴州市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

5月12日下午,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到哪里。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抢救出25名幸存者,刨出近60名遇难者遗体。

品读感悟

虽是普通民众,却有一腔热血。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他们的故乡在当年受过他人的帮助,在他人遭遇灾难的时候,他们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前往救灾,在湖南冰雪中,在四川赈灾现场,出现了他们朴实的身影。这一切,使人钦佩,令人感怀。

适用话题

纯朴、感恩、美德、普通与伟大……

2、熊宁(魂归中国西部“西安最美”的女志愿者)

熊宁,女,1978年8月24日生,西安人,热心公益。

她在自愿赴青海省玉树救助雪灾群众时,于2008年3月10日不幸遭遇车祸身亡。

大学毕业后,熊宁对公益事业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发展成为理想。

熊宁本来有机会在广州做一名月薪万元的白领,但她认为那不是自己向往的人生,她将自己的人生奉献给了公益活动。

熊宁经常到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做义工。西安市儿童福利院办公室主任熊晴说,最初熊宁只是来看望孩子,从2007年初开始,坚持来这里做义工,平均每周来一天。

在熊宁的努力下,先后有五名孤儿被外国人收养。去年“六一”儿童节,她被福利院授予“爱心义工”称号。

熊宁曾先后4次前往青海玉树一所孤儿学校支教,还捐了1万元。她的丈夫黄晨说,夫妻俩挣的钱除了生活,基本用于公益。

熊宁的感人事迹在中央和省、市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熊宁被誉为“爱心天使”、“西安最美女孩”。共青团陕西省委、共青团青海省委先后作出决定,追授熊宁为“陕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青海省杰出青年志愿者”荣誉称号。

2008年4月5日,共青团中央决定追授熊宁“中国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2008年4月28日,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熊宁学习活动。2008年:fin青年节前夕,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熊宁“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品读感悟

年轻的心灵,涌动的是青年志愿者的崇高理想,在他乡异地,一腔热情付出自己的青春和希望,把他人的幸福与快乐当作自己的幸福与快乐,纵然魂归他乡,也无怨无悔。他闪亮的青春,昭示着一种思想。

适用话题

爱、理想、真诚、美的真谛……

3、谭千秋(用生命作支撑舍身护生的教导主任)

谭千秋,男,中共党员,1957年8月出生。湖南衡阳市祁东县步云桥镇岩前村人,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导主任。1978年3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大学政治专业学习,1982年1月毕业后,分配到四川绵竹东方汽轮机厂工作,先后在该厂职工大学和中学任教。从教26年来,谭千秋不仅教学成绩卓越,被评为特级教师,而且,在担任中学教导主任以来,他致力于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为提高教学质量作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他爱生如命,在校园里看到一块小石头都要捡起来,生怕学生们在玩耍时受伤,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波及绵竹。在地震中,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谭千秋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着,趴在课桌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献出了年仅51岁的生命,而四名学生则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

品读感悟

当灾难来临的时候,在身处绝境的时候,毅然决然地用自己并不高大的身躯撑起一片平安的天空,孩子们得救了,自己的灵魂进入了天堂。老师,这个称号在他身上变得更加的强大。

适用话题

选择、品质、面对灾难……

4、叶志平(未雨绸缪的好校长)

叶志平,男,55岁,安县桑枣中学校长。

汶川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不在学校。学生们是按着平时学校的要求和他们已练熟了的方式疏散的。全校2200多名学生和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单位站好,仅用时1分36秒。

学校所在的安县紧临着受灾最为惨烈的北川,学校外的房子百分之百受损。在桑枣中学,8栋教学楼部分坍塌,全部成为危楼。叶校长的学生——11岁到15岁的娃娃们,都挨得紧紧地站在操场上,老师们站在最外圈,四周是教学楼。学生无一伤亡,老师无一伤亡。

桑枣中学的安全和叶校长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叶校长平时非常注意学生的生命安全。学校较早开始使用的实验教学楼建筑质量不过关,叶校长从1997年开始,连续多年对这栋楼进行了改造加固,这座楼在地震中没有倒塌。

另外,从2005年开始,叶校长每学期都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

品读感悟

未雨绸缪的叶校长,终于在灾难来临的时候,带给自己的学生和老师一片蔚蓝的充满了希望的未来。有平时的谨慎、为人的真诚,才有在不幸到来时的安然无恙。只有如此,防患于未然,珍爱生命才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一种真切的行动。

适用话题

踏实、防微杜渐、未雨绸缪、祸患常积于忽微……

5、杜丽(从痛失“奥运首金”的悲痛中站起来的射击冠军)

杜丽,女,1982年3月5日出生,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南麻镇人,奥运会射击冠军。

2008年8月9日上午,北京奥运会射击比赛结束了女子十米气步枪决赛的争夺,中国选手杜丽发挥很不理想,以499.6环的成绩名列第五。捷克名将埃蒙斯打破了杜丽四年前创造的奥运会纪录,夺得了北京奥运会的首枚金

牌。

东道主连续七届无缘首金几乎已成奥运会惯例。杜丽此战承受了三重压力,卫冕冠军、奥运首金,再加上主场作战。赛后,杜丽在第一时间接受了央视记者的采访,“资格赛成绩打得比较好,还是挺满意的。决赛可能还是感觉主场的压力比较大吧,始终不能安静下来。”杜丽在混和采访区没有再接受采访,在场的200多名记者都看到杜丽离开时已流下了眼泪,尽管有记者试图叫住杜丽,但杜丽难掩伤心之情,直接回到了休息室。

8月14日,杜丽重返赛场,在女子50米步枪3×20决赛上,她凭借690.3环的总成绩打破该项目的奥运会决赛纪录摘得桂冠,为中国代表团赢得了本届奥运会上的第19块金牌。路透社评价说:“尽管第1枚金牌变成了第19枚金牌,但是杜丽完美地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

对于杜丽而言,这不是“在4年后再夺冠”,而是在极为短暂而又最为漫长的4天中,进行了一次从巅峰跌落低谷再到辉煌的蹦极。“4天的时间真的很难熬,我非常地感谢大家,观众、志愿者、还有我的家人。很多观众都送给我卡片鼓励我,给我喊加油,我真的非常感动,让我无法放弃这个项目。我觉得自己必须坚持住。”

品读感悟

几天的时间无法让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真正让杜丽顶住压力战胜自己的,是新时代话语空间的宽容与理解。我们的观众也在用更平和宁静的心态看待比赛。正因如此,杜丽才能在四天后重新夺冠。与其说是杜丽一个人胜利了,不如说是观众和整个社会舆论都在首金丢失的挫折考验中胜利了。

适用话题

希望与失望、失败与成功、战胜自我、宽容他人……

6、何军权(没有双臂的奥运游泳冠军)

何军权,男,30岁,中国残奥会代表队游泳运动员,2008年北京残奥会游泳冠军。

用腰部和腿部的力量在水中前进,用头部撞击泳池的电子计时板,用脖子和肩膀夹起鲜花……没有双臂的游泳运动员何军权克服身体上的残疾,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传奇。雅典残奥会上,他用左肩与下颌夹住鲜花,站在领奖台上歪着头微笑的一刻感动了世界。在北京残奥会上,这位无臂英雄再用1金2银1铜的成绩续写了辉煌。

对于何军权来说,游泳主要依靠腰部和腿部的力量,比赛时要比别人至少快一臂才行,因为他只能用头部撞击池壁的电子计时板。每次比赛,何军权都能听到自己骨头响,“头要疼半个月”,到现在他的颈椎都是歪的。对此,有人用“悲壮”来形容,何军权撇嘴一笑:“只不过是比赛技巧而已,何必想得那么沉重。”在他看来,这些就是他“52作的一部分”。

正是依靠这种顽强拼搏的精神和坚定信念,何军权在游泳事业上一次又一次地取得辉煌成绩,一次又一次到达人生的巅峰。从1996年5月参加第四届全国残运会到2004年9月雅典残奥会,何军权共获得了26枚金牌,其中世界级比赛金牌12枚、银牌7枚、铜牌7枚,并先后5次打破世界纪录。在2004年雅典残奥会上,何军权一举夺得4项冠军,而且3项都打破了世界纪录。

品读感悟

身残志坚。虽然没有了双手,每次比赛要用头去撞击池壁的电子计时板,但是他做到了,他坚持住了,也就有了残奥会上的鲜花与掌声。他带给人的不仅是坚强,更多的是自信。

适用话题

坚强、自信、平静、残缺与完美……

7、高纯(反假药十二年的斗士)

高纯,男,49岁,一个坚持12年不动摇的反腐斗士。

高纯是一个农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到岳阳中湘康神药物研究所制药室任主任。1995年,他揭发所在单位领导弄虚作假申报新药,从此走了上了揭发假药的路。

尽管多次被打击报复,但是他仍不断举报、上访。他去北京21次,其中8次是在局长接待日。2003年,高纯向北京市一中院起诉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不作为。

高纯不屈不挠勇斗贪官,李鹏、朱镕基、温家宝前后三位总理都对他的举报作出要严肃查处的批示。国家药监局原局长郑筱萸终于在2007年12月28日被中纪委“双规”。害得多少老百姓吃不起药、不放心吃药的贪官终于垮了台。

品读感悟

一个人的战争,正义在身。一腔热血,良心驱使,真诚的付出,却让自己身遭不幸。然而岁月却彰显了他的正直。广大的民众在呼唤他的名字。

适用话题

坚持、正义、良知、理解……

8、简光洲(用笔捍卫食品安全的直笔“三鹿”第一人)

简光洲,男,35岁,江西九江人,《东方早报》记者。

2003年南昌大学新闻系硕士毕业后,简光洲来到上海,成为《东方早报》创办团队的一员。他在国内新闻部负责特稿,几年来写了很多有影响的报道。

2008年9月11日,《东方早报》A20版以半版篇幅,刊登了他的长篇报道《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一石激起千层浪,中国的乳品企业,食品行业,乃至整个社会都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

“毒奶粉事件”已经成为社会焦点,但简光洲却在博文中写到:我没有丝毫的兴奋,而是有着诸多悲伤(不是悲哀),是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知名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丧失,对于国内企业传媒关系上的“弱智”,对于媒体“社会良心”的失落。

品读感悟

职业道德,社会良知,在他身上得到完美的体现。为着一腔的热忱,为着职业道德的责任,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正确的道路,给民众一个交代,也给良心一个说法。

适用话题

道德、良知、责任……

9、黄久生(680个老人的儿子)

黄久生,男,43岁,河南省信阳市潢川县双柳树镇晏岗村农民。

从1996年起,逢年过节,潢川县的680多户鳏寡孤独家庭都会收到黄久生捐赠的米面等年节货物,有时还有数百元的现金。黄久生坚持这样的善举到现在已经12年了。为此,他已经花费了上百万元。他也因此被称为“680多户鳏寡孤独家庭共同的儿子”。除此之外,每当家乡兴建利民工程,或者知道谁有了燃眉之急,他也会不时地慷慨解囊,尽管他每年的收入也不过20万元而已。

黄久生从小是个苦孩子,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因此他很小就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而黄久生的“涌泉”不仅施向了恩人,而且洒向了社会。

他不仅帮助家乡的老人,还曾采取隐姓埋名的方式,捐款给两名白血病儿童。

品读感悟

报恩,不是一句挂在嘴上的言语;善举,不是一次垂手可得的付出。他在年幼时得到大家的帮助,在自己有一点能力回报之时,慷慨解囊,热情相助。

适用话题

报恩、善举、坚持、涌泉……

10、傅宝珠(来自香港的麻风村守望者)

傅宝珠,女,61岁,香港退休护士。

她是曾做过多次手术的病人,却服务在内地一个偏远的小村庄,长年照顾着一群麻风病康复者。她一生没有结

婚,却拥有一个充满着爱的大家庭。

傅宝珠护士工作退休以后,生活安逸。她偶然听说了广东潭山村的村民饱受麻风病磨难,就决定到那里做一名义工,为村民做些事。从2003年的春天到现在,傅宝珠一直住在一个旧仓库里,以专业护士的身份,照顾村民。她还四处奔波,为村民筹集善款,改善他们的生活设施。

很多人不知道,她本人也是一个病人:做过脑部肿瘤开颅手术,安装了心脏起搏器,安装了人造髋骨。然而每次从香港回来,她都要带上几十公斤重的医疗用品,途中换乘5种交通工具转搭7次,历时9小时才能到村里。

傅宝珠曾说,“用我的生命去扶持另一个生命,就像用蜡烛点燃蜡烛。”

品读感悟

在时刻被危险包围的疾病面前,她奉献了一颗伟大的爱心。在繁华与寂寞之间,在喧嚣与孤独之间,她的选择,让我们看到提灯女神的那份崇高与伟岸的情怀。心有他人,大爱无声!

适用话题

境界、心灵、灯光……

11、汪瑞(雪域高原战士的“知心姐姐”)

汪瑞,女,新疆军区阿里军分区狮泉河医疗站护士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上校女军官汪瑞,在高原已经工作、生活了10个年头。她从边防某团调到狮泉河医疗站,从喀喇昆仑来到藏北阿里,海拔越来越高,距离越来越远,她走得坚定又执著,为的是呵护好守防官兵的心理健康。

上世纪90年代初,汪瑞在南疆军区某医院从事临床医学护理工作。1995年至1997年,上级先后安排她到解放军第三、第四军医大学进修,她首选的专业就是难度较大的心理学,汪瑞倍加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充电”机会。功夫不负有心人。1998年7月,汪瑞以全优的成绩获得了心理学学士学位,并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1999年,学成归来的汪瑞主动要求调到全军条件最差、环境最苦的喀喇昆仑某边防团工作,把实验室搬上了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雪域高原。

品读感悟

军人,是一种崇高的形象。一个看似普通的弱女子,却坚强地站在雪域高原。她以自己的言行,履行着军人的职责,也彰显出一颗美好的心灵。

适用话题

奉献、崇高、心有他人……

12、吴兰玉(七旬老太讲诚信为还债拾荒九年)

吴兰玉,女,74岁,乌鲁木齐市贫苦老人。吴兰玉今年74岁,家住乌鲁木齐市达丰社区。上世纪

90年代老伴和儿子相继去世,给她留下了为治病欠下的债务5.4万余元。当债主们纷纷上门准备讨要欠款时,她的境况却让他们难以张口,但吴兰玉给他们的却是坚定的回答: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不管有多难,都会还清欠款。

从1999年儿子去世后的9年时间里,吴兰玉用拾废品赚的钱还了近5万元的外债,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诚信之歌。

还完最后一笔欠款,吴兰玉唱了一整天的歌。两天后,她才想起来这些年太不容易,应该犒劳一下自己,于是她拿出8块钱到厂区的小市场买了一双布鞋……

品读感悟

欠债还钱,看似简单的行动。但对于年过花甲身处心弱体苦、家况贫寒境遇下的一位孤独老人而言,令人感慨万千。风里来,雨里去,以柔弱的身躯谱写了感人之歌。诚信,人世间这一凡尘美德,在这里又一次得以光芒四射。

适用话题

篇5: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素材

“我是共产党员,又是退休的人民教师,我有责任和义务看护这些孩子呀!”叶连平说干就干,他将自己30多平方米的房间收拾出来,创办和县关工委首个“留守未成年人之家”,为孩子们免费提供学习场所,义务教学,分文不收。从20至今,叶连平创办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共义务辅导留守儿童1000余名。

因为看到孩子们学习成绩进步快,他的“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孩子越聚越多,本村的、邻村的,甚至连南京浦口桥林小学的孩子也送来了。

有的孩子因为住家比较远,来回不方便,叶连平就让孩子们吃住在自家里。现已工作的洪瑞瑞同学爸爸去世得早,妈妈又远走他乡,年迈的爷爷难以抚养洪瑞瑞,叶连平知道后就让她吃住在自己家里,这一住就是两年多。初中毕业后,叶连平将其送到马鞍山幼儿师范学校读书,并垫付了1950元的学杂费。此后,叶连平还通过乌江镇妇联为洪瑞瑞联系了乌江工业园振海重工企业负责人,解决了洪瑞瑞五年制大专的学费。

刚开始,老伴并不理解叶连平的举动,她认为叶连平每月3000多元的退休金,根本难以承担如此重负。上课不收费也就罢了,还让孩子们吃住在家里,一文不收,这不是“老二百五”吗?!可看到丈夫无微不至地照顾这些留守孩子,老伴还是被他的助人为乐精神感动了,并默默地配合丈夫的工作。

篇6:2012感动中国作文素材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

1、陈斌强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或陈斌强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评价他的行为?

(1)孝敬母亲,恪守孝道;(2)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挫折(3)爱岗敬业

(4)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家庭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

2、应如何向陈斌强学习(启示)?

我们应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他:(1)孝敬母亲,恪守孝道;(2)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挫折(3)爱岗敬业(4)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家庭负责,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等优良品质。

3、陈斌强为什么要孝敬、照顾生病的母亲?

(1)父母给我们生命,抚育我们成长,教我们做人,为家庭做出贡献,应当得到爱的回报,受到我们的孝敬。(2)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亲敬长是我们的天职;孝敬父母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3)孝敬就是子女对父母应尽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4)成年子女如果不履行赡养和扶助父母的义务,不仅要受到舆论的谴责,还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4、我们应如何向陈斌强学习,怎样孝敬父母?

(1)孝敬父母的实际行动: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2)从精神、思想上敬重和孝敬父母。(3)从日常小事做起,正确区分孝敬在不同场合的具体要求,并按这些要求去做;将来等我们长大成人,要从物质上尽赡养扶助的义务。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何月:

1、何月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或何月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评价她的行为?

(1)热爱学习,学习刻苦努力,迎难而上,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2)延伸、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3)珍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无私奉献,善良、有爱心,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责任

2、应如何向何月学习(启示)?

我们应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学习她:(1)热爱学习,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2)延伸、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3)珍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无私奉献、善良、有爱心,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责任

3、何月人生价值的实现给我们的启示?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贡献时,就更能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实现人生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4、作为一名中学生,你准备怎样努力实现(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

(1)实现人生的意义,提升生命的价值,就需要我们脚踏实地,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2)要树立崇高的理想,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本领,长大后回报社会,造福人类。让有限的生命拥有无限的内涵。

5、你参加过哪些公益活动?参加公益活动有何意义?

参加过的公益活动:捐款、植树、铲除非法小广告等;

参加公益活动的意义:在参与社会公益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最美教师张丽莉:

1、张丽莉: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或张丽莉: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评价她的行为?

(1)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高尚道德品质(2)延伸、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3)珍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4)无私奉献,善良、有爱心,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责任

2、应如何向张丽莉学习(启示)?

我们应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学习她:(1)见义勇为的高尚道德品质(2)延伸、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3)珍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当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尽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4)无私奉献,善良、有爱心,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责任

3、如何与老师相处?

(1)主动沟通,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相互学习。

(2)掌握与老师沟通的方法:①从老师角度看问题;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批评;③原谅老师的错误。

(3)掌握与老师交往的礼仪;①礼貌待师;②注意场合;③勿失分寸。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守候“炕头课堂”14载的农村妇女高淑珍

1、高淑珍: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或:最高淑珍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评价她的行为?

(1)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的高尚道德品质(2)延伸、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3)关心、帮助贫困、残疾失学儿童;(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无私奉献,善良、有爱心,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2、应如何向高淑珍学习(启示)?

我们应以她为榜样,向她学习,学习她:(1)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的高尚道德品质(2)延伸、提升了自己的生命价值(3)关心、帮助贫困、残疾失学儿童;

(4)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无私奉献,善良、有爱心,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不言代价与回报(5)热心公益、服务社会

3、高淑珍付出了什么代价?得到了什么回报?

承担责任有代价也有回报

(1)代价:承担责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如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承担责任,往往伴随着获得回报的权利。这种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也包括精神方面。要说回报,更重要的是无形的财富,如良好的自我感觉、他人的赞许、获得新的知识或技能等。

4、高淑珍的行为有什么社会意义?

(1)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温暖。这种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2)在参与社会公益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着社会责任,又在帮助他人,并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3)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5、我们应该如何履行受教育义务以回报向高淑珍这样关心、帮助我们学习的人?

(1)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努力学习,报效国家。(2)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3)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4)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而努力学习。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执著归乡的台湾老兵高秉涵

1、高秉涵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或高秉涵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评价他的行为?

(1)爱国主义;(2)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挫折(3)助人为乐(4)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2、应如何向高秉涵学习(启示)?

我们应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他:1)爱国主义;(2)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挫折(3)助人为乐(4)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爬”遍青山送医上门的周月华、艾起夫妇

1、周月华、艾起夫妇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或周月华、艾起夫妇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评价他的行为?

(1)爱国主义;(2)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挫折、永不放弃(3)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4)艰苦奋斗;(5)善良、有爱心,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2、应如何向周月华、艾起夫妇学习(启示)?

我们应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1)爱国主义;(2)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挫折、永不放弃(3)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4)艰苦奋斗;(5)善良、有爱心,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为保障农民工利益,多次到企业卧底的民工局长陈家顺

1、陈家顺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或陈家顺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评价他的行为?

(1)爱国主义;(2)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挫折(3)维护、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维护了社会公平与正义(4)清正廉洁、为人民服务;(5)爱岗敬业、无私奉献;(6)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2、应如何向陈家顺学习(启示)?

我们应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他:(1)爱国主义;(2)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挫折(3)维护、帮助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维护了社会公平与正义(4)清正廉洁、为人民服务;(5)爱岗敬业、无私奉献;(6)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回报社会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工作到最后一刻的科学家:林俊德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在南海默默守礁20年的海军气象师李文波

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用生命托举歼-15机的总指挥罗阳

1、林俊德、李文波、罗阳身上有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或林俊德、李文波、罗阳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或评价他的行为?

(1)爱国主义;(2)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挫折、永不放弃(3)勇于开拓、积极进取,不断创新(4)艰苦奋斗;(5)爱岗敬业、无私奉献(6)生命不息,工作不止;(7)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2、应如何向林俊德、李文波、罗阳学习(启示)?

我们应以他为榜样,向他学习,学习他:(1)爱国主义;(2)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不怕挫折、永不放弃(3)助人为乐、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4)艰苦奋斗;

上一篇:帮扶人贫困户自评报告下一篇:2011年关于天津市房屋管理局行政诉讼应诉管理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