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证初中物理习题

2024-05-09

教师证初中物理习题(精选8篇)

篇1:教师证初中物理习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面光学仪器中,能成放大实像的是()A.照相机B.投影仪C.潜望镜D.放大镜 2.照相机能成缩小倒立实像的条件是()

A.物距等于焦距 B.物距小于焦距C.物距大于两倍焦距D.物距等于两倍焦距 3.人的眼睛可以看作是凸透镜,当人看物体时物距与眼镜焦距的关系是()A.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B.一倍焦距以内 C.二倍焦距以外 D.二倍焦距上 4.放映幻灯片时,要想使屏幕上出现“上”字,则幻灯片上的图片应是()A.B.C.D.5.放电影试镜头时,发现银幕上的影像小了一点,为了使画面更大一些,应当调整放映机()A.离银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B.离银幕近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C.离银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远一些D.离银幕远一些,胶片离镜头近一些

6.如图,用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cm

B.小于10cm

C.大于20cm

D.在10cm和20cm之间 7.下列光学器材在使用时,能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是()A.幻灯机B.放大镜C.照相机D.投影仪

8.智能手机有拍照功能,如图所示,将放在自拍杆上给自己拍照,和直接手拿手机给自己拍照相比,从光学的角度看自拍杆的作用是()A.增大物距B.增大像距C.使像更清楚D.使像大一些

9.用照相机照相时,突然镜头上落下一个小昆虫,洗出的相片将会出现的现象是()A.相片上有一个昆虫的黑影

B.相片上有一个昆虫缩小的像

C.相片上有一个昆虫放大的像D.没有昆虫的黑影和像,但比正常情况暗一些

10.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光屏上成实像,如果这时用硬纸板将凸透镜遮住一半,则()A.屏上不能成像

B.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但比原来暗

C.屏上不能成完整的像D.屏上仍能成完整的像,且和原来的像没有任何不同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1.能记录精彩瞬间的照相机所成的像是缩小、______立、的实像,近视眼能看清_____处的物体,需要佩戴______镜加以矫正,其特点是中间比边缘______,对光线能起______的作用。

初中物理试卷第1页,共3页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2.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该正确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之在同一水平直线上;

(2)蜡烛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的______像;

(3)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蜡烛到凸透镜距离为8cm,从光屏的一侧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____的_____像;

(4)实验中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会怎样变化______(选填“无像”“变亮”“变暗”).

13.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6cm、12cm或18cm,当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烛焰像,这个像是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仪器有 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他所选用的凸透镜焦距为______。实验发现,凸透镜既能成实像,也能成虚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______。14.如图所示的是欣怡同学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如果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前后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是因为这时凸透镜成的是的_____虚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______就是应用这个原理工作的;(2)如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照射凸透镜,将透镜另一侧的光屏移至距透镜10cm处时,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清晰的亮点,则该透镜的焦距_____于10cm;

(3)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如果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3cm的地方,移动光屏应该得到______立放大的像;如果此时换成焦距为8cm的凸透镜,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这时的像______于更换凸透镜之前所成的像(选填“大”、“小”或“等”)。15.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凸透镜焦距为15cm。

(1)实验前,应首先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_____;其目的是______;

(2)如图,光屏应在______区域前后移动,才能得到清晰、倒立、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根据这一原理人们制成了_____;(举一例即可)16.某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初中物理试卷第2页,共3页

(1)如图1所示,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_____;

(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的是清晰、______(选填“倒立”、“正立”)的实像;

(3)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烛焰的像将位于光屏中央的______方(填“上”或“下”),为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央,可以将凸透镜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原因是光在折射时______;

(5)在蜡烛和凸透镜对调后,在透镜前又放置一眼镜(如图2所示),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移动光屏使其远离透镜,像又清晰了.此眼镜是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如图3所示,有两束光照射会聚于b点,在虚线区域内放入该眼镜后,光将会聚于主光轴MN上的______点(选填“a”“b”或“c”)。

17.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让一束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点,如图甲所示,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cm。

(2)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实验前应将光屏向______调整,使光具座上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3)实验过程中蜡烛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4)在(3)小问的基础上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8.在图中,画出两条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19.从S点发出的两条光线入射到凹透镜上,作出折射光线。

初中物理试卷第3页,共3页

篇2:教师证初中物理习题

相同,则这两个物体必定有相同的()

A.

密度

B.体积

C.质量

D.重力

2.如图所示,将重为5N的小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小球的一半体积浸在水中时,测力计

示数为2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的体积为

400cm3

B.小球的密度为

1.25g/cm3

C.缓缓向下移动弹簧测力计,小球对测力计的拉力最小可达到1N

D.剪断悬吊小球的细线,小球在水中稳定时受到的浮力为5N

3.将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先后浸没在水和酒精中,金属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

数图中甲、乙所示。则下列关于金属块的几个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

()

A.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2N

B.质量为3kg

C.体积为

10cm3

D.密度为

3.0×103

kg/m3

4.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竖直的浸入水中,甲瓶口朝上,乙瓶口

朝下,两药瓶在水里的位置相同,若甲药瓶恰好悬浮,则

()

A.乙药瓶也处于悬浮状态

B.乙药瓶受到的浮力更大

C.乙药瓶内的气体密度大

D.两药瓶内的气体压强相等

5.海权握,国则兴,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是实现中国梦的有力保障,潜水艇是海军的战略重器。如图4所示是我国海军某舰队的“强国号”潜水艇在海中悬浮、上浮、漂浮训练过程下列对此潜艇分析正确的是:

A.上浮过程中所受浮力逐渐变大

B.悬浮和漂浮时所受的浮力相等

C.漂浮时排开的海水所受的重力最小

D.漂浮时潜艇底部所受海水压强最大

6.科技小组的同学用长方体泡沫塑料、三脚架和灯泡等制作了一个航标灯模型A,总重为4N,A底部与浮子B

用细绳相连。水位上升时,浮子B下降;水位下降时,浮子B上升,使航标灯静止时A浸入水中的深度始终为5cm,排开水的质量为

500g,浮子B重0.5N(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g=10N/kg),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A.浮子B受到的浮力和绳子对它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泡沫塑料A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5000Pa

C.A受到的浮力为0.5

N

D.航标灯静止时,浮子B体积应为1.5x10-4m3

7.图中的实验操作中,可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的操作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8.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4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6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5N

B.7N

C.14N

D.12N

9.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两个完全相同的溢水杯,杯中装满不同的液体。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溢水杯中,甲杯溢出0.9N的液体,乙杯溢出0.8N的液体。则()

A.小球在甲杯中受浮力,在乙杯中不受浮力

B.小球重0.9N,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是0.8N

C.甲杯对桌面的压强小于乙杯对桌面的压强

D.液体对甲杯底的压强小于液体对乙杯底的压强

10、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B、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浸入在液体中物体的密度有关

C、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一定与浸入在液体中液体的密度有关

D、物体所受的浮力的大小可能与浸入在液体中物体的深度有关

11、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叫做密度计。将其插入被测液体中,待静止后直接读取液面

处的刻度值就是该液体的密度值,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密度计的密度值在量筒的外壁处

B、密度计的刻度是均匀的C、若如图所测的是盐水,当加点水时,密度计所受的浮力变小

D、若如图所测的是盐水,当加点水时,密度计将下沉一点

图甲:橡皮泥船

图乙: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图丙:将空饮料罐慢慢向下按,发现向下按的力越来越大

图丁:同一支密度计分别插入被测液体中静止

12、关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橡皮泥船是采用改变自重的办法来承载重物的,轮船从长江驶入东海,吃水深度变小

B.图乙中“蛟龙号”从海面潜入7000m深的海底是通过改变浮力的大小实现浮沉的。

C.图丙说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越深,所受的浮力越大

D.图丁中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所受浮力F甲=F乙,两种液体的密度ρ甲<ρ乙

13.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分别浸人盛有水(图甲)和浓盐水(图乙)的相同烧杯中,鸡蛋静止时在容器中的位置如图甲、乙所示。若鸡蛋质量为55g,浓盐水的密度为1.1g/c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地球的引力突然或为原来的一半,图甲中的鸡蛋会上浮

B.鸡蛋对图甲中烧杯底部的压力为0.05N

C.鸡蛋在图乙杯中受到的浮力为0.5N

D.向图乙杯中加盐后,鸡蛋上浮,最终静止后鸡蛋受到的浮力比原来受到的浮力大

E.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

F.向盐水中加酒精,鸡蛋下沉,最终静止后鸡蛋受到的浮力比原来悬浮受到的浮力小

G.鸡蛋排开液体的质量m甲=m乙

H.液体对杯底的压强P甲=P乙

I.乙图中烧杯对桌面的压强跟放入鸡蛋前相比,大小不变

14.如图所示,实心小球在甲液体中悬浮,在乙液体中沉底,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球的密度大于甲液体的密度

B.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

C.球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大于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D.球在甲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在乙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15.在0.5kg的平底空水桶内,装入15kg的水并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3100Pa。小刚用细线拴着体积为4×10-3m3,密度为3×103kg/m3的金属球。当手提细线使金属球浸没在桶内的水中时,水面升高了5cm,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对桶底的压强增加了800pa

B、水对桶底的压强为500pa

C、水桶对地面的压强是5500pa

D、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增加了800pa

16.如图所示,某同学将一漂浮在水面不开口的空饮料罐缓慢按入水中,同时开始计时,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共用时t0,此过程中饮料罐所受的浮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可能是下列图中的()

A

B

C

D

17.如图所示,把装满水的烧杯放在托盘秤的盘子里,再把空的饮料罐缓缓按入水中,在这

个过程中

()

A.托盘秤的示数在增大

B.托盘秤的示数保持不变

C.烧杯底部对托盘的压力在减小

D.烧杯内的水对烧杯底部的压力在增大

18.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连长为0.1m的正方体物块A,容器中水的深度为40cm时,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打开阀门B,使水缓缓流出,当物块A有2/5的体积露出水面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即恢复原长没有发生形变),此时关闭阀门B.弹簧受到的拉力F跟弹簧的伸长量L关系如图所示(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物块A不吸水)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打开阀门前物块A受到的浮力10N

B.物块A的密度0.6×10kg/m

C.物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伸长了2cm

D.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时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3.6×10Pa

19.水平地面上有底面积为300

cm2、不计质量的薄壁盛水柱形容器A,内有质量为400

g、棱长为10

cm、质量分布均匀的正方体物块B,通过一根长10

cm的细线与容器底部相连,此时水面距容器底30

cm(如图)。计算可得出()

A.绳子受到的拉力为14

N

B.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90

N

C.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面下降了2cm

D.剪断绳子,待物块静止后水平地面受到的压强变化了200

篇3:初中物理习题研究

习题训练有赖于物理教师选题。好的习题能够巩固知识,愈学愈精,不加节选的题目则令人生厌,越练越烦。新课标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选题要根据以人为本原则,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不同基础的学生来完成,使他们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得到充分发展。

本文根据题型特点,由准备工作到实施过程作些分析,以体现选题的重要性,落实新课标理念。

一、填空题“扫描”

这种题型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训练,对教材知识点进行检测,适用于全体学生,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另起炉灶”,让他们完成高层次的题目。对于基础题型,学生只需要对照课本,按照课本中的图例,或者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就能解决,这种做法比较形象直观,易于掌握,基础差的同学也能接受。教师对学生的要求是:1.熟悉课本知识,同时对课本中的图形,要能说出各图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或者物理现象;2.明确每一节课该掌握的内容,基础知识要记牢,有必要的还要用知识卡片来收集;3.对公式,一定要弄清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含义,国际单位是什么,如何进行单位换算,公式的适用条件,切记不可一见数据就乱套,犯张冠李戴的错误。

二、选择题“扫描”

这类题,适用于所有学生。一般考查学生对物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各选项似是而非,涉及的知识面广,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误导性,学生很容易失分。

比如这一道题: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

B.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3kg

C.教室日光灯通过的电流约为10A

D.人步行的平均速度约为10cm/s

这道题涉及质量、电流、速度以及长度,力学电学都有。如果平时不细心观察生活,不明白物理量的含义,就很难做出正确的选择。失分原因多在于:(1)对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刻,对基本技能掌握不牢,所以容易被迷惑。

(2)没有掌握选择题的基本解法。笔者在训练学生做单选题时,一般都采用排除法,把自己认为最不可能的选项去掉,留下选项越少,答对的几率就越大。这种方法对解答生活经验题很有效,因为有些选项学生很容易判定对与错。在做选择题时,切忌呆板、教条,思维一定要灵活,“不择手段”是做单选题的高明手段。

三、作图题“扫描”

作图题,它具有直观、鲜明、生动的特点,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既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程度,又考查学生把抽象的物理语言转化为直观的物理图像的能力。在平时训练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分门别类,掌握各项规律,归纳成一统,达到强化的效果。比如光学类作图题,关键是理解掌握光的反射规律、折射规律以及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几何知识,就可以正确作出光路图;力学类作图题中主要涉及力的示意图、杠杆原理及滑轮组组装等,作力的示意图要注意力的三要素,杠杆原理要理解力臂的概念等等,教师要起引领作用,强化训练,学生便能熟能生巧。

四、简答题“扫描”

一般都是来源于实际生活的问题,以贴近生活、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现象为题材,体现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在讲授新课时多联系实际,设计习题也要讲究水到渠成。比如,讲到沸点与大气压的关系时,联系用高压锅煮饭和用普通锅煮饭的区别,提问学生哪种锅煮饭熟得快?生活中处处有物理,只要细心观察,善于思考,很多为什么都可以用物理知识来解释。

五、实验题“扫描”

实验题可分为仪器、仪表直接测量类;规律、特点探究类;综合探究类。直接测量类在加强操作性练习的同时,还注意归纳、小结和记忆,因为仪器、仪表的使用有固定的要求。规律性探究类题,要求对教材重点知识、规律、定律有较深刻的理解,并明确实验操作的要点、注意事项并能熟练运用控制变量法等科学研究方法。综合探究类题,不但可以考查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还可以综合考查实验猜想、探究方法、实验设计、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实验结论归纳等多方面的实验能力,因此,此类题型更适合基础好的同学来做,训练时教师应教给他们多种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理想化模型法、转换法、类比法等。

六、综合计算题“扫描”

这种题型适合中等以上的同学,可综合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演绎推理能力、运算能力。

对这类题,审题非常重要,从冗长的题目中找到要解决的问题,明确题目要考查的知识点,并对知识点进行横向、纵向联系,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抓住题目中的重点字句进行分析、比较、联想,明确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该用什么公式进行联系,确定解题方法,这涉及学生的知识系统和综合能力。比如这一道题:

如图甲所示,底面积为80cm2的圆筒形容器内装有适量的液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底面积为60cm2的圆柱形物体A悬挂在细绳的下端。静止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1。将物体A浸没在圆筒形容器内的液体中,容器内的液面升高7.5cm,如图乙所示,此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2,物体A上表面到液面的距离为h1。然后,将物体A竖直向上移动h2,物体A静止时,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为F3。已知F1与F2之差为7.2N,F2与F3之比为5∶8,h1为3cm,h2为5cm。不计绳重,g取10N/kg。则物体A的密度是多少?

仔细审题后明确,已知条件:S容,SA,Δh,h1,h2,g,F2/F3,F1-F2,

要求的是ρA,明确隐含条件:F1=GA,

根据题意挖掘条件并推导得出:VA=ΔV=S容×Δh

(1);F2=GA-F浮1(2);F3=GA-F浮2(3),F浮1=ρ水gVA(4),F浮2=ρ水gV浸,(5)

通过公式ρA=mA/VA求待求量,如何求mA和VA是关键,从已知条件开始进行正面推导,从F2/F3=5/8及(2)和(3)打开解题“缺口”,推求F浮1,则VA可求,若是F浮2也可求,则mA可求,求F浮2是难点,主要是当物体一离开水面时,容器中水面会下降。

一个问题的解决需要正向推导和逆向推导,这是平时训练时,必须重视的。

解答物理计算题,阅读很重要,抓住关键字眼,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分析推理是抽象思维,可借助图形帮助分析。

篇4:初中物理习题教学初探

关键词:初中物理;习题;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366-01

初中阶段是物理教学的起始阶段,学生刚刚接触物理,既新鲜又好奇,所以在这个阶段抓好物理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充分的认识到初中习题教学的重要性,积极的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传授学生基本的解题技巧,引导学生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现谈谈笔者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中的几点浅见:

一、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重要意义分析

在初中物理习题中,大致可分为三类:①问答题:问答题一般不需要数学计算(或仅需简单口算),只要求用文字表达。②实验题:解答实验题,有的需要应用实验的方法,有的要求学生用实验数据来计算,而后得到答案,例如测定某种金属的密度。③作图题:这类习题是靠作矢量图或作有关图线来解答的。这三种类型习题的练习,是学生平时练习、提高的重要学习方式。搞好初中物理习题教学,首先,它能帮助学生掌握物理概念和定律:初中物理有许多基本概念和重要定律,尽管教师把有的概念和定律讲得很清楚,但是如果不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习题,他们往往是理解不透彻,掌握不牢固的。通过练习,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最容易暴露出知识的缺陷。因此,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练习,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和纠正错误,同时能使学生记牢定义、定律等。另外,它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在解题时,完全要靠自己的思考,来独立解决问题,并且克服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时能很好地进行逻辑思维,发挥一定程度的创造力,这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最后,有效的初中物理习题教学,还可以起到深化、活化知识,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及时了解课堂信息,掌握教学效果的重要作用。

二、搞好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途径

1、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早在我国的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老夫子就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足不如乐知者。”,这就给我们充分的阐释了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在初中物理习题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有了兴趣,学生就有了动力,学生会自发的研究习题,探究习题,直至得到答案。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影响,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形成了一种压抑的课堂心理,加之习题课一般以练习为主,比较枯燥无味,学生一般没有学习兴趣,机械的听课、做题,课堂效率低下。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物理习题课堂,应是活跃、充满欢乐的课堂,因此,教学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正视学生,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其好奇心,促进学生主动探究。为此,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在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积极的状态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的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俗话说:“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鱼。”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不教”,而学生学习的目的则是为了“学会”,这个“不教”到“学会”,所需要的不仅仅是教师传授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师传授了多少学习方法给学生,学生又掌握了多少。课程改革的今天,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处在课程改革的今天,在我们的初中物理习题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的我们,在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积极性的同时,我们还应进一步的指导学生学习,加强学法指导,交给学生基本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效率。为此,教学中,教师首先就要避开教师的“一言堂”,适时介入加以评价、小结与归纳,充当组织者、参与者与引导者的角色,将学生一步一步地引向“发问──设想──探究──创新”,培养学生的思考、质疑、探究和创新能力。

3、精选练习题,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光有理论给学生渗透的技巧还不能满足,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去引导学生练习实践,使之在有效的练习中渐渐的掌握和强化技能。因此,在学生的习题练习中,教师要做到有针对性、目的性的选择,做到合理的开展,总的来说 ,教师要如实的做好以下几点:①要做到分类练习:将同类型的习题放在一起,总结该类习题的解决方法。②要注意一题多解: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启迪学生的发散思维。③要注意一题多变:指从多角度、多方位进行变换,引出一系列与本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精化的教学方法。④要做开放式练习:开放式的练习就是习题没有固定的问题,也没有固定的答案。这样,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系统的训练,在学生运用、掌握题技巧,形成解题能力的同时,学生的实践能力、思维能力等各方面能力也会得到相应的培养和提高,教学真正意义上的落在了实处。

总结:习题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质量,除了教师有效的指引外,还需要学生主动配合,更需要我们作为教师的不断更新教学思路,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邱昌军.如何提高初中物理习题教学的有效性.考试周刊.2011(72)

篇5:初中物理光学复习题

1、下列叙述中用到了与图1所示物理规律相同的是( )

A.“海市蜃楼” B.“杯弓蛇影”

C.“凿壁偷光” D.“立竿见影”

2、关于以下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C.潜望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D.幻灯机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3、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

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2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4、夜晚,人经过高挂的路灯下,其影长变化是( )

A.变长 B.变短 C.先短后长 D.先长后短

5、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 A、变大 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

篇6:初中物理大气压强经典习题总结

1、下列现象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用吸管吸饮料 B、医生用注射器给病人注射药液 C、吸盘帖在光滑的墙面上 D、墨水被吸进钢笔

2、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玻璃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出76cm,下面的哪些措施可以使这个高度差改变()

A、往槽内加入少许水银

B、使玻璃管稍微倾斜一点 C、把玻璃管往上提一提

D、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3、下列各种现象与其涉及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错误的是()A、高原反应﹣﹣大气压和海拔高度的关系

B、飞机飞行时获得升力﹣﹣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的压强和深度的关系

D、利用高压锅容易将饭煮熟﹣﹣沸点和气体压强的关系

4、(2011•咸宁)把一张半卷着的硬纸片摆放在桌子上,如果使劲吹一下它的下面,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纸片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B、纸片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C、纸片不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大

D、纸片不会翻转过来,因为下面的气流速度大压强小 例

5、在月球表面,仍能够飞行的运输工具是()A、直升飞机

B、客机 C、热气球

D、火箭 例

6、关于飞机升力的解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的升力就是飞机高速起飞时的惯性力 B、飞机的升力是由于发动机的动力产生的

C、飞机的升力就是飞机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 D、飞机的升力是空气对机翼下方的压力与上方的压力差 例

7、(2010•杭州)下列实验现象的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纸片会靠拢,是因为吹气时两纸片间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减小

B、乙图中,滚摆上升时,滚摆的势能转化为滚摆的动能 C、丙图中,右指感觉疼,是因为右指受到的压力更大

例8、2010年4月14日早晨,青海玉树县发生了7.1级强烈地震,造成许多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地震波使房屋倒塌说明了它是可以传递 __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的.玉树位于海拔4200m左右的高原地区,当地大气压强 ___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气压. 例

9、在海拔3000m以上的高原地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水容易沸腾,是因为高原地区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水的沸点__________100℃。而人在该地区吸气困难,与在平原相比,吸气时肺的容积要扩张得更 ______些,肺内的气压要变得更 _______ 些

10、注射器内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在温度一定时,注射筒内空气体积减小,压强将___________.(填“变小”、“不变”或“变大”)例

11、登上梵净山顶,感受到独特的自然风光时,可能会感到身体有些不适应,这是由于在海拔高的山上大气压 _________(选填“高”或”“低”)而引起的高山反应,一名50kg重的游客攀越了1 200米的高度,则他对自己做了 _________ 焦耳的功.登山过程中人相对于背上的登山包是 _________ 的. 例

12、(2008•宁波)小科同学把气球吹成球形后,用沾有墨汁的毛笔在气球表面均匀地画上小圆点,再把气球吹至排球大小,发现黑点之间的距离增大,如图所示.

(1)在气球膨胀过程中,球内气体的压强 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大气压强;(2)如果气球变化模拟宇宙演变,本活动使小利体验到宇宙的 _________ 没有中心. 例

13、根据“研究液体沸点与气压关系”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酒精灯将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如图a所示,在水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温度即为水的___________.水沸腾时看到瓶口周围有大量的“白气”,在“白气”形成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和__ ____.

(2)待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过一会儿,将注射器接到烧瓶口上,如图b所示,然后向外拉注射器活塞,会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此实验说明 ____________.例

14、如图是小华做"估测大气压的的实验示意图.(1)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A.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排尽筒内的空气.然后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的小孔.

B.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 _________,即等于大气对活塞的压力F。C.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 _,记为l,读出注射器的容积V,则活塞的面积S= __。D.最后计算出此时大气压的数值p= ____(写出表达式)。

(2)实验中,小华正确使用了测量仪器,且读数正确,但她发现测量结果总是偏小,其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用力压气球,气球会爆破;打足气的自行车车胎在阳光曝晒也会爆破,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于是小红同学提出: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请你根据上述例子、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提出猜

想。(至少写出两个)你的猜想: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

16、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汽车在马路上快速驶过以后,马路两边的树叶会随风飘动.如图所示,马路两边的树叶会沿着A、B、C哪一个方向飘动?请你猜想并说明理由.例

17、小明的父亲是一名潜水员。有一天,小明发现了父亲某次潜入水库时,在水面下各深度处的压强记录,如表一所示:

小明很感兴趣,好学的他利用所学的液体压强知识很快算出水库中对应的深度处的压强(g=10N/kg),如表二所示:

请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小明计算压强的公式是P=___________,小明还有一次压强计算未完成,请你帮他完成,并将计算结果填在表二中的空格处。

篇7:初中物理复习题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平衡状态。

2.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3.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已知平衡状态,求平衡力;已知受平衡力,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4.能联系实际体会二力平衡在现实中的广泛运用。

[重点和难点]

1.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

2.区分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一对力。

3. 两对平衡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以及三力平衡。

[教具和学具]木板、钩码、滑轮、、细线等。

[课前准备]

1.自主复习知识框架并补充完善,查找自己的问题。

2.完成评价手册二力平衡的习题,并自主的订正。

3.复习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图片引入(2分钟)

1、总结什么是平衡状态

提问:悬浮的直升机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提问:打开伞运动一段时间的跳伞运动员在未着地之前可以近似认为什么运动? 小结: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物体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回答: 静止

回答:匀速直线运动

回答:平衡状态

通过学生的回答,帮助学生回顾什么是平衡状态

二、习题判断平衡状态(5分钟)

例1 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的状态的是(d)

a 从树上下落的树叶b 静止在地球上空的人造地球同步卫星

c平直轨道上慢慢停下的火车d沉在水底的石头

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d)

a竖直上抛到最高点的小球b荡秋千荡到最高点的同学

c绕圆形花坛匀速跑步的同学d匀速下沉的石块

点评:最高点的小球有一瞬间的静止,但小球只受重力,下一秒小球不再静止。总结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回答为什么选d.a 运动轨迹不是直线b 相对静止,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c运动状态发生变化d静止

a

c

d

段时间内保持不变

学生回答: 小球在做减速运动b运动轨迹不是直线 虽然速度不变,但方向在变化 匀速直线运动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什么是平衡状态 通过拓展题让学生理解瞬间静止不能称为平衡状态。平衡状态要在某三、二力平衡条件(时间3分钟)

提问:二力平衡条件是什么?

例3 评价手册第4题拓展e选项

例4 评价手册第13题

动画演示 根据三要素两个完全相同的力

学生回答,教师给予补充说明。

e 作用在2个物体上

学生回答:完全相同的两个力方向不相反

通过拓展的选项,让学生更加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

通过动画的演示,让学生更加直观的掌握二力平衡的条件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四、已知受力情况,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3分钟)

例:起重机吊着2t货物,在下列情况下,钢绳所受拉力为2×10 n,那么此时货物所处状态不可能是()(g=10n/kg)

a 货物停在空中b 货物匀速上升c 货物匀速下降d 货物加速上升

小结物体受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一个学生上黑板对货物受到的力进行分析,其他学生在笔记本上完成受力分析培养学生受力分析能力,从而判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五、已知运动状态判断是否受平衡力(5分钟)

评价手册第11题

下列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a正从地面腾空而起的“长征二号”火箭b竖直向上抛的石子

c沿光滑斜面滚下的小球d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评价手册第7题

用绳子把一个重为10n的物体吊在空中,当物体静止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 n,当物体匀速上升时,绳子对它的拉力是 n。

此题还有一种情况,拉力仍是10n,你能说说是什么情况吗? 学生回答,进行自主评价或互评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在学生掌握受平衡力处于平衡在状态后,帮助学生理解逆思维通过拓展的问题检测学生是否真正掌握在平衡状态受平衡力

六、区分一对平衡力与相互作用的力(6分钟)

评价手册第5题

一个物体放在地面上时,受到的平衡力是()

a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b物体对地球的吸引力与物体的重力

c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与物体的重力d物体的重力与物体对地面的压力

4个学生上黑板,分别画出四个选项的力 让学生掌握画图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力学题一种学法指导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练习:某同学说:马拉车,车也在拉马。马给车一个力,车也在给马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应当抵消,所以马应该拉不动车,车也应该拉不动马。而实际情况马能拉动车,请你帮他分析下。

学生进行回答,自行进行如何进行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的力的区别。

一对平衡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相互作用的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是否能够清楚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的力七、二力平衡扩展(15分钟)

评价手册第10题

评价手册第15题

评价手册14题

讨论:

评价手册第16题

公共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站在车厢里不动的人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力吗?

你的依据是什么?

补充习题11题:张宁同学在探究二和平衡的条件时,选用了一个木块、两个滑轮、一些砝码、细线及普通桌面,整个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学生自主回答,教师总结。

力是物体与物体的作用,若有摩擦力只有一个摩擦力没有2个摩擦力。若摩擦力的存在,水平方向物体受的不是平衡力,不能处于平衡状态,由此推断物体水平方向不受力

1、物体处于什么状态?

平衡状态

2、我的结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大小可以不等

还有一个摩擦力 物体在3个力的作用下平衡

3、若想得出正确二力平衡的条件,改进装置? 减小摩擦力

4、为什么选取卡片?

卡片的重力远小于勾码对卡片的拉力通过习题检测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情况,并联系实际情况解决二力平衡应用通过假设的方法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以本实验带动上节课实验的复习。通过选取仪器的不同,回顾上节课为什么要选取卡片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评价手册17题.如图所示,一只氢气球下拴着一个小木盒,盒内装有一些物体。当整个装置总重为5n,气球匀速下降,已知空气的阻力为1n且不变。

(1)此时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大小为_____,方向为_______;

(2)如果把盒中去掉2n重物,整个装置恰好

匀速上升,则此时整个装置受到的浮力大小为

_____,方向为_________。

动画演示,气球运动情况。

总结 向上的所有力大小等于向下的所有力的大小 分别理解气球的运动轨迹,对气球进行分析 弄清2次因为运动方向不同,摩擦力的方向不相同 在理解实验3力作用下物体平衡,解决拓展题,已知物体平衡状态,受3个力作用,求其某个力

反馈练习(3分钟)

踢出去的足球在水平草地上滚动,在下面举例的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球所受到重力和球所受到的摩擦力b球所受到的重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c 球所受的重力和球对草地的压力d球对草地的压力和草地对球的支持力

学生独立完成,进行分析。

注意 不再受脚给足球的力

竖直方向上受平衡力 通过反馈练习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引出下节课知识(2分钟)

篇8:初中物理习题讲解技巧管见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从公式名称、适用条件、各字母表示物理量、各物理量的单位及符号这五方面进行全方位复习,还要灵活应用物理定律和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并且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知识,并通过解答基础习题训练学生应用物理定律或公式解题的基本技能,进而使学生掌握解答物理练习题的规范步骤和一般程序,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二、认真钻研教材习题

在掌握物理定律和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是习题教学的核心任务。因此,钻研教材习题和选择习题是关键。

1.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编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例如,在教学运用速度公式解题时,我编了这样一道题目:学校上午8点5分上课,老师家到校的距离是3km,如果骑车的平均速度是5m/s,那么老师8点从家出发会迟到吗?学生解题后发现老师迟到了。接着让学生思考想要不迟到必须在什么时刻前动身。这样的习题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指导学生把理论运用于实际,使学生感觉到物理就在身边。

2. 一题多解。

一题多解是指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能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例如,我选了这样一道题:实验室需要购买4kg酒精,用容积为4.5L的容器能装下吗?大多数学生用求4kg酒精体积的方法来判断。为了进行一题多解训练,我启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思考:4.5L的容器能装多少千克酒精?4kg的某种液体体积为4.5L,这种液体的密度是多少?通过一题多解练习,能促进知识迁移,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3. 一题多变。

一题多变是指从多角度、多方位对典型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例如,在学生解答了“一列火车长200m,以15m/s的速度通过一座长1.6km的大桥,问需要用多少时间?”这道题后,我把题目改为“如果这列火车以相同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150s,那么桥有多长?”还可以把这道题改成“已知火车长、桥长和过桥时间,求火车过桥速度;已知桥长、火车速度和过桥时间,求火车长”等题目。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解题思路。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党章党规党纪对照材料下一篇:会展物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