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现状问题调查

2024-08-05

城市发展现状问题调查(精选6篇)

篇1:城市发展现状问题调查

北京城市交通的问题现状调查

李知凡

李青

[摘要]

近几年来政府花了很大功夫在交通问题的治理上,当然也在交通设施上投入了不少。但是人们在遭受完道路整修的同时,仍然受着交通拥堵之苦,并且该现象随着车辆的增加还将越演越激。为此我们不得不对在交通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重新审视城市扩展,经济、旅游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每天的人流量也总是有增无减等情况

本次调研的范围是北京城市的地上交通。通过实地调查使用现状,从不同交通现状发现问题,并从不同出发点入手进行分析,以期探求交通设施及政策的合理运行和管理,从而为居民生活提供便利,也为今后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与实证依据。

[关键词]

北京城市交通私家车公共交通 交通设施

目录

前言...............1

1.调研概况..................4

1.1社会背景............1

1.2调查核心问题...............1

2.调研信息..................2

2.1调研区域概况...............2

2.2研究对象............2 3.调研造成拥堵问题的原因及分析............2

4.总体思路..................4

5.相关建议..................4

6.结束语.................5参考文献....................5

[前言]

过去十多年,北京市在城市交通建设和治理方面付出了种种努力,城市交通总体供给水平和机动化水平得到明显提高。但是,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于首都北京的期望值相比,还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和差距。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城市问题,特别是在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造成交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找出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有的放矢,才能真正解决北京城市交通问题。

1、调研概况

1.1社会背景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迅速膨胀,城市交通、空间、人口、能源和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尤其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市民出行次数增加,私人小汽车增加,出行范围扩大等原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十分尖锐。

根据居民出行量显示,1990年,北京市区居民交通出行总量仅53.64亿人次,到2000年,上升到69.28亿人次,增加了29%,超过了总体规划预期值(2000年63亿人次,2010年68亿人次).这就导致了私家车的增加。1993年到2003年10年间,北京汽车的数量增加了将近四倍,私人汽车在1997-2003年6年间增加了将近一倍,大大超出了总体规划预期值(2000年70万辆).在2003年8月末,车辆数量达到了200万。现在,增长率保持在17%。相比之下,自行车的增长则十分缓慢。1993-2002年间总共只增加了50%。

1.2调研核心问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迅速膨胀,城市交通、空间、人口、能源和环境的矛盾也日益尖锐。尤其是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市民出行次数增加,私人小汽车增加,出行范围扩大等原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变得十分尖锐。在上述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及措施,希望今后交通设施的增建及更新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2.调研信息

2.1调研区域概况

全市面积16,410.54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1,368.32平方千米,建成区面积1289.3平方千米(中国城市第1名)。山地面积10,317.5平方公里,平原面积6,390.3平千米。全市常住人口2200万人(2010年初统计),全市人口密度1341人/平方公里(中国省级行政区第4名,次于澳门、香港、上海)。全市常住人口出生 率8.06‰,死亡率4.56‰,自然增长率3.5‰。北京外来和流动人口超过一亿,居全国之冠。

2.2调研对象

1、道路交通

北京老城区(二环路以内)的城市道路是棋盘式的格局,横平竖直。东西方向的道路有长安

1街(复兴门至建国门)、平安大街(东四十条豁口至车公庄)、广安大街(广安门至广渠门)。南北方向的道路有中轴线,从玉蜓桥到雍和宫的东线和开阳桥到积水潭桥的西线。东线路过方庄、红桥、崇文门、东单、东

四、北新桥和雍和宫;西线路过菜市口、宣武门、西单、西

四、新街口。因为天安门广场和紫禁城的原因,北京的中轴线分为北中轴和南中轴。北中轴从地安门向北,经鼓楼、北辰路,达奥体中心;南中轴从前门向南经天桥、永定门,达三营门。南中轴和104国道重合。

2009年,全市公路里程206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88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107公里。年末城市道路里程6206公里。

北京外围的城市道路则是环形加放射性的格局。连接京城还有十一条国道。

2、公共交通

2009年,北京市公共交通运营里程18498公里,其中轨道交通线路长度228公里(在中国大陆仅次于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线路701条,运营车辆共2.4万辆,其中轨道交通2014辆;年客运总量65.9亿人次(其中轨道交通客运量14.2亿人次)。出租车运营车辆6.7万辆,年客运量6.41亿人次。公交车票价通常为1元起价,远郊区县为2元。

而公交卡每次乘坐的刷卡费用以0.4元起价(本地学生0.2元起),每个人只需要缴纳20元押金并储进一定金额就可以使用(第一次储值不低于20元,储值可以索要发票,押金没有)。如果您并不居住在北京,也可以买这样的公交卡,等到您要离开北京的时候,将卡退回指定的公交卡退卡点,就可以取回押金。

3.调研造成拥堵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1.道路交通拥挤,导致出行效率下降,导致更严重的拥堵如此恶性循环

市区道路交通堵塞路段增多、堵塞区域扩大、车速下降,“路上车挤车、车上人挤人”状况没有改变,交通出行时间增长,出行效率下降;支路系统不健全,交通量过于集中在干线道路而引起主要节点出现堵塞;道路网应变能力差,遇事故极易引起大范围交通瘫痪。

2.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高,人们很难放弃私家车的舒适便捷

公交换乘不便、车内拥挤、舒适度差、间隔时间长等

换乘问题突出,地面公交之间、地面公交与轨道交通之间、城市交通与对外交通之间换乘距离过长,换乘不便。公共交通主要换乘点的平均换乘距离达到255米,其中30%竟超过500米。

3.停车问题突出,导致路面被占

基本停车位存在较大缺口,停车秩序混乱,占路停车现象严重,特别是占用步道现象极其普遍。

4.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环境未得到明显改善

从十多年来的城市交通发展中得到实惠最多的人群,是小汽车利用者(包括出租车),这部分人群的出行只占市区居民出行总量的约20%;而另外80%的人群的出行是采用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方式,他们的交通条件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有些反而下降,其中交通弱者的出行条件更为恶化。

以往的道路规划和建设中,路权过多地给予了机动车交通,行人和自行车交通的空间受到挤

压,安全感日益下降。市区部分道路扩建工程,被拓宽的往往只是机动车道,而步道和自行车道往往成为被压缩对象;公交车站的设臵考虑不周,不以人为本。在道路改建和交通组织管理中,出现了取消非机动车道、禁止非机动车通行的现象。随着交通量的增长,机非混行道路交通秩序日益混乱,由于未设隔离设施,造成大量机动车侵占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受到来自机动车的威胁日益增大。步行交通问题更为严重,表现为步道被任意占用、压缩和切断,无障碍化设施及盲道不规范、不成系统。行人过街需长距离绕行,行人过街设施缺乏对交通弱者的考虑,使得行人交通受限,安全得不到保障,交通弱者出行困难。

5.交通秩序混乱

行人和自行车无视交通信号,群体违章现象严重。机动车与非机动车串道行驶;公共交通乘车基本上没有秩序,不分先来后到,老幼病残孕乘车安全没有保障。

4.总体思路

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根据城市交通供需关系的特点,采取系统的综合对策。

首先从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的角度,避免城市人口和功能过度集中,避免城市局部土地超强开发;其二是从交通结构的角度,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形成以公共交通为主体的综合交通系统;其三是通过道路基础设施的调整和完善,建立合理的路网结构,提高通行能力。两个方面是指从交通供给和交通需求两个方面同时采取措施,以避免交通系统的供需关系远离平衡点。

5.相关建议

1、加强城市规划,合理、科学地进行城市布局。城市功能分区,减少因城市布局而造成的人为交通压力。

2.完善路网结构,消除交通瓶颈,提高交通设施利用率。北京应进一步调整路网结构,充分发挥支路作用,按照等通行能力原则消除交通瓶颈。合理的路网结构是充分发挥道路通行能力的基本前提,全面排查交通拥堵地点,分析原因,从硬件设施和软件措施方面综合治理,提高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3、建立和完善先进的城市交通信息管理系统,运用信息管理技术,加强车流、路况等信息的监控和广播,积极引导驾驶员进行合理选择,不断对交通指挥进行灵活调整,提高道路利用率。如每天清晨入城方向的车流明显大于出城方向的车流,那么,我们就可以临时性将出城方向的车流调整为入场而用,傍晚再反之。

4、确立和保障公交优先原则。建立起方便、快捷的公交系统将会为城市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公共交通的发展必须成为首先确保的对象,要在每个城市道路上划出连续、封闭的公交专用线,这公交专用线的地位要用法律法规的形式来加以保证。任何非公交汽车车辆不得进入或停靠在公交专用车道上,只允许执行公务的消防车、救护车、工程车临时性借道行驶。其次是对公交路点更加科学、合理地设计,每条公交路线尽量只使用属于自己的站台,减少多条线路公交车集中停靠而造成的拥塞。再次,是将公交站台全部建成港湾式站台。

5、以法律的形式,允许私家车拼车,价格自行协商,增加私家车满载率。;利用网络,随时发布各种拼车信息,方便市民自由组合拼车,以提高私家车的利用率。

6、在城郊公交站台附近建设一定数量的停车场,作为有车族的中转站,上班时将私家车停放在停车场,再坐公交进入主城区,下班后再开私家车回家。

7、加强道路交通管理,加大对违章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交警应警速度,加快交通事故处臵速度。根据我的经验公务车是最不遵守交通管理的车型,因此,特别针对公务车等所谓的特权车要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制止违规使用保卫级别的情况,让官员出行不再随意扰民和影响城市交通的通畅。

6.结束语

有几座城市敢说自己没有交通拥塞的问题?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清楚地认识到城市交通拥塞所要付出的巨大代价?耽误驾车人大量的时间,这算是第一条罪吧,多少人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拥塞上,而这些时间又可创造多大的经济效益?由于拥塞增加了汽车油耗,浪费了宝贵的能源;增加量汽车的磨损;增加了城市的尾气排放;影响了驾车人的心情,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机率;如果用量化的标准进行衡量,无疑城市交通拥塞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

寻找城市交通拥堵解决之道时,如何将交通堵塞逐出北京特色,让有限的交通空间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问题,真正的使人们生活在便捷的生活中,让全民享受无堵塞交通带来的快乐与舒适,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参考文献

《北京市统计年鉴1993-2003》

《城市交通问题之管见》 http://baike.baidu.com/view/2621.htm(北京 百度百科)

篇2:城市发展现状问题调查

城市民族关系现状和问题

做好城市民族工作 维护社会和谐安定

丁晓冬 学

11151023 院

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年级专业

2011级·数学类 指导老师

孙东方

完成时间

2012年7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城市民族关系现状和问题

丁晓冬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民族间的封闭状态不断打破,各民族间的交往接触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人口从偏远的民族地区走入现代化的城市。城市少数民族成份和少数民族人口日趋增多,不同民族之间因经济利益、传统文化、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的民族矛盾有所增多。因此,全面认识和协调城市民族关系,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成为我市民族工作的一项不容忽视的重要任务。正确处理城市民族关系问题,对城市、民族地区及全国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山东省济宁市

城市民族关系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 维护城市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快,城市居民的多民族性日益明显,而城市作为不同民族和各种文化的主要交汇处,是民族关系问题的主要引发区。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和有所对策。在城市化进程中,居民的多民族化现象日渐突出。过去,我国城市的少数民族除一些世居民族之外,大部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通过工作调动、大学毕业生分配、军队转业等政策因素而定居城市的。进入80年代以后,除这种政策因素继续存在以外,一方面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一些大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的卫星城市引来不少移民,其中不乏少数民族,所以,维护城市民族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目前城市建设的重要任务。

纵观我国城市民族关系,其主流与我国业已建立的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相一致,各民族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建设自己的城市已成共识。当然在民族之间的交往中,不是没有矛盾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不同传统在相互碰撞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矛盾和隔阂,而这些矛盾、隔阂有可能造成民族关系的不和谐以至紧张。

二 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主要问题

随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增多,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矛盾纠纷和治安事件有增无减,并呈上升的趋势。据有关资料显示济宁市从2000年以来,所发生的影响民族关系和社会治安的大小事件,80%涉及到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其主要问题有:

1.管理不当。某些部门和单位以及管理人员,不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民族政策、法规,在了解情况方面缺乏细心,在化解矛盾方面缺乏耐心,执法方式简单,伤害了少数民族人员的感情,并由此而引发不少矛盾乃至聚众上访事件。

2.一些少数民族人员不服管理。来自西北、西南的少数民族动人员,有些是无证开业;有些流动商贩则常常在商业中心区集中沿街摆

摊,强买强卖,违章经营。而在执法检查中,他们常常又不服从管理,有的还故意制造伤、病,诈称钱物丢失,借机高额索赔,甚至聚众上访、阻塞交通,极力把问题升级和复杂化。有的还以民族风俗习惯为由携带管制刀具,动辄持刀相向,制造事端。3.因经济利益引发矛盾。一方面,一些少数民族人员之间,为了自身的利益,争地盘,抢生意,欺行霸市,常常为一些利益纷争造成恶性伤亡事件;另一方面,与当地居民因利益纠纷将矛盾扩大化。

4.一些涉及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切身利益的问题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例如,其子女难以享受城市居民孩子同等受教育的权利,上不了学或读不起书;“入口”的清真食品供应点少,且经营管理比较混乱,有的“清真不清真”;“入土”的公墓在一些城市历史上就没有,死后“下葬难”等,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产生了一些不满情绪。

上述问题,属于管理不当而引发事端的占20%,属于不服管理而引发事端的占47%,属于利益纠纷引发事端的占15%,属于社会治安及刑事犯罪的占8%,属于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而引发事端的占7%,因新闻和文艺作品伤害少数民族感情而引发事端的占3%[2]。这些问题由于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而且相互交织,对城市民族关系的影响,有的是直接的,有的是间接的,有的是潜在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积极的解决问题。

三 影响城市民族关系问题的原因

从客观上看,首先,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员从农村、牧区流入城市后,呈现出“两个不适应”。一是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员不适应城市的生活,不懂城市的管理规章,面对新的环境感到茫然和无助,总有一种防范的心理,往往容易抱团,加上自身文化习俗与城市文化的差异,一时很难融入到城市社会之中。二是城市对大量涌入的少数民族人员不适应,一些城市的政府和有关部门思想准备不足,许多市民在心理上不理解不接受,往往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们甚至歧视他们。其次,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人员,大多来自于西部贫困地区,家境比较贫困,尤其“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以后,基本上没有了生产资料,为了求生存,谋发展,他们带着千方百计甚至几乎倾家荡产而筹集到的少量资金来到城市闯荡,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担都很重,而且面对城乡的差别和东西部的差距,还有一种失衡的心理。因此,往往遇事不够冷静,表现出浮躁和烦躁的情绪。最后,到城市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人员,一是大都文化层次比较低,不少人在沟通上还存在语言上的障碍。二是法制观念比较淡薄,对法律法规和城市管理规章知之甚少,违规的现象比较突出。三是民族意识很强,动不动就打着“少数民族”的牌子,强调个性的多,注意共性的少,有意或无意间使自己成了城市中一种“特殊公民”。这些由于民族差异、城乡差异和东西部差异所造成的客观存在的现象,从多层面说明了少数民族虽然享受到了政治上和法律上的平等,但在经济、文化、教育等方

面依然存在着历史遗留下来的实事上的不平等,以致他们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很难享受和行使自己的平等权利。

从主观上来讲,面对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员流入城市务工、经商,许多城市的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总体上看,目前还存在五个不到位:

1.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无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地方层面,面对这一“送上门来的民族工作”,思想认识和准备都不足,没有把城市民族工作摆到应有的位置,以致城市民族工作在政策指导上、工作措施上都比较滞后,跟不上城市民族工作发展的需要。概括起来,有“三少”、“三难”。所谓“三少”,即一是投入少。民族地区有少数民族发展资金,而城市民族工作没有专项资金。二是优惠政策落不到实处。很多人认为城市少数民族已经与汉族没有什么区别,应该“一律平等”,不应该再有什么“照顾”。三是关键措施少。工作全靠一张嘴,软弱无力。所谓“三难”,即:一是流动人口管理难。二是城市少数民族聚居区改造难。三是清真食品管理难。

2.法制建设不到位。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原有的民族政策体系面临着新的考验。面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出台适应城市民族工作发展需要的法规、政策和配套措施,对现实问题作出回答,对实际工作加以规范。建立健全城市民族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不仅是城市民族工作者多年的要求,也是少数民族群众的殷切期盼。但从国家层面来看,可以说存在反应迟钝、行动迟缓的问题,“立、留、改、废”的工作跟不上形势,尤其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对散杂居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保障,缺乏法律依据,严重影响了城市民族工作的开展。

3.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加强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知识的宣传教育,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基础。从当前影响城市民族关系的问题来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工作做得不深入、不广泛。一是对各级党政干部宣传培训不够,相当多的党政领导干部不懂、不重视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对民族工作不愿管、不敢管、不会管。二是对行政执法人员的宣传培训不够,以致一些由于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简单、粗暴,甚至歧视少数民族、侵犯少数民族流动经商人员的合法权益而引发的事端屡屡发生。三是对新闻出版人员的宣传教育不够,许多作者、编者不了解、不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以致伤害少数民族群众感情的事件屡禁不止。四是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宣传教育不够,造成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不懂法规、不服管理的现象比较突出。

4.服务和管理不到位。从流出地来看,无论是政府还是有关部门,对外出务工、经商的少数民族人员,基本上是持放任自流的态度,既不掌握他们的行踪,也不了解他们的去向;既不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政策法规教育,也不对他们进行有关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就业指导,结果是盲目流动,无法监管。从流入地来看,有的认为少数民族务工、经商人员流动性大、情况复杂、不好管理,畏难情

绪很大;有的认为少数民族惹不起躲得起,遇事绕道走或干脆采取提高“门槛”的办法,拒之门外了事。没有从适应城市发展和人口流动的趋势、转变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层面进行认真研究,形成一套有效的服务体系和管理办法。

5.工作手段和机制不到位。首先,作为城市民族事务工作主体的民委,面对当前城市民族工作任务越来越重、民族关系越来越复杂的情况,已经力不从心。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的民委,在机构改革时定编很少,如今流入的少数民族人员以几万、几十万的数字在增加,但民委的编制却没有因此而增加,以致一人要做几万甚至十几万人的工作。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6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已接近80万,而这6个城市具体做民族工作的干部只有10人,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是1∶80000[2]。同时,民委还不具有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定职能,也没有行政执法权,缺少工作经费,全凭责任感和事业心,靠的是“一张嘴”和“两条腿”。其次,民族、公安、城管、工商、税务、卫生、环保等有关部门没有形成有效的齐抓共管机制,相关的管理机构、制度、法律法规不健全;流出地与流入地缺乏沟通、配合与协作,在防范和处理突发事件方面没有形成协同共管的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因此,往往小矛盾引发成大问题。

四 济宁市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1.抓认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城市民族工

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少数民族离开世居的山区、农区和牧区,大规模地向城市迁移流动,是趋势,是潮流,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任何事物总有两面性。人口的自由流动,逐渐打破了城乡分割的局面,大量的少数民族人口涌入城市,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同时也使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民族关系越来越复杂。如果进城的少数民族人员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就会产生对政府的不满情绪;如果对他们的务工、经商缺乏积极引导、热情服务和规范管理,就会给城市的发展造成新的问题;如果涉及少数民族人员的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妥善的处理,就会影响城市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与稳定。因为城市是中心,是窗口,是纽带,是桥梁,影响力很大,辐射面很广,加上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人员与民族地区有着千丝万缕的直接联系,城市民族关系出了问题,势必会波及到民族地区。城市的民族工作已经日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对此各级领导必须有个清醒的认识,容不得有半点的疏忽。

2.抓根本,把流动人口的管理纳入法制的轨道。所谓根本,就是法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依法处理一切矛盾和纠纷,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但从当前情况来看,我们的法制建设还相对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致使城市民族工作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现象比较突出。为使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纳入法制轨道,我们认为:

(1)尽快起草、制定《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清真食品管理条例》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管理条例》等上位法,修

订《城市民族工作条例》。虽然一些地方出台了《少数民族权益保障条例》、《清真食品管理条例》,但由于是地方性法规,缺乏上位法的支撑,执行起来很难达到应有的法律效用。(2)加强民族政策的宣传教育。加强民族理论政策、法律法规、基本常识和民族团结的宣传教育,历来是民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做好民族工作的思想保障。针对当前民族宣传存在的问题,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和切实可行的办法,加大对各级领导干部、知识分子和青少年,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进一步提高对民族问题和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了解党的民族政策,懂得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自觉把维护民族团结融入自己的思想行动。(3)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的表现,一方面,是不熟悉有关法律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是不懂得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建立法律援助制度,帮助他们学法、懂法、守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是做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工作的重要环节。这方面,武汉市民委的经验和做法值得学习和借鉴。他们从高等院校、司法部门中请来本身是少数民族的法学教授、律师、法官,组成法律顾问团组,免费为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法律咨询、培训和民事调解,由于大家都是少数民族,便于情感沟通和增加信任度,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4)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平、公正,是执法的基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当前,对在城市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执法不公或简单粗暴而引发的问题还比较多,“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现象也不少,“花钱买平安”的做法也依然存在。这就使得本来简单的问题变得复杂化,而且留下了诸多的后遗症,也助长了一些人的不法行为和无理取闹。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坚持不管你是什么民族,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切依法办事,保护合法的,防范违规的,打击犯罪的。同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前提下,对处于弱势的少数民族要高看一层,厚爱一分,讲感情、讲政策,讲方法,坚持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的原则,把民事、刑事、治安等问题与民族问题严格区别开来,把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严格区别开来,把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严格区别开来。

3.抓源流,加强少数民族流出地与流入地的协同管理。“外出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家,带动一片”。少数民族人员从农村到城市务工、经商,对于解决就业、脱贫致富、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因如此,一些地方政府给予了积极的号召和鼓励。但是,有些地方政府除了号召和鼓励外,对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基本上是放任自流,不跟踪,不监管,而且在外出前既不进行必要的政策法规教育,也不对他们进行有关就业指导和实用技术培训,造成了流入地在服务和管理方面很多的困难。因此,流入地的有关部门不得不上门求助,到流出地请求支援。一是畅通与

流入地的沟通渠道,建立协同共管的工作机制。二是责成所驻相关城市的办事处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本地区流动人员的管理,妥善处理相关事件。三是对外出人员加强遵纪守法和民族团结教育以及基本实用技术的培训,提供就业指导,变无序流动为有序流动。4.抓服务,畅通诉求渠道,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城市民族工作,尤其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工作,抓好服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有了服务才能有交流,有了交流才能有理解,有了理解才能有相互的尊重和感情。通过服务而使工作富有成效的鲜活例子有许多。但是,仅仅靠民委一家服务是不够的,还应走社会化的路子,在政府领导下,由民委牵头,与教育、民政、劳动、城管、工商、税务、卫生等有关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共同构建起务工、经商、子女入学、就业培训、法律咨询、饮食、丧葬等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体系,畅通诉求渠道,了解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真诚地为他们排忧解难、热情服务,让在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真正感受到党的民族政策的温暖。这是城市化建设的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

5.抓管理,建立齐抓共管的长效工作机制。服务里边有管理,管理本身也包含着服务。但服务更多的是要讲感情,而管理强调的是要注重科学和规范。城市民族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方方面面,触及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转变政府职能,更新管理理念,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是做好城市民族工作,构建城市和谐民族关系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这方面,有些城市已摸索出了一些相应的办

法,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在总结他们经验的基础上,我们认为,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建立长效的齐抓共管机制,应当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民间配合四个层面入手:

(1)建立由政府分管领导负责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协调工作会议,梳理存在的问题,把握问题的规律,分类制定解决问题的政策,提出相应的处理和防范措施,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2)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组成的长效管理机制。一方面,城市民族工作,尤其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涉及到民族、公安、安全、城管、工商、税务、卫生、民政、计生、消防、劳动、旅游、信访等十多个部门,必须在政府主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并由民族工作部门牵头,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才能有效地防范和化解涉及少数民族群众的矛盾纠纷,减少和避免刑事和治安案件发生,维护好城市社会稳定。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的管理,离不开流出地政府部门的协同配合,因此,必须加强两地(流出地与流入地)的联络和沟通,明确有关部门的责任,确定专门负责人员,建立两地协同共管的工作网络和机制,才能更加有效地及时防范和妥善处理好问题。

(3)进入社区,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市、区、街道、居委会四级民族工作网络。社区工作,是政府职能转变,社会管理重心下移的具体体现,也是城市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同理,城市民族工作进社区,也是新时期民族工作发展的需要。少数民族流动人员进入城市后,大多居无定所,常年流转于市区和城郊,要了解他们的情况,掌握他们的行踪,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只有靠社区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近几年来,一些城市把民族工作纳入社区工作范畴,实行市、区、街道、居委会(村)四级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例如上海、江苏等省市,就摸索出了一套很有效的办法因此,民族工作进社区,一方面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另一方面,在城市民族工作条例修订的时候,必须确立社区民族工作的法律地位。

(4)发挥社团作用,搭建团结互助的联谊平台。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员大多散落于城区和郊区,处于“无政府状态”,要把他们联络起来,联动起来,搭建团结互助的联谊平台,发挥民间社团的作用应该说是比较好的办法。

(5)树典型,发挥先进人物的榜样作用。在少数民族流动人员中,有许多是遵纪守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有的在少数民族群众中还具有一定的威望和声誉。请他们协助政府部门化解矛盾、平息事端,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各级有关部门要十分重视和团结他们,真心诚意地与他们交朋友,使他们在关键时刻,关键问题上发挥骨干和榜样的作用。要树立“用好一个典型,可以带动一片”“表彰一个先进,可以影响一群人”的思想,对遵纪守法,维护民族团结

和社会稳定的先进人物进行大力表彰和宣传,发挥他们“领头羊”的作用

五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年鉴》

2.《宗教事务条例》(《宗教事务条例》。发布2005年3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6号)

3.《宗教活动场所设立审批和登记办法》(2006年国家宗教事务局令)4.李德洙主编,《都市化与民族现代化》

六 致谢

 感谢济宁市民宗局工作人员,为我进行调查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感谢济宁市中区小南门社区办公室,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民族关系资料和史料。

篇3: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现状问题的调查

很多城市流动人口来到这里, 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 是为了家庭收入的提高。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 对于人口流动的限制逐步放开, 很多人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一些剩余劳动力开始进入城市, 寻找发财致富的机会。之后,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 再加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 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规模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很多人都拉家带口的来到城市, 其子女的发展状况逐渐成为新的问题。

一、生活状况

就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状况来看, 大多数城市流动人口都是外来务工人员, 他们中的很多人家庭收入较少, 更多的是从事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 而且工作稳定性差, 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这样的现状就往往导致他们的子女相对于城市孩子要差得多。

首先是居住条件较差。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和父母一起租住在城中村或者城郊结合部, 居住环境一般是脏乱差;同时为了节约开支, 往往是一家几口只租住一间屋子, 基本没有自己的空间;这往往导致很多孩子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 很容易染上成年人的一些陋习。

其次是医疗水平差。本来城市的医疗水平相对于农村地区来说, 要条件先进得多, 但是现实状况是很多人享受不到这样的条件, 原因就是在医疗保障方面他们很多人因为不是城市医保, 无法享受医保的待遇。这就往往导致当疾病特别是一些大病发生时, 他们因为无力承担相对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无法真正享有城市里的医疗条件, 所以他们都害怕、担心自己的子女生病。如果是身体出现了异常, 他们往往是让子女坚持或者去一些小诊所, 往往小病发展成大病, 最后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再次就是缺乏安全保证。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城市以后, 挣钱养家是第一目的, 这就导致他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 很多情况下都是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或者是上下学、吃饭等, 这样一方面确实能够使孩子尽快的成长起来, 能够独立自主;但另一方面, 也要承担着一定的风险, 因为子女的年龄相对较小, 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 这往往会导致一些危险状况的发生, 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子女的生命安全。

二、受教育状况

在调查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 很多父母来到城市打拼, 目的不完全是因为经济发面, 而是从孩子未来成长所做出的决定, 这就是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城市中很多外来人口的子女由于没有城市的户口, 在入学上存在着很大的限制, 不能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进入到公办的学校里, 很多孩子被迫在一些教学、师资条件非常差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 而如果想进入城市里的公办学校就读, 就必须缴纳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等城市孩子不用交的费用。

在了解中发现其实他们都很想让他们的孩子在城市里的公办学校里就读, 原因主要有三个: (1) 孩子在自己的身边会更放心; (2) 城市里公办学校的教育条件远比农村老家里的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的好; (3) 城市里的生活和文化环境远比农村老家里丰富, 孩子们在城市里能接触到更先进、更新颖、更丰富的文化, 这样更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但公办学校高额的借读费最终让他们望而却步。

那么, 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问题出现的状况应该如何解决呢?我国作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 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排头兵, 在二十一世纪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问题越来越受党和国家的关注, 也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 就是继续加大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创办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和地方特色经济, 鼓励广大农村的劳动力在家乡就业, 给子女一个安定的家, 使子女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生活、学习。

其次, 加强立法保证。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 正在朝着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迈进。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基本权利是整个社会的呼声, 也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为此, 国家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 以此来保障其合法权利。

再次,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也加大了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关注, 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 农村新农合的完善, 这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生活来说是有效保障。

篇4: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现状问题的调查

很多城市流动人口来到这里,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首先,是为了家庭收入的提高。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对于人口流动的限制逐步放开,很多人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一些剩余劳动力开始进入城市,寻找发财致富的机会。之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繁荣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再加上我国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城市流动人口的数量和规模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很多人都拉家带口的来到城市,其子女的发展状况逐渐成为新的问题。

一、生活状况

就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状况来看,大多数城市流动人口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中的很多人家庭收入较少,更多的是从事一些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而且工作稳定性差,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这样的现状就往往导致他们的子女相对于城市孩子要差得多。

首先是居住条件较差。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和父母一起租住在城中村或者城郊结合部,居住环境一般是脏乱差;同时为了节约开支,往往是一家几口只租住一间屋子,基本没有自己的空间;这往往导致很多孩子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很大,很容易染上成年人的一些陋习。

其次是医疗水平差。本来城市的医疗水平相对于农村地区来说,要条件先进得多,但是现实状况是很多人享受不到这样的条件,原因就是在医疗保障方面他们很多人因为不是城市医保,无法享受医保的待遇。这就往往导致当疾病特别是一些大病发生时,他们因为无力承担相对高昂的医疗费用而无法真正享有城市里的医疗条件,所以他们都害怕、担心自己的子女生病。如果是身体出现了异常,他们往往是让子女坚持或者去一些小诊所,往往小病发展成大病,最后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再次就是缺乏安全保证。很多外来务工人员来到城市以后,挣钱养家是第一目的,这就导致他们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很多情况下都是让孩子一个人在家或者是上下学、吃饭等,这样一方面确实能够使孩子尽快的成长起来,能够独立自主;但另一方面,也要承担着一定的风险,因为子女的年龄相对较小,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较差,这往往会导致一些危险状况的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危及到子女的生命安全。

二、受教育状况

在调查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很多父母来到城市打拼,目的不完全是因为经济发面,而是从孩子未来成长所做出的决定,这就是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城市中很多外来人口的子女由于没有城市的户口,在入学上存在着很大的限制,不能像城市里的孩子一样进入到公办的学校里,很多孩子被迫在一些教学、师资条件非常差的打工子弟学校就读,而如果想进入城市里的公办学校就读,就必须缴纳高额的借读费或赞助费等城市孩子不用交的费用。

在了解中发现其实他们都很想让他们的孩子在城市里的公办学校里就读,原因主要有三个:(1)孩子在自己的身边会更放心;(2)城市里公办学校的教育条件远比农村老家里的学校或打工子弟学校的好;(3)城市里的生活和文化环境远比农村老家里丰富,孩子们在城市里能接触到更先进、更新颖、更丰富的文化,这样更利于孩子今后的发展。但公办学校高额的借读费最终让他们望而却步。

那么,针对城市流动人口子女问题出现的状况应该如何解决呢?我国作为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排头兵,在二十一世纪党和政府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因此,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的问题越来越受党和国家的关注,也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就是继续加大对于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的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创办一些有地方特色的企业和地方特色经济,鼓励广大农村的劳动力在家乡就业,给子女一个安定的家,使子女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生活、学习。

其次,加强立法保证。新时期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朝着社会主义法制化国家迈进。保障流动人口子女的基本权利是整个社会的呼声,也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为此,国家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以此来保障其合法权利。

再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加大了对于城市流动人口的关注,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出台,农村新农合的完善,这对于城市流动人口子女生活来说是有效保障。

最后,完善教育制度。真正落实义务教育的要求,力争做到城乡教育的公平性,并且加大对于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使孩子们在家乡也能够享受到先进的教育。

篇5:城市住房问题调查

中国是一个大国,拥有着13亿多人口。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口不断的积聚。然而住房便成了问题,住房老龄化,现在住房如何解决便成了一个大问题。

目前,我国政府在实施住房分配货币化政策的过程中,针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采取的是大力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做法。经济适用住房政策实施以来,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认真研究分析问题所在,下面将就发展中的几个问题做一探讨。

一、科学评估“中低收入家庭”经济状况,正确引导住房消费需求的有效增长

科学评估“中低收入家庭”涉及到整个社会分配制度的运作、监控机制,要完善这些机制在短期是难以实现的。但是,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创造条件,积极向这个方向努力,力求逐步准确、科学地对“中低收入家庭”进行评估,以完善住房市场流通体制,提升住宅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水平。一是应尽快建立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并将其与已实行的个人存款实名制相联系,准确掌握家庭收入情况,建立家庭收入档案,严格审查、登记,并实行动态管理,切实保障中低收入家庭的利益。二是应建立起一种新的工薪阶层住房供给的机制,改变中、低收入一勺烩的局面,提高政府住房政策的针对性。三是积极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倡有能力的居民应从市场上去实现在我国目前中央与地方财政均十分有限的情况下,有必要建立起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各类收入阶层消费需求的分流机制。

二、严格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构成,确定其合理的定位,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达到解决中低收入家庭居住问题的目的与完全意义上的商品房相比,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构成及价格形成机制有很大的差异,具有特殊性,具体表现为:(1)价格残缺。(2)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3)政府对经济适用房的消费对象有一定的限定,因而其价格只存在于局部市场

目前,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的实施,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它只解决了一部分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离现实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从居民的承受力这个角度来看,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许多城镇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与一般家庭年收入之比

高达10倍甚至10倍以上,远远高于世行测算的合理比例3-6倍。分析造成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偏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尽管政策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用地实施行政划拨的扶持优惠政策,但仅免收的是土地出让金。有关的土地税费、征地费、拆迁安置费并未减免。二是公建配套设施建设费用较高,加大了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成本。三是一些开发商在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和销售过程中,并没有将国家给予的扶持优惠政策落到实处,把政府要求减免的费用仍然打入成本,或加收不合理费用,从中赚取规定外的利润。四是由于目前对经济适用住房的认购对象还缺乏严格的界定,加之审核确认制度不健全不规范,一些高收入者为了投资增值之目的,通过各种关系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也抬高了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

经济适用住房是以经济为前提的,因此其合理的价格定位尤为关

键。而在确定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时,除了要考虑成本因素外,还应兼顾中低收入家庭的支付能力。为此,在对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管理方面,首先应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条例,严格规范价格构成,这是促进我国住房建设加快发展的重要保证。目前,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有关文件对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构成所做的原则性规定来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构成,明确经济适用住房价格构成各项因素的内涵和外延,划定哪些费用应当计入成本,哪些不合理的费用应取消。可考虑削减或免去以下费用:大市政或小区内公建配套建设费、减半或免收一些行政事业性收费。

其次,经济适用房指导价格的制定应遵循价格形成规律,各类经济适用房价格也应有差异,避免“一刀切”。国家指导价格的制定应充分体现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作用,综合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房地产发展水平等方面因素,体现“物有所值”。具体而言,各地区、各类型经济适用房价的差别应包括地区、地段、结构、标准、质量、朝向的差别等等,以避免市场价差关系引发的混乱及形成新的空置和分配不公

最后,应强化价格审核制度,建立经济适用住房成本约束机制,严格限制一些开发商借“经济适用住房”之名,低价获得土地,高价销售房子,赚取额外利润。

三、适度地确定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规模,提高城市发展的动态社会效益

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即使是经济发达国家,仍存

在建设经济适用住房的问题。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在其政府公屋住房政策中,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建设经济适用住房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具体来说,可采取如下策略。

首先,在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与普通商品住房政策未并轨前,低标准的经济适用房的总规模应依据地区或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市场化程度来综合制定。其次,经济适用住房应该以销定产。第三,经济适用房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增量住宅形成新的空置房,但也可能对原有空置房的销售构成冲击。经济适用房发展中心及供应商拨出部分经济适用房与上市的已售旧公房进行置换,采取平进平出的原则,以市场惯用的比较评估法对要求改善住房的住户房屋进行评估,双方价格确认后补差置换,在此基础上把收购的旧房以经济适用房的价格和条件及配售程序进行配售。如此可扩大经济适用房配售的受益面,业务空间也将更为广阔。

第四,在现阶段,应实行“补人头”和“补砖头”并举的政策。发放住房补贴俗称“补人头”,免土地出让金和规费减半的经济适用住房俗称为“补砖头”。尽管“补人头”做法更符合住房货币化发展的要求,但目前或者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不少企业和单位还发不出住房补贴,即无法实现“补人头”,政府用发展经济适用住房的办法“补砖头”,也是十分必要的。当然,“补人头”是优于“补砖头”的一种政策选择。因为,其一,能够避免对住房市场的直接干预;其二,财政补贴的作用直接到达需要补贴的人员,并全部转化为消费者的福利满足,而不会在住房建设阶段产生效益流失或被生产者所占

有;其三,政府不需要付出巨额的监督成本,提高了政府的市场调控效率;其四,能充分地鼓励居民自置住房。因此,应创造条件在一些地区的一些单位率先对自愿购房的中等偏低收入家庭采用更为有效的现金补贴方式,鼓励他们从市场上解决居住问题。作为一项社会再分配政策工具,各地在实施经济适用住房政策时,应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总之,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责任应该是搞好服务,加强监管力度,促使开发企业发挥技术优势、规模优势、竞争优势、降低开发成本,提高开发质量,在满足社会住房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增强企业的内部收益,上缴更多的税收,最终达到既增强企业开发实力又提升住房开发国家收益水平的根本目的。只有这样,才能在住房建设开发领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使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国家经济建设中源源不断、最稳定、最有活力的经济增加.现代服务于管理系 物流管理092班张瑶瑶

篇6:城市交通问题调查报告

据专家预计,在未来几十年内,以小汽车为背景的城市交通问题将有一个大发展,并成为城市问题的第一号难题。

一、调查者基本情况

年级结构:男性占78%,女性占22%。

性别结构:男性占64%,女性占36%。

二、本次调查涉及的主要内容

本次调查的问题涉及大学生目前对城市交通问题的见解,城市交通问题是一直困扰国家的一道难题,和解决当前我国城市交通主要问题。最后,讨论结果、调查数据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交通流量增长迅速,道路设施建设带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90年代,我国高速度的经济增长刺激了城市交通的大发展。从1985年到1995年,机动车的年增长率达12%—14%,个别

城市甚至达到30%。据估计,北京市机动车增长率为15%,小汽车增长率达到42%。大连市民用机动车近15年增长9倍。上海市中心区交通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为8%左右。

与此同时,各大城市虽加大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基础设施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道路建设仍然滞后于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1980年全国城市道路总长2.95万公里,1995年达到13.03万公里,万人拥有的道路长度由3.3公里上升7.0公里,人均面积由

2.8平方米上升到7.3平方米,到1996年又上升到7.5平方米。但北京、上海分别仅为5.6、4.5平方米。尽管如此,与国外城市相比,反映道路拥有水平的人均长度和面积指标仍然偏低。不仅低于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的20平方米,也低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0平方米水平。特大城市道路年增长率为2—9%,而机动车增长率普遍在15%以上。

(二)公共交通发展缓慢,个体交通增长过猛。由于道路拥挤,常规公共交通运营速度下降,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和承担的客运比例也不断下降。这使部分公交乘客转向其他交通方式,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出行以自行车为主,交通结构个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各种车辆大幅度增长,另一方面公共交通增长却相对慢得多。1978年到1993年全国机动车数由186万辆增加到2490万辆,15年增加了12.44倍,差不多同期北京市的机动车也增加了10.5 倍,其中私人汽车从无到有,从1987 年的3490辆增加到1995年的60000辆,8年增加16倍,年平均增长率42.5%。而同期公共汽车仅由2.58万辆增加到10.85万辆,增加3.2倍。目前,我国大、中城市公交出行的比

例只占出行总量的17.2%和10.11%。因公交出行比例相对减少,个体交通工具出行量大增,造成道路利用率进一步降低,城市交通拥阻加剧,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至1994年底,我国大城市自行车出行比例大体保持在50%左右。有些特大城市已超过60%。我国拥有4亿辆自行车,其中1.8 亿集中在城市,年增长率继续保持在10%左右;摩托车同样在发展,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和部分内地城市增长迅速,有的达到50%——100%的年增长率。

四、采取建议与意见

(一)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个交通一体化管理机构。城市交通问题涉及面广、综合性强、协调性大,国外许多大城市都相继成立了市一级的类似“交通委员会”的权威性机构,统管全市、建设、运营和管理,以便能够把握城市全局,进行综合决策和目标控制。但中国城市交通的体制和机构设置从中央到地方却缺乏综合协调的机制,而是设置若干平行单位分管城市交通的不同方面:建设部门管理城市交通的规划和建设,公安部门负责对道路上的交通流进行管理,真正的交通部门却只管城外交通,而对城市交通基本不管。这样不仅会造成内容重叠,任务重复,工作效率低下;也易形成都不管的“空白区”(如城郊结合部的交通),无形中加重了交通矛盾。其实,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一体化将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为了打破行政界限的束缚,使国家和城市在交通方面的规划、建设、管理和交通政策一样体化,设置更高一级的交通一体化管理机构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切实制定好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是对城市交通系统发展建设的长远性和全局性的谋划。“战略的交通规划要检验各种土地使用方案的交通含义,并推荐最好的模式和发展阶段”。它要求站在战略的高度,以系统工程的观点,在比较广阔的地域空间上和长久的时间内(一般至少在20年以上,甚至可考虑40—50年),在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作出总体部署。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关注的是整个城市交通网络的布局、密度、建设水平、交通结构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交通政策、投资方向等,可以说,在规划中哪怕是绝小的一点失误,都将会给日后的城市建设和管理带来巨大的损失。按目前我国城市交通的发展速度,城市交通将成为新世纪初中国城市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城市进行一个行之有效的规划,那么,我们在新世纪初将面临更为严重的困难。

由于战略规划着眼于未来,而未来既是可知的,又是多变的,而且有些因素难以直接预见,长期预测要非常准确很困难。因此,在进行城市交通发展总体战略规划时,无论对其总需求的预测,还是用地的规划和设施的布置都必须留有一定的余地,保留足够的弹性,而且在规划实施中要及时研究、反思和发现出现的新问题,通过滚动的规划体制来尽量避免规划的失误。

五、总结

近年来,国内对交通需求管理日益重视,需求管理的技术也开始进入应用,但我们应多作这方面的研究,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来缓和城市中心的交通紧张状况

写到这里,也该差不多结束了。经过这次调查,只觉得我们经历了许多,同时又成长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以前所没有的东西。同时希望我们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那些微不足道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对同学们有些许帮助。最后,再次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与合作。

上一篇:环境设计的职业性格下一篇:中国律所行业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