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北孝感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方案

2024-07-12

2024湖北孝感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方案(精选5篇)

篇1:2024湖北孝感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方案

初中课程辅导:http://kaoshi.china.com/wangxiao/chuzhong/

为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2]53号)和《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教育局关于孝感市加强学校体育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孝感政办发[2013]37号)精神,不断完善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办法,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湖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鄂教体艺[2007]27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孝感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

一、参考对象

全市所有符合条件并按要求参加了高中阶段招生考试报名的初中毕业生。

二、考试组织

县(市)区考生由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组织考试;孝感市城区考生由孝感市教育局组织考试,孝感市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站具体实施。

三、考试项目与分值

体育考试测试项目为三项,满分40分计入中考总分。测试项目包括:

1、坐位体前屈:8分2、1分钟跳绳:12分3、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20分

各项目评分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详见附表1。

四、考试时间

全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原则上4月初启动,4月底结束。

五、考场设置

1、到校组织考试。本着方便考生,利于安全的原则,相对集中设置考场,城区考场集中或分片设置,农村考场原则上不出乡(镇),交通不便的个别山区学校,可因地制宜,就近组织考试。

2、实行封闭式考试。考场划分警戒线,有专人值勤,除考务工作人员外,无关人员禁止入内。

3、对考场进行安全排查。考试设点学校要按要求提前对考试区域、场地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排除各种安全隐患。

六、免考、缓考与补考

根据文件规定,对以下考生实行免考、缓考与补考:

1、因肢体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可申请办理免考手续。申请程序为: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孝感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附表2),并详细注明原因,出示医院的有效证明,残疾考生出示残疾证,经家长、班主任、体育教师签字和学校审核后,报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体育考试组织机构审批,可予以免考。免考考生必须有专人目测,名单在学校公示,相关材料存入学生档案。经审核属实,批准同意免考的考生,体育成绩按40分计入中考总分。

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而申请单项免考的考生,应有县级以上医院的详细证明,按免考程序申报审批。审批通过,按单项分值的50%计分。

3、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参加缓考的考生,由当地体育考试组织机构确定时间集中组织补测,但应在考试结束10天内进行。

4、既不说明原因又不参加现场测试的,视为弃考,记0分。

七、工作要求

1、提高工作认识。各地各校要高度重视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将体育考试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发挥体育考试在学校体育工作中的指导作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质量,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不断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

2、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成立局领导任组长的体育考试领导小组,精心挑选思想品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工作人员组成考试专班,认真拟定考试实施方案及考务守则,配备测试器材,加强考务培训,保障体育考试顺利实施。

3、加强宣传教育。针对2014年全市体育考试测试项目、评分标准的新变化,各地要认真进行宣传,让考生了解测试项目与测试要求,指导考生科学训练,调节紧张心理,发挥真实水平。

4、严肃考试纪律。各地要严格工作要求,增强考试透明度。在考前对考生和考务人员进行考风考纪教育,在考试过程中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密规范操作。考试过:

程中如发生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现象,一经查实,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5、制定应急预案。各地各校要建立完善体育考试安全应急预案,加强现场测试的组织与管理,确保交通和测试安全。长跑测试场地要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安排医护人员及应急车辆,及时处置突发事件,确保考试安全顺利进行。

6、搞好考前体检。实施体育考试前要认真组织考生体检,本着“谁体检,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对经医生明确诊断不能参加剧烈运动的考生,应坚决实施免考,避免考试意外。

7、做好工作总结。各地体育考试结束后,要认真进行总结,于5月30日前向市考试院和体卫站上报工作总结。

篇2:2024湖北孝感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方案

【作文题目】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①请以“陪你一起 ”为题作文。

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可以发挥想象,对材料进行扩写、改写。也可以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或记叙自己(他人)的经历,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见解。

篇3:2024湖北孝感中考体育考试实施方案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中考考试;制度实施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of Sports Exam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enan Province

LIU Tian-xiao

(Department of Sports, Huanghuai College, Zhumadian, Henan 463000)

【Abstract】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and constant reform, the system of Sports Exam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n Henan Province has benefited a lot. And now it is implemented everywhere. The examining items include standing long jump, 1000-meter race (for boys), 800-meter race (for girls), 50-meter race, shot put ball, sit-ups (for girls), rope skipping, pull-up (for boys), and basketball. However, there still exist some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ystem.

【Key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Exam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implementation of system

《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豫发〔2007〕30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全面组织实施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并逐步加大体育成绩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中考成绩中的分量。”实行初中体育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体育中考”)是加强学校体育,促进学生锻炼的一个有效的手段;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和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关心;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健康素质,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豫发30号”文件下发四年来,河南各地在实施体育中考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本文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调查分析,为进一步改进和执行体育中考制度提供参考。

1河南省体育中考制度的历史回顾

自河南省1981年进行重点中学体育中考试验,2007年提出体育中考改革要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的口号,即体育中考改革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的体育健身锻炼意识和能力的养成,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的良性发展,2008年进行体育中考的全面改革,至今已有19个年头,河南省体育中考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1.1试验推进阶段

1992年原国家教委体卫司印发《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河南省被正式确定为全国试点省份。1992年体育中考刚刚推出之时,重文轻体现象十分严重,针对这样的情况,河南省教育厅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加强体育中考的宣传和教育,统一思想,并把体育中考确定为“地位考试”和“初中毕业生选拔性考试”。结合1979年“扬州会议”提出的“以增强体质为主”的体育教学观念,以及当时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状况,河南省首先按传统的“跑、跳、投”老三项进行考试项目设置,确立“50米快速跑、铅球、立定跳远”为中考内容。1993年增设“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允许学生在“跑”的项目内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50米跑”,或是“耐久跑(男1000米,女800米)”,第一次尝试了选择性考试。项目评分标准以《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为依据,优秀级确定为满分标准。每项满分各为20分,三项满分为60分;1993年把60分改为45分,每项满分各为15分。考试的组织形式采用全市统一安排,现场集中测试的方式。1994年开始采用电脑编排、录入考试成绩。经过几年的实施,家长对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支持程度有了较好的改观,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能力以及学生的体能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1.2初步改革阶段

20世纪末,就在体育中考得到广大体育工作者、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认可的同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学校为了能让学生获得体育中考的高分,置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于不顾,使体育中考慢慢地走近应试教育。体育中考成了学校体育教学的指挥棒。教学过程简单化、程式化,使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不良影响。为此,从2000年起河南省把原来确定的体育中考的“地位考试”和“初中毕业生选拔性考试”,改为“水平性考试”和“导向性考试”。在充分考虑学生学习兴趣和运动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把“跑、跳、投”老三项考试项目改为“球类技能项目、身体机能(肺活量/体重指数)、运动体能(身体素质)、平时成绩测试”,分值分别为5分、10分、15分、10分;球类技能项目为“篮球行进间投篮、排球垫球、足球颠球”三项,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参加考试;运动体能(身体素质)为“实心球、立定跳远、跳绳”,也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参加考试;第一次增加“过程性评价”内容,对学生初中阶段三学年的体育成绩进行评分,计入平时成绩。平时成绩由学校给予评价,教育行政部门组织人员进行审核或检查。

nlc202309051242

1.3逐步纠正发展阶段

2000年的中考方案一直延续到2002年,2003年因为非典没有组织考试。到2004年,体育课程改革继续深化,《体质健康标准》全面实施,但是,课改中的一些负面问题也随之出现,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被忽视,运动技能学习被淡化,体育教学中“放羊”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初中体育教学应试教育的现象又进一步抬头。学生的体育学习根本无法体现主体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更加无从谈起。分析其原因,是由于体育中考内容设置不够丰富,方法过于简单,没有运动技能含量,容易导致体育教学简单化。初一、初二体育课“放羊”,初三时逼着学生每天练习体育中考的内容。为此,2004年河南省首先加大平时成绩检查的力度,在平时成绩测试中增加学生需要掌握一项运动技能的要求,并在检查中专门抽查这一内容。把原来球类技能项目中考成绩的分值由5分增加为6分,进一步刺激运动技能教学。同时把《体质健康标准》中的三项身体机能测试项目“肺活量、握力、坐位体前屈”引进体育中考之中,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三选一进行测试。2005年开始有把《体质健康标准》中三项身体机能测试项目改为“肺活量/体重指数、坐位体前屈、握力/体重指数”让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项进行考试。这次改革,由于增加了运动技能评价在体育中考中的权重,并在整个评价体系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体育中考的评价由单一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有效地解决了体育教学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倾向。

1.4全面深化阶段

2004年河南省教育厅就初中毕业生体育考试的功能定位、价值取向以及我省体育中考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性意见:体育中考如果仅仅是在学生苦其心志的基础上再劳其筋骨,激化应试教育,就需要改革甚至没有必要存在。如果能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引导体育教学向良性、健康、常态化发展,就值得肯定,并需要加强。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河南省集中力量开始调研、论证,构思新的体育中考方案。2007年底提出未来几年积极稳妥完善体育中考改革的基本设想和推进思路,提出了2007、2008年逐步过渡的建设思路。2009年在2008年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过程性评价的权重和评价内容,加大运动技能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所占的权重。把体育中考分值划分为过程性评价分,终结性评价分。具体分值根据各地市实际情况确定。

2体育中考考试的意义

2.1体育中考考试的目的是培养德、智、、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体育中考考试是一种育人考试,是培养、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公民的手段。它的根本目的是要从体制上解决学生坚持体育锻炼的问题,同时促进学校、社会、家长共同来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问题,促进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落实。主要表现在各地市教育部门实行初中体育毕业升学考试时指导思想明确,注意了考试的政策、评分标准以及计入升学总分的比重与本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考试的项目较少,评分标准宽,计入升学总分的成绩满分值一般是30-60分。从一些教学实践和统计材料看,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其中60%-90%左右的分数。据全国许多试点城市1994年统计,在许多市、区、县中考成绩550分以上的人中,考试体育的成绩未达到满分60%的仅只占1%,(其中还要扣除少数支体残障和患有先天疾病的考生)并未影响他们的升学。在这里,从正确树立人才观的高度必须强调指出,我们所说的人才,应该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而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电脑网虫”。

2.2体育中考考试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有效形式

体育中考考试不分及格与不及格的界限,只要学生努力达到的分数,真实准确,无论得多少分都计入升学考试总分。因为我们的真正目的是让学生强身健体!只要学生平时认真上好体育课,按规定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还有,学生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生理和心理上一方面调节了因学习紧张引起的疲劳;一方面增强了体质,精神状态也迥然不同,学习效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这也是人们常说的“8-1>8”的道理所在。实行“考试”的目的意义概括起来就是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深入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纠正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积极有效形式。其目的在于全面落实教育方针,端正办学思想,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进学校关心和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让学生“到操场上、到阳光下、到大自然中去陶冶身心”的活动落到实处,确实改变当前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的高近视率、多肥胖症、多瘦条型、运动协调能力差、自私、怕吃苦、耐力性差、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素质、健康方面的严重社会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使全社会都来重视学生的体质和健康问题,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问题,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3河南省体育中考成绩显著性分析

以河南省1995和2005年体质健康调研数据为例,1995年(未实行体育中考)有效样本数量共2488名学生,其中男生1244名,女生1244名;2005年(实行体育中考)有效样本数量共3824名学生,其中男生1912名,女生1912名。

由表1-表4可以看出:男生1000m、女生800m跑;立定跳远,男生引体向上、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反映了人体在速度、耐力、力量等的身体素质。2005年初中学生比1995年初中学生明显退步,说明了学生运动素质明显提高。运动素质是身体组织、器官的功能表现,如耐力素质是心肺功能的直接表现,2005年初中学生比1995年初中学生运动素质明显提高。大量的事例和数据都说明:初中体育毕业升学考试提高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推动了课外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促进了体育课的正常化;缓解了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带来的精神压力;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使学生的身体素质、吃苦耐劳等意志品质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nlc202309051242

4对策与建议

4.1利用体育中考,转变人们的体育观念与行为

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应加大宣传力度,把人们的体育观念从传统的“训练-强健模式”转到“活动-健康”模式上来,在广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健康和终身体育为目的体育活动。以体育中考为手段促进学生健康水平的提高,更多地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学的生动性,积极宣传体育锻炼的意义,提高学生、学生家长对体育中考及学校体育活动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与习惯,端正办学思想,形成重视学生体质的良好社会氛围,全面推动素质教育。

4.2切实加强对学校体育的督导和评价

开展学校体育专项督导,确保各项措施的实施。包括体育器材、场馆建设、课时安排。健全、建立长效机制,为学校体育工作保驾护航。要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真正把体育工作摆到学校教育更重要的位置。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学校体育制度,如评比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先进学校和个人、学校体育年终考核等,把体育中考作为其中固定量化项目,促进学校体育走向规范。

4.3利用体育中考,进一步促进学校体育软硬件的建设

学校要重视体育场地与器材的建设,改变学校体育投入不足的状况,提高、改善学习和教学的环境,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用体育考试的办法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改善学生健康状况是教育管理的无奈选择。改变这一尴尬局面需要理念的更新,需要管理制度的创新,更需要对体育教师的师资配备和教学能力培训,要始终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专业技能培养、教学能力锻炼、教学理论学习作为重点来抓。从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和选定准则三个方面构建体育教师专业标准和发展要求,提升体育教师知识创新能力。

4.4优化体育中考全过程的操作模式

体育中考的“透明度”是抑制其发展的“瓶颈”,要想得到社会认可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今后在工作中必须建立一套严密的管理规范,设立一套严格的监督机制,确立一套有效的安全保障制度,形成一支作风正派、业务熟练的考评人员队伍。体育考试实施办法、考试规则、裁判工作组等要报批并对监考裁判人员进行政治与业务培训,做好考前、考中、考后准备工作,考试检测工具应尽量使用智能化测试仪,避免人为操作作弊的可能,提高考试评分的科技含量和考试的信誉度。这样才能确保体育考试工作质量。

4.5推进课程化的体育考试

对体育中考进行课程学研究,尝试把体育中考作为一个目标纳入原来的目标体系,采取多样的课程教学方式,增强课程的生动性。课程化不仅表现为课程内容知识的衔接和递进,而且也表现为课程的逐步深化,关注课程在运用的宽度和深度层面上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使得学生在意识、视野和能力得以逐步提升。具体说就是要促进学生上好体育课,不断感受体育文化,提高运动能力,整体提高教学质量,有针对性地引导学校体育教学和活动,重视平时锻炼考评,倡导运动技能结合“2+1”工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平时锻炼测试综合考评,研究学生个体差异,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考试内容方式体现人性化。

4.6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和透明度

体育中考作为综合性评价手段,检验标准要把运动能力、健康知识,包括对体育的态度、习惯、技术掌握等也列入考核和评价内容,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着眼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重视对学生平时体育学习行为和表现的评价,以此促进初中各学段学生都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防止平时成绩在最后弄虚作假,要强化学生平时体育课成绩的审查,要求各校每年把学生测试的成绩公示,学生平时都是现场测试,对自己的成绩很清楚,公示后让每个学生都了解自己和其他同学的成绩,增加透明度。同时还要加强师德修养,细化检测制度,严惩弄虚作假,这样才能使平时成绩成为实现体育中考初衷的“催化剂”。

任何事物都是在前进中不断地发展,体育中考也是这样。河南省的未来体育中考应该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放在中心位置,严格各项规章制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努力使学生将体育学习和活动作为自己终身发展的内部需要;优化体育中考方案、提高学校、学生、家庭和社会多方面对体育锻炼重视程度,为造就体魄强健、文明高尚的一代而努力!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S〕.2007-05-07.

〔2〕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S〕.豫教体发〔2000〕30号,2000-07-5.

〔3〕刘海元.我国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制度实施现状分析〔J〕.体育学刊,2008,(9).

〔4〕王燕,关于我国中考加试体育工作的研究综述〔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研究生论文专刊第23卷,2008,12.

〔5〕谢卓锋.对我国体育中考实施情况的审视与思考

〔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

〔6〕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报告2006,9,18.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加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07,5,7.

〔8〕陈两福.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回顾与展望〔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2).

〔9〕赵东辉.沈阳市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科技信息,2008,(31).

〔10〕李秋兴,洪惠娟,胡新民,方敏,黄法良.中考体育评分方法的设想研究〔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2,(4).

(责任编辑:李远伟)

篇4:湖北省孝感中考作文题目

20湖北省孝感中考作文题目

请从以下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道写一篇7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书写整洁,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不得抄袭和套作。

①“我真的感到___”为题作文。

提示:写作之前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②以下是一位母亲写给孩子的一封短信,请仔细阅读后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

篇5:湖北孝感市试题

[甲]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选自《出师表》)

[乙]高祖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②高起:高祖臣子。③略:攻占。④降:投降。⑤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

⑥子房:西汉谋士张良。⑦连:率领。

1.下列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先帝称之曰能 吾能用之

B.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公输盘为我为云梯

C.此所以失天下也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D.所降下者因以予之 收而攻蕲。蕲下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________

(2)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________

3.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 )(3分)

A.[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贤臣分别管理“宫中”“营中”之事,两个“必能”突出了人才的重要作用。

B.[乙]文中高祖与功臣论得天下,“吾能用之”中的“能用”二字,揭示了高祖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要求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显得义正辞严。

D.[乙]文中将项羽失败和高祖取胜做了对比,突出高祖爱护人才、重用人才。

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3分)

[推荐理由]

上一篇:鉴赏诗歌思想感情下一篇: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