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中考总结

2024-07-13

数学中考总结(精选6篇)

篇1:数学中考总结

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

周艳

本学期我仍担任九年级(1)班、(2)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在本学期教学期间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及时批改作业、讲评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取各种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充实自己的头脑,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不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并顺利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下面我就这一学期中所做的一些工作做一下小结。

一、学生情况

九年级是初中三年的关键时期,学生取得好成绩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本学期九年级(1)班的黄仙、李小娟、杨伟沙等,他(她)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肯努力,但其他绝大部分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整体学风差,因此本班主要的工作重心是思想方面的引导及学风的树立。(2)班的学生除个别同学外,整体班风、学风都很浓,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很高,只需要做好复习工作既可以。

二、教学工作方面

1、备好课。本学期我每一节课前都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 1 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2、在课堂上,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语言简洁明了,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精讲多练。

三、总复习工作面向全体学生

1、课堂上注重学生当堂训练,教师精心讲解,加强学生解题过程训练。如果只分析,优等生还可以,但有些学生就可能跟不上,而且让学生板演还能让不同层次学生都有机会表现,因为学生板演可为教师提供反馈信息,如暴露知识上的缺欠,可弥补讲课中的不足,同时,学生板演中出现的优秀解题方法,为教师提供向学生学习的良好机会;另外也可以培养学生胆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促进记忆。

2、注重学生解题中的错误分析

在总复习中,学生在解题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教师针对错误进行系统分析是重要的,首先可以通过错误来发现教学中的不足,从而采取措施进行补救;错误从一个特定角度揭示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在学习中对所学知识不断尝试的结果,教师认真总结,可以成为学生知识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学生领略解决问题中的探索、调试过程,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会产生有益影响。

首先,应预防错误的发生,要了解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查中发现:(1)审题能力差、(2)分析能力差、(3)缺少创新思维。并针对以上情况进行了单独训练,效果较好。其次,在复习过程中,提问是重要复习手段,对于学生错误的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可以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

最后,课后的讲评要抓住典型加以评述。事实证明,练是实践,评是升华,只讲不评,练习往往走过场。

四、自我提高

本学期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并及时形成了材料。在中考复习中,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小结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现在网络资源非常丰富,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有关中考的题和信息,给中考复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在本学期我严格要求自己,在教学中虚心向别的教师请教。并利用业余时间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学习与借鉴对自己有用的教育学生的方法,加强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与自身素质。

总之,初三总复习是重要的教学阶段,是学生再学习的过程,是中考前很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初中数学的一个阶段,是学生成绩迅速提高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我首先注重了基础知识的复习,然后进行了能力的提高,最后进行了综合能力的提高。通过成绩来看,两个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1)班平均分为:分;及格率为: 优生率为:;(2)班平均分为:分;及格率为: 优生率为: ;整个年级全线排名是平均分第5名,及格率第4名,优生 3 率第5名。这是所有学科中最好的成绩。今后我将继续努力,争取取得更佳的成绩。

篇2:数学中考总结

------2011中考数学总结

湖北口中学

鄢吉明

一、成绩情况

本次中考,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数学整体还不错,但班级间有差异,我校数学学科成绩上有效分46人,吻合39人,综合名次居全县第九位,我所任的两个班有效分21人,吻合18人。二、一些不成熟的复习方法

1、在章节复习中注重知识的转化

在复习过程中,不仅应该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典型的例题进行反思,而且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这一转化过程。按常规的方式进行复习,通常是按照课本的顺序把学生学过的知识,如数学概念、法则、公式和性质等原本地复述梳理一遍。这样做学生感到乏味又不易记忆。针对这一情况,我在复习概念时,采用章节知识归类法,即先列出所要复习的知识要点,然后归类排队,这样做可增加学生复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最主要的是起点了把章节知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实现知识间的转化。

2、在例题讲解中注重知识的变化

复习课例题的选择,应是最有代表性和最能说明问题的典型习题。应能突出重点,反映大纲最主要、最基本的内容和要求。对例题进行分析和解答,发挥例题以点带面的作用,有意识、有目的地在例题的基础上作一系列的变化,达到能挖掘问题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实现复习的知识从量到质的转变。

例如,在复习二次函数的内容时,我选了这样一个例题: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与(-1,-1),开口向上,且在x轴上截得的线段长为2。求它的解析式。因为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是轴对称图形,由题意画图后,不难看出(-1,-1)是顶点,所以可用二次函数的顶点式y=-a(x+m)2+k,再求得它的解析式。在数学中我对例题作了变化,把题目中的“开口向上”这一条件去掉,求解析式。再次变化后,此题可有两种情况(1)开口向上;(2)开口向下;所以有两个结论

由于条件的不断变化,使学生不能再套用原题的解题思路,从而改变了学生机械的模仿性,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达到了在变化中巩固知识,在运动中寻找规律的目的。从而在知识的纵横联系中,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

3、注重优化解题思路 一题多解有利于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去思考问题,可以优化学生思维,因此要将一题多解作为一种解题的方法去训练学生。一题多解可以产生多种解题思路,要对多解进行比较,找出新颖、独特的最佳解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优解思路。在数学复习时,我不仅注意解题的多样性,还重视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种解题思路和方法,提炼出最佳解法,从而达到优化复习过程,优化解题思路的目的。如计算(6x+y/2)(3x-y/4),这是一题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本题从表面上看无规律可找,其实从多项式系数看,发现第一个因式提出公因数2后,恰能构成平方差公式的模型,显然后一种解题思路优于前一种解题的思路。计算此题若把各因式计算后再相乘,很繁琐,若能把各因式逆用平方差公式,再计算、约分,可以迅速地求出结果。

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对解题思路优化的分析和比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品质和思维品质,能为学生培养严谨、创新的学风打下良好的基础。

4、善于将知识习题归类

考查同一知识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数学模型,提出多种不同的命题,我在复习引导学生将习题归类,集中精力解决同类问题中的本质问题,总结出解这一类问题的方法和规律。

通过归类训练,学生便能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做有心人,加强方法的积累和归纳,并能分析异同,把知识从一个角度迁移到另一个角度,最终达到常规图形能熟悉、常规结论要记忆、类同方法全套用、独创解法受启发的层次,提高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

优化复习过程,提高复习效率,可以将学生从题海战术中解脱出来,使学生学得灵活,学得扎实,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三、不足之处

从整体情况看,本届数学不仅保住了上届的成绩,还从初考时的全县末位上升到了第九位,从整套数学题来看,还是比较难的。我所任的两个班,一个中等,一个一直在后面,本次也不例外,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良好的班风是成绩的保证,我所任的两个班,其中一个便是。教师更换频繁,学生纪律涣散,两极分化极为严重,直接影响结果。

2、我校地处鄂陕交界,经济条件落后,部分优生即使考上,家庭也无力供应,致使学生放弃努力。

3、教师基本功也是成绩的保证,我校由于地处偏远,教师流动性大,对学生的教育脱节比较严重,到初三临时换教师,对学生也有影响。

篇3:数学中考总结

一、题目特点要求与基本解题步骤

1.考查能否准确识别图像。把数学中的函数图像知识同物理知识相结合, 要求能看懂图像意义, 明确函数图像特别是常见的正比例、反比例函数图像的大致画法等。解题时一定要注意物理量的意义及使用范围, 由于物理量为非负值, 正比例图像、二次函数 (含反比例函数) 图像只能在第一象限。

2.考查能否根据物理意义, 写函数关系式, 或利用关系式求值。要求结合物理内容确定物理意义, 写出符合数学要求的函数关系式, 或运用物理知识快速、准确地计算, 求出相应的值等。

3.解答时要用物理知识作铺垫, 根据题目特点以适当方式求解, 并用物理解题方式思考、判断, 这样解答比较快捷、准确, 特别要注意求解计算题时按照数学解题格式要求进行, 否则会被扣分。

4.解题的基本步骤是: (1) 先搞清楚图像中横坐标、纵坐标所表示的物理量; (2) 弄清坐标上的分度值; (3) 明确图像所表达的物理意义, 利用图像的交点坐标、斜率和截距及图像与坐标轴所包围的面积等, 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和计算; (4) 根据图像对题目中的问题进行数据计算或做出判断性结论。

二、典型中考试题分类解答对比

1.以一次函数图像为连接点的考题

这类题所考查的数学知识主要是一次函数及其图像, 要求能够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相关的物理问题。

【例1】 (中考物理题) 如图1所示是水的沸腾图像, 下列对图像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OA段表示水沸腾, 水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B.加热4 min后, 停止加热, 水保持沸腾

C.因供热不足, 水始终没能沸腾

D.AB段表示水沸腾, 水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解析:由图像可知, 水的温度随时间的推移在不断地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时 (根据图像分析略低于100℃) , 温度不再升高.继续吸热, 水沸腾, 这表示这段时间是液体和气体共存的过程.所以图像中的AB段表示水沸腾, 水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答案D。

点拨:水在沸腾时吸收的热量用来使水变成水蒸气, 所以温度不变.另外, 有时须考虑大气压对水沸点的影响, 比如该题中水的沸点没有达到100℃, 说明此时的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例2】 (贵阳市中考数学题) 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前往A地, 他们距A地的路程s (km) 与行驶时间t (h) 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请根据图像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 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2) 写出甲、乙两人距A地的路程s与行驶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任写一个) 。

(3) 在什么时间段内乙比甲离A地更近?

解析:本题涉及的是物理学中的速度问题, 必须明确路程、速度和时间三者间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看懂图像意义, 在深刻理解物理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 依据数学解题要求写出函数关系式, 并根据关系式和已知条件求出物理量的值。解答过程如下:

2.以二次函数图像为连接点的考题

【例3】 (芜湖市中考数学题) 在对物体做功一定的情况下, 力F (牛) 与此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 (米) 成反比例函数关系, 其图像如图3所示, P (5, 1) 在图像上, 则当力达到10牛时,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____米。

解析:由题意和物理中功的知识知, F=W/s, W为力对物体做的功, 因P (5, 1) 在图像上, s=5米, F=1牛, W=Fs=1牛×5米=5焦;当F1=10牛时, 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s1=W/F1=5焦/10牛=0.5米。

由上述例2、例3可以看出, 这类试题多是附加了物理背景, 考查的重点为数学知识, 重在体现数学的“工具性”作用, 解答时需要用物理知识作铺垫, 根据题目特点以适当方式求解, 并用物理解题方式思考、判断。要注意的是求解计算题时按照数学解题格式要求进行, 否则会被扣分。只要能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结合数学与物理两门学科知识, 在牢固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上通筹兼顾, 全盘考虑, 灵活运用, 就能顺利解答这类试题。

【例4】 (宿迁市中考物理题) 半导体材料的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其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如图4甲是某种半导体材料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图像.根据这种半导体材料电阻的特性, 小明和他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电路 (如图4乙) , 可以测定某一空间的温度, 使用的器材如下:半导体电阻、电源、电流表 (0~0.6A) 、开关、定值电阻R0 (10Ω) 、导线若干。

(1) 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什么?

(2) 当环境温度为20℃时, 电流表的读数为0.2 A, 求电源的电压。

(3) 电流表的读数为0.4 A时, 求当时环境温度。

(4) 当环境温度为100℃时, 求半导体电阻的电功率。

篇4:数学中考总结

关键词:试卷命题;考查;题型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213-01

初三的学生面临中考的压力,这个时期重点应该放在知识的巩固,作业质量的落实。为了让学生不要在题海中迷失方向,要有全局意识,学会进行方法的归纳和提升,不仅要看到具体的树木,也要看到森林,因此我们年段决定举行“中考试题命题比赛”,使得学生了解中考考试的题型与出卷的模式,在中考中争取能做到不轻视简单题,稳住中档题,顺利破解难题的题眼,使我们的学生在中考中取得新的突破。以下我从三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本次试卷命题比赛的要求:

1、命题依据:

(1)《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厦门市2012,2013年数学中考试卷

(3)厦门市2012,2013年各区质检卷

2、命题内容

(1)全面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的内容

(2)课题学习的考试内容: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的知识为载体考查数学知识的应用,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试卷结构

1、总题量26题,其中选择题7题,每题3分;填空题10分,每题4分;解答题共89分。18题共3小题,每题7分;19题共3小题,每题6分;20~24题每题1问,每题6分;25~26每题2问,每题10分。

2、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三个部分内容的分支比约为4.6:4.2:1.2

3、应用题约占总分的20%。

4、试卷满分150分。

试卷命题要求:

要求每个学生认真阅读厦门市2012,2013年数学中考试卷;厦门市2012,2013年各区质检卷,找出中考数学的考试重点和难点,并熟悉中考考试的题型。试卷中容易题,中等题,难题的分值比大概为7:2:1所出的试卷严格按照试卷结构中的题量及分值试卷可以来缘于全国其他各地的中考题,平时练习考试的原题及改编题,改编题和创新题需占一定的比例,不允许所有的题目全由网上下载。

试卷提交的形式:

试卷统一设计成8K的形式,字号与样卷一致,以电子稿的形式发送到邮箱wq_cow@126.com有条件的同学一并上交打印稿

三、本次试卷命题比赛出现的问题

1、试题缺少层次感,在初中三年数学的学习中应该有重要的单元或内容,要突出重点内容,而有的试卷是每个单元内容都平分秋色。

2、试卷的创造性低,一份好的试卷应该有自己的亮点。它的亮点体现在原创性上。学生出的大部分题都是来自成题,只有个别的学生由做修改,修改基本上局限在数字层面。

3、题型与中考的题型还不是很接近,中考的新定义题目在大多数的学生试卷中有出现,举反例的题目则几乎没有出现,个别学生代数与几何题目的分值没有把握好,造成几何题偏多,或者一个知识点重复考查。

4.题目难度把握不是太好,有的题目偏难有的题目偏简单。试卷格式也不够规范。

三、通过学生交上来的卷子,从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下面是我的几点反思:

1、应该给学生一份完成的模板,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格式不规范的问题。2、在比赛之前应指导学生认真阅读2012,2013这两份试卷从中记录所考查的知识点,把题型给学生做相应的归纳。3、在教学中应多注意题目的变式训练,很多学生出的题目都没有加进自己的想法。4、限时间限地点完成比赛,避免学生大面积从网上抄袭现成的题目。5、要求学生跟自己审卷一样,先把题目自己做一遍,这样在难度的把握上会比较准确。

篇5:中考数学函数公式总结

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k是整数 sin(2k)=sin

cos(2k)=cos

tan(2k)=tan

cot(2k)=cot

sec(2k)=sec

csc(2k)=csc

公式二:

设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sec()=-sec

csc()=-csc

公式三:

任意角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sec(-)=sec

csc(-)=-csc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sec()=-sec

csc()=csc

公式五:

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sin

cos(2)=cos

tan(2)=-tan

cot(2)=-cot

sec(2)=sec

csc(2)=-csc

公式六:

/2及3/2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cos

cos(/2+)=-sin

tan(/2+)=-cot

cot(/2+)=-tan

sec(/2+)=-csc

csc(/2+)=sec

sin(/2-)=cos

cos(/2-)=sin

tan(/2-)=cot

cot(/2-)=tan

sec(/2-)=csc

csc(/2-)=sec

sin(3/2+)=-cos

cos(3/2+)=sin

tan(3/2+)=-cot

cot(3/2+)=-tan

sec(3/2+)=csc

csc(3/2+)=-sec

sin(3/2-)=-cos

cos(3/2-)=-sin

tan(3/2-)=cot

cot(3/2-)=tan

sec(3/2-)=-csc

csc(3/2-)=-sec

1.中考数学统计公式总结

2.中考数学答题技巧总结

3.中考数学答题技巧总结

4.2017安徽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5.2017南京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6.2017无锡中考数学试题及答案

7.中考数学复习攻略

8.中考数学备考常见问题与对策

9.2017中考数学几何辅助线技巧

篇6:XX数学中考阅卷总结

本次阅卷最大的感受是:解答题全部分步给分,故学生在答题时一定要注意分步骤,耐心答题,能写出多少就写多少,不抛弃不放弃。

另外也要注意以下几条:

.教学中注重解题通法的同时,多渗透解题技巧,比如排除法,特值法等,如试卷的第8、10题;

2.注重钻研课本上的例题并拓展变式,如第22题,正是书本篱笆问题的翻新;据改卷老师反映:)学生容易在审题时易忽视图形内部线条,导致函数关系式列错。

2)部分学生难以从“面积相等”得到线段的关系,导致失分严重.3.要注重数学模型的总结,今年中考第23题,正是中点模型及等角重合模型的综合,掌握了这两点,此题即可迎刃而解。

4.注重对学生审题、答题习惯的培养及指导;

审题一定要仔细认真,按要求作答。如第16题的要求是先化简再代入,部分学生直接带入数值进行计算,一分不得。第12题的“如图”意味着就是图形中画的一种情况,即c点在优弧上。要明确答题目标,思维才能更缜密,深刻。

另外,学生答题字迹一定要清晰明了,画图要规范,画线段一定要尺子作图,若有弯曲不得分。

本人参与的填空题阅卷情况总结:

第11题:正确率很高,出现少量+/-4,-8,这应该是学生对平方根和立方根定义混淆。

第12题:大约20%的同学写的是40度,可能的原因有:)算出了圆心角的度数,但忘记除以2;

2)混淆圆心角与圆周角的概念;

3)可能公式记错了;

上一篇:读《何处是归程》有感下一篇:初中学生综合表现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