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2024-07-23

管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方案(共8篇)

篇1:管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管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二〇一〇年是金寨公司规范管理的基础之年,也是“规章制度建设年”,为保证规章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提升基础管理能力,经研究,特制定金寨管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方案。

一、工作任务及目标

通过对全公司规章制度进行清理,查找其在制定主体、文种类型、具体内容、表述形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性、规范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制订和补充工作,力争通过一个半月的努力使金寨管理公司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内容科学、形式规范。

二、制度体系建设范围及牵头部门

(一)安全管理制度体系、路产管理制度体系、收费管理制度体系和机电管理制度体系由营运部牵头建设。

(二)养护管理制度体系由养护部牵头建设。

(三)行政管理制度体系、人事管理制度体系和党团工会制度体系由综合事务部牵头建设。

(四)财务管理制度体系由财务部牵头建设。

(五)收费站站务管理制度体系由各站在相关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建设。

三、工作步骤及时间

第一步:全面清理各部门、各站现有规章制度(2010 年5月7日——2010年5月10日)

各部门、各站对职责范围内的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全面准确掌握现有规章制度情况。从六个方面入手查找现有规章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制定主体。规章制度的制定主体是否明确,有无管理权限。

(二)文种类型。规章制度的文种类型是否与部门、站点的职责权限相符,在名称标题上是否恰当规范。

(三)具体内容。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是否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依据是否现行有效;是否符合管理公司目前的实际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是否有互相冲突的内容;实施主体是否明确等。

(四)表述形式。规章制度的表述形式是否与内容匹配、是否便于公开、是否便于理解,是否规范。

(五)制度体系。职责范围内的规章制度是否留有管理空白与漏洞。

(六)综合事务部牵头出台《金寨管理公司制度体系一览表》,对规章制度进行分类、汇总。

第二步:建设实施阶段(2010年5月11日——2010年6月20日)

各部门、各站按照本方案,全面开展规章制度的修订、补充、规范等工作,重点对规章制度规范、规章制度管理空白漏洞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实施。工作结束后将本次 规章制度整改书面总结上报公司领导。

(一)突出三个重点,切实加强规章制度的规范工作

1、规范行文方式。规范行文主体,即要分清哪些该以管理公司名义下发,哪些该以部门名义下发;规范名称,对管理公司已有的规章制度,二级单位只能使用“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规范语言,规章制度用语应当准确、简洁,使用文字、数字和标点符号应当正确、规范。工作要求讲究时效性,避免使用“及时”、“马上”等模糊性表述词语,而应用具体时间表述。

2、规范格式。规章制度可以用条文形式表述,也可以用段落形式表述。规章制度名称为“规定”、“办法”的,一般用条文形式表述。除内容复杂外,规章制度一般不分章节。

3、规范存在形式。规章制度最后形成的定稿,要根据其性质和适用范围,确定其存在形式。公司性规章制度要正式行文下发,并在整改工作结束后汇编成册;二级单位的规章制度按照公司公文处理办法进行编印,可不编文号;涉及食堂、活动室、电子阅览室、宿舍等区域的管理规章制度应上墙(上墙工作可延迟到6月30日前完成),并做成相框形式,相框和字号大小可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制作应美观、协调、规范。

所有规章制度均应保证纸质、电子、上墙文档和汇编成册的在内容上完全一致。

(二)把握两个环节,做好管理公司规章制度的制定工 作

1、起草。各部门、各站在管理公司赋予的职权范围内及党支部会议或总经理办公会的授权范围内,具体负责起草规章制度。起草部门或站点应当就规章制度涉及的主要问题开展调查研究。

2、审核。公司层次、部门层次的规章制度草案由分管领导主持审核。必要时,应召开由起草部门或单位、有关专家、规章制度的管理服务对象代表等参加的专题会议,对规章制度草案进行审议。涉及全体员工基本权利与义务的规章制度草案,应实行公示制。

第三步:检查督促阶段(6月21日—6月30日)

公司将组织人员对各部门、各站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情况进行严格的阶段性检查,并及时通报检查结果。

四、相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扎实推进。规章制度建设是公司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促进公司各项工作稳定有序开展的有力保证。各部门、各站要高度重视,要紧紧围绕管理职责和工作目标要求,对照检查本单位在管理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并加大建设力度,以此来推动公司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各单位要加强对规章制度建设整改工作的管理,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进行整改建设,注重实效。各单位要明确一名负责人负责规章制度建设工 作,并将名单于5月10日前报至综合部。

(三)严格管理,严格检查。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公司安排,推进相关工作任务。对未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规章制度建设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通报。

(四)本方案所附的《金寨管理公司制度体系一览表》是根据兄弟单位制度综合编制,各部、各站可以借鉴,但并不局限于此,可以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增加或细化相关制度。

篇2:管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物业公司的设施设备管理工作尚有许多不能令人满意的地方,归根结底是设施设备管理思想、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及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成为制约物业管理发展的瓶颈。积极应用科学技术成果,对设施设备有效地进行综合管理,充分发挥设施设备效能,达到设施设备管理现代化是物业公司解决制约其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必须重视和尽快完善本企业的设施设备管理体制、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下面极致小编就针对小区内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的建设做了一些分类,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供电系统管理 1.供配电管理制度

(1)建立严格的送配电运行制度和电气维修制度

(2)负责供配电工作,电气维修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持证上岗。(3)建立24小时运行或维修值班制度,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4)停电必须24小时通知办公室,以免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由于意外情况突然停电除外)

(5)加强日常维修保养工作,管辖区的电气设备、照明要保证完好,线路符合要求,确保用电安全。

2.变、配电的管理制度

(1)为保证配电设备的正常运转,配电室必须有人值班,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定期巡视设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巡查内容包括记录电压、电流、电表行数,电器运行声音是否正常,房内是否有异味等。

(2)自动空气开关跳闸或熔断器熔断时,应查明原因再行恢复,必要时允许试送一次。

(3)配电房配备防火装置并配置应急照明灯。

(4)供电回路操作开关的标志要明显,停电拉闸要挂指示牌,检修停电更应挂牌。(5)配电房应配置绝缘安全工具,操作检修必须按规定使用电工绝缘工具,绝缘鞋、手套等。

二、排水系统

1.给排水系统的管理制度(1)建立正常的用水、给水制度

(2)保持水池、水箱清洁卫生、防止污染。

(3)给水系统管路及设备要经常进行维护与定期检修。

(4)水是宝贵财富,应节约用水,防止跑、冒、滴、漏等跑水事故发生。2.排水系统管理制度

(1)定期检查排污管道的工作状态,并进行维修,防止排污管由于氧化而产生渗、漏污水现象。

(2)排污系统出现故障,立即抢修,防止废水,废物漫溢,污染环境。(3)严防给水系统和排水系统混流。

3、给排水管理制度

(1)水泵房及水池、消防系统、总机电设备由专人监控,定期保养、维修、清洁,并认真做好记录。

(2)定期对水泵、电机、起动设备及浮进水阀、水位装置进行检查、保养、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3)定人定岗对设备进行巡查,注意设备运转声响,以便能及时发现问题,防止事故的发

生。

(4)定期对管线进行巡查,出现渗水、漏水现象要及时处理。(5)对各排水口及沉沙井,化粪池要定期派人清理,防止堵塞。(6)对使用期到了或陈旧设备应及时更换,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

三、电梯管理制度

1、根据电梯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资料及技术性能指标,制订电梯安全运行和维修保养的规章制度。

2、定期检查、维修、保养、健全电梯的设备档案及维修记录。

3、认真进行年检工作,逐一对电梯的电力拖动系统、导向系统、轿厢门系统、重量平衡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设备进行检修,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更换。

4、每天对电梯间进行清扫,保持机房、井道、轿厢的清洁。

四、中央空调管理制度

1、非工作人员不允许进入空调机房或经过管理处批准后,由电工陪同,方能进入。

2、空调机房内机电设备由电工负责操作,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3、运行中若出现停电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机。恢复供电半小时后,方能开机。

4、消防设备完好,机房内严禁吸烟。

5、保持机房干净整洁无积尘,不得堆放杂物。

6、保持良好室内照明及通风、门窗开启灵活无破损。

建立了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那如何来按照管理制度有效的开展工作呢?利用现代手段,运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使基础资料电子化、网络化,以能迅速、及时地反映全部设施设

备的基本情况,给设施设备管理工作提供方便,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篇3:管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随着公司战略发展的进一步向前迈进,“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干部人事管理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对干部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效、更具体、更完善的新要求。为提升人事董事部信息化管理,结合公司信息化SG-ERP建设要求,“十二五”期间,公司人事董事部干部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面临新的任务,干部管理迫切需要建立统一、标准的干部信息规范,建设实用、安全、高效的干部管理信息系统。

2011年,公司总部人事董事部组织进行干部管理业务调研,逐步完成总部、网省公司干部管理的业务统一。为进一步提高干部管理工作效率,完善干部管理业务,规范各单位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标准、实现业务数据上下贯通、提高系统实用性,人事董事部与信息通信部共同组织建设干部管理信息系统。

1 总体架构

1.1 功能架构

干部管理信息化涵盖的业务范围包括干部管理、后备干部管理、基层干部管理、任免管理、教育培训、综合查询、考核评价等,干部管理一期功能架构如图1所示。

1.2 技术架构

国家电网干部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组件主要分为展现层、业务层、应用层、集成层、数据层。干部管理一期技术架构如图2所示。

1)展现层主要包括以下组件。(1)Sotower Web组件运用JSP标签技术,整合后台数据与前端html页面、CSS、JS脚本、Flash动画展示等,开发出具有强大交互能力的组件,如树结构弹出式展现、动态图表生成等,使用户拥有丰富的用户体验。(2)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提供专业的地图制图、查询、地理编码等空间分析功能。(3)JQuery:Javascript的轻量级框架,提供丰富的函数和组件,并支持多种浏览器。(4)Flex:实现动态图表等需求。

2)业务层主要包括以下组件。(1)干部信息:主要完成干部基础信息、干部熟悉专业、工作分工、学历信息、履历信息、职务信息、干部职位信息等子集信息的维护与管理,供用户进行干部信息查询,同时可以展现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同维度的分析结果。(2)考核评价:主要记录领导班子、干部个人、后备干部个人的考核评价信息,主要包括四好班子打分、班子民主测评、选人用人评议、后备干部民主推荐、四好班子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对领导班子以及领导个人的考核评定和对单位、个人的考核对比分析等功能。(3)教育培训:对最近年度的人事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的批次、培训人次以及培训班的级别等培训情况进行信息列表展示,也可以选择不同的年度查看相关的具体信息。(4)后备干部:通过建立批次对基层干部和现职领导进行筛选,从筛选结果中选取各级单位自己的后备干部,各级单位对各自的后备干部进行分级管理。(5)基层干部:实现对国家电网范围内基层干部信息的查询和基层干部队伍的管理功能。其中基层干部对于不同组织机构层级的定义不同,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基层干部是网省的正处级干部,网省公司及直属单位基层干部是地市公司的副处级干部及县级公司的正科级干部。所以在基层干部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组织机构层级进行分层管理。(6)任免管理:以干部任免作为工作依据,与干部任免工作高度关联,实现干部任免的专业化管理。以干部基本信息、后备干部信息和干部的考核数据为核心条件,对领导干部数据进行筛选,系统可自动从人员信息库中提取符合任免条件的人员基本信息,并在相关流程自动生成任免方案、征求纪检意见表、公示材料、干部任免审批表、干部调动审批表等相关报表数据。(7)查询统计:通过固定条件及可配置条件,对领导干部信息通过多种维度进行灵活查询,实时反馈最新的领导干部信息。(8)系统管理:主要实现干部管理系统中因业务需要但非业务主要的辅助数据的维护功能,目前包括组织机构基本信息管理、单位职务信息管理、单位奖惩情况管理3个模块。

3)应用层主要包括以下组件。(1)Sotower BSS:Sotower业务服务套件,简称BSS,其致力于通用业务模型的提炼与开发,并且通过提供通用的业务模型为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提供业务建模的指导。使用BSS提供的通用业务模型进行开发,可以提高资源的复用度,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系统开发成本;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应变能力,增强系统的柔性,降低信息系统异构平台集成的难度。(2)Sotower SOTI:Sotower平台的核心框架部分,是Sotower平台其他组成部分的基石,致力于为用户快速可靠地开发企业级应用系统提供一站式的帮助。SOTI由客户端组件、构件化体系、持久化框架、基础功能包、Studio集成开发环境和系统监控组成。其中构件化部分又细分为展现构件和业务逻辑构件。

4)集成层主要包括以下组件。(1)企业门户:集成国家电网各个应用系统,实现单点登录、用户验证、待办等。(2)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实现国家电网总部和网省的数据贯通。(3)IP多媒体子系统(IP Multimedia Subsystem,IMS):实现对电力业务应用系统的有效监控及满足同业对标的相关要求,除对支撑其运行的IT基础设施(如网络设备、主机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进行实时监控以及通过外部仿真工具进行操作行为仿真测试外,还需要对应用本身的运行状况和应用状况进行监控。

5)数据层主要包括以下组件。数据中心:提供业务数据的存储。

1.3 数据架构

实现干部管理信息的整合,统一各种数据源,加强分析查询功能,实现各种格式的输出,满足多种形式的管理需求。规范管理流程,加强对基层干部工作的监督管理,加强各类查询统计分析功能。按照干部管理工作流程、结合重点工作,干部管理一期数据架构如图3所示。

1.4 应用架构

以国家电网公司总部及各网省、直属单位干部信息为基础,统一各种数据源,加强分析查询功能,满足多种形式的管理需求。深化干部信息、考核评价、教育培训等业务模块的管理,并依托相关业务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各单位之间干部相关信息的展现及维护、各级单位部门干部的数据统计分析及其横、纵向的对比、各类报表的生成及输出等功能,构建一套统一高效的干部管理信息系统,最终实现规范管理流程、加强对基层干部工作监督的需求。

1.5 安全架构

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存放商业机密数据,对系统数据安全要求较高,为此主要从物理主机安全、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5个方面进行安全架构设计。干部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安全架构如图4所示。

2 部署方案

2.1 国家电网公司总部部署方案

干部管理信息系统一期采用2级部署方式,其中,干部管理信息系统总部部署架构如图5所示。

2.2 省市公司部署方案

省市公司生产区域部署服务器,其部署架构如图6所示。

3 应用集成方案

3.1 与目录集成方案

当用户登录门户后,通过目录对干部管理信息系统表单页面填表。在用户首次通过身份认证后,目录通过以下方式将用户所请求访问的账号信息传递给干部管理信息系统。

1)如用户在应用系统中的账号与目录中的用户名相同,则将用户在目录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等属性值自动填入应用系统的登录表单,并提交给应用系统;

2)如果用户在应用系统中的账号与认证目录中的用户名不相同,则通过以下方式处理:用户第一次登录应用系统时,需要输入应用系统中的用户名和密码等信息,这些信息同时将被加密存储在认证系统中,当用户以后使用相同的URL再次访问应用系统时,认证系统自动将用户上次使用的用户名和密码自动填入表单并提交。

3.2 与门户集成方案

干部管理信息系统通过调用待办功能提供的Web Service服务,把产生的待办事项相关数据发送到待办处理平台,企业门户系统的待办列表对干部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处理后进行展示。

3.3 与ESB集成方案

干部管理信息系统与ESB进行集成,通过总部ESB与网省ESB的级联实现总部系统与网省系统之间的数据交互与信息传递。

4 结语

目前,干部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建设工作以该方案为指导,于2011年7月开工建设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干部管理、后备干部管理、基层干部管理、教育培训等模块开发工作,并完成了集成测试、确认测试及第三方测试,在北京、冀北、辽宁、浙江、四川、青海、中电财、新源等单位进行了试点工作,并于2012年11月在国家电网公司完成推广实施工作。从干部管理信息系统在总部及各下级单位的应用效果佐证了干部管理信息系统一期建设方案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党[2010]66号.中共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关于领导干部的管理办法[S].2010.

[2]国家电网党[2010]70号.中共国家电网公司党组管理的领导干部职务名称表[S].2010.

[3]国家电网党[2009]3号.中共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关于大型重点供电企业正职领导干部的管理办法[S].2009.

[4]国家电网党[2010]28号.中共国家电网公司党组关于对领导干部实施离任后“回头看”考评的办法[S].2010.

篇4:强化保险公司内控管理制度的建设

国内保险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在公司业务发展战略、业务经营规划、业务经营区域、目标客户群体、销售代理渠道等方面,在对公司组织架构和业务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监督、评估和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大胆和有益的改革创新,在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和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时,由于保险公司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和业务活动日益复杂化,保险市场中也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的突出问题,在国内保险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为了防范和及早发现经营风险,从而避免或者减少可能遭受的经营损失,保证保险业能够稳定健康快速发展,在加强保险监管的同时,各保险公司经营决策者应该认真制定和切实执行公司控制风险、加强管理、稳健经营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公司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公司的人才技术优势和组织管理优势,而不是传统的资源优势和资金优势,保险资源配置和经营管理能力的差异性和保险公司利用这些资源的独特方式,形成了各自公司的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建立内控制度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提高保险公司自我约束意识,防范和及时发现经营风险,建立公司内部相互制衡机制,确保正确反映公司的经营效益,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健全有效的内控制度可以监督和弥补公司管理功能可能存在的缺陷,使公司在市场环境变化和人员素质差异的情况下,实现公司市场经营目标。

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应注重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应参照国际先进的管理模式进行公司内部管理体制方面的改革创新,比如公司价值链管理、组织结构管理、业务绩效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公司价值管理、销售渠道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公司品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激励约束机制管理等。按照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保险公司总分支公司之间应该建立严格的管控机制和费率反馈机制,总公司对分支公司的经营活动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及时指导,监控到位;应建立严格的核保和核赔分离制度,建立必要的审核制度和检查制度;对分支公司擅自越权和违法违规的经营行为,对违反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行为,必须认真进行内部监督和检查,加大处罚力度,并及时修改和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否则,保险监管部门可以追究总公司的领导责任。

二、以监管为核心,监控和指导公司内控管理制度建设

加强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在新的市场和法律环境下,将以往部分监管责任转变为保险公司的管理责任。保险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是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保证投资人的正当投资回报权益不受侵害,监督保险公司合法合规经营,具备足够的偿付能力,以往这种监管职能是通过对保险公司现场和非现场的例行检查来实现的,但由于保险公司管理体制和业务经营的复杂程度增高,增加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保险监管部门例行的检查和抽查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遇到了现实的挑战,增大了保险有效监管的难度。在国际化竞争的大背景下,保险监管部门必须认真研究和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积极作用,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作为强化监管的重要内容,加强事后监管和偿付能力监管,保险公司则应该认真检讨和审视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执行的现状,增强对公司内部机构、业务、财务、投资等方面的风险管理,完善和弥补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方面的缺陷和不足。保险监管部门在加强保险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应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两者是相辅相成、不可替代、互为补充、缺一不可的。

国际上一般对内部控制按职能划分为内部会计控制和内部管理控制两类。保险公司内部会计控制包括涉及直接与财产保护和财务记录可靠性有关的所有方法和程序,包括分支机构授权和批准制度、责任分离制度以及对财产的实物控制和内部审计等。保险公司内部管理控制包括与管理层业务授权相关的组织机构的计划、决策程序、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手段、信息交流、监督管理以及各种内部规章制度的执行状况。

保险公司总公司必须对分支公司的经营范围和经营规模是否相适应,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是否完备和完善,权力与责任的平衡是否对称,重要职能和关键岗位的设立是否相互制约,独立的内部稽核和公正的外部审计是否健全,内部制度建设和内部监督机制是否执行落实,职业道德水平和培训质量是否提升,违法违规行为和有意误导行为是否得到遏制,财务制度和会计准则是否得到执行等进行研究和评估。所有这些内容要求保险公司必须建立科学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提高操作效率,确保现有规章制度的执行,同时,保险监管部门必须对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进行认真检查和监督指导。

三、以竞争为手段,建立内外资保险公司竞争合作机制

国内保险市场的对外开放,为内外资保险公司提供了一个竞争与合作的大市场,使国内保险公司实际上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国际保险业的竞争,因此,保险公司应该从国际竞争的高度,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水平和质量,应该具备全球化的经营视野和更强的合作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业内的竞争与合作。内外资保险公司各自具有不同的优势,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最低成本、最佳产品、最优服务、最大份额、最高利润,是公司竞争所追求的目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保险公司共同开发和利用保险资源、保险科技、保险信息,以及保险公司经营过程中的合作与联系,是国际化经营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从管理层面上看,外资保险公司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值得国内保险公司学习和借鉴。首先,内外资保险公司应该加强对国际通行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增强公司管理者对加强内部控制管理的意识;其次,应注重公司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以适应竞争与合作的要求;第三,应加强对业务无序竞争的管控,在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开展竞争活动;第四,共同营造一种合作创新、共同发展的市场协作精神和协作方式,提高公司的获利水平和竞争力。

四、以管理为目标,提高公司经营管理整体素质和水平

保险公司的组织结构是保证公司各部门和总分支公司各司其责、有序结合、分工明确和有效运作的组织保障,合理的组织管理结构可以把分散的、单个的力量聚集成为集中的、强大的集体力量;可以使保险公司每个员工的工作职权在组织管理结构中以一定形式固定下来,保证保险公司经营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明确经营者的责任和权利,避免相互推诿,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办事拖拉的弊端;可以确保公司领导制度的实现,公司各级领导只有依靠一套完善的组织管理机构才能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力。

围绕风险控制和增进效益两个目标,保险公司应如何加强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增强竞争能力,在日渐市场化和日益开放的经营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一是应建立起高效的风险管理机制,以风险管理为核心,严格控制经营风险,保证其业务收益的稳定,满足被保险人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二是运用高新技术手段和先进方法对风险变动趋势进行科学预测,有效地进行公司经营风险的控制和管理;三是完善保险风险内部控制机制,对经营风险实行严格监控,建立科学的风险监测反馈系统,提高公司经营效益;四是完善公司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管机构、管业务、管经营,并接受保险监管部门的指导和检查。

五、以服务为理念,提升产品创新、服务创新的科技含量

首先,产品创新能力反映公司管理和竞争水平,保险产品的系列结构、规格品种,特别是产品更新换代的频度,对保险公司产品管理能力的高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根据竞争的客观需要,保险公司都把优化产品结构、增加和更新产品作为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必须看到,国内保险市场中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保险产品结构雷同、业务单一、创新不足、粗放经营等问题。业务结构方面,财产险保险费收入来源80%以上为机动车保险,经营缺乏特色和品牌;业务品种方面,财产险传统型业务比重大,创新型业务、高附加值业务和延伸型业务比较少或基本上没有开展。

随着新《保险法》的实施,保险监管部门对保险条款费率的管制得以放松,保险公司有了更大的条款费率制定权,因此,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险公司应该跳出传统的业务框架,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建立推进产品更新换代的产品管理制度,加速开发和创新公司自身的产品系列,提高公司产品的国际化、多样化、专业化水平,努力开拓各种市场空间。培养适应产品创新的人才队伍,造就一支掌握现代产品风险管理技能和方法的高素质管理队伍,是对保险公司管理水平和内控机制是否完善的考验。因此,保险公司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适应市场发展的产品创新机制。

其次,科技创新引导保险公司的服务创新。北京市保险市场近年来能有快速发展,同保险公司重视服务创新密切相关。目前,北京市保险市场中的服务创新表现为:服务科技方面有电话语音服务、网络和电子商务、银行结算支付方式;服务管理方面有计算机网络管理、承保、理赔、结算中心、代理人业绩管理、营销管理;服务方式方面有服务之家、客户回访、24小时电话咨询服务;服务理念方面得到不断提升和转变。

保险公司应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快电子化和网络化建设的步伐,采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设备,促进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和网络保险以及由此延伸的服务手段和领域,提高保险公司的业务处理能力和运作效率,以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积极参与保险业的国际和国内竞争。

在信息技术引发的保险创新浪潮中,公司间竞争的重点不再是产品的价格竞争,而是服务质量和方式的竞争。只有通过高质、高效、高附加值的服务竞争,才能将各种保险产品更快更好地送达顾客,才有利于扩大和稳定客户关系,占有更高的市场份额,增加业务创新的机会。

第三,加强代理人管理制度促进服务质量提升。新《保险法》修改的一条重要内容,是加重了保险公司对保险中介人和中介业务管理的法律责任和管理责任,保险公司应根据中介业务发展的实际,制定相应的保险中介业务管理办法,加强和完善对保险中介业务的管理。国内保险业的代理营销方式最终将建立在市场导向型、客户需求型这样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基础上,使人寿保险这一“以人为本”的保险服务行业在服务意识、服务效益、服务质量、服务渠道、服务方式、服务内容等多方面和多层次发生根本变化。

保险服务质量的提高关键是靠保险公司的服务意识的提高,靠保险公司服务创新。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保险业的制度体制改革、机构业务管理、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归根结底都将落实在服务竞争上,因此,提高保险服务与促进保险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是保险公司在今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立于不败之地的客观要求。保险公司必须高度重视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应该遵循公司的工作流程和管理制度运行,不能因人而易,降低服务水平和质量。

第四,高度重视银行保险的发展机遇和经营风险。银行保险最直接的含义就是通过银行网络来销售保险产品。充分利用庞大的金融机构网络,增加保险的销售渠道,高效率地覆盖市场与客户是保险公司热衷于银行保险的最现实的愿望。银行保险所显示出来的独特魅力和广阔前景对保险公司拓展销售渠道意义重大,一是可以建立客户资源共享机制,为双方客户提供综合性互惠服务;二是加强银行保险业务的深层次合作;三是适应网上保险的需求,实现双方网站的方便连接,为客户提供更方便,更快捷的网上保险、网上查询和网上转账等多方面、多渠道的服务。

银行保险业务发展势头迅猛,已经成为人寿保险另一个主要销售渠道,但同时,各保险公司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银行保险不是零风险,由于保险公司在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方面的滞后性,目前有些问题已经暴露,如经营效益风险、资金回报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违规操作和误导宣传等事件也时有发生,必须引起保险公司的高度重视,同时加快制定相关的风险控制管理规定。银行保险注重的是品牌形象和诚信经营,保险公司要严格依法合规经营,塑造自己稳健经营、诚信经营、合法守规的品牌形象,形成自己值得信赖的品牌优势。银行保险需要强调的是加强人才培养和培训,保险公司必须加强培训内容和时间。银行保险的核心产品是服务,服务质量是决定银行保险业务经营成败的关键所在。

六、以效益为中心,用内控制度管控公司所有经营行为

保险公司的经营目标是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这就需要保险公司对其分支公司的管理层进行监督,保证分支公司的管理层能够按照公司的既定目标履行职责,有序、有效地开展业务,确保公司的经营目标能够得以实现。以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为基础的管理是一个综合的管理工具,它可以用来推动创造价值的观念深入到公司一线员工中去,用效益的观点,通过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和经营目标的实施,监督和控制公司管理层的所有经营行为。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保证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的实现,而分支公司的管理层既是相关制度的制定者,又是执行者,其经营行为直接影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的执行绩效。

目前,在保险市场中时有发生的分支机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反映出上级公司仍然存在以保费论英雄,以规模为发展目标的经营指导思想,有些内部控制制度对部分分支机构管理者的经营行为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不能保证会计和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内部稽核和外部审计制度形同虚设,削弱了内部控制制度的监督效力,同时增加了保险公司经营风险和保险监管的难度和成本。

篇5:管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横县江南发电有限公司加强制度建设工作提升管理水平(退休支部吴仕桥)横县江南发电有限公司在转制过程中,注重制度的配套完善和工作流程的理顺,通过业务整合,强化内部规范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运行。

2009年2月,横县江南发电有限公司成为大唐广西分公司的一员,由民营企业转制为国有企业,根据转制后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为适应国企管理要求,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横县江南发电有限公司对原有制度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对缺失制度进行新建补充,对重叠制度进行梳理整合,从程序和形式上进行规范,从内容上进行优化,使之更具有合理性和可操作性。目前,该公司已修改、整合了安全生产管理、各部门职责、财会管理、办公事务管理、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管理、物资采购管理等方面制度共项,其中修订制度项,新建制度项,梳理出废止制度项,为企业管理和业务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打下基础。

篇6:管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管理提升工作方案

一、总体目标

按照“大建设”的总体推进思路,公司由原来“块状(属地化)”到现在“条状(专业化)”管理,全面实施集约化、专业化和扁平化管理。认真落实“大建设”体系建设“三化”(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三统一”(统一管理流程、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建设标准)、“三加强”(加强建设职能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建设队伍管理)工作要求,推进建设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规范建设流程,着重提高35千伏及以下电网工程建设安全和工艺质量水平,提升建设能力。

为加强县供电企业工程管理,公司基建部将结合工程专业管理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工作风险,全面梳理工作思路,杜绝各类管理疏漏,在实践工作中逐步积累和不断总结完善工作经验和方法,努力提升县供电企业的电网建设管理水平。按照公司电网建设工程管理察工作精神,结合工程专业管理要求,从七项重点工作方面加强管理。

二、专业管理目标

(一)进度管理目标

年度电网建设任务完成率100%,实现依法开工,有序推进,均衡投产。

1.2013年年底前配合完成2010年及以前农网各批次工程的项目法人验收和省级整体验收。

2.2013年6月底前,完成2012年国家下达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任务及委建单位验收。

3.2013年年底,完成2013年国家下达农网改造升级工程75%及以上的工程建设任务。

4.2014年6月底前,完成2013年国家下达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任务。

(二)安全管理目标

电网工程建设不发生人身死亡事故和较大以上设备、电网事故。不发生一般人身伤亡事故。不发生较大施工机械设备损坏事故。不发生有人员责任的较大火灾事故。不发生较大环境污染事件。不发生本企业负主要责任的重大交通事故。不发生建设原因引起、对公司造成较大影响的安全事件。

(三)质量管理目标

1.优质工程指标:35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率达到60%,110千伏及以上工程项目优质工程率达到100%。

2.标准工艺应用指标:35千伏及以下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应用率达到90%以上。35千伏输变电工程达到国网B段单位以上标准。

3.质量通病治理目标:质量通病整治率96%以上。

4.质量事故(事件)控制指标:不发生5级及以上工程建设安全质量事故(事件)。全年不发生因工程质量原因而造成的安全生产事故(事件)。

(四)造价管理目标

工程设计概算不超投资估算,工程结算不超设计概算,工程造价水平合理、受控。

三、重点工作

(一)安全管控措施

1.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按照“谁管理、谁负责,谁组织、谁负责,谁实施、谁负责”的原则,逐项明确工程全过程安全管理责任。

2.在“大建设”体系构架下,进一步规范电建总公司、社会参建单位和代管农电企业管理。特别对公司代管县供电企业及所属多经单位、集体企业等有管理关系或关联关系的单位必须通过招标或竞争性谈判承揽施工任务,其资质和能力必须符合要求,其施工安全管理必须纳入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3.强化工程计划管理。将工程管理涉及生产运行的计划纳入公司的生产计划统一管理,将施工实施中涉及的临时停电统一纳入公司集中管理,强化公司计划管理的刚性执行。

4.强化施工组织管理。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国网公司安全文明策划标准模板编制策划文件,对工程施工组织管理确实起到引领作用。切实落实项目经理和施工现场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优化施工组织流程,严把施工队伍资质、作业人员资格、施工机具检测检验审查关。依据国网公司及省公司对施工安全措施要求,加强施工“三措一案”的编制、审查和监督管理,突出防触电、防倒杆、防高坠,提高安全措施的针对性。

5.强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深入开展“反六不”违章,严格风险点控制,全面推行现场标准化作业,落实各环节风险预控措施,抓好作业现场全过程风险管控。执行施工进度周汇报制度、督促各级作业人员现场安全责任落实,提高施工现场规范化作业水平。

6.强化关键环节安全管控。对可能导致触电等危险性生产区域内的施工,必须事先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交底;对组立杆塔、展放导线等重要工序,施工技术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加强指导和监督;对跨越铁路及高等级公路等重要设施的施工方案严格审核,监督实施;注重抢修现场、小型和分散作业现场的风险管控;对拆旧工程的勘察、方案制定、现场实施等环节工作,周密做好拆旧工程的施工安全管理。

7.强化三个项目部管理人员到岗履职和项目部对施工负责人到岗到位要求。落实三个项目部和各级负责人对施工现场安全责任包干制度和现场专人监护制度,做好施工现场督导和检查。加强各参建单位对派驻现场项目部的项目管理。

8.强化现场安全督查。建立安全督查常态化机制,定期进行各工程的安全质量评价工作,实行定期与随机抽检结合的方式,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安全专项督查,严肃查纠各类违章行为,确保施工现场作业安全,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肃处理,并举一反三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

9.严格工程发包管理。严格执行国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分包安全管理规定》和省公司有关分包专项检查的相关要求,一是严格执行分包商资质审查、准入制度。按规定应招标确定施工单位的工程项目必须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开展施工承载力分析,严禁分包商超资质、超范围、超能力承揽工程,严禁层层转包或违法分包,严禁“以包代管”、“以罚代管”。二是规范分包工程管理,从签订分包合同与安全协议、分包人员岗位资质和身体条件、人员的社会保险、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按照基建管理要求和程序进行规范管理,防止施工单位超标准超能力承接施工任务。

(二)质量管控措施

1.积极开展安全质量策划,以推行项目标准化管理及标准工艺应用,并且开展农网配网优质工程评选工作为契机,将农网与配网的管理与110KV基建管理的逐步接轨,全面提高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标准,对农网与配网试点按基建管理程序开展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优质工程、标准工艺等工作,努力造就和善于总结公司工程管理的特点与亮点。通过检查评比抓典型、树样板,带动标准工艺应用和实体质量稳步提升,逐步达到国网公司和省公司优质工程标准,努力争创省公司工程管理流动红旗。

2.进一步强化工程“三通一标、两型一化、三新两型”的应用水平,通过提高工程初设深度,现场监控能力,施工标准化工艺水平,满足工程创优目标。

3.加强技术规范书审查,强化设备进场检验和开箱检查管理,严格履行交接手续和缺陷处理程序,建立质量问题跟踪台账,把好工程设备材料关。

4.全面推广质量通病治理展板,强化过程治理,加强现场管控,杜绝质量通病发生。履行每月质量巡查计划、检查内容及流程,规范开展质量巡查活动。认真开展质量巡查、资信评价、同业对标等活动,提升工程质量管理和工艺水平。

5.坚持月度质量例会制度,及时总结、汇报各阶段质量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总体质量情况,协调解决电网建设质量重要事宜。

6.加强对建设管理单位和所属设计、监理、施工企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在建项目现场施工分包人员进行施工标准工艺培训,开展质量抽调考和知识竞赛,提升建设人员的质量管控意识和水平。

(三)进度管控措施

1.坚持年初工作目标不变,努力抓好过程管理,确保年度里程碑计划按照节点完成,按期竣工投产,并完成结算工作,实现年度目标任务。

2.加强尚未开工项目的开工准备,及时进行合同流转,加强土地、线路走廊外部协调,督导施工图纸到位,加快办理开工手续,确保各工程按节点全面开工建设。

3.按照完善工程里程碑计划,倒排工期,落实任务,对确有特殊原因,不能按里程碑计划实施的项目,及时上报专题报告,说明原因,由省公司相关部门研究确定。

4.提前做好在工程设计、施工、监理、设备材料各招标批次关键节点时间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参与招标文件审查,杜绝因错过招标批次或流标而延误后续工作开展。

5.加强设计、施工、监理等参建队伍的管理和考核,对不满足要求的队伍按合同条款严格考核,保证人员、机械有效投入。

6.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协调,加大对施工现场当地居民的政策宣传力度,努力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7.高度重视工程进度周报、月报工作,及时掌握工程实际进展和存在问题,掌握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到位情况,确保工程进度可控、能控、在控。

8.认真分析梳理工程进度存在的问题,加强进度滞后项目督导,积极协调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实现预期进度目标。

9.加强项目节点文件管理,全面收集整理工程相关的支持性文件(核准文件、里程碑计划、投资计划文件、可研批复文件、初步设计批复文件)和工程管理时间节点文件(开工报审文件、竣工验收文件、竣工结算文件),并按规定及时归档。

(四)物资保障管控措施

1.积极与省公司基建部、物资公司、招投标中心和公司物资部门做好沟通,借助物资调配信息平台,建立物资供应保障信息网络,协调好物资配送、调度等相关工作。

2.做好物资需求计划上报,确保物资供货周期合理性,加强计划填报和审查阶段供货周期、避免物资需求计划审核把关不严,造成计划被退回、流标或招标失败,影响物资合同履约和按时到货,避免对建设工期造成影响。

3.与物资部门及时衔接,建立工程项目物资合同履约及到货检验衔接机制,建立物资到货沟通机制,及时处理到货物资。

4.按周汇总上报物资供应全业务过程信息,实时监控工程节点变化、执行情况,建立监控汇报机制,超前预测和分析供应风险,协调物资供应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催交催运工作,物资部门根据全业务过程信息,及时跟踪督促物资按时到货。

5.加大供应商履约和服务管控力度,配合物资部门做好供应商不良行为信息的收集工作,及时发现和反映供应商在合同履约、售后服务及产品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促使供应商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五)资金管控措施

1.强化月度工程现金流预算管控,工程管理部门与财务部、参建单位加强沟通协作,以项目实际进度为基础,结合已支付资金情况、合同执行情况科学、合理、全面地编报月度工程现金流预算。

2.加强项目核算管理,确保月度工程现金流的计划与实际支付按时完成,项目核算符合国网公司及省公司相关规定。

3.建立工程财务月、季报制,通过办公信息系统反映工程各项目每周及累计完成资金支付。

4.配合财务部开展工程财务管理情况统计及分析工作,及时对工程账面资金支付情况全面统计及客观分析,及时反映工程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5.建立施工单位结算月通报制,对未按时完成竣工结算编制的单位进行考核。

(六)合同管理管控 1.基建部(项目管理中心)与施工单位的合同版本全部执行国网统一合同版本,所有合同都上传经法系统,全面履行签字审批手续。

2.在分包合同管理中,一是基建部负责所属施工企业施工分包的归口管理工作,负责施工企业分包商准入管理;二是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商的选定应严格执行审批手续。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商需由施工单位组织各职能部门审批同意后,由施工项目部向监理单位提出书面申请,经监理单位审核同意后,报建设单位批准并备案;三是施工单位必须自行完成主体工程的施工,不得采取除劳务分包以外的其它形式对主体工程进行施工分包。专业分包工程总价不得超过施工合同总价的30%,否则视为违规分包。分包事项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有约定的,在合同允许范围内,施工单位可将非主体工程或劳务作业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承包资质等级或劳务分包资质等级的分包商。分包事项在施工承包合同中无约定的,施工单位必须经基建部同意后方可进行施工分包。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要严格履行工程合同义务,做好专业分包、劳务分包的管理工作。

(七)参建队伍管理管控 由于不同时期、不同工程中标的工程建设各参建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所属的专业人才配备与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分包队伍良莠不齐,造成安全风险、工程质量、进度保障难以管控。主要从以下措施加强管控:

1.对设计、监理、施工三个参建单位要强调一体化管透,强化专业人才的配备与培训,要求各参建队伍执行好,督促管理水平的提升,人员与机械设备的装备到位。

2.正确处理进度、安全、质量三者的关系,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制定安全质量督查计划,对施工现场不定期检查。对施工现场“三措一案(技术措施、组织措施、安全措施、施工方案)”未经公司基建部审批的,不容许开工。3.“重安全”,加强三个项目部的标准化建设,基本保障分包专项管理,要深刻牢记“分包管理是安全最大的红线”,合规合法分包,申报到位,分包不分电压等级与工程的大小。标准化管理初见成效后要巩固,安全文明施工是一个过程,抓实抓好,不能走回头路。增强忧患意识,严格落实各级安全责任,落实“三强化、三确保”要求,保障“五大”体系建设安全平稳推进。

4.“求质量”,树立“安全的问题归根就是质量的问题,保质量就是保安全”的理念。重视质量监督,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标准工艺是质量的最大风险,直接影响达标与创优的评比。做好内部三级验收和外部三级验收。督办标准工艺、达标创优和防洪防汛,重在过程,必须做好。

5.排查分包管理风险、杜绝“以包代管”、“以罚代管”的粗放管理方式,对涉水、跨域、近电等特殊选项方案措施严格执行编审批制度,加强到岗履职纪律,严格履行工程转序审批程序,排查隐患和梳理措施。进一步加强业主与监理对施工分包现场监管。

6.通过强化关键环节集中管控操作平台,优化设计评审、结算监督、定额管理、质量监督的专业化人才配置,进一步提升对电网建设关键环节专业化管理水平。

四、实施步骤

代管县供电公司1年内完成“三集五大”体系建设适应性调整,原则上2年内全面完成建设管理提升工作任务,全面加强和规范建设管理工作,实现代管县供电公司建设管理与省、市公司全面接轨。

(一)工作部署阶段(2013年6月)省、市公司组织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对代管县供电公司建设管理提升工程进行全面部署。市、代管县供电公司结合本方案,组织编制《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广泛发动,全员参与;围绕代管县供电公司建设管理提升工程的目标和任务,对自身工作全面开展管理诊断分析,找出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找准管理短板和瓶颈问题,确定整改重点,制订针对性的整改措施,形成重点整改工作方案。各代管县供电公司要在2013年6月底前完成管理诊断分析和方案编制工作。

(二)综合治理阶段(2013年6月-12月)

各代管县供电公司自查和诊断的基础上,明确差距和提升方向,制定综合治理工作方案,明确提升任务目标,合理安排工作进度,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整改,解决突出问题,推动管理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各代管县供电公司2013年12月底前完成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的综合治理工作。

(三)完善提升阶段(2014年1月-12月)

对代管县供电公司综合治理情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分析诊断,提出进一步完善提升意见,代管县供电公司对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全面梳理,细化专项提升措施,形成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的工作方案,推动管理提升工程向全面纵深发展。各代管县供电公司2014年12月底前完成完善提升阶段的各项工作。

(四)总结评价阶段(2015年1月-6月)

代管县供电公司管理提升工程情况进行自查自检、开展提升活动“回头看”,分析指标提升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提炼管理创新成果;省、市公司组织考核验收,科学评估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实施效果,强化典型经验和评价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各代管县供电公司要在2015年6月底前完成建设管理提升工程工作总结和综合评价工作。

五、保障措施

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公司结合工程专业管理要求,通过深入分析工作风险,全面梳理工作思路,杜绝各类管理疏漏,进一步强化风险管控。主要通过从安全、质量、进度、物资保障、资金、合同、参建队伍管理、外部环境等几个工程建设重点环节上加强管理,来全面促进公司县供电企业基建工程管理工作上水平。

篇7:管理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工作方案

淄热电普发[2011]5号

为推动公司制度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公司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着力提升制度执行力,使制度在优化工作流程和提升管理效能中发挥更大作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遵循原则

1、坚持简洁有效,便于执行的原则;

2、坚持动态持续改进,流程明确和制度落实相结合的原则。

二、基本要求

1、根据部门职责分工进行制度编制或修订完善,实行归口管理,分管领导和企管处共同把关,要求编制制度内容与其他制度内容不冲突,不重叠,体现公司制度管理的统一性。

制度定稿的流程:责任部门拟稿(格式参考附件)→征求意见(制度内容涉及的主要部门/执行人)→企管处制度建设管理人员签字(格式、基本内容完整性审核反馈)→拟稿部门分管领导签字→履行公司程序下发。

2、制度文件应包含以下五个基本内容:目的、工作内容与要求、部门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监督与考核。

三、计划安排和工作步骤

1、职责分工

公司制度建设的管理部门为企业管理处,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度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向各管理部门提出制度编写要求;负责对制度编写的内容规范、落实情况检查等工作;负责统筹制定制度优化方案,并负责逐项督导落实;配合公司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

公司的制度责任部门即公司制度的编制及督导执行部门为公司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制度的制定及督导执行(包括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宣贯及培训、负责所编制制度的

1执行情况的检查与意见反馈、申请修订等)。

办公室是制度的最终审定下发部门,负责制度下发的行文格式、文字校对和最终的审稿、下发工作;负责制度下发流程的严格执行工作;负责制度的分类管理工作。

2、完善落实分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公司制度宣贯培训阶段(3月-4月份完成)

(1)结合人力资源处的培训安排,将公司在用的重要制度进行宣贯培训,人力资源处负责落实制度宣贯到场人员考勤、现场设备提供、调试和下发具体制度宣贯会议通知。企管处负责落实制度宣讲部门的制度数量、宣讲时间等会议内容准备。

(2)宣讲时间和顺序

宣讲时间:每周三下午3:30-5:00。宣讲部门数序:人力资源处、供销公司、安环处、调度处、生技处、办公室、企管处和审计处、财务处。

以上遇特殊事件时,调整时间或顺延至次日,届时会在OA网上及时通知。

第二阶段:主要流程和子流程的梳理优化工作(4-6月份)

(1)4月份各单位根据现有职责分工理出自己部门负责业务的主要流程和流程接口,分管领导做好把关工作。

以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经济运行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财务(报销)管理、档案管理、办公耗材及费用管理为主线,各职能部门明确主要工作涉及的流程和流程接口,4月底前各职责单位明确并将书面版和电子版反馈至企管处,书面版需分管领导签字。

(2)5月份对所有主要流程汇总,挑选主要流程征求意见,必要时组织讨论,形成流程优化建议初稿递交公司办公会研究。

(3)6月份梳理优化主要流程,明确后定稿;各主要流程确定后,责任部门负责完善明确主要流程的相关子流程,分管领导把关,20日前定稿并反馈企管处。

第三阶段:结合流程制度再完善阶段(6-8月底前完成)

1、各单位结合公司主流程的确定,逐步调整明确相关制度要求,实现制度保障流程顺畅流转。根据调整的范围和重要性,对生产经营有较大影响的,先予调整;对能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要尽快调整;剩余情况,要结合公司要求和部门实际,适时调整。

2、部门内部流程要明确,形成统一材料保存,作为新到岗人员内部培训和后续流程优化的基础资料。

3、结合公司新的办公软件的建设情况,最大限度地将制度落实、流程明确优化融入OA软件,通过管理平台和软件来提升流程和制度执行的效果。

第四阶段:阶段性评价(季度性开展)

1、制度落实的督导检查:制度下发后,制度编制部门对制度的落实情况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各相关单位都要填写制度检查反馈表(见附件二),书面反馈意见由制度编制部门负责汇总,并提出处理意见。反馈意见汇总表复印件报企管处,作为考核依据备查。

2、企管处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季度性评价。对制度责任部门的制度宣贯、修订、检查落实的主动性、及时性、制度的数量(正在执行制度全面性)、质量(执行制度内容的规范、完整程度)、执行效果(参加人数、制度宣贯后统一征求参加人员意见、组织重要制度考试)进行评价。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汇总,并提出奖惩建议。

3、充分发挥OA管理软件便捷特点,适时加大流程的应用流,通过推广、扩大OA管理软件的应用范围,提升制度落实的效果。

二〇一一年四月六日

附件一:

新下发制度编写要求

一、正文要求

1、目的(说明拟制该文件的目的)。

2、部门职责分工(简述该项工作的责任部门/人及配合部门/岗位主要职责和涉及工作的分工)。

3、工作内容及要求(对标准要求加以明确,对工作流程加以规范)。

4、工作流程(按工作完成所履行的程序描写活动的流程,要求责任清晰,手续简洁,权利制衡,做好工作同时将公司各项风险降至最低)。

5、监督与考核(涉及两个层次,一是对具体工作执行人的监督考核;二是对负责具体流程的职能部门、职能部门的具体工作负责人的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考核)。

明确谁来监督考核,考核的依据和标准是什么。突出可操作性,对于考核依据的描述,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进行定性描述。

6、附表

制度中涉及到哪些表格,应根据表格的通用性制作附件,统一格式便于参照规范执行。

7、其他

在制度最后一项注明制度的类型。分新发、修改、合并三种类型,其中“修改”要注明是第几次修改,“合并”是哪几个制度合并,“新发”无需说明。

二、编写注意事项

1、措辞准确,不使用可能引起误会的词语,尽可能使用定量描述的方法,如时间等。

2、注意文件内容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不可让制度内容流于形式。

3、制度文件条款号以三层为限,如“

一、1、(1)”依次展开向后排序。若有更具体内容需区分,以加章节或在“

一、”后加

(一)实现。

4、字体:文件正文、阿拉伯数字用仿宋体(小3号字);文件名称用黑体(2号字);段落间设置,行距固定值25磅。

附件二:

制度检查反馈表

篇8:管理的基础工作是制度建设

制度主要是约束个性化的行为, 告诉人们什么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因此, 制度的规定应该明白无误, 只有这样, 制度才能够被有效地执行, 也才能达到制度的目的。

我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两种很有趣的现象。一种叫“差不多”, 大到形势判断, 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排, 人们容易用“差不多”来作标准;另一种叫“看着办”, 遇到问题容易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 人们有时智慧地把这种方法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等等。这两种现象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或者工作方法, 都有其科学合理的成分, 但是, 作为制度建设则不能“差不多”、“看着办”。制度一定要讲“多”就是“多”、“差”就是“差”,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制度要做到内容明确, 就必须细化。制度应该对每一项行为都要作出明确的规范、程序和要求, 制度从本质上来讲, 是属于限制自由的, 每一项制度至少要包括“做什么、怎么做、不做怎么办?”三个方面的内容。我们曾经组织人员到惠州中海壳牌考察学习, 其规定就很好地体现了制度的明确和规范, 比如连进出公共卫生间的门怎么开都有要求, 进和出的要求都不一样, 再比如对外提供材料, 哪怕是对股东单位派来学习的人员提供一般意义的宣传材料或者要求对公司厂区进行拍照留念, 也要履行相应的审批手续, 再比如像企业文化、建设和谐社区这样比较抽象的内容也都能细化为具体的工作要求, 等等, 给人印象深刻。

二、加强制度的功能建设, 提高管理水平

制度的功能建设就是要把, 互不冲突, 互相联系的管理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领导干部的工作制度, 就需要日常的, 办公制度来管理;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就需要干部纪律工制度;纪检监察工作制度等制度加以约束。这就使制度的建设不仅要进行创新改进, 还要加强制度与制度之间的联系。使各部门的制度能够协调一致, 保持制度的整体性。随着企业的发展就要不断地修改、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 具体实在切实可行的制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好的管理制度, 离不开员工的努力工作, 因此企业的制度一定要尽量全面, 尽量完善。从企业的上层到基层, 每一个层面都要有相应的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在基层规章制度应细化到班组, 班组的各个岗位, 使规章制度能够在工作的各个工序、各个环节都能得到具体的落实, 保证规章制度发挥积极的管理作用, 一个企业的规章制度能否充分发挥管理作用这就要看这个规章制度是否合理, 是否符合企业的发展、是否充分体现企业与职工的意愿, 只有把管理制度与企业的发展, 职工的发展紧紧连系起来, 才能使企业的规章制度建设更加符合企业的需要, 才能使企业更加发展壮大。

三、保证政令畅通

制定了制度就要执行, 而执行的前题是让职工了解, 知道制度的内容, 对制度要进行公示, 或者公示栏张贴、或者分发制度手册、或者进行培训学习, 从而使制度人人知晓, 增强制度公开度和透明度, 对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的制度, 应充分征求、听取工会或职工代表的意见, 以最大限度地体现民主和公平, 保证制度有效和顺利执行。企业规章制度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 涉及企业职能管理的各个方面, 不易管理, 这需要我们制定关相关的规章制度。各个部门的规章制度在部门的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企业相关单位要定期对各部门内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以及执行的情况、效果。在管理上, 积极发挥职能部门的管理作用。

制度建设的体系化和科学化是责任与权利对待的表现。所谓体系化就是指各种制度之间要有有机的联系, 各种制度不是简单的堆集, 不是搞汇编, 而是要有内在的体系要求, 要有根本的、管制度的制度, 有实施细则, 有行为规范, 有落实要求, 这主要表现的是责任, 各级的责任。所谓科学化是指制度本身要逻辑清晰, 结构合理, 权责明确、对等, 既有要求, 也有权利, 不同的责任给不同的权利, 不同的权利提不同的要求。责任与权利相对等的制度是一个合理的制度, 也是一个容易让人接受、容易得到执行的制度。制度建设如果权利和责任不对等, 就容易出现在制订制度时是“高标准”——把制度的内容人为地拔高, 超出了制度作为工作规范的范围, 而在执行的时候又变成了“低要求”——对道德式的、教条式的制度, 缺乏执行的基础, 最终流于形式, 难以执行, 更谈不上考核。比如, 过去国有企业常提倡职工要发扬主人翁精神、要“爱司如家”, 这作为一种精神要求, 是可以的, 但是作为一种制度要求, 显然是难以落实的。

四、加强制度的落实, 及时调整过时的制度

制度的执行实际上是责任与权利的相互利益补偿机制。对于严于执行制度的员工, 要给予认可和表扬, 对于执行制度好、有业绩的员工, 应该给予晋升, 对于不执行制度的人, 要给予惩戒。好的给予奖励, 差的给予惩戒, 这就是补偿, 社会包括企业就是在这种不断进行补偿的过程中得到进步。补偿机制能否得到有效运用, 关键是要侧重于看行为, 而不是看结果, 对于执行制度而言, 好结果也不能成为违反制度的挡箭牌。制度执行的不好, 在很大程度上与管理层有关, 有不少制度首先就是从管理层开始破坏的, 特别是领导带头破坏的。当然, 有时候制度执行不好,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本身有问题, 有的是制度的要求太高, 成为了道德层面的内容, 一般人达不到;有的是制度太模糊, 操作性不强;还有的是制度太超前, 超出了公司大多数员工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范围, 成为空中楼阁。

规章制度制定后, 就要落在实处, 如果没有落到实处, 制度形同虚设, 再好的制度以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好的制度能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顺利, 从而使企业变得更加强大, 更加繁荣昌盛;而不好和制度则会起相反的作用, 阻碍企业的发展, 严重的则会造成企业的破产;所以企业的规章制度建设, 一定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制定, 要适合企业的发展, 企业规章制度, 在企业的发展中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修改和完善, 及时调整过时的规章制度, 以保证企业制定的制度能够适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从而让制度更好的服务安全生产, 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合适有效的企业制度实施, 将为更好地落实安全生产管理责任制, 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于清治.中小企业财务战略运用与实施的探索[J].商业经济.2008 (04) .

[2]、李浩;杨海滨.抓好基础建设提高科研质量[J].石油科技论坛.2007 (02) .

上一篇:描写爱情的经典句子下一篇:2023年沈阳市浑南新区合同制教师招聘教育综合知识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