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2024-08-02

《画风》课堂教学实录(片断)(通用14篇)

篇1:《画风》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画风》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语文课题组

胡明兰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可真了不起!这么快就学会了新知识。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爱动脑筋,想办法,善于观察和思考,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愿我们班的小朋友都做善观察、勤思考的好孩子!

生:老师,我知道数星星的孩子——张衡是个善观察、勤思考的好孩子他长大以后成了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浑天仪、候风仪、地动仪,我要向他学习!

师:这些知识你是从哪儿获得的? 生:我是预习后面第29课时知道的。

师:你可真棒!能联系前后知识来回答问题。你真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生:我知道列宁也是个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人。他把不会说话的蜜蜂当作向导,在陌生的地方找到了自己要找的人。

生:我知道鲁班也是这样的人,他最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雨伞、锯子!生:我还知道牛顿正是因为善观察、勤思考才发明了地球的万有引力,瓦特发明了蒸汽机„„

师:老师真高兴!你怎么会知道外国人的故事? 生:我是从课外书上看到的。

师:同学们,你们可真让老师佩服!既能很快学会了文章的内容,还知道这么多课外知识。

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换换小脑筋,也让自己过过名人的瘾!请你们闭上眼睛,随着音乐,想想还能用哪些景物来表现风?想好了后先说一说,同桌交流一下,然后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画纸,把自己的奇思异想用五彩笔描绘出来。完成后把你的杰作向大家介绍一下。

„„

生:我画的是姐姐飞扬的长发,黑头发飘起来了,说明有风。师:你观察得真仔细!

生:我画的是几个小朋友在草坪上放风筝,风筝在空中飞舞,说明有风。师:你的画让大家觉得真快乐!

生:我画了蔚蓝的海面上后浪推前浪,波浪汹涌澎湃,风可真大啊!师:你的想象可真丰富!

生:我画的是金色秋天的树林里,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生:我画的是放学回家的路上,小明胸前的红领巾飘动着,而他的帽子却被风刮到了身后的草地上。

生:我画的是一幅春光图,在一块池塘边,长长的柳枝条在微风中梳理着,好像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

师:你们画的画儿不仅漂亮,而且说得也非常完整,真不愧是老师心目中的小天使!

生:(急切地)我还会画摆动树叶,飞扬的灰尘,袅袅的炊烟,点头的禾苗„„ 师:同学们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风,真令老师感到惊喜!其实,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的事情,希望你们以后仔细观察、多多思考!

教后反思:

1、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自然界中风动的现象,引起了学生对周围景物留心观察的兴趣。课中画风一环节,唤起了已有经验,学生对生活的再现比较丰富,使教学有了很高的升华。

2、用谜语激趣,提供给学生对风的感性表象。课后作业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在本课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充分自学为主,发挥师生、生生的多向交流功能,在老师的组织引导下,通过看、读、听、想、议、画等方式,逐步深入地学习了课文。

4、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根据学习所获和主观认识,畅所欲言,阐发议论。培养了学生对事物的独立见解,从而达到了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

5、在板块四“总结全文”环节,孩子们精彩的回答令人欣慰;而在板块五“扩展画画”环节,小画家们的作品和讲解更是碰撞出了智慧的火花。这是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生动愉悦的情境中,知识得以自然建构,课堂价值不断得以 2 提升,师生平等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课堂生成活动过程。

总之,教师用自己的教学预期款待了学生,并得以实现;学生收获良多,而教师从中收获更多。这是一个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按照自己的预期或超出预期而得到收获的课堂,是具有灵动生命力的课堂,具有张扬个性的课堂。

篇2:《画风》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东辽县平岗小学 裴秀竹

这节课我们上一节语文课,继续学习15课《画风》(板书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又认识了很多生字朋友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师把这些生字宝宝编成一首儿歌,想读一读吗?如果你能把它读下来老师相信你们真们了,你们就会和他们成为永远的好朋友。下面我们以开火车的形式每人读一句,看小火车一路开得怎么样。

生:读儿歌 宋涛陈丹赵小艺,喜欢画画在一起。

眨眨眼睛有创意,决定画风比一比。

红旗飘飘迎风舞,斜斜雨丝送春意。

小树弯弯风车起,开动脑筋解问题。

忽然一阵微风起,画儿显得更美丽。

师:看来大家把生字记得很扎实,同学们的小火车一路上也是畅通无阻,老师和字朋友都替你们高兴。现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中的小朋友风。(学生自由读课文)

师:谁来说一说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 生:赵小艺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还画了一个呼呼转的风车。

师:谁能把赵小艺画的旗杆和红旗画到黑板上

生:我能

师: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来,老师想画一画赵小艺的风车,可以吗?咱们比一比看快又好,行吗?

师生共同板画风车和红旗

师:同学们觉得我们画得怎么样?生评,老师也认为XXX同学的简笔画比老师画 刚才同学们争先恐后的说我能、我能,大家就用这种语气练习读一读赵小艺吧]

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

说说他读得怎么样(生读)

谁能读得更勇敢一些,更自豪一些

通过刚才的读,老师知道了,你们不但能把它画下来,而且还能勇敢的读出来 老师也想做一下赵小艺大家同不同意呀

生:同意

师:我做画风车的赵小艺,大家听赵小艺要说话了。老师读得怎么样?老师相信师读得更好。

师:除了赵小艺之外还有谁画风了?她是怎样画的?

生:陈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师板画)

师:陈丹画小树的时候说了什么?谁知道?

生:陈丹说“我也会画风了”

师:当别人会,你也会的时候,说明你并不比别人差,那就请你用这种不甘示弱大家读读吧。

谁还愿意读,读出了高兴的语气

师:刚才陈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在生活中除了弯弯的小树,还有么呀?

生:弯弯的月亮、小船、眉毛。

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细心观察的孩子,那赵小艺和陈丹都画出了风,那宋涛是怎谁知道?

生:宋涛画了几片乌云和斜斜的雨丝

师:(师板画)他为什么把刚刚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上几片乌云呢?

生:下雨的时候太阳被乌云遮住了 师:你真了不起,的确如此,下雨的时候太阳就会被乌云遮住,这说明事物之间可分的联系。

师:宋涛想到了这些,并且用斜斜的雨丝来画风,那么除了斜斜的雨丝,你还知什么呢?

生:斜斜的影子、山坡、竿子、小路。

师:你积累的词语真多,看来你的课外知识很丰富,那么风还能给身边的事物带化呢?

生: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风虽然不能直接画出来,但是可以通过画与风有关的事物下面就拿出水彩笔,开动脑筋,把你们想到的画一画。(生画)好,把你们画的展示看一看。

生:随音乐画风

师:把你们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一看

师:通过下面老师的笑容,老师知道大家画得都很成功,现在把我们成功的作品课后我们把它贴在展示角,展示给我们全校的老师和同学们看。

师:如果现在真的吹来一阵风,画中的景物会是怎么样呢?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谁愿意自己给大家读一读——注意指正 老师也想读一读。

谁想超过老师(生再读)

以后老师要向你学习了,现在谁能模仿最后一句话,试着把句子补充完整。

大雨过后荷花显得——————。

一笑起来孩子的脸显得————。

————显得————————。

一个句子同学们有这么多不同的方法补充,真了不起。

师:下面我们4个人一组分角色来读一读课文,文中有三个小朋友,选一个自己色。但是我们要注意有谦让性,别因为角色的分工发生矛盾,看谁是最 有谦让开始吧。

师:生分角色朗读,生评 谁读得好,好在哪儿?谁读得不好,不好在哪儿? 师:大家不但会读,而且还能当个小老师正确的评价别人,真了不起

上节课我们还有两个字没有写,下面我们来写一写,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知道书写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篇3:《画风》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学生在前一阶段刚刚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求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正是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及其他学科知识, 通过操作实验, 求出其体积, 并以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片断

1. 提出研究目的。

师:老师手里拿了什么东西?

生:这是一块小石块。

(教师让学生看看、摸摸小石块。)

师:请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怎样求出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学生小组四人讨论)

生1:没有任何条件, 也不能用直接测量小石块相关数据的方法, 因为它凹凸不平, 不是长方体、正方体, 也不像圆柱体、圆锥体, 是不规则的物体, 无法根据公式算出它的体积。

生2:平面图形可以用割补法, 但这个小石块没有办法割补, 我们小组也不能求出它的体积。

生3:可以用“秤”的方法求出它的体积, 可是我们不知道这个石块的密度, 又没有其他的已知条件, 一时也不能用这样的方法求出它的体积。

(评:设置问题情境, 诱发学生思考, 提出明确的研究目的, 为下一阶段研究创设情境、打下基础。)

2. 诱发创新思维。

(师拿出一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和一盆水。)

师:我拿出了什么?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生1:我想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师:就请你说一说这个故事。 (生说故事略)

生2:噢!我明白了, 向装有水的正方体容器内放入小石块, 水面会上升, 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生3:也可以把小石块先放进装水的容器里, 再把石块拿出来, 下降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师:说的真好!你们知道是什么道理吗?

生4:石块是有一定的体积的, 放入水里后就占据了水的体积, 石块的放入或取出就会引起水面高度的上升或下降, 上升部分或下降部分的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及其他学科知识中获取有关信息, 并在头脑中加工之后得出假设, 从而让学生突破思维常规, 发展了学生潜能,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3. 主体实践操作。

师:我们来实验一下。

(让指定学生进行操作, 测量有关数据, 写在黑板上。)

生1:测得正方体容器棱长1分米 (即10厘米) , 水面高6厘米, 把小石块放进容器水中, 水面上升到9厘米。

生2:计算上升部分的水的体积 (为长方体) :10×10× (9-6) =300 (立方厘米) , 也就是不规则的小石块的体积是300立方厘米。

(评:实验操作让学生亲历知识形成过程, 得出相关数据, 求出小石块的体积, 验证假设。)

4. 初步应用规律。

师:你们真聪明!自己动手、动脑, 通过实验就达到了目的, 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目, 试试看你会做吗?

(出示:一个正方体玻璃容器棱长2分米, 向容器中倒入5升水, 再把一块石头放入水中。这时量得容器内的水深15厘米。石头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5升=5立方分米

5÷ (2×2) =1.25 (分米) =12.5 (厘米)

2分米=20厘米

20×20× (15-12.5) =1000 (立方厘米)

(评:水到渠成, 有了前面的实验基础, 这道题学生完成已毫不费劲。)

5. 发散创新思维。

师: (拿出一小块不规则泡沫塑料) 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 这儿有一块泡沫塑料, 它也是不规则物体, 能用我们刚才的方法算出体积吗?想一想。

生1:小石块可以沉入水中, 泡沫塑料不能完全浸入水中, 不能用刚才的方法。

师:再想一想, 能让它完全浸入水中吗?小组同学讨论一下。

(学生小组四人讨论)

生2:我们小组经过讨论, 觉得可以做到, 将泡沫塑料与小石块附着在一起, 小石块可以带动泡沫塑料一起沉入水中。

生3:噢!我明白了, 将泡沫塑料与一个能沉底的物体附着在一起, 只要小泡沫塑料能完全浸入水中, 就可以计算出它的体积。拿小石块举个例子:把小石块和泡沫塑料附着在一起, 放入水中, 水面完全超过两物体。此时上升或下降的水的体积即是小石块与泡沫塑料的体积之和, 只要用这个数据减去小石块的体积 (可用前面所讲的方法求出) 就是这个小泡沫塑料的体积。

(全班响起掌声, 师适时给予鼓励。)

师:下课后同学们可以自己试试。

(评:在学生已经掌握知识的基础上, 给予充分空间, 让学生在探索学习活动中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得到发展。)

三、评析

1. 把老师的讲数学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活动中学生不再仅仅是“听众”和“观众”, 而成了学习的主体, 他们自己讨论、研究、比较、构建, 逐步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通过他们自己的活动, 获得真切、可信的知识, 印象很深, 兴趣也很浓, 在活动中培养了他们动手的实践能力。在这里, 学生有一个广阔的空间, 学习成了一种乐趣。

2. 优化学习过程, 培养创新意识。

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开阔思路, 利用已有知识经验, 自己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冲破习以为常的思维模式, 发展学生的潜能。从“有明确的研究目的——获取有关信息——加工信息——得出假设——验证——应用”的方法和过程, 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数学学习活动, 是培养学生科学学习数学的方法, 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3. 自主学习, 激发创造激情。

在教学中应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师要给学生创造参与学习活动, 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机会和空间, 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从学会到会学, 在活动过程中不断自我调控, 获得亲身体验和直接经验, 享受自主的权利和快乐。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交流, 教师只在关键时给予点拨、评价, 在这里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的角色。

篇4:《尊严》课堂实录片断及点评

生: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读得好极了!这是镇长杰克逊对他的女儿说的话。咱们全班再一起来读。

(生齐读)

师:这句话里的“他”指得是谁呀?

生:“他”指的是这群逃难的人中的一个小伙子。

师:他的名字叫——哈默。(课件展示)哈默是美国的石油大王,任美国西方石油公司的董事长,曾经是美国的首富。早在1974年,他的西方石油公司年收入就高达60亿美元。但是,他刚到沃尔逊小镇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呢?赶快读课文,找到那句话,用横线把它画出来。

(生读课文,画句子)

师:画好了吗?你来读。

生:只有一个人例外,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师:对,“脸色苍白”“骨瘦如柴”这两个描写外貌的词语,让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感觉这个人非常瘦,应该很长时间没有吃东西了。

生:我感觉这个人已经很不健康了。

师:那是因为长期没有充足的食物。谁来读这句话?

生: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师:都已经快要倒下了。在我们面前呈现出这样一个人,你来读。

生:这是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

师:同学们,这样一个脸色苍白、骨瘦如柴的年轻人。沃尔逊大叔却说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为什么呢?因为他有尊严。咱们沉下心来,好好地默读课文的2~4自然段,用笔画出你认为最能体现出哈默有尊严的语句。开始。

(生读课文,师巡视)

师:读好了可以举手示意老师。(生陆续举手)咱们来听听同学们的交流。

(学生汇报自己找到的三句话)

师:真能干!孩子们,你们找到的这三句话,老师也找到了。(课件展示)我们来看看,这三句话都是围绕人物的什么来写的?

生:动作。

生:语言。

师:非常好!咱们一起读一读这三句话,看看哈默说的这三句话都说了一个什么意思?

(生齐读)

师:哈默这三句话都表达了一个共同的意思,那是什么?

生:必须要靠自己的劳动换来东西。

师:说得太棒了!哈默坚决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板书)同学们,咱们来好好读读这三句话,联系上下文,思考:为什么能从这三句话里体会到哈默有尊严呢?

(生默读)

师:咱们先来交流第一句话。谁来把第一句话读一读。

生:当镇长杰克逊大叔将食物送到他面前时,他仰起头,问:“先生,吃您这么多东西,您有什么活儿需要我做吗?”

师:谁对这句话有体会?

生:这句话显示出了哈默一定要干完活儿才吃杰克逊大叔的食物。

生:他不像平常那些逃难的人,不需要干活就直接去吃食物了。

师:这就是哈默他做人的原则。此时的哈默已经是饥肠辘辘,当食物摆在他面前时——

生:他坚持要用自己的劳动换来食物,不像其他逃难的人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

师:你真会联系上下文,能带着自己的体会读读这句话吗?

(生读句子)

师:读得非常好!再来看看这句话里哈默的动作——“仰起头问”,你有什么体会?

生:我觉得哈默很尊重镇长杰克逊。

师:对呀!尽管他是一个难民,却没有因为自己的饥饿而不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等于尊重了自己。他坚持要用劳动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

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第二句,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哈默当时听了镇长的话,目光顿时灰暗了,他还是说:“先生,我不能吃你的东西,我要用劳动来换。”从这句看出来他一定要先做劳动,然后才能吃东西。

师:你这个“一定”啊,说得非常好!他目光灰暗下来,说明他心里——

生:心里想我一定要用劳动换取食物。我是从那个感叹号知道他的心情是非常坚定的,不管你怎么说,我一定要用劳动换取我的食物。

师:你真会读书,连这样一个细小的感叹号都注意到了,那你能把它读一读吗?

(生读)

师:读得不错。这句话谁还有感受?

生:我从这句话看出来了年轻人的态度很坚定。我从“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看出来他是下了决心一定要劳动才能吃这些食物。

师:这句话里有一个字重复了三次,注意到了吗?哪个字?

生:是“不”字。

师:这一个“不”字重复了三次,表现了哈默的坚定。谁来读?(生举手)请你读。

生:这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灰暗了,他的喉结上下动了动,说:“先生,那我不能吃您的东西,我不能不劳动,就得到这些食物!”

师:我觉得你还不够坚定,不够坚持。

(生2读)

师:好些了。还有谁来读?

(生3读)

师:同学们,尽管这个时候哈默心里有些失望,但是依然没有动摇他做人的原则。坚持要用劳动来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第三句,谁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生:我的感受是,杰克逊说先吃饭再劳动,而哈默说先劳动再吃饭,这样是因为要用自己的努力、自己的劳动才能换取收获,而不是吃完饭了,才去劳动。

师:他的态度是多么的坚决啊!说来读读这句话?

生:“不,我现在就做。等做完了您的活儿,我再吃这些东西!”年轻人站起来说。

师:还有谁愿意读?

(生读)

师:年轻人说到,就马上做到,坚决要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这就是尊严。同学们,哈默坚持用劳动如愿以偿地换得了食物。他获得的食物和那些难民获得的食物一样吗?

生:是不一样的。因为他用自己的劳动换取了这些食物,他会感觉很自豪。

生:他不像其他难民,白白吃人家的东西,而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食物。

生:哈默不像其他的难民,吃到的是施舍的食物,哈默吃到的是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奖励。

师:太好了。难民们是用自己的可怜换来善良的施舍,而哈默呢,却用自己的劳动换得了报酬,这样的食物,他吃得安心、踏实;这样的食物,他吃得有尊严。同学们,哈默用自己的尊严换得了杰克逊镇长的尊重,把他留在了庄园,而且还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他对自己的女儿说,一起读——

生:(齐读)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

师:有尊严,这是一句多么难忘的话语,也让二十年后的哈默成为了石油大王。

【点评】:

万老师的教学重点突出,环节清晰,善于启发引导,注重点拨提升,其主要特点:一是紧扣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教师解读文本时,一旦辨出了关键词句,就意味着辨出了文章表达的主要意图之所在,意味着找出文章意脉的内在联系。抓关键词句教学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老师对文本的解读是深入的,且能巧妙安排教学环节。教师首先引导学生找出带有“尊严”一词的中心句,这句话也是学生理解的重难点句,教师由此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哈默;接着,让学生找出最能反映哈默有尊严的三句话,进行重点教学,突破学生理解的难点;最后引导学生理解中心句的含义。重点语句的教学做到前后呼应,环环相扣,层层递进,不断促使学生的理解向深度和广度迈进。理解句义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揣摩、品味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词语,懂得什么是尊严,同时感悟文章的表达方法,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二是关注学情,注重适时点拨。教师介绍哈默时,补充了课外资料,为学生体会人物的品质做了铺垫;当学生从感叹号中读出人物心情时,教师给予了很好地评价和引导;当学生理解肤浅时,教师巧妙提醒,如让学生关注描写哈默的动作词“仰起头问”,感悟其尊重他人的品格,让学生读句中重复出现的三个“不”字,体会哈默的坚定。教师恰当地点拨,使学生不断感悟到文章用词的精妙。

三是教师评价语言丰富,课堂驾驭自如,一方面说明教师思维敏捷,以生为本,评价适时、适度、适用,很好地把握表扬和指出不足的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教师教学功底厚实,将教学小结和调控引导有机结合,既注重激发学生阅读理解的积极性,又注重让学生明白事理、习得方法,赢得自信。多元关注,一举多得。

篇5:《白杨》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生:我画了这句话棥懊挥猩剑挥兴裁挥腥搜獭!闭饫镄创蟾瓯诤芑牧埂?/p> 生:这里写大戈壁用了“清晰”这个词。“清晰”是说清楚,不模糊。生:大戈壁模糊、不清晰。

师:所以,你只画“清晰”是不对的,应该画“并不那么清晰”。(生点头)生:我还画了“浑黄一体”这个词,这里是说大戈壁一片风沙,天和地的界线不清晰,看上去都是黄色。

师:课文中写大戈壁用了一段话,谁能用一个恰当的词概括大戈壁什么样? 生:荒无人烟。生:一望无垠。生:空旷单调。生:风沙漫天。„„

生:这就告诉我们白杨树所生长的环境很恶劣。生:这里用恶劣的环境烘托白杨树的高大形象。师:我们平时描写参天树木,常用哪些词语? 生:高大挺立。生:高大挺直。生:高大挺拔。生:高大挺秀。

篇6:孙权劝学教学实录片断

师:同学们,今天早自修时,发生了什么事?

众生:有几位同学昨晚上网吧,被班主任老师发现,叫去上政治课了。

师:大家都有过老师和你谈心的经历吗?

众生:有啊。

师:其中和哪件事最有关系?

生:和学习有关。

师:大家听了以后,感觉效果大吗?

生(七嘴八舌,有生喊有的,有生喊没有,有生微笑,有生沉默。反应不一)

师:刚才同学们的反应,其实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劝说我们同学进行学习,老师得有一定的技巧。这次,我们一起来看看,三国时期吴国国君孙权,他是如何成功地劝说了手下一名大老粗进行学习,并最终让著名的鲁肃为之刮目相看的?

师:大家翻开课文第170页,轻声朗读,同时了解全文大意。

师:好的,刚才几名同学的翻译,大家疏通了全文的大意。接下来我们讨论一下,为什么孙权能说服吕蒙进行学习呢?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交流)

约过了五分钟。

师:好的,大家都讨论得很充分了。接下来请同学们主动畅谈自己的理解。

生1:我们小组感觉孙权最成功的地方,是他没有因为自己是国君,用居高临下的语气和吕蒙说话。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1:书上有这么几句: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我们小组的同学注意到,课文的课后注释是这样解释卿字的:卿,是古代君对臣、上司对下属、长辈对晚辈及朋友间表示亲切的第二人称。这说明,孙权称吕蒙为卿,一方面是君对臣的称呼,另一方面也是以朋友的身份对对方表示亲切之情。

师:好,这组同学很细心,能注意到人物称呼上的细微不同,其实包含了很多的内涵啊。吕蒙为什么听了能接受?

生1:用我自己的例子来说吧。我自己也曾经违反过纪律,班主任老师对我很亲切地劝说,后来我就改掉了毛病。吕蒙听到皇帝对他这么亲切,一定会心存感激,一定会想:我一定要学好,不负皇上的信任。

师(笑):这位同学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来推想吕蒙的心态,很好。有没有不同观点的。

生2:我们小组很佩服孙权,因为他能以身作则。有些同学为什么会经常再犯一些错误,就是因为老师没有以身作则。

生(笑,议论纷纷:这位学生也忒胆大了,说老师的不对?)

师(笑):好的,接着说说你的理由。

生2:比如说男同学偷着吸烟这件事吧。班主任老师常口里一支烟,却教育我们不能吸烟,私下有些同学不服气。孙权就不同,他要自己的手下大臣学习,他自己就经常学习。文中说了: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你想想皇帝自己都读书了,作为手下的不读书,说不过去。

师:看来,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要劝说学生读书,一定要以身作则啊。还有其他观点吗?

生3:我们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孙权很会讲话。

师:很会讲话?怎么讲?指孙权口才好吗?

生3:对,孙权的口才很好,能说服别人。我们都知道,带兵打仗的,有很多是大老粗,像张飞。打仗的人有很多不想学习,书看不下,一看眼皮就打架。

众生(笑)

生3:但孙权却最终说服了吕蒙读书,说明他用了很有针对性的方法。

师:采取什么方法针对哪一点呢?

生3:大家想想,吕蒙是将军,带兵打仗,对什么书会最感兴趣?

生4:战争的书。

师:也就是兵书。

生3:对啊,文中孙权有这么一句话: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我们想啊,孙权说读书不是治经,不是研究儒家经典,言下之意就是可以看些兵书什么的,兵书,吕蒙就一定会感兴趣。

师:大家知道什么兵书吗?

生4:《三国演义》里面有很多战争,一定是兵书。

师:吕蒙能看到《三国演义》吗?

生5(思考):不行,因为《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写的`,在三国以后才出来的,而吕蒙是三国时的人。

师:那可能看什么兵书?

生6:《孙子兵法》。

师:你怎么知道?

生6:《历史》课本上有。(众生笑)

生7:还有《孙膑兵法》。

师:很好,也是《历史》书上的吗?

生7:不是,但历史老师有说过,孙膑是孙子的孙子,所以我们记忆深刻。

师(笑):很好。其实我们学过看过的一些文言文,它所选自的书籍,也可以说是兵书,因为里面记录了一些战争的策略。像《左传》这一本书。大家能回忆一下,再举几本书吗?

生8:《战国策》?

师:对,还有?

生9:《国语》

生10:《史记》

众生议论,热烈。

生3:我还没说完。

师、生惊讶,笑。

师:好,请接着说。

生3:刚才说吕蒙可以先读兵书,但是(语气强调),伟大的吕蒙大人会只读兵书,这样就能让鲁肃信服?

生11(笑):那还有什么?

生3:因为大家刚才说的那几本古书,鲍老师以前就说过了,它们不仅是兵书,也是一些文学性很强的书。吕蒙这些兵书看得下去,看久了,他一定对文学也有些了解,有了适应,时间一久,也一定能读一些经书什么的书籍,从而加强了自身的内涵。

师生:(鼓掌)

师:这位同学由此及彼的推断,有没有道理?

众生:有。

生3:这也和孙权的本意相同的,因为孙权说的是: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吕蒙看的书多,就是涉猎,就见往事,就长了见识,最后也就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师:大家说,这位同学和他们小组的理解如何?

众生:很精彩。(自发地鼓掌)

师:还有不同看法的吗?

篇7:《兰亭集序》教学片断实录

(师请生朗读文章第一段,并让其他同学评价朗读情况)

师:朗读首先要把握好朗读基调,如果说第一部分的基调是清新明朗、“信可乐也”的话,那么第二部分应是怎样的基调?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关键词语。

生1:在第二段中有一个关键词──“痛”。

生2:在第三段中有一个关键词──“悲”。

(师请学生推荐朗读第二、三两段)

师:如果我们在朗读全文时配上背景音乐,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主乐器?什么基调的曲子?

生1:最好选用二胡演奏的比较深沉的曲子。

生2:最好选用洞箫演奏的意境悠远的曲子。

生3:我想选用古筝演奏的曲子,幽静而富于变化。

师:大家的创意都很好,展示了你们的艺术素养。其实,艺术是相通的,我们探讨音乐的过程也就是把握作品思想情感、风格基调的过程。

(教师节选古筝曲《渔舟唱晚》作为背景音乐,饱含感情地朗读全文)

师:请同学们描绘一下你想象中“会稽兰亭”“暮春之初”的江南景色。

生1:山清水秀,红花欲燃,充满着生机与活力。

生2:杂花盛开,色彩绚丽,像一道五彩的屏障一样。

生3: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一片艳丽的色彩。

师:我们看王羲之笔下江南春色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生:“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教师让学生熟读背诵以上语句)

师: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江南三月的山水之间就像刚才同学们描述的那样──百花盛开,山花烂漫,鸟语花香,而这些浓艳的东西在《兰亭集序》中却不见踪影,那么王羲之是在着意追求一种什么风格和境界呢?

生1:他是在追求一种清新淡雅的境界。

生2:王羲之是在追求一种自然的文风。

师:在这篇文章中,一切过于浓郁的.色彩,作者都不用,而是清新淡雅,自然为文,这是色调的淡雅;兰亭盛会中,“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齐备,但作者喜悦有度,从容沉稳,这是心境的淡雅。常言道:“文如其人”,作品格调的淡雅也正是作者人格性情的艺术体现。

(让学生把握好文章基调,齐读第一段)

(教师重点指导最后一句的朗读)

板书:

游目骋怀、信可乐也。

师:为了便于大家理解作者在文中情绪的变化,我们一块儿来疏通一下文章后半部分的一些语句。请同学们互相提出问题并尝试着解答。

生:我对“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一句理解得不透彻。

生:我想应该是这样的意思:好静的人喜欢在室内清谈,好动的人喜欢在山林遨游。

生:“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的意思我不明白。

师:“一”和“齐”都是用作动词,全句的意思是,把死和生等同起来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是妄造的。

(学生分组讨论其他问题)

师:作者在自然中得到愉悦,又从自然中感受到悲哀,作者正当心情舒畅的时候,却说出了非常消极的话,“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大家对作者情绪的变化是如何理解的呢?

(学生分组讨论)

生:我认为这种情绪变化符合一般人的心理规律。俗话说“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这种聚散难常的感触定会使人情绪低落,让人感到人生短促、生命无常。

师:这位同学分析得很到位,除此之外,出现这种情绪的变化还有它的历史渊源。在这里略述几例:

当年汉武帝行幸河东,中流与群臣欢饮,曾作诗《秋风辞》:“横中流兮扬素波,箫鼓鸣兮发棹歌。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奈老何!”魏文帝与诗人吴质宴后写道:“乐往哀来,怆然伤怀。”

西晋的石崇在与众人宴饮后说:“感性命之不永,惧凋落之无期。”

可见自汉魏以来,人们因欢聚由乐生悲的感慨是比较普遍的,王羲之在欢宴之后也不能摆脱这种传统氛围的影响。

(教师在补充以上内容时,以课件形式展示提及的诗句)

篇8:《画风》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活动2】情景体验:眼睛的作用大。

师:同学们, 假如眼睛看不见, 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来想个办法体验一下, 好吗?

师: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布条, 将眼睛蒙住, 并相互检查一下是否蒙严实了。

师:老师要求大家完成两件事:第一, 从自己的书包里把语文课本拿出来。 (学生蒙着眼睛拿书。) 第二, 拿着自己的茶杯, 离开座位, 依次到讲台旁边饮水机里来取饮水, 然后,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学生分组, 依次取饮水。)

师:同学们, 将蒙眼睛的布带取下来, 然后, 向大家谈一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着重谈一谈: (1) 从书包里取语文课本, 取正确没有?为什么? (2) 取饮水的过程中, 你取到饮水没有?是否能准确地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为什么?

生甲:我从书包里取出的是数学课本, 因为我眼睛看不见, 不能区别语文课本和数学课本。

生乙:取饮水时, 我没有摸到饮水机。

生丙:我取到了饮水, 但我回到了我前两排同学的座位上, 因为我的眼睛看不见!

师:可见, 如果眼睛看不见, 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是多么的不方便!

师:同学们, 在我们的周围, 生活着一些盲人, 今天, 老师特地请来了一位盲人叔叔, 下面, 让我们来看一看他是怎样生活的?并请他来给同学们讲一讲他的感受!

(展示多媒体课件, 伴随着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凄凉的音乐, 依次出现几组画面: (1) 一位盲人叔叔用竹杆摸着地在马路上跌跌撞撞地走路; (2) 盲人叔叔在房间里很困难地摸索着煮饭、倒开水; (3) 盲人叔叔在一群小学生中间, 摸着同学们的头, 对大家说:孩子们, 我小时候, 也和你们一样, 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 每天和小伙伴们一道上学、读书、做游戏, 快乐极了。后来, 因为一场眼疾, 我失明了, 从此, 我就失学了。现在, 我不能看电视, 看不见太阳、月亮, 我的眼前只有黑暗, 就连走路、吃饭这样一些简单的生活也要靠别人帮助, 我多么渴望重见光明, 和你们一样, 看看这个美好的世界啊!孩子们, 珍爱自己这一双明亮的睛睛吧!)

师:从盲人叔叔的生活画面和他的谈话中, 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众生:盲人叔叔因为眼睛看不见, 生活十分不方便;他想看看这个美丽的世界, 但做不到, 他很悲伤;我们要关心盲人叔叔, 关心所有的盲人;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能看到美丽的世界, 我好自豪;眼睛的作用很大, 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

师:对, 眼睛的作用非常大。 (板书:眼睛的作用大)

【活动3】分析辨别:怎样才能保护好眼睛。

师:在平常的生活中, 有一些同学不注意保护自己的眼睛。下面, 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屏幕, 想一想, 屏幕上的几个同学的行为, 对眼睛可能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

(展示多媒体画面:一群同学拿着小竹杆在追赶打闹;一个同学在街道旁的路灯下看书;一个同学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看书;一个同学躺在床上看电视;两个同学一起边走边看图画书等等。)

生:拿着小竹杆打闹, 有刺伤眼睛的危险。

师:那么, 在强光下看书、边走边看书, 我们的眼睛有什么感受呢?下面, 我们到操场上去实际体验一下。

(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实际体验: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看书, 边走边看书等等。然后回教室。)

师:请大家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生甲:在强烈的太阳光下看书, 很刺眼睛。

生乙:边走路边看书, 眼睛不舒服。

师:同学们想一想, 晚上, 在路灯下看书, 躺在床上看电视, 眼睛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甲:路灯灯光很暗, 看书时眼睛很吃力。

生乙:躺着看电视, 时间长了, 眼睛很模糊。

……

师: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屏幕上的几个同学看书、看电视的方法不正确, 不仅眼睛感觉不舒服, 而且时间长了, 很容易损坏眼睛, 使眼睛近视。

【活动4】延伸创新:归纳护眼歌。

师:同学们再想一想, 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呢?请同学们相互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众生:不打闹;不在强光、弱光环境里看书;不躺着看书、看电视;走路时不看书;看书时眼睛离书的距离要适中, 等等。

(师生讨论, 共同归纳并板书护眼歌。)

护眼歌

爱护身体保护眼, 看书要有好光线。

不躺不歪不打闹, 走路看书最伤眼。

一尺一寸一拳远, 不患驼背近视眼。

师: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来朗诵两遍“护眼歌”。

(师生齐诵“护眼歌”。)

【教学反思】

1.创设情景, 引导体验, 有利于学生感知眼睛的重要作用。教学中, 教师让学生蒙着眼睛从书包里取语文课本、到讲台旁饮水机里取饮水, 引导学生充分体验“眼睛看不见”的生活, 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眼睛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盲人的生活, 倾听盲人的心声,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同情心。教学中,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盲人的生活片断, 引导学生在凄凉的音乐声中, 倾听盲人的心声, 然后组织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对盲人弱势群体的同情心。

篇9:《画风》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画风》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15课,课文主要讲了三个小朋友一起动脑筋想办法,把无声的风生动地展现在画纸上的故事。课文塑造的是三个敢想敢问,善于思考的儿童形象,是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要善于观察生活,善于动脑,善于合作,勇于创新。

设计理念

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入手,把重点放在识字和阅读上,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创设情境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但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及创新、观察能力。通过熟读课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培养学生关于动脑,勇于创新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宋、涛、陈、丹、赵、艺、显"7个生字,会写"丹、乌、艺、显、忽、丝、杆、眨、涛、转、斜"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领会文中小朋友的创意。

3、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想象其他的画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遇事要善于动脑筋想办法,想象其他的画风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學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丹、显、丝"等字。

2、能正确流利地读文。

3、初步了解文中三位小朋友是怎么画风的。

教学过程

一、聆听音乐,激趣导入

1、课件出示。

大自然中的声音,感受风声。

2、引入课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大自然的声音,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二、初读课文,趣味识字

1、初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给课文自然段标上序号。

(2)找出文中是谁在画风?用笔圈出来。

[设计意图:读文前明确读书要求,对二年级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趣味识字。

(1)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指名认读。

(2)游戏: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

(3)巧记字形:交流记字方法。

(4)课件出示词语,抢读。

(5)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6)读儿歌,巩固识字。

[设计意图:在识字教学中,由扶到放,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由句到篇,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反复强化认读,使孩子在"学中玩,玩中学"]

三、书写生字,加强指导

1、出示会写字,认读,引导学生分析字形,观察"丹、显、杆"这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书写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2、课件演示"丹、显、杆"3个生字。

3、教师范写。

4、学生认真书写。

5、展示学生作业,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在指导写字上,注意学生的细心观察,写字姿势,交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一定的书写技巧和良好的书写习惯,从中明确写字的重要性。]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思文中的小朋友分别画了什么?

2、出示三幅风景画,问: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画的?并说说是从哪儿读懂的?教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理解内容,体验情感,都要以学生的阅读为前提,因此,这一环节设计了带问读文,让学生在读读中整体感知。]

五、总结全文,激励延伸

小朋友,今天我们学习了《画风》一文的生字、词语,读了课文,和聪明的宋涛、陈丹、赵小艺交上了好朋友,下节课我们将走进课文,学习他们是怎样画风的,相信你们通过学习,在多观察、多思考,也会成为聪明的好孩子!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并激发继续学习的欲望。]

六、个性作业,自主选择

善于积累的你: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喜欢阅读的你:有感情地读课文

喜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灵活机动,让学生自主选择,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是他们学习的引路人。]

七、板书设计

斜斜的雨丝

15 画风 飘动的红旗

弯弯的小树

篇10:《春风吹》课堂教学实录片断摘抄

师:你们知道“冰雪融化、种子发芽、果树开花”在什么时候?

生:在春天。

师:春天来了,暖和的春风吹起来了。大地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学生跃跃欲 试)

师:现在我们看,春风吹,柳枝上有什么变化?(简笔画绿柳)

生:春风吹,柳枝上长满了叶子。

师:“吹绿了”是什么意思呢?

生:因为叶子是绿色的,“吹绿了”,就是长满了绿色的叶子。

师:桃树是什么树?想想第二课再回答。

生:桃树是果树。

师:为什么说“吹红了桃花”呢?(简笔画红色的桃花)

生:就是说,桃树上开满了桃花。

师:(教鞭指着桃花)桃花是什么颜色的?请再说一遍。

生:春风吹,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

师:去年冬天,小燕子和她妈妈到哪儿去了呢?

生:去年冬天,小燕子和她妈妈到很远很远的南方去了。

师:“吹来了燕子”是什么意思?(简笔画燕子)

生:春风吹,小燕子和她妈妈从南方飞回来了。

师:她们为什么要从南方飞回来?

生:因为春风吹,这里变暖和了。

师:还有,冬天,那活蹦乱跳的青蛙也不见了,它们到哪里去了呢?

生:冬天,青蛙都钻到洞里睡大觉去了。

师:春风一吹,青蛙又怎样了呢?(简笔画青蛙)

生:春风一吹,青蛙就醒了,从洞里爬出来了。

(这段教学结束,黑板上就出现一幅彩色的春景图:绿柳,红桃,燕子翻飞,青蛙歌唱。)

师:现在我把句子里的字这样排列起来。(用卡片在黑板上排句子)春风柳树吹绿了。谁知道,空着的地方应该填什么字才合适?

生:空着的地方应该填个“把”字。

师:对。请你来填上。(学生把“把”字卡片填在空格里)

(教师用同样方法指导学生排列另外三句话)

学生齐读黑板上排列的句子。

师:(出示卡片bèi,让学生读准音节后,提问)柳树被谁吹绿了?

生:柳树bèi春风吹绿了。

生:(受到启发)桃花bèi春风吹红了。

生:燕子bèi春风吹来了。

生:青蛙bèi春风吹醒了。

师:说得好。书上的句子和新排的句子有哪些不同呢?

生:书上的句子中没有用“把”,也没有用“bèi”。

生:我们说的和书上的句子中“春风”“柳树”“吹”“绿了”排的地方都不一样,有的在前面,有的在中间,有的在后面。

师:大家想想,句子不一样,意思变了没有?

生:句子不一样,意思没有变,都是说春风吹,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它们的事。

师:有谁会看着图说一段话?(运用黑板上的图画启发学生口头描述)

生:春天来了,春风把柳树吹绿了,把桃花吹红了,把燕子吹来了,把青蛙吹醒了。许多青蛙在草地跳高,大声唱歌。春天真好,春天多热闹!

师:再请同学说一段,要说出柳树、桃花、燕子、青蛙它们都怎样。(用手势启发)

篇11:《狼和小羊》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师:狼看见小羊在溪边喝水,就想把它吃掉。狼想吃小羊,它想到怎样的程度呢?课文第二节里有个词儿,谁能找出来?

生:非常。

师:对!狼非常想吃小羊。谁能把“非常”换成别的词儿?就是说,还可以说成狼怎样想吃小羊?

生:(一个接着一个说)狼真想吃小羊。狼可想吃小羊。狼极想吃小羊。狼特别想吃小羊。

师:狼这么想吃小羊,他心里会怎么想呢?

生:狼心里想:看,小羊长得肥乎乎的,他的肉一定又嫩又香。要是捉住他,我就能美餐一顿了!

生:狼心里想:我肚子饿得咕咕叫,正好碰到这只又肥又嫩的小羊。嗯!可不能放掉他。

师:狼心里是这样想的,他的外表是什么样呢?看看图,说一说。

生:狼嘴里的口水往下滴。

生:狼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羊,两眼滴溜溜地转。

生:我对×××说的有意见:眼不会转,应该说眼珠滴溜溜地转。

生:我对他说的还有意见:他前面说狼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羊,后面又说滴溜溜地转,怎么又动了呢?

师:你们的意见提得好,说话用词要准确,前后不能矛盾。

生:我补充:狼盯着小羊,心里在想鬼办法。

生:我再补充:狼两眼闪着凶光,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羊,心里在想鬼主意。

师:现在谁能把狼心里想的,外部的表现,连起来说说?

生:狼看见小羊正在那儿喝水,心里想:我饿得肚子咕咕叫,恰好碰到这只又肥又嫩的小羊。要是捉住他,我一定能饱餐一顿。想着,想着,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滴,两眼直盯着小羊。

师:好?谁能先说狼的表现,再说狼心里想的。

生:狼看小羊正在小溪边喝水,眼珠滴溜溜地乱转,嘴张着,血红的舌头翻卷着,口水顺着嘴角流淌。他心里想:这只小羊可真肥啊!我正饿得心慌呢,哈!今天我可以吃个饱了。

师:从狼的样子和它心里想的,说明狼非常想吃小羊。狼是个专做坏事、非常残忍的家伙。课文前面说,小羊是在溪边喝水,他根本没做得罪狼的事。那狼怎么吃小羊呢?

生:狼故意找碴儿吃小羊。

师:什么叫找碴儿?

生:(一个接着一个说)找碴儿就是找借口。找碴儿就是掰错儿。找碴儿就是挑刺儿。找碴儿就是找麻烦。找碴儿就是找不正当的理由。找碴儿就是找假理由。

师:故意找碴是什么意思?

生:故意找碴就是存心挑刺儿。

师:说得对。故意找碴就是有意地找毛病,存心编造理由。这说明狼是很狡猾、很阴险的。谁把狼第一次找碴儿的话读一读?要读出故意找碴儿的语气。

(生有感情地读狼说的话。)

师:“你安的什么心?”这一句里的.“安”是什么意思?

生:安的什么心,就是存的什么心。

生:安的什么心,就是怀的什么心。

师:安的什么心,还可以说是打的什么主意,常指不好的念头、想法。这句话是狼责问小羊打的什么主意,怀的什么想法。读时要用责问的口气。谁再读读狼说的话。(一学生重读狼说的话。)

师:大家一齐把第二小节读读。读时要把“非常”“故意”“弄脏”“什么”读重些,还要注意狼说话的语气。

(生有感情地读第二小节。)

师:狼第一次找碴儿后,小羊说了几句话?

生:两句。

---------------------------

师:小羊说的第一句话是个反问句。谁能不用反问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我不会把您喝的水弄脏。

师:对,“怎么会”就是“不会”。反问句的答案在句子里含着,不需要别人回答。用反问句比用一般叙述句更有力量,这里更加强调小羊不会把狼喝的水弄脏。小羊不会把水弄脏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读小羊说的第二句话。)

篇12:《画风》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2、教学重点是展髋立腰腿向上,教学难点是支持的稳定性 下面开始我的片段教学

集合(收拾)立正 向右看齐。教师直接做动作,形象到位 口令有力

“同学们站的非常的直,是一个顶天立地的人,那么如果反过来变成立地顶天的人,会是什么样呢?诶张三同学说的非常好,她说人啊就变成倒立的,这一堂课啊我们就来学一学肩肘倒立,(老师同时拍打相应部位示肩、肘)”

这个动作有一定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同学们互相帮助,认真观察、认真练习,能不能做到呢。接下来我们就看看你们同伴间配合的默契不默契。第一个游戏双面胶。向右转。班长带队绕操场跑。双面胶 背对背 双面胶贴掌心,双面胶贴脚尖。121 121 双面胶贴垫子。接下来我们就在垫子上做热身操

集合(手势 4321 非常快)请第一组第二组同学先蹲下,刚才啊 我们在垫上做了八节的热身操,同学们啊都有点微微出汗了,接下来我们就进行肩肘倒立的学习,先看老师做,在观察过程中带着问题,“什么叫肩肘倒立呢,待会儿我让同学来回答”(老师进行标准肩周倒立示范)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刚才。老师现在换一个方向再做一遍动作,请同学们注意观察 张强同学说的好,她说老师啊 肩跟肘支撑着整个身体,我们的肩跟肘还有腰形成一个三角形支撑着我们整个身体,接下来啊我们来做一个练习叫做老鼠收紧,口诀是 屈肘内夹手叉腰,(动作示范随时随刻)跟老师说一遍“屈肘内夹手叉腰”(同时老师做动作)123 夹紧123夹紧。刚才同学们都做得很好,接下里我们做另外一个练习,海豚顶球,哪位同学看过海豚顶球呢,对了,某某同学说得好,对了海豚啊从海面上跃起来头啊碰到球。先请同学们把球举好老师来碰这个球。。身体先手相牵然后身体向后滚动这是为了待会儿能够跃出水面,形成向上的动力,然后记住展宽立腰腿向上,就可以向上脚尖碰到球,,然后退碰到球了。。这个动作又一个口诀展宽立腰腿向上,跟老师说一遍,各小组长带着自己的队员去练习一下。(诶 大家看一看他这个动作为什么脚碰不到球啊 同伴说得好向后滚动时太慢这样就没有向上的动力)要收先向前碰到脚尖再向后滚动,展髋立腰。。来预备1(手势)2(手势)3(手势)。非常好 李强特许你个子这么高,为什么碰不到球啊,你找到原因啦 脚没直,来试试看。恩很好。集合(依旧带声54321)这次比上次做得好集合还要快刚才我们呢做了6次练习,每个同学都体会到,接下来我们要把老鼠夹子和海豚顶球结合在一起做,教师示范待会同学分组做的时候保护帮助同学的动作。分组练习老师下组讲解。某某同学。做得好为什么 某某同学做的不好。为什么呢,,来再做一次 顶住 非常棒 同学都用掌声来表示对你的肯定。来继续练习集合(无声仅手势54321)老师这次没有出声音,你们都知道到这里迅速的排好队。

请同学示范。好 完成的很好 你们也可以的 接下来给大家机会请同学们独立完成看你们能不能完成。。好开始练习

(速度再快一点。。展宽立腰,,非常棒。集合 无声无手势 依旧可以迅速集合 点评刚才动作)

分组介绍 这个能是需要帮助完成的,这个是可以独立完成的,,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可以完成的项目 分组分程度练习

篇13:小数教学片断分析

教学片段一:小数点认识的教学 (教师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小圆点“·”)

师: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猜猜它可能是什么?

生1:我想到了小数点。

师:哦!别的同学还想到了什么?

生2:这个小圆点像芝麻。

生3:像小小的眼睛。

生4:像小蝌蚪。

教学片段二:小数组成部分的教学

师:每个小数里都有一个小数点, 仔细看, 小数点还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 你能给它们起个名字吗?

生1:数点前面的叫前面数, 后面的叫后面数。

生2:小数点前面的叫整数, 后面的叫小数。

生3:小数点前面的叫大数, 后面的叫小数。

教学片段三:小数读法的教学

师:10.560应怎么读呢?请你试着读一读。

生1:十点五百六十。

生2:十点五六零。

生3:一零点五六零。

师:有这么多种读法。到底谁读得对呢?请同学们来评一评。

生4:我认为第一位同学读得对。

生5:我认为第二位同学读得对。

生6:我认为…… (很多学生在座位上大声发表自己的意见)

以上是一位青年教师在执教“小数的认识”一课中的几个教学片断。在听课的过程中, 笔者一方面强烈地感受到了这位青年教师在践行数学新课程理念上所作出的努力, 另一方面却总觉得有点不对劲。如知识只能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获得吗?教师为什么不作有效的讲解呢?教师在教学时这样处理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教学就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吗?……于是笔者带着种种疑问, 在课后就上述几个教学片断与执教老师进行交流。

笔者:李老师, 你在让学生认识小数点时, 为什么要让学生猜想一下呢?

李:让学生猜小圆点是什么, 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引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使学生的思路开阔一些。

笔者:李老师, 让学生给小数的两个组成部分取名字, 你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作用吗?

李: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对小数各部分的课前认知程度, 同时也希望学生能发散思维、自主探究, 有比较精彩的发言。但在教学中效果并不理想, 所以我也在思考, 可能直接传授会更好。

笔者:教学小数的读法时, 先让学生试读“10.560”这个小数, 然后再让学生评判谁读得对, 在教学中花了很多时间, 这样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应该发挥什么作用呢?

李:“10.560”这个小数对于不会读的学生来说, 可能有很多种不同的读法。让学生先试着读一读、评一评的目的是想让学生自己探究发现并学习新知识, 当学生的观点不同时, 他们心里才会真正产生讨论合作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 笔者认为教师应发挥好适当的引导作用, 但有时还真不好调控。

二、思考

1. 在引导学生探究时不要忽视了传授

在上述教学片断中, “小数点的认识”、“小数的组成部分”、“小数的读法”这三个知识内容, 笔者认为都没有必要让学生探究, 应以教师的传授为主, 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课本获得。因为这些知识的产生, 较少是数学上的逻辑拓展, 更多的是一种人为约定, 让学生探究, 学生也探究不出个所以然来。如“小数的组成部分”教学片断中让学生来“取名”的做法, 我们在很多公开课中都可以看到。笔者认为大多是教学上的一种“噱头”行为, 不可随意模仿。为使学生能正确、迅速掌握知识, 教师对这些知识就必须作深入浅出的讲解, 即“该出手时就出手”。令人欣慰的是, 这位青年教师已初步认识到了这点。

2. 在体现学科整合时不要让数学走样

在“小数点认识”的教学片断中, 我们发现这不像数学课, 像是语文教学中的“看图说话”。这种现象在时下的一些数学课堂中经常发生。在这里, 当有一位学生说“这个小圆点像小数点”后, 教师还让学生猜, 学生说出了像芝麻、像小小的眼睛、像小蝌蚪等之类的形象性比喻。如果是在语文课中, 这应该是很成功的“看图说话”, 但在数学课中, 这样的教学很值得商榷的。在与执教老师的交流中, 教师说这样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表面上看似乎并无过错, 但我们再一细想, 却不难发现这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偏差。在数学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应该从数学的角度出发, 应是一种数学思维的训练, 这与语文教学中“看图说话”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不同的。让学生认识小数点时, 实在没有让学生猜想的必要, 当第一位学生说出“像小数点”后, 教师就应顺势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3. 在倡导师生平等时不要使课堂失控

篇14:《画风》课堂教学实录(片断)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1~4节,知道了陈秉正是个教练组长,特等模范、他年老体壮,技术第一、教活严格。这课我们学习第二段。这段中的第5、6、7、11自然段写了队秉正的手有三个特点。请一位同学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大家认真听,看看这自然段通过写什么事例要说明陈秉正的手有什么特点?

(一学生读后讨论)

生:这节通过王新春怕和陈秉正握手的事说明陈秉正的手像钳子那么硬。

生:不,这个例子不是说明手硬,而是说明陈秉正的手有力。

生:我同意×××的意见,如果陈秉正的手光是硬没有劲,就不会夹得王新春的手那么疼了,应该说陈秉正的手很有力。

师:×××和×××理解得较透彻。这个例子的确说明陈秉正的手有力。(板书:有力)

这个例子中有一个句子特别能说明陈秉正的手有力,请划出来。

(学生划第5自然段末句随即汇报朗读)

师:大家想这下面一自然段通过一个什么例子说明陈秉正的手有什么特点。

(指各读后,学生讨论汇报)

生:这自然段,通过陈秉正和那个中学生抓柴的事例说明陈秉正的手很硬。

师:对,这个例子是用什么手法写出陈秉正的手坚便呢?(板书:坚硬)

生:是用对比法。

生:我同意××的意见,是用那个中学生的手与陈秉正的手同样往土里抓柴,陈秉正先后抓了四大把柴,手都安然无恙,而那个中学生的手一抓就被刺破了中指,作者通过这个鲜明对比,显示陈秉正的手非常坚硬。

生:我还补充一点,这自然段里,王新春最后的话,用对比的手法说出陈秉正的手跟铁耙一样坚硬。

师:的确如此。陈秉正的手那么坚硬有力,究竟他的手是什么样子的?请大家轻声读一读第7自然段。

(学生自由轻声读后汇报)

生:陈秉正的手很难看。

生:不,如果说陈秉正的手难看,就和那个中学生一样鄙视陈秉正了。

师:那么“鄙视”是什么意思?

生:鄙视是轻视,看不起的意思。

生:我不是鄙视陈秉正,课文里写那两只手确实跟一般人的手不同。

师:这是事实。陈秉正的手的确与众不同(板书与众不同)究竟他的手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

(老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读书,让学生了解陈秉正的手掌--四方 指头--粗短,外面--茧皮 整个----

师:这手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

生:这手是按手掌、手指到整个手的顺序写。

师:对。是由部分到整体的顺序写的.。那么它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写的?

生:是通过比喻的手法来写手的样子。

生:我补充一点,除了比喻,还有一般的叙述,例如“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个指头都伸不直。”

师:你讲得很好。你认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这样写使人对陈秉正的手有深刻的印象。陈秉正的手的样子确实与众不同。

生:我同意×××的意见。此外,还使读者从字里行间看到作者是有意识证明,由于他的手长成这样坚硬有力,才会使王新春怕和他握手,才会使他能往地里抓柴不被刺破。

师:××能联系上下文读书,体会得很深刻。那中学生对陈秉正这双手为什么“不欣赏”,“有点鄙视”呢?

生:因为这双手太粗糙,不好看,所以这个中学生不欣赏。

生:××只是从表面看没有从实质看。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我与××有同感,即那中学生只注意外表美,不注意心灵美。

师:这是一双手,何来心灵美呢?

生:下一自然段讲了他们家乡面貌的改变都是靠这双手,那么,这双手虽然不好看,但是很实用。

生:是呀,那中学生没有想到,这双表面不好看的手,能做多少对大家有益的事,所以他不欣赏还有点儿鄙视。

师:那中学生不欣赏陈秉正手的样子,由于他不理解这双手,因而对这双手有点儿鄙视。可是陈秉正对自己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得是“足以自豪”的,这是什么原因?请大家默读第11自然段,并划出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重点句。

(学生默读划句汇报)

生:我划了“他那双手不但坚硬而且灵活。”因为这递进句说明了陈秉正的手的两个特点。

师:从这递进的句式看,作者的意图是想在这自然段里写手的哪个特点?

生:作者要写手坚硬和灵巧。

生:我不同意××的意见,从句子看,重点在后面灵巧,前面已经举了两个例子说明手坚硬,作者写这个句子目的是要在后面写手怎样灵巧。

生:我还补充一点,这句不但是递进关系的句子,而且也是过渡句,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就是说,下面要写手灵巧这个特点。

师:讲得有道理。那么,作者用了哪些事例写出陈秉正的手的灵巧能干?(板书:灵巧能干)

生:作者用了编生产用具和编儿童玩具这两个例子说明他的手灵巧这特点。

(板书:用具玩具)

师:这一自然段是分五层写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把这段划分层次。

生:第一句是第一层,它讲了陈秉正对自己的手的态度。第二句是第二层,它是过渡句;第三句概括写他爱编织,第四句是第四层,写编生产工具,破荆条不用牛角塞子;第五句--第七句是第五层,是写做细活,编“叫哥哥”笼子。

师:你们同意吗?(学生齐答,表示同意)

(学生自由朗读第11自然段后指名分层朗读)

师:陈秉正的手坚硬有力,与众不同,灵巧能干,究竟他的手是怎样磨练成的?请一位同学读第8自然段。(指名朗读)

生:陈秉正的手是在劳动中练出来的。

生:陈秉正的手是在开荒垒堰中练出来的。

生:陈秉正的手是在改造家乡的艰苦劳动中练出来的。

师:所以王新春最后怎样说?

(学生齐读这节最后一句)

师:这是什么句?它是什么意思?

生:这是反问句。

生:这是反问句,它的意思是:没有陈秉正的那两只手,这里还是一片荒坡。

师:能把这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吗?

生:没有那两只手,这里还是一片荒坡。

师:对,反问句有强调作用,它强调了没有艰苦的劳动,这里仍然是荒坡,决不会有如今的良田。(学生再读反问句体会感情)

师:那个学生听了虽然有点儿后悔,可是还自我解嘲地说:“怨不得我们学习得慢,原来是没有那样的两只手!”他的话对吗?

生:不对,他想长成陈秉正那样的两只手。

生:××讲得不对,那中学生原谅自己学得慢,把学得慢的原因都归在自己的手没有陈秉正的手那么硬。

生:其实那中学生的话错在他根本忘记王新春的话,陈秉正的手是在艰苦的劳动中磨练出来的。他不知道自己学得慢是没有艰苦的奋头精神。

师:讲得对,从那中学生的话中,可见他只看事物的表面,没有看事物的本质,看不到自己学得慢的根本原因是缺乏长期的劳动磨练,缺乏艰苦奋斗、勤学苦练的精神。

师:“自我解嘲”是什么意思?为什么那中学生要“自我解嘲”?

生:自我解嘲的意思是:自己感到难免要受嘲笑,因此就勉强地辩解。

生:那中学生之所以要自我解嘲,是因为他听了王新春的话后有点后悔,不应该鄙视陈秉正的手。但是又下不了台,就为自己的鄙视辩解。

生:那中学生要自我解嘲的原因,还有他至今还不知道,自己学得慢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艰苦奋斗的精神。

师:所以陈秉正一本正经地教训他,怎样教训?(指名读第10自然段陈秉正的话。)

师:同学们默读陈秉正一本正经地教训那中学生的这番话,看它一共有几句?每句是什么意思?(学生默读后汇报)

师:“学成我这手”是什么意思?

生:学成我这手是指学习他的手坚硬有力,灵巧能干。

生:学成我这手是指学陈秉正技术第一,学他艰苦奋斗精神。

师:答得好。“长成我这手”又是什么意思?

生:“长成我这手”是指和陈秉正的手一模一样。

师:这段话的第二句讲了什么内容?

生:这段话的第二句讲了陈秉正的手是怎样练成的。

师:陈秉正说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的原因是什么?齐读这段话的第三句。

(学生齐读)

师:谁能把陈秉正这段话的含义讲讲?

生:不要学手的外表,要学手的精神。

生:要学习陈秉正艰苦奋斗的精神。

生:陈秉正不是单叫向他学习,是要学习上一辈人的勤学苦练。

师:这一番话告诉我们,陈秉正那双坚硬有力,灵巧能干的手是在长期艰苦劳动中磨练出来的。以后无论劳动条件改善得怎样,都是要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建设祖国的本领。

师:陈秉正说这番话时的语气怎样?

生:陈秉正说这番话时是一本正经的。

师:为什么要“一本正经”?

生:因为这是文章中心。

生:不对,因为陈秉正认为这个中学生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要严肃地教育他。

生:这是陈秉正关心那中学生的成长,怕他走弯路,所以语重心长地教育他。

师:那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段话,读出一本正经的语气。(学生自由朗读后,指名分角式读三人的话。注意读出感情来。)

师:请概括第二段的段意。(略)

师:××你现在明白了课前你提出的问题:文章第一段写陈秉正教人做活要求严格和他的手有什么关系了吗?

生:明白了。陈秉正能干的手是靠艰苦奋斗的精神磨炼出来的。

生:除了这些,还体现了他自己勤学苦练技术第一,还教活严格,真不愧为劳动模范。

生: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学习他的手,其实是要学习有这双手的人。

师:对,××你的问题解决了吗?

生:解决了,文章开始先写人,是先在读者心目中树立陈秉正这个特等劳动模范的高大形象,陈秉正人好,值得学习,那么他长成那样一双与众不同的灵巧能干的手就令人信服了。

上一篇:亡羊补牢的作文300字下一篇:携手公益,与爱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