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2024-07-12

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通用14篇)

篇1: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作者/李 真

摘 要:课堂教学创新的关键在于“教学设计”的四方面要素:目标设计、内容设计、策略设计与检测评价设计,这也就是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路路径。课堂教学创新以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能、优化教学过程作为其归宿。

篇2: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创新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唯有遵循原则按照规律去创新,才能把握创新的本质,实现创新的有效价值。

课堂教学创新之源是“课堂教学设计要素”,包含四个方面: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策略设计、效果检测与评价设计。因此,课堂教学创新就是要基于教学设计要素中的一项、几项或综合各项进行改革创新,施教者要从教学执行者向教学研创者的角色转变。

二、课堂教学创新的思路与途径

1.教学目标设计创新

确定教学目标,宏观的依据是“培养模式”,如CBE、双元制、MES、宽基础活模块(KH)等。教学目标设计创新就要依据本校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模式来开展。

确定教学目标的中观依据是“课程标准”。文化课的三维课程标准分为知能目标、过程目标和情感目标。而专业课的标准则为专业能力目标、方法能力目标和社会能力目标。作为新型产物,“课程标准”的提法对课堂标准的全面确立与落实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

确立教学目标的微观依据是班级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接收能力,还应根据学生实际水平的差异,制定分层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这是当前职教界正在大力探索的新课题。

2.教学内容处理创新

教学内容的处理,即指教材的处理。中职课堂教学中教材的处理与创新,有以下几个切入点可供尝试:

(1)深挖教材内涵,区分处理两类不同的教材。一类是较为浅显简单的教材,采取化“易”为“难”、化“简”为“繁”的策略,将表面浅显的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处理,提高教学效益;也可联系后续内容开展教学,做好前期铺垫。

一类是较为深奥繁杂的教材,采取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策略:

第一,运用直观手段(如实物、图片、PPT展示)和实例手段(如案例分析、情景操练等);

第二,设计学案、任务书等,对教材内容加以梳理分解;

第三,简化教学过程,突出重点内容,以“点”的突破求得“面”的收获。

(2)课程整合。做中教、做中学,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和探索项目课程教学等。

(3)设计开放性的教学内容,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培育他们的发散思维、延伸思维、求异思维、创新思维能力。

3.教学策略创新

(1)教学方法创新。要深入学习和应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任务导向、案例教学、分层教学、情景教学(仿真操作及训练)、项目教学、研究性学习。

(2)教学过程安排的创新。

一是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管理论文 )如实行环形坐班制、分小组坐班制;导师制、导生制;开设职业仿真课堂、在真实场所实行开放式教学等。

二是师生角色分配创新。教师要向教学促进者的角色转化,从传授知识的角度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应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三是师生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创新。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和谐整合,要把课堂中尽量多的时间分配给学生,充分向学生提供体验教学活动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和创新。

(3)学法指导创新。大胆应用任务导向、自学指导、学案引导等手段,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4)教学辅助手段(特别是多媒体课件)创制的创新和灵活应用的创新。

4.教学检测与评价创新

(1)评价内容创新。依照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实施全面综合的评介或就某一项重点目标进行侧重评介等。

(2)评价范围创新。定性评价、定量评价或二者结合的评价,过程评价、终结评价或二者结合的评价等。

(3)评价标准创新。标准化评价、开放性评价或分层评价等。

(4)评价主体创新。可实施师对生、生对师、生对生、学生自我等评介方式或多种主体结合评介等。

(5)评价对象创新。全班评价、分组评价、个人评价或结合多种对象的评价等。

(6)评价形式创新。口头评价、书面练习评价、产品作品评价等。

三、课堂教学创新的归宿

课堂教学创新,要注意目标的适中性、内容的整体性、策略的针对性、评价的客观性。

课堂教学创新绝非形式上的标新立异,全面实现三大目标才是真正目标与有效归宿:一是要极大提高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效率;二是要极大地提升教学效能,即全面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三是要极大地优化教学进程,营造愉快和谐的教学课堂。

篇3: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路径创新研究

21世纪, 是一个人才的时代, 社会想要发展, 就必须重视人才的培养。在我国教育体系发展中,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大力倡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型人才的时代背景下, 体育教学也越来越重要, 体育教学作为中职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科, 突破传统的体育教育模式, 改革创新中职体育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体育教学跟其他学科的教学不一样, 它有着独特的优势, 是其他学科所不能代替的。但是, 据调查研究显示, 我国部分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的教学方式仍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 教学内容以书本方式为主, 缺乏新颖性, 照本宣科, 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让课堂气氛无聊沉闷;课外活动项目也陈旧重复, 教师“命令性”主导体育活动, 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接触不到体育课本以外的新鲜事物, 这样就严重打击了中职学生对体育课的积极性, 厌学情绪高涨, 甚至还会导致个别学生逃课行为的发生。体育学科的不及格, 就严重影响了我国对于全面型人才发展的培养要求。

身体乃革命的本钱, 如果身体不好, 就不能很好地为国家做贡献。随着我国中职体育教学课程的不断深入改革, 中职体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 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还要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团结互助的精神。因此中职学校应重视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教师也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 采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方式, 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创新性,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加强学生体育素质的修养, 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为国家发展建设提供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2我国中职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2.1传统陈旧的体育教学根深蒂固

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中, 学校及教师普遍都认为学生只要学好语数英这3门主要的功课就行了, 而把体育教学认为是辅助学科, 可有可无, 有时一些主课老师甚至强行“霸占”体育课来补其他课程的教学进度;在体育课堂上, 中职体育老师对课程安排太过拘泥于课本知识, 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形式化教学, 教学内容枯燥无味, 忽略了体育教学的实用性和学生的参与主体性, 严重打击了学生对于体育学科的积极性, 阻碍了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

2.2体育教学目的不明确

目前, 在很多中职学校中, 体育教学只关注最后的考试成绩, 体育教学评价过于客观化, 觉得只要学生单纯的体育技能及格就行, 并没有了解体育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一种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上只专注于教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体育技能, 有基本的锻炼达到健身效果, 完成学校教学任务即可;另一种是体育教师在课堂中教授学生一些较难动作, 觉得学生掌握了那就达标了。这两种教学方式都是教师体育教学目的不明确的表现, 这样的教学严重打击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的兴趣, 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尤为不利, 导致学生出现读死书、不爱运动的现象, 让体育教学失去了它的教学意义。

2.3中职体育教师整体素质较低

由于中职院校在社会上认可度不高, 社会地位性较低, 因此教师进入的门槛也相应较低, 正是因为教师的认识和能力有限, 所以在对学生体育教学上的要求也随之降低, 许多中职体育教师在授课方法方式上随波逐流, 没有创新思想, 不重视学生的体育发展需求, 因此很难在体育教学上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学生的体育素质也没办法提高。

3中职体育教学改革路径创新研究

3.1打破传统教育观念, 创新体育教学

21世纪, 我国对人才的发展要求也越来越全面, 中职的体育教学也应该积极响应国家全新教学理念的号召, 打破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 从实际出发, 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需求等方面来创新出新的体育教学方式, 将课堂上理论学习与课外的实践训练相结合, 让学生能更好地学以致用, 而不是只会“纸上谈兵”。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乐观向上的态度, 在体育学习中加强自身素质, 保证身心健康的统一, 进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3.2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学生学好一门知识, 兴趣的有无至关重要。因此, 中职学校和体育老师应该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 创新体育教学内容, 不拘泥于陈旧的传统教学内容, 根据学生发展的特点和兴趣, 让学生多多参与其中,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选择的习惯。教师要灵活安排教学内容, 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如将体育教学运用于游戏之中, 寓教于乐, 这样不仅吸引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还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到体育的巨大魅力, 掌握体育知识的同时也加强了体育锻炼, 学生学习方式从被动的“要我学” 变成主动的“我要学”方式。

3.3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师生共同进步

不管在什么学习中, 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永远不变的, 在中职体育教学中也是一样。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 在学习中自主探索新知识并掌握新知识, 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起来, 在遇到问题时要主动寻求帮助, 发挥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教师也要时刻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适时鼓励学生,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任务, 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3.4加强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培训, 构建高素质队伍

在中职体育改革创新中, 体育教师的地位举足轻重, 教师的职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质量的优劣。所以, 加强中职体育教师的职业培训, 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体育教育队伍尤为重要。中职体育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教学理论、新进的教学方法, 还需要有过硬的体育技能, 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符合新时代体育教师的职业要求。要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中职体育教师, 教师要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教育部门以及学校也要根据中职体育教学的发展要求, 为教师们提供更多进修深造的学习机会, 在职称评定、学术奖励等方面鼓励在教学中取得优异成绩的老师。

4结语

综上所述, 新时代发展背景下要求人才全面发展, 中职体育教学的好坏也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 改革创新中职体育教学路径刻不容缓。发展创新中职体育教学方法和内容, 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主动性, 对促进学生的身体及身心协调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 也为中职学生进入社会贡献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范莉莉.论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5 (2) :102-104.

[2]徐崔华.中职体育教学改革的创新路径探究[J].青少年体育, 2015 (5) :71-72, 125.

篇4:中职学校德育教学的创新路径研究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学 创新路径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51-01

中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为高职院校输送大批优秀的学生,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众多的实践型人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职教育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同时,由于中职学校的在校生大多处在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萌芽时期,性格和思想意识极不稳定,加之当前传播方式多样快捷,互联网等信息平台大范围普及,中职学生极易受到来自各方面信息和意识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抓好中职学校德育教学显得格外重要。广大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革新思维,从外部环境变化的特征出发,从学生个人特点出发,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促进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实现新发展。

1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1 思想意识落后

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在思想认识方面存在一定的误区,个别中职学校的管理者对思政教育不重视,认为中职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只要中职毕业生实现了顺利就业即可,而德育教学的作用不大,甚至是可有可无,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没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如果在德育教学方面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则会分散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和精力,结果往往得不偿失,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教学资源没有向德育教学集中的问题。

1.2 教学内容滞后

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的内容滞后,很多内容还停留在应试教育时期,这些内容枯燥,乏味,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激发不够。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形势下,用人单位在招聘的时候,不光要看应聘者是否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更要看应聘者能否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能够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意识。同时,随着外部形势的变化,学生的个人思想意识也会发生很大变化,外部的信息和思想意识纷繁复杂,中职德育教学如何发挥主渠道作用也值得探讨。

1.3 教学方式陈旧

当前,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的教学方式陈旧,很多教师还是将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上,老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没有被充分重视,造成了学生厌学、逃避思想政治教学的现象,严重阻碍了德育教学作用的发挥。

1.4 教师素质不高

当前,中职德育教学工作者的素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教师对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的热情不高,知识结构陈旧,创新教学方式的主动性不强,习惯于照本宣科,沒有顾及到学生的接受现状。同时,由于激励制度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们干好干坏的差别不大,尤其缺乏进行积极教学革新的动力和积极性。而且,很多学校对德育教学不重视,教师外出学习、考察的机会不多,知识更新也很慢。

2 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创新路径

2.1 提高重视程度

各级中职院校的管理者一定要从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和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客观公正地看待德育教学工作,要真正从思想意识上重视,在教学资源配置上,资金投入上下大力气。要充分理解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意义,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个人发展的重要作用,要突破眼前利益的束缚,从学校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角度出发,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中凸显对德育教学的重视。

2.2 革新教学内容

要大力革新德育教学的教学内容。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个性化特点,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出发,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要合理选用教材,将教学内容跟业务课程有机结合,让学生们真正意识到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让学生真正理解到德育教学对于个人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将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精神等引入到中职德育教学中来,用先进的理论来指导学生,引领学生,实现学生个人的良好发展。

2.3 改进教学方式

要改变落后呆板的教学方式,要多与学生们进行交流沟通,深入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点,了解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努力营造宽容、自由、高效、和谐的课堂环境。要努力更新教学设施,引入多媒体等高新技术手段,丰富教学的方式,通过高新技术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促进学习效果的实现。

2.4 进行心理疏导

中职在校生一般处于个人成长的青春期,思想观念和道德意识正处在萌芽状态,对外部事物的分辨能力不强,心理承受能力也有限,遇到生活和学习中的一些挫折和问题,很难正确面对和化解,极易产生各种偏激的想法,甚至做出一些冲动的行为。因此,在德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心理疏导,对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和情绪问题进行及时的了解,对严重的要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制定针对性措施,帮助这些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2.5 形成教育合力

中职德育教学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要通过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形式来宣传德育教学的重要作用,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学生们了解到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增强接受德育教学的主动性。要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寝室文化建设,丰富德育教学的载体和平台,在校园内进一步营造“拼搏向上,自强不息”的道德风尚,形成德育教学的强大合力,为中职德育教学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

参考文献

[1]侯灵华.关于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几点看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0(8).

[2]邹焕英.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创新[J].学周刊,2013(12).

篇5: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一、在课程设置中突出实践性

明确课程的实践性、保障实践课时是提高实习教学效果,开展实践性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目前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多采用学科课程模式,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完整性,在实际教学中与其他科目的联系明显不足,理论脱离了实际只能是泛泛而谈。因此,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应当注重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发挥学生个体能动作用,使学生对专业技能掌握度得到提升,同时将实习教学落实到实处,使学生能够充分将技能、理论、现实联系起来。在已有的中职财会专业中渗透实践活动课程,不但对学生的专业知识积累给予了巩固提高,还锻炼和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一方面应当开展阶段性课程实训,以学生技能训练为主,增强课时规划,合理安排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多花时间加强学生会计专业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设置综合实践课程,加强对学生作业流程和较长时间阶段学业的综合性结合,使学生能够健全其专业技能技巧与理论体系。

二、建立稳定的实习训练基地

会计专业极强的实践性和其对口工作的繁重均决定了此专业学科的学习和教学需要超长时间的实践训练为辅助,而实践活动的.开展必须以实习训练基地为基础。实习基地主要分为校内手工模拟实训环境和校外企事业单位实地实习场所。因此,一方面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融会贯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应针对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内容,对学生实施模拟实验,在此之前,还应当进行广泛地、大量的社会行业考察和取证,仿真企业实际情况制作实验资料,准备好票据、计算工具、办公软件以及模拟现实办公环境等,使学生能够产生置身企业本身的感觉,使学生的实际操作活动达到最大效果;另一方面,校方应当与校外企业建立友好深厚的联系,在取得校外企业支持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实习小组在企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中的定期实习活动,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接触财会业务,将学生在学校模拟实验室中获得的操作经验与现实工作进行比对和验证,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会计专业技能知识的积累和提升,还能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加强会计专业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先锋,在中职会计专业实习教育中,教师的专业指导和监督尤为重要,加强教师素质就是发展教学动力。首先,在已有的教师队伍中开展广泛的相互交流学习和继续深造学习活动,多开展教师之间的教学研讨会,出尽教师之间创新教学思维的传播和借鉴,鼓励教师进行在职学习,并对取得更高职称的教师以更高水准的待遇,使教师队伍从内部得到改善和提升;其次对教学人员的录入要进行严格把关,在应聘队伍中采取择优录用的办法,优先聘用受教育水平、专业知识水平较高的人员,从源头上做好教师素质建设工作,再次是加强教师队伍与外界专业人员的联系,可以让教师也参与到校外实习活动中去,使教师接受实践工作的洗礼,还可以邀请校外甚至是国际上的会计专家来校进行教学串讲和教学讨论活动,增加教师对外界先进理论的吸收效果。

四、开展实践性考评

篇6: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湖北省仙桃市毛嘴高级中学

袁 伟

433008 QQ:23488433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美术院校层出不穷,招生量也大大增加,社会对于美术的应用也逐渐的增多。而现今的高中美术素描教学当中,一直沿用的全因素素描教学法过于专业化,无法给学生们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不符合现代高中生应试的特点,本文就是从基础的素描教学来谈谈如何对高中美术素描教学进行改进。

关键词:当代高中 美术素描教育 创新路径 深入三步法

在社会发展飞速的今天,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已经不仅仅是科技型人才,因为在有的领域内,也需要大量的富有创意思维的艺术性的人才,对于设计类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大大的增加,例如,服装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装潢设计等等,所以,为了培养这些富有创意的艺术型人才,我们就必须注重高中美术的基础教育,这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打下良好基础的重要性

我们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或学习,或工作,都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为今后的发展铺好路。同样的,在高中美术课程中,素描则为美术的基础,素描是一项重要的前提,它是针对主题事物进行准确的客观表现,这也会为学生的身体各部位的协调性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于我们刚刚入门的高中师生来说,素描是最基础的造型课,也是必考的科目。素描的基础课程几乎都是相同的,由于高中是学习美术的入门,也是刚刚接触素描,学生对于比较专业的知识还是很匮乏,所以就需要老师对学生作一个基础指导,这里就需要老师的耐心与细心,使学生能够从其表象来感受真实的物体,让学生能够将物体能够艺术化的表现出来,高中的素描教学必须要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能力为主要目的。

二、素描头像的“三步法”

下面就以素描头像写生的例子来对基本画法进行研究:

作画之前,我们先要观察对象,做到对所表现对象印象深刻,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的构思,对人物的特点加以分析:

1、头部大体形状及五官特征;

2、黑白灰关系的安排;

3、五调子的处理;

4、空间关系等。经过仔细的观察对人物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以后开始作画。

我教学的基本步骤如下:

1、构图、勾形。先认真观察对像的特征,确定头像在画面中的大小、位置,用直线勾出

大致的轮廓及明暗交界线。一定要将头、颈、肩的关系布局好。

2、检查形体。退好1米左右,认真用“平移法”检查形体与对像的差别,重点是比例、结构、透视关系。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好。

3、铺大关系。在形体、结构、透视检查好的后,可以从明暗交界线入手,铺大的黑白灰关系,区分受光部与背光部,把眼角,鼻翼,嘴角及五官的具体位置确定好。

4、深入刻画。因皮肤结构柔和,故在深入刻画时,受光部要尽量少画,而应重点刻画眼、鼻、嘴以及脸颊的明暗交界线等部位。要将脖子理解为一个圆柱体,不必过多刻画。只把大的关系交待好。

5、整体调整。保持画面大的素描关系明确、对比响亮,在此基础上可采取“纸笔擦、橡皮提、细刻画”的“三步法”,将头发、五官、阴影等部位处理得柔和、整体、有空间感。努力将细入刻画与画面整体效果结合好。

6、完善画面。多退后检查整体效果,时刻不要忘记了结构、比例、透视的关系,更要严谨对待细节服从整体,人性服从共性。把人物的精气神体现好。

从以上这几个步骤可以看出,真正的学会素描头像,是要在不断的练习中才能慢慢的体会、学会,基本技法就会一点点积累,逐渐的扎实起来。我要求学生多细心观察、多认真比较、多耐心刻画、多退后检查。

三、素描的关键是实践

素描是美术的入门,也是绘画跟所有美术造型的基础,它是一门非常精深的艺术形式,同时,也只有不断的练习,长时间的积累经验,才能取得成绩,这也为今后的美术道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成绩。还有一点,也是极为关键的一点,有的时候,我们在绘画之前没有感觉,这个时候,就应该学会思考,仅有勤奋练习,那进步空间会相当的有限。在学生学习素描的时候,还要尽量的让学生们自己去摸索不同的艺术风格跟绘画理念,让学生摆脱书本中原有的局限性,在学生面对素描的对象时,思维能有拓展,更加的对美术有兴趣跟积极性,同时也为今后的美术事业跟艺术创作铺路。

高中的素描教育工作中,要尽量做出长期与短期的规划。一般来讲,素描的教育工作是为长远的目标所着想的,因此,分阶段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在不断的磨练当中来扎实的掌握素描绘画的基础知识以及绘画技巧,这样才会对以后更加复杂的物体绘画更加熟练。总结:

高中的素描入门教学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它不仅需要学生本身的刻苦,同时还需要老师们的耐心与细心教导,因为想要学好高中的素描不仅仅是需要扎实的功底,还需要学生对素描的热爱和专研,只有学生在爱好素描的基础之上并且进行反复的练习,这样才可以逐

渐的加深自己的艺术修养,在对素描的学习中,也需要教师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刚开始的时候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且作以积极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的素描水平提高上来。参考文献:

篇7:高中音乐教学创新路径论文

【摘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三个方面入手,简要分析了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围绕营造课堂氛围、提升教学现代性、应用多媒体资源、采用差异化教学方式四个角度,重点研究了基于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音乐教学;流行音乐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逐步落实,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使得音乐教育成为了高中学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我们有必要对基于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高中音乐教学创新途径进行分析研究。

一、当前高中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素

第一,教学目标的设置问题。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高质量实现的重要前提,对教师的教学思路、教学进程具有重要导向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之下,高中音乐教师应秉持器“以生为本”的理念,将强化学生的音乐修养、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作为课堂音乐教学的首要目标。但从当前来看,很大一部分教师并未端正自身的教学工作态度,将音乐学科是“无用的副科”,进而盲目、笼统地设计教学目标,不利于学生的素质发展。第二,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经笔者调查发现,当前许多高中音乐教师出于传统教学观念或懈怠的工作态度,只会“照本宣科”,把教学内容圈定在薄薄的音乐课本当中,并未进行有效的知识拓展。久而久之,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逐渐丧失对音乐课堂的兴趣,对音乐教学课堂的作用发挥造成了阻碍。第三,教学方式的应用问题。现阶段,一些高中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喜欢在课堂上讲解大量的理论知识,导致课堂时间极为紧张,学生无暇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消化。同时,音乐本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但大多数高中音乐教师却没有对学生的演唱技巧、情感表达等实践技能进行足够的重视和指导,造成了学生“能唱不会唱”的负面问题。

二、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创新的可行路径

(一)重视课堂氛围的营造,提升音乐教学互动性

新课程改革标准指出,我国的高中音乐教育必须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原则,并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人翁”地位做出了明确要求。由此,高中音乐教师可以将音乐课堂教学当作是一项趣味性、广泛性的社交活动,并积极拉近学生与自身的情感距离,营造出互动性的良好课堂氛围。具体来讲:首先,高中音乐教师一定要端正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情绪,做到“爱学生”,即采取温和化、生活化的教学交流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进而消除学生心中的约束感甚至畏惧感,引导学生形成友好、积极、放松的听课状态。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做到“爱音乐”,即积极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音乐素养,对音乐作品做出深层解读,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做出表率。其次,教师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带领学生积极进行音乐知识的学习实践。例如,某校音乐教师X在教授《我和我的祖国》时,摒弃了传统中自弹自唱的主动输出式教学方法,要求全体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自主演唱,而自己只负责用手风琴完成音乐的伴奏部分。这样一来,学生便会在亲身实践中发现自己存在的节奏不稳定、跑调等问题,并有意识地做出自我调整,从而提高自己实际的音乐演唱水平。

(二)重视课程内容的拓展,提升音乐教学现代性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绝大多数高中教师都会选择民歌作品(如《弥度山歌》《宗巴朗松》等)、古典音乐作品(如《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幻想交响曲》等)或戏曲作品(《霸王别姬》《智取威虎山》等)等作为课堂音乐鉴赏教学的内容。总的来说,这些音乐作品虽然在文化价值、艺术审美价值、情感内涵等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但其与高中生日常生活中接触并喜爱的音乐作品类型存在较大差异,无法与高中生达成高水平的精神情感联结,不利于课堂音乐学习氛围的营造构建。据此,高中音乐教师应秉持起创新理念与生本理念,将学生们推崇的、熟悉的流行歌曲纳入到高中课堂音乐鉴赏活动之中,并深入化、拓展化地挖掘流行歌曲中可用的音乐知识。这样以来,便可在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思维活性的前提下,实现音乐知识的有效输出。例如,在讲授我国戏曲音乐的相关知识时,音乐教师为学生们放映了流行歌曲《典狱司》的MV视频,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充分调动了起来。其后,教师结合歌曲中“你说江南烟胧雨/塞北孤天祭/荒冢新坟谁留意/史官已提笔”一段的唱腔,向学生们讲解了京剧这一被中华民族誉为“国粹”的戏剧形式,并简单介绍了“四大徽班”“戏曲三鼎甲”等知识,以及京剧与昆曲、秦腔之间的相互联系。这样以来,教师的音乐教学活动即充分满足了学生的流行音乐学习需求,又普及了大量丰富的音乐知识,实现了高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

(三)重视多媒体资源的应用,提升音乐教学表现力

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音乐本就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时尚型和先进性,教师若采取“千篇 一律”的传统教学方式,单纯依靠黑板、粉笔等设施进行音乐知识输出,将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从而无法营造出体验式的教学氛围。此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教学活动当中,通过具象化、动态化的视频形式为学生们展现音乐作品。例如,在带领学生鉴赏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时,音乐教师可为学生们播放由卡拉扬指挥的《欢乐颂》交响乐演奏影像,使学生获得眼、耳、脑等多感官的音乐体验,从而使学生快速融入到音乐情境当中,感受交响乐独特的震撼力和协调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音乐鉴赏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采用差异性的教学方式,提升音乐教学生本性

以声乐为例,由于不同学生的声音特点和发声方式各有差别,若单凭高中音乐教师单方面、笼统性的技巧普及,很难实现学生声乐水平的有效提升。据此,在实际的音乐教学工作当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到学生的差异性,并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从而了解不同学生当前的声音状态和知识储备,进而采取出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发声练习时,由于男女生理结构不同,其呼吸方式也有错差别,使得女学生与男学生相比在腹式呼吸方法的掌握上较为吃力。教师应重视到这一点,在教授女同学时对呼吸部位、呼吸感觉等方面做出详细指导。通过此类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人翁,增强不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能力,继而提升主动学习能力。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之下,要想实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切实发展,高中音乐教师就必须要做好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方面的创新。分析可知,通过构建互动性的音乐课堂氛围,引入信息化的课堂教学资源,能有效转变传统音乐课堂教学的枯燥、沉闷状态,引导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到音乐学习当中,与高中音乐教师进行近距离的课堂交流,最终实现学生音乐素质和审美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霍京虹.新课程改革形势下高中音乐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究[A].《教育科学》编委会.11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科研成果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1.

篇8: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1 改善教学方法

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对于一门应用性极强的课程, 更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既然学生习惯于模仿教师的技巧, 那么我们就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模仿空间, 通过各种例子示范, 将课程理论与实践在潜移默化中传递到学生的练习过程中[1]。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融入更多的教学方法:

(1) 研究性学习。从应用技巧到理论方法, 从表面技术到深层原理, 一步一步的将Photoshop课程内容传递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

(2) 情境教学。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学生身边发生的事情往往能够很容易勾起他们的兴趣, 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实例分析, 通过讨论、评析, 引入课程内容, 或者为学生提供一个创作情境, 让学生扮演一定的创意角色, 通过情境来进行技能训练, 这样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所讲授的知识点[3]。

(3) 网络应用。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教学方法的转变, 现在的学生对于网络的兴趣是极大的, 网络上的各种优秀资源能够很好的为教学服务, 给学生展示网络上的优秀作品, 分析其创作过程, 学生出于对美好的向往, 会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更好地学习课堂讲授的知识。

2 丰富教学内容

Photoshop课程注重实践, 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为了实战做准备, 那么我们就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内容, 让学生感受到实践的氛围, 更好地掌握每一个理论, 每一个技巧。所以, 课程内容的丰富程度, 极大地影响了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效果。

Photoshop软件能够为多方面的平面设计提供优质服务,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头像、照片、海报等教学内容上, 而应该从生活中的多个角度去发掘能够应用到课程教学中的内容。例如, 网络热门PS照片, 简易动画创作等等都可以拿来作为教学内容, 这些内容不仅仅能够跟上时代的潮流,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更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 为创新思维和创意提供孕育的环境。

3 优化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服务的重要外在支点, 为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课堂上的教学资源即便再丰富, 但由于教学时间的限制, 其能够涵盖的内容也是有限的。所以我们需要建立更为宽阔的教学资源, 将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将优秀的、有利于教学内容传递的各类资源通过一定的形式分享给学生。譬如组成课外兴趣小组, 教师为他们提供一定的素材, 制定一系列训练计划, 最后以展览或竞赛的形式作为实践评价, 将优秀作品积累下来, 为后续的教学沉淀力量。

网络时代的我们可以为自己创作构建更为方便的展示平台, 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支持, 比如建立一个工作室, 并为工作室建立一个网站, 通过网站的经营和维护, 向外界展示更多更好的作品, 这样学生的作品得到外界的肯定后, 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大, 也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创作中来。

4 改革教学考核

教学效果的考核与评价往往能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起到极大的作用, 好的考核方式会促进, 差的考核方式则会起到反作用。现在的考核方式, 大多是学生提交作业, 教师打分, 中间缺乏对创作过程的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在现代教育中已经不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特别是对于应用性极强的课程。所以我们应当改革教学考核方式, 考核的内容不仅仅包含最终的作业, 更要将创作的过程纳入到考核的重心来。通过对学生创作中的表现来为学生提供帮助, 为他们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意见。

在过程考核中, 对于学生的鼓励与教育, 也是教学考核的一个辅助内容, 及时地对学生进行表扬、批评, 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情感上, 为学生送去教师的温暖, 在责任上, 让学生体会教师的坚持。所谓“严师出高徒”, 严师是对学生时刻关注的, 更是为学生提供强大支持的老师。

5 结语

总之, 在Photoshop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丰富课堂和课外的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资源,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 同时运用行之有效的鞭策方式促进学生学习, 那么我想这样的Photoshop课程教学效果必然会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刘降珍.Photoshop教学探讨之模仿与创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 (2) :50-51

[2]袁雪霞.高校PHOTOSHOP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创新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012 (3) :222-223

篇9:中职德育教学创新路径探讨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学 不足 创新

德育是中职教育的公共基础课程之一,其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不过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与专业课相比,德育课程的教学效果一直在一个低位徘徊,由此影响到了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时期,社会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客观上要求中职学校在德育教学方面加强力度,提升德育教学效果,满足社会对中职学生素质不断提升的要求。

一、德育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作用

德育教学在中职教育中作用甚大,目前中职德育方面的课程主要有经济与政治常识、道德法律人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等,这些课程的有效开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利于学生掌握法律知识

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普及中职学生的法律知识。在法治社会,中职学生必须要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才能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目前,中职学生在法律知识方面还比较匮乏,一些学生因为缺少法律知识而屡屡做出一些违背法律法规的事情。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通过德育教学来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让学生具备基本的法律素养,从而为其以后走向社会,做一个守法公民创造良好的条件。

2.利于学生提升道德素养

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可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中职学生正处于一个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外部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其价值观很容易出现问题。这客观上要求借助于德育教学的有效开展,确保中职学生思想道德的不断提升,从而免于受到外部社会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

3.利于学生提升职业操守

德育教学的开展对学生的职业操守具有良好的提升作用,中职学校人才培养的目的在于培养具有良好职业技能的人才,职业操守是中职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项素质。职业操守本身属于德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这门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从而为其以后的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二、中职德育教学创新路径

中职德育教学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针对中职德育教学中的不足,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进行德育教学的创新。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德育教学的路径创新首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从目前中职德育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双方有比较紧张的对立情绪,学生对教师教学行为的配合不力,进而影响到了教学效果。良好师生关系构建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中职德育教学理念的滞后主要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没有树立,一些中职德育教育者在具体的教学中不考虑学生的多元化以及差异化的诉求;二是平等理念没有树立,中职教育者在教学中片面地强调自己的权威以及学生的服从,这些不当的教学理念导致了德育教学难以有效开展。鉴于此,中职德育老师应变革上述不正确的教学理念,通过以“生”为本以及师生平等的教学理念来帮助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平时的教学中多与学生加强沟通,借此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德育教学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2.优化教学激励机制

要想确保德育教学的有序开展,关键手段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中应注意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教学激励的有效运用可以充分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毕竟外因是条件,内因是基础,只有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才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目前中职德育教学中,教学激励明显不足,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以致学生积极性受挫,不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中职德育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以填鸭式的知识灌输为主,这种教学方法本身有很大的不足,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不能使师生之间形成有效的沟通反馈。学生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地接受知识的位置,其质疑得不到及时的解释,长此下去,中职学生的逆反心理必然不断增强,德育教学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出现适得其反的结果。另外,在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教学中,老师往往以道德者自居,居高临下地来对学生进行说教,要求学生不能这样做,不能那样做,这种以惩罚为主的负激励手段很难获得学生的有效配合。在教学激励机制方面,中职学校德育者应进一步优化教育激励机制,通过构建正激励为主的教学激励机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从而带来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3.作业布置机制创新

在作业的布置方面,中职德育教学应独辟蹊径,因为德育学科本身的实践性很强,如果按照一般文化课程的作业布置模式来进行理论知识的安排以及布置,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中职德育教学应注重作业布置的创新,通过采用实践性更强的作业布置模式来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可以让学生去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给学生案例资料,让学生去进行角色扮演等。

4.教学内容要生活化

目前德育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不够接近生活,对于十五六岁的中职学生而言,抽象化、理论化的德育教学内容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同时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内容带给中职学生的感觉就是假大空,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可以加深学生对德育的理解,且可以给学生带来一种感同身受的学习体验,从而带来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5.教学评价创新

德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德育教学评价活动的开展需要根据这一目的来进行组织。目前中职德育教学评价仅仅局限于对学生知识的考察,而不是行为的考察,这种评价方法实际上本末倒置,毕竟掌握了道德知识并不意味着其道德素养就高。中职德育教学的开展中应加强教学评价的设计,通过构建全面的评价指标来引导中职学生朝着既定的方向前进,这样才能够有效地确保德育教学终极目的的实现。

一言以蔽之,中职德育教学在中职学科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在促进中职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职学校管理者应在充分认识德育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料来加强德育教学的创新,通过在师生关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锐意创新来为中职德育教学效果的提升探索出一条合适的路径,从而为中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中职教育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和学.情境教学法在中职德育教学中的运用[J].读与写(下旬),2012(1).

[2]杨成.中职德育课如何实施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J].文教资料,2010(9).

[3]李海松.对中职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J].河南教育(下旬),2011(7).

[4]常静.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德育教师综合素质[J].管理观察,2010(28).

[5]巴文慧.中职德育课教学的语言艺术[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8).

篇10: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阳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陈兆钟

调查许多的中职学生最不喜欢的学科是什么?很多人的答案是数学。虽然预测是这结果,但是它还是让身为数学教师的我心生无数的愧疚。学生厌、教师累--这就是对现今中职数学现状最好的概括。造成现状的问题所在

1、学生因素

职校学生由于缺少升学的压力,学习的目标不强,多数学生不想学数学或认为数学学不学无所谓,对其影响也不大。学生不愿学数学的原因主要有:数学无用论,认为数学中除了加减乘除用处较大外,其他数学知识没有发现有什么作用,不学影响也不大,学习它就是为了考试;难学论,由于种种原因,部分职中生曾经努力过但学不会,逐渐失去信心,造成不愿学或学习积极性不高;从众心理,现有招生体制中,先重点普高,后一般普高,再职高,使的中职的学生大多成绩较差,特别是数学成绩。在这一群体中缺少优秀带头人物,缺少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以致形成一马大家骑,彼此是兄弟的不思进取冒尖的从众心理。

2、教师因素

中职数学教学肯定与普通高中的数学教学有很大的区别,如果一味强调知识性结果会适的其反;从事中职数学教学的教师大部分都是早期数学专业毕业的专职数学教师,对专业课程不熟悉,难于把握数学知识在专业课程及专业技能培养中的应用情况和教学规律。另一方面,专业课程的教师也不熟悉数学的教学规律,只知应用到哪些数学知识,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

3、其他因素

随着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中职学校的课程改革也在不断的进行,但是学校课程改革的自主性却给教师造成了一定的难度。这给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造成了不小的困难;中职文化课的地位在领导、学生甚至教师之间心目中的地位在逐渐下降,认为文化课可有可无的人占不少。

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在中职数学的教学中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 倡导以学生为本,促进配合成长

进入中职的学生,数学总体水平较差,而且每个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凸起默示为学生在进修数学方面没有养成精采的习惯、缺乏自抉择信念、没有成就感、进修能力斗劲低。针对中职学生的非凡情形,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协调成长。

教育要面向全体,其根柢就是要求对每一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分歧的成长。是以,我们在教学中对于分歧的学生要因人而异,区别看待。这就要求教师要死力去体味学生,研究学生,解决学生自己存在的心理障碍,要耐心地鼓舞激励、指导他们去学。教学中教师要按照学生在常识、手艺、能力、乐趣、拿手等方面的个性差异,拟定分歧的教学方针,从学生现实情形出发,有区别、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实现分歧的学生都能尽最年夜全力,都有分歧水平的收成,只要他能在原本的基本上有所成长,哪怕只是一点点。最终达到让一些学生能“吃得了”,又能让一些学生能“吃得饱”,实现“差生”转化、“中等生优化”、“优生”深化成长的方针,这就是我们教育的成功!

正视数学意识的培育,提高学生进修能力

中职的学生年夜多厌恶数学,害怕数学,首要原因是缺乏数学意识。教师要按照学生、的现实情形,实时调整教学内容,做到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培育数学意识。教学内容要让每位学生从分歧水平上能听得懂、做得了。课堂上、课余时,教师要不竭地鼓舞激励学生、赞誉学生,辅佐学生战胜自卑心理,充实调动学生进修自动性,增强学生的自抉择信念和长进心。进一步在学生巴望进修的基本上给学生教授数学常识,介绍进修数学的思维体例,使他们形成科学的、正确的数学不美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喜欢上数学、想学数学、要学数学,自觉地做进修的主人翁。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意识就会增强,他们会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维体例来措置一些现实问题,也会把日常糊口中一些看上去似乎与数学无关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只有学生达到这一条理,我们才可欣慰地说,“我们的教学方针完成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浮现“要给学生授之以„渔‟而不是只授之以„鱼‟”这个事理。更始教学内容,增强数学趣味性

进入中职的学生,他们年夜多感受数学难,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是听天书,不愿意学,没有乐趣学。若何消弭学生对进修数学的惊骇和抗拒的心理成为中职教学的一浩劫题。解决这种情形,最主要的是若何激发学生进修数学的乐趣,若何让学生乐于学。爱因斯坦说过“乐趣是最好的教员”。所以,首先就要改变他们“数学死板无味”这一不美观念,让他们体味数学的趣味,感悟数学的美。

3.1 体味数学,熟悉数学,激发进修数学的抉择信念和乐趣

数学这一门学科,。它的成长过程中,呈现了良多若干好多有趣的、能给人以启迪和教育的故事和人物。好比一些闻名科学家,如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猜想、中国数学家陈景润、钱学森等的生平事迹,做出的精采进献,以及一些定理、公式发现的过程,这些都能真正让学生贯通其中的志趣。若是我们将它们揭示给我们的学生,学生在进修过程看到的将是人文化的、富有趣味性的数学,而不是死板乏味的数字,更不是让人头痛的函数。这样不单有助于学生体味到数学的美、数学思惟的深遂,更能激发他们进修数学的抉择信念和乐趣。然而,在我们的现实数学教学过程中,若是只是将一些定理公式一味地强加给学生,往往把数学傍边人文的工具,可以励志的工具,也可以说是最主要的工具省略了。这就让数学披上了一层冷冰冰的外衣,使学生们对数学课默示出冷峭无趣。

篇11: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摘 要:物理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其实验在物理课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新课程标准指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作为物理教学的首要任务,致力于在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但就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现状来看,我国高中物理在实验教学方面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即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析当前我国高中物理教学现状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思路。

一、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1.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不够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教学设备上的投入也随之加大,尤其是在购置物理实验仪器设备上。尽管大多数学校在实验仪器方面都进行了不小的改善,但仅仅只注重硬件设施而轻视实验设备的购置,使得在具体的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实验设备不齐全、实验器材数量有限,导致大多数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机会。这一现象不仅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2.重理论而轻实验

在实际的物理教学中,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束缚,大多数教师仅仅只注重孤立的教材知识的讲解,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述实验原理,让学生死记硬背实验内容,而不注重实验课程的开设。这极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定势,不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

3.实验教学方法滞后

在当前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大多数教师由于对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了解不充分,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度不够,在设计实验教学方案时花费的时间较少,导致实验教学方法滞后,实验教学模式过于僵化,没有将物理实验教学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出来,也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水平。由此可见,这种教学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新课改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创新思路

1.充分发挥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物理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验性并重的学科,其问题大多是抽象难懂的。而实验教学能够将书本中抽象的知识点更加直观、具体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为此,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实验的功能真正发挥出来。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1“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这一实验中,教师可首先将学生两两分组,然后进行这样的实验:A同学手拿一只彩色画笔,B同学牵动一条宽约1cm的长纸带,使纸带在A同学的笔下沿着直线缓慢向前移动。此时,B同学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点击纸带(如每秒1次或每秒2次),比较一下A、B两位同学谁牵动纸带的速度变化最小,要求说明相邻两点的距离与牵动纸带的速度有什么关系。

2.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

与初中物理相比,高中物理较为难学。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单方面地对教材进行讲授,而不注重实践,那么即便教师将物理知识讲得再通透,也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相应的物理知识。因此,采取实验教学极为必要。通过开展实验教学,将物理中抽象的知识结合实验展现出来,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效率。

3.改进物理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验教学模式的先进与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及教师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本着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原则,加强对实验教学的重视,认真设计实验教学方案,不断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从而在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性思维的同时,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12: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初中生物; 创新能力; 培养;

创新能力, 让学生在面对一些问题时, 可以有不同的思考方向, 在面对同一事物时有不同的思考角度, 这样发展下的学生才可能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才, 推动祖国的发展和进步。现代教育, 希望培养的学生是具备自己的特点的, 具备自己的能力, 所以应该去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如何去进行有效的培养, 还需要老师不断去尝试和探索, 从而找到正确的方法, 来有效的培养学生, 促进学生的发展和进步。

1 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1.1 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们这个社会想要发展, 创新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创新能力, 可以催生出很多新的产品, 从而有效地帮助我们的社会发展, 一些新的理念的出现, 也需要打破常规, 这样才可以让我们这个社会变得更加先进和文明。一个具备创新能力的社会, 才可以出现更多新的事物, 而不是局限于旧的事物中, 没办法去进行发展和进步。创新能力, 有助于去打破常规, 让社会的发展更加的具有时代性和创新性, 从而更加符合整个世界的发展步伐。我们希望国家强大, 那么创新能力必不可少, 它可以带来很多发展, 让很多东西都变得更加先进, 从而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创新能力很难培养, 但是作用却很大, 老师应该在实际教学时去努力尝试。

1.2 学生发展的需要

篇13:优化中职生物课堂教学的路径分析

一、应用现代教育技术, 突破教学难点

行为心理学理论指出:借助动态的、直观的表象理解和认识静止的、抽象的事物是人们最基本的认知方式。教学实践中, 许多中职生认为生物的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距离较远, 知识点过于抽象, 加之部分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 以致于生物知识在脑海中难以形成深刻的感性认识, 阻碍了其对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 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衍化为相关的文本、图像或动画, 动静结合, 虚实相生, 声形并茂, 从而打破了教学时空限制, 突出了教学中的动态启发, 学生能够眼见其形, 耳闻其声, 在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比如, 在学习遗传物质章节时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讲解, 该知识点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此时借助FLASH课件直观、动感地演示DNA的三维结构组成, 便能够在学生脑海中建立起形象化的感性认识;教师再以此为基础展开教学, 其教学效果也就自然得到提高。

二、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素质教育作为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 把强化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关键要素。由此, 为了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必须时刻关注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变化, 尊重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积极展开传统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的变革, 通过创设新颖生动的教学情境还原知识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 增强教学素材的感官反射性, 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 并让学生的内心形成“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不能”的“愤”和“悱”的状态, 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比如, 在讲解藻类一章节关于藻类植物在生活中的具体作用和运用时, 就可以创设情景:在刑事案件中法医常通过胃内硅藻的提取来判断溺水死亡是死亡后入水还是水中溺亡。通过这一假设情境的铺垫, 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好奇之心, 加深其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 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的优化在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得以顺利实施。

三、借鉴案例教学方法, 训练思考能力

案例教学法对生物教学的顺利开展裨益颇多, 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结合, 不仅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实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有效锻炼, 还进一步深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从而更快地掌握。因为所有的教学案例都来源于生活, 通过学习, 学生可以顺利解决生活中所遇到的难题, 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使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同时,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探究能力, 使其不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而是经历了“发现问题—自我分析寻找问题答案—小组合作交流意见—组间交流—形成探究成果”的整个过程, 使其探究能力得以切实锻炼和提高。此外, 开展案例教学, 能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问题的看法, 合作意识不断地提高, 有利于集思广益, 形成更加完整的答案体系和整体参与、共同合作的学习氛围。需要注意的是, 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 案例教学法也是一样。比如, 部分生物课堂采用案例教学法耗时过长、频率过高, 则可能会影响合理的教学进度。同时, 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不可预测性, 教学效果存在着不确定性。所以, 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 中职生物教师应不断探索与钻研, 结合实际生情、学情来创设符合生情、学情的教学方法, 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

四、实施激励教学评价, 张扬学生个性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认定, 是生物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就是说, 教师应以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 从正面加以引导和激励。同时, 中职生正处于成长发育期, 心理素质尚未上升至成熟层, 自我认同感和自尊心较强, 这就要求教师在作出评价时, 应站在尊重学生喜欢被肯定、被鼓励的天性, 以激励、欣赏、期望为出发点, 通过细致的观察与访谈, 全面掌握每位学生的性格爱好、知识基础、学习状态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设计出适宜的、目标多元化的、富有积极情感的评价语言。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强调学生个体过去与现在的比较,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成绩上的点滴进步,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灵感。在教学评价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和激励功能的完美发挥中张扬学生个性, 促使学生充满学习热情, 乐学、善学、会学, 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五、学生主体参与探究, 促进知识内化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是当前教育界积极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 是突出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和优化课堂教学的行为诠释。基于这一教育环境下的中职生物教师, 应树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教学观和学习观, 把“改变学习方式, 提升学习水平”作为实践新课程理念的切入点, 通过艺术性地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以恰如其分的“问题”作导向, 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探究, 通过对教学问题的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动打破学生内心的“平静”, 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 在推动由“带着知识走进学生”向“带着学生走进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化中促进知识的内化。比如, 在讲解“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相关知识时, 可以在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教材知识内容要点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探究, 其中探究问题可设置如下:

1. 同学们在购买食品的时候, 通常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

2.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选题, 以组为单位来各自设计一个与“食品安全”的小讲座。

3. 针对现在环境状况, 围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主旨, 分析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

4. 请每一个小组通过共同探讨来为老师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早餐食谱。

通过展开这种知识拓展类的探究活动, 学生通常参与度都很高, 能够踊跃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仅在充分的交流、辨析中促进了知识内化, 也进一步感受到生物探究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六、课堂渗透生命教育, 激发生命共鸣

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 自我意识强烈, 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如未能予以积极强化, 对于个人与社会未来的发展形成都将有所影响。而生命教育能够通过对生命本身的描述和解析, 引起学生内心对生命现象的共鸣, 激发其对生命、生活的热爱, 从而对人生充满信心。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平等, 学会尊重生命, 是生物学重要的教学内容。广义上的生命教育基本理论是指引导学生关爱、敬畏、珍惜生命, 提高学生面对生活中困难的信心和决心, 增强生活的勇气, 培养责任感和社会归属感, 完善人格, 获得健康和谐发展。比如, 在讲授“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相关知识点时, 可籍此渗入生命教育来让学生认识到植物存在的巨大意义, 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电影《雪国列车》, 借助电影中所描述的情节:“列车内自成系统构成了一个平衡的生物圈, 人类作为平衡生物圈的一部分, 人口受到严重控制……”来让学生了解到现在人类生存的生物圈的宝贵和不可替代, 生物生存必然要遵从生命规律, 了解到尊重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生物的保护, 也是人类生存的保障。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动物站做义工、自己养植花草等“课外作业”, 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小事”, 让学生发现生命美好的同时, 也感知到生命的脆弱, 折射出对生命的尊重, 让学生看到生命构造的严谨和精致, 生物圈的复杂和平衡, 从而产生出对生命的珍惜、对大自然的敬畏等情感, 使之学会尊重生命, 珍爱生命;不仅要爱护周围环境, 更要学会爱护自己, 从教学点滴中融入对善待生命的呼吁———无论是对生物圈、动植物的学习, 还是对人类生理的认识, 生物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善待生命。

七、结束语

生物是中职抑或此后更高学段的重要学科组成, 生物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的生物学知识, 而优化生物教学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在积累自身教学经验的同时, 还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 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的审视、构建、选择和改革, 通过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的调动和学生个性的发展, 有效推进中职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提升。

摘要:生物作为基础科学类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够帮助学生站在更高层次了解自然界, 激发生物现象共鸣, 感知生命美好及对生活的热爱。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 联系当前中职生物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发展规律, 以培养学生探究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发散思维为目的, 共同探索优化中职生物课堂教学的相关路径, 以期对中职生物教学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中职,生物,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孔静.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渗透生命教育——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美好[J].考试周刊, 2013, (55) .

[2]何钟磊.中职生物技术专业课程开发[D].上海师范大学, 2009.

[3]王雅洁, 蔡晶晶, 宋小平.高职高专生物制药技术专业见习教学改革[J].安徽医药, 2012, (04) .

[4]罗少华.案例启发式教学在生物制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J].三峡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S1) .

篇14:中职课堂教学创新的路径

关键词:中职教育 电子电工专业 创新教育 教学路径

做好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是增強中职毕业生社会竞争力的关键。中职学校必须坚持社会人才需求导向,在教学内容与方法上改革创新,这样才能给中职电子电工专业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优化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体系,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专业课程较为混乱,且各个课程都有独立的课程标准。这无疑加大了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难度。在创新教学的今天,教师要结合社会电子相关行业对于电子电工专业人才的具体要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在最大程度上合理规划基础知识。

电子电工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不仅涉及电子电工理论教学内容,还涉及实践教学内容。协调好电子电工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的比例,让学生建立实践操作的意识,才能培养全面的技能型人才。

二、优化电子电工教学技术,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中职院校的电子电工专业所涉及的课程多,涉及多个领域的专业知识,且理论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在课堂中,教师用语言去解释电子电工专业知识,学生很难完全听懂,甚至影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教师提供了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机会。学校利用多媒体技术实施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提高专业知识的形象性与生动性,这样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理解的空间和时间。

比如在讲解有关机电工程制图的知识时,教师长期向学生灌输绘制机电工程制图的方法,无疑会使学生对知识理解不深,而利用多媒体课件,一边展示真实的机电工程制图,一边讲解绘制的方法,能够让理论知识更加形象化,让学生快速理解。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学生理解新知识的时间缩短,便有更多的课堂时间去做机电电工制图绘制练习,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水平。

三、优化电子电工教学内容,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打造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体系,是做好电子电工教学创新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意识到理论学习与实验学习对于电子电工专业学生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利用实验学习去验证理论知识。在实验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在实验活动中练习操作技能。从电子电工专业课程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成长需求出发,设计多种层次的教学内容体系,不断拓展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内容的宽度与深度,以保障学生的学习成效。

比如在讲解有关模拟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对课本教学内容进行整理,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体系。在学生构建理论知识体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创新理论知识的记忆方法。除此之外,教师还要重视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与学生一起开发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验内容,鼓励学生建立个人项目实验与团体项目实验,共同模拟电子技术,推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高效化,找到适合个人发展期待的研究项目。

四、优化电子电工教学手段,推动教学创新发展

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一个永恒的教学目标。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走出来,正视创新教学手段,站在电子电工专业发展的角度,灵活选择科学教学方法,有益于电子电工专业教学创新。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呈现知识时坚持从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除了传统的演示实验,教师可以把实验分成简单部分与复杂部分,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完成简单的实验内容,利用合作讨论的方法一起完成复杂的实验部分。如果学生的探究能力较强,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到实验器材室自主选择器材,设计全新的实验,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优化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手段,教师要将自主、探究与合作教学模式灵活转变与应用,用创新的教学方法给中职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快速提升。

上一篇:铁路客运专线工程项目质量计划书下一篇:变频器代理商销售合同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