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秀作文

2024-08-25

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秀作文(通用15篇)

篇1: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秀作文

描写西湖的作文:美丽的西湖

描写西湖的作文:美丽的西湖

浙江省杭州市建新小学三年级 汪月寒

指导老师 余葵葵

俗话说得好,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的西湖是《世界遗产名录》中唯一一处湖泊类文化遗产,是全人类共同呵护的.魂宝。我生在杭州,有西湖陪着我长大,这真是一件无比幸福的事。

西湖的美,是自然的美。春天,有苏堤春晓,间株杨柳间株桃。粉红的桃花绽开笑脸,嫩绿的柳枝甩着长辫。夏天,有曲院风荷,莲叶一片挨着一片,衬得荷花宝宝分外娇憨。秋天,有平湖秋月,湖光潋滟,月色清亮,这时歪坐在岸边的美人靠上,绝对是人间少有的享受。冬天,有断桥残雪,说实话,这个美景我还没有机会看到。不过光是想象,也够美了。

西湖的美,还因为它藏着故事。(小学生作文 )无论是那些数不清的文化名人,还是美丽的白蛇传说,西湖总是让无数的中外游客魂牵梦萦。

晴天的时候,阳光一照,平静的湖面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湖面上,一只只游船浮在上头,缓缓前行。所有的人都在尽情地欣赏这迷人的湖光山色。要是遇上雨天,西湖就好像披上了一层薄纱,远山一片朦胧,就像童话里的仙境。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苏轼写的那首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湖像一颗耀眼的明珠,散发出点点光芒,我爱美丽的西湖。

篇2: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秀作文

文/郭旭晗

再有个把月就过年了,离我上次前去西湖也就一年了。我全把它当作一次极为随意的旅行,它也逐渐化为只片零落而琐碎的记忆,被遗落,被淡忘。直至前不久,我的老师在课堂上分享了她往西湖的经历,才倏地把我点醒,那零散的记忆被拼凑起来,一幅幅画面从眼前掠过,一股对西湖的脉脉深情又从心底油然而生了……

我也曾是去过西湖的人儿啊! (前言)

西湖很大,很壮阔,人也很多,在人群中随波逐流,挺身前望,竟寻不到边际。

多数人走西湖,想必不会硬生的绕湖走完一圈,一定是从苏堤上一览阔景的。苏堤少说也有二三十米宽,浩浩荡荡,纵贯东西,兀地把湖面分为两半,站在雷锋塔上,是可以看得分明的。

我想要先说一说苏堤的故事。它本叫苏公堤,它之出现与苏东坡是分不开的——实际上整个西湖都分不开。这个苏东坡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不仅在文学界享誉盛名(现在学生们还爱念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还在为政做官上留下功勋。听说苏东坡一生曾前去杭州两次,第一次是到西湖的寻访,不想第二次来,湖面的葑草疯狂繁衍,这里往日的生机快要被这萋萋的景象所湮没。苏东坡再也不忍心,捋起袖子就是一番作为,他清楚了所有葑草,却又无从处理,干脆顺势筑成长堤,既疏通了水利,又便于湖上交通。东坡逝世后,后人坚持维护,便有了现在的苏堤,回首往昔,不仅会感慨于这苏堤的伟岸磅礴!

我不喜走苏堤上新铺的柏油路,柏油路上人多车多,小孩子多,闹腾得很。我爱走沿湖原有的石子路,那是独辟蹊径,曲径通幽啊!石子路旁油油的草地上常会有几棵巨大而虬须交错的香樟,稀疏地在头顶形成荫庇,冬日里江南的阳光如水,柔柔地从枝隙间倾倒下来,斑驳不一。它偶会洒向一旁的湖边,洒向那湖边石罅间生养着的柔密的水草,它们变得透亮透亮地,随着西湖的柔波上下飘摇浮动,看得人心里暖暖地,多么细腻的小生命啊!我以为这里是最接近西湖温婉的风调的!

后来发现沿湖停泊了几只“摇橹船“(这个名字起得真有趣!),就租借一条,打算在湖面上荡一荡,看看风景,(船夫要价忒贵了,转一圈就要了整二百)。天气晴朗,惠风和畅,天空是透蓝的,湖面上荡着碧波,微风拂过,船一摇一摇地,人的全身上下也自跟着轻晃,晃走了烦恼,晃走了忧虑,真舒服。近在咫尺的西湖波澜在耳旁呤叮呤叮地流淌,向下探去,却看到的是深陷其中的碧蓝的晴空,随着水波一漾一漾地。我宁愿去相信那是西子的眼眸啊!水天合一,层层叠叠,澄澈透亮,甚是迷人,甚是深邃。我的思绪在缱绻中翩跹了。

我又想起了苏东坡,想象着一千多年前的他在这里是怎样的呢,是独自一人悠然闲踱?还是在一醉方休,通宵达旦?亦或是心中怅然若失,蓦然有感?作诗对联一句,填词兴赋一首,深入这江南的灵湖,一经涤荡,内心也便更加澄净。他对西湖有情,西湖对他亦有情。

我曾深醉于苏东坡这样的一句诗中:

“菰蒲无边水茫茫,荷花夜开风露香”

想想看啊,菡萏夜绽,那清雅的馨香在空气中扩散,在那一刻,那一瞬,整个西湖也充斥着雅韵与芬芳了。

多么有味道的一句诗。

西湖的水,有着梦幻与雅致的气息,它容留我们去想象,却也依旧映着碧空,映着白云,映照着现实。西湖是灵动的,透过它,我仿佛更看清了自己的内心,然后就慢慢深醉其中,变得深刻起来了……这种感觉太奇妙,我不好言说。文字在这时已变得有些孱弱了,只有用心体会才会有所感触。

我的心从毛躁变得平静起来了

西湖啊,东坡的西湖啊------

你就似一面明镜,照出了苍穹,也映出了现实!

注:雷峰塔,位于西湖景区之内,是一览西湖胜景的好去处。真正的雷峰塔早在1924年便坍塌,现在的是后建的。

篇3: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秀作文

近日记者专程赶赴杭州,采访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张延祥院长。

走特色专科建设之路带动医院整体发展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一家中型规模的医院,医院所在周边10平方公里以内就有19所大小医院,可以想象其生存发展面临着医疗市场巨大的竞争压力和严峻挑战。医院班子经过充分论证认为:周边大医院这么多,我们不能和大医院硬拼,只能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所谓差异化发展,就是走专科特色之路,以带动医院整体发展,实现发展模式从单纯追求数量和规模的“大而全”的外延型发展向注重质量、提高效益的“小而专”的内涵型发展的转变。经过认真、细致的调研,医院创新了“以皮肤科为龙头,内外科为主柱,建设有专科特色综合性医院”的办院思路。

张院长介绍,办院思路确立后,医院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优先扶植特色专科的发展。

近年来,医院的皮肤科发展迅速,是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也是医院在战略上重点扶持的学科。浙江省皮肤病临床诊治技术指导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色素病研究会、杭州市皮肤性病研究所、杭州市皮肤激光治疗中心、浙江省中西医结合皮肤病研究中心挂靠在该科。

该科目前设有白癜风、性病、美容激光、银屑病、甲真菌病、皮肤整形、毛发病、黄褐斑等多个特色专科专病门诊和研究室。临床上以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诊疗为特色,以皮肤色素病为主攻方向,总体水平达到省内领先和国内先进,尤其在白癜风的临床和科研上,已达到国内先进、部分领先水平,成为国内有较高知名度的特色品牌。近年来,医院在人才、经费、设备等方面重点向该科倾斜,使皮肤科在临床和科研方面都得到快速发展,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年门诊量超过80万人次。

另外,医院积极支持皮肤科特色自制制剂的研发和应用,开发生产了皮炎灵、复硅霜、AG霜、除白灵霜、皮康胶囊、氨肽口服液等自制制剂128余种,较好地满足了广大皮肤病患者的需要,2005年医院斥资1000余万元建设的下沙制剂中心,生产口服溶液、软膏剂、洗剂、搽剂、颗粒剂等22个剂型约62个品种,使医院的自制制剂生产能力大大提高,保障了临床供应,现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在皮肤科的带动下,医院的肛肠科、血管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也先后发展壮大起来,逐步形成了医院四大特色专科,提高了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医院发展。

肛肠科是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为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肛肠病诊疗中心,杭州市肛肠病诊疗中心。目前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肠炎、便秘、痔、瘘、裂、脱等疾病以及直肠癌、结肠癌手术;在结、直肠癌根治术,次全结肠切除,盲、直肠吻合术,全结肠切除,回肠、肛门吻合术等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其中直肠前壁修补、直肠粘膜内固定、耻骨直肠肌部分切除和闭孔内肌移植等手术治疗出口梗阻型便秘,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十余年来已诊治过多例来自日本、新加坡等国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病人。

血管外科为杭州市血管外科中心,是目前浙江省规模最大,以微创血管外科(腔镜、介入)为特色的专科,国内知名的血管病诊治中心。开展外周动脉硬化闭塞症、脉管炎、外伤性动静脉瘘、布加氏综合征、主动脉瘤等疾病的介入和手术治疗,其中下肢静脉曲张、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下肢静脉性溃疡等静脉疾病诊治水平国内领先。

泌尿外科为杭州市泌尿外科微创诊疗中心,目前在杭州市设备最为齐全,在泌尿系疾病诊疗技术,特别是对各种泌尿系结石、前列腺增生症、各种原因尿失禁、泌尿系肿瘤及小儿泌尿外科的微创腔内治疗方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在特色专科的带动下,近年来,内科、外科等支柱科室也得到了较快发展,上述各科室逐步形成了各自的专科特色治疗,在省内、外也形成了较大的知名度。

张院长说,我们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内涵建设,规范化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内外科都有自己的专病,很多常见病都是大医院不愿意化大力气搞的。正是这种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和措施,使医院的发展定位准确,方向明确,医院得以快速发展。

以创新医疗服务、树立医院品牌提高医院竞争力

医院达成了共识,服务是医疗卫生工作最重要的使命,是医院的软实力,必须在服务上下大力气,树立自己的服务品牌,以服务赢得市场。抓服务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换位思考;另一方面要有切实可行的载体。

首先是要加强职工教育,更新服务理念。医院组织员工学习宾馆服务模式,分批选派年轻护士到宾馆“实习”培训,接受礼仪训练,体验真正的宾馆服务,宾馆工作人员那种以“顾客为上帝”的服务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使全院上下的思想观念有了极大的转变。医院还邀请银行职员到挂号、收费窗口“带教”示范,通过观摩学习,互相切磋服务技巧,促进了医务人员服务观念的转变,职工的服务主动性明显增强,服务整体水平也得到较大提高。邀请资深“空姐”对全体护士进行“航空礼仪服务”专业培训,使航空礼仪服务与护理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从仪容仪表、精神面貌到服务理念、服务艺术的全新转变,从而提升了护理服务水平。与此同时,每年组织新同志上岗前培训,深入社区,调查病人需求,倾听病人心声,感受病人疾苦,为当好医生接受病人的“感性培训”,通过换位实践,进一步更新了新同志的服务理念,增强了服务意识。

创新医疗服务,提升服务品位。优质医疗服务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张院长介绍:医院一直十分注重人文关怀,注重细节服务,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推出了一系列服务新举措。如医院成立“医疗延伸服务中心”,通过家访、信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对门诊、出院病人进行回访服务,开展健康宣教、心理咨询、护理康复指导等,并统一为回访病人建立健康档案,以满足日益增长的院外医疗服务需求,近两年已为6856位出院病人提供了服务。

成立门诊服务中心,主动为年老体弱、残疾病员提供“四有服务”即看病有人引、检查有人陪、配药有人拿、住院有人送;同时,成立“辅助检查预约中心”,对各种辅助检查项目进行集中预约,减少了病人往返和等候检查的时间;妇产科对产妇实行“六有”温馨服务即入院有人接、在院有人查、检查有人陪、产后有花迎、出院有车送、回家有医访,近两年已为产妇服务638人次,并设立“产房点歌台”,产妇可选择喜欢的音乐“陪伴”分娩。

膳食科每年投入50多万元为住院病人提供免费早餐,近两年为在医院过生日的509名住院病人免费送上生日面和贺卡,并设立“专用厨房”,配备专门厨师,提供点菜和来料加工服务,热菜热饭随叫随到。

医院在门诊实行“一人一诊室”,门诊注射室分为男、女两室,并取消住院病人床头卡上的诊断栏,以充分尊重病人的隐私权;在门诊设置“哺乳室”,避免了年轻妈妈在大庭广众之下哺乳的尴尬。对在医院去世的病人,医院专门制订了详细的“告别礼仪”规范,受到死者家属的充分肯定。每逢中秋佳节、元旦、春节,医院领导和职能科室的负责人都要到病人床头问候,送上月饼、鲜花和贺卡,送上一份祝福。医院开发了“病人手术信息同步公告系统”,使病人家属通过手术室外电视屏上的告示了解手术进程,消除焦虑心理,受到了病人家属的一致好评。医院在各病区设立了“小小气象台”,每天写明天气、气温、穿衣情况,对病人温情提醒。

畅通投诉渠道,接受群众监督。医院非常重视病人意见的收集,有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坚持每天对门诊、病房医疗服务进行巡查,主动征求病人意见,并加以整理,经院领导审阅后交相应科室即时整改;医院每月在各病区随机抽取住院病员,召开病友座谈会,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及时落实整改,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医院在病人比较集中的门诊区域设立3门“免费24小时投诉电话”,每周7天安排专门值班人员接受病人投诉,并及时为病人解决在诊疗服务过程中遇到的难事、烦事。医院还成立病人接待中心,热情服务、真心帮助每一位就诊的病人,同时接受每位患者对医疗服务质量的监督。

深化医患沟通,融洽医患关系。2003年医院作为市卫生局推行“医患沟通制”的试点单位,将推行“医患沟通制”纳入医院规范化管理,并集全院干部的智慧,编写了“一卡四指南”,经过全院培训后贯彻实施:一卡是指医患沟通卡;“四指南”是指医患沟通指南、住院病人服务指南、医患沟通用药选择指南、医患沟通治疗方案选择指南。同时,医院成立了“医患沟通室”,安排专门工作人员24小时值班接待病人,并实行“一门式”管理。在全国首家开通“医患沟通自动语音查询”电话,进一步融洽了医患关系。

2004年医院又在全面推行医患沟通制的基础上,提出了“诚信服务,促进健康”的沟通理念,并推出了“三卡五制”新举措。“三卡”即入院时床头“温馨问候卡”、免费赠送“家庭联系电话卡”、对门诊病人发放“门诊医患联系卡”。“五制”即治疗方案菜单制、病人膳食公示制、护理服务限时制、人文关怀谈心制、门诊“处方套餐制”,上述措施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进一步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位。

同时,医院不断推出医患沟通新形式,定期组织病人开展医患沙龙。

2005年,医院进行了医患沟通两周年系列活动,如金点子征集、感人事例征文、院科两级交叉检查、千人问卷调查、先进经验交流、首届病友节等活动,并推出了“牵手服务”新举措,使医患沟通从单纯语言交流延伸到了肢体语言沟通,进一步深化了医患沟通新内容。据张院长介绍,医院共推出200多项各种服务措施。医院还每年组织医疗服务大讨论,把患者投诉的问题进行整改。这些服务新举措为病人提供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病人的满意度不断提高。推行医患沟通制以来,病人的综合满意度上升了3个百分点,病人的投诉率下降了5个百分点。2003年9月29日,杭州市卫生系统医患沟通现场会在该院召开,在全市范围内推广了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患沟通的经验。2005年9月,该院应邀在全国医院管理会议上作医患沟通专题报告,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通过多年的努力,医院逐渐在百姓中树立了优质服务品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信誉。在杭州市首届“我心目中的杭州品牌”评选中,杭州市属医院中仅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获此荣誉称号。此外,在杭州市纠风办和市卫生局对出院病人综合满意度测评中,该院连续8年名列市属医院榜首。

惠民医疗救助,塑造良好形象。2003年9月27日,在杭州市委、市政府、市卫生局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公开竞争,全国最大的慈善医院--杭州市惠民医院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挂牌。医院为全市3万多困难人员看病就医提供“十免十减半五减免”的政策,并对医院采购的所有医保目录内2000多种药品实施零利润。据统计,自2003年9月27日至2009年11月30日止,共惠及门急诊病人107599人次,出院病人3668人次,两项总计共发生费用为4903余万元,减免费用为558.68余万元。张院长说:困难人员在我院看病,费用打折服务绝不打折扣,让病人得到了看得见的实惠,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作出了努力,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现在惠民病人在医院看病或住院,平均费用可下降30%左右。为降低其他患者的医疗费用,医院还在诊疗过程中采取“控、批、降、审、查”五字管理措施。对百元以上药品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对30余项医疗收费重新进行了规范整顿,取消套餐,对住院病人一日清单进一步明细,收费项目上墙,接受病人监督;健全内部考评分配机制。

医院还积极做好社会文明服务活动。如与市卫生局联合向1000多位低保孤寡老人赠送“家庭小药箱”;向省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送健康体检;积极开展光明工程,为50多名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组织志愿者利用休息时间为手术病人提供24小时全程陪同护理和健康宣教;医院还组织了“关爱老人、关注健康”为主题的护士进社区系列活动,对百位“空巢老人”进行健康行为评估,提供体检、健康指导等医疗服务,医院志愿者还与20位有特殊需求的老人结对,提供定期的上门免费医疗服务。

总之,通过努力做好社会公益事业,体现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树立医院良好的社会形象,惠泽百姓,造福于民,得到了杭州百姓的充分信任和好评。医院通过几年努力获得了“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的殊荣。

张院长说,办医院必须诚心为病人服务,必须端正办院方向,既要体现医院的社会公益性,也要讲效益,要两者兼顾,把握好尺度。一家医院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没有特色就很难有竞争力,对于中小医院来说就要差异化发展,特色要鲜明,服务要优良,收费要低廉,才会成为百姓信得过的放心医院和品牌医院。

以强化内部管理、提高员工素质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采访中,张院长对自己医院的员工赞赏有加,多次提到医院的员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富有创新精神。

作为医院领导班子的带头人,张院长从自身做起,克己奉公,无私奉献,勤政廉政,全身心地投入到医院的建设中。每周工作6天,放弃节假日休息。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贯彻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相结合的原则。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互相协作,团结和谐,默契配合,在院内形成了“风正、气顺、和谐”的良好工作氛围,保证了医院各项管理工作高效运转。2008年张延祥院长被评为全国优秀院长。

近年来,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宗旨,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在杭州市医院中最早导入IS9000管理体系,并通过了评审认证,每年进行外审,达到持续改进质量的目的。倡导精细化管理,努力进行全程、全方位的无缝隙管理,全力杜绝医疗服务差错。改革就医模式,医院率先在省内推出“病人选责任医生”、“病人选责任护士”、“病人选输液护士”、“住院病人药品明细一日清单”的改革举措。在全院范围内掀起了广大医务人员学业务、强素质优服务的热潮,得到了广大病人的好评。

医院为降低医疗费用,从缩短平均住院日入手,通过加大管理力度,强化内部考核,平均住院日从原来的13天降至10天,加快了床位周转,提高了床位利用率,为病人节省了不小的费用,满足了病人住院需求。

深化内部改革,调动职工积极性。张院长清醒地认识到,必须要以改革的思路来解决医院发展中的问题。医院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于2005年推出绩效改革方案,坚持按劳分配、按生产(技术、管理等)要素分配,质量、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绩效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以进一步调动全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按照“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对中层干部实行竞聘上岗,完善了干部选拔竞争机制。同时加强对中层干部的培养,加大考核力度,提高管理水平,形成了一支敬业奉献、善于管理的干部队伍,保证了各项工作高效开展。

强化科技创新,促进学科发展。加强特色专科建设,科研工作是基础,为此医院每年投入50万元设立院级科研启动基金,并加大对科研人员的奖励力度,对重点学科的科研人员每月发放科研津贴,同时举办医院科技节,表彰在科研上有贡献的医务工作者,激发了广大医务人员的科技创新热情。皮肤科积极开展临床科学研究,其中对色素病的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同时也带动其他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医院非常重视行风建设,严格把好用药关、检查关、治疗关,每门诊人均费用、出院病人人均费用在省市医院中均低于平均水平,赢得了广大病友的信任。医院还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的作用,通过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体现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形成创新奉献,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真心服务的院风。医院提出,“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治一个病人,交一个朋友”的口号,以明确的目标激励员工为病人提供最好的服务。张院长认为,医院的文化管理也要有所创新,医院的核心价值观要通过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来体现,并要坚持和发扬光大,这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张院长介绍,医院每年文化建设都有抓手,各临床和医技科室每月都对职能科室打分,95分以上医院给予奖励;2009年还推出评选品牌员工活动,任何岗位上的普通员工都有资格参选,按季度评选。通过各种载体激励员工奋发向上的精神,营造了全院团结一心,积极进取的良好文化氛围。2009年,在市卫生局组织的急救、中医药技能、内外科诊疗、护理技能、职业素养等大比武活动中,医院派出的选手荣获了1个第一名,5个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医院内部营造了比技术、比能力的氛围,扩大了医院的影响,树立了医院品牌形象,促进了医疗服务内涵质量的提高。医院已在广大病人心目中树立起“专科特色鲜明、医疗服务优良、医疗质量优异、医疗收费低廉”的良好社会形象,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以取得的成绩为新起点,再创新佳绩

近年来,张延祥院长带领全院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奋发进取,促进了医院两个效益的全面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迅速发展,从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弄堂医院”发展成为“专科特色鲜明、医疗质量优质、医疗服务优良”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深受群众欢迎和赞誉。短短几年,医院的医疗用房从2万平方米扩大到4.8万平方米,床位从320张增加到600张,医务人员从501人增加到883人,固定资产从1亿元增长到5亿多元;以皮肤科为代表的多个专科成为国家和浙江省、杭州市的的重点专科和治疗中心,在国内和省、市居领先地位。先后引进和培养博士16名、硕士125名,近5年全院共获局以上科研项目立项156余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4项,省、部级课题18项,厅、市级63项。科研成果共获局级以上奖项37项,其中获省、部级奖励4项,厅、市级18项。近5年在一、二级刊物发表论文6 3 8篇,其中中华系列的杂志110篇,SCI收录27篇(国外期刊27篇)。成功举办了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22届;医疗业务收入、门急诊量、出院病人数分别比5年前增长133%、104%、69%,医疗业务得到了快速发展,床位使用率达103%。

医院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绿色医院”、“杭州市文明单位”、“杭州市创建文明行业工作先进单位”、“杭州市爱国卫生示范单位”、首届“我心目中的杭州品牌”等荣誉称号,并被杭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为杭州市大文化产业的“十个亮点”之一。

原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卫生部原部长高强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桑国卫都专程到医院视察工作,对医院近几年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健康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媒体纷纷进行了专题采访和深入报道。

篇4: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秀作文

关键词:场景描写 香市兴衰 经济人文特色 详略得当 远近结合 铺陈夸张

散文《西湖香市》选自于《陶庵梦忆》。散文着重写春夏之交,民众在西湖香市进行的一种既与宗教有关,又与旅游、购物密切联系的富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香市是来自民间长期自然形成的一种商贸集市,交换贸易的大多是小手工业产品或农牧畜猎产品。张岱笔下的西湖香市揭示出这种民俗活动实质上是一种自发的、长期的、持续不断的、热闹非凡的民俗与贸易合为一体的经济活动,客观上成为中国江南城镇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是中国明代资本主义萌芽阶段——明代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真实写照。这种场景描写的成功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散文采用详略相间、重点突出的场景描写,来表现在明代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商业贸易中心——香市昭庆寺:开篇点明香市“起于花朝[1],尽于端午”,写出它时令之佳,历时之长,为后文具体写香市热闹纷繁的贸易集市的场面埋下了伏笔。又进一步交代了成因,远自山东、嘉湖香客的到来,使西湖一带的庙会成了交易活动的场所。与此同时,作者对三天竺、岳王坟、湖心亭、陆宣公祠这几个自然景点也只是一笔带过,而用较详细的笔触来重点描写香市的中心——昭庆寺。在文章中,作者一步步将范围缩小,逐渐把摄影镜头对准在香市昭庆寺的场景上,文中紧扣“凑集”二字,以浓墨重彩之笔而又极有层次地细腻地描绘了昭庆寺一带香客们做买卖的热闹繁盛的景况,那些香客们经营的商品,种类繁多,琳琅满目:三皇五帝的古董,少数民族的珍奇,妇女喜爱的饰物,日常生活的用品,和尚念经的木龟,小孩嬉戏的玩具,应有尽有,全部汇聚于此。作者通过对香市的叙写,凸显出明代中叶以来,浙江杭州西湖一带的人们在社会经济繁荣发展、物品丰富繁多的情况下,逐步将产品送到集市“西湖香市”销售的市场化的经济人文景观。持续不断的产品通过香市集市的交换,变得商品化,久而久之使“西湖香市”成为远近闻名的传统性季节性比较显著的商品贸易集市,发展到明代中叶后,它的交易量大增,熙熙攘攘,繁荣昌盛,标志着它已经逐步地进入到资本主义的萌芽阶段。张岱在《西湖香市》里以香市——昭庆寺为中心,描述了明代西湖香市由簇拥繁华到香客断绝的整个变化过程,凸显了它在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商品贸易形成发展的显著影响。

其次,在《西湖香市》商贸集市的场景描写中,作者成功运用了对比手法和讽刺手法,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并感受其幽默的讽刺效果。作者在简述香市的由来和概貌的前提上,又以细腻的笔触先后描述了香市贸易的兴与衰。在它兴之际,笔调色彩明丽,激情飞扬,突出香市的闻名遐迩,不同凡响。场景描写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写货摊之稠密“殿中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有屋则摊,无屋则厂,厂外又栅,栅外又摊,节节寸寸”,密密麻麻,迤逦不断。二写货物之繁多。“历代的骨董、四方的珍宝,小至“胭脂、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伢儿嬉具之类”,无不聚集于此,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充分渲染出当时西湖香市的商贸场面之兴盛繁华。在它衰之际,笔调尤为抑郁沉重,让人遗恨不已。作者在散文后半部分着重描述了香市破败的过程和杭州人民的深重灾难:兵连祸结,民不聊生,道出了香客断绝,香市消歇的不幸结局。昔日繁花似锦的西湖,现在却“壬午洊饥,民强半饿死”,几乎每天都可见抬去将要殡葬的饿殍。作者场景描写中还插入自己的所见所闻“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扛挽相属”。此外,文中两处引用也构成了鲜明对比,在香市兴盛之时,作者引用袁宏道的诗“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波纹如绫,温风如酒”,以此来展现西湖香市周围秀色可餐的景象。而在收尾之处,辅以讽刺的笔调,大胆巧妙地化用了袁宏道的诗,略改数字,旁敲侧击地鞭挞了杭州太守刘梦谦之流不管百姓死活,寻欢作乐,苟且偷安的丑态嘴脸,揭示了西湖香市之所以逐渐走向衰败的社会历史原因,也揭示出香市出自身发展过程中受到封建社会的很大局限。

第三,排比与对比连用,突出作者对香市繁闹场景的喜爱。

作者在描写“香客杂来”时,连用了五个对比来表达对香市的喜爱之情:“士女闲都,不胜其村妆野归之乔画;芳兰芗泽,不胜其合香芫荽之薰蒸;丝竹管弦,不胜其摇鼓喝笙之聒帐;鼎彝光怪,不胜其泥人竹马之行情;宋元名画,不胜其湖景佛图之纸贵。”以“士女闲都”与“村妆野归”、“芳兰芗泽”与“合香芫荽”、“丝竹管弦”与“摇鼓喝笙”、“鼎彝光怪”与“泥人竹马”、“宋元名画”与“湖景佛图”作对比,五个对比连用构成一个排比句,这些描述都渲染了芫荽香气的浓烈扑鼻,招绦笙鼓的嘈杂震耳,泥人竹马的精巧而逗人喜爱,瑰丽的湖景佛图的赏心悦目,凸显了香市风景及人文的独特之处。在作者看来,那些名流之辈所推崇的诸如丝竹管弦、宋元名画之类的雅致之物竟比不上西湖香市中的“摇鼓喝笙”、“湖景佛图”,在雅俗对比中显示了西湖香市中淳朴的风气及繁闹的景象。

第四,作者描写香市的贸易场景运用了多角度变换,远景与近景结合的描写方法,使之互为表里,相映成趣,写出了集市的溢金流彩,繁华盖世。在作者笔下描写的西湖香市的商贸集市,犹如一幅五光十色的风俗画。不仅如此,作者还变换角度,勾勒出与香市相依相存的周边自然风光,以传神之笔描写了西湖香市周边的迷人景色。如“桃柳明媚,鼓吹清和”,“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波纹如绫,温风如洒”。由于以西湖旖旎迷人的风光,引发了“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的杭州市民倾城出动的鼎盛场面。以自然风光的千姿百态,令游人心醉的侧面场景描写,来烘托香市昭庆寺这一中心场景的轴心地位,辐射效应,生动地表现出它吸引四方香客纷至沓来,参与集市贸易,尤为热闹非凡的经济人文特色。

第五,对西湖贸易集市的场景描写,作者运用了娴熟的铺陈夸张手法,用长短骈散的句式交错,简约而清丽的语言,挥洒自如地渲染了西湖香市五光十色,喧闹繁华的集市盛况。写游人之众多:用“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的句群,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少摩肩接踵的情态写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写货物之新奇:“三代八朝之骨董、蛮夷闽貊之珍异,皆集焉。”写货物之全:“凡赤垔、赤支、簪珥、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孩儿嬉具之类,无不集。”从三代之古董到少数民族之珍宝,在西湖香市中可谓无所不有,不过这却不单单是个珍宝市场,在这里像书籍、木鱼、小孩子的玩具这类的家庭用品也一应具有,這里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市场,作者在铺陈中凸显了西湖香市那种浓郁的经济文化氛围。

总之,文章通过运用对比、夸张、铺陈等手法再现了西湖香市兴盛的繁闹景象以及在香市衰落后百姓飘零、香客断绝的景象,尤为真实生动地表现了明代那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留下了明代商业经营活动的真实可靠而又形象生动的珍贵的历史画面。作为一篇成功的散文,《西湖香市》中丰富的场景描写手法为后世散文创作提供了参考样例。

参考文献:

[1]蔡禹龙 清代江南香市简论———以杭州西湖香市为中心[J] 《历史教学》2010 ,20

[2]顾希佳 西湖风俗当议:以香市、放生、祈梦为例[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11

篇5:西湖 描写西湖的作文200字

西湖形态近于多边形,湖面被孤山及苏堤、白堤分成五个子湖区。西湖十景是最能代表西湖胜景的精华。

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波光粼粼,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

夏天,西湖的湖面上,接天的碧绿荷叶,亭亭玉立的荷花让人陶醉。

秋季的西湖,十里飘香的桂花让人流连忘返,那一只只莲藕让人爱不释手。

雪天的西湖,银装素裹,盛开的梅花更是美丽无比。

篇6:西湖 描写西湖的作文200字

春天,西湖边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美丽极了。西湖边有桃花,还有许多中外游客,有的在西湖边散步,有的在湖边喝茶,还有的在划船。

夏天的傍晚,夕阳高照,把整个西湖映成了红色,美丽极了!

秋天,满地都是落叶,像铺了一地的进毯,小蚂蚁把落叶当成了小船,到河里玩了起来,秋天真是迷人!

冬天,整个西湖都变成了白色,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袄,有的在西湖边看美景,有的小孩在玩雪。

篇7:描写杭州的作文

走过拥挤的大门,眼前就是一红色显眼的大舞台,表演着各种各样的杂技,引来了不少人观看。穿过人山人海,水泄不通的小路,来到了一个超大超大的舞台,为什么我觉超大,你一会儿就知道了。整个演出分好几场,第一场是讲浪渚文化的,这时会发现第一第二排的观众突然一下子移到了左边,舞台变大了好大,两边也打开了,像真的一样,仿佛我也进入了这个世界。演员们深情的表演着,和灯光音乐图片配合的很好。真应了那句”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第二场宋王宣布玩乐三天,于是从最高处的楼梯整齐划一走下来了一大群手指张开呈兰花指的妃子,她们头上的饰物大概就有几千克重吧!身上穿金黄色的长裙,闪闪发光,闪得我眼花缭乱,配上一双小巧玲珑的金光小布鞋就显得更加美丽了。

第三场是讲民族英雄岳飞的。只见英勇的岳飞和敌人互相撕杀着,不时传来了刀剑碰撞和吆喝声,瞧,他威武的身姿,打倒了一大批的金兵。我们都为他精忠报国精神所感动了。

第四场是讲美丽的西湖的,有讲牛郎织女,水泊梁山,还有龙井茶,各色荷花等,仿佛让你置身于西湖,不由让我想起了苏轼的诗句来:”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鬼屋,那里面最可怕的就是那句”我冤哪, 我冤哪”到今还在我脑海中回荡。有个地方的墓碑还会不停的上下跳动,放着诸多盖有白布的死人,看了不由你不害怕,真是吓死我了,幸好不是真实的!

更好奇的是重心不稳的”斜屋”,我刚走进去还好,越到后面越站不牢,头晕,人往前倒去,我用力往上爬,还是上不了,听说是利用了人们的自我纠正原理的,真是神奇!

篇8:2013年浙江杭州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巴勒斯坦有两个内海, 一个没有任何生物, 叫死海;一个有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和鱼类, 叫加利利海。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呢?因为死海纳入上游的水之后, 没有出口, 无法把水分出去, 导致水中积存了大量的盐分, 因而没有生物能成活。而加利利海承接水源之后, 将水分给了下游, 形成了活水, 充满了活力。

海水如此, 更何况人呢!因为我们懂得:分享, 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分享, 是一种胸襟的袒露;分享, 是一种心灵的交融……

请以“懂得分享”为题目, 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 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题解】

“懂得分享”这个话题包含两个词“懂得”和“分享”, 从材料的内涵中我们可以轻易地判断出, “懂得”并不是话题的核心, “分享”才是问题的关键。此外, 进一步看, 文题和材料都暗含了对“分享”的肯定, 因此, 我们写作的方向基本上可以确定下来。

把握住了文章的主旨, 那怎么写一篇关于“分享”的作文呢? 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点入手:

1.文章的内容。能够拿来分享的东西很多, 成功的喜悦、学习读书的小感悟, 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在确定文章的内容前, 要树立一个标准, 那就是“言之有物”, 要选自己感触最深的, 最能说出真情实感的内容来写, 这样才能写出充实而真切的文章来。

2.写作的思路。这篇文章可以有两种写作思路:其一, 开门见山, 直写“懂得分享”的重要性, 尽抒胸臆;其二, 欲扬先抑, 先写自己最初并不懂得分享, 后来经历了一些人、一些事, 才明白了“懂得分享”的真谛, 从反面衬托出人生应该“懂得分享”。

3.文体的选择。对于逻辑严密, 善于说理的同学, 可以选择议论文这种文体。需要注意的是, 文章切记空谈, 所援引的事例, 要新颖、熨帖, 不要开口李白, 闭口爱迪生;对于善于抒情叙事的同学, 则可以写成记叙文。写作的过程中, 要有自己独到的体会, 要有细节的描写、刻画, 不矫揉造作, 也不胡编乱造。

【范文】

懂得分享

浙江杭州考生

分享是黑暗里的一抹光, 虽然并不亮, 但却足以照亮快乐; 分享是酷暑里的一丝凉风, 虽然并不大, 但却足以吹走烦恼;分享更是每个人心中共同拥有的一个世界, 在这个世界能让你和别人一起播种, 一起收获, 一起快乐……

俗话说, 快乐和人一起分享就可以得到双倍的快乐, 痛苦和别人一起分担就可以减轻一半的痛苦。分享是一张大大的网, 网着每一个人的心。从出生到现在, 我们已经经历了13个春秋, 在这一路上, 有哭有笑, 有苦有甜, 有希望有失落, 有快乐有悲伤……在这布满荆棘的路上, 除了有家人的陪伴, 另外就是同学和朋友了。贴心的朋友能和你一起分享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也能分担你生活中的不顺心, 在你失落的时候, 安慰你、不停地逗你开心;在你高兴的时候, 一起和你放声大笑。和朋友分担烦恼, 烦恼会化作一缕青烟;和朋友分享快乐, 心里会觉得无比的甜蜜。

分享是互相的学习。凡是眼睛看到的, 耳朵听到的, 亲身经历的, 都会直接走进我们的心间, 伴随你的思想、语言展现得多姿风采。若把这些多姿多彩的生活体会和别人分享, 或许还会从别人与自己不同的经历中发现更加新颖的想法, 这样你知道的内容就会越来越多, 就会在互相分享中不断学习、进步。

分享是相互的帮助。你给予他人多少, 别人不止同样数额在回赠你, 有时候, 回赠的甚至更多。分享并不意味着大家用着同一样东西, 还意味着共同地承担和收获, 分享不只是为了成全别人, 还能帮助自已, 这应该就是“赠人玫瑰, 手有余香”了吧。

篇9: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秀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比尔·盖茨谈到童年时曾说,当时他的父母曾经鼓励他去做一些不擅长的事情,例如足球、游泳、橄榄球,那时他很不理解。后来他才明白,正是这些活动,使他有机会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并且让他明白,自己尚有许多事情没有精通,而不要总钻在自己喜欢的那些事情里。比尔认为这是他听到过的最好的建议。

对此,正当青春的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要求: (1) 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 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 不得少于800字。

(4) 不得抄袭、套作。【命题意图】

作文题意在引导学生对成长过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思考自己的人生态度,然后结合自己及他人的经历、认识,写出有思辨、有创意的论述性文章。写作时要全面理解材料的命意指向,准确立意,同时要注意材料所暗含的主旨解读逻辑。

【写作立意】

题目材料的主要内容是:比尔·盖茨通过尝试自己原本不擅长的事情,培养了领导力,并明白了自己还有很多事情不擅长的事实。材料中最后一句对此加以了着重强调。所以,文章的最佳立意应该是: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原本不擅长的事收获很多东西。

在写作过程中,有两处细节要注意。第一,不要过分突出“尝试”,去重点讲年轻人要锐意进取大胆尝试做一些事情,而没注意到立意中关于“不擅长”的限制,这是自说自话地扩大了立意的范畴。第二,比尔·盖茨的故事里还有一个暗含的逻辑——“尝试不擅长的事”不是让不擅长变为擅长,而是让人认识到自己的真实状况,并且对自己其他方面的能力有所促进。脱离这个逻辑,重点论述尝试不擅长的事、补长自己的短板,也是一种自说自话。

【评分标准】

审题准确,注意到题目中的两个逻辑细节,主题明晰,材料新颖切题,论证严谨有深度,语言有特色,可得54分以上。

从“尝试不擅长之事能有多方面收获”的角度立意,观点准确,材料新颖,论证层次清楚,行文有逻辑,得49—54分。

从主旨出发立意,主题明确,论证层次较清楚,但材料并不十分贴合主题,语言较流畅,得42—48分。

只抓住“尝试”或“把不擅长变成擅长”,或论述层次不清晰,或论述流于平面化,或材料组织不力,得36—41分。

篇10:描写西湖的优秀作文

历史悠久的中国拥有许多秀丽山河,其中最令我难忘的当属西湖。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为什么西湖能成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笔下的宠儿?

因为西湖的景美。西湖坐落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她是一首诗,一幅天然图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不论是多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还是匆匆而过的旅人,无不为这天下无双的美景所倾倒。阳春三月,莺飞草长。苏白两堤,桃柳夹岸。两边是水波潋滟,游船点点,远处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时走在堤上,你会被眼前的景色所惊叹,甚至心醉神驰,怀疑自己是否进入了世外仙境。

西湖有许多靓丽的美景,其中有十处让人惊叹,称之西湖十景。西湖十景形成于南宋时期,基本围绕西湖分布,有的就位于湖上。苏堤春晓、曲苑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双峰插云、南屏晚钟、三潭印月,西湖十景个擅其胜,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胜景精华,所以无论杭州本地人还是外地山水客都津津乐道,先游为快。

三潭印月是我最喜欢的景观。此景为后人在小瀛洲南湖中建造的三座瓶形小石塔,称为“三潭”,清初岛上又加营建筑曲桥,堂轩,沿内湖环植木芙蓉,复经清光绪间退休将领彭玉麟在此营造别墅,小瀛洲初具风貌 三潭印月景观富层次,空间多变化,建筑布局匠心独运。从岛北码头上岸,经过先贤祠等两座建筑,即步入九曲平桥,桥上有开网亭,康熙御碑亭,我心相印亭四座造型各异的亭子,让人走走停停,歇歇看看,或谈笑,或留影,流连观照,饱览美景。

我之所以喜欢三潭印月,不仅因为她的月下玲珑,更为了她神秘动人的传说:很早以前,一条千年黑鱼精逃出龙宫,闯到钱塘江里,兴妖作怪,害得老百姓叫苦连天。

黑鱼精怕观音娘娘来收拾它,就在西湖中央钻了个深潭,平时躲在深潭里睡觉,只有到了午时,肚皮饿了,才从深潭里翻身出来找东西吃。这时候,湖面掀起层层波浪,湖心旋涡滚滚,船躲避不及,有的被浪头打翻,有的被旋涡卷沉,船里的人被黑鱼精吞进肚里。从此人们都吓得不敢下湖了。

一天,观音娘娘从蓬莱仙岛回南海,路过西湖上空,见湖面上突然升起一片乌云,湖水翻滚,波浪汹涌。观音娘娘发现黑鱼精已逃出,随手拿起香炉,对准黑鱼精头上压去。黑鱼精见吓得连忙钻入潭底。香炉在空中射出万道金光,越变越大,只听得一声巨响,香炉口朝下罩住了潭口,把黑鱼精镇压在西湖底下,永远出不来了。只有三只香炉脚露出在湖面上。

据说,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就是香炉的三只脚。又因为香炉里的一炉香灰倒翻在西湖里,从此,西湖泥都成了香灰泥。

篇11:描写冬天的西湖作文

夏日炎炎,信步走在岸边。游客不少,两旁高大的树,浓浓绿荫,令人倍感凉爽。西湖敞开了怀抱。水平如镜,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微光。

岸边的垂柳,就像我在杭州见到过的本地女孩子,那么热情。她们飘逸的长发,挡住了炎炎烈日,坐在树下的长凳上,欣赏西湖,是另一番别样的美丽。杨柳们身子微微向着湖水倾斜,是因为她们也被西湖迷住了、陶醉了。凉爽的湖水,轻轻拂过他们的秀发,令杨柳绿的一尘不染。

岸边,一大片开得正盛的荷花,在阳光下绽放美丽。硕大的荷叶一簇簇、一丛丛,绿得发亮。似乎是因为西湖水的明净,这荷叶绿得清澈,高高矮矮,在水面上投下一片绿。微风轻拂,荷叶频频点头,眼前跃动的绿色,让你不得不惊叹它的活力。翠绿从中,一星一点的红色特别醒目。细看,那荷叶如一个个精致的托盘,盛着还未风干的露珠,中间那细密的纹路,色彩要更深一些。最美的是阳光下的水中仙子。很多朵绽开了,怒放着生命。中间裸露出的莲蓬,是她生命的结晶。有些花苞,似害羞的姑娘,还躲在她粉色的小屋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半开的荷花,也只有几片花瓣,在风中倔强的绽放,色彩有些浅。就像是舞蹈房里的小姑娘,粉红色的舞裙,裙摆微微打着褶。瘦小的身影,伴着轻柔的音乐,纤细的四肢努力在空中划出一条条美丽的弧线,舞姿充满童真,却不失妖娆,没有不为她的舞动倾心。

最美的要算黄昏的西子湖了。泛舟西湖,西湖轻轻垂下了眼帘。夕阳西下,晚霞轻轻铺在水面上,平静的湖面泛着点点金光,也透着点淡淡的胭脂红,灼的我眼睛发烫。晚风吹拂,微波粼粼,水面泛着涟漪,我们的小船在水面上划出漂亮的水纹,又被微凉的晚风轻轻抹平。湖面上游船来往,打破了原有的平静,水波荡漾。坐在船头,轻轻将脚伸入水中,船儿慢慢前进,时而有岸边的树叶飘落,钻进指缝,怪痒痒的,舒服极了。夜幕开始四合,岸边的灯光发出微黄的温馨的光,小船登了岸。

篇12:描写西湖的精彩作文

下了四五天的雨,周末太阳公公总算露出了难得的笑脸。今天是星期天,阳光明媚,天气格外晴朗,妈妈带我到杭州西湖边玩儿,欣赏杭州西湖美丽的秋景。

杭州西湖边的人可真多哦!有的人聚集在一起唱歌,有的人在和杭州西湖拍照留念,有的人坐在椅子上望着美丽的杭州西湖休息聊天……岸边的桂花芬芳扑鼻,让人留连忘返,湖面上的荷叶像一把把小伞,给小鱼遮挡着阳光,还有那些穿着救生衣的人们划着小船,从远处望去,就像一朵朵橙色的小花在湖面上漂荡。我和妈妈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听着旁边的导游讲着一个个有关杭州西湖的美丽故事,吹着凉爽的秋风,沉浸在这美丽的秋色中。

秋天的杭州西湖真美呀!

篇13:杭州西湖的隐逸文化象征

20世纪70年代后人文主义与20世纪80年代后的后现代化主义思潮的出现, 加上衍生于结构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观念的盛行, 地理界脱离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以描述为主的治学方式, 将景观视为“见的方式”, 与其历史发展联系起来。景观从名词转变为动词, 景观如何运作及其与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的问题成为研究核心。

目前, “西湖·龙井茶园”作为2010年申报文化景观遗产的备选项目, 已被国家文物局列入议事日程。杭州西湖 (以下简称西湖) 之盛, 与数千年来历史上文人士大夫诗词书画所赋予的文化内涵息息相关, 已然成为儒家山水美学的典范。有学者认为:“多数中国文人的结构中, 对一个充满象征性和抽象度的西湖, 总有很大的向心力。”西湖作为一个物质与精神的双重空间, 不仅有山水之胜, 林壑之美, 并且纳同理通济的诗情、画意与茶道, 发人深省的英烈文化, 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 神秘浓重的宗教色彩等精神文化于一体。然而, 这些形形色色的文化内容, 也不过是西湖文化景观价值的表象而已, 如果视其为西湖之“形”, 那么其内在的文化和政治象征, 则是西湖之“意”和“神”, 才更加值得关注。这也是世界遗产文化景观考察的重点之一。

2 隐逸文化的必然性

中国封建社会, 统一的宗法大帝国以及与之适应的君主集权制度在秦以后的两千多年中始终延续不替, 其间的所有因素, 无论是经济、政治、伦理抑或是文化, 都始终被置于皇权的控制之下而绝没有独立发展的可能, 社会生活中每一个最细微的部分, 都只能作为整个集权制度所严格制约的一个环节而存在。

统一而庞大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宗法政治体系, 要求皇权必须能够代表和协调整个社会的利益, 这种客观要求在本质上与皇权的专制与独裁是矛盾的, 皇权的专制与整个社会的利益之间的平衡, 也是中国社会形态得以延续的基本条件。而只有士人阶层, 与皇权和整个社会经济、政治体系都保持着深厚、广泛的联系, 才能代表两方来调节关系, 维系平衡。一方面, 士人阶层是皇权统治社会的执行者, 另一方面, 又是代表社会对皇权的抑制者。士大夫是社会文化最主要的占有者, 比其他任何阶层更懂得国家各个阶层的利益以及其间复杂的关系, 才能以“道”、“仁政”的追求来延缓和修复专制制度中必然的社会危机。

然而, 集权制度的性质决定了士大夫凭借直接和积极的方式, 难以完成这种使命, 这就迫使士人阶层寻找和创造一种高度发达的间接和消极的方式, 以保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达到社会机制所需要的程度, 这种方式即隐逸文化, 而以西湖为代表的古典园林, 则成为这种独特文化发展的物质空间。

3 西湖的隐逸文化象征

作为一处以空间为表现形式的园林, 西湖以小见大, 以少胜多, 以显喻隐, 以实写虚, 追求含蓄朦胧的审美境界, 以有限的空间来表现无限的意境美, 正所谓“城市山林, 壶中天地, 人世之外别开幻境”。这不正是文人士大夫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吗?就如同统治阶级的刻薄、经济上的拮据, 仍不能阻碍他们去完善自身的人格一样, 数平方公里的有限空间, 又安能纳士大夫鲲鹏之志?所以西湖绝非只是一个容纳文化的空间, 更是从空间中透视出的强烈的“士”文化。

早在北宋, 西湖诗社、词社就已成为文人互相唱酬的社团, 士人们结社聚会, 切磋诗艺、交流感情, 增强彼此间的社会联系, 而欣赏湖山美景, 吟诵西湖风光则是诗社、词社的参与者们经常的节目。除此之外, 文人们也经常在此吟诗会友, 隐居西湖孤山, 人称“梅妻鹤子”的林逋, 便经常泛舟西湖, 与梅尧臣、范仲淹等友人游赏于山水之间。苏东坡在杭州时, 也多与友人在湖上饮酒、赋诗。他们纵情诗酒, 狂放而不掩盖牢骚的情态, 成为对社会现实感到失望的文人的心态的原版, 更成为后世许多仕途失意不满现实的知识分子的榜样。“湖光静, 山影孤, 载斜阳小舟横渡。正花开玉梅千万株, 鹤飞来老逋归与?”即是士人们内心世界对于“隐”的渴望与追求。

西湖是文人、士大夫忘情山水、和诗交友、灵感创作的源泉, 更是其实现精神自由的理想空间。“酒逢知己, 琴遇知音”, 谈笑于上水之间;“时俯仰人间古今, 且消磨闲处光阴。无事当心, 今日从容, 此地登临”, 悠然自得;更能在隐居生活中寻找到“依山傍水盖茅斋, 旋买奇花赁地栽, 深耕浅种无灾害”的乐趣;更有甚者, 出于对现实的无奈, 把自己的命运也交给天公, “新酒在槽头醉, 活鱼向湖上买, 算天公自有安排”;有“诗狂悲壮, 杯深豪放”、“恍然醉眼千峰山。意悠扬, 气轩昂, 天风鹤背三千丈。”的旷达情怀, 亦有“浮生大都空自忙;功, 也是谎;名, 也是谎”的无奈感伤。

历代士人之中, 最具代表性的, 无疑是几任父母官苏东坡, 其人其事, 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 近千年来深受人们的尊崇, 并根植于西湖的山水之间。宋哲宗元佑4年, 苏东坡出任杭州太守, 那时的杭州已不比往昔, 满目疮痍, 民不聊生, 西湖干涸, 美景不现。苏东坡调集民工清淤泥, 筑长堤, 于是, 杭州西湖与东坡太守结缘千年, 苏堤亦美名垂史。苏东坡有《开西湖》诗云:“伟人谋议不求多, 事定纷纭自唯阿。尽放龟鱼还绿净, 肯容萧苇障前坡。一朝美事谁能继, 百尺苍崖尚可磨。天上列星当亦喜, 月明时下浴金波。”在人格上, 苏东坡在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 决不随波逐流;在官场上, 苏东坡为官一地, 造福一方, 于史有证;在人生态度上, 苏东坡即使在身处绝境时, 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 进退自如, 宠辱不惊。从来没有一个人能像苏东坡那样, 把封建社会士人的两种角色扮演得如此精彩, 人们感叹其风流文气, 山水间不拘一格, 更赞叹其与民同在, 与民同乐, 与民同忧的崇高情怀。

在西湖的价值中, 已经嵌入了这么一个桀骜不驯、潇洒自在而又深情款款的东坡形象, 他既有“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的”豪迈, 又有“细看来不是扬花, 点点是离人类泪”的柔情, 他是一个“湖山信是东南美”的父母官, 也是“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彬彬文子。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苏东坡为后代士人树立了榜样。但苏东坡于西湖的意义, 决不仅仅是老百姓的感恩戴德可以承载的, 更在于“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逆境中见从容, 历经曲折, 铸就人生的人文气质。

结束语

早在宋代, 文人林升曾经质问“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鲁迅先生曾也劝说郁达夫, 不要久居杭州, 因为这是一个容易消磨意志的地方。然而, 在休闲、旅游业高速发展的今天, 西湖是多少人梦想的旅游胜地, 又是多少人向往的人间天堂?如今南山路的酒吧、湖边的茶楼, 处处散发着“闲适”的情调, 杭州人时刻表现着的悠闲神情, 又何尝不为大众所向往呢?试想如若不是处在这种充满着“隐逸文化”的氛围之中, 杭州又何以谓之“东方休闲之都”?

摘要:后现代主义思潮之后, 地理界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特定地点的社会、文化及经济空间性质的剖析, 景观隐喻的意识形态和权利关系成为其研究核心。结合杭州西湖申遗的具体实际, 从世界遗产文化景观的角度, 对西湖象征的隐逸文化进行了分析和概述。

关键词:西湖,象征,隐逸文化

参考文献

[1]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编.西湖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5.

[2]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第二版)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

[3]王毅.园林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0.

[4]陈从周.说园[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1984.

篇14:描写杭州西湖的优秀作文

《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杭州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根据立法法和地方组织法的有关规定,报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现在,我受杭州市人大常委会的委托,就条例的有关问题说明如下:

一、制定条例的经过和主要依据

条例是杭州市人大常委会2011年立法计划项目。2011年6月,杭州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审议了市人民政府提请的条例草案。会后,杭州市人大法制委员会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进行了调研,将条例草案分别送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市人大常委会立法咨询委员会、各区、县(市)人大常委会及部分市人大代表征求意见,并征求了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规划局和市环保局的意见,同时还征求了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的意见。在认真研究各方面反馈的意见后,法制委员会对条例草案进行统一审议并作修改后,形成条例草案修改稿,提请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

制定条例的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务院《风景名胜区条例》等法律、法规。

二、对条例几个主要问题的说明

条例未分章,内容涉及西湖文化景观保护对象、保护要求、保护管理规划、保护管理措施等,共二十五条。

(一)关于条例与其他法规的关系。为依法加强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先后制定了《杭州市西湖水域保护管理条例》、《杭州市西湖龙井茶基地保护条例》、《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以及《杭州市公园管理条例》等法规,对西湖文化景观整体及景观要素的保护和管理做出了较为全面、详细的规定。由于面积为33.23平方公里的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全部位于59.04平方公里的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因此,条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申遗结果,对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进行了必要的原则性规定,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的具体保护和日常管理工作则可以适用相关法规。

(二)关于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对象。根据《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要求,条例对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对象作了明确界定。条例第六条对西湖文化景观保护对象作了完全列举,明确保护对象为:以承载遗产突出普遍价值的载体为重点,包括西湖文化景观遗产区内的西湖自然山水和唐宋以来不断演变成形的“三面云山一面城”的景观空间特征、“两堤三岛”的景观格局、“西湖十景”等题名景观、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史迹、特色植物景观以及遗产的审美特征与精神价值,并对各类保护对象的具体构成作了明确。

(三)关于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要求。西湖文化景观主要有三类遗产要素:有机演变性质、文物建筑和自然性质。对有机演变性质的遗产要素,目前国内尚无针对性的保护规范。为加强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通过的《奈良真实性文件》及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中国国家委员会制定的《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作为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的指导性文件。为此,条例第三条规定“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应当以真实、全面地保存并延续遗产历史信息及全部价值为目的,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按照《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奈良真实性文件》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要求,确保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第七条规定“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对象按照组成要素实施分类保护,属于有机演变性质的遗产要素按照《奈良真实性文件》实施保护;属于文物建筑的遗产要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保护;属于自然性质的遗产要素按照《风景名胜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保护”,并针对不同保护对象规定了相应的保护内容和保护要求。

(四)关于西湖文化景观的规划和建设。根据《实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业务指南》,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编制专门的保护规划。因此,条例规定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规划》的地位、内容。为加强西湖文化景观保护,条例规定了遗产区内禁止建设的项目,控制建设项目的相应措施,并规定了缓冲区内建设项目的总体要求和缓冲区所在地规划编制的要求。

(五)关于管理部门的职责。条例对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的部门职责作了明确分工,确定由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负责西湖文化景观的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同时,条例分别从西湖文化景观日常监测、异常情况处理及西湖文化景观世界突出普遍价值的诠释、展示与传播等方面规定了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及其所属的西湖文化景观监测机构的职责。

以上说明和《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保护管理条例》,请予审议。

篇15:描写十月的西湖作文

十月一日放假期间,我来到了妩媚秀丽的西湖游玩。

清晨,西湖上仿佛笼罩着一层轻纱,有的地方的云雾非常浓,天空、湖面、山峰都被遮蔽了;有的地方的云雾停留在湖心岛边,汇成一片云海,那湖心岛有如梦幻般的仙岛;有的地方的云雾漂浮在半山腰上,令你感到山峰直插云霄的错觉,云雾迷蒙。偶尔有几只零零散散的小船游过来,隐约中仿佛可以听见摇橹的`“吱呀”声,四周一片宁静。我在长堤上走了几圈,发现远处一片金黄的光芒,太阳渐渐升起。

中午,光芒四射,我坐在船上,欣赏风光。西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湖底的沙粒和石块;西湖的水真明啊,明的像一面镜子,闪闪发光,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西湖的水真绿啊,绿的仿佛是一块完美无瑕的碧玉,山上的树木又的绿得发黑,有的绿得发蓝,倒映水中,令人心旷神怡。

来到花港观鱼。满池的荷花,有的含苞欲放,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半开半合,像刚出生的孩子,露出眼睛看看外面的世界;有的全开了,像一个晶莹剔透的粉红玉盘。荷花下是密密的碧绿荷叶,就像绿色绸缎上斑斑点点的彩色图案一般。真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啊。

晚上,我们去观看音乐喷泉,湖面上荡漾着几条闪着灯光的小船。喷泉的水柱时而高,时而低,声音也时而响,时而轻,泛出光芒的颜色也时时变换着节奏。

上一篇:初中校园广播稿大全下一篇:2018在线学习(直接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