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总结教学

2024-06-30

活动总结教学(精选9篇)

篇1:活动总结教学

根据《板芙小学特色建设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推广国际跳棋的教学活动。一年来,为落实培养目标,我们开展系列活动,重普及,抓提高,对学生智力发展起刻了很大的促进作用。通过下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记忆力和分析能力明显增强了,规则意识和大局意识得到提升。

在去年全面教会学生认识国际跳棋基本知识,学会走棋的基础上,今年我们重点放在了普及与提高上。上半年,我们邀请专家及领导来校参加国际跳棋在我校的正式启动仪式,宏大的规模,正规的比赛,专家的指导,领导的支持。为我校开展国际跳棋打下了基础。此次活动也为国际跳棋在同学中间的推进起到了引领作用。学生人人会下棋,班班有棋队。课余时间常常能看到学生对弈的情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为了提高学生的棋艺能力,我们又结合大队部的雏鹰活动,开展以国际跳棋为主的争章活动,低年级的铜章,中年级银章,高年级金章,把提升学生棋艺和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起来。学生的积极性被完全激发起来,很多同学反映,通过学国际跳棋,大局意识有所提高,思维更加活跃,做事有耐心了。做任何事都讲究规则了。

在学校“特色建设”领导小组的调控和协调下,今年四月,我校还大规模地组织了全校性的学生国际跳棋比赛,以班级为单位分阶段比

赛活动。第一阶段,在班级中竞赛出优胜者。第二阶段,每个班级的优胜者参加校级比赛。比赛成绩公布于橱窗,促进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参与率达到100%,效果很好。

在校级比赛中,也突出了一批棋感很好的学生,以此为基础,进入提高班,定期训练。针对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我们邀请校外辅导员甘老师来校指导,学生的水平提升迅速,现在这批同学正在抓紧训练,准备首次参加镇市级比赛。

我校在努力实现校有特色,教有特点,学有所长的办学方向指导下,通过活动,扩大国际跳棋的影响。在国际跳棋活动中,我们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在比赛中有强烈的取胜欲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百折不挠的意志品质。通过学习国际跳棋,健全学生人格,为成长为一名国家有用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2:活动总结教学

一、思想政治表现

我能够积极参加政治学习,深入学习政治理论知识,认真仔细的做好政治学习笔记。关心国家大事,拥护党中央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热爱自己的事业。积极的投身到工作之中去。积极的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使自己在教育科研、教育理论上都有所成长和进步。

二、教学工作

这两年我主要担任五、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工作。因为所带的是毕业班,所以,我自身感到压力也很大。生怕自己考得不好,所以为了要提高教学质量。我从一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课前准备,需备好课

1、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2、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3、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二)、课堂上的情况

篇3:活动总结教学

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1.加强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丰富课程内容, 构建新的课程模式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对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但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如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教学方式过于呆板, 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等。为此, 有必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这与教育部社政2005年5号文件即《中宣部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所要求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是相一致的;同时, 通过实践教学, 有益于深入浅出的说明“大道理”, 提高课程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使学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

2.实践教学顺应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开展实践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而是积极的参与者, 培养其认真思考、自我教育、自我探索的能力。一方面, 满足了学生渴望参与、体验、变换新形式等内在需求;另一方面, 也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通过讨论、分析获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探索

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方式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保证, 也是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探索新的教学模式的战略性选择。笔者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授课过程中, 在实践教学方面, 做了几种新的尝试。

1.人生观教育主题班会

经过高考的洗礼, 同学们走进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然而, 这里并非大家梦想的乐园。一方面, 进入高职院校, 相当一部分同学有一种失败感;加之大学全新的生活环境和学习方式, 大一新生一时间感到无所适从。所以, 同学们抱怨最多的就是郁闷和迷茫。如何帮助大家走出困境, 以昂扬的姿态踏上新的征程, 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对此, 笔者尝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深入思考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首先, 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任务, 即组织人生观主题班会, 责成班长和团支书负责;在形式上不做统一要求, 给同学留出充分的想象空间。其次, 在同学准备的过程中, 注意和大家保持沟通, 一方面, 可以就班会做必要的指导, 一方面, 这也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机会。再次, 班会后由教师做总结, 要充分肯定学生的努力, 并可提炼出一些新的问题, 引导大家进一步思考。

2.“新老生互动”活动

在大一新生面临的所有困惑中, 对自己专业的理解和学习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问题的准确把握, 无疑对个人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在为08级学生授课过程中, 笔者在06级毕业班同学中找出若干位优秀学生代表, 组织了“新老生互动”活动。

互动之前, 教师需就活动的形式、内容与老生做好沟通, 并就其准备好的材料做必要审查。活动过程中, 教师无需干预, 这样可以使新老生同学充分交流。实践表明, 大家交流的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计算机、英语等级考试, 参加社团活动, 就业情况等很多方面。

3.开辟网络咨询空间

当今的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 兴趣广泛, 接受各类信息的速度快, 但另一方面, 对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理解往往具有肤浅和片面的特点, 有时甚至容易走极端。因此, 在课堂之外加强师生交流、纠正其错误认识显得尤为重要, 笔者选择了QQ、E-mail等网络交流方式。QQ和邮件本身是同学普遍感兴趣的事物;同时, 通过网上交流, 同学可以打消一些面对面交流的顾虑, 使得师生交流更充分。

一段时间以来, 这种活动方式初见成效。有的同学谈到了他对教师在课上讲过的某一制度及其实践问题的认识和看法, 有的同学谈到了他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也有的同学讲了他生活中的困惑等等。对此, 教师都与同学逐一、及时做了沟通, 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学生参与的广泛性不够。实践教学作为教学活动的一部分, 应当像课堂教学一样, 面向全体学生;但由于课程涉及的学生众多, 加之实践的场所、课时等因素的限制, 不能保证所有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第二, 实践教学的规范性不强。目前针对实践教学还没有统一的、具操作性的计划安排, 活动的开展还处于任课教师自身摸索阶段, 因而, 从形式到内容都具有一定的随机性, 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第三, 缺乏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由于考核标准不确定, 出现了一小部分同学浑水摸鱼的现象, 在其他同学中造成了不良影响, 同时也是影响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认为, 要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实效, 需建立配套机制对其予以规范。其中重点内容包括:制定统一的实践教学大纲, 保证实践教学的基本课时;加强与社会各单位、部门的联系, 拓展实践教学基地;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 确保实践教学的有序开展;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考察机制, 使学生真正学有所获。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而实践教学是提高课程实效性的重要手段。文章介绍了课程教学中尝试的几种实践模式并提出了组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邹颖佳, 梁妍, 洪恩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2008, (4) .

[2]张耀荣, 何金花.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组织与实施[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 .

[3]吕健.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6, (12) .

篇4:活动总结教学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语言教育活动 一体化教学

一直以来,文科专业教师认为,一体化教学只能在工科专业中开展。笔者大胆尝试,将六步法应用到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课教学中。实践证明,文科专业也可以开展一体化教学改革。

一、一体化教学实施背景

1.国考层面

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暂行办法》规定“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其中“面试主要考查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语言表达、思想素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教学基本技能”,面试采取情景模拟的方式,通过备课(活动设计)、试讲(演示)等环节进行。可见面试既考查综合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又考查职业素养。

2.教学层面

之前已开设三学、教师口语、儿童文学、课程论、班级管理等理论课程,以及舞蹈、声乐、钢琴、弹唱、美术、手工等技能课,理论与技能“各自为政”。在教法上,“填鸭式”教学是主导,师生角色传统。

3.学生层面

从生源来讲,笔者学院报读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年龄大多在15—18岁,多数来自农村。她们自卑、怯于言辞;理论知识与技能实操呈点状,理、实不能综合运用;“学”“用”分家,很难找到所学知识与未来工作岗位的结合点,不了解幼儿教师岗位要求、任务是什么;心理上学生角色难改,没有教师角色定位,缺乏角色体验。

4.行业层面

经过走访了解到,各幼儿园渴求高素质的毕业生,希望毕业生来到幼儿园很快就能上手,无需再培训,也就是需要有一定竞争力的、高素质的优质人才。

二、一体化教学课程性质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要求学生在了解幼儿不同年龄段的语言学习的特点和规律,掌握幼儿园不同类型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以后,撰写教案,制作PPT、准备教玩具,最后实施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一门课程,需要将理论、技能与职业素质寓于工作岗位中,涵盖了国考中面试环节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目标

1.专业素质

学习完本课程以后,学生能够根据幼儿园的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不同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撰写教案,制作PPT、准备教玩具,最后实施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能够驾驭课堂,课后能够从专业的角度评价教学,从而促进自身教学能力的不断提高,职业角色认知度显著提升。

2.职业素养

建立自信,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擅长沟通;注重团队的团结、协作;具备独立处理信息、创新的能力,能够客观评价自己,建立自我反省机制。

3.个人成长

更快适应工作岗位,起步较高,赢得个人成长空间;顺应国考趋势,提高国考通过率。

四、一体化教学设计与实施

1.准备工作

课程在模拟幼儿园环境中开展,事前需要准备的工作有两方面。

(1)仿真室。运用环境创设课所学知识,学生自己布置一间仿真室,如真实的幼儿园环境。

(2)组建团队。采用随机的方式,成立幼儿园。自主选出园长,并设计出园徽、园规、口号(教学理念),以才艺展示的方式展示出各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和精神风貌。

2.明确任务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分为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活动、文学作品学习活动、早期阅读活动五种类型。每位学生任选一个类型,设计一堂为时15~20分钟的语言教育活动课,撰写教案,制作PPT、准备教玩具,并实施开展活动。

3.收集信息

以幼儿园为单位,在园长的组织下,开展学习。结合教材,理清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需要储备哪些知识和能力。最后以园为单位用海报的形式,分知识板块将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教师适时点评总结。

4.制订计划

在储备开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所需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每个教师(学生)自己选择一个活动类型,结合幼儿年龄段确定课题,撰写活动教案,制作PPT,准备教玩具。

5.作出决策

以幼儿园为单位,在园长的主持下,在园内讨论每位教师的教案、PPT的可行性,并指导修正,形成定稿,交由指导教师审批,审批合格方可进入下一个环节,否则再修改,直至合格,方可实施教学。

6.实施教学

实施教学在仿真室开展。要求每位教师按时到达指定园区,上课前务必提前做好准备,如做好多媒体,写好相应的板书等。每位教师配置1名副班老师,主班老师上课时其他学生扮演幼儿配合,每位教师上课时间为15~20分钟。

7.评价反馈

评价分为三个环节,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要求畅所欲言,指出优点和不足点,并提出改进的意见,或分享教学经验。然后园长总结,所有教师填写《个人评价反馈表》。最后教师点评本次任务的情况,并对各幼儿园的表现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与标准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教学目标。课堂教学设计的认知、能力、情感目标明确清晰,阶段目标与总体目标相统一,并符合幼儿发展特点。活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第二,教学结构。活动课要求导入、授课、总结、拓展延伸四环节齐备;符合幼儿学习规律,实施环节层层递进、循序渐进,过渡自然、流畅。

第三,教学方法。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教法运用自如,随机应变,高效而恰当。

第四,教学仪态。衣着整洁,仪态大方,教态亲切。

第五,教师语言。使用规范的普通话;使用尊重、关爱和肯定等正面语言;语言幼儿化,富有童趣;语言组织能力好,有针对性,表述能力较强,能根据幼儿年龄特征讲解准确、清晰、易懂;提问方式讲究,开放式提问启迪幼儿开动脑筋,活跃思维。

第六,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教育活动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任感;能适时地给幼儿以具体的帮助,能针对个别差异进行指导。

第七,活动材料使用。不脱离教育活动的主题,对所需要的材料、工具、场地等有充分的考虑,并做好相应的准备。PPT运用熟练,教玩具使用恰到好处。

第八,活动组织形式。活动的组织形式有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区域活动)。教师要善于分析、判断,采用恰当的教育形式,能充分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灵活运用集体、小组、个别活动形式,争取教育的最优化。

五、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总结

本学习任务主要采用全国学前教育专业系列教材《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设计与指导》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翔实、体系新颖。该教材内容丰富,集合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基本知识,但缺少真实的工作情境和环境,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在真实工作岗位中与同事、学生和家长沟通、协作的能力,也无法培养学生课堂组织和课堂驾驭的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幼儿语言教育活动这一学习任务,特此采用了一体化教学。在一个学期的一体化教改中初步取得成效,现总结如下。

1.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实现了“三位一体”

(1)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有理论课,比如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生理学和保育员、教师口语等,技能方面包括钢琴、声乐、舞蹈、美术、手工等。经过学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但不能将理论和技能综合起来,再结合未来的职业岗位运用到实践中去。在以往的教学中,最多只能将学生带到幼儿园观摩。但这种“看”的方式,就是袖手旁观,到头来学生还是不会“当”老师。在一体化教学中,教师给每位学生布置教学任务,学生根据任务要求撰写教学方案、制作PPT、准备教具,最后走上讲台实施上课。这个过程让学生在职业岗位中的体验中,完成了知识技能和职业岗位的有机结合。

(2)“教”与“学”的一体。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占主导地位。在一体化教学中,由专业教师扮演学前教育专业专家,组长扮演幼儿园园长,学生扮演幼儿园里的老师(同时也扮演幼儿),并按照幼儿园日常上课组织教学,使学生既体验实际教学工作,实现在工作中学习,又了解到幼儿园日常教学工作的流程。通过角色扮演,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中“学”,在“学”中学会“教”,老师退到了旁边起到指导、点拨的作用。

(3)“教室”与“幼儿园”的一体。每个小组所在的教室都是一间幼儿园,有园徽、园规、园长和教师、小朋友,在组织教学活动中互称园长、老师,模拟真实的幼儿园。在教师总结评价时,把各个小组在本次学习任务中的整体表现,包括出勤情况、纪律情况、卫生情况,以及组长的组织、小组成员的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综合职业素质能力都纳入其中。身在教室似在幼儿园,使得学生时时能以“幼儿教师”的身份要求自己,规范自己,塑造自己。

2.一体化教学解决了教学中长期存在的问题

(1)回答了学生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学的问题。很多学生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是很迷茫的,要么是父母之命,要么是形势之趋,再或是仅仅喜欢唱歌、跳舞,对职业的认同感无从谈起。一体化教学直接将一个职业岗位和任务呈现在面前,在直观的体验、学习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职业的角度取舍学与不学、怎样学以及为什么要学,对职业的认同感逐渐立体、形象化起来。

(2)回答了教师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的问题。受教学时间和学生基础、接受能力所限,教师对于教材的处理不能全盘“交与”,而是应结合职业、岗位对教材进行整理、提炼再加工、整合,尽量实现知识与岗位任务的一一对接,真正做到教与学均有的放矢,让老师教得明白,学生学得明白。

在整个一体化教学中,学生“动”了起来,由拘束变得自然,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卑变为自信。课堂结束了老师的一言堂,成就了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周兢.幼儿语言教育活动与指导[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篇5:教学创新活动总结

我校的师徒结对活动自2008年3月开始,至今已经经历了8年多的历程,在这8年多的时间里,有一批又一批的徒弟不断成长,成熟,形成了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教育教学方法。更有一批又一批的师傅在雕琢徒弟的同时不断探索,探究,与徒弟一同力学笃行,实现了教学相长。

我与焦老师结为师徒是从2015年9月开始的,一年的时间真的是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培养人我深感责任之重大,在这一过程中,我本着做好示范,精心指导,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原则,全力以赴做好本职工作。为了更好的进行指导我是有所准备才去听小焦的第一堂课的。一堂课之后让我更加了解了眼前这个女孩,阳光,热情,教学语言干练,对学生训练有素。但对于教材广度的延伸与深度的挖掘,以及对学生自主质疑,对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培养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可是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很多教师在工作中困惑未解的。古人云:大道至简,知易行难。知行合一,得到功成。那么怎样让这些找出来容易,实施起来不易的问题得以解决呢?怎样让小焦快速的成长起来把握高段语文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呢?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师徒活动中的做法:

一. 指导钻研教材,搞好日常教学。

我听小焦的课大多是推门课,以此督促她认真备好每一节常态课,搞好日常教学。听课后我们俩会及时交流,再次认真钻研文本,解读教参,融入自己对教材的认知,对学情的掌握。从学生的预习是否到位,教师是否以多种形式鼓励学生提前收集资料掌握字词;到主要内容概括指导是否得当;重点字词句式是否理解并能够运用;再到文章的表达方法写作特点的内化等一系列教学内容逐一进行评析。我们会根据这堂课的实际教学情况总结出一些相关的方法。第二天在新的课例中再次实施这些方法。努力确保及时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在评课之外,焦霞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总是非常虚心地向我请教教学中的一些困惑,我们俩在探讨中互相学习,互相激励,收获了许多。

二.鼓励大胆实践,挑战薄弱环节。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惑”,在钻研日常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难把握的课型例如古文课,习作课以及科普类说明文等。这些课型学生的参与率不高,积极性不强,老师说的多了有填鸭灌输之嫌,说的太少又如隔云忘月,不识其真面目。针对这一现象,我和小焦决定每月各自精心准备一节课,大胆去实践一下,挑战薄弱环节。例如

三. 记录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方法。在以前的教学中我们常常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却常常忽略了“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经过我们师徒结对大半年后,我们发现,每次讲完课总结的经验与教学形式都非常宝贵,在后期的教学中如果沿袭使用就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风格。可是这些经验方法在每次的备课评课之后,只用了一两次就犹如狗熊掰玉米,边掰边丢。我们想能不能把这些都记录下来,随时翻阅,更好地服务于每节课的教学呢?于是,我们开始认真地写教学反思,每天教学中的“得”记录下来,总结成方法,下次遇到类似的内容再用;每天的“失”记录下来,以此为戒,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隔一段时间,整体翻阅一下,可以再勾勾画画其中的重点。就这样,在与焦霞云的师徒结对活动中,我也收益很大,真的是教学相长。

今天,小焦就要从师徒结对活动中毕业了,她的成长与进步也见证着我的成长。这其中更倾注着小焦的前任师傅,郭校长和和郝主任无私付出。

篇6:教学比赛活动总结

根据比赛规则要求,参赛选手进行比赛的顺序、课题抽签。比赛时初中、高中分组进行,上午是初中比赛,下午是高中。课题内容由评委组提供,高中为高一年级教材;初中化学学科为九年级教材,其他学科为八年级上册教材。参赛选手分两批现场抽签决定课题,并在45分钟内独立撰写教案。比赛教师只允许带教材,教师独立备课,不得使用任何教学参考材料和网络及课件,充分考验教师独立备课、解读教材、课堂驾驭的能力。要求参赛教师精选抽到课题中的一个教学片断,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10-15分钟的教学。参赛教师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以最优化的方式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把教学亮点展示出来,以考察教师处理教材和解决教学重难点的能力。

赛场上,参赛老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自编自导自演,在比赛中完全置身于真实课堂,生动的教学语言,独特的教学设计,用心诠释着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用情演绎着对教育生命的实践,教学风格尽显,课堂精彩纷呈。

出现了很多亮点:

1.南靖四中初中部的徐秀贤老师,在课堂引入时,结合时下影视热播剧和利用时空穿梭机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新颖,且具有创新意义;且她在虚拟课堂情景方面做得很到位,师生互动、设置学生犯错或关注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景方面也下了很多功夫,徐老师不仅做到了教态自然,而且想法独特,效果非常好。

2.南靖一中黄苏梅老师在教学中重点突出,讲解透彻,对知识能进行适当引申,内容较为丰富,板书设计合理,教学基本功很扎实。

3.南靖二中的吴明凤老师教学设计独特,让学生利用事先准备好的吸管(长度已量好)摆三角形,通过摆出的直角三角形的边长引导学生思考有什么关系,从而引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样的设计,不仅吸引学生,又节省时间,能突出重点,吴老师又妙用学生的错——将错就错,因势利导,收到很好的效果。她还善用鼓励性语言,这不但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及心理健康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4.南靖一中的曾燕华老师在教学中从三个运动学、自然学、经济学的三个例子引入,更让同学们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也运用于生活。增加同学们对自然界的了解,增强同学们的国家荣誉感。本堂课的另一个亮点是反馈过程中给出几个例题后所引起学生的思考、发言、争执、讨论以至正确答案的达成一致的过程,其中教师起了很及时和恰当的提示。她特别注重将新概念讲清讲透,能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高度概括能力,并使学生举一反三。

本次比赛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

1.老师在处理教学内容方面以及如何更好地设置更具有启发性问题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授课过程中时间没有控制得非常好,有的老师时间太短,有的老师超时。

3.大部分老师比赛时表情上有点严肃,没有学生的互动,只是一个人表演。

4.个别老师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片段教学,变成是整堂课的浓缩。

5.个别老师教学重点没抓住,难点没突破。

本次比赛活动受到县教育局、县教师进修学校领导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比赛期间,县教育局中教股股长刘坤生、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庄加荣、工会主席王良根等到现场关心指导。

篇7:教学比赛活动总结

一、全员参与,学科覆盖层面广。

本次赛课活动,除了三位老师特殊情况外(章翠兰老师重病休假,肖家义老师借调,黄之著老师长期事假)其余41位老师都能积极参与。每位参赛者既是选手,又是评委。共同参与了活动的说、讲、观、议、评等各个环节。

二、高度重视

本次活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研组长认真组织,全体老师大力支持。看得出来,教师的教学活动都是经过认真推敲和准备的,不论是选材、目标的设定、学习环境的创设,还是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课堂气氛的营造、互动的水平等方面都有一个极大的跨越。正所谓“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充分说明,我们每位教师都是乐学、好学、善于学习的。同时也充分展示出了我校在培养一支过硬的师资队伍方面的决心之大。

三、教学活动质量有所提高

通过本次赛课活动,我们一起见证和感悟了教师们的成长:

1、“明”:教学目标明确,思路明晰。无论是整堂课,还是各环节,均有鲜明的主题和明确的目标,能较好地将知识、能力、情感融为一体。能较好地把握教材编者的意图和学生思路的点拨与引领。

2、“全”:面向全体,全方位训练。精心设计教法,注重学法指导,授之以“渔”,教给学生“点石成金”之术。注重预习、听讲、笔记、答问、复习、作

业等各环节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挖掘教材和学生内在潜质,融知识、能力、方法、习惯于一体。

3、“导”:巧妙点拨,相机诱导。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拨窍。本次赛课,大多数老师均能坚持启发式教学,常以问题为诱因,设疑重点处、点拨关键处、敲打易错处,不断唤起学生求知的主体地位。较好地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新课标理念,使学生在和谐静谧的环境中,轻松愉悦地完成学习各项任务。

4、“活”:方法灵活,气氛活跃。老师们大多以一两种基本教法为主线,多种教法杂揉,充分发挥教育机智,力求做到定中有变,活而不乱,使课堂动静交替,张驰有度。此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配合默契。既掌握了所学内容的中心和条理,又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问题与建议

本次赛课,出现了一些亮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目标不明。一堂课要达到怎样的高度,这应是我们上课首要解决的根本性问题。目标已定,就应在教学过程中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法使其达到既定要求。活动中,我们发现个别老师的授课与教学设计是大相径庭,完全背离了课前设计,课前预设的学习目标不能达到。

2、小组合作讨论流于形式。有的老师只安排了学生讨论交流,但对讨论的效果未检查,也未给学生表达、汇报的机会,整个讨论探究只是过了个形式。

3、板书不清晰、明了。有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板书中,字体太随意,板书画面不整洁。

4、对学生的训练力度不够。这一点特别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因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就只注重了文中的情节,往往忽略了学生的读书的训练,殊不知,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读书的感悟来理解课文。

5、在评课方面。老师们很会看课,有的点评能深入到问题的实质,也能对照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但在评课中多数老师还是碍于情面,认为指出不足会得罪同事。导致评课时送恭贺的多,说建议的少。今后应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评课水平,不断优化评课艺术,让其发挥更充分、更有效的作用。

6、在课件制作和操作方面。少数老师从网上下载课件后不愿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去修改:有的背景较暗、有的字体较小,有的甚至出现错别字。还有个别老师操作技术不够娴熟。

篇8:彬县旱地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总结

1 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取得的成效

1.1 增产增效显著

2009—2010年度在水口镇和底店乡13个村3 679户建立小麦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 486.7 hm2, 在水口镇张家堡村和底店乡晁家塬村建立百亩核心攻关田35.7 hm2。组织专家复测验收, 万亩示范片穗数为433.5万~585.0万穗/hm2。穗粒数28.5~35.0粒, 千粒重39.5~42.5 g, 产量5 626.5 kg/hm2;百亩核心攻关田穗数526.5万穗/hm2, 穗粒数32.3粒, 千粒重41.3 g, 产量5 970 kg/hm2。经实产核查, 万亩示范片产量达到5 299.5 kg/hm2, 比全县平均产量增加1 147.5 kg/hm2, 增值2 341.5元/hm2, 共增产170.6 t, 增值34.8万元;百亩核心攻关田产量5 847 kg/hm2, 比示范乡镇小麦单产增加1 353kg/hm2, 共增产48.3 t, 产值增加9.8万元, 其中底店乡晁家塬村刘民柱种植的0.27 hm2西农928, 单产达7 713 kg/hm2, 创全县小麦历史单产最高水平。

1.2 辐射带动作用明显, 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起到了2个重要的辐射带动作用:一是示范带动作用使小麦种植面积达7 133 hm2, 平均产量4 939.5 kg/hm2, 比全县平均产量增加787.5 kg/hm2, 增值1 606.5元/hm2, 总增产5 617.5 t, 总增值1 145.97万元。二是培养了一大批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 示范区农户掌握了该项技术, 重点技术入户率和覆盖率均达到100%以上, 激发周围群众学科学、用技术、依靠科技发展粮食生产的信心。

1.3 总结出旱地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开展, 初步总结出彬县进一步提高旱作小麦生产水平的有效途径, 包括统一机深翻、统一供应良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适期适墒适量播种、统一病虫草综合防治、统一适时机收等方面内容, 形成了旱地小麦超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为今后整体推进高产创建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1.4 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提供技术支撑

根据彬县旱塬小麦高产创建活动需要, 进行小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示范、小麦3414肥效试验和对比校正试验、小麦氮肥基追肥比例试验、小麦海岛素拌种对比试验、小麦条播模式对比试验、小麦宽幅条播示范、小麦宽幅条播播量行距试验、玉米秸秆还田旋播小麦试验、小麦不同播期播量试验、冬小麦叶面喷施抗旱防冻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等12项, 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为高产创建活动提供了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

2 推广小麦高产创建经验

(1) 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 是高产创建的保证。彬县县政府牵头、涉农部门积极参与有助于高产创建方案的制定和实施、督导及落实。各部门分工合理, 责任明确, 相互协调。在物资准备、技术培训指导、定点调查、试验示范和技术总结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及时解决示范户在创建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难题, 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2) 各级政府部门重视, 多方协作配合, 优化服务, 是高产创建的推动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是一项农业生产的系统工程, 涉及到投入和产出等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成果, 必须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实现多方协作, 合力推动, 走行政推动、技术带动、政策拉动、利益驱动的发展路子, 建立以技术服务为主导、物质投放为辅助的技物综合型示范推广模式, 以充分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实现优化服务, 提高示范质量, 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3) 注重宣传, 依靠群众, 是加快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的重要基础。农民是农业技术的最终接受者, 只有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 才能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效率。只有将宣传培训工作始终贯彻到高产创建活动的全过程, 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示范区群众的科技素质, 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强大的工作推动力量, 为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1,2]。

(4) 主攻单产, 增加总产, 靠示范带动全县小麦增产, 是高产创建的目标。通过小麦高产创建活动, 进一步发挥示范辐射带动作用, 促进点面结合稳步增产, 扩大示范区域, 体现以点带面, 以一带十的辐射效果, 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5) 立足实情, 研究探索新模式, 良种良法相配套, 是高产创建的基础。彬县地处黄土塬梁沟壑区, 塬、坡、川并存, 小麦是种植业发展的第一大产业, 由于受传统农业因素和当地经济现状的影响, 发展以高产高效为目标的现代农业尚有许多困难。因此, 必须探索新模式, 良种良法相配套, 走创新的县域特色农业发展路子, 既是一次生产实践的重大尝试, 也是把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推向新阶段的有益探索。

(6) 集成技术, 加强指导, 强化技术服务, 是高产创建的核心。组织专家和技术力量, 综合考虑县域实际情况、种植品种、技术措施、增产增收目标, 进一步探索技术集成转化利用的有效模式, 因地制宜, 加强技术指导, 强化服务手段, 配套推广技术, 提高技术集成应用率。

(7) 破解难题, 进行技术创新, 是高产创建的突破口。面对干旱少雨, 农民盲目施肥等问题, 大力推广轮作倒茬调水、休闲期深松蓄水、秸秆覆盖保水、培肥地力蓄水调肥、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 提高自然降水和土壤利用率, 才能实现高产创建技术创新, 全面提升小麦单产水平。

(8) 政策优惠扶持, 加大投入力度, 是高产创建的保障。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必须紧抓当前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机遇, 将高产创建活动与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补贴、新型农民培训、农机补贴等项目相结合, 统筹运作、整体推进、优势互补, 加大对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旱作农业技术的全面整合应用, 进一步加大物化投入补充, 建立种植大户带动模式, 把科技大户、农村技术能人等作为重点对象和典型予以扶持, 才能为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大幅度推进奠定基础[3,4]。

3 小麦高产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1) 大部分文化程度较高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老弱、文化素质低的劳动者, 粗放种植现象依然存在, 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不力。

(2) 农技、种子、农机匹配度不高, 高产高效集成技术不完善, 集约生产程度低, 不利于集成配套技术的应用和测土配肥、病虫害的统防统治。

(3) 种粮效益偏低, 农民投入意识不强。旱作农业基础脆弱, 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弱。

4 建议

(1) 将小麦高产创建活动提升到政府引导行为, 由各级政府共同组织抓建, 实现增产增效, 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加大小麦高产创建活动的力度, 扩大示范范围, 力争3~5年全面整体推进。

(2) 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中多办精品示范点, 集中力量和技术进行协作攻关, 多方位探讨创建方式和技术。同时, 还要加强农技推广人员技术培训, 为农技人员“充电、加油”, 全面提升农技推广部门服务能力。

(3) 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渠道、运用不同方法, 对高产创建活动的意义、取得的成效和典型事例进行宣传报道, 扩大影响, 提高有关部门和广大农民对高产创建活动的认识;同时进一步加大技术培训工作的力度,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4) 创新工作机制, 充分发挥行政管理和科技示范相结合的累加效益, 实行统一部署, 项目统一整合、良种统一供应、技术统一培训、病虫草害统一防治, 将先进技术落实到田块。建立健全农村专业合作社, 摸索较为切实可行的运作模式, 全面实现粮食产业化经营, 促进小麦高产创建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虎彦芳, 谢荣芳.小麦抗旱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 2010 (10) :9.

[2]田国华, 李聪慧.旱地小麦高产栽培技术[J].河南科技:乡村版, 2009 (9) :17.

[3]吴俊锋, 李威.旱地小麦高产品种大区对比试验总结[J].河南农业, 2010 (6) :40.

篇9:活动总结、反思文章

□ 校长:孙宝华

在学校团队精品课集中展示结束后,紧接着分语文、数学、综合三组进行了评课活动。其中,语文组的评课活动是这样进行的:首先按照从低到高年级的顺序由上课教师进行说课,代表五个备课组上课的五位老师结合自己的课例阐释了课堂设计思路和意图,并简单的点出了上课后的感想和不足。按照活动事先通知,在五位老师说课后,由每个备课组的组长进行评课,每位组长都根据年段语文学科特点,结合课堂具体情境一一指出了本组所展示课例的优点,并蜻蜓点水、不疼不痒的说了一点本组所展示课例的遗憾。

参加完语文组的集体评课,我心中有一种失落的感觉,总感觉这样的活动少了一种气息。程序化的发言多,个性化的发言少;唱高调的发言多,有异议的发言少;结论性的发言多,讨论争议的发言少。教研活动应该是基于问题研讨的平台,应该是智慧碰撞和思想启迪的摇篮。活动后,我同主持语文组评课活动的陈主任进行了交流和反思,并吸取了主持数学组活动刘主任的经验,围绕学校即将开展的“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会”,我们一起和分管主持这项活动的崔燕主任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旨在改变教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逐步靠近教研活动的真谛,触摸教研活动的灵魂,营造浓郁的教研文化。

我们一起憧憬着理想的教研文化,期盼和等待着有思想有灵魂的教研活动。 “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会”随着崔燕老师的一节《城南旧事》拉开了序幕。那天,阶梯电化室里座无虚席,除了全校30位语文教师及没课的数学、英语等学科老师外,还有县教研室教研员和来自乡镇观摩的同仁。低、中、高年级三节课外阅读指导课,飘着浓浓的书香呈现在每一位参与活动的师生面前。三位上课老师,三位读书引领人,指引着我们一起走进书的世界,童话的世界,心灵的世界。

课例的展示只是活动的一部分,重头戏应该是依托三节课例所引发的交流研讨。初冬的夜晚让路上的行人裹紧了外套,但学校四楼阅览室里却是灯火通明,正在进行的研讨会让每一位参与其中的老师心里暖暖的。在崔燕主任发表简短的主持词后,第一位发言的是上课的陈老师。陈老师结合课例讲述了开学以来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以来的收获和思考,同时提出了在行动中的困惑和问题。陈老师的发言引起了身边许多同事的认同,尤其是同段老师的思考。崔主任没有让下一位上课老师接着进行说课,而是接过陈老师的话题,将讨论之“球”传给了参与活动的老师。在简短的思考后,崔主任随机点名两位同段的老师发言,以打破可能出现的发言沉默。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个性实践和思考,当你给了他机会时,他不会让你失望,毕竟他们都是作为全县最好的老师走进实验小学的。因为是基于问题的发言,因为是基于经验的交流,因为没有评价的羁绊,让每一位发言的老师无所顾及,因而,他们的发言是积极的,是真诚的,是自由的。随着活动的推进,研讨会的气氛由平淡转入热烈,发言之“球”开始在老师们中争相传递。如何使用课外阅读读本?如何吸引家长参与到读书活动中来?如何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如何更好的使用读书卡?课外阅读课是否应该有基本的模式?……老师们结合三节课例提出了自己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所遇到的问题,又围绕以上问题进行着经验的分享和深入地思考。当每位老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时,他们似乎都成了活动的主角,每一个人的发言都是精彩的。积极的研讨让老师们一时难以从活动的氛围中走出,当两个小时的活动结束后,离开会场的老师们还三三两两的讨论着未完的话题。

两次教研活动,两方不同天地。在反思中改进,在尝试中提高。我们认为:

1.问题是教研活动的主题教研活动因问题而研,没有问题的教研活动是形式的,是浮浅的,是零散的。上述第一次教研活动没有形成互动的氛围,吸引广大老师的积极参与,主要是说课者和组织者没有通过课例提出典型的问题和困惑,而第二次教研活动的成功开展,前提是在学校下发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了活动的主题“课外阅读指导课”,讲课者同时借助典型课例提出了自己在日常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老师们思考和讨论提供了载体。因而,在每一次开展设计教研活动前,组织者应当首先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所研讨的主题,最好提前将活动的主题和研讨的问题放给参加活动的老师,让每一位老师带着思考的成果、探索的经验和行动的困惑参与到教研活动中来。

2.让教师成为教研活动的主角上述第一次教研活动中,发言的教师学校已提前通知,因而绝大多数老师不需思考只带着两只耳朵听就行了,而第二次教研活动中,我们鼓励每一位老师带着对活动主题的思考来参与,并要求人人发言。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合起来我们就有两个思想。教研活动应该是教师经验共享、智慧碰撞、思想激荡的平台和摇篮。我们应该鼓励老师们带着思考的成果参与到活动中来,而不是仅仅充当活动的倾听者,当我们把研讨发言的机会放给老师时,相信每一位老师都不会让我们失望,那时,老师们就不会再望“研”兴叹,而是积极期待着每一次教研活动的举行。

3.主持人是教研过程的调控师教研活动的开展虽然是可以预设的,但在具体进行时,有时会出现发言的冷场,发言的霸权,或者发言离题等情况,影响整个活动的有效进行。因而,主持人要提前针对活动的主题和问题进行调研和思考,根据现场情景,努力做好活动的调控,既能将讨论之“球”及时抛给参与活动的老师,又能随时准确地接过发言老师抛过来的“球”,同时艺术的随机的处理教师发言中的“歪球”。

4.变“秧苗式”为“圆桌式”排座细节决定活动的成败,教师参与活动时的排座情况也影响着交流和讨论的质量和效果。第一次教研活动我们采取传统的“秧苗式”坐法,不利于教师们之间的讨论和交流,而第二次教研活动,我们按照“圆桌式”落座,让老师们面对面的进行交流和讨论,从而将挡在主持人、老师们之间的一面无形的“墙”拆除。

5.淡化对教研活动的评价因为第一场“团队精品课展示活动”纳入学校教研组评价和教师教研教改中,所以评课时,不论是上课教师,还是评课教师,都不想自我指出本组精品课的问题,更不想明显地点出其他教研组精品课的缺点,因此,出现了活动中优点多多、问题不疼不痒的发言。而第二场“课外阅读指导课研讨会”的举行,没有评价的功利色彩,只是本着经验交流和问题研讨的目的,因而老师们发言时的心情是放松的,是自由的,活动所呈现出的气氛是热烈的、是和谐的。

水波平静的教研之水是难以触动老师们心灵的,只有涟漪荡漾的教研活水才能洗礼老师们的思想,激荡老师们的智慧,激发老师们的研究热情,那时,教研活动才会走进老师们心灵,他们才会寄予教研活动以美丽的期望和幸福的等待,教研活动才真正成为助推教师自觉成长和专业发展的平台和摇篮。

(孙宝华,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县第一验小学校长。)

上一篇:河北省林业局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方案下一篇:幼儿园小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