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2024-07-25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精选8篇)

篇1: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陕西省小学教育教学成果参评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边 五 小

娟1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激趣为先 精彩纷呈 高效生成

靖边五小 宋娟娟

【内容提要】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如何让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道呢?这是我一直追求的语文课堂。我以为语文教学要大气,不要小气。宁要大气下的不完美,不要小气下的精雕细琢。

【关键词】 教育教学 语文 高效课堂 激情

“如何上好语文课“,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所有的语文教学工作者都为其探索不已。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

做为五年级语文教师的我,也不断在反思: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如何让孩子在我的课堂上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培养对 语文的热爱?让我的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道?

从某种意义来说,我们都在用一辈子的学习来准备上好一堂课。正所谓,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不敢说自己就已经能够上好一堂语文课。正如诗曰:“有好句无佳篇”一样。我在教学的路上只是有了一些粗浅、零星的感悟而已,所以,在此,我只想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对课堂教学的肤浅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它关涉到教师的素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人怎么为学,怎么做人”吧。既要提高学生的素养,先得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能否做到由教书匠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提升。这是一个立体型、动态的语文课堂,我远远没有这么高的境界,很难说好,故避而不谈。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也是一个很小的话题,说来无非是课前准备、课中演绎、课后练思这样的三个过程。把这三个过程做好,就算得上是一堂充满“语文味道”的课吧!这是一个平面的、线性的语文课堂,较好把握,也不难理解,我便捡个便宜,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这儿说起,望大家不吝赐教。

一、课前准备

1、开阔的眼界

我以为,一个语文教师的眼界应该开阔,要多做一些资料收集的工作,这样备起课来便会信手拈来、如鱼得水、左右逢源。如教学古诗词,课前就可以去收集一些譬如作者简介、作者写诗的背景资料及相关古诗佳句等来备课;教学《丝绸之路》则可以多搜集一些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历史资料等内容来备课。

有了这样的视野,我们还用担心备不好课吗?还用担心没有新意吗?

2、丰富的创意

网络的发达,杂志的丰富,书籍的充实,使得我们备课不再是 一个难题,当然,这也为教师偷懒种下了祸根。我主张有自己的教学创意。创建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班情、学情的教学案例来。

找准一个好的教学支点,抓住一两个主问题,带动全篇的学习。这样的创意,正如余映潮所言“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问精粹、品

读细腻、活动充分、积累丰富。”这样的创意,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与成功的喜悦。这样的创意,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由于是适合自己的,适合学生的,适合班级的,因而也是最好的。

二、课中演绎

1、自然

课堂教学只有教的自然,学生才能学得轻松。古人把学习称为“读书”“念书”,实在是抓住了学习语文的关键,只有“熟读”才能“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些都是古人读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闪耀着生命的光辉。

语文课不能没有琅琅书声,一如鱼儿离不开水。这几年,语文课模式层出不穷。殊不知语文课一旦形成某种模式,就没有语文味了。这是许多语文教师深有体会的。素质教育呼唤把课堂还给学生,语文课要把语文还给语文课。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满堂练”,都忽视了“读”这一学习语文的好方法,不是实质意义上的语文教改。散文要朗读,自不待说,其他文体的文章也离不开读。例如老舍的《草原》,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读等形式,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读出富有表现力的祖国语言的语感。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读”的好习惯,不同的课文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来读,并逐步提高读的技巧,从而领悟读的乐趣,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美国教育家吉姆·特利里斯提出一个高明的办法——给学生读书听,效果很好。他说:“我们过去重视孩子如何阅读,而忘记了他们如何自觉自愿地想去阅读。”这话说到点儿上了,很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思考。

2、丰美

一堂课的教学中,设置一些具有语文味道、极具美感,形式多样又主次分明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大面积、长时间地占有课堂,让课堂生机勃勃。

案例一:

我执教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语言训练环节,意图是在于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并让学生在语言的熏陶感染中感受这户农村人家和平宁静、朴素安适、其乐融融的乡村生活。我是这样设计的,我扮演“翁”,孩子们扮演“媪”。我这个“翁”先夸赞“媪”:老伴呀!你真是太棒了,给咱们生下了这三个勤劳、孝顺、可爱的儿子。孩子们也学着夸赞我这个“翁”,有的说:老头子啊!咱们一辈子风风雨雨中走来,还说什么感谢啊!有你,我才感到幸福啊!还有的说:老头子啊!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像这样喝点小酒、聊聊家常,是我最高兴的呀!也有的孩子说:老头子啊!这也有你一半的功劳啊!孩子们的夸赞引来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我以为这就是所谓的“语文味道”。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受到拘束时,作为教师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有了这样不同的活动,课堂也就有了不同的美感。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活动,一般不是独立进行的,往往是交互穿插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3、激情

面对情感丰富的文本,面对朝气蓬勃的小学生,我们的语文课 堂需要激情,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常听人说,有的老师往台上一站,举手投足之间就像一个老师。这里面恐怕跟激情有很大的关系吧!

何为激情?我以为是老师那满含的微笑,是那幽默风趣的语言,是那脱口而出富有才气的谈吐,是那信任与鼓励的眼神,是那会说话的手势,是那忘情的、会心的、痴迷的投入。

做为一个语文老师,要努力打磨自己的语言,力图让它变得幽默。注意自己的手势与肢体,让它来丰富自己的课堂情态。

案例二:

还记得我校的马德平老师在执教《望庐山瀑布》中的拓展延伸环节时,出示了《水浒传》中塑造的一个人物形象——潘金莲。问孩子们:“美吗?漂亮吗?喜欢吗?”孩子们都说美,不少男孩子则不好意思的说喜欢。继而老师话题一转,谈及潘金莲的丑恶行径,再追问:“现在你们觉得她还美吗?漂亮吗?喜欢吗?”孩子们纷纷摇头。老师巧妙地回归到课堂,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则正是这个理。

马德平老师在课堂上不经意流露出的洒脱与豁达、渊博与灵秀、从容与大度,以及那幽默风趣、谈吐不凡的语言,无不深深吸引着每位学生,引来台下听课老师的阵阵欢笑声。

感悟:语文教学要大气,不要小气。宁要大气下的不完美,不要小气下的精雕细琢。

步入靖边五小的这两年,我深深明白了“要向身边的人学习”。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现在的一点一滴的成绩可以说是向身边熟悉的和陌生的人学习的结果啊!

喜欢看上海卫视的《壹周·立波秀》,拜服于周立波幽默的谈吐,折服于周立波丰富的肢体语言。我常常想,这样的老师可以让学生在枯燥乏味的语文课本中找到乐趣,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掌握知识。

感悟:当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还得拥有不凡的谈吐,高超的演技。

4、过渡语

过渡语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能帮助学生归纳 总结学过的内容,并且对下文所学的内容进行启发,激起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继续学习新内容,使学生在思维上平稳过渡,在引人入胜、浑然不觉中学习新的内容。过渡语的设计要巧妙、要有语文的味道,也可以是课文中的某句话,过渡语就是串成语文课堂上各个环节的闪亮的珍珠,虽然小,确可以串成一节成功的语文课这枚闪亮的珠链,每一位教师应做到会用、善用、巧用课堂教学过渡语。

三、课后练思

1、余韵

一堂课上完了,教师不能夹着书一走就完事了。语文的课堂教 学也需要作业,也呼唤训练。只不过语文的练习应该有语文的味道。应着眼于学生的知识的积累,素养的积淀。

比如,对于低年级学生可以布置写课后生字,并让在字典中找它的同音字,既培养了动手查字典的能力又丰富了词汇积累量。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布置一些诸如雅词摘抄、名句积累、精段记诵、编写诗歌、仿写文章等有效作业。

2、反思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历了课堂教学实践的亲身体验后,我们往往会获得一些深切的认识。写反思,我们往往会获得一些深切的认识。写反思,是现代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我以为写反思,可以不拘形式,记录一些零星的感受。

如果我们在此基础上,再向前跨进一步,写教育教学论文,将零星的反思进行放大、进行规律提取,形成2000字左右的教学反思小论文,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研究迈进了,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开始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了。

案例三:

我在四年级时执教《麦哨》一课,孩子们在课堂上写得一首首虽略显稚气确情感真挚的小诗带给我很大的启发,由此我写了论文《麦哨声声 诗意浓浓》,获得了国庆杯论文评选二等奖。

叶圣陶说过: “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着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

正如学无定法一样,教无止境!我们的语文课堂从来不需要昏天黑地地讲解、居高临下地灌输,而是以首席读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探讨,携手走进课本。陶渊明“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情景就

会踏足我们的课堂。

让我们在教学的道路上,厚积薄发,与时俱进,努力成就课堂的精彩与个性,持之以恒,用实践去体悟怎样上好一堂语文课。

最后,想和大家一起分享一句我最近在微博上读到的句子:“如果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就转行,如果不想转行就努力工作。”是啊!如果我们总是做一行,怨一行,那只能是到老不在行!我的一个要好的同事在微博上感慨:“书到用时方恨少,三十才解师之语。”我这样回复她:“三十醒悟,犹未晚也。”是啊!我们千万不要留下“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遗憾。

【参考文献】

邓小华《教育的智慧与情怀》.同心出版社.2008 张利军《爱的教育》.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2004 游旭群《教育心理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

篇2: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语文味道”

江苏 邳州 ●王凤芹

摘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不仅仅要教授给学生语言应用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塑造学生独立的人格,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语文课堂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的平台,为此,让课堂教学充满“语文的味道”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味道 ;教学模式;情感

处在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最好时期,他们对外界一切新鲜的事物依然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因此,也有问不完的问题。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往往感到踊跃发言的人数越来越少,并对此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导致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的根本原因还是应试教育的弊端。《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不断生成的,在课堂教育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碰撞中不断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为此,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充满趣味,对于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提高课堂授课效率至关重要。

一、“文”“情”“理”相结合,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学情味,都流露出对自然的“情”和“感”,是“文”“情”“理”高度的融合。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能够品味出语言的艺术。学生在欣赏文章的时候,其实也是一个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也只有文章看多了才会逐渐形成生活积淀、文化底蕴,学生才会接受与理解“文”“情”“理”相结合的文章。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也就是希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摆脱固定、僵化、权威的教学方式,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在授课的时候,特别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等实践方式来了解事实及有关知识,由于生活实际与教学理论相结合,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创新教学,重视学生拓展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广泛地开展创新教育,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新的教育观、教学艺术与清晰的知识框架结构,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很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模式单一,不能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也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通过有趣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到精心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中,这样为学生打破常规定式提供了动力,由此,学生可以逐渐地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而这正是拓展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当学生的`质疑存在不合理性时,教师也不要刻意地责备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共同商榷解决。

例如在学习课文《孔乙己》的时候,可以将课文进行改编,创设情境进行表演,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以往较为局限的课堂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拓展。

三、运用情感教育,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特别是要注意运用情感教育,这样才能动之以情,拨动学生的心弦,让学生在感悟语文魅力的同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朗读是语文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文章的情感是蕴藏于作品之中的,所以教师在朗诵文章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或豪情激昂,或慷慨悲壮,或深沉凄凉,或清新明快,这样学生心灵才会受到震撼,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讲课的时候,教师还要充分地注意自己的语言,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有声有色,声情并茂,怎样能让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教学论文 )例如,在学习《背影》一文时,抓住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太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特定的镜头,在朗读与讲课中重点的突出“蹒跚”“慢慢”“攀着”“向上缩”等词语,有了感情作为基调,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此外,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掘教学环节中固有的情感因素,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既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也能够在今后的写作或其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运用好学到的知识。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逐渐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采用引导、启发、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做一名引路人,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习小组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每个小组6到7人,好、中、差生搭配,这样可以做到公平。然后教师设计好探究提纲,让学生合作探究。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作者一开始就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其用意何在?

(2)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

(3)皇帝、官吏、骗子的行为影射了什么社会现象?

(4)作者为何借小孩子之口道破真相?

这样学生按照我给出的探究问题尽情讨论,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也不做硬性规定,言之有理便可以,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姜国忠。语文味品咂教学与教师修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2)。

[2]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J]。语文教学与研究,(3)。

[3]陶成生。语文教学承载不了这样多的重任[J]。中学语文教学,

(12)。

篇3: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一、“文”“情”“理”相结合, 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 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丰富的人文主义内涵, 每一篇文学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文学情味, 都流露出对自然的“情”和“感”, 是“文”“情”“理”高度的融合。因此,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去感受作者的内心世界, 能够品味出语言的艺术。学生在欣赏文章的时候, 其实也是一个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 也只有文章看多了才会逐渐形成生活积淀、文化底蕴, 学生才会接受与理解“文”“情”“理”相结合的文章。

新课程改革大力提倡采取开放式教学模式, 也就是希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摆脱固定、僵化、权威的教学方式, 真正意义上的“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 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 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我在授课的时候, 特别强调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社会调查、收集数据等实践方式来了解事实及有关知识, 由于生活实际与教学理论相结合, 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到了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创新教学, 重视学生拓展性思维的发展

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广泛地开展创新教育, 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新的教育观、教学艺术与清晰的知识框架结构,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很多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 教学模式单一, 不能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与意见, 也压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所以教师要改变教学模式, 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质疑, 通过有趣生动的语言将学生引入到精心创设好的学习情境中, 这样为学生打破常规定式提供了动力, 由此, 学生可以逐渐地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分析问题, 而这正是拓展性思维的重要体现。当学生的质疑存在不合理性时, 教师也不要刻意地责备学生, 而是要与学生共同商榷解决。

例如在学习课文《孔乙己》的时候, 可以将课文进行改编, 创设情境进行表演, 这样, 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打破以往较为局限的课堂空间, 让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得到拓展。

三、运用情感教育, 让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

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一定要讲究教学方法, 特别是要注意运用情感教育, 这样才能动之以情, 拨动学生的心弦, 让学生在感悟语文魅力的同时, 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朗读是语文课程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 文章的情感是蕴藏于作品之中的, 所以教师在朗诵文章的时候特别要注意文章的感情基调, 或豪情激昂, 或慷慨悲壮, 或深沉凄凉, 或清新明快, 这样学生心灵才会受到震撼, 自觉地进入学习状态。在讲课的时候, 教师还要充分地注意自己的语言, 思考怎样才能做到有声有色, 声情并茂, 怎样能让学生与作品产生情感共鸣。例如, 在学习《背影》一文时, 抓住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 要爬上那边月台, 就不太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 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个特定的镜头, 在朗读与讲课中重点的突出“蹒跚”“慢慢”“攀着”“向上缩”等词语, 有了感情作为基调, 学生自然而然地体会到父爱的伟大。

此外,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还要注意发掘教学环节中固有的情感因素, 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感染学生, 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既能够学到相关的知识, 也能够在今后的写作或其他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运用好学到的知识。

四、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逐渐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 采用引导、启发、合作的学习方式来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 做一名引路人, 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习小组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 教师可以把学生分组, 每个小组6到7人, 好、中、差生搭配, 这样可以做到公平。然后教师设计好探究提纲, 让学生合作探究。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 我设计了以下问题:

(1) 作者一开始就写皇帝喜欢“穿得漂亮”, 其用意何在?

(2) 骗子为什么要介绍“新装”的特性?

(3) 皇帝、官吏、骗子的行为影射了什么社会现象?

(4) 作者为何借小孩子之口道破真相?

这样学生按照我给出的探究问题尽情讨论, 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也不做硬性规定, 言之有理便可以, 这样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姜国忠.语文味品咂教学与教师修养[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 (2) .

[2]秦建新.个性化与语文味[J].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2 (3) .

篇4: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道”

一、文本研读应抓准文本的切入点

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怎样的训练才叫真正意义上的文本研读呢?一篇文章总会有一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句子。研读文本可着眼于这样的切入点,比如抓住课题细读,抓住文本的重点字、词细读,抓住总起句、总结句、过渡句、中心句细读,甚至抓住文本中的一两个标点符号进行细读,这样用心揣摩,仔细品味,方能读出其中滋味。下面就一些课例谈谈我对文本研读的感受:

(一)抓住文本的关键,仔细地读

有位教育家曾指出:阅读要“一字不宜忽,语语悟其神”。阅读时,只有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文章的探询,才能获得对文意的心领神会。因此我们研读文本首先要从语言入手,仔细推敲词句,想想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而不用那个词,用这种说法而不用另一种说法。例如:笔者在执教语文版第七册《井冈山》一课时,就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研读。

文章的第三、四自然段描写了井冈山的美丽景象。静下心来细读文章,其实这两段虽然都是写井冈山的美,却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先写了黄洋界山势的“险”,又写了云海的变幻莫测,继而写了峡谷中的植物有一种生命力的美,及谷底溪涧的形态美,作者的观察顺序由远及近。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呢?

文章第三自然段先写到了黄洋界的山。在这一段中,一个“险”字就把黄洋界巍峨的山势体现出来了,其实这一个“险”字就是文眼,抓住了它也就抓住了山的特点。在教学时笔者让学生读文体会“险”,抓住“山势巍峨”、“峰峦峻拔”这两个词语,还利用相关图片,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天然屏障”。正是因为这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当年红军才能打败敌人的一次次进攻。在描写云海部分,笔者抓住了“举目远眺”一词,试想:如作者不是举目又怎能看到远处起伏的群山和变幻莫测的云海?笔者采用了这样的处理方法:让学生观察“眺”这个字,是什么偏旁?和眼睛有关,表示看,远眺就是向远处看,举目远眺就是抬起眼睛向远处望。有时候理解了每个字的意思,词语的意思也就迎刃而解了。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也就抓住了文章的写作顺序,进而了解了作者举目远眺到的景色。

在第四自然段,笔者抓住峡谷中植物的色彩美进行教学。值得一提的是描写溪涧特别耀眼的一句是:“谷底的那条溪涧,在阳光的照射下,如同一条细长的银蛇,逶迤前行。”“逶迤前行”一词,学生理解上有困难,笔者采用让学生当堂查字典,理解字面意思“形容河道弯弯曲曲的样子”。紧接着让学生找出还有哪个句子写到了溪涧的形态,即“如同一条细长的银蛇”。接着让学生闭眼想象弯弯曲曲的溪涧在阳光的照耀下向前流动,多像一条细长的银蛇在前行呀!这溪涧有一种动态的美感。

(二)在想象、体验之中品读文字的味道

文本研读,会让语言训练更有效。有句流行语说:“细节决定成败。”同样的道理,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慧心、好深思的文本研读者,就必须让学生学会关注细节。例:在教学语文版四年级上册《勇敢的少年》一课时,笔者抓住文章的第四自然段让学生进行品读:读课文,看哪个句子、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当学生说“妈妈,我必须去”一句时,笔者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进而换词对比理解。

“妈妈,我想去。”

“妈妈,我要去。”

师生进行对比读,体会汉斯的勇敢、坚定。

2.“妈妈,您就让我去吧!这是我的义务!”笔者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义务”一词。

首先让学生查字典理解字面意思:法律上规定的或道德上应尽的责任。接着笔者联系生活实际解读,每个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不同年龄都承担着不同的义务。最后,引导学生思考:依现在的情况,出海救人真的是汉斯的义务吗?

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是。原因:①年龄太小;②现在情况危急。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可汉斯却把救人当成自己的义务,从而体会汉斯的勇敢。

(三)在品读过程中领悟作者的用意

文本研读,让人文教育更深刻。还是《勇敢的少年》这篇课文,在结尾汉斯救回的竟然是自己的哥哥,引人深思。通过交流,学生谈了很多。有的孩子说:“汉斯真是好人有好报,我真替他高兴。”也有的说:“如果汉斯当时不去救人,哥哥也许再也回不来了。看来人不能自私自利,上天是很公平的。”还有的说:“我以后也要像汉斯一样,遇事先想到别人,不能总是想着自己的利益。”

二、文本研读还应对文本进行适当拓展

叶圣陶老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只能作为教学的依据,要教得好,使学生受到实益,还靠教师的善于运用。”确实,教材仅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试想我们一学期下来,即便学生把一册书中的30篇文章背得滚瓜烂熟,真正又有多少收获呢?所以在研读文本的时候,我们还要考虑,这一个文本除了本身所讲的内容外,还能给学生带来什么?从文本这一个点辐射开去,学生还能收获什么?我们可以利用教材进行适度地拓展延伸,给孩子一个更加精彩的语文世界。

篇5:让语文课堂充满情趣

兴化市第二实验小学 朱晓萍

理想的课堂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的课堂,学生的学、思、做都是一种主动而积极状态下的有情有趣的活动,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孩子的智商、情商共同发展。那么如何使孩子学得情趣盎然,我在教学实践中摸索了几点想法。

一、用语言激发朗读的情趣

同样的意思不一样的表达,效果迥异。所谓“润物无声”“教育无痕”也是这样的道理吧。

《槐乡五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学课文第一小节,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槐花之美、槐花之香。我由文本语言直接引领学生入情入境——“五月,洋槐开花啦。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美轮美奂的语言本身对学生就是一种熏陶,先让孩子心向往之。接着我相机呈现相对应的图片,无限欣喜地对学生说:“看——”学生看着美图,心中或多或少都有感触,这时,我趁热打铁饱含激励地说:“你也来读一读,相信你的感受比老师还要美妙!”多数孩子喜欢挑战,如此激发起他们读的欲望,他们才能读得有滋有味。学生的读带给我很多不一样的感受,我总会不失时机地与孩子们分享。有的孩子读得很轻快我就说:“这么多、这么白的槐花带给了你快乐!”有的孩子语速稍慢,我又说:“你已经陶醉 1

在一片白茫茫中了。”有的同学读得有点平淡,我便引导:“闭上眼睛想一想: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别将你的感受隐藏起来,再读一遍!” “熟读百遍,其义自现”,在一次次诵读中孩子的体会越来越贴近文本甚至超越文本。可是如果就单调地要求孩子读数遍,我想他们很快就没有了乐趣。教者在倾听过程中适时给予导向性的评价,学生亦会读得乐此不疲。关于评价语的魅力2014第四期《教师论坛》有一篇文章做了专门的论述。文中说到:准确真诚的评价能激点带面;充满激励的评价能立竿见影;巧妙机智的评价能柳暗花明;幽默风趣的评价能一石数鸟;目中有人的评价,能促进发展等。的确如此,精妙的评价语如同春雨点点滋润学生心田,扣启学生智慧之门。我们应该锤炼自己的语言,让自己的语言有温度,充满情趣。

二、用活动推进体验的情趣

如果我们的生活仅止于生活本身,那肯定了无情趣。孩子喜欢在游戏中愉悦,在玩耍中恣情,在故事中陶醉,在表演中满足。是的,多一种体验,就多一种人生。阅读、思考、想象使我们变换了若干的角色,体验了多样的人生。在这样的阅读中我们的情感得以丰富,认知逐渐成熟。教者在研读教材时如果有意识地寻找文本趣味点,课堂上创造孩子“体验”的机会,让孩子能入情入境,必能陶冶情操、滋养情趣。

《槐乡五月》的第二小节写了槐乡孩子的好客、淳朴,其中有一句“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句式工整,妙趣横生。怎样指导学生读出语言的韵味呢?我

给学生创造了“演一演”这样一个体验活动。“好客的槐乡孩子会怎样招待客人又会怎样无比自豪地介绍家乡特产——槐花饭呢?同学们可想身临其境,试一试?”此言一出,好看戏好演戏的孩子必然兴致高涨。但如果不走进文本,那这样的演一演又背离了“语用”的目的。于是我呈现“吃咸的,浇上麻油、蒜泥、陈醋;吃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说:“想看好戏演好戏的先试试这两句,谁来读。注意控制好,别流口水呀!”指名几名学生读后,让孩子们同桌合作演一演。充分的准备使孩子有了更多的体会,然后上台表演对文本的演绎也更加丰富了。在这样的语言实践中学生感受到文中语言的韵律美,同时也能体会到热情、淳朴的槐乡孩子的快乐。趣味盎然啊!

这篇课文中还有好几处很美的句子:如“嗡嗡嗡 „„啪啪啪„„ ”这里我又是通过想象,给孩子们创造体验的平台,在想象中他们感受到花香的浓郁、槐乡孩子的快乐。有了丰富的体验,孩子们“读出来”也便水到渠成了。

三、用尊重保护思维的情趣

《课程标准》要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有所不同,他们分析问题的结论自然也不是一个层面的。老师不应以一个标准答案去衡量他们思维成功与否,应鼓励他们的求异思维。如低年级课文《云房子》最后一段描写了碧空如洗的天空画面,绝大多数同学都喜欢这样美丽的天空。他们会带着愉悦之情朗读这段文字。可有个别同学却读得很伤感,因为他们认为没有了云

房子小鸟就没有地方玩耍了。他们替小鸟悲伤,同情之心油然而生。这是多么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的个性在自己的求异思维中闪光。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也能激发他们思维的兴趣。我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这一课时,设计了一个课外延伸:引导学生想象,当小骆驼知道自己的本领后,再遇到小红马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他们大胆想象编出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小露珠》这一课,学生通过第一部分的学习,知道了动物们夸小露珠的原因,而第二部分写了小露珠对植物的作用。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我让他们扮演成各种各样的植物也去夸夸小露珠,这样促进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在想象过程中体验了思维的快乐。

《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不仅是一个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思维活动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他们在思维过程中才会暴露各种疑问、困难;才会展示他们的独特个性及创新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许并不能如已所愿,得出一个标准的结论,但他们的思维会碰撞,会因此争论,甚至面红耳赤。这种过程是激烈而精彩的,它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老师对这一过程加以肯定、赞赏,学生更会全身心地投入到思维活动中。

我在教学《三袋麦子》这篇课文时,指导学生针对文中小猪、小牛、小猴对一袋麦子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进行讨论。学生根据各自的生活实际、知识能力展开思维,虽然到最后他们也没有形成共识,但学

生在思维、讨论过程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丰富了语言积累,同时又从别人的见解中有所悟。此时,结论还重要吗?谁又能说他们无所获呢?

每个人的不同个性,导致思维活动的形式也是多元化的,有的喜欢冥思苦想,有的喜欢用语言来表达,有的则用笔尖流露,还有的热衷于画笔描绘等等。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自主地选择自己的方式进行思维活动。同样,学生在汇报自己学习体会时,老师也应该允许他们用不同形式展示。我在教学古诗《绝句》时,遇到这一情况:学生们认真自学着,突然,有一生举手反映某同学正在绘画,我走过去一看:小鸟、翠柳、蓝天、白云,还有未完成的小船。这不正是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吗?我顿感欣喜,学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实践思维过程,老师怎能挫伤他的积极性呢?于是,我当场表扬了他的与众不同。学生们兴奋不已,思维更加活跃。在小组汇报中真是满堂生花,有声情并茂的朗读,有逐字逐句的分析,有读后真切的体会,还有一幅美丽的画卷。学生们体验着思维的快乐,这不正是《课程标准》所期盼的吗?

篇6:让语文课堂充满“情韵”

作者姓名:范友森 范延龙

作者单位:保康县歇马镇中心学校

联系电话:***

“文章并非无情物”充分说明了文章本身就充满了丰富的感情。因为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表达感情,吐露胸怀的载体,所以我们说情感便是文章的灵魂。我们的阅读教学又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过程”,对话的最终目标便是与作者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融合。在某种程度上说情感教学也是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灵魂。新课标要求我们:新课堂中的情感引导应该追求作者、教师、学生之间的多向情感交流。然而就是这样充满人文气息的情感教学,有的教师能够让课堂情思涌动,精彩纷呈;有的却令课堂生涩枯燥,千呼万唤情难动。究其原因,前者能够把阅读的技巧,课文内容,情感体验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情感动于其心,技巧指导于行,从而产生了情理交融的精彩生成;而后者则忽略了情感的源生,情感的渗透,情感之梯如何架设。目前语文教师何其多,然而能够真正懂得情动于心,情源于悟的却又为数甚少。正可谓:语文教师闯情关,情关面前人人难!如果语文教师不能立足人性,实现教师、学生、作者心灵之间的和谐交融,促成情感共鸣,那就不能很好地落实“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阅读目标。一位善于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教师不仅会用自身的深情投入,真情流露去感染学生,而且尤为注重阅读策略的引导,以情感为动力,在变化、曲折、起伏的情感流动中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情景交融。用浓浓的情,深深的爱去拨动学生的心弦,震撼学生的心灵,从而达到情满课堂的高深境界。

一、创设情景,拨响“诱情”的和弦

好的开课不仅能迅速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引发学生的学习情趣,还能为精彩的课堂生成打下伏笔。因此不少教师总是在开课之前,煞费苦心地采用多种方式来创设情景,拨动学生的情感心弦。以此激活语文课堂的生命活力。无论是传统的的讲故事、猜谜语,还是现在多媒体的视听感染,情景再现,乃至于课前5分钟谈话、组织活动切入„„这些无不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为组织情感的深层探究而创设情境,从而拨动“诱情”的和弦,促使学生尽快地入情入景入角色。我在教学《人物描写一组》一文时,一开课就利用视频导入:贾府热闹的场景。然后突然传来一声对白:“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我模仿凤辣子的音色,用声音先势夺人,加上试听效果的帮衬,一下子就扣紧了学生的心弦,使学生的思维迅速地进入到教师所设置的情景中。

二、感悟语言,架设“激情”的阶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目标作了明确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单看语句的顺次就可以解读为“正确”是“流畅”的前提,“流畅”

是在为“有感情”作铺设。如此规划设计,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层次性、目的性。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借助朗读来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语文课堂中书声琅琅,那不仅是一种外在形式,更主要的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感知、感悟过程,以至使学生心灵深处受到思想感染、情感的熏陶。

我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文时,抓住与小金花告别的那一重点段,我这样组织教学:

师:请认真阅读这一自然段,体会一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段话?

生(读后回答):应该用“坚强”“伤心”的语气来读。

师:好!你们真会读书,体会得真好!那么请你们现在就带着这样的语气来试着读这段话。

学生呜哩哇啦地读了几遍,结果一个学生也没能读出伤心、坚强、依依惜别的语气来。课后我思考,课堂效果不佳的原因是我走向“情感”教学的死胡同,那就是忽视了一个最基本的情节:学生的心中没有“伤心”“坚强”的感情基调和情感铺垫,怎么能够读出“依依惜别”“坚强”的语气呢?要使学生读出某种语气,在学生的心中就必须有某种感情,要使学生在心中产生某种感情,就必须让学生经历情感的变化过程。语文教师仅仅注重朗读的技巧的指导也是不够的,如果朗读没有深入到文本的情感层面,学生的心灵就不会有所触动。

成功的朗读引导必须把朗读的技巧、课文内容、情感体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与作者的情感通过感悟语言文字来架设一部“激情”的阶梯,让学生一步一步地读到作者的心灵深处,与作者的情感有机融合。也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情动辞发,为情而倾吐;也只有如此,学生才会激情涌现,为情而朗读。如何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我以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去渗透、尝试。

1、感悟语言文字,咀嚼出味来。

中国的语言文字渊源流长,内涵丰富。方块汉字字形优美,字正腔圆,以自己独特的魅力令人倾倒,可以说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作者表情达意用的是什么?语言文字。读者理解内容凭的是什么?语言文字。所以我们说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当学生把自己也融入到文本之中,才能真正读懂文本。因此教师要借助语言文字的特殊功效去为学生、为作者、为自己架设一部“情感”的阶梯。如我在《猴王出世》的教学中,这样引导学生体会美猴王的精明。

师:我们通过学习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们初步领会到了石猴鲜明的个性特点,我们为之感染着,我们还知道了石猴在众猴中表现出色,他是为了什么才这样做的呢?

生:是想当领袖,想称王。

师:是的。当他找到这处福地以后,他怎么做的啊?大家自己读一读,找一找。

生:(自读,勾画)石猴很精明。

师:(假怒)答非所问,怎么讲啊?

生:石猴带领众猴进去后,他端坐在上面,看着众猴争地、抢碗,一言不发。

师:是的,作者确实是这样描述的,但这与他精明有什么关系啊?

生:石猴让大家弄的筋疲力尽的时候才说(生读石猴的话),我认为石猴很精明。

师:你的想法很特别,具体的讲一讲,大家也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生:石猴这时候说话,他是在告诉众猴:地方是我找到的,你们都各享成家之福,都安眠稳睡,是该兑现诺言的时候了,不拜不行,我就看着你们!

众生:大笑。

到这里,目的已经达到。我就是要引导学生透过石猴的语言和动作,深入体会石猴的鲜明个性,为引导学生感悟其“成王”、体会石猴的“猴精、猴精”个性的过程铺垫,同时让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通过想象、感悟,理解文字的深刻含义和作者的深远用意,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无穷情味,体会石猴的“神”性所在。

2、发挥丰富想象,构画出景来。

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想象出形象,形象出情景,情景激情感。一旦学生走入那些画面,面对面地和文本中的人、景、物交流时,情感的浪花就会在心中升腾。本册教材中有很多培养学生想象能力的素材,值得去挖掘,去摄取。含义深刻的古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需要我们想象出景来。如教学《牧童》时我让学生去想象: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晚风吹拂着野草,还没见归来的牧童,却先听见随风传来的牧童悠扬的愈来愈近的笛声,笛声时续时断,随风飘扬。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也不脱,就躺在月夜的露天地里休息了。诗中的景、人、声,多么生动,不想象怎么有情啊?填充文中的空白也需要学生想象出景来,如教学《金色的鱼钩》我让学生根据“嚼几根草根和吃剩的鱼骨头”去想象老班长那种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光辉的形象;写景的文章更是有想象不尽的广阔的天空,如《童年的水墨画》我让学生结合多媒体想象三幅栩栩如生的画卷。想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催生了学生的情感,想象使得学生的精神世界变得丰富而又细腻。这正是语言文字的功效滋生了学生的情感,育人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3、增强切身感受,体验出情来。

路只有走过,才会知道曲折;河只有淌过才会知道深浅;事情只有经历过才会知道艰辛与甘甜。文本中叙述的许多事情是学生所没有体验过的,当然也不可能再次去体验。没有体验,就没有感触。没有感触,自然也不会有感情。这就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强他们的切身体验,缩短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如此学生获得的体验便会更加深刻。全国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去体验革命烈士邱少云在烈火中煎熬半个多小时的痛苦,教师作了如此巧妙地引导:“现在用我们深情的朗读去感受一下革命烈士在烈火中所受的煎熬吧!”于是学生便一起朗读重点段。教师用记时的办法又一次说:“一分钟过去了,再一次感受!”学生又一齐朗读。如此循环:两分钟过去了,五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十五分钟过

去了,半个小时过去了,学生整整读了六遍,个个显得声嘶力竭。这时候教师才问:“你们觉得好受吗?”学生一起回答:“不好受!”“是啊!我们读几遍课文就如此难受,那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位年轻的战士在烈火中煎熬半个多小时忍受的是多么大的痛苦啊!”无需多言,一种对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便油然而生了。这种体验是多么真切、多么深刻啊!

三、低吟高歌,谱写“抒情”的旋律

学生经历了情感的变化过程,文本中所蕴涵的情感就会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多元化的反应,往往又会出现厚积却又不能薄发的现象,涌动的激情犹如洪峰回荡却又找不到恰当的释放方式,这时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让积压在学生胸中的激情得以倾吐,以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情感上的升华。

1、高歌如江河,浩气当长抒。教材中有很多慷慨激昂的战斗诗篇。或赞颂先烈视死如归的革命气节,或讴歌领袖鞠躬尽瘁的伟人形象,面对这些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情境,学生心中激情澎湃,如江河奔流,这就需要师生的全体参与,合奏一曲抒情的赞歌。如齐读齐读“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跟你们在一起”的惜别之境;齐读“老班长!老班长!”挨饿牺牲时的无限悲痛之情„„这些情节均需要全员的参与,才能烘托出震撼心灵的氛围,才能共同倾泻孩子们心中的一汪激情。

2、低吟听洞泉,润物细无声。教材中也有不少情调深沉的文章,或哀婉如泣如诉,或凄美亦幻亦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煽情难度大,抒情步履却更艰,在学生感知悟情后很难表达心中的意会之情。这时就需要教师用范读,或者请语感强的学生来为大家引路,抒发共同的心声。在特定的环境里,尤其是配上恰当的音乐,促成学生专情地朗读,这时的效果就如同洞泉叮咚,清脆悦耳,敲击着聆听者平静的心弦。通过引领者的深情倾诉,一种无言的真情便会在每一个聆听者的心中流淌。在这种精神世界里,所有的人呼吸与共,情息相通。是在倾吐?是在聆听?还是在合奏?异曲同功,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正在无声无息地演绎着一段优美而又奇幻的童话。

3、静谧看花开,以心能会心。花开虽悄然,其实也有声。只是这种声音是要用心去倾听的。自然界就是如此神奇,美丽的自然景观寄托着多少骚客文人的情怀,可爱的《草原》,坚强的《白杨》,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丝绸之路》„„面对如此美景,我们为何不用心去欣赏她,用心去想象她呢?学过这些课文,我们完全可以让学生留一幅美丽的图画作为珍藏,写一首优美的诗词表达情怀,记一记精粹的词句丰富语言的积累„„其实,如此训练学生得到的不仅是诗,是画,获得最丰厚的应该还是一种舒心的情感体验。

篇7:让语文课堂充满“三味”

让语文课堂充满“三味”

 

咸丰县丁寨乡湾田民族小学  覃柏洲  曾庆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显著特点。新课标呼唤人文精神的教育,呼唤充满生命激情的课堂,呼唤充满与崇高人性的对话,因而,语文是有生命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让语文课堂充满“三味”,即把语文课上得有“情”味、“趣”味和“新”味,真正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有“情”味

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不难发现,我们的许多教师语文教学缺乏“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情”味,即人情味,“情”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植根于教材和生活中,文中有景,景中有情,情随景出,景随情生。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气氛去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使语文课堂充满人情味。

1、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来调动学生的情绪。

语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宽阔的知识背景,许多文章都包含着浓浓的情感,这是语文课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其他任何学科都无法比拟的。如《怀念母亲》这篇课文是季羡林先生以回忆的形式,表达对亲身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亲崇高的敬意。课文结构分明,层次清楚,感染力强,充分表达了对两位母亲的怀念,字里行间充分流露出了作者的真情实感,让人思潮澎湃 ,情绪跌宕起伏。教学本课时,怎样让学生的情绪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进入那种沉痛悲伤的氛围当中呢?我 认为必须紧密联系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抓关键词句,表情达意,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课堂上,让学生能围绕一些重点词句去理解作者的失母之“恨”,思母之情。又如《再见了,亲人》一课,这篇课文感情十分真挚强烈,要让学生反复诵读,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在教学课文第二段时,学生在理解小金花失去妈妈的心情过程中,往往总倾向于小金花对敌人的`恨,而忽略了她失去妈妈的悲痛。因此,朗读这段课文时,要先让学生找出最能表现小金花刚强的词语――“脚一跺”、“抽动两下”,再引导理解这些词语中流露出的情感。这样,通过分析,学生就体会到了小金花是把失去妈妈的悲痛深埋在心底,更把满腔的仇恨对准了敌人,化悲痛为力量,发誓要为妈妈报仇。学生理解了课文,也就把握了朗读的情感基调,从而进一步就能体会到文章的情感。

2、充分利用教师的范读情感来激发学生的情绪。

以情动情,以情育人,这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学生来说就像是导火索,教师要善于将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及情感体验传导给学生。语文教学,要激情绽放,“读”占鳌头,“读”领风骚。语文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示范,是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感悟的重要手段。课堂上,教师铿锵悦耳、有滋有味、声情并茂的朗读,如大珠小珠落入玉盘,荡起的是学生心底的涟漪,点燃的是学生语文学习的热情。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应以身示范,即重视范读。记得有一次,我在上全乡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时,我通过自己的激情范读引领,充分地让学生读课文,品语句,悟情感,放手让学生真正去领悟、理解课文内涵。不仅给了学生良好的示范,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还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质量。学生通过教师的范读,不仅可以视其人、闻其声、悟其情,直接领略到教师范读时的语调、神情、情感,并能体会到课文的内容和感情,给学生带来了美的享受。当我抑扬顿挫地范读完课文之后,赢得了全体学生的热烈掌声。那次授课,真让我终身难忘,回味无穷。

二、有“趣”味

如何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觉得情趣盎然?首先必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发生了兴趣,就会促使各种感官,共同引起对学习的高度注意,从而让课堂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使课堂充满生命的情趣。要达到这一境地,教师要敢于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让给学生。

让朗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幸福乐趣。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意思就是说,练习上千只乐曲就会懂得音律,观看上千柄利剑就会识别剑器。“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书读多了,意思也就明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强调的也就是读带来的效果。读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读可以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语文老师要善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去体味,去感悟,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读,达到以读激趣,以读悟情,以读启智,以读育人的目的。如《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课,文中印第安酋长西雅图对土地的留恋和眷顾、对土地的热爱程度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文章被誉为是有史以来在环保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字里行间处处充满着对这片土地的无比珍惜和热爱,处处表达出对它们无比眷恋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弄明白“神圣”的意思是什么,接着通过突出“神圣”这一题眼,引导学生一读课文,定位“神圣”,二读课文,理解“神圣”,三读课文,品味“神圣”,四读课文,感悟“神圣”这样的教学思路去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这份情感进行品词品句,带着“土地上的什么是神圣的”这一问题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阅读兴趣,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2、让思考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探究兴趣。

古语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贵有疑,疑贵在思。读而能问,问而能究。这既是学生认识的飞跃,也是学生思维的碰撞,要让问题推动学生不断向纵深发展,成为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要给学生提供质疑的时间与空间,让他们充分思考,创设探究的氛围,充分赋予学生思考的权力,让学生想说就说,想问就问,要让他们明白语文到底是什么?接下来,让行走在语文大道上的我们,与学生一起,闭上眼睛,慢慢思考,轻轻回答,语文是多么的宽阔而有趣味。她是李太白《将进酒》中的万古愁,曹雪芹《红楼梦》中的辛酸泪,施耐庵《水浒传》里的群英会,吴承恩《西游记》上的不平路;是孔老二的列国颠沛,屈大夫的汨罗遗恨;是先秦两汉的璀璨繁星,唐宋时代的恢弘 篇章,元明时期的鸿篇巨著……她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柔风细雨;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广袤无垠;是杜少陵“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的满心喜悦;是龚自珍“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殷切希望;是岳鹏举“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满腔悲愤……她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鲁迅儿时充满无穷无尽稀奇事的朋友《少年闰土》;是世界童话大王安徒生笔下冻死街头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世界文坛泰斗托尔斯泰眼中富有爱心的《穷人》……课堂上,老师要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充分的探讨,让他们各抒己见,使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于是,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明辨是非能力在思考探究中就得到发展与提高,从而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语文学习的无穷快乐。

有“新”味

语文教学要突出一个“新”字,即要有“新”味,也就是创新。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语文教师要大力推进学科创新,在课堂上,应当充分挖掘语文教材蕴涵的创新教育因素,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1、 要培养学生敢于想象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不同的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文中人物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外貌或人物活动的场景、故事的结局等展开想象。如《穷人》一文,桑娜告诉丈夫自己已经把孩子抱回家后,课文就戛然而止了。孩子的命运究竟会怎样呢?桑娜与渔夫又会带领孩子怎样渡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呢?课文没有交代,也无需交代。这些问题牵动着学生的心,他们对此却十分关心。课文后面安排的小练笔:续写《穷人》,其目的就是作者留下空白希望读者去大胆畅想。在教学中,对于这样的空白处,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续写时要把握故事情节的主线,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组织学生大胆想象,继续续写故事。

2、要培养学生善于想象的能力。

善于想象,就是创新思维,就是标新立异。作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它更体现出其固有的独创性和新颖性。创新就是与众不同,人无我有是创新,人有我新也是创新;万绿丛中一点红是创新,万红丛中一点绿也是创新;超越别人是创新,超越自我也是创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展开不同的意见争论,打破盲目顺从、迷信书本、迷信权威、被动听讲、机械回答问题的局面,使学生的思维突破常规的禁锢,不断产生新的答案,真正进入到“创造”的世界,继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的。 如续写《穷人》一文,教师可以简介《穷人》一文的写作背景:在沙皇专制时期,广大的俄国劳动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然而他们的道德情操却高尚淳朴。学生在续写时,这一人物的思想品质不能发生本质的变化,但其故事的发展可以是多元化的,其故事结局可以是悲惨的,也可以是美好的。

篇8:让语文课堂充满“语文味”

一、“知人论世,反复咀嚼”,悟出“语文味”

语文教师的素质往往决定了语文课堂上“语文味”的浓淡。教师如能“知人论世,反复咀嚼”,深入钻研教材,挖掘出文本的情感点,并摸清学生的情感点,然后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传达情感,就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一)找准作者的情感点

在教学中,教师可联系作品写作的时代背景作为教学的起点,让学生品悟文字的温度,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刻之处。如鲁迅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 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

语言看似平淡,实则情愫涌动。“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令人深思:反动当局为什么要残杀无辜青年?接着一个“埋”字暗含流血之多,作者积恨积哀之深。现实令人“苟延残喘”,在白色恐怖之下,作者艰难地活命,并且“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乍看以为作者就此放弃,实质是表达了要在沉默中爆发、化悲痛为力量的情感!

作家用文字塑造形象,借助显性语义来表达隐含的情感,包括人际语境、社会语境赋予的被省略的意义和言此指彼的言外之意。所以,教师应该认真研读文本,披文入情,揣摩作者的情感点。

(二)尊重学生的多元化解读

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往往就会产生不尽相同甚至大不相同的感受、理解和体验。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多元品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求同存异,多站在学生的立场解读文本,设想他们在阅读文本时会出现的情感碰撞。教师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当学生思维喷涌、见解多元时成功引领,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表见解、破除疑虑的地方。如在《心声》一课的教学中,当学生读完文章之后,笔者和他们进行了这样一段对话:

师读完文章,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1我觉得主人公京京太可怜了,他都这么不幸了,还这么受到排挤,我很同情他。

生2有的时候,老师难免会带着有色眼镜来看我们学生,尤其是学习成绩差的,认为学生成绩差就什么都差。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里说的“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 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其实,京京又何尝不是一样!

生3我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公平些,不要这么虚假!

师你们的老师———我,会这样吗?别说假的, 要说实话。

生4你?还好吧,至少不会像文中的程老师一样作秀。

(全班大笑……)

在课堂上,作为引领者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发言,并且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及时作出评价。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要给予赞赏,当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出现偏差时,不能马上予以否定,而是要宽容,要给予鼓励。在鼓励的同时,与学生一同细究文本,通过有效追问让学生理解文本真正的内涵。也就是说, 在阅读过程中对待学生要宽容,这样才能增强学生回答问题、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二、“动情诵读,静心默读”,读出“语文味”

作者内心无以言表的满腔情感是通过字、词、 句表达出来的,“观文者”想要“披文以入情”,最好的方法就是“读”。通过“读”,语言有了温度,理解有了深度,情感有了厚度“,语文味”就呼之则出了。

(一)读要注重目标指引

无论是动情诵读,还是静心默读,都不是没有目的的乱读。是为了读准字音,还是为了体会感情? 是对课文的大致了解,还是对某句关键句的细细品味?教师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读”的目的是为了感悟文本,更好地理解文本,从而生成“语文味”。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的朗读为起点,边读边悟,再悟再读,既可几句连读,也可整段吟诵。 总之,要围绕预设目标,以“读”攻“读”,达到读者与文本的共鸣、读者与作者的共鸣。

(二)读要注重方法传授

教师在设定好合理的目标的同时,还应适时教会学生读的方法,授人以渔。如帮助学生养成按顺序阅读的习惯,即不要无目的地跳读,或只挑拣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这样的习惯: 遇到一篇文章必须先通读全文,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试着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主要内容。又如引导学生多读重点,边阅读边思考。除了诵读全文外,对重点内容的反复阅读也是阅读的关键。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对于文章的重点部分,必须分步阅读、着重阅读,并且边阅读边思考,甚至可以拿笔和纸记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

(三)读要注重向课外延伸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展示他们品味语言的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如在每次上课前安排几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台念一段自己平时所摘抄的优美语段,或者在周记中老师给予好评的段落。这种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对语汇的积累,同时也激发学生朗读与写作的兴趣。又如举行朗诵比赛,一方面可以在班里掀起朗读文章的热潮,另一方面也能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再如让学生互相介绍好书,即依照自己的标准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读过的好书。这样,学生为了表现自己就会行动起来, 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三、“圈点批注,摘抄书作”,写出“语文味”

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而“写”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

圈点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对学生而言,养成这种好习惯对阅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字的读音、意义,到句段的联系照应、文章的结构层次、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圈点批注,能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如浙江省特级教师赵群筠在执教《春酒》一课时,一开始就让学生读,然后在适当的时候写,即通过“示范—归纳—运用”的流程,给文中描写“我”的精彩之处作批注,并加以评点。在教学中,赵老师既有胭脂斋评点《石头记》、朱熹集注《诗经》、金圣叹评点《水浒》的示例,也有课文句子的示范,让学生意识到评点句子可以从句子的词语、修辞、表达的情感等方面入手,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学习运用这种批注方法。教学过程如下:

师请大家从文中挑选一句描写“我”的精彩之处作批注,并且写评点。可以写一点,也可以写多点,不必面面俱到。

(学生注读,大约5分钟)

师请选一句有感情地读出来,再说说你是怎么批注的。

生1我选的是“其实……偷偷把杯子里,好几回……八宝酒了”,这段细节描写写出了孩子特有的调皮,古怪精灵,一个“偷偷”给人一种小孩特有的调皮可爱之感。

生2我选的是第3段,“我……走来走去…… 酒全洒在……上了”,“我”的动作,“我”不舍得喝这又香又甜的八宝酒,也表现出了这个小女孩的天真烂漫,“我”摔了一跤,却仍把杯子捏在手里更可以看出对春酒的喜爱。如果不是真正爱的东西,肯定早就丢了。

师你真的很了不起。我觉得你比刚才那位同学分析得还要深刻,她都已经够深刻了,你读出了文字所特有的味道……读书就要这样从字缝里去读。你点评得太棒了……

上一篇:关于改善体育特长班运动员伙食的报告下一篇:维修项目工程验收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