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文化报告

2024-07-21

地域文化报告(通用8篇)

篇1:地域文化报告

西安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

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

《地域文化》(专)学习总结

题目:

《地域文化》(专)课程学习总结

专 业 层 次:

级 别: 2011秋 学 号: 姓

分校(工作站): 大南门学习中心

2013年

5月

地域文化学习总结

通过一学期地域文化这门课程的学习,让我了解了很多历史遗迹和以前没有听过的故事。下面我就谈一下这一年来我对西安地域文化的了解。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发源地之一。远古时代,“蓝田猿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六千多年前半坡先民在这里种植狩猎,开掘出了别具特色的“半坡文化”。自公元前12世纪,周文王在此建立沣京,揭开了西安作为帝王京师历经千年,雄踞华夏,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辉煌历史。西安成为与雅典、罗马、伊斯坦布尔等城市齐名的世界历史古都。直至今天,西安城中的塔与碑,城外的陵与墓,连绵的城垣与宫殿遗址,保存的大量珍贵文物以及周乐秦声、汉风唐韵等文化艺术,仍在昭示着这里曾经呈现过的尊贵和豪华、开放与风流。随着「唐皇城复兴计划」大唐芙蓉园、大明宫、曲江池、不夜城等地标式建筑,可以梦回大唐、穿越历史。换个场景,现代文明的高楼林立、立交环绕、道路纵横、西安,在古老中洋溢朝气、厚重中展示等大气。

话说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影响一方经济、造就一方社会。在中华大地上,不同社会结构和发展水平的地域自然地理环境、民俗风情习惯、政治经济情况,孕育了不同特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八百里秦川文武胜地,五千年文明光耀全球。尤其像西安是享誉国内外的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经济社会根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久远的文明传承。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古都西安处于极为重要的地位,发挥了重大的历史作用,拓印下无比瑰丽的史诗和波澜壮阔的画卷。

谈西安,不能不谈文化取历史。西安文化历史持续发展,它有古老的历史,又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它有许多经典民族的睿智、博大有容的胸怀、艰苦卓越的精神,是培养我们学习成长、成材的宝典。你比如说,西安作身为十三朝古都,西安曾确为外国古代文化的焦点,而今所见西安之一山一水、一砖一瓦,皆可视为古时文化积淀所成。是以强盛的西汉历史为背景,以西汉文化、唐文化为依托,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西安它是古老而焕发青春的地域,古丝绸之路线上的起源地。重要历史人物、事件、名胜古迹、文化遗产、物产特产、民俗风情、长安诗歌、谚语、俗语都是传承西安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西安的高速发展。作为西安人,我们热爱自己的家乡.

篇2:地域文化报告

社会调查(实践)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分校:__________________

二〇年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三祖与禅宗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2012春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储成林

前言:僧璨对禅宗的汉化改造发展,有几个明显的表现。其一,变面向达官显贵为面向下层群众。佛教初入中国,信仰接触者多为贵族,僧璨改变靠上层弘法的方略,变为在村夫野老中随缘化众;其二,变在都市城廓建寺院为在深山僻壤布道场;其三,变居住无常的“头陀行”为公开设坛传法;其四,变“不立文字”为着经传教。禅法初传,有“不立文字”之说,主张静坐安心渐悟。僧璨在公开弘法的同时,精心著述《信心铭》,以诗体写成,146句,四字一句,584字,从历史与现实,祖师与信徒、教义与修持的结合上,阐明义理,大开方便,应机施教。有学者称《信心铭》是禅宗第一部经典,与《六祖坛经》并称最中国化的佛门典籍,为禅宗以文字总结其修习经验开创了理论先河。

基本情况: 在禅宗发展史上,三祖僧璨是一个重要的坐标。初祖达摩将禅法带到中国,当时人们是遇而未信,至二祖慧可时,人们是信而未修,在三祖僧璨时才是有信有修。通过调查,让人们更清楚地认识三祖,更丰富地了解博大精深的禅宗文化。三祖僧璨禅师,姓氏及籍贯均不详。史料只记载,他最初以白衣的身份拜谒了北方前来舒州司空山(今安徽岳西县西南店前镇)避难的二祖慧可祖师,并得到祖师的点拨、印可和传法,成为禅宗的三祖。

僧璨在世的时候,虽然没有公开弘扬祖师禅法,但是他为后人留下的《信心铭》却对后世禅宗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通过这篇短短的文字,我们既可以了解三祖当年的所悟所证,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树立起修习祖师禅的正知正见。《信心铭》对三祖加以概要,从禅宗文化的视角来解读,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三祖文化”是和合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和谐的民族,“和而不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是中华民族的一贯追求,它的源头就是形成于4700多年前的涿鹿三祖和合文化。三祖和合文化的最明显的标志,是涿鹿之战后,黄帝与各部落之间的“合符釜山”。这是一次经过激烈战争之后的政治盛典,是一次和合的盛典。

合符釜山首次提出了和合的理念。而和合理念是中华文化和谐观念的源头。由此可见,以黄帝为代表的“三祖文化”,既是以后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思想的渊源,也是儒家强调秩序、礼乐文化的渊源,更是中华和谐文化的渊源。

二、“三祖文化”是融合的文化。黄帝在当时各部落纷争的形势下,不是完全靠武力去征服其他部落。在与其他部落的交流与征战中,黄帝没有对战败的部落斩尽杀绝,而是及时地把他们融合到自己的部落联盟中来。三祖时期,共有三次大的融合:第一次大融合发生于黄帝与炎帝之间进行的“阪泉之战”中;第二次大融合发生于“涿鹿之战”中;第三次大融合发生于三祖涿鹿之战后,黄帝与各部落的“釜山合符”。黄帝、炎帝、蚩尤之间的融合方式,开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先河,这种方式在之后的5000年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多次再现,最终形成了各民族大团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

三、“三祖文化”是统一的文化。在三祖涿鹿融合之前,在中华大地上同时存在着炎帝部落联盟、黄帝部落联盟、九黎部落联盟,这些部落联盟占据着黄河中下游与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但他们之间互不统属,各自为政,互相攻伐。自从涿鹿之战后,才形成了这三大部落联盟的大融合与大统一。正如毛泽东在祭黄帝文中所说,黄帝“涿鹿奋战,区宇以宁”。黄帝在实现了区宇统一后,还实现了图腾统一,产生了龙旗为标志的新图腾。三祖时期创立的大一统理念,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四、“三祖文化”是修德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的民族,并在很长的历史时期一直奉行以德治国的理念,它的源头也在三祖文化。三祖时期的三位领袖人物都是有德行的人。黄帝是具有“土德”的“天子”。炎帝是一位为了人民的幸福,甘愿冒着生命危险,亲尝百草的“圣人”,最后炎帝为人民献出了生命。蚩尤则是一位为人民景仰的“战神”,他勇敢的战斗精神,五千年来一直鼓舞着中华儿女奋斗不息。

五、“三祖文化”是农耕的文化。中华文化是农耕文化,在我国农耕文化的产生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黄帝、炎帝与蚩尤时期。炎帝是我国农业的发明者,他最早发明了耒等农具,教人们种植各种农作物,被人们称为“神农氏”。黄帝也是我国农耕文化的创造者,他之所以称为“黄帝”。就是因为他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而发展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是土地,黄帝所处的黄河流域大部分是黄土地,所以黄帝便被称为黄帝。蚩尤部落在当时是一个生产技术较高的部落,据有关史料记载,是蚩尤首先发现了自然铜,并把它应用在军事和农业生产中。因此,三祖都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发明者。农耕文化是三祖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三祖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三祖文化”的农耕文化,奠定了我国数千年文明发展的方向,并长期在世界上保持着非常先进的水平。这种先进水平一直保持到工业文明的产生。

六、“三祖文化”是创新的文化。三祖所处的时期是一个社会激烈变化的时期,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时期,是各种发明创造不断涌现的时期。许多发明创造都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根史书记载,是黄帝发明了指南车,并首次应用于战争之中。还传说黄帝时期的仓颉发明了文字。炎帝则是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蚩尤是第一个将自然铜应用于制造武器的人。这些在物质文化方面的创新与精神文化方面的创新,使人类的文明有了一个划时代的进步。正是这种创新的精神,才使中华民族5000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成绩与经验:“三祖文化”丰富的内涵中,农耕文化是其坚实的基础,融合文化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和谐文化是其核心价值观,道德文化是其区别于其他文化的鲜明特色,创新文化是其永葆活力的源泉。这些内涵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华文明的发展,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在中华民族正在振兴的今天,继承“三祖文化”的精华,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应当十分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使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成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问题与建议:三祖文化在僧璨禅师的发扬和光大下,已经融合成一股涓涓细流,流入了中国禅宗的精髓。在改革开放的社会大背景下,三祖文化与中国禅宗也需要与时俱进、和谐创新,愿在潜阳这片丰沃的大地上,能不断发展和充实。

篇3:地域文化报告

一、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

中国现代室内设计的拓荒者曾坚先生曾指出:“室内设计分成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六面加窗, 第二个层次是固定家具 (如壁柜等) , 第三个层次是活动家具, 第四个层次是陈设。”仔细推敲, 所谓室内设计是根据建筑内部空间的使用性质、功能,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设备, 结合设计原理、美学等改造和美化空间, 从而满足人们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的再创造的活动。从其概念上我们不难归纳出室内设计的三层内涵:首先是物质技术层面:如施工工艺、装饰材料;其次是精神层面:风格、意境;还有一个更深的层面即文化, 不仅设计师要有深厚的文化修养, 更要求设计的作品体现设计文化。其中, 地域文化是设计文化的表现要素之一。

正如印第安篇言:“上帝给了每个民族一只陶杯, 从这杯中, 人们引入了他们的生活。”自然赋予了每个地域不同的环境资源, 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加入了人们的生活。比如, 云南纳西族“三房一照壁”的民间建筑, 正方较高, 两侧配房略低, 再加一照壁, 符合滇西北高原的气候。由此不难看出, 所谓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内的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和脑力劳动创造的, 并不断得以积淀, 发展和升华的精神的全部成果。

具有地域特色的室内设计, 不仅关系到当地文化的发展, 同时也关系到一个地区未来的文化战略决策。通过室内设计这一文化载体来体现地域文化, 不仅可以反映设计的灵魂, 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地区的精神面貌和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室内设计不仅能在形式上产生视觉联想, 同时可以唤起人们思想上的共鸣。

然而,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 地域文化不仅限于本土文化, 还融入了外来文化的精髓, 是动态发展的。所以, 现代室内设计所融入的地域文化要结合现代语境, 在发展中突出差异。

二、蒙古族地域文化

蒙古族地域文化源远流长, 是整合了蒙古族传统与民族的文化载体, 再其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形成的独特的草原文化。

(一) 崇尚自然的地域文化

长期以来, 蒙古族生活在广袤的大草原上,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 使得蒙古族人很早就认识到在生产过程中必须尊重自然, 和自然和谐相处。而蒙古包就是蒙古族人的智慧与自然完美结合, 是蒙古族最具特色的建筑形态。圆形的造型, 朝东面开启的门, 都是蒙古族朴素宇宙观的体现。非木即毛的建筑材料的选择, 也体现了蒙古族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随着漫长的“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 蒙古族形成了独特的崇尚自然的地域文化。

(二) 自由开放的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不是一尘不变的, 是动态发展的。从古至今, 蒙古族文化就印证了这一点。据史料记载, 蒙古族文化早期就与中原文化有着密切的交流与融合, 例如, 蒙古族日常生活中的装饰图案, 秀在自己荷包上象征长寿的“寿”字, 寓意着多福的“蝙蝠”的吉祥图案。除此之外, 还有一些装饰图案是受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蒙古族地域文化之所以可以永葆活力, 就是对外来文化保持着开放进取、广泛吸收的态度。

(三) 崇敬英雄的地域文化

蒙古族敬仰英雄, 而说到英雄不得不提的就是战功显赫, 统一蒙古各部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是蒙古族正直、勇敢、刚毅性格的体现, 是蒙古族英雄精神的象征。而蒙古族创造的英雄史诗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和蒙古民族的精神。而凸显蒙古族地域文化的室内设计不仅要在形式上体现本土文化, 更要通过形式体现一个民族的精神。

三、蒙古族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

在现代室内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 既要保持原有文化的优势, 使之发扬光大, 又要吸收新鲜血液不断创新, 不能只顾创新忘了本, 也不能一厢情愿地只体现本土文化。

(一) 传统文化的传“形”传“神”

传承往往被人误解为简单的照搬, 例如, 如今一些具有蒙古族地方特色的空间设计, 蒙古包的建筑形态被应用的很多, 但大多数借鉴较多, 提升不够。正如安藤忠雄所认为的, 传承不应该是继承传统的具体形态, 而是继承其根本性的精神性的东西。内蒙古饭店大堂三个像蒙古包穹顶造型的设计, 减弱了蒙古包细节, 而突出了“圆”的形态, 体现了蒙古族对自然, 对“天地”的敬仰。就类似内蒙古饭店这样的案例并不多见, 不是简单粗俗地对蒙古族传统文化符号的复制、罗列, 就是将传统文化符号与现代艺术形式的生搬硬套。所以, 符合蒙古族地域性特点的室内设计要传承“形”, 更要传承其精神。

(二) 传统与时尚的元素混搭

地域文化的发展总体呈现多元化的兼容并蓄, 现代室内设计应该在现代艺术观念和形式法则中, 融入当下大众的文化需求、审美意识和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 是对传统文化精神实质的更深层次的解读与诠释。如, 内蒙古饭店一层大厅的前台服务背景墙的设计就是把极具蒙古族特色的蒙古族头饰和盘肠图案, 融入现代审美观念进行了艺术加工, 既符合了现代人审美要求, 又富有浓厚的蒙古族地域文化气息。

(三) 民俗文化的直接呈现

民俗是指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风格、习惯, 能直观的表现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 具有一定亲和力。蒙古族特有的民俗文化是由特定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方式造就的, 现在一些餐饮行业为了提升竞争力, 让消费者亲身体验草原文化, 就餐过程中直接呈现马头琴演奏, 奶制品现场制作, 蒙古族歌舞表演, 这些特有民俗文化的直接呈现不单单让消费者感受到了蒙古族热情好客的性格, 更提升了空间氛围, 让蒙古族地域文化表现的更加丰富浓厚。

综上所述, 正确理解和合理把握蒙古族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与作用, 不仅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也是一个需要长期设计研究的过程。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更新, 我们必须应用新的角度和思维方式来诠释地域文化, 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元化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安勇.延伸与衍生:地域建筑室内设计研究[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12.

[2]魏靖琳.谈蒙古族文化对其传统民居及室内设计的影响[J].山西建筑, 2013.

[3]郭雨桥.细说蒙古包[M].东方出版社, 2010.

篇4:浅谈地域文化对地域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江南文化;客家文化;建筑设计;风土人情;影响

0 引言

自人类开始有了行为活动后,建筑活动也与之伴随而来。尽管自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了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窝居洞穴等一系列的行为活动与建筑活动,但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也就从那个时期开始人类才慢慢懂得“建筑”这一概念,而不再蜗居在洞穴之中。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不同地域的人们开始不断建造出适合他们以及拥有其浓厚地域元素的建筑出来,而这些建筑由于受不同的地域文化、风土人情、地理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与建筑派别。这些不同风格的建筑如同一面镜子一样反射其所在地域的文化。

1 地域文化建筑的内涵

什么是地域文化?从字面意义是所在一定地域的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体力、脑力所创造的,并不断积累沉淀、发展升华的物质和精神的所有成果及成就。其包含有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科学技术、文化修养、思想观念等。古语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地域文化与地域建筑更是如此,彼此相辅相成,又互相影响。地域文化影响地域建筑,地域建筑又影射地域文化。因而一个具有非凡意义的建筑,其精神内涵必然会远远超出他自己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简单来讲就是精神体现大于物质体现。作为文化形态的地域性建筑,它一定承载了一个地域的社会发展、经济状态、科学技术、政治思想、人文观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疆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源远流长且博大精深,其地域文化更是多种多样,绚烂多彩。

以江南文化与客家文化为例,江南文化建筑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先民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由于魏晋时期经济南移,江南建筑格局便不断发展。自明清时期,江南已然成为国家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不断云集达官显贵、文人骚客,亭台楼阁、宇榭园林比比皆是,各具特色。由于人口密集和土地紧张,江南建筑极注重利用空间,因而其建筑艺术精巧有余而气派不足。客家文化建筑则不然,自中原迁移以后,足迹遍布多处地方。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以及创造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客家文化造就出该群体的标志与核心。长期的迁移生活,养成了客家人开拓进取、忧生患险、不畏艰难、乐观开放的特色民风,因此客家建筑重防御、注集体,坚固魏然。

2 地域文化建筑的差异

正因为有那么多不同的地域文化才能造就那么多的带有地域标志的建筑,也正因地域文化存有差异,地域建筑才各具特色。例如,江南建筑与客家建筑在造型外观上,江南建筑受江南文化的影响,婉约精致,清素典雅,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有致;而客家建筑则是以风格独特、规模宏大、结构精巧著称于世。比起江南建筑的别致婉约,它是雄伟壮阔。譬如客家土楼,其造型多样,多呈圆形、半圆形、方形、四角形、五角形、交椅形等,最普通的土楼直径也在50米左右,可容纳三四百人。在选址布局上,江南建筑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倚山面水,注重采光与排水,以堂屋为中心,青砖白墙,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厅堂前称为天井,采光通风,院落相套,外观整体性与美感性很强。客家建筑一般选址在山脚向阳处,整体布局是以圆环为基准,前半部为水塘,后半部为房舍,结合处由长方形空地隔开,上中下三厅均有一口天井,厅堂左右有南北厅、上下廊厕、花厅、厢房、书斋、客厅居室等,错落有致,主次分明。在用料材质方面,江南建筑以砖、石、土砌护墙,以木料作构架;客家建筑则不然,它是以土作墙建造起来的集体建筑。在装饰色彩上,江南建筑色彩典雅大方以黑白灰为主基調,青砖白墙,素雅清新,在装饰上,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等;客家建筑则是沧桑古朴,以黄、黑、白为主色调,充满历史韵味,装饰上雕梁画栋,朴实无华。另外,客家建筑的墙壁也是一大特点,与其他地域建筑墙壁来说更是大相径庭,其墙壁下厚上薄,最厚处可达1.5米,而且反复夯筑,坚固非凡,可谓铜墙铁壁。

3 地域文化在建筑设计上的体现

江南建筑造型婉约别致、清新质朴。在用料材质方面,多喜用木质构架、青砖白瓦:在色彩装饰上木刻砖雕,白墙灰瓦、栗色门窗;功能布局上轴线对称、院落相套、棱角笔直,这些建筑特点大都由江南文化所影响。为什么这么说?首先,江南文化是江河水乡文化,小巧灵气,柔性十足,深受儒风熏染,固建筑造型婉约别致,精巧但失霸气。其次,江南人民崇尚自然,喜爱田园风光,更喜得水,以水为贵,固屋前必有水,有水必有桥。因此,江南建筑多依水而建,并擅于把建筑融入自然当中。江南人民深受儒道熏染,偏喜丹青水墨之道,建筑多以黑、白、灰为主色调。最后,自魏晋南北朝以后,经济南移,江南经济、人文、科技等得以迅速发展,但也深受小农经济的约束,思想封闭、注重群体组合之美,艺术性格注重中和、对称、平易、合蓄、深沉之美,固江南建筑在布局功能上轴线对称、院落相套,建筑设计上素雅清淡、韵味无穷。

反观客家建筑,其有四个最大的特点:坚固性、封闭性、安全性以及合族聚居性。比之江南建筑,它不够精致素雅;比之中原建筑它又失威严霸气。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坚固巍然。客家建筑造型多样,一般以圆形、半圆、方形居多;在材质用料上,多以黄土、杉土为主,木、石为辅。一般选址于山脚向阳处,在其立面中轴线上,下堂、中堂、上堂高度递增。作为主体的上堂则位于支配地位,轴线两翼的衡屋与之呼应并递次升高,形成极其工整的秩序构图。虽然客家建筑不精于细部刻画,但那错落有致的九脊歇山又饱含了雄浑古拙的韵味。这一切都源于客家文化,客家人因战役、逃军务、南下逃荒等原因迁徙,固在建筑上保留了一定的中原建筑风格,并对居住空间提出了很高的防御性要求。受佛、道、儒的思想的影响,客家人尊祖崇古,要求整体大于局部,并且客家人注重风水,并以风水理论来考察宅舍,认为水为贵,因而通常会在围屋前面建造半圆形池塘,俗称“半月池”形成“前堂后坡”的传统建筑格局。

4 地域文化对地域建筑的意义

当你走进一个地方,你一定会感受到它的底蕴与内涵。走进草原,你会感到奔放、自由、虔诚;走进江南你会感到婉约、精致、素雅;走进中原,你会感到憨实、淳朴、敦厚。这一切的一切感受都只有建筑传递给你,你才能有所感有所触。你所感所触正是这个地域的文化,即建筑的精神。古人言“人无精气在,形如臭皮囊”,建筑也便是如此,没有精神的建筑,不能在真正意义上称之为建筑。况且一个优秀的地域建筑,它一定有着历史传承与地域精神。

众所周知,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闻名于世。有“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的美誉。苏州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受山水写意的影响,与中国隐逸文化思想相结合,使园林造艺更加田园化。这一切归结于封建士大夫普遍持有的中隐思想,中隐思想是既隐又仕的矛盾思想,文人们渴望思想自由,摆脱封建礼制的束缚,期盼宁静生活,又不甘于淡泊,希望入仕耀祖。“达则兼济天下”,但难免争权夺势、尔虞我诈,于是大多文人选择园居生活,以期得到暂时的“穷则独善其身”的归隐,园林在一定程度上连接了“达”与“穷”的鸿沟,既能满足“隐”又不失“贵”。另外。苏州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第宅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江南人民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与礼仪习俗。

承启楼使客家建筑的典型代表。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底蕴,有“土楼之王”的美誉。它以高大、厚重、粗犷的建筑风格和端庄瑞丽的造型艺术闻名遐迩。其造型艺术、装饰风格深深体现了客家文化。一座土楼如同一个小的社会,同族同宗同血缘同家族,过着共门户、共厅堂的和睦生活,楼内客家人的居住层数、面积大小、采光朝向等又并无明显区分,更无贵贱之别。这种聚族而居的生活模式不仅体现出客家人尊祖崇古的思想,还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家族伦理与家族亲和力以及融洽和睦的家风与和平团结的传统。

5 结束语

任何一个地域的地域性建筑都弥足珍贵,它不仅代表了一个地域的文化底蕴,更体现出这个地域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辛劳。它就像一个标志,向世人传递其特有的文化,给远游的游子一点精神的慰藉。地域文化是魂,地域建筑是根,不管你身在何处,你都会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继承与发扬优秀地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事,因为你在向他人和世界介绍你的根,你的家。

参考文献:

[1]张咏梅,尹海涛,朱艳芳.历史地域与民居建筑环艺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5.

[2]方树波.浅议建筑设计与地域文化的融合[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3]方剑娟.苏州园林文化思想表达复杂性研究[D].苏州大学博硕论文,2012.

[4]张娜.试论中国文化与建筑设计[J].陕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5]郝红艳.汉语方言与地域文化的考察[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篇5: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一、调查内容及过程

我主要对黟县的风俗进行了调查,一方面我从小在黟县长大对黟县的一本风俗比较了解,也切身体会了很多。另一方面,黟县有着世界闻名的西递宏村古名居,保留了明清时期的建筑和风俗。所以我主要对以下的内容进行了调查:

(1)黟县的方言

(2)黟县的传统节日

(3)黟县建筑

以上的内容是有些是通过访问当地居民,尤其是年长的一些的居民进行口述了解,有些是通过走访当地的特色村落和古名居以及当地的商店进行调查的,有些是自己从小感受到的,另外还有就是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获得的。

二、特点介绍

(1)黟县的方言

黟县方言具有很多特色。一种是,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从字面上可以看出原句的意思。诸如:黟县方言管太阳叫“热头”,月亮叫“月光”;晚上为“夜高”,睡觉说“困搞”;黎明为“蒙蒙光”等。再如吃早饭,我们叫吃“天光”,吃稀饭我们叫吃度(du去声),吃中饭叫吃“点心”或“钟点”,吃晚饭叫吃“老昏”。

而另一部分方言,音译成普通话后,外人根本不知原句的意思,因为音译后的与原句意思,简直风马牛不相及。如黟县方言把挨骂,说成是“驮段”;称撒娇为“为奇”;称少见为“奇数”;称正中下怀为“倒板一十六”。

黟县方言的另一特色是,保留浓郁的古文化特色。诸如:黟县方言把妇女称为“老孺”,而“孺”是明、清时期,对妇人的尊称;而把打扰了、谢谢,说成了“聒噪了”,而“聒噪”是宋、元时打招呼的习惯用语;还有,黟县方言把窗子称作“槛”,把腌菜称着“盐齑”。这种带有古文化色彩的语言,曾使许多外人处于尴尬境地。传闻,一位黟县人因外地朋友仓促来访,准备出门张罗酒菜时,被朋友一把拉住,坚持只须家常便饭就行。主人解释说,不巧家中没别的菜,只有“盐齑”,客人听说大为高兴,连声说道:“嘿,有„腌鸡‟还不行吗?,不瞒你说,我平生最爱吃„腌鸡‟。”谁知上菜时,主人端出了一碗腌菜,客人顿时感到受到了捉弄。后来,过了很长时间,他才从别人那里了解到,黟县人就是这么文诌诌地把腌菜称着“盐齑”,让人听成是“腌鸡”,造成诸多误会。

黟县方言还有一种特色是,同一语言,由于发音的微弱变化,使别人能准确领悟到你所言的物体大小、高低。诸如,山、屋、路、刀、碗、盘、桌、凳等等,道地的黟县人,完全能从别人的发音判断出它的体积、容积。这种发音的些微变化,很难使用拼音来注解,只有亲耳聆听,才能加以区别。

黟县方言还能举出一些特色。比如:一些动物的名称是根据其声音来确定,黟县人把蝉叫成“嗯知”,纺织娘叫成“蜡箭”;而一些动作名称又是根据其形象来加以创造。比如,黟

县方言中把打哈欠称之为“卖花也”,是因为打哈欠时的口型,像是在喊“卖花也”。

(2)黟县的传统节日黟县的节日也是有自己的独特的风俗习惯的。下面选讲了了几个重要的节日和我们家乡的习俗。

农历正月初一是春节,我们称之为“过年”。除夕那天人们会早上去祖坟祭拜,表示一年结束了向祖先汇报这一年的情况,并且祈福来年好运。下午大家很早就贴好春联,然后鸣鞭再吃年夜饭,年夜饭一定会有道菜——鱼,并且不能把它吃完,尤其是留着鱼头和鱼尾表示“年年有余”。吃完晚饭人们换上新的衣裳出去窜门,小孩子去拜访长辈并且会收到“压岁钱”。然后回来守岁,现在很多人是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边守岁,也有玩游戏等活动。零时,由男子开门鸣爆焚香,敬拜四方神明,叫作“出行”。早起,先烧香焚纸敬拜祖宗容像,后吃“锡格子茶”。

“锡格子茶”,是黟县春节期间的一种传统的早茶民俗。“锡格子茶制作技艺”如今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锡格”是装茶点的锡器工艺品,大年初一见“锡”就是见“喜”,有皆大欢喜之意。古往今来的黟县人家,欢度了除夕,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儿,就是享受“锡格子茶”。焕然一新的家人们互相拱手作揖、祝贺新禧之后,便按照辈分围坐在厅堂中央八仙桌旁。八仙桌正中间,则高高矗立着一只圆圆的、扁扁的、周边雕有花纹的、层层叠加的塔形锡器工艺品,一般由一底、一盖、一提篮以及中间的四层组成,这就是那类似果盘的“锡格”,寓意为“步步高、年年高”。将锡格从塔形样式除去提篮、掀盖、去底再将中间四层分别搁置于桌上之后,你会发现,那四层里边分别摆放着黟县的地方特产茶点千张酥、寸金糖、芝麻糖(我们称之为“麻片糖”)和花生(或花生糖)。这些茶点都是当地人家进入腊月之后自己用土法制作或自产的,各自寓意为:多片酥糖、多层叠加、外边有五彩色纸包裹的“千张酥”——步步高;外形既像金条又似元宝的夹心糕店“寸金糖”——吞金进银,招财进宝;黑、白芝麻打制的片状糖“芝麻糖”——节节高;花生或花生糖——生男生女、儿女双全。就着早茶品过茶点之后,就有一盘热气腾腾的五香茶叶鸡蛋端上桌子,一般每人必须吃两只茶叶蛋,寓意为“成双成对、好事成双”。有的人家还特地再上来一小碟又细又白的绵白糖,拿剥开的茶叶蛋蘸上吃,寓意“甜甜蜜蜜、好事成双”。吃过茶叶蛋之后,人们便一个个高高兴兴地相继离席,那四层锡格又被添加满糕点,连同底座和顶盖依次叠加成塔形,置于收拾干净的八仙桌上。至此,“锡格子茶”就宣布结束,“大拜年”、“走亲戚”、“访友朋”、“看大戏”等欢度春节的帷幕便正式拉开。从此,在直到元月十五元宵节为止的整个春节期间,每逢家中来了拜年的客人,主人家都必须以此“锡格子茶”习俗招待来宾。如此“茶俗奇葩”沿袭至今。

我们家以前这些糕点都是自己制作的,后来渐渐的变成买现成品了。我的外婆家现在仍然在用“锡格”,也有很多人不用这种锡格了而是改用了塑料制作的类似于锡格的乘物盒子。而且现在里面装的吃的不仅仅是当地的特产,还添加了很多其他产品,但都是取其吉祥之意。

清明节这天,家家都要带上祭品登山扫墓,祭祀已故亲人,将坟地杂草清除并培土,整修坟包,然后插上纸钱(纸剪的钱串),俗称“挂钱”。大部分的“钱”都是自己家剪的,现在也有很多的直接购买。

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家家会在门上插上艾叶,挂菖蒲用以驱邪。有些人家仍然保留着喝黄酒的习惯,小孩子挂蒜头在胸前„„但是这些习俗现在渐渐的淡化了。

农历七月十五的“鬼节”,又名中元节,家家会上祖坟祭拜祖先,但是不会跟清明节一样扫墓培土之类的,只是简简单单的“挂钱”而已。

中秋节现在只是保留了家家聚餐、吃月饼、赏月的习俗而已。

农历十二月初八的腊八节人们早上吃“腊八粥”,腊八粥跟现在的八宝粥有着类似的感觉,各家所放的原料不一样,但是基本上花生、豆腐、桂圆等各家都会放的。传说是托灶神爷在上天向玉帝奏本时,要说地上人家的清贫、节俭,俾求苍天明年赐福,给予一个丰收年。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全面打扫,俗称“扫尘”。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小年”是给逝去的祖先过的,相当于我们的“春节”。在这一天人们会去祖坟鸣鞭,“挂钱”,烧纸„„让祖先们在底下过年。有当地的老奶奶们说只有让祖先们过完年我们在可以过好春节的。

(3)黟县建筑

徽派建筑主要是以砖、木、石为原料,以木构架为主。黟县的古名居建筑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其中宏村、西递、屏山和关麓就保留着多数古名居且宏村和西递已经申请为“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黟县古名居建筑其主要的特征有两个,一是“讲究风水”,二是“注重雕饰”。一般而言古村落的选址是非常讲究的,不仅要按照中国传统的五行学说周密的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而且还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环境,通常村落的选址都是依山傍水的,以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住宅多面临街巷,粉墙黛瓦,散列于山麓或丛林之中,浓绿和黑白相互映衬,山和水相互辉映。古民居的外观造型也颇具特色,除了一般中国古代建筑的低层、坡顶外,着重采用了马头山墙的建筑造型,将房屋两端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并且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步低落的形式,节省了材料,又有防火的功能,故又称为“防火墙”。

“天井”也是黟县古名居或者徽派建筑的一个建筑形式,几乎每一幢的古居民住宅都有天井。天井使得室内光线充足,而且通风降湿,天井的两侧建有廊房,通常还会修有排水的水沟,使室内居民宅与外部的水系统联系在一起。宏村村落就是一个用内部活水来贯通全村的村落,当然这个活水是后来人工建成的,并不是天然的。村中每一家的水都会联系在一起并且流过南湖和半月湖。走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听到水流声,是典型的江南水乡。

对于民居的雕饰,有砖雕、木雕、石雕三雕。像木质的廊房等的窗户和门上一般都会雕有饰品,且都是取材于自然之景物如荷花、梅花竹子、石头、人物等等之类。而府宅大门则一般都会用石雕砖雕在门上方装饰以显示这户人家的社会地位。黟县的建筑除了典型的古名居之外还有就是牌坊。但是现在保留下来的相对比较少,其中宏村和西递都有牌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黟县的商人在外经商获得财富之后都会回来修建牌坊来显赫自己的殷实财富。

祠堂和石塔也是黟县建筑的一个类型,都是各具特色的。其中有云门塔、尚德堂、笃敬堂等等。

三、个人意见

篇6:徽州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二、调查地点:安徽徽州古镇

三、调查对象:安徽徽州古镇民俗民居文化

四、调查方式:查阅书籍,网络查询,走访询问,游览古迹等

五、调查人:许新华

六、调查结果、收获:我们需要对这样的地域传统文化传承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不能让太多的现代化侵蚀百花般的中国村落文化。

徽州民俗 居住民俗是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徽州民居可以从村落、住房和房屋装饰三个层次来反映其民俗文化。 徽州就其地理环境而言,“山岭川谷崎岖之中”,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单元,南宋淳熙《新安志》载:“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反应徽州独立的民俗单元体系,从唐代中叶起徽州一府六县的行政区划比较稳定。其家族制度极为盛行,这使徽州民俗文化具有流长的纵向传承。徽州各姓聚族而居,风俗古朴,宗族成员彼此礼让,反应在其建筑上的人文意义可以从以下方面阐述。

徽州地区的村落,兴建之初就重视村头组景,在进村口的地方,通常利用不同的山势、岗峦、溪流、,配置以牌楼、亭榭、宝塔、桥梁,形成优美的风水园林景观,人称之为“水口”。许多民居,还精于雕镂装饰,通过宅门的门罩、窗楣、柱础等予以体现,其精美的雕琢,从工艺、构造到图案,均呈现出独特的艺术色彩。

徽州人对中国古代诗歌、园林、绘画艺术的追求和理解,推进了徽州“水口园林”的发展。徽州村落的景观很特别,最宏丽的建筑首推宗祠。宗祠是全宗族或宗族某一分支成员共同拥有的建筑,又是敬奉祖先牌位的地方,具有宗教般的神圣意义,所以普遍建得比更高大、更华美、更气派,使人身临其境时自然而然产生出一种神圣崇高、肃穆敬畏之情。由于中国位居北半球,为了采光和防御冬季寒冷的偏北风,住房屋多向南而建;为了耕作和取水,房屋多建在河之北岸,且北有靠山,即建在南向的缓坡阶地上。缓坡阶地上的村落排布呈现阶梯状,从山坡往下看,民居错落有致,构成良好的俯视景观,同时也构成理想的生态景观。

徽州民居围墙一般很高。男人大都在外经商,此墙便起着防盗、对女性禁锢的作用。徽州民居都设有天井,它们起着通风透光的功用。天井的设计也有一层深意,经商之人,总怕财源处流,就造天井,使屋前脊的雨水不致流向屋外,而顺枧纳入天井之中,名之曰:“四水到堂。”意为“财不外流”。在正厅,一般都有供桌,供桌上往往摆着这两样东西:一面镜子,两方笔筒状的瓶子,谐音为平、静,近代出现了自鸣钟以后,则将它放在中间。三者合起来,终生平静也。中堂两侧是对联,“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这些对联道出了徽州的人生态度。

中国古代村落,从形成之初就注重选择一种良好的“人居环境”,这种人居环境除了通常的良田美宅外,还与周围地势山林等物质构成要素有关。

篇7:安徽地域文化调查报告

我对大通古镇的地域文化从古镇的历史文化、特色的历史建筑、自然景观旅游资源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查,通过访问当地居民,走访当地的特色古街、参观建筑,另外还有就是阅读一些相关书籍获得的。

二、特点介绍

(一)古镇悠久的历史文化

铜陵大通镇位于青通河与长江交汇处,是一个千年古镇,它曾与安庆、芜湖、蚌埠齐名的安徽“四大商埠”之一。清末民初,是大通古镇的鼎盛时期,小小的古镇上居住着10余万人,有着“小上海”的美誉。1876年,大通古镇与当时的安徽省府安庆一起,被《中英烟台条约》列为对外商开放的暂泊口岸;在辛亥革命时期的19,它更是安徽临时省政府所在地;其地理位置独特,距安徽精品旅游风景区九华山83公里、黄山和太平湖154公里,是“两山一湖”名符其实的“后花园”。

(二)特色的历史建筑

和悦街和澜溪街两个历史街区,隔江相望,一江两岸,各具特色。在两个历史街区广泛分布的传统民居建筑,从建筑本身既体现了徽派建筑的风味,也反映了因水而生的商业城镇的基本格局。其中盐务招商局、商铺、报馆等建筑遗迹,是我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士阁”作为“大九华山头天门”,是我国一座著名寺庙。它位于铜陵市大通镇南面的神椅山下、青通河畔,大士阁经多次修缮建设,陆续建了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圣殿、大愿殿、伽蓝殿、祖师殿和功德堂、大慈殿、阿罗汉书画院及五百罗汉堂等庙宇。

龙泉井,距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由于这口井位于长龙山的脚下,在建井之前,这里就有一处泉眼,泉水终年流淌不息,为了便于泉水的储存和使用,便在这泉眼之处开挖建井,井深三丈有余。因为人们称那泉眼为龙泉,所以主人就把这口井取名为:龙泉井。

大通钟楼,这座钟楼是西班牙人在大通修建的,至今已经有着近70年历史,高高地屹立在大通镇中心的长龙山“西瓜顶”上,呈四方立柱型,边长约为4米,园形拱门,高约20余米,上下三层,由于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 现存一个残缺破败但风采依旧的遗址。

(三)丰富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这里有青通河、长江、鹊江、祠堂湖、白浪湖、潜洲沙滩湿地、江心洲田园风光、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现为国家3A景区)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三、个人意见

篇8:阜新地域文化探究

1. 自然环境

阜新市因煤而兴, 解放后阜新地域煤炭工业发展的历史, 也就是现代阜新地域主流文化———矿山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鸟瞰阜新煤田, 是一雄浑壮观的盆地, 整体轮廓呈长槽形, 夹在山势逶迤的松岭和风光秀丽的闾山之间, 东北起自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沙拉, 西南到义县泥河子。阜新煤田包括沙海含煤组、阜新含煤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 阜新有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和火力发电厂。阜新被誉为新中国的“煤电之城”, 矿山文化在现代阜新地域文化中成为主流文化。

2. 移民影响

不同地域之所以有文化上的差异, 移民是一个重要因素。第一次大规模移民是辽代。契丹族建国后, 辽代统治者将俘获的中原汉人与东北的渤海人迁徙到阜新地域, 从事农业生产, 有技艺的则令其从事手工业。第二次大规模移民是明末清初, 蒙古勒津部落入驻阜新地域,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蒙古勒津文化和藏传佛教文化。第三次大规模移民是清朝晚期汉民的垦荒。山东、河北大量的农民为谋生机“闯关东”来到阜新;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 对东北草原, 包括养息牧场开禁招垦, 主要来自山东、河北的汉族垦民, 将齐鲁、燕赵的汉文化带到阜新地域, 与蒙古族文化交汇融合。第四次大规模移民是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时期。在中央政策的大力倾斜和支持下, 阜新地域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 城市人口急剧增加。伴随煤炭工业的发展, 矿山文化应运而生。

3. 经济基础

随着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始, 阜新“因煤而兴”, 成为国家的重要能源基地, 新中国的煤电之城, 在阜新文化的构成中, 又出现了矿山文化的特质。矿山文化是一种企业文化, 而非市民文化, 由于资源型城市因煤而兴, 依矿而建, 市矿一体的特点, 矿山企业文化也势必泛化为城市文化, 并成为城市文化的主流, 影响着这个城市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如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

二、阜新地域文化的特点

1. 内容的交融性

阜新地域文化在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充分体现了中原汉文化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长期交汇、融合的特点。夏商至隋唐, 阜新是匈奴、东胡、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的游牧地, 游牧文化是主流, 但由于战争等原因, 中原汉文化也不断渗入。辽、金、元三朝, 阜新地域文化整体水平实现了新的飞跃,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清代的阜新地域文化, 主要特色是中原汉族的农耕文化与东北蒙古族的游牧文化的汇合熔融, 绽放异彩。“闯关东”移民大潮, 大批汉人出关, 成建制、全面地携带中原文化、农耕文化, 注入阜新地域, 使阜新蒙古族文化由游牧文化很快转型为农牧文化, 阜新蒙古族文化既融入汉文化元素。解放后, 伴随煤矿的大规模开采, 阜新开始接受矿山文化, 迎来矿山文化主导的新时代。

2. 形式的多样化

由于阜新地域汉蒙等多民族杂居共处的历史和现实, 使得阜新地域文化在内容上形成以中原汉民族文化和东北蒙古族文化为主流、各民族文化交汇融合的特点的同时, 在形式上也形成了各民族文化样式百花齐放、多姿多彩的特点。

3. 风格的豪放型

两千多年来, 主要来自齐鲁、燕赵的汉族文化和东北草原民族文化, 在阜新这方土地上不断碰撞、摩擦、交合、融汇。阜新的地理环境是辽阔、荒僻的, 气候是寒冷的, 适合渔猎和游牧, 它是草原骑射民族驰骋与施展的好天地。高寒冻土, 冬季长、农作物半年生长期, 这一地理、气候因素, 深深烙印在繁衍于此的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文化中, 以及人们的心理结构与素质上面。从地理位置上看, 阜新处在内蒙古沙漠草原与辽河平原的过渡地带, 游牧民族在此可牧可猎, 汉民族迁到这里可耕可织。阜新地域辽阔, 有足够广大的土地供移民垦殖, 利于他们谋生、繁衍与发展, 荒凉广漠的土地、严酷寒冷的气候, 更加锤炼并强化了他们身上原有的中原汉民的坚韧、刚毅、坦诚、大度的性格。他们和粗犷、豪爽、彪悍、奔放的蒙古等游牧民族共同开发冻土地, 一起生产、生活, 从杂居到通婚, 创造了独特的阜新地域文化———充盈着豪放、大气、恢弘、刚毅气质的文化。

三、阜新地域文化的现状

1.“玉·龙故乡”查海文化

查海遗址面积35 000平方米, 精髓体现的是查海人对中华玉文化和龙文化开创阶段的杰出贡献。在遗址中心聚落的广场上, 查海人在一条西南—东北走向的红褐色花岗岩石脉上, 用与石脉色泽相近的花岗岩石块摆塑而成长19.7米, 宽1.8~2.0米的石堆塑龙, 被誉为“中华第一龙”。查海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中国玛瑙之都玛瑙文化

阜新玛瑙石储量、产量为全国之冠。阜新玛瑙业的发展历经了八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至2013年底, 阜新玛瑙产业产值实现近人民币二十亿元。玛瑙加工企业五千多户, 从业近六万人。拥有玛瑙艺术品、工艺品、饰品、旅游纪念品、体育用品、保健品、装饰材料和工业用品八大系列。阜新的玛瑙制品在全国玛瑙市场的占有率近70%。在第八届中国阜新玛瑙博览会上,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授予阜新市“中国玛瑙之都”荣誉称号。

3. 东北藏传佛教文化

阜新有三座佛教摩崖造像名山:海棠山、千佛山、塔子沟山。海棠山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森林公园和辽宁省十佳森林公园, 是藏传佛教人文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巧妙结合、融为一体的典范, 堪称中国北方文化名山;有东北和内蒙古东部地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庙群。已经开展宗教活动的有瑞应寺、普安寺、宝力根寺、德惠寺等。

四、阜新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 创建阜新的旅游文化

旅游业具有典型经济特性, 又有很强的文化特征。文化是旅游的魂, 旅游是文化的形, 把文化作为旅游发展的动力, 打文化牌, 走特色路。例如:瑞应寺周边环境的建设需要增加文化内涵, 周边建筑更应与之相匹配, 在保持它的完整性同时, 加大引进文化产业, 让佛寺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殿, 旅游者朝拜的天堂。佛寺是蒙古贞佛教中心, 过去佛寺庙会仅次于西藏, 规模极大, 热闹非凡。尽管现在农历六月二十四的庙会已将旧习俗换了新内容, 但它却以宗教、贸易、旅游观光、人文活动的形式, 独树一帜地招引着八方游客。因此应在宗教文化上加大投入, 广泛宣传, 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门和省市政府支持, 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2. 研发阜新的饮食文化

喇嘛系列食品在阜新蒙古族美食中独具特色, 如喇嘛肉、喇嘛粥和喇嘛糕。喇嘛糕是阜新蒙古族的一种传统糕点, 洁白如雪、味道香甜、口感松软, 富有弹性, 是老少皆宜的营养佳品;喇嘛炖肉是在瑞应寺居住的喇嘛们发明的。由于当时喇嘛上千, 因此吃菜也只好用大锅炖、大盆盛、大碗装。多年来, 它传至民间, 并被广大群众所接受, 尤其在阜新蒙古族集居的地区, 喇嘛炖肉已成了蒙古族人家待客的一种骄傲。蒙族馅饼阜新地区蒙古族的一种风味面食, 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蒙族馅饼是上等地方美食, 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 他们以馅饼这种面食, 作为最好饭食招待来客。

3. 重视阜新文化精品的建设

加强对阜新文化的探求和研究, 作为阜新象征物品, 要在产品开发、设计、加工、包装上不断创新, 要品种多样、做工精良, 宜于鉴赏和收藏。对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挖掘和整理, 要古为今用,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编写故事、传说、历史典故等小册子。创作体现地域文化的画作和文艺作品提供给游客或演出。创作一首脍炙人口反映阜新风貌的歌曲进行传唱。引进阜新市的著名的饮食品牌, 突出地方特色。构建宗教旅游一定要将寺庙音乐, 寺庙舞蹈带入之中, 充分利用好经箱乐、查玛舞这样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只有把软件、硬件建设措施都落到了实处, 富有阜新特色的品牌就一定会树立起来。

摘要:阜新地域文化历史悠久, 被考古专家誉为“玉龙故乡、文明发端”, 有举世瞩目的“中华第一村”、“世界第一玉”、“华夏第一龙”等历史文化瑰宝, 有众多别具特色的天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更是盛产玛瑙的地方。我们应该借助已有的优势, 大力推进阜新文化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地域文化,文化资源,矿山文化

参考文献

[1]刘国友.阜新通史[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6.

[2]阜新市人民政府地方志办公室.阜新年鉴[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3.

上一篇:2020物业公司工作心得总结下一篇:小学中秋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