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执法检查报告

2024-07-22

统计执法检查报告(共6篇)

篇1:统计执法检查报告

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

为全面贯彻实施统计法律法规,维护统计工作的严肃性,用真实有效的统计信息为我局发展服务,根据嫩统发[2011]8号文件的精神,我局通过开展统计执法自查自纠工作,提升统计工作水平,取得良好阶段性成效,现自查自纠情况报告如下:

一、领导重视,保障有力

我局始终把统计工作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我局制定了完备的《统计工作管理办法》,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每年召开2次以上的统计工作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全局统计工作;确保了各类统计报表均能及时、准确地报送,各类统计报表、统计数据做到及时整理并归档保存,从未出现虚报、瞒报、伪造、拒报、迟报统计数据的现象,并按规定设置并保存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统计调查报表。

二、加强普法宣传,坚持依法办事

统计是实行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依据。加强依法统计,不仅有利于增强我们的统计法制观念,更能准确、及时、全面的掌握统计资料。为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领导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我局以统计执法大检查为契机,深入开展了《统计法》、《统计违法违纪行为的处分规定》的学习与宣传工作。积极开展自查工作,我局针对嫩统发[2011]8号文件提出的要求,对近2年来的统计报表进

行一次全面的回头看,做到“四查”:即查上报数据前后是否一致,查统计口径是否一致,查是否有虚报瞒报现象,查办学条件是否达标。通过回头看,找准在统计工作中的成绩与过失,有效地为我局决策服务。

三、严格立卷归档,重视开发利用

学院认真做好对统计汇总报表、统计分析、文件资料的收集、管理、立卷和归档:一是严格归档立卷。严格的管理促进了统计数据和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以来未发生统计违法违纪的现象。统计工作已经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为我局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信息服务。

2011年7月8日

篇2:统计执法检查报告

一、领导重视,组织人员开展统计自查工作

为做好我镇“三上”企业的统计基础建设和企业一套表的网报情况,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可靠,我镇的领导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以分管统计工作的XXX常务副镇长为组长,分管工业的XXX副镇长为副组长,统计站人员为成员的自查工作小组,对我镇的所有“三上”企业展开自查工作。

二、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情况

我镇按照执法检查方案的要求对我镇辖区内XX家“三上”企业的20xx年年报表以及20xx年已上报报表、统计基础建设情况以及“企业一套表”网报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是:一是所有“三上”企业均按照统计制度的规定设置了统计原始记录、台账,建立健全了统计档案;二是统计硬件设施比较完善,配备了联网直报所需的电脑;三是企业的统计报表填写准确、完整、规范,报表都有负责人签名和企业盖章,没有发现有涂改数据的现象;四是统计报表归档比较规范,按专业分进行分类归档,归档报表都附有封面、目录等,比较清晰明了;五是台账是按照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自行设置,台账也是按专业分设置了进度台账和历年台账,大部分企业台账登记比较及时,台账数据与统计报表数据能够相吻合。六是“三上”企业报送报表及时,没有发现虚报、瞒报、漏报、拒报、屡次迟报统计报表的行为,网报直报率达100%;七是企业指定了统计负责人,配备落实了专兼职统计人员,有部分人员参加了统计上岗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

三、存在问题

通过对“三上”企业的检查结果来看,我镇“企业一套表”推进还是顺利的,成效是明显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是部分企业统计法律意识比较谈薄;二是部分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够了解、不够重视;三是部分企业的统计员没有持证上岗,业务素质有待提高;四是统计人员的变动频繁,导致新接替的统计人员因业务不熟悉,对数据的评估存在一定的误差;五是企业的统计制度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整改情况及下一步计划

一是加大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力度,提高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三上”企业统计工作的业务指导,进一步提高企业对统计工作的重视;三是加强对“三上”企业的督促检查,强化数据质量意识,确保企业联网直报工作及时、统计数据真实可信;四是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所有在职专兼职统计人员参加统计上岗培训或统计继续教育,做到持证上岗;五是要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强化责任感和使命感,严禁统计资料遗失,杜绝数出多门,相互矛盾,确保统计数据及时、准确、规范、完整;六是加快完善、健全企业的统计制度,确保统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2

今年以来,我局在省、市统计执法检查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和指导下,严格按照《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贯彻执行。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了全县统计执法检查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检查基本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我们按照统计执法检查要求,及时召开局务会,研究制定我局实施方案。与此同时,立即向县政府领导进行汇报,县领导明确指示,要严格按照国家、省、市统一部署要求,认真开展检查工作。局内部成立了以“一把手”局长任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统计执法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了领导小组各成员的职责分工。

(二)制定方案,周密安

排。为保证检查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制定了全县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方案。一是明确了检查内容,检查重点;二是出台了局内部各专业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方案。

(三)召开会议,动员部署。首先召开全局会进行部署。会上,县局根据统计执法检查工作部署要求,对检查强调了三点要求,一要明确大检查的.目的意义,为进一步推动《统计法》、《处分规定》的贯彻执行,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二要认真开展检查工作,揭露问题不遮不掩,整改措施有的放

矢。三要通过这次统计执法检查活动,完善统计机构、充实统计人员、加强统计规范化建设,宣传统计法律法规,优化统计法治环境。

二、统计执法检查结果

我局执法人员分别对XX统计站进行了统计执法检查,这几个乡镇主要表现在农业基层统计报表缺失、不全、迟报的现象。按照《统计法》的规定以上乡镇属于编造统计数据、按照《处分规定》分别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限期改正。通过我局执法人员的二轮检查,以上乡镇在规定的时期内都已改正。

三、存在问题

一是还需进一步浓烈全社会依法统计的氛围。由于对《统计法》的宣传教育、贯彻落实基本靠统计部门本身,导致对《统计法》的推动力不够,仍存在社会上对《统计法》知晓度、关心度、理解度和执行度不够。

二是还需靠进一步加强基础工作来促进统计源头数据质量的提高。当前,由于加快民营企业和服务业的发展,新办企业迅速增多,给统计人员配备,统计原始资料、统计台帐的设置等统计基础工作到位增加了压力和难度,这既影响了源头统计数据质量,而且还影响了全县统计数据质量。

三是还需进一步解决统计执法难的问题。由于统计数据反映的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经济工作的成果,直接体现各级领导的工作实绩。统计执法实践中的“违法必究”和“执法必严”又和地方发展经济的要求不一致,各种关系难以协调,导致虚报、瞒报统计资料的违法行为难以得到相应的制裁。

四、整改措施

我们将按照检查工作方案要求针对存在问题,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明确整改责任,确保存在问题有计划、有步骤地全面整改到位。

1、正确对待统计数据上报问题。各统计人员要认识统计工作意义所在,责任重大;认识新形势对统计提出了更高要求;认识到我们工作中的问题还很多.树立“有为才有位”的工作理念,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成就感。在实际工作中摆正心态,认真干好本职工作。

2、与司法部门联合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情况检查,增强统计法律法规的社会影响力。可与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开展劳动情况统计专项执法检查,以此类推,形成统计执法的强大声势。

3、加强基层统计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目前,统计制度方法改革步伐在加快,新业务、新知识层不出穷,加之基层统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应加大业务培训和业务指导的工作力度。县局将直接培训到各乡镇统计站及重点企业统计人员,并在各种新项目调查过程中,亲临基层指导业务,发现问题,及时指正。

总之,通过统计执法检查,我们将建立统计执法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执法责任制,紧紧围绕维护统计数字真实性这一核心,从自身抓起,认真规范统计数据的收集、整理、推算、汇总、审核、质量评估及资料归档管理工作,避免因人而为的随意性,同时要抓好统计执法这一突出环节,把执法检查贯穿于日常统计工作中,做到全员化、经常化、制度化,切实保证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

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3

根据县统计局安排部署,我局及时成立了检查小组,对照《通知》要求,认真展开气象统计工作自查自纠。现将自查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组织机构,落实统计人员

我局领导十分重视气象统计工作,专门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气象统计工作的督促指导。同时落实专人负责气象统计,在保持长期稳定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适时调整,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此次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局机关又及时成立了检查工作领导小组,由盖世民局长任组长,孟令忠副局长任副组长,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检查事务,从而为统计执法检查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加强统计普法,严格依法统计

1、加强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坚持把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纳入气象普法重要内容之一,结合“三个一”、“法制宣传月”等活动,积极开展《统计法》等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其中,重点抓领导人员和统计工作人员的法制教育,采取中心组学习会、继续教育等途径,强化《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宣传,严厉禁止官出数据、乱出数据的行为。通过广泛的宣传,系统上下统计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全体干部职工能做到知法懂法,遵章守纪,在统计工作中不说外行话,不做违法事。

2、认真贯彻执行统计法律法规。我局始终坚持依法统计,自觉维护《统计法》的权威。平常工作中,局统计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数据提供的真实性情况、各项气象统计报表上报及时性、准确性情况和统计工作中的行政干预情况进行督查。此次行动,我们对20xx年以来的气象统计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排查,未发现有单位领导要求统计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打击报复统计人员、对本单位统计行为失察等问题;未发现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违法情况;未发现提供不真实或不完整统计资料,拒绝提供部门统计调查所需资料等问题。

三、坚持实事求是,确保统计质量

统计关系国计民生、服务科学决策,数据质量至关重要。为确保气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我局从三个方面着手,努力提高统计质量。一是在观念层面上,强调统计质量是整个统计工作的生命。要求统计干部坚持实事求是,杜绝虚报浮夸、弄虚作假,树立自身的形象和工作的权威;要求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和政绩观,杜绝层层下达高指标的做法,为依法统计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在具体业务上,坚持从基础做起,建立健全统计台帐,报表原始记录,加强统计资料归档工作,从清查摸底、调查登记、数据录入、数据处理、质量验收、开发应用等各个环节层层加强质量控制。三是在制

度约束上,健全和落实统计数据质量责任制和经常性的数据质量督查制度,重要报表由提供相关数据的业务科室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签名负责,从而有效避免了数据失真现象。

总之,我县气象统计工作领导重视,执法严格,此次大检查,未发现有违反统计法律法规的情况。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依法统计、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断探索改进,促进旅游统计工作更上新台阶。

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4

为进一步推动《统计法》和《处分规定》的贯彻执行,坚决反对和制止在统计上弄虚作假,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发挥统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严厉查处在统计上弄虚作假行为和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解决执法不严,违法难究的问题,根据xx精神,我县积极行动,在全面范围内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各项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为切实做好我县统计执法工作,构建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工作环境,做好本次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的通知》(xx号),并成立了“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统计执法大检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县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领导小组组长由县统计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县纪委、司法局、统计局、城调队、农调队等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的中层干部担任。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和统计调查对象务必高度重视,从全县的大局出发,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做好统计执法大检查自查作为当前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事、急事认真抓紧抓好。各乡镇、各部门也均成立了相关的统计执法大检查机构,自下而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二、明确责任、突出任务

为了确保本次大检查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我局向各乡镇、县直各企事业单位下发了《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自查实施方案》(xx号),并制作了《XX年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乡镇人民政府自查问卷》、《xxx年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乡镇统计站自查表》、《xx年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政府有关部门自查问卷》和《XX年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统计调查对象自查表》,明确自查主体为乡镇政府、县直部门、乡镇统计站和统计调查对象四个层次,明确自查时限为xx年至XX年1—6月,同时根据不同的自查主体对自查内容也予以明确,做到了任务清晰、责任明确,整改报告《县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此外,县统计局还将本次大检查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人,要求局各专业人员对本专业所涉及的统计调查对象的自查工作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对县人民政府负责,当地调查对象对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机制。

三、全面配合,积极实施

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都能全面配合,积极实施,认真组织开展了执法大检查自查自纠工作,并按时向县统计局报送了相关材料。从上报统计局的相关材料和自查报告中看,各级各部门统计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台帐、报表原始记录健全,统计资料归档完整,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统计报表资料也基本完整,自查结果与上报数据基本一致。但通过自查也发现了个别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如:有6个工业企业上报数与自查数不符,其中迟报5个;有2个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上报数与自查数不符;分别有1个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企业上报数与自查数不符;有7个单位劳动工资上报数与自查数不符;有2个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上报数与自查数不符;自查还发现全县有xx人统计人员未持证上岗。再如,太华煤矿产品产量上报数为xx万吨,核查数为xx万吨,虚报xx万吨;该企业产值上报数为xx元,检查数为xx万元,二者相差xx万元。

【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1.最新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三篇

2.统计执法检查的自查报告

3.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范文

4.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范文4篇

5.和静县统计局开展统计法执法检查自查报告

6.公司统计自查报告

7.单位统计自查报告

8.公司统计自查报告样本

篇3:统计执法检查报告

一、金融统计执法检查法律依据不充分、不明确

(一)在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中找不到明确的法律依据

根据2003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第十一项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金融业的统计、调查、分析和预测”;第三十五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有权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必要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统计报表和资料”;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统一编制全国金融统计数据、报表,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公布”。以上法律条文赋予了人民银行具有负责金融统计的相关工作的职权,人民银行有权对金融统计进行管理。但从第三十二条规定的九项检查监督权和第三十四条“当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困难,可能引发金融风险时,为了维护金融稳定,中国人民银行经国务院批准,有权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监督”,没有具体涉及金融统计的条款,由此可见,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开展金融统计执法检查,在2003年新修订的《人民银行法》中没有明确规定,人民银行开展金融统计执法检查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

(二)新《商业银行法》对基层央行开展金融统计执法检查法律依据亦不明确充分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涉及金融统计执法检查的法律条款依然不明确。该法第六章规定了有关监督管理的要求,第六十一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规定向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和中国人民银行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以及其他财务会计报表、统计报表和资料”,在第八章法律责任部分第七十七条第二项规定了:“商业银行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报表和统计报表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者逾期不改正的,中国人民银行可以建议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停业整顿或者吊销其经营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十条第二款规定:“商业银行不按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有关文件、资料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这些法条只强调了商业银行必须按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有关文件、资料及各种报表,并且不得报虚假和隐瞒重要事实的各种报表,否则就要受到处罚。而对央行的行政执法权问题则在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条、第三十四条规定的对商业银行进行检查监督的内容,但《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二、三十四条规定的央行行政执法权中没有规定金融统计行政执法权。由此可见《商业银行法》也没有明确赋予中国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金融统计进行行政执法检查的条款。

(三)金融统计执法检查所依据的中国人民银行2002年12月颁布实施的《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存在疑问

2002年1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令﹝2012﹞第9号《金融统计管理规定》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的金融统计执法权进行了明确。主要体现在第一章第四条:“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依法进行统计管理和统计检查,为国家和金融部门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监测经济与金融运行情况、金融监管和经营管理提供统计信息和统计咨询意见”,第四章第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统计部门组织、领导、管理、监督、检查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第八款规定:“组织开展统计执法和统计质量检查,培训统计人员”,第六章第三十二条规定:“中国人民银行统计部门依法对各金融机构的统计工作以及统计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统计质量、统计真实性情况和统计工作情况,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第三十四条规定:“统计检查员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行使统计检查权”。《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的以上规定对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进行金融统计执法检查做出了明确,但我们从这部人民银行制定的部门规章看,该规章颁发实施的主要依据是1995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的《人民银行法》,而2003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的监管职能分离后,旧《人民银行法》将不在适用。由于该《规定》的主要依据,旧《人民银行法》已被修改,(新《人民银行法》对金融统计执法检查又没有明确规定,)当法律与法规矛盾时,法律大于法规,造成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执法检查时法律法规依据存在争议,工作被动,执法检查权被提出疑问。

二、金融统计执法检查程序需要规范

从对金融统计执法检查权的法律依据分析不难看出,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对金融机构进行金融统计执法检查是存在法律争议的。然而从实践来看,当前,人民银行出于业务管理和统计监管的角度,各地分支机构对辖区金融机构已经开展了多年的金融统计执法检查。从各地情况看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通过文件形式向金融机构下发自查要求,要求金融机构按照文件内容进行认真的自查,并上报自查报告,通过自查的方式代替检查;二是根据需要,及时组织人员对金融机构有关统计情况进行现场调查,通过调查的方式了解和掌握情况;三是结合各地执法检查工作的要求,将金融统计工作确定为检查内容,按照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要求进行现场检查。以上三种方式体现了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金融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当前,大部分基层央行都开展了金融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有的单独进行检查,有的与人民币管理、账户管理、国库业务、反洗钱、征信业务等一并进行检查,体现为一种综合执法检查。从检查程序选择和使用来看,金融统计执法检查程序往往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的程序进行,主要包括检查准备、检查实施、检查结果处理等程序,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于程序的把握和遵守还存在许多不规范严谨的情形。一是检查人员程序意识淡薄,程序观念缺乏,片面认为程序上的东西都是形式的需要,不必要认真严谨,认为程序反而增加了工作量,影响工作进程,存在很多繁琐的环节;二是检查组或检查人员对程序的把握不规范,出现了简化程序、不履行告知义务、法律文书制作不规范等问题,程序执行的随意性较大,没有认真走完每一道程序等问题,这给检查结果的处理带来了影响。所以,程序上的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但现实中又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规范执行程序进行检查显得更为重要。

三、证据采集和应用存在难点

人民银行基层行行使执法检查权,执法检查结果的权威、合法、国人民银行执法检查程序规定》第十五条、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等法律条文规定对具体的法律文书制作和证据进行了明确。主要有:“检查组需要查阅被检查人的业务凭证、会计账目、财务报表等业务资料的,应填写《执法检查调阅资料清单》;检查组向被检查人询问有关情况的,应当制作《执法检查询问笔录》,并由被检查人进行核对,并逐页签字和盖章;检查组应当在检查中及时收集有关书证、物证、电子文件等证据。并注明证据来源,由被检查人签字或者盖章”,以上这些规定都体现了对证据的要求和保护。在实践执行中,金融统计执法检查证据采集主要存在三个难点:一是金融统计报表多数以电子数据的形式保存在金融机构的计算机系统中,在现场检查中,基层人民银行对电子数据证据的保存受计算机保密、存储介质等原因的限制,难以完整有效的复制和另外保存;二是受人民银行与银行业监管部门对于部分业务统计口径的不一致,导致数据情况出现差异,这在客观上给统计数据的定性造成一定难度;三是金融机构对于部分违规统计的数据寻找客观原因,或人为调整报表进行数据改动,给证据收集带来困难。加上基层行工作人员对金融机构的系统或数据不熟悉,对他们上级行的要求执行的统计制度也不熟悉,在全面和准确收集上存在难度。在证据的应用上,基层行对检查结果的认定取决于对证据的认定,要使收集到的证据合法、有效、存在关联性进行论证,而检查人员因不熟悉法律层面上对证据的要求,导致对证据应用存在难度。

四、金融统计执法检查处罚存在法律风险

从金融统计检查处罚看,当前处罚的依据也存在争议。主要有以下法律规定了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等规定。《商业银行法》第八十条第二款规定:“商业银行不按照规定向中国人民银行报送有关文件、资料的,由中国人民银行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以上三十万以下罚款”;《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二条规定:“金融机构不得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统计报告。金理规定》第三十八条规定:“金融机构统计及相关部门人员有虚报、瞒报金融统计资料的;伪造、篡改金融统计资料的,拒报或者屡次迟报金融统计资料的;未经批准自行编制发布金融统计调查表,造成恶劣影响的;强迫和授意统计部门和统计人员在统计数据上弄虚作假的;对坚持原则实报统计数据或检举揭发统计违法、违规行为人员进行刁难、打击报复的;在接受统计检查时,拒绝提供情况、提供虚假情况或者转移、隐匿、毁弃原始统计记录、统计台账、统计报表以及与统计有关的其他资料造成重大损害的;使用暴力或者威胁手段阻挠、抗拒统计执法检查的,由中国人民银行地(市)级含(地、市)以上机构和有关部门对该金融机构给予警告并处以3万元以下罚款。”从以上法律规定来看,法律位阶较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行政法规《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和人民银行部门规章《金融统计管理规定》都对金融统计执法处罚进行了规定,但《商业银行法》规定过于原则和宽泛,难以执行,而《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规定的处罚力度较大,难以执行,《金融统计管理规定》比较明确,对具体违规情形也做了划分,规章使用可行性高一些,当前各基层人民银行金融统计执法检查处罚基本以《金融统计管理规定》为依据进行。从法律效力等级来看,使用这个人民银行的部门规章存在一定的风险,易引发被处罚对象的复议和诉讼,而使用法律效力较高的《商业银行法》和《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对于具体的金融统计违法行为不好界定。所以处罚存在难度,需要谨慎。

篇4:统计执法检查问题研究

本篇论文通过对当下的统计背景、统计执法检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从中找出不足和解決的办法,为统计执法检查进一步完善提供一些帮助,从而促进统计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统计;执法检查;执法检查问题

统计是经济社会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统计工作已正式纳入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体系,成为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影响统计数据准确性因素增加,统计弄虚作假等现象常有发生,严重损害了统计工作权威,统计行政执法工作面临挑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统计执法检查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有效措施。因此,必须坚持依法统计,加大统计行政执法力度,严肃查处统计违法行为,树立统计执法检查权威,提高统计公信力。

一、统计执法检查现状

我国《统计法》自1983年颁布实施以来,各级政府统计机构扎实推行依法统计,我省各级统计部门认真贯彻全国统计法制工作会议和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开展统计监督检查和专业统计数据质量专项统计执法检查,组织企业联网直报情况专项督查,将代填代报、干扰企业独立上报数据的行为做为统计执法检查的重点,依法查处了一批统计违法案件,推进了企业一套表和联网直报统计调查制度的贯彻实施。于受种种因素影响,统计执法检查面临的问题凸显,不少地方统计监督保障力度受到影响,统计法的威慑力得不到正常发挥,统计执法检查的形式和方法亟待改革创新。目前,我们要紧紧把握《统计法》全面修订并重新颁布实施的有利契机,认真查找统计执法检查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使统计执法检查在保障我省“十三五”时期统计中心工作的顺利实施,维护统计改革和事业发展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二、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统计执法检查体制不完善

《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从理论上看,这种管理体制分工明确,覆盖广泛,政府各部门、地方各部门、基层企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统计工作,都能生产统计数据。从实践看,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又是致命的,它使统计的真实性、客观性受到损害,生产的统计数据难以符合客观实际。其主要弊端表现在3个方面:①内部垂直管理相对较弱。《统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依法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统计工作。但由于人员、经费等方面受本级人民政府直接领导,必须首先服从本级人民政府,其次才听命于国家统计局,从而导致统计系统内垂直管理力度弱。②统计管理受干扰较大。现行的统计管理体制决定了地方统计局受双重领导,即在业务上受上级统计部门领导,在行政上受同级人民政府领导。地方政府直接掌握着统计部门的人、财、物权,统计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职务升降也由地方党委、政府说了算。统计部门的干部任用和统计工作的保障条件如果都依赖地方,统计部门仅仅是地方政府的一个工作部门,要顶住地方政府对统计工作的干扰,是比较难的。地方统计部门收地方政府干扰,只要地方政府想干预统计数据,就存在可行性,统计数据的客观性难以实现。现实统计工作实践证明,现行统计管理体制是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公信力的根源所在。③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分工不明确。部门统计是政府部门正确履行行政管理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全面认识经济社会形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实际工作中,处理好政府综合统计和部门统计的关系是比较困难的,政府综合统计与政府部门统计之间、政府部门统计内部在职能上存在交叉和重叠,重复统计和重复调查现象较为严重,数出多门,相互矛盾。

2.统计执法检查主体能力不足

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国家统计行政机关和授权的统计行政执法机关,即国家统计局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统计法》明确规定了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但是实际工作中统计执法检查主体存在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①统计执法检查机构不健全。长期以来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队伍都没有像审计、税务一样的受到重视,尤其是县级基层统计执法检查力量相当薄弱。近年来,尽管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市、县建立了统计执法检查大队,但覆盖面尚不完全,统计执法检查大队和法规股室职能不清工作混乱。虽然培养了一批专职统计执法检查人员,但是人员严重不足。②统计执法检查人员统计业务知识能力不足。统计执法检查队伍的总体素质不高,大部分统计执法检查人员没有足够的统计业务知识,没有经过系统的法律学习和培训,对法律的运用不够熟练,对统计执法检查程序掌握不足,制作统计法律文书水平较低。③政府统计机构带头违法,滥用统计行政执法权。政府统计机构带头违法,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破坏了统计的公信力。政府统计机构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有关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等违法行为直接造成统计数据不准确,间接影响了统计执法检查主体的整体素质。

3.统计行政执法程序不完善

统计行政执法程序是指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统计执法检查人员在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法定程序。只有按照法定的程序才能保证对统计违法行为及时、有效地查处,促进统计法律的贯彻实施。严格按照统计执法检查程序进行统计行政执法对提高统计执法检查效果非常重要。但是,《统计法》未对统计行政执法程序进行规定,统计行政执法程序主要比照《行政处罚法》、《统计执法检查规定》规定了统计行政执法检查程序,但是由于《统计执法检查规定》属于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部门规章,层次比较低,在统计行政执法过程中缺乏约束力,统计行政执法程序的执行力比较差,不能得到有效的遵守。统计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的程序问题主要有立案程序不规范、调查程序不完整、处理结案程序不合法。

三、统计执法检查完善对策

1.统计执法检查体制改革

统计管理体制是统计工作中带有根本意义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它决定着一个国家统计资源的投入方式,统计活动的产出质量以及统计工作的总体效益,从根本上决定着整个国家统计工作建设和发展的水平。《统计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这种管理体制分工明确,覆盖广泛,政府各部门、地方各部门、基层企事业单位都有自身的统计工作,都能生产统计数据。从实践看,这种管理体制的弊端又是致命的,它使统计的真实性、客观性受到损害,生产的统计数据难以符合客观实际。其主要弊端表现在系统内垂直管理相对较弱、统计管理受干扰较大、政府综合统计与部门统计分工不明确等。因此,必须对现有的统计执法检查体制进行改革,完善我国的统计执法检查模式。统计执法检查体制改革必须符合我国现有国情,坚持统一性、独立性和集中性相结合原则。政府统计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有以下3种改革方向:①垂直改革方向。比照国税、海关、国家安全等部门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在统计业务、编制、干部和经费上全部实施统一管理。②半垂直改革方向。这种改革方向是在工商、地税等部门实践的基础上,比照垂直改革的优点确立的一种改革办法。乡镇统计机构作为县统计局的派出机构。③二元体制改革。所谓二元体制是建立中央和地方两个统计系统,中央统计系统垂直管理,地方统计系统相对独立,中央和地方互不隶属,属于国家的统计调查任务,由中央统计系统承担,属于地方的统计调查任务,由地方承担。

2.提高统计主体执法能力

统计执法检查的主体是国家统计行政机关和授权的统计行政执法机关,即国家统计局及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各级调查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统计数据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社会各界急盼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处罚,通过处理一批违法行为来促进整体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但是,现阶段统计执法检查主体的执法素质能力相对较低,以严重制约统计执法检查。如何提高统计主体执法能力成为现阶段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①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统计执法检查人员的执法素质。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行政执法队伍,不仅是推进和加强统计执法检查能力建设的紧迫要求,而且对于推动依法统计,提高统计数据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②加强对统计执法检查的监督。监督是发现问题的关键,纪律是保证工作质量的规范。要想预防政府统计机构带头违法、滥用统计行政执法权必须加强监督,以保证统计行政执法的质量。

3.完善统计行政执法程序

行政执法程序是针对行政执法行为而言的,是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避免相对人的权利因行政主体的随意判断受到侵害而制定的,是行政执法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表现形式。程序上有瑕疵的行为,难以达到预期的法律效果。我国历来广泛存在着“重实体,轻程序”的思想,常常把程序视为实体的“附屬品”。现代法治原则要求,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无论在实体上还是在程序上都应受法律制约,都应法制化。统计行政执法程序是指统计执法检查机构和统计执法检查人员在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法定程序。统计执法检查程序的瑕疵会严重影响统计执法检查的质量,进而影响统计数据的整体质量。因此,要提高统计执法检查质量,就必须更加重视统计执法检查程序的完善:①完善立案程序。立案是指统计执法检查机关和统计执法检查人员对有关统计违法行为的材料进行审查、分析和研究,对确有违法事实,依法应追究法律责任的,决定进行调查处理,并办理批准手续的一种工作程序。完善立案程序要完善立案依据和材料的来源,立案材料来源不仅是执法检查中发现、上级机关或领导交办的、要求复查或复议的案件,更应该吸收群众检举揭发、网络媒体曝光等案件来完善立案材料的来源。要加强统计执法检查立案的法律意识,杜绝不立案先调查、不立案就处理的执法方式。②完善调查程序。调查是统计执法检查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案件的定性和处理工作。经正式立案的案件,就应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完善调查程序首先要完善亮证告知程序,亮证即出示相关证件。统计执法检查人员要出示行政执法证件,证件要合法、有效,杜绝执法人员冒名执法、无证执法。执法过程要告知相对人相关权利义务。要依法取证,取证过程要公开。③完善处理结案程序。处理,是指案件调查工作结束后,统计执法检查机构认定案件事实,审查有关证据的基础上,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对案件做出处理决定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的活动。

参考文献:

[1]熊振南主编.《统计法导读》,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篇5:县统计执法检查自查报告

一、加强领导、成立机构

为切实做好我县统计执法工作,构建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工作环境,做好本次统计执法大检查工作,x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开展统计执法大检查的通知》(xx号),并成立了“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统计执法大检查的组织实施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统计局局长担任,副组长由县纪委、司法局、统计局、城调队、农调队等领导担任,成员由相关部门的中层干部担任。文件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和统计调查对象务必高度重视,从全县的大局出发,站在讲政治的高度,把做好统计执法大检查自查作为当前工作中的一件大事、要事、急事认真抓紧抓好。各乡镇、各部门也均成立了相关的统计执法大检查机构,自下而下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二、明确责任、突出任务

为了确保本次大检查的严肃性和有效性,我局向各乡镇、县直各企事业单位下发了《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自查实施方案》(xx号),并制作了《2010年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乡镇人民政府自查问卷》、《xxx年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乡镇统计站自查表》、《xx年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政府有关部门自查问卷》和《2010年x县统计执法大检查统计调查对象自查表》,明确自查主体为乡镇政府、县直部门、乡镇统计站和统计调查对象四个层次,明确自查时限为xx年至2010年1—6月,同时根据不同的自查主体对自查内容也予以明确,做到了任务清晰、责任明确。此外,县统计局还将本次大检查的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人,要求局各专业人员对本专业所涉及的统计调查对象的自查工作负责,乡镇人民政府对县人民政府负责,当地调查对象对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责任机制。

三、全面配合,积极实施

统计执法大检查活动开展以来,各部门、各企事业单位都能全面配合,积极实施,认真组织开展了执法大检查自查自纠工作,并按时向县统计局报送了相关材料。从上报统计局的相关材料和自查报告中看,各级各部门统计机构健全,人员到位,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台帐、报表原始记录健全,统计资料归档完整,统计人员持证上岗、统计报表资料也基本完整,自查结果与上报数据基本一致。但通过自查也发现了个别企业存在一些问题,如:有6个工业企业上报数与自查数不符,其中迟报5个;有2个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上报数与自查数不符;分别有1个建筑业和固定资产投资企业上报数与自查数不符;有7个单位劳动工资上报数与自查数不符;有2个农林牧渔业生产单位上报数与自查数不符;自查还发现全县有xx人统计人员未持证上岗。再如,太华煤矿产品产量上报数为xx万吨,核查数为xx万吨,虚报xx万吨;该企业产值上报数为xx元,检查数为xx万元,二者相差xx万元。

从总体上看,x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够根据省政府《意见》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统计法》、《处分规定》等统计法律法规,并将贯彻落实情况列入反腐警示教育的重要内容,能够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制度。有关部门能够设立或指定承担统计工作的机构,设置统计岗位,能够及时、准确、真实和完整地向统计局报送国民经济核算和政府管理所需的资料。各乡镇能够依法设置统计站或统计岗位,配备统计人员。县政府能够关心和支持统计工作,从提高执政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把统计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经常听取统计部门的工作汇报,帮助统计部门排忧解难,积极改善统计部门的工作、生活条件,为提高统计工作质量和水平提供必要的保障。能够把统计部门作为科学决策的“智囊团”,在决策过程中经常听取统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充分发挥统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县长办公会每年至少听取一次统计工作情况汇报,对统计工作提出意见和要求,研究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二是县政府每年都在有关会议和文件中强调要求抓好统计数据质量,使之客观如实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三是县委、县政府领导对有关统计工作的重大事项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出席全县性的统计工作会议并作强调讲话。四是县委、县政府在召开会议研究经济工作时,都要求统计部门领导参加,把统计部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五是县委、县政府领导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以上统计工作调研,掌握统计工作情况,协调解决统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六是县委、县政府领导对县统计局报送的统计信息、分析材料和送呈件等资料高度重视,把它作为工作、决策的重要依据,对所反映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及早研究对策给予解决。七是对统计工作经费给予列入县财政预算给予保障,对一些临时增加的统计工作费用给予追加或及时筹措解决。x虽是全省经济欠发达县份之一,但为保障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县财政对统计工作经费绝不拖欠,而且还根据需要及时增加预算,如及时拨付乡镇统计站专用电脑的配套资金3.6万元,近几年来每年为统计局配置电脑或打印机1—2台,每年追加城调业务缺口经费1万元,按市里要求的上限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经费纳入预算。

通过自查,县政府、统计局、城乡调查队和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不存在要求有关机构和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打击报复统计人员,也未发现存在阻挠、限制或干扰统计执法检查等行为的现象。县统计局、城乡调查队不存在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或者变更统计调查制度内容,伪造、篡改统计资料,违法公布统计资料,违法泄露统计调查对象资料等行为。县统计局每年均下发《统计监督检查工作计划》,并根据相应内容认真组织实施,不存在压案不查、瞒案不报等行为。统计调查对象基本上能够按时提供真实、完整的统计资料,统计人员能够按有关规定取得统计从业资格,能够依法设置和保存统计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

四、理清思路、正视不足

通过这次执法大检查自查,发现有少数单位存在虚报、瞒报行为,主要问题体现在:一是基层统计人员数量偏少,综合素质较低,对统计业务、统计法律知识掌握不全面;二是个别基层单位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统计网络不健全,没有专职或兼职的统计人员;三是统计人员学习不够;四是部分数据来源的相关凭证不够健全,有的基层单位统计原始记录不全、又未建立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统计数据的来源性差,甚至没有来源依据;五是统计数据上报还存在迟报、漏报和虚报现象。

五、致力整改、明确措施

(一)提升统计地位,提高统计待遇。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处分规定》,保证其相对的独立性,法定性,以提升统计地位,解决统计人员的待遇。

(二)健全统计监管制度。为使各级统计工作步入正轨,全面提高统计工作的质量,要求各级统计单位的统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加强监督管理力度,杜绝统计违法行为。

(三)健全统计台账和原始记录,提升统计数据质量。要提高企业统计数据质量,必须依据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报表制度建立健全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等,真正做到“数出有据”。

(四)加强统计队伍建设,提高统计人员素质。相对稳定的统计队伍,可以积累经验,为单位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为政府统计部门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

(五)实现基层统计电算化,脱离手工报表,提高工作效率。统计工作网络化,信息化是必然趋势,统计人员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与业务工作相结合,快速提高统计工作的服务。

篇6:统计执法检查报告

我街设统计站一个,专职统计人员一名;已按统计制度的规定建立统计台帐,原始记录完备;统计人员持证上岗。

此次自查我街重点,对GTp、固定资产投资进行了核查,2003年GDp上报单位23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户,建筑装饰业一户,服务业六户,商业16户,共完成GDp10656万元,2004年GD p24户,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一户,建筑装饰业一户,服务业六户,商业17户,上半年共完成GDp603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2003年上报项目7个,零星固定资产投资389万元,共计完成固定资产1832万元,2004年上半年上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6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00万元。在核查中没有发现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现象。

通过这次自查我们感到,企业领导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对《统计法》意识淡薄,对上报真实的统计数据心存顾虑,大多数企业的统计人员是由财会人员兼任,部分人员没

有持证上岗。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本街实际,下一步我们应加强对《统计法》的宣传工作,增强法律意识,树立《统计法》的权威性,督促各单位按《统计法》的要求如实上报统计数据,对无证的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做到持证上岗。

一元街统计站

上一篇:项目业主职责下一篇:初中作文我的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