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2.1

2024-07-15

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2.1(共8篇)

篇1: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2.1

***乡镇城乡统筹建设服务中心 2014年度工作总结及2015工作计划

2014年,是***乡镇城乡统筹工作重要的一年。科室主要任务是:全力深化“十村示范、百村创建”工程,创建万全美丽乡村,积极推进全镇农房集聚改造,加快土地流转和利用,大力发展都市休闲农业项目。

一、美丽乡村建设情况。

根据***县美丽乡村“顶层设计”要求,以“四美、三宜、两园”建设为目标,以“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为原则,全镇共有71个村,确定四都村4个为示范村,14个创建村,其中************为创建重点村,其他村为清洁村,分类建设“示范村、创建村、清洁村”,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一)、以机制,帮助建设。建成《美丽乡村领导班子挂钩联系制度》,及美丽乡村建设项目监管制度、资金管理办法,成立配套资金专项帐户、政策扶持、督促落实,发动群众(企业老板)捐资、志愿者队伍等机制。

镇村形成美丽乡村建设有效管理机制。镇一级成立***乡镇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下专设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于镇统筹办专人专职负责美丽乡村建设相关事宜。村一级经村两委会、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成立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由村级干部、村民代表、村志愿者组建一支美丽乡村建设队伍。形成有人、有制度、有成效的管理机制,帮助美丽乡村 建设。

(二)以规划,引领作用。***、***、**、**、4个村做为示范村做了详细的规划,分别定位为:商贸美食,现代黄垟;孝行天下,桃源冯宅;古桥榕影,魅力水乡;绿色水乡,生态尤里。14个创建通过一张图五种颜色,规划标志要保留建筑、规划建筑、拆除建筑、特色建筑、重点保护建设等进行区分。其他村以清洁村规划建设为主。

(三)以任务,落实建设。村容整治。“三拆”:共拆除11120平方米(其中周垟:7000平方米,冯宅:1800平方米、叶垟1800平方米),主要拆除的是房前屋后的简易棚,部分违建房屋、厂房。“三化”: 绿化共投入244万元,种植15400多株苗木。美化:村入口工程已完成,共投入38万元;外立面改造共130850平方米,共投入442万元;住宅门立面改造都已动工,建设样板房,投入26万元,涉及131民房。洁化:落实专门的清扫保洁队伍,建立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做到“垃圾不落地”,形成一种生活保洁的习惯。农房改造:通过前期的调查摸底,做好农户建房需求调查,初步确定2014年***乡镇美丽乡村农房集聚点规划总面积133亩,一期需局调指标67.2亩,2014年急需建设计划指标69.5亩。县国土资源局已公布整体规划局部修改听证公告的村。完善基础设施:污水治理,设计图稿已出,工程通过招投标,下步实施。管线整治:在村主干道空间上主要存在以供电线路、移动、电信、广电为主的管线,经协调如埋入地下费用高,要400百多万元,下一步主要采取在主干道上实形线路归档捆绑整理的方式;硬化道路建设1000米,投入29万元。滨水公园建 成共9个,工程内容包括绿化、景观、照明,占地面积20多亩,总工程建设资金260余万元。河岸生态驳坎10.5公里,种植6000株树木,投入450多万元;河道驳坎3500米,投入480万元。、双潭河桥建设投入17万元。健全公共服务:***村民服务中心已建,投入220万元,占地1.5亩,***民中心空间用地局调已完成,但省建设用地指标还在等待中。建设文化长廊工程投入25.2万元。

(四)以产业,发展经济。首先加快土地流转,加快农村土地综合利用,开发大户型经营:中心村共有耕地面积2300亩,共发生土地流转1100亩。***村约200亩,主要用于种植桃花林,***村400余亩,***村约200亩,***村300多亩,****村共有600亩水田整村流转。其次发展村域产业经济。***村流转土地的300亩农业观光园区,目前已完成一期投资800万元,是发展较好农家乐休闲旅游项目,受到浙江新闻等多地媒体的肯定,在国庆期间日游客量达10000人次,7天营业额达100万,很好实现“以美丽乡村建设助推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创业增收,提高农民生活,共建美丽乡村,实现宜居宜业宜游。

综上,***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共投入3480多万元。县要求美丽乡村建设年度总投资任务2180万元,超额完成。目前,县财政第一批全县各镇共补助313.5万,我镇补助79.5万,占全县1/4补助。

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考核工作

(一)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换届后续工作:我镇在2013年12月份,已全部完成71个行政村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换届选举工作,产 生77套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换届后及时修订完善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章程、财务管理等各项管理制度,提出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措施,充分发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职能。换届后有38个社法人代表发生变更,目前,已全部申请办理变更手续。

(二)农村承包地确权工作。***乡镇共77个村股份经济合作社,2014年需完成40%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确权工作,即31个村。目前,体村名单。确权登记误工补贴、数据录入按每户20元补助,共需20万左右,由镇财政落实经费。目前该项工作只核实村名单,未落实经费,未开展确权测量等工作。存在问题原因:一是县农业局未对该工作做培训,确权工作程序不清。二是工作量大,31个村接近于***乡镇一半行政村,土地承包确权历史沉积问题太多。三是测量难度大,测量校对核实较困难。以***2013年是承包地确权工作试点镇为例,测量了10多个村,目前仍未对测量结果校对,工作停滞不前。四是存在观望态度,与周边乡镇都未开展此项工作,都在观望县农业局下步工作要求、措施。五是经费未落实。

(二)家庭承包地流转情况。全镇共有38649亩耕地,目前土地流转大户或公司有登记的共计8688亩,其中2014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953亩。新增家庭承包土地流转率为7.64%,超额完成考核任务5%要求,且流转合同和协议已备案,并录入农经统计年报系统。其中新增连片集中或股份合作流转的期限都达5年以上,占总新增流转面积的100%。

(三)农村产权交易。***乡镇2014年发生农村产权交易鉴证数11起,发生土地流转成立公司或种粮大户或合作社等,发生非农地流转交易鉴证数10起,主要以村集体资产出租交易为主。

四、2015年工作计划

紧紧围绕当前“美丽乡村”工作为主要抓手,连带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都市休闲园建设,实现城乡统筹发展。

(一)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四美、三宜、两园”建设为目标,主要通过编制村庄详规,整治农村环境,要加快农房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发展村域经济来实现美丽乡村的创建。以示范村为示范引领作用,以创建重点村为典型辐射作用,引导几个创建村开展建设。将14个创建的规划图纸用于实际建设中来,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污水管网建设、滨水公园等。做好农房改造集聚项目,同步规划集聚区的水电气路、文教卫体、购娱玩乐等大配套设施,完善公共服务。

(二)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工作。提倡农用地(林用地)“定量不定位”的确权做法,依托各村土地合作社,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开发利用,其利益分享按照原规定执行。同步鼓励森林资源流转和抵押。加快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交易,积极探索农村宅基地在县域范围内置换和流转。健全县、镇、村三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加强土地流转纠纷调解仲裁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土地流转扶持政策。

(三)加快产权登记与交易平台建设。加快建立农村产权登记与 交易平台,具体承担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林权、农村集体资产股权、农村房屋宅基地用益物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等农村产权的登记和交易服务。积极推进农村产权登记与交易平台的组织构架、运行机制、软件招投标等基础性工作,并实现挂牌运作。

(四)、推进农业休闲园项目规范管理整合提升。

现全镇都市(休闲)农业建设已达到一定程度,急需合理规划、引领,做规范化服务与管理。借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东风,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市场需求的拉动下,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全县、全市都在建设乡村农业观光旅游。发展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可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如何发挥乡村旅游特色化、规范化是我们新时期需共同探讨的问题。我们要建设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要注重特色开发,有较高层次,能反映当地多彩的乡土文化、纯朴的民俗风情和恬淡的农家生活;其次要配套设施建设要到位,乡村的道路、停车场地、公共厕所、垃圾处理、通讯设施、住宿和饮食卫生等都需健全;再次管理水平需大幅度提高;还需有良好的生态保护意识,不能随意破坏生态,要保持完好的自然生态、农村传统习俗和鲜明的民族特色。都市(休闲)农业的发展必定是往后乡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必须引导好生态、休闲农业的合理开发与建设,有效的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乡镇城乡统筹建设服务中心

2014年11月27日

篇2: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2.1

——关于“美丽乡村”活动

今年以来,江村上下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统领,以改革创新理念为指导,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村庄整治建设水平持续提升,乡村环境更加优美,农民生活更为富美,农村社会更趋和美。着力调动积极因素,不断完善保障体系。我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积极调动各方有利因素,努力营造良性建设环境。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宣传发动,争取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主动

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但能够为老百姓带来实惠,推动农村社会改革,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生活方式转变、环境提升、文化娱乐繁荣、民主法制普及,因此我村在得到通知后,马上召开班子会议,讨论和研究将我村的工作以全力实施美丽乡村创建为重点,做好发动和宣传工作,使广大村民家喻户晓,积极参与。同时调动党员、组长、村民代表的积极性,把创建美丽乡村作为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事情来做。在创建过程中,各个项目的决策都得到了党员、村民代表们的大力支持,村里还开会组织党员及代表们学习其他先进村的治理措施和成果,增强了村民创建美丽乡村工作的信心。通过宣传发动,使创建工作得到了全体村民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6月份,县镇领导在我村召开了美丽乡村创建民主恳谈会,并进行了先期的指标自查,进一步推动我村创建的积极性和村民的创建热情,使我村在创建过程中,顺利地推进了各个项目的实施和每一个创建指标的落实,为实现创建目标,起到了积极作用。

二、制定建设规划,提高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品位

1、做美丽村庄,制定建设规划

村党委领导班子 与村民代表召开组织规划会议,结合本村实际情况,决定对村庄进行生态宜居性美化。积极在村西大渠进行了绿化约1400米,并在村南交界及闲置地植树4300多棵。对我村马路两边树叶杂草进行了全面清理,并在马路两边安装护栏网。根据村民反映的实际需求,再加上村领导对人力、物力、资金等的积极协调,村内的4个小花园现在已经开始动工,建成的街心花园将会为村民提供良好的健身、纳凉、休闲的场所。

图1 西大渠绿化后 图2 街心花园建成后

图3 修建 清理后的街道 图4 村南交界 闲置地植树

2、做强产业,制定发展规划

做强产业,做好项目,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为目标来提高村民生活质量,推动创建工作。因此,在区镇领导的支持下,我村利用厂房出租引进企业入村,鼓励村民创业等办法,提高我村集体经济收入。此外,我村还制定了新的创建内容,做好“点”与“面”的结合工作。这些建设项目的制定均通过了全村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的表决,得到全体党员、代表的大力支持,为确保美丽乡村创建奠定了基础。

3、做好创建,制定工作规划

美丽乡村创建需要一个建设和发展过程,必须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年初在酝酿美丽乡村创建过程中,村党委领导班子就精心筹划工作计划,对所有提升工程,按时段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困难,按每个阶段召开例会,开展讨论、分析、解决,使每一项工作都能按工作计划争取主动。

三、明确建设项目,突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重点

以美丽乡村创建为平台,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中力量办群众个人办不了,且群众需要办的大事、实事。以“抓项目、增后劲、促发展”为抓手,抢抓机遇、抢抓时间,自加压力,在美丽乡村创建中争取机会。根据本村的实际,精心制定了9个建设项目:

1、将老年活动中心、平房戏台,数字影院改建成建筑面积1千多平米的多功能厅,计划将于2015年年底完工。

2、修桥3座,分别是位于村西、南、东各1座。

3、在秦京石油管线改造工程中,对我村电缆、路面及灌溉水管有部分损坏,目前已经协调资金并修理完毕。

4、新修了田间路,计划于2015年11月底完工,目前已完成8201平米。

5、新修排水沟860米。

6、村南田间路铺油2公里。

7、投资近4万元新装LED路灯40盏,更换35盏。

8、为4户低保家庭申报了危房改造,并按规定如期建设。

9、新建幼儿园1所。

经过区镇领导及村党委领导班子的共同努力,九大工程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

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响应国家优惠政策,积极申报,先后完成了安装太阳能热水器、送气下乡、农舍的外墙保温、加装封闭性强的塑钢门窗、低硫煤集体订购及煤炉更换的工作。此外,我村还进行了村庄主干道及田间路的硬化工作,帮助低保户完成危房改造及建设。同时将村口的两座牌坊进行修缮,避免发生险情,使村容村貌得到很大改善。

美化、绿化、亮化、净化:加大了环境整治力度,村中有两支队伍,一是保洁队伍20人,二是绿化队伍8人,通过两支环保队伍的努力及广大群众的支持,使我村环境整洁度提高。新安装了40盏,更换35盏路灯并及时投入使用,村庄进一步实施亮化;路面、排水沟得到清理,使村排水工程进一步完善;此外我村还利用村庄交界地带植树,闲置地进行草皮种植,村庄绿化效果明显。

环境整治:村庄设置垃圾桶,建立垃圾池,建立环卫工作长效机制落实责任制,村庄卫生得到很大改善;拆除了私搭乱建建筑;整治了出店经营、门楣广告杂乱等不良现象。

文体设施建设:实施村庄和谐工程,建立健身小花园,安装健身器材;将老年活动中心进行扩建,定期组织爱国红色电影播放;

通过九大项目的建设和美丽乡村创建各个指标项目的落实,推动我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

图5 修剪后的排水沟 图7 村口牌坊修缮后

图9 新修田间路

图6 为低保户免费进行危房改造

图8 村内大桥翻修后

图10 加装塑钢门窗

图11 新建幼儿园 图12 路边加装LED路灯

图13 农舍加装外墙保温 图14 田间路铺油

四、统筹兼顾,全面发展

篇3: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2.1

1 建设内容及完成情况

1) 建设地点。2013年我县“美丽乡村”建设地点为:兴隆镇三桥村、公平镇青正村、石岗乡瓦坪村等三个村。

2) 建设资金。2013年下达我县新农村建设资金计划为100万元, 其中“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建设资金60万元, 新农村建设资金40万元。

3) 建设内容。兴隆镇三桥村的建设内容为:管道DN90PE2115m;管道DN63PE150m, 管道DN50PE782m;公平镇青正村的建设内容为:新修大堰:规格0.3m×0.3m, 长度1500m;新修小堰:规格0.2m×0.2m, 长度300m。石岗乡瓦坪村的建设内容为:新修人畜饮水管道40000m。

4) 资金整合情况。整合县级资金2934万元。其建设内容为: (1) 占地面积16.67hm2的农业观光园一个, 投资900万元。 (2) 建成容量1000方的水池5口, 100~500方的水池13口, 共投资229万元。 (3) 修建田间道路及观光道路1800m, 投资360万元。 (4) 开发野人洞景区投资260万元。 (5) 建成一个农贸市场, 投资15万元。 (6) 新建一个新农村安置点, 安置67户, 共179人, 投资1060万元。 (7) 规划新增一台变压器, 高低压线路长700~1000m, 总投资50万元。 (8) 新建一栋村便民服务中心, 投资60万元。

以上项目建设已全面结束, 根据实施单位的申请, 我县及时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已对3个市级示范村的所有建设内容进行了检查验收。验收结果表明实施单位都能按下达项目建设内容按时按质完成建设任务, 达到建设要求和标准, 但在软件资料上还有待完善。

2 主要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2.1 组织领导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 提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推进全县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思路, 以“生态产业公园”统揽农业农村工作全局, 立足于区域特色、科学规划、注重实效、扎实有序的推进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

一是成立了由县委、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 以农委、市政、财政、国土、教育、水利、环保、公安、建委等为成员单位的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 分解绩效考核指标, 落实任务, 各自负责自己相应的建设内容, 确保“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建立了“政府引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机制。

三是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 依托各村自然生态资源优势, 聘请专家全面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编制, 并严格按规划持续推进, 落到实处。

四是做到四个结合, 与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生态自然的和谐社会相结合、与提高家园建设幸福感相结合, 形成“人人是美丽乡村形象、处处是美丽乡村环境”的良好氛围。

2.2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打造“生态示范村”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群众对生活品质和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各个示范村整合资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实施“村庄整治工程”、“农村清洁工程”, 全面打造“国家级生态村”。通过村委会动员, 号召村民积极开展庭院美化, 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引导广大村民积极参与到以“六改四普及”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整治工作中, 有效的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面开展。

2.3 促进产业经济发展, 全面创建“绿色小康村”

立足各村资源优势,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坚持生态立村、旅游富民、科技兴村、人才强村, 着力培养旅游产业。兴隆镇三桥村以世界奇观“天坑、地缝”旅游资源为依托, 重点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公平镇青正村以长龙山文化为载体, 整合各项资源, 现已完成水利配套设施和土地治理工程规划, 宜居小区已见雏形;石岗乡瓦坪村依山傍水, 自然风光秀丽, 积极引导村民开展“农家乐”乡村特色旅游项目。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和系列的产业发展, 我县已逐步形成“一村一品”经济发展新格局。实现了“三新一带动”, 即特色产业新发展, 农民生活新提高, 村容村貌新变化, 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3 存在问题

一是工作体制机制不顺, 基层工作力量薄弱;二是资金投入不足;三是工作推进缺乏主动意识。

4 建议

篇4: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12.1

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概况

(一)浙江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进入新世纪以来,针对农村人居环境与逐渐富裕起来的浙江农民对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不适应的实际,浙江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于2003年作出了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决策,2010年,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又进一步作出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新部署,此后,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容不断拓展,内涵日益丰富,工作不断深入,形成了整体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格局。

从村庄整治到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示范引领阶段(2003—2007年),选择村经济实力和村班子战斗力较强的1万多个行政村,全面推进村内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卫生改厕、河道清淤、村庄绿化,并带动城市公共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五年建成了1181个全面小康示范村和10303个环境整治村;第二阶段为普遍推进阶段(2008—2010年),巩固提升第一阶段成果,在更大范围内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并进一步拓展整治内容,把生活污水、畜禽粪便、化肥农药等面源污染整治和农房改造建设纳入整治范围,形成了农村人居条件和生态环境同步建设的格局;第三阶段(2011年以来),主要是提质扩面,进一步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实施整乡整镇环境综合整治,把建设“生态省”、贯彻“绿色浙江”战略贯穿到新农村建设的各个方面,启动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呈现出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不断改善和历史文化传承与现代文明发展有机融合的良好态势。

经过十余年美丽乡村建设实践,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取得了明显成效,全省2.6万个村开展了以环境治理为主的整治建设,占全部行政村的90%,建成了一大批错落有致、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齐全的农民新家园,涌现了一批富有江南风韵的特色村、精品村、示范村,初步形成了党政主导、规划引领、以点带面、逐步深入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思路,为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积累了经验。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政府包揽过多和群众参与不足。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以政府推动为主,政府在规划编制、资金筹措、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既是主导又是主体,具体到村庄选点、建设规划、资金投入、项目实施都由政府为主大包大揽。而社会力量和村民群众参与明显不足,政府主导自上而下的美丽乡村建设决策机制,使村民群众的意愿在村庄规划中得不到尊重和体现,村民群众筹资筹劳投入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难以调动,主人翁的作用难以发挥。没有村民群众参与,村民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注度下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村民对政府的依赖思想。

二是重项目建设轻运行管理。对美丽乡村丰富内涵认识不足,对既有的乡土文化传承重视不够,偏重于项目建设和村庄外形塑造,甚至以硬件建设代替美丽乡村建设的全部内容。因此,有的地方政府花重金打造“盆景式”美丽乡村,喜好“高大上”的形象工程;有的给村庄涂脂抹粉,搞了一些面子工程;有的村建的时候轰轰烈烈,外型也确实美了,但后续维护管理跟不上,几年下来,设施破损严重,新貌又变旧颜。

三是建设资金筹措机制不健全。美丽乡村建设资金来源主要靠财政预算安排,地方层层比拼。据统计,建设高峰期,全省各级财政每年安排用于美丽乡村创建的资金超过100亿元。单一的资金来源渠道使建设资金筹措成为制约美丽乡村建设的一大瓶颈,不仅造成地方财政的巨大压力,而且,出现了行政村为争取项目,相互攀比,竞相跑部门、跑资金、上项目,同时出现了村级组织不惜后果高额举债搞建设的情况。

四是对发展村域经济关注不足。美丽乡村建设规划、项目投入没有很好地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就业创业结合起来,使美丽乡村缺乏可持续发展基础。

二、浙江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新探索

根据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决策,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财政部于2013年作出了充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助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部署,将浙江省列入了全国首批试点省份。浙江省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省财政厅根据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美浙江”建设的新要求,认真总结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经验,深入分析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着重从财政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作用,建设可持续可复制美丽乡村的目标。选择安吉、龙游、遂昌、玉环、永嘉等县开展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遂昌模式”。遂昌县位于浙江省西南山区,山地面积约占88%,区位优势不明显,但生态环境良好。遂昌县围绕将山区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生态竞争力的目标,依托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原生态旅游资源,以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引领,探索了政企合作、政府购买服务实现“三农”跨越式发展的美丽乡村建设新途径,通过“三买”实现“三赢”的美丽乡村建设“遂昌模式”。

一是买培训。由政府出资出场地,与当地网商协会(由网络运行商、服务商、网店经营人员等组成)达成政府购买服务关系,由网商协会根据市场需求和电子商务知识技能要求,负责对本地青年农民、回乡创业大学生进行电子商务技能培训。通过政府购买培训,为当地电商人才积累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累计免费培训电商从业人员3100多人,其中,800多位受训对象开设了网店实现自主创业。

二是买平台。县政府与阿里巴巴集团淘宝网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开设浙江省首个县级“特色中国——遂昌馆”,由政府提供该馆前期建设和后期运行费用,委托本地电商企业——浙江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日常运行和维护。遂昌馆的建立,为当地农特产品实现网上销售,农家乐、采摘乐、乡村游等项目网上推介,以及为本地农民网上购买日用消费品搭建了重要平台。

nlc202309021502

三是买服务站。采取政企合作模式,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用财政奖补的办法,支持浙江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全县各行政村建立电商服务站(网店),实现了电子商务网络延伸至每个乡村,从而极大方便了当地农户的农产品网上销售和日用消费品、农用生产资料等的网上购买。

遂昌县采取政企合作、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领“三农”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得传统山区经济跃上了信息化的快车道,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为美丽乡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概括地说,就是通过“三买”实现了“三赢”。

一是农民赢在增收。通过电子商务这一信息平台,有效解决了城乡市场即时对接,从根本上缓解了农产品“卖难”问题。而且网上销售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大大提高农产品的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据统计,目前,遂昌县有1000多种农特产品在网上销售,2013年销售额已超过2亿元。

二是企业赢得发展。经过短短两年多的发展,遂昌县网店协会会员已由成立初的100多家,发展到目前的1400多家,会员的整体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升;遂昌电子商务的业务范围由原先的竹炭制品、烤薯、菊米等单一的土特产品,扩大到生鲜农产品、服装、旅游预订等多个领域;遂昌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也由成立初期以销售浙西农特产品为主的单纯网店,转型升级成了主要为遂昌广大网商提供采购、物流、仓储、运营、相关场地建设等平台服务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公司。对遂昌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而言,除了业务范围的扩展及获得稳定的收益外,更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信息数据,为下一步农村电子商务向全省,甚至全国农村延伸积累了经验。

三是政府赢在节约高效。遂昌县通过“合同采购,定额补助、以奖代补”的方式,向企业购买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是政府转变职能的生动实践。一方面,政府没有自己直接去建学校搞培训、建网站搞营运以及建服务站搞服务,而是通过市场的手段,借助企业的专业力量来做专业的事情,体现了高效;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和企业合作共建,有效节省了财政资金,而合同管理、以奖代补的科学采购机制也保障了采购资金的效率,体现了节约。

(二)农村垃圾处理“源头分类、减量处理”的龙游“贺田模式”。村庄美不美,首先看环境,而环境是否整洁美观,垃圾处理是关键。针对以往农村垃圾“户集、村收、乡运、县处理”运行机制普遍存在的垃圾总量大、清运难及时、终端处理成本高等弊端,龙游县贺田村创造性地把垃圾处理工作重点从终端处理转到源头分类减量处理上,建立了“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定时定点投放,可追溯、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机制,有效破解了村庄垃圾处理这一难题,被外界称之为“贺田模式”。

1.把好源头分类关,实行垃圾分类处理。首先,对农村产生的各类垃圾进行分类,村里将垃圾细化为有机垃圾(剩饭剩菜、菜帮菜叶子、瓜皮果壳等)、可回收垃圾(废金属、纸类、易拉罐等)、有害垃圾(废旧灯管、灯泡、电池、农药瓶、油漆桶等)、建筑垃圾(灰土、拆房石头、砖瓦等)四类。在此基础上,村里为每个农户配备两个垃圾桶,人均每月免费发放10只垃圾袋。各家各户自觉就地将自家垃圾分别装袋投放,为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奠定基础。

2.把好垃圾“身份”关,实行定时定点投放。贺田村把全村划分为5个卫生责任区,分别设立垃圾投放点,要求农户在每天早晨6—8时将不可回收的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村保洁员每天上午9点半之前清运完毕。为了将这项规定执行到位,该村制定了“源头可追溯”制度,即按不同卫生责任区,对每只垃圾袋进行二级编码,一级代码表示户主所在卫生责任区域,二级代码表示户主代码,村干部和卫生保洁员“见袋知主”,对从垃圾袋中发现出来的问题及时干预、纠正。投放点的垃圾及时清运后,场地整洁无明显异味。

3.把好垃圾处理关,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该村在对垃圾进行源头分类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处理办法:有机垃圾集中堆放发酵做肥料还山还田;有害垃圾定点定时投放后由村保洁员集中清运进行焚烧;可回收垃圾由保洁员集中收集后定时清卖,收入上缴村集体;建筑垃圾由村集体就地填坑造地。为了“消化”可回收垃圾,村里专门请垃圾废品收购站每半月定时到村集中收购,进一步畅通了垃圾产、收、销、处理的渠道。这一机制运行后,需要由村转运处理的垃圾总量减少60%以上。

4.把好制度关,实行长效保洁管理。一是强化村民自律,把垃圾源头分类、定时定点投放、可追溯及其他约束村民卫生行为的要求一并纳入村规民约中,督促村民自觉执行;二是实行计分激励制度,划定农户卫生责任包干区,与每家每户签定了“门前三包”、“禽畜圈养”等协议书,全面实行检查记分奖励制,检查结果全部计分量化到户张榜公布,年终根据各户全年得分情况,予以不同等级的奖励;三是建立党员干部分区包干制度,每个村干部负责3个投放点及所辖农户的卫生保洁督查工作,按月考核。

贺田村的四项举措,一举解决了村庄垃圾处理的难题,龙游县、衢州市及时对贺田做法进行了总结推广,落实垃圾“源头分类可追溯、减量处理再利用”处理模式,并进一步扩展到“无违建”创建、洁水养殖、分区域禁限养猪等“生态家园”建设内容,有效推动村民通过投工投劳积极参与户厕改造、垃圾收集、污水治理等工作,带动全市6.7万户农民主动参与自家门前的管网铺设和卫生改厕,全市963个村学习推广了“贺田模式”。此做法引起了省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极大关注。

(三)发挥财政奖补机制作用,吸引社会力量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的玉环、安吉、永嘉经验。地处海岛的玉环县,成功地将近年来广受欢迎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应用于美丽乡村创建之中,目前已累计实施一事一议项目340个,总投入5.7亿多元,受益群众35万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力地推进了海岛美丽乡村建设。玉环的做法和经验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县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县政府情况介绍,并对此给予充分肯定。

一是建立资源整合机制。由财政部门统一协调,打破条块限制,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为平台,将农业、林特、水利、交通、文化、卫生等支农专项资金进行整合,各部门在农村进行项目建设时,严格按照一事一议机制,实行项目化操作、阳光化管理,最大程度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的整体使用效益。通过这一机制已累计整合支农专项资金1.5亿元。

二是严格落实筹资筹劳。将村民筹资筹劳作为一事一议项目建设的前提,规定项目开工前所筹资金必须到位。近年来,村民筹资筹劳达2400余万元。

三是广泛动员社会捐助。发挥民间资本充裕优势,动员村“两委”班子、工商企业主和德高望重人士参与捐助,并以建立功德碑等形式予以表彰,累计获得各类社会捐助现金2000多万元,捐地、捐物、捐工等超过4000万元。

玉环县的做法有效地整合了政府资源,调动了社会力量投入的积极性,发挥了村民群众建设家园的主人翁作用,形成了强大的美丽乡村建设合力。

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县安吉县运用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机制,与当地金融企业农信社进行合作,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以美丽乡村建设奖补资金为质押,放大贷款规模,引导银行贷款用于乡村建设项目,有效解决了美丽乡村建设资金前期投入不足的难题,这一做法为其他美丽乡村创建县(市)广泛借鉴。永嘉县将美丽乡村建设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紧密结合,通过建立农民土地合作社、实施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有效激活了农村要素资源,充分激发了村民群众投入积极性,实现了农民增收、村集体资产增值,使美丽乡村建设拥有了强大内生动力。

责任编辑:洪峰

篇5: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xx镇紧紧围绕美丽乡村建设相关要求,申报启动陈家坝、晏家坝、五里店三个村为县美丽乡村紧启动村,结合省级生态镇创建,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狠抓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效改善城乡面貌,使xx旧貌变新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坚持规划先行,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案,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强日常性环境卫生督导检查和长效机制建立,干群意识显著增强,城乡面貌发生较大变化,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和分管副镇长为副组长,镇内设科室、驻镇及镇属单位负责人,各村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细化分解各项建设任务,实行镇领导联片、镇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包农户的工作机制,同时要求领导靠前指挥保证在限定时间内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同时结合县上总体要求,制定了各启动村年工作计划,明确总体思想、工作重点及奖罚办法,镇党委书记、镇长高度重视,经常深入单位,村组督促检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利用各种会议安排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及时对各单位、各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评比,通报存在问题,限期落实整改。并制定了严格的奖罚办法,在建设活动中对成效显著、任务完成较好的村,给予通报奖励,对长期行动迟缓的单位和村,给予通报批评,记入年终综合考核,由镇纪委对单位负责人诫免谈话,并派出工作组驻村限期督导整改。

二、广泛宣传、积极动员

镇党委、政府组织干部及时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相关要求,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征求村组干群意见,筛选陈家坝、晏家坝、五里店三个村上报为县美丽乡村紧启动村,及时召开了启动村座谈会,通报了各单位存在问题,研究和明晰建设思路,讲明了启动目的、意义,在全镇拉开了美丽乡村建设序幕。为了扩大宣传效果,镇上制作了2×3米固定喷绘4面,集镇小型喷绘7条,并在启动村主干线电杆上制作安装集党建、计生、环境卫生、美丽乡村建设宣传长廊标牌63面。镇机关干部、各单位干部职工以身作则,带头清理河道垃圾,不定期开展卫生大扫除,带动引导群众爱护环境、讲卫生的良好习惯养成。镇党委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结合农村居住特点,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庭院式”工作法,通过庭院开展活动,广泛宣传美丽乡村和正在开展的清除垃圾,治理环境污染活动,各村、各单位围绕镇上安排,开展了形式多样宣传教育的活动,调动群众爱护环境、讲究卫生,广泛投入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

三、密切配合、建设初见成效

在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下,各单位、启动村齐抓共管,密切配合,干群齐心协力,按照镇领导小组细化分解的任务,集中人力、物力,全面开展建设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1、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提升建设品位。坚持规划先行,用科学的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高起点编制了《陈家坝村庄布点规划》、《晏家坝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五里店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做到“不规划不设计、不设计不实施”,确保规划一个,建设一个,建好一个。规划中,我镇以地方特色和群众意愿为出发点,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依据启动村不同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经济基础、产业特色、生态环境、文化底蕴等元素,制定出符合各村实际、独具村域特色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2、借鉴经验,拓宽思路,提升建设理念。 为了学习借鉴其它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先进经验,启迪思路, 开阔视野,我镇广开思路,多措并举。一是“走出去”。由联片领导带队,结合群众路线三学一读活动开展,先后到胡家营王河坎村、法镇后河村、牟家坝云峰寺村等地考察学习。二是“请进来”。先后举办了2期美丽乡村建设专题培训班,并邀请县党校教师、市级示范村部分村支书前来授课,共计培训200余人次,有效汲取了先进发展理念和先进发展经验,提升了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3、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集镇街道及河道分地段分配到11个驻镇单位,公路沿线及河道按干部包村,包村组负总责的责任制落实到镇内设科室和干部,制定了清理整治内容和标准,结合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开展,人人动手,人人参与,积极参加义务劳动,对各自的责任地段、办公区、生活区进行卫生大扫除,由镇纪委和政府分管领导及业务办公室组成的督导组对各单位、各村清理整治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将检查评比情况给予通报。治理期间,全镇清扫道路56公里,卫生死角32个,清除集镇近五年来堆放的垃圾1000余立方,修善环卫设施7个,新增加垃圾转运车辆1辆,增加环卫工人1人

4、规范户外广告,美化镇容镇貌。全镇沿4条公路主干线、成立4个督导及整治组,由党政领导带队,镇村干部群众参加,自带钢刷,钢刀、钳子、长梯,对集镇、公路主干部户外条幅、墙体广告、手写广告、乱贴乱画、医药广告进行集中清理,对镇政府内外管线进行规并整理,对河道垃圾、村庄、居住点进行整治。

5、治理集镇污染,净化集镇环境。晏家坝村争取改厕项目150户,在集镇老街新建30立方米三格沉淀池2个,收集处理集镇住户生活污水,农户安装三格塑胶化粪池50套。集镇陈家坝村结合移民搬迁配套设施建设,新建50立方米三格沉淀池3个,使集镇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沉淀处理,减少河道污染。镇政府、xx中学等单位结合机关建设,对厨房,厕所污染源进行治理。

6、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晏家坝对公路主干道进行绿化,种植绿化小斑竹300余棵,并开工实施了集镇老街硬化,给排水项目,总投资88万元。陈家坝村投资68万元,硬化通组道路1.2公里,投资10余万元,选址建设了垃圾填埋场,规划使用30年,彻底解决了多年来集镇片区垃圾无处堆放难题,并对集镇河道进行了清理浆砌,对背街小巷沟渠进行舒通清理,达到了沟渠河道畅通,无白色垃圾,河道清底、面净、岸绿的要求。五里店村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装修美化,对沿线主干道进行清理整治。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抓好重点项目跟踪督查机制,实行每月一次例会,每季度一次总结,步步跟踪,节节推进;建立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制定和出台《集镇长效管理办法》、《xx镇治理流域污染清除城乡垃圾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成立了环卫所,充实了设备和人员,配备专职保洁员,建立垃圾集中收集处理长效机制;建立公共服务设施管护制度,做好道路、健身器材、路灯、供水等公共设施的后续管理和维护工作,明确镇、村、农户责任,最大程度地发挥公共服务设施的作用;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体系,进一步强化监督,完善考核,将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各单位年度目标考核,确保顺利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五、存在问题。

篇6: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帮扶对象基本情况

1、人口与耕地面积。全村现有农户90户,人口393人,有水田700余亩,人均耕地2亩,另有1000余亩山地。

2、产业与致富途经。一是以粮食种植为主,虽耕地面积少,但亩产产量高,品质好;二是注重经营山地,利用有限山场经营杉树、毛竹等,现已成林;三是外出务工,每年都有200余人在外务工。

3、民风与人均收入。进入该村,明显感觉到和谐的氛围,民风淳朴,邻里团结。全村90户中50%盖有占地面积近15平方米二层以上住房及附属用房。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

二、帮扶工作尽心尽责

1、成立帮扶领导小组。为了使我局的帮扶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及4名工作人员为成员的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以协调各项帮扶事宜。

2、协助小组建立机构。为了把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开展的既完美又符合上级要求,更能体现全村各家各户的意愿,在县环保局、政府与村委的帮助、支持下成立了由习才生、习国平2名干部和5名群众代表组成的美丽乡村建设理事会,以协调全村的产业发展,乡村美化、绿化、亮化等工作。

3、尽己所能全力支持。尽管我局在目前办公楼建设欠账很多,排污费收缴困难等资金压力大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压缩各项开支,本着勤俭节约办事的原则,按要求给予了湖洲村3、4组帮扶资金10000元。

三、帮扶小组面貌一新

1、硬件设施工程全面完成。全村完成2.5-3米宽的水泥路面3000米,水泥路面延伸到了每家每户门口,完成排水沟渠及下水道工程1000平方米。

2、软件设施工程全面到位。一是90户农户改水改厕工作全面完成;二是90户农户全部实行电话户户通。

3、绿化亮化工程正在实施。绿化以街道树和沙田柚为主,计划栽沙田柚200余株,目前已整好地,打好洞;亮化工程已订购太阳能灯20盏,年前完成安装工作。

4、井冈蜜柚老乡工程稳步推进。90户已落实65户种植,达到72.2%,计划种植1300株。

四、明年重点建设项目

1、村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300m2,已打好墙基。

2、村民文化活动广场,面积800m2,已征好地。

通过一年的帮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为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有待加强,村中及周边环境卫生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今年以来,xx路办事处按照全市“五城一村”建设要求,立足村情实际,以“强基础、促长效、抓绿化、促民风”为重点,扎实推进15件实事,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果

(一)饮水安全

积极争取省级帮扶资金20万元,柿庄南村、柿庄东村共打深机井2眼,实现了24小时供水。白鹅坟村争取市级拨款8万元进行了水改,共安装水表200块。

(二)道路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道路硬化方面,季家铺、蒋庄、郝家铺、柿庄北村等4个村根据村民实际需要,召开代表会商议,累计投资100万元硬化村内主干道3280米。柿庄北村利用津保路绕城线经过村北契机,提前安排,硬化通绕城线连村道路1200米。

在安全用电方面,柿庄南村、柿庄中村投资25万元新增变压器2台,新增变压器容量100千瓦,改造低压线路3公里,更换电表40块,地埋电缆450米,改善了因负荷过低经常出现跳闸断电问题。

在亮化方面,投入资金2.3万元安装路灯37个。

(三)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办事处从“百日攻坚”以后,实现了“村收集、处转运、市处理”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各村严格执行《村庄卫生保洁长效机制》《领导小组制度》《保洁员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村内主街道保持了干净整洁。上半年处村共投资11.7万元清运积存垃圾、杂物18000立方米,新增美丽庭院户50个,12个村配备保洁人员43名,分片包区做好街道保洁。

(四)村庄绿化

新植环村林带40万平米,新植环村树木10万株,村内新植乔木5000株,白鹅坟村在1500米通村路两侧及游园内种植油葵27000平米,实现景观与效益的双丰收,村口道路两侧种植胸径20厘米槐树40棵,种植枫树50棵,苇茅1000棵,种植苗圃150亩。

(五)民居改造

争取上级帮扶,荷花村农村危房改造1户,改善了住房条件。

(六)环境美化

柿庄中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建设文化广场1007平米,目前正申请安装健身器材,文化广场建成后,绘制农村文化墙30平米,标语广告整治70平米。白鹅坟村在游园内建设篮球场一座,乒乓球台一座。

(七)教育设施建设

xx路中学新建教学楼、宿舍楼投入使用,投入15.5万元购置教学仪器设备100件,极大改善了师资环境。

(八)产业支撑

发展农业产业化项目,通过外出参观学习,新增永胜葡萄专业合作社,占地50亩,引进17个品种。扶持茂源冬枣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进行扩建。三联牧业大耳羊项目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大耳羊存栏3000多只。

(九)基层组织建设

在村“两委”换届选举过程中,精心部署,摸排走访,把政治觉悟好、带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群众公认的候选人选进村班子,实现了12个村班子健全、团结有力,严格按照党建规章制度开展工作,通过教育平台学习党的政府方针政策,扎实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

(十)精神文明建设。

引导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采取“企业借力、拓展阵地”等形式,富强采暖炉公司在办事处白鹅坟村、太平庄等5个村开展文艺演出,一千多名群众观看;开展了“雅迪”杯广场舞大赛,办事处各村及周边乡镇共16个代表队参赛,经过两轮预赛,荷花村、司马庄、季家铺村在决赛中分别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利用新建成的文化活动广场和枫林园、锦园两个新建成的游园,村民们开展了文学交流、跳舞健身、戏曲歌唱等活动。

二、主要做法

(一)宣传发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农民是建设主体,通过召开支部书记会提高村干部思想认识,要求他们调动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的积极性,通过他们做好村民的思想发动和宣传工作,调动广大村民的参与热情,自觉维护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做好“门前三包”。

(二)民主决策。美丽乡村每一项建设项目事关民生,必须精心策划、科学安排,年初在制定规划过程中,各村班子就精心筹划工作计划,对群众关注较高的项目列入首要待办事项,按时段明确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对具体工作内容,工作环节,对存在的问题、困难,按每个阶段召开村民代表会,开展讨论、分析、解决,使每一项工作都能做实、做好。

(三)多方筹资。经过两年的持续建设,各村积累资金不足,为保证建设资金的投入,积极争取省级、xx市级、xx市级帮扶资金支持,5个村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进行广场、道路建设。

★ 乡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 建设美丽乡村建议书

★ 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 乡镇年度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报告

★ 村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调研报告

★ 加会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汇报

★ 美丽的乡村左右

★ 中国美丽乡村范文

★ 美丽乡村标语

篇7: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一、坚持科学规范,争创农村治污新业绩

全市上下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抓紧抓实,创新政策举措,扎实有效推进。全市共完成新增治理村527个,新增受益农户20.17万户。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市县两级都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集中办公。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级各类考核的重要内容,层层签订工作责任状。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现场会,两次组织开展全市性工作督导活动,推动工作落实。组建市县两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专家团,共有专家126名,及时开展指导服务。举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各类业务培训,累计培训超过3000人次。二是加快项目进度。全市以县域为单位,全部编制完成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完成543个村的项目图纸设计。专门下发文件,加强对规划设计单位委托、终端设施及主要建材采购、施工监理单位确定等招投标工作的规范管理,全市以县域为单位统一开展了主要材料招标采购。坚持科学治污、典型带动,扎实推进市级32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试点村建设,试点推广高负荷地下渗滤污水处理复合技术等7项先进适用技术。三是确保工程质量。编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手册》,制定实施质量巡查、材料检测、招标采购、专家指导、月报统计、档案管理等规章制度,在全省率先研究出台《绍兴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设计指导性意见(试行)》,严把图纸审核关、材料质量、施工建设关、技术工艺关、监理监督关、验收评审关等“六关”。新昌县推出“一团一牌一碑一网一考核”的“五个一”工作制度,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了项目建设质量。制定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工作的意见》,探索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护工作机制。四是强化要素保障。全市共整合落实15.2亿元资金专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其中,市财政落实7500万元专门用于市本级的以奖代补。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中,新昌县、上虞区进入全省补助资金竞争性分配第1类县(市、区),其中新昌县获全省第7名。全市各级广泛组织开展“千企联千村,合力治污水”专项行动,支持和动员社会力量捐资、捐物、认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捐款超过3.5亿元。

二、坚持建管并重,展现农村社区新风貌

以村庄环境美化为目标,全面惠及和精品培育并重,加快建设和加强管理并举,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积极打造江南新水乡。一是全面改善农村环境。在全市村庄环境整治基本实现“轮一遍”的基础上,按照全域覆盖的要求,结合“双清”、“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专项工程,以高速公路、国道沿线、名胜景区、城镇周边为重点,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提升村庄整治水平,目前诸暨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国家示范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建立健全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大力推广专业化、社会化保洁机制,积极采用舆论监督、行政问责等手段,深化农村环境整治保洁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如柯桥区从拓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完善“双最”评选办法、启动庭院整洁户评选、区级领导挂职城乡环境“三长制”、加大奖惩力度等方面入手,努力实现农村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二是深入开展 “四级联创”活动。以美丽乡村先进县、先进乡镇、精品村和美丽农家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年有12个乡镇、16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先进乡镇、精品村,全市建成各级美丽农家3.9万户。嵊州市围绕建设“和美越乡”,突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建设名人圣地等美丽乡村示范区,成功创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三是有序推进空心村改造。选择村级班子战斗力较强、群众实施改造愿望强、村内空心区成片面积较大且旧房占比高、村集体有一定的经济实力且项目能实现资金平衡、建设用地占补平衡或节余的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全市当年新启动106个村开展空心村改造试点,累计完成27个村,完成改造面积1300亩,其中退宅还耕250亩,已安置农户近3000户,探索形成了“原地改造”、“土地收储”、“退宅还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改造模式。四是积极探索农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试点。全市确定了14个市级试点村(其中新昌县、上虞区的4个村被列入省级试点),各试点村因地制宜,在对农村垃圾进行分类的基础上,确定了太阳能生态处理、自然堆肥等不同方式进行减量化、资源化处理。诸暨市赵家镇采用沼气生态池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模式,建造完成160立方米的太阳能堆肥仓,可消化解决450人口一年的生活有机垃圾。

三、坚持人文特色,丰富村庄建设新内涵

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历史文化传承弘扬的过程,通过深入系统发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人与自然、物质与精神、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深化和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一是加强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完成省第二批5个重点村、21个一般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并通过省审评;确定第三批10个市级历史文化村落重点村培育村。同时加快第一批省级重点村、一般村和第一、二批市级重点培育村的建设。全市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工程共完成顶瓦修补4.57万平方米,墙体加固3.45万平方米,立面改造16.52万平方米,修复构件2974个,整体拆除不协调建筑2.11万平方米,修复村内古道31.4千米。二是加快农村文化培育建设。以农村文化礼堂建设为重要载体,按照“五有三型”标准建设,整合行政村现有文化阵地,建设农村文化综合体,全年全市新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73家。同时开展了农村文化礼堂“菜单式”活动,明确了一批法制宣传、科技普及、安全教育、健康知识、文艺活动、礼仪礼节、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活动项目,努力提高农村文化礼堂实效性。推进农家书屋和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建设,新建农村出版物小连锁店6家,累计建成35家。三是开展花卉进村庄试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倡导在村庄内路旁、树下、广场、隙地、门前、庭院广泛栽花栽果,培育建设一批体现当地文化传统、产业特色的花卉街巷、花卉公园、花卉之家,大力弘扬花卉文化,使种花、爱花、赏花蔚然成风。全市共有31个村开展花卉进村庄活动,10个村创建成首批市级花卉村庄。如柯桥区的王坛镇东村村利用农业产业基地优势,分别以梅花为主要花卉,打造花卉村庄,形成村庄新特色。

四、坚持创业创新,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创新农村体制机制,优化农民创业环境,加快“美村”、“富民”的有机结合,把地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一是培育农村新型业态。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休闲经济、民宿经济、农事体验、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村新型业态。市政府专门出台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扶持政策,全面实施乡村旅游“1112”工程,计划培育家乡村旅游特色经营户(农家乐经营户、越乡民宿、家庭农场)。诸暨市赵家镇依托美丽乡村先进乡镇创建,兴建农村电子商务园区,培育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带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其中最大的一家电子商务开业2个月就完成农产品销售200多万元。二是创新土地制度。积极推进以农村土地制度创新为主题的柯桥区省级农村改革试验区建设,深化完善耕地保护制度、创新农村宅基地使用制度,实现农村宅基地跨村流转,允许农村宅基地在坚持“一户一宅”、法定面积和接收村同意的前提下,在镇乡域范围内调剂、购置。制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集体土地范围内房屋登记发证工作的指导意见》,扎实推进全市农房确权登记和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建设,为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打下坚实基础。三是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探索物业经营、资源开发、产业发展等多种发展模式,增强持续增收能力, 鼓励村集体通过整理、收购、置换等途径,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村级留用地和村庄整理节余土地,建设各类物业项目,使物业成为村集体经济稳定而持续的收入来源。

YJBYS小编更多相关热门文章推荐:

1.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2.美丽乡村建设年度工作总结

3.2016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4.2016美丽乡村建设工程工作总结

5.生态乡村建设工作总结

6.美丽乡村工作总结

7.村级美丽乡村工作总结

8.2016县美丽乡村工作总结

篇8: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思考

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环境生态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民生活富裕化、农民个体文明化的转型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改变村容村貌、乡村卫生环境,而且能够全面整合各种资源,打造特色村寨,提高生活品质,繁荣乡土文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是“四个美”,即规划科学布局美、村庄整治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要求,与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脉相承的。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延续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方针政策,而且丰富和充实了其内涵实质,在尊重和把握其内在发展规律的同时,更加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更加关注农村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位置。而改善农村自然生态系统和人民的生活环境,也就成了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建设美丽新农村更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任务。美丽乡村建设是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从广大农民的安居工程、环境整治等方面入手,着力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全面提升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是造福农民的利民工程,是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四化”同步发展、“五位一体”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必由之路;是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科学发展,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的主要抓手。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众望所归、势在必行。

2 实施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

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实施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以人为本、保护为重、生态优先、整合力量、协调推进、稳步实施的基本原则,应着重解决好理念确立、关系处理、措施到位等方面的问题。

2.1 要确立现代实施理念

即以生态理念规划美丽乡村,以宜人理念建设美丽乡村,以文化理念融入美丽乡村,以实干理念实现美丽乡村。

2.2 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农民群众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人,应拥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和评判权。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编规划、给资金、建机制、搞服务,不能包办代替和强迫命令。要建立以政府为引导、组织专家论证、村民共同参与议事、上下结合的美丽乡村建设决策机制。

二是处理好政府资金和社会资金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应是广大农民,各级政府要切合实际发挥协调作用。以财政奖补资金为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协调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建设。

三是处理好政府财政奖补与农民筹资筹劳的关系。筹资筹劳体现了农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政府奖补是建立在农民自愿筹资筹劳基础上的,要先筹后补、不筹不补。应研究二者的量化问题,尽可能减轻农民负担。

四是处理好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要按照财政奖补制度设计要求执行,把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的基数部分用于改善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将增量部分重点用于美丽乡村建设,以“普惠”保基本,以“特惠”保重点。

五是处理好统一标准与尊重差异的关系。各地自然条件的差异和基础设施建设程度不一,要做到建设过程中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搞超前消费和过度建设,不增加乡村债务,不增加农民负担,就应选择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路子,坚持“点状推进”与“扇面发展”同时推进的原则。在此基础上,对规划编制、资金项目规范管理、建设标准等作一些一般性统一要求。要坚持一般指导和差异化分类指导相结合。

六是处理好“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在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增强服务功能的同时,必须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考虑到城乡的差别,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按照农民的意愿进行安排。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努力推进其他相关改革,创新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机制、政府购买服务机制、新型社区治理机制以及农村产权交易流转机制等。

2.3 要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美丽乡村建设点多面广、政策性强,各级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强化责任意识。要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干部考核和工作目标考评的重要内容。

二要科学制定规划。规划是建设的龙头,规划不好是最大的浪费。领导干部要树立强烈的规划意识,并成为规划的行家里手。农村地区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发展水平、历史文化背景等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现状,针对不同的地区规划和建设也应有所不同,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保护为重的原则。

三要加大资金投入。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财政奖补资金占整个公益事业建设资金的比重,并提高中央、省级财政奖补资金占整个财政奖补资金的比重,以防因财政奖补资金不到位形成“半拉子”工程,以及向农民转嫁负担或形成新的村级债务。与此同时,还必须创新思维、多方筹集,形成多元化、多层化、多渠道的投融资机制。

四要整合部门资金。要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筹安排、各负其责、各记其功、形成合力”的原则统筹涉农支农项目资金,要制定项目资金整合管理办法,切实做到规范衔接、合理对接,集中财力建设美丽乡村。

五要完善推进机制。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各个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这就要求必须有统一的组织协调机构,在明确牵头部门的同时,建立健全有效的沟通协调机制。要明确政府层级之间的职责定位,理顺各自责权关系,尤其应理顺部门之间的横向关系,形成分工合作、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

上一篇:2023公平正义责任下一篇:学校不安定因素排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