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加快数字公路建设 提升公路管理水平

2024-07-12

株洲:加快数字公路建设 提升公路管理水平(共9篇)

篇1:株洲:加快数字公路建设 提升公路管理水平

株洲:加快数字公路建设 提升公路管理水平加快数字公路建设,既是打造数字株洲、智慧交通的重要举措,更是提升管理水平、服务品质的基础工作。2009年以来,株洲市公路局累计投入近2000万元,初步建成了全省一流的数字公路管理服务系统,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服务水平,充分展示了全国文明单位的良好形象。目前,已有 20多批省内外同行前来参观学习。

一、数字公路系统的建设步骤

株洲数字公路系统包括公路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公路业务应用平台、社会公众服务平台、外场及基础设施4个部分。建设步骤如下:

一是建设公路数据管理中心。全面梳理公路属性信息,建立公路信息资源梳理平台,整合、存储全局各业务系统的数据资源、业务信息,并通过大屏幕实时显示公路动态信息。

二是建设基础应用支撑平台。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GIS服务平台、电子签章系统等支撑组件工具。增加相应的服务器、磁盘阵列等存储设备,通过租用电信专线,建设市局与各县(市、郊)局、养护站、超限检测站之间的内部局域网,确保各单位之间信息共享,并建成无线集群通信系统,保障指挥中心与现场人员通信畅通。

三是建设外场及配套设施。在固定治超站安装高清镜头,强化现场监管职能。在路政执法车、养护巡查车内安装 P DA 无线图像传输终端设备,并在重要路段安装可变情报板(LED电子屏)、远程高清视频监控设备,确保信息采集及时。四是建设综合管理系统。

基本建成了“一个中心、两大支撑、十四大应用”,各应用功能都可通过大屏幕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方便现场查看、处置,大大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今年3月,全省公路信息化建设工作现场会在该局召开,推广该局数字公路建设经验。

二、数字公路系统的主要作用

通过半年来的实践,该局数字公路系统具有以下作用。

一是提高路网管理水平。通过实景三维可视化(MMS)平台,将路面、隧道、桥梁、站房、涵洞等设施数据,采集到公路 GIS数据库中,并以实景影像的方式,显示在计算机或监控室屏幕上。这样,既能快速、准确了解路网情况,又能提高管理水平、决策速度。

二是提升服务出行能力。通过31处公路视频,10台路政、养护流动巡查车,13 名专职信息采集员,实时采集公路通行状况,加强了对重点路段的动态监测,并通过10 余块可变情报板、电台交通频道、局门户网站等载体,及时向社会公布路况信息,大大提高了服务公众出行能力。

三是增强应急抢险能力。建立了统一指挥、统一调度的应急指挥中心。通过GIS 系统,可远程精确计算水毁、塌方规模,并通过路政巡查车辆、养护巡查车辆的视频回传、G P S 定位、数字集群对讲设备,能及时指挥、调配抢险人员、机械、物资,增强应急抢险能力。

四是强化项目管理水平。通过现场监控设备,可随时掌握沥青拌和场的材料配比、温度、出料等情况,了解施工进度。目前,该局对工程招投标、投资控制、质量安全、合同管理等流程都实现了计算机程序化、规范化管理,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水平。五是加大执法监督力度。路政执法从立案到结案实现了全程电子化,行政许可、路政案件赔(补)费减免,采取电子签章,实行网上审批,规范了自由裁量权。对超限检测站、流动执法车,实行了全程录像和卫星定位,加大了执法监管。

三、数字公路系统的建设体会

数字公路建设是一个全新课题。通过两年来的建设,我们有以下几点体会:一是领导重视,支持有力。各级领导的重视与关怀是株洲数字公路建设的强大动力。省厅、省局领导多次亲临项目现场观摩指导,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株洲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项目建设,市电子政务办多次亲临现场指导,并将数字公路建设纳入智慧株洲建设体系。该局成立了数字公路建设领导小组,先后10多次召开会议,在建养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优先保障了数字公路建设资金。

二是高端定位,循序渐进。立项之初,该局就明确了适度超前,国内领先的项目开发定位。领导小组先后赴宁波、北京、武汉、广州等数字公路建设前沿地区,了解公路信息化建设情况。通过反复遴选,确定中科院软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立得空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合作伙伴。这两家公司既有成功开发的经验,又有雄厚的实力,更在项目总集成、综合管理系统、移动测量及实景三维GIS 领域具有国际国内领先优势。通过多次沟通,拟定了数字公路项目的整体框架、实施方案,并确保了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准。

三是注重实用,贴近实际。公路信息化建设的成败,取决于是否具有实用价值。该局与合作单位从选择项目方案、配置硬件设施、取舍应用功能等,都进行了充分沟通和衔接。该系统建成后,突出了日常巡查管理、统计与分析、应急处置、路况与行政执法实时监控等应用特色,成效显著。

四是上下联动,长远规划。为确保数字公路系统得到广泛应用,局党委适时修订了对二级单位、机关科室的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把数字公路应用纳入考核指标。建立了市、县两级信息采集、报送队伍,全局共配备2 3 名信息技术管理员,建立了常态化的信息管理工作机制。同时,该局从长计议,统一规划IP地址、域名、路由协议、硬件选型、数据库建设及软件开发等,便于系统的后期维护和二次开发,并预留了与省市有关单位数据库的共享接口。目前已实现与省厅交调数据共享互联。

篇2:株洲:加快数字公路建设 提升公路管理水平

努力提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水平

眉县人民政府

(2010年4月)

眉县总面积863平方公里,辖9镇1乡,123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近年来,在省市交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县共完成投资3亿多元,新建通村公路180条791公里,实施县乡公路改扩建工程171公里,提前三年实现了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的目标,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了1080公里,公路交通面貌显著改善,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为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2007年,我县按照“建、管、养”一体化和“有路必养、养必优良”的要求,全面实施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通过三年来的努力,全县1080公里农村公路全部实现了列养,农村公路好路率达到了84%,为全县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方面,我们重点抓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胆改革,落实责任,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新体制 2007年底,根据《陕西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要求,我县先后制定下发了《眉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通知》,对县政府、交通部门、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在公路养护中的职责作了明确界定。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始终以落实各级责任为重点,不断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一是落实 1

县政府责任。县政府按照精干高效的原则,在原县公路管理站的基础上组建了县农村公路管理站,由过去的差额事业单位转为全额事业单位。同时,严格按照标准,每年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纳入财政预算,足额拨付。二是落实交通部门职责。县交通局全面负责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指导和监督。县农村公路管理站负责全县农村公路日常管理工作,组织进行养护工程招投标、发包、检查、验收、考核和路政执法管理。县农村公路养护中心按照公路养护的有关质量标准和要求,具体承担县、乡道公路的日常养护任务,实行企业化运作。三是落实乡镇政府责任。各乡镇政府主要负责本乡镇村道养护管理的监督、检查、考核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农村公路管理所,机构编制、办公设施、经费预算全部到位。四是落实村委会责任。明确了各村委会为村道养护的责任主体,具体负责落实养护人员和养护方式,做好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同时,针对部分路段企业厂矿较多,车流量大等具体问题,鼓励企业出资领养公路,目前,全县已有4户企业领养通村公路4条17公里,较好地解决了部分重点路段养护管理难度大的现实问题。目前,全县已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公路,级级有人管,路路有人养的工作机制。

二、典型引路,示范带动,推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

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示范路创建为抓手,带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整体迈上了新的台阶。交通部门按照绿化、净化、美化的原则,制定了示范路创建标准。县政府年初向每个乡镇下达2-3条示范路创建任务,纳入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

县财政每年拿出100多万元,对通过验收达标的示范路,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一定补助,极大地调动了乡镇工作的积极性。目前全县已建成胡汤路、新蒲路等高标准农村示范路88条270多公里,为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树立了典型和样板。通过示范路建设,既达到了美观的效果,又起到了安保、畅通的作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赞誉。

三、突出重点,主攻难点,不断开创村道管养新局面

村道养护资金不足、养护难度大、公路破坏严重,是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难点。近年来,我们始终把村道管养作为重中之重,创新思路,多措并举,努力破解村道管理养护难题。一是整合资金,提高养护人员待遇。整合农村公益岗位,将123个行政村养护人员全部纳入农村公益岗位享受补贴。同时,将征收的农村每人每年6元的卫生费用于养护人员补贴,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养护人员待遇,调动了养护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按照“畅、洁、绿、美、安”的要求,在每年的4月——5月、10月——11月,集中开展以路面三堆、路肩培臵、路边杂草为重点的农村公路养护集中综合整治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是加强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超限超载车辆是破坏公路建设成果的直接“杀手”,已经成为影响农村公路持续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我们一方面是结合养护工作,在乡镇政府、村委会和沿线群众中采取聘请路政信息员的方式,一旦发现大型超限超载车辆通过时,由信息员及时向县农村公路管理站报告,迅速处臵。同时,鼓励各村结合情况,在村道设臵限高门、限宽墩等,严禁大型超限超载车辆通过,杜绝因超载而引起的交通事故。另一方面是整合力量,实行交警、路

政联合执法,集中整治,严管重罚。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使村道管养步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达到了养必优良的效果。

近年来,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中,我们感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关系到农民群众的生产财产安全,关系到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一定要领导重视,落实经费,加强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公路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才能确保农村公路“畅、结、绿、美”,为广大农民群众真正地架起一条条安全路、致富路。

一是领导重视是前提。干任何工作,只有各级在认识上形成共识,领导高度重视,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抓出实效。2007年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以来,我们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把它作为新时期交通工作重中之重,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按照“公路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思路,确立了抓农村公路管养就是抓发展的理念。每年县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听取一次工作汇报。县政府分管领导每季度对全县农村公路管养情况检查一遍。县人大、县政协坚持定期组织代表、委员视察督查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每年交通工作会上,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重点宣传、重点安排。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流动现场会和座谈会,分析问题,议定措施,探讨提高。同时,强化公路管理养护宣传教育。结合每年的“五五”普法活动,深入乡镇、村组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陕

西省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公路路政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努力在广大群众中形成知法、懂法、爱路、护路的良好氛围。通过这些措施,全县上下对抓农村公路管养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形成了共识,举县一致抓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氛围已经形成。

二是资金落实是关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量大,资金需求多,只有落实资金,才能推动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县财力十分紧张,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6453万元,仅是一个吃饭财政。但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经费方面,县政府始终做到足额预算。从2007年开始,按照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3500元,村道1000元的标准,县财政每年列支150万元作为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费,足额按时拨付。财政资金的足额投入,有力地保障了全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2009年,先后投资142万元,集中对全县42条105公里通村公路的水沟、路肩、边坡、减速带等进行了集中整治。投入248万元,对通村公路出现的断板、路基沉陷、路面起砂等公路病害进行了及时工程处理,确保了通村公路的通行能力。

三是严格奖惩是保障。一套完善的奖惩体系是推动工作良性发展的重要保障,奖优罚劣可以激励人、鞭策人,能够形成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局面。近年来,我们积极探索,不断健全完善考核奖惩机制。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乡镇和有关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根据交通工作重点的转移,逐步提高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在乡镇目标责任制考核交通方面的分值。按照路基、路面、排水设施、公路绿化、养护员出勤、路

政管理等八个方面的内容,出台了《眉县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办法》和《眉县村级公路养护管理检查考核办法》。各乡镇对各村通村公路管理实行月考核制度,考核结果作为各村年终公路养护考核的主要依据,与养护经费挂勾。县农村公路管理站对各乡镇和养护中心负责的县、乡、村道每月检查一次,每季度考核一次,将检查考核情况报县政府,并下发通报。县交通局、公路站、督查督办室、考核办不定期对各乡镇通村公路管理养护情况进行明查暗访,将明查暗访情况纳入乡镇年终考核。年终,县政府根据考核结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扎实、成绩突出的乡镇,进行表彰奖励,并在交通项目上予以倾斜。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滞后的乡镇,第二取消交通方面的建设工程。目前,已初步形成以考核促工作落实,用实绩保建设任务的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的良性运行。

篇3:株洲:加快数字公路建设 提升公路管理水平

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意义及现状

现阶段, 因为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我国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加之信息化所涉及到的知识范围较广, 所以人们对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具体概念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 这样就让不同的人对于档案信息化的理解有着不同的观点。不过很大一部分学者认为档案信息化主要指的是我们在进行档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 运用各种现代化的信息技术, 对于档案信息中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与管理, 进而使其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不断增强档案资源的价值。虽然这样来阐述档案信息化并不是非常全面, 但是它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说到底就是把计算机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运用到档案管理工作中去, 进而帮助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

我国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一般包含了以下内容:首先是档案信息资源的数字化管理, 它是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前提条件。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时, 只有运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才能够有效地实现信息化管理目标, 进而提高档案信息管理的信息量。另外, 利用数字化的管理方式具有容易保存、备份的优势, 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其次是要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网络化的目标, 这样有助于档案资源的共享, 同时档案管理工作者在进行网络化管理的过程中一般都是运用局域网来实现的, 这也能够确保很多重要的资源不会丢失, 有助于保证档案信息资源的全面性;最后是档案信息资源的一体化, 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了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因此, 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不但有助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 同时还为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目前, 档案管理事业的发展依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速度存在一定的差距, 我国很多机关事业单位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管理工作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还有很多问题在阻碍着我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脚步。比如说管理层不重视, 内部管理工作无法有效开展, 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缺少专门的档案管理机构, 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呈现出混乱的局面。

二、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 增强档案信息的管理水平。

现阶段, 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已经越来越普及,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推动了档案管理工作从技术建设转型为信息化建设的目标。随着计算机管理软件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现代档案管理工作中, 也为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带来了强大的推力。所以我们可以建立起单位档案部门单独的局域网络, 同时购置计算机、扫描仪、刻录机等现代化设备, 让这些设备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电子文件也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 如何确保电子档案的安全性成为了档案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问题。国家档案部门已经在2002年颁布实施的档案实施纲要中对电子档案的管理工作要求提出了确切的规定。信息化建设一般来说是依靠相关的档案管理软件, 而电子文件则应该是档案软件管理的对象, 因此我们要科学的选择档案管理软件, 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也能够很好的实现电子档案资源的高效利用, 通过对档案管理软件的开发整合最终形成重要的电子信息积累, 形成重要的社会经济文化财富。

(二) 加快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

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应该是档案信息资源的建设, 通常而言我们应该事先建立起针对于传统文书纸质档案的管理体系, 再对传统纸质档案资源展开数字化转换工作, 数字化转换一般分为三种:其一是目录数据的管理和检索;其二是全文数据的管理和检索;其三是多媒体数据的管理和检索。

在对计算机软硬件设施以及其他网络设备进行配置的过程中, 要优先选择成熟适用的技术手段, 档案管理软件除了能够做好业务管理、事务管理以及档案资源的利用, 还必须要和信息数据系统有机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从而形成从信息录入到管理再到加工输出全程的应用。

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能够有效实现档案资源的海量存储, 同时利用计算机的检阅功能还能够很好地解决纸质档案容易老化以及人为损害的情况。信息技术的充分运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档案资源的远距离共享和传输, 从而让档案资源能够无障碍地互通。

(三) 做好基础工作推进档案信息化进程。

从过去的纸质档案文件过度到现代化的信息档案资源还需要一个长期性的过程。说到底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机关事业单位的各项活动, 档案部门对单位在各项活动中的记录文件与材料进行科学的收集、归纳、存档, 并对单位的各项决策起到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确保信息档案资源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特别是电子材料的归档时, 必须要做好标引工作, 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数据标准, 统一对电子材料进行著录。另外, 对于过去的一些纸质档案我们不能随意的堆放, 在其数字化之后要及时的处理, 对原有的纸质档案统一进行分类编号并统一保存, 避免损坏和丢失。

(四) 做好档案网络安全与文档保密工作。

做好档案网络安全和文档保密工作是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档案的信息化建设在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 档案资源的安全隐患也有所增加, 由于部分档案信息直接关系到单位的机密, 影响着单位的发展, 因此作为管理人员必须要高度重视信息档案的安全工作。随着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推进, 我们也应该加强档案部门计算机和信息设备的管理工作, 有关于涉及机密的信息设备必须要保证其符合保密标准, 用于处理涉及密信息材料的计算机及其他设备要设置密码, 同时指派专人使用且禁止上互联网。为了避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泄露机密,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及职业道德培训工作, 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加以约束。

综上所述, 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不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同时也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一个很大的发展空间, 充分保证了档案资源的全面性、完整性及其利用价值, 对于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也会发现档案信息化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 这些问题会对档案信息化建设产生很大的影响, 同时还会大大降低档案资源的质量。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 加大管理力度, 做好相关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 如此一来才能够确保档案信息化建设顺利有效地开展。

参考文献

[1]赵玉芬.浅谈档案信息化建设[J].黑龙江档案.2013 (02) .

[2]杜锁平.浅议新时期档案信息化建设[J].山西档案.2013 (S1) .

篇4:株洲:加快数字公路建设 提升公路管理水平

【关键词】加快 企业会计信息化 会计管理

1. 会计信息化概念及特征

会计信息化是信息化技术应用于会计行业的成果,是专业会计知识与计算机有效结合的产物,是将会计信息用计算机和网络来进行收集、管理的有效手段,利用信息传输迅速的特点,将会计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其特征表现上具有信息化、开放性、智能性、多维性等特征。

信息化:以管理思想、模式和现代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传输、存储、应用等过程。会计信息化涉及会计基本理论、相应的会计专业技能、会计管理应用等所有会计领域。

开放性:互联网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会计信息化之后与互联网实现了有效的结合,在信息资源上实现了有效的共享,信息的需求者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有效的会计信息资料,这种方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会计信息的查询及适用性,有效的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使用效率。

智能性: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人机交互的“智能型”系统,能够提供智能化服务,使用者通过系统使会计业务自动化处理,并且把信息资源共享,还能够提供实时的会计信息报告。并且还能够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环境重构会计模型。

多维性:在传统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中,信息处理能力有一定的限制,很多情况无法对信息进行存储和处理,在现代信息社会,可以用计算机把会计系统和其他系统集成在一起,这样可以保证业务发生时,各个环节数据数据资源的共享,还可以存储多维业务信息。

2. 企业会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1 企业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足,缺乏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规划。

许多企业的领导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到位,不了解企业管理和会计信息化系统之间的关系,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性,没有认识到实施会计信息化对改善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意义。

2.2 企业缺乏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低。

自1993年以来,我国的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正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对相应的会计人员、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提高了。会计信息化是现代会计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既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一定会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相关的计算机、财务软件的操作以及相关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知识。因此,会计信息化复合型人才的缺乏是制约我国企业会计信息化发展的关键问题。财会人员多数仅懂得业务技术,对计算机软硬件知识了解甚少。

2.3 安全性缺乏保障。

我国会计信息化的数据安全保密性不高。数据的保密工作不够正规,一些数据的查询、删除、改变不需要经过任何手续,也没有专人把握,电脑中毒率增高,以至于系统崩溃。损失率极高,这为一些有意破坏工作,以谋私利者提供了可趁机制。一旦出现故障,恢复效果和恢复成功率难以保障。

3. 加快企业会计信息化建设 全面提升会计管理水平

3.1 提高企业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水平,科学制订会计信息化发展规划。

建立会计信息化理念,提高管理层对会计信息化的认识加强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教育,进一步转变观念。通过宣传、培训、参观学习等多种手段,转变企业管理层的思想观念,促使他们提高会计信息化建设对企业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企业主要领导必须对会计信息化重要性和迫切性有深刻的认识,认识到会计信息化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企业管理信息化的目的是要把企业的管理思想融入到系统中,企业应清楚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整体思路,把握住信息化系统的管理思想,摸清企业现有管理模式下企业管理的瓶颈和存在的问题,明确今后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并对预期的新的管理体系要有清晰的认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加以实施。

3.2 加大会计信息化培训力度,加快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会计信息化应用水平。

会计信息化人才的水平提高,责任心增强有助于提高运行质量,所以对人才水平的提高至关重要,除了定期进行培训外更要做好待遇,福利,及责任心的强调工作,从综合方面加强人才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不能仅仅使用压迫、惩罚的措施。培养的目的是通过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对员工的知识素养、创新能力进行翻新,巩固,对已熟练的工作进行再次培养,建立起一支团结一致、高效保质的工作团队。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人员对信息化总趋势的适应能力。此外企业要将眼界放高,不但是适应现在状况,还要有国际化世界化的目标需求,加强信息化人员的培养力度,将会计信息化工作作为企业主业来对待,推动会计信息化向着最深最远的方向发展。

3.3 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推进财务业务一体化。

企业会计信息化的建设应当从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高度出发,立足于企业整体定位其发展方向。要积极稳妥推进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工作,即应用统一的计算机财务管理软件,实现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一体化,发挥会计的控制职能和决策职能。企业信息化包含会计信息化的发展,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是企业信息化在会计方面发展的体现,没有企业信息化的发展就没有会计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要加快企业信息化速度,实现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有效连接,推进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3.4 加强会计信息化安全防范措施,建立健全会计信息化管理制度。

自从会计信息化实行以来,由于高度集中的数据完全依赖计算机来处理,这就对会计信息化的保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应加强信息化技术方面的研究力度来支持会计信息化的发展。

在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进程中,应建立严格的信息岗位责任制,加强信息化系统的安全防范,嚴格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尽最大可能的减轻信息化所带来的风险危害。

3.5 建立会计活动控制制度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对更加依赖于计算机对会计信息的数据的提供,这就需要加强严格的控制制度,以保证计算机得出来的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传统的控制手段只是在事后的审计中发现问题,然后采取补救措施,现在信息化的应用,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来说,应该从更广泛的意义来进行控制活动,要提前预防,会计活动过程中要进行控制,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

结束语

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会计信息化方法的科学性、快速性确实对企业发展和对数据要求方面提供了确切、实际、迅速的服务,更提高了整个企业的运行效率。会计信息化从根本上提升了会计工作的质量,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扩大我们的可控制因素范围,最大程度地实现会计信息化的实效性,从而更好的为经济发展服务。

篇5:公路试验检测管理水平提升策略

1 工程试验检测的作用和现实意义

公路工程进行适当的试验和必要的检测是管理工程施工技术工作中不可或缺一个环节。这既是保证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规范作业的技术性标准, 也是工程竣工评定工程是否达到质量标准的关键依据。对工程进行必要的试验和检测工作既能在科学上运用定量的方法快速准确的判断出所选用的各种材料和工程构件的性能是否符合工程质量标准, 也能判定出其是否符合企业最低成本要求, 是否符合国家安全及环保标准。另外, 对公路工程进行适当的试验和必要的检测对于节约工程成本、提高工程施工速度、加大工程质量管理、规范工程施工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公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作为蓬勃发展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不仅仅只是从基本理论上对试验检测进行了讲解, 更是把实际检测操作技能与公路工程的一些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为设计工程基本参数、保证工程规范、评定施工质量和工程后期维护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提高公路施工试验检测管理水平的方法和建议

2.1 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从工程试验检测工作制度的规范程度上来看, 工作制度的规范性和执行力度的贯彻性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的管理能力。这势必会影响到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质量检测工作是否成功。为了能够提高质量检测合格率, 满足国家和企业对质量管理的全面性要求, 企业质量管理部门应对一切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情况进行一定的预测和预防。对于一个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来说拥有高度的试验室管理制度、专业的试验设备管理和维护制度、标准的物质单位计量制度、规范的试验样品检测管理制度以及准确的检测分析总结制度是相当重要的。

2.2 工程试验检测人员工作的合理分配

从工程试验检测人员的工作分配上来讲, 企业质量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主要包括企业行政策划人员, 部门检测技术性人员以及检测结果分析人员。首先应由企业行政策划人员根据检测结果分析人员提交的检测分析报告, 策划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其次由技术部负责人审核及下达给技术施行人员完成整个可行性的策划案。最后再由检测结果分析人员对本次工作结果做出一定的分析和效果总结。总而言之, 要想提高整个部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就需要整个部门所有的工作人员齐心协力, 团结协作并各自负责完成好相应的工作安排, 这样才能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 企业行政策划人员, 部门检测技术性人员以及检测结果分析人员还必须了解掌握国家机关、企业单位、部门机构在检测产品质量方面做出的相关政策以及相应的一些法律法规, 还应熟知国家工程技术一些相关专业标准和一些最常用的抽样检测理论。恰当的选用相关理论和标准有助于对产品作出最准确的检测和统计。企业质量管理人员应根据业务划分范围的不同来进行分配。

2.3 检测技术人员必须熟知相应的检测工作内容

企业质量管理部门除了根据各自分工的不同严格按照岗位要求来施行, 在保证检测达到一定的合格率做好相应的本职工作的同时, 部门负责试验的相关检测性技术人员还必须熟知相应的检测工作, 了解被检测目标和相应的检测工具的相关性质、使用范畴以及基本的使用方法。牢记自己所需检测相关项目的一些有关技术规范和标准性文件, 还应具备撰写相应检测流程、实时了解国内外先进的检测技术。综上所述, 从事质量检测的工程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实用技能才能够做到恰当的运用数理统计和传感器中的一些专业检测知识顺利完成各类检测工作。

2.4 质量管理检测人员需持证上岗

作为一名质量管理检测的工作人员, 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检测专业和相关知识的基础, 还必须通过国家和单位部门的专业培训考核。只有取得了相关从业资格证书的情况下方可正式上岗。即使获得正式工作资格证书的情况下, 员工也不得产生散漫和松懈的心理, 应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通过实践不断的积累相关经验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5 认真制定标准化可操作的工作流程

在检测试验之前工作人员通常会有一些关于检测项目的原始数据, 这些数据为整个检测工作提供了便利和依据, 任何人不得随意改动。进行试验后取得的结果数据和分析记录也必须清晰完整, 在检测结果分析结束之时必须和原始数据存放在一起, 以便于上级领导和其他工作人员或自己的后期查看。从拟定试验、检测工作规范性文件来看, 在一些新进员工经过一些简单的职前上岗培训, 不能很好的胜任这份工作。所以在对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工作的过程当中, 必须认真制定标准细致性性的文件, 让工作人员对每一道工序和每一步工艺进行严格而细致的全方位检查, 务必确保在检测工作中不出现任何的死角和失误。

结束语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 国家对各地公路施工技术等级的要求也在不断加大, 政府和企业施工单位都意识到质量检查必须严格执行。但是在众多的建筑行业中仍有一些不具备进行质量检测和安全检测的违法施工情况, 这就造成了现代建筑事故的不断发生。对此政府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杜绝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总之, 如果企业想要减少工程周期和降低工程成本, 就必须重视工程质量检测工作, 时刻把质量作为企业的生命。

参考文献

[1]孙业军, 杨照凤.试验检测是提高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途径[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8, 14.

[2]张玉梅.公路试验检测管理水平提升策略[J].交通世界 (运输.车辆) , 2012, 7.

[3]冯敏.浅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的重要性[J].青海科技, 2011, 3.

[4]朱德宏, 周小群.谈如何做好公路工程施工的试验检测工作[J].科技信息, 2007, 6.

[5]何华丽.浅谈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存在问题与加强措施[J].科技风, 2009, 24.

[6]植豪文, 吴林林.对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几点思考[J].科学之友, 2010, 6.

篇6:公路路政管理水平提升路径探索

关键词:公路;路政管理;水平;路径

公路通,百业兴。公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是我国重要的交通网络形式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公路运营效果决定了公路沿线与周边城市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驾驶安全。而路政管理工作是我国公路部门“建、养、管”三大职能之一。在路政管理工作中,国家的行政职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关系国计民生,对国家公路事业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必须立足现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探析路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路径,促进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向前发展。

一、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概述

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主要职责是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保护公路的路产路权。近十年来,我国公路路政管理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具体表现为:①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公路法律法规体系,执法程序趋向正规化与系统化;②公路路政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公民爱路护路的意识增强了,公路维护、养护有效『生提高,增强了公路的使用寿命与安全性,充分发挥了公路的社会职能。虽然在过去十年我国公路路政已经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严重阻碍了公路路政管理效率的提升。

二、当前公路路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单一

当前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部门是隶属于各省市的公路局。公路路政管理的模式是采用事业型的管理模式。公路路政管理在管理模式、管理措施、工作思路与内部制度等方面存在明显的计划经济的痕迹。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明显滞后于当前社会经济的发展,机构机制的不健全、臃肿,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员工的工作责任感。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公路路政管理普遍存在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现象。众所周知,我国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是根基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而实施的。而这一方面缺少健全的法律法规,导致公路路政管理存在风险,不利于公路事业的正常运行。

(三)公路超限超载

公路超限超载也是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是因为许多车主受到巨大的经济利益诱惑驱使,他们试图通过非法途径与公路管理者达成一致,攫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这从侧面突出了执法不严。同时,一部分公路执法人员的素质不过关,让不法行为趁机而入。集中表现为公路货车超限。而公路长期运载力超限,会极大地减少公路的使用寿命,不利于公路的正常运行。

三、提升公路路政管理工作的水平路径

(一)优化路政管理模式

公路路政管理部门应该明确权责,统一领导,形成良好的工作模式。首先应该科学划分行政部门与经营管理部门的权责,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能,从而进行有效预防,减少因为管理模式落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需要科学、系统的法律管理体系,完善立法,公正执法。同时工作人员也要正规执法,加强法律制度的宣传,进一步扩大覆盖面,普及法律意识,保证执法管理的科学实施。当然人民群众也要给予必要的配合。从而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想要顺利地实现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需要依靠立法者、执法者与人民群众的集体配合。首先,公路路政管理要学习相关的法律知识与路政管理法规,积极参加各交通部门举办的培训班,掌握一定的业务知识,增强自身的执法能力。其次,路政人员必须依法行政,遵循《交通行政执法职业道德基本规范》、《路政员守则》,按照规定着装,佩戴执法证件,使用文明用语,自觉树立党的权威。同时,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人民大众的法律意识进行普及,增强人们大众的爱路护路意识,这样才能够促进执法工作的规范、顺利进行。

(三)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当今社会是人本社会。国家发挥社会职能的一切目的是为了人民。显然,公路路政管理也是这样。为了形成良好的公路运行机制,如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治超工作效率、形成治超长效机制、缓解治超对交通工作带来的负面影响。争取让公路治超工作在取得成绩、进一步巩固成果的基础上一个新的台阶。如在治超站安装高科技产品“超限车辆路面预警检测系统”,这一检测系统包含了车型识别系统、车牌抓拍系统、高速动态预警检测系统、低速计重检测系统、网络信息系统、无线通信设备等,是系统化的治超检测系统。现阶段在我国山东、河北、浙江等省份安装并使用了这一系统,这样就大大改善了公路货车超载超限的现象。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路政队伍

公路路政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与路政队伍的整体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打铁还需自身硬,针对当前公路路政管理队伍老化、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必须加强路政管理队伍的学习。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一方面,通过集体学习、专题研讨的形式,加强对路政管理理论知识的学习;另一方面,通过网络授课、跟班学习等形式,提高路政队伍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公路路政管理的“守护神”,促进公路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篇7:如何提升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水平

关键词: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策略

高速公路建设为新时期交通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当前已经历了二十多个发展年头。虽然在我国高速公路发展时期较短, 然而其进步速度却十分惊人。伴随现代化交通工具、通讯设施、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 高速公路核心效用价值越来越明显。然而其发展建设阶段中仍旧显现出一些不良问题。为此, 强化高速公路路政管理, 推进高速公路的持续快速发展, 全面契合大众对新时期现代交通的全面需求, 体现了重要意义。

1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现实状况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中, 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也呈现出一些欠缺与不足。首要问题在于法规体制没有完善健全。高速公路管理为遵循我国相关法规体制与规章制度开展的, 而当前制度规定覆盖面则较为狭窄。同时, 管理模式呈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其工作思路以及实践管理措施、内部管控体制均呈现出计划经济时期的特点, 较难激发员工主动积极性, 令其创造热情以及工作责任心被不良埋没。再者, 机构设置呈现出一定的冗余性, 相关管理机制则欠缺合理性。

高速公路管理通常应用一路两制工作模式。交通管理机构以及公安单位从属于各自系统, 因而会导致工作职能互相交叉, 无法做出快速高效的协商处理。再者, 两单位间工作职能没能清晰划分, 导致管理工作低效, 且投入经费成本较高。而工作人员则呈现出责任心有限, 在处理矛盾问题时相互推诿, 令一些事项呈现监管缺位的不良问题。

当前,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多为一队一车的管理巡逻模式, 欠缺较为先进的现代化管理设施。该类单纯通过人力核查巡逻的工作模式, 对于突发事件来讲, 则较难做到人人亲临现场进行快速处理。因此, 较多对路产以及路权形成破坏的案件之中, 肇事者逃脱的成功机率大大增加。有效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需要提升社会宣传综合力度, 方能扩充影响力、提升知名度, 获取大众全面认可。为此, 为全面做好路产路权维护, 保护国家利益, 令大众良好的收益, 应加大宣传管理, 全面激发高速公路应用及服务价值。只有加深理解, 给予路政管理有效支持, 方能真正的预防危险事件, 营造安全有序的公路环境, 推进高速公路事业的快速、安全、高效发展。由路政执法工作人员层面来讲, 其呈现出素质水平差异较大的问题, 进而导致对于案件的处理无法快速及时、合理妥当, 形成了执法较弱、管理底气欠缺, 力度不佳的问题。另外, 基于路政管理工作在较为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开展, 需要应对复杂的人群素质, 且必须同各区域政府单位沟通交流。因而会呈现出保护主义问题, 倘若不谨慎处理便会造成恶劣影响。当前, 路政管理监督机制仍旧需要继续的完善健全, 方能预防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便利为自身谋取利益, 违规管理、不遵循纪律规范, 无法有效的监督管控的不良问题。

2 强化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科学策略

2.1 优化路政管理模式、健全规章体制, 提升宣传力度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应做到权责分明, 通过统一领导管控, 形成良好的工作模式。应做好行政单位以及经营管理部门权责的科学划分, 明确工作职能, 进而有效的预防政策冲突, 降低事后负面影响。法律管理体制的科学履行, 需要立法、执法人以及群众的全面配合。为此,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工作者应以身作则, 依法行政。同时, 应强化法律制度宣传, 扩充覆盖面、细化管理内容, 通过良好的普法手法, 确保执法管理的科学实施。

2.2 做好巡查人员管控, 优化执法管理

高速公路路政巡查管理人员应强化素质建设, 有效预防技能欠缺、意识不强导致巡查漏洞问题。再者, 应科学利用当前资源, 提升主人翁意识, 优化综合素质, 提升实践管理效率。应确保高速公路不形成盲点以及空白区。特别是在引发突然事故阶段中, 应积极快速、主动的率先动作、快速反映, 降低不良影响作用, 令损害等级控制在合理范畴中。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执法工作人员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定期学习培训, 提升自身修为以及法律水平。应通过不断锻炼形成敏锐洞察力、综合分析力, 善于站在政治的高度, 着眼全局, 有效的维护大局, 捕捉社会现象, 对各类棘手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与处理。再者, 应全面掌握丰富的法律知识, 进而提升执法艺术性, 优化实践管理效果。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人员还应全面拓宽知识面, 不仅应精通法律知识, 同时应博览书籍, 有针对性的掌握社会学、行为学知识、知晓管理技能、精通心理学原理, 进而强化执法效能。实践工作中还应具备观察探究问题的综合技能, 进而良好的获取执法主动权利。执法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口才能力, 善于交际, 准确表达, 并明确语言文明规范, 进而提升服务水平。由于高速公路突发事件较多, 因此需要路政管理人员具有优良的心理素质, 方能处变不惊、坐怀不乱, 公平客观的看待问题, 不轻易动怒、丧失理解。即便是受到侮辱也不应冲动, 而应通过热情的服务、威严的执法、灵活的处理、庄重的待人处事、果断的判断分析、耐心的诱导、坚定的管控, 干练的应对、细腻的操作, 真正获取大众全面认可。

2.3 创建工作联络体制, 提升大众综合素养

高速公路线路较长、环节众多、覆盖面广泛, 进而增加了路政管理难度。为此应多方联系, 创建联络体制, 定期组织联络工作会议、通报各项执法管理状况, 并可聘请有关部门人员做专题讲座培训, 提升路政人员综合素质以及执法水平。另外, 应同高速交警创建共享资源、实时沟通、互通信息、全面合作的协防体制, 并签署联动协议, 优化查处管理效果。

为获取有效支持,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应扩充宣传力度, 提升大众综合素养。可借助扩音设施不断的在巡查阶段中循环播出, 并可向大众发放宣传材料。另外, 应严格执法, 有利惩处, 令大众形成爱护公路、保护公路、遵纪守法的交通行为意识, 进而真正的创建良好的公路路政管理环境, 推进高速公路事业的科学持续发展。

3 结语

总之, 路政管理任务艰巨、内容复杂, 只有以人为本, 针对实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制定科学有效的应对策略, 依法行政、从严执法、强化宣传、优质服务、实时沟通联络、创建联动机制, 方能提升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水平, 激发高速公路综合优势功能, 创设显著效益, 实现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范伟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魅力中国, 2010 (20) .

[2]陈常科, 宋百亮, 韩洁.浅谈高速公路路政管理及加强管理的措施[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2) .

篇8:株洲:加快数字公路建设 提升公路管理水平

一、开展整治干部作风建设,是加快实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需要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江西,在新时代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经济腾飞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当前全省上下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加快发展与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各级干部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管理者、组织者和服务者,在很大程度上干部作风是发展环境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干部作风能凝聚人心、煥发斗志,激发和汇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巨大发展合力。

江西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干部作风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近年来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和机关效能年、创业服务年、发展提升年主题活动,全省干部作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开展整治干部作风建设活动,是我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和发展环境建设做法的延续,各级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关系到干部队伍特别是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关系到省党代会的重大部署能否切实落实、宏伟蓝图能否变为现实。

二、开展整治干部作风建设,有利于提升我省高速公路思想政治水平

开展整治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工作作风上的庸、懒、散问题。庸、懒、散现象是影响发展环境、阻碍事业发展的痼疾,是干部队伍精神懈怠、能力不足的表现。解决庸、懒、散问题,需大力弘扬与时俱进、奋发有为的思想作风,保持昂扬向上、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

开展整治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领导作风上的假、浮、蛮问题。假、浮、蛮现象是干部脱离群众的表现,与党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背道而驰。解决假、浮、蛮问题,需弘扬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作风,弘扬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作风,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真正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带动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开展整治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着力解决为政不廉的私、奢、贪问题。私、奢、贪现象与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格格不入。解决私、奢、贪问题,就要严肃处理少数干部利用职权为亲友谋求不正当利益等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制止少数干部搞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错误做法,严肃查处少数干部违反廉洁自律有关规定和相关违法违纪行为。

三、多措并举,大力提升我省高速公路思想政治水平

1、加大教育力度。各级交通主管机构尤其是高速公路管理机构要把加强机关干部和公职人员的学习教育摆在突出位置,贯穿作风建设的始终。教育和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增强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车主服务的意识;教育和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努力践行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把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列入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从思想上夯实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建设的基础。

2、加强组织领导。各级高速公路管理单位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协调。加强对干部作风和发展环境建设的舆论宣传,大力弘扬先进典型、抨击歪风邪气,营造强大声势和浓厚氛围,形成以服务发展为荣、破坏发展为耻的社会价值导向,在全省上下进一步形成共谋发展、共促发展的强大合力。

3、加强重点岗位管理。要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有关从严管理和监督党员干部的规定,建立健全干部全方位管理监督体系。全面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坚持把风险岗位廉洁自律和勤政为民要求纳入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做到廉能管理与业务工作有效融合。围绕规范岗位廉能管理,抓好理清岗位权限、排查岗位风险、规范业务流程、推进风险防控、实行风险预警等措施落实,推进业务工作流程的再造、简化和创新,形成风险岗位廉能管理长效机制。要建立工作推进机制、信息沟通机制、检查考核机制,确保风险岗位廉能管理有效推进。

4、严格监督检查。要把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切实加强对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作风的督促检查。拓宽群众监督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作用,建立健全群众评议评价干部机制,形成促进干部作风建设和优化发展环境的监督合力。对导致歪风邪气盛行、发展环境恶化,或屡屡发生影响高速公路形象的案件、造成重大恶劣影响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进行问责。

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应常抓不懈,只有坚持多管齐下,推进改革创新,才能确保上述各项措施落到实处,才能保持我省高速公路又快又好发展的喜人形势。

篇9:株洲:加快数字公路建设 提升公路管理水平

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是在1988年, 时至至今, 我国的高速公路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历史。回顾20年来, 我国交通的日新月异, 可谓是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也可称为是一种举世瞩目的奇迹, 中国交通跟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是一致的, 都是迅猛的。截至2012年年底, 我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9. 6万千米, 已经超越了美国的9.2万千米, 居世界第一。到“十二五”末, 按照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目标, 总规模约8.5万千米的“7918”国家高速路网, 将基本建成。届时加上地方的高速公路, 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12万千米左右。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的骄子, 已成为衡量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2012年7月24日, 为进一步提升收费公路通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方便群众快捷出行, 交通运输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监察部、国务院纠风办制定了《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实施方案》, 这一方案的实施, 既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惠民政策, 也对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 1 路政管理模式存在政企不分, 权责不明的问题

政企不分、权责不明的问题主要是源于我国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机构将部分的公路经营权转交给了相关企业, 而本身这些路政管理机构是事业编制的部门, 这样就造成了在责任和权力方面的不清晰, 特别是在面对交通中各种问题的时候, 常常由于两者的利益或者立场不一致而导致互不承担责任, 造成交通管理上的混乱现象。

2. 2 高速公路路政管理法制不健全, 执法力度不够

高速公路的路政管理水平必须要在法律的强制管理中才能有效的提高, 法律对于路政管理起着外在的强制和监督的作用,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 路政管理的法制建设也在不断的完善中, 但还不是不能赶上高速公路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存在很多的漏洞, 这样的话依法执行的力度就大大折扣。其次是群众的护路意识很淡薄, 部分群众完全不懂路政的相关法律法规, 这样就起不到监督作用。

2. 3 高速公路应急反应能力不足

如2012年中秋节是实行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首个通行日, 由于缺乏协调性、统一性、预见性, 导致了高速出现拥堵; 再如应对恶劣天气如雾霾、冰雪天气的措施不是很多, 恶劣天气封道, 就会使大批司乘人员长时间的滞留在收费广场, 而现在收费站一般都未建厕所和休息室, 不少乘客如厕只得“就地解决”, 这既不雅观, 也给安全出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同时, 也无法为一些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提供休息的场所和解决司乘用餐问题。

2. 4装备不完善, 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路政巡查人员有缺漏

当前高速公路的管理上缺乏必要的设备, 如路政巡逻车、勘测设备、现代化通信设备、急救用品及各种指示、警告、标志等, 设备不齐全就无法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督, 完善相关设备是提高路政管理水平的基础和前提。其次, 高速公路的车流量很大、车速快很容易造成事故, 这更需要管理人员有较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 不间断地进行路面的勘探或者是车辆的检查等。

2. 5 养护设备规模跟不上, 利用率低、专业化水平不高

高速公路作为使用频繁的交通设备需要专业的设备进行养护, 也正是由于其养护的特殊性, 要求也高, 使得养护设备的价格都相对昂贵, 往往因为养护的成本太高而跟不上高速公路养护的需要。此外, 具有养护设备的路段也没有进行频繁的养护, 养护设备的使用率是比较低的, 那么就存在养护设备买不起、用不起以及用不好的问题。最后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也不够高, 不能很好地使用设备进而进行有效的养护。

2. 6 交通收费的相关管理不科学

由于法制不健全等因素造成部分人员投机取巧, 出现乱收费现象, 收费管理系统不够完善和正规, 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计重设备准备性不够高, 往往出现误差; 假冒免征车辆较多, 不能正常的管理; 改装现象严重等; 收费站和服务区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 司乘出现有理投诉和无理投诉时有发生, 影响了高速公路的整体形象。

3 解决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中问题的对策

3. 1 完善高速公路路政管理的法律法规, 建立有效的执法体制和运行机制

作为高速公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路政管理是改善高速公路交通环境, 保护高速公路完好畅通的基础和保证。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建立职责明确、高效运作、执法规范、执法保障有力的高速公路路政执法体制, 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有效、稳定的运行, 明确管理主体, 赋予管理手段, 界定管理内容。

3. 2 加强队伍建设, 补充装备, 增强人员素质和执法能力

首先是要配备齐全的专用的路政巡逻车、勘测设备、现代化通信设备、急救用品及各种警告、指示、标志等, 设备的配置是保证高速公路正常运行的基础, 并能够及时纠正路政违章以及为路产路权案件的执法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其次是要不断提升路政工作人员素质, 特别是路政巡查人员, 保证不出现任何的疏漏, 同时也能够做好公路的养护工作。

3. 3 转变养护管理理念, 逐步实现管养分离

高速公路的日益发展以及通车里程的持续增加, 使得当前改革传统的公路养护制度已经很有必要。我们需要借鉴国外的管理经验, 积极研究和实践与当前发展相适应的公路养护机制和具体方式。实现管养分离的体制是当前所需, 这样不仅能够减轻路政部门的任务量还能实现高速公路养护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 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长久使用。

3. 4 优化高速公路的养护维修管理, 进一步加强区域性协作, 提高养护科技水平, 促进养护队伍更加专业化

可以采取区域性合作的方式, 来解决区域协作问题, 相邻省份可以按照区域的特点, 经过协商, 各自有所侧重, 区域协作、有偿使用、优势互补, 这就打破了管理上相对封闭的局面, 可以进一步提高养护专业化的水平。养护队伍要做到人员精干、技术全面、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 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种常规养护和应付各种突发事故的抢修工作。

3. 5 实行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标准化, 提升服务质量

要建立全国统一的高速公路运营服务与管理标准, 大力推进高速公路运营服务与管理标准化, 统一标准、统一规范, 建立科学规范的标准化体系, 打造高速公路服务与管理品牌。现在全国各高速涌现了大批公路“服务品牌”, 建立了相应的服务品牌考核机制, 提出了“三优 ( 优质服务、优美环境、优良秩序) 、三化 ( 服务过程程序化、服务管理规范化和服务质量标准化) ”建设标准, 迎来一辆车, 送走一片情, 司乘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3. 6 加大交通信息服务力度

建立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发布管理机制, 实现与交警、路政、养护等多部门的信息联动共享, 拓宽信息沟通传递渠道, 更好地服务于高速公路收费和运营管理工作;提升交通服务信息发布管理水平, 进一步规范交通调度指令下达、突发事件报送、投诉救援反馈等流程, 及时更新高速公路服务信息, 确保信息的准确性、时效性、严密性, 全面做好交通信息服务工作, 促进交通信息服务向标准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3. 7 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高速公路 “一卡通”

在全国范围内, 车辆上高速领卡, 下高速交费, 把通行费按照车辆行驶几个省, 每个省行驶的里程, 分配给各省的高速公路权益单位。高速公路跨省收费方式由前台人工结算转变为由后台联网计算机处理, 这既能保证高速公路的畅通, 又能降低高速公路收费成本。现在很多省收费站口应用了无人值守全自动发卡机, ETC联网一卡通在2015年除海南和西藏外, 也将实现异地充值, 网上充值, 异地消费, 这样可大幅提高收费站的通行效率, 降低车辆通过时间,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

3. 8 改进现在电子计重设备和绿通检验手段

①我国高速公路目前所使用的电子计重秤的系统非常的不完善, 由于计重的不确定性, 常常造成票款的流失和车辆拥堵。货车称重收费系统改成静态整车计重秤后, 可以有效地解决票款的流失和有效地解决在节假日高峰期拥堵的问题。②将现在的人工查验“绿通”车辆改为自动数字成像检测设备。这样可以由原来检测一辆车时间几分钟缩短为几秒时间, 为真正绿通车辆开辟了快速通道, 同时借助高科技射线成像技术, 间接实现用肉眼“看透”满载货物的绿色通道车辆, 生成有力证据, 杜绝纠纷发生, 使假绿通车辆不能蒙混过关。

3. 9 优化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

①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安全宣传。②针对不同高速公路路段的实际状况, 建立经常性的交通安全设施巡查制度,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从而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行整改。此外要健全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体系。③加强科技建设, 提高预警能力。要对高速公路通行条件采取实时监控, 对影响高速公路通行的安全隐患能及时发现和快速处置。其中包含及时掌握异常天气条件下高速公路通行状况, 在雾霾或大雨导致能见度降低和降雨、降雪及结冰导致路面摩阻系数下降的情况下, 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

参考文献

[1]杨苗健.高速公路运营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0.

上一篇:《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下一篇:年度读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