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怨》诗歌赏析

2024-05-14

《春怨》诗歌赏析(共14篇)

篇1:《春怨》诗歌赏析

《春怨》诗歌赏析

《春怨》

作者: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解】

1、辽西:东北辽宁省等地。

【韵译】

快赶走树上的黄莺,别让它在枝头长啼;

啼声会惊破我好梦……害我梦不到那辽西。

【评析】

在大量优美的唐诗中,金昌绪的《春怨》是特别脍炙人口、广为传诵的名篇之一。它取材单纯而含蕴丰富,意象生动而语言明快。引人入胜,耐人寻味,令人一读不忘,百读不厌。

此诗也叫《伊州歌》。这首诗写一个女子思念她远征在外的丈夫。诗中没有正面写她是如何思念,而是写她梦中去辽西和征夫相会。这就从另一个侧面把她的真挚深情有力地表达出来。但天明莺啼,将好梦惊醒,于是要赶去树上黄莺,“莫教枝上啼”希望把梦一直做下去。诗的春怨主题反映得十分生动活泼,同时含蓄而有余味。诗人落笔生花,写出了新意,试不言怨而独深。

一、二句写一位女子拍打树枝,意在赶走树上正啼鸣的黄莺;三、四句用“啼”字紧承前两句,运用顶针手法,点明赶走黄莺的原因:黄莺的啼鸣吵醒了这位女子与守边于辽西的丈夫团聚的美梦。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黄莺叫,春天到。黄莺婉转动人的啼叫声非但没有给这位思夫女子带来好心情,反而引起了她的愤怒,为什么?原来这位女子正在做着美梦,她正在梦中与她久别的丈夫团聚。无奈那可爱又可恼的黄莺太“不懂事”,搅了她的美梦。虽说“黄粱美梦——一场空”,但对这位过着“牛郎织女”般生活的女子来说,已是“老天有眼”、“皇恩浩荡”,非常难得了。黄莺,对此刻的这位女子来说,简直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点评】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金昌绪这首《春怨》诗,实际上是“闺怨”诗,他用当时的口语写成,通俗晓畅,琅琅上口,就是当今稍有一点文化的人也不难读懂(当然,理解的深度那又另当别论了)。如果你仅仅凭此认为这不是诗,这就大错而特错了!因为诗歌注重凝练固然不假,但诗歌还贵在曲折含蓄。可使人浮想联翩,透过文字表象去领会其深层意蕴,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读诗不精,理解不深,仅一管之见,但浮躁之心不减当年。偶有所得,总有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之病。即使贻笑大方,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此诗能流传千年而不衰,我认为大概就是因为它晓畅通俗、含意幽远而耐人咀嚼玩味的缘故吧!一般而论,诗歌借助形象来传神达意,因此,写诗读诗者都离不了形象思维。此诗也是这样,通过意象,我们懂得了闺中思妇那种思夫、念夫、盼夫早日归来的急切心情。但作者却不直接说出,而是运用逆向因果推理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出来。这就不得不让人拍案叫绝!

此诗文字少而容量大。全诗只有四句,作者开首便突兀地冒出了两句“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占了一半的篇幅,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为什么?原来是“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一般人仍然难以理解。这就要借助诗的标题了。标题是“春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正是青年男女成双成对,踏青春游的好时机。可天大亮了,处于深闺的少妇却独自一人迟迟未起,对一味啼叫搅人美梦的恼人黄莺能不产生幽怨之情吗?原来女主人公的丈夫不在家中,远在辽西戍边呢。这样,就扣住了“春怨”这一诗题。传统闺怨诗中的丈夫大多是为官经商或游学在外、眠花宿柳的浪荡子,而此诗中的`“丈夫”却是戍守辽西的爱国军人!他的形象远比上面所提的那些浪荡子弟高大多了!而思妇的形象也非一般眼界狭窄、儿女情长的思妇怨妇所能比拟的。这个思妇识大体、顾大局,她大概深深懂得,丈夫戍守边疆,为国忘家的行为是毋庸置疑的,她不能因儿女私情而拖住丈夫的后退!拖后腿之心固然不该生,但思夫盼夫乃人之常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这样日也思,夜也想,能睡得着觉吗?特别是夜深人静之时,那更是孤枕难眠呀!思夫夫不归,盼夫夫不回,探望吧,辽西千里迢迢,路途遥远。怎么办?那就梦中探夫吧!天将破晓,思妇好不容易进入梦乡,正兴致勃勃地走在探望丈夫的辽西路上。这好不晓事的黄莺儿居然像往常一样,习惯性地站立在思妇卧室窗外的枝头上卖弄歌喉,把思妇“探夫”的美梦给搅破了。诗中可以看出,思妇平时独守空闺孤寂无聊,以听黄莺儿唱歌来消愁解闷、打发时光(“黄莺儿”中的“儿”字带有亲昵口吻,这不难看出思妇平时并不讨厌黄莺;再说,有黄莺的歌声相伴总比孤寂的一个人冥思苦想好呀),可这次不同了,探夫的美梦被这不分时间、不择地点、不解苦闷人儿心事的黄莺儿搅破了,怎不叫人沮丧?于是,思妇顺手捡起一件物件朝这鸣叫不得时候的黄莺打去!看似离奇的举动,实则出于人之至情;既出意表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这样的安排,这样的构思,远比味同嚼蜡的直白叙述自然要强过百倍!多么委婉!多么含蓄!又多么耐人寻味呀!

此诗虽只四句,但环环因果相扣:“打起黄莺儿”是“果”,“莫叫枝上啼”是“因”;“啼时惊妾梦”是“因”,“不得到辽西”是“果”。同时,“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两句行为(实),和“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两句意念(虚),又构成因果关系。

因此,此诗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篇2:《春怨》诗歌赏析

作者:郑 朝代:唐 体裁:五律 春朝物候妍,愁妇镜台前。风吹数蝶乱,露洗百花鲜。

试出褰罗幌,还来著锦筵。曲中愁夜夜,楼上别年年。

篇3:《春怨》三种英译本对比赏析

【关键词】《春怨》 传神 达意

一、引言

唐代是中国诗歌的盛世,诗人百出,佳作更是让人应接不暇。金昌绪只以一首《春怨》传世。这是一首五绝小诗,语言简练,从题目就可猜其意。自19世纪末,就不断有人将其翻译为英文。近年来,又有不少人研究分析它的英译本。本文选取弗莱彻,宾纳和许渊冲的英译本,按照“传神达意”的标准,将分别从字词达意,句、篇达意,形似和神似全面地展开评析。

二、《春怨》及译本作者简介

据《全唐诗》记载,《春怨》又名《伊州歌》,只知作者姓名及何方人,身平事迹均不详。原诗为:“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醒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这首小诗内容很简单,讲述了一个女子因怀念从军辽西的丈夫而埋怨打扰自己梦境的黄莺。这也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兵役制度,害的家人分离,亲人不得相见。诗歌是借一个平常女子之口来表达深受兵役之苦的广大劳动人民的不满情绪。

《春怨》的英译本有十多个,其中大多为名家翻译。本文选择了三个具有代表性的译文,分别为弗莱彻,宾纳和许渊冲的译本。三个译文如下:

译文一:

Oh, 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My lover smiled to me.

(A Lovers Dream, Fletcher )

译文二 :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xi To join him there, they wakened her.

(A Spring Sign, Witter Bynner)

译文三: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Far off on the frontier.

(A Complaint Spring, 许渊冲)

弗莱彻(1879-1933),英国外交家和翻译家。他继承了理雅各和翟理斯以格律体翻译汉诗的传统,是英美格律体译诗的代表翻译家之一,在汉诗英译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主要作品为《汉诗精华》。宾纳(1881-1968),现代美国著名作家、诗人和学者,学识渊博,代表作为《群玉山头》。其译作特点是摒弃格律体以散体译诗。许渊冲是我国著名的诗歌翻译家,提出了著名的诗歌翻译三美原则,即“音美,形美,意美”。

三、从“传神达意”分析译本

根据汪蓉培教授,“传神达意”即“传神地达意”。“达意”为出发点,即表达思想,从字、词、句、章各层面来“达意”。字、词是诗歌语言的最小单位,所以对诗歌中具体字词“达意”的分析很重要。当然,单纯的“达意”还不够,必须是“传神地达意”,因为传神是翻译文学作品,尤其是翻译诗歌的精髓。“传神”既包括传递外在的形式,也包括传递内在的意涵。内在意涵从整个篇章出发,涉及内容广,包括诗篇背景、内涵、语气,而外在的可表现为用什么样的形式来翻译诗歌。

1.关于达意。

(1)字词达意。“春怨”作为题目,读过整首诗后,我们可以大致照字面意思理解为“春天里的埋怨”。“春”点出了时间是万物复苏的春天,“怨”表明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动。读者看过题目后,自然会产生疑问,美好的春天里能有什么怨呢?宾纳和许渊冲均顺此意,前者把题目翻译为“a spring sigh”,后者为“ a complaint in spring”.二人的最大区别就在“怨”的处理上。“sign” 的准确意义为叹气,《韦氏字典》的解释为“an often involuntary act of sighing esp. when expressing an emotion or feeling as weariness or relief.” 显然,没有怨之情,如果再从英文回到中文,就成了“一声春日的叹息”。这样,目的语读者根本无法体会到原诗所要表达的思想。相比之下,许先生用“complaint”一词,虽然过于强烈,却至少表现了不满埋怨的情感,达到了说明诗歌主旨的意图。弗莱彻在题目的处理上,则直接抛开原文,意译为“a lovers dream”.光看此,读者很可能会误以为这是一首描写浪漫爱情故事的小诗。“lover”还让人联想到情人,而诗中的女子已嫁作人妇,这显然不达意。

首句中的“打”是一个动作词,表示把鸟儿驱赶走,至于借助什么诗中就没交代了,这也是中国诗歌的特点所在,含糊其辞,留读者自己去推敲。弗莱彻和许渊冲都用了drive off 搭配,可谓贴切传神,既表达了意思,又保留了模糊联想空间。宾纳却用了drive away, 而在英语中,该搭配多指赶跑某人,不如drive off 达意。二、三句中的动词“啼”,都是指黄莺的叫声,由于英文忌讳重复,所以译文中都只相应地出现了一次,且都转译为名词。宾纳和许渊冲译为their music 和their songs,实质差不多,都体现了黄莺的叫声清脆动听,犹如唱歌。正常情况下,春日里的黄莺叫的确让人向往。可诗中的女主人公却觉得这啼声烦人,扰乱了她的梦,又怎么能称得上是音乐或歌声呢?所以弗莱彻的their warbling 倒更能表达出这位女子的厌烦心理。虽然比不上music 和song 雅观,但是雅还是要基于达意。接下来第三句中的“惊”字用得特别好,是全诗的一个场景转折点,主人公一下子从梦境回到了现实,强调她是被惊醒的。弗莱彻采用break, 意思理解上无什么问题,但过于口语化,更不能体现出主人公受惊而醒的状况。宾纳译为wake, 许渊冲为awake, 二者的唯一区别是后者带被动情感,从而也就更贴切于原文。所以这里awake 应为最佳选择。最后一句中“辽西”一词是最有争议的。《全唐诗》的注释为“辽河以西,今辽宁西部”,是当时唐朝的边疆作战之地。弗莱彻省去不译,宾纳音译为liao-xi,许译为frontier. 对于不懂中国文化的人读者来讲,他们不知道liao-xi 是什么,除非有详细的注释,还不如译为frontier,既准确表达了思想,又保留了这首诗明白如话的特点。

(2)句、篇达意。该小诗一篇一意,且句句相承,每一句都让人产生一个疑问,下句作答,又生疑问。首句令人茫然生疑,为什么女主人要赶走原本可爱的黄莺呢?第二句解释说是不想让它在树上叫,为什么?春天黄莺的叫声不是很动听吗?奥,原来是啼声惊醒了她的梦,那梦到了什么呢?最后一句点出主题,即梦到自己到辽西与丈夫相见。诗歌采用倒叙手法,先实后虚,娓娓道来,可谓精彩。三种译文在前二句的达意方面,都能忠实表达,处理得也差不多。但三、四句就不同了。弗莱彻干脆把四句“不得到辽西”意译为“My lover smiled to me”. 可能他是想和自己的题目a lovers dream 相呼应,还有就是觉得“辽西”不好译,索性意译句子。但这样却完全打破了原诗环环相扣,最后真相大白的安排,也就谈不上表达主人公的埋怨之情。宾纳在三、四句的处理上,颠倒了顺序,加上受散体译诗的影响,就如平常说话一样,全无原诗精心的结构安排和巧妙的内容衔接。本来是“实,实,实,虚”,结果变为“实,实,虚,实”;本来是“疑→解→再疑→最后解”,结果变为“疑→解→最后解→再解”。原来巧妙的句篇安排被打破,也就不能在目的语读者中引起良好反应。而译为“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xi to join him there”, 达意过于浅显,不能让读者体会到主人公既思念又埋怨的心情。相比之下,许渊冲后两句的译文基本上避免了以上问题,紧扣原文逻辑安排,在句篇达意方面可谓做到了最好。

2.关于传神。

(1)形似。既然是翻译诗歌,就应该有一定的诗歌特征。虽然说“以诗译诗”很难做到理想,但尽可能保持原诗风貌,体现诗的特点,还是可以的。我们都知道,中国诗歌讲究平仄、用韵,富有很强的音乐性和绘画性。《春怨》是一首五言绝句,共20字,押入齐韵,平仄相间。二、四句“ti”,“xi”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弗莱彻和许渊冲都是以诗译诗,宾纳延续以往作风,以散体译诗。弗译本全诗共21个单词,除第三句6个字外,其余全跟原诗一样保持5个,二、四句tree, me押韵,还保持有同原诗平仄相当的节奏,轻重错落有致,基本上做到了形似。许译本和原诗一样共20字,每行5个,采用三音步,呈现aabb英雄双韵体,形似程度胜过弗莱彻。而宾纳就不同了,由于采用散体,每行字数不等,音步韵律都未考虑,远离形似。

(2)神似。“神似”即指在精神实质上相似。它需达意,但不又同于字对字,句对句的对应,而是在精神实质上的对应和相似,从而给人以生动逼真的印象。

《春怨》表面上讲述的是很平淡的事情,然而,和众多中国诗歌一样,作者在此是别有用意的。如果我们去翻阅相关资料,就能体会到作者的匠心独用。他是想通过一个普通女子之口对当时兵役制度表达不满。与其说这是一首闺怨小诗,还不如说是一首控诉诗。该诗真正想表达的情感在于控诉,而不是温柔、浪漫的思夫梦。题目和最后一句是本文精神实质的关键。弗莱彻的译文是“a lovers dream” 和“ my lover smiled to me”,完全与原诗表达的精神实质不一致。原诗愤恨不满,又极度思念,而译文却是浪漫温柔,没能表达出作者真正表达的东西,也就谈不上神似。宾纳的译文相比之下好一点,只是用词不是很达意,但仔细读过之后,还是能感受到埋怨思念之情的。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是三者中最为传神的,题目中一个“complaint” 就让控诉之愤恨弥漫于全诗,末一句“far off on the frontier”照应题目,如原诗一样含蓄,却又使人自然而然联想到艰辛的边疆生活,再一联想,可能就想到兵役之苦,起到了传情作用。

四、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到,这三篇译文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只有相对的优势和不足。弗莱彻和许渊冲采用诗体译诗,在形似方面胜过宾纳。然而就达意而言,弗莱彻似乎有没有其他两位完美。神似方面,可能由于许渊冲先生的本土中国文化陶冶,就比外籍人士弗莱彻和宾纳理解更深刻,更贴切原作本意。

当然了,读者不同,取舍不通。无论它们有怎么样的差别,三篇译文基本上都是传达原作意思的。

参考文献:

[1]许渊冲.唐诗三百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明.翻译批评与赏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

[4]汪蓉培,王宏.中国典籍英译[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90-95.

[5]傅德岷.唐诗宋词鉴赏辞典[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8.

篇4:《春怨》诗歌赏析

春怨

作者:李白朝代:唐体裁:乐府 白马金羁辽海东,罗帷绣被卧春风。

篇5:《春怨》诗歌赏析

春怨

作者:殷尧藩朝代:唐体裁:七绝 柳花扑帘春欲尽,绿阴障林莺乱啼。

篇6:《春怨》诗歌赏析

代春怨

作者:刘方平朝代:唐体裁:七绝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篇7:从衔接与连贯理论下赏析《春怨》

【关键词】衔接与连贯 春怨

《春怨》是唐代诗人金昌绪仅存的一首五言绝句。该诗虽然简短,却深受译者喜爱。本文摘选了许渊冲,Fletcher和Witter Bynner 的译文,结合衔接与连贯理论进行分析。

一、衔接与连贯理论

衔接与连贯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概念之一,是语篇必不可少的粘着手段。Halliday提出“当话语中某一成分的解释取决于另一成分解释时,便产生衔接,它存在于语篇内部,是使全文成为语篇的各种意义关系”。衔接和与词素、单词、词组、句子等概念不一样,衔接是语法上的概念,词素、单词等是语义上的概念。根据Halliday的理论,衔接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前者包括照应、省略、替代和连接。而词汇衔接有重复、搭配等。

二、衔接理论下《春怨》以及三个译文的赏析

春怨

打起黄莺儿

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

不得到辽西。

这首诗表面上看似写儿女情,实则叙征妇怨。这首诗虽然只有20字,但句句相承,层层递进。首句写“打起黄莺儿”,次句写为什么打黄莺儿,是“莫教啼”,第三句又继续写“莫教啼”的原因,是“惊妾梦”,最后一句又解释了梦是去辽西见丈夫。

A Complaint in Spring A Lover’s Dream

Drive orioles off the tree Oh, drive the golden orioles

For their songs awake me From off our garden tree!

From dreaming of my dear Their warbling broke the dream wherein

Far off on the frontier.(许渊冲译) My lover smiled to me. (Fletcher译)

A Spring Sign

Drive the orioles away

All their music from the trees

When she dreamed that she went to Liao-his

To join him there, they wakened her. (Witter Bynner 译)

1.译文中语法衔接手段的使用。第一,使用照应。照应指的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的参照点。本诗原文中没有使用照应,但是译文中有照应。许渊冲的首句orioles和第二句中的物主代词their相照应。Fletcher第三句中的their与首句orioles相照应。Bynner的第二句的their与首句orioles也是照应。显而易见,译文中人称代词的使用较多。英语中多用代词,避免重复。

第二,使用省略。省略是指把语篇中的某个成分省去不提。原诗三处使用省略。第二句完整的来说是“莫教黄莺儿枝上啼”,此处省略了黄莺儿;第三句本是“黄莺儿啼时惊妾梦”,此处省略了动作发出者“黄莺儿”;第四句承接第三句,本意为“妾不得到辽西”,此处省略了不得到辽西的隐含主语“妾”。但是在译文中,都译出了主语。许渊冲将第三句的啼声译出,为 “their songs”,Fletcher译为 “their warbling”,Bynner译为 “their music”。这种对比表明汉语重意合,即注重内在的含义;而英语重形合,要求句子结构完整。

2.词汇衔接手段的使用。原诗和译文运用了重复、搭配手段。重复是指某个言语成分多次出现的现象。原诗中第二句的“啼”字和第三句的“啼”字就是重复。Fletcher 的译文中“my lover smiled to me ”, “my” 和 “me” 是词意重复。但这句话争议很大,把“不得到辽西”浅化为 “ my lover smiled to me ”,不忠实原文,但却表达出了“到辽西”的意境。许渊冲的译文虽然没有完全重复,但是 “for”, “far”, “from”, “frontier” 这四个以字母f开头的单词,以押头韵的方式增加了音美和形美。而Bynner译文中 “she”与 “her”是重复的,着重强调了她从梦中被惊醒。搭配,指的是不同的词汇在与片中一起出现的现象。原诗中“黄莺儿”与“啼”构成跨句搭配。许渊冲将之译为 “the orioles”, “their songs”. Bynner译为 “the orioles”, “their music” . 而Fletcher 译为 “the golden orioles”, “their warbling”. “songs” 和 “music”表示和谐悦耳的声音,而原文想表达的是惹人烦心的喧闹声,感情色彩不同,用在此处不合适。而 “their warbling”这一词用的很恰当,很好地体现了黄莺啼叫时的喧闹,符合原文意境。

标题的作用是概括整首诗的关键思想,与后文连贯性最强。Fletcher将“春怨”译为“A Lover’s Dream”,“lover”与最后一句的 “my lover” 是呼应的,但是这首诗中的“妾”是已婚身份,因此 “lover” 有些不妥。Bynner的题目是 “A Spring Sign”,“sign”用的过于悲观,不能表现出思夫的那种哀怨情感,反而给人一种自哀自怨的忧伤,那有何以去“打起黄莺儿”呢?许渊冲的 “A Complaint in Spring”译得恰到好处。“春怨”中的“春”本来应该表现的是生机盎然的春天,为什么会产生哀怨呢?这是一种对比手法。许渊冲译得较为忠实,将原文的效果表达了出来。

总体来说,Fletcher的译文比较押韵,节奏感强。Bynner的译文是无韵体,没有表现出来环环相扣的效果,衔接性较弱。而许渊冲的译文形式和字数都与原文一致。原诗四句,每句五个字,译诗也是四句,每句五个单词,达到了“形美”。原诗二四句押韵,译诗四个韵脚都有[i],与原文的“啼”和“西”的韵脚相近,读起来朗朗上口,达到了“音美”。末句“不得到辽西”译为 “far off on the frontier”,既表达了妇人的思念之情,又避免了文化隔阂,达到了“意美”。

三、结语

通过对三个译文的衔接方面的赏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诗常常寓情于景,委婉含蓄。因此,翻译的时候不仅要欣赏诗作的艺术情趣,也要通过分析衔接手段来把握深层内容,并在译文中恰当地使用衔接手段以达到传情达意。

参考文献:

篇8:《春怨》诗歌赏析

西宫春怨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体裁:七绝 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

篇9:古诗《春怨》赏析

春怨

jīn chāng xù

金昌绪

dǎ qǐ huáng yīng ér

打起黄莺儿,

mò jiāo zhī shàng tí

莫教枝上啼。

tí shí jīng qiè mèng

啼时惊妾梦,

bù dé dào liáo xī。

不得到辽西。

古诗春怨注释及译文

注释

①辽西:古郡名,在今辽宁省辽河以西地方。

②妾:女子的自称。

③莫:不。

译文

我敲打树枝,赶走树上的黄莺,不让它在树上乱叫。

篇10:古诗绝句《春怨》原文赏析

【原文】

《春怨》

唐·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注释】

纱窗:蒙纱的窗户。

金屋:汉武帝幼时,曾对长公主(武帝姑母)说:“若得阿娇(长公主的女儿)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这里指妃嫔所住的华丽宫室。

空庭:幽寂的庭院。欲:一作“又”。

【译文】

纱窗外的阳光淡去,黄昏渐渐降临;锁闭华屋,无人看见我悲哀的`泪痕。

庭院空旷寂寞,春天景色行将逝尽;梨花飘落满地,无情无绪把门关紧。

【赏析】

起句“纱窗日落渐黄昏”,是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环顾无人,固然已经很凄凉,但在阳光照射下,也许还可以减少几分凄凉。现在,屋内的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如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所说,“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其凄凉况味就更可想而知了。

第二句“金屋无人见泪痕”。所写之人是幽闭在宫内的少女。下面“无人见泪痕”五字,可能有两重含意:一是其人因孤处一室、无人作伴而不禁下泪;二是其人身在极端孤寂的环境之中,纵然落泪也无人得见,无人同情。这正是宫人命运之最可悲处。句中的“泪痕”两字,也大可玩味。泪而留痕,可见其垂泪已有多时。

第三句“寂寞空庭春欲晚”,是为无人的“金屋”增添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固然使人感到孤寂,假如屋外人声喧闹,春色浓艳,呈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或者也可以减少几分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正如欧阳修《蝶恋花》词所说的“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也如李雯《虞美人》词所说的“生怕落花时候近黄昏”,这就使“金屋”中人更感到孤寂难堪了。

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它既直承上句,是“春欲晚”的补充和引伸;也遥应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王夫之在《夕堂永日绪论》中指出“诗文俱有主宾”,要“立一主以待宾”。这首诗中所立之主是第二句所写之人,所待之宾就是这句所写之花。这里,以宾陪主,使人泣与花落两相衬映。李清照《声声慢》词中以“满地黄花堆积”,来陪衬“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词中人,所采用的手法与这首诗是相同的。

【拓展】

刘方平(758年前后在世),唐朝河南洛阳人。匈奴族。天宝前期曾应进士试,又欲从军 ,均未如意,从此隐居颍水、汝河之滨,终生未仕。与皇甫冉、元德秀、李颀、严武为诗友,为萧颖士赏识。工诗,善画山水。其诗多咏物写景之作,尤擅绝句,其诗多写闺情、乡思,思想内容较贫弱,但艺术性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蕴无穷。其《月夜》 、《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历来为人传诵的名作。

★ 七古-邯郸颂古诗

★ 玉阶怨原文,注释,赏析

★ 《听旧宫人穆氏唱歌》原文及鉴赏

★ 渔家傲古诗原文李清照

★ 白居易古诗原文赏析

★ 锦瑟古诗原文

★ 劝学古诗原文鉴赏

★ 古诗《小池》原文鉴赏

★ 王之涣出塞古诗原文

篇11:春怨原文翻译及赏析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译文

暮春时节,独守空闺,每天都有几只残莺陪伴着叫个不停;卷起珠帘,目之所见草木繁茂,春色无边。

庭院里时时有东风吹入,千万条杨柳随风全都向西飘摆。

注释

代:犹拟,说作者完全以一个闺妇身份来写这首诗。

残莺:春暮时之莺。春暮则莺稀,故称残莺。

萋萋:形容草生长得茂盛。暗用《楚辞·招隐士》春草、王孙意。意诣征人未归。

尽向西:唐时征战多在西陲。

赏析

这是一首代言体的诗,要“言”的是“春怨”。诗中无一“春”字,但从写景可见;至于“怨”字,则只能从字里行间细加品味,仔细琢磨了。本诗截写了思妇在一个早晨里的所闻所见所思。写出了她在暮春时节对久戍西疆的丈夫的离惜别绪。言辞虽无怨字,“怨意”却无形中流露了出来。

一二句中“朝日”,犹日日,时俗口语;春暮莺稀,故谓“残莺”。“朝日”、“残莺”不仅点出暮春之晨的季节,时间,也使人们的想象自然从今晨的镜头回溯昨夜以至整个春天。阳光八室,晓莺啼愁,又一个恼人的春夜度过了。“残”字流露出她的迟暮之忧,“伴”字更传达出她的孤凄之感。

时至暮春,独守空闺,自然怨忧满怀,偏偏几只残莺似乎也察知闺中思妇的孤寂,天天来陪伴着她叫个不停,更令人愁肠百结。愁之无奈,只好拉开窗帘,目之所见,芳草萋萋,碧色天涯。这无边的春色,既能勾起往日“草色青青送马蹄”的回忆,也可以引起草绿有期,征人难待的悲恨。眼前所见,心中所思,景、事相连,更惹动无限伤怀。她只得再次将视线移开。

三四句别具匠心。“时有东风入”为“千条尽向西”之因,在东风的吹拂下,杨柳千条向西摇摆,既写出了眼前景又传递出心中情。因为唐时征戍多在西陲,征人所在,妾之所向,“杨柳千条尽向西”,正形象概括了那离魂倩女,玉立亭亭,忧思万缕,终日西望的情景。如此终篇,收到了情深意挚,含而不露,扣人心弦,余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隐居时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由于隐士生活单调,取材范围狭窄,女性题材给了他探索另一个心灵世界,在故事化的虚构中施展才华的机会,所以他写下这首诗来表达久处深阁的妇女对丈夫的思念。

刘方平

篇12:古诗词春怨赏析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赏析:

这是一首宫怨诗。本诗渲染了凄凉幽寂的氛围并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自哀自怜的女性形象。“纱窗日落渐黄昏”,使无人的“金屋”显得更加凄凉。屋内四下环顾无人,光线随着纱窗日落、黄昏降临而越来越昏暗。“寂寞空庭春欲晚”,更为无人的“金屋”增添了孤寂的感觉。屋内无人自是孤寂,现在,院中竟也寂无一人,而又是花事已了的晚春时节。末句“梨花满地不开门”既直承上句,又遥映第二句,对诗中之人起陪衬作用。人泣、花落于此两相映衬。

“字不醉人人自醉,因为回忆总是美。”

诗句正是因为承载着人的经历喜乐才有了真美的温度。我相信,有一种心灵归属于诗句的沉浮,历久弥新。

篇13:《春怨》诗歌赏析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春怨

刘方平

纱窗日落渐黄昏,金屋无人见泪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

(1)请说明两首诗中的主人公的感受有何不同?

(2)两首诗中的最后一句都既有形象,又有意境,试分析。

参考答案

(1)《月夜》中的主人公的`感受是喜悦,其中“暖”、“透”等字写出主人公的愉悦感;《春怨》中的主人公的感受是伤感,其题目就交待了主人公的伤感。

(2)“虫声新透绿窗纱”一句中,“透”字说明声音是细微的,表明主人公在仔细地欣赏,有一种与自然合而为一的意境。“梨花满地不开门”一句,即是自伤怨恨又无人叙说的阿娇的形象地描写,又表现了一种凄楚寂寥的意境。

《月夜》是唐代诗人刘方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记叙作者对初春月夜气候转暖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二句写景,记叙星月西斜,夜深人静。诗的后二句记所闻、所感,因虫声透过窗纱传来,感到已到春暖时节。诗中描绘了一种优美宁静而富有生机的境界,令人感到物候在变化,又是静美的。

春怨【赏析】

篇14:《春怨》诗歌赏析

减字木兰花

春怨

独行独坐,独倡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⑶,剔尽寒灯梦不成。

注释:朱淑真是一位容貌出众、善绘画、通音律、工诗词、乐交游的才女,但婚姻不美满,婚后抑郁寡欢,故诗词中“多忧愁怨恨之语”。②著摸:撩拨、沾惹。③仍:重复。④剔:剪剔灯心的动作。

(1)请就上片中的“独”字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①独,孤独。无论是行走静坐还是吟唱应和,以至卧倒于床榻,都是凄楚孤零、独自一人,揭示了其婚姻不美满的现实,(2分)②五“独”连用(重复使用),充分表现出女词人的孤独与寂寞之情,从而塑造了一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女词人的形象。(2分)(答题思路:根据行为分析心理情感,再到分析人物形象。)

(2)概括女词人在下片中用特写镜头摄取的两幅生动的画面,并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①泪洗残妆图。女词人思前虑后、痛定思痛,不由得泪水滚滚,眼泪洗去了脸上大半脂粉。女词人热爱生活、珍惜青春,因而是一个爱打扮的人,现在竟听任“泪洗残妆”毫不顾惜,令人催泪悲思。(2分)②夜剔寒灯图。女词人在愁病交加、恶性循环的劣境中,每每因抑郁难平、心意烦乱而夜不能寐,只得面对那昏黄暗淡的灯光,把灯芯挑了又挑。(2分)

二:

(1)“独”字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6分)

(2)请结合全词分析,词中是如何表现“怨”的。(6分)

【参考答案】

(1)①词人连用五个“独”字,突出了孤独寂寞之意,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②五个“独”字写出了日常生活中词人的孤独,塑造了词人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孤苦形象。③五个“独”字反复出现,一唱三叹,有回环往复之音乐美,强化了情感。(每点2分)

(2)①反复手法。首句五个“独”字反复出现,突出了孤独之意,怨情自在其中。②动作和肖象描写。“伫立伤神”“泪洗残妆”等,写出了词人悲伤哀怨的形象。③直抒胸臆。词中“伤神”“愁病”“梦不成”等词句,直接道出了词人的春怨之情。(第一点1分,二、三点各2分)

赏析:

这首词语言自然婉转,通俗流丽,篇幅虽短,波澜颇多。上片以五个“独”字,写出了女词人因内心孤闷难遣而导致的焦灼无宁、百无一可的情状,全是动态的.描写。“伫立伤神”两句,转向写静态的感觉,但意脉是相承的。下片用特写镜头摄取了两幅生动而逼真的图画:一幅是泪流满面的少妇,眼泪洗去了脸上大半的脂粉;另一幅是她面对寒夜孤灯,耿耿不寐。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春怨》诗歌赏析】相关文章:

春怨,春怨杨凝,春怨的意思,春怨赏析05-03

诗歌赏析06-27

李白诗歌赏析05-22

《题柳》诗歌赏析04-11

凯风诗歌赏析04-16

思乡诗歌赏析04-21

顾城诗歌赏析04-29

中考诗歌赏析05-19

《春晓》诗歌赏析06-02

诗歌赏析教案06-28

上一篇:房屋建筑工程验收程序下一篇:公文种类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