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2024-07-15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共10篇)

篇1:《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前言”部分就开篇明义,强调语文教育应在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人文素养”上发挥重要作用。这无疑对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何为“人文素养”?笔者认为,理解其内涵,应该抓住三个关键词:“人”、“文”、“素养”。

关键之一“人”,即“人”的素养,“人性的、人道的、有精神的、世俗的、幸福的”是其基本属性;非“物”的,非“神”的,因而是有生命的,鲜活而独特,真实而素朴,不能把它圣化、伪化。关键之二“文”,即文化,是人类千百年积淀下来的精华,不仅仅指知识(经验),还包括“价值规范”和“艺术”。关键之三“素养”,即平素之修养,日常的、日积月累的、不断丰富发展的素养。另外还需要对其宽泛的外延进行界定。



一、由衷而又终极的关爱情怀

新形势所要求的师爱,与传统意义的师爱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意义上的师爱,是非平等的、非双方情愿的,有强加之嫌、施舍倾向和功利色彩的。不正视这一点,我们就难以解答,为什么一些教师“为了学生好”而“不讨学生好”;一些教师会缺乏耐心,心罚、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尽管他们也是“爱”学生的!

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发自心灵深处的、指向终极的关爱。这是一种情怀,一种更高的境界。这种关爱,是建立在“人”之上的,是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珍视、对“人”的终极关怀。因此,是民主的、平等的,无私而不带功利、原动而又无比高尚、自觉而又永恒持久的。在“人”的基础上,她至少还应具有三个要义:一是“同情”,对弱小者、落后者、不幸者的同情(而不是歧视、遗弃);二是“宽容”,对幼稚的原谅,对过失的包容,对冒犯的宽怀(而不是呵责、惩罚);三是“赞赏”,由衷地赞赏每一个儿童,相信他们都可造就,珍视他们的体验、感悟、潜能、智慧及他们每一次小小的进步(而不是无视和疏忽)。



二、广博而又丰腴的文化底蕴

语文教师的文化底蕴,一要“渊博”。传统上我们更注重“渊”,仅有“渊”是不够的,那更适宜当语言学家、文学家。语文教师更应强调“博”,要成为“杂家”,对人类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要有所涉猎,熟谙诸子百家,略通天文地理。二要“丰腴”。要广泛猎取,并消化吸收,长成自己的人文“血肉”。改变课程缺乏整合的现状,是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要务之一。因此,教师除了广泛涉猎,更要“整合”,自成一家。要形成自己对生命、对生活、对历史、对社会的独特理解、感悟、态度和信念。翻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在“综合性学习”中,“感受自然”、“探索月球奥秘”、“追寻人类起源”等内容的编排,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新课程对语文教师文化底蕴的挑战。



三、敏锐而又深邃的时代感悟

教师的时代感悟,首先应表现为一种状态。它要求教师随时张开获取信息的触须,时政的、自然科学的、教育教学的„„现实生活、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应是语文教师视野所及的——这是一种生命的状态、生活的境界。

教师的时代感悟,更应是一种悟性。表现为教师不仅要有信息的量增,更要有“悟得”。有个性化的、深刻的洞察和体验,反思和批判,感悟和思考;有理的启迪、情的激荡、美的浸染,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灵性。



四、和谐而又优雅的审美品位

教师的审美品位,应该是和谐而又优雅的。和谐,让学生感受到恬静和陶醉;优雅,让学生崇敬、向往。这种审美应成为一种意象、一种氛围、一种力量、一种磁场,体现于教师的仪表、言谈、举止,体现于教学内容的呈现、教学手段的选用、教学程序的设计上。以美激智、以美发辞、以美冶情、以美育德、以美立人。通过富有美感的教育过程,实现对儿童情感与智慧的滋养和润泽。



五、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魅力

语文教师的个性,首先应该是独特的。这种独特性,应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对语文材料独特的感悟、对教学素材独特的呈现方式、对学生多元反应独特的处置方法。其次是鲜明,如果说独特指向性质,那么鲜明指向强度,它将使教师的教学烙上个性印记,深刻而隽永。独特和鲜明将形成一种强力,一种风格,震撼学生,感染学生。



六、积极而又多彩的生活情趣

语文教师的生活情趣,应该是积极而又多彩的。表现为:一是富有童心,充满对新鲜事物的强烈好奇;二是开朗乐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的机智;三是丰富而多姿多彩,充满动感和蓬勃朝气;四是昂扬而奋发进取,充满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这是教师永葆青春活力的秘诀,是一种以前未被重视的、新的而又有效的课程资源。它将让学生看到有血有肉的导师,它将熏陶和感染学生,让他们形成对生命的理解、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信念。

一名好教师应当积极适应形势的要求,促进自身持续发展,在更高的起点上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人文素养”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丰富的范畴,以上所述,仅是它的几个侧面,也应是语文教师实现自我超越的“更高起点”的几块基石。

篇2:《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科目:语文

作者姓名:刘玉平

作者单位:蕉溪中学

美在“人文”语文课堂

——《义务阶段语文课程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研究》课题研究随想

关键词:人文课堂、人文精神

摘要:时代呼唤人文精神,语文教学担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重任,语文课堂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使学生享受人文的关怀,使课堂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

人文精神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呼唤人文精神是时代的需要,是现实的必然需要。作为目前中小学最主要的人文课程的语文教学,担负着弘扬培养人文精神的重任。如何落实提高学生人文素养,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成为师生向往的精神家园——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美丽天地,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我们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我们要培养怎样的人„„

我记起《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上2006年10号一位作者写的一篇语文随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育》中引用了蔡元培的一段话:“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塑、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塑,或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到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是使人人要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更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从蔡先生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教学在塑造学生人文精神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担负着弘扬培育人文精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铸造高尚健全人格的重任。那么,怎样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机结合,让语文教学成为播撒美的事业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构建“人文”语文课堂。

一、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熏陶人文精神

语文教材如一部百科全书,它包容了人类的各种观念体系、知识体系、行为方式体系,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军事、教育、伦理、文学、艺术、美学乃至自然界的任何一个领域。语文教材的选文反映了人类发展的历史,民族文化的传统,还反映了现代文化的要求。语文教材汇聚了世间万象,凝结着人间真情,沉淀了历史精华,囊括了大地沧桑,具备了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

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语文教学一直徘徊在“灰色教学”的阴影里,固守着“教师——课本”两大中心,将一篇篇原本优美的范文肢解得七零八落、了无生趣。为了一个十拿九稳的分数,毫不手软地拿起“标准化”的绳索,牢牢地捆绑住学生灵动的个性、多彩的思想。为此,《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呀,“横看成林侧成峰,1

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为学生创造个性表达的舞台——让课堂成为演绎课文的场所,语文和学生才能“双赢”——各自散发出一种鲜活的生命状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悟,允许敞开心扉插上想象的翅膀即是“人文阅读”。在文学作品教学中,教师要挖掘人文内涵,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让学生如亲历亲受,静思揣摩,在教师的启迪下,感悟人生的价值观念,体会人类的美好情感,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

综观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我们发现绝大多数课文文质兼美,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鲜活的民族文化的血液。整理如下:

《在山的那边》 为实现理想而百折不挠,坚持奋斗的信念。

《生命 生命》 珍惜生命,顽强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紫藤萝瀑布》 豁达,乐观,发奋,进取的精神境界。

《童 趣》 “天人合一”的思想“物外之趣”的审美情趣“明察秋毫”出典。

《理 想》 “慎言力行”的务实品格与积极进取的精神。

《行 道 树》 轻利重义的责任感,无私奉献的整体主义精神。

《第一次真好》 勇于创造,革故鼎新的创新意识。

《白兔和月亮》 “游于物之外”的超脱胸怀和闲适心态。

《落难的王子》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道理。

《论语》十则 “仁者爱人”的博大胸怀,“克己复礼”的谦恭自牧等。

《春》《济南的冬天》《山中访友》《秋天》 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思想。《古代诗歌五首》 汉乐府、乡愁诗等诗词文化及名人佚事、历史典故。

《化 石 吟》 原始文化及生生不息的变易思维。

《看云识天气》 有关天气的民间谚语。

《月亮上的足迹》 有关月亮的神话传说、民风民俗和文艺作品。

《山 市》 封建迷信色彩的批判。

《风 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及兄友弟恭的思想和封建等级伦理批判。

《羚羊木雕》 以和为贵,轻利重义,谦虚礼让的伦理观念。

《散 步》 父慈子孝、夫和妻柔以及扶弱济贫、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世说新语》两则 尚贤选能,注重文事的性情和诚实守信的品德。

《郭沫若诗两首》 牛郎织女的传说。

《女娲造人》 有关“女娲”的经典介绍:《楚辞》《山海经》《淮南子》。

《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寻真向善求美、厚德载物的“仁爱”原则。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爸爸的花儿落了》 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自强不息的美德。

《伤 仲 永》 “孝”“仁”及“养不教,父之过”的伦理文化。

《黄 河 颂》 黄河文化。

《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 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土地的誓言》 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九·一八”事件。

《木 兰 诗》 有关乐府、民歌、少数民族称谓知识,忠孝节义、不戚戚于富贵的质朴品质。《邓 稼 先》 百年来的民族情结,爱国爱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威武不能屈”的英雄气概。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介绍,成语“刮目相待”出典。

《社 戏》 江南乡村戏剧文化及风俗。

《安塞腰鼓》 陕北高原地域文化,慷慨昂奋、气壮山河的时代气魄。

《竹 影》 中国画高远的趣味。

《口 技》 民间传统艺术。

《登上地球之颠》 强烈的探险精神和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短文两篇》 《山海经》《列子》介绍,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珍 珠 鸟》 “天人合一”的思想,信赖、宽容的境界。

《班羚飞渡》 “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和舍生取义、自我牺牲、整体主义精神。

《华南虎》 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狼》 《聊斋志异》介绍,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

文学作品是人文精神的最佳载体,文学作品是美的标本。在语文文学作品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引导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去透视思想,通过对思想的发掘去更深刻地品味语言文字,熏陶感染,将作品的语言文字连同思想内化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真正做到文以明道,文以悟道。

二、在作文教学中激发人文精神

教作文,就是教做人。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提出了明确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过程除了传授知识和写作技巧能力,更是不断帮助学生加深对社会、人生、大自然的认识、理解、思考的过程,不断用美的情操陶冶学生,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悟能力,培育创新精神,激发人文精神的过程。

1.关注社会生活,启迪人文思考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的全部。生活犹如万花筒,万般色彩皆在其中,一个对生活有着真切关注和思考的灵魂,其文一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与时代的脉搏连在一起,为生活艰辛而潸然泪下,为环境破坏而忧心忡忡,为道德沦落而焦虑不安,为信仰危机而振臂呼号,为英雄壮举而呐喊助威。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拓宽他们的视野,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认识到在我们的周围,还有一个异常广阔的世界,那里风起云涌,时刻上演着或喜或悲,或忧或乐的“乐曲”。学生在接受这样的认知后,在作文选材时,就会把触角有意识地投向这个多元化的“大海”,摒弃那些老生常谈的琐事碎事。政治、经济、文化等热点,都有关乎“人”的思考,潜移默化中就有一种人文精神的熏陶。

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评论大众话题,就能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如“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道德信仰危机”“三农问题”等都是很好的大众话题。在教学中经常引入这些热门话题,引导学生进行评论思考,激发他们探索其意义和折射的意蕴。例如“清华大学刘海洋向熊猫泼硫酸”一事,就曾炒得沸沸扬扬,笔者曾将这一热点引入课堂,要求学生进行思考,谈自己的感想。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许多有见地有质感的观点,如:学历和道德水平成正比吗?

德育重于智育。一个合格的人应该是怎样的?此举的真正动机何在?等等。学生讨论很热烈,它激发的是学生对社会进程中”危机”的深层思考,久而久之,学生也会把“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融入到作文选材中。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丰富多彩的生活是学生作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把学生的目光推向社会生活前台,去关乎“人”的思考,逐渐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思考习惯。让“人”融入“文”,“文”又高扬着“人”。

2.审视自我意识,张扬人文情怀

自我意识的正确与否,和人文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我意识包括对价值取向、道德准则、情操观念、人生目标等等的把握和认识。文如其人,学作文与学做人应是水乳交融的一体,引导学生去审视自我意识,就是在教育学生学做人,自我意识增强了,作文的思想火花和人文意识就提升了。

在现今商品经济大潮和拜金主义的影响,崇尚名利,追求荣耀的急躁和浮动,使许多美好的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在消失,人生目标的散漫使许多学生虚以待日、空乏无聊,因而重塑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念、自我意识极为重要。要用美好的情感占据学生的心灵。鼓励他们善行、善事、善德,崇尚美、热爱美、赞扬美、追求美,让学生在作文课堂中去感受真情,感悟真理,陶冶性灵,升华思想。学生只有在美好情感和观念的支撑下,才能彰显文字背后的力量,真正做到“以情动人”,“情动于中”。对于学生作文中显露的个性,要去倾心地呵护,密切地关注学生随时迸发出的个体性的思维火花,对那些崇尚真善美的闪光点,要充分加以肯定和鼓励,并用尊重学生的民主教学思想火花去照耀自己的作文教学的路子,让作文教学成为培养情感丰富、思想活跃、境界崇高的学子的人文学科。

3.更新作文评价,让作文回归人性

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体系,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其一,评价的形式:变教师独自评价为师生共同评价,或自由评,或小组评,或同伴评,或师生评,或综合评等等。特别是允许学生大胆评价老师的评语,意在能实事求是地全面评价,改“一言堂”为“群英堂”,发扬学生的主人翁精神。根据“多元智力”学说,淡化统一评价,施行个性化评价已为众多老师所青睐。因为它能及时地捕捉学生富有个性的闪光点,可以让每一个学生获得老师的人文关怀,体味到属于自己的成功和快乐,有助于激励不同层次的学生满怀信心地“更上一层楼”。这样学生习作时就会抒真情、写实感,自由表达,让作文回归了人性。

三、在语文实践中提升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不能被禁锢在课堂和课本这个小小的时空中,我们要在学好教材知识的基础上,加强社会实践。把教学的触角伸向更为广阔的时空中去,让学生把学习之根扎在广袤的人的发展需要的人文精神土壤上,加强社会实践。例如以收集整理和调查研究民歌民谣、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名胜风物、古***俗、特色民居建筑等等民俗民间文化为内容的乡土文化寻根;以收集整理和调查研究都市中营业性单位店铺的命名、装饰特点、广告宣传用语、都市人们的习惯语言等等为内容的现代都市精神文化写真;策划简单的校园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所策划的主题进行讨论和分析学写活动计划和活动总结;从报刊、书籍获取有关资料,利用互联网指导学生在网上收集知识信息、查阅电子图书,讨论分析问题,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让学生更多的了解社会,倾听时代的步伐,关注社会民生的发展,使身心从有限的课本中放飞到广阔的现实生活空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追求的进取精神,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以及对社会的责任心、使命感,全面提升人文精神的修养。

总之,“人文”语文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理想的课堂。它高度关照学生的生命,正视学生的生命生长为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个性、独特体验、有效互动、真情交融、放飞理想„„孩子们在这样的语文课堂中飞扬起的是一份份自信,收获到的是一次次成功,激荡着的是一回回期待。语文教师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去实现这份恒久于心中的语文课堂新境界吧。让“人文”语文课堂绽放动人的美!

参考书目如下: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5年7月

《湖南教育》语文教师版旬刊2006年10月号

篇3:《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关键词:人格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

20世纪已悄然逝去,迎接我们的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21世纪。站在世纪之交的联结点上,我们有责任和义务面对新的社会变动来寻思新的世纪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这既是一个新时代向国民的殷切呼唤,也对教育活动的具体实施者——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个教师都面临着一个新的“角色学习”、“角色规范”、“角色适应”和“角色创造”的问题。而作为一名从事基础学科建设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大力倡导新课程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具备什么样素养的语文教师才是一名符合21世纪要求的语文教师?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人格素养——新世纪语文教师素养的灵魂

塑造学生完善的人格,使学生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是未来教育强调的最终目的之一。未来社会评价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程度的尺度已不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增长的指标与数字”,“民族精神振奋、国民人格完善、精神文明高扬、民主健全”,已作为了评价其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这就使个体人格的塑造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才能影响到人格的发展和规定”。因此,作为育人主体的教师首先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这是整个教师素养的灵魂所在。

二、知识素养——新世纪语文教师素养的基础

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知识的构建者和创造者。这样的角色要求促使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丰厚的知识素养。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要努力构建一种新的知识结构,这种结构不再局限于“语文学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更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这种新的知识结构主要由三个层面组成。

1.最基础的层面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

2.掌握2~3门学科专业知识。

3.“教育学科类”知识。它主要由“帮助教师研究的专门知识”构成,具体可包括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习论、教育管理论等等。这是教师成为一种职业的根本。

以上所说的是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所需要的知识素养,这种复合型的三个层面的知识结构是一种不可分割的综合体。它的具体外现将是语文教师教育行为的“科学性”、“艺术性”、“个人独特性'”及教师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和“发展性”。

三、能力素养——新世纪语文教师素养的关键

能力是“我们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总是与一定的实践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的能力素养水平将直接影响到语文知识的传授、语文教学的组织以及语文教学的效果。未来社会对语文教师能力素养的要求变得更多、更高,它不仅仅包括一般学科专业能力,如敏锐的观察能力、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正面处理教材和组织教学活动的能力、合理的板书设计能力等,而且还包括反映新世纪要求的特殊能力。

1.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操作能力。未来社会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以光电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将成为21世纪各项技术发展的先导。反映在教育领域里,则是各种现代化教育手段的广泛应用。这就要求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具备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能力,这是使语文教学走向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2.一名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还应具备开拓创造能力,这是整个能力素养的核心所在。一直以来,人们习惯于把语文教学活动的全部内容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却没有真正意识到语文教师这一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创造能力的发挥),而把语文教学方法简单地归纳为“读、讲、议、练”四种(却忽略了如果将这四种元素创造性地加以组合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潜意识的偏见使一些语文教师自己也承认自己的主要任务在于“教学”,教的是已经形成的简单的、基础的知识,无需创造性劳动。因此,语文教学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之中:教师教得刻板单调,学生听得不感兴趣,学生听得索然无味,教师教得丧失信心。新课程教学需要的是教师与学生主体意识的相互碰撞、教师与学生创造思维的相互交流;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新世纪的语文教师所要完成的使命。

3.新世纪的语文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进修能力。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力。其中包括: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发现和解决语文教学具体实践中问题的能力;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试验的能力;总结经验的能力和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等。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语文教师还应该有相应的自我进修能力。自我进修能力是一种适应时代发展而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本领,对其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自我调控和应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也是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特殊能力。所有这些能力的完美结合将会使语文教师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也出色地演绎“教师”这一角色。

篇4:《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关键词】语文教育;课程优势;人文素养

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如何着眼于时代要求,主动发挥语文课程优势,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加强课堂实验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提出:“要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可以看出,新课程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以促进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使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大大注重了人文教育,致力于培养人格完善的学生。

著名小说家峻青曾说过:“一个人的一生尽管很漫长,但紧要之处往往只有几步,尤其是在他年轻的时候。”

可见,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会对其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那么,语文新课程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这方面的发展呢?在讲授《陈情表》这篇文章时,我就陷入了这样的思考之中。

《陈情表》是篇感人至深的古文。为了实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发展的教学目标,我决定把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我先找来朱自清的《背影》与之进行比较,以此来加深学生对这篇文章思想主题的理解。接着,我请学生轮流讲述自己和亲人之间最难忘的一件事。刚开始,他们还比较轻松愉悦,但慢慢地,气氛凝重了起来——他们已被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深深震动了,很多同学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我趁势给学生每人分发一张彩纸,让他们写下自己最想对父母说的话。写完后折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用信封封好。我告诉他们,将在家长会上送给家长,我想他们的父母定会因为子女的理解而深深感动!

这篇课文,我放弃传统语文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了最佳的教学情境,让他们讲出了心中对家人的美好情结。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浓浓的亲情已经深深植根在他们的心中,更重要的是,感恩的情感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间,能有效“促进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改变教材思想内容评价观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确定了语文课的文化性质。文化本身是具有包容和多向的特点的,我们对文化现象本身的解读以及对文化载体教育功能的利用,都要与文化本身的功能特点相适应。但我们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经常犯价值观视域狭小的毛病,并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世界观的形成。

比如,传统教学对“人”本身重视不够,关怀不够。平时,谈到“见义勇为与珍惜热爱生命”、“提倡奉献精神与提高生活质量”等话题时,我们往往毫不犹豫地肯定前者,而对后者表示谨慎的态度,还经常把它们对立起来,甚至认为后者是错误的。

又如,只要读外国的和古代的作品,老师就一定要引导学生找出文章“暴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鞭笞了什么”之类,缺乏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的胆略和习惯,缺乏文化层面价值观的关照、鉴别和认同。

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指出:“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人文胸怀,就必须改变那种强烈的排他思维,而代之以宽容、理解和尊重。

讲授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时,我想起了旧教材第一册的一篇课文:茨威格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同样是对死亡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到两位作家“思考死亡的目的并不是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积极地促进自身的生活”。但史铁生对生死的豁达是基于“生和死是不可抗逆的自然规律”的观念,这显然是受到了道家生死观的影响,对生死泰然处之,“恬于生而静于死”。这与托尔斯泰的生死观截然不同。托尔斯泰受基督教文明的影响,他崇尚的是死后进入一个极乐世界,获得永恒的幸福;受俄国知识分子崇尚土地、回归自然的影响,他渴望过的是苦行僧般朴素的生活,死能和土地结合,在自然中寻求灵魂的安宁。

于是,这堂课我上成讨论课,引导学生比较阅读、讨论这两篇文章。课堂上,我没有提及道家的“明哲保身”的避世思想,也没有提及托尔斯泰的“极乐世界”是封建迷信思想或是资本主义腐朽思想等等,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我发觉,学生讨论气氛热烈,完全跳出了“暴露了什么,批判了什么,鞭笞了什么”之类的圈圈。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深入,通过作者对生命的态度和思考来关照自己的生命,发现生之可贵,生之美丽,加深对生命的感悟,而且了解了中西生命文化的不同,了解了汉民族和俄罗斯民族的精华。学生在生命意识被唤醒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提升了阅读的能力,培养了人文素养,有了“和而不同”的胸襟气度。

三、设置选修课、活动课

新课程标准加大了实践和实验的比重,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有选修课、活动课等课程形式。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必然要求课程的设置要与之所体现出来的特点与要求相适应。

1.设置选修课。

为了较好地实现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和培养语文能力的双重目标,我们参照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体例,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开设了几个选修课程。比如,我们开设了《现代散文名家代表作赏析》和《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两个选修课程;同时,为了既能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能力发展的需要,又能充分突出本地、本校的课程特色,使学校课程具有更强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我们开设了《泉州戏曲》、《自由写作》两个选修课程。

这样,通过几个选修课程,既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加深,起到了积极的辅助补充作用,又给学生提供一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发展舞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设置活动课。

传统的语文教学的观念以知识的传授为主,在教学评价上忽视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形成和运用。为了弥补这一不足,我充分利用活动课程的实践性性质,结合教材资源,适时开展语文活动课,为学生提供机会,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

如讲授《胡同文化》时,我想到,我们福建泉州文化底蕴深厚,也有很多的文化瑰宝,如“石雕”、“惠女服饰”、“闽南古建筑”、“南音”、“木偶戏”、“梨园戏”等等,何不发动学生课余时间,深入现实生活中寻找“泉州文化”?于是,我立即在所任教班级开展“寻找泉州文化”的图片征集活动。学生踊跃参加,一周内,我收集到了近百张图片,在校内办起了一个较大规模的“泉州文化图片展”。

这次活动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提高,通过“寻找泉州文化”,同学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了更多的了解,有了更深的感情,也使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使语文教学走向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篇5:人文素养与职业院校语文教育

江苏省扬州技师学院基础部袁法军22500

3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素养一直是教育的热门话题。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它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等方面。当前,我国教育界也正掀起素质教育的热潮,各级各类学校在课程设置、教材内容、师资队伍、教学硬件设施等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瞬息万变的社会大环境使职业院校和职校生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如果职业院校在保障学生学好文化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前提下,注重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完善知识结构,扩大知识视野,掌握各种技能,那么对职业教育适应时代的需求和改善职校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不利现状无疑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结合工作的经验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尝试了一些大胆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并总结了几点认识。

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体现在语文内容的价值取向上

现行职业院校语文课本的内容的选取兼有文质兼美的特点。它是以汉语为核心,包括语言、文章、文学、汉语言独有的文言文及其文化在内的多元体系,负载着极其宽厚的、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遗产,反映出中华社会的事理情志,折射出中华民族精神、民族情操、民族审美情趣,以及对中华历史命运和现代社会状态的深切关注,这种对在文化载体中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性,正是语文内容“人文性”的价

1值取向。翻开语文教材,既有对高山大海、蓝天碧云、红花绿草的描绘,也有对天文地理、科学知识的介绍。所有这些,既给人美的享受,又给人无尽的思索;既给人知识力量又无形催人奋进。这正是语文教学中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所在。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应凸现以“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以人为本”,是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能动性,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语文学习的全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学习过程中认识到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升华认识,净化心灵,学会做人,学会做事。

每个学生由于生理因素、环境因素等不尽相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审视学生个体的差异,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给每个学生留下自由发展的空间,减少不必要的限制,以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要在潜意识中消除“师道尊严”的影响,把学生当作平等的、共同探究问题的伙伴,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博爱、宽容、友善的心态对待每一个学生,理解、关怀、激励他们,创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身心能自由地表现和舒展,使学生语文学习潜能和学习个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要强调“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在读中,教师也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此基础上还要强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结合实际的教学,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的尝试:

1、在阅读教学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进行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重要渠道,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阅读教学的改革并坚持育人为本的教学观。老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课堂教学的引路人,突出学生的绝对中心的地位,使学生的听、说、读、写落到实处。要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尤其加强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在每个教学环节,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方法上,讲究灵活多样,切实加强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带有规律性知识;想方设法创设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发扬教学民主,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为尽可能地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细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针对不同文体的教学,教师应该有的放矢的进行迁移的教学。比如,说明文,在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知识和科学精神同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形成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方面。在散文和小说的教学中,教师在提高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的同时,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等人文素质上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作为一种精神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

终。这样才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语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通过大量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已成为当今语文教育同仁的共识。笔者认为阅读不仅是指对课程教材上的文质兼美的课文要多读,更是要广泛地阅读课外读物。在指导学生阅读中,笔者将学生的阅读分为自由阅读和集中阅读两种形式。自由阅读,是指对学生的阅读不规定具体的阅读内容,但教师要对阅读的方法做适当的指导。比如,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采用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的方法,善于质疑的习惯等等。集中阅读,是指在教师亲自指导下的阅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规定阅读时间,交代读书方法,回答有关问题。比如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文中的精彩段落进行朗读训练,玩味欣赏,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教师还可以引入生活的活水,大量增加精美的时文和古典文学,让学生切身感受时代的生活气息,并让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反思社会,让学生在感悟和咀嚼文学精品的同时,也让他们潜心感受祖国语言的精妙,汲取祖国文化的美的精华,从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3.挖掘课文创造因素、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丰富的想象力是创造的翅膀,有想象力才会有创造力。课文中想象因素无处不在,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捕捉那些能调动学生思维积

极性的关键内容,有意识地鼓励学生海阔天空地想象。在教学中,教师要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好问、善思,进行创造性学习,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将不断地培养起来。比如在《项链》课文的教学中,教师适当的让学生补写玛蒂尔德夫人在听闻她一直为之奋斗的项链乃是一窜赝品后,她的故事又将如何发展。通过这样的迁移训练,一方面既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个补写结尾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让他们学会反思,也让他们学会关注社会。这种人文精养自然而然的在与学生思维拓展的同时,更渗入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当然,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还待于语文实践活动中的检验。教师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要尽可能的给学生安排多的时间参与到语文的实践活动中,让我们的学生载着他所形成和掌握的语文素质从容不迫地走向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的广阔空间,达到与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还依赖于教师自身的人文品位

教师具有宽厚的文化底蕴、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开阔的视野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基础。“一朝聆教诲,终身铭师德”,教师个人的人文素养将直接决定学生人文素养的水准。因此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更要提升自己的个人人文素养。教师人文素养体现于恪守职业道德的过程中,体现于真心的关爱学生中,体现于丰厚的专业

知识中〃〃〃〃〃〃人文素养没有固定的模式,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规划,作为教师,我们要从多种途径中感悟和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

篇6:语文教学人文素养论文

一、中职学校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目前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顺应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高技能,还要拥有较高的综合职业素养。人文素养是综合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当今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而缺少必要的人文涵养,更不用说有较高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了。这样的人才既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甚至成为我国各方面发展的瓶颈,这与我们的教育目标还相差甚远。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使我们的学生不被时代大潮所淹没,需要彻底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需要将人文教育的思想渗透于职业教育的每个环节,这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更是做人的需要。

二、中职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途径

(一)语文教学是进行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立志做新时期的建设者的重要环节。语文教学除了要全面进行语文基础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外,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它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征和本质,那么怎样才能完成语文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工作呢?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培养课文内容涉及范围相当广泛,有陶冶人的情操的,有启迪人的心志的,有反映人物的优秀品质的,有写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不同的教育,也就是要把一定的观念、思想和感情灌输给学生,对学生进行文道统一的教育。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对于中外文化遗产,拿什么?怎样拿?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怎样对待文化遗产?教师在讲解时态度要明朗,观点要正确。在人文素养渗透时要让学生懂得“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的人才能担当起破旧创新的艰巨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要教育学生仍不能忽视吸取古今中外科学文化艺术和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经济行政管理经验和方法,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要按自己民族的需要去吸取、去发展、去创新。要让现代青年学生深深懂得无产阶级“拿来主义”的方针:一切国家,一切民族的长处都要学,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但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地搬用,他们的短处、缺点不能学。

(二)对照学生表现情况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表现各种各样,有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的,有违反校纪校规的;有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的,也有不愿学习来学校混日子的;还有行为习惯差,对人没有礼貌的,针对这些情况,可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进行人文素养培养。如:对于行为习惯差,对人没有礼貌的学生,在讲《说“习以为常”》一文时可进行人文素养培养,给他们明确指出每个人的.天性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习惯方面却各不相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年幼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成,要想改变却不容易。有些学生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不理不睬,不屑搭讪。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及早地纠正过来,将来长大到了社会上,必将处处与人引起摩擦不受欢迎,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开导他们不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该讲究礼貌。

篇7: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之我见

素养,《新华字典》的解释是“平时的锻炼和教养。”可见,素养的形成绝非一日之功。在现代教育中,人文素养不仅是健全人格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我觉得提升小学语文教师人文素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与专业素养。

师者,范也,其身正,不令也从。教师要培育人文品格,建构人文精神。做一个正直、诚恳、公正、善良的人,做好学生修养的表率。比如我们要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善良的人,那么我们要先做到诚实善良。

二、教师要增加阅读量、努力做一个终身学习的人。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塑造人、发展人,当今社会,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变化,教师的素质和能力面临新的更高的要求。所以,从迈出校门的那一天起,我们就必须不断地“充电”,不断提高自已的教育能力。要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我们不妨读一些这方面的书籍,让书香浸润自已的心灵。

三、教师要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教师要能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神圣性,能坚持教育有使人向善的乐观信念、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每一位教师的身上都承载着多方太多的梦想,我们有义务教好书、育好人。就像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得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四、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

篇8:《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一、培育教师人文素养面临的新问题

今天,我们面临着如下师训环境。第一,资讯发达,但良莠不齐。资讯发达,使得自主移动学习无所不在。这种学习,无论是内容的丰富程度、信息的新鲜程度、参与方式的简便程度、界面的亲切程度等都令人不由自主地悦纳,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这些资讯良莠不齐,教师需要筛选有用的资讯并加以利用。第二,传播多向,优势不再。传播的多向性决定了教师的资源优势对于学生而言不再明显。当原始资源的生产者和解释者不再只是某个具体教师,当内容传播的逻辑不再只是由此及彼的单向度,而是由彼及此,由边缘向中心进行多向传播,那么教师素养如何发展,又如何体现和得到认同?第三,学分刚性,评价温情。目前,虽然还没有到把学分与职务聘用、晋升真正挂钩的程度,但主管部门对教师学分是有刚性规定的。要获得这些学分,教师就要参加若干学时的培训。不少参与培训的教师抱着“混到学分就行”的想法,对培训内容的质量并不计较。

二、培育教师人文素养的课程内容架构

资讯发达时代,人文素养方面的师训涉及全学段全学科,由于培训的对象是一线教师,而具体人员又不固定,因此,培训内容必须具有通适性。那么,如何界定所开发的课程内容是匹配教师所需要的人文素养的呢?于是,我通过查询资料、请教学者、翻阅大量相关报刊,研究近几年来我区对一线教师培训需求的问卷反馈情况,对该课程的开发有了大致定位。人文素养大象无形,而又体现在一个人的言行举止的方方面面。在听课以及参加校本研修过程中,我就发现了一些教师不尽准确的解释,如某教师对学生说:“热,就是手里拿着小丸子在火上煮。”另外,要以培训者之“一”应对参训者之“多”,这就需要培训者在信息获取的数量上至少等同于参训者,要能从多个散乱信息中提炼出值得研究的话题,要能在单个话题的拓展宽度、理解深度、现实高度上超越参训者。

于是,我从生活现象、社会新闻、教育相关话题中,找到人文素养内容的生发点,留心之,捕捉之。我按字词句篇的结构,从“寻常字里乾坤大”“熟悉词语防误用”“网络热词潮语析”“语言沟通五原则”4个子课程开始做起,并陆续将“为大脑开锁,让想象给力”“经典阅读之何为经典”“经典阅读之何为误读”“知识分子的内涵”等共8个系列子课程开发出来。我把“刘慈欣的科幻作品”“莫言的《红高梁》”等话题整合到其中几个课程里,还将区内普通一线教师的感人事迹穿插到课程中。

带着这样的思路,开发教师人文素养课程,这无疑拓宽了这一系列课程的开发思路,也使这一类课程深接“地气”,让教师在学习时更能接受。当然,有了课程架构,还得有扎实、鲜活的课程内容才行。

例如,在做“寻常字里乾坤大”子课程时,我就花了很多心思。目前,我们的常用汉字有三千多个,各种与之有关的名家研究与专著也有很多,那么如何让这些内容为我所用而又能自成体系?比如,现在学生们口语中用得比较频繁的“虐”字,书写时容易把里面的部分写反。教师怎样解说,既合乎字源,又能让学生不会写错?“虐”字本意为“虎足反爪伤人”,虎爪伤人时不得往外伸出才行吗?往里伸就伤它自己了。所以,写反了的话,就不是这个字的本义了。我从已经发表的学科论文中搜集了一些语文教师对于汉字的解说和利用。如在2012年浙江省优质课评比时,衢州朱洪俊老师在教学“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一课时,利用对“城市”两字的解释,让学生非常清楚地看出“城”最早的功能是政治而非经济,经济是伴随着“城”的出现而出现的。这样的讲解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市”的发展演变,具体如下图所示。

我还搜集了既符合字源解说又具有哲学思辨意味的字,将其作为课程内容。如张大春的《认得几个字》中,对许多字的解说都很有意味。他这样解说“幸”:“幸,祈望、盼想。唐宪宗迎佛骨,但是并未能安享天年。幸福而祸,无亦左乎!”所以,他说,幸福不是一个已完成的状态,而是一个渴望的过程。他还引述了蚂蚁和蟋蟀的故事,认为这个故事恰好证明了“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哲学命题。因此,我把课程解构为“字里有体认”“字里有历史”“字里有文化”“字里有教法”几大板块,使之有理论有实践,有生活有学术,进而有效提高参与培训教师的人文素养。

又如,我曾发表过小文《也说“教师忌语”》,该文当时是有感于某教育主管部门推出的“教师忌语”而发的议论。时隔多年,类似的忌语消失了吗?那又怎么理解四川“麻辣教师”的语言现象?基于此,在开发“语言沟通五原则”子课程时,我创设了“教师与同行”“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家人”等板块,并将之上升为语言沟通的诚意原则、准确原则、言语实施权原则、言语平和原则、言语的文化对等原则。参与培训的教师也认同这样的简朴道理:时代变迁,家长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过去有些能说的话和能做的事现在已经不能说和做了。诚心对待他人(包括学生、家长、同事等),就算偶尔说话不妥甚至“麻辣”,也能得到谅解。因此,诚为做人之本。在此基础上,教师的语言沟通要力求平和,去除戾气;要讲究表达准确,文化对等。

三、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培训的有效性

在深入了解资讯时代培育教师人文素养所面临的问题,并通过仔细甄别,充分利用有效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教师人文素养培训”课程之后,如何才能有效开展培训实践活动?我认为要“让自己更专业”。

1. 汲取资讯养分,把握自主实践机会

目前,按照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的要求,即使是师训中的短课程,也必须达到4个课时(两个半小时)的量。课程时间长,就意味着应当追求课程文稿的高结构,要设计讲课过程中的学员参与活动。目前,资讯如此发达,那我们能否自主学习,借鉴和汲取各种资源中的养分呢?这既锻炼了自己的实干才能,又提升了自己的实践智慧。不被海量资讯淹没,甄别有效材料,运用专业的眼光,让这些资源为我所用,应当是我们在自主开发和实施教师培训课程资源时的行动原则。

2. 细化落实需求,接受实践成效考验

剔除“挣学分”的功利心,教师们真正喜欢、真正想要的培训内容是哪些?在实践过程中,培训者通常会先设计调查问卷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确定课程。比如,在一次面向我区中学语文教师的学科知识培训需求调查中,教师们所希望开设的重点课程包含当代文学、中文、历史、哲学、英语、语言学、古诗词、演讲与口才、写作等;对课程的最大期待是有助于其拓展文化视野,提升学科素养,弥补学科短板知识等。得到这样大而笼统的回答,一方面可能是因问卷本身问得不够精细,另一方面也可能是教师们一时也说不出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但这些答案仍然能反映出教师的需求方向,只是还需要课程开发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挖掘其中的闪光点,做好细化落实工作。而能否细化落实需求,正是考验课程开发者专业是否精进的一个重要因素。

3. 自我创新突破,保持有效实践动力

培训者应当尽可能地满足参与培训教师的需求,为教师教学提供支持。因此,培训的形式要活泼有趣,培训管理要人性科学……从知识中找寻见识,在教研、科研、德研的缝隙处着力,形成培训内容,进而满足参与培训教师对培训内容的需求。我认为,在开发培训课程、梳理培训内容时,要避免“一招鲜,吃遍天”的现象发生,而是要根据参与培训教师的实际情况,对培训内容不断调整与改进,这也是培训者的职业道德所在。乐于自我突破,勇于开发和实施较有新意的课程内容,保持专业精进动力,则应当成为课程开发者自我要求的一部分。

篇9:《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师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诗文 阅读 文化结合

语文学科是一门文学性极强的学科,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眼中的主要学习科目之一。语文学科对于塑造人的人文素养有很大的考究性,人文素养的体现就是一个人内在的修养,通俗的来讲,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文化修养与文化内涵的综合体现。而语文是最具有培养这种人文特点性质的学科,对于高中生而言,人文素养是必修的一门人生课堂,无论是从年龄角度还是从知识水平角度,高中时期的学生都应该进行个人人文素养的培养。

一、学习鉴赏古代诗歌是培养人文素养的方法之一

由于语文学科本身所具备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语文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要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其实,从语文学科角度来考虑,人文素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内涵,还包括了学生的语文能力,理想信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良好的性格特点,这些都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的强调,高中语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发挥语文学科自身对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承之外,还要使学生不断培养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践行,使学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良好的人格特点和道德品行。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社会,认识自我,提高自我。

古诗文部分是现在高中语文教学的一个重点学习模块,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能会发现,有相当多一部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是抗拒的。当下是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虽然古代的一些知識很有用,但是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很多古人的想法观念都是不适用的,这些原因导致很多学生对古文的学习提不起兴趣,由此导致该模块的学习成绩受到影响。同时,很多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观念都是从应试角度来考虑的,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面临着高考大关,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很少有学生自主的去考虑自身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不仅从行为上进行引导,更要从观念上对学生进行引导。

现在编入高中教科书的很多古文都并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只掌握基础的文学知识,更需要学生能够从鉴赏角度去细致的赏析,要明白古文表达出的真正的意义,以此联系实际进行学习掌握。有很多学生都只是停留在古今异义词或是一词多义词的学习上,但这只是最基础的学习内容,上升到人文素养层面,需要学生能够拓展教材中所给的知识,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或是通过搜集资料等进行不同学科或是不同性质上的知识联系。举例来讲,《孔雀东南飞》这篇古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需要学生能够背诵,能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除了这些最基本的学习内容之外,学生还可以进行相关的拓展。《孔雀东南飞》表达的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这种情感的表达与《化蝶》所表达的情感方向大致相同,学生可以通过联系这两个不同形式的作品进行赏析,通过艺术与文学的结合进行人文素养的培养。

二、阅读能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人的行为习惯

阅读无疑是塑造一个人内在修养最好的办法,所以,从小学阶段学生就会一直接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使人明智这种学习观念的熏陶,这种方法的确是好的,养成读书的习惯也会使人受益匪浅。从高中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人文素养的培养不能像初中小学一样,高中的学生在人文方面应该都已经有了自己主观的认识,所以在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高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以及语文的学科特点,进行有目标有方向的引导。综合高考大纲和教学要求,教师要注意不能顾一边而扔另一边,必须把应试内容的教学和人文教学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统筹兼顾。

举例来讲,高中的语文教学在阅读方面大致是学习一些基本的常见的体裁文章,很少有学生会自主的去分析一篇文章的写作风格和写作特点等问题,除了是在考试情况下有目标的有要求的去阅读一篇文章,但是这种阅读方式都是短暂的,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起不到太大的作用。谈起阅读对人文素养的培养,我们能直接想到的就是通过阅读了解自己没有去过的世界,开拓自己的眼界,丰富自己的人文情怀,并通过阅读了解不同的文化世界,这样才不会故步自封。其实这种效果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空间条件的允许的,在学习压力大的高中阶段,学生可以搜集一些自己喜欢的作者的文章或者是自己喜欢的风格的文章进行有筛选的阅读,通过这种阅读方法,熏陶自己的人文情怀。

三、注意文化结合,综合学习

现在的高中生对文化都有自己的偏爱,有了偏爱难免就会产生文化歧视,高中的学生对事情都有了自己判断的能力,别人很难动摇这种判断。所以,学生一定要通过学习,通过不断的探索,对文化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对于文化没有绝对的真理,什么事情都是相对来讲的。由此,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不能说语文学科就是专门学习中国文化的,语文的学习是应该具有兼容性的,有可能传统的学习内容是以中国文化为主,就是在现代文理解方面也是注重中国文化,但是,人文素养体现在方方面面,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对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是学生现在普遍缺乏的一种能力。

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有目的的搜集一些西方文化的书籍或是外国作家的文章的让学生进行涉略,主要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不同文化上的态度,现在有很多青少年崇尚西方文化,批判自身文化,这种态度是非常不正确的,因为很多人都是盲目从众。高中阶段应该着手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不同的认知态度,让学生明白文化是没有差异的,文化也是具有兼容性的,要热爱自己的文化同时以欣赏的态度去看待西方文化。这是当前高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的文化素养,当然,在文化发展上每个国家的文化都大不相同,在高中学习阶段,学生应该主动地积极地去学习一些西方文化,将中西方文化进行创新结合,拓展自己的视野,这对学生将来更高程度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语文领域所涉及到的一些文学性的内容,是培养人文素养必不可少的。

篇10:技校语文教学之人文素养论文

一、素质教育下当前技工学校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技校是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技校必须同时开展专业技能教育和人文教育,而且人文教育还必须放在首位,以人文教育促专业技能教育,达到培养高素质劳动者的办学目标。但纵观现状,在当前的技工学校教育中又似乎处于一个特别尴尬的地位!一是重技术的培养模式导致语文教育存在着学科地位边缘化,语文在技校各专业中的课时分配明显减少,所占比例有限;二是有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对语文不感兴趣,认为语文学与不学对其专业技术学习和将来的就业并没有多大的影响,重视不够;三是有些语文教师偏实用性教学,往往只注重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导致现在的学生人文知识不够,文化素养较低,理想信念淡化,法律意识淡薄,人文精神缺失!

二、技校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在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六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求和、学会办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著名的语文专家于漪老师指出:“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的听说读写训练,渗透着认识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由此可见,语文是一门最能凸现人文关怀,启蒙人文意识的学科。良好的人文素质对形成技校学生的知识结构、文化涵养、道德观念、价值观念、审美修养和创新意识等都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当今时代合格的技术工人,必须具备中等程度的综合人文素质。而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从目前学生的素质现状来看,由于种种原因,学生的综合素质令人担忧。长此以往,如何能担当起人才金字塔基石的技术工人和振兴国家、民族工业的重任?因此,素有“百科之母”之称,富于人文教化功能的语文课,便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质的使命。语文课作为技校生的必修基础学科,也是一门人文学科,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亲身体验,接受熏陶,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从而达到解决“如何做人”的问题,即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参加工作后怎样与周围环境和谐相处等问题。因此,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文素质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三、技校语文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

1.塑造语文教师的人文品行,树立言传身教的良好形象

作为一名技校语文教师,我们的人文素养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学不仅仅是传道、受业、解惑的过程,更重要的是创造完美人生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成长的过程,所以教师的知识涵养、人格魅力、品德的优劣对学生人生观教育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学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教师是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的人文素质不高,就不可能培养出人文素质很高的学生。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如果教师缺乏人文意识,学生便不会在他的教学活动中获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因此,技校语文教师就要发挥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一是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敢于创新,敢于挑战,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涵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二是教学上要钻研教材,领会作者情感。只有当教师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热情洋溢、激情四射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三是潜移默化的渗透,努力引导学生躬行实践,净化思想,矫正行为,提高人文素养。

2.挖掘语文学科的人文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和自身素质局限,技校学生身上存在着一些贪图享受、纪律散漫、意志薄弱、自私狭隘等缺陷。针对这些现象,我在教学中注重以教材为载体,利用技校语文课丰富多彩、刻画人物众多的题材,紧扣作品的语言,挖掘语文课作品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在鉴赏中体验和认识这些艺术形象蕴含的社会意义,让学生在欣赏中有所感悟,在欣赏中领略人文精神。例如,诵读《离骚》,让学生明是非、辩清浊;讲析《满江红》,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心、热爱祖国。再如,教学《普通人》这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更形象、具体地理解作者表达的主旨,我精心设计了课件,创造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看到一个做事认真,为人“本色”的“普通人”的形象,使学生体会了生活中美丑的一面,激发他们的情感,自己的心灵不知不觉得到了升华。除了引导学生从语文课中学习体会到作品的内在思想底蕴,还可以从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和辨别美,通过作品与现实生活事例相结合,让学生能结合对照,产生对社会、人生的某些感悟,形成认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3.利用语文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技校生多为“中考”或“高考”分流的“弱势”群体,大多信心不足,自卑心较重,抗挫折能力欠缺,现实中趋利避苦,不愿付出,爱享受,对自身的人生目标不清楚,学习缺乏动力,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学习,忽视了道德素质的修养,尊师重教、团结同学及礼貌礼节上比较淡漠,这些道德问题说到底是人文素质问题。因此,语文教学只要充分利用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倾心倾力,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撼、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中,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在授课过程中,我注重将具有启发学生理想、信念的文章,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确定,从课内到课外讲深透。譬如,说到孔孟,就讲他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说到杜甫,则说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关爱社会关爱人生的高尚情操。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平时上课多抓住一些“热点问题”关注他们最敏感的问题和现象,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实际加强引导,正面教育学生,使学生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总之,技校语文教学因其学科特点,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优势,作为技校语文教师应着眼于社会长远需要,重视技工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培养,注重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以适应市场经济对技术工人的综合素质的需要,适应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

参考文献:

许凤琴。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04.

上一篇:国家AAA级文明工地观摩会资料下一篇:农村电网改造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