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领导班子十一五实绩汇报

2024-07-11

交通领导班子十一五实绩汇报(精选6篇)

篇1:交通领导班子十一五实绩汇报

湄潭县交通运输局

领导班子“十一五”期间工作实绩汇报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交通运输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及上级交通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科学规划引领交通运输事业和谐发展,经过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了我县农村公路建设的步伐,促进了运输行业健康发展,稳步提升了公路管理养护水平,交通运输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现就“十一五”期间我县交通运输工作汇报如下:

一、“十一五”期间工作完成情况

1、公路建设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我县共投入资金1.127亿余元,修建通乡油路、通村油(砼)路、通村泥石路共计670.982公里。

2、桥梁建设

高车堡大桥建设工程于2007年12月动工建设,总投资约780余万元,于2009年10月23日顺利通过省公路局组织的竣工验收。新建塘头河大桥,桥长64米,为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预计投资350万元,2010年完成投资150万元,引道工程长900米,预算投资19.8万元。

3、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结合我县公路养护实际,一是制订了养护承包里程和经费计划,“十一五”期间我局列养公路里程 1373.8公里,养护经费投入 649.02万元。二是全力做好公路水毁抢修工作,雨季期间我县县、乡、村公路共产生水毁坍方12万立方米,毁坏涵洞6道,路基沉陷25000米,路面损毁62000平方米,滑坡3处50米,“十一五”期间共投入水毁抢修资金340万元。三是认真开展道路隐患排查整治。共开展隐患排查25次,共查出隐患 20 项,已落实整改20项,共投入整改资金150万元。四是认真组织实施养护大中修项目。共计实施公路大(中)修项目4 项,累计完成投资1089万元。

4、道路运输行业管理

加强运输运输市场的管理,开展了客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驾培学校专项整治、维修行业清理整顿、清理整治校园车辆、对县城区内非法营运机及电三轮车进行清理整顿等多项活动,促进了我县运输市的健康发展。加强车辆的动态管理和GPS安全管理。完成“十一五”农村客运发展规划,期间新增组建客运企业1家,新增客运车辆230台,新增客运班线35条,全县通客运班线的建制村达90%。驾培学校已发展为三家,新增货运企业6家,新增一二类维修企业各2家。加快乡镇汽车站建设,近几年来已建成了永兴、高台、洗马、兴隆、复兴5个乡镇汽车站,总投资400万元。2008年率先于全省试建了农村客运候车亭36个,总投资124万元。2008年初成立了“湄潭县茶人巴士有限公司”,开通了城市公交车,运营的公交车有22辆,线路7条。同年实施了城市客运升级换代工作,目前我县的人力三轮车已全部升级为出租车,有力提升了我县的城市形象,同时也满足了老百姓出行需求。2008年获得了省运管局、省技监局的行政许可,启动了机动车综合检测工作。期间,驾培学校已发展为三家,新增货运企业6家,新增一二类维修企业各2家。

5、协助完成204省道改扩建工程

204省道湄潭至余庆二级公路改扩建工程全长103.75公里,总投资近7亿元,2006年10月开工建设,2009年10月竣工。我局协助相关部门承担该工程在我县境内的征地拆迁工作,总计支出拆迁征地费用1590万元。

6、杭瑞高速公路建设

协助做好杭瑞高速公路前期建设工作;2010年6月份完

成杭瑞高速公路施工便道工程21.896公里,投资300万元,,并顺利通过验收。

7、沿江渡港口建设项目

沿江渡新增通航水域29公里,上级匹配价值近40万元监督艇一艘。招商引资建设沿江渡造船厂1家,总投资1000万元。沿江渡码头建设于2011年1月1日动工,投资约1791.4万元。

8、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情况

兴隆镇是贵州省2010年农村公路”建管养运”一体化建设的试点乡(镇),省下达建设投资计划:村公路改造13.856

公里,投入120万元;安保工程投入40万元;通村油路4条12.9公里,投入516万元,共投资676万元。

9、完成县人民政府交办任务:垃圾场进场公路建设项目,建设里程5.4km,总投资161.8万元。

10、通过多次努力争取,湄余公路与杭瑞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较好效果。现已经完成了水土保持、环境检测、土地预审及环境评估工作。

二、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

长期以来,我局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来抓,从讲政治、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不断提升对交通运输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十一五”期间,根据县委、县政府和县安委办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学习和宣教,进一步强化了安全生产责任制。期间,每年深入开展多次安全生产检查,认真扎实开展各项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安全生产隐患的整改力度,始终把安全隐患有效控制在萌芽状态。

一是认真落实省、市、县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及有关安全工作文件精神。二是及时成立、调整充实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对安全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任务明确,并对具体事项提出了具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以及时限。三是与局属各单位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任务。与涉水乡镇签订水上安全责任书,落实了安全责任单位、安全责任到人。四是按每年年初安全工作安排,如期召开全局每月

安全生产例会、召开每季度安全生产调度会,对当前安全工作进行分析、汇报及工作安排,紧急情况会议紧急召开。五是局属各单位部署全面、协作密切、措施得当、整治有力,及时消除了各类交通运输安全隐患。公路部门积极开展公路危险路、桥隐患排查,大力实施“安保工程”,着力对路、桥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整治。运管部门通过开展各种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对客运站场及客运企业等运输市场的安全监管。海事部门开展水路运输安全隐患排查,加大水运安全检查力度。“十一五”期间,我县交通运输安全工作无责任事故发生。

三、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开展多样化的警示教育,进一步加大解决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突出问题力度,加强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以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的治理商业贿赂专项活动和对不正当交易行为进行自查自纠及评估考核工作成效明显。认真开展工程项目招投标现场监督,对重点项目的合同履约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增强工程建设的透明度,加强项目资金管理,规范项目资金拨付程序,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建立完善了公路工程建设监管长效机制,公路“三乱”治理效果明显。“十一五”期间,我局干部职工无一人受到任何党纪政纪处分。

四、奖惩情况

“十一五”期间,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获得了省人民政府2006-2008年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交通运输厅2010年“建管养运”三等奖,市人民政府2010年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省公路局2008年“抗雪凝保畅通”先进单位,省公路局2007、2008年养护质量先进单位,省公路局2006、2007年通村公路建设先进单位,市交通运输局2008-2008年一等奖,2009、2010年二等奖,县直目标考核2006、2007二等奖,2008-2010年一等奖。

回眸“十一五”我们的工作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在过去的5年提拔了副县级领导干部2名、正科级干部1名、副科级干部4名的县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里,我们甚感欣慰,也倍受鼓舞。展望“十二五”,在新的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面对长期以来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运输,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却又感到使命光荣,在新的历史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将一如既往继续团结带领全局干部职工不断开拓创新,勇于实干,攻坚克难,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篇2:交通领导班子十一五实绩汇报

按照年初区委2010年领导班子工作实绩考核办法的要求,我们锦山在实际工作中,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立足具体实情,不断创新思维,以“党建工作促发展,经济振兴富民众”为总体目标,将目标责任细化分解,逐步落实到位,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任务指标,以致党建,经济、精神文明建设都有了创新和加强,适应了当前改革发展的要求。一年来两委班子,带领全村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务实,奋勇争先,把以一个大豆、玉米传统种植村转变成经济实力雄厚,农民收入丰厚,基础设施完善,村务管理民主,精神文明多彩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经济工作不断得到新攀升

1、农业

针对我村土地资源稀少的实际状况,在发展经济工作中,我们不断创新发展思维,打破受地理环境、资源限制的条框,在“创”字上下功夫,在“优”字上想办法,在“特”字上动脑筋。一是以科学种植农田、走优良品种之路。引进了全优的大豆玉米新品种进行种植。并在一屯二屯建立了种

子基地。在我村现在已形成以一屯为大田生产基地,以二屯温室大棚蔬菜生产基地,以四屯大葱土豆为生产基地,以五屯香瓜西瓜为生产基地,现已形成规模。有的品种已占领我市的农贸市场,农民的经济收入有了大幅的提高。在每年春厦季农闲季节,邀请市农研中心专家为农民讲解科技种田知识讲座,对农民耕地进行测土配方,并多次到农田地、大棚、温室进行技术指导。春耕前积极与信用社联系为农民春耕提供贷款,为农民选购优良种子和化肥,并和农研中心结成帮扶对子,成立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搞科技培训班。和区技术监督局联合举办质监护农春蕾行动,通过这些措施,为农民生产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2、农民自营经济的发展

我们在以农业为本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农民自营经济发展之路,进一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养殖业和基地建设,村领导班子在反复研究、在科学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广大农民群众确立新的经济发展格局。村委会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扶持农民发展自营经济,鼓励外来投资,提供场地、技术等方面的帮助,目前我村养殖业有养鸡厂三处,年出栏肉食鸡8千多只,年产蛋1万斤。生态鸡3千多只,养牛100多头,养鱼10万尾,生猪出栏500头;特色种植“牛腿”大葱,“黄牛筋”,“大白梨”土豆,早熟粘玉米,“甜丰一号”西瓜,白雪香瓜,温室大棚12000平方米。扶持个体经济,为刘氏粉条加工厂提供资金设备人财物的大力帮助,使个体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今年全村的经济总产值可达九百四十三万元,比去年增长8%,人均纯收入达到5700元群众的生活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社会发展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非常重视村容村貌的建设和创建文明卫生城市工作,2010年,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建永久性大门一处,宣传牌10块,建水冲式厕所一处,新增环保型厕所30个,铺设村屯巷道垫沙石440立方米,清挖排水沟2200延长米,铺设排水管道16处,边沟硬化2000米,边沟两侧种植绿化带4000米,购置盆景500盆,建设花坛2000平方米,增设健身器材15余套,新建医务室、活动室300平方米,修建休闲广场1500多平方米,新增图书3000余册,对锅炉供暖进行了提档升级。在创卫工作中锦山村党政班子一班人带领全村广大村民群众在包街领导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下,起早贪黑埋头苦干,村容村貌涣然一新。得到了专家

省市领导和区委领导的高度赞扬,为我市我区争得了荣誉。

为了方便农民农产品的外运与销售,先后对农田路巷道进行了维修。彻底解决了蔬菜外运难的问题。每年春节前,走访慰问退休老党员和困难户,送去米面和慰问金,为他们解决基本的生活困难,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一方稳定,无越级上访事件的发生,由于工作细致,措施得力,我村社会稳定,农民群众安居乐业。

综治工作

年初以来,我所认真贯彻执行区委综治委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结合,标本兼治的方针,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深入开展治安防范工作,人民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加强。

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常年坚持三级值班制度,坚持预防为主,群防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原则,充分发挥群防群策队伍作用,有效减少了多发性案件发生,实现了四无目标: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黄赌毒事件,无脏乱差现象,无犯罪人口。

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各项防范措施,建立健全了党政主

要领导抓综治,警民联合,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制定了综治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和奖惩办法,签订了综治工作责任状。群防群治网络严密,加强了专兼职治安员,治安员在巡护中经常向群众宣传安全防范知识,提高了其自防联防的意识。防范设施齐全,加强了重点区域的巡护检查,物防技防设施达到了95%。

加强矛盾纠纷调处和流动人口管理,进一步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工作,从定期排查矛盾纠纷入手,积极稳妥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针对本单位存在影响稳定的突出问题,落实调处责任,跟踪问效,加强流动人口的规范管理,及时掌握各类人员动态,有效控制各类犯罪的发生。

基层武装工作

认真抓好基层武装工作,有专人具体负责民兵的日常训练工作,民兵训练做到有计划,有方案,并做好各项武装工作记录,开展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适龄青年应征,较好的完成了基层武装工作。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

加强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领导,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体系,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认真做好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组织协调指导检查考核验收等日常工作,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规律性,不断提高依法治理工作的协调指导水平。

抓好干部学法用法,分层次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普法学习计划,健全完善学习制度,做到有计划,有目标,保证学习收到实效。利用“法律大集”等形式对农民群众进行法律常识的宣教活动,用典型案例和身边事教育人,提高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提高村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进一步推进依法治理工作深入发展,努力提高法制化管理水平。依法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制度依法决策,依法经营,依法管理。对村的各项计划,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资金使用情况等及时进行村务公开,重大事项的决策要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或班子会议讨论通过,及时总结开展法制化管理的经验,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掌握新情况,探索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规律性,使我村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档案工作

及时参加区里举办的档案工作会议和理论培训,研究落实我村的档案工作,设有专门的档案室,组织机构健全,设有专兼职档案员,设备齐全完好,加强档案管理、立卷和上报工作,及时上报档案史志材料,档案管理工作规范有序。

二、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三个带头人”活动及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 通过几年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三个带头人”活动的开展,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加强,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党员受到很大的教育,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带头富,带领富的意识增强了。我们同时开展了“做表率,比奉献,争先锋”“入党为什么,为党做什么,让群众看什么”等活动,党员和贫困村民结成了一帮一对子,定期走访,交流思想,排忧解难,党员在群众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三会一课制度坚持经常,每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调整一次,档案齐全,严把党员“入口关”严格履行入党手续确保了发展新党员的质量。坚持党员的学习教育制度,组织党员学习“党章”和上级文件精神,教育党员自觉遵守党章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党员和干部经常受到教育,素质明显提高。

2、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了班子的战斗堡垒作用,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单位的重大事项不是党政一把手沟通就决定,而是召开班子会议或支部委员会和村民代表大会集体研究,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集思广益,才做出决定,避免了工作决策上的失误,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较好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3、党风廉政建设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从严治党的方针,按照区委的要求和部署,我们狠抓了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首先我们建立建全了组织机构,目标和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了财经管理制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格执行上级有关规定,作到有令禁止,班子成员严格按照《廉政准则》要求自己,廉洁自律尽职尽责,党政一把手带头执行廉政制度,制定接待客人标准,没有出现用公款吃喝玩乐的现象,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班子和个人出现的问题在一定的范围内向农民群众进行通报,并制定了整改措施,及时整改,建立约束机制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在约束党员干部的同时,对农民群众感觉敏感的问题进行公开,如村务公开,发展党员干部公开,低保名单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把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教育培训活动,制定学习计划,定期组织学习,通过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为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决心和信心,努力增强公仆意识,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进而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了廉洁自律,拒腐防变的意识。

4、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

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机构,定期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及时掌握农民群众的思想动态,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解决分歧,化解矛盾,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思想舆论环境。

5、密切联系群众

我们时刻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农民群众排忧解难。结合“三个带头人”活动、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千方百计的为农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开展“一帮一”

扶贫解困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篇3:交通领导班子十一五实绩汇报

校长作为学校的“一把手”,在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地制定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规划,切实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方面您准备好了吗?

总课题专家组组长:祝智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教育信息网络中心主任兼网络教育学院院长,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教育技术分委主任、教育部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资源建设项目专家。

总课题专家组副组长:王陆,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教授,硕士生导师。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学会执行理事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CBE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篇4:交通领导班子十一五实绩汇报

根据我国工业增长情况,1993—1999年是我国重化工时代的前导时期,2000年至今,工业增长明显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的格局,出现重化工业加速发展的势头,我国进入了重化工时代。与轻工业阶段相比,重化工业化阶段工业发展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一)重化工业化阶段的工业主导部门由传统的纺织、轻工为主的轻工业向汽车、钢铁、化工等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产业转型升级。

(二)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近年我国电力、煤炭供应紧张,原油和金属矿石等大量依赖进口的状况,既有经济增速加快的因素,也有来自工业结构重型化的压力。

(三)重化工业的发展需要强大的运输支撑,对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重化工业发展的关联效应强,能够有效地带动产业链、产业群的发展。汽车、钢铁、机械等制造业和房地产、煤炭、电力等前向和后向关联产业的高速发展,按照投入产出的关联关系,相应形成了几个高增长产业群。

(五)重化工业发展对环境承载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发展重化工业需要占有和消耗土地、矿产资源等大量不可再生资源,对生态和环境压力比较大。

(六)我国目前的重化工业发展与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制造业扩张及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

二、重化工业化对货物运输需求的主要影响

(一)目前货物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重化工业化

运输经济学理论认为,影响货物运输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三个,(1)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2)经济结构的变动,特别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动;(3)生产力的地区布局。

从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看,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态势,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也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三个主要因素中,只有工业的产业结构出现明显变动,开始由轻工业为主向重化工业为主倾斜,工业化进程进入重化工业化时期。从国际经验看,重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一般会对运输业产生巨大压力,其初期往往伴随着运输紧张。因此,我国已经进入重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是当前运输需求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原因。

(二)重化工业化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

重化工业化对我国货运需求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重工业产品运输

工业结构的重型化使得我国重化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激增。不同产品利用某种运输方式的产运系数是不同的,重工业产品及其原材料对铁路的依赖比较大,产运系数比较高。如,钢铁的铁路运输系数约为0.65,金属矿石是0.48。重化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的迅速大幅度增加,引起货物运输需求数量快速增加,加剧了与运输供给能力的矛盾。由于铁路运力的影响,华北、东北钢厂的钢材发往华南、华东地区困难,库存上升。

2.能源运输

2003年电力和其他能源紧张,并由此引发的能源运输紧张,既有来自经济增速加快的压力,也有来自工业结构重型化的压力。工业化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相关经验规律表明,在工业化高速发展的重化工业化时期,单位GDP的能源消耗水平最高,表现为能源生产弹性系数和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迅速增加,远高于工业化初期的水平。

能源运输一直是我国货物运输的重中之重,其中又以煤炭运输为主,在我国货运量比重中,历来占第一位。煤炭外运系统主要以铁水联运和铁路直达为主,其中,我国煤炭产量的60%依靠铁路运输,铁路煤炭运量占总货运量的40%。重化工业化带动的能源产量和消费量的迅速增加,给煤炭运输带来很大压力,出现了煤炭运输十分紧张的局面,其中,铁路运力成为制约煤炭运输的关键,2003年铁路煤炭运量88132万吨,增长7.7%,煤运比重达到40%,仍然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目前西煤东运的主要铁路运输通道丰沙大线、大秦线、朔黄线、京原线、石太线、兖石线、陇海线煤运比重均超过60%,能力利用率都已经超过100%;北煤南运的干线京沪、京广、京九、太焦线等区段煤运比重在50%以上,运输能力基本饱和。与铁路运能比较,港口能力紧张并不明显,但主要是通过加强运输组织、挤占非专业化泊位能力、牺牲船舶运力等非常手段实现运输的。随着煤炭需求的持续增长,煤炭运输会更加紧张。

3.外贸运输

重化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对原材料、能源等产生巨大需求。由于我国矿产资源的限制,需要充分利用国际资源,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从而促进了外贸运输的发展。在重化工业化推动下,石油进口量逐年递增,2003年进口原油9112万吨,同比增长31%,2004年第一季度进口原油3014万吨,同比增长35.6%。预计到2010年和2015年我国原油进口量分别达到1.5亿吨和2.0亿吨。

我国沿海港口外贸吞吐量年均增长速度由20世纪90年代的12%发展到2003年的22%。快速增长的外贸运输,对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和疏港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使本已逐步缓解的沿海港口,出现许多压船压港现象。而与港口吞吐能力相比,港口后方疏港(主要是铁路)能力成为外贸运输最重要的制约因素。

三、“十一五”我国货物运输需求趋势判断

结合重化工业化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以及“十一五”重化工业化发展特点和趋势,“十一五”我国货物运输需求发展趋势判断如下:

(一)“十一五”乃至2020年我国货物运输需求将保持快速增长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我国在本世纪前20年GDP要翻两番,年均增长速度应保持在7.18%,其中到2010年的GDP年均增长速度在8%以上。这段时期也正是我国重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时期。

2003年我国货运周转量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弹性系数1.38。参照工业化国家的货运周转量弹性系数,考虑到基数的加大和边际增速的递减,2003—2010年我国货运周转量的年均增长速度可能在7.2—8%之间,到2020年年均增长速度在5.5%以上(1990—2000年我国货运周转量的年均增长速度为5.3%)。

(二)各种运输方式中,铁路和海运的货物运输需求快速增加

重化工业化时期,我国货物运输需求的增长点主要集中在长距离、大运量、跨区域的能源运输、基础原材料运输以及外贸运输上。由于铁路和海运在长途大宗散货或远洋运输上有着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其作用是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是能源运输、基础原材料运输和外贸运输的主要承担运输方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所对1978—2001年的相关分析表明,铁路货运周转量与煤炭、钢铁产量的相关系数高达0.92和0.93。重化工业化的发展,客观上必然促进铁路和海运货物运输的快速发展。

铁路和水运占到我国各种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的85%左右的市场份额,并且铁路货运和海运的平均运距远远大于公路运输,其发展将使全社会货运周转量的增长速度要明显大于货运量的增长速度。

(三)交通运输供给结构和发展速度不适应重化工业化进程

交通运输供给能力主要取决于交通基础设施的数量和技术质量以及运输组织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我国从“七五”开始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投资占GDP的比例,从“七五”期间的1.11% ,提高到“八五”期间的2.21%,“九五”期间3.27%,“十五”前两年这一比例达到3.52%。但重化工业化的加速,使得交通运输供给仍滞后于运输需求。

分析表明,重化工业化促进重工业产品运输、能源运输和外贸运输增长,并在较长的一段时期保持增长态势。目前的运输供给结构不适应运输需求结构,交通基础设施供给速度——关键是铁路发展——不能适应重化工业化对运输需求增长的要求,导致运输需求与运输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果继续保持现在的交通运输发展态势,这一对矛盾会越来越尖锐,最终导致铁路运输、进而交通运输业再次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产业。因此交通运输业必须积极应对重化工业化的挑战,加快建设,跨越发展。

四、应对重化工业化,“十一五”交通运输发展的政策措施

(一)宏观层面上,重化工业的发展及其引起的原材料、能源消耗是目前货物运输紧张的原因。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以信息化带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调整重化工业内部技术结构,遏止部分行业和地区低水平重复建设,降低全社会的资源和能源消耗水平,进而减缓运输需求快速增长的态势。

(二)交通运输业内部,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大力推进交通运输的建设,适应重化工业化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快速增长。

1.继续保持高的交通基础设施投入,扩充运输能力

我国从“七五”开始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交通建设的大发展使得长期困扰经济发展的运输“瓶颈”得到极大缓解,但是重化工业化的加速,又使得逐步缩小的交通运输供给和需求缺口迅速扩大。日本和韩国在重化工业化初期都曾出现运输十分紧张的局面。为此,1953—1958年间,日本政府用于公路、港湾的投资占同期公共投资的19.2%,1959—1963年提高到29.5%,1964—1968年更提高到47%,从而使交通运输业迅速改变面貌,为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韩国政府于60年代初果断地将公共投资的60%投于交通运输建设,迅速缓解了运输对经济的制约,从而为韩国的经济起飞铺平了道路。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统筹交通运输与重化工业化进程的协调发展,客观上要求“十一五”继续保持一定规模的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大力扩充运输能力,满足迅速增长的货物运输需求,彻底打破运输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2.加快铁路建设和发展是运输业应对重化工业化的关键

在5种交通运输方式中,铁路在大宗、远途、低值货物运输上具有其他运输方式所不可替代的优势。铁路具有的运量大、经济运距长的经济技术特性,使得其本应在重化工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铁路在我国各种运输方式中发展最为缓慢,限制了其作用的发挥,是当前重化工业化过程中综合运输体系的薄弱环节,也是最易成为“瓶颈”的环节。

2010年之前是重化工业化加速发展阶段,要把“十五”后两年和“十一五”作为铁路发展应对重化工业化挑战的关键时期,快速扩充铁路运能。

——《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是201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5万公里。根据工业产业结构的变化和重化工业发展前快后缓,建议“十一五”加快铁路建设,2010年铁路营业里程达到8.7万公里,或将2010年目标提前到2008年。

——铁路运输重点在煤炭,煤炭运输重点在“三西”。“三西”地区是我国未来能源生产的主要增长点,“十一五”要围绕晋北、蒙西、神府、晋中、晋东南5个煤炭基地,完善煤炭运输系统。加快实施大秦线、神黄线扩能改造;建设石太线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流;加紧第三条煤炭运输通道的研究论证;北煤南运的干线京沪、京广、京九建设客运专线。

3.推进沿海港口和管道运输建设

为适应重化工业化的发展,到2010年,沿海要基本形成大型专业化的原油、矿石码头布局,发展大型远洋运输船队,90%以上的原油、铁矿石采用15万吨级以上大型船舶运输;要配套铁路煤炭运输,建设与之适应的专业煤炭码头;集装箱干线、支线、喂给港系统布局基本形成。

确保石油的安全供应,要积极开拓陆上石油进口。配合从俄罗斯、中亚等国进口石油、天然气的战略,开展中俄原油管道、中哈原油管道工程的研究和建设;建设乌鲁木齐—兰州成品油管道。

篇5:交通领导班子十一五实绩汇报

“十五”时期,江苏交通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也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面向未来,江苏交通已站在一个很高的发展平台上,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必须正确判断形势,找准发展定位,明确发展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省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时期。省委十届九次全会提出,要按照中央对东部地区的发展定位特别是对江苏的最新要求,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延续和发展“十五”时期的增长势头,到“十一五”期末以省为单位达到全面小康四大类18项指标的目标值,总体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十一五”期间江苏发展的战略目标,对交通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其中,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推进城市化、经济国际化战略,以及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我们继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增强交通设施与经济布局、产业集聚的配套互动性,进一步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江苏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环境承载力脆弱的特殊省情,要求我们坚持环保优先、节约优先的发展方针,统筹兼顾好交通发展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关系,在建设节约型社会、绿色江苏的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等等。因此,江苏交通发展任重道远,“十一五”必将是江苏交通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

省委、省政府要求,在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地区竞争日新月异的新形势下,江苏的交通设施,包括交通方便程度和交通成本,要形成最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为此,“十一五”期间,我们要继续坚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的方针,保持江苏交通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两个率先”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十一五”时期,江苏交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工作全局,以全力推进交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主题,紧密围绕“两个率先”的中心任务,全面推进交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在积极推进公路率先基本现代化的同时,继续加大对航道、港口发展的倾斜力度,努力实现水路与公路的协调发展;精心构筑能力充分、衔接协调、管理先进的基础设施体系和便捷、高效、安全、优质的客货运输体系,加快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和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加强交通行政能力建设,深化改革,全面履行好交通行业管理的各项职责。

“十一五”江苏交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结构完善、衔接紧密的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路水路交通建设市场、养护市场和运输市场体系,交通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公路水路运输效率和保障能力明显增强,长三角交通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00亿元,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交通发展水平总体上适应全省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发展需求,为提高地区综合竞争力和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公路建设实现“434”目标

即: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4000公里,新改建国省干线公路3000公里,新改建农村公路40000公里。

过江通道确保建成1座(苏通大桥)、开工3座(泰州通道、崇启大桥、南京四桥);国家高速公路网在江苏境内路段全面建成;实现与长三角区域内其他省市的有效衔接;高速公路出省通道达到18个。

市到县、相邻县之间基本以一级公路连接,出省通道、重要枢纽、主要工业区、重点旅游区、商品粮基地等以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实现所有工业园区之间干线公路的“区区通”。

全面实现县到乡通二级、乡到乡通三级、乡到村通四级的发展目标,把农村公路修到规划的集中居住点上,实现真正的“村村通”。

(二)水运建设基本形成2个体系

基本形成以京杭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体系。新建成四级以上高等级航道650公里,新建成船闸10座,干线航道基本消除碍航堵档现象,内河航运优势和规模效益得以体现,并步入良性发展阶段。

基本建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服务优质、安全畅通、便捷高效、环保文明的现代港口体系。沿江沿海港口总货物吞吐量翻一番,达到8亿吨,先�����B��箱吞吐量翻二番,达到1200万标箱;打造5个亿吨大港。

(三)交通行业管理实现6个拓展

一是实现运输管理的重点向促进交通服务业做大做强拓展。努力使交通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高于第三产业的增长,全省交通服务业增加值在2004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力争突破1000亿元。

二是实现法制建设向全面规范交通行政行为拓展。尽快建立健全覆盖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输服务、运输安全等方面的交通法规体系,力争省人大常委会制定出台《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航道管理条例》、《高速公路越江桥梁管理条例》、《港口管理条例》等4部地方性交通法规。

三是实现招投标管理向覆盖交通行业与产业全领域拓展。监管范围由省重点项目向所有交通项目延伸,由传统的建设招投标监管向服务招投标、货物采购招投标、投资人招投标、项目代建制单位招投标和养护工程招投标等方面拓展,招投标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招投标过程实现动态监督。

四是实现质量管理向控制交通建设全过程拓展。着重抓好设计、材料、施工、监理、检测、质监、科技等七大环节的监管,深入开展质量创新、创优活动,确保交通工程质量继续处于全国领先,力争全国第一。

五是实现水上交通安全向监管、预防和应急处理全方位拓展。基本建立起有效的水上交通安全预防监控体系,在重点湖区和重要航段建立起全天候运行、具备快速反应能力的现代化内河交通安全应急系统。内河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确保不发生死亡6人以上重特大水上交通责任事故,确保不发生重特大船舶污染水域事件。同时,道路交通安全和交通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六是实现交通信息化向全面支撑交通管理和服务拓展。加快建设电子政府,构建完成一个基础(网络基础设施)、两个平台(信息资源平台、业务应用平台)和三个体系(运行管理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和标准化体系);继续加强路网调度指挥系统建设;推进交通智能运输系统建设,大力推行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

(四)队伍建设在3个方面得到重点加强

全省文明交通“点—线—网”体系全面建成;全省交通行业继续保持江苏省文明行业,力争创建成全国交通文明行业;市厅级以上文明单位比例达到90%以上;厅机关和五局一站一办以及各市交通局机关全部创建成学习型机关。

交通人才队伍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35周岁以下行政执法人员全部达到国民教育序列的大专以上学历;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全部达到大专以上学历,60%达到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人员超过2000人。

建成特色鲜明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交通系统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民群众对交通系统反腐倡廉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努力把易于产生腐败的高危系统建成廉政的模范系统。

要实现“十一五”各项发展目标,全省交通系统必须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发展重点,抓住发展关键,全面推进江苏交通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一)坚持率先发展,全力实现“三个完善、两个加快”

省委十届九次全会要求,以互联互通和网络化为重点,科学规划和建设综合运输体系。对此,我们必须坚持加快交通发展不动摇,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网络,全面推进不同层次路网间的衔接配套,最大程度地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必须全面加快航道、港口发展步伐,充分发挥江苏发展水运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全力实现省委关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个完善、两个加快”的总体要求。

一是积极推进过江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高速公路网络。优先建设对经济增长有重大推动作用、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的关键性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国道主干线在江苏境内线路,加快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以及长三角地区国家高速公路辅助线路在江苏境内路段;加强出省通道建设;合理加密局部地区的高速公路,开展相关高速公路通道的扩容工程。

二是加大国省干线公路网改造力度,进一步完善与高速公路、农村公路相协调的国省干线公路网络。坚持“干支协调、统筹发展,扩大规模、优化布局,调整结构、完善功能,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加快实施《江苏省干线公路建设方案(2005-2010)》,全面实施标准化工程,重点建设以一级公路为主的快速干线公路系统,确保一级公路里程超过4500公里。

三是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十一五”开始,重点建设县乡、乡际公路,完成一轮规划中剩余的通行政村公路,并力争提前一年全面完成省政府农村五件实事中农村公路建设目标;在此基础上,重点推进至所有规划集中居住点的农村公路建设及部分“断头路”建设。同时,加大农村公路上的桥梁改造力度,以更好地发挥农村公路建设成效。

四是千方百计加快航道建设步伐,努力将航道大省转变为航道强省。按照“先急后缓、先闸后航、先通后畅、先线后网”和“投资一条、建成一条、见效一条”的原则,优先建设通过量需求较大、急需整治改造的船闸和航道,尽力缓解重点航段运输瓶颈制约。要重点加快“一河一网两港”建设步伐,即加快苏北运河“三改二”、苏南运河“四改三”以及重点船闸建设,充分发挥京杭运河作为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主通道作用;加快苏南干线航道网整治,分流和缓解苏南运河运输压力;加快连云港港和太仓港疏港航道建设,进一步完善两大重点港口的集疏运体系。

五是全力加快沿江沿海港口建设,全面提升我省港口群整体竞争力。强化我省港口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分工和地位,合理开发和整合港口资源,进一步完善沿江沿海港口分层次布局,全面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沿江沿海重点港口跨越式发展。要重点提升连云港港、苏州港、南京港、南通港、镇江港这五大国家级主要港口的规模化、现代化水平,初步形成集装箱、矿石、煤炭、原油四大重点货种专业化布局,逐步完善海运直达、江海转运和长江中上游中转联运三大运输体系,重点加快太仓港和连云港港两个集装箱干线港发展,进一步发挥南京港的区域核心及辐射作用。

同时,要对照建立布局协调、衔接顺畅、优势互补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要求,加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之间以及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在空间布局、建设时序等方面的有效衔接,努力形成合理分工、各展所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二)坚持科学发展,全力探索统筹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按照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江苏新交通的要求,在扩大基础设施供给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交通的整体效率,更加注重减少资源占用,更加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努力走出一条速度、质量和效益并重的集约化发展道路。

一是加快发展交通服务业。通过加快发展集装箱运输、特种服务和综合物流等现代产业,促进交通运输服务多元化产业结构的形成。要着力优化交通服务业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市场准入管理,完善和实施运输市场管理新机制;要提升运输枢纽服务能力,加快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为建设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提供重要依托;要快速推进海运业发展,采取多种扶持政策积极增开海运航线,为外向型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有力保障;要努力提高服务业集约化程度,引导企业改造经营机制和加快装备结构调整;要鼓励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新型交通服务方式。

二是继续加强分类指导,统筹推进地区间交通协调发展。按照我省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和加快苏北振兴步伐的要求,继续支持苏北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交通发展,使其交通发展水平能够动态适应和适度超前于本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要引导苏北地区不要盲目与经济发达地区攀比路网密度或公路等级,做到科学规划、分步推进、量力而行。要综合考虑交通投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统一,合理配置交通资源,力争把握好两者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发挥好省和市、县两个积极性。

三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继续抓好交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力争在跨江大桥和高速公路等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中,取得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要及时总结和制定符合我省实际的交通标准体系,不断提高工程建设、信息化建设、行业管理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规范化水平。要从交通运输发展战略、政策法规、组织管理、技术手段等不同角度,深入开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决策技术研究,以及规划设计技术、安全和环境保护技术、交通统计技术、环境友好型新材料技术及材料再生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以实现提高交通安全、降低交通工程全寿命成本、节约土地、高效利用岸线的目标,并实现交通发展与环境相适应、与生态相协调。

(三)坚持和谐发展,全力推进五大交通建设

构建和谐交通,必须努力构建交通行业与社会公众的和谐关系,交通行业与外部行业的和谐关系,以及交通行业内部的和谐关系。同时,要把全力推进法治交通、平安交通、惠民交通、诚信交通和廉政交通建设,作为构建和谐交通的重要抓手,整体设计,全面推进。

一是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力推进法治交通建设。制定出台建设法治交通的实施意见。要加快交通立法步伐,加速形成地方交通配套性法规体系;要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更加规范交通行政决策程序;要进一步深化交通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加快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反应快速的交通行政执法机制;继续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免罚制,将严格执法和文明执法有机统一起来。

二是密切关注公共安全,全力推进平安交通建设。要提高交通设施的功能和服务水平,减少因设施不完善导致的安全事故;要切实履行好“三把关、一监督”职责,从源头上遏制营运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要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建立重点湖区搜救基地,增强救助能力;制定和完善各项应急运输保障预案,提高处置各种突发公共事件的反应能力。

三是加大利民便民力度,全力推进惠民交通建设。把交通发展目标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使人民群众都能充分享受到交通发展与改革的成果。要进一步拓展便民服务的范围,提高各项便民措施的实效。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以更加方便、灵活、经济的方式及时为公众提供交通信息服务。

四是规范交通市场秩序,全力推进诚信交通建设。要加大政务公开力度,提高社会各界对交通发展的知情度和参与度;加强交通市场信用管理,对交通建设企业履约信用情况进行动态考核,全面完善客货运输行业、机动车维修行业和驾驶员培训行业信誉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征地拆迁补偿政策,切实保障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五是加快健全惩防体系,全力推进廉政交通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加强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逐步建立起思想道德教育的长效机制、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的监控机制,努力遏制交通系统腐败现象,向社会充分展示交通行业的清廉形象。

为圆满完成“十一五”交通发展目标,各级交通部门要进一步提高驾驭发展的能力,重点落实好以下关键措施:

一是要全力争取有利于交通加快发展的外部环境。提高对外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全社会积极营造支持交通加快发展的氛围。继续推进交通发展由部门主导向政府主导转变,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将交通发展列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并在财政投入、征地拆迁、外部配套条件及税费征收等方面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帮助协调相关部门,在项目审批和用地办理等方面加强协作配合。

二是要着力解决用地办理、项目许可、资金筹措中面临的突出困难。积极争取政府出台支持交通用地的具体政策,将交通规划纳入地区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与地区用地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相协调。更加主动地加强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建立有效的协作对话机制,加快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多渠道筹措交通发展资金,深化经营性交通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交通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推广“统贷统还”模式,增强交通部门融资与内部调剂资金的能力;对难以运用市场化手段筹措资金的水运工程,要积极争取政府设立专项发展基金。

三是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交通管理体制改革。深入研究费改税等重大财税制度改革对交通发展的影响,全面加快各项体制改革步伐,重点是尽快全面完成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改革,确保执法规范性、独立性和权威性;进一步理顺港口管理体制,强化港口行业管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稳定的养护资金渠道;继续推进乡镇交管所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加强交通基层组织建设。

四是要全面增强交通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针对市场经济多元化的特征,改进统计方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加强软科学研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完善交通信息资源的采集、交换和共享机制,及时掌握各地交通发展动态,加强分析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增强决策制订与修改的及时性。做到决策科学化、责任具体化,确保有令必行、有禁必止,全面增强交通决策的执行力。

五是要更加重视交通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我省交通科技创新领先、优秀人才众多、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提升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专业技术和高技能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加快构筑江苏交通人才高地。要大力发展交通职业教育,加强交通人才培养和培训工作,同时采取有效激励机制,激化各类人才服务交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交通发展提供坚强的智力支持。

2006年是全面落实“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对于顺利推进“十一五”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为延续“十五”交通发展的良好势头,2006年要确保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0亿元,同时切实履行起行政管理职责,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进步。

(一)全面深化各类交通发展规划

切实加强对交通规划工作的统筹管理和指导协调。进一步完善交通规划体系,建立规划实施的监测、绩效评估和规划滚动机制,规范规划管理程序,提升规划工作水平,充分发挥规划的效益。

在提请省政府尽快审批通过江苏省高速公路网规划的同时,紧密围绕江苏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一是要编制完成全省港口发展战略和沿江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明确港口发展定位、发展重点以及港口资源整合的配套措施;二是全面开展农村公路通达情况专项调查,根据省委十届九次全会的精神和全省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的要求,在乡(镇)村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形成“十一五”农村公路建设方案;三是要全面完成运输经济发展、人才与教育、文明行业创建等一系列发展规划,确保今后五年内各项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有序推进。

(二)继续推进公路加快建设

确保建成通车沿海高速公路连盐段、淮盐高速公路、宁淮高速公路淮安段、宁蚌高速公路江苏段和南京绕城高速公路,建成宁淮高速公路南京段,全省新增高速公路350公里以上;继续加快苏通大桥和其他在建高速公路建设步伐;新开工连云港至临沂、徐州至济宁、南京绕越高俟范隙巍⑺罩萑瞥枪分廖尬诽妨酉叩?条(段)高速公路;力争开工建设泰州、崇启、南京四桥3座过江通道;力争开工建设六合至江都(部分扩建)、江都至广陵(扩建)、江都至海安、苏州董浜至石牌等4条(段)高速公路。确保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改造500公里。确保农村公路1万公里、力争1.2万公里建成通车。

以实现全寿命周期内养护成本最小化为目标,进一步构建周期性、预防性养护良性循环体系,积极推进精细化养护,确保干线公路年平均好路率达86%,新建成800公里省级文明样板路。312国道江苏段全部建成绿色通道,全省新增普通干线公路绿色通道800公里,同时加快推进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

(三)尽快形成水运加快发展态势

想方设法突破航道融资瓶颈,力争尽快建立起“政府投资为主,多方参与、多种渠道、多样方式并存”的航道投融资体制。要积极借助交通部支持长三角地区高等级航道网建设的优惠政策,全力争取中央财政的最大支持,并全力争取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的更大支持;全面推行“省市共建、拼盘投资”的模式;进一步加大交通规费统筹向水运建设倾斜使用的力度;改进征费手段和效率,确保航道规费实现持续快速增长。要重点推进苏北运河“三改二”等重点航道工程建设,并力争开工建设盐灌船闸、焦港船闸,确保全省航闸投资不少于20亿元。

同时,要强化港口行业管理,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岸线资源,加快重点港口建设步伐,确保建成连云港墟沟港区5万吨级航道扩建工程;加快推进苏州港太仓港区二、三期工程,南京龙潭港区二、三期工程,镇江大港三期工程;确保开工建设连云港庙岭三期突堤工程、连云港东港区25万吨级矿石码头、南通洋口港区陆岛通道工程。确保全年投资70亿元,新增万吨级泊位38个,新增货物吞吐能力7700万吨。

(四)全力引导交通服务业快速发展

认真落实省厅出台的关于加快交通服务业发展意见中的各项要求,确保交通服务业增加值较上年增长15%以上,达到600亿元。继续推进客运线路公司化改造,确保公司化率提高到30%以上,有力促进客运业结构调整;继续实施客运站标准化工程,完成新建4-6个、改建10个目标;继续实施农村客运班车通达工程,确保通等级公路行政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超过95%;建立汽车维修行业和驾驶员培训行业信誉管理制度,进一步拓展交通服务业发展的新空间;全面实施交通规费优惠政策,重点鼓励发展集装箱专用运输车辆和20吨以上大型运输车辆;继续实施船型标准化工程,基本完成钢质挂桨机船改造;在加强省际协作的同时积极调整规费征收政策,尽快有效遏制车、船外流现象;加快推进主要集装箱港口港航EDI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建设,努力构建“大通关”体系。

(五)努力提高交通行业监管水平

进一步加强对交通建设市场的监管,不断夯实质量管理基础。一是要强化信用管理,对进入我省交通建设市场的所有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建立信用档案,进行动态考核和信用评定,培育质量信得过企业;二是强化合同管理,严格规范工程分包、设计变更行为;三是要深化招投标管理和质量监督工作,在市一级全面推广招投标管理信息系统和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督促各市加强对干线公路招投标的监管和质量监督;四是要拓展质量管理范围,把质量监督向港口建设工程延伸;五是要健全农村公路工程监理网络,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专项监理员制度。

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确保交通安全持续稳定。一是要加快水上搜救中心内河分中心基础建设步伐,提高内河突发事件救助保障能力;二是要深入开展渡口渡船安全管理等专项整治活动,推进新一轮渡船更新改造和撤渡建桥工程,确保全省水上交通安全形势进一步稳定;三是要加大港口保安设施建设力度,建立健全港口反恐应急体系;四是要全面完成公路安保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国省干线公路指路标志体系建设;五是要开展工程安全监督检查标准研究,建立工程重特大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进一步加强交通法治建设,不断提高交通部门依法行政水平。继续推进交通立法进程,力争省人大常委会出台《机动车维修市场管理条例》和《航道管理条例》。继续推进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完成高速公路路政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农村公路管养体制改革,继续深化乡镇交管所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加强交通信息化建设,在全系统推广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公文交换系统,全面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六)不断增强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篇6:交通行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二00五年八月十八日

**县交通运输业“十一五”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之一。“十五”期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省市县一系列重要部署,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基本适应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十一五”期间,是县委和全

县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这就必然会推动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并对交通运输业的运输能力和服务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总结经验,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与政策措施,指导全县交通运输行业全面、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制订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状况

(一)、主要成就

1、公路建设突飞猛进

“十五”期间,是我县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的时期,我们充分抓住国家的政策优势,实施了“村村通公路”工程,使农村公路通车里程显著增长,技术等级逐年提高。近三年来,共修建农村公路**公里,是“十五”计划前的3.1倍。截止2004年底,**县共有公路1230.9公里,其中省道2条,**线,36.8公里,S**线,39.3公里,共计76.1公里,县道8条共220.2公里,乡道43条340.8公里,村道228条549.7公里,专用公路44.1公里,全县公路密度为105公里/百平方公里。到2005年末,我县将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我们在加快公路建设的同时,在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进一步理顺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为今后农村公路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2、运输能力快速增长

2004年全县营运车辆达到***余辆,比2000年增长了30。分别完成客运量241万人,完成客运周转量1.3万万人公里,货运量180万吨,货运周转量实现11000万吨公里。共有长途营运线路**条,其中跨省线路**条,跨地市线路**条,地市内营运线路1条。营运客车40部,701个座位。城乡公交营运线路14条,车辆87部,1326个座位。城区公交**辆,**个座位。城乡公交车辆每半小时发车,覆盖全县**个乡镇**个行政村,有力促进了全县的经济社会进步和城乡文化交流。

3、站场建设得到完善

“十五”期间,为解决县***站场建设滞后的局面,我局对县长途客运站停车场进行全面整修和改造,使其成为功能齐全、设施完备的旅客运输站场,达到了二级车站标准。为推进城乡公交事业发展,我们根据线路和客运节点布局,合理设置城乡公交候车亭和公交停车点361个,提高了城乡公交的服务功能。

4、运力结构和服务功能不断优化

通过政策引导和制度规范,我县道路运输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逐渐发展为主流,运力结构不断优化,客车舒适性、安全性日益提高,货车重型化、厢式化从无到有,其中,大型、专用车辆占货运车辆总数的35.4,大型厢式车从无到有,达到20辆,旅游客运、小件快送、汽车救援等新型服务方式快速发展,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运输需求。

(二)、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我县交通行业树立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了快速发展。但是,随着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进,交通行业内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开始逐步显现。主要是:一是交通基础设施还不能完全适应我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道路运输的有效供给仍显不足,市场行为不够规范,与社会的期望和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县乡公路超期服役,技术标准低、宽路窄桥现象严重,在***公里县道中,二级公路只有**公里,其余均为四级路,乡道***公里中,全部为四级路,综合好路率一直比较低,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宽路窄桥12座,其中危桥24座;三是道路客货场站建设滞后,不能满足运输需求,目前我县除县长途运输公司和县公交客运中心外,还没有一家乡镇规模车站,全县货运车辆无集中停放场所,出租车辆也只能沿街停放,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城区交通拥挤。四是市场化组织程度低,公路建设企业和道路运输企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应对市场风险能力差。五是科学技术推动行业发展的作用不明显,信息化建设和科技设备应用不够广泛。五是在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进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不稳定因素。

二、“十一五”期间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需要为根本目的,以提供更完善的公共服务,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水平为宗旨,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大力发展道路运输生产力,保持公路建设和运输能力适度超前于经济发展,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和运输保障。

上一篇:小学生科普作文写法下一篇:《我的空中楼阁》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