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识图详细教案

2024-06-04

机械识图详细教案(精选9篇)

篇1:机械识图详细教案

机械识图篇电子教案

一、本篇学习的对象(1)工程图样

在工程技术中,根据投影原理、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准确的表示工程对象,并注有必要的技术说明的图,简称图样。

(2)工程图样的作用

工程领域表达和交流技术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或者说,工程图样是工程与产品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的语言。

(3)工程图样的种类

建筑图样、水利图样、电气图样、机械图样等等。

(4)本篇学习的主要对象

机械图样的识图

二、本篇学习的主要内容

(1)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等国家标准的有关基本规定;

(2)正投影的基本理论和用正投影法绘制图样的方法;(3)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4)机械常用件、标准件的基本规定画法;(5)初步阅读机械图样。

三、本篇学习的目标

(1)培养正确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能力;

(2)培养和发展空间想象能力、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3)培养实践的观点、科学的思考方法以及认真细致的工作作风

四、本篇的学习方法

1.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搞清投影理论的基本方法,掌握几何元素与它们的投影之间的关系;

2.要多读多想,不断地由二维到三维和三维到二维的反复练习,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力和空间分析能力;

3.在识图过程中,养成应用国家标准有关规定的习惯,初步具有查阅和使用有关手册的能力;

第一章

投影基础

1.1 正投影和视图 教学目标

(1)了解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1(2)了解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关系

一、投影法

从物体与影子之间的对应关系规律中,创造出一种在平面上表达空间物体的方法,叫投影法。1.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投射线汇交于一点(投影中心)的投影方法。见图1-1所示。

图1-1 中心投影

中心投影的投影特点:(1)中心投影法得到的投影一般不反映形体的真实大小;(2).度量性较差,作图复杂。

2.平行投影法

平行投影: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方法。可分为斜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倾斜的平行投影法,见图1-2所示)、正投影法(投射线与投影面相垂直的平行投影法,见图1-3所示)。

图1-2 斜投影

图1-3 正投影

正投影的投影特点:(1)能准确、完整地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且作图简便,度量性较好,故广泛用于工程图;(2)立体感较差。

3.正投影的的特性

(1)真实性:当直线或平面与某投影面平行时,直线或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直线的实长或平面的实形。如图1-4所示。

图1-4 正投影的真实性

(2)积聚性:当直线或平面垂直于某投影面时,直线或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为一点或一直线,直线或平面上任意一个点或点和直线的投影均积聚在该点或直线上。如图1-5所示。

图1-5 正投影的积聚性

(3)类似性:当直线或平面与某投影面倾斜时,直线或平面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短于直线的实长或类似平面形状的平面图形。如图1-6所示。

图1-6 正投影的类似性 二、三视图的形成

一般只用一个方向的投影来表达形体是不确定的,通常须将形体向几个方向投影,才能完整清晰地表达出形体的形状和结构。如图1-7所示。

图1-7 1个投影不能确定空间物体的情况

1.三面投影体系

选用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建立三投影面体系。如图1—8所示。在三投影面体系中,三个投影面分别用V(正面)、H(水平面)、W(侧面)来表示。三个投影面的交线OX、OY、OZ 称为投影轴,三个投影轴的交点称为原点。

图1-8 三投影面体系

2.三视图的形成

如图1—9a所示,将L形块放在三投影面中间,分别向正面,水平面、侧面投影。在正面的投影叫主视图,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俯视图,在侧面上的投影叫左视图。

为了把三视图画在同一平面上,如图1—9b所示,规定正面不动,水平面绕OX轴向下转动90°,侧面绕OZ轴向右转90°,使三个互相垂直的投影面展开在一个平面上(图1—9c)。为了画图方便,把投影面的边框去掉,得到图1—9d所示的三视图。

1—9a

1—9b

1—9c

1—9d

图1-9 三视图的形成 三、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如图1-10所示,三视图的投影关系为: V面、H面(主、俯视图)——长对正!V面、W面(主、左视图)——高平齐!H面、W面(俯、左视图)——宽相等!

这是三视图间的投影规律,是画图和看图的依据。

图1-10 三视图的投影关系

本节小结

(1)机械制图主要采用“正投影法”,它的优点是能准确反映形体的真实形状,便于度量,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

(2)三个视图都是表示同一形体,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具体表现为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尺寸之间的“三等”关系以及方位关系。

(3)三视图中,除了整体保持“三等”关系外,每一局部也保持“三等”关系,其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俯.左视图的对应,在度量宽相等时,度量基准必须一致,度量方向必须一致。附:图线及其画法。1.2 点、线、面的投影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点、直线和平面的基本投影规律。

(2)了解和掌握各种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征,了解基本作图方法

一、点的投影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用正投影法将空间点A向三投影面投射,结果和制图中有关符号表达见图1-11所示。

图1-11 点的三面投影

点的三个投影,应保持如下的投影关系:

(1)点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必须位于同一条垂直于Z轴的直线上(a′a″垂直于OZ轴);

(2)点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必须位于同一条垂直于X轴的直线上(a′a垂直于OX轴);

(3)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该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a a x =a″az)。已知某点的两个投影,就可根据“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的投影规律求出该点的第三投影。

二、直线的投影

直线与单个投影面可有三种位置关系,见图1-12所示。

垂直于投影面(积聚性)

平行于投影面(真实性)

倾斜于投影面(类似性)

图1-12 直线的投影特性 直线与三投影面的关系及特性:

投影面垂直线特性:(1)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有积聚性;(2)另外两个投影面上,投影为水平线段或垂直线段,并反映实长。

投影面平行线特性:(1)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并反映直线与另两投影面倾角;(2)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为水平线段或垂直线段,并小于实长。

投影面倾斜线特性:三个投影都缩短了,即都不反映空间线段的实长及与三个投影面夹角,且与三根投影轴都倾斜。

三、平面的投影

平面与单个投影面可有三种位置关系,见图1-13所示

平行于投影面(真实性)

垂直于投影面(积聚性)

倾斜于投影面(类似性)

图1-13平面的投影特性

平面与三投影面的关系及特性:

投影面平行面特性:(1)在它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2)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的投影轴平行的直线。

投影面垂直面特性:(1)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积聚为一条直线;(2)另外两个投影面上,都是缩小的类似形。

投影面倾斜面特性:三个投影都是缩小的类似形。

本节小结

(1)点、直线和平面是构成形体的基本几何元素,研究它们的投影是为了正确表达形体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有力的分析手段;

(2)点、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要了解和掌握,尤其是特殊位置直线和平面的投影特性,它是后面学习的重要基础。1.3 基本体的三视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平面基本体的投影特征及三视图画法;(2)了解和掌握回转基本体的投影特征及三视图画法。

基本体可分为平面基本体和回转基本体。平面基本体主要有棱柱、棱锥等;回转基本体主要有圆柱、圆锥、球体等。本节主要介绍常见基本体的三视图及其特征。

1.棱柱

以正六棱柱为例,讨论其视图特点。

如图1-14所示位置放置六棱柱时,其两底面为水平面,H面投影具有全等性;前后两侧面为正平面,其余四个侧面是铅垂面,它们的水平投影都积聚成直线,与六边形的边重合。

图1-14 正六棱柱的三视图

从图1-14所示,可知直棱柱三面投影特征:一个视图有积聚性,反映棱柱形状特征;另两个视图都是由实线或虚线组成的矩形线框。

2.棱锥

以正三棱锥为例,讨论其视图特点。如图1—15所示,正三棱锥底面平行于水平面而垂直于其它两个投影面,所以俯视图为一正三角形,主、左视图均积聚为一直线段,棱面SAC垂直于侧面,倾斜于其它投影面,所以左视图积聚为一直线段,而主、俯视图均为类似形;棱面SAB和SBC均与三个投影面倾斜,它们的三个视图均为比原棱面小的三角形(类似形)。

图1-15正三棱锥的三视图

棱锥的视图特点:一个视图为多边形,另二个视图为三角形线框

3.圆柱

圆柱体的三视图如图1—16所示。圆柱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则上下两圆平面平行于水平面,俯视图反映实形,主、左视图各积聚为一直线段,其长度等于圆的直径。圆柱面垂直于水平面,俯视图积聚为一个圆,与上、下圆平面的投影重合。圆柱面的另外两个视图,要画出决定投影范围的转向轮廓线(即圆柱面对该投影面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

图1-16 圆柱体的三视图

圆柱的视图特点:一个视图为圆,另二个视图为方形线框。

4.圆锥

圆锥体的三视图如图1—17所示。直立圆锥的轴线为铅垂线,底平面平行于水平面,所以底面的俯视图反映实形(圆),其余两个视图均为直线段,长度等于圆的直径。圆锥面在俯视图上的投影重合在底面投影的圆形内,其它两个视图均为等腰三角形。

图1-17圆锥的三视图

圆锥的视图特点:一个视图为圆,另二个视图为三角形线框。5.球

如图1—18所示,圆球的三个视图均为圆,圆的直径等于球的直径。球的主视图表示了前、后半球的转向轮廓线(即A圆的投影),俯视图表示了上、下半球的转向轮廓线(即B圆的投影)。左视图即为左、右半球的转向轮廓线(即C圆的投影)。

图1-18 球的三视图

球的视图特点:三个视图均为圆。

本节小结

(1)对于基本平面体,画出所有棱线(或表面)的投影,并根据它们的可见与否,分别采用粗实线或虚线表示;

(2)对于回转基本体,要进行轮廓素线的投影与曲面的可见性的判断。1.4 组合体的三视图 教学目标

(1)了解和掌握组合体的组合方式;(2)了解和掌握组合体表面的连接关系;(3)了解组合体的三视图画法;

(4)初步具备用形体分析法识读组合体三视图的能力

一、组合体的组合形式

组合体: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基本体所组成的形体。⒈ 叠加

组合体由基本体堆叠而成的组合方式,如图1-19所示。

图1-19叠加式组合体及其视图

叠加式组合体的视图特点:其投影就是组成它的各个基本体的投影之和,只要把各基本体按各自的位置逐个画出,就得到了整个组合体的投影。

2.切割

由某个基本体切去若干个基本体后形成的组合方式,如图1-20所示。

图1-20切割式组合体及其视图

切割式组合体的视图特点:切口的投影实际上就是切割面的投影,一般应从切割面有积聚性的投影开始着手,作出切口的位置,再根据投影规律画出切口在另外两个视图上的投影。

二、组合体表面的连接关系

1.平齐和不平齐

两基本体连接时,表面的平面连接时出现不平齐和平齐两种关系,如图1-21所示。

图1-21平面连接不平齐和平齐

不平齐视图特点:两基本体投影中间有线隔开;平齐视图特点:两基本体投影中间没有线隔开。

2.相切

相切是基本体叠加和切割时表面连接关系的特殊情况,如图1-22所示。

图1-22 表面连接时相切与相交

形体相切时,在相切处产生面与面的光滑连接,没有明显的分界棱线,但存在着看不见的光滑连接的切线,读图时注意找出切线投影的位置及不同相切情况的投影特点。

3.相交

基本几何体通过叠加、切割方式形成组合体。一个较为复杂的立体其表面往往存在基本几何体在构成组合体时所形成的表面交线,这种交线包括平面与立体相交形成的截交线和立 14 体与立体相交形成的相贯线。

(1)截交线

平面与立体相交可看成立体被平面截切(图1—23),故切割平面称为截平面,被切割后的立体表面称为截断面,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交线称为截交线。

图1-23截交线

截交线具有两条重要性质如图1-24:

①它既在截平面上,又在立体表面上,因此截交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点,而这些共有点的连线就是截交线。

②由于立体表面占有一定的空间范围,所以截交线一般是封闭的平面图形

图1-24截交线的性质

截交线的形状由立体的形状和平面与立体的相对位置两个因素决定,如图1-25所示。

图1-25A 圆柱面的截交线

图1-25B 圆锥面的截交线

(2)相贯线

两基本体相交叫作相贯体,其表面产生的交线叫做相贯线,如图1-26所示。通常相贯线为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下为平面曲线或直线。相贯线是相交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相贯线上的点是两曲面立体表面上的共有点。

图1-26 相贯体及相贯线

①两圆柱正交相贯线

当两回转体轴线互相垂直时称正交,图1—27是三种常见的圆柱正交相贯形式。

图1-27 圆柱正交相贯形式

两圆柱正交相贯线的投影特点(如图1-28所示):两圆柱正交时,相贯线为一闭合的空间曲线,也是两圆柱面的共有线。小圆柱轴线垂直于水平投影面,相贯线的水平投影积聚在小圆柱水平投影的圆周上;大圆柱轴线垂直于侧投影面,相贯线的侧面投影积聚在大圆柱侧面投影的部分圆弧上。相贯线的正面投影则必须由作图求出(见图1-29所示)。

图1-28 圆柱正交相贯线

图1-29圆柱正交相贯线的作图

当圆直径变化时,相贯线的变化趋势如图1-30所示。

图1-30 直径变化,两圆柱相贯线的变化趋势

简化作图:通常用圆弧代替曲线。圆弧的半径等于相贯两圆柱中大圆柱的半径,圆弧弯曲的方向朝着大圆柱的轴线(图1—31)。

图1-31 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②复合相贯

复合相贯是指两个以上基本形体相贯,如图1-26所示

③轴线共有相贯

当两回转体具有公共轴线时,其相贯线为圆。见图1-32所示。

图1-32轴线共有相贯视图

三、组合体三视图的绘制

1.形体分析:把组合体分解为若干个基本体的分析方法。弄清各部分的形状、相对位置、组合方式及表面连接关系。

如图1-33所示,轴承座可分为底板、圆筒和加强肋三大部分。圆筒叠加在底板的右上方,加强肋与底板及圆筒相交,底板上切去三个圆孔(一大孔和二小孔,大孔与圆筒内径相同),圆筒前部横切一小圆孔。

图1-33 轴承座

2.视图画法

选择图1-33所示的轴承座为例。1)选择主视图

主视图是最主要的视图,一般选取组合体最能反映各部分形状特征和自然位置的一面画主视图。图1-33所示A向作为主视图的方向,它能反映轴承座三大部分的相对位置及形状,若选B向作主视图方向,则加强肋的位置和形状不能反映,圆筒上的小孔形状亦看不见。两者相比较,采用A向作主视图投影方向较好。

2)画图步骤(图1—34)(1)布置视图,画出视图的定位线(图1—34a的轴线及主、左视图中的底线),(2)画底板的轮廓(图1—34b),(3)画圆筒的外部轮廓(图1—34c),(4)画加强肋的轮廓(图1—34d),(5)画出各部分细部结构(图1—34e),(6)检查、描深图线(图1—34f)。

图1-34轴承座的画法步骤

四、组合体读图方法

1.看图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要把几个视图联系起来进行分析

读图时,无法根据立体的一个视图或两个视图确定其空间形状,因此必须将有关视图联系起来分析,如图1-35所示,已知主视图和俯视图,还要联系左视图才可确定空间形状。

图1-35两个视图相同空间形状主要取决于第三视图的例子

(2)注意抓特征视图

形状特征视图:最能反映物体形状特征的那个视图,如图1-36所示。

图1-36 形状特征视图

位置特征视图:最能反映物体位置特征的那个视图,如图1-37所示。

图1-37 位置特征视图

2.基本方法

根据视图间的投影关系,进行形体分析、面形分析和图线分析,总称为投影分析。

形体分析:根据视图的图形特点、基本体的投影特征把物体分解成若干部分,并分析其组合形式。

看视图—以主视图为主,配合其它视图,进行初步的投影分析和空间分析。

抓特征—找出反映物体特征较多的视图,在较短的时间里,对物体有个大概的了解。

面形分析:分析视图中每个线框的含义。每个封闭线框一般表示物体1个面的投影;相邻两个封闭线框则表示物体不同位置面的投影。

图线分析:视图中每条图线虚线或实线,可表示以下含义:垂直面(平面、曲面)的投影;面与面交线的投影;曲面转向线的投影。

3.一般看图步骤

1)看视图,分线框; 2)对投影,想形状; 3)综合起来想整体。4.看图举例(如图1-38所示)•

分部分 —— 对投影 —— 想形状 •

合起来 —— 想整体

A

B

C

D

图1-38 看图步骤示意图

本节小结

(1)形体分析法是组合体读图的基本方法,必须了解、掌握并能应用;(2)组合体组成部分之间的表面连接关系是正确读出组合体视图的关键。

第二章 机件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视图,剖视,断面图的定义,画法及适用范围;(2)了解常用简化画法;

(3)初步具有应用图样画法阅读机件的能力。

2.1 视图

一、基本视图 1.基本概念

如图2-1所示,在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基础上增加: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图2-1 基本视图

2.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

如图2-2所示,投影关系:仍遵守“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方位关系: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是后面,远离主视图是前面。

图2-2 基本视图的投影关系

二、向视图

有时为了合理使用图纸,基本视图不能按照配置关系布置时,可以用向视图来表示。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在向视图中应在视图的上方标出“向”(“”为大写拉丁字母),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注上同样的字母,如图2-3中A向视图所示。

图2-3 向视图

三、局部视图

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即局部)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局部视图由于只画出机件某个部分的视图,所以用波浪线表示与机件其余部分的断裂处投影,当所表达的部分结构是完整的,其外轮廓线又成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不画,如图2-4所示。

一般在局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向”(“”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

图2-4 局部视图

四、斜视图

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的视图。

斜视图只使用于表达机件倾斜部分的局部形状。其余部分不必画出,其断裂边界处用波浪线表示。

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形式配置。必须在视图上方标出名称 “×”, 用箭头指明投影 24 方向,并在箭头旁水平注写相同字母。在不引起误解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但需在斜视图上方注明。

斜视图一般按投影关系配置,便于看图。必要时也可配置在其它适当位置。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倾斜图形旋转便于画图,旋转后的斜视图上应加注旋转符号。

图2-5 斜视图

五、旋转视图

假想将机件的倾斜部分旋转到与某一个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向该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旋转视图。

一般适用于具有旋转中心的机件;旋转视图不加任何标注。

图2-6 旋转视图

2.2剖视图

一、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为了减少视图中的虚线,使图面清晰,可以采用剖视的方法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和形状。

1.剖视图的形成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全部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剖视图,并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

图2-7 剖视图的形成

2.剖视图的画法

如图2-8所示。

(1)确定剖切面的位置。

(2)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全部向投影面投射;不同的视图可以同时采用剖视

(3)在剖面区域内画上剖面符号;剖视图中的虚线一般可省略。

图2-8 剖视图的画法

剖面符号: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剖面符号,有关剖面符号的规定见下表。在绘制机械图样时,用得最多的是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

图2-9 剖面符号

3.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① 剖切平面的选择:一般都选特殊位置平面,如通过机件的对称面、轴线或中心线;被剖切到的实体其投影反映实形;

② 剖切是一种假想过程,其它视图仍就完整画出; ③ 剖切面后面的可见部分应该全部画出;

④ 在剖视图上已经表达清楚的结构, 其表示内部结构的虚线省略不画。但没有表示清楚的结构,允许画少量虚线;

⑤ 剖面线为细实线,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45°角;同一物体的剖面区域,其剖面线画法应一致;

二、剖视图的种类 1.全剖视图

假想用剖切面完全剖开机件所得的视图,如图2-10所示。

图2-10 全剖视图

2.半剖视图

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如图2-11所示。

3.局部剖视图

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视图,如图2-12所示。

图2-11半剖视图

图2-12 局部剖视图

三、剖切面和剖切方法

单一剖切面(用一个剖切面剖开机件的方法)。

平行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单一剖切平面剖切,如前面所讲的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采用倾斜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的垂直面作为单一剖切平面剖开物体,如图2-13所示A-A剖视图(剖切面是正垂面),这种投影方式与斜视图非常相似,也称为“斜剖”。

图2-13斜剖视图

采用多个剖切面,则有以下几类剖切方法。

1.阶梯剖

如果机件的内部结构较多,又不处于同一平面内,并且被表达结构无明显的回转中心时,可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如图2-14所示。

图2-14 阶梯剖

图2-15 旋转剖

2.旋转剖

两相交剖切平面,其交线应垂直于某一基本投影面。用两相交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剖切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画剖视图时,先假想按剖切位置剖开机件,然后将被剖切平面剖开的倾斜部分结构及其有关部分,绕回转中心(旋转轴)旋转到与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投影,如图2-15所示。

3.复合剖

相交剖切平面与平行剖切平面的组合称为组合剖切平面。用组合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剖切方法,如图2-16所示。

图2-16 复合剖

2.3 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剖开,仅画出其断面的图形。与剖视图的区别:

断面——仅画出其断面的图;

剖视——必须画出剖面及剖面后的机件投影。

二、断面图的种类

1.移出断面—断面图配置在视图轮廓线之外,如图2-17所示。

图2-17 移出断面图

2.重合断面—剖面图配置在剖切平面迹线处,并与原视图重合,如图2-18所示。

图2-18 重合断面图

2.4 其它常用表达方法

一、局部放大图

将机件的部分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出的图形。可画成视图、剖视或剖面,一般配置在放大部位的附近,如图2-19所示。

图2-19 局部放大图

二、简化画法

1.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

机件上若干相同结构(齿、槽、孔等),按一定规律分布时,只需画出几个完整的结构,其余用细实线连接或画出中心线位置,但在图上应注明该结构的总数,如图2-20所示。

图2-20 相同结构的简化画法

2.一些投影的简化画法

图2-21 一些投影的简化画法

3.均布肋孔的简化画法

当机件回转体上均匀分布的肋、孔等结构不处于剖切平面上时,可将这些结构旋转到剖切平面上画出(图2-22)。

图2-22 回转体上均匀分布肋孔的简化画法 图2-23较长机件的简化画法

4.较长机件的简化画法

轴、杆类较长的机件,当沿长度方向形状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时,允许断开画出,如图2-23所示。

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的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简化画法等都是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了解并运用,是识读机械样图重要的基础。

篇2:机械识图详细教案

2、机械制图当中常用的线型有()、()、()等,可见轮廓线采用()线,尺寸线,尺寸界线采用()线,轴线,中心线采用()。

3、机械制图当中的汉字应写成()体。

4、图样中的尺寸以()为单位。

5、在标注直径时,在数字前面应该加(),在标注半径时应在数字前加()。

6、尺寸标注由()、()和()组成。

7、在标注角度尺寸时,数字应()书写。

8、机械制图中通常采用两种线宽,粗、细线的比率为()。

9、线性尺寸数字一般应注写在尺寸线的()或()。

10、平面图形中所注尺寸按作用分为()和()。

二、选择题(20分) 1、下列符号中表示强制国家标准的是()。

A. GB/T B. GB/Z C.GB 2、不可见轮廓线采用()来绘制。

篇3:《机械识图》课程有效教学浅谈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端正学习态度 , 提高学习主动性 , 尤为关键。通过提高趣味性,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并不简单, 教师要吃透教材, 备好课, 把课本内外的知识融合, 灵活处理教材, 以教材为主, 但不拘泥于教材, 突破重点, 降低难点, 增加实例, 把抽象的理论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增强感性认识。在授课过程中, 注意激发学生兴趣, 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探讨多途径解决问题的手段。我在《机械识图》课程教学实践中尽可能理论联系实践,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如挂图、模型、多媒体等。

二、直观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手段

直观教学就是通过实物、模型, 或从学生现实生活中举例, 进行分析、猜测、系统总结, 展现教材内容, 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的教学手段。根据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机械识图》课程教学的特点, 尤其需要利用直观教学。概念和概念间建立联系, 没有理解基础的抽象思维, 对大多数中职学生而言是不可能做到的, 课上, 我充分利用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进行直观教学。通过实物展示, 学生对实物有了直观的认识, 比枯燥的理论容易理解记忆。如以墙面为投影体系, 课本、铅笔等常见物品作为各类几何元素, 让学生主动感悟空间投影体系, 模拟摆出各种不同几何元素的位置, 再观察假设投影后的效果。

三、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机械识图》主要以看图、画图为主, 有的同学立体感比较强, 对立体图一看便知, 有的同学立体感比较弱, 连正方形都看不懂, 这就需要多练习,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让学生动手做试验、找结论, 易于学生记忆理解。例如, 在讲“基本体截切”时, 先准备一些易切割的物体, 如长方体的豆腐, 圆柱形的火腿肠, 圆形的西瓜等, 按照预先设计的图示切割, 从不同角度观察, 然后画出三视图。在这样的活动中, 学生既动手又动脑, 积极性高,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提高了空间想象力。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 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大胆探索, 大胆合作, 不怕失败, 对学生的进步及时表扬,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了, 思维灵活了, 课堂气氛更活跃。

四、多媒体教学是《机械识图》课程教学的新途径

《机械识图》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 ,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具有良好的空间思维能力。大部分学生难以适应立体转化为平面的复杂思维活动, 在问题面前显得无所适从。随着信息技术与机械识图的不断整合, 多媒体教学为《机械识图》课程教学开辟了新的途径。

1.应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多媒体生动性、趣味性、变化性强, 它可以把学生看不见、摸不着、想不到的事物变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动, 营造愉快的教学氛围,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使他们的注意力更集中、稳定、持久, 思维更积极活跃, 增进理解, 主动投入到课堂学习中,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如补画视图、剖视图的剖切方法由CAD完成, 可将平面、剖切面、剖切后的立体相互对照。既增加了内容密度, 又减少了作图时间, 突破了重难点,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应用多媒体可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发学生对机械识图的学习兴趣, 是学好本课程的关键, 利用多媒体, 以图、声、色、文等构成多种具体形象作用于学生感知器官, 产生课堂的直观性良好效应, 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激活其思维。利用多媒体进行中职《机械识图》课程教学可以演示零部件的变形过程, 而传统教学中只能看到零部件的外形, 很难理解图像与物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如使用CAI课件, 可以用三维立体模型表示零件空间形状, 通过缩放、移动全方位观察零件, 使学生快速建立空间概念。通过观看动态图像和教师的引导分析, 学生对形体空间方位的关系有很清楚的了解。

五、结语

《机械识图》课程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 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兴趣和求知欲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专业教师应不断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做到好教、好学、好用、够用, 为企业培养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歆.试析如何有效提高中职德育的管理水平[J].新课程学习 (基础教育) , 2010.

[2]夏细英.对多年来《机械制图》教学的几点体会[J].科学时代, 2013.

[3]朱海英.制图课教学方法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 2005.

[4]张文伟.让学生在《机械制图》课中尝试成功的喜悦[J].考试周刊, 2010.

[5]郑祖利.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初探[J].成才之路, 2009.

[6]韦伟勇.机械制图教学探讨[J].广西教育, 2009.

篇4:《机械识图》微课程建设研究

关键词:微课;机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010-01

“微课”作为一种新生的教育资源,以其内容短小、精干、针对性强和传播广泛等特点,迅速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新模式。至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老师在国内率先提出“微课”概念之后,“微课”以其短、简、精等特点迅速引起各方关注。作为一种载体形式,结合识图课程特点,在任职教育中如何与现行的“教学做一体化”理念相互融合,使其在识图课程建设中发挥相应的作用成为我们在识图教学中研究的新问题。

一、《机械识图》“微课”建设的必要性

《机械识图》是工科类任职教育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制图国家标准,形成空间思维能力,能够识读中等复杂难度的零件图、装配图,为后续机类专业课程的看图读图提供技术支撑。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存在总体基础不扎实、知识积累不够,自学能力较弱,导致学习效果较差,在目前基础学时减少的情况下,更易出现课堂学时不够用,部分教师采用“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完全没有自主思考的余地,形成自身的空间思维能力更是无从谈起。因此,针对识图这样内容较多、学时少,教学重、难点知识不易理解的特点,我们急需一种教学手段,能利用较少时间,展现教学中最重要和最难理解的知识,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吃不透的内容可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复习。利用“微课”短、简、精的特点,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较短时间使学生的学习效益最大化,同时将“微课”用于校园网络平台,也实现了“教”的资源与“学”的资源的有效融合,使学生在课后的学习中能够做到有的放矢,从而更加有效的获取重、难点知识,形成空间思维能力。

二、如何建设《机械识图》“微课”

要建设识图微课,首先是要把准建设的内容,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具体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教学资源有机组合。《机械识图》“微课”核心内容是平面图形绘制介绍视频、三视图的形成介绍视频、剖视图形成介绍视频、零件图识读介绍视频等,这些内容均包含有课堂重难点的教学知识,同时还应包括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设计、素材、课件、精选习题等内容。如在剖视图形成部分,应包含有完整的多种剖视图剖切动画、投影动画,绘制步骤、标注要点、学生易范错误、教师点评资源、剖切模型资源,它们以一种网状结构关系共同组成主题鲜明的精短视频。其次在建设识图微课中各种资源需要无缝衔接。“微课”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录像,它还需要进行后期的编辑,如课件中多媒体动画的插入,教师授课与课件的有效结合,教师点评与学生错误的有效结合等,都需要我们对视频做一定的剪辑和编排,它不仅体现在“微课”的精简性上,也体现在“微课”视频的完整性和针对性上。三是在识图“微课”中如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在前期我们制作过的一些“微课”中,仅仅只注意到了简短性,认为只要是短了就是微课了,这只是它的外部特性,与传统的教学视频相比只是将时间缩短了,而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我认为应重点体现在视频中的可操作性、教师对学生的有效点评等环节上,让学生在观看“微课”过程中能切实体会到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机械识图》“微课”建设特色

《机械识图》“微课”是一种较新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在建设过程中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一是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微课”主要是针对授课中的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中难以理解的重点、难点,相对传统授课环节中难以展示或学生不易掌握的操作步骤等进行有指向性的教学,整个“微课”的设计和制作都是围绕这个知识点和环节来展开的,学生在观看完“微课”之后因对这个知识点有很深入的认识,能切实解决在课堂环节留下的疑惑;二是必须要进行多种资源整合。“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主,但所谓的教学视频不仅仅是将教师在课堂授课的内容录制下来即可,而是要在具体知识点和环节上进行再加工,同时融合进入视频的还应该有课件、内容设计、多媒体动画、操作步骤、难点解惑等内容,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主旨鲜明、结构紧凑的整体;三是要方便使用、及时更新。“微课”的时间一般都不是很长,多为5至8分钟,并且多放于校园网络上,因此其资源格式、容量也要求较小,方便学生在网络可流畅的观看。随着授课进程和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要“微课”也要进行及时的更新,如在制作读零件图“微课”时,可根据不同的专业及学生后续的专业课选取不同的零件绘制平面图形,在制作装配图“微课”时,可直接选取各专业学生后续课可能用到的装配体进行制作,增强其针对性。

篇5:机械识图基础(五)

2.1 视图

一、基本视图1. 基本概念如图2-1所示,在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基础上增加:右视图、仰视图和后视图,

机械识图基础(五)

篇6:机械识图基础(七)

2.3 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概念假想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剖开,仅画出其断面的图形,

机械识图基础(七)

,与剖视图的区别:断面——仅画出其断面的图;   剖视——必须画出剖面及剖面后的机件投影。 二、断面图的种类1. 移出断面—断面图配置在视图轮廓线之外,如图2-17所示。

篇7:08汽修专业机械识图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填空。(每空1分,共15分)

1、一个完整的尺寸应包括、、、箭头和斜线四个基本要素。

2、图样中 与 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称为比例。

3、尺寸按其在平面图形中所起的作用,可分为 和 两类。

4、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为:主、俯视图,主、左视图,俯、左视图。

5、垂直于V面,而与H、W面倾斜的平面叫。

6、平行于W面,而与H、V面倾斜的直线叫。

7、根据截平面与圆柱轴线的相对位置不同,圆柱的截交线有三种:、、。

二、补全视图中所缺漏线。(10分)

三、参照右上角示意图,作斜度1:6的直线并标注。(10分)

四、已知点的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10分)

五、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10分)

六、已知形体表面上点的一个投影,求作另外两个投影。(10分)

七、作出六棱柱截切后的左视图。(10分)

八、尺寸标注。(数值从图中量取,取整数。10分)

篇8:《机械与电气识图》教法新探

一、机械制图与电气识图的共同点

国家标准是机械制图与电器识图的共同点,“图”是语言、是工具,就必须有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国家标准。它规定了图的格式、画法、图线、尺寸标准、比例、制图的规则,规定了电气元件符号(图形符号、文字符号、项目代号)电器识图的连接关系、表述方法、连线规则等。这些规则奠定了“图形”语言的基础,使每个使用者都能够读懂、会用。所以无论是机械图样和电气图样、电气装配图样,还是建筑、电气图样,电子线路原理图样都必须遵循“国标”规划。因此,这首先要求学生在绘图、视图时都要按照国家编制进行,做到严谨和规范。

二、机械图样与电气图样的区别

机械图样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图”对“形”的表述,例如圓柱齿轮的实物图和直齿圆柱齿轮啮合图的工程图样,两者有一个紧密的联系,首先的“形”与“图”相似、直观,其次是两个齿轮的啮合紧密结合形同一体。

电气图样是“符号语言”与“导线组合”的关系表述。例如在电动机接触器——继电器控制电路图中,我们看不到交流接触器的实物。所有控制的对象、目的,都是“符号”通过“导线”分别画在不同位置,所以电气图样的语言是“符号”(图形符号、文字符号)与“导线”。

电子线路的原理图同样是“符号语言”与“导线组合”连接关系的表述。从电子线路的原理图中,我们能够读到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连线方式。从PCB图中我们才能知道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电阻等器件的安装位置和安装方法。但两者之间的关系不是唯一的,一个电子电路的原理图可能对应很多形式的印刷电路版图,只要合理地布线,图就是最佳的,但反过来一个印刷电路版图只有唯一的一个电路原理图。

三、《机械与电气识图》的教学方法

机械识图与电气识图两者的区别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差异。

机械识图的教学重点是将“物”的形表述出来。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多媒体和实物来进行教学,使学生在“物”体的三视图中用国家标准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由于有些图样很抽象,所以实物的形象化教学非常重要,让学生从看的见的物体中去读“图”,在“图”中去想“物”,两者要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实物→图样”的转换中锻炼识图能力。

电器识图的重点是熟读熟记电气符号。首先要把“物”转化为国标(GB/T 4728)中的符号,然后确定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连接关系。电路的工作原理图是产品工作过程、控制方式、设计思想的集中体现,是分析电路的依据和维修的重要文件资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是教“各元件符号”之间的连接关系。教学中可以通过动画来演示抽象的电路动作过程,重点突出“路”就是电流流动的过程,是通过导线来实现的。这里可以用仿真软件来演示,特别是电子电路图样要与电子线路原理的课程结合,让学生从电子线路中掌握电子图样的画法标准。

因此,《机械与电气识图》的教学不能单纯讲“图”和“符号”,这样学生会难以记忆。要通过讲连接规则、讲国标、讲电路原理,真正实现“物→图→形”的结合,并同计算机绘图软件CAD结合,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学的课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顺利完成《机械与电气识图》的教学任务。

篇9:中职机械识图课程有效教学探究

【关键词】中职 机械识图 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063-02

2013年秋季我们学校新增了一个专业――机械工程专业,学校安排笔者授这个专业的《机械识图》课。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年龄特征以及专业需求,在改进教学方法和整合教材内容上进行了初步偿试,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之后笔者又带2014级的课,继续采用教2013级时所用的许多方法,也取得了同样好的效果。笔者把这些做法整理出来,意与《机械识图》的授课老师们分享。

一、整合教材内容,满足学生的就业需求

中职学校的课程建设正处于转变模式、建立特色、与时俱进的重要时期,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中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操作型和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如何把复杂、深奥的理论知识,简单、直接地呈现给学生,使其在实践操作中运用自如,是中职教师深思和探索的课题。《机械识图》是中职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中也同样要服从和服务于培养生产一线所需要的人才目标。笔者曾在企业实习和工作五年,笔者认为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突出画图和看图能力的培养。如何让学生会看图、看懂图是本课程的核心任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本课程定位在提高学生识读图样的能力,在精准理解图样的内涵上,要求学生能快速看懂零件图上尺寸标注的含义和加工的技术要求等,精准理解设计者意图,忠实执行图样要求。图样本是设计者与操作加工者之间交流沟通的语言。现行的《机械识图》课程教材,其内容侧重于难度较大的“制图”,难度、深度基本与高等教育的教材相似,这与中职学生的现状是极不相符的。就中职学生而言,“识图”应重于“制图”。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并不需要他们进行图纸的设计和修改。笔者在教学中,将教材分为两个模块,即识图基础和识图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任务引领,侧重基础知识和常用知识的训练,将每个章节贯以任务驱动。笔者从教材、网络和企业收集大量的图样,由简至繁,引领学生识读,将知识点穿插到任务实施过程,让学生在识图过程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构建知识体系,达到预期的能力目标和感情目标。

二、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认知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之所以会积极动手、动脑、动口常常是因为遇到问题引起的。因此,教师如何巧妙地设计一个奇妙的案例或现象,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就尤为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如何让学生扮演主角,围绕探究的目标进行观察、验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发现”和“成功”的乐趣更是一种艺术。在《机械识图》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立体空间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知如何进行立体空间思维。在学习三视图时,大部分的学生很难接受和掌握这种思维形式,而这又是该课程的重点内容。笔者是这样讲授这个章节的:教师根据教材准备好三个不同形状的几何体(可用白色硬泡沫板切割做成,另准备足够此材料给学生),教师逐个演示物体的单面投影(如图所示):

学生发现:这三个完全不同形状的物体,它们在投影面上所得到的投影却是一样的。此时,教师再启发学生,还有什么样的形状也可得到这样的投影呢?让学生动手,用之前老师准备好的泡沫板进行切割,不一会,就切出十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此时学生小有成功的体验了)。面对学生自己的“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怎样才能真实、准确、完整地表达一个物体或零件呢?让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通过仔细观察、分析,同学们发现,只有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是不能完全确定物体的形状的。若要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就得将长、宽、高三个方向的尺寸与形状都反映出来,需要多取几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互相补充,才能把物体的整个形状表达清楚。通过实践,学生得出结论:用三个投影面足够表达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三投影面体系形成了,三视图就建立起来了。接下来同学们自己就能总结出“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九字口决。这一过程,若用传统的讲授法,哪怕老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未必听懂。

三、践行“教学做合一”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是:“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来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为学。” 做就是要动手,根据《机械识图》学科特点,对抽象思维有一定的要求。大多数中职学生空间思维较薄弱,他们只能以具体物体作为思维对象。但他们动手能力强,我们可以从动手开始,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训练学生对空间与平面之间的联系思维,训练在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快速转换的能力。如,在学习“圆柱体的截交线”时,让学生利用橡皮泥做道具,用截平面截切圆柱体,以三种不同的位置截平面分别进行切割,通过实物观察,观察截平面的形状和截交线的形状,得出不同的三视图。另,如根据三视图徒手作立体图,必须要让学生动手去画,由简单到复杂训练学生的画图能力。要求学生根据三视图,画出立体图。通过反复训练,学生就能掌握要领,画得得心应手,提高在平面与三维空间之间转换的能力,实现“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学习过程,并获得成功的快乐。

四、借助现代教育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研究永恒的课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要本着“先进性”的原则,教师可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与教学软件支持教育改革和促进教育发展。多媒体以其自身无可替代的优势在中职学校教学中被广泛使用。作为新时代的中职教师掌握现代信息化教学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在《机械识图》课程教学中,传统的用实物和挂图进行讲解,已很难被学生接受了。若把caxa应用于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就非同一般。caxa实体设计软件是集工程设计、创新设计和工程图于一体的新一代三维cad软件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具有更好的直观性,易学易用、快速设计和兼容协同,用于教学可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例如,在组合体、复杂零件图及装配图等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拖动可视的操作手柄,即可实现在基本体上的任意叠加或切割演示,可观察到曲面或平面立体的表面相贯线或平面截交线的形状。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理解组合体的组合形式,让学生感觉到这不过是搭积木般简单的组合过程。即便是画复杂的三视图,也不会出现错画、漏画、多画的现象。又如,简单装配图和复杂的装配图在传统的挂图讲授中很不好讲解清楚,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讲解,但其效果也难如人愿。而在caxa实体中,只需鼠标拖放就能得到诸如紧固件、轴承、齿轮等标准件,在国标零件库能非常方便地使用垫圈、螺母、螺栓等,动态地显示所有零部件的装配过程。整个教学过程直观,且图文并茂,声像字画动态显示,使抽象概念具体化、微观概念宏观化,让枯燥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这种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以动漫形式的教学,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更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增加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进行有效教学。

上一篇:2015年各地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下一篇:幼儿园中班《种植黄豆发芽了》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