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2024-07-06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精选8篇)

篇1: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初识电子表格》教学反思

富川三中过渡学校 余红波

初识电子表格一课,是初中信息技术八年上册的第一节课,也是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电子表格,但表格对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表格的频率是非常高的,比如价格表,课程表,学生成绩表等等。因此,在上课之前,我用了上学期期末考试的学生成绩表作为本节课的引入部分。

当我在电脑上打开期末考试成绩表,学生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课堂顿时变得非常活跃,都睁大眼睛看着全班的成绩。这一效果和我预先想的正好吻合。于是趁热打铁介绍电子表格的概念和使用的范围、作用。通过介绍电子表格,从而引入EXCEL软件,是处理电子表格的常用软件,也介绍了EXCEL的各种版本及国内的CCED及WPS电子表格处理软件,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前面的介绍,提出本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采用“任务驱动法”)。如何启动EXCEL,建立新的工作薄,保存工作薄,以及最终要完成的任务——设计一个电子表格(在本节课中,我布置的任务是,设计本班这学期的课程表)。

在学习如何启动EXCEL中,主要讲解EXCEL图标和其它软件图标的不同之处,以及图标的由来,加深同学们对EXCEL的印象,同时,利用WORD与EXCEL的界面比较学习,让学生更好的认识EXCEL。在这一部分,我重点讲解了在EXCEL中,单元格的概念,行和列的标记,以及其它的常用工具栏和格式工具栏。对于建立和保存新工作簿,方法也和WORD相同,因此,我没有详细讲解,而是通过恢复学生对WORD操作的记忆,来举一反三,融合使用。当然,对于一些新的概念,还是必须要讲的,比如,工作薄由工作表组成,一个工作薄可以包含255个工作表等。学生也对这些新鲜的知识乐此不疲。在讲解最后一个内容——设计电子表格时,我通过演示如何在EXCEL中输入课程表来讲解这一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更好的认识EXCEL,为接下来的上机实践奠定基础。

随后,在上机实践过程中,学生因为看了我的演示,因此完成的情况非常好,而且有一大部分同学通过对WORD的操作记忆,尝试了对文字进行简单的格式处理。这一点让我感到很高兴,学生的创造能力由此可见。但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比如,个别同学因为没有认真听讲,所以在完成的时候就显得困难了。我的解决办法是,让他们请教已经完成的同学,通过观看他们完成的作品及讲解,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在这一堂课中,总的来说,课堂是活跃的,学习兴趣是浓厚的,我的讲解是生动的,通过任务驱动法,学生的掌握情况也很令人满意。但同时,我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的发现不认真的学生,而且,在时间把握上,还稍有不足(最后上机实践的时候只有15分钟左右)。对于初中八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对信息技术是爱好的,是有兴趣的,是想学到更多知识的。虽然有点调皮,但的确很可爱。我非常喜欢他们完成任务的那一瞬间甜蜜的笑容。

篇2: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信息技术基础四年级上册第三模块第10课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Excel的窗口界面

②掌握Excel的启动、保存和退出 ○3理解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能够熟知Excel电子表格窗口,并能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互相合作的优良品德,并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1、认识Excel的窗口界面

2、掌握Excel的启动、保存和退出

3、理解行、列和单元格的概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探索法、任务驱动法; 教学准备:微机教室、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幻灯片展示Excel制作的成绩表)老师这里有一份成绩表,你们猜老师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 生:Word 师:不对,Word中的表格虽然也能录入成绩,但怎么计算总成绩和平均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款新的软件,它不仅能记录成绩,还能快速的计算总分和平均分。(幻灯片展示课题)它就是Excel电子表格(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幻灯片展示本节课内容概括

师:这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认识Excel的窗口界面”是这节课的重点,下面我们就一起去认识我们的这位新朋友吧。

2、Excel简介 幻灯片展示Excel简单介绍

师:Excel电子表格这么好用,我都迫不及待想打开来使用了,可是要怎么才能打开它呢?

3、Excel的启动:

师:原来excel电子表格和word竟然是亲兄弟,它们启动的方法都一样, 那你能猜到Excel电子表格的启动方法了吗?哪位同学愿意起来说一说?引出excel的启动。

生:双击“桌面”上的Excel快捷方式或右击→打开 师:谁还能有其它的方法吗? 生:……

师:方法二:“开始” →“所有程序” →“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Excel”(幻灯片展示详细步骤)

师:电子表格已经打开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的窗口界面吧。

4、Excel的窗口组成:

师:同学们,这个界面你们眼熟吗?跟我们用过的那个软件的窗生:Word 师: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2分钟时间,同桌讨论,看看谁能最先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生:word中间是空白的,这中间有小格子…… 师:大家说的都很棒!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它各部分的名称吧。

“标题栏”→“菜单栏” →“常用工具栏” →“格式工具栏” →“工作区” →“单元格”→“列标” →“行号” →“活动单元格” →“工作表区”

工作区:工作区由许多小长方形网格组成,这一个个小长方形网格就被称为:单元格。

工作区上边的英文字母叫做列标,一个字母表示1列,共有256 口比较相似呢?

列;左边的数字叫做行号,一个数字表示1行,共有65536行。列标和行号有什么用处呢?它们确定了是单元格的位置,是单元格的姓和名,列标+行号=单元格的位置(板书)。超链接打开电子表格举例说明。接下来我们一起玩个游戏:

横排的四个同学为列标(A、B、C、D),每列的10个同学为行号,由教师说单元格位置,相对应的两位同学起立。

活动单元格:四周有深色的长方形边框,可以在里面输入文字或数据,也可以修改里面已有的内容。

工作表:我们启动的一个电子表格被称为一个工作簿,它默认有3张工作表,就像我们的作文本,一个本子里有很多页作文纸,那么作文本就是工作簿,而里面的作文纸就是工作表。工作表可以移动顺序,可以插入,也可以删除,还可以修改名字。

Excel电子表格的窗口我们已经认识完了,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即时练习:说出窗口中所圈位置的名称。

师:同学们记得真是又快又准!现在老师想把这个电子表格保存起来,可是我忘记怎么保存了,你们能帮帮我吗?(展示电子表格窗口图片)

5、保存退出

(生不会时)师提示:word是怎么保存的呢? 生:文件→另存为 师:你会退出电子表格吗? 生:最右上角的“X”

幻灯片总结展示保存与退出的方法。

师:以上就是今天这节课的全部内容,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可是实际的表格到底要怎么用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试试吧。(Excel表格中演示讲解)超链接打开电子表格,再次回顾窗口界面各部分名称(师和生齐回顾或师引导生说)。

师演示在单元格输入数据,插入工作表,移动工作表,删除工作表,修改工作表的名字。

师:理论知识我们已经学完,接下来又到了同学们的练习时间了

(幻灯片出示练习)

6、学生上机操作: 作业一:打开一个Excel电子表格,再插入一个工作表,按顺序给每个工作表重命名为:四(1)班成绩表,四(2)班成绩表,四(3)班成绩表,四(4)班成绩表。

作业二:完成作业一的同学,在自己所在班级的工作表里(如:四(1)班成绩表)制作一个简单的成绩表,至少录入5个人的成绩。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做简单指导

三、全课小结

篇3:《电子表格的美化》教学设计

(一) 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是对Excel基本知识的扩展和提高。教材图文并茂, 通俗易懂,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提高其审美情趣,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探究能力。

(二) 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贵州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改理念, 联系学生实际, 结合素质教育原则, 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在掌握Excel基本知识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亲历实践, 亲手操作, 手脑并用, 把相关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综合运用起来。从而能够较熟练地创建并设计出一个美观且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电子表格。

2. 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线, 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创意, 养成其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信息技术审美情趣, 树立正确、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 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修饰单元格是为了使工作表达到清晰、美观的效果, 而合并单元格和对齐方式是为达到这一效果的基础操作, 因此把它设为本节课的重点。

设置边框和底纹是为了使表格达到更加美观、生动活泼的效果, 而这项操作是本节课教学中比较复杂的一部分, 因此设为难点。

(四) 设计理念

以“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求异创新”为指导思想, 注重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思考, 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 以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内容为核心来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 从而获取新的技术能力。

二、教材处理

(一)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本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 同时也是后面知识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 注重对教材的整合与发展, 既尊重教材, 又超越教材, 突出重点, 分散难点, 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 教学方法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 及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 多采用任务驱动方式,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三) 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学科, 再配以多媒体教学, 更增强其直观性, 图文并茂, 循序渐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首先, 创设教学情境, 用多媒体展示一个修饰过的名为“长顺民中八年级学生身高统计表”的电子表格, 让学生观看, “这张工作表同我们以前创建的工作表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出:字体有所不同, 数据在单元格中所居的位置发生变化, 增添了颜色, 总之, 看起来比以前美观了。“那么, 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达到这个效果。”展示的这个表格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关, 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跃跃欲试, 导出新课。

(二) 新课讲解

讲解第一个知识点“合并单元格”,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 依据课程标准, 首先请同学们打开名为“成绩统计表”的工作薄, 教师讲解操作过程并运用多媒体演示, 学生观看, 然后教师重新讲解操作, 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设定对齐方式”时直接在已合并的单元格工作表上进行操作, 由教师提出要求:将A2:H10单元格中的数据居中显示, 并将部分数值部分保留一位小数。“我们在以往的学习中也有关于文字的对齐操作, 请大家回想一下, 是什么呢?”学生会很快地联想到Word文档的修饰与排版, 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它们之间的操作共性, 由师生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教师再一次启发, 除了使用菜单栏中的“格式”选项外, 还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关于对齐方式的按钮, 这样会更方便、快捷。本部分教学内容在讲解新知识点时运用比较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 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 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探究新的技术原理, 从而完成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

第三部分知识点“设置字体、字型和字号”, 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 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 会很快地联想到Word文档中的关于字体、字型和字号的设置, 因此, 学生会自己通过对比、探究新旧知识的异同, 运用到对本部分知识的操作。师生相互探究, 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达到了对教材的整合, 从而也突出了重点, 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部分“设置边框和底纹”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因此, 首先由教师讲解并运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然后引导学生直接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寻找规律, 教师再讲解, 学生按步骤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得出结论, 完成这部分内容。

(在对这部分内容讲解时, 注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技术方法的追思与体悟, 这样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但知其然, 还会知其所以然, 分散了教学难点, 获取新的技术能力。) 另外, 学生还会继续探究, 是否可以像Word文档一样插入图片呢?这样一方面为下节课内容设下质疑, 同时也可以带着这一问题进一步探究, 超越了教材, 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的知识。

(三) 反馈练习

为强化对本节课所学知识, 我创建了一个“个人月消费账目表”的电子表格,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填入数值, 并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得出相关数据, 然后对表格进行修饰, 充分发挥想象力, 修饰出一个美观、生动活泼的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工作表来。这样既灵活运用了教材, 同时也突破了教材,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 归纳总结

这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 目的在于激活深化本课所学知识, 我采用了师评、生评、师生互评的方法, 然后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有创意的作品, 使之成为学生再一次受教育的过程。

摘要:本文通过对电子表格的美化课程教材分析, 教材处理, 教学过程的总结, 简述了《电子表格的美化》教学的方法, 以“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求异创新”为指导思想, 注重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思考, 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篇4:《电子表格的美化》教学设计

关键词:电子表格的美化课程;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师生互动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及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是对Excel基本知识的扩展和提高。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提高其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探究能力。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贵州省《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改理念,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素质教育原则,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掌握Excel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把相关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综合运用起来。从而能够较熟练地创建并设计出一个美观且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电子表格。

2.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线,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创意,养成其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信息技术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科学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修饰单元格是为了使工作表达到清晰、美观的效果,而合并单元格和对齐方式是为达到这一效果的基础操作,因此把它设为本节课的重点。

设置边框和底纹是为了使表格达到更加美观、生动活泼的效果,而这项操作是本节课教学中比较复杂的一部分,因此设为难点。

(四)设计理念

以“全员参与、自主探究、师生互动、求异创新”为指导思想,注重在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思考,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以和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内容为核心来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从而获取新的技术能力。

二、教材处理

(一)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本节课是前面所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同时也是后面知识的起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整合与发展,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突出重点,分散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教学方法

根据信息技术课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的特点,及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多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与技能。

(三)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工具学科,再配以多媒体教学,更增强其直观性,图文并茂,循序渐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创设教学情境,用多媒体展示一个修饰过的名为“长顺民中八年级学生身高统计表”的电子表格,让学生观看,“这张工作表同我们以前创建的工作表有什么不同?”学生会说出:字体有所不同,数据在单元格中所居的位置发生变化,增添了颜色,总之,看起来比以前美观了。“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达到这个效果。”展示的这个表格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跃跃欲试,导出新课。

(二)新课讲解

讲解第一个知识点“合并单元格”,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依据课程标准,首先请同学们打开名为“成绩统计表”的工作薄,教师讲解操作过程并运用多媒体演示,学生观看,然后教师重新讲解操作,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步骤进行操作。

在讲解第二个知识点“设定对齐方式”时直接在已合并的单元格工作表上进行操作,由教师提出要求:将 A2:H10单元格中的数据居中显示,并将部分数值部分保留一位小数。“我们在以往的学习中也有关于文字的对齐操作,请大家回想一下,是什么呢?”学生会很快地联想到Word文档的修饰与排版,然后师生共同探讨它们之间的操作共性,由师生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教师再一次启发,除了使用菜单栏中的“格式”选项外,还可以使用常用工具栏中的关于对齐方式的按钮,这样会更方便、快捷。本部分教学内容在讲解新知识点时运用比较式和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探究新的技术原理,从而完成对本部分知识的掌握。

第三部分知识点“设置字体、字型和字号”,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会很快地联想到Word文档中的关于字体、字型和字号的设置,因此,学生会自己通过对比、探究新旧知识的异同,运用到对本部分知识的操作。师生相互探究,新旧知识的综合运用达到了对教材的整合,从而也突出了重点,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部分“设置边框和底纹”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因此,首先由教师讲解并运用多媒体演示操作过程。然后引导学生直接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寻找规律,教师再讲解,学生按步骤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得出结论,完成这部分内容。

(在对这部分内容讲解时,注重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对技术方法的追思与体悟,这样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不但知其然,还会知其所以然,分散了教学难点,获取新的技术能力。)另外,学生还会继续探究,是否可以像 Word文档一样插入图片呢?这样一方面为下节课内容设下质疑,同时也可以带着这一问题进一步探究,超越了教材,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新的知识。

(三)反馈练习

为强化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我创建了一个“个人月消费账目表”的电子表格,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填入数值,并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得出相关数据,然后对表格进行修饰,充分发挥想象力,修饰出一个美观、生动活泼的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工作表来。这样既灵活运用了教材,同时也突破了教材,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归纳总结

篇5: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徐木乡中学 龚惜艳

教学内容

电子表格的启动与组成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叫Microsoft Excel 2.掌握如何启动Excel电子表格 3.掌握Excel窗口的组成

二、教学重、难点

Excel 启动,Excel窗口的组成

三、教法、学法

讲授、演示、辅导结合

四、教

过 程 认知学习: <一>.复习提问

1.怎样开机,关机? 2.学校机房计算机如何登录入网

<二>.新授

1.Excel的自我介绍

Excel的特长:进行数据处理,对处理结果进行分析,统计,排序等.2.启动Excel的方法 a.单击“开始”按钮 b.将鼠标指向“程序”

c.单击二级菜单中的 “Microsoft Excel”

3.电子表格的组成:工作薄 工作表 单元格 活动单元格

标题栏 菜单栏 工具条 状态栏 工作区 行列标签 编辑栏 工作表标签 工作表控制钮 <三>.小结: 1.启动电子表格的方法 2.电子表格的窗口组成

实验操作:

一.开机 二.登录入网

三.启动Excel(注:我校计算机,可直接在桌面上找到打开它的快捷方式,双击之亦可启动电子表格.)四.熟悉Excel窗口的组成并启发学生:怎样能使任一个单元格成为活动单元格? 五.关机 教后反思

篇6: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二、课时:1课时

三、教学目标

1.了解表格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初步体会表格的特点;

2.掌握表格各部分的组成,初步了解表格的结构及其特点;

3.初步了解表格制作的三种方法,能熟练使用其中一种方法制作指定行、列数的表格;

4.了解并掌握在表格中输入文字的方法,能根据需要在表格中输入文字;

5.通过表格制作过程中“猜测—尝试—看书—讨论—巩固”等步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独立探索能力。

四、教学重点

1.了解表格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初步体会表格的特点;

2.能熟练制作出指定行、列数的表格。

五、教学难点

能熟练制作出指定行、列数的表格。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投影显示用文字表示的课程表)这是一张用文字表示的课程表。谁能看着它说说星期二第三节是什么课?星期四第五节呢?

(学生回答)

师:(投影显示用表格表示的课程表)这也是课程表。谁能看着它说说星期三第四节是什么课?星期五第二节呢?

(学生回答)

师:通过这两张课程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讨论)

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除了课程表,你还碰到过哪些表格?

师: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我们会遇到许多表格,如课程表、作息表、值日表…通过表格,可以使信息的表达更加清晰、明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一下表格。(出示课题)

(二)表格的组成

师:表格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请看看课本后再回答。

教师小结:

1?在表格中,横的称为“行”,竖的称为“列”。你能够数一数课程表有几列几行吗?值日表有几列几行?

2?在表格中,任意的一个方格称为“单元格”。你能够找一找课程表第2行第3列、第4行第4列是什么课吗?信息技术课、语文课在哪个单元格呢?

3?在表格中,光标所在的点称为“插入点”。我们一般都在“插入点”位置开始输入资料。

4?表格的名字叫做“表名”,用来简单说明表格的用途、内容、类型等。你能给这些表格取个合适的表名吗?

(三)表格的制作

师:在制作表格之前,我们先来猜一猜,Word中制作表格的功能可能藏在哪儿?

学生猜测:

1?“表格”菜单栏中的“插入”—“表格”选项;

2?“常用”工具栏的“插入表格”按钮中;

3?“表格”菜单栏中的“绘制表格”选项或者“表格和边框”工具栏的“绘制表格”按钮中。

教师根据学生的猜测,单击相应按钮与选项。同时归纳出“菜单命令法”和“快捷按钮法”“手动绘制法”。

师:你喜欢使用哪种方法制作表格?请你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法制作一张表格。制作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以随时撤销操作,然后再看看课本,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之后再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三位同学分别演示自己的制作过程。

篇7:修饰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修饰工作表》是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第5册第5章第二节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修饰工作表》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电子表格的基本内容,也是对 电子表格基本知识的扩展和提高。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提高其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和技术探究能力。电子表格的格式设置是对工作表的艺术加工,是能否获得一个精美表格的关键,是最能够培养和体现学生审美观点及实际动手能力的内容,也是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将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切身体会到劳动后的成就感,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目标及依据

依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改理念,联系学生实际,结合素质教育原则,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掌握 Excel 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把相关的旧知识与新知识综合运用起来。从而能够较熟练地创建并设计出一个美观的、具有自己个性特征的电子表格。.过程与方法:以学生实践操作为主线,通过作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创意,养成其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信息技术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及确定依据

修饰单元格是为了使工作表达到清晰、美观的效果,而合并单元格和对齐方式是为达到这一效果的基础操作,因此把它设为本节课的重点。

设置边框和背景是为了使表格达到更加美观、生动活泼的效果,而这项操作是本节课教学中比较复杂的一部分,因此设为难点。

四、教法、学法

教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和讨论法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设立任务,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采用示范法与启发法——通过教师示范,启发学生美化与修饰电子表格的方法,掌握其修饰技巧。

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在实践中引发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为大家带来两张表格,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屏幕出示:“学生课程表”美化前后的对比画面。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两张课程表你更喜欢哪张呢?为什么?

学生会说出:“边框的线条粗细有所不同,线条的颜色有所不同,数据在单元格中所居的位置发生变化,增添了颜色,看起来比以前美观了。” 教师概括并板书:边框、对齐、.底纹

2、“那么,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操作达到这个效果的”本节课就是学习如何进行以上内容的设置来美化工作表。板书课题:美化电子表格。

(展示的这个表格和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紧密相关,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两张表格的强烈对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情趣,使学生跃跃欲试,导出新课。)

二、明确任务,学习新知

(一)呈现任务

任务

一、底纹设置

(1)设置表格区域A3:F3的底纹颜色为深红色(2)将区域A4:F11的底纹颜色设置为黄色 任务

二、对齐方式

(1)将区域A1:F2合并居中。

(2)将标题“高一(20)班课程表”垂直居中。(3)将表格内的数据居中对齐。任务

三、边框的设置

(1)给表格添加外边框。

(2)给表格添加内边框。引导学生观察表格,认真阅读“任务精灵”。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围绕学习目标,确定学习任务。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

(二)、教师演示:

看到这些任务,大家一定觉得是老虎吃天――无从下手。没关系,让我来帮帮大家。我们先看第一个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们首先要选中所要操作的区域接着找到格式下拉菜单的单元格选项,打开单元格对话框找到“图案选项卡,然后,就可以按任务要求来操作了。采用教师示范法,为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认真观看教师的演示,总结操作方法及步骤:首先要选中所要操作的区域接着找到格式下拉菜单的单元格选项,然后就可以按要求设置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三)、学生试作,完成任务 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完成任务。小组派代表演示其文字的对齐方式和边框的设置的方法与步骤。这样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和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教师及总结及补充。及时归纳和总结操作技巧,以使学生少走弯路。

(五)、研究性学习,怎样设置斜线表头呢?怎样改变文字的方向呢?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演示其操作方法。通过研究性合作学习,培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综合、创造性的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课堂巧练,展现个性 根据自己的审美观点,有创意的美化表格《居民用水情况统计表》 展示美化后的表格,评价其作品。

学生先独立练习。再互评作品。取长补短。这样既巩固所学内容,又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信息综合处理的能力。注重自评和他评相结合,体现评价的多元性。

4、从这张《居民用水情况统计表》中,你还获得了哪些信息呢?有哪些启示呢?在讨论中明确应节约用水

四、归纳小结,拓展延伸

这是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

1、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篇8:初识《电子表格》教学设计

对于计算机专业文秘方向的学生来说, 应加强EX-CEL电子表格的综合运用, 特别是各种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辅助决策操作等。在EXCEL电子表格中采用任务驱动法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

一、任务驱动法的实施步骤

任务驱动法在EXECL电子表格中的具体实施过程, 如表1所示。学习EXCEL主要分两个阶段, 从学生熟悉的事例入手,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介绍工作表的创建、数据的输入、单元格地址的引用、图表、公式及函数的应用、工作表的打印、数据的排序及筛选、数据透视表等等。第一个阶段是EXCEL入门, 以实际工作需求为中心, 学生围绕任务进行讨论学习, 有机地编排相应的知识点, 让学生学会将电子表格运用到日常工作中。第二个阶段是应用提高, 由于第一阶段主要是模仿操作, 较为容易学习, 但如果要求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点, 设计电子表格运用到实际工作, 并保证能够及时掌握和分析各种统计信息, 这就比较困难了。所以学习如何使用EXCEL各种功能进行各项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技巧, 强化综合运用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 设计任务, 创设情境

首先教师根据表1进程布置任务, 讲解任务, 提出问题, 当遇到较为复杂的任务时, 可根据任务实际情况对学生做出合理的分组。

2. 观察思考, 分析任务

教师引导, 学生分组讨论, 展开观察、思考、分析、解决。特别是对于第二阶段中复杂的任务, 要引导学生将问题细化, 分步求解。 (填写表3)

3. 任务实施

教师组织引导, 学生自主学习, 同学互助, 分组实施, 询问教师。

4. 学习评价

要求学生将完成的作品打印并向全班展示, 特别是第二阶段的作品, 还需附上《**项目电子表格使用说明书》。后由各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上机介绍作品, 并进行现场答辩, 现场评分。教师、学生本人、学习小组分别给予评定并填写以下表2、表3、表4。最后教师根据各方评定对各组作品做综合评定。

二、任务驱动法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 任务驱动法是从实际情况出发, 用到的知识才讲解, 这就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系统性认识, 所以教师应注意知识点的归纳和总结, 使学生全面掌握知识点, 达到教学目标。

2. 由于某些任务量较大, 基础薄弱, 领悟能力差的学生会有畏难心理, 教师应适时结合其他教学方式, 如分层教学法、模仿教学法。例如:在“仓库管理”这个任务中, 涉及到的窗体控件和宏的知识点就很难。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能力, 将任务要求分层次, 学生根据能力情况完成相应的层次。

3. 第二阶段的提高练习不应千篇一律, 可根据各类专业发展方向不同, 而有所不同。如财务专业可设计“成本管理”、“贷款管理”等任务。

上一篇:微生物检验实习总结下一篇:健康校园从我做起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