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电影之发展

2024-07-27

论中国电影之发展(共6篇)

篇1:论中国电影之发展

论中国歌剧发展的复兴之路

摘要:中国歌剧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萌芽和发展起来的。在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歌剧曾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其艺术魅力影响和感动了几代人。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飞速发展,各种新的文艺形式不断涌现,人们开始选择多元化的精神生活,歌剧也面临着新的困境和挑战,甚至一步步跌入低谷。进入21世纪后中国歌剧应该如何发展?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歌剧 民族歌剧 多元化 复兴

引言

歌剧是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结合的综合艺术,是以歌唱为主的一种戏剧形式。歌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大型艺术体裁,具有巨大的审美魅力,在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同时,歌剧也是衡量一个国家音乐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歌剧从20世纪初诞生以来,走过了八十多年的发展之路,同欧洲歌剧艺术发展已有400多年的历程相比,中国的歌剧事业还很年轻。中国歌剧的发展经历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萌芽探索期,四十年代的诞生时期,五、六十年代的繁荣时期,八十年代以后,中国歌剧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歌剧不仅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也经历了许 多曲折与坎坷,甚至跌入了让发展的低谷。在当前形势下,中国歌剧正面临种种困惑,怎样去把握发展机遇和迎接挑战,让中国歌剧重新走向繁荣,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沿着中国歌剧的发展轨迹,认真反思和总结,去探寻中国歌剧发展的复兴之路。

一、中国歌剧的发展概况

(一)中国歌剧的萌芽和探索时期(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在20世纪“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国文化界掀起了一场探求新思想、新知识的热潮。各种文化事业的兴办,各式各样新的文化学术社团的建立以及各种报刊和出版物的大量发行,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气,这种新的社会风气对新文艺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黎锦晖(1891—1967)的儿童歌舞剧,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产生的,这种儿童歌舞剧往往采用童话或者神话做题材编成剧本,有故事情节、有人物,以歌唱为主(用音乐贯穿全剧),并有表演和舞蹈,还有小型乐队伴奏。这种歌舞剧洋溢着“五四”运动所倡导的科学和民主的精神,采用了民族化的音乐风格,情节适合儿童理解,符合儿童的生活和心理特点,故而在当时深受欢迎。如1921年创作演出了《麻雀与小孩》,1928年创作演出了《小小画家》等等。黎锦晖先生一共创作了十二部儿童歌舞剧,在创作中经过不断地探索,终于在《小小画家》中,成功地用音乐刻画了剧中人物的不同性格。并赋予音乐以一定的戏剧性。这些因素都是歌剧所必备的,在当时的儿童歌舞剧中还没有达到成熟的阶段,但却向人们展示了借鉴西方歌剧的可能性,创造了一种与我国传统音乐艺术大相径庭的新音乐 形式。我们可以把这种新的形式称为中国歌剧的雏形或者中国歌剧的萌芽。30年代中后期随着我国专业音乐队伍的不断发展,一些作曲家进一步对歌剧的创作进行了可贵的探索。1935年演出了陈弘辛创作的歌剧《西施》。1938年向隅等人集体创作了歌剧《农村曲》;冼星海创作了歌剧《军民进行曲》,1939年陈田鹤创作了歌剧《桃花源》;1939年张昊创作并演出了歌剧《上海之歌》;1940年钱仁康创作并演出了歌剧《大地之歌》等等。虽然这些歌剧创作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探索,而且也适应了当时反帝斗争的时代需要,或洋溢着爱国主义的精神,艺术上也进行了非常有益和大胆的尝试,遗憾的是在当时未能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二)第一部中国歌剧的诞生(20世纪四十年代)

中国歌剧在经历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萌芽期和三十年代的探索期之后,积累了一定的创作经验。到了四十年代,特别是在1942年毛泽东同志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延安的文艺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只有更加深入工农群众的火热的斗争生活,使歌剧这种艺术体裁同我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同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的民族音乐相结合;和群众的欣赏习惯相结合,才能得以正确发展。音乐家们遵循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新理想,深入群众生活,采集改编民间音乐,在秧歌剧的基础上,创作了歌剧《白毛女》(贺敬之编剧,马可作曲),并于1945年首演于延安,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白毛女》以歌剧的形式描述了农村姑娘喜儿被地主肆意压迫,污辱后逃入深山,从而变成满头白发的“白毛女”;后在新社会对获 得了新生的传奇故事。此剧反映了“旧社会把人变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主题。

《白毛女》作为一部歌剧,在音乐创作上一方面借鉴西洋歌剧的经验,一方面采用了各种民间音调作为歌剧音乐的基础,成功地解决了在大型歌剧中,用音乐刻画剧中人物的问题,几乎每个人物都具有个性鲜明的音乐形象;成功地借鉴了西洋歌剧中的主导主题的技法,以及和声、复调、合唱、伴唱、重唱、管弦乐配器等技术,并创造性地运用了我国戏曲中唱、白相间的形式,赋予新歌剧以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鲜明的民族风格。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白毛女》是我国新歌剧的奠基之作,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中国现代歌剧,对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民族歌剧发展的高峰时期(20世纪五十、六十年代)新中国建立后的五、六十年代,是我国民族歌剧创作的高峰时期,以北京和上海为中心,成立了十多个歌剧演出团体。拥有整齐强大的演出阵容。中央戏剧学院也以培养高水平歌剧人才为目标成立了歌剧系。艺术家们怀着对社会主义新生活的喜悦之情,创作了《王贵与李香香》(1950年,梁寒光曲,根据李季同名长诗改编剧本)、《小二黑结婚》(1953年,马可、齐谷、贺飞、张佩衡曲,根据赵树理同名小说改编剧本,田川、杨兰春执笔)、《刘胡兰》(1954年,陈紫、茅三元、葛光锐曲,于村、海啸、卢肃等编剧)、《草原之歌》(1955年,罗宗贤作曲、任萍编剧)、《红霞》(1957年,张锐曲,石汉编剧)、《洪湖赤卫队》(1959年,张敬安、欧阳谦叔曲,梅少山等编剧)、《江姐》(1964年,羊鸣、姜春阳、金砂曲、阎肃编剧)、《刘三姐》(1960年,由柳州市《刘三姐》剧本创作组创编,广西壮族自治区《刘三姐》会演大会改编)等等,其中这几部歌剧艺术成就最为突出,社会影响最为广泛。歌剧中的经典唱段,不仅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旋律,也是音乐会和声乐比赛中经常选用的经典曲目。这些歌剧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已远远超过了歌剧本身的艺术范畴,深入人们的思想、行为,具有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和渗透力,极大的鼓舞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热情。在中国歌剧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光辉灿烂的一页,使中华民族歌剧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四)新时期的歌剧创作

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无情地摧毁了中国歌剧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在这十年**中,歌剧团被解散,人员被下放,创作处于完全停止状态,中国歌剧遭受了重创。“四人帮”被粉碎后,虽然恢复了生机,但随着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文化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不同层次的观众的审美情趣也产生了较大的差异。电影、电视的蓬勃发展以及港台流行音乐的涌入,向歌剧艺术的继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制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通过“实践是一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又一次促进了全党全国范围内的思想解放。我国的歌剧工作者也在这一思想路线的指引下,针对歌剧艺术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解放思想,开动脑筋,打破了某些歌剧观念的约束,对不 同的歌剧形式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因而在进入八十年代后,歌剧舞台上出现了一批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新歌剧。这些歌剧大致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完全向西洋歌剧学习并按照西洋歌剧的模式进行创作,如《伤逝》、《原野》、《马可.波罗》、《仰天长啸》等,这种严肃歌剧,使歌剧的综合美感在更高的层次上得到了体现,具有一定的艺术品位。第二类:以美国百老汇音乐剧为参照系,用轻歌剧、喜歌剧、音乐剧的形式,探索在中国发展我们自己的通俗音乐剧的途径,这类探索贯穿于整个八九十年代,公演过的新剧目不下百部,如《我们现代的年轻人》、《芳草心》、《风流年华》等,由于这类歌剧面向的观众主要是城市群体,在音乐创作上又追求时尚化,成熟的作品不多,在全国影响较大的作品很少。第三类:继续沿用民族歌剧的形式,在音乐创作上有了更大发展的新民族歌剧。如《沂蒙儿女》、《火把节》、《深宫欲海》、《党的女儿》等,其中以《党的女儿》艺术成就最高,社会影响最大。该剧基本继承了《白毛女》的优良传统,大胆吸收传统戏曲和民间音乐,选用板腔体和歌谣体相结合的音乐构成方式,将江西民歌和山西蒲剧完美结合,使歌剧产生委婉细腻与气势恢弘的双重效果,彰显了我国民族歌剧的艺术特色。

总之,新时期的中国歌剧呈现了一种多元化发展的态势,走的是一条探索发展之路。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但面临商品经济社会的生存压力和众多艺术门类的竞争,也经历了曲折和坎坷。这一时期的歌剧发展群龙无首,缺少力作,远离老百姓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歌剧向何处去?成为困扰在人们心头的最大问题。

二、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反思

中国歌剧事业在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人们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歌剧的诞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中国歌剧的发展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开辟了中国现代歌剧发展之先河,使歌剧这种新的文艺形式,在借鉴欧洲歌剧经验和结合中国民间音乐、戏曲音乐的基础上,能够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在创作和演出的近二百部歌剧中,有一部分歌剧已经成为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宝贵财富。

二、造就了两代著名的歌剧表演艺术家,第一代的代表人物有郭兰英、王玉珍、王昆、胡松华、李光羲等。他们主要活跃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歌剧舞台上。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有:彭丽媛、万山红、金曼、魏松、戴玉强、袁晨野、廖昌咏等。他们主要活跃在八十年代以后的中国歌剧舞台上,这些艺术家们精湛的演唱和塑造的歌剧人物形象,为中国歌剧增光添彩,让人们久久不能忘怀。

三、改革开放后,中国歌剧在不断发展和自我完善中,加强了对外交流,中国的歌剧团体多次组织出国巡演和代表国家进行访问演出,向各国人民介绍中国的歌剧艺术。同时也排练上演了一大批世界著名歌剧,如《图兰朵》、《茶花女》、《卡门》、《阿依达》、《塞维利亚理发师》、《费加罗的婚礼》、《艺术家生涯》等,展示了我国歌剧表演的整体实力。中国歌剧走出国门,对加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歌剧的发展由于时间比较短,经历的曲折比较多,也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一、剧本创作 质量有待提高。歌剧虽然是“用音乐展开的戏剧”(瓦格纳语)。在歌剧中,剧情和人物的矛盾冲突依然是歌剧的核心内容。现在很多歌剧剧本,人物的描写缺乏个性,矛盾的冲突缺乏逻辑,剧情的发展毫无悬念,人们看了开头就能猜到是怎样的结局。一些作曲家缺乏对宣叙调和咏叹调的准确把握,写出的音乐不能给剧情的发展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反而取得让观众昏昏欲睡之功效。

二、中国歌剧缺少如歌旋律。咏叹调是一部歌剧中最出彩,最富于美感,最能打动人的地方。是人们欣赏歌剧的核心部分。很多时候,人们是先喜欢上了某部歌剧的咏叹调,才产生去观看某部歌剧的内在驱动力。现在的作曲家大多数毕业于音乐院校,他们对作曲理论的理解和对作曲技术的运用应该不成问题,不像过去时代的某些歌剧多是“旋律加伴奏”;但也普遍暴露出一个致命弱点即写不好咏叹调,写不出动听的歌唱旋律,创作出的作品缺乏特点和个性。作曲家们普遍患上了“如歌旋律失语症”。当人们来到剧场竟然听不到几句如歌的旋律和优美的歌唱,而到处“咏叹”着、“抒情”着的竟是一些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听过立马就忘掉的唱段时,观众怎么会对这样的歌剧音乐产生兴趣呢?从中国人欣赏音乐的习惯来分析,旋律不但是中国音乐的灵魂,而且也是中国歌剧的灵魂。歌剧如果抛弃了旋律的歌唱性,就等于失去可生命,必然会被观众所抛弃。

三、作曲家主体地位不明确。世界上著名的歌剧作品,都是以作曲家为中心,使其艺术才华、创作能力和审美观念在歌剧创作中不受拘束,充分得以展现。中国歌剧之所以缺失优秀的作品,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对作曲家的尊重不够。在中国歌剧的创作中,作曲家仅仅被当做技术人员使用,甚至被理解为旋律配和声、写伴奏的“匠人”。在这种思维定式下,作曲家创作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社会责任感受到削弱,创作热情受到影响,必然写不出好的作品。所以,尊重作曲家在歌剧创作中的主体地位,是未来中国歌剧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四、歌剧的思想性与艺术性不平衡。中国歌剧和外国歌剧相比较,最突出的一大特征就是思想性偏重于艺术性。这固然与中国半个多世纪的动荡历史有直接的关系,强烈的政治倾向性和阶级斗争使歌剧原本就偏重艺术性和人性的特点,被人为的淡化了。这样就使得本来不够成熟的中国歌剧形式在思想与艺术性上出现了严重失衡。中国的歌剧往往为了突出政治思想而无暇尊重歌剧的基本规律。如今,社会经济发展繁荣,尊重人性和歌剧创作的艺术规律应当重新成为歌剧创作的主要原则。

三、对中国歌剧发展的展望

纵观中国歌剧八十多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无论在哪个发展阶段,民族歌剧的生命力都是最强的,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是最大的。中国的歌剧事业要走向复兴,必须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再走民族歌剧的发展之路。中国致力于民族歌剧的发展,具有三大优势:第一,发展民族歌剧有光荣的历史和成功的经验,四十年代《白毛女》创作和演出的巨大成功,开辟了民族歌剧发展之先河。到了五、六十年代,一批优秀的民族歌剧作品,如《小二黑结婚》、《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使我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和演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到了八、九十年代,虽然创作和上演了一百多部各种风格的歌剧,但影 响最大、艺术成就最高的要数由总政歌剧团创作和演出的民族歌剧《党的女儿》。第二,发展民族歌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民族歌剧之所以受欢迎,主要是它的音乐素材取自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我国的民间音乐有几千年的历史,而戏曲音乐从宋代诞生至今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些音乐伴随着我们的祖祖辈辈流传下来,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音乐之魂。以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为素材创作出来的歌剧音乐,人们听着亲切,会由内心产生出一种天然的认同感;加上戏剧化的情节跌宕起伏,歌剧中的人物鲜活真实(如喜儿、韩英、江姐等)人们对民族歌剧产生了喜爱之情也不足为奇了。相反,我们照搬欧洲歌剧模式创作的一些歌剧在音乐创作上抛弃了传统音乐风格,追求“西洋化”,在唱腔上也推崇“美声化”这类歌剧虽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但它远离了广大群众的审美情趣,不符合中国的国情,长久发展下去,必定会走向衰败。另一类通俗化了的轻歌剧,则显得不土不洋,不伦不类,成为了一种商品化了的城市音乐剧,无论在创作质量上还是艺术表现上都还不能算是一个成熟的文艺品种。第三、发展民族歌剧才能形成中国独特的歌剧优势,事实证明,一味模仿,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走,中国歌剧要走向复兴,只有走发展民族歌剧这条特色之路,才能做到人无我有,才能在世界歌剧的大舞台上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从另一个角度看,中国发展民族歌剧也是对世界歌剧的丰富和发展。有朝一日,当世界各国都在竞相演出中国的民族歌剧,那才是中国歌剧节的自豪之时。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发展民族歌剧既要走多元化道路,也要百花齐放,不要拘泥于以某种民族歌剧为样板去进行效仿 和重复。每个民族都有着自己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流传悠久的动人音乐,这是一个取之不尽的宝藏。民族歌剧的创作应该借鉴各民族的艺术表演形式,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风俗与国际歌剧艺术有机结合,一定可以创作出风格迥异的新民族歌剧。中国歌剧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民族音乐这块沃土,才能不断开出绚丽的奇葩!

在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的今天,民族歌剧要得到好的发展,一方面还要有赖于政府对高雅音乐文化的宏扬和重视,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在经费上给予支持,能给民族歌剧的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环境。还要多利用网络、电影、电视等传媒手段来推广、宣传民族歌剧,使民族歌剧能重新走进千家万户,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这对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弘扬主旋律将产生重大作用。另一方面,歌剧界人士也要自强不息,自己培育市场,要继承民族歌剧创编的优良传统,深入生活、深入群众,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写出好的剧本,好的音乐,创作出雅俗共赏,人民群众爱看爱听的新民族歌剧。“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要我们达成共识,共同努力,中华民族歌剧发展的复兴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参考文献

[1]居其宏.20世纪中国音乐[M].青岛出版社 2003年

[2]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M].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4年

[3]李凌、朱亚荣.中国戏曲唱腔[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 [4]李乡状.歌剧艺术与欣赏[M].吉林文史出版社

[5]黄奇石 歌剧的反思[J]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年第10期

[6]唐小兵.再解读:大众文艺与意识形态.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3年

篇2:论中国电影之发展

从1992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近些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不断完善,依法治国已经逐渐成为一项基本国策,社会整体法律意识都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法律观念也在不断增强。相应的,随之兴起了法学大热,各个大学的法学院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但在中国,学习法学并不代表着可以成为律师,要想成为律师必须通过被成为“第二次高考”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这个考试不知将多少人挡在了律师大门之外,不过这就是中国社会的现实。想要了解中国律师这个职业,就不得不讲述一下中国律师的发展历史。

一、中国律师职业的发展历史

中国古代就有状师一职,他们类似于现代的律师,他们为有钱人打官司,然后收取一定的费用。虽然状师工资优厚,但他们一直不被社会所认可,尤其被普通百姓所厌恶,鄙弃。中国当代的律师不同于古代的讼师、状师,是根据1954年宪法关于“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的规定,1954~1956年在一些大、中城市成立了律师协会和法律顾问处,初步开展了律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随着56年以后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的展开,中国律师职业的发展一度中断。尤其是在66~76年的10年文革中,宪法和法律随意被践踏,社会一片混乱,中国法律职业凋零,律师职业名存实亡。后来直至79年开始逐渐恢复。1980年8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暂行条例》,对新的律师制度作了系统、详尽的规定。根据暂行条例规定,律师是国家的法律工作者,其任务是对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提供法律帮助,以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维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并于2001年12月29日和2007年10月28日两次修订。律师法规定律师,是指依法取得律师执业证书,接受委托或者指定,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现代在我国的律师是指经过一定方式取得司法行政机关授予的资格,接受当事人的委托,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利用自己的法律知识和技能为被代理人提供法律帮助,并维护其合法权益的专业人员。或是接受国家机关、企业、团体或个人的委托,或者经法院指定,协助处理法律事务或代当事人进行诉讼的法律专业人员。从2008年6月1号起,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正式施行。新修订的律师法对律师职业性质作了重新定位,除首次明确律师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外,还特别强调“律师应当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维护法律正确实施,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二、中国律师职业的分类

专职律师

专职律师是指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在律师事务所实习一年后,领取专职律师执业证、专门从事律师工作的人员。兼职律师

兼职律师是指法学校(系)、法学研究单位从事法学教育、研究工作的人员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和律师执业证,不脱离本职工作兼职从事律师职业的人员。实习律师

实习律师指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者,没有律师执业经历,领取实习律师证后,在律师事务所实习的人员。

律师助理

律师助理是指法律专业毕业,未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专职在律师事务所从事辅助工作的人员。律师助理不得单独办案。公职律师 公职律师是指具有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供职于政府职能部门或行使政府职能的部门,或经招聘到上述部门专职从事法律事务的公务人员。公司律师

公司律师是指取得律师资格或法律职业资格,不脱离所属企业,专职从事本单位法律事务工作,经批准领取公司律师资格证的人员。

三、中国律师职业发展的现状

中国律师业竞争日益加剧。不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律师人才的紧缺,目前中国律师业虽然只有15万注册律师,但是在当今中国从事与律师相关的人远远不止这个数字,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几百万律师在为他们的亲戚、朋友提供法律服务。面对这样庞大的律师队伍,可以说,律师职业所面临的竞争压力是非常巨大的。但是在另一方面,中国的优秀律师、资深律师、成功律师的数量仍是有限,而且缺乏上升或晋升的机会。中国律师业的职业环境在恶化,律师职业的社会环境、司法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律师将出现分化和挑战。在目前这种情况下中国贫富差距拉大,必然造成中国律师贫富差距的拉大,为富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会越来越富,为穷人提供法律服务的律师会越来越穷。一方面,全国各地的律师纷纷涌向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仅北京市律师的人数就已达 1.5 万人。北京、上海、广东以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吸纳了全国律师人数近一半。北京市几乎 1/3 以上的律师来自于北京以外,上海律师中来自北方的律师数量比例可观,深圳本地律师则寥寥可数。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律师的区域竞争,依然为传统的诉讼业务及法律顾问业务,非诉业务相对不发达。由于经济相对落后,这些地区的律师外流现象非常严重。

四、中国律师职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中国作为转型过程中的发展中大国,人口数量众多、利益冲突繁杂、经济要素活跃、商贸交往发达,相应的合同行为、合同纠纷及其它类型纠纷也层出不穷。这些情况,使得法律服务的介入成为需要,同时也为律师行业的长足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以知识产业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地位则不断上升,并在当今社会中逐步取得主导地位。而知识产业的聚集效应,使得作为知识密集型产业部门的律师行业,在未来的发展将会如鱼得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之间的联系度日趋紧密,一个产业的兴起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我国大力发展的旅游、文体、传媒、演艺、娱乐、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都具有产品无形化、分工专门化、交易复杂化、需求人性化的特征,必然渴望得到律师行业的法律服务支持,这必将带动律师行业的快速发展。

五、中国律师职业发展的不利条件

1、律师的“市场准入”。中国很多律师是从原来的法律工作者和法律服务者发展而来的,门槛比较低,只要求具备法律专业的专科以上和其他任何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的均有资格参加考试。所以导致现在的律师队伍中很大一部分都不是科班出身的,对于法律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研究比较欠缺,这就导致了现在的律师队伍中平庸的律师很多,而真正能处理一些涉外案件和国内的一些大案要案以及专业化的律师可说是屈指可数。

2、律师制度的发展。中国的律师制度其真正建立和发展只有20多年,而且与律师制度发展相配套的各项其他制度和全国的整个法律发展氛围也是相当的欠缺,所以发展相当地缓慢。

3、律师队伍的管理。中国律师只要通过统一司法考试,在律所实习满一年,就能拿到律师执业证,基本上也就能参与各类法律业务的操作和接受当事人的委托代理参加各类诉讼、仲裁等等。

4、很多律师为了金钱,不惜放弃自己的职业道德,去为有钱人为虎作伥,严重忽视了广大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使中国的司法界腐败之风日盛,社会的不平衡加剧,广大的劳动群众在法律面前处于劣势或完全无权的地位。由于经济影响力对社会的不断渗透,人们追求物质利益的天性的驱动,律师职业日趋商业化,并出现极端商业化的现象——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漠视律师职业的“公共责任”。很多没有良心的律师宁可办理经济纠纷案件,也不愿办理非经济类的民事案件,宁可办理标的大的经济案件,不愿办理小额的经济案件,宁可办理小额经济案件,不愿办理行政纠纷案件以及刑事犯罪案件,宁可为金融、投资等大公司担任法律顾问,不愿为小型企业及一般百姓做法律顾问。这里充分体现百姓生活矛盾的相邻权纠纷、人身权纠纷等缺少律师介入,并且最能体现公权力与公民私权利矛盾冲突的领域——行政诉讼纠纷,律师不愿涉入,《律师法》中强调法律援助为律师的法定义务,而实践中律师对法律援助案件却互相推诿,彼此之间都不愿意接受,还有更甚的是越来越多的“优秀律师”成为了“财团律师”,甚至成为财团或金钱的附庸。近些年来,不断出现农民工辛苦了大半年却收不到工资的现象,但却没有律师去帮助他们,使得他们只有采取非法的手段去讨要工资,这就是当今律师界日益商业化的最好证明。穷者无钱,无钱使他们无权利,无权利就使得他们更穷,这就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颗毒瘤。

5、虽然近些年我国的律师参与政治的渠道和途径较以往大有增加,如:律师进入人大、政协等机构,参与立法讨论、修改等,但总体来说是非常有限的。从我国律师制度的现状看,律师在整个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定位问题并未真正解决。无论是律师的行业管理组织或是律师个体,在参与国家政治事务方面,并不具有比一般社会公众更优越的制度条件。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律师的存在理由尚未提升到制度功能的层面上来,仍被视为与公共权力无多大关系的一般社会职业而已。律师的收入高但社会地位并不高。权力机构排斥乃至歧视律师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6、从理论上说,公、检、法、司虽然各自分工不同,但都属于法律职业群体,大家围绕法律开展各自的工作。因此,如果相互之间对共同遵循的法律规范缺乏法律学识的认同,那么互相之间必然难以沟通,无法形成统一的评判标准,甚至各法律职业者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而歪曲法律,进而影响司法公正。就我国法律职业群体的相互关系看,立法上仅仅写明了公、检、法三机关的分工配合制度。司法实践中,律师意见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律师的人格没得到充分的尊重,甚至出现律师在执业中被赶出法庭或遭非法拘禁的情况。律师缺乏以平等的地位与其他法律职业者沟通的条件。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法律部门任职资格不同,也在客观上造成了彼此学识背景的不同。因此,大家虽同为法律职业人,彼此却对法律的价值缺乏必要的认同。包括律师在内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尚未形成,律师与其他成员之间的法律沟通尚存在着主客观方面的障碍,律师仍被排斥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之外。

篇3:论中国电影之发展

一、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挖掘与利用的重要性

(一) 区域民族文化资源是挖掘、利用和塑造地域文化特色的基础, 对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有重要作用

何为特色?就是彰显文化个性和独具文化气质的一个方面,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将其定义为“文化气质”或者“文化模式”。这种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的文化, 体现出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生活风貌, 富有创造性的个性特征。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观和生活观。从族群理论意义上来讲, 文化的民族性就是就是一种个性差别, 是一个民族不同于另外一个民族的代表, 这种差异就反映出民族文化的特色, 其形成和发展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结构、文化氛围、历史底蕴、景观形象、经济结构是不可分割的。

(二) 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对于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增强地区竞争力和美誉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软实力是现代城市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文化特色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对提升城市品位和影响力、增强民众对当地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创造出城市良好环境和经济秩序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而且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对一个城市来说, 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给人们精神世界带来极大的解放, 必然促使经济进入良性循环过程。

(三) 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对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没有特色文化的旅游就没有魅力, 没有旅游的特色文化就没有活力。文化与旅游的结合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旅游业发展的潮流, 所以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的关系,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深挖特色文化底蕴、打造旅游精品, 将担当极为重要的角色。

吴忠市地处宁夏平原的精华地段, 自然风光秀美, 人文资源富集, 文化遗迹众多, 民俗风情独特, 有中国“回族之乡”之称。吴忠回族文化资源丰富、特色鲜明, 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回族文化, 先后荣获“中国回族建筑文化之乡”、“中国清真食品基地”、“中国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产业基地”和“中国清真美食之乡”四个“中国号”桂冠。回族的节日、宗教、饮食、服饰、文学艺术、体育等都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 有许多可挖掘的文化内涵。吴忠还是一个多元文化融合荟萃之地, 回族文化、黄河文化、红色文化以及移民文化、慈善文化交相辉映, 异彩纷呈,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体育竞技、传统医药、消费习俗及民风民俗等, 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区域特色文化。

吴忠市先后成功举办了中国 (吴忠) 回族之乡文化宣传周活动、中国宁夏 (吴忠) 清真美食节、四届回商大会文艺演出等一系列有影响的重大文艺演出活动;“滨河回乡大舞台”广场文化品牌活动深入人心, 城乡广场文化活动平均每年演出350场;创编的全国首部大型回族歌舞剧《曼苏尔》荣获“第八届全国戏剧·文华奖”少数民族题材剧目大奖等七个奖项;体育舞蹈“塞上穆林扇”获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表演金奖, 《回族服饰》获模特类金奖;“张氏回医正骨”被确定为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回族武术何家棍、家枪等26项被确定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总之, 吴忠回族聚居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存在昭示着这个地方的生命力与发展前景, 特色地域文化将使城市具有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功能。特色文化越强越鲜明, 城市本体集聚、辐射功能就会越大, 现代化的进程也由此越来越快。

二、保护和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途径

吴忠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区域回族聚集区, 在文化内涵和文化张力上有着很大的优势, 但吴忠市处于正在发展的阶段, 相对来说, 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 规模也不够大, 在西部乃至全国的知名度也不高。在经济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 我们仍然面临着一些瓶颈问题。吴忠回族聚居区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能不能形成合力, 产生出文化动力?吴忠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资源, 我们如何去保护和利用好?我们又如何留给后世更有价值的文化?笔者认为,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一) 提升文化品位, 做好发展规划

吴忠现存的文化资源虽然十分丰富, 但散布各方, 单体资源的规模比较小、文化震撼力不强。因此, 应从制定吴忠文化资源利用的总体规划入手, 既应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创新的文化眼光, 同样需要敏锐的市场眼光。要打破传统, 敢想敢为, 高层次、高标准、高起点做好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确定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重点, 制定地方性文化产业政策。以规划引领作用推动文化资源价值的挖掘和潜能释放, 发挥文化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二) 创新发展思路, 加大宣传力度

要从宣传吴忠、提高吴忠美誉度的高度, 利用各种方式, 进一步加大回族文化的保护传承的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对回族文化的认识和传承发展的文化自觉性。应传承回族“花儿”, 扩大本地文化品牌对外影响力, 大力推行优秀回族文化进社区、校园、课堂, 保护和传承富有民族特色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 突出特色文化优势, 做大做强文化品牌

篇4:论中国企业国际营销之发展策略

摘 要: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的企业进军国际市场提供了契机,然而中国企业由于起步较晚,在营销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企业营销理念落后、品牌意识薄弱、竞争力不强等。本文经过调研指出中国企业要立足国际竞争环境的策略及解决方案,如改变公司管理理念、提高品牌意识、提高产品竞争力等,并对其如何发展自我的品牌做出了展望,目的在于创新发展国内企业品牌,吸引更多的外资在国内的投入。

关键词:国际营销业;营销;障碍

一、前言

国际营销是指企业在国家边境以外的国际市场进行的市场经营活动,这意味着企业在市场经济国际和内部的经济、文化整合、市场研究、市场细分、营销等方面需要进行策略确定及实施(徐华,2012)。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适当的营销战略和战术,以确定合适的位置投放市场,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以实现企业最大利润。中国加入WTO后,更直接地参与到国际市场的角逐,国际营销已经日益成为各大公司必要的措施,而国际营销的研究目前在我国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在国际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一大环境下,研究我国营销现状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二、国际营销中组织与团队发展趋势

(一)加快营销观念升级

市场营销观念是企业的主导,若想改变企业发展方向和速度,必定要从老的观念中走出来。传统的营销观念以销售量为中心,不注重产品质量、品牌打造以及对消费者的后期服务(徐士高,2010)。近年来随着西方营销观念传入中国,我国企业慢慢将发展中心转向多元化的品牌经营中,高销量的产品、独树一帜的品牌效应、贴近消费者的后期服务和良好的企业信誉产品信誉都是当今企业应该追求的。同时作为企业营销第一线的销售人员,不仅要积累自身的专业知识,更应该提高本身的素质,与企业在市场中的精神面貌相符合。

现代国际营销观念是以消费者为中心,根据消费者的需求制定具体营销方案。国际众多知名品牌在制定营销计划的时候首先考虑的不是对于产品销量的预测,而是对产品问世后消费者的体验,是否实用、是否适用于大多数人群等问题都是他们所考虑的,我们应该向一些成功地西方跨国公司借鉴,将营销中心的重点转向消费者,研究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和心理,以产品能够达到消费者的满意度为准则,逐步将企业营销策略转型成为新型的国际营销理念。

(二)加强人才培养

在当今市场的竞争中,已经不是一个人同一个人的竞争,是整个企业团队的竞争,一支优秀的团队需要有高度灵活的大脑,发达健壮的四肢,健康的器官等等,而众多专业性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就是优秀团队的一块块拼图,我国一些企业也借鉴了国外很多跨国公司招贤纳士的方式,在本身品牌魅力的同时,甚至政府也参与到高精尖人才的争夺中。培养人才和吸纳人才,首先应该形成稳定的获取人才的途径,可以企业内部培养,也可以高校选拔,这是保持企业人才不断的前提。然后就是对人才的培养,玉石不经过雕刻不会成为最后光华夺目的珍品,人才也相同,在基本知识培训的同时更应该参加到企业的具体运营中去,可以先从核心产品入手,了解企业核心产品的特性,熟悉企业,然后去了解当今市场的需求,对市场进行分析,甚至可以去国外市场中进行具体调研,这样才能深入了解消费者的心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肯定周期会很长,这样就需要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支持,而且前期投入也会很大。另一方面就是术业有专攻,需要企业领导发现每个人的特性,以在营销活动中因材施教。更多地让培训者参与到第一线的营销当中肯定是有益的,这样会让他们更快地深入到理念中去,更好地融入企业。

三、提升品牌意识的管理策略

在众多新闻报道中,品牌被他国注册,节日被他国注册,习俗被他国注册,无一不使国民感到唏嘘不已,然而发人深省的是,这些纠纷其实早就可以避免,只是我国的保护意识一直不够高而已。从抢注时间不难看出,随着国际营销摩擦的不断加剧,国际营销都整的复杂性、长期性将无法避免。品牌的形成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几百年的努力才能够树立在消费者心中,品牌是企业间竞争的第一道火线,是消费者最直观最浅显的比较方式。我国在品牌树立和管理方面意识较早的海尔集团,在高质量的前提下,坚守自己的品牌,最后赢得了国际上的认可。现阶段我国企业急需增强品牌意识,将对品牌的树立和保护提升到发展命脉这一高度,要知道一个知名的品牌可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品牌的维系不只是靠产品和营销策略,是在企业营销观念中日复一日中维护,没有一个系统的管理就不能产生品牌的联动反应。例如,宝洁公司为自己的每种产品制定了不同的品牌概念,明确了该产品的发展方向,这是一个庞大而有繁琐的工作,佩服宝洁公司品牌管理团队的同时,也应该注意到正是这样完善的品牌战略管理的平台,才使宝洁公司有条不紊地稳定发展。品牌战略的管理平台可以帮助决策者分析品牌新的机会,更好地趋利避害,以一个理智的想法去分析当前市场。品牌战略管理平台日后势必成为大型企业不可或缺的部门,对公司发展、决策举足轻重的部门(闫玉华,2009)。

国际知名品牌都有自己明确的定位,品牌的定位说简单些就是品牌的特点,这是不能轻易改变的,也是企业想在消费者潜意识里留下的企业形象。像蒙牛避开伊利,七喜避开可口和百事,不得不说这是管理者的睿智,一个小公司避免了和同行业巨头的直接竞争,这就是一个优秀品牌定位的选择。定位就像方向,企业能走多远就取决于你选定的方向,目前我国企业还有很多品牌定位模糊,在市场中苦苦挣扎,其实这时就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确立好企业的方向,积极投放市场,坚定地走下去。

全世界的产品品牌有很多,而消费者认可的却少之又少。有很多品牌在某个时间段红极一时,众所周知,但是由于后期管理不当,很快就消失在消费者记忆中。淘宝上的每个店长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自己店的评价,因为在没见过实物之前大家都喜欢看看其他人对产品的评价怎么样,如果出现了一个差评,那么对该淘宝店,甚至同品牌商品都一个巨大的影响,任何一点负面消息都会被放大,所以对品牌的管理是需要时刻关注的(李琪,2009)。现代企业在最初打品牌的时候,一定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应该制定最少未来两年的品牌建设规划,这样依托于品牌的核心产品才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曝光,达到一定曝光度的时候,也就是产品大卖的时候,同时品牌知名度也就更高,那么也一定要及时改进营销战略,不妨将企业的规划放得更远。

四、提高核心产品竞争力

(一)提高企业技术

众所周知的一句话就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我国很早就提出来了,但是发展的一直不好。在国家大力发展技术的大环境下,企业自身也应该及时对核心技术进行改进和创新。技术工种的熟练度、新老衔接、生产流程简化等等,都是现代企业应该专攻的课题。首先可以通过跨国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来实现跨行业的高度对接,因为有很多技术在不同行业都是互通的,各企业各取所需,同行业内自然有了其他企业不可比拟的技术优势。在技术优势明显的同时,产品特色也就随之而来,因为本企业的核心产品可以做到同行业所不能,满足更广阔的消费群体。在技术对接的同时要形成老技术的革新,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产品永远保持以一个最新潮、最实用的姿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

(二)提高产品质量

在质量问题频发的当代中国,我国对于质量监督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每年质检总局都会对各行各业的产品进行质量抽查,以保证消费者的权益,同时质检总局的报告也成为了消费者购买商品时的风向标。在安全第一的现在,无论是食品安全、药品安全还是生活用品安全等等,时时刻刻牵动着消费者脆弱的神经。如果想要品牌在市场中经得起考验,那么产品的质量一定不能含糊,售前在消费者群体中打下良好的基础,将产品的使用、构成等方面写名,让消费者放心,售后更是应该完善服务体系(杨军,2010),在出了问题时不逃避,加强产品售出后的跟踪服务,在消费者有问题是及时解决,这对品牌的树立和在消费者中的口碑也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三)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不仅创造了新的消费需求,引发了新的投资热潮,开辟了就业增收的新渠道,而且电子商务正加速与制造业融合,推动服务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发展新的原动力。而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缓慢,处于摸索阶段。电子政务的发展应该结合国家发展现状,由政府统一调配,这样才能更加规范,然后需要建立公开透明的经济贸易服务平台,加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沟通,使企业能再第一时间了解到国际市场变化,也帮助政府部门在可控范围内给予企业最大的支持,最后就是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一套贴近国际发展现状的电子商务方面的法规有利于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规范化和安全化。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国门经验的不断积累,对于企业如何开展国际营销的问题,也有了一定的发展。由于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不同学者和研究人员对企业国际营销研究的侧重点不同。总得来说,我国企业国际营销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营销观念上的落后,缺乏品牌意识,核心技术发展过慢等方面。国外成功的理论和经验都值得我国企业借鉴和学习,但不能照搬照抄,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探寻切合我国企业国际营销的方法,以利于我国企业综合实力的增强。

参考文献:

[1] 李琪.论我国企业市场营销的现存问题及对策[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9.

[2] 徐士高.企业市场营销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0.

[3] 徐华.浅析文化差异对企业国际营销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商贸,2012.

[4] 闫玉华.我国企业国际营销中的品牌管理策略研究[D].山东:中国海洋大学,2009.

篇5:论中国孝道之形成及其政治作用

“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髓。“孝”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孝道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与首要文化精神,是中国文化的显著特色之一。传统中国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孝的文化;传统的中国社会,更是奠基于孝道之上的社会,因而孝道乃是使中华文明区别于古希腊罗马文明和印度文明的重大文化现象之一。在传统的中国社会与文化中孝道与人类其他道德一样,也有一个产生、发展、变化的过程。

在远古的宗法宗族社会里,初民的爱亲之心,表现为传统宗教中的祖先崇拜。孝道在周代,其初始意指尊敬祖宗、报本返初和生儿育女、延续生命,公元前11世纪,武王伐纣,以周代殷,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不止是王朝的替代,而是社会结构上的重要变化。自西周始,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宗法分封制度。配合政治制度的变革,周公在意识形态中也进行了相应的变革,使传统的宗法性宗教向人文化的方向发展,为之增加了道德伦理方面的内容。孝道在周代已经是一种相当普遍的道德伦理了。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社会剧烈的变动时期,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必然引起传统意识形态的动摇,宗法性宗教开始土崩瓦解了,并严重影响了维系人际关系的孝道,出现了儿子杀老子,臣子杀国君的现象,《左传》中有很多记载,说明西周时期建立在传统宗教基础上的孝道,已经发生了严重的动摇。若想使其保存下去,并能规范社会上下层的行动,必须对它进行新的论证。在重建以孝道为核心的宗法伦理的过程中,孔子开创的儒家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孔子使孝从其宗教与哲学意义转化为“善事父母”的纯粹伦理意义,从宗族道德转化为家族道德。孔子生活在“礼崩乐坏”、传统宗教瓦解的时代,重建道德伦理,必须首先重建人们的信仰。孔子创建了以“仁”为核心观念的哲学体系,那么什么是“仁”呢?孔子说:“仁者爱人。”孔子曾言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高度概括了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地位,孝是中国传统教育、社会教化得以产生的根源、起点和基本内容。孝的教育在我国绵延几千年。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建立在儒家的孝道教育思想基础之上的,它是一种充满人文性和道德性的教育,以人为中心,以做人为目的。这是一种“成人”而非“成才”的教育,这种教育是面向人生的,培养目标是完善的人格。孝道教育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以人的道德高尚为成功标准。道德高尚的第一目标是拥有 “仁”,“仁”是中国传统伦理的第一概念,也是全德之名;孝是仁的根源,又是仁的实践,所以孝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以孝为教学的出发点,以孝为实践的原则。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也有自己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先为其易,后为其难;先自近始,后乃及远。沿着由至亲到远人,由个人到国家的发展进程,不断扩充,最终达到博爱的目的。孝却是入德之门,为道德的起点,为一切道德的动力,达成理想的人格的基础。而理想的人格是拥有社会性和协调性,以社会为本位,以树立社会责任心为目的,“修己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鼓励学生从社会出发,使学生明确个人在家庭、国家、天下关系中的地位,达到天下的太平盛世。中国传统的孝道教育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孝文化教化的作用下,孝文化塑造了人格,孝道观念深入人心,讲究孝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特征,而且是中国人的最鲜明的国民性。孔子指出:孝亲要做到养亲、敬亲、爱亲。春秋以后,个体家庭相对独立,养亲逐渐成为孝道的主要内容。孔子对应如何养亲作了细致的说明。人应当努力地劳作,竭尽全力使父母过上好的生活。父母关心着每一个子女的健康,要让他们少操心。子女也要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一方面为父母的高寿而欣喜;另一方面又为父母的年高体弱而担忧。除了要对父母尽各种孝养的义务外,更重要的是要对父母有敬爱之心。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孝子养亲,出于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怀,发自至情至爱,应毕恭毕敬,和颜悦色。儒家的孝道伦理,成为中国二千年封建社会的核心意识形态。孔子作为多少年来古老中国的精神领袖与思想圣人,他所创立的儒家文化更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与血脉。虽然在当今的社会,已没有多少人在把夫子的话挂在嘴边,作为行为、处事的准则,但不得不承认的是,孔子的思想已沉淀为中国人的一种深层文化心理,并决定了中国的命运走向是一种内敛的发展方式。当然,在孔子提倡的孝道中也有拘泥于表面形式的地方,如严格的要求人们守三年之丧等;缺乏平等民主的思想,如对父母一味的服从等。虽然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孔子对待孝道严肃、郑重的态度,但在这些方面,我们当今的人们不必迂腐的固守形式,继承孔子的思想的主体部分,用变通的观点接受他孝的思想的精华,并将其运用到当今社会中。

儒家的亚圣孟子活动于战国中期,他对孝道的行为规范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说明。如孟子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他认为人不仅要养亲,还要尊亲,他这种尊敬,必须是发自内心的爱慕,为了保证家族香火不断,祭祀有时,孟子指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除了祭祀祖先,怀念祖先,更重要的是把祖先开创的事业继承下去。

秦汉以后,中国大一统的封建帝国相对稳定,经过汉初一段时间的探索与反思,统治阶级逐渐认识到,只有儒家学说最适合为宗法家族制度服务。因此,儒家的孝道观得到了空前的重视,“以孝治天下”成为最核心的统治思想。汉代的统治者大力表彰“孝悌力田”,在《汉书》、《后汉书》的帝王本纪中,全国性的对孝悌的褒奖、赐爵达32次之多。国家设立一个官职“孝廉”,由有孝行的人担任。为了在社会上倡导孝道,汉代的皇帝谥号多加一孝字。汉初的《孝经》,集中论证了“以孝治天下”的原则。《孝经》已经把孝道的核心内容从“善事其父母”发展到其引申意义——“以孝治天下”。“孝治”成为贯穿全书的根本宗旨。儒家理想的圣人之治,是将天下变成一个大家庭。统治者以爱子女之心爱护百姓,而百姓则以尊敬父母之情尊敬长上。即使长上对下民有些严厉的措施,那也不过如同父母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出发点还是一片爱心。对于君主专制社会而言,提倡以孝治天下,把大国小国,天子诸候,官吏百姓,家主臣妾之间的阶级对立,等级差异统统隐藏在宗法血缘之中了。

魏晋隋唐时期,玄学、佛教盛行,这体现了道、佛对儒家的冲击,在儒、佛、道对立交融的过程中,该时期的孝文化体现出崇尚与变异的特点,魏晋仍以“以孝治天下”相标榜,但已出现了一些援道入儒的新特点,强调孝道的自然亲情,而削弱孝道的政治教化功能。到唐代,从总体上看甚至不太重视孝道。宋明清时期,孝道演变到了登峰造极的状态,除元朝由于是少数民族入主内地故不甚重视孝道,宋、明、清统治者都非常重视孝道,孝道在理论上出现了论证哲学化,教化通俗化,义务规范极端化、专制化,在实践上则体现为愚昧化。事物发展到顶点,就必然要转化。

1840年的“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社会的自然进程,宗法家族社会结构受到严重的冲击。接踵而来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更进一步地加速了中国宗法家族社会的解体和公民社会的生成。儒家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也必然地受到了严厉的批评,历史地讲,近代以来对儒家传统孝道观的批判是有积极意义的。即使当时有些提法和口号过激,考虑到中国漫长的封建传统和最终取得的巨大效果,我们今天都应当给予宽容的评价。但是问题是:儒家的孝道观真的就是糟粕一团,一无可取之处吗?历史的回答显然不是如此,这主要是基于一个基本的事实,即家庭本身在当代是不可取代和消亡的。近代以来,不少激进的思想家提出过消灭家庭的口号。如康有为曾提出:“去家界为天民”;辛亥革命后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也搞过消灭家庭的实验。可经过了各种试验及巨大的社会变迁,人们终于发现,以一夫一妻制为主要形式的婚姻,在当代不仅不能消亡,而且还必须加强。这主要是由于,家庭仍然是一个基本的社会细胞,家庭所具有的生育功能、生活互助功能、培养教育功能、精神慰藉功能是不能由其他社会组织代替的。然而,近代以来,由于我们的思想界对儒家以“孝道”为核心的家庭伦理采取了简单抛弃的态度,因而西方社会流行的亲情淡薄、家庭破裂、老人晚景凄凉、青少年犯罪率高的问题也多发于我国。如何治疗这一顽固的世纪病?西方一些有识之士都把目光转向了东方,我们中华民族的子孙更是应当认真地检讨前圣先哲为我们留下的文化资源,发现儒家孝道观中的普世性价值,将其发扬光大。纵观孝之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孝作为家族社会的精神基础,由于它一方面满足了维护家族制度稳定,协调父子关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被封建统治者以“移孝作忠”的机制引以为自己的专制统治服务,因此,在中国古代长期的封建社会受到了历代统治者与社会民众的重视,对社会稳定、民众生活发挥着重要作用。到了近、现代,由于孝道存在的社会基础动摇了,加之孝观念本身是人民性与封建性并存,精化与糟粕并存,因而受到了怀疑批判与弘扬重建的两种对立的对待,历史的实践证明,中国古代的宗法家族社会,人际之间既存在着建立在血缘基础上的亲情,也存在着建立于私有制基础上的等级压迫。在这两方面,片面强调哪一方面都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儒家孝道“以孝治天下”的思想,以“亲亲”率“尊尊”,虽不能从根本上取消阶级对立,但不失为一种缓和社会矛盾的巧妙方法,被历代统治者所采纳。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将本来规范血缘家庭的伦理范畴孝道,变成了国家的政治哲学,将非血缘的利益关系硬说成是父子兄弟的人伦关系,一方面会掩盖阶级国家的实质,另一方面也会扭曲孝道本身的意义。例如在封建社会后期,为了论证“天下没有不是的君”,就说出了“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最后竟得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的残酷结论,其精神实质已经背离了传统儒家的孝道原则。

当今社会利益冲突、物质泛滥,人们对于自身的关怀和对他人的仁爱观念越来越淡,很多中国传统的思想美德流于形式,甚至逐渐沦丧,不能不说是一件让人为之捶胸顿足之事。在儒家文化影响极深的我们所谓“筷子文化圈”中,孝的思想一直就被奉为做人最基本的原则和礼仪。在现代,众多关于中国文化断代、中国没有精神支柱的说法日益广泛之时,我们所需要的就是为广大国人寻找一个可以安身立命的思想源头。而我看,这一点上最容易被提倡、被认同的就是孔子思想中关于孝道的提法。因为这一点是每一个人都可以亲身体会,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这种思想在我们心中也在已经扎根,接受起来更为容易。像孔子当年的思想一样,通过教育人们对自己父母慈孝的亲子之爱,而层层外推,逐渐将着这爱推广到社会每一个人的身上,让人们学会“恻隐”和“不忍”,让它成为化洽天下之诚爱。虽然爱有亲疏、远近,但只要在被教育的人们心中有了推己及彼的爱的观念,则很容易将社会中所有的人融合起来,激发人们对于本民族的内在的自豪感和责任感,使整个民族有了向心力,从而将社会中的所有人员维系起来,维持社会的平稳、安定还有和谐。

孝道具有人民性与封建性、精华与糟粕、历史性和继承性的两重性,其历史作用也表现出积极与消极的两面性,据此我们对孝文化必须采取一种批判继承的正确态度。孝在当代社会,不再具有泛孝主义的地位,而只能重新回到其作为家庭伦理的地位上来,现代新孝道具有人格平等性、义务并行互益性、注重感情性、强调自律性等特点,孝对处理当代家庭亲子关系,对社会、家庭解决养老问题,形成尊老风尚,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甚至如果能发扬其衍申意义的积极内含,吸取其合理成分,那么对当代社会文明建设、发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中华均具有积极价值。孝的培养与实践是提高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孝是形成现代和谐人际关系的价值渊源,是形成和睦社会风尚、保持社会稳定的精神措施之一。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孝是民族团结、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

篇6:论中国银行IPO成功之处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对外开放程度加大,中国经济和金融环境发生变化,国外商业银行进入中国对国有银行造成威胁。为了应对挑战,中国银行望通过上市来加强自身竞争力。本文从中行上市的重组手段,发行定价,稳定价格方面进行研究,简要分析了其IPO过程中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中国银行,上市,成功之处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程度大大提高,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受到威胁。为了应对挑战,中国国有银行改革迫在眉睫。2003年底,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试点。为此,中国银行进行了紧锣密鼓的改革与上市准备工作。在经历了艰辛的IPO过程后,中行于2006年6月1日于港交所上市,于同年7月5日在上交所上市。中行的成功上市得益于其在IPO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成功的措施,下面就此做简要分析。

一. 财务重组

中行在03年接受汇金公司注资后,中行仍有一下不合指标的地方:(1)不良贷款率太高,高达16.28%,远远超过银监会要求的3%~5%;(2)资本充足率6.98% ,而国际规范要求是要大于等于8%;(3)拨备覆盖率仅为67.29%,而国际规范要求是100%。为此中行采取了如下重组措施,并且成功实现了财务重组,使其满足上市标准。

(1)汇金公司注资。2003年12月,中国政府透过汇金公司向中国银行注资1863.9亿元。中国银行将其转入资本,资本公积及法定公积,以弥补主要来自不良资产准备之处的损失。汇金公司注入的资本金对于改善银行资本结构、实现资本充足率达标,进而引进战略投资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汇金公司也因此成为中国银行最大的股东。

(2)出售不良贷款、政策性资产及损失类贷款。中行先后均分别以无追索权方式将不良贷款,政策性资产,损失类贷款出售给了信达公司,人民银行,东方资产公司。中行通过出售不良资产,成功地降低了不良贷款率,优化了资本结,使其更加接近上市的标准。另外,作为出售不良贷款和政策性资产的对价,中行获得了人民银行发行的本金为人民币734.3亿元的五年特别票据以及人民银行发行的本金为人民币181亿元的三年期特别票据。这些票据成为加强中行资本基础的附属资本。(3)发行次级债券。中行于2004年与2005年发行了本金总额为600亿人民币的一系列次级债券。在国外,银行发行次级债券补充资本的做法非常普遍;而我国银行的资本来源除增资扩股、保留利润和准备计提外,缺乏相应的可操作的债务工具来补充附属资本,商业银行在资本充足率下降或不能满足监管要求时,难以迅速有效地弥补资本不足。这也导致国内商业银行核心资本比例远低于巴赛尔协议规定的4%,而附属资本比例相当低。因而在中国,发行次级债大门的打开为国有银行上市的准备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操作工具。中国银行通过发行次级债券,获得了600多亿元的资金,成为加强中行资本基础的附属资本,弥补了资本充足率的不足。

(4)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中行引进亚洲开发银行,瑞士银行,汇金公司,RBS China,亚洲金融,社保基金理事会作为其战略投资者。亚洲开发银行,瑞士银行RBS China等都是在国际金融领域享誉盛誉的金融机构,拥有先进的金融技术和金融服务体系。中行与这些投资者都有专注于某一项目上的合作。例如,瑞银银行,则是与之注重于公司及银行投资业务;淡马锡,则注重于公司治理与银行管理业务;亚洲开发银行,则注重于内部控制与操作风险领域……这样有利于改善中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得到其在产品,技术与管理经验方面的支持,从而全方位提升中行的竞争力,使各方面的业务都能才用最高端最有效的方法,使中行不断得专业化。而中央汇金公司作为国家的控股投资公司,拥有强大的资本实力以维持中行股价的正常。这些都增加了中行在国内外股民心目中的地位,增强股民对中行的信心,成为中行IPO成功的重要砝码。

中行的此次财务重组,是以资本充足率管理制约资产业务发展为中心的,并且最后形成了比较健康的财务基础。紧锣密鼓的改革措施,是中国银行这个具有百年发展历史的“老店”焕发出新的升级,资产质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国银行向资本充足、内控严密、运营安全的现代化股份制商业银行迈出了新的一步。中行财务状况得以在05年底达到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为上市奠定了财务基础。

二. 公司治理改革

中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上市前公司管理模式为高度的国 家行政干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有诸多弊病,主要表现在:(1)人事任用体制非市场化。高层在选拔管理人时常以谋私利为目的,因而造成买官卖官,人力资源浪费等问题,最后导致中行整体效率不高。(2)内部风险控制不足,监管漏洞多,最后导致中行经常发生重大金融案件,给社会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达到上市的标准,中行采取了如下有有效措施:(1)中行整体改制,完整承继原有资产、负债及业务;(2)切实转换经营理念和经营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和严密的内部控制;(3)关注社会责任,以人为本,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改革;(4)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目标等等。

中行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使公司性质由原来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转变为股份制公司,实现上市的目标,使得中行上市成为可能,为其成功上市成功地做下铺垫。中行引进了新加坡淡马锡银行,作为其重要战略投资者之一。淡马锡在管理银行和公司治理方面具有先进的经验,中行与其展开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从根本上改善中行的公司治理问题,提高作为一家股份制公司和上市公司的运营效率。

中行在管理体制方面,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三权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这使得中行的管理得到良好的改善,有利于日后中行上市后的管理,解决了原来的管理体制人事任用体制非市场化,监管漏洞多的问题。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是公司的三大巨头。中行将其权利各自分散,并且明确职能界限与任务,有效地减少了公司腐败的现象,避免出现相互推卸责任,不负责任的问题。

三. 发行定价

中行的招股定价是一个技术和艺术的问题,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如果新股上市有15%~20%的涨幅,说明这个股票的定价比较成功。现在回头去看,中行2.95港元的定价是相当合理的。

(一)中行“H”股定价成功之处。(1)路演制度安排合理。从“H”股询价到资金申购的过程中,H股的做法是先由投资银行及其研究人员预路演,通过预路演反馈情况确定定价区间,发行人及其管理层在正式路演时才参加,进行簿记,根据申购情况最后确定发行价和配售额。在正式路演开始前,承销团先进行了一次预路演。承销团分头前往亚洲、欧洲和美国与机构投资者交流和收集相关数据。从反馈上来看,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银行还是有相当了解,普遍期望中行招股能按照1.9倍到1.95倍的2006年预测市净率定价,而建设银行(0939.HK)2005年招股时是按照1.94倍定价。了解到国际投资者的定价意向之后,中行管理层确定了1.92倍到2.21倍的市净率定价区间,即2.5~3港元。这个区间的价格低端1.92倍的考虑是基于吸引机构投资者,促使他们产生研究中行股票的兴趣;而价格上限2.21倍的定价是比较高的,中行是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一家银行,所以这个价格上限投资人也是比较容易接受的。

(2)充分考虑到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变化情况。从招股反应来说,当时中行定价也可以按价格最高端3港元定价。但中行最终按照贴近上限定价为2.95港元,是希望向未来股东表达一个有好的姿态,给投资者让利,促成上市的成功;另一方面,6月1日的市场状况非常萎靡,中行必须考虑到市场可能继续下跌的因素。

所以,最终中行“H”股香港上市定价为2.95港元,对2006年预期市净率是2.18倍,共集资754.27亿港元,创六年来全球最大股票发行记录。公开发售获得76倍认购,公开发售部分冻结资金达2915亿港元。

(二)中行“A”股定价的成功之处在于和香港H股紧密地联动。

为协调A股和H股的发行价格,A股在初步询价时扩大询价区间,以覆盖“H”股发行价格,最终询价区间是3.05-3.15元。而为了支持内地股市,给投资者让利,缩小后市炒作空间,A股发行价定为H股发行价兑换人民币后再加一个月利率,即接近价格区间下限的3.08元。这样的定价与“H”股定价2.95港元即3.05元比较接近,投资人比较容易接受。另外中行“H”股香港上市后,持续上涨,在中国银行A股上市的前一日,即7月4日,其H股维持积极上行态势,一举突破前个交易日3.65港元的高位,以3.675港元报收。此举被称为“高调迎新”。面对这样的市场情况,人们对于 “A”股市场的预期比较高,所以中行“A”股的定价略高于“H”股。

最终A股定价3.08元,公开发行股份64.9亿股,募集资金200亿元,创造了国内首次公开发行最大规模的新纪录。其中,包括上市首日流通股份数34.5亿股。上市当日,中行A开盘报3.99元,较发行价3.08元涨29.55%,成交208万手,以3.79元报收,涨幅为23%。这样的高溢价发行在我国IPO市场上很常见。由于我国IPO定价机制长期以来采用市盈率倍率法+固定价格发售机制,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定价机制,其结果出现“双高现象”——高溢价发行和高溢价流通。这种高溢价发行和高溢价流通的后果是等到价值回归的时候,很多投资者就被套进去了。

四. 稳定股价

(一)“绿鞋”—超额配售权的成功

在香港上市四个交易日后 中国银行宣布,其首次公开募股(IPO)承销商中银国际、高盛、及瑞士银行已于2006年6月6日悉数行使招股书所述的超额配股权,以每股2.95港元的价格额外发行了38.35亿股H股,占全球发售下初步提呈的发售股份约15%。增发股份将于本周五(9日)起上市。行使超额配股使得中行此次新股发行融资额增加了约110亿港元,其最终的集资规模也因此达到867亿港元,成为全球有史以来规模第四大的IPO。仅次于1998年的日本NTTDoCoMoInc(184亿美元),1999年意大利EnelSpA(170亿美元),1996年德意志电信(130亿美元)。

(1)可自国际购买协议签订日期起至递交香港公开发售申请最后一日起计30 日内随时行使,要求本行按照全球发售项下发售股份的相同条款及条件,以发售价额外发行合 共最多 3,835,288,000 股发售股份,占全球发售的初步发售量约 15%。

(2)联席全球协调人还可以通过在二级市场购买发售股份或者通过同时在二级市场购买发售股份和部分行使超额配股权来补足国际发售的超额配发。

(3)可供超额配发的 H 股的数目不得超过根据超额配股权可发行的 H 股 数目,即 3,835,288,000 股 H 股,约占全球发售项下初步可供认购的 H 股数目约 15%。(4)就全球发售超额配发任何 H 股后,稳定市场经办人或其任何代表人士可通过(各种方式包括)在二级市场进行购买、出售 H 股以斩持因上述购买而持有的头寸、行使全部或部分超额配股权、借股或以上述方式的任何组合补足超额配发。

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能够使主承销商在投资者申购踊跃时增发股票,从而为发行人带来更多利益。主承销商在未动用自有资金的情况下,通过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可以平衡市场对该股票的供求,起到稳定市价的作用。由于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能够在新股上市的前期稳定一二级市场的差价,因此降低了投资者购买新股的套利空间,迫使投资者慎重选择所投资的股票。

中行通过行使超额配售权在股份上市后一定期间内对稳定股票价格起到维护作用。同时,行使超额配售权也维护了中行的形象。其次,行使超额配售权可以使募集资金量保持一定的弹性,在增加股票发行的情况下, 增加中行的筹资量。在引入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即使发行价接近于市价,投资者预期在其行使期内,股价跌破发行价的机会是相当小的。

因此,通过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既维护了二级市场股价的相对稳定,保护了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同时在市场趋强的情况下, 又能为中行筹集到额外的资金。这也是中行上市的一大成功之处。

(二)禁售期限制

中国银行(03988)A股策略投资者禁售期在08年1月7日结束 该公司于06年6月按每股3.08元、向战略投资者定向配售12.86亿股A股,其18个月禁售期于今年1月7日起结束及上市流通。

中行5亿入股云南锡业 持有的股份禁售期3年。中国银行将于2006年5月18日公开招股,旗下中银集团投资斥资最多5亿元人民币(下同)入股内地A股云南锡业,成为该公司境外策略投资者,持有的股份禁售期为3年。另外,银监会修订指引,要国有商业银行引进策略投资者时持股量不可低于5%,禁售期应在3年以上,并明确指出商业银行性的策略投资者,投资国有商业银行不宜超过2家。

一般而言,新股上市,投资者对其了解很多都只流于表面,所能得到的信息亦相对较少,为了稳定投资者的信心,以及令整个过程尽可能公平,股份禁售期应运而生,大股东及其他基础投资者等等都会受到禁售期的限制,即一段规定的时间内不得出售所持股份。这个期间大多以6个月为限,新股上市后,原股东所持股份大都升值不少,所以,禁售期完结后,部分股东可能会先套现获利,股份会迎来一定程度的沽压,但禁售期前通常亦会有一段时间股价被炒高,除非当时有极强的消息支持,不然高追后套牢的可能性相当大。禁售期限制主要是针对战略投资者的,同样对中行来说对主要的大股东进行禁售期限制主要是防止战投在买入后大量抛售,有利于维护一段时间内股价的稳定,但是禁售期过后依然存在战投抛售股票的潜在危险,使得股价波动较大,进而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五. 结束语

作为国内首家H股和A股全流通发行,A股市场IPO最大、市值最大、流通股份最多的上市的公司,中行上市没有分拆任何资产,而是采取了整体上市方式。中行整体上市的成功得益于其IPO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成功的措施。中行不仅实现中国银行品牌的统一经营,提高了其国际竞争力,也为国有银行改制试点创造了一个成功范例。

【参考资料】

【1】朱宇新:中行上市差几步.中国经济周刊.2004年30期 【2】陶虎:“绿鞋”机制的二重性分析.浙江金融.2002年01期 【3】健君:冷观外资“减持风”.瞭望.2009年02期

上一篇:防溺水警示教育片观后感个人心得下一篇:如何打造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