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2007年工作总结

2024-09-05

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2007年工作总结(精选2篇)

篇1: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2007年工作总结

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2007年工作总结

由于我联合会成立较晚,机构小、人员少、财力单薄,所以工作一直处于维持状态。但是,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在代理理事长谢植教授的认真领导下,联合会的工作力度得到了加强。根据联合会社团法人登记证书上规定的业务范围(学术交流、理论研究、业务培训、国际合作和咨询服务)的要求,联合会积极开展了国际国内的学术交流和人员来往,促进了本领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了实现2006年末提出的2007年的工作计划,落实“中国科协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议精神,联合会的代理理事长谢植教授和秘书长李新光博士领导秘书处的同志们,积极开展与国际上本领域知名学者学术交往,保证了联合会的组织规模扩大和学术活动的进一步活跃,促进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在国际国内粉体检测与控制领域,联合会的学术影响和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上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团体,中国学者已经在该领域成为重要的学术核心,并得到世界发达国家知名学者们的重视和认可,他们已经成为联合会的深入发展的主要学术力量。为了不断发展和巩固联合会在国际学术组织中的地位和影响,我们作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认真学习《中国科协全国学会组织通则》,积极扩大本领域的国际会员队伍,搞好联合会的组织建设。

通过实践经验,我们深深感到:一个社会团体的组织建设是它能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由于我联合会是国际学术组织,所以在国内对于国际学术团体的组织建设和人员管理,没有成型和好经验可以借鉴。根据这种情况,联合会认真学习《通则》精神,结合国际学术组织发展的需要,联合会秘书处曾与十几个国家的学者和专家对联合会这样的国际学术团体建设征求意见和建议。作了大量的组织建设工作。

(一)、认真选定新的理事和国际会员,加速扩大会员队伍,搞好联合会的组织建设。

各国理事普遍认为,学术团体必须以国际知名学者为骨干力量和核心,开展学术交流和人员交往,才能保证联合会的健康发展和队伍的迅速扩大。联合会对各国的理事和会员进行了广泛的征求意见,他们希望代表本国学术力量的理事必须通过知名学者推荐和各国会员选举产生,才有代表性。我们总结了十多年来联合会理事的选拔和管理的经验,从2006年11月开始到现在的近一年多的时间里,对原有18位(来自17个国家)理事,进行了通讯调查,并采用各国粉体检测与控制领域知名学者的推荐或选举并行的办法产生了新的一届理事会理事成员。对新的理事选拔和确定是经过各国原来理事推荐和多数国家老理事的认同后确定的。例如,澳大利亚的新理事成员、Newcastle University的Mark Jones教授是由New South Wales University的一位教授推荐两位澳大利亚知名学者来出任联合会的理事,但他们认为,Mark Jones教授是在国际和澳大利亚国内十分有影响的颗粒和粉体物料领域知名学者,更能代表澳大利亚的学术力量。根据澳大利亚教授们的推荐和联合会直接与Mark Jones 教授通信来往后。理事长和秘书长都认为Mark Jones 教授是澳大利亚出任理事的合适人选。今年10月23日联合会邀请Mark Jones 教授专程来我联合会作了他的研究方向的学术报告,并为联合会的发展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感到“粉体检测与控制领域应该是国际学术界极为重要学科,联合会应该加速发展。”并且高兴地表示愿意担任联合会的新理事并出任副理事长。德国应用系统安全与医学研究会Siegfried Ranandt教授是闻名于美国和各欧洲国家的世界著名粉尘爆炸和安全防护的专家。今年11月26日他应邀来我联合会进行学术访问,对联合会的学术领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他认为粉体检测与控制是国际上极为关注的学术研究和产业应用的重要领域。他认为应该把联合会办好,在国际学术界会产生重要影响。他是经过德国和我国学者共同推荐的联合会新的理事成员和副理事长。美国、日本、德国、荷兰、英国和意大利等国的新理事成员都是通过上述办法由本国原理事和知名学者推荐产生的。现在已经确定新的理事会由17名理事组成,分别来自日本、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荷兰、韩国、智利和中国的学者。我国有清华大学和东北大学的教授(共四名)出任理事,理事长和秘书长分别由东北大学的谢植教授和李新光博士担任。副理事长(三名)由日本、德国和澳大利亚的教授来出任。

经过各国知名学者的推荐和认可产生的新理事们将为联合会的发展献计献策,积极为各国间的学术和人员的交流做出他们的贡献,这将有利于迅速扩大各国的会员队伍,搞好联合会的组织建设。开通了国际学术队伍的联系,联合会以此队伍为依靠,就会不断提高联合会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促进该领域的科技不断发展。

(二)、依靠各国理事的积极支持,做好理事会换届的准备工作,抓好联合会的组织建设。

由于原理事会成员大部分年事已高,2006年年初理事长、两位副理事长(意大利和日本各一人)和秘书长经协商一致推荐年轻有为的中国东北大学仪表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协第五届全国10大杰出青年科技工作者、我国科技发明二等奖获得者、博士生导师 谢植教授出任新的理事长,并开始担任代理理事长职务。秘书长由原副秘书长李新光博士担任。在代理理事长和新任秘书长的带领下,一年多来联合会的工作有了很大起色。今年年内已经通过了由“辽宁中意浩诚会计事务有限公司”对联合会财务工作进行的严格审计,完成了社团负责人(法人由理事长兼任、两位副理事长和秘书长)变动申请材料(该材料已于今年8月27日上报中国科协)。在新的代理理事长和秘书长的领导下,秘书处积极开展了与国内外学者和研究部门的联系,已经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意大利、荷兰、德国、智利、波兰等国的新理事成员建立了稳固的学术联系,使联合会的组织建设呈现了崭新的面貌。

(三)、健全会员管理制度,明确会员的责任和义务,凝聚会员的力量,把联合会办的更好。

为了加强对会员严格管理,明确会员在联合会中的职责和义务,联合会计划向全体会员发给联合会章程和会员证书。联合会已经设计和印刷了会员证,并计划在2008年正式发给每一个正式会员。此项工作在2008年第一季度发放完毕。

(四)、得到中国科协的关怀和挂靠单位的支持,是加速联合会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

多年来,硬件环境的短缺,给国际组织的发展带来很多困难。要想尽快扩大和密切联合会常设机构与各国理事的通讯联系,良好的硬件环境是国际学术团体组织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年来,在新的代理理事长谢植教授的领导下,联合会的硬件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今年十月联合会在挂靠单位的帮助下,原来与挂靠单位合用办公室的环境分离,已经有了独立的办公室,并且配备了很完善的办公设备(联接互联网的计算机系统两套、专用电话和传真、打印机、办公桌椅、文件柜等)。联合会的组织发展得到中国科协的高度重视,学会学术部学会管理处朱文辉处长还多次主动与联合会秘书长联系对此专门进行了认真商讨,并希望能尽快总结出常设机构设立在我国的国际学术团体的组织法和管理模式。他的提议给了我们很多创新启发。正是在他的指导下,联合会在近几个月里相继邀请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学者来联合会商讨联合会的发展和学术交流,使我们在办会的道路上探索了新的方法,并激发了秘书处工作人员办好联合会的热情和决心。

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做好国内企业和研究单位的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产业设备博览会的咨询活动,活跃该领域的国际合作。

今年一年来,联合会为组织和联合主办明年和后年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本领域交流活动投入人力和财力,进行筹备和咨询工作。联合会下属的中国粉体检测与控制应用委员会吸纳了“青岛海瀚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和“四川成都风向标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为会员单位。现已经计划明年8月间委托承办单位“成都风向标国际会展有限公司”在成都举办“第三届中国西部国际粉体技术设备和仪器博览会”。届时将邀请十几个国外重要公司和国内知名企业参加技术交流、咨询和设备仪器展览。今年8月到10月期间,联合会会同承办单位进行了方案论证和起草向中国科协和有关部门申报的材料。

今年10月7日澳大利亚New Castle 大学举办“第12届国际粉体和块状物料处理学术会议”,并专门邀请联合会副秘书长到大会进行学术交流。联合会与清华大学粉体技术研究中心共同撰写论文,并专门派遣该校盖国胜教授参加会议,得到了会议主办单位的高度重视,并为联合会与澳大利亚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会后,大会主席Mark Jones教授接受联合会的邀请于10月23日专程来到东北大学(沈阳,秘书处所在地)对联合会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专访。

联合会已经邀请德国著名粉尘防爆专家、联合会新的理事(拟任新的副理事长)在今年11月28日对我学会进行学术访问。共商联合会的组织发展等事宜。

联合会的下一届系列国际学术会议(“第八届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学术会议”)的筹备工作已经于今年8月开始启动。起草会议征文通知和组成会议组织机构等工作已经就绪,将在近日向各会员单位和个人发出通知。

“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 在我国的分支机构“工业应用委员会”在今年只召开了一次理事会议(分支机理事长:王福利教授)。现在已经筹备了将在明年5月召开的“第三届工业应用委员会学术研讨会”。国内会员98人,都是由国内各高校的教授和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由于联合会的国际会员分布世界各地,通讯联系缓慢。过去对国际会员的管理只是停留在学术会议的筹备和论文的准备上,而对本领域的人员和学术交流没有重视,致使国际学术交流不活跃。今年我们通过参加中国科协举办的学会工作会议和秘书长工作会议,得到很好的培训,开始认识到联合会理事国之间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国际学术交往和紧密合作对联合会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和必要的。

多年来,联合会一直规定每三年召开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学术交流活动的疏远,会员之间的学术联系稀少,这就出现了有部分会员对联合会的亲和力下降。所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学术交流、学术研讨和学术访问,以加强会员之间的交往,有利于联合会会员队伍的扩大和组织管理的制度化。

由于我联合会因财力和技术力量的困难,致使2006年计划中的两项工作没能实现:(1)原来计划完善联合会的网站工作,没有如期完成。(2)原计划申办“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年刊,未能申报。我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就这两项工作能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经费资助。

四、结语

今年联合会的总结是在正值党的十七大胜利闭幕后各行各业正在掀起学习和落实十七大精神热潮的重要时刻完成的。在这历史转折关头,我们更加感到必须把联合会办得更好。随着我国国力和国际影响的不断增强,新的形势对国际学会提出了更大的期望和更高的要求。国家对中国科协投资越是不断增加,人民对中国科协寄予的期望就会更加殷切,因为中国科协是全国科技精英汇集的大本营,是科技兴国的生力军和中华民族的希望。我们联合会作为中国科协领导下的全国学会,面对国家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深感肩上的担子越发沉重!正是这种重托和期望会激励我们在新的一年里踏实工作,为把联合会办成国际上知名的学术团体努力奋斗!

篇2: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2007年工作总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1月-2011年12月之间宁波市无偿献血者, 年龄18~55周岁, 献血前按照卫生部《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对献血者进行一般健康检查、血红蛋白硫酸铜目测检查以及HBsAg快速法筛查, 均合格, 献血200-400ml, 采血后留取样本。

1.2 方法

HBsAg、抗-HCV、抗-HIVⅠ/Ⅱ、抗-TP检测的试剂均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批准注册的试剂, 主要设备为瑞士Hamilton公司的FAME24/40全自动酶联免疫系统以及STAR全自动加样设备。每项指标采用2种不同厂家试剂分别进行检测并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

1.3 结果判断

2种试剂均阳性判为阳性;均阴性判为阴性;一阴一阳判为阳性。

2 结果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宁波市共有329 541人次参加无偿献血, 其中初次献血181 829人次 (55.2%) , 多次献血147 712人次 (44.8%) , 输血传染病指标检测阳性率分别为2.38%、0.49%;从阳性分布情况看, 抗-TP>HBsAg>抗-HCV>抗-HIVⅠ/Ⅱ;初次献血者的HBsAg、抗-HCV、抗-HIVⅠ/Ⅱ、抗-TP阳性检测阳性分别为多次献血者的3.9、4.2、5.2、6.2倍, 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

3 讨论

3.1 5年来, 宁波市无偿献血事业呈快速发展趋势, 献血人群逐年增加, 输血相关传染病指标阳性有下降趋势, 且明显低于其它地区 (2, 3) 。HBsAg阳性率为0.47%, 低于武汉地区[2]的0.53%, 可能由于目前我们使用的HBsAg金标法试剂灵敏度较高, 工作人员操作比较熟练;抗-HCV阳性率为0.25%, 同样低于广西、云南等地[3,4]的报道, 说明本地区抗-HCV感染率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抗-TP阳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与河南[5]等地区报道基本相同, 这可能与本市属于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外来流动人口较多, 娱乐场所相对较多有关, 而这些都是引起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 同时, 受目前检测手段限制, 现行的检测多为ELISA方法, 国内尚未推行核酸检测;抗-HIVⅠ/Ⅱ阳性率为0.20%, 实际经确认实验室确认阳性仅为48例, 比例为0.01%, 因此如何提高试剂检测盒的检测特异性值得进一步探讨。

3.2 多次献血者由于多次、定期献血, 每次献血对身体健康状况进行检查, 对血液进行检测, 且对无偿献血知识认知度较高, 危险性行为相对较少, 血液的质量和安全性相对得到比较好的保证[6]。研究表明, 初次献血者和多次重复献血者病毒感染率存在差异, 美国人群中初次献血者的输血传播疾病的残留风险率是多次献血者的2~3倍[7,8]。本文分析了初次与多次献血者的HBsAg、抗-HCV、抗-HIVⅠ/Ⅱ、抗-TP的检测情况, 2007年1月-2011年12月初次献血者的HBsAg、抗-HCV、抗-HIVⅠ/Ⅱ、抗-TP检测阳性率分别是多次献血者阳性率的3.9倍、4.2倍、5.2倍、6.2倍, 这表明多次献血者的阳性率明显低于初次献血者, 与国内外的报道基本相同[9,10]。

3.3 鉴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要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减少血源浪费, 方法有二:其一是采取有效措施从低危人群中采血, 鼓励合格献血者多次献血, 或者说采取有效措施保留献血者。其二是采用核酸检测技术, 提高试剂的检测灵敏度, 缩短“窗口期”;但是核酸检测费用相对较高, 并且所有试剂均有检测“窗口期”的限制;所以从低危人群中采血才是保障血液安全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此, 在无偿献血过程中, 需要我们的招募人员针对不同献血动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等的人群采取不同的招募策略, 细致分析影响其再次献血的原因, 对合格献血者及时调整招募策略[6], 以达到保留多次献血者的目的。

招募、保留多次固定无偿献血者, 建议采用如下策略和举措:

第一, 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 在宣传内容上逐渐侧重血液知识的宣传, 如:长期适量献血对改善献血者健康状况的远期效果, 多次献血者所捐献血液的优势, 从而打消献血者顾虑, 成为固定献血者;

第二, 优质服务赢得献血者的信任。坚持把优质服务贯穿到从献血前咨询、体检采血、采血后护理直到献血者回访的各个环节。要求每一位职工对待每一位献血者, 做到态度热情, 回答准确, 并及时宣传成为固定无偿献血者的必要性。整个采血过程必须做到服务热情、技术熟练、严格规程, 以快捷、优质、安全的服务赢得献血者的信任;

第三, 引入情感式服务模式加强固定献血者的招募和管理。采血结束发放献血服务卡, 互留手机、QQ等联系方式, 及时回访, 解决献血者的咨询和相关问题, 加强定期沟通。举办联谊会, 为献血者寄送生日贺卡, 通过报刊、网络、广播、电视等表达对献血者的感谢并提醒他们血站对再次献血的需求, 对于达到一定累计献血量的献血者给予各种表彰荣誉, 追踪失去联系的献血者以确定其是否愿意再次献血。通过情感交流, 提高招募成功率。

通过有序科学的管理策略, 建立一定规模的多次献血者队伍, 是保证血液安全, 减少血液浪费的最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血站质量管理规范[S].2006-04-25.

[2]张浩, 陈国安, 孙立平, 等.2007-2009年武汉无偿献血血液报废原因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1, 24 (2) :97-99.

[3]陈淑惠.临沧市无偿献血者血液传染性指标检测结果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 8 (7) :859-860.

[4]岑宪铭, 叶丽霞.某市重复无偿献血者献血特点的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9, 11 (3) :211-213.

[5]董鲁玲.郑州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0, 23 (6) :470-474.

[6]陈云光, 陈承益, 张晓萍.重复献血人群的结构与献血情况调查[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1, 13 (1) :40-41.

[7]Allain JP, Sarkodie F, Asenso-Mensah K, et al.Relativesafety of first-time volunteer and replacement donors inWest Africa[J].Transfusion, 2010, 50 (2) :340-343.

[8]Edward P, NotariⅣ, Shimian Zou, et al.Age-related donorreturn Patterns among first-time blood donors in the Unit-ed States[J].Transfusion, 2009, 49 (10) :2229-2236.

[9]刘李栋, 李超.2006-2008年上海地区无偿献血者重复献血血液筛查结果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 2010, 23 (1) :102-104.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国际粉体检测与控制联合会2007年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城际铁路粉体喷射搅拌桩施工质量控制09-11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04-13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04-27

粉体总结04-11

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06-28

合肥学院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05-22

粉体工程05-01

超微粉体05-06

粉体搅拌07-01

粉体材料09-16

上一篇:中国煤矿机械进出口下一篇:招商引资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