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2024-07-04

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精选8篇)

篇1: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专业】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招生网站-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分数线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重点专业: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全景地图: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历年分数线: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报考指南: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招生计划:

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人气校友:

高考派—高考志愿填报专家

篇2: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大致写作安排

一.内容大致写作安排:

1.内容应该包括封面,目录,摘要,关键词,正文,附录,感悟或者总结等内容;

2.先针对调查的内容画出总统计表,分题目的统计表,然后画出统计图,并对所反映的问题进行一个总结,最后再提出一些整改方式,从各个方面的整改方式,比如说国家政策,学校政策,老师的指导,学生的配合等等…… 先大概这样写,然后具体的内容再具体考虑,最后在完善……

篇3: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1经济走向与毕业生就业观念

当今,经济学类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悄然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毕业生对就业的看法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他们的风险竞争意识在不断地提升,虽然就业情况不够理想,很多大学生出现了消极沮丧的情绪,但是还是有大部分学生改变了传统的就业观念。他们改变了传统的观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观察处理问题;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社会意识薄弱,受到诸多经济利益的影响,在就业的选择上更加倾向于功利化,其服务社会的意识正在不断地减弱。他们将职业分成不同级别,都想先实现自己的市场价值,没有太多地意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他们一般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目标,虽然意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但是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针对性地做出规划,所以对就业满意度和经济发展形势并没有呈现出积极或消极的态度。

为了深入研究,本课题组对大部分高校经济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开展了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数据分析,梳理出其基本的就业态势。总体上看,在收回的487份有效的问卷调查中发现有43.33%的学生认为当今经济的发展趋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为这种无形压力的出现,让他们在就业的过程中显得得心力交瘁,无暇顾及社会需要,就业观念产生偏差。就拿我校的毕业生来说,对就业还是持有比较积极的态度,从对本校历届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分析来看,63%左右的毕业生对就业单位比较满意,不太满意的和不满意的所占比例很少。

2经济走向与毕业生的就业收益

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受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在影响着就业问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来说具有双重意义:合理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大学生就业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当高等教育出现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的情况下,则很有可能对大学生就业发展产生直接或间接的负面作用,影响大学生就业创业。

有研究指出,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如果根据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精英阶段、大众阶段和普及阶段。高等学校的就业培养模式和教育制度在整体经济走向的引领下,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两极分化的需求现状,以及社会对高技术能力和创造力人才的迫切需求,所以将专业划分得非常细致。高校按照这种需求进行培养模式设置和专业划分。但是,随着知识的广泛融合及不同专业之间的相关性,可能会出现专业设置不合理的现象,对大学生就业层次预期产生一定的误导,造成择业层次和区域“扎堆”现象,将大学生的就业范围进一步缩小,进而影响就业。

就业范围的缩小间接影响了就业收益。在就业竞争的压力下,某些高校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增加招生人数,打破了市场供不应求的局面,劳动力供过于求,使得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就业的收益状况,出现预期薪酬与实际薪酬的差距。大学生的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工资之间存在匹配上的难度。因而这里就出现了价格需求弹性,价格需求弹性是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根据对东方学院的毕业生调查显示,大部分毕业生的预期薪酬在2000元-3000元和3000元-4000元之间,分别为32.39%、40.85%.而实际收入在3000元-4000元的只有20.88%,说明部分毕业生对薪酬的要求要略高于实际。预期薪酬在4000元-5000元及5000元以上的有11.27%和13.62%,实际收入达到此标准的只有4.71%和3.77%,就业收益的问题依然存在。

3经济走向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

在当前的这种经济态势下,迅速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结构,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引领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其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支撑水平,将从根本上决定我国今后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经济和总体竞争的能力程度。

新兴产业的发展对就业也是有着双面的影响,产业发展为就业增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劳动力需求也随之增长。在正常的情况下,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应该具有同向的发展趋势。然而从不同的技术部门与就业的关系来看,低技术部门受技术就业进步的影响不明显,高技术部门则对技术创新的反应非常明显。由于与之存在的国家政策的不稳定性,毕业生在就业去向上倾向选择比较发达的大城市,他们追求高技术职业部门,很少有愿意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高新技术部门有着更好的发展前景,更广阔的就业机会。但同时高新技术部门也需要更高素质的就业者,所以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或者考研究生和公务员,也有一些同学因为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选择在校期间多考证书,以此来提高到高新技术部门就业的机会。

与此同时,在我国农村和落后地区还有许多工作岗位的空缺,在许多小型企业仍大量缺乏技术型的毕业生人才,但很少有毕业生愿意到这些岗位。所以总体上来说,劳动力呈现总体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大学生就业难仅仅是一种表象。我国的基层和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的科技人才,大学生能否重视这些就业机会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也是大部分前往较为前沿的企业单位,特别是沿海的发达地区,更是有一大部分人选择参军入伍,只有少量毕业生选择去较为贫困的西北地区。

4经济走向毕业生提高就业竞争力的对策

新形势下如何提升经济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问卷调查的情况,我们课题组进行了讨论,并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提出了以下对策。

第一,大学生应转变思想,提升综合能力,面对就业压力,一些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准备不足。心理素质偏弱,容易产生价值认同模糊,另外他们还不懂怎样将自身的优势与职业信息及市场环境进行有效的结合。对此,笔者认为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应当摆正心态,根据就业形势,调整就业期望,注重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在不断提升就业竞争力的同时还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第二,了解现实,加强自我完善。对大部分毕业生来说,进入社会,机遇与挑战并存。良好的求职习惯和优秀的求职素养是大学生求职成功的前提,所以毕业生在进入社会之前要了解有关的礼仪知识,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就业规划等活动,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职业修养。争取在求职中能顺利脱颖而出,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三,克服从众心理,注意自我独立意识的培养,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做到思想解放、大胆创新,努力探索,这样才能有机会独具慧眼,抓住更多的成才机遇。

5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发展走向对毕业生的就业可能产生的几个影响,分析了经济走向对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就业收益、就业去向等的影响,并对其中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一点建议。由于时间紧迫,笔者的写作分析能力有限,许多内容只提到表层现象,没有做到深度挖掘,这也是笔者在校期间学习所要努力的方向和攻克的难点。

参考文献

[1]冯莎莎.武汉地区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9.

[2]梁洁.培养模式、就业力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研究[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

[3]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15中国人才报告[R].2015,(8).

[4]曼昆.微观经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吴浩.湖南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3.

篇4: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一、招聘的人数、岗位及资格条件

(一)办公室文字秘书1名

岗位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共党员,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实际工作经历者优先。

(二)政治处文字秘书1名

岗位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共党员,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有实际工作经历者优先。

(三)管理系(社科部)教师2名

岗位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应用心理学、社会学或社会工作学专业。有副高以上职称者优先。

(四)信息工程系教师2名

岗位要求:研究生以上学历,硕士以上学位,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安全技术专业。有副高以上职称者优先。

(五)基础部体育教师1名

岗位要求:2010年应届毕业生,本科以上学历,学士以上学位,体育专业,身高1.80米以上,有篮球专项特长者优先。

以上招聘人员均要求35周岁以下(1975年6月30日后出生),有副高以上职称者可放宽至40周岁。

二、招聘工作的步骤和程序

(一)组织报名(2010年8月9日—11日)

应聘者持个人身份证、个人详细简历和近期1寸免冠照片1张到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政治处报名。

(二)资格审查(2010年8月12日—15日)

(三)面试测试(2010年8月16日—17日)

1、应聘教师岗位的人员,主要采取试讲方式进行。

2、应聘信息工程系教师岗位的人员,加试计算机应用技能。

3、应聘文字秘书岗位的人员,主要采取考核写作能力的方式进行。

(四)考核(2010年8月18—24日)

(五)体检(2010年8月25—26日)

联系电话:0771-57013030771-5703110

篇5:福建工程学院内部刊物管理办法

为规范学院内部刊物的出版行为,进一步做好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本办法所称“学院内部刊物”包括:我院学生以系、年级、班或以共青团、学生会、社团等群众组织的名义编辑出版的各种定期、不定期报刊。

二、学院内部刊物的管理部门是院党委宣传部。

三、出版内部刊物必须遵守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党的宣传政策和教育方针,从有利于学校的两个文明建设和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出发,努力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四、出版内部刊物必须办理如下登记、审批手续:

1、系、年级、班级要征得有关院(系)所属的党总支同意,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等群众组织要征得院团委同意,各党总支和院团委对所分管范围内的出版物负有直接指导、监督和管理的责任;

2、经所在党总支(直属支部)或院团委同意后,报院党委宣传部审批,并办理登记注册手续;

3、主办单位所在党总支或院团委应制定报刊审查管理制度,确定责任人,严格把关,不经审查,不得出版;内部刊物出版的每一期均须向党委宣传部报送样本,党委宣传部要存档备查;

4、院内师生员工均不得以个人名义出版任何报刊;凡未经登记审批而擅自办报刊的,严禁出版发行,一经发现,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五、内部报刊主要用于内部交流,不在院外聘请编辑、记者等人员;刊物一般不向院外散发、交流,如确需交流,须经院党委宣传部批准。各党总支、院团委要加强对所分管范围内的出版物的管理工作。各单位及个人收到或发现的各种非法出版物和反动宣传品,要及时送交党办、院办、党委宣传部或保卫处。

六、本办法施行前已办的内部刊物尚未登记的,应在本办法公布之日起一个月内,依照本办法规定的有关条款办理审批登记手续。

篇6: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院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保障师生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普及师生员工消防知识和安全意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福建省高等学校消防管理规定》和《福建师范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制定本制度。

一、消防工作组织机构

1、学院消防安全管理应遵照“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岗位安全责任制和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

2、学院院长是学院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院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学院根据需要,确定本院消防安全工作分管领导为学院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落实消防安全职责。

3、学院应设立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责任部门,按规定配备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

4、学院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和协作,积极支持关心、帮助和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5、学院应把消防安全工作列入学院工作重要的议事日程;整体规划,确保

二、消防经费的投入,并随学院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大而逐步增加。

二、消防安全职责

(一)学院消防安全归口管理部门职责:

1、及时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和福建省教工委有关消防安全方针政策,落实学校部署的消防安全工作;

2、定期召开消防工作会议组织学习消防法规,分析和通报学院安全情况,督促学院做好消防工作;

3、会同学校各部门,不定期对学院进行消防安全工作检查;

4、把学院的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参评校 “文明先进单位”工作;

5、及时总结、交流消防管理工作经验,对在消防安全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科室、班级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在消防工作中不履行安全责任的科室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

(二)学院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传达落实上级布置的消防工作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学院消防管理规定,健全和完善消防安全组织体系,落实学校消防安全责任制;

2、将消防工作要求融入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批准和实施消防工作计划;

3、确保学院消防安全所必需的经费投入,审核消防经费的使用情况;

4、开展消防安全责任签约活动,定期组织防火安全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稳妥地解决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5、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制定学院应急疏散与灭火预案,积极组织演练,提高师生员工遭遇火灾的自救和逃生能力;

6、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及时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学院消防安全工作情况和涉及消防安全重大问题,完成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三)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在消防安全责任人或管理人的领导下开展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应履行下列职责:

1、拟定和完善学院消防安全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拟定和完善学院消防安全制度,检查制度贯彻执行情况,并加强督促;

3、拟定消防消防工作的经费预算,报请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审核;

4、实施消防安全检查,督促和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工作;

5、按照《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保障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做好消防设施的配置和保养;

6、组织、管理义务消防队,拟定重点部位的应急疏散与灭火预案,在学院师生员工中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组织应急疏散和灭火的演练;

7、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消防安全工作和经费使用情况。

三、日常消防管理

(一)学院组建义务消防队,形成消防安全网络,加强消防设施和设备的操作和管理。

(二)根据学院情况确定防火重点,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实行严格管理: 1模拟法庭; 2.学生宿舍;

3.资料室、各类档案室; 4.实验室

(三)学院制定应急疏散与灭火预案,内容如下:

1.组织机构(包括:疏散引导组、安全救护组、通信联络组、灭火行动组); 2.接报火警处置程序;

3.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4.扑救初起火的程序和措施;

5.通信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四)学院应妥善处理好防火和与防盗的关系,统筹兼顾,应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按国家规定设置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 应急照明设施,保证该设施完好有效。严禁: 1.占用疏散通道;

2.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通道上安装栅栏;

3.在教学、工作期间将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将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遮挡、覆盖;

4.其他影响安全疏散的行为。

(五)举行大型集体、舞会、晚会、招生就业咨询等大型活动,具有火灾危险的,组办部门应当落实防火安全措施和应急疏散措施;按规定需要经公安消防部门检查同意方可举行的,应向学校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上报属地公安部门批准。

(六)运输、装卸、储存、使用和销毁危险化学品的,必须遵守国家和市有关危险品管理规定与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应持证上岗。

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需要使用易燃易爆、压气体等危险化学品的,应做到少量存放,专人负责,规范操作,并配置必要的灭火器具。

(七)使用危险品的实验室应建立有机溶液回手处理制度,禁止将实验中有机溶液、腐蚀性和放射性液体直接排放到下水管道内,应盛放于专门容器内,放置在指定地点,统一回收处理。

(八)严格控制在民用冰箱内长房放挥发性易燃液体浸泡的试验标本,防止易燃气体在冰箱内聚集,遇静电火花引起爆炸。

(九)禁止在宿舍使用易引发火灾的电器设施(如热得快等)。对在防火重点部位违反安全用电规定的师生,应按照宿舍管理制度和校纪校规严肃处理。

(十)学院应加强消防技防经费的投入,逐步建立技防报警中心,做到人防、物防和技防相结合。

四、宣传教育和培训

(一)学院教育部门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开展消防安全演练等活动提高师生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内容:主要以消防法律法规、常见消防设施器材的操作使用、疏散逃生、现场急救和起火灾扑灭等。

(二)学院应经常开展形式多样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1、围绕“119”消防活动日的主题内容,开展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活动;

2、结合重大节日、重要活动和季节特点(春防、冬防),充分利用横幅、标语、板报、学院广播台等采用组织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活动;

3、组织师生员工参观消防宣传教育基地。

(三)组织师生员工开展疏散逃生等消防演练。消防演练以火灾报警、现场急救、疏散逃生、初起火扑救为主。

(四)做好消防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专业兼职管理人员、危险化学品、从业人员、其他以照法律规定应当接受安全培训人员到专门机构接受消防安全岗位培训。

五、防火安全检查

(一)学院消防安全责任人或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组织有关部门或人员不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专兼职管理人员,应当根据不同季节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日常防火巡查并做好纪录。主要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

3.安全疏散标志、应急照明、消防设施是否完好; 4.消防器材是否在位、完整等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二)学院发现火警隐患,应及时予以消除。凡能当场改正的应立即整改;对不能当场整改应当限期整改;对暂时不能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制定应急防范措施,尽快落实整改。

六、按福建师范大学关于《福建师范大学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消防档案管理和消防制度建设等。

篇7: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为培养学生的创业的意识和精神培养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学院鼓励支持学生通过“学生模拟公司”下称“公司”进行创业实践,规范学生公司的管理,特制订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1、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在学院就学到真刀真枪的本领。

2、培养新型人才

贯彻党中央建设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通过创业实践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进而造就一大批新型人才。

3、创业带动学业

学业促进创业,创业带动学业,实现学业、创业互相促进。通过创业实践活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要我学到我要学。

4、创业推进教改

通过创业实践活动,推动我院教学思想、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内容、教学课程的合理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的改进,教学顺序、教学进度的合理调整。

5、落实科学发展 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热爱劳动、艰苦奋斗、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并且结合勤工俭学,使更多的同学参与这项活动。

二、组建形式

学生模拟公司指学生在学院的倡导和指导下模拟企业法人形式组建的公司。

三、组织机构

公司的机构设置采用经理室管理层、职能部门层二个层级的组织形式。经理室管理层设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2名;职能部门层内设若干个机构。总经理注意事项:

(一)经营管理方面

1、日常工作中的重大事件,总经理应及时向助发委主席团汇报;

2、总经理有制定、调整、修改内部经营政策与管理制度的权限;

3、不得以公司名义对外提供担保、对外借款、对外投资、对外融资;

4、不得将公司资产以任何形式赠与、转让、出租、出借、抵押给其他单位或个人;

5、公司总经理或员工因职务获得商业与技术信息、发明创造和研究成果等,权益应归属公司,不属于个人所有。

(二)财务方面

1、在正常经营活动中,总经理对计划内、金额小于300元的经营管理费用有列支资金计划权与最终审批权,达到或超过300元须就业指导中心书面批准;

2、对购置固定资产金额超过300元的,须事前得到助发委的书面批准;

3、对公司管理层成员的业务费用的报销(不超过300元,达到或超过300元须就业指导中心书面批准),凡符合公司管理规章和财务制度的,总经理有审批权;

4、对总经理本人产生的业务费用,凡符合公司管理规章和财务制度的,经创业指导中心领导批准后方可报销;

5、因为学生公司的模拟性质,学生公司无权擅自对外签订任何具有法律责任的书面协议或约定,须经创业指导中心授权或通过学院的其他有效方式进行;

6、严格执行公司制定的各项财务制度。

(三)人事方面

1、对公司的管理层成员的任免、调动、离职,总经理有考核权和建议权;

2、对公司管理层以外的员工的任免、调动、离职,总经理有审批权,但应知会助发委主席。

四、考核管理办法

(一)公司必须保持内部帐务的清晰完整,所有财务信息及时准确,如有潜亏因素,无论考核前后,考核数据均以实绩为准;

(二)根据经营发展的需要,创业指导中心办公室或助发委组建的审计机构,对公司进行财务审计;

(三)公司管理层成员平时不领取薪酬,合同期满后,由助发委根据经营计划完成状况,制定管理层奖励方案,经创业指导中心审议批准后执行;

(四)公司总经理在以下情况下,应解除其职务:

1、连续二月不能完成经营计划;

2、确实无力胜任岗位工作;

3、有重大违反本管理办法和公司管理规章的行为;

4、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受到处分;

5、学习成绩下滑明显;

6、其他表明不适合担任职务的情况。

五、学院扶持

1、学院倡导学生利用校园的商业资源在校内开设公司。当与校外人员发生竞争时优先考虑学生的申请。

2、学院在场地租用硬件提供方面给予公司一定的优惠。

3、学院安排和鼓励老师对学生的创业给予指导。

4、学院对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的学生个人将给予《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实践成绩的认定。将学生创业情况、能力评价记入学生档案。

5、学院每年根据投入产出管理执行、创新意识、公益贡献等指标评选“创业实践优秀团队”、“创业实践优秀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

六、公司运作的基本要求

1、公司营销团队成员必须学习成绩良好。考试成绩有2门以上课程不及格的可参与其中工作但不得担任管理层职务。

2、学生参加公司的经营管理。必须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3、公司聘用人员必须是我院学生,以便为更多同学提供创业实践创造的机会,在其他条件相当的情况下,优先聘用家庭贫困学生。

4、公司为广大师生提供优质安全、经济的服务不得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随意提高或降低价格。服务的项目与学院现有项目不重复价格不高于市场价格。

5、公司的经营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不得损害党和国家学院形象不得损害公私财产。

6、公司模拟企业法人进行组建和经营管理遵循通行的市场规则和商业惯例。

七、公司组建流程

1、学生组成创业团队撰写创业方案编制,提交申报有关材料(提交成立公司报告;公司章程;成立公司的申请书;申请人所在系政治思想表现鉴定;教务部门出具的申请人学业情况报告;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助发委出具的批准设立公司的可行性报告)。

2、创业方案提交大学生助学励志与促进就业发展委员会(简称“助发委”)审核。

3、助发委报院创业指导中心立项。

4、获得立项后,学院创业指导中心组织答辩确定中标方案和学生管理团队。

5、中标方案报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审批。

6、学院发布公司准予成立的公告并与中标学生管理团队签定。核发公司营业执照(模拟)及公司法人代表聘任书(模拟)。

7、公司正式开业。

八、学院的权利 学院创业指导中心负责学生创业活动管理负责项目审核过程监管工作。学院的权利有:

1、学院有权审核公司的人员聘用、财务状况。

2、学院有权按市场价收取水电费和一定场地租用费。

3、当公司违反合同时有权责令整改和责令停业。

九、公司的义务

1、接受学院及委托人对公司管理的审核。

2、定期向学院上交水电费、场地租用费等。

3、负责公司相关经营项目发生的全部债权、债务的处理。

十、未尽事宣参照公司《章程》或以补充规定为准。

十一、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行。

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篇8: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一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分析

1. 调查对象和方法

为较全面地了解学生新媒体使用现状, 笔者向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按各系人数所占比例发放, 经济贸易系70份、外语系60份、工商管理系65份、信息技术系55份、人文系50份, 共发放问卷300份, 收回有效问卷295份, 调查对象涉及10个专业 (国际商务、国际金融、物流管理、商务英语、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会计、计算机技术、广告制作与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 3个年级的在校学生。在被调查的对象中, 男生140人, 女生155人, 男女比例为1∶1.1。笔者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 调研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

2. 调查结果

第一, 学生新媒体使用状况。首先, 学生接触新媒体的主要途径是手机和电脑。调查显示, 79.6%的学生同时拥有电脑和手机, 20.4%的大学生只拥有电脑, 100%的学生拥有手机。由此表明, 几乎所有学生都具备通过手机或电脑接触新媒体的条件, 这为有效利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其次, 调查显示, 学生最常用的新媒体, 按使用时间由多到少排列依次是QQ、搜索引擎、微信、微博、网络电视、网络论坛、飞信、手机电视、社交网站、博客、手机报。

第二, 高职学生对新媒体的认知情况。首先, 多数学生认为新媒体使学习和生活更加便捷。调查中, 有71.0%的学生认为, “新媒体给学习与生活带来便利”, 有14.9%的学生认为“一般”, 有8.1%的学生认为“不好说”, 有6.0%的学生认为新媒体容易“分散精力、影响学业”。这说明, 学生已较好地接受了新媒体, 并把新媒体较多地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学习中, 并享受其带来的便捷。学生认为新媒体为其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言论平台。调查显示, 52.6%的学生认为“很好, 可以自由发表言论”;27.3%的学生认为新媒体对自己的影响“一般, 不经常发表言论”;11.9%的学生认为“无所谓, 就是随便聊聊”;8.2%的学生认为“无聊, 有价值的言论不多”。由此说明新媒体吸引大学生主要在于较为开放的言论自由。其次, 对不良信息的思考和批判能力有待加强。当被问到是否在新媒体中浏览过色情、暴力、邪教等不良信息时, 有50.9%的学生选择“从没有过”, 但有3.0%的人选择“经常”, 有36.3%的人选择“偶尔”。可见, 学生在有效利用新媒体上还需要更多的引导, 关键要提高学生自身的“免疫力”。当问及对新媒体传播内容的辨别能力时, 学生大多自我评价较高, 70.5%的人认为自己具有是非辨别能力, 7.10%的人认为自己没有是非辨别能力, 22.4%的人对自己的辨别能力不确定。可见, 高职学生中至少还有29.5%的人信息辨别能力需要加强。

第三, 高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的认知情况。首先, 新媒体因其高效快捷的通信方式被广泛应用到学生的管理工作中。调查显示, 100%的学生所在的集体中, 使用过QQ群、飞信、微信、博客等新媒体方式, 这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效利用新媒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 学生普遍认为,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中应该用多种手段和方式, 充分利用新媒体。学生喜欢新兴媒体的主要原因, 依次为: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方便快捷、信息渠道多样化、代表时尚潮流以及新媒体的娱乐性。有87.6%的学生认为, 新媒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利大于弊”, 也有2.5%的人认为“弊大于利”, 还有9.9%的人认为“利弊相当”。当追问其最喜欢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时, 有13.8%的人选择了“交流座谈、授课教育”, 有13.7%的人选择了“专题报告”, 有45.9%的人选择了“主题班会、辩论、演讲等活动”, 有26.6%的人选择了“手机、网络等新传媒的信息传播”。28.6%的大学生对于精心设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含政治引导、心理教育、博客、维基) “很有兴趣”, 36.2%的人认为“较有兴趣”, 有26.3%的人认为“一般”, 还有8.9%的人感到“没有兴趣”。这表明, 高职学生对利用新媒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还是很欢迎的。

二新媒体给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实现了多元化, 学生可以主动了解、搜索新事物和学习新知识。新媒体以其搜索的便捷性和海量的信息拓展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 也进一步拓宽了工作渠道。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模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宣传工作, 打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 实现开放式教育, 从而加强与学生的联系和互动, 突出学生在教育上的主体地位, 进而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做到有的放矢,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也通过QQ空间、微信、微博等媒介充分展示自我, 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发展和完善, 而且有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但是, 新媒体中也存在不少落后、消极的信息, 对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而言, 其是非曲直难辨, 易导致学生价值观的错误倾向, 甚至会削弱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特别是对于自制能力较差的高职学生, 更易游戏成瘾、网购成瘾, 影响身心的健康发展。所以,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挑战。

三高职院校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途径

1. 抢占阵地, 构建新媒体教育平台

第一, 搭建微博平台。以校内各类网站为依托, 比如福建对外经贸学院开通学工处、团委、教务处、招就办等职能部门的微博、微信、QQ空间等公共平台, 创建微博平台, 信息及时联动, 促进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电脑或手机进行多层次、扁平化、平等性交流, 及时把握学生动态, 广泛开展网络舆情收集, 使思想政治工作和维稳工作更具主动性和前瞻性。

第二, 创办手机报。学院团委开办学生手机报——《思想驿站》, 每2天1期以手机彩信形式免费发送给全院2000多名团员青年骨干, 让青年学生切身享受到新媒体所带来的新体验、新服务和新时尚。

第三, 推出电子杂志。《贸院青年》《海纳》等推出电子杂志办刊形式, 除了文字和图片外, 还包括视频、超链接、及时互动等网络元素, 汇集多种表现形式。

第四, 建立短信和微信平台。以学生手机用户群为依托, 院团委或各辅导员通过校内短信、微信平台给校园集团用户免费发送消息, 切实提高学校的管理效率。

第五, 发展辅导员博客。通过举办或参加各级各类辅导员博客大赛、优秀博客经验交流会, 充分调动辅导员创建博客的积极性。目前辅导员、政工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设了自己的博客空间和QQ空间, 共计100多个。

第六, 整合通信群。学校鼓励加强学生群体分类研究, 将学生分为学生党员、团学干部、社团成员、专业班级等学生群体, 以学院、系部或班级为单位整合即时通信群, 如飞信群、QQ群、微信群等, 针对不同群体形成点面结合的信息沟通机制, 提高了分类教育引导的实效性。

2. 优化内容, 倡导校园网络文化

进一步丰富以新媒体平台为媒介的内容与形式, 采取有效措施打造思想宣传阵地,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文明的新媒体平台。发挥网络的多媒体特性和优势, 借鉴利用各种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 努力使思想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走向立体、从静态变为动态。在新媒体媒介发布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及时更新, 不仅要保证信息质量, 增加内容的思想性, 还要增加信息的流量, 确保内容的丰富性。用先进的文化、科学的思想武装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以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 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内容和特色是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 也是吸引学生眼球的法宝。在新媒体平台建设中, 学院始终坚持新媒体应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应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理念, 不断优化内容, 倡导高品位的校园网络文化。学工处网站学工在线现有多个栏目, 主要围绕学生的日常思想教育与管理, 其中学生论坛吸引了很多学生的参与;党工部网站以党建为特色, 致力于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院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以服务毕业生为宗旨;院心理中心“心理咨询”以心理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 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心灵自由的空间, 并为每位学生提供在线心理测评, 为师生提供学习、生活、心理等服务。运用私信等互动手段提供单独的咨询、指导和帮助, 实施个体教育, 致力于有针对性地解决师生的思想问题, 让新媒体实践运用与理论提炼相结合。

3. 堵疏结合, 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旋律

发挥专职教师和辅导员的作用, 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法, 多层次、全方位地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一方面, 学院通过开设媒介素养选修课开展课堂教育, 使大学生理解什么是媒介素养, 应该如何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另一方面,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辅导员队伍应该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媒介素养干预, 使思想活跃的大学生群体, 能够在各种媒体信息面前保持冷静头脑, 学会分辨良莠, 防患于未然。此外, 要鼓励学生开设与新媒介有关的社团组织, 如信息技术协会、广播站、网络兴趣小组等, 使他们拥有真实的实践体验, 在社团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也要求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逐步提高学生对媒介信息的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 从而构建起有利于提高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体系。

4. 加强领导, 建立保障支撑体系

一支技术娴熟、结构合理、素质过硬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是开展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力的组织保障。学院积极打造包括党政管理人员、专兼职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 党团学生干部、班级学生骨干为辅的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使他们及时转变思想观念, 掌握新媒体的技术操作, 适应并接受新环境的改变, 积极关注网络舆情变化, 主动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通过微博、微信等平台深入到学生扎堆、聚集的网络新媒体当中, 针对广大青年学生在思想、学习、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疑惑, 通过上线交流互动、心理疏导、就业创业专题讨论等,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虚实结合, 增强教育管理实效性

第一, 将新媒体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学院利用手机报便捷、快速、辐射面广的优势, 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扩大教育覆盖面和影响力。电子杂志《贸院青年》设立团情快讯、校园焦点、就业创业等多个栏目, 面向广大学生及时传递校园最新动态, 加强思想引导。重要节日、重大活动和敏感时期, 学校还编发专题手机报, 组织主题讨论、开展主题活动, 帮助广大学生提高思想认识, 营造良好的氛围, 自觉维护校园稳定。

第二, 将新媒体与学生管理相结合。学校将微博、博客即时、开放的优势运用于学生日常管理, 通过微博、博客平台加强国家助学贷款、评奖评优等政策宣传, 发布重要通知和工作规程, 大大提高了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

第三, 将新媒体与服务学生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即时通信群互动、共享的优势, 不断提高为广大学生服务的水平。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 学院及系部组建就业信息员队伍, 及时将就业招聘信息分类整理, 发送给未就业的毕业生, 有效解决了就业信息发布滞后的问题, 拓展了毕业生获取信息的渠道。2014年, 经济贸易系每个班对接一名就业信息员, 通过即时通信群传送岗位信息134条, 其中63.24%的信息被毕业生有效使用。学院现有在校学生近8000人, 学生中手机拥有率高达99.8%, 电脑拥有率达72.4%。学校在发展各项新媒体业务平台的同时, 注重各业务应用之间的优劣互补, 交叉覆盖, 力争使全院每一位学生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 及时准确获取所需信息, 切实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服务。

当前, 网络新媒体已成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职学生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工具, 网络新媒体以它强大的优越性和便捷性深深吸引着学生。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它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拓宽学生知识领域的同时, 也会使一些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特别是厌学情绪强烈的高职学生沉迷其中, 难以自拔。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中, 明确要求各高校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新的阵地, 积极主动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对在新时期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和工作要求。近年来福州大学高度重视网络对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职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 并针对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新特点, 认真研究当前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努力运用网络探索学生德育的新空间和新载体。充分利用全方位覆盖、全过程渗透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主动适应网络快速发展的新形势,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 加强学生的德育、管理和服务, 实现了网络新媒体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王学俭、刘强编著.新媒体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2

[2]郁海波.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 2011 (11)

上一篇:世界上最悲伤的50句话下一篇:最新共青团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