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特色学校汇报

2024-06-26

幼儿园特色学校汇报(精选6篇)

篇1:幼儿园特色学校汇报

创特色学校汇报材料:创特色学校  育合格人才

xx小学位于xx市xx大街xx号,是一所秉承古赵文化与现代文明为一体的品牌学校。学校始建于1974年,原名xx路小学,XX年6月开始改造扩建,XX年4月28日新教学楼正式投入使用,并于XX年7月改名为xx小学。

新教学楼共分五层,总建筑面积为4681平方米,是一座现代化综合教学楼。学校环境优美、设备完善、布局合理,各种配备设施均达xx省办学水平一类标准。现在学校规模较大,是xx区屈指可数的几所大学校之一。目前在校学生2061名学生,29个教学班,现有在职教师77人,其中高级教师50人,一级教师15人,本科以上学历30人,其它全部为大专学历,学校师资力量雄厚,老师师德高尚、业务娴熟。近年来,教师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新长征突击手”、“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优秀人才。近几年来,xx小学多次在区、市调研评比中,成绩位居前列。学校先后荣获“xx省一级图书馆”、“xx省依法治校示范校”、“xx省防震减灾示范校”、“xx省xx普法先进单位”、“xx省家长学校先进单位”、“xx市依法治校示范校”、“xx市家长学校示范校”、“xx市防震减灾示范校”、“xx市文明校园”、“xx市安全文明学校”、“xx市优秀少年军校”、、“xx市优秀图书馆”、“xx市优秀反邪教学校”等荣誉称号。在数学奥林匹克、英语奥林匹克竞赛中,学校均有多人获市级奖、省级奖、全国奖,荣誉的获得使xx小学的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打造和升华。长期的教育实践,使大家深深

体会到,要搞好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德育工作是核心,依法治校是保障,组织管理是关键,制度完备是保证。一直以来,学校各项工作始终遵循“以读书为特色

以育人为目的”的办学理念;恪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校训;倡导“敬业修德、无私奉献”的教风;营造“善教善导、主动发展”的氛围,不断强化科学法制管理,规范人文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浓厚读书氛围,提升教育品位。

保证一流的教学水平,力争一流的教学质量,以回报家长、社会以及每一个在xx小学上学的孩子。基于我校“以读书为特色

以育人为目的”的办学理念,我们把营造书香校园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其目标就是使学校里的每一个孩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从读书中陶冶情操、积淀文化,从而促使他们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现就我校创建特色学校所做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强力推进新课堂

为学校的再发展注入活力

教育教学上勇于创新是创建特色学校的重要内容。“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是xx市教育局在新形势下为实现教育内涵发展、均衡发展、优质发展而提出的崭新理念,是提升课堂效果的必由之路。在这条道路上,我校“聚力师资、聚焦课堂”,以科学的方法和措施,以兼容并包的胸怀,以去伪存真的务实态度,博采众长,找途径,抓核心,取得了一定成效,创建了“四学五环”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所谓四学,即自学、互学、群学、导学。五环即为课堂流程的五个环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提问展示---精讲点评---当堂训练。

围绕新课堂的创建,我校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如师徒结对、成立新课堂学科小组等,活动的扎实有效开展,为学校的再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也提升了教师驾驭新课堂的能力。在xx市新课堂优质课评比中,我校的杨艳艳老师、赵永芝老师、曹泽敏老师,分别代表了xx区的语文、英语、美术学科进行比赛,并均获得了一等奖。赵永芝老师还作为xx市小学英语学科唯一的代表,与上海冯恩洪教授率领的教学团队同台作课。

二、铸造校园精神

树立校园核心文化

校园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良好的校园精神具有催人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教育作用。学校将树立鲜明的校园精神作为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前提,努力塑造书香校园的文化个性,形成以读书为特色的人文xx,来彰显“以读书为特色

以育人为目的”的办学理念。为此,我们完善了校徽、校歌、校旗、校训、校报,各班也制定了班规、班训,并通过这些个性化的校园精神形成巨大的精神力量和心理环境,激励鞭策师生健康成长。为了使校园精神深深地烙在师生们的心中,学校经常性地利用教师会议、升旗仪式、校会等进行宣传,并将它们永久性的张贴在学校最显眼的位置,时刻警醒和激励师生。

正是因为明确校园精神的激励、鞭策作用,才使校园真正搭建了催人上进、促人成才的良好平台。

三、营造书香校园

打造人文xx1、建设一流的图书馆

图书馆是读书的场所,是创建书香校园、提升师生品位的重要阵地,图书馆建设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学校的整体文化水平。因此,学校高度重视图书馆建设,一次性投资六十多万元,购置图书五万册,电子图书十万册,配备了专业的图书刷卡系统,完善图书馆的建设,顺利达到省一级图书馆的标准,XX年荣获xx省一级图书馆称号。图书馆配有专职的图书管理员,图书室、阅览室定期向广大师生开放,师生用自己手中的借阅卡可随时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自己喜欢的书籍。

2、开设阅读指导课

为了更好地将学生课外阅读落实到实处,让学生不但爱读,而且会读,老师采取多种形式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孩子们。课堂上,老师们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指导学生正确运用选读法、精读法、摘读法、浏览法等方法,使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的好习惯。同时,倡导亲子共读、师生同读、学生自读。要求教师与学生同读一本、共背一首诗;同读书本、共诵经典、一同作摘记、一起写心得;建议家长与孩子同逛书店、同读好书,并抽出一定的时间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

3、开展系列读书活动

xx小学的校园是飘溢书香的校园、课程改革的校园;是倡导活动的校园、家校和谐发展的校园。他们在变革中实践,在实践中变革,努力向社会提供独树一帜的特色教育。近几年,为了营造书香校园,提升教育品位,使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读书中陶冶情操、积淀文化,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学校定于每年的11月份为全校的读书节。让学生走进书本、亲近书本,与经典为友,与博览同行,逐渐养成热爱书籍,喜欢读书的好习惯。读书节场面宏大、形式多样、影响广泛,全区20多所学校的领导汇集在这里进行参观观摩,自制图书、读书漂流卡让读书节大放异彩,演讲、书法、图画、讲故事、随笔展更是把读书节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读书节给师生营造了一个读书的良好环境,给师生提供一个长期充电的机会,同时也给广大师生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大家可把闲置在家的各类书籍拿到书市上进行交换、拍卖,师生在交流书籍的过程中增强了法律知识,提高了安全意识,积淀了文化素养。操场上、楼道旁、教室里三五成群的孩子捧起书本津津有味地吸收着营养,充实着自己,各种书籍成了大家案头的常客。一个个故事,一宗宗案例,也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话题,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读书学习、文明礼貌的良好氛围。为进一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提高他们的读书热情,学校把

“读书伴我成长”校本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营造清风屡屡满校园的书香氛围,在全校掀起人人爱读书、人人乐读书的高潮。

为了把读书活动进一步推向高潮,学校除了开展读书节外,还定期举办

“红领巾图书超市”,为了使孩子们已读过的闲置在家的书得到更有效地利用,我们每学期会举办一次“红领巾图书超市”。活动时,每班布置一个书籍“门市”,学生自己起“书店”的名字、写对联、编广告词、撰“新书介绍”、贴统一标签。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定价、谈价、交流、交换、交易。要求学生用卖书所得的钱,用于再次买书,不得他用,并做好相关的跟踪记录。

四、浓郁的校园文化

彰显学校特色

围绕学校的办学特色,我们充分发挥了校园文化环境对孩子的无声教育作用,无论从刚进门的雕塑上,还是从楼道里张贴的师生的作品上,都突显了浓浓的书香气息。学校通过墙壁、走廊、楼梯、班级等软环境的建设,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读书氛围的熏陶。在红领巾广播站的大力宣传下,做到让每个角落益智、让每块黑板说话、让每面墙壁出彩。此外,每班教室前面的墙报更是我校最靓丽的风景线,这里是学生自己的芳草地,每班一块,每周一换,学生可自由操作。孩子们的读书感悟、手工作品在此得以充分展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发挥,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浓郁的校园文化营造了书香的氛围,丰富的育人手段,使淡雅的书香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中散发,使学生们的心灵在愉快中荡涤。

五、丰富的社团活动

为学生个性成长搭建平台

为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学校将“开发可供选择的课程,营造适合学生的课堂”作为推进学校社团有力落脚点,努力为学生创造“拥有一种爱好

精彩幸福人生”的平台。为此,我校在以阅读为主的特色上,又增设了文体活动类等社团。少儿瑜珈、太极拳、乐器合奏、诗社、盘绕画等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争相吐艳,精彩纷呈。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增强了能力、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XX年我校被评为“xx市双爱好先进校”,学生双爱好达标率达60%。

六、特色学校的创建

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书海中的辛勤耕耘迎来了累累硕果,特色学校的创建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在xx区组织的青年教师演讲比赛中,王丽娟老师获一等奖;在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中,我校学生薛雅琦荣获全国二等奖、xx省一等奖、xx市第一名,填补了多年来我市在此项比赛上得空白,为我市、我区、我校争得了荣誉;

我校在xx市童谣杯诗歌大赛中有多名学生获得奖项,在全国小学生“迎奥运”作文大赛中,有60多名学生获一等奖……

近几年,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捷报频传,各种荣誉的获得使学校的品牌形象得到了进一步的打造和升华,为学校的特色学校的创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回顾做过的工作,我们深深地感到书香校园的建设全面推进了学校的各项工作,提高了广大师生的综合素质,积淀了师生的文化底蕴,进而提升了学校的教育品位。我们也深知,特色学校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历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超越自我。我们坚信,在“以读书为特色

以育人为目的”办学宗旨的指引下,在广大师生勇于改革和创新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就一定能够开创特色学校的新局面!

篇2:幼儿园特色学校汇报

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吕锐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行, 非常感谢给我们学校这个机会,一起来关注学校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集思广益,研究问题,思考出路,让我们共享教育的成果与智慧,不断提升教育品质。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依托“海洋文化” 特色 成就学校内涵发展》。如果有不妥的地方敬请得到大家的帮助和指导。

xx第九小学自2005年建校以来,在“让每一位学生和每一位教师都获得发展,让每一位家长都感到满意”的办学理念引领下,沿着 “德育为先,质量至上,突出特色、科研兴校”的办学思路,朝着“‘市内一流,省内知名,国际接轨’的‘规范+特色’”的品牌学校的目标迈进,成为xx教育一颗璀璨的明珠,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2011年起以特色样本校为依托,在创建海洋特色学校方面做了积极探索。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1、突出海洋文化主题,营造具有海洋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无论是我们寓意深刻的校徽“乘风破浪”还是耸立在校园中心位置的以“学海扬帆”为主题的雕塑,还是校园文化墙楼廊文化建设上,学校结合不同年段的孩子年龄特点,建成了“观海苑”、“听涛廊”、“踏浪坊”、“拾贝阁”等海洋科普长廊;在班级文化建设上,学校发掘海洋文化元素,让学生自己设计班级个性标志,并用海岛名为班级命名,选海燕、海星、海豚等海洋生物形象作为班级吉祥物。行走于这所邻海而建的校园,吸引眼球的不仅有美丽的环境,还有弥漫其中的浓烈海洋气息。

2、开展了系列海洋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以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海洋文化特色课堂为载体,组织海洋知识竞赛、“拥抱大海”中英文演讲比赛、浪花文学社海洋主题征文比赛、海洋贝壳制作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带领学生到海边开展“飘扬的蓝丝带”的护海活动、进行实地考察了解xx每天海货的吞吐量,了解xx海洋污染现状等。通过网络、图册、新闻网络、书籍等分工合作收集相关资料丰富自己的海洋知识,孩子们写出保护大海的倡议书、观察日记、拍摄活动的照片制作简报、手抄报、宣传卡,将知识与趣味、课堂与课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培养了师生“感知海洋文化,欣赏海洋文化,创造海洋文化,享受海洋文化”的能力。

3、编写了海洋文化特色校本教材,开设“显性特色”课程。根据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班级名片汇编成《童心向海》,根据海洋经典诵读内容汇编成《观海听涛》,数学组渗透海洋物种趣味计算汇编成《碧海拾贝》。收集教师论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案例等汇编了《蓝色畅想曲》;学生各类习作,手工作品图片汇编成《浪花朵朵开》。这些“显性校本教材”的编写,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也为学校下一步开发校本课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下一步的初步构想: 经过三年的发展,学校海洋文化特色教育已经初见成效,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地影响。当前海洋正日益成为21世纪国际间争夺的焦点。英国、美国、日本、韩国还提出“海洋立国”的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海南省海域面积约占我国全部管辖2/3,最大的资源优势就是海洋,海南最大的品牌也是海洋。要把建设海洋强国作为放飞蓝色梦想的契机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在为坐拥蓝天碧海而感到自豪的同时,学校还有一份神圣的责任——就是培养学生从小学习丰富的海洋知识,拥有热爱海洋的人文情怀和探究海洋奥秘的科学精神,践行保护海洋的公益行动,激励开发海洋的勇气与梦想。特色文化离不开传承、选择、创新,我们会进一步明晰海洋文化与教育发展的联系,提升完善学校文化理念系统,以海洋文化建设为特色亮点,以构建学校课程体系为核心,推进学校特色创建向纵深推进,实现学校的内涵提升优质发展。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一、亲海而谋学校文化

“海洋文化”蕴涵丰富、宽博广远,以海洋文化作为载体而衍生出来的与之相贯通的自然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习俗语言、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等,有别于其他诸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依托海洋文化的学校教育,必将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从走进第一天我和专家、教师、家长、学生一起,多次对海洋精神进行深入研讨,几易其稿,初步凝炼出学校的形成了以“蓝色梦想”为核心的文化体系。蓝色,是海洋的象征,是自然色彩,是希望的号角,它代表着未来、理想和梦幻;象征着人性的宽阔、纯净、雅致。更表达出我们的教育理想和追求——蔚蓝色的未来。

在学校特色办学的过程中最难的是确立学校的核心价值理念。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办学理念,办学理念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学校一切行为的起点和归宿。我们学校位于美丽的xx湾海边,独享这丰富的海洋资源和美丽的海洋环境,每一天都能面朝大海,触碰着那片大海带给大家的精神、气质和襟怀,师生的生命注定浸润海蓝。办学理念——让海蓝浸润生命;让海蓝浸润生命,用生命诠释海蓝。教育的最终追求——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我们将这样的归真愿望与大海的气质融合,作为学校,需要这些意象特征,形成学校博大而浑厚的文化底蕴,以文化熏陶学生,以精神感染学生;作为教师,4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需要这些意象特征,进一步促使自己形成工作、生活所需的品质,给学生言传与身教;作为学生,需要在学习、生活、活动中胸怀象大海一样宽广,知识象大海一样渊博,体魄象大海一样刚健,创新象大海一样奔涌……形成他们鲜明的个性品质。

校训是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对全校师生具有规范、警策和导向作用。初步确定校训——用大海的品格去做人做事。

培养目标是学校所肩负的育人使命,体现了学校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基本素质。我们的育人目标:培养如海一般丰富、开放、包容的大气之人;具有如海蓝一般纯静、文明、豁达的雅气之人,具有如浪涛一般热情、自主、创新的灵气之人。也是校训——用大海的品格去做人做事的最好的诠释。大目标上讲具有民族情怀、国际视野,体现海洋特质的大气、雅气、灵气的海的儿女。有具体的八个一的目标:

一身书香气:利用课内外时间阅读学生必读的50本好书;

一手中国字:每天习字一刻钟,写一手漂亮的中国字;

一副好身体:掌握健身技能,锻炼健康体魄;

一手好才艺:利用学科拓展课和社团选修课程培养学生的一技之5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长:

一个好榜样:选择一个高尚的人作为自己偶像和成长目标,并尽可能全面地去了解他;

一种好心态:每个学期随家长至少做一天义工;

一身好习惯:天天自省,养成好习惯;

一项小体验:熟悉海洋生物知识并了解养殖技能;

二、依海而建学校课程

课程在学校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载体,是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体现。设置什么样的课程,就决定了办什么样的学校,就会培养什么样的人。从2001年国家制订与发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到教育部《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再到今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无不体现着国家层面对课程改革与发展的布局与推进。中国的教育就是一台制造乒乓球的机器,千校一孔、万人一面,全国的孩子都“被”制造成“乒乓球”。“钱学森之问”的根本问题,是高度统一的课程有问题——因为我们的课6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程机器模具不能制造出“排球”、“篮球”。今天的中小学,仍在进一步强化大一统的课程意识和模式。如果我们承认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希望每一所学校具有自己的办学特色,那么,每个学校课程的设置就不能一样。

因此构建学校课程要做到四个匹配,即:课程目标与办学理念相匹配、与办学目标相匹配、与育人目标相匹配,与办学特色相匹配。学校的课程育人目标,决定了学校课程发展的方向。让”八个一的目标”渗透在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行为之中,蕴含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之中,呈现在学校方方面面人性化的管理之中。由此,“三气”文化将成为一种高尚的德育品质内化在学生心中,成为九小师生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道德准则和人生信念。初步设想是要逐步构建“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规范化,学校课程特色化,校园活动丰富化”的多元校本课程体系。(附学校课程体系框架)

(一)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基本要求是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意即国家课程在学校文化基础上的融合与建构。这样,每个课堂都是一个课程实验室,每个教师都是一个课程实验者,他们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时时刻刻检验、发展7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并具体化国家的课程理想,并形成合乎本校特点的课程理想与实践。

首先,结合学校培养目标,在两年内对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学目标进行学习和梳理,形成学校的教学目标体系。各教研组在具体讨论的基础上提出本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一览表》。

其次,对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中“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二次开发依据教材的资源性特点,通过重组、补充、取舍、替换、拓展和调整等策略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处理,使之更加符合教学实际状况,也更符合学校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二次开发工作目标为:三年达到50%的学科课程,五年达到100%,并实行教学内容的动态管理。

按照最新要求,小学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一律安排每周4节。每个学生至少两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在课堂就要分年段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的全员普及,在此基础上在组建精品社团,同时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阳光体育运动。

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3-6年级每周3节,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整合教育教学资源,融合校本课程,凸显办学特色,我们确定开设三类(益智类、生活技能类、艺术类、)11大课程。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表格)在时间安排整散结合课程内容源于生活,综8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家长资源。根据家长的特长和能力,会邀请他们实践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陪同者,甚至是受教育、受服务的对象。

第三,坚持教学过程的校本化策略。积极探索“活力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学习和研究,我校确定将“自主学习,当堂达标”作为我校“活力课堂”的教学模式。活力课堂讲模式,但绝不模式化,语文强化教师的文学和文化素养与底蕴,数学强化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强化环境与情景教学。(表格)

第四、研制我校“活力课堂”评价标准。我们将评价指标分成六块,即“资源整合”“全员参与”“动态生成”“个性发展”“思维创新”“生命成长”;“资源整合”更多地与备课相关,“动态生成”、“思维创新”与教学技术相关,“全员参与”、“个性发展”与师生关系相关,“生命成长”是一节课的目标落实情况。(表格)

(二)地方课程规范化

1、“诵经典,传文化”——《传统文化》魅力无限。

我校以地方课程《传统文化》为依托,开展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2、地方课程包括《写字/书法》课程一——六年级有每周1课时,每人写一手漂亮汉字。硬笔与软笔相结合。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他专题教育间周一节,《生态文明》三至六年级与《科学》课程整合。

(三)校本课程特色化

针对德育工作、海洋特色和学生兴趣特长和分别开设三类校本课程。必修课是校本课程《梦想课程》与《走进海洋》间周一节。选修课是校园社团课程与节日课程

1、让梦想课程真正成为儿童自己的课程与舞台——《梦想课程》。这套教材是由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崔允漷教授亲自制定,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环境保护、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鼓励学生多参与各种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体验筑梦、追梦、圆梦的各种过程。

2、编写现代海洋教育读本《走进海洋》。课程研究中心策划指导,三——六年级每周抽出一课时开设校本课。学校还将建设了100多平方米的“海之灵”海洋生物标本室。使学生熟识各种海洋生物,扩展海洋生物知识。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3、校园社团课程。在项目的设置上,尊重学生的自我选择,坚持发展学校特色,依托教师个人特长,密切家长、社会资源,实现三级课程互补,发放调查表,在统筹各方因素下研发形成。在组织形式上,打破班级、年级界限,实现跨班、跨年级重新组班。按照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维度成立校级组、班级组,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特色活动中。”浪花文学社、“墨鱼书法阁、乒乓球、羽毛球、贝椰工艺画、沙盘画、葫芦丝、竹竿舞等社团课程”

4、校园节日课程。将“主题教育”变成了固定的校园节日,沙滩体育节、海洋文化艺术节、海蓝科技节、浪花读书节,每个节日历时一个月,整体统筹策划,全员参与,活动课程不再是为个别特长生开的小灶,而是每个孩子都能享受的快乐自助餐。

三、学海而用管理策略

1、学校管理部门的整合

学校的管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传统的学校管理,部门划分过细,德育处、大队部、教务处、教科室、总务处、人事处、校办……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职责,所有的职责最终都要落脚到教师身上,教师经常会觉得头上婆婆多、身上任务多。所以学校管理机制的改革,先从11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整合部门做起。学校先将德育处、大队部整合为“学生服务中心”,教务处、教科室整合为“教师服务中心”,总务处、人事处、校办整合为“综合服务中心”。同时成立“课程研究中心”专职进行课程研发,服务学校科学决策。建立以备课组为核心的年级教学质量中心,教研组长负责本年级学科教学秩序、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业发展;建立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年级教育质量中心,以班主任为家校整合的枢纽,重视家校互动,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矫治与养成。

2、工作内容与工作方式的整合

打破以往教学、教育、后勤间的条块分割,工作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使每个干部养成了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下学期学校的组织机构梳理清晰之后,各部门的核心工作问题又摆上了桌面。怎样让一个个想做事的团队,能够围绕共同的目标,认认真真地做好学校的“大事”,形成合力?“课程”会成了我们共同的言语密码。

课程研究中心”整体规划学校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其他研究中心研究的重点,不再是围绕师生成长搞活动,而是围绕学生,将原有的一个一个的独立的活动,系统设计成系列课程;围绕教师,不再是只想着提高教育教学的能力,而是提高其作为学校课改参与者的课程研发、课程设计、课程实施的能力。特别是“综合服务研究中心”这样12

更多精彩范文点击主页搜索

看似与课程无关的部门,在工作当中也转变了以往模模糊糊一大片,什么都往自己篮子里面装的工作方式。基础设施建设、校园绿化美化这样的工作,“综合服务中心”将其视为学校隐形课程资源建构的重要途径,以怎样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课程学习场所与资源作为工作的标准。同时,连安全演习、卫生保洁等一系列常态后勤工作,也要将其课程化。

篇3:幼儿园特色学校汇报

特色:在构思中孕育诞生

礼嘉中学领导一班人明白, 学校新建时间不长, 要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必须走符合自身实际的特色发展道路。

为此, 学校领导开始了关于特色学校的构思。翻开学校办学的历史, 他们发现礼嘉中学的教育对象明显有两个不同的时段。第一阶段是迁校初期, 学校生源主要是转非居民、进城务工家庭的子女, 他们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卫生习惯与现代城市文明有很大的差距。第二阶段是随着礼嘉商务区的建立, 礼嘉片区入住人群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高端人群将是礼嘉片区未来人群的主体, 学校生源结构将随城市功能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因此, 学校领导一班人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背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 明确了学校发展的基本轨迹应为三步走:第一步, 实现从农村初级中学向城市完全中学的转变;2006年迁校, 物质层面完成了农村学校向城市学校的转变。第二步, 完成城市完全中学向城市合格学校转变, 实施城市化完全中学办学模式个案研究课题, 成为联招学校, 成为市级重点中学。第三步, 通过创建特色学校引领学校走向优质, 最终, 实现办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优质学校。

那么, 礼嘉中学要达成学校发展目标, 具体办法应是什么呢?那就是要通过创建特色学校, 引领学校走向优质学校。

什么是特色学校?学校领导一班人有自己独到的认识:就是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就是学校工作的某一方面或者某些方面有别于其他学校的一种独特的、稳定的、优秀的品质。

有鉴于此, 学校果断提出“以‘礼’为标, 以‘嘉’为本”的工作思路, 提炼出“培养现代城市人”办学理念, 挖掘“礼”、“嘉”二字的深刻内涵和外延, 整合学校有利的教育资源,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下, 确定打造“现代礼仪教育”特色学校, 形成学校独特的文化个性。

其基本构思包括五个方面:

第一、确定“培养现代城市人”的办学理念。并在此理念指引下, 让每一个孩子养成良好的现代城市人的素养, 包括:城市意识、规则意识、责任意识、文明意识、卫生意识、参与意识。

第二、让“凝炼现代城市素养, 收获幸福美好人生”成为学校每一位教职工的教育理想。校长说:“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我不止一次的反问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可持续的发展。让孩子们未来生活更加幸福, 更加美好!”

第三、通过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 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系列化、序列化。

第四、编写校本教材, 建立评价制度, 完善评估体系。

第五、充分发挥现代礼仪教育在塑造学生健全、健康人格上的作用。

创建:在行动中落实践行

礼嘉中学践行“培养现代城市人”办学理念, 围绕创建“现代礼仪教育”特色学校的目标,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基本思路。礼嘉中学领导班子认为:人的思想有多远, 才能走多远。于是, 学校在特色创建过程中, 深度思考, 明确了四条思路。第一, 将现代礼仪教育基本内容内化为学生个体行为习惯;第二, 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 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第三, 坚持知行统一。教育学生学习现代礼仪知识, 引导学生不断在生活中体验和感悟, 并主动践行, 让其内化为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第四, 把现代礼仪教育作为德性素质教育的基础, 同整个中学德育教育结合起来。

2、具体实践。礼嘉中学领导班子认为, 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创建“现代礼仪教育”特色学校的基础。于是, 他们分为三个阶段来抓特色创建。第一阶段, 制度生成, 实施刚性管理来规范学生的行为。第二阶段, 在刚性管理的基础上, 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第三阶段, 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 注重人文关怀元素, 实施精细化管理。

于是, 学校着力通过创建“现代礼仪教育”特色学校, 积淀学校特色建设文化底蕴。学校主要进行六个方面的尝试:第一, 编印《现代礼仪教育》校本教材, 成为现代礼仪教育进入课堂的载体;第二, 编印学生《现代礼仪成长记录手册》和评价体系, 实施对学生的多元化评价;第三, 创编文明礼仪展示操, 让学生实现从认知到行为的礼仪教育;第四, 建立现代礼仪示范方队, 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第五, 科研助推, 引领学校特色发展。学校独立承担的重庆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城市化背景下培养现代城市人学科教育教学模式研究》, 为特色学校的创建, 搭建教育实践与理论探讨的平台;第六, 开设选修课, 拓展学生视野, 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学校主要从六个方面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第一, 学校开设现代礼仪主题班会课程, 由班主任承担专题讲座, 一以贯之, 形成特色;第二, 每年开展“春风化雨润心田”的家访月活动。第三, 举办“现代礼仪教育”主题文艺汇演, “现代礼仪教育”主题读书、征文活动等, 邀请社会人士、学生家长全程参与, 让他们感受学校现代文明礼仪的良好氛围;第四, 邀请校外礼仪专家作专题讲座, 联合社会公益部门举办“成长心连心”等公益活动, 举办“家庭教育”专题讲座, 实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第五, 开展征集“十大陋习”、“告别不良行为习惯”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第六, 加强对外交流, 拓展学生视野。学校先后接待了美国国际教育代表团考察、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交流团到校参观考察和访问。学校于2011年获得了市教委、市外专局、市公安局颁发的聘请外籍专家资格证书, 2012年聘请了美籍教师柯鸥 (Keel) 为常年外教, 主要承担学生的口语教学。同时, 教育部公派学校廖朝礼老师赴英国讲学。

硕果:用汗水和智慧浇灌而成

礼嘉中学领导班子真抓实干, 在特色学校创建的目标与内容、形式与方法、管理与评价等方面, 做了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 学校的“现代礼仪教育”取得了明显成效。

第一, 学生行为习惯良好。在校学生言行举止符合《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 学生基本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社会公德意识, 社会责任感明显增强。

第二, 办学效益显著。学校先后获得重庆市重点中学、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卫生单位、重庆市安全文明校园、重庆市“五四”红旗团委、重庆市最佳绿化单位等荣誉, 多次被评为北部新区素质教育督导评估一等奖。通过特色学校的创建, 我校的学生、教师、学校都得以良好的发展。

第三, 促进了学校文化体系的建设。学校《培养现代城市人--办学理念的阐释》一文, 在国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 并获得重庆市第五届基础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完成了校歌《恰同学少年》MV的拍摄;《培养现代城市人》一书、《教育是一种智慧》一书, 分别由西南大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于切实抓好现代礼仪教育, 为学生文明生活、幸福成长奠定基础, 于2010年被评为北部新区现代礼仪教育特色学校。

篇4:幼儿园特色学校汇报

【关键词】幼儿师范;学习现状;特色发展

一、幼儿师范类学校的学生学习现状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教育体制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出现了高中并轨招生,使得许多中职学校招生受到极大影响,幼儿师范的生源质量从总体上出现了严重滑坡,学生数量锐减,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意志力薄弱,缺乏吃苦耐劳的刻苦学习精神等等,各种现象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均能看到一点影子.总结起来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两点上:

1.思想上对学前教育、幼儿教育重视不够

往往许多同学认为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就是哄孩子,只要孩子一天不被磕着碰着、吃饱喝足,就算是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任务,无需什么深层次的文化与学识,更用不着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的学习研究上,只要对该领域的教育略知一二,就足可以应付得来,从而造成学生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学习动机严重不足。致使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态度不够端正,其精力也没完全放在专业的学习与研究上,更谈不上“术业有专攻”。

2.理论掌握的多,行动上践行的少

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在十二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得到了充分的重视,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目标。由于此阶段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作支撑,更要有坚实的专业功底在里面。这就要求学生在注重理论学习的同时,更要注意实践技能的培养。而现在的幼儿师范的学生在日常学习时往往懒于实践,忽略了对实践技能培养的重视,缺乏学术研究的综合性与专业发展的创造性,往往只注重理论的学习与灌输而忽略对实效的重视,从而导致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以致出现诸多“纸上谈兵”之士。

二、幼儿师范类学校长足发展的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学生学习现状,作为培养祖国未来花朵的幼儿师范生的培养基地的教育工作者来说,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应对。

第一,作为培养幼儿师范生的教育工作者,要转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观念,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幼教观”。

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当起指挥者、辅导者、监督者等的角色,给予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允许学生出现错误,不压制、不束缚学生在专业造诣方面的创造个性的自由发挥,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然后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必要的总结与指导,纠正其原则性与方向性的错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与专业素养的培养,培养其学习能力与专业技能同时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开拓创新,不仅“授之鱼”,更要“授之以渔”。

第二,针对现在幼儿师范生的整体素质与学前及幼儿教育的现状,结合现代教学观,进行必要的校本课程的开发。

对幼儿师范的学生的课程教学进行深入改革,对课程资源进行合理整合,创造性地开发和使用教学用具,同时,随时根据教学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感受、提出的见解、遇到的困惑及所积累的经验,即时地进行捕捉、归纳和总结,使其成为今后教学中培养幼儿师范生的教学过程的生长点。对于陈旧过时的内容进行删减,把握时代脉搏,增添新内容、借鉴新方法,不断完善,早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适合幼儿师范学生的校本教材。

第三,铸特色,塑品牌,寻求特色发展之路。

作为中等职业技术类的幼儿师范学校,要想在激烈的教育竟争环境中站稳、立足,就必须从专业建设、学科设置、教学风格、学风建设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形成学科建设特色化,专业建设品牌化,校园文化个性化的特色发展之路。

在专业建设与学科设置方面,不断推陈出新,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对于社会上早已饱和与过时的专业及学科要及时作出调整与转向,而对于新领域(或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的领域)所需的新兴专业与学科,要适时地进行补充,以保持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与我们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供给的相对平衡。比如,我们学校已经成功地引进现在国际上幼儿与学前教育都比较流行的学科--亲子教育、蒙氏课程及奥尔夫音乐,并广泛地推广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中,等等。这不仅加强了专业建设,也完善了学科设置,对于即将从事幼儿与学前教育的幼儿师范生来讲,无疑是进行职前岗位学习的最好的教程。

在教学特色与学风特色建设方面,既要传承多年流传下来的教学风范与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又要体现时代气息,将有利于教学与治学的流行元素吸纳进来,使得教学与治学在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从而形成一套适合幼儿师范学生求学的教学特色与学风特色。

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不断加强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构建是进行学前教育与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直接诉求和终极目标。因为课程改革并不仅仅是在内容上有所更新、完善与平衡,更重要的是要对理想的校园文化所进行的必要的创造。只有在一个建立了体现民主的管理文化、建设共同合作的教师文化、营造出到处充满着丰富的文化底蕴的和谐的校园文化的环境中,才能营造出一个有益于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才能打造出一个能够促进师生潜心钻研的和谐校园文化环境,才能体现出一股具有幼儿及学前教育风范的浓郁的文化气息,逐步形成与完善独具幼儿师范特色的校园文化,才能为新生代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赵亚静,王艳舫.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和谐问题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1):167-169.

篇5:特色学校汇报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教育局提供这个能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的机会,感到非常荣幸。下面我就结合外出学习谈谈特色学校创建方法和途径。3、4月份陆续参观了太原太师二附小、恒大小学,北京翠微小学、光明小学的特色学校创建,感受颇深,太师二附小,是一所老牌学校“雅韵流响、行健不息”的办学理念让这个学校焕发着勃勃生机,进入校园立刻让人感受到一股浓浓的文化氛围散发着教育魅力。我们中心学校一行去时正值周二开展社团活动,正如史春元校长所说: “人人进社团,绝不落下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参加一个社团,培养一种兴趣,学会一门知识,练就一项技能,体会一个成功,享受一份快乐”的理念。

恒大小学是一所成立于2010年的年轻学校,以“情智教育”理念为引领从情智环境、情智管理、情智团队、情智课程、情智活动、情智共育等具体方面进行特色创建,可以说覆盖了学校的全面工作。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恒大学校学校文化的接地气和可持续发展,他的校园文化建设和恒大绿洲小区浑然一体,从校徽、班牌设计到校园环境布置无不将绿色的文化得以体现并让它散发出教育的意义,走进绿洲书吧,仿佛置身于空气清新的森林之中。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北京的翠微小学,追溯翠微小学历史轨迹,凝练翠微小学独特文化,绵延不绝的根脉催生出“明德至翠,笃行于微”的文化核心理念。学校把“创建受社会广泛认可的翠微教育品牌学校”作为办学目标,把“培养明德笃行的阳光少年”作为培养目标,把“明德至翠,笃行于微”作为校训,引导师生知行合一,开展文化办学。

学校始终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本,秉承“个性教育”、“适度教育”的思想,着力绿色核心课程、绿色德育课程、绿色健康课程、绿色科技课程、绿色民艺课程五位一体的绿色课程体系建构。88个兴趣课程,涵盖了科技、艺术、体育、美术、信息技术、语文、数学、英语各个方面,每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的课程学习,实现个性化发展。

北京市光明小学是京城教育界一颗闪耀的明星。1996年,在刘永胜校长主持下,确立了“我能行”教育模式,以自信教育为核心通过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思想上相信“我能行”,在情感上体验“我能行”,在行为上表现“我能行”,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我能行”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现任校长廖文胜提出以“光明〃我能行,我能行〃光明”为目标和“以德为先”的核心教育思想。将“我能行”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置身光明小学的校园你会感受到文化的冲击力,校园中的一草一木都被赋予了文化的色彩(出示校园布置和护栏十二生肖图案),而楼道布置更让我感受到我能行教育,是真正的把学生放到了至高的位置。(出示楼道学生作品和手绘指示牌)。

当前每一个学校都在做特色,在特色学校建设方面也是“八仙过海”充满了个性色彩,活动学校热衷于最求与众不同的内容如校徽、校门、口号等标示。而有的学校认为学校特色等同于特色学校。什么是“学校特色”和“特色学校”?“学校特色”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个性风貌。“特色学校”不仅仅表现在办学风格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育人成效上。“独特的整体风格”与“出众的办学成果”是特色学校最本质的内核。特色学校必然是有学校特色的学校,但有学校特色的学校不一定就是特色学校。当学校特色渗透于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体现出一种总体风格并产生出相应的育人效应,这样的学校就达到了“特色学校”的层次。

一、办学理念

校长对办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同时也是学校在长期发展中凝练出的,如上述四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出示四所学校的理念),它们决定了学校的发展。

这个东西不是我们东抄西抄就能得到的,需要沉下心去研究学校的历史、文化传承、未来发展。

二、文化建设

文化是学校的标志,特色创建中我们要结合实际展示学校文化,这个需要精心的设计,要有系统的规划,如恒大小学、翠微小学、光明小学(出示校园文化图片)他们的校园整体格调是统一的,在听恒大小学校长,郭晓娟做汇报时,她讲到恒大小学的校园设计是黄、绿、橘黄三个色调的组合,整体感觉活而不乱,翠微小学放眼望去也是绿色居多,符合学校“翠”的理念,光明小学校园古朴典雅自成一体。

篇6:足球特色学校汇报材料

兴华小学建于1958年,2004年底由企业办学转为政府办学。现有教学班24个,学生1200多人。我校秉承“依法治校、质量强校、民主理校、科研兴校、改革活校、特色立校”的办学思想,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夯实基础,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舞台”为办学宗旨,学校的办学目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和本质,适应社会需要,满足人的发展,办社会满意、家长放心的学校,创建特色鲜明的和谐校园。教育教学过程中突出八字方针:全面发展、全员参与。学生培养中凸现四大方面:崇德、重能、尚美、健体。现就近几年足球方面的工作和做法汇报如下:

一、文化积淀 特色发展

我校自80年初就成立了足球队,1995年发展成为足球俱乐部,是经中国足球协会和地方足球协会注册,是一支为河北省培养优秀足球运动员的后备力量。足球俱乐部作为邯郸市的一支亮点,吸引广大学生,使他们走向操场、走向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足球的热潮。

学校始终坚持“以球健体,以球陶情,以球益智”的足球育人理念,让学生走进足球,了解足球,热爱足球,逐步形成勇于拼搏、敢于挑战、从不言败的足球精神,积极渗透“学会做人、学会踢球、学会学习”的足球理念,经过多年的发展,足球已成为我校的特色项目之一。

足球运动的蓬勃发展,使我校形成丰厚的体育文化,同

时带动了篮球、乒乓球等体育项目的发展,运动员身上所体现的吃苦耐劳、顽强拼博、永争第一的精神,带动了广大师生的体育锻炼,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带来了学校精神风貌的提升。

二、目标明确 机制完善

我校足球氛围浓厚,早在前几年我校就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足球为学校的特色,并成立了领导小组,由校长 任组长,书记、分管校长任副组长,下设训练组、后勤组,具体由专业教练陈继斌负责,每学期对班主任开展足球专项培训工作,督促学生积极参加足球训练活动,完善足球社团的管理,定时、定点开展足球训练工作。

为进一步推动学校足球的发展,我校完善了各项设施,现有标准的五人制足球场一块,篮球场一块,健身室2间,各种辅助器材一应俱全,并制定了相应的训练计划和足球发展规划,明确目标,就是要深入挖掘和提炼“快乐、好玩、乐学、苦练”足球特色文化,将之升华为足球精神,努力探索足球活动、足球社团良好运行机制。并确定分目标,构建足球特色学校运行网络,创建足球特色学校;研究足球训练规律,不断提高足球训练成效力;探索“绿茵足球”社团的选拔、训练、活动与比赛的运行机制,构建运作模式。以足球为载体,把学校创建成在市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现代化特色学校。

三、以球育人 深入课堂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我校的足球与课程改革相结合,认真做好校本研究,加大足球的教学力度,通过体育课普及足球运动知识,编写足球教育校本教材。体育课、课外活动、业余训练等普及足球运动项目。充分发挥足球运动趣味性和观赏性强、深受广大学生喜爱,做到班班有足球队、天天有活动、人人都参与。在日常体育教学中,我们把足球作为一项必开的教学课程,普及足球理论及基础技术,在三至六年级将足球运动列为校本课程进行选修与教学,在一二年级做为必修课,每星期一节足球课,足球活动在我校的普及率达到80%以上。学校通过开设足球文化宣传栏、举办足球知识竞赛、年级足球赛、评选足球十佳运动员等活动,不仅营造了校园足球氛围,而且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足球人才和爱好者。在大力普及足球运动的基础上,全面开展足球训练和竞技活动,通过学校“红领巾”联赛、市级的亚盛杯足球赛及兄弟单位的有关比赛等形式,提高我校足球的整体实力,培养和发现高水平足球人才,为我校足球水平上新台阶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四、成绩斐然 硕果累累

近几年学校足球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上级领导的支持和鼓励,更倾注着教练员、足球队员的心血与汗水。学校把足球特色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并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制定详细训练计划,为足球运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近几年来,我校足球队佳绩频传,第三届、第四届李宁杯和新春杯比赛分获第一名、第二名的好成绩,2007年河北省U

-13世达杯足球赛第一名,泰达杯全国少年足球赛第二名,2008年全国第二十三届新春杯第二名,鲁能足校杯全国少年足球邀请赛第二名。2009年二十四届新春杯全国足球比赛第一名。2010年新春杯第一名,在本又获新春杯比赛第一名,鲁能杯第一名等好成绩,连续10年获亚盛杯比赛第一名的好绩,多名队员输送到全国各大足球俱乐部,如赵石、张森、马旋、孙笑园、刘洋、郝博雨、邓雨浓、曾瀛、彭雨肖等现在分别效力于北京国安、天津松江、贵洲人合浙江绿城、山东鲁能等各足球俱乐部,孙笑园、郝博雨分别入选国家少年队。学校也先后获得河北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河北省示范性小学,邯郸市体育工作先进学校,邯郸市阳光体育示范校等荣誉,2011年学校承办了第二十六届新春杯比赛,多次承办邯郸市亚盛杯足球赛。长期以来,我校为推动邯郸市足球运动的开展,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了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

上一篇:青协动员大会策划书下一篇:有你们我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