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东郭先生和狼》有感

2024-06-26

读《东郭先生和狼》有感(共18篇)

篇1:读《东郭先生和狼》有感

《东郭先生和狼》这个故事讲的是:猎人在追一只狼,这时,狼看到了东郭先生,就装作可怜地让东郭先生救它。善良的东郭先生就把书倒出来,让狼钻进来。狼走了,东郭先生把狼放了出来。谁知,狼凶相毕露要吃了东郭先生。在这紧急关头,一位农夫走过来,把狼骗进袋子,一下子把狼打死了。从这个故事中让我懂得了,对凶狠的敌人讲仁慈,只能给自己带来灾祸。善良、仁慈一定要有原则,要看清对象,分清敌友。不要做糊涂的好人。

篇2:读《东郭先生和狼》有感

今天,妈妈给我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东郭先生和狼》。我深深的喜欢上了这个故事,我对故事中东郭先生的善良所感动,对狼非常的痛恨。

这个故事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对待不知悔过的人永远不能心软,否则只会惹来不幸,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要弄清事物的本质,明白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篇3:读《东郭先生和狼》有感

绩效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中, 主要被认为发放职工薪酬的重要依据。后来, 由于其绩效考核导向和企业的战略方向具有重要的线性关系而逐渐发展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工具。各种各样的绩效管理工具在企业管理的历史发展中次第粉墨登场, 发挥着不同的功效。然而, “乱花渐欲迷人眼”, 对于在众多绩效管理工具中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绩效管理工具, 理论界虽然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然而对于企业实务界来讲, 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不过, 当你读完彼得·德鲁克先生的《管理的实践》一书, 也许可以从容不迫地做出理性的选择了。这是因为, 该书涵盖了管理学中常见的问题, 即:如何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等。虽然, 该书内容博大精深, 然而读起来觉得深入浅出, 朴实无华。作者娓娓道来, 论述透彻, 犹如醍醐灌顶, 令人幡然醒悟。为了让读者深入了解本书, 笔者试图从实务中大家关心的绩效管理入手。现结合企业绩效管理中常常令人疑惑的几个方面, 谈下笔者的感受。

一、绩效管理与公司目标的关系

关于这一点, 绩效管理无可争议地应当服务于公司战略。毕竟, 绩效管理只是手段和方式, 通过绩效管理的优化, 引导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既然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实现企业的目标, 那么了解企业的目的变得理所应当了。德鲁克先生认为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而有效的定义:“创造顾客”。他化繁就简, 抛却了各种与企业目的相关的理论探讨, 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以顾客为中心的企业理念。从而为后面阐述企业的两项基本职能, 即“营销和创新”奠定了基础。那么, 企业的目标又是什么呢?同样, 德鲁克先生既没有列举也没有引用, 仍然是基于企业存在的目的给出了企业的目标的含义, 也即:“任何一个其绩效和结果对企业的生存和兴旺有着直接和举足轻重影响的领域, 都需要有目标。”

德鲁克先生认为企业需要设定目标的领域应该涵盖市场地位、创新、生产力、实物和财力资源、获利能力、管理者绩效和培养管理者、员工绩效和工作态度、社会责任等八个方面。在《未来的管理者》一章中, 德鲁克先生还提出了明天的管理者需要达成的七项任务。从该书开篇到最后一章, 德鲁克先生无不在强调企业目标的重要性, 要求管理者随着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制订或调整公司战略, 以防范风险。同时, 利用团队合作和员工的成长促进公司长远的发展。总之, 德鲁克先生认为绩效管理的终极目标在于实现企业的既定目标, 而这种目标, 既是短期的也是长期的。但是, 这种目标是公司层面的, 而非部门或个人层面。绩效管理通过平衡各种目标, 达到企业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然而, 说易行难, 在实际工作中, 常常见到部分公司为了考核绩效在做绩效管理。这些公司花费重金聘请咨询公司设计了一套看起来优美的绩效考核体系, 藉此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然而, 由于公司战略不够清晰或经常调整, 而绩效管理并未及时修正, 导致出现了“买椟还珠”的状况。这就是公司战略和绩效管理体系的匹配问题。

举个例子, 如果一家以电子产品为主导的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战略是实现立足于行业内的前三甲, 那么仅仅依赖营业收入每年的递进增长是远远不够的。作为身处竞争激烈以及科技进步呈现日新月异式变化行业中的企业, 应更为关注研发技术的投入和内部管理流程的优化以及管理团队的培养。只有更为关注企业营业收入增长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该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的进步和发展。

二、各种绩效管理工具怎样结合

德鲁克先生还着重强调各种目标之间的平衡, 并认为管理是否有成效的指标莫过于管理者在平衡各种目标上所显现的绩效。关于企业目标平衡的理论, 显然要早于罗伯特·S.卡普兰教授和戴维·P.诺顿博士提出的平衡计分卡 (Balanced Scorecard, 简称BSC) , 探究起来, 这是不是BSC产生的渊源呢?

企业绩效管理的目的在于通过公司管理层和员工的双向充分有效沟通, 从而实现公司目标。在企业绩效管理的动态过程中, 企业可以借助各种管理工具。在各种战略管理工具中, 企业可以借助于诸如BSC、关键绩效指标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简称KPI) 、和经济增加值 (Economic Value Added, 简称EVA) 、作业成本法 (Activity-Based Costing, 以下简称ABC) 等工具。因为这些工具的出发点都在于通过设定公司战略目标, 采用科学的方式予以层层分解, 最终通过各个层级业务活动的实施, 从而实现公司预定目标。由于各种管理工具自有优缺点以及企业自身特点不同, 因此如何有效运用便成为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 仅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管理工具。

KPI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帕累托原理, 即“二八原理”。故此, KPI指标着重于影响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并将其从上至下层层分解, 从而保证了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相对而言, BSC更加系统地强调公司的绩效考核和公司战略的紧密联系, 从四个密切相关的维度着手来实施企业的战略, 同时, 该方法创造性地提出了战略地图的概念, 以更加清晰地反映出四个维度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而国资委于2010年度开始推广的EVA, 从计算方式上等于税后经营利润再减去资本 (包括债权和股权资本) 的成本。其理论渊源出自于诺贝尔奖经济学家默顿·米勒和弗兰科·莫迪利亚尼1958年至1961年关于公司价值的经济模型的一系列论文。与其他绩效考核指标的不同之处在于:EVA考虑了企业利润来源的所有资金成本, 这是其最明显的特征。

ABC也是近年来引进的管理会计新概念。ABC是一个以作业为中心的管理信息系统, 其核心就是作业, 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动态的追踪和反映, 计量作业和成本对象的成本, 评价作业中心业绩和资源利用情况。它吸纳了传统的成本核算按生产工艺过程来界定费用的方法, 有利于考核各单位的责任成本, 是责任成本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结合, 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在预算决策和控制中的作用, 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在企业实践中, 以上各种考核工具对于如何运用考核结果也大体相同。即主要运用于员工的薪酬发放和调整、员工的考核和晋升、员工个人素质和能力的提高、部门业绩的改善等。但是, 实践中大家倾向性地认为BSC的用途更为广泛。认为BSC作为管理的一个平台, 不但有助于企业绩效的改进, 更能有助于企业战略的实现。基于此, 在企业实践中, 我们可以融合它们的优点而将其综合运用。总体思路可以描述如下:

首先, 运用企业价值链的原理, 通过企业作业活动的分解, 调整企业的作业活动, 增加增值型作业, 删减或合并非增值型的作业;其次, 以BSC指标体系为框架搭建公司绩效考核体系, 在分别制订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学习与成长等四个维度的具体指标时, 参照KPI的思想, 选择对企业战略有重要影响的KPI指标, 并通过上下结合的方式制订一套涵盖公司、部门和个人各层级的考核体系。其中, 对于财务指标, 可以设计为以EVA为主。内部流程改善中可以借鉴ABC的思路, 逐步完善作业活动。如此, 既综合发挥了它们的优势, 又体现了体系完整、工作重点突出, 可以保证公司战略的有效实施。

三、员工个人绩效如何改善提高

在这个追逐个性的年代, 企业员工的价值取向也趋向于多元化。而企业的价值观和文化底蕴则是长期积淀的结果, 非一时可以形成。员工和组织的关系, 犹如拼图中的一个个小块。如果拼图有方, 则会形成赏心悦目的图画;如果组织不当, 只能形成散乱无序的涂鸦。那么, 员工和组织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关系呢?德鲁克先生认为:“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有生产力、最多才多艺、也最丰富的资源。”因此, 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所需贡献的同时, 也要为其充分发挥自我才干提供良好的平台。对于个人而言, 由于经济层面以及个人价值的需求, 也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

基于此, 企业创造一个积极开放、团结协作的学习型氛围非常重要。同时, 企业也应适时宣传企业的公司战略和策略, 让员工及时了解公司的整体发展规划, 让其了解个体在组织中如何才能充分发挥个人才干。另外, 通过积极的反馈机制, 尽量让员工参与管理和制订与自己相关的决策, 也会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引导其制订符合公司发展理念的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反思我们实践中个人绩效不理想的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不能准确定位个人和组织的关系。以BSC体系中的个人平衡计分卡为例, 很多公司在制订公司和部门层面的BSC指标之后, 只是依葫芦画瓢将这些指标分解给个人, 想当然地认为制定了完善的公司、部门和个人完善体系。其实, 正因为忽略了个人的感受、兴趣及其职业发展规划, 导致员工的激情不能充分发挥。另外, 在绩效考核环节, 管理者往往根据完成情况发放员工的绩效, 并没有与员工及时沟通绩效完成与否的深层次原因。这种简单的、一锤定音式的绩效考核因为太容易伤害员工的感情, 从而导致组织的绩效形成恶性循环。

大家知道, 人力资源作为公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没有像有形资产一样被记录在公司财务账簿中。因为人力资源是无形的, 它对组织的贡献在于其潜能的发挥及人力资源间的整合。只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的动力, 组织的绩效才能被有效扩大。

四、企业信息化助力于绩效管理

《论语》中有“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作为企业, 要想及时响应客户的要求, 需要及时了解企业内部的各种信息和可用资源。德鲁克先生在29章谈及未来的管理者需要达成的新任务时提到:“他必须有能力迅速清晰地沟通信息, 懂得激励员工。”而企业信息化则为企业提供了整合各种信息的平台, 这其中也包括绩效管理所需的各类信息。如基本的人力资源状况、绩效的定期完成情况及相关数据之间的勾稽关系等。

在企业实践中, 企业信息化也应以公司战略为导向, 首先制订公司层面的信息化规划, 然后分步实施, 最终达到预定的目标。笔者所经历过的ERP系统上线, 有失败的亦有成功的。总结其教训或经验,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公司的信息化规划要非常明确。其中涉及到绩效管理的部分, 除了能够完成基本的薪酬发放之外, 还应该具有绩效考核指标的适时反馈机制。以便管理者及时了解和调整公司整体的绩效完成状况。否则, 管理者仅凭主观印象拍脑袋, 很容易迷失方向, 从而导致公司绩效的下滑。

五、社会责任是企业的重要职责

德鲁克先生认为, 企业和社会犹如船和大海的关系, 也即企业不能脱离社会性和公共性, 即使私人色彩浓厚的公司也不例外。对于现代社会而言, 企业社会责任, 一般是指企业在其商业运作中对其利害关系人应付的责任, 主要包括经济、法律、伦理和慈善等责任。它主要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据《证券时报》2011年12月1日报道:2010年度, 共有327家沪市上市公司披露了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然已披露的公司占沪市同期上市公司总体数量较低, 但是较2009年度的318家还是增加了9家。另外, 针对上交所要求的社会贡献值的披露, 也仅有92家公司。需要说明的是, 每股社会贡献值是上交所为了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首创的。按照其《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承担工作暨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引〉的通知》的要求, 每股社会贡献值的基本计算公式为:每股社会贡献值= (每股收益+税收+员工工资+借款利息+对外捐赠-环境成本 (扣减排污费后的净额) ) /公司总股本。该计算公司体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人才效益的统一, 真正体现了一个企业作为社会组成单元应尽的职责和义务, 而且由于其实现了量化而更便于比较, 从而可以促进企业加大社会责任的实现。

笔者认为, 今后应加大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力度, 而且应该在非上市公司中予以推广。在我国经济组织的所有权形式中, 民营企业对于促进就业和发展经济及稳定社会发展中起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上市公司的数量毕竟有限, 而且很多上市公司具有国有企业的背景。只有引导广大非上市公司加大社会责任报告, 如可以通过财政、税务、信贷政策等方面的倾斜, 使企业自觉加大社会责任的投入和创造, 我们的社会才会变得更为和谐。

篇4:读《东郭先生和狼》有感

关键词:家风 文化传承 修身齐家

《我们仨》是杨绛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媛的生活回忆录。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以对梦境的描写,隐喻对失去家人的隐忧,作为进入第二部分的引子。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以一个长梦的方式,描写了三人相处的最后一段日子,丈夫和女儿先后生病住院,她一人奔走于两处,照顾他们。最终,她还是失去了他们。第三部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记叙了自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结婚至1997年、1998年女儿钱媛和丈夫钱钟书先后离世,一家人在一起度过的六十多年的时光,风风雨雨,点点滴滴,普通、平常却又爱意充盈。严格、良好的家风润物无声地渗透在一家三口为人、治学、生活的点滴之中,自强好学、忠恕为人的好传统弥足珍贵。

一.平静如水道人生聚散

本书的结构,匠心独运,慧心独具。第一部分“我们俩老了”、第二部分“我们仨失散了”,主要描写了女儿和丈夫因病先后故去前一年多相聚的日子。作者没有将这段锥心泣血的历程以纪实的方式进行描写,而是讲述了一个“万里长梦”,一家人在古驿道上相聚相失的梦境。梦中,她只身一人,白日踽踽在古驿道上,去探望孤舟中的丈夫;夜晚,回到客栈,让自己变成另一个梦,到女儿身边,默默地依偎和抚摸着病中的女儿;白日,再走过古驿道,来到丈夫身边,告诉他关于女儿的一切。“我疑疑惑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秋风刚一吹,柳叶就开始黄落,随着一阵一阵风,落下一批又一批叶子,冬天都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春风还没有吹,柳条上已经发芽,远看着已有绿意;柳树在春风里,就飘荡着嫩绿的长条。然后,蒙蒙飞絮,要飞上一两个月。飞絮还没飞完,柳树都已绿叶成荫。然后又一片片黄落,又变成光秃秃的寒柳。我在古驿道上,一脚一脚,走了一年多。”梦境与现实虚实相交,虽没有直接描写这一年多承受的疲惫、痛苦和煎熬,却在平静如水的叙述中,更让人感受到她面对亲人病、故的孤独、无助,白发人送黑发人、只身永别伴侣的痛彻心扉。

第三部分,着墨最多。以简洁朴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她与丈夫、女儿穿越大半个世纪,相知相守,相聚相离,相扶相失的点滴生活。无论是快乐,还是艰辛,都是美好的回忆。透过文字,仿佛看到初秋的阳光照在他们的发梢,温暖又安宁。1997年早春,女儿去世。1998年岁末,丈夫去世。三人就此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本书的文字朴实干净,一如这一家三人。然而,朴实的语言具有巨大的冲击力,直透人的心底。含蓄节制的文字,弥漫着对丈夫和女儿牵心挂肚的痛惜和不舍。挥之不去的忧伤,读来令人动容,不经意间,泪水就会充盈眼眶。听说女儿在病中依然惦着爹妈,说到妈妈就流眼泪,“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看到女儿病情一天天加重,勉力忍受着病痛和治疗的千般折磨,“我心上又绽出几个血泡,添了几只饱含热泪的眼睛”。女儿去了,“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每跳一跳,就牵着肚肠一起痛”。最终,丈夫也去了。“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唯一的骨肉,一生的伴侣,相继先她而去,其中的悲凉与苦痛,无以体会。书中没有撕心裂肺的诉说,没有悲痛欲绝的呼喊,只是用一种淡淡的、安静的笔触,缓缓地讲述着,如同一条静静的河流,淌过广袤无垠的草地。字字句句,浸润着对丈夫和女儿的回忆和思念。

二.自强好学看家风传承

在江浙一带,钱氏是望族。自吴越王钱谬以来,钱氏家族就有族谱。历朝历代,钱氏家族精英辈出,子孙鼎盛。钱基博、钱穆、钱钟书、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钱正英、钱其琛、钱永健、钱文忠等,皆是钱家的杰出人物。钱氏家族的兴盛不衰,《钱氏家训》起着重要作用。《钱氏家训》涵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四部分,对钱氏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国的思想、行为做了全面的规范和教诲。钱伟长曾说:“我们钱氏家族十分注意家教,有家训的指引,教育有方,故后人得益很大。”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也说过:“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钟书先生一生清贫自守,埋首学问,终成大家,也是家风传承所致。他的父亲钱基博描述其祖父钱福烔“恬退淡荣利”,他评价自己“生平无营求,淡嗜欲而勤于职事”。他告诫钱钟书,立身正大、待人忠恕比名声大地位高更加重要。他要钱钟书多读书,少说话,不虚夸,并为钱钟书取字“默存”。《我们仨》这本书中,钱氏家训对一家三人的的影响无处不在,传承随处可见。

1.勤俭为本,忠厚传家

对于家庭,书中这样描述:“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女儿)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父母慈爱、女儿孝顺、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跃然眼前。书中所附照片,家中除了随处可见的书籍,其他陈设及三人平常穿着服饰都简朴无华。钱钟书和杨绛相互为对方理发,一个用电推子,一个用剪刀,“勤俭为本”的持家理念点滴可见。“忠厚传家”的家训则是不断在艰苦磨难的生活中信守和践行的。

钱钟书对待在“反右”中受伤害的人和迫害他人的人,是非分明,态度鲜明,从未失缺自己的本心。1958年,萧乾、吴兴华被错划为“右派”,都有意回避亲友,以免连累别人,但钱锺书见面主动跟他们打招呼,还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街头与他们驻足交谈,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好像一点也不担心这一幕会成为日后挨整的材料。

1956年,钱瑗到山西武乡城关公社四清。不久,文革开始。山西城关公社学校的一群革命小将到北京串联,找到钱瑗老师,讨论如何揪斗校长。钱瑗给他们讲道理、摆事实,说明校长是好人,不该揪斗。革命小将们对钱老师很信服,就没向校长闹革命。十年之后,这位校长特地到北京,向钱瑗道谢,谢她解救了他这场灾祸。

文革期间,钱钟书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挨批斗,剃阴阳头,但他从不认为自己低人一等。他与杨绛一同上下班,互相照顾,不离不弃,令旁人羡慕。后来,钱钟书和杨绛先后被革命群众“揪出来”,成了“牛鬼蛇神”,女儿阿瑗则属于“革命群众”。她每每回家看望父母,须得走过众目睽睽下的大院。她为母亲缝衣裳,带给父亲爱吃的夹心糖。她告诉父母,开始领工资了,每月除去饭钱,可省下来贴补家用。如此的孝道,跟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2.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钱锺书秉承家门遗风,他的一生,除了读书研究,对名利视若浮尘,淡泊自守。他有洞悉政治本质的远见,更有对家国民族的拳拳之心,对独立人格的坚守自持。

在法国留学期间,得知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已占领家乡,“我们为国为家,都十分焦虑。奖学金还能延期一年,我们都急要回国了”,辗转托人买了船票,于一九三八年八月间,坐三等舱回国。抗战胜利后,一位朋友曾许钱钟书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职位,钱钟书立即辞谢了。因为“那是胡萝卜”。压根儿不吃胡萝卜,就不受大棒驱使。他们不喜高唱爱国调,只在内心默默地深爱着自己的祖国。“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1982年6月间,社科院人事变动。文学院换了所长,钱钟书被聘为文学所顾问,他力辞得免。那天晚上,他特别高兴,说:“无官一身轻,顾问虽小,也是个官。”胡乔木同志要求钱钟书做社科院副院长,当时没有辞掉。一年后,他就向胡乔木同志提出辞职,说是“尸位素餐,于心不安”。至于所有学会、研究会等社会团体聘请他担任的任何职务,他也一概拒绝。改革开放后,海外高校研究所请他讲学,电视台采约,都婉然拒绝。有人不解,名利双收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钱钟书淡淡一笑:“我都姓了一辈子的钱,还会迷信这东西嘛?”有人仰慕钱钟书的才华,想要与他见一面,他笑言:“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个下蛋的鸡呢?”

钱钟书翻译毛选时,有一次指出原文有一个错误。他坚持说“孙猴儿从来未钻入牛魔王腹中。”“孙猴儿是变作小虫,给铁扇公主吞入肚里的;铁扇公主也不能说是庞然大物”。毛主席得把原文修改两句。于是胡乔木同志调了全国不同版本的《西游记》查看。钱钟书没有错。格物致知和坚持真理的治学态度从中可窥见一斑。

3.兴学育才,言传身教

钱钟书和杨绛的独生女儿钱瑗,小名“圆圆”。她的祖父(钱基博)称她是“读书种子”,外公(杨荫杭)则说她“过目不忘”,钱钟书说她:“刚正,像外公;爱教书,像爷爷。”她和父亲钱钟书最亲。《我们仨》里写道,“钱瑗和爸爸最‘哥们,钟书说女儿像她”。杨绛称钱瑗为她“平生惟一杰作”。钱瑗生前是北师大英语系教授、博导,第一个在我国高校开辟英语‘文体学这门新课程。杨绛评价女儿说:“钱瑗和她父母一样,志气不大。她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立志要当教师的尖兵。”“她既然只求当尖兵,可说有志竟成,没有虚度此生。”

钱钟书和杨绛一生治学不倦,无论在多么艰苦的条件之下,无论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之中,始终物我两忘,潜心学问,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书中说,“我们无论在多么艰苦的境地,从不停顿的是读书和工作,因为这也是我们的乐趣”。这种生活态度也深深影响着他们的女儿。在《我们仨》这本书中,钱瑗着墨不多,但孝顺懂事、真诚向善、治学严谨、才情盎然的形象如在眼前。她和父母一样,不慕名利,一心扑在教学和学生身上,每天超负荷地工作。学生的毕业论文,常常改了又改,责令重做。这种百分之二百的工作强度,终至积劳成疾。在病中,钱瑗说:“人生在世,应爱惜光阴。我因住院躺在床上,看着光阴随着滴滴药液流走,就想写点父母如何教我的事:从识字到做人,也算不敢浪费光阴的一点努力。”

1995年,钱钟书先生病重,一家三口共同商定,用全部稿费及版税在清华大学设立奖学金“好读书”,并坚持不用他们个人名字命名。“好读书”奖学金的宗旨在于扶助贫困学生,让那些好读书且能好好读书的寒门子弟,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并期望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永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清华校训,起于自强不息,止于厚德载物,一生努力实践。

三.修身齐家伴道德进步

《我们仨》中的家,是一个平常的家。生活的磨难丝毫不能折损他们对高贵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良好家风的传承。这个家的背后是家人的相互扶持,是好传统的代际传承,纯洁的家风令人向往。

家风是一个家族的精神基因和价值准则,影响着后辈成长。《颜氏家训》、《放翁家训》、《朱伯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以及《傅雷家书》等,从家庭小伦理的层面为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做出了积极贡献,是宝贵的道德文化遗产,具有永恒的借鉴价值。中国许多普通人家,虽然没有成文家训,但也历来重视家庭教育与家族传承,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构成了各自独特的家教文化。

但是,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精神世界的荒芜贫瘠,家庭伦理文化的缺失,是值得深思和警惕的。前几天,媒体报道,在武汉一家幼教机构,一个三岁女孩的父亲,因为另一个两岁的孩子不小心用玩具将他女儿眼角打破了点皮,居然当着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老师、家长的面,打了两岁孩子三个耳光。看到这个消息的震惊,不能言表。我们的社会怎么了?我们的国民怎么了?这种行为已经丧失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具有的基本道德底线和对法律的基本敬畏,是可怕的。且不说这种伤害对两岁孩子造成的心里伤害和心理阴影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平复,他的行为会给自己的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在这种言传身教方式的影响下,他的孩子会朝着什么样的方向生长?这虽然只是一个极端个例,但折射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家庭伦理和德行修养教育的严重缺失。

人民日报曾撰文说一些贫者正由暂时贫困走向长期贫困和跨代贫穷。习近平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贫困治理,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这是针对贫困地区、贫困户、贫困人口提出,旨在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在城市,在发达地区,许多人知识充足、物质富裕、资源丰富,灵魂却是贫穷的,急需进行精神上的“精准扶贫”,补上如何做人的基本课程。我们绝不能让精神贫穷也由暂时贫穷走向跨代贫穷,因为精神上贫穷的民族是没有灵魂的,也是没有前途的。

2004年7月19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浙江日报》上发表短论《成才必须先学做人》。他说,“子不教,父之过。家庭是未成年人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人而无德,行之不远。家长的言行举止在孩子眼中是无形的示范,应注意自身良好的品行修养,使孩子在健康向上、温馨和睦的家庭环境中成长成才”。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也曾说过:“一个没有道德的国家很快就会失去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今天,我们到底应该追求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怎样活得体面而有尊严,怎样传承中华文化,怎样推进文化进步,是迫切需要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习近平在2015年春节团拜会上讲话强调,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推进道德文化建设,既要有高屋建瓴的顶层设计,更要从贴近生活的细微处着手,从日常人伦着手,从家风家教着手,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和易于接受的方式,培养伦理道德感,建设共有的精神家园。

2015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以党内纪律规矩的方式,首次将廉洁齐家列为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的重要内容之一。2015年10月29日,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做到廉以修身、廉以持家,培育良好家风,教育督促亲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走正道。”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抓作风建设要返璞归真、固本培元,在加强党性修养的同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领导干部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总书记的讲话,再一次指出了党员干部的家风建设对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对于共产党员而言,家风也是德行素养、立身创业的精神滋养。党员干部更要树立良好家风,重视家庭教育,培养家人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自立,为廉洁为政为官提供精神支撑,为推进优秀文化建设做出行动表率。

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追求。家风正,则社风正、民风正。美满的家庭、严格的家教、良好的家风,能成就好的个体,更能建成强大的国家。

篇5:关于《东郭先生和狼》有感

今天我读了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能像东郭先生那样,只会死读书,东郭先生好心救了狼,狼反而要吃了他。

遇到像狼一样的坏人,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能相信坏人的花言巧语,也不能像狼一样忘恩负义,对于帮助过自己的人,一定要懂得回报。

篇6:读《狐狸和狼》有感

这个故事的大致内容如下:很久以前,一只狐狸和一只狼住在一个山洞里。狼比狐狸强壮,而且经常打败狐狸。狐狸一直试图报复。

狐狸正在寻找食物,这时他发现了一个葡萄园。它还小心翼翼地在墙上发现了一个洞。洞下面有一个很深的陷阱,上面有一层土壤没有上锁。机会终于来了。当狐狸把狼带到葡萄园的入口处时,想吃葡萄的狼跳了起来,掉进了陷阱。

狼一直恳求狐狸帮他脱离陷阱,但是狐狸不相信狼说的话。

看到狼掉进陷阱,狐狸非常高兴,用尾巴逗狼开心。狼抓住狐狸的尾巴,把狐狸拉进了陷阱。当狼准备吃掉狐狸时,聪明的狐狸想出了另一种方法让狼站直,从狼的头顶跳出来,然后帮助狼出去。狼接受了狐狸的建议。但是狐狸跳出陷阱后,他根本没有救狼,而是独自溜出了葡萄园。

最后,葡萄园主抓住了那只愚蠢的狼。

读完这个有趣的故事后,我爱上了这只聪明的狐狸。我也知道我必须用我的头脑去想办法做每件事。我不想像一只愚蠢的狼一样遇到不好的事情。

狡猾的狐狸和愚蠢的狼在一起,为什么狼不走运?

蓝蓝的话:因为狐狸做每件事都小心翼翼,所以它一直在思考并试图找到一种方法。狼从不动用它们的大脑,也不想对此做任何事情。

母亲的话:狐狸在故事的这些部分非常小心和专注。

蓝蓝的话:狐狸寻找食物,找到了一个葡萄园。它小心翼翼地在墙上发现了一个洞。洞里有一层土壤,洞下有一个陷阱。

母亲的话:你为什么喜欢故事中的`狐狸?

蓝蓝的话:故事中的狼不是用头做事,而是依靠比狐狸更强壮。他经常带狐狸。故事中的狐狸非常聪明,会想办法处理事情。

母亲的话:在故事中,如果你扮演狼的角色,当葡萄园主抓住你时,你会怎么做?

蓝蓝的话:我会请求葡萄园主原谅我。我可以带他参观葡萄园一周。

母亲的话:好吧,有你自己的想法。

蓝蓝的话:当我看到狐狸时,我会教它,谁会让它骗我?

母亲的话:你对狐狸不公平。因为你经常带着狐狸,狐狸会找到报复你的方法。

蓝蓝的话:那我就不指望将来打败狐狸。这对我有好处吗?

妈妈的话:这对你肯定有好处。此外,你可以看到狐狸有多聪明。有了他,你会学到很多东西。

蓝蓝的话:那好吧!我从没想过回去的时候会把它拿回来。我也试着与之相处。

篇7:读《鹿和狼的故事》有感

鹿快乐地生活着,鹿到了十万只,一年之后,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减少,又是疾病流行,两年之后,总数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92年,森林剩下不到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

罗斯福无论如何她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

篇8:读《东郭先生和狼》有感

优秀的思想, 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家园。无论我们走多远, 离开了多久, 家总是要回的, 那是我们的港湾。阅读陈金全先生的《西方法律思想史》, 沿着从古至今的思想历史脉络前行, 总能在后人的思想中看到前人思想的影子, 比如社会契约的思想, 从古希腊时期就可以看到它的雏形。亚斯贝斯说, “人类一直靠轴心期所产生、思考和创造的一切而生存, 每一次新的飞跃都回顾这一时期, 并被他重新点燃。”思想是文化发展基础, 也是文化的积淀, 既是文化起点, 也是文化的归宿。恩格斯也说,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 几乎可以发现以后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优秀的思想就像是黑夜里闪现在天空中的星星, 不仅可以在隐隐约约中指引着人类的航程, 又可以在人类迷失的时候给以正确定位。当人类在前行的航程中辛苦探索的时候, 明星总是在不知疲倦的指引着人类, 当人类在航程中感到孤独和无助的时候, 仰望星空小憩一下, 明星总是在眷顾着人类。优秀的思想源自人类精神智慧的最初圆点, 又是对人类最初精神智慧的彰显和升华, 后来的优秀思想也以人类最初的精神智慧为圆点, 与最初的精神智慧在人类精神顶棚设计上画着同心圆。

优秀的思想, 是对现实世界的眷顾。纵观西方法学派别的流变, 无论法学派别思想内容的变迁, 或者是新的法学派别的诞生, 都以解决现实世界遇到的困惑为初衷。苏格拉底面对雅典道德的堕落和精神的沉沦, 忧心忡忡, 巨人试图在思想上寻找问题的症结之所在, 拯救雅典于水火;实证法学派的兴起, 是因为自然法学派在应对社会问题上的无助;而新自然法学派的兴起, 是因为实证法学派在某种程度上对道德与法关系的漠视, 特别是对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两次浩劫的深刻反省。再看看近代中国的几次社会思想变迁的原因, 无不是那些思想先进的中国人, 为改变积贫积弱的旧中国面貌, 为医治中国落后挨打的顽疾, 开出的一味味精神药方。优秀的思想, 产生于特定历史背景之下, 它既是对现实社会的折射, 又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它既是特定时代的产儿, 更是对特定历史时代现实世界困惑的应对;它既在现实世界中发现问题, 更着眼于解决现实世界的问题。

优秀的思想, 是对理想的坚守。无论谈到西方哲学还是西方法哲学, 苏格拉底似乎是一位无法绕开的人物。他处在雅典城邦民主的转折期, 既亲眼目睹了城邦民主的鼎盛, 也亲眼见证了雅典民主的衰败。有人说苏格拉底是他那个时代的“哲学化身”, 或许也正因为他是那个时代的“哲学化身”, 忧心忡忡的苏格拉底在思想上燃起了无法抑制的拯救城邦民主的执着和坚定, 为了心中坚守的价值, 能逃跑而拒绝逃跑, 用生命阐释对法治的追求。由此我想起了孔子, 他看到春秋时期无法挽回的礼崩乐坏, 奔走于各诸侯国,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坚守恢复礼制的理想。想起“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 明知以慈禧为代表的清王朝反动统治者会对自己下毒手, 他坦然面对, “不有行者, 无以图将来, 不有死者, 无以召后起。”“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 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或许有人菲薄思想家们书生气的幼稚, 或许有人鄙夷他们的顽固和不识时务, 但是他们为芸芸众生追求理想社会的努力和勇气, 是我们无论如何也不能亵渎的。或许他们的疾呼是苍白的, 或许他们的坚守是无谓的, 或许他们的理想是悲壮的, 但是他们对同类的关怀是伟大的。

参考文献

[1]商奕璠.《西方法律思想史》读书笔记[J].法制与社会, 2010 (32) .

[2]谷春德, 邓楚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回顾与改革[J].法学家, 2002 (03) .

篇9:我读叶辛先生

盈溢着文学阅读的诱惑与征服力量。

作为蓝色大讲堂的扩张、延伸与续补,青岛出版集团与李沧区委宣传部以及《商周刊》联手,又在倡导全民阅读的热潮中,适时推出了“青岛悦读·悦心大讲堂”。第一期邀请的主讲嘉宾是著名作家叶辛先生,足以可见讲堂对文化、文学的刻意倾斜。

原本我要去演讲现场聆听的,但9月21日下午还是被绊着腿脚,没法赶到现场。好在《商周刊》会有忠实记录并特刊独家策划报道,我也因此一直焦灼期盼着,直到在报箱里拿到10月12日出版的第21期《商周刊》。

放下手里的创作,潜心反复阅读,感受心灵愉悦,感受情感共鸣,我首先产生的是对叶先生深入浅出,四两拨千斤的心悦诚服。叶先生讲得实在、讲得鲜活,更巧妙地将自己所见所闻嬗变成传递之浓烈感染。

三个小题目“读懂一首歌、读懂一部交响乐、读懂一栋楼”都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都是自己的切身真实感受,在万千目睹耳闻中选精拔粹,的确使人体会到深层阅读的独特心灵愉悦。那种娓娓道来的温馨,那种质朴无华的浸染,既潜藏着创作规律又使人荡气回肠。

我想象当时58中的讲演现场,那段生命与阅读的相随相伴,恐怕是一件对莘莘学子沉迷于信息、浅阅读习惯的文学拯救。返璞归真,将“作文”两头延伸为“创作文章”习文、作文的现身说法,恐怕是这个以快节奏、浅阅读为时代特征的一次难得的授业。有一张58中体育馆座无虚席的陪衬照片为证,那些聚精会神的凝望,那些不舍一字的聆听,那些鸦雀无声的心情激越……似乎都盈溢着文学阅读的诱惑与征服力量。

从三个小题目里,我还读懂了文人的遗闻异趣,与作品创作继而不朽的关系。玛拉沁夫的懵懂之爱与《敖包相会》的歪打正着;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要求天天吃老母鸡为创作营养的率真;郭沫若题写“黄鹤楼”的六易其稿均被弃,最终信封上随性的“黄鹤楼”成为选定的墨宝的趣闻,轻吟浅唱般诉说着作家的机敏与圆润。下面不避重复唠叨之嫌,我还是谈谈对“读懂一首歌”的认知与感受。

《敖包相会》传唱了半个多世纪,还将不断传唱。但是这首电影插曲的诞生,却情节离奇。玛拉沁夫蒙古族知名作家,曾经与叶辛在上世纪末率作家代表团访日。当晚宴请之中,日本作家不但即席演唱了日本民歌《北国之春》,还演唱了中国歌曲《敖包相会》,西装笔挺的团长玛拉沁夫兴奋异常,还不邀自请主动伴舞。回到住处还是兴奋未曾消减,迫不及待地告知叶辛:《敖包相会》是我写的……这种讲述无疑是小说家的讲述,从一开始就神不知鬼不觉埋下了伏笔,吊足了胃口。

而后的讲述更是行云流水,跌宕起伏。原来它的创作起因是一段爱情故事,直至歌词的产生还经历了一波三折。原来玛拉沁夫在任艺术处长的时候,在歌舞团审查节目时,相中了一位女舞蹈演员,他像蒙古汉子般直爽提出约会,然而疏漏致使没有约定具体时间。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他在旷野中干冻了一个晚上,没有获得爱情却感情真挚地用“十五的月亮……”的诗句,道出了自己的委屈心声。而后的歪打正着,是在中篇小说《草原上的人们》被改编成电影之后。导演邀请他写一首插曲,并承诺请最好的作曲家作曲。从来没有写过歌词的玛拉沁夫,苦思冥想终无所得,几经辗转反侧到天明,突然想到失恋时写下的诗句。不料从沉寂中找出来,自己读着还感情充沛也很有味道。抄一抄,押上韵呈送给导演,导演看完兴奋异常,一拳砸在他肩膀上算是首肯。这就是半个世纪人们依然传唱不衰,依然鲜活旺盛《敖包相会》的起始。

简略总结,将“生命与阅读相伴”为题,讲述了从阅读到记忆,从记忆到构思,从构思到创作娴熟成熟的良性循环,我打心眼里佩服这种既灵性又情趣的真情讲述。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但仍然感受到文学魅力的感召。从学习的角度审视,这种讲述方法是值得效仿的。作为一个创作者,应该开始于阅读,尤其是包括阅人的深层阅读,因为那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全程支撑,来不得半点虚无和轻浮。

篇10:读《鹿和狼的故事》有感

合洋小学六(2)班 赖慧 胡玉红

大自然就是一面巨型镜子:你怎么对它,它就会怎么对待你。你对它微微一笑,它也对你微微一笑;你愤怒,它也愤怒。

《鹿和狼的故事》这篇课文就向我们说明了这样的现象。课文主要叙述了二十世纪,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保护鹿,下令捕杀森林里的狼,造成一系列生态灾难。到最后,鹿不仅没有得到很好地保护,而且还在饥饿和疾病中锐减,生态平衡更是受到了破坏。

“如果谁要是说了谎话,大灰狼就会吃掉他哟!”老奶奶正给她的孙子讲故事。孙子说:“狼好讨厌,我长大要把狼消灭!”这个传统的思想和罗斯福的想法一样。在童话故事中,狼总是凶狠的。难道这样的认识是真理吗?事实上,人们对狼的认识只是片面地停留在童话故事中了。从罗斯福总统的灭狼护鹿的行动所带来的后果可以警告世人:狼吃鹿看起来很残忍,但它却是维护自然界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一员。如果要问鹿和狼哪个是坏的,可能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狼。其实这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正如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动物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的,它们都遵循着自然规律,狼吃鹿是天性,鹿吃草是本能。如果其中一员不存在了,那生态的平衡就受到威胁了。

就拿蟾蜍来说吧。蟾蜍,俗称癞蛤蟆。众所周知,它不仅是捕食害虫的田园卫士,更是人类用来治病的良药。因此,几十年前的澳大利亚科学家为了消灭甘蔗田里的害虫,千里迢迢地从外地运来大量的蟾蜍,放进甘蔗田里。那些蟾蜍到最后没有了天敌的威胁便大量繁殖起来。农田里、草丛中到处都是蟾蜍,它们分泌的毒液使得牛羊受到毒害。

篇11:读《鹿和狼的故事》有感优秀

今天我读了鹿和狼的故事,读了这个故事我体会深刻。

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的更多一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去消灭狼,于是很多狼死在猎人的枪口下。经过二十五年的猎捕鹿的很多天敌已经一命呜呼。鹿成了森林里的“宠儿”,它们大量繁殖到了肯树皮的地步,十多万只鹿都要吃东西,植被一天天的减少,接着疾病让鹿从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鹿成了破坏森林的罪魁祸首。

当我读到十多万只鹿在森林里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啃小树,小树吃光了啃大树的树皮,我体会出了鹿当时的生活有多么艰难,我又想起我现在要什么有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真是比鹿好多了。但我读到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物种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从中我知道了,我们要遵照大自然的规律办事,否则,后果是惨重的。

篇12:读《鹿和狼的故事》有感优秀

美丽的动物王国澳大利亚在十九世纪曾经拥有一种凶猛的食肉者:袋狼。袋狼与土著井水不犯河水,可后来人们误以为袋狼是食羊兽。于是地方政府下令捕杀袋狼,可以带着狼皮去政府领赏。半个世纪后,袋狼在澳大利亚成了罕见的动物,政府这时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发布了禁止捕杀袋狼的通告,可为时为晚。二十世纪初,最后一只袋狼在澳洲动物园去世。因为人类,地球上一种生物灭绝了。

不要盲目的认为动物缺乏智慧。假如它们没有头脑又怎么会有群体和王的概念,又怎么知道要如何寻找猎物呢?人也是动物,人的捕猎场五花八门:车行、商场、餐厅……我们从中得到金钱从而养活自己,这与其它动物的生存之道又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世界上有动物法庭的话,我愿意做动物的律师。

篇13:读刘德海先生《凿河篇》有感

一、取中

先生讲优选取“中”, “中”为基础:“故以不快不慢, 不强不弱, 不松不紧, 不刚不柔为基本状态, 由‘中’而发, 伸向两极。”

何为“中”?宋代儒学大师朱熹在给《中庸》做注时说:“中庸者, 不偏不倚, 无过不及, 看似平常之理, 实则精妙至极。”我认为, “中”讲究的是“度”。力求做到恰如其分、恰到好处, 综合整体来考虑, 力求达到理想的效果。

我们在音乐表演时离不开情感, 情感服务于音乐。在音乐创作中, 表演者要投入自己的情感来表现音乐作品, 这种情感的表现是建立在对作品形式和作品中情感内涵把握的基础上。表演中无论是“激情派” (对音乐作品时代背景, 作曲家自身感受过于重视) , 还是“形式派” (重视乐谱中的形式) , 准确及恰当地表现是十分必要的, 用什么样的情感去表现什么样的理念, 过火或过于消极的情绪对表现作品都是不利的。这两者的个性之间永远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 假如演奏者自我独占上风, 会被看作没有遵照作曲家的风格或是过分偏执;如果演奏者本人的意图太少, 演奏又会显得平淡无奇, 缺乏个性。

“孰将真正达到艺术表演的‘自由王国’, 取‘中’者也。”“中”相对而言, 因人而异。情感的表现不能形成定式, 可由作品的风格, 形成独特的音乐语言形式、体裁, 表演既要淋漓尽致, 又不可随心所欲。

二、佳境

先生讲:“中年得志, 也易患‘好为人师’‘吃老本’等恶习, 若不及时痛改之, 任其发展, 逐渐固执而僵化, 而心死, 哀莫大焉。”

读后, 我深感先生言之有理。我虽未至中年得志, 但“好为人师”, “吃老本”的恶习已有抬头之势。为教师一职已有十载, 略有心得, 虽未目空一切, 但也固步自封。每每想要有所建树, 实感力不从心, 日复一日, 意志消磨。但心中总有求知之欲望, 在做好诸多家庭身份的同时, 愿为一德才兼备之教师, 自知欲施于人, 己必有之。故在而立之年重当学生, 选学新课, 更新知识。学习乃“苦中作乐”, 初时, 感疲惫不堪, 然渐入佳境, 总有淋漓酣畅之感。

今多听、多学、多思, 拜“道相似, 年相若”为师, 进而会听、会学、会思, 力求善用中年略见成熟的思想, 探求新学问, 丰富老学问, “转益多师”, 融会贯通, 便可自己受益, 学生受益。

最近, 经常有打通“任”“督”二脉之酣畅感, 先生所讲“除吾之外皆为吾师”之学习佳境, 乃我追求之方向, 吾愿为此“佳境”而“上下求索”。

三、授技

先生讲:“培养听觉为本, 并把握。”听 (听觉) ——视 (视觉) ——思—— (思维) 三者关系为授技之要点。初期授技, 重在培

以音乐感受体验为主, 尽量不要生搬硬套大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借助音乐作品进行聆听、联想、想象、模仿、分析、比较等手段激发学生自觉地学习、感受、鉴赏音乐美, 促其形成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与求知欲望。教师在教学当中准确地示范,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对加强技术训练也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做到因材施教, 了解学生, 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条件、缺限等, 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学生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感觉丢失”这样的情况, 作为教师, 我们首先要调整心态, 不可盲目责备学生, 而是帮助学生调整状态与方法, 帮助他们度过这个技术上的徘徊期。

教师要给学生以信赖感, 一从人格, 二从技艺。当学生遇到问题时, 教师要从人格上影响他, 从技艺上帮助他。让他们认识到, 学习贵在坚持, 不能遇到难题就退缩, 求学的路上从来都不会一帆风顺, 能够在一次次摔倒中站起来, 才会走得更远。

四、善短

先生在此章节讲到:“学曲贪长嫌短, 功夫不到, 以长示高, 乃学生的通病。”先生所讲, 我深有感受, 自己为学生时, 对小作品就不太感兴趣。小作品, 一无技巧可炫, 二无强大的张力, 觉得演唱起来不够过瘾, 不能够显示自己在演唱上的水平, 那时会想不通教师为什么总是让我演唱一些自己认为“很容易”的作品。

如今, 学艺已有二十载, 为人师已有十载, 我渐渐明白, 作品之大小, 并不为水平之高低的标准。若盲目求大, 基础没有打牢固, 毛病形成后根深蒂固, 反而得不偿失。随着技术、技巧的成熟, 艺术修养的深厚, 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更为准确, 短小精悍的作品反而会成为众多艺术家和音乐会的宠儿, 成为整场的亮点。正如先生所说:“若演奏一首仅有数十音节的乐曲, 能达到形象逼真、精美感人, 实属不易。尤其技法单一、平铺直叙、平淡无奇之类小曲, 欲达浅中见深之境界, 非凭乐手技法之娴熟、修养之宏深不可。”“善短”, 乃艺术成熟标志之一种。

五、清混

在这一章节中, 先生讲到:“先人是在对‘明晰’进行一个层次又一个层次的冲破进程中才获得真正的‘模糊’感。”

人从识字“糊涂”始, 追求知识是人类的本性。人类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发现, 在发现中探索, 真理总是奔跑在我们的前面, 在不断地追寻中, 世界在不断进步。

在学习中, 我们掌握的技术技巧、审美理念, 都不是最终的, 需要在不断的进步中总结、改进, 再探索。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我们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只是在一定时期, 处在一个相对准确和稳定的阶段。这些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理念的更新、审美情趣的改变而改变。我们是站在先人的肩膀上前行的, 也必然会撑起一些人站在我们的肩膀上。

正如先生所言:“我们生活在这个无法脱离的世界里, 以‘明晰’与‘模糊’两者之间穿梭流变的思维方式, 无穷是世界的本源。”

篇14:读《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爱自己的亲人,委婉地说“我”读书“囫囵吞枣”,善意地提示、赠书,非常细小的事情流露出对晚辈的关心;先生自己病重,仍不忘关心身边的佣人;在寒风中,黄包车夫扎坏了脚,先生不但帮助包扎还送钱,这是关心遇到困难的陌生人。

鲁迅先生不单单是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身边的人,更是爱着那个时代所有受压迫的人。将文中的“碰壁”与“自己病得那么厉害,还三更半夜地写文章”联系起来,我明白了,先生是在用笔,用文章,跟那个压迫人的社会作斗争,是在为所有受压迫的人呐喊!这是大爱呀!

读了这篇课文,我非常感动。

我想到了我自己。对照鲁迅先生,我检讨自己:今年十二岁了,我爱自己的父母吗?爱我的亲人吗?爱我的同学和老师吗?爱那些为我们的生活辛劳服务着的人吗?

结果,自然是有得有失。我想:以前怎么做的,这不要紧,要紧的是我今后该如何做。我奋斗的目的是什么?心中装着爱,用自己的双手去播撒爱,让自己成为爱的传播使者,应该是我的追求目标。

这是我读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感受。

这篇读后感,是按照“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所体会出来的“文章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思想观点”、“联系自己的实际来思考自己发生的变化“来写的。

小作者对“主要内容”的叙述,注意了抓住特征。这些特征抓住以后,很自然地“推想”出了作者所要表达的“鲁迅先生爱着那个时代所有受压迫的人”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础上,围绕“大爱”与鲁迅先生作对比,重点谈了“给自己今后的启示”和“自己的目标”。

篇15:读《鹿和狼的故事》有感优秀

“我们要维护生态平衡!”这句话大家一看肯定会说:“维护生态平衡有什么不能做到的,不就是不乱砍树、不随便捕捉小动物吗?”可是,你们错了!维护生态平衡绝不仅仅这么简单,有时一个自认为善意的举动却可能带来不可弥补的后果。《鹿和狼的故事》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请大家快读一读吧!

20世纪初,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繁殖的更多,就叫猎人去捕捉那个森林里狼。然而,由此而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放肆地大量繁育,很快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又过了不久,灾难降临了。先是由于鹿的数量太多很快造成了食物严重不足,许多鹿由于饥饿而大量死亡,接着有时由于生态失衡造成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到最后凯巴伯森林只剩下八千只鹿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虽然朗视猎杀鹿的凶手,可是,如果没有了狼,鹿死亡的现象却会越来越多。因为狼虽然吃了一些鹿但却使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老弱病残的鹿,活下来的鹿大都是各方面优良的鹿种。这样实际上是有利于鹿的生存。使森林中保持着生态平衡。通过这个故事是我对生态平衡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也告诉我们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让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保护生态平衡吧!

篇16:读《东郭先生和狼》有感

——读《重返狼群》有感

黄少兰

看李微漪的《重返狼群》是在去贵州夏令营的动车上,我们班的“小书虫”邹萃洁递给我一本书,我随手翻看了几页,便被深深吸引住了。接下来的十多个白天黑夜,我发扬了90年代看琼瑶小说的那股“痴狂”,看完了这本厚厚的书。说实话,读完之后,内心五味杂陈,久久难以平静,一种久违不曾有过的感动伴随着一种震撼灵魂的东西在内心升腾,人和狼的真情演绎让我顶礼膜拜。格林最后离开它日夜相伴的“狼妈”重返狼族时频频回头,难舍难分的情景,是那样让人柔肠寸断,潸然泪下。回想起来,嗓子梗梗的,鼻子酸酸的,眼眶润润的!那是一种怎样厚重的情感,才能让人与狼之间有着如此撼人肺腑的依恋啊。在阅读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共同历经无数次九死一生的艰难,一路相伴,不离不弃,相依为命,直到最后的离别。

还记得在大雪封山,粮尽弹绝,面临生死威胁的时候,格林日夜狩猎,保护着自己的人类狼妈妈。狼是一种何等护食的动物,可它为了照顾人类狼妈,却忍着饥饿,将它猎取到仅有的肉食和它的人类亲人分享。这种信任与爱,是狼妈用无私的爱和巨大的牺牲换来的,“人类狼妈”与格林的这种厚重的母子深情,让我深深地懂得:爱能改变一切!

狼,在人们的印象中是凶恶而又残忍的,是一种恩将仇报的冷血动物。可看了《重返狼群》之后,狼在我的印象中彻底改变了,狼是有感情的,狼是懂感情的。当李微漪因为肺水肿必须离开草原回成都治疗时,他与亦风两人将格林暂时托付给当地可靠的牧民,两人离开时,依依不舍的格林,跟着车、拼命奔跑。当因大雪封山缺乏食物,他们偷拿格林藏在雪下面的野兔,并将两块压缩饼干埋在原地作为交换,而食肉动物的格林发现食物被拿走了,犹豫片刻,将压缩饼干吃了。

亦风对李微漪说:“格林再藏食物,一定会背着我们,换个地方藏起来。”但让两人大为惊讶的是,格林再次在雪原上猎到野兔,依然藏在原地。

泪眼中,我想到一个真实事件:一群人因事故被搁浅在荒岛,人性中的残忍彻底被激活,人吃人拉开序幕……而格林却懂得抚养它长大的狼妈妈也会饥饿,也需要食物才能活下去。

李微漪在冰面上崴伤了脚,无法行走,格林围着狼妈妈转几圈才离开,却从山背面牵了草原牧童的一匹马,整整走了40分钟,终于将马缰绳递到李微漪的手中;格林知道狼妈妈受伤,从背后用两只前爪帮她助力站起!

看到这里,我眼泪情不自禁悄悄地流淌下来。

作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她知道会遇到怎样的狼,但却不知道会遇到怎样的人!在荒无人烟的草原上,在冰天雪地的狼山上,当饥饿和生存环境威胁到生命时,他们希望可以遇到人,但也最怕遇到人。因为他们怕遇到凶残无情的人类猎手。

当今社会,人们丰衣足食,无忧无虑。可随着社会的进步,信仰却消失殆尽了,什么都不信,什么都不敬,唯对金钱和权利顶礼膜拜。铜臭味让他们丧失了人性。那些人前君子,人后小人,人前冠冕堂皇,人后勾心斗角的人,玩弄一些让人不齿的潜规则,自欺欺人,让我觉得人类才是世界上最可怕的种族。

格林和人类狼妈之所以这般深情厚意,是李微漪的真情付出让它感动。

篇17:读《先生》有感

《约克先生》系列讲的是一只肥肥的.、傻傻的猪约克先生,但在大家眼中的愚蠢的、脏脏的小猪约克先生却能公正的裁决鹅夫妇和鸡夫妇的纷争,它能保护奶羊咩咩和老马皮尼,还能救下麻雀渣渣,给它一个容身之所,还能挺身而出,和灰狼搏斗,实在是一只伟大的,善良而又不平凡的猪。

虽然只是一群小动物,但在朱奎爷爷的童话里,它们都是活生生的,你会为鹅夫妇的骄傲自大而感觉气愤,也会因为约克先生的善良而感觉亲切,还会跟着可爱的小动物们哈哈大笑。

篇18:读张振涛先生《论恩主》有感

在读该文章时,依据笔者的观点,有必要了解一下什么是乐户、血缘宗法制。

关于乐户,笔者结合项阳先生的《山西乐户研究》一书和黎国韬先生的《先秦至两宋的乐官制度研究》一书认为其起源于北朝,身份低微,是乐官制度的最下层,到隋唐时期进入全盛阶段,清代解体。山西是近古乐户最集中地地方。它的出现和统治阶级注重声色娱乐、军旅之中需要音乐人才鼓舞士气、佛教传入中国“僧尼不得动乐”有很大的关系。

关于血缘宗法制,周公摄政之期,正式确立了周王朝的嫡长子继承制,这些制度的最大特点就是以宗法血缘为纽带,把家族和国家融合在一起。在齐琨的博士论文《乡礼与俗乐》中也触笔可见这种宗法血缘制的影响,那就是崇尚血缘关系为纽带。周吉先生也将各民族音乐的形成概括为“人缘、地缘、血缘”的关系。宗法制度既影响了社会,也影响了音乐文化。在张振涛先生的论文中,“艺传子,不传女”,除了经济的原因,依据笔者看法更多是血缘造就的原因。

文章的正文的第一部分从社会制度、经济制度的变化,论述了从宫廷的礼乐制度到私家的礼乐制度再到宫廷之中的礼乐制度的变化,简而言之,从周代宫廷中的大规模的钟磐乐舞到唐代宫廷中的大规模的歌舞伎乐,中间走过了一个由皇室宫廷到庄园宅邸,由越出宫墙到返回宫禁,山大规模到小规模再到大规模的回旋过程。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大庄园大土地所有制经过在那些大庄园中对歌舞伎乐小规模的演习、酝酿,两汉至魏晋南北朝的相和歌、清商大曲,在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音乐形式之后,终于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演变为隋唐宫廷中的歌舞大曲。

正文的第一部分的论述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统治阶级有着密切的关系,统治阶级的喜好往往决定着音乐的主流方向。当然,音乐的发展也和一定的生产力有关,当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不能满足经济的要求时,音乐往往会选择迂回的方式发展,当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满足经济的要求时,音乐的发展也就欣欣向荣。

文章第二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从血缘宗法制的的角度论述了艺人与恩主的依附关系,乐户们为了维持自己和家族的利益,长期享受恩主的经济供给,通常要严格地控制技艺的传播,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饭碗成为铁饭碗,这样的心理条件下的乐户不仅在音乐上技术炉火纯青,在保存音乐的技术上也只以口传心授的方式教授音乐。所以学习中国乐谱时,从乐谱上习得的音乐往往局限性很强,需要现场的教学。例如中国工尺谱的韵唱,谱子简单而声繁杂,往往需要了解该文化背景的人通过唱和奏,才能填充工尺谱背后的音符。到了清代,乐户由于可以兼做农户,能够自食其力,命运要比大庄园土地制度下的,大庄园主在壁坞中对其荫庇的附属人残酷的剥削,而使他们等同奴隶要好很多,那时的乐户对恩主的依附性最强,生活也最为无保障,其生命本身无法保障而只能听凭庇护者生杀予夺。他们得宠,则身家具荣,一旦失宠,则身家难保,例如历史上的李延年、万宝常,都是这种制度下不幸人物的代表。

从经济上来说,隋唐经济发达,对外开放,音乐也具有开放的风气,而宋代,由于进入了商品经济,乐户们的地位提高,国家劳役制的削弱和雇佣制度的建立,使手工匠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明显提高,也使技艺可以在市场上获得价值,可以作为商品交易形式出售,显示了依附关系的淡化。“从农奴制人身依附关系发展的长过程看,两汉时期只是共萌芽和产生的阶段,魏晋南北朝才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到了隋唐,才达到其典型形态的法典化,宋以后就逐步地走向衰落了。”

总体来说,“土地所有制的逐渐分解分化过程,也是人身依附关系的逐渐松解松动过程。比之魏晋隋唐均田制下的农奴依附性来,宋代自耕农的人身自由就灵活的多了。以技艺为生的艺人也是如此。”

当然,张振涛先生的论文中也有纰漏之出,就在于先生没有区分汉魏时期家与乐户的区别,由于这两者的概念十分接近,以至张振涛先生《论恩主一一关于中古伎乐发展阶段乐户与庇护者依附关系的初步探讨》一文径以“乐户”称汉魏晋闻的伎乐人,而汉代乐舞世家,就功能、名称、身分等方面而言,都当是北朝乐户的前身。作者列举了文献中的实例,来证明张先生论文的纰漏之处,十分具有说服力。黎先生在指出这些概念的误用的同时,也肯定了张振涛先生论文的可贵之处,这也给笔者一定的启发,对于乐户和其恩主的理解还是要从总体的文化格局入手,既要了解大的文化格局,也要了解小的该念的区分,例如乐户与家的区分,乐户与乐伎的区分。同时也要培养一定历史感,音乐文化的认知不仅仅是停留在对音乐的认识上,也停留在对精准历史的认识上。

参考文献

[1]车文明.元代“礼乐户”考[J].文学遗产,2005.

上一篇:艺术魅力下一篇:环卫安全生产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