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

2024-07-18

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精选5篇)

篇1: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宿新市徐公店

【南宋】杨万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增广贤文》

(七)第61则

凡事要好,须问三老。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第62则

家中不和邻里欺,邻里不和说是非。

第63则

年年防饥,夜夜防盗。

第64则

好学者如禾如稻,不好学者如蒿如草。

第65则

因风吹火,用力不多。不因渔父引,怎得见波涛。

第66则

世间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入山不怕伤人虎,只怕人情两面刀。

第67则

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受恶人磨。

第68则

会使不在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

第69则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第70则

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

第71则

为善最乐,为恶难逃。

第二单元

如梦令

【北宋】曹组

门外绿阴千顷。两两黄鹂相应。

睡起不胜情,行到碧梧金井。

人静,人静。风动一庭花影。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南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增广贤文》

(八)第72则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不信但看檐前水,点点滴滴旧窝池。

第73则

隐恶扬善,执其两端。

第74则

妻贤夫祸少,子孝父心宽。

第75则

人生知足何时足,到老偷闲且自闲。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通长安。

第76则

既坠釜甑,反顾何益? 已覆之水,收之实难。

第77则

见者易,学者难。莫将容易得,便作等闲看。

第78则

用心计较般般错,退步思量事事宽。

第79则

道路各别,养家一般。从俭入奢易,从奢入俭难。

第80则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莫与弹。

第81则

点石化为金,人心犹未足。

第82则

莫把真心空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

第三单元 绝句四首(其三)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衢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到京师

【元】杨载

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柳梢听得黄鹂语,此是春来第一声。

《增广贤文》

(九)第83则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世上最难得者兄弟。

第84则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第85则

河狭水激,人急计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

第86则

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

第87则

无钱方断酒,临老始看经。

第88则

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第89则

堂上二老是**,何用灵山朝世尊。

第90则

但存方寸土,留与子孙耕。

第91则

众星朗朗,不如孤月独明。兄弟相害,不如友生。

第92则

合理可作,小利莫争。

第93则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第四单元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咸阳值雨

【唐】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晚云将入岳阳天。

饮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增广贤文》

(十)第94则

得忍且忍,得耐且耐; 不忍不耐,小事成大。

第95则

相论逞英豪,家计渐渐消。

第96则

人老心不老,人穷志不穷。

第97则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第98则

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贫难改旧家风。

座上客常满,杯中酒不空。

第99则

屋漏更遭连夜雨,行船又遇打头风。

第100则

笋因落箨方成竹,鱼为奔波始化龙。记得少年骑竹马,转眼又是白头翁。

第101则

天上众星皆拱北,世间无水不朝东。

第102则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第五单元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南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南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五)

【南宋】范成大

采菱辛苦废犁锄,血指流丹鬼质枯。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

《增广贤文》

(十一)第103则

爽口食多偏作病,快心事过恐生殃。

第104则

画水无风空作浪,绣花虽好不闻香。

第105则

贪他一斗米,失却半年粮; 争他一脚豚,反失一肘羊。

第106则

龙归晚洞云犹湿,麝过春山草木香。平生只会说人短,何不回头把己量。

第107则

见善如不及,见恶如探汤。

第108则

自家心里急,他人不知忙。贫无达士将金赠,病有高人说药方。

第109则

触来莫与竞,事过心清凉。秋至满山多秀色,春来无处不花香。

第110则

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第111则

清清之水为土所防,济济之士为酒所伤。

第112则

蒿草之下或有兰香; 茅茨之屋或有侯王。无限朱门生饿殍,几多白屋出公卿。

第113则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第六单元

冬夜读书示子聿(其三)

【南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书

【南宋】陆九渊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增广贤文》

(十二)第114则

世事明如镜,前程暗似漆。

第115则

人生一世,如驹过隙。

第116则

良田万顷,日食一升; 大厦千间,夜眠八尺。

第117则

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第118则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第119则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 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第120则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第121则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第122则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第123则

利刀割体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第124则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篇2: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

国学经典诵读

(三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采莲

一.诵读内容:

1、《江南》

2、《采莲曲》

3、《采莲词》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江南》

2、《采莲曲》

3、《采莲词》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 采莲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一)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5则。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前5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第二单元 清溪

一.诵读内容:

1、《栾家濑》

2、《桃花溪》

3、《兰溪棹歌》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栾家濑》

2、《桃花溪》

3、《兰溪棹歌》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清溪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二)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6-10则。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6-10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劳者

一.诵读内容:

1、《江上渔者》

2、《陶者》

3、《蚕妇》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江上渔者》

2、《陶者》

3、《蚕妇》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劳者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三)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11-15则。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11-15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边塞

一.诵读内容:

1、《塞下曲(其三)》

2、《哥舒歌》

3、《塞下曲》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塞下曲(其三)》

2、《哥舒歌》

3、《塞下曲》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边塞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四)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16-20则。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16-20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气概

一.诵读内容:

1、《凉州词》

2、《剑客》

3、《乌江》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凉州词》

2、《剑客》

3、《乌江》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 气概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五)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21-25则。2.了解这5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21-25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沧桑

一.诵读内容:

1、《八阵图》

2、《行宫》

3、《河满子》 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这三首古诗 2.了解这三首古诗意思及出处。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

1、《八阵图》

2、《行宫》

3、《河满子》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第六单元 沧桑

一.诵读内容:《千字文》

(六)二.教学目标

1.熟读会背《千字文》26-29则。2.了解这4则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背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背诵、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熟读会背。四.教学难点:理解与背诵。五.指导过程: 1.谈话激趣(略)

1.明确诵读内容:《千字文》26-29则。

2.提出诵读的要求:(1)读正确,读通顺,有感情。

(2)读、想、交流古诗意思及用处。

3.检查效果及指导:

(1)指名读并评议:正确、通顺、有感情。

(2)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3)朗读示范。(4)学生自由读。(5)抽查理解及用处。(5)背诵:

六、教学反思:

杨山小学

2017-2018 学年

篇3: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

作者:冶萍

学校:民和县川口镇山城小学

班级:六年级 指导教师:尹雪婧

古诗词记载了中国五千年以来的悲与苦,蕴涵了五千年来中国人民的喜与乐,蕴含了中华五千年来宝贵的文化。

本书采用新颖的文字与精美的图画相结合的方式,读者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文字,还能够欣赏到栩栩如生的手绘图,以图解文,图文并茂,辅之以朗诵艺术家配乐朗诵,音,画,文三位一体,生动形象,带给读者丰富的人生感受和审美体验。

本书分为七个单元:投桃报李,高山流水,杨柳依依,东望故园,心怀天下,抚今追昔,冰清玉洁。每一首诗就像一杯茶,难受时品其味为苦,愉快时品其味为甜。假如你想喝上一杯好茶,就得尽情尽心,细细品尝。

古人云:“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读得越多,便越能体会到读书的乐趣:我们沐浴着父母的恩泽而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感恩的一生,当然友情是人世间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之情自古以来就成为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故乡是海外游子永远的牵挂;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回望昔日那厚重的历史,不禁使人感怀,冰清玉洁之中流淌着一股浩然之气,蕴含着一种高尚的节操。

读着诗里的内容,我的心情随着诗人的忧而忧,随着诗人的乐而乐。

唐代诗人李白年轻时有伟大的政治抱负,但因不愿迎合权贵,始终不得志,于是浪迹天涯,纵酒赋诗,以寄托自己的满腔情怀。他的诗歌感情炽烈,想象丰富,比喻生动,手法夸张,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读诗是人类特有的艺术活动。读古代诗词,可以与同时代的人做精神上的沟通;可以传承古圣贤的精神文化;可以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

篇4:中华诵 国学经典诵读教案 (六年级下册)

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经典诵读比赛,场面可热闹了!

随着老师的号召下,我们来到了操场,只见人山人海,我们按老师的安排坐在指定的区域,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比赛开始了,第一个上场的是五(1)班,五(1)班的同学个个生龙活虎、神采奕奕,他们背诵的是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叫、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他们背诵的非常有感情,不停地微笑,仿佛是正在唱歌的仙女,不一会儿,他们便背诵完了。随着一阵掌声之后,三(1)班上场了,随着一阵阵美妙的旋律,他们开始背诵三字经了,在背诵的时候,他们边跳、边流利地背着,还有许多优美的动作、动人的情节。大约过了十分钟以后,他们便胜利归来。在掌声的“拥抱”下,五(2)班上场了,他们开始背诵了,背得抑扬顿挫,表情非常丰富,时间在飞逝,不一会儿,他们背诵完了。下一个出场的是我们四(1)班,我们背诵得那是相当的好!我们满面微笑,紧张就抛在脑后去了,我们背诵完了以后,掌声簇拥着我们„„各个班级都背诵完了,校领导宣布我们班得了二等奖,我们心里像吃了蜜一样甜。

篇5:三年级下册国学经典诵读

第一单元:走进大自然

1、彼黍(shǔ)离离,彼稷(jì)之苗。行迈靡靡(mí),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

2、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gū)濊(huî)濊,鳣(zhān)鲔(wěi)发发。葭(jiā)菼(tǎn)揭揭,庶姜孽(niâ)孽,庶(shù)士有朅(qiâ)。

——(《诗经》)

3、春日迟迟,卉木萋萋。仓庚(gēng)喈喈(jiē),采蘩(fán)祁祁。((《诗经》))

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tuān),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shāng)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兰亭集序》)。

第二单元:观察与发现

1、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以好察迩(ěr)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为舜乎!”(《中庸》)

2、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rïng)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

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4、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道德经》)

5、离,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柔丽乎中正,故亨,是以畜牝(pìn)牛吉也。(《易传·彖(tuàn)传上·离》)

第三单元:让世界充满爱

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xī),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nú)。(《中庸》)

3、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道德经》)

4、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

5、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墨子》)

第四单元: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

1、硕鼠硕鼠,无食我黍(shǔ)。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汝,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yuán)得我所。(《诗经》)

2、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之子于征,劬(qú)劳于野。爰(yuán)及矜(jīn)人,哀此鳏(guān)寡。鸿雁于飞,集于中泽。之子于垣(yuán),百堵皆作。虽则劬劳,其究安宅?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先秦佚名)

3、呦(yōu)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诗经》)

4、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水经注·江水》)

第五单元:神奇的科技世界

1、骨曰切(qiē),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zhuï)磨,乃成宝器。人之学问知能成就,犹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论衡·量知篇》)

2、斋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kuài)不厌细。(《论语·乡党》)

3、信不足,有不信。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衿者,不长。(《道德经》)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第六单元:世界遗产

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

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诗经》)

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论语》)

4、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登泰山记》)

5、蜀国多仙山,峨眉邈(miǎo)难匹。周流试登览,绝怪安可悉?青冥倚天开,彩错疑画出。(《登峨嵋山》)

第七单元:人间真情

1、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

2、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论语》)

3、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论语》)

4、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

5、孟子曰:“食而弗爱,豕(shǐ)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孟子》)

第八单元:神话传说

1、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quâ),断鳌(áo)之足以立四极。(《列子·汤问》)

2、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山海经》)

上一篇: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学习总结下一篇:第二届历史文化节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