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2024-07-15

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通用8篇)

篇1: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孔子世家》云:“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孔子的一生,就这样注定要以恢复周礼,以礼经济天下为己任了。为了实现此道,孔子周游列国,花了十四年,正与后世玄奘取经所费时日相仿,真是“路漫漫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然而孔子之道终不为天下容,最终只好回到鲁国,研《诗》,读《易》,著《春秋》。

我读《孔子世家》尤感佩于孔子在颠沛流离之中,受蒲人之阻、匡人之拘、陈蔡之厄,却能弦歌不断,安之若素。非有对道之坚守,对命之不疑,焉能如此!

姑举一例。孔子遇陈蔡之厄,以同一问先后令子路、子贡、颜回作答:“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子贡答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贬焉?”孔子严厉地批评了子贡:“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不远矣!”子贡是说,老师的道太大了,所以不能被天下所容,为什么不把这道变小一点,而让天下能够接受呢?孔子说,一个好农夫能做到的只有好好耕种,却不能保证有个好收成,一个好工匠技艺高超,也不能保证做出来的东西都令人满意,君子该做的就是修道,而不是去在意这道能否被天下接纳,子贡你不修道,而是谋求道被接纳,你的志向太不远大了!

孔子的话中包含了一个令人为之肃然的道理:道不可弃,不可降;道能不能被容,不是我们该考虑的,因为那是天命。而芸芸众生,乐道的却是另外一句话:改变不了环境,就要适应环境。殊不知,有多少曾经壮志凌云之人,就是因为这句颇有苦口婆心意味而其实邪恶无比的句子,最后变得低头,弯腰,匍匐在地面上,最后,干脆萎缩到地面之下了!

古往今来的圣贤,无一不是道的坚守者,甚至殉道者。《史记》中《列传》的第一篇,就是不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的殉道者伯夷叔齐兄弟俩。往汨罗江里纵身一跃的,是“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的三闾大夫。濮水边上持竿不顾,拒绝楚王以国事相累的,是自由独立之道的坚守者庄周。例子多得很,往前,还有对尧以天下相托毫无兴趣的许由,往后,至少到民国,例子多得不是这篇小文装得下的。我是东坡的铁粉,就说说东坡吧。

对于前面孔子的那个问题,颜回说,天下不容,才显现出君子的品格。孔子非常高兴,开玩笑说:“回啊,如果你有很多钱的话,我来给你做管家吧。”所以判断一个人的品格,看他是君子还是小人,关键还是看他困厄之时是如何说的,怎么做的。时穷节乃现嘛。

东坡的的倒霉,从乌台诗案开始,到海南岛上遇徽宗之赦,他自己用“黄州惠州儋州”来概括。在黄州,给秦观的信中说,说好听点是节俭,其实不过是悭罢了,每个月的俸禄平均分成三十份,小袋子装好,挂在房梁上,每日限用一袋,如有剩余,别置之竹筒中,朋友来访,以尽当日一袋和竹筒中所有为限。试想,苏东坡,大文豪,大名士,大书法家,文与可墨竹画法的继承与发扬者,他会穷吗?会的。因为他不卖!哪怕不亲自出面卖,也不屑于卖。大不了我少用一点,做人的`品格,绝对不能降低。不卖,当然也就不会买。只需按照芸芸众生的思维,用一点买卖之道,东坡的仕途自然风生水起,平步青云。然而,君子不齿。在道德上、节操上,君子无一不是有洁癖之人。

至惠州贬所,必经大庾岭,岭道崎岖坎坷,道旁不时有白骨入目。东坡将这些白骨收拾在一处,安葬好,写了祝文,祈求亡魂安息。在惠州,从一个道士口中得知,广州城内百姓大多只能饮咸苦水,喝不到淡水,只有官员和富人才能喝到刘王山的井水,东坡当即给好友广州官员写信,教之以大竹竿从刘王山引井水到广州城,让百姓喝上井水,甚至连竹竿检修和更换,都叮咛得仔仔细细。最爱的侍妾朝云病逝之后,朝廷敕令又到,儋州。将赴儋州,听说儋州染瘴致病的百姓不少,而治疗此病仅需姜、葱、豉,浓煮趁热喝下即可,可是儋州没有黑豆,百姓也不懂制豉,于是又写信给,让他代购黑豆三石,带到儋州制药以散病者。到了儋州,发现当地黎汉两族互存偏见,东坡提出了“兹尔黎汉,皆是一家”的民族平等主张。又创办了东坡书院,海南岛因而走出了一个破天荒的举人姜唐佐。是什么样的力量,使东坡在自己人生最困窘的时期依然心系黎庶,造福地方呢?当然是道的力量,是道之坚守,命之不疑使然。东坡在给朋友李常的信中这样说:“吾侪虽老且穷,而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直须谈笑于死生之际。……虽怀坎壈于时,遇事有可遵主泽民者,便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好一个“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这便是道之坚守。好一个“祸福得丧,付与造物”!这便是天命之不疑。

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元芳对如燕说过这样的话:“没有是非观念的,不是人,是禽兽;明知是错,还要去做的,那就是禽兽不如。”这话对芸芸众生来讲,是重了点,且把它当作一味发汗药吧。对于人生的大是非,如何选择?我们从来就有圣贤给出的答案,它是孟轲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陶渊明的“少无适俗韵”和“守拙归园田”,是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是杜子美漂泊潦倒时的一饭不忘家国,是于谦的“碎骨焚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是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太多的人只会抱怨而表示无奈:“不是我不想,而是现实如何如何,而是生活如何如何。”孔子说过:“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不想说什么了,话多如水。最后引一首放翁当年给他儿子们看的小诗,诸君共勉之吧,即便不能做到道之坚守,命之不疑,起码也该心向往之罢。

篇2: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孔子观赏东流的水,子贡问道:“君子只要看见大水都要观赏,原因是什么?”孔子答道:“因为大水流动永不停息,而且滋润世间万物却不自认为有功,就像人的德行一样。水有时在低处流动,有时在高处流动,这都有其遵循的规律,就像人的仁义一样。大水浩浩荡荡,永不枯竭,这就像人的道德一样。水流向百仞高的大山中而不惧怕,这就像人的勇敢一样。装满了却用不着用盖子削平,这就像人的正直一样。水的柔弱无所不至,就像人的明察一样。水从源头必定流向东方,就像人的志向一样,所以君子看见了必定要观赏它。”孔子用滔滔江水比做人的德行,勉励我们进德修业应像奔流不止的河水昼夜不舍,永不停息。这不仅体现孔子的智慧,而且不也暗示了孔子的一生如流水一般吗?

孔子一生仕途不顺畅,如流水般曲曲折折。孔子35岁去齐国,见到齐景公。由于受大臣晏婴的阻止,没有得到齐景公的重用,37岁返鲁。孔子从51岁起,先是做了鲁国得县官,后来官至鲁国的最高法官,并代理丞相。可是只有三个月的功夫,由于鲁王不听他的意见,孔子只好辞职,离开鲁国。在55岁到68岁这14年间,奔走列国:在齐国受到排斥,在宋国、卫国遭到驱逐,在陈国、蔡国之间遭受厄困。于是又返回鲁国。

社会现实却是让人痛心。周王室统治微弱,“礼崩乐坏”,诸侯纷纷崛起,伦理秩序失控,社会纲常紊乱。孔子想到自己的先祖弗父何禅让君位,正考父曾接连辅佐宋国三公,父亲叔梁纥勇猛震三鲁,母亲颜徵含辛茹苦地教育培养自己。孔子叩心自问:自己为什么不能像传说中的盘古一斧劈开混沌的世界,令天地分开、泾渭分流?为什不能像文武周公那样文治武功,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条、太太平平?自己虽没有君王之位来施展政治抱负,也没有威武之师可以征伐世上邪恶,但是自己有知识、有智慧,可以用教育开启人的心智,用“六艺”来培养“上事君以忠,下使民以惠”的贤臣,改造这种“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实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太平盛世。于是孔子不怕困难,如流水般,坚持自己的信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他下定决心,走上杏坛,传先王之道、授六艺之技、育天下之才。

哀公三年,孔子当时60岁。孔子周游列国到宋,和弟子们在大树下“习礼”。桓魋扬言要杀孔子时,砍倒大树。弟子们让孔子快跑。孔子却安慰弟子们,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之后,孔子以及他的弟子们秘密地离开宋国。等到桓魋得知孔子师徒出行的消息,派兵追赶时,孔子一行早已消失在茫茫的夜幕中。孔子师徒先后来到新郑。当时孔子风尘仆仆、疲惫不堪,非常狼狈。子贡等人四处寻找孔子。有一位老人对子贡说:“东门有个老头,长相不凡。脑门子像尧帝,脖颈似尧时的名法官皋陶,双肩类似郑国大夫子产,腰以下不及禹三寸,脊背微曲,又瘦又乏,累若丧家之犬。”子贡见到孔子后,便把老人的话学给孔子听。孔子听后,见大家失魂落魄的模样,不禁大笑,说:“说我形状像贤相,那可不敢当。说我像一只丧家之犬,倒是很像,很像!”像这种坦坦荡荡、从容不迫地对待挫折、坚持自己的信仰,孔子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篇3: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关键词:《史记》,孔子,“世家”,矛盾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 由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组成。作为纪传体的史书, 其中的本纪、世家、列传自然成为全书的主体, 而均为人物传记。《太史公自序》曰:“王迹所兴, 原始察终, 见盛观衰, 论考之行事, 略推三代, 录秦汉, 上记轩辕, 下至于兹, 著十二本纪。”“本纪”是用编年方式叙述历代君主或实际统治者的政迹, 是全书的大纲。对此大家一般没有什么异议。

又曰:“二十八宿环北辰, 三十辐共一毂, 运行无穷,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忠信行道, 以奉主上, 作三十世家。”按:史公于此仅说了列入世家的都有那些人, 并没有给“世家”以明确的定义。因之, 后世学者的说法多而难一。据今存文献, “世家”一词最早当见于《孟子》, 其《滕文公》说:“ (陈) 仲子, 齐之世家也。兄戴, 盖禄万锤。”后汉赵岐注:“孟子言仲子, 齐之世卿大夫之家。兄名戴, 为齐卿, 食采于盖, 禄万锤。”这里所说的“世家”, 指那些宗族大家, 拥有世代相传的禄邑。郑慧生先生说:“从孟子的原话和赵岐注可以看出, 世家是指那些世卿世禄的家族, 包括他们的家人、子弟。这个概念, 与《史记》世家体例明显不符, 《史记》三十世家, 从未收入过任何一个卿大夫一级的官员。但孟子的这个概念, 却被后代的训诂家混入了《史记》世家的解释中。” (1) 此可谓知别而昧于同也。

《史记》卷31《吴太伯世家》下, 唐司马贞《索隐》说:“‘系家’者, 记诸侯本系也, 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故孟子曰:‘陈仲子, 齐之系家。’ (2) 又, 董仲舒曰:‘王者封诸侯, 非官之也, 得以代为家也。’”就吴太伯而进入“世家”来说, 这是恰当的。

今人张大可先生据司马贞《索隐》之说, 以及刘知几《史通·世家》之“案世家之为义也, 岂不以开国承家, 世代相续”与“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名为世家”说, 归纳“世家”之义为:“ (1) 记诸侯列国史; (2) 载传代家世; (3) 《世家》与《本纪》同体, 均编年纪事, 因有别于 (按:“于”误为“子”) 天子等第而别名世家。” (3) 张说完全是在两位唐人说之域中, 即其得失与《索隐》与《史通》所说之得失同。何为“世家”, 学术界尚有不同的看法。如数年前, 郑慧生先生提出了新的见解。他说:“‘世家’———世世永祭之庙。西周以来, 礼制规定:诸侯五庙———始祖庙、高祖庙、曾祖庙、祖庙、父庙。后四者为亲庙, 前一庙为始庙。亲庙每世一迁, 四世之后即行毁轶, 不再祭祀;而始庙则世世永祭, 因此得称‘世家’。”然此虽有启示意义, 却既缺乏坚实的文献支持, 又不符合《史记》“世家”的实际。叶永新先生说其“将‘世家’解作‘世代不迁之宗庙’, 缺乏字义上的根据”, “‘世家’为‘长祭不迁之宗庙’说, 与《史记》世家的情况多不相符” (4) , 是符合实际的。

考察《史记》“世家”何意, 我们不能不注意到《史记》卷47《孔子世家》与卷48《陈涉世家》。先说后者, 《索隐》解释《陈涉世家第十八》说:“ (陈) 胜立数月而死, 无后, 亦称‘系家’者, 以其所遣王侯将相竟灭秦, 以其首事也。”显然, 陈胜得入“世家”的原因与前面所引《索隐》解释《吴太伯世家》之“‘系家’者, 记诸侯本系也, 言其下及子孙常有国”的取向不同。换言之, 同为“世家”, 而“入场券”不一, 下面, 我们再来考察《孔子世家》。

司马贞《索隐》说:“孔子非有诸侯之位, 而亦称‘系家’者, 以是圣人为教化之主, 又代有贤哲, 故称‘系家’焉。”张守节《正义》说:“孔子无侯伯之位, 而称‘世家’者, 太史公以孔子布衣传十余世, 学者宗之, 自天子王侯, 中国言六艺者宗于夫子, 可谓至圣, 故为‘世家’。”就孔子何如得入“世家”来说, 两氏的见解是不错的 (当然, 两相比较, 张说因注意到太史公如何, 故更为全面些) 。然而, 既然“入场券”不一, 自然引起后世不同的看法。反面的意见如宋人王安石认为入孔子于世家是司马迁“自乱其例”。其《孔子世家议》说:“太史公叙帝王则曰‘本纪’, 公侯传国则曰‘世家’, 公卿特起则曰‘列传’, 此其例也。其列孔子为世家, 奚其进退无所据耶?孔子, 旅人也, 栖栖衰季之世, 无尺土之柄, 此列之以传宜矣, 曷为世家哉?岂以仲尼躬将圣之资, 其教化之盛, 舄奕万世, 故为之世家以抗之?又非极挚之论也。夫仲尼之才, 帝王可也, 何特公侯哉?仲尼之道, 世天下可也, 何特世其家哉?处之世家, 仲尼之道, 不从而大;置之列传, 仲尼之道, 不从而小。而迁也自乱其例, 所谓多所抵牾者也。” (5) 王氏之说, 多以后世之见规往世;而“自乱其例”“多所抵牾”云云, 乃没有注意到太史公设“世家”, 其“准入”条件并非严格同一。

当然, 认同孔子入“世家”者更多。如何焯说:“论来孔子只合作列传, 太史公自据素王之说。” (《义门读书记·史记》) 郭嵩焘说:“高帝始以太牢祀孔子, 太史公适鲁得观孔子庙堂, 诸生以时习礼其家。《儒林传》亦称:‘陵夷至秦, 天下并争于战国, 然齐、鲁间学者独不废。’是孔子之道因是以自世其家, 不待后世之追崇也。史公列孔子于世家, 自纪其实而已。” (《史记札记》卷四) 王鸣盛说:“以孔子入世家, 推崇已极, 亦复斟酌尽善。王介甫妄讥之, 全不考三代制度时势, 不识古人贵贵尚爵之意。” (《十七史商榷》卷四) 林春溥说:“后世尊孔子, 自史迁始, 故布衣也, 而列之世家。” (《竹柏山房十五种·孔子世家补订序》) 李景星说:“太史公作《孔子世家》, 其眼光之高, 胆力之大, 推崇之至, 迥非汉唐以来诸儒所能窥测, 故刘知几、王安石辈, 皆横加讥刺, 以为自乱其例。不知史公之不可及处, 正在此也。” (《史记评议》卷二) 等等。持认同孔子入“世家”者往往认为这与作者对孔子的尊崇有关。大体上说, 这应是没有太大的问题的。

其实, 向来对《太史公自序》之“王迹所兴, 原始察终, 见盛观衰, 论考之行事, 略推三代, 录秦汉, 上记轩辕, 下至于兹, 著十二本纪之“本纪”虽没有什么异议。然不仅《项羽本纪》与《高祖本纪》之“纪主”存在天子与非天子之异, 汉代《高祖本纪》《孝文本纪》《孝景本纪》《孝武本纪》之每帝一纪与《夏本纪》《殷本纪》《周本纪》之以整个朝代为一纪, 亦不同, 等等。《太史公自序》之以“二十八宿环北辰, 三十辐共一毂, 运行无穷,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 忠信行道, 以奉主上”而“作三十世家”, 更只是大体如此。大史学理论家刘知几较充分地注意到这种情况, 其《史通》内篇《世家第五》之辨“世家”之“义”说:

自有王者, 便置诸侯, 列以五等, 疏为万国。当周之东迁, 王室大坏, 于是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迄乎秦世, 分为七雄。司马迁之记诸国也, 其编次之体, 与本纪不殊。盖欲抑彼诸侯, 异乎天子, 故假以他称, 名为世家。

案:世家之为义也, 岂不以开国承家, 世代相续?至如陈胜起自群盗, 称王六月而死, 子孙不嗣, 社稷靡闻, 无世可传, 无家可宅, 而以世家为称, 岂当然乎?夫史之篇目, 皆迁所创, 岂以自我作故, 而名实无准。且诸侯、大夫, 家国本别。三晋之与田氏, 自未为君而前, 齿列陪臣, 屈身藩后, 而前后一统, 俱归世家。使君臣相杂, 升降失序, 何以责季孙之八佾舞庭, 管氏之三归反坫?又列号东帝, 抗衡西秦, 地方千里, 高视六国, 而没其本号, 唯以田完制名, 求之人情, 孰谓其可?当汉氏之有天下也, 其诸侯与古不同。夫古者诸侯, 皆即位建元, 专制一国, 绵绵瓜瓞, 卜世长久。至于汉代则不然。其宗子称王者, 皆受制京邑, 自同州郡;异姓封侯者, 必从宦天朝, 不临方域。或传国唯止一身, 或袭爵方经数世, 虽名班胙土, 而礼异人君, 必编世家, 实同列传。而马迁强加别录, 以类相从, 虽得画一之宜, 讵识随时之义?盖班《汉》知其若是, 厘革前非。至如萧、曹茅土之封, 荆、楚葭莩之属, 并一概称传, 无复世家, 事势当然, 非矫枉也。自兹已降, 年将四百。及魏有中夏, 而扬、益不宾, 终亦受屈中朝, 见称伪主。为史者必题之以纪, 则上通帝王;榜之以传, 则下同臣妾。梁主敕撰《通史》, 定为吴、蜀世家。持彼僣君, 比诸列国, 去太去甚, 其得折冲之规乎!次有子显《齐书》, 北编《魏虏》;牛弘《周史》, 南记萧詧。考其传体, 宜曰世家。但近古著书, 通无此称。用使马迁之目, 湮没不行;班固之名, 相传靡易者矣。 (6)

“自有王者, 便置诸侯……盖欲抑彼诸侯, 异乎天子, 故假以他称, 名为世家”云云, 从先秦的“天子”与“诸侯”的实际情形来考察《史记》的世家与本纪的“体貌”之同与地位之异。这是没有问题的。浦起龙释此说:“由周而来, 五等相仍。当子长时, 汉封犹在, 故立此名目, 以处夫臣人而亦君人者。” (《史通通释·世家》) 亦是。而郑慧生先生引刘氏的“司马迁之记诸国也……名为世家”, 而置疑于其“假以他称”说“世家”。郑先生认为:“这说法更使人不解, ‘假以他称’为什么不称作‘支纪’、‘分纪’ (以别于‘本纪’) 偏偏用了个‘世家’, ‘世’字‘家’字都做何解释呢?”郑先生此言, 未免有断章取义之嫌。在我们看来, 刘氏强调“准”而责太史公之失, 具有其理论上的意义, 然实际操作本身与理论之“标准”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不过,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 刘氏没有评论登孔子于“世家”事。浦起龙通释《史通·世家》说:“位孔子以‘世家’, 先儒非之。愚谓《史记》乃从其世及而世家之也。故叙后系独长, 至十一传安国, 而与己同时, 继以子卬、孙欢而止。厥后褒成……衍圣之封, 与世无极焉。乃悟‘世家’二字千古唯孔氏, 颠扑不破。《史通》纠史于孔子无缀词, 其亦有会于斯欤。”

综上所述, 无论是后世注家及相关学者之说, 还是司马迁本人之说, 其“世家”与《史记》“世家”本身均存在矛盾;登孔子于“世家”, 既因其在“当代”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更凸显了司马迁对这一重视的认同。

参考文献

①郑慧生.“世家”解[J].史学月刊, 2000, 1:21.

③张大可.司马迁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64.

④叶永新.“世家”为长祭不迁之宗庙说质疑[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1, 6:3-5.

篇4:《史记·越世家》中的范蠡

关键词:《史记·越世家》范蠡政治

经济

中图分类号:K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4)02-8-13

《史记·越世家》中的范蠡,可以作为《史记·货殖列传》的补充。《货殖列传》关注的是经济,从经济到政治。《越世家》中的范蠡,关注的是政治,从政治到经济。两篇文章合观,彼此呼应,方才题无剩义。

《货殖列传》讲述了四个商人:计然、范蠡、子贡、白圭,各有其不可磨灭的精彩。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范蠡,他可以说是中国商人之祖。文章的核心理念“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为过,值得反复琢磨。

《越世家》记述吴越争霸。中国春秋时代的霸业,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又从长江中上游到下游。到了春秋末期,发展为吴越争霸,其过程几经曲折,越国先胜后败。越王勾践痛定思痛,在范蠡、文种的辅佐下,卧薪尝胆,再次战胜吴国,重新崛起称霸,这段故事在中国人人知道,并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要讨论的是其中的一段插笔,从这里开始了另外的故事。

范蠡事越王勾践,既苦身勠力,与勾践深谋二十余年,竞灭吴,报会稽之耻。北渡兵于淮,以临齐、晋,号令中国,以尊周室,勾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

范蠡辅佐越王勾践。事,辅佐。“苦身劾力”,非常辛苦地做一件事情,苦其心志,苦其身体,卧薪尝胆。劾力,齐心合力。他和越王勾践处心积虑地奋斗二十多年,终于灭吴,报了当年被吴王夫差和伍子胥打败的仇,一雪会稽之耻。然后渡淮河到北方去,用军事力量威胁齐和晋这样的中原大国,耀武扬威,处于周天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是越国的全盛时期。勾践成为春秋末年的霸主,范蠡的功劳最大。上将军是一国最高军事长官的封号,大体类似于总参谋长。

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

这样的成功事例,古往今来甚多,并不怎么稀奇。范蠡的特殊是在返回以后才真正显了出来。“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道家忌盛忌满,从古到今,没有例外。

且勾践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

同时,他也了解勾践的政治品格,知道他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共富贵。何去何从,正是需要作出决断的时刻。以当时的形势而言,城邦在战争时期产生的战力,进入和平时期以后,由于对外的目标消失,必须经历一个再平衡的过程。这个的类似于杠杆过程,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并不以和平的方式体现。

在以后的时代中,曾国藩也是作出决断的,那是在1861年打下安庆的时候,还在太平天国消灭之前。此时他已经决定收敛了,往低的地方走,一退到底,否则有可能来不及(参见拙稿《曾国藩的学术和人生》)。

为书辞勾践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会稽,所以不死,为此事也。今既以雪耻,臣请从会稽之诛。”

范蠡写封信试探了勾践一下,信中的措辞非常冠冕堂皇,其实在看收信者的反应。范蠡通晓古今,也深知勾践的为人,虽然大体决定了,但还是要看看他的态度,再下最后的决心。没有看到明确的信号,他得不到出走的动力。

勾践曰:“孤将与子分国而有之。不然,将加诛于子。”

真是一代霸主蛮横的口气。我们现在正好享受成功,过去那么拼命奋斗,不就是为了今天痛快享受,过上好日子吗?然而,如果把国家分为一人一半,另外有个人可以随时制裁你,那一半国家要来有什么用?虽然得到一半国家,原来还是傀儡,随便可以加诛,哪里还谈得上分国而有之?再说,最大的功劳其实是奖赏不了的,奖赏一旦到了顶,剩下只能是加诛了。

范蠡曰:“君行令,臣行意。”

范蠡于是下了最后的决心。你可以发布你的命令,我却要对得起我自己。接收到的信号非常明确,毫无疑问,决不能再留下了。愿意留下的人有,那就是当年并肩作战的文种。没有办法,不是我不叫上你,我只能自己走。文种想,当初我们搞革命,还要接着搞建设呢。等到他最后明白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世家》“与文种书”,《淮阴侯列传》语异意同)的道理,已经来不及了。

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终不反。

以最快的速度离开,绝不回头,因为这是逃跑。“装其轻宝珠玉”,因为是乘船,不能带分量过重的东西,决不能贪恋。“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带上他最亲密、最得力的部下或学生,直接去了海上。孔子当年也一度想带子路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论语·公冶长》)“乘舟浮海以行”,《货殖列传》原文是“乃乘扁舟浮于江湖”,这是太史公的政治理想,“江湖”有跟朝廷对抗的意思,“乘扁舟”是他内心克制不住的潇洒和浪漫(参见拙稿“《史记·货殖列传》讲记”)。《国语·楚语》原文是“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莫知其所终极”,其实就是从东南的湖泊中出来,然后辗转往江海上走,从东海经黄海到渤海。

于是勾践表会稽山以为范蠡奉邑。

既然潜在的威胁消失,勾践也就不为难他了。范蠡毕竟有大功劳,以会稽山为奉邑,照顾好他的家族乡里。所以一定要彻底地走,才能善始善终。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夷子皮。耕于海畔,苦身戮力,父子治产。

“浮海出齐”,在茫茫大海上颠簸航行,最后在齐国上了岸。以当时的航海技术而言,这样走其实是有生命危险的。“变姓名”,改换姓名,销声匿迹,以免被人追踪。追踪他的人,估计主要有两路:一路是越王勾践的人,不放心他的消失。一路是当年的老部下,想跟着他再次起事。“鸱夷”是一种酒袋,可以展开,也可以卷起来。孔子所谓“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可以相应“鸱夷”的形象。

“耕于海畔”,在齐国沿海种田。这里的“苦身戮力”,就是上文的“苦身劾力”,再一次艰苦奋斗。第一次“苦身勠力”是君臣同心,用政治振兴国家。第二次“苦身戮力”是父子同心,用经济振兴家庭。“劾力”和“戮力”意义相同,就是齐心合力,并力、勉力。“劾力”用的是全身的力气,或者说吃奶的力气,而“戮力”的偏旁为“戈”,相通于杀戮的戮,好像是拼了性命,从千军万马中挣扎出来。你看范蠡真是潇洒,“乘扁舟浮于江湖”,挥洒千金,然而,他吃过多少苦、花过多少功夫你知道吗?所以我有个说法,一个人在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做些什么,决定他自己的命运。老天所看到的,自己也能看到,所以用不着算命,也用不着骗自己。往往在关键的时刻,这个人成功了,那个人没有成功,这些说不清的巧合中,包含很深的因果。

居无几何,致产数十万。

父子齐心协力地劳作,很快就积累起财富来。范蠡用政治的眼光来看经济,当然是洞察了,再加上吃苦耐劳,当地的人不能和他竞争,于是马上就富裕了起来。

齐人闻其贤,以为相。

所谓“民以食为天”,谁搞得好经济,谁就能当宰相。

范蠡喟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他虽然获得了成功,但还是感到有危险。这条经济的路线,终究跟政治搭着界。我根据时间推测,范蠡为齐相之日,正是田氏坐大之时。天下形势由春秋渐渐转入战国,然而他已经不愿加入此局了。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

于是辞去相位,把不用的财产,分散给朋友和乡亲。

而怀其重宝,间行以去。

乘船走水路,所以装的是轻宝。乘车走陆路,所以怀的是重宝。他把最贵重的物品带走了。“间行”,真的想走,就从别人不知道的小路上走。如果走大道,做出一副走的姿态,那就是邀请人来留住你了。

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生,-j-~致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

陶在今天的山东定陶县西北,是当时四通八达的商业枢纽。“为生”就是谋生、做生意,在此地从事商业买卖。我曾经讲过,“做生意”是非常好的词,就是永远寻找有前途的投资标。这需要有穿越时间的判断力,“与时逐而不责于人”。

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

“复约要”,重新约定。“复”,指前面的“苦身戮力,父子治产”。约就是要,《论语·宪问》:“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久要”就是“旧约”,《广雅·释言》:“要,约也。”父子来到新的地方,彼此击掌,振奋一下精神,把原来的那套致富程序再启动一遍,如何?“父子耕畜”,农牧社会的生产领域,“废居”是流通领域,可以对应《货殖列传》“积著”,一般认为两者同义。我的意思是,姑且把“废居”看成先卖后买,“积著”看成先买后卖。范蠡没有单纯地囤积货物,而是一边卖一边买,不断地作调整,于是出奇制胜。《史记·平准书》:“富商大贾或蹄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裴驷《集解》引徐广曰:“废居者,贮畜之名也。有所废,有所畜,言其乘时射利也。”“候时转物”,根据时机来贩运货物,把货物倒来倒去,把A转成B,B转成C。“逐什一之利”,我相信这不是按年计算的,如果每一单生意赚百分之十,一年做上三到五次,获利非常可观。

居无何,则致赀累巨万。天下称陶朱公。

前面“致产数十万”,这里“致赀累巨万”,累巨万就是数万万。我估计他离开越国时带出来的轻宝,主要还是父子的生活费。在齐国“父子治产”,积累了他们的“第一桶金”。辞职归还相印的时候,他是带着重宝走的,以这个数量的资本来到交通发达的陶,努力经营,很快就成为了巨富。“天下称陶朱公”,这时候他富甲一方,名气也出来了。在齐国时“致产数十万”,这样等级的富人还可能有一些。到了陶以后“致赀累巨万”,范蠡成了当时的首富。

朱公居陶,生少子。少子及壮,而朱公中男杀人,囚于楚。

他的三个儿子,我姑且判断大儿子是越国出生的,二儿子是齐国出生的,三儿子是迁居陶后出生的,此时生活条件已经完全稳定。三儿子长大的时候,二儿子杀人,被关押了起来。

积累财富的过程,必然伴随生活的波澜。这里引入了新的故事,其中多有发人深省之处。

朱公曰:“杀人而死,职也。然吾闻千金之子,不死于市。”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职”就是常,你应该受到处罚,那是本分。但是如果具备相当的经济条件,也可能争取免死。如果你的赔偿倍于当时人一生耗费的总数,或许可以获得减刑。

告其少子往视之。

派他小儿子去处理。

乃装黄金千溢,置褐器中,载以一牛车。

“黄金千溢”,溢亦即镒(王叔岷《史记斟证》引《艺文类聚》、《御览》作镒)。一溢是二十两,也有人说是二十四两。“置褐器中”,表面看起来,好像放着普通衣服。用贵重物品去打点行贿,必须掩人耳目。

且遣其少子,朱公长男固请欲行,朱公不听。

正要派小儿子出发,大儿子坚持说让我去吧,范蠡不同意。

长男曰:“家有长子日家督,今弟有罪,大人不遣,乃遣少弟,是吾不肖。”欲自杀。

长子代父,大儿子是主事的当家人。现在二弟犯了事,不派我而派小弟去,是不相信我的能力吗?这个做哥哥着急死了,可以判断:第一,他和二弟的感情非常好。第二,他不放心这个小兄弟,因为他不是做事情的人。

其母为言曰:“今遣少子,未必能生中子也,而先空亡长男,奈何?”

范蠡的妻子在旁边插话,提出了折中的方案。她可能也是不放心,知道小儿子不行,所以主张由老大去。这就是我曾经讲过的,老师的境界和师母的境界有区别,不能完全等视。像范蠡这样的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眼光不是一般的深远,身边的人不可能完全理解他。

篇5:《史记.孔子世家》读书笔记

要说《史记》先得从司马迁的悲哀说起,司马迁从忍辱负重受宫刑之后,说出了:“人之一生,或轻如鸿毛,或重如泰山。”后面的《报任安书》中有提到只要是传世之作,必定是上古圣贤发奋才能创作出来的。

孔子的一生分为几大部分:

1、身世及出生。

2、决心治学。

3、四处求学。(如跟师襄子学琴,向老张问礼,在齐闻韶。)

4、始创儒学,招徒授业。

5、开始为政。

6、周游列国。

7、删述六经。

先说身世,司马评价为:“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至于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与夫子,可谓至圣矣!”

孔子虽然是一个大夫叔梁纥的儿子,但是因为是野合所生,而且父亲死时没有守孝所以没有人承认他。因为父亲早逝,所以孔子的母亲承包了家中的一切,所以在孔子十六的时候就死了。

孔子的志学之路还是非常坎坷的,十五岁前和他母亲的爸爸学,之后想要去找太史公求学,因为太史公要测试孔子到底有没有学习的毅力,让他在门口等了一天,而孔子就在那等了一天不急不躁。于是被太史公收为弟子,其后认真学习六艺,《经解》中有是这样介绍六艺的:“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宜良,乐教也;洁净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

至于四处求学我想孔子向老子问礼,应该都听说过,孔子去了以后被老子骂了一顿后,就说鸟我知道它能飞,鱼我知道它能游,兽我知道它能跑,这三者皆可捕捉,而唯有龙我不知,今日我见到老子就像见到了龙。有人说这次是两圣的碰撞,其实当时孔子的思维并不完善,所以我们老师常说如果孔子五十的时候再见到老子,才会是儒家与道家的交流。

孔子最悲惨的时候就是周游列国了,不被君王接受,被隐士讽刺,还被军队围了三次,但在这途中孔子的体系才真正的创立出来,磨难也不可谓不重要。

最后的删述六经,就是孔子一生中做的最大贡献了,当时孔子想干这件事的初衷是,认为天下已经无道,自己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展现给后人。孔子删了《诗经》,整合了《尚书》、《礼记》,写了春秋。

关于最后死时见到的最后一个人就是子贡,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史记原文:

明岁,子路死于卫。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孔子因叹,歌曰:“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因而涕下。谓孔子曰:“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间。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后七日卒。

春秋年间,天下无道,礼崩乐坏,智者无用武之地,贤人空怀兴国之志,君王毫无势力,孔子穷其一生不能把礼义推行,到了人生的最后,孔子发出了最后的感慨。

子路因为冲动死在了卫国,孔子一听,一下气血上涌,带动以前的忧愁就病倒了。子贡来看望,孔子勉强装作很悠闲的样子,说:“赐呀,你也太晚了吧!”孔子哀叹一声,唱到,支撑天地的太山已经摧毁,支撑房屋的主梁也已经被摧毁,领导人心的贤人呀,也已经不管用啦呀!哭了起来。过了一会跟子贡说:“天地之间没有道德的约束已经很久了,我的主张一直不能够推行,悲催呀!那曾兴盛无比的夏王朝如今已经被葬在了东边,那礼乐盛行的周王朝也被葬在了西边,昨晚我梦到我坐在祠堂里,我是殷人呀!”七天后仙逝了。

孔子的一生充满了悲欢离合,又拥有一段悠然自得的时光,死而无憾呀!

篇6:《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B.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C.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诚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D.年十七/鲁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诫其嗣懿子曰/今孔丘年少好礼/其达者欤/吾即没/若必师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行摄同义复合,摄即“摄政王”之“摄”,有代理政事、暂任官职的意思。

B.三代,尧、舜、禹三代的统称,礼乐制度比较完备,故孔子据以考订礼乐。

C.六艺,古代贵族教育的六种技艺,即礼乐射御书数,也指儒家教育的六经。

D.孔里,即孔林,为孔子及其后代子孙之墓地,与孔庙、孔府统称曲阜三孔。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喜礼好学,深受爱戴。他从小爱玩模仿祭祀的游戏,成年后学一曲古乐沉迷多月,生前众弟子随他颠沛流离,死后有弟子为他结庐守丧。

B.孔子善于治理,政绩突出。他做小吏管理仓库则准确公平、管理牲畜则牲畜繁殖,他主政地方很快就成各地榜样,治理国家很快就民风改善。

C.孔子到处碰壁仍从容乐观。他在鲁国政治失意,周游列国亦不受待见,他被困断粮仍弦歌不辍,身心俱疲仍开怀自嘲,险遭不测仍自信有度。

D.孔子传承文化,贡献巨大。他仕途失意后整理《诗》《书》,写作《春秋》,虽自称是为了显名后世,但众多经典因其完善整秩,自其流传后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離其如予何!”

(2)鲁世世相传以岁时奉祠孔子冢,至于汉二百余年不绝。

10.C

11.B(三代是夏商周)

12.D(“自称是为了显名后世”,于文无据)

13.(1)有弟子说:“我们应该走快点啊!”孔子说:“上天已经把品格赋予了我,桓魅又能把我怎么样呢!”(“速”“生”“如予何”各1分,大意2分)

篇7:《史记.孔子世家》阅读答案

A.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

B.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

C.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

D.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夏人殡于东阶/周人于西阶/殷人两柱闲/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闲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皋陶(gāo yáo)是与尧、舜、禹齐名的“上古四圣”之一,被奉为中国司法鼻祖。

B.河图与洛书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河图洛书是汉族文化阴阳五行术数之源。河图洛书最早记录在《尚书》之中。

C.凤凰、麒麟都是传说的动物,与龙、乌龟一起被誉为祥瑞四灵。此外,四灵也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一说。

D.城郭,最初城指外城的墙,郭指内城的墙,后来指外城和内城,也泛指城或城市。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与南宫敬叔一起去周请教礼的问题。据说拜访了老子,老子在临别前送给他们几句赠言,孔子受用很深,回到鲁国后,来向他学习的弟子立即多起来。

B.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们走失散了。郑国人称孔子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像一条丧家狗。

C.楚国的.狂人接舆有一天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现在从政的人都是很危险的,孔子下车想和他谈谈,但他却快步走开了。

D.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春天,给叔孙氏驾车的子锄猎获了一头怪兽,大家认为不祥,孔子说那是麒麟。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子贡以实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

(2)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参考答案

10.D

11.D(城郭,最初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后来指内城和外城)

12.A(不是“立即”,而是“渐渐多起来”,,见原文“稍”字意。)

13.(1)子贡见面把原话如实的告诉了孔子,孔子高兴地说道:“(一个人)的形状、相貌,这不重要,但他说我像条丧家狗,对极了!”。(“以实”“形状”、“膜、“然”各一分,句意一分。)

(2)孔子说:“不埋怨天,不责备人,我学了些平凡的知识,进而领悟了高深的道理。了解我的,大概只有上天吧!”(“下学”“上达”“知”“其”各一分,句意一分。)

【参考译文】

孔子出生在鲁国昌平乡的陬(zōu,邹)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了叔梁纥(hé,禾)。叔梁纥年老时娶颜姓少女才生了孔子,那是他们到尼丘山向神明祷告后而得孔子的。

孔子身高九尺六寸,人们都称他为“长人”,觉得他与一般人不一样。

鲁国人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请让我与孔子一起到周去。”鲁昭公就给了他一辆车子、两匹马,一名童仆,随他出发,到周去学礼,据说是见到了老子。告辞时,老子送他们时说:“我听说富贵的人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是用言辞送人。我不是富贵的人,只能窃用品德高尚人的名号,用言辞为您送行。这几句话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孔子从周回到鲁国之后,跟从他学习的弟子就渐渐多起来了。

孔子到了郑国,与弟子们走失散了,孔子一个人站在外城的东门。郑国人有看见了就对子贡说:“东门有个人,他的额头像唐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郑子产,可是从腰部以下比禹短子三寸,一副狼狈不堪、没精打采的样子,真像一条丧家狗。”子贡见面把原话如实地告诉了孔子。孔子高兴地说道:“他形容我的相貌,不一定对,但说我像条丧家狗,对极了!对极了。”

楚国的狂人接舆有一天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凰呀,凤凰呀,你的美德为什么这么不景气?过去的不能再挽回,未来的还可以再赶得上,算了吧,算了吧!现在从政的人都是很危险的啊!”孔子下了车,想和他谈谈,但他却快步走开了,没能跟他说上话。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的春天,在大野这个地方狩猎。给叔孙氏驾车的可塘曰窳艘煌饭质蓿他们以为这是不祥之兆。孔子看了后说:“这是麒麟。”

于是便将它取走了。孔子说:“黄河上再不见神龙负图出现,洛水上再不见神龟负洛书出现,我也就快要完啦!”渊死了,孔子说:“这是老天要我死呀!”等到他西去大野狩猎见到麒麟,说:“我的主张到尽头了!”感慨地说:“没有人能了解我了!”子贡说:“为什么说没有人了解您?”o孔子回答说:“我不抱怨天,也不怪罪人,下学人事,上通天理,能了解我的,只有上天了吧!”

第二天,子路死在卫国。孔子生病了,子贡请求看望他。孔子正拄着拐杖在口修闲散步,说:“赐,你为什么来得这样迟啊?”孔子于是就叹息,随即唱道:“泰山要倒了!梁柱要断了,哲人要死了!”他边唱边流下了眼泪。对子贡说:“天下失去常道已经很久了,没有人能奉我的主张。夏人死了停棺在东厢的台阶,周人死了停棺在西厢的台阶,殷人死了停棺在堂屋的两柱之间。昨天晚上我梦见自己坐在两柱之间受人祭奠,我原本就是殷商人啊。”过了七天孔子就死了。

篇8:史记孔子世家读后感

《史记》由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 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全书共一百三十篇, 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 记载了上起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中国历史, 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当代美国著名汉学家华兹生 (Burton Watson) 对《史记》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英译。在这次英译过程中, 华兹生选译了有关汉代人物本纪与列传的66卷 (其中全文翻译57卷, 节译9卷) , 成为英语世界传播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华译的目标是将《史记》作为一种普及性的经典文学读物介绍给英语读者, 选取的都是其具有杰出文学性的篇目, 并把注释和介绍性材料控制到最低限度, 以归化的方式灵活处, 以提高译文可读性——所以他更注重《史记》的可读性和文学价值。同时, 他将《史记》原文的结构顺序颠倒, 参照西方文学的叙述文本构建模式, “以一般历史叙事文学情节展开的结构重新编排人物出场的顺序, 使得人物塑造呈现小说中人物推进情节的轨迹” (李秀英, 2006:54) 。华译作品较好地再现了《史记》中的文学成就, 在传播其文学价值方面发挥了开创性的重要作用。

2《史记》之张良人物解析及英译特点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一大批历史人物形象, “在将帝王将相, 王公贵族这一类主线人物外, 谋士这中国历史上的特殊文人阶层, 同样被司马迁予以高度关注。谋士, 广义上指所有为领导者进言献策之人, 狭义上则仅指为更高一阶层出谋划策并以此为职务谋生计的劳心者。他们用知识和智谋叩开政治仕途的大门, 上演着戏剧性的人生。” (陈鑫, 2009, 32) 这群文学色彩浓厚并形象鲜明的人物群像, 在历史的长河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史记》之《留侯世家》中张良的一生便是谋士典型。

张良是韩国贵族, 出身五世相韩。秦国灭韩国后, 他为了替家族复仇, 刺杀秦王。失败后逃亡并隐居于大邱, 后来遇到了纪上老父, 自从以后, 他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苦读老父的《太公兵法》后, 他成功地实现人生理想, 成为了刘邦的谋士。虽然历史上记载张良有许多计谋, 但为了表现张良智谋的高深与长远, 《史记》的《留侯世家》记载的张良之谋全为关乎国家大事之计策。正如司马迁所言:“留侯从上击代, 出奇计马邑下, 及立萧何相国, 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 非天下所以存亡, 故不著”。这正体现了《史记》简约凝重的风格。”英布、彭越、韩信都是张良所推荐的, 后来他们都成为了刘邦的得力助手, 在辅助汉王共创基业时发挥了很大作用。面对建国后的群臣之乱, 张良还建议高祖封赏生平最痛恨的雍齿以表公平, 巧妙而和平地解决封功问题。在定都关中, 帮助吕后劝谏高祖放弃另立太子之事上, 他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鑫, 200943) 。在政权稳定之后, 他选择了“从赤松子游的逍遥生活", 这与他的思想中浓厚黄老思想是分不开的, 他深入简出的求仙道人的生活既是由于身体多病, 也是选择远离政治, 身体力行黄老学说的方式。

纵观华兹生译《史记》的特点, 结合《史记》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留侯世家》, 笔者从具体译例中深入探讨华译本的特色。看译者是如何运用其翻译策略来重构《留侯世家》这一篇章以及张良这一谋士形象。

2.1 合理安排并重组段落心便故事的叙述更为流畅

西方小说强调故事情节 (plot) 的因果律、整体感或者说是统一性, 认为小说体式基本模式是时间性的, 强调故事在时间过程中的演变。“按照这种理论家和批评家的看法, 一篇叙事文必须要遵循某种可辨识的时间性“外形”或“模式”, 才会使全篇叙事文产生首尾一贯的印象 (即具有“起”、“中”、“结”三个段落的结构) 。” (浦安迪, 1995:57) 。而在华兹生译《史记》中的《留侯世家》总体按司马迁原文叙述, 为了更好地叙述主人公的一生, 华兹生将部分段落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居下邳, 为任侠。项伯常杀人, 从良匿。

后十年, 陈涉等起兵, 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 在留。……

华译:Zhang Liang lived the life of a wandering knight in Xiapei, where he was joined in hiding by Xiang Bo, who had killed a man.Ten years later Chen She and his men started their uprising.Zhang Liang also gathered a band of some 100 young men and, when Jing Ju set himself up as acting king of Chu in Liu, started out to join him there.

这一段取自《留侯世家》, 讲张良熟读《太公兵法》后的一段经历, 张良居住在下邳, 行侠仗义。项伯曾经杀人, 跟随张良躲藏。十年后, 陈涉等起兵反秦, 张良也聚集少年一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代理王, 驻在留县。后在途中遇到沛公。原文是两段, 为了更好地叙述这段经历, 使上下文更连贯, 英译本将它们合为一段。更符合英语表达和英文读者的理解。再如:

沛公之从洛阳南出轩辕, 良引兵从沛公, 下韩十余城, 击破杨熊军。沛公乃令韩王成留守阳翟, 与良俱南, 攻下宛, 西入五关。沛公欲以兵二万击秦峣下军, 良说曰:“秦兵尚强, 未可轻。臣闻其将屠者子, 贾竖易动以利。原沛公且留壁, 使人先行, 为五万人具食, 益为张旗帜诸山上, 为疑兵, 令郦食其持重宝啖秦将。”秦将果叛, 西袭咸阳, 沛公欲听之。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 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 不如因其懈击之。”沛公乃引兵击秦军, 大破大。遂北到蓝田, 再战, 秦兵竟败。遂至咸阳, 秦王子婴降沛公。

华兹译:When the governor of Pei marched south from Luoyang to Huanyuan, Zhang liang led his men to join him;together they captured more than ten cities of Hann and defeated the Qin general, Yang Xiong.The governor of Pei ordered Cheng, the king of Hann to stay behind and guard the cit of Yangdi while he and Zhang Liang marched south, attacking and capturing Yuan, From there they marched west and entered the Wu Pass.The governor of Pei wanted to take a force of 20, 000 men and attack the Qin army encamped at the foot of Mt.Yao, but Zhang Liang advised against this.“Qin’s forces are still strong and cannot be lightly dismissed.I have heard that their general is the son of a butcher.Such paltry tradespeople are easily moved by the prospect of gain.I would advise you to remain here and build defense walls, sending someone ahead with a force of 50, 000 men and the necessary provisions, and set up pennants and flags on the surrounding hills so that they will think we have more soldiers than we do.Then you may dispatch Li Yiji with rich presents to tempt the Qin general.”

As they had hoped, the Qin general succumbed to the temptation and turned traitor, asking to join the governor of Pei in marching west to attack Xianyang.The governor of Pei was about to grant his request, but Zhang Liang once more intervened.“it is only the general who has expressed his willingness to revolt.I fear that his soldiers will not follow him.If his men do not follow his example, it will be most dangerous for us.It would be better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ir present laxity and attack.”

The governor of Pei accordingly led his troops in an attack on the Qin army, inflicting a great defeat.Pursuing them northward, he once more engaged them in battle at Lantian until the Qin army agreed to a final surrender.The governor of Pei then marched to Xianyang where Ziying, the king of Qin, surrendered to him.

此段原文部分用一整段讲述了张良献计高祖打败秦朝峣关下的军队的故事, 而华兹生打破了原文的格局, 将其一分为三, 巧妙地将故事的起、中、结分成三段, 让故事的发展脉络更为清析, 也更突出展现了张良的机智与军事上的谋略。

2.2 灵活处理成语和典故

《史记》之《留侯世家》中出现过一些著名的成语和典故, 如“助桀为虐”, 华兹生的译文是“helping the tyrant Jie to work his violence”。“助桀为虐”桀指的是商朝暴君商纣王, 此成语常有一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华兹先生保留了“桀”这个人物, 考虑到没有中国文化背景和常识的美国读者, 华兹加入tyrant一词补充说明, 既保留中国富文化特色的人物, 又达意。此章结尾部分讲张良晚年精通黄老之道, 不留恋权位, 跟随赤松子云游, 有这么一句描写:

“……愿弃人间事, 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 道引轻身。

“...I wish now to lay aside the affairs of this world, and join the Master of the Red Pine in immortal sport.”He set about practicing dietary restrictions and breathing and stretching exercises to achieve levitation.

“辟谷”又称“却谷”、“断谷”、“绝谷”、“休粮”、“绝粒”, 即不食五谷杂粮。“道引轻身”的“道”为通假字, 通导。导引轻身就是能身轻羽化成仙。道教认为, 人们吃五谷杂粮, 要在肠中积结成粪, 产生秽气, 这样会阻碍成仙的道路。“乃学辟谷, 道引轻身”正是讲张良学习道家的辟谷之术, 静居运气以求得能身轻羽化成仙而去。华兹译文将原文中隐含的意思, 静居运气, 吸风饮露表达出来让西方读者能清楚得懂得道家的修仙之道。

2.3 遣词造句古朴

《留侯世家》后半部分讲述了这么一段故事, 刘邦当上皇帝时立了吕后的儿子刘盈为太子, 后来因为宠幸戚夫人而想改立其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无奈中向张良讨要主意, 张良建议让太子刘盈请出商山四位贤士, 即盖夏黄公、东园公、角立先生、绮里季四人。刘邦看到太子有商山四贤辅佐, 羽翼已成, 对戚夫人唱道:“鸿鹄高飞, 一举千里。羽翮已就, 横绝四海。横绝四海, 当可奈何!虽有短箭, 尚有何用!”华兹译为:

The great swan soars aloft,

In one swoop a thousand miles.

He has spread his giant wings

And spans the four seas.

He who spans the four seas—

A h, what can we do?

Though we bear stringed arrows to down him,

Whereto should we aim them?

原诗大意是讲太子刘盈像鸿鹄一样振翅于高飞千里之上, 因为有高人辅佐, 已经形成了坚固的统治天下的基础 (横绝四海) 。这种基础形成以后, 谁也对它无可奈何, 即使有各种办法, 也用不上的啊。全诗表达的是刘邦的无可奈何之意。译者保留鸿鹄这个喻体, 并将其特征尽描绘, 将八个短句译成七行, 用归化方式以英语古诗中的语言“Whereto should we aim them?”试图再现这首诗的古朴神韵。

3 结束语

华译《史记》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 那个年代, 普通的美国读者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 知之甚少, 而中美关系在当时也处于敌对状态。在这种文化语境中, 译者将《史记》的篇章变成一部历史叙事小说, 通过减少注释、采用自然流畅和灵活的翻译方法处理原文中过于陌生的异域文化来增加译文的可读性, 以帮助读者一窥中国文化的面貌。

参考文献

[1]Watson Burton.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Han DynastyVol.I[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1.

[2]李秀英.20世纪中后期美国对外文化战略与《史记》的两次英译[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 2007 (1) .

[3]李秀英.华兹生英译5史记6的叙事结构特征[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 (9) .

[4]浦安迪.中国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5]邱永明, 朱莲华.张良的价值趋向[J].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1991 (4) .

[6]申丹.叙事结构与认知过程——认知叙事学评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 (9) .

[7]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 1959.

上一篇:谢谢您老教师作文下一篇:历年中考满分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