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

2024-07-26

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精选7篇)

篇1: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

2014年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说明

表说明:

《校本培训明细表》

1、集中学习:全校统一,准备好自己的个人培训记录本,已备科培抽查。

1、教研课:每上一节教研课记2分,最高可以记8分。

2、论文:区、市获奖记2分,省级记3分,国家级记4分。最多可记4分。

3、需要补充课题部分的老师,请等宋主任回来后补填。能将表格有分处内容填上,即可达24分或超过24分。《学分登记卡》

内容一:校本培训

最高只能填24分,如《校本培训明细表》未达24分,按实际分数登记。内容二:自主培训

(1)外出培训一律按证填写内容及学分(2)在职研修学历:全年计分48分

(3)名师工作室:市级成员 20分/年

学员 10分/年

区级成员 16分/年

学员

8分/年(4)全职农村支教:

48学分/年

(5)送课上门:国培计划送课上门,参加市级“志愿支教 送教下乡”的 5分/次 不超过15分。参加区科培组织,或者对口支援报科培备案的送课上门活动,4分/次,全年不超过8分。同一教学内容、讲座不得在《明细表》或《登记卡》中重复计分。

请将所有的原件和证明材料装在《教师专业档案袋》,由组内和学校检查后,发给个人,自行保管。

篇2: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

海南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将实行学分登记 作者:

来源:《云南教育·视界(综合)》2014年第01期

《海南日报》消息 记者从海南省教育厅获悉,于2014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海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办法》显示,该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将实行学分登记。《办法》显示,海南省将实行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考核与周期考核制度。中小学教师考核合格的条件为:教师个人每年要取得的继续教育学分不少于10学分(其中校级培训每年登记的学分最高不超过6学分)、学时不少于72学时。中小学教师周期考核合格的条件为:教师个人在五年一轮的培训周期内共取得的继续教育总学分不少于50学分、总学时不少于360学时。因故考核或周期考核未达到以上合格条件的教师,允许其参加指定的省级远程培训补修完成。

据了解,新教师的继续教育从被招聘为教师的第2年起考核;省外引进到海南省的教师,应持有原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含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近五年继续教育合格凭证,其继续教育从被引进为该省教师的第2年起考核。

篇3:规范学分登记,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学分登记工作有个人申请、学校审查、登记建档、上报、初审、复审、归档、发放证书等诸多环节, 我们认为要公正、规范、准确地进行登记,必须做到认识到位、思路明确。

学校审查是基础。为把学校审查的基础工作做好,我们重视宣传、认真试点,强化学分登记管理员培训。2013年3月25日,教师教育股在市教师进修学校召开了会议,确定培训工作较好的有一定代表性的范家园中心小学为试点单位。2013年5月22日举办了全市学分登记管理员培训班,总结了试点工作经验,印发了《汨罗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管理资料汇编》, 分发了5000多个教师学分登记档案袋。为便于学校审查有据可依 ,2013年5月30日前,教师教育股将2011年、2012年全市教师所有培训项目、学分用电子文档公文传输的形式下发到各学校。2013年6月28日, 全市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半年度工作讲评会在进修学校举行,学分登记工作作为一项议程进行再次发动和强调。由于前期工作扎实,绝大部分单位认识到位, 教师个人申请主动, 资料收集较齐, 乱填乱报现象比较少, 登记建档也较为规范,为初审工作做好了必要准备。

局级初审是关键。这次初审,送审单位多,登记人数多,审核项目多,并且没有已有经验,教师教育股和教师进修学校十分谨慎,安排了7位同志进行了为期半个月的初审工作。教师教育股的一位同志负责组织,电子文档和归档验收各安排一人负责,另四人分成两组进行培训项目、证明材料、学时学分的审查,每天初审约300~400人。初审力争做到严格标准,统一尺度,尊重事实,以教育局教师教育股编印的学分登记通报以及教育局各股室下发的通知和通报为依据,逐人逐项地进行资料查实和学分学时审核,在定性和定量上比较客观。初审本着对教师负责,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做到了耐心和细致。在出现送审不及时、材料不详实、表格不规范、电子文档格式错误的情况下,审核小组采取现场培训,退回材料,多次审核,面批面改,签字确认等多种办法,保证了初审工作的展开。

在初审过程中, 我们从登记人数、资料收集、文档格式、管理员业务水平、材料真实性等多方面作比较,并通过与管理员交流、了解等形式,对学分登记进行评价,纳入各单位队伍建设目标管理。对学时学分不依标准定性定量的; 登记建档不规范, 没有分年度装订的; 年度登记表与附件材料脱钩的;格式不规范,档案袋填写漏项较多的;特别是电子文档格式错误多的; 格式不准确,留有空格,前后矛盾的 ;姓名、身份证号、学分编号、项目名称、培训时间、培训单位、学时、 培训层次等不准确的, 《导入表》和《导出表》等上传成功率低 的,下达整改意见通知书,限期改正。

公示并反馈是保证。为了确保学分登记的客观、公正、准确,也为了扩大学分登记对教师专业成长和对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力,我们将两个年度的登记情况下发到各单位, 要求在2013年8月26日至9月5日进行公示,核实无误,由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学分登记管理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然后再予以上传并打印证书。

这次学分登记对今后的工作有很好的促进。一是要开设更多的培训项目,给教师学习以机会;其次要建设一支稳定且素质较高的学分登记管理员队伍;第三是要重视学分运用,并合理设置学分登记在学校和教师目标管理中的目标层次和权植,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目标管理的一项内容;第四,教师教育股年底要将局各股室的教师学习情况装订成册,作为初审时的查证材料。

篇4: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

一、总体思路

(一)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1、导向原则。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作为鉴定、评价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的实现形式,对专业技术干部选择继续教育内容、途径乃至引导个人成长成才和促进事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这就要求构建的指标体系,既要鼓励专业技术干部积极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又不能动摇科研试验工作的中心地位,既要鼓励参加进修、交流学习,又要大力提倡自学和在科研试验实践中学习。

2、客观性原则。指标体系要力求客观,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实施的项目、内容、过程与结果,并最终反映到学分登记项目、结构及学分标准的科学性上。

3、整体优化原则。由于继续教育是一个涉及多个职务、学历、年龄层次,多种岗位、学科专业要素,多种培训(学习)类型的复杂系统,这就要求在构建指标体系的过程中,要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出发,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体现整体性优化原则。指标体系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既要在他们的相互配合中,能比较准确地反映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绩效,又要兼顾不同职务、学历层次等在实施内容和要求上的差别,确保评估结果具有可比性。

4、可行性原则。指标体系的每一个项目都应是内涵相互独立、可以量化或经过转换可以量化的。同时,还应易于被人们理解和接受。

5、可信性原则。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的过程和结果,对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质量效益,具有鉴定作用。其评价结果必须具有可信性,能够应用于专业技术干部的考核和选拔专业技术人才。这就要求,构建的指标体系要能够正确反映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过程和结果。

(二)指标体系的提出

学分制起源于院校教育,是“衡量某一教学过程(通常为一门课程)对完成学位要求所作贡献的一种管理方法(国际高等教育百科全书)”。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教学多样化带来的教学管理混乱与繁重,并用来表明学生的学习数量和质量。我们认为,由于继续教育与院校教育的培养对象、目标和要求不同,参照院校教育以教学内容(课程、学科专业)为依据确定学分登记项目的做法,不符合实际、不具备可操作性。而对继续教育途径内涵的清晰和科学的分类,能够为建立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体系提供基本依据。

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途径,主要是指专业技术干部为满足当前和今后专业技术工作需要,通过一定的渠道,参与一定的组织活动,获取军事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等知识,提高知识水平和技能的过程。有时也称继续教育的实现形式。由于专业技术干部各自的岗位要求、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不同,对继续教育的内容需求和落实需求所采取的形式也必然是千差万别。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途径的分类,因需要解决问题的关注点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如:按照学习主体占用时间可分为脱产学习、岗位学习、业余学习:按照组织形式可分为有组织、有计划的学习活动和自主学习:按照学习主体参加学习的目的可分为提高学历学位的学习、为补充增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的学习、为提高任职水平能力的学习等。我们认为,从构建指标体系的需求出发,将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途径区分为进修学习、自学、交流学习和研究学习四种类型,更符合实际。

1、进修学习

进修学习,主要是指专业技术干部为了提高科研试验水平和能力,暂时离开工作岗位,参加一定的学习组织,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进修学习的形式主要包括,选送优秀在职专业技术干部入校或在职攻读学位、学历,选送中青年学术技术骨干到国内外做访问学者,参加专业技术、职级晋升性培训班和下厂(所)学习等。

2、自学

自学,主要是指专业技术干部为了适应当前和今后科研试验工作及发展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依托军、地各类教育体系或自己独立学习,获取知识、技能的过程。自学的形式主要包括,参加刊授、电大、远程教育,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全国外语水平考试,以及与本职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水平认证考试等。

3、交流学习

交流学习,主要是指专业技术干部在科研试验、教学、管理和学术活动中,通过一定的形式,彼此给予和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并各自得到思维启迪和技术提高的过程。交流学习的形式主要包括,参加学术会议、开展合作研究、联合培养人才等。

4、研究学习

研究学习,主要是指专业技术干部在完成科研试验任务的过程中,通过个人的学习和积累以及与同事、同行之间相互交流,不断提高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学习过程。研究学习的形式,依赖于研究工作对学习的需求。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编译教材、翻译专著、撰写专著、编著等都是研究学习的重要形式。

(三)指标体系的目标分解和指标规范

建立起专业技术干部参加继续教育学习途径的分类、细化与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评估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构建指标体系并最终形成具体的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的关键环节。

由于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的评估,包含对学习取得成绩的认定、对提高科研试验水平能力并取得工作成效的评价两部分。与此对应,指标体系也应由两部分组成,即成绩指标和成效指标。其中,对进修学习、自学以及交流学习部分内容的目标分解,构成一系列成绩指标;对研究学习和交流学习部分内容的目标分解,构成一系列效果指标。例如,属于攻读学位学历、参加函授、刊授或短期培训班的,以是否获得学位学历文凭、结业证书或鉴定、等级水平考试通过、博士后是否出站为认定依据:属于参加出国访问、学术会议的,以活动时间为评价依据。成效指标部分的研究学习,以是否获科技成果奖、学术论文是否发表,编译教材、翻译著作、专著、编著是否出版等为评价标准。

二、认同度认可度分析

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途径的认同和学分登记项目指标的认可,既是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也为“制度”的颁发和落实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建立科学、可信、可操作的总装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制度,我们在确定指标体系的过程中,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下发了“总装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途径评价表”、“总装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评价表”,请专业技术干部发表评价意见。调查过程中,在技术上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采取了选择两个不同的专业技术干部群体填报两张不同“评价表”的方式,以避免两张“评价表”间的信息相互干扰,确保专业技术干部对内涵相近问题看法的独立性,二是统计的样本要覆盖不同性质单位、不同职务层次、不同岗位、不同学历等专业技术干部群体,三是参与调查的单位和专业技术干部要达到一定的数量。调查的过程落实了上述措施,回收的数据符合统计学的要求。运用百分比统计、得分率统计、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等方法对上述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均得到了相近的结果。可以认为,应用上述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所得结论是可信、可靠,具有科学性的。限于篇幅,下面只给出百分比统汁的图示,其它不再赘述。

(一)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途径的认同度

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途径评价表(以下简称途径评价表)包含的信息,主要是入校或在职攻读学位学历、参加专业技术培训班,参加电大、函授、远程教育,参加学术研讨、交流、报告会,开展科研课题研究、撰写学术论文等30种专业技术干部参加继续教育的途径。每一种途径设“是继续教育的主要途径、一般途径、特殊途径、可以是继续教育途径、不是继续教育途径”五个评价等级,请专业技术干部对所列继续教育途径的重要度进行评价。图1为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途径评价认同度的百分比图。

图1

从图中的数据分布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广大专业技术干部,认为可以是继续教育途径的人数比例均达到80%以上。其中认为攻读学历学位、专业水平认证、学术交流、课题研究、撰写论文及编写专著等途径为“主要形式”的认同度更在50%以上,总的认同度达到90%以上。而途径评价栏中填写“不是”意见的比例大都在10%以下,个别项目只有2%左右。从图1可以直观地看出,上述继续教育途径得到了广大专业技术干部的广泛认同。

(二)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的认可度

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评价表包含的信息,主要是由途径转换的30个学分登记项目指标(参见图3)。每一个学分登记项目指标设“对评估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非常重要、对评估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重要、可以作为评估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的依据、可供评估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参考、与评估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无关(简称非常重要、重要、可以作为评价依据、可供参考、无关)”五个评价等级,请广大专业技术干部对所列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在评价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中的重要性进行评价。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认可度的百分比法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从图中的数据分布可以看出,参加调查的广大专业技术干部对30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认为可以供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参考的比例均达到80%以上,其中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认可度达到90%以上的有21项,认为对评价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重要和非常重要占50%以上的达19项。可以认为,上述30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得到了广大专业技术干部的广泛认可。

三、学分登记项目指标学分基础标量的引入与加权

(一)学分标量概念的提出和引入

由于各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的量纲不尽相同,那么在计算学分时,就需要选一个学分登记项目指标的学分标准数值作参考点。我们把这个学分登记项目指标的学分标准数值称为学分基础标量。总装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学分基础标量的确定,是以高等院校各学历层次毕业及单科结业的学分数计算方法为依据的,如每通过一门本科课程为4学分。同时考虑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与入校学习相比,在职攻读学历或参加函授、电大学习等途径,由于受学习环境、条件的限制,通过课程的难度也随之加大,故在确定学分标准时,应适当调高通过每门课程所获得的学分值,第二,参加各类培训班、学术交流、评审鉴定会以及访问考察等项目,不论从知识含量、信息量,或是学术层次,都较院校学生式的学习层次、质量要高,因此,应不同程度调高单位时间所获得的学分值:第三,其它指标,如论文、成果获奖、编写著作等,依据不同档次,参照有关的规定和其它单位的经验,也应分别设置一个科学合理的学分基础标量。通过学分标量的引入,为确定各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的学分授予量,平衡各项目之间的学分授予量,并最终确定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学分考评标准,提供了基本依据。

(二)学分登记项目指标的加权

我们认为,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各项评价指标评价意见的得分率,已经比较确切地表达了权重的内涵,可以认为是专业技术干部对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体系各单项指标的重视程度的量的表现形式,可以作为该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的初始权重。上述各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权重的集合,就是对应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体系的权集。同时,应用专业技术干部年度参加继续教育量的统计数据,修订学分登记指标的学分标准,征求有关专家、领导机关的意见对权重进行实际符合性调整,即累计加权。应当说,经过学分标量的引入并累计加权产生的量化了的指标体系,是科学、可信的。

四、学分登记项目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装系统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指标体系的构建,经历了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途径和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的归纳与提出,引入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学分基础标量和权重,统计专业技术干部年度继续教育实施量,征求广大专业技术干部、有关专家、领导机关的意见,确定指标体系等定性定量分析的过程。从方法上对构建指标体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得出了科学、求实的结论。

(一) 构建的总装系统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体系

经广大专业技术干部认同、认可的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二)指标体系拓展与发展的思考

构建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学分登记项目指标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复杂性主要在于:①专业技术干部的继续教育本身就是一个涉及多个职务、学历、年龄层次,多种岗位、学科专业的复杂体系:②在不同的行业、系统之间不存在统一的继续教育体系,③专业技术干部的继续教育始终处在快速发展之中。凡此种种,增加了构建指标体系的难度。为此,我们必须采取科学求实的态度,坚持与时俱进,在不断地调整和更新继续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同时,优化指标体系,通过逐步健全与完善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绩效考核评估工作,推动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深入开展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干部继续教育的效益与效能,以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对专业技术干部增新知识、完善和优化知识结构提出的新要求。

篇5: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

各镇区教师培训基地、各中小学校:

根据《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2011年修订)》(中教[2011]44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学的实际情况,现就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学分核定标准

按照《关于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的补充通知》(中教通[2012]55号)要求,镇区培训、校本培训、市直属学校校本培训的学时分别调整为8、16、24学时。

二、学分认定材料上报

1、镇区培训学分认定材料

请各镇区教师培训基地将本《镇区教师培训考勤登记表》整理好,由基地负责人审核签名后,加盖单位公章,装于档案袋内上报市教师进修学院教务室。

2、校本培训学分认定材料

请各学校将本学年《校本培训考勤总表》整理好,由学校师训专管员审核签名后,加盖单位公章,装于档案袋内上报市教师进修学院教务室。

学校师训专管员应在5月31日前在继续教育管理平台后台填报校本培训工作总结,否则不能认定该校校本培训学分。

3、个人申报学分材料(1)个人申报

中小学教师依照《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规定,对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期间、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在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平台进行申报。学校师训专管员要组织好本校教师申报,并及时对相关证明材料进行收集整理和审核。

个人申报学分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31日。(2)学校审核

学校师训专管员负责收集本单位教师所提交的申报证明材料,查验原件后在相应的复印件(A4纸)上加盖单位公章,并发还原件。

6月1日至6月6日,师训专管员登陆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平台的后台,根据《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和《中山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学分核定标准》,以申报证明材料为凭证,对本校教师的申报表格进行审核。

学校后台审核确认截止时间为2013年6月6日。(3)管理员报送材料

师训专管员在完成审核后,须在平台上打印《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个人申报学分综合情况上报表》,按照报表中教师顺序整理好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确认无误后在报表上签名并加盖公章,装入档案袋后递送至市教师进修学院。

4、递送材料 以上各项学分认定材料上报时间为6月3日至6月9日(个人申报学分材料须在学校完成审核后上报);地点为市教师进修学院教务室(党校行政B楼)111室和112室。

三、缴费

缴费时间 6月13日至6月21日,缴费标准与方式另行通知。

四、学分审核与认定

1、学分审核

2013年6月13日—— 6月25日,中心对本学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材料进行审核。

2、学分认定

学分认定与缴费同步。

3、打印学分登记表

6月26日起,已缴费单位的师训专管员可登录继教平台后台为本校教师打印《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打印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彩色打印或黑白打印。

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表自2011-2012学年已加入防伪码,单位和个人可以在中山教师教育网的验证模块输入防伪码,查验登记表信息的真确性。

五、其他事项

1、市教育局所属机构及教师进修学院组织的各类培训由市培训机构统一申报,不需要个人申报学分,不需提交申报材料。

2、凡正在中山市教师进修学院学历班就读的所有学员(包括09级-11级硕士班、10级-13级本科班和大专班等的正取生和附读生)本继续教育学分由进修学院统一申报,个人不必申报。其它参加学历进修的教师需进行个人申报,具体要求见《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3、因病产假等特殊原因本没能参加继续教育的中小学教师,需在继教平台“个人申报学分”栏目提出免修申请。申报程序与其他个人申报项目一致。

4、本学年市级培训、镇区培训、校本培训和个人申报学分截止时间为2013年5月31日,此后产生的各类培训学分纳入下一学年统计。

以上通知,望认真贯彻落实。如有疑问,请致电88889831郭老师或88885326陈老师咨询。

中山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

篇6: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办法

鲁教师发〔2015〕3号

各市教育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现将《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5年3月24日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学分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下简称继续教育)管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全省基础教育质量和水平,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国发〔2012〕41号)、《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山东省范围内已取得教师资格的普通中小学在职教师。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继续教育是指中小学教师为提高思想政治、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进行的学习培训。

第四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综合管理、指导和监督,教育行政部门依法做好继续教育的规划制定、组织实施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 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为教师学习培训提供条件保障。

第六条 继续教育实行学分管理。原则上每五年为一个周期。每周期内,中小学教师应完成不少于360学分且每年不少于48学分的继续教育。

中小学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取得的学分,在全省范围内有效。第二章 内容与形式

第七条 继续教育以提高教师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重点,开展以专业理念与师德修养、专业知识更新与扩展、专业能力训练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学习培训。

第八条 继续教育分为学历(学位)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是指具备合格学历的教师进行的提高学历(学位)层次的教育。非学历教育是指经学校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对教师进行的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及岗位要求而开展的学习培训。

第九条 继续教育坚持教师全员培训与骨干研修相结合,远程培训与集中培训相结合,脱产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提升相结合,统一培训与自主研习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途径提升教师素质。

第十条 继续教育实行分级管理实施。五年周期内,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会同有关部门提供不少于240学分的全员培训,其中市、县(市、区)提供的面对面培训不少于60学分。中小学要积极开展校本培训,鼓励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学习实践等自主研习活动。

第十一条 根据成人学习规律和教师职业特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继续教育课程资源体系建设,确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便于教师自主选择和学习。公需科目培训在省里做出统一规定之前,由各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教育部门确定。其中,公需科目一般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通过远程、自学等方式学习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开发的继续教育课程,经考试合格,可按规定计入学分。第三章 学分登记与管理

第十二条 继续教育实行学分登记,采用证书管理和信息化管理。

第十三条 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范围包括: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和认可的各类培训;教师参加的国民教育系列学历(学位)提升学习;学校根据本校实际组织开展的校本培训和学校认可的教师自主研习活动。

第十四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举办和认可的各类培训,教师完成学习任务,经考核合格,依据课程类型及其重要性折算学分,原则上1小时为1学时,1学时计算1学分。

第十五条 中小学教师参加国民教育系列提高学历(学位)教育,在读期间学业成绩合格,本学年继续教育记72学分。

第十六条 新任中小学教师试用期培训不少于120学时,经考核合格记72学分。担任班主任的中小学教师,每5年需接受不少于30学时的班主任工作专题培训,经考核合格,计入继续教育学分。

第十七条 在县级及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中,担任主讲教师、课程专家和指导教师的,完成工作任务可按其承担的培训学时数的两倍登记继续教育学分。

第十八条 学校组织的校本培训和学校认可的教师自主研习活动学分,五年周期内累计登记不超过120学分,具体计算办法由中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

第十九条 中小学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继续教育,培训学习结束后,教师个人凭培训通知、结业证书等相关材料提出登记申请,由教师所在学校进行材料审核、学分计算,并在证书和信息管理系统进行登记。

第二十条 继续教育学分由学校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或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认定。

第二十一条 对因产假病假等特殊原因无法完成当年继续教育学分的教师,经学校同意并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补修。具体办法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第二十二条 加强继续教育学分登记过程管理,对学分登记与事实不符或培训质量达不到规定要求的,要限期整改。造成严重后果的,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追究相关部门、学校及人员责任。

第二十三条 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所在学校和有关单位应督促其改正。对在继续教育中弄虚作假、骗取学分的教师,取消其学分记录,并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第四章 政策保障

第二十四条 举办教师培训的机构和中小学校要加强继续教育过程性记录和档案管理,作为登记和审核继续教育学分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五条 继续教育学分是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职务(职称)评聘及考核的重要依据。继续教育学分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暂缓教师资格注册,不得参加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

第二十六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设立教师培训专项资金,并纳入财政预算。同时,各学校依据国务院关于中小学按照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经费的规定,足额提取继续教育经费,加强经费监管,确保专款专用,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第二十七条 中小学教师参加法律、法规规定的继续教育,其费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解决;参加所在单位安排的继续教育,其费用由所在单位负担;参加自主选择的继续教育和自主研习活动,其费用按照所在单位的规定解决。

第二十八条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不得向教师个人收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进行继续教育学分登记、审核不得向教师个人收取管理费和证书工本费。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九条 幼儿园、教育教学研究机构、教师培训机构、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篇7: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制度

来源:日期:2011-2-1

根据省继续教育委员会及市继续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在职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特制定我院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登记制度,促使我院医务人员完成规定的继续医学教育任务,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专业工作能力,跟上医学科学的发展。登记制度,包括登记、验证、统计三个基本内容:

一、登记:各科室医务人员认真学习《广东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授予细则》,熟悉掌握继续医学教育的含义及对象;继续医学教育的项目;各类学分的计算方法。继续教育对象将学分证的原件粘贴在学分登记表上,严格按照计分标准,将分数统计并登记在学分登记表上,交科室负责人审核、签名,科室负责人每年年底将继续教育对象学分证原件,包括论文、科研立项课题或成果奖励证书、自习笔记、外出进修证明、科室学习证明材料等相关材料交教教科验证。

二、验证:科教科审核各科室上交的学分证书原件等材料,符合要求的学分证书由科教科登记人盖验证章,输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系统(ICME),并打印个人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存档。学分证书原件由本人负责保管,待晋升职称时再交回上报卫生局验证。

上一篇:第一学期期末高二教学质量检查地 理 试 题下一篇:教师追赶超越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