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2024-09-06

语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精选14篇)

篇1:语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语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石践小学 付海平

我听了苏艳霞老师的一堂语文课《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通过听课,我从中感悟到在新课改理理念下,课堂教学是如何改革和实施的,对照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学习。

一、课堂教学设计新颖合理,衔接紧密,很符合高效课堂教学。在教学中,陈老师制作了新颖、直观的教学课件。

二、小组的合作,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活动,小组内合作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堂课上,陈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堂上经常可以听到学生精彩的发言,这说明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很注重说话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训练有素,长期培养才有了课堂上这样的效果。

四、教师对细节方面处理的比较得当,并将课堂知识引申到课外,课堂教学富有实效性。

总结时,设计了“你想对小村庄的人们说些什么?”这样的问题,既点明这篇课文的主旨,又对学生进行了爱护花草树木的思想教育。

联系自己的教学,每节课虽然认真上了,但课堂教学效率不高,课后还需下很大功夫来读课文,今后一定要在提高教学效率方面不断改进。

最后,我希望这样的活动能多搞几次,多为农村的教师提供一些学习的机会。

篇2:语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话说邓老师的这节课,以生活中常见的落叶为切入点,通过师生的交流,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寄予“景”,这与陈老师的《走进儿童诗》悄然吻合,邓老师的那节古诗词教学更加应证了:国学中古诗词自古就擅长寓情于景,直抒胸意,因而唐诗宋词才得以渊远流长。

堂堂课精彩纷呈。《奇思妙想》课堂设计以分组填词游戏创设情境,孩子们在各种个体思维下出现的互不相干的词语,经任意组合,形成了妙趣横生的有趣句子,激发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也丰富了他们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因而一些栩栩如生的画面从孩子们稚嫩的语言表达中飘逸而出,课堂彰显出灵性与精湛。陈老师用诗一般的语言来教《走进儿童诗》,语言之凝炼,用词之精辟,尽显了她语文老师的综合素养和教学功底,她从牵手到放手,再到创作,孩子们在她润物细无声的教学中逐步推进,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会充满诗一般的灵性,诗歌这一文学形式会让孩子们感动其中,兴奋其中。教学中师生的语言美,意境美,就连板书设计都是那么漂亮,课堂处处彰显“精美”二字。

篇3:语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语文整体改革是在系统论和大语文观的指导下,以识字为根,以阅读为源,以语用(说话和习作)为本,以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为魂,实现课程内容的“四个一体化”,即课内外阅读一体化、阅读作文一体化、读一篇篇文章和读整本书一体化、课堂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一体化,对母语教育的内容、过程、方法、评价进行全面改革,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生自主学习和发展奠基。

我们知道,“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要实现“四个一体化”,必须解决教材体系的问题,于是,语文整体改革的“三段四块”教材体系应运而生。“三段四块”中的“三段”指的是教材结构中的识字、阅读、作文这“三段”,亦即“识字为根、阅读为源、作文为本”;“四块”指的是教学选文中的精读文、略读文、浏览文、整本书这四块有机的组成部分。

一、识字教学改革是语文整体改革之根

人的成长始于读书,读书始于识字。汉字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字之一,也是最难学的文字之一。识字慢,势必导致阅读晚。语文整体改革必须植根于识字。识字教学改革有很多流派,且各具特色。其中,北京师范大学南山附属学校小学部(地处深圳)李虎老师发明的“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研究(发明专利号:zl200520057506.2)独辟蹊径,不用教师教,学生便可以借助“自主识字游戏卡”自主识字,一年轻松学完2900个汉字。该项实验于2014年获得“首届全国基础教育国家奖”二等奖,并纳入教育部规划课题和国培计划。

李虎老师创编的“自主识字,同步读写”教材由四部分组成,核心载体是“自主识字游戏卡”。每张游戏卡上有120个左右汉字,总共是28张游戏卡、2 987个汉字。游戏卡分正反两面,每面的结构相同(见下图):中间的两个大格是“导航区”,左边的大格有一个声母,右边的大格有一个韵母。声母格中有A、B、C、D四个字母,字母旁边的小手所指示的方向为声母折叠的方向;韵母格中有1、2、3、4四个数字,数字旁边的小手所指示的方向是韵母折叠的方向。一张游戏卡除导航区外,另有十个单元格,分布在导航区的周围;每个单元格中有四幅图,每幅图配上一个带拼音的同音字串,同音字的拼音缺声母,韵母红色显示。学生在使用“自主识字游戏卡”之前,要先沿虚线向内折叠、压平,沿实线剪至虚线处,然后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自主学习。学生学习的过程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猜认,即观察单元格里的图画,联系缺少声母的音节,猜认这个字的读音。因为是同音字,只要猜出一个,其余3个字就都认识了。第二步是折叠、确认,即从导航区中找到相对应的拼音,确认是否猜对了。猜对了,学生便欢欣鼓舞;猜错了,又可以多认四个字,学生也会暗自窃喜。第三步是读几遍,直到记住它。自学完一张卡片上的字后,学生可以找家长或班组里的组长帮助检测,看看是否真的“过关”。

“自主识字”和其他识字流派有诸多不同。首先,表现在理论根据上,“自主识字”是利用人的右脑映像识记的潜力研发的。通常而言,人的右脑的记忆力是左脑的一百万倍。人的右脑具有把所见图像记忆下来,并用图像把信息原样重现的能力,这种照相般的记忆能力在人处于0—6岁的时候出现的概率为100%。于是,我们把将汉字、词语以映像的形式印在脑海中的识字方法,称为“映像识字”。其次,表现在方法上,“自主识字”让学生借助“自主识字游戏卡”猜一猜、折一折、读一读、玩一玩,从没有声母只有韵母的音节和图像之间的关联中,独立完成识字,体现了该识字方法的“自主性”。再次,表现在识字的过程和途径上,“自主识字”让学生大致经历了“自主猜读—自主确认—自主巩固—过关升级”等学习环节,儿童始终处在一个充满悬念、充满期待、得到认可、受到激励的积极的心理体验过程当中,过程的趣味性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能够满足儿童的情感需求,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的起步阶段提高自学能力、增强自信,这便为学生之后的大量阅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崔峦先生作为领衔专家在对李虎老师的课题进行鉴定时曾由衷感慨:“我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一辈子,一直在做梦,梦想着理想的、高效的、师生负担不重、效果又很好的语文教育。今天在这里梦想成真了!”他还为该课题题词“自主识字同步读写实验极有可能改变我国的小学语文教育”。事实上,海南省海口市第三十三小学进行该项课题实验一学期,其语文教学的确发生了很大改变:“自主识字”模式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成了课堂真正的主人;一年级365名学生中,有179人过了五星级(人均识字1 399个),83人获得了“识字大王”称号(人均识字2 895个);二年级355名学生中,有281人过了五星级,192人获得了“识字大王”称号;伴随识字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极大提高。这个结果,不仅让家长交口称赞,连数学教学都跟着受益。其实,学生提高了自学能力,培养了自学习惯,识字多了,自信心增强了,所有的学科都能受益。目前,该项实验在全国已有400多所实验校,地域不分南北,学生基础各不相同,但99%的实验校效果极佳。比如:北京大兴区经过两年的局部实验,目前已经在整个城区推广,并获得大面积丰收;香港一些学校引进这一实验,效果同样很好。该课题获得2015年深圳市“好课程推广奖”第一名。

篇4:语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王家后二小

张金平

2016年9月22日,我们一年级语文教师参加了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教法培训。虽然只有一天的时间,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经验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富。聆听了专家张华教授对教材的分析及具体的指导,自己才对一年级教材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使我的教育观念进一步得到更新,真是受益匪浅。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几点体会:

1、在本次培训中,专家教师主要从识字教学、写字教学、阅读教学、口语交际等方面进行培训指导,刚开始我对教材的认识没有那么的精深,也没有意识到,不过听了专家老师的详细分析,从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编排特点。并且要注意把握本组教材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这一点,让我在潜意识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拉近课本与学生的关系,首先要吃透教材,才能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使用教材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教学内容提示及一些教学中所要注意的问题。如:识字课。我们要了解它的编写形式、特点。1)、内容与专题紧密联系。2)、形式多样,体现出要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3)、采取韵文的形式编写,易于朗读。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我们要充分地发挥课文中的插图作用,借助图画猜字识字,读通句子。必要时,我们可以采取合作的学习方式,把课文读通顺。老师绝对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而是加强引导学生注意发现层次性,将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到学习中,让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和鼓励他们独立完成。不过要随时对生字进行复习和巩固。

2、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既要转变教的方式又要转变学的方式, 培养和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两个转变中,教的方式转变是主要矛盾,教的方式一转变,学的方式也随之转变。学的方式转变可以理性地在课堂中呈现,证明教的方式转变,证明教师新理念的真正树立。课改实践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新课程理念,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不可能的。老师只有真正地“放手”了,课堂才会充满生机。

篇5: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全市组织的美术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内容是新版的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和如何按照课程标准上好小学美术课,教研室的辅导老师给我们讲了一节课,内容是四年级的《前前后后》一课,通过这次听课,我学到了一些东西。特别是对这么多年的中小学美术课上课方式感触颇多。

以往的中小学美术课上课形式单一而且枯燥,主要以老师把范画贴到黑板上让学生看着画或者老师画一步然后学生跟着画一步为主,多年以来一直如此。随着时代的改变,教育的进步,这种授课方式已经不适应时代要求,而且也不利于课堂的整体把握。现在的课堂提倡自主性学习,这种授课方式老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在信息技术相当发达的现在,如果我们教师掌握好这种授课方式,再加上多媒体的辅助,在课堂教学上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个人参加工作才刚刚一年,也没积累下多少教学经验。要想真正掌握这门教学技术,还得进行长期的学习和锻炼。想要掌握这门教学技术,必须把握好两个重要环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课件制作。当然了,要想把握好这两个重要环节肯定是要进行长期学习和锻炼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需要他们有一定的学科知识基础,一、二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太小,不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三到六年级的学生有两年的学习基础,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可以看懂他们正在学习的教材的。所以,只要方法得当,三到六年级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可以很好的培养出来的。再说说课件的制作,只要我们老师根据我们要讲的课的内容多加琢磨和研究,是可以做好的。

回到美术课上,我觉得以往的授课方式对课外兴趣培训班是非常适用的,而用到课堂教学上效果就不怎么样了。就拿绘画来说,课外美术兴趣培训班有什么不会的初学者也有学了一定时间有一定基础的学生,我们搞课外兴趣培训班,可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分班,什么也不会的分为初级班,有基础的可根据他们基础的差异分为中级班和高级班。初级班可以一步一步的教,中级班和高级班因为有基础就可以看着老师画好的范画进行练习,教师在适当的加以指导就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绘画水平。更主要的是他们都是一些爱好美术的兴趣生,所以这两种传统的美术课授课方式非常适用于这样的培训班,而对课堂教学就不适用了。因为在课堂上,班里的学生不一定都对美术有兴趣,这两种授课方式不利于课堂管理,如果用这两种授课方式去管理课堂,势必会造成课堂混乱,因为这样的授课方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美术技能。在课堂教学上,我们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课堂管理,才能真正上好一堂美术课。而这科学的方法,就是上面提到的自主性学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无论是科学的课堂管理还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我需要进行长期的探索和学习,相信所有的美术老师都一样,因为要上好一堂成功的美术课,确实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以上这些,是自己一些微不足道的想法,不过是拿出来与同行们做一些交流,不算是经验之谈。要想做一个成功的美术老师,我想还是多探索、多学习吧,只要肯努力,肯下功夫,肯定会有成功的一日。

篇6:英语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每一次的培训,总能从中收获很多,通过培训,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教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教学经验机会,彼此间都得到了经验的传授。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关于教学设计与思路、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等方面,更是让我觉得收获颇丰。下面我从几个方面来阐述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关于教学设计与思路需要教师关注整体输入,包括关注整体文本内容的理解、语言的学用,还有情感的体验。以第一单元为例,教师写教案时应该总的说说单元话题——有关个人喜好,单元语言功能是要求学生能就季节,学科,业余爱好询问他人的爱好并能就自己的爱好进行描述和阐述原因,同时还要说出重要语法结构。也就是说教师要总的就本单元教材有个大致的了解,尤其是关于重难点方面。而放到每个课时的教案则应更细微的说出教学目标要求以及重点功能句式。张老师还运用题型让我们了解一些考试的侧重点,给老师考试复习指明了方向。

其次,张老师还就小学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培训。英语阅读在语言学习特别是外语学习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成功的英语学习依赖于大量的语言材料输入和语言实践输出,通过阅读途径可以满足大量语言材料的获取和时间所学语言知识。而每课课题应该实现的阅读目标应该是引发学生阅读兴趣、感受阅读的乐趣、获得多元信息、发展阅读的能力、进而达到丰富的表达写作。同时张老师还给每个老师一个建议: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阅读行为可以说是看不到成效的。而我们的不足在于功利性偏强,急于求成。也给老师们制定了本学期的目标:创设阅读环境,让学生读起来,“悦”读是关键。阅读实施的有效手段也应该从阅读时间上下手,多进行课内阅读,周周阅读(一周安排一节阅读课)、天天阅读(每天的“阅读十分钟”)、堂堂阅读(课上五分钟的阅读时间)。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一个更高的标准。

这次培训让我对教材的了解更深一步,使我获益良多。让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篇7:语文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一、活用教材资源,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叶圣陶先生说:“以教材为依托,以课堂为平台,深刻挖掘课内资源是课程资源开发的立足点和出发点。”语文教材资源的丰富与多样性为语文学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活用教材资源,注重知识的扩展性,构建一个更为开放的语文课堂,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发散性,从而实现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笔者在教授完一篇语文课文后,往往会选取与课文内容相近的、写作手法相近的或者是出自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等等资源,不仅巩固了学生的语文知识,而且挖掘和拓展了教材资源。比如:在学习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这则诗歌后,笔者会提供席慕容先生的诗歌《乡愁》来让学生从多种方面进行比较学习;在学习完朱自清先生的《春》这则散文后,笔者会提供散文《绿》、《荷塘月色》等来让学生阅读;在学习完冰心的诗歌《纸船》后,笔者会提供其他有关表达母爱的作品如《繁星》、《春水》等来让学生欣赏。

二、教法灵活生动,激发课堂教学活力

新课程改革下,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对象工具,是教师要去挖掘和创造的对象,需要教师和学生能动地、个性化地去解读。基于此,教师在利用教材的过程中,应当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让呆板、枯燥乏味地教材变得生动形象起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激发课堂教学活力。教师要让教材形象生动起来,就要以学生的体会代替教师的灌输,变读书、问答的单一课堂教学形式为丰富多彩的语文学习活动。例如,欣赏、评价、讨论、表演等。再比如,九年义务教育教材(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季羡林先生的散文《幽径悲剧》是一篇情感真切、具有丰富内涵的散文佳作。笔者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法,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图片,并在图片播放过程中插入充满感情的录音朗读,不仅使学生了解到幽径、紫藤罗之美,也营造了这篇散文所要营造的“美的毁灭”与“悲剧气氛”。接着,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发生在自己身上或者所知道的悲剧事件来将学生的情感认知引向了“悲剧”的情感意义。学生们纷纷做出回答,有学生回答说自己养的小狗死掉了,很伤心;有学生回答说考试没有考好,十分难过;等等。接着负责做出点评,让学生充分意识到“悲剧”不仅仅是我们所谓的“伤心、难过”,《幽径悲剧》的“悲剧意义“在于它的美丽毁灭于”愚氓之手“,并结合笔者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加深学生对“悲剧”含义的理解。这样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每位学生都得到了参与与展示的机会,在交流中掌握知识,在探索中明白真理。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对学生的接受、理解课程资源的能力有正确的评价,并且对学生兴趣和他们喜爱的活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开发、学习,学生从兴趣出发,开发更多的学习资源。

三、注重教材教法资源开发与活用的持续性

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实现新课改的必要条件。开发出优秀的课程资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课程资源的类别具有多样性,涉及语文教学的诸多要素,教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它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语文教材只是语文课程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确保初中语文教材资源开发与活用的持续性,离不开其他资源的补充支持,这些补充学校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教学挂图、模型、录像片、投影片、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VCD、电脑软件、教科书、参考书、练习册,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校内资源,也包括网络、电影、电视、广播、报纸杂志、少年宫等校外教学资源。以网络资源为例,网络资源集声音、图像、视频等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充分运用网络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网络资源成为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的素材库。这些举措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了教材教法资源的开发与活用,对于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活用好教材教法资源以及其他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堂必定会是一个风采迷人、朝气蓬勃的天地。

篇8: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张老师针对六年级下册教材认真讲解了每组课文的特点及围绕专题组织教材的一些方法,这一点在我的教学思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对于精读课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环节,张老师也做了细致地讲解,使我认识到“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关键的一环,鼓励学生在自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则诱导学生集思广益,协助学生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路,为学生提供线索。教师通过对疑难问题的分析、归纳,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对学生动之以情、晓知以理、导之以行,促使学生效法、悟道、解惑,在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所学知识不断深化。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最棘手的问题——作文教学,针对新教材,张老师讲解了不同形式的引导,使我认识到口语交际课是一种新课型,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容易激发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能够很好的训练学生的口才和思想的敏锐性,便于学生提高作文中语言表达能力。

篇9: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9月25日,我参加了孝义市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材教法培训(英语)。本次培训由闫建华老师主讲。

先是做课,讲解小学英语五年级第三单元LET’S LEARN 部分。听了闫老师的课,真是让人耳目一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各环节设计流畅,过渡自然,知识点讲授到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到位,容量大,信息量大。这是我在上课时所做不到的。闫老师的课不乏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示范。

做课完毕,闫老师又就2011版《英语课程标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是我对新课标有了更深的认识,在把握课标上有着很大的作用。期间,闫老师还讲到,教室在上课时更要把握好教材,在课标的指引下,以教材为载体,运用新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自主、交流、合作性学习。

此次活动,给我的成长创造了学习的机会和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并使我确立了奋斗的目标。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更加不断地深入钻研,不断探索,走出适合自己的教学路子。

篇10:二语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永安路校区 二年级语文组

近日,参加了小学语文教材教法培训,先是观摩了教研员苏艳霞老师的口语交际《我该怎么办》,课后听了精彩讲座《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实效性的有效对策》。紧扣她所讲授的主题,结合她所做的课,先谈谈对这节课印象最深的几点:

1、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让交际情景化。任何交际都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在课堂上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景,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本节课苏老师就注重了这样的情景的创设,整个情景贯穿课堂始终。由于这样的情景贴切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的表现非常活跃。课堂上的互动效果非常明显,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学生与来宾的互动,使口语交际教学能够围绕低年级学段的目标,学生勇于、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凸显。

2、互动的交际模式,苏老师经过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层次推进的交际情景中发展了语言。将家长参与课堂模拟,并创设表演情景,训练学生在正当理由的情况下劝说父母的语言能力,让学生敢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感受,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充分调动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

3、注重说和倾听的指导,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方面,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学会听才能有目的地说,信息接收不准有碍于准确地表达。而这堂课苏老师就注重了说和倾听的训练,采用“巧嘴巴”“神耳朵”引导学生如何去倾听并复述语言。培养了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倾听习惯,抓住要领去复述。

篇11:2015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一: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我很荣幸地在实验小学参加了“北戴河区新教师课程与教学法培训”,这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这次培训,我清楚的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在备课的过程中要真正使学生每一节课都有所收获和感悟。但是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的教学经验还有待提高。为了弥补自己的缺点,我还要虚心的向其他老师请教,认真地倾听他们的看法,弥补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我更要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各项学习、培训活动,切实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底蕴。

下面结合我个人的体会,谈一谈我的认识。

1.有效备课。备课无论在什么时代都很重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人,对备课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备课时,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建立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作为学习参与者,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2.备课的同时不能缺少自己独特的风格。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劳动,备课是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它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而是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教师应彻底改变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的奴隶式备课方法,成为一个有自己见解的思考者。教师应首先仔细地反复研读,认真地分析思考,不要基于钻到参考书的圈子里。要以课程内容为对象,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根据,在钻研教材、反复思考的基础上,找到三者的切合点。我们还需要不断完善备课的方式,采用多样化的备课,以体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3.课后反思。这一条对于每个教师的成长来说,应该是非常重要的。每次写教学反思前,都想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有哪些成功或不足的地方,及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好好思考在下次的教学中该如何设计和改进,才能得到更有效的教学。

有效备课没有捷径可走,我们新教师更应努力克服困难,踏踏实实背好每一节课,虚心学习、勤学多问,使自己成长得更快。

心得二:xx年小学科学新青岛版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xx年3月,我很荣幸的参加了xx年小学科学新青岛版教材教法培训,使我收获很多,获益匪浅。回首培训的足迹,发现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教育科学理论学习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眼界开阔了,思考问题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许多疑问得到了启发解决......作为一位科学老师,必须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维品质,更应当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掌握现代教育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技术等)。梁海亮老师、申贤和老师、县教育局的谢主任的精彩讲座,精辟的论述常常回荡在我耳边。他们以鲜活的实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在教学中的困惑、迷茫得到了解决,以下是我培训后的几点感受:

1、构建科学课堂文化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学习是学生承传人类文化的基本形式。课堂既是一种研究的趋势、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内核所在,甚至于专家们提出了“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可以将课堂视为决定学校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而文化充盈于课堂之内、渗透于师生之间,文化是课堂的养分,离开文化,课堂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文化的问题,所以我们应切实可行的构建课堂文化。这将有利于深化课程改革;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那么构建课堂文化又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a、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构建“对话文化”;b、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构建“质疑文化”;c、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构建“团队文化”。因此我们要从课堂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科学教学课堂,结合传统的课堂,结合课堂面临的改革,以自己独特的眼光,构建起适合新课程理念的科学课堂文化。

2、科学课堂教学应以科学探究为主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这意味着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策略将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研”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科学探究活动在科学学习中,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做科学”来“学科学”,学生们可以把科学知识与观察、推理和思维的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可以能动地获得对科学的理解。在科学探究的活动中,在参与解决问题、参与做计划、参与决策、参与小组讨论、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学生们将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同他们从多种渠道获得的科学知识联系起来,并把所学的科学内容应用到新的问题中去。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们对科学探究的手段、使用证据的规则、形成问题的方式、提出解释的方法等一系列问题有了亲身的体验,而不仅仅是听到或记住有关的知识和结论;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生对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的性质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切身的认识和体验,而不仅仅是获得了关于这些问题的标准答案。

3、拓宽学习视野,应用到教学中 培训活动虽然结束了,接下来我要做的是把所学到的知识授予同仁并大胆地应用到科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认真总结,及时反馈,不断提高。培训之后我对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思想意识上树立较强的终身学习意识和科研意识,要奋发图强,不断努力,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研究,不断完善自我,相信终将有一天,我也将成长为“专家型”教师。今后,我会一如既往,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于“科学”教育事业上,使自己真正起到一个科学教师的作用。为科学课美好的明天继续加油!心得三: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我于20XX年9月25日参加了由孝义市教研室组织的小学数学教师教材教法培训。此次培训由教研室张孝萍老师做了一节生动的课即《生活中的比》与相应的课例研究《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的汇报。这节课对我来说深受启迪、很有帮助。因为张孝萍老师对这节课课前进行了周密的思考、精心的设计、反复的研究,收集了大量的生活中的比呈现于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认识比、理解比、掌握比。张孝平老师这节课上的非常成功。报告也讲的特别精彩。为期一上午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回味无穷。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材研究深、细。

张孝萍老师的这节引领课时间酝酿长,内容研究精深细密,思路明晰,她的这种钻研精神令我很佩服,从她的课例《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中便可得知。她从八个方面研究了比的意义,由学生对问题的提出引发驱使她来研究,研究前的反复思索,文献的综合中她查阅了辞海、内地材料、台湾材料等对于比的意义的理解和阐述,她还对课本的版本进行了对比研究。真可是下功夫、精研究。我想如果我们每个教师都像张老师那样。学生的课堂都能趣于生活化、趣味化。虽然我们都提倡数学要来源于学生生活、选题要选取学生生活中的习题,但我们大部分老师上课例题、习题一般都选自课本内容。而张老师这节课的习题还搜索了北师大版第四版教材上的题,新旧有机结合使的学生对比的意义更有进一步的透彻的理解。也从中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我深深的感到一个优学老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要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驾驭教材提炼教材的能力。只有深钻细研才能使教材用活。

二、课堂设计新、活

1、生活情境揭示比。张老师利用了5幅生活照,让学生对比那幅照片与照片A相似,使学生从对比中揭示比。使数学趋于生活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巧设问题探究比。为什么照片B、、D、与A相似?与它的什么有关?那么我们同它的长、宽比较?学生开始以小组进行比较得出比的意义。老师:你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吗?比源于生活中,在生活中进行比较你能画出与A相同的画像吗?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比?这些问题的巧设有机的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通过老师的引导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课堂练习深化比。

课堂练习张老师设计了同类量的比与不同类量的比。路程与时间的比、总价与数量的比、做泡泡水的配比。学生在练习中强化了知识、对比的认识有了深刻的理解。她不仅让学生认识了二个量可以比而且三个量、四个量也能比,扩大了比的认识范围。推进了知识的深化。

4、课堂小结提升比。

课堂小结中张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比?让学生认识比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的,使学生学好比、用好比。最后张老师进行了总结:比不仅是两个量而且还可以三个量、四个量进行比。张老师的总结使学生对比的认识进行了提升。

今后我在教学中应在课前备课环节上精专细研、精心设计教学流程,紧扣教学模式,使自己的课堂具有有效性,为提高教学质量而努力。心得四: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3月,我非常幸运地参加了由xx县进修学校组织的xx县生物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在培训学习中,聆听了进修学校副校长白剑林老师和李小芳老师的报告,他们以鲜活的案例和丰富的知识内涵及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和深深的理论引领,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同时结交了一群优秀的同行朋友,一起探讨了不少疑惑。在一次次的感悟中,颇感自己的责任重大,进一步认识到了不断更新自己知识结构的必要性。通过这次培训,感受颇深,收获颇丰,对教育教学工作又增加了许多新的认识。下面将我的学习心得总结如下:

一、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念

我参加工作的时间不长,是2015年元月份才开始上班的,在暑假的时候我参加了继续教育培训和公修课培训,从中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同时这学期我又学习了计算机模块,“国家培训”还有教材教法培训,每一次培训都使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尤其是教材教法过关培训,使我认识到老师不仅仅是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在学生学习知识时要让学生感受到快乐,而不是逼着他们学的。同时我更加深入地懂得了作为教师的责任,进一步明白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价值,更加坚定了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信念,对自己的心态作了一个很好的调适,树立了新的正确的教育观,并能以良好的心态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二、班主任工作方面(全脑优势的运用)

以前,每次只有看到自己所教的班级、科目考试成绩出类拔萃时,就会产生一种幸福感和自豪感;反之就会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而且,对学生从来都是学习好的我说话都是微笑着说,而对于学习比较差的学生说话就带着态度,可以说我自己能感觉到学生对我有偏见,我自己也很矛盾,可自从听了老师讲的全脑优势后,我懂得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是表现的地方不一样罢了,对学生我也有了新的看法,不再单纯的看学生的单科成绩,而是会拿着学生的成绩单跟学生一起分析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我们一起想解决办法。作为班主任,以前排座位可以说没有根据的排,可现在不一样了,排座位以前,我利用全脑优势图测出每个同学的优势大概是哪个部分,例如有些同学属于“理智之家”或“组织之家”,而有些同学属于“感觉之家”或“实验之家”,将他们排在一起,建立了学习互助合作小组,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的话语也使我懂得了要勇于面对自己,保持一颗平常心,以良好的心态来勤奋工作,这样,每天就能感受工作生活中的乐趣和获得新的生活体验。

三、教学方面(自主学习)在以前的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而转,“一切以教学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同时也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信息、符号。李老师《以自主为主导的课型》的讲座,使我真正认识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现在的教学中,就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当然,对于农村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把握好放手与推手的时机,凡是学生自己能够学习掌握的内容,教师不会越俎代庖;学生自己学习不能掌握相关内容时,在老师的帮助下,点拨下才可以掌握,如果老师发现学习内容存在“我有你没有”,“我懂你不懂”,“我能你不能”时,就要做学生学习的“推手”。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比较简单的问题我让学生自主学习,稍微有点难理解的我会引导学生来学习,推学生一把,取得的效果很好,而且对于我自己来说还比较轻松,学生也轻松。当然,我现在才是慢慢的自己适应,并让学生适应,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才会达到满意的效果。我会尽量学好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引领并配合学生去积极探讨和学习,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目的。

四、对《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教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篇12:数学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通过本次培训,我认识到:在当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新鲜事物层出无穷,要求教师要不断学习,永不停息。因此,我们要坚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知识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形势下,我会继续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级的学科培训,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与时俱进,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好教材,蕴育学生的智慧生长!静态的教材呈现,需要动态的教学诠释,建设蕴育学生智慧生长的好教材,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

篇13: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培训0

为进一步推动我校国语教育向深入发展,进一步加强我校国语教育落到实处,促进汉语教师向汉语文教师的专业转型,学校组织汉语文组全体教师在暑期集中教育期间利用四天时间,开展高中语文教师教材教法培训,培训过后还进行了理论考核。

一、指导思想

以着力推进国语教育为指导思想,以提高教师知识水平与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国语教育的实施,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按照校领导安排,校教研室利用暑期集中教育期间对汉语文学科全体教师进行人教版语文教材教法培训。

二、培训目标

使汉语文教师熟悉并掌握学段内人教版语文教材知识,从教材知识体系上分析、把握教材知识的教学要求,在教学中能够做到整合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为胜任大循环语文教学奠定基础。

三、培训方式

集中培训、集体研讨、个人自学、课堂教学实践和观看教学视频的形式进行

四、培训措施

1、努力学习语文课程知识,参训教师在学习过程中认真做好笔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2、学习专家们的先进理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东西,积极动脑思考问题,并积极致词。

3、通过专家的引领,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努力探求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4、积极参与研讨活动,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博采众长,在交流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逐步向专业化教师的标准靠近

五、培训时间

2018年8月17日--8月20日

六、培训、考核方式

学校组织语文专题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评价并登记建档。

七、培训对象 全体汉语文教师

八、培训内容和过程

请的专家老师,不畏高温酷暑、不辞辛苦,按照培训计划一丝不苟进行培训,精心备课、上课尽心讲解,课间与语文教师一起学习研讨,畅所欲言、释疑解惑,为今后汉语文学科组教师的转型做好铺垫工作。汉语组教师学习积极认真,自费购买语文教材和教参材料,并且能够做到提前预习、上课做笔记,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在《作文培训》中,老师详细介绍了语文高考题型和分值并对议论文的写法做了详细的经验介绍,她现场出题与全体老师交流,引起了整堂课的热烈讨论。培训老师的《走进文言文,领略中华文化文化之美》,系统介绍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文言文诗词和虚词的用法、文言文的背诵技巧和文言文的分层教学。所有老师认真记笔记,积极回答问题,学习热情高涨,整堂课气氛活跃。培训老师的《科普说明文》,运用视频和多篇所明文范例来介绍科普说明文的特点和单元教学的具体策略。培训老师的《杂文的教法和学法》详细介绍了咋问的概念、写作要领、表达方法和技巧,让教师欣赏文学专栏节目《品读》,深刻认识杂文的写作特点。

九、培训效果和意义

篇14:《道德与法制》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为全面推进义务教育道德与法制国家统编教材的使用,我于6月11至6月12日有幸赴银川参加了全区2018年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的教师培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前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这次培训,由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章乐教授和陕西师范的唐莉主讲。培训分为三部分内容,分别是:本套《道德与法治》整体介绍及编写思想;一年级上、下册《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三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专家的培训讲座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从他们的身上,透出一种知识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通过培训,使参与者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下面我主要就三个方面和各位老师做以交流:

一是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还努力使课文的栏目富有童心和童趣。因为,只有当栏目的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主动的参与。为了更好的了解儿童的生活,教材的主编鲁洁教授亲自赴一线参与教材的试听、研讨。

二是综合的、多元的学习观

1.综合性的学习观念:知识学习;生活与社会技能学习;道德学习2.快乐学习观:学习本身是快乐的

3.人人都能学得好(与综合性学习观的呼应)

三是研究并遵循儿童道德自主发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设计,给儿童留下自主思考的学习空间,较好地处理了道德认知必要合理的传授与 1 道德能力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促进儿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

四是针对儿童探究精神不足的现实,在全面体现课程核心理念和目标的同时,突出了“乐于探究”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较有特色的活动,引导儿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课文的栏目多是针对学生的,需要他们去观察、操作和探究,这也使教师在教学中无法自己唱独角戏。

上一篇:浅谈国外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下一篇:合租房屋的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