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实施办法

2024-07-25

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实施办法(精选6篇)

篇1: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实施办法

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实施办法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管理,根据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和农村劳动者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工作的相关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示范工程的总体目标是加强分类指导,统筹培训资源,创新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开展建筑业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建筑业农民工技能水平,促进稳定就业。

第三条 示范工程坚持企业实施、校企结合的原则。施工总承包企业或劳务企业负责组织实施,培训机构负责提供培训服务,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负责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进行鉴定,政府对培训后考核合格的农民工给予培训补贴,并对通过初次技能鉴定(限国家规定的技能人员职业准入类职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鉴定补贴。

第四条 地级以上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应成立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工程的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住房城乡建设部门,承担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的具体工作。

第二章

项目申报

第五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示范工程领导小组根据本地区建筑业农民工用工规模和培训工作进展情况,采取先下后上确定培训人数的办法,先由示范工程实施单位逐级上报,后由省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汇总,统一下达年度培训计划,并报全国示范工程工作小组备案。

第六条 承担示范工程的建设类企业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二级以上施工总承包企业资质或一级以上劳务企业资质;

(二)劳动合同签订率较高,各项劳动管理规范,近三年内未拖欠农民工工资;

(三)培训机构健全或与具备相应资质的培训机构建立委托培训关系;

已在示范工程实施地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的施工总承包企业,同等条件下优先认定为示范工程实施企业。

第七条 符合条件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或劳务企业根据用工规模等向工程项目所在地级城市的示范工程领导小组申报。申请报告应当明确培训工种、培训时间、培训人数、培训目标等内容。委托培训机构开展培训的施工总承包企业或劳务企业,还应报送委托培训协议书。

第八条 实施示范工程的地级市应将实施企业名单和培训计划报省级示范工程领导小组。

第九条 示范工程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实行公示制度。省、自治区、直辖市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要将示范工程实施企业名单和培训任务向社会公布,并公布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

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第十条 示范工程的培训对象:

(一)在法定劳动年龄内的农村劳动者;

(二)已与建筑企业签定6个月以上期限劳动合同,且离签定劳动合同之日不满6个月的在岗农民工。

第十一条 示范工程的培训工种以吸纳就业人数较多的工种为主,重点是砌筑工、木工、架子工、钢筋工、混凝土工、油漆工等。

第十二条 示范工程的培训内容依据职业标准、建筑业生产实际和建筑业企业就业岗位需求设置,分基础知识培训和技能操作训练。基础知识包括职业道德、安全知识、基本技能、操作规程等内容,技能操作训练原则上依托施工现场组织进行。

第十三条 示范工程教材应紧密结合建筑业生产实际,适合农民工实际需求,重点突出,通俗易懂,直观生动。教材可采用《建筑业农民工业余学校培训教材》和《建筑业农民工业余学校培训教学片》。示范工程的师资应具有施工生产管理经验和理论教学经验。

第十四条 示范工程培训时间根据各工种岗位实际要求确定,原则上不低于120个学时,实际操作时间应不少于总培训时间的60%。

第十五条 示范工程实施企业在每期培训班开班10个工作日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示范工程领导小组提交开班申请报告,并将培训计划和教学大纲备案,在每期培训班结束5日前必须以书面形式向当地示范工程领导小组提交结业审核申请。

第十六条 示范工程培训机构要根据培训教材的内容和委托企业的需求,科学编制培训方案,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可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通过建筑工地农民工业余学校开展培训。鼓励符合条件的培训机构按照规定积极承担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的各项职业培训任务。

第十七条 示范工程培训机构必须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台账。培训台账记载受训农民工基本情况(包括参训人员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及培训工种、培训时间和考核情况;同时应当体现就业岗位、劳动合同签订等情况。

第四章

考核验收和鉴定

第十八条 示范工程实施企业负责组织完成培训的农民工参加考核。考核内容包括职业要求和企业要求,各占50%。职业要求由省级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企业要求由示范工程实施企业制定。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对完成培训的农民工安排考核验收。

第十九条 对参加按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工种培训,且未获得过该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民工,示范工程实施企业应当组织其参加职业技能鉴定。

第二十条 职业技能鉴定原则上在施工现场进行,利用施工现场的设施和材料开展鉴定工作。第二十一条 经技能鉴定合格的农民工,按照规定核发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由农民工本人持有,企业不得扣压或代为保管。

第五章

培训鉴定补贴

第二十二条 参加示范工程培训的农民工培训、鉴定费用由政府、企业和农民工个人共同承担。各地要制定合理、规范、利于监督、便于操作的培训补贴办法和鉴定补贴办法。经考核验收,培训合格的,按照程序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合格,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限国家规定的技能人员职业准入类职业,且初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第二十三条 各地要按照培训工种类别及培训课时数合理确定职业培训补贴、鉴定补贴标准。对参加培训取得职业培训合格证书(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按当地规定的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给予补贴。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限国家规定的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指定工种,且初次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按当地规定的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标准给予补贴。

第二十四条 示范工程培训、鉴定资金由实施企业先行垫付,也可采取部分预先拨付、部分垫付的方式。待任务完成并经过考核后,示范工程实施企业凭借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向当地示范工程领导小组提出申请,经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初审归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财政部门复核后,按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的要求拨入示范工程实施企业或培训机构在银行开立的基本账户。

职业培训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包括:培训合格人员名单及其《居民身份证》复印件、培训合格人员的劳动合同复印件、培训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等。

职业技能鉴定补贴资金申请材料包括:职业技能鉴定通过人员名单及其《居民身份证》复印件、职业资格证书复印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具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或税务发票)等。

第二十五条 实施地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要建立审核公示制度。对申请职业培训、职业鉴定补贴的实施企业相关情况进行公示,及时公布享受补贴的人员、实施企业和资金补贴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六条 各地应对重点急需工种在培训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可适当提高培训(实训)成本较高的重点急需工种培训补贴标准。

第六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七条 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相互协作、明确职责,严格落实培训鉴定管理以及补贴对象审核、资金拨付监管等工作责任制,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联系,搞好示范工程的监督检查,确保培训质量和资金安全。

第二十八条 示范工程实行项目责任制。实施企业要对培训任务的申报、实施和资金使用负责,自觉接受审计监督。对于实施制度不健全、培训质量存在严重问题、财务管理混乱、弄虚作假骗取套取或贪污挪用职业培训鉴定资金的,要追究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涉嫌构成犯罪的,依法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九条 实施地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要对实施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和退出机制,定期抽查,重点是培训投入、培训效果和培训对象满意程度。对培训效果好的予以表彰奖励;对未正常开展培训、培训对象满意程度低或培训效果不明显的限期整改,整改后仍不合格的取消其示范工程实施资格。

第三十条 实施地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应在培训任务完成后,组织考核验收,重点查验职业培训台账、补贴资金使用情况。

第三十一条 示范工程年度工作结束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要及时汇总本地区示范工程实施情况,报送全国示范工程工作小组。

第三十二条 全国示范工程工作小组对各地示范工程实施情况不定期进行检查,并通报情况。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要求限期改正。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篇2: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实施办法

豫建协[2010]49号

各市建筑业协会、各会员单位:

为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建筑业技术进步与创新体系,加强和促进建筑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绿色建筑,推广绿色施工,充分发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引领作用,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绿色施工导则》的通知(建质[2007]223号)”及中国建筑业协会“关于印发《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的通知(建协[2010]1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了《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Ο一Ο年十二月十日

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国家关于加强节能减排的发展战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及中国建筑业协会《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建筑业在省内组织开展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周期内严格进行过程管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的工程。

第三条

开展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活动应遵循分类指导、行业推进、企业申报、先行试点、总结提高、逐步推广和严格过程监管与评价验收标准的原则。验收评审工作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和《全国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评价主要指标》进行。

第二章

申报条件及程序

第四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条件:

1、申报工程应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房屋建筑、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及水利水电等土木工程建设项目。

2、申报工程应是开工手续齐全,已列入当年开工计划且施工组织实施方案符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等相关文件的工程。

3、申报工程应是具有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并在开工前经专家审定通过的工程。工程应自始至终做好水、电、煤、油、各种材料等各项资源、能源消耗数据的原始记录。

4、申报工程原则上应是省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

5、申报工程应是工程建设周期内完成申报文件及其实施规划方案中的全部内容。

第五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申报程序:

1、各市建筑业协会按申报条件择优选择本地区有代表性的工程,推荐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

2、申报单位填写《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连同“绿色施工实施规划方案”,一式两份,按隶属关系由各市建筑业协会汇总报河南省建筑业协会。

3、河南省建筑业协会组织专家评议,对列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项目,发文公布并组织监督实施。

第三章

组织与监管

第六条

河南省建筑业协会负责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目标确定和实施过程的组织与监管,以及应用成果的验收评审推广等工作,并组织专家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进行不定期检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的相关单位要密切配合。

第七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推荐部门(单位),要加强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工作的组织指导和行业自律管理,制定监管计划,至少每半年对绿色施工实施方案的内容检查总结一次。

第八条

承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落实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实施规划,强化过程管理,使其真正成为工程质量优、科技含量高、符合绿色施工验收标准、经济和社会效益好的样板工程。

第九条

已被批准列为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的项目,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经与有关方面协商后,可以取消或更改: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国务院令第493号)规定的较大事故以上等级的质量、安全事故;

2、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使用国家主管部门或行业明令禁止使用或者淘汰的材料、技术、工艺和设备;

3、转包或者违法分包;

4、违反建筑法律法规,被有关执法部门处罚。

第四章

验收评审

第十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完成了《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中提出的全部内容后,应准备好评审资料,并准备好评审资料,并填写《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申请表》一式两份,按申报时的隶属关系提出评审验收申请。

第十一条

提出评审验收申请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应提交以下评审资料:

(一)《河南省建筑业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申报表》及立项与开竣工文件;

(二)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和绿色施工规划方案;

(三)绿色施工综合总结报告(扼要叙述绿色施工组织和管理及采取的技术、材料、设备等措施,综合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方法、创新点和“四节一环保”的成效以及体会与建议);

(四)工程质量情况(工程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出具地基与基础和主体结构两个分部工程质量验收的证明);

(五)综合效益情况(有条件的可以由有关单位出具绿色施工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六)工程项目的概况、绿色施工实施过程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四节一环保”创新点等相关内容的录像光盘(一般为10分钟)或PPT幻灯片;

(七)相关绿色施工过程的验收材料,包括通过绿色施工总结出的技术规范、工艺、工法等;上述文字性的书面资料一式五份并刻光盘一份,录像光盘两份。

第十二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评审的主要内容:

(一)提供的评审资料是否完整齐全;

(二)是否完成了申报实施规划方案中提出的绿色施工的全部内容;

(三)绿色施工中各有关主要指标是否达标;

(四)绿色施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创新点以及对工程质量、工期、效益的影响。

第十三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评审专家从河南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委员会中遴选。每项示范工程评审专家组由3~7人组成。

第十四条

验收评审专家,要对相关方面和与施工现场相邻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座谈和随机查访。评审专家组应根据评审内容,对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实施情况做出综合评价。

第十五条

评审专家实行回避制,评审专家不得聘为本单位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的专家组成员。

第十六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的评审工作分两个阶段,一是实施过程现场查验,二是依据申报资料评审。评审专家必须认真核查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承建单位报送的申报资料,并按专家实地查验施工现场的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评审意见。

第十七条

评审验收实行专家组记名投票,通过验收的工程必须有三分之二及其以上的专家评委同意。评审意见形成后,由评审专家组组长会同全体成员共同签字生效。

第十八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项目评审按绿色施工技术水平高低分为优良、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第十九条

通过评审验收合格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报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管理处征求意见后,向社会公示,并颁发证书和标牌。

第五章

激励机制

第二十条

凡通过绿色施工示范工程验收的工程,申报河南省建设工程“中州杯”或河南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等评优活动,在满足评选条件的基础上予以优先入选。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应积极支持倡导施工企业开展绿色施工活动,对于达标优良的绿色示范工程应给予奖励;施工企业也应建立节能减排激励制度,对于创建绿色施工的示范工程中有突出贡献的项目部和有关人员,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六章

第二十二条

对已通过评审的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如发现质量安全问题,河南省建筑业协会要组织专家进行鉴定,经鉴定确实不符合绿色施工示范工程条件的,有权做出取消其绿色施工示范工程称号的决定,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三条

绿色施工示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尽可能地采用数据记录,无法用数据表达的须有影像资料或文字说明。

第二十四条

评审工作发生的费用,由申报企业负责。第二十五条

篇3: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实施办法

2008 年11-12 月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在全国各地开展了提前返乡流动人口摸底调查, 并对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6 个流出人口大省 (市) 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截至2008 年12 月20 日, 全国提前返乡流动人口1 361. 8 万人, 占外出务工人员总数的9 %左右。①“农民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 对中国城乡之间出现的大规模农村流动劳动力的总称, 他们户籍在农村, 并在城市从事非农经济活动。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 学术界也对这个群体给予了较多关注。②2008年末, 农民工返乡潮的出现, 再一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

从教育的外部规律看, 返乡农民工培训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006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 明确提出要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当今世界金融危机波及面广, 外向型企业遭遇直接影响, 农民工返乡回流不断加剧。2008年底温总理指出:“尤其要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就业, 这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 采取技能培训, 加强劳务输出等办法引导农民合理流动”。农民工返乡回流发生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但反映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进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与农民工人力资源之间的不适应问题。③返乡农民工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配置需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因此, 做好返乡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 促进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和创业已经成为事关整个社会稳定和谐的全局问题。

从教育的内部规律看, 职业教育理论与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模式都有待创新。早在1986年, 中央就提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新体系。但直至今日, 面向农民和农村的职业教育培训仍然未能建立起完整的制度体系和施教体系。

以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依托, 立足示范区独特的教育资源和科技产业环境, 积极探索能够打破区内高等教育、高职教育、中职教育的边界、沟通政府、学校、企业和社会团体的利益, 把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区域内教育优势有机结合, 通过资源整合, 构建一个集合高校、职业院校、企业、产业示范基地连动的多层次、多类型、长效化的基地模式, 形成政府-组织-农民相联系、学校-企业-基地相贯通的从课堂到产业的大培训基地, 是对职业教育体制和体系的丰富和完善, 对创新农民工培训模式无疑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二、农民工培训现存模式评述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 对农民工的关注逐步成为农村社会发展研究领域的新课题。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培育新型农民目标的提出, 农民培训的理论与实践也随之更为丰富。前期的关于农民工培训研究主要集中于农民工教育需求分析和农民工培训对策建议等。在理论层次上, 尚未形成突出的研究成果和系统的理论观点, 在许多方面常滞后于实践的探索与发展。

在实践上, 各地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了诸多新模式和新举措, 如“四免一补” (免收培训费、职业介绍费、技能鉴定费和单程交通费, 给予一次性生活补贴等) 扶持政策, “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等培训项目。概括来讲, 不外三种模式:政府主导型模式;企业主导型——订单加定向式培训模式;非盈利组织主导型。

以政府主导的补偿教育模式是政府将农民工培训纳入公共教育体系, 运用国家现有教育资源满足农民工的培训需求, 经费来源主要依靠政府拨款。这种模式为农民工提供了低费用的教育平台, 易为农民工所接受, 有利于调动其培训积极性。但是由于城乡分割、地区分治和财政分灶, 以及部门间职能交叉、协调沟通不够, 政府主导的补偿教育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会出现财政困难、效率低下等一系列“政府失灵”问题。

企业主导的订单加定向式教育模式, 优点是以就业为导向, 教育行政部门与职成学校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培训, 保证了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序性、稳定性。其缺点:培训目标注重企业的需求, 但对农民工如何融入城市生活的常识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欠缺, 导致大批农民工生活在城市边缘。

非盈利组织主导模式其进步意义在于, 在政府及营利性企业不能或不愿提供农民工培训的情况下, 它作为一个以扶贫、促进弱势人群就业为目标的非营利组织成为农民工培训的供给主体。但这种非营利组织活力不足, 规模不大。

这些实践探索, 虽然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由于缺乏对农民工教育培训的规律性研究, 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共性的问题:大多数实践模式仅仅局限在经验和案例层面, 缺乏推广性;对政府的依赖程度高, 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团体、学校, 尤其是农民工的积极性;未能产生满足农民工志愿需要的、体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规律的模式和方法。

三、研究问题与假设命题

1.返乡农民工群体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 具有何种明显的特征, 并且这种特征是否直接影响这个群体的教育培训过程?

返乡农民工群体最明显特征是具有在城市和农村生活的经历, 在其外出务工的过程中, 掌握了一定得文化基础和从业经验, 从而能够顺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2.返乡农民工与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工在职业技能培训上有何差异?

对于这个问题, 本文的假设是:

返乡农民工培训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职业技能培训, 必须考虑返乡农民工群体内部的类型划分。返乡农民工群体的一部分会在接受培训后继续进入城市工作, 一部分会选择回乡创业, 另外一部分会从事农业生产。显然, 对于不同需求层次的返乡农民工, 培训内容与培训组织形式不能趋同。

3.现有的农民工培训机构已经形式多样, 为什么还要选择新的模式?

对于这个问题, 本文的假设是:

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特殊的地域位置以及区内丰富的教育资源可以提供返乡农民工培训的平台, 区内的教育资源能够进行整合, 示范区的示范效应应该得到拓展。因此, 本文的假设可以综合为, 返乡农民工自身的生活经历为其接受技能培训提供的条件, 但群体内部对于培训的需求又存在差别, 需区别对待。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能够满足返乡农民工培训的需求, 同时拓展示范区的职能。

需要指出的是, 本文并不认为返乡农民工基地化培训模式有着普适性, 根据各地域的不同情况和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特殊情况, 各地在探索返乡农民工培训的模式上应因地制宜。

四、核心概念与分析模型

(一) 核心概念

1.农民工与返乡农民工

“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的新词汇, 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概念。它是指户籍身份是农民、有承包土地, 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返乡农民工有一般意义上的概念, 即由于个人及家庭因素、社会经济及产业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 从非农产业或城市 (镇) 返回到农村的劳动力的总称。当今时期, 特指由于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因经济因素影响, 失业或暂时离业而从城市 (镇) 返回乡土的农民工。

2.基地化及基地化培训模式

即力图在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内, 通过体制或机制的创新, 使区域的教育培训资源、技术资源、产业优势得以整合和集约, 集中、高效地实现对农民工多层次、多类型职业技能培训, 并能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和职业教育规律有机结合, 形成特定的运行机制、投入保障机制以及就业指导等公共服务体系。它是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新形态, 具有开放性、组织性、集约性和高效性。

基地化培训模式是建立在“基地化”的基础之上的, 以“基地”为载体的, 能够创新职业技能培训形式, 延伸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满足农民工 (或返乡农民工) 多样化职业技能需求的职业教育与培训新体系和新机制。为中西部农民提供融技能培训与产业化实训于一体的新“学校”。

我们设想将返乡农民工培训问题与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发展结合起来, 寻求利用示范区的教育资源、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化企业优势以及政策优势, 构建资源整合、集约化、高水平、融创业培训与技能培养于一体的面向农民工多层次、多类型的技能培训新模式。

(二) 分析模型

根据以上对研究问题和假设的分析, 本文建立如下分析模型 (见图1) :

注:→指前者推进后者的发生

1.返乡农民工培训的背景研究

重点研究当前农民工返乡的社会背景, 影响因素及政策环境等。通过背景研究, 准确把握返乡农民工培训的社会经济背景, 客观认识返乡农民工培训问题的迫切性。

2.返乡农民工职业培训需求研究

针对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社会状况, 选择典型样本对农民、农民工、返乡农民工进行需求调研, 研究其职业需求、创业需求及职业技能培训需求特征, 为培训基地的专业设置、技能规范和运行管理模式建立提供依据。

3.返乡农民工培训实践的现状分析

现状研究应把握三个方面, 一是调研农民工的基本状况, 把农民工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背景中;二是调研新时期农民工培训的需求状况, 包括从业结构、教育需求结构等;三是研究整个社会实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基本成效和问题, 以期为构建农民工教育培训新模式打下基础。

4.农民教育的创新模式研究

把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和教育的潜在功能有效结合起来, 通过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大平台, 构建一个体系完整、职责清晰、绩效显著的能够满足农民工多层次、多类型职业技能培训需要的产学一体的基地化培训模式。对示范区内的各类教育资源、培训资源、产业示范资源进行分析评价, 提出资源整合和功能拓展的思路和技术路线。对基地化培训模式的建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投入保障体系、服务组织等建设原则, 培训模式的创新, 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方法的创新, 教育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绩效评价方式等进行研究。

五、预期结果

本文的预期结果是将返乡农民工培训问题与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发展结合起来, 寻求利用示范区的教育资源、人才优势、科技优势和产业化企业优势以及政策优势, 构建资源整合、集约化、高水平、融创业培训与技能培养于一体的面向农民工多层次、多类型的技能培训新模式。这里涉及两个核心问题:

1.教育资源如何整合?

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示范区内教育机构具有产学研结合的传统优势和特色。农林高校的学科结构以应用研究型为主, 这种学科属性上的特殊性本身就决定了农林高校与农业发展具有更为紧密的结合关系, 并在产学研结合方面具有传统优势和特色。④所以, 示范区内教育资源可以较为便捷的转化为实用技术。但面对不同层次农民工以及他们不同的培训需求, 需要对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即通过组织和协调, 把示范区内个教育机构内部彼此相关却又彼此分离的职能融合到一个为农民工培训的系统中, 实现1+1大于2的效果。教育资源的整合, 不会在各教育机构中自动完成, 需要中介机构参与。为此, 专门设立“返乡农民工培训委员会”, 作为管理机构而不是教育实体进行组织协调。

2.培训功能如何发挥?

返乡农民工培训能否顺利开展, 需要相关体制保障。管理体制上, 完善地方政府对农民工培训的组织领导, 统筹规划, 明确责任, 加强部门间协调沟通, 建立政府牵头、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投入机制上, 政府设立专项基金, 支持培训基地建设, 完善多种形式的培训补贴政策;学历认证机制上, 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积极开发单项职业能力标准, 开展单项职业能力鉴定, 免费发放相应的单向能力证书, 并与资格证书衔接贯通, 推动农民工培训上水平、上档次。试行农民工培训学位制度, 提升农民工的学历水平。

注释

1国家人口计生委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司. 提前返乡流动人口调查报告[J].人口研究, 2009, (2) :1-3.

2占少华.“农民工贫困:分析模型与反贫困实践”, p1.参见黄平, 杜铭那克主编《农民工反贫困:城市问题与政策导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6.11.

3蔡玲.发展经济学视野中的农民工返乡回流问题[EB∕OL]. (2009-02-20) [2009-3-12].http://rdi.cass.cn/show_News.asp?id=27131.

篇4: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实施办法

8月22日,农业部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示范培训拉开帷幕,首期培训班在山西省太原市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120余名县级合作社辅导员参加了培训,农业部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孙中华出席培训班并做主题报告。

为提高基层合作社辅导员工作能力,建设高素质的辅导员队伍,2011年农业部发布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辅导员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明确要求,合作社辅导员每年至少参加一次岗位培训,并且计划用2-3年时间,将全国县级以上合作社辅导员轮训一遍。为引导各地加强合作社辅导员培训,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心面向全国县级合作社辅导员开展示范培训,开发制作辅导员培训大纲和专用学习教材,创建培训师资库和课程库,实行课程“点单”培训。2012年示范培训分两期举行,按照辖区内县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数量占合作社总量比例较高的原则,由各省遴选推荐出240名县级辅导员参训;培训内容兼顾提高认识、更新知识、训练技能等多个层面,涵盖了合作社政策法规、内部制度建设、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财务软件操作和合作社发展热点等内容;培训方法采用了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研讨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培训方式,有效激发了学习兴趣,提升了培训效果。

当前,合作社发展已进入数量增加和质量提升并重的关键時期,合作社辅导员是指导合作社规范发展最直接、最有效的力量,其能力素质和工作效果直接影响到合作社的建设与发展质量。农业部和地方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将采取多种方式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不断加大培训力度。

篇5:建筑业农民工技能培训示范工程实施办法

各县、区、开发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建设(发展)局、地税分局,各建筑业企业:

为维护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经市政府同意,市劳动保障局、市建设委员会和市地方税务局会共同拟定了《合肥市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合肥市建设委员会 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合肥市地方税务局 二〇〇七年七月二十日

合肥市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实施办法

为维护建筑业农民工的工伤保险权益,根据《安全生产法》、《工伤保险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通知》(皖政[2006]52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和建筑业的特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在我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农民工(以下简称:农民工)的建筑业企业。建筑业企业包括: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分包企业三个序列。

建筑业企业中已按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五项社会保险费的职工,仍按原规定办理各项社会保险。

二、保证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所承接的工程项目在签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后,办理开工手续前,应为在建工程项目施工工地的所有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

建设单位在办理施工许可手续时,其提交的“有保证工程安全的具体措施”材料中,应当包括总承包企业办理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证明。

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在核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时,应同时审查项目总承包企业办理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手续,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项目不得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各县、区、开发区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应按规定在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前,审查项目总承包企业办理工程项目参加工伤保险的手续,对未参加工伤保险的项目不得发放《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三、缴费费率

建筑业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以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总造价的15% 作为缴费基数,按1%费率缴纳。即按工程项目施工承包合同总造价的 1.5‰缴纳工伤保险费。

按照工伤保险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则,市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根据建筑业企业上工伤保险费的收支情况,按有关规定提出费率调整意见,经市建设委员会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后,报市政府批准实施。

四、缴费主体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在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开工前应到地税部门申报缴纳工伤保险费。

专业分包企业与总承包企业签定分包合同的,由总承包企业负责代扣代缴;专业分包企业与项目业主(建设单位)直接签定工程分包合同的,由专业分包企业按本办法规定的费率标准缴纳。

五、缴费方式

总承包企业在签定总承包合同后,应填写《合肥市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缴费申报表》一式四份,及时到地税部门办理申报缴费手续,缴纳该建设项目的农民工工伤保险费。

(一)本市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向其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工伤保险费。

(二)外地来肥建筑安装施工企业,向其承建的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税机关(各区、开发区地税分局)申报缴纳工伤保险费。

总承包企业在办理缴费后,需携带加盖公章的含有建设项目名称、工程总造价、工程地点、工期等内容的合同相关页码的复印件、缴费凭证和《合肥市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缴费申报表》一式三份,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登记手续。

六、参保期限

建筑工程项目农民工的参保期限以建筑工程竣工期为参保期限。工程延期竣工的,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应在《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合同工期到期前,及时申报延长期限,延长期限最长不得超过工程竣工验收期的期限。未及时申报延期的,参保期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规定的合同工期终止。

七、费用来源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所缴纳的工伤保险费,在工程间接费所列的劳动保险费中列支。原建筑行业劳动保险统筹费不再收取。

工伤保险费作为规费,不得作为让利因素参与竞标,在招投标及合同签定过程中应单独列支。

八、参保人员管理

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在办理建筑业农民工工伤保险手续时,应当按规定向市劳动保障部门所属工伤保险经办机构提供专业分包合同、劳务分包合同和农民工劳动合同及参保花名册。人员发生变化时,应当在其上岗前及时报送新增人员劳动合同及参保花名册。

因临时增加或调用工人等特殊情况未能及时报送增员职工花名册,临时增加或调用工人发生工伤的,应在48小时内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建筑行政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调查确认后,按参保人员处理。

市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站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的责任单位,应记入企业不良信用档案。

九、工伤责任主体

农民工劳动关系所在的建筑业企业是农民工工伤责任单位。建筑工程总承包企业未将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中的各项劳动保护、劳动保险费用支付给分包单位的,由总承包企业承担农民工工伤的经济责任。

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未按规定为农民工参保缴费的,其所承建的工程项目农民工发生工伤,由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承担工伤保险基金应承担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责任;由农民工劳动关系所在建筑业企业承担用人单位应承担的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责任。

十、工伤认定

农民工在遭受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伤害后,由其劳动关系所在的建筑业企业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在30日内向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建筑业企业不按《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为农民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本人或者其直系亲属、企业的工会组织可作为申请人,在农民工遭受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参保单位未在《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时限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及有关费用由该单位承担。

十一、保险待遇

建筑业企业为农民工参保缴费次日起,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即可按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农民工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工伤保险待遇按《工伤保险条例》、《安徽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关于贯彻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若干意见》(合政[2005]140号)及有关规定执行。

农民工或其供养亲属也可申请采取一次性结算工伤保险待遇。结算方式按照省劳动保障厅《关于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2005]83号)规定执行。

在计发农民工工伤保险待遇时其本人工资按照农民工职业技术资格等级分初级工(含普工、杂工)、技工两个等级,其初级工(含普工、杂工)、技工月工资分别按全省上职工平均工资的80%、100%计算,作为职工遭受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伤害后享受工伤待遇的本人工资。

十二、待遇支付程序

农民工在遭受工伤事故或职业病伤害后,由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工伤医疗费用,待受伤人员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后,由用人单位持有关凭证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办理工伤保险待遇结算手续。

十三、争议处理

职工与用人单位因工伤待遇发生争议的,按照国家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十四、合肥市建设领域农民工维权办公室(沿河路111号)设立一站式服务窗口,方便建筑业企业办理参保登记、工伤认定申请手续。

十五、本办法自二〇〇七年八月一日起执行。

发布部门:合肥市其他机构1日(地方法规)

发布日期:2007年07月20日合肥市建设委员会 合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合肥市地方税务局 二○○七年七月十九日

篇6:湖北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通过实施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推动全省建筑节能工作,根据《湖北省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民用建筑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实施建筑节能标准、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省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以下简称示范工程)。

第三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示范工程的立项审查与批准实施、监督检查、项目验收、示范工程称号的授予等组织管理工作。

省墙体材料革新与建筑节能办公室负责示范工程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 县级以上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示范工程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

第五条 申报国家级建筑节能示范工程的项目应从示范工程中择优推荐。已列入与建筑节能相关的国家级示范工程可依据本办法,由建设单位申请直接纳入省级示范工程。

第六条 在示范工程的实施中,通过规划、设计、施工、技术与材料应用、运行管理、工程实践和经验总结等,推广先进适用成套节能技术与产品,实现节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建筑节能技术进步,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第七条 项目建设单位是示范工程的申报主体和实施主体。示范工程可由建设单位一家申报,也可由建设单位联合设计、施工、监理、科研等单位中的一家或数家共同申报。

第八条 示范工程应重点推广应用下列成套节能技术和产品:

1、围护结构体系。包括:新型墙体材料、墙体保温隔热、屋面保温隔热、节能门窗、建筑遮阳等节能技术与产品;

2、建筑用能系统。包括:新型空调制冷、供热采暖、用能计量、系统控制与管理、室内空气质量控制等节能技术与产品;

3、可再生能源应用。包括:太阳能光热与光电建筑一体化、浅层地能、污水余热、风能及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应用;

4、绿色建筑体系。包括:按绿色建筑标准设计和建设而采用的相关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建筑环保、绿色照明、智能化节能等技术和产品。

5、其它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第九条 申报示范工程的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

1、设计方案应优于国家和省现行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且符合国家和省有关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产业政策;

2、至少采用5种建筑节能技术(其中必须包括一种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或采用的建筑节能技术与材料应具备国内领先水平。

3、有建设项目的正式立项手续;

4、有可靠的资金来源;

5、示范工程选用的关键技术与材料应是列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或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或湖北省建筑节能和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目录的技术与材料,其他配套技术与材料可以根据需要选用。选用没有国家和省相关标准的节能技术与材料的,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检测报告,并经省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审定。

采用与现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不一致的节能技术与产品,应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标[2005]124号文件的规定进行审核,并依法取得行政许可。第十条 申报示范工程的单位应提交以下文件和材料料:

1、湖北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建设项目申报书;

2、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含节能篇);

3、规划、建筑设计方案和节能专项设计方案;

4、工程立项批件;

5、项目建设资金证明材料。

以上申报文件和材料一式六份,并提供电子文档。申报材料应按要求如实填写,做到语言精炼、重点突出、数据真实准确。除申报书外,其它材料标题用二号黑体,正文用四号仿宋体,一律用A4纸打印并于左侧装订成册。第十一条 示范工程立项程序:

1、申请示范工程的单位将申报书与其它相关文件、材料报送项目所在地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

2、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申报书及其它相关文件、材料进行初审,签署意见后按要求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3、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意见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众网()进行公示;通过审查且公示无异议的项目列入示范工程,并下达立项文件。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每年组织一次示范工程立项申报,受理时间为每年10月1日至10月30日。

第十二条 申报项目通过示范工程立项后,申报单位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节能方案实施。施工图审查机构要严格按照批准的建筑节能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专项审查,工程监理单位要对项目示范技术的施工进行专门监督。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示范工程的实施监督管理,组织专家做好技术指导和服务,并于每年4月30日及10月30日前分两次向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报送示范工程进展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

第十三条 申报单位在实施节能关键技术过程中,应向项目所在地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阶段实施报告;并同时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第十四条 示范工程阶段性监督检查工作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或委托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第十五条 示范工程节能专项设计原则上不得变更,确需变更的,设计变更不能降低节能标准,且必须送原审查机构审查,通过后报送项目所在地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并同时报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备案。第十六条 需要延期实施的示范项目,申报单位应向项目所在地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交项目延期实施报告;并由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签署意见后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审批。第十七条 示范工程竣工后,依据有关法规规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并取得能效标识证书,由申报单位向项目所在地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示范工程验收申请,市、州住房和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报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验收。

第十八条 申请示范工程验收时,申报单位应提交以下文件和材料:

1、工程竣工验收文件;

2、示范工程实施综合报告(包括节能设计、节能新技术应用、施工质量、运行管理、节能效果、经济效益分析、示范工程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经验总结材料等内容);

3、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包括建筑物与制冷(采暖)系统的节能性能检测报告;

4、示范工程实施过程中的相关技术音像资料;

5、建筑能效标识证书。

第十九条 示范工程通过立项后,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湖北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创建项目)》标牌,并注明主要技术示范类型;通过示范工程验收后,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颁发《湖北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证书和标牌,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条 湖北省建筑节能专项资金对取得《湖北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证书和标牌的示范工程予以奖励。各地应当制定对示范工程的优惠和扶持政策。

第二十一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项目,取消其示范工程资格,并予以公告:

1、未获得批准延期,立项后一年内未组织实施的项目;

2、未经批准,擅自变更原节能设计的项目;

3、实施后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项目;

3、工程竣工后两年内未申请节能专项验收的项目。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有效期为5年,自颁布之日起施行,原《湖北省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小区)管理办法》(鄂建[2005]114号)停止执行。

合同能源管理

能源的买卖、供应、管理; 节能改善工程的实施; 节能绩效合同的统包承揽;

上一篇:四五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申报书下一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