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2024-08-26

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通用10篇)

篇1: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1.日本优先发展核能的理由:

①日本经济发达,人口众多,能源需求量大;②日本常规能源缺乏;③日本科技力量强,经济基础雄厚;④核能地区适应性强,其原料的运输量小,适合在日本发展核能。

2.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降雪的原因:

①日本以季风气候为主,冬季盛行西北风。②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西侧为日本海,沿岸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③当冬季风从西北方向吹来时,越过日本海,带来大量水汽,遇到山脉的抬升,形成地形雨。故日本海沿岸冬季的气候特征是多降雪。

3.日本群岛东西两岸的降水季节分配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

答:①日本群岛的西岸冬季降水较多。原因是西岸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西北风经过日本海洋面携带了大量水汽,在日本西海岸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而此时日本的东部沿海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②日本群岛的东岸夏季降水较多。原因是东岸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东南季风从海洋上携带大量水汽,在日本东部海岸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而日本西部沿海处于背风坡降水较少。

4.日本的工业集中哪里?为什么?

答: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原因是:

①本土资源匮乏,工业原料需大量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要大量出口③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利于原料与产品的进出口④沿海为平原,利于建厂

5.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答:日本所需的工业原料,特别是石油绝大部分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口,许多产品的出口也经过马六甲海峡。’

篇2: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1)诱因:自然异变。(自然属性)

(2)承受灾害的客体:受到损害的人、财产和资源。(社会属性)

2.自然灾害灾情大小的取决因素?

孕灾环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致灾因子(自然异常变化)、

受灾体(人、财产、资源环境)

3.自然灾害的影响或危害?(答题角度)

(1)人员伤亡;

(2)财产损失;

如(农业生产:种植业、农作物、林木、牲畜等)、(工业生产:道路、机场、船舶、厂矿等)、(生活:房屋、建筑、道路等)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如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林木资源、矿产资源等;

环境破坏:对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的影响和破坏(结合具体材料,具体自然灾害答具体)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1)影响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和防抗灾害能力。

(2)具体表现: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但防抗灾能力弱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反之,危害程度就低。

5、主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1)气象灾害:热带气旋、干旱、寒潮等

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等

3)水文灾害:洪涝、风暴潮等

4)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等

注意:不同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不同?

突发性:地震、火山、崩塌等。

渐发性:干旱、洪涝等。

6、气象灾害

(一)热带气旋

1.概念:发生在或的深厚的

2.形成条件:

(1)广阔的,海水通过。

(2)下上的的大气结构,促使空气及水汽。

3.分布:

三大海域:

(1)海域:孟加拉湾北部及沿海地区,

(2)海域: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

(3)海域:加勒比海、美国东部海岸。

4.台风——热带气旋的一种特殊形式

篇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指瑕

第一册

1. P4第二节第1行:

“宇宙是无限的, 但人类所认识的宇宙都是有限的。”这种表述将科学上的宇宙与哲学上的宇宙相混淆。科学上所讲的宇宙 (科学家认为它起源为137亿年前的一次难以置信的大爆炸。这是一次不可想象的能量大爆炸, 宇宙边缘的光到达地球要花120亿年到150亿年的时间) 是时间与空间的总和, 有一个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 这个概念不同于哲学上所讲的宇宙概念, 即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结合下文内容, 这一句话宜改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或“人类认识的宇宙是有限的”。

2. P31:

关于条目“内力作用的‘足迹’”。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 而课本上只介绍了地壳运动的“足迹”——地质构造中最常见的两种基本类型, 即褶皱和断层。严格地说, 地质构造包括水平构造、单斜构造、褶曲构造和断裂构造。建议将条目“内力作用的‘足迹’”改为“地壳运动的‘足迹’”。

3. P37第二节第1行:

“由实验得知,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这句话未能全面、准确地叙述辐射定律的相关内容。建议将其改为“由实验得知, 物体的温度越高, 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反之越长。”

4. P48倒数第6行:

“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作用。”这句话叙述不够全面, 漏掉了岩石圈。因为水循环联系四大圈层, 热量传输不可能没有岩石圈。因此, 建议该句改为“水循环对水圈、大气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热量传输起着重要作用。”

5. P48倒数第5行:

“水循环过程中, 还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 改造着地表形态。”水循环过程中, 不仅产生流水的侵蚀地貌, 还产生流水的堆积地貌。建议将该句改为“水循环过程中, 还不断进行着势能和动能的转换, 由此产生了侵蚀作用, 并通过搬运、堆积作用不断地改变着地表形态。”

6. P53: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下方将亚热带气候分为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 这与教材中气候类型判断教学的内容不一致。建议将亚热带气候仍分为两种, 即地中海气候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或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 , 将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分别归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并建议换上相应的《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图》。另外, 为体现气候与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建议将P58《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下方的亚热带荒漠和草原带分别归入热带荒漠带和热带草原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用不同的图例分开, 并换上相应的《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

7. P60第3行:

“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自然带表现出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表述不科学, 因为海岸线不一定就是东西向延伸的。建议该句话改为“受这种降水空间分布的影响, 自然带表现出大致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地域分异规律”。

8. P64“活动”第3行:

“由于秘鲁寒流和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 将富含磷酸盐等营养盐类的下层冷海水带到表层, 导致海洋浮游生物繁衍迅速, 大量鱼群来此觅食, 因而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渔场成因说法欠妥。秘鲁渔场的形成得益于沿岸上升流, 而非秘鲁寒流。因此, 建议第一句改为“由于秘鲁沿岸上升流作用强烈”。 (秘鲁沿岸有强大的秘鲁寒流经过, 在常年盛行南风和东南风的吹拂下, 发生表层海水偏离海岸、下层冷水上泛的现象。这不仅使水温显著下降, 同时更重要的是带上大量的硝酸盐、磷酸盐等营养物质。)

9. P84第二节第1行: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人类要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首先要强调的是适度开发, 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的再生能力。”这种说法只适用于可再生资源, 对非可再生资源显然不合适。建议最后一句改为“即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能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

第二册

1.P4:从“人口增长模式图”可以看出, 原始低增长阶段的出生率波动大, 死亡率波动小。但这与实际不符, 在原始低增长阶段, 由于受灾荒、战争及瘟疫流行的影响, 死亡率的波动应很大, 而出生率则相对稳定。建议该图作适当修改。

2.P23第二节第1行:“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 例如, 资源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费水平等……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还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前面已讲过环境人口容量与资源、科技等因素有关, 最后一句又说:“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与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等有关。”前后重复叙述。建议文中的最后一句话改为“此外, 环境人口容量还与社会分配制度、环境变化趋势等有关。”

3.P57第1行:“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这样叙述不够完整, 因为如蘑菇等微生物的生产显然属于农业生产的范畴。建议将“动植物”改为“动植物和微生物”。

4.P90倒数第2行:“在商业活动中, 生产是起点, 消费是终点, 交换是联络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并以“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图”作形象化说明。这种叙述将生产、消费作为商业活动的环节, 显然扩大了商业概念的内涵。因为商业是专门从事商品收购、销售、调运和储存的行业, 所以收购为起点, 销售为终点。建议将该句改为“在商业活动中, 收购为起点, 销售为终点, 交换是联络生产和消费的纽带”, 图中的“生产企业”和“消费者”也应删去。

第三册

1.P42:关于“稳定战略”的叙述:“经济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前提,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立足点、切入点和归宿点。”《现代汉语词典》对“归宿”的解释是“人或事物最终的着落”, 因此, “可持续发展的归宿点”应理解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但在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中,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条件, 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是目的, 也就是说社会可持续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或归宿点。因此, 建议将文中的“归宿点”删去。

2.P77倒数第1行:“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句话本身没有错, 但将旅游资源放在长江流域自然资源的条目下叙述就欠妥了, 因为长江流域许多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景观资源。建议将其改为:“长江流域森林资源和自然风光旅游资源非常丰富。”

3.P97“知识窗”中第1行:“湿地是指沼泽、湖泊、河流、河口及海岸带的滩涂等。它在调节气候、蓄洪防洪、促淤造陆、降解污染等方面具有特别的功能, 被称为‘地球之肾’”。这样叙述将湿地的防旱功能漏掉了, 应将文中的“蓄洪防洪”改为“蓄洪防旱”。

篇4: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关键词: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活动

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然从政治到经济到科技再到思想观念等皆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这些变化而产生的社会需求和科学技术进步促使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科书作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载体,是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之

一,因此对教科书研究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地理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堂教学的三维目标,除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外,更注重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过程与方法,同时把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终极目标。在体现对学生“生活世界”的回归和科学素养的培养上,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呈现方式,并合理地安排了各种功能的辅助栏目,特别是设计了“活动”内容,成为高中新课程地理教学的一个新课题,尤其以湖南教育出版社(湘教版)出版的高中地理教科书体现最为明显。因此对高中地理教科书中辅助栏目,特别是“活动”部分的研究是当前的重要课题,笔者选取典型的湘教版教材进行探究。

1、“活动”内容的特点

湘教版地理1的活动内容主要涉及自然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基本过程和基本观念。基本原理可概括为九大原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的圈层结构,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外力,大气受热过程,天气系统的特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基本规律共有五个规律:地球运动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季节移动规律,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基本过程:地球运动、大气环流、水循环、大洋环流、地壳内部物质循环。基本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差异性是地理环境的显著特征,在人地关系中,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人类应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现象或自然过程对人类活动产生危害或损失就成为自然灾害。穿插于这些基本原理、规律、过程和观念中的“活动”设计特色如下:

1.1“活动”设计形式多样。在湘教版地理必修1中,有绘图填表、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辩论、计算、观测观察、实验、标本采集、参观、调查、搜集资料和评价等。

1.2以图表分析和材料分析为主。由表1不难数据计算发现,绘图填表、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这三种类型的活动为主,分别占15%、40%和14%。详见下图图1

如此设置充分体现了图和案例是地理学习的重要组成,图像的功能在于用直观形象的地图、地物相片、地理绘图、地理图示等形式储存和传递地理信息:案例可以将高度抽象的概念实践化和生活化,是对已经发生的典型事件的真实写照,包含有供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索的一系列地理现实问题,这些对学生的地理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由以上量化分析可知,在湘教版地理必修1中“活动”设置类型丰富,且以图表分析和材料分析为主。

2、内容设计原则的再发现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活动”丰富,绘图填表、读图分析、材料分析、辩论、计算、观测观察、实验、标本采集、参观、调查、搜集资料和评价等,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平台,始终贯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理念,是实现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路径,处处体现了地理科学方法。

2.1符合课程标准要求设计“活动”类型。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来编制的,辅助栏目“活动”是教科书的有机组成部分,亦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与要求来编纂。具体见表2 1

观察表2可知,课标要求行为动词为“阐述、说明”,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辩论”;课标要求运用实例,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案例分析;课标要求运用示意图,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读图分析;课标要求“演示”,相对应的“活动”栏目设置成实验操作……由此可见,“活动”设置自始至终都围绕课标的要求,将课标落到实处。

2.2基于过程与方法目标设计“活动”内容

高中地理课程標准可以分解为由四部分组成:前置限定、行为动词、主题内容、后置限定,以地理1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的地理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为例,可以作以下的分解:

为达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地理教科书在“活动”内容设计上,以每节课的地理课程标准为出发点,在前置限定中,安排图像、文字或视频等学习材料;以主题内容为重难点,是课堂的核心部分;以行为动词为可操作性条件。在教科书中呈现了许许多多丰富的且与地理课程标准要求联系紧密的各项“活动”。

“活动”内容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又为达成地理课程标准服务。

2.3处处体现地理科学方法

地理科学方法中包含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在地理科学素养的养成中,更侧重于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特色的科学方法。地理科学方法主要涉及地理观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地理类比与联想、地理分析与综合以及地理归纳与演绎。

(1)地理观察

通过运用各类地图、示意图、实物模型和参与各种探究活动,直接或间接观察地理事象和地理过程,以获得感性知识或巩固、验证已学知识的方法。

案例:在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中,第9页上的实践活动:观察月相

nlc202309090947

该观察活动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生活中的地理”。

(2)地理实验

利用地理教具、学具、地理仪器、多媒体设备等实验手段展示地理知识、过程、规律和原理的方法。

案例:第三章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中,第71页上的实践活动:如何保持土壤不被冲刷

(3)地理调查

通过观察、观测、访谈、问卷、查阅文献等方式进行地理调查研究的方法。

案例:第三章第一节《自然地理要素变化与环境变迁》中,第69页实践活动:调查当地的一家工矿企业(如造纸厂、电镀厂、水泥厂、钢铁厂等),分析其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情况,讨论该企业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地理类比与联想

类比即通过对比两类事物的属性,特别是内部关系(即结构)相同、相似或相反的属性,获得借鉴的思维方法;联想是以类比为基础,由某一事物而想到与之相关的其它事物的思维方法。

案例: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第55页上的探究活动,填表对比分析冷锋和暖锋在过境前、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特征。

(5)地理分析与综合

地理分析就是把地理对象分解成若干组成部分,分别进行考察和研究的方法:地理综合就是将分析所得的各部分、各方面关于对象的状况、特点及其相互联系,结合成一个整体的认识方法。

案例: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中,第63页上的探究活动,读图探究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该活动案例设置4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针对洋流对地理环境一个方面的影响,恰到好处的帮助学生通过读图和案例的地理分析与综合方法,实现课标对学生的要求。

(6)地理归纳与演绎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根据全部事实确定规律性的逻辑推理方法;演绎法即演绎推理,是从一般规律、原理到特殊事物和现象的推理,是一种论证的方法。

案例:第二章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中,第62页上的探究活动,绘制一幅世界洋流模式简图,归纳洋流分布规律

由此可见,“活动”内容设置或多或少的涵盖了多种地理科学方法,将各种方法以“活动”的形式融入学生的课堂,摒弃了纯文字的枯燥乏味,逐渐向“趣味性”的理念方向发展。

3、“活动”数量分析

从表32中可以看出,每个章节都配有大量活动,第二章居多,共有26个,第四章相比较而言略少,有11个;平均下来每节课都有2个以上的活动;前三章每页平均有0.7个活动,第四章略少,但在数量上也有0.4个活动。这充分表明湘教版地理必修l非常注重“活动”栏目,平均每节4.7个活动,每页0.6个,编排数量诸多。而人教版必修1与其比较而言,全书共五个章节,共16节,98页,活动有29个,平均每節1.8个,每页0.3个。

4、结论与建议

经过以上对湘教版地理必修l教材的“活动”栏目解读,其设置以图表和材料为主,紧扣新课标,将地理科学方法贯穿于“活动”中。但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在2004年启用的教科书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背景下,教科书知识的滞后性就表现出来,“活动”如此之多,在课堂上可以开展的、可操作性的活动有多少?其难易程度学生是否能接受?这就需要广大中学地理教师的一臂之力,发挥老师的作用,将教材内化,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本文在此站在教材“活动”本身的角度抛砖引玉,以期更多有兴趣的学者可以从实践这一层面挖掘“活动”栏目现下操作的现状,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为地理教材的编制与完善,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篇5: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典型例题 1、1999年3月27日,北约部队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防空部队击落。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指挥所后,美军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6小时后,当一架EA-6B电子干扰机发现飞行员的准确位置时,一架MH-60G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面前,把飞行员接上直升机并安全返回基地。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是

A、GIS系统信号

B、GPS系统信号

C、RS系统信号

D、以上都不对(2)北约轰炸的科索沃,其气候属于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通过材料阅读与分析,结合问题,再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全球定位系统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科索沃地区位于南联盟地区的南部地区,西临地中海,属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答案:(1)B(2)C

2、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 A、需要航天传感器

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 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

篇6: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理解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人口增长快慢的决定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搜集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数据信息来分析整理影响人口增长的原因。2.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和资源观。

2.通过分析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资料、案例,使学生了解我国在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3.通过分析环境对人口的影响,树立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学的重点:

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及其分布,中国人口增长状况。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方法:

①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收集人口的有关资料,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和反思。如:查找有关资料,了解艾滋病对人类的危害。

②引导学生对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活动1.2.3.5

三、教学提纲

(一)人口增长

读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 叙述人口增长的特点。

人口的增长为什么有慢有快? 人口自然增长率:

人口自然增长率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的净增人数与同期平均人数之比,多用百分比或千分比表示。一般情况下,用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也可以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研究人口变化的基本数据。

活动1:2000年埃及和日本两国人口统计资料分析。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较两国人口增长的差异。两国人口各增长多少。

分组讨论交流:影响人增长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结合地图册P1)哪些因素是正增长、哪些是负增长?起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 如“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活动2: 活动分析:

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发展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出生率下 第1 / 123页

降,不是经过社会或政府有计划的干预,而是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引起一系列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导致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并最终导致生育行为变化的结果,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物质文化生活和自身发展;发展中国家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商品经济还很不发达,多子多福仍是人们普遍的生育观念,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人口增长较快。最后总结起决定性的因素是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人口增长模式 1.“高一高一低”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 传统型:

阅读:中世纪欧洲的“黑死病” 活动3 2.“高一低一高”人口增长模式 特点:过渡型: 分布: 3.“低一低一低”人口增长模式

阅读:2000年部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出生率情况表: 特点:现代型: 分布:

(三)我国的人口增长及人口政策 阅读: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我国正在向现代型过渡 小结:略

课后作业:新课堂P2 研究性学习:

篇7: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一、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1、坚持推进新的课程改革,贯彻新的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地理3”是在“地理1、2”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在一定区域内如何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生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地理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在实践中的运用。

2、坚持实用性和针对性原则,在把握高考的命题方向的基础上以全面提高学生成绩和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为依据进行教学和测评,力求让学生满意。

二、学情分析

高二年级有十二个班级,其中文科班三个,理科班是九个。我所任课的班级一共是九个理科班,由于本学期高二年级地理

学业水平考试,这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地理必修三(湘教版版),按课标要求,学校每周安排理科1课时,内容多时间紧,高质高效完成任务成为一大难题。现在把工作计划安排如下:

三、教学任务

1、通过认识区域的差异,让学生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途径。

2、了解全球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理解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正确的全球意识。

3、增强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关心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教学工作计划

1、组织认真学习。学习是一切事物前进的动力。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更新思想、改进方法,以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投入新学期教学。

2、认真实施低重心教学。本着学校学生基础薄弱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认真落实的小坡度、小跨度、慢节奏的讲课模式,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一一落到实处。

3加强专业学习。认真学习学科知识的,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资料,研究学业水平测试。

4坚持教学反思。坚持教学反思,形成教学反思模式。逐章逐节的进行缴械反思,在总结中进步,在反思中提升。

三、主要措施:

1、认真研读课标,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认真备课(备教材、备学生、备知识、备方法)

2、充分运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

篇8: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一、用词不恰当

1.P8, “2006年8月24日, 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规定, 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包括行星、矮行星和其他太阳系小天体。”这段内容中的“包括”一词用法不当, 建议修改为“分为”。这是因为, 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决议中, 规定的不是“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增加了谁、减少了谁, 谁是、谁不是, 而是把“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重新进行了分类, 由原先的分类方法变成了现在的三分法。

同时, 这段表述在“小天体”前加定语“其他太阳系”, 作为对“小天体”范围的一种界定, 显得罗嗦, 语言表达不简洁。建议把“其他太阳系”删除。

2.P14, “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高峰年, 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低峰年。”这一表述中的“高峰年”、“低峰年”用词过于口语化, 不严谨。建议修改为:“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 黑子数目少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小年。”

3.P26, “除了氧之外, 地壳上层硅和铝的比重大些, 密度相对小些, 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 镁和铁的比重则相对增加, 密度也比硅铝层大, 称为硅镁层。”这段内容中的“比重”一词易让人产生歧义。因为“比重”可解释为: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也可解释为:物质的重量同它的体积的比值。如果以后一种解释来理解, 则会造成表达语意上的矛盾和混乱。这是因为, 人们日常对“比重”和“密度”的理解是相近的, 甚至是相同的。再者, 从上下文语意看, “除了氧之外”的表述可有可无。因此, 建议将这段内容修改为:“地壳上层硅和铝的含量多些, 密度相对小些, 称为硅铝层;其下的地壳铝的成分相对减少, 镁和铁的含量则相对增加, 密度也比硅铝层大, 称为硅镁层。”

4.P32, “裸露于地表的岩石受到多种因素 (温度、水、大气、生物等) 的破坏作用, 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如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等, 这个过程称为风化作用。”这段内容中“破坏”一词使用不当。这是因为, 一般来讲, “破坏”是贬义词, 是指对组织、事物的损害、损坏。而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矿物成分改变和理化性质发生变化, 不能单纯说成是破坏。事实上是, 温度、水、大气、生物等的作用促使岩石颗粒变细, 促进了土壤的发育, 为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为生成有机质、新岩石提供了可能。这是一个生成的过程, 孕育的过程, 建设的过程, 创造的过程。因此, 建议将“破坏”删除。

5.P36, “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 它能造成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积。”如上一条所述, 这里用“破坏”一词并不恰如其分。根据上下文内容, 建议把“破坏”改为“风化”。

6.P45, “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 一部分向下射到地面。”其中的“射到”一词不太恰当。这是因为, 大气辐射的一部分朝上射向高层大气和宇宙空间, 一部分向下射向地面。射向地面的大气辐射, 称为大气逆辐射。但是, 大气逆辐射并不能全部到达地面。因此, 建议把“射到”改为“射向”。

二、语法不规范

1.P16, “以太阳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称为恒星日。”这段表述中的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 尤其后一句, 因过分的省略, 造成语言跳跃性大, 缺少应有的过度, 让人理解起来有难度。建议修改为:“以太阳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叫一个太阳日;以恒星为参照物, 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称为恒星日。”

2.P44, “地面吸收透过大气的太阳辐射后升温, 同时又持续向外 (主要是向大气层) 释放辐射能量, 形成地面辐射。”这段内容中的“释放”和“辐射”同为动词, 皆为谓语, 造成谓语重叠。因此, 建议将“释放”删除。

3.P60, “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 伴随着能量在地理环境中的大规模转化和交换。”这段表述由于主语模糊, 谓语缺失, 造成语句不通顺, 语意不清晰。根据下文语意, 建议修改为:“太阳能推动水循环的同时, 伴随着水循环, 能量在地理环境中作大规模的转化和交换。”

4.P61, “去河流实地勘查应注意安全, 避免掉进河里。”这一表述动宾搭配不尽合理, 读起来拗口。如修改为:“去实地勘查河流时应注意安全, 避免掉进河里。”会更清晰、容易理解。

三、定义不确切

1.P12, “太阳辐射是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这一定义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太阳辐射不仅是指能量, 还指能量传递的方式和过程。建议将原表述中“能量”前的“的”删除。

2.P31, “岩石是岩石圈 (地壳) 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这一定义易让人产生多处歧义。 (1) “岩石圈”后加“ (地壳) ”易让人认为“岩石圈”就是“地壳”, 两者为同一概念。而事实上“岩石圈”和“地壳”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岩石圈”是从物质组成上讲的, “地壳”是从地球内部分层上讲的, 虽然两者都是由岩石组成, 但是“岩石圈”厚于“地壳”, “地壳”包含在“岩石圈”之内。 (2) “体积较大的”是“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不明确, 但不管是作为“固态矿物”的定语还是作为“固态矿物集合体”的定语都不恰当。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只有“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才是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不能组成岩石吗?难道体积较小的“固态矿物集合体”不是岩石吗?答案当然都是否定的。因此, 建议将这段表述修改为:“岩石是固态矿物的集合体, 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

3.P40, “在断层中两侧陷落、中间突起的部分叫地垒。”这一定义表述不清楚。“断层中”怎么会“两侧陷落、中间突起”?让人不知所云。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上升, 两边岩块相对下降, 相对上升的岩块叫地垒。”

同页, “中间部分相对下沉的断层, 形成地堑构造。”这一定义表述存在着与上述内容同样的问题。建议修改为:“两条断层之间的岩块相对下降, 两边岩块相对上升, 相对下降的岩块叫地堑。”

4.P59, “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的变化。”这一“水循环”的定义宽泛, 没有揭示出水循环的本质, 犯了“外延过宽”的逻辑错误。建议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空间位置的往返移动, 以及与之相伴的运动形态和物理状态周而复始的变化。”或者修改为:“地球上的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理环境中周而复始连续运动的过程。”

四、概念不明确

1.P10~11, “阅读”内容的标题是“探索宇宙中的生命”, “阅读”的内容中出现了“智慧生命”、“高级生命”、“生命”三个内涵和外延都有些交叉的概念。概念的混乱, 造成了语意表达的模糊、不清晰。建议将“智慧”、“高级”删除。

2.P47, “每年早春季节, ……由于受寒潮、倒春寒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 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一般来讲, “倒春寒”是由寒潮和连续性降水造成。因此, 表达时, “倒春寒”与“寒潮”并列不妥。再者, “倒春寒”也是一种低温天气, 是春天气温回暖过程中出现的低温现象。因此, 把“倒春寒”说成是“低温”的原因不妥。建议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 ……由于受寒潮、连续性降水等造成的低温和冻害影响, 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或者修改为:“每年早春季节, ……由于倒春寒的影响, 常常使播种不久的谷种大量烂掉, ……”

3.P59, “在太阳系九大行星中,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这一表述有误。2006年8月24日, 第26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已经通过决议, 规定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分为行星、矮行星和小天体三类;以后不再有“大行星”的称谓;太阳系的行星有八颗;冥王星不属行星系列, 而是划入了矮行星的类别。因此, 建议原表述修改为:“在太阳系的八颗行星中, 地球被称为“水的行星”。

4.P70, “自然地理环境是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土壤圈、生物圈、人类圈等自然地理圈层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 每一要素都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某一要素的变化, 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人类”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主体,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的客体, 把“人类”纳入“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 明显主、客体不分。建议删除“人类圈”。

此外, 该处正文下面还配有“大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和“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在大尺度范围示意图中标有“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土壤”、“地下水”和“风化壳”等7种“自然地理要素”;在小尺度范围的示意图中标有“大气要素”、“地形要素”、“生物要素”、“土壤要素”、“水文要素”、“地质要素”等6个“自然地理要素”。

同一页三处表述的“自然地理要素”各不相同, 就是同一要素的名称也各有差异。各处表述的不同, 造成概念外延的模糊, 内涵的不统一, 让学生眼花缭乱, 难以理解。建议应有所调整, 统一起来。

5.P83~86, 课文中多次出现“森林自然带”、“草原自然带”和“荒漠自然带”等概念。“森林”、“草原”和“荒漠”本是自然之物, 其后缀“自然”一词, 语意重复。因此, 建议将“自然”二字删除。

6.P83~84, “森林自然带”分为“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带”等, “草原自然带”分为“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分为“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漠自然带”。同为自然带名称, 有的加“自然”一词, 有的不加, 造成同类概念前后表达形式不统一。建议将这些概念中的“自然”一词删除。

7.P99, “全球气候变化对主要生产领域, 如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部门的影响更为显著。”“农业”是一个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的概念, 广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 狭义农业仅指种植业。这段内容中的“农业”应指狭义“农业”, 即“种植业”, 但是, 人们也可能会以广义“农业”来理解。如果以广义“农业”来理解, 则会造成“农业”概念与“林业”、“牧业”、“渔业”等概念外延的交叉, 内涵的重叠, 引起语意表达的混乱。因此, 这段内容中的“农业”一词调整为“种植业”更好。

五、论证不充分

1.P44, “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部分地面辐射, 其中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 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这段内容为一个论证, 第一个“。”前为论据, 后为论题。第一个“。”前的论据不足以证明其后的论题。这一论证存在明显的论据不充分的问题。建议修改为:“对流层大气能够直接吸收地面辐射, 吸收率高达75~95﹪, 其中, 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的地面辐射为多。所以说, 地面长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2.P60, “水循环在总体上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所以说, 水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这段表述中“所以说”前为因, “所以说”后为果, 因与果没有必然联系, 犯了“理由虚假”的逻辑错误。这是因为:“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的物质, 并不都是“洁净的可再生资源”。建议原表述修改为:“水循环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在连续不断的运动、转化状态, 所以说, 水是可再生资源。”

六、插图有问题

1.P8, 图1-3“太阳系示意”中没有画出八颗行星的公转方向和自转方向, 没有画出彗星等其他太阳系内的天体。图中内容显得不够丰富多样, 不利于学生在观察、探究、发现中学习。

2.P10, 图1-5“总星系的一部分—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中, 各级天体系统之间的关系表现得并不清晰, 尤其是太阳系与银河系之间、银河系与总星系之间。

3.P12, 图1-7坐标系中, 水平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波长, 垂直数轴表示的是太阳的辐射能力。根据水平数轴和垂直数轴所表示的内容判断, 这幅图所要表达的内容应是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但是, 这幅图的标题却是“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 ”, 标题与图中表达内容不相符。再者, 标题“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 ”是指所占的谁的比例并不清楚;在图中也确实看不出“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 (﹪) ”。因此, 建议将图的标题修改为:“太阳辐射能随波长的分布”。

4.P13, 图1-9“太阳外部结构示意”不清晰, 从图上看不出光球、色球和日冕的空间层次关系。建议把现在的太阳俯视图修改为太阳外部结构的剖面图。

5.P45, 图2-24“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示意”中, 画出了“太阳”。这是视觉感觉上的太阳。这种画法在强调图上内容形象性的同时, 却失去了科学性。这是因为:太阳直径是地球直径的109倍, 太阳距离地球约1.5亿公里。而在这幅图上, 显然没有表达出这种地球与太阳的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当然, 日常使用的一般图纸也难以表达出地球与太阳的这种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这种以视觉感觉来表示事物大小关系和距离关系的做法, 对学生是一种误导。所以, 建议把图中“太阳”删除, 把太阳光线画成平行关系, 在太阳光线的上方标注上“太阳辐射”一词, 然后再绘上相应的其他内容。

参考文献

[1]徐锦中.逻辑学.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8.

[2]倪鼎夫, 张家龙, 刘培育.学点逻辑.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人民教育出版社地理室.高级中学课本地理上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

篇9: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二是引起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在本章和整个必修地理教学内容中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它是人口增长知识点的延伸,人口增长影响了人口的时空分布,而人口迁移改变了这种时空分布导致人口在空间分布上的合理性,同时也促使多种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人口迁移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标志,又是产业活动的重要区位条件。所以这节内容在整个地理必修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高中新课程地理主要就是围绕“人地关系”即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这一主线展开的。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和变化,像产业活动、产业转移和环境问题等都与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人口问题是人类当前面临诸多问题的核心问题。本节内容就是通过联系具体的人口迁移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口迁移和流动情况,从而引导学生分析、探究人口迁移与环境的关系,帮助学生在科学的认识了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相互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2.学生学情分析

高一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主分析能力,喜欢探究生活中的地理事物或现象,而人口迁移就发生在学生周围的生活环境中。因此本节内容以温州为案例展开教学,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容易调动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但是由于学生的社会阅历有限,对现象、事物的认识多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缺乏理性的深层次的认识,像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上很多学生存在偏差,对于人口迁移原因的理解上也较为片面。另外高一学生普遍比较缺乏区域地理知识,所以对人口迁移的具体空间流动情况大多不太熟悉。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挥其主动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发现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的过程并内化地理学习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

三、课后反思:

1、整堂课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和探究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所以课前视情况组织学生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另外在分组探究的操作上,教师一定要注意活动时间的把握,要留出充足的时间组织小组间、学生个人间的交流和评价,以保证学生能充分地进行合作和探究学习。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课堂活动及时调整原先的预案,抓住一些课堂小细节展开难点、易错点的教学,使整个课堂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例如在人口迁移概念的教学上,我先组织学生判断五组人口空间流动哪些属于人口迁移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总结出判断是否属于人口迁移必须要把握的两个方面。笔者认为像这样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人口迁移概念这个难点的教学,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人口迁移,更好的区别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

篇10:高中地理必修一人教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正常情况下,河流一般会在河口地区形成三角洲地貌,长江三角洲就是典型,但距长三角不远的钱塘江入海处却没有形成典型三角洲地貌,原因可能是()A.流域植被覆盖率高,含沙量极低 B.地形崎岖起伏大,江水流速快 C.海区轮廓呈喇叭形,海水侵蚀强 D.人类活动强度大,挖沙现象普遍

解析:选C 钱塘江入海口属于典型的喇叭形海区,越接近河口,海区越狭窄,海浪侵蚀冲击力越强,造成河口始终无法沉积稳定的泥沙;该地区植被覆盖率高,但亦有足够泥沙量;河口地区属于平原地形,流速变缓。故选C。

2.跑步已成为当下人们强身健体的时尚选择,冬季,浙江丽水市的小明同学利用学校所学知识劝爷爷不要出去晨跑,下列支持小明观点的是()

解析:选B 冬季早晨近地面大气极易形成逆温现象,造成冷空气在地面堆积,空气对流弱,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质量较差。A并没有逆温现象,C冬季早晨气温没有那么高,D逆温现象出现在高空,故选B。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题。

3.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解析:选C 读图可知,A为大气圈,B为生物圈,C为水圈,D为地壳,E为软流层

以上的地幔部分,F为地幔,G为地核。D、E合为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四大圈层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回答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5.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

C.汛期

B.含沙量

D.流量

解析:4.B 5.A

C.①侧,蒸发较弱

D.②侧,降水较多

解析:6.B 7.C

10.从①地至④地的航行过程中()A.一直顺水 C.先顺水后逆水

11.图2代表的地点是()A.①地 C.③地

B.②地

D.④地

B.一直逆水

D.先逆水后顺水

解析:10.C

11.B

年降水量最少,其太阳能最丰富。

A.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 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 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 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

17.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

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解析:16.B 17.D

21.有关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粮食地区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粮食产量变化小说明该地区农业生产自然环境趋于稳定 B.南北半球的相同纬度降水增加幅度呈正相关 C.北半球中高纬度的降水增加使大部分地区粮食增产 D.北半球沿海国家粮食产量皆有不同幅度的增产

22.全球变暖对局部地区能带来一些好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高纬度地区会变得适宜于温带作物分布 B.全球变暖,能源消耗总量减少 C.全球变暖更有利于生物的生存 D.冰川大量融化,淡水资源增多

解析:21.C 22.A

A.亚欧板块 C.非洲板块

B.印度洋板块

D.南极洲板块

24.9月24日巴基斯坦西部发生的地震震源位于()A.古登堡面以下 C.岩石圈

B.外核

D.软流层

解析:23.C 24.C

岩,已生成的B处岩石受岩浆活动影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有可能形成变质岩。

答案:(1)背斜 中间岩层老,两翼岩层新

(2)C C处为岩浆岩,岩浆活动过程中有用的矿物质富集起来从而形成有色金属矿(3)B C

C为由于岩浆活动形成的岩浆岩,已生成的B处岩石受岩浆活动影响,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有可能形成变质岩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材料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市11月8日~15日的日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变化曲线图,在此期间,该地明显出现了一次降水过程。

(1)请画出该地11月8日~15日期间经历的天气系统的示意图。(4分)

(2)在下图中画出11月8日~15日期间该市的气压变化曲线。(4分)

(3)试分析为什么在11月11日到15日期间,日温差明显减小。(6分)解析:由题目所给材料可知,该市经历的是冷锋天气过程,其气压变化应是由低到高。冷锋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降温,出现降水天气。出现阴雨时,大量云层反射了太阳辐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气温不会降得太低,故温差小。

答案:(1)画图如下:

(2)画图如下:

(3)由图示气温变化看,11月11日到15日期间是冷锋过境时,出现阴天、降雨天气,因此白天云层阻挡了太阳辐射到达地面,气温不会太高;夜晚云层增强了大气逆辐射,使气温不会降得太低,故日温差减小。

28.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面问题。(10分)材料 下图中M半岛分布大量的石灰岩溶蚀湖,其中含有多种海洋生物化石。该半岛地势低平,平均海拔不超过35 m。

(1)从内外力作用角度简述M半岛平原形成过程。(6分)(2)与沙特首都利雅得相比,分析迈阿密冬季气温高的原因。(4分)解析:

造成的。乙图反映了地理环境中的________________分异规律,主要是由于________位置的差异造成的。(6分)(3)甲图中的E地最有可能是下列地区中的()(1分)A.松嫩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B.华北平原

D.珠江三角洲

(4)乙图中的②地其自然景观是_________。(1分)解析:图甲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积温分布状况,反映出来的是热量条件的差异,因此y轴自下而上体现的是自南至北方向。图乙表示的是不同地区年降水量的变化,反映出来的是水分条件的差异,而且从年降水量数值上看,应是我国北方东西方向的差异。E地积温仅2 500左右,判断地处较高纬度。②地年降水量仅50 mm左右,应为荒漠。

答案:(1)由南至北 自下而上,从A地到F地年积温值逐渐减小 由西向东 由左到右从①地到⑥地年降水量逐渐增多

上一篇:星星雨小学生作文400字下一篇:望月有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