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译文及赏析

2024-06-22

《声声慢》译文及赏析(精选8篇)

篇1:《声声慢》译文及赏析

引导语:李清照的《声声慢》想必有不少人都有学过,亦是一首非常经典的词,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声声慢》译文及赏析,欢迎阅读!

声声慢·寻寻觅觅

宋代: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苦苦地寻寻觅觅,却只见冷冷清清,怎不让人凄惨悲戚。乍暖还寒的时节,最难保养休息。喝三杯两杯淡酒,怎么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风急袭?一行大雁从眼前飞过,更让人伤心,因为都是旧日的相识。

园中菊花堆积满地,都已经憔悴不堪,如今还有谁来采摘?冷清清地守着窗子,独自一个人怎么熬到天黑?梧桐叶上细雨淋漓,到黄昏时分,还是点点滴滴。这般情景,怎么能用一个“愁”字了结!

注释

⑴寻寻觅觅:意谓想把失去的一切都找回来,表现非常空虚怅惘、迷茫失落的心态。

⑵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⑶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⑷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⑸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⑹损:表示程度极高。

⑺堪:可。

⑻著:亦写作“着”。

⑼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⑽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⑾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⑿怎一个愁字了得:一个“愁”字怎么能概括得尽呢?

赏析

靖康之变后,李清照国破,家亡,夫死,伤于人事。这时期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此词便是这时期的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但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好处不仅在此,这七组叠词还极富音乐美。宋词是用来演唱的,因此音调和谐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李清照对音律有极深造诣,所以这七组叠词朗读起来,便有一种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感觉。只觉齿舌音来回反复吟唱,徘徊低迷,婉转凄楚,有如听到一个伤心之极的人在低声倾诉,然而她还未开口就觉得已能使听众感觉到她的忧伤,而等她说完了,那种伤感的情绪还是没有散去。一种莫名其妙的愁绪在心头和空气中弥漫开来,久久不散,余味无穷。

心情不好,再加上这种乍暖还寒天气,词人连觉也睡不着了。如果能沉沉睡去,那么还能在短暂的时间内逃离痛苦,可是越想入眠就越难以入眠,于是词人就很自然想起亡夫来。披衣起床,喝一点酒暖暖身子再说吧。可是寒冷是由于孤独引起的,而饮酒与品茶一样,独自一人只会觉得分外凄凉。

端着一杯淡酒,而在这天暗云低,冷风正劲的时节,却突然听到孤雁的一声悲鸣,那种哀怨的声音直划破天际,也再次划破了词人未愈的伤口,头白鸳鸯失伴飞。词人感叹:唉,雁儿,你叫得这样凄凉幽怨,难道你也像我一样,老年失偶了吗?难道也像我一样,余生要独自一人面对万里层山,千山暮雪吗?胡思乱想之下,泪光迷蒙之中,蓦然觉得那只孤雁正是以前为自己传递情书的那一只。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旧日传情信使仍在,而秋娘与萧郎已死生相隔,人鬼殊途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这一奇思妙想包含着无限无法诉说的哀愁。

这时看见那些菊花,才发觉花儿也已憔悴不堪,落红满地,再无当年那种“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雅致了。词人想:以往丈夫在世时的日子多么美好,诗词唱和,整理古籍,可如今呢?只剩下自己一个人在受这无边无际的孤独的煎熬了。故物依然,人面全非。“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得似往时。”独对着孤雁残菊,更感凄凉。手托香腮,珠泪盈眶。怕黄昏,捱白昼。对着这阴沉的天,一个人要怎样才能熬到黄昏的来临呢?漫长使孤独变得更加可怕。独自一人,连时间也觉得开始变慢起来。

好不容易等到了黄昏,却又下起雨来。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无边丝雨细如愁,而下得人心更烦了。再看到屋外那两棵梧桐,虽然在风雨中却互相扶持,互相依靠,但是两相对比,自己一个人要凄凉多了。

急风骤雨,孤雁残菊梧桐,眼前的一切,使词人的哀怨重重叠叠,直至无以复加,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表达出来。于是词人再也不用什么对比,什么渲染,什么赋比兴了,直截了当地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堪咀嚼。相形之下,连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稍觉失色。一江春水虽然无穷无尽,但毕竟还可形容得出。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自然稍胜一筹。

前人评此词,多以开端三句用一连串叠字为其特色。但只注意这一层,不免失之皮相。词中写主人公一整天的愁苦心情,却从“寻寻觅觅”开始,可见她从一起床便百无聊赖,如有所失,于是东张西望,那仿佛飘流在海洋中的人要抓到点什么才能得救似的,希望找到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空虚寂寞。下文“冷冷清清”,是“寻寻觅觅”的结果,不但无所获,还反被一种孤寂清冷的气氛袭来,使自己感到凄惨忧戚。于是紧接着再写了一句“凄凄惨惨戚戚”。仅此三句,一种由愁惨而凄厉的氛围已笼罩全篇,使读者不禁为之屏息凝神。这乃是百感迸发于中,不得不吐之为快,所谓“欲罢不能”的结果。

“乍暖还寒时候”这一句也是此词的难点之一。而此词作于秋天,但秋天的气候应该说“乍寒还暖”,只有早春天气才能用得上“乍暖还寒”。这是写的一日之晨,而非写一季之候。秋日清晨,朝阳初出,故言“乍暖”;但晓寒犹重,秋风砭骨,故言“还寒”。至于“时候”二字,有人以为在古汉语中应解为“节候”;但柳永《永遇乐》云:“薰风解愠,昼景清和,新霁时候。”由阴雨而新霁,自属较短暂的时间,可见“时候”一词在宋时已与现代汉语无殊了。“最难将息”句则与上文“寻寻觅觅”句相呼应,说明从一清早自己就不知如何是好。

下面的“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正与上文“乍暖还寒”相合。古人晨起于卯时饮酒,又称“扶头卯酒”。这里说用酒消愁是不抵事的。至于下文“雁过也”的“雁”,是南来秋雁,而正是往昔在北方见到的,所以说“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了。《唐宋词选释》说:“雁未必相识,却云‘旧时相识’者,寄怀乡之意。赵嘏《寒塘》:‘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词意近之。”

上片从一个人寻觅无着,写到酒难浇愁;风送雁声,反而增加了思乡的惆怅。于是下片由秋日高空转入自家庭院。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这里“满地黄花堆积”是指菊花盛开,而非残英满地。“憔悴损”是指自己因忧伤而憔悴瘦损,但也不是指菊花枯萎凋谢。正由于自己无心看花,虽值菊堆满地,却不想去摘它赏它,这才是“如今有谁堪摘”的确解。然而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已不堪摘了。这里既写出了自己无心摘花的郁闷,又透露了惜花将谢的情怀,笔意比唐人杜秋娘所唱的“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还要深远多了。

从“守著窗儿”以下,写独坐无聊,内心苦闷之状,比“寻寻觅觅”三句又进一层。“守著”句如依张惠言《词选》断句,以“独自”连上文。秦观(一作无名氏)《鹧鸪天》下片:“无一语,对芳樽,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与此词意境相近。但秦词从人对黄昏有思想准备方面着笔,李则从反面说,好像天有意不肯黑下来而使人尤为难过。“梧桐”两句不仅脱胎淮海,而且兼用温庭筠《更漏子》下片“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词意,把两种内容融而为一,笔更直而情更切。最后以“怎一个愁字了得”句作收,也是蹊径独辟之笔。自庾信以来,或言愁有千斛万斛,或言愁如江如海(分别见李煜、秦观词),总之是极言其多。这里却化多为少,只说自己思绪纷茫复杂,仅用一个“愁”字如何包括得尽。妙在又不说明于一个“愁”字之外更有什么心情,即戛然而止,仿佛不了了之。表面上有“欲说还休”之势,实际上已倾泻无遗,淋漓尽致了。

这首词大气包举,别无枝蔓,相关情事逐一说来,却始终紧扣悲秋之意,深得六朝抒情小赋之神髓,而以接近口语的朴素清新的语言谱入新声,运用凄清的音乐性语言进行抒情,又却体现了倚声家的不假雕饰的本色,诚属个性独具的抒情名作。

篇2:《声声慢》译文及赏析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译文】

独自坐在房间里,心中怅然若失,眼前冷冷清清的一切令我更忧伤。此刻秋天正是忽冷忽热的时候,丝丝寒意,最难调养生息。清晨喝了两三杯薄酒,又怎么能够抵御这寒冷的秋风呢?伤心望着天边,但见又一群大雁飞过,隐约觉得那身影和叫声如此相熟,那时去年也曾飞过的老相识。

菊花凋零落满了地面,残花堆积枯黄憔悴,如今还有谁能够忍心摘它?我独自守在窗户前想着心事,怎样才能挨到夜深时分。暮色黄昏,又落起雨来,窗外的梧桐树被淅淅沥沥的雨打湿,一点一滴的声音令我心碎。面对此情此景,心境更加凄凉,又怎么能用一个愁字概括得了?

【故事链接】

篇3:《声声慢》译文之对比赏析

作为南宋前期婉约派代表人物, 李清照善于用白描的手法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 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 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 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声声慢》为李清照晚年所作名篇, 时值外敌入侵, 伤国、悲夫、愁己之情抑郁于胸, 诗人借词抒怀, 通过对秋景的描绘, 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具有时代色彩。全词一气贯注, 着意渲染愁情, 如泣如诉, 感人至深, 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愁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缠绵哀婉, 极富艺术感染力。

将《声声慢》哀婉的韵律、独特的语言风格以及典型的文化意象等通过翻译在目的语读者面前再现颇为不易, 许多译者为此作出不懈尝试, 本文从中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译本, 如林语堂、许渊冲、朱纯深、徐忠杰先生的译本, 从形式、韵律、语言、文化和风格五个方面对各译作进行对比赏析。

2 译作对比赏析

2.1 形式

《声声慢》词共两阙, 上阙10句, 下阙10句。句子长短交错, 长则七字, 短则三字, 时而舒缓时而短促。林语堂译本上阙13行, 下阙12行;许渊冲译本上阙16行, 下阙10行;朱纯深上阙11行, 下阙14行, 徐忠杰译本上下阙各10行。从行数对应来看, 徐译最好, 与原词基本保持一致;从长短句交错来看, 林译、许译和朱译都很好地体现了句子长短错落之美, 每行长则10个音节, 短则4个音节, 而徐译最长为12个音节, 短则10个音节, 且10音节居多, 稍显不足。四个译本均属以诗译诗, 与原文形式保持一致。

2.2 韵律

诗词中的韵律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中国的诗词讲求平仄协调、抑扬顿挫、对仗工整, 有尾韵、双声、叠韵等。英诗中没有平仄, 难以实现原文诗歌韵律的复制和再现, 然而英诗在节奏和音韵上自有其独特之处, 节奏有抑扬格, 音韵有头韵、尾韵、中间韵、元音韵、辅音韵、倒押韵等等。这就涉及到译者如何将原诗词的韵律进行转化和创作, 体现诗词的韵味。

《声声慢》押四平韵, 词中/i/音特别突出, 包含大量的舌音和齿音, 微妙地体现了词人愁肠百结、压抑悲苦的情感。

四种译文在韵律方面也各有特点。林译不拘泥于押韵, 但也注意音韵的和谐, 善用头韵、双声和拟声词, 并多以爆破音结尾, 读起来仍然颇具韵味;许译十分注重韵律的传达, 上阙押aabbccdeeffgghhi韵, 下阙押aabbccddee韵, 读起来朗朗上口, 并采用了英诗中典型的尾韵、头韵、双声等技法。此外, 上阙的尾韵/s/、/z/、/i/、/t/、/d/、/p/、/ai/、/t/、/s/、/d/, 下阙/z/、/au/、/n/、/z/、/f/, 从发音位置上看, /s/、/z/、/t/、/d/、/p/基本都集中在舌尖、齿尖与双唇, 为齿间音和双唇音;从发音方式上看, 多为摩擦音和爆破音, 声气出来不自由, 不能纵情奔放, 造成一种艰涩凄楚的感觉, 很好地体现了原词的情感, 与原词对应;朱译多用头韵、中间韵和尾韵, 读起来也富有韵味;徐译上下阙押韵十分工整, 分别押aabbccddee韵, 尾音多为/k/、/d/、/m/、/n/等音, 也较好地体现了原词的韵味。

2.3 语言

首先, 词牌名的翻译相当重要。对大多数词作来说, 词牌名与内容关系并不大, 词牌名在一般意义上是表明作者是依照哪种曲谱进行填词, “慢”有篇幅较长、语言节奏舒缓、韵脚间隔较大等特点, 但“声声慢”确属例外, 篇幅不长, 浅吟低唱, 词人以这样的声调来诉说自己内心的惆怅, 这一词牌名不仅关系着词的节奏, 而且还关系着词的内容, 此处的“慢”不是指调的长短, 而是指节奏的快慢。林语堂先生采取意译法将之译为“Forlorn”, 准确地传达了词人孤独无助、凄凉的心境, 但是却遗失了“声声慢”所含有的音韵美和文化内涵。此外, 值得商榷的一点是, 诗歌中弥漫的是一种低沉的情绪, 但作者并未指明这种情绪是孤独、焦虑或者忧郁, 如果在翻译中直白地指出是孤独, 就把空灵的意境写实了;许渊冲先生将其译为“Grief Beyond Belief Tune:Slow, Slow Song”, 与原词牌名相似, 且slow与“慢”直接对应, 为读者营造出一种忧郁感伤的意境, 以押头韵的方式, 较好地传达了原词牌名的音韵和内涵;朱纯深先生则采用意译加音译, 译为“What a Day—To the tune of Shengshengman”, 较好地抓住了原词的基调, 传达了“声声慢”这一词牌名背后的文化内涵, 但将其概括为“What a day”似乎又少了一份神韵和美感;徐忠杰先生直接用音译的方式将其译为“Shengshengman”, 可能是觉得这个词牌名无法用英文很好地传达, 但是这样译入语读者也许就无从领会其中的内涵了。

《声声慢》一词开篇七对叠字“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音律考究, 字数整齐, 用法大胆新奇, 在意境上营造了一个清冷异常的凄楚气氛。林语堂先生用双声法以十四个音节对此进行意译: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So damp, so dank, /so dead!全部用单音节词, 押头韵, 意思上层层递进, 生动再现了黄昏细雨、孤苦无依的境况, dim和dark暗指天色已晚, dense和dull仿佛使读者看到词人寻觅不得, 空洞失落的眼神, damp和dank直抵内心深处, 而dead一词深刻体现了词人绝望无助, 抑郁于胸的哀怨, 情景交融, 初步译出了词人孤寂、凄凉与痛苦的心境;许渊冲先生译文:I look for what I miss;/I know not what it is, /I feel so sad, so drear, /So lonely, without cheer.译文内容充实, 读起来极富英诗味道, 但也有值得商榷之处, 许渊冲先生增加了主语, 点明了词人所寻觅的是“what I miss”, 似乎少了几分原词空灵的意境, 而且节奏给人以轻快活泼之感, 与原作有异;朱纯深先生译文:Searching, seeking, endlessly./Alone, lonely, /Moody, gloomy, 用7个独立的单词将7对叠字所表达的复杂细腻的感情发展过程由表及里一层层深入, alone和lonely准确地体现了作者由外到内的凄凉愁绪, 极富艺术感染力;徐忠杰先生译文:I’ve a sense of something missing I must seek./Even about me looks dismal and bleak./Nothing that gives me pleasure, I can find.译文将词诗歌化, 反复用了/s/、/z/等音, 声气的阻塞对于原词那种艰涩苦楚的感觉有所体现, 但是句子偏长, 而且翻译得太实, 未能体现原词的意境, 有损诗味。其实, 已故的耶稣会唐石安神父 (Rev.John Turner, S.J.) 用双声叠韵法译出了神韵:I pine and peak/And questless seek/Groping and moping to linger and languish/Anon to wander and wonder, glare, stare and start/Flesh chilled/Ghost thrilled/With grim dart/And keen canker of rankling anguish首行用pine and peak, 使人联想到莎士比亚的peak and pine, 意思是日渐消瘦, 具有译入语应当具有的文学语言特色。

词中“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一句, 林语堂先生译文:And the drizzle on the kola nut/Keeps on droning:/Pit-a-pat, pit-a-pat!雨打梧桐, 在中国古典诗词中是一个十分典型的文化意象, 后文会进一步阐述。“点点滴滴”四个字, 描绘出秋雨的淅沥绵密, 林先生此句译文非常好, 用“droning”描绘秋雨的低沉单调, 而用拟声词“Pit-a-pat, pit-a-pat!”非常形象地描摹了雨打梧桐的声音, 堪称佳译;许渊冲先生译文:On parasol-trees leaves a fine rain drizzles/As twilight grizzles许译以“drizzle”和“grizzle”押韵来传递原文“点点滴滴”的音韵美。不过说到生动传神, 还是林先生的译文略胜一筹;朱纯深译文:Dripping dropping into the oncoming night, /In the garden wutong trees stand blurred.“dripping dropping”同样用拟声词反映了秋雨单调低沉的节奏, 而“into the oncoming night”, 雨一直滴到即将到来的夜晚, 以时空交错来交代时间推移。透过细雨, 梧桐树则显得模糊了。画面感比较强烈;徐忠杰先生译文:Against the tung and plane trees, the wind rises high–/The drizzle becomes trickles, as even draws nigh.徐译也通过押韵体现了原词的音韵美, 但不是特别出彩。

最后一句“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次第”三字概括了上述各种情景, “怎一个愁字了得”体现了词人在国破家亡情形中是何等的孤寂与痛苦!林语堂先生译文:Is this 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To be expressed/By one word“sad”?用“the kind of mood and moment”来译“这次第”, 反映词人此时此刻的心情, 而且押头韵, 较好。但是用“sad”来译“愁”, 未能将其意味完全展现出来;许渊冲先生译文:Oh, what can I do with a grief/Beyond belief!对原文之意有一定转化, 用“a grief beyond belief”来体现作者深重的愁思较好;朱纯深先生译文:What a day, /How can you pack it away/In a single word/DISMAY?“What a day”与朱译文的标题相对应, 并且“DISMAY”用所有字母大写的方式对奠定全文基调的“愁”字加以突出。徐忠杰先生译文:How, in the word“Miserable”, Can onefind–/The total effects of all these on the mind!与林译相同, 徐译采取加引号的方式对“愁”字进行强调, 但是在选词 (miserable) 方面, 还是与原词存在一定差距。四种译文对于“愁”字的翻译各不相同, 这种中国古典诗词中经常描绘的情感很难用一个英文单词准确描摹, 难以具有译入语文学语言特色, 采取模糊处理凸显其意境会稍好。

2.4 文化意象

《声声慢》一词中有些充满中国文化含义的意象, 例如“雁”、“黄花”、“梧桐”等等。在翻译时如何体现其文化特色, 且与整首词保持和谐一致也非常重要。

群雁或孤鸿自古就是表达离愁别绪等抽象情感的载体。《声声慢》中, “雁”一方面表达了词人的思乡之情, 另一方面暗含鸿雁。在李清照的另一首词《一剪梅》中有“云中谁寄锦书来, 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夫妻通过大雁来传递相思之情, 而如今, 物是人非, 词人感慨万千。这在中国读者很容易理解, 但是英语文化中并无这一意象, 只是直译“雁”恐怕不能传达其文化内涵。无论是林语堂先生译的“geese”, 还是许渊冲先生以及徐忠杰先生译的“wild geese”都未能很好地传达这一充满文化含义的意象, 而且英文中的geese有“笨蛋、傻瓜”之意而“wild-goose chase”为“徒劳无功的搜寻”。相比之下, 朱纯深先生采用文内增译的方法较好地处理了这一问题。其译文用“a heart-rending line”放在“wild geese”之前, 意在暗指书信或诗的一行, 再转为雁阵的“一”线, 暗指雁过人去不见音信的孤独伤悲。

黄花此处指菊花, 菊花是孤高脱俗的文化象征, 《声声慢》一词中, 满地黄花堆积, 孤苦零落。林语堂先生的“fallen flowers”比较宽泛, 未对这一意象进行阐释, 许渊冲先生直接译为“yellow flowers”, 然而据有关学者考察, 译入语读者在看到“yellow flowers”联想到的多是“daffodils”、“sunflowers”或“buttercups”, 因而此译文并非特别贴切。朱纯深先生和徐忠杰先生译的都是“chrysanthemums”, 该词来源于希腊语“khrusanthemon”, 其中的“khrusos”为“gold”, 而“anthemon”意为“flower”, 恰好与原文的“黄花”相对应, 比较合适。

2.5 风格

《声声慢》语言平实、凝练, 不事雕琢, 但却极富感染力。整体而言, 以上译文的风格与原词比较接近, 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 力图通过一些小词再现原作的意境。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 徐忠杰先生译文篇幅过长, 音节过多, 常采用解释用法将原词含义直白化, 与原词含蓄、简约的风格略有偏差。

3 结论

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本身就很难, 而要用合适的形式很好地传达原作的韵律、语言、文化意象和风格更是不易。以上四种译文都有其可圈可点之处。林语堂先生用韵自然, 不拘泥于原文, 时有精炼妙笔;许渊冲先生在形式、音韵以及语意表达方面煞费苦心, 值得称道;朱纯深先生在文化意象的传达方面可谓传神, 力图捕捉其言外之旨、韵外之致。徐忠杰先生译文较好地体现了原作的音韵。当然, 四种译文也都有其值得商榷之处。如何能在形式、韵律、语言、文化意象和风格方面再现原作的神韵, 并非一日之功, 值得我们长期分析探索。

摘要:《声声慢》为李清照晚年所作名篇之一, 通过对秋景的描绘, 抒发词人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 具有浓烈的时代色彩。全词一气贯注, 着意渲染愁情, 如泣如诉, 感人至深。本文选取四种有代表性的《声声慢》译文, 即林语堂、许渊冲、朱纯深、徐忠杰的译本, 从形式、韵律、语言、文化意象和风格五个方面进行对比赏析。

关键词:形式,韵律,语言,文化意象,风格,对比赏析

参考文献

[1]董晖.李清照《声声慢》英译文之比较研究[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 (6) :20-22.

[2]顾正阳.古诗词曲英译中的流动美[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 2006.

[3]林语堂.林语堂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4]许渊冲.唐宋词一百首[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1.

篇4:李清照《声声慢》赏析

【关键词】声声慢;婉约;宋代

一、导语

《声声慢》是被誉为“婉约词宗”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首佳作,在历代文人中颇受赞誉。作为一篇经典作品,被选入教材中也是非常自然的了。

二、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

现在仍以李清照的《声声慢》赏析为例,谈谈在中学课堂上对经典作品的解读。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读词的开头“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句的时候,嘴张不大,口腔呼出的气流也不顺畅。作者用气流的不畅来暗示内心的压抑。“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这里出现了一个“寒”字。“寒”在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天气寒,二是心里寒,而作者重在写心境。“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内心愁,所以想要借酒消愁。“淡酒”,并非酒淡,而是愁重。“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作词时正值秋日,北雁南飞。作者的家在北方而现在她却寄居南方,思乡之情溢于言表。李清照早年生活安定幸福,然而后半生却飘荡流离。国家动荡,家庭变故,丈夫赵明诚逝世,再嫁张汝舟,却又遇人不淑,还因此遭遇了一场牢狱之灾。与丈夫先前搜集的金石文物也遗失大半。这一系列的变故让她备感痛苦。在她的早期词《一剪梅》中曾經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寓鸿雁传书之意。也许就是这只大雁曾经捎回过丈夫的消息。而现在丈夫去世了,即使是风再轻,词人也觉得风急;即使是酒再烈,词人入口后也觉得寡淡无味。飞雁有家,而自己却没有家;飞雁有伴,而自己却形单影只。这难道还不悲吗?“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是菊花,作者在这里不直接说“菊花”,二者相比,显然有色彩上的强调——“黄色”。而作者也不说“红花”,因为红色太艳。黄花堆积,好似自身多舛的命运。“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守着窗儿”,家没了,爱人没了,还能守着什么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细雨”不大却密,便好似作者心中的愁;细雨打在梧桐叶上,点滴作响,更像是打在作者的心上,让寒意更重、让愁绪更浓。于是作者不由得发出一声感叹:“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淡酒”、“雁”、“黄花”、“守”、“细雨”等方面共同组成了作者的愁,而这些给人的整体感觉都是“寒”。那么这种“愁”源自哪里呢?“靖康之变”后,北宋灭亡,李清照夫妇也随难民流落江南,不久赵明诚逝世。这些都给李清照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所以,她的“愁”集中体现在了两个方面——故国之思、孤寂之苦。

若是只讨论到这里,那么本堂课的教学便与以往没有多少不同,但是笔者希望在讲清楚“愁”后,再向前走一步,引导学生从质疑、探究中,探寻出更丰富的内涵。

词的开头是“寻寻觅觅”,作者在寻找什么?她想要寻找的难道是痛苦吗?我们总是有这样的习惯,总是希望忘却痛苦,而我们苦苦追寻的则是那些让我们感到快乐、幸福的东西。李清照也一样。她要寻找的不是痛苦,而是快乐。那么,哪些东西让她快乐呢?(少女时期的天真烂漫,少妇时期的幸福甜蜜)同时,她还要追寻未来的幸福。每当想起这些东西的时候,即使是周身寒冷,她的心底也会燃起一丝丝暖意。

现在,我们是否可以从刚才所分析的意象中找出些“暖”的东西来呢?

“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么压抑的话词人完全可以不说,但她还是坚持把它说出口,为什么,因为她不想放弃表达的权力。“乍暖还寒”,天气寒暖不定,喻指心境寒中有暖,寒在痛苦,暖在追求和向往。再来看“雁”,雁是候鸟,它总是有规律地飞来飞去,也许一路上也是艰险异常,但大雁从未因为害怕困难而停止飞翔。雁不仅仅是忧愁的意象,更是作者在困难面前不屈精神的写照。最后是“黄花”,“黄”是色彩,而且是暖色。尽管它已凋零满地,但就像在废墟里盛开着的鲜花一样,同样带给人新生的希望,带给人温暖。总之,词人是用一连串的意象表达了她复杂的情感特征。而这种情感集中表现在了两个字:一个是寒,一个是暖。“寒中有暖”,这既是作者的感受,也是这首词通过一系列个体意象所营造出来的独特意境。

在这首词中,李清照是悲愁的,但生活本来就不仅有一种色彩,于是,寒中带暖,悲愁中又孕育着希望。她越是悲,越是顽强地追求幸福和理想。

我们还要注意一点,作为一名女性作家,她耗尽一生苦苦追求的既不是建功立业,也不是名垂千古,而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和忠贞的感情。她没有那些男性伟大作家,如辛弃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激烈壮怀;也没有陆游“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豪情壮志。她的追求看起来很有女性气息,甚至有些平凡,然而,对幸福和感情的追求又何尝不是每个女性共有的向往?那么,这种穿越时空的追求也就有了永恒的价值。她生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更永远活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她属于历史,更属于永恒!

这首词一般人都认为是表现了故国之思和孤寂之苦,但是我们通过探究却理解到了更深一层的含义,那就是表达了作者坚韧不屈的精神。而这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对于学生在人生中面临困扰和挫折时的态度与选择也许会有所启迪。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对经典作品的解析过程中,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教师必须牢牢把握一点,那就是中学课堂绝不是对学生过去所学的简单重复和对课本内容的再次罗列,而应该引导学生从更深层次上认识问题,形成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独特理解。

参考文献:

[1]何贤桂.蔡元培与中学精神.社会科学论坛,2004(2).

[2]马兆勤.高职实用语文.陕西:陕西师范中学出版社,2008.

篇5:声声慢·秋声原文赏析及翻译

声声慢·秋声原文赏析及翻译1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叶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叶半、分与雁声。

译文

菊花黄黄的开放在那深深的小巷,枫叶红红的映照着低矮的门窗,凄凉叶片都是那秋天的声音。豆子开花的时候却来了下雨的声音,那中间还夹带着风声。稀稀疏疏叶夜二十五点也就到了五更,高高的谯楼大门,却锁不住那些声音。老朋友离我那么远,请问是哪叶个摇晃着玉佩发出了声音,原来是那屋檐底下的风铃声?

系着彩绸的号角发出的声音叶直吹到月亮落下了却还在那里慢腾腾,渐渐地那军营里的人马才接连不断地骚动起来了,可是四周却又扬起了胡笳的声音。邻居的灯光闪烁着,灯前还有那女人为军人在石砧上捣衣的声音。谁知她叶边捣衣叶边咕咕叨叨地诉说着愁苦叶直诉说到天明,碎碎琐琐咕咕哝哝的,就像那数不清的蟋蟀声。她诉说得没完没了,还把叶半分给那天空的大雁,让大雁代替她的怨声。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

豆雨:即豆花雨。

二十五点:指更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叶夜分为五更,叶更分为五点,所以叫更点。

丽谯门:魏武帝曹操曾筑楼名“丽谯”。

谯门:指城上能望远的楼。

彩角:即画角。

笳声:胡笳的声音,其声悲凉。

砧声:砧杆声,即捣衣的声音。

砧:捶物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赏析

在词中,词人写了叶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使叶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叶片秋声。”三句领起全词。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凭窗谤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引起心中阵阵凄凉。“凄凉”是把词中各种声音串联起来的线索。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豆花雨”,指阴历八月豆子开花时的雨,这里点出秋雨声杂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长夜难眠。风声中又传来了稀疏的更点声。这更声来自城门上的更鼓楼。“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不锁”,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因为他是不想听到的。古代把叶夜分为五更,叶更分为五点。这里直写“二十五点”,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难捱。风不仅送来了更声,又摇响了檐底的风铃。“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他最初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但老友都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是误听,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把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月亮沉落,号角声起。军营中人马骚动。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叶直不肯出来作官。这声音表明,元朝统治了全国,而且军旅遍布这些声音,对于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的词人来说,岂不是比之秋风秋雨的声音更加刺耳惊心吗?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擣练之声。邻家主妇叶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这也不能使词人宽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岳飞这句词和词人心境相同,皆因满腹心事起。把蛩的叫声称为“诉愁”,借把自己的愁怀转嫁给蛩鸣罢了。“诉未了,把叶半、分与雁声。”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巧妙地又点出大雁叫声的凄凉和它带给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给人的愁绪往往同引起人对远人的怀念分不开。收尾以雁声,反映了词人独特的构思。

创作背景

在深秋时节,词人凭窗聆听着连绵不断的秋雨声,不禁引起心中阵阵凄凉,于是写下这首词。

蒋捷

蒋捷(约1245~1305后),字胜欲,号竹山,南宋词人,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大族,南宋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覆灭,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叶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彊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声声慢·秋声原文赏析及翻译2

声声慢·秋声

宋代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译文

菊花黄黄的开放在那深深的小巷,枫叶红红的映照着低矮的门窗,凄凉一片都是那秋天的声音。豆子开花的时候却来了下雨的声音,那中间还夹带着风声。稀稀疏疏一夜二十五点也就到了五更,高高的谯楼大门,却锁不住那些声音。老朋友离我那么远,请问是哪一个摇晃着玉佩发出了声音,原来是那屋檐底下的风铃声?

系着彩绸的号角发出的声音一直吹到月亮落下了却还在那里慢腾腾,渐渐地那军营里的人马才接连不断地骚动起来了,可是四周却又扬起了胡笳的声音。邻居的灯光闪烁着,灯前还有那女人为军人在石砧上捣衣的声音。谁知她一边捣衣一边咕咕叨叨地诉说着愁苦一直诉说到天明,碎碎琐琐咕咕哝哝的,就像那数不清的秋蝉哀鸣。她诉说得没完没了,还把一半分给那天空的大雁,让大雁代替她的怨声。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

豆雨:即豆花雨。

二十五点:指更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所以叫更点。

丽谯门:魏武帝曹操曾筑楼名“丽谯”。谯门:指城上能望远的.楼。

彩角:即画角。

笳声:胡笳的声音,其声悲凉。

砧声:砧杆声,即捣衣的声音。砧:捶物时,垫在底下的器具。

赏析

在词中,词人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词人以“豆雨声”起,以“雁声”收,写了秋夜中听到的十种秋声。但声声总离不了凄凉意,使一个正在发愁的人谛听这些声音,使作为声音的客体,严重地被染上“愁人”的主体印记,因而从笳声、雁声、蛩声、铃声中听到的,都是词人的苦闷心声。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三句领起全词。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凭窗谤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引起心中阵阵凄凉。“凄凉”是把词中各种声音串联起来的线索。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豆花雨”,指阴历八月豆子开花时的雨,这里点出秋雨声杂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长夜难眠。风声中又传来了稀疏的更点声。这更声来自城门上的更鼓楼。“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不锁”,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因为他是不想听到的。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这里直写“二十五点”,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难捱。风不仅送来了更声,又摇响了檐底的风铃。“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他最初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但老友都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是误听,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把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月亮沉落,号角声起。军营中人马骚动。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一直不肯出来作官。这声音表明,元朝统治了全国,而且军旅遍布这些声音,对于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的词人来说,岂不是比之秋风秋雨的声音更加刺耳惊心吗?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擣练之声。邻家主妇一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这也不能使词人宽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四千里梦”岳飞这句词和词人心境相同,皆因满腹心事起。把蛩的叫声称为“诉愁”,借把自己的愁怀转嫁给蛩鸣罢了。“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巧妙地又点出大雁叫声的凄凉和它带给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给人的愁绪往往同引起人对远人的怀念分不开。收尾以雁声,反映了词人独特的构思。

创作背景

在深秋时节,词人凭窗聆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声,不禁引起心中阵阵凄凉,于是写下这首词。

声声慢·秋声原文赏析及翻译3

原文: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

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

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

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

译文

菊花黄黄雨开放在那深深雨小巷,枫叶红红雨映照着低矮雨门窗,凄凉一片都是那秋天雨声音。豆子开花雨时候却来了下雨雨声音,那中间还夹带着风声。稀稀疏疏一夜二十五点也就到了五更,高高雨谯楼大门,却锁不住那些声音。笳朋友离我那么远,请问是哪一个摇晃着玉佩发出了声音,原来是那屋檐底下雨风铃声?

系着彩绸雨号角发出雨声音一直吹到月亮落下了却还在那里慢腾腾,渐渐地那军营里雨人马才接连不断地骚动起来了,可是四周却又扬起了胡笳雨声音。邻居雨灯光闪烁着,灯前还有那女人为军人在石砧上捣衣雨声音。谁知她一边捣衣一边咕咕叨叨地诉说着愁苦一直诉说到天明,碎碎琐琐咕咕哝哝雨,就像那数不清雨秋蝉哀鸣。她诉说得没完没了,还把一半分给那天空雨大漏,让大漏代替她雨怨声。

注释

声声慢:词牌名。据传蒋捷作此慢词俱用“声”字入韵,故称此名。亦称胜胜慢、凤示凰、寒松叹、人在楼上,最早见于北宋晁补之笔下。双调,九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

豆雨:即豆花雨。

二十五点:指更点。古代用铜壶滴漏计时,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所以叫更点。

丽谯门:魏武帝曹操曾筑楼名“丽谯”。谯门:指城上能望远雨楼。

彩角:即画角。

笳声:胡笳雨声音,其声悲凉。

砧声:砧杆声,即捣衣雨声音。砧:捶物时,垫在底下雨器具。

赏析:

以“秋声”为题材的作品并不多见,欧阳修有《秋声赋》为赋之代表,而蒋捷这首《声声慢》亦堪称词中楷模了。在词中,写了一个秋夜中的种种秋声。笔锋非凡,意味亦显独特。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三句领起全词。点明这是菊花盛开、红叶掩映的深秋时节。凭窗谤听着连绵不断的秋声引起心中阵阵凄凉。“凄凉”是把词中各种声音串联起来的线索。

“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豆花雨”,指阴历八月豆子开花时的雨,这里点出秋雨声杂风声率先而来。风雨凄凉,长夜难眠。风声中又传来了稀疏的更点声。这更声来自城门上的更鼓楼。“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不锁”,流露了主人公怪罪的意味,因为他是不想听到的。古代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分为五点。这里直写“二十五点”,意在表明主人公尤感秋夜的漫漫难捱。风不仅送来了更声,又摇响了檐底的风铃。“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揭示了主人公听到铃声引起的心理活动,他最初以为这是老友身上玉佩的声。但老友都在远方不可能来,那么这会是谁呢?突然明白原来是风铃的声音。作者这里用笔极为巧妙,看似是误听,实则借写对老友思念之情。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把笔触从深夜转向黎明。月亮沉落,号角声起。军营中人马骚动。蒋捷生活于宋末元初,进士及第不久,南宋被灭。他隐居太湖竹山,一直不肯出来作官。这声音表明,元朝统治了全国,而且军旅遍布这些声音,对于不肯和元统治者合作的词人来说,岂不是比之秋风秋雨的声音更加刺耳惊心吗?

“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灯光闪烁之处,又传来了邻舍在砧石上擣练之声。邻家主妇一夜未眠赶制寒衣,天明未睡。这也不能使词人宽慰。

“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四千里梦”岳飞这句词和词人心境相同,皆因满腹心事起。把蛩的叫声称为“诉愁”,借把自己的愁怀转嫁给蛩鸣罢了。“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似乎是蟋蟀把愁苦又分给了横空的过雁。巧妙地又点出大雁叫声的凄凉和它带给主人公的愁意,大雁给人的愁绪往往同引起人对远人的怀念分不开。收尾以雁声,反映了词人独特的构思。

篇6:《声声慢》译文及赏析

空空荡荡无主张,冷冷清清好凄凉,悲悲惨惨好心伤。一时觉暖一时觉凉,身子如何得休养?早起淡酒三杯,怎把寒风来抵挡?北雁南飞飞过楼,不认当年旧同乡。

菊花委地尽枯黄,人花共消瘦,有谁来怜赏?守着窗前挨时光,盼不到天黑好挹怏。听见黄昏细雨打梧桐,点点滴滴淋透我心上。这一天桩桩件件怎么能一个愁字表明呢!

篇7:《声声慢》译文及赏析

凄凄惨惨戚戚:忧愁苦闷的样子。

乍暖还(huán)寒:指秋天的天气,忽然变暖,又转寒冷。

将息:旧时方言,休养调理之意。

怎敌他:对付,抵挡。晚:一本作“晓”。

损:表示程度极高。

堪:可。

怎生:怎样的。生:语助词。

梧桐更兼细雨:暗用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

这次第:这光景、这情形。

篇8:李清照名篇赏析———《声声慢》

这是向来为人所称道的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当作于赵明诚病故之后。

南渡以后, 李清照除和当时许多士大夫一样有着流亡经历之外, 还遭受了一连串特殊事故的打击:南渡不久, 丈夫赵明诚便与世长辞;后来她又被诬告通敌;在战乱和流离转徙中, 多年搜集来的金石字画也荡然无存;此后又一直过着孤苦无依的漂泊生活。残酷的现实、苦难的遭遇、悲惨的命运, 往往使她这老年孀妇陷入极度的愁苦之中。本词即是通过对秋日黄昏景色的感受, 以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感情, 悱恻动人的笔触, 抒发了词人历尽沧桑、饱经忧患的无限的哀愁。

为了表现自己深沉的惆怅与哀愁, 词一开头就用了七对叠字: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这七对十四字用得十分大胆新奇, 也用得十分工整得体, 它使形式和所要表达的内容巧妙地融合成了一个整体。不仅使词在声调上抑扬顿挫、和谐悦耳, 在意境上形成了一种清冷异常的凄楚气氛, 在程度上恰如其分地反映了作者情绪的发展, 而且在内容上层层深入地表达了一个孤独无依的孀妇寻求寄托和安慰而大失所望时的极端痛苦的心情。这里没有华丽的辞藻、高深的典故, 只用了浅近通俗的口语, 可是却写得字字有力、字字含情、字字传神, 的确堪称绝唱!

这七对词可分三层意思:“寻寻觅觅”, 词人在飘零转徙之中, 在暂得安身的寓所里, 四壁萧然, 阒寂无声, 秋日的黄昏渐渐降临, 一种空虚、孤寂、怅惘之情油然而生, 顿觉心中茫然若有所失, 极力想思索寻求点什么。寻觅什么呢?是那昔日京华元宵佳节的欢快场景?是与赵明诚诗词唱和的甜蜜的爱情生活?还是那十分珍爱的金石文物?但这所有的一切都已失去了, 都如过眼云烟一般一去不复返了。这四个字把词人在重重灾难的打击之下心神无主怅然若失, 极力寻求精神寄托的情态, 真切地反映了出来。本来想寻求慰藉, 但寻觅的结果, 却是大失所望, 一无所获, 于是更加感到“冷冷清清”。这一方面写出了秋日黄昏的景色和周围气氛的冷落、凄清;同时也反映了她感到孤寂落寞、凄然寡欢的神情。“凄凄惨惨戚戚”是紧接上两层, 写由于寻而未得和肃杀凄冷的残秋景色所引起的无限凄苦忧伤之情, 其句式显得十分急切迫促, 说明感情已经不可遏止, 所以直接倾泻而出。从茫然寻觅、到冷清失望、到直抒悲戚, 其感情一层深似一层, 而各层中每一词语的重叠, 更加深了词人悲戚的程度, 这就把她南渡以来在重重打击之下造成的精神创伤和凄苦愁闷的情态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出来。

巧用叠字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这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手法。比如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的第一句“关关雎鸠”便用了叠字。以后在历代民歌和文人诗歌中叠字的运用也屡见不鲜, 但像李清照这样一开始就连用十四个叠字却是前所未有的, 这是词人在艺术上的大胆创新, 所以历来为评论家们所击节叹赏。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起头连叠七字, 以一妇人, 乃能创意出奇如此。”张端义《贵耳集》称:“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 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又使叠字, 俱无斧凿痕。”徐轨铁《词苑丛谈》也说:“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 真如大珠小珠落玉盘也。”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几句的确是出奇制胜, 笔力过人。连续重叠, 却毫无晦涩之感, 反而显得十分妥贴自然, 流转如珠, 实在令人叹服。此后也有人专事重叠的, 如元人乔吉《天净沙》:“莺莺燕燕春春, 花花柳柳真真, 事事风风韵韵, 娇娇嫩嫩, 停停当当人人。”便是全篇均用重叠, 但这毫无真情实感, 纯属文字游戏, 比李清照这首词逊色多了。

在这十四个叠字总写了她的凄怆苦闷情怀之后, 下面便从各个角度来进一步抒写愁情: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长年的战乱, 不断的打击, 无尽的转徙, 已把词人折磨得病弱不堪了。又赶上这忽冷忽热、冷暖无常的恼人天气, 词人病弱之躯就更难调养了。这是在说气候异常, 身体难以适应, 也是直承前文在写愁情, 因为天气这般不如人意, 本来抑郁惨戚的心情自然更加凄苦难耐了。所以“最难将息”是语意双关的。

不仅天气十分恼人, 而且晚风也这般相欺: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 晚来风急!

词人说, 这天气“乍暖还寒”、时风时雨, 到傍晚寒气便更重了, 我只好喝点酒以御御寒气, 可是那晚上刮来的急风, 劲吹不已、寒气袭人, 这三杯两盏淡薄的水酒, 又怎么敌得住呢?这是明写以酒御寒, 难敌风急;却暗寓着借酒浇愁, 愁情难解的哀伤。因为这秋日黄昏、风雨凄迷, 词人块然独处于空房之中, 自然孤寂难忍。怎么排遣?只好借助于酒, 可是又觉淡酒无力, 仍然愁情难遣, 这真是“举杯销愁愁更愁”了。说是“淡酒”, 其实并不一定真的那么“淡”, 只因这百结愁肠、酒不能解, 所以觉得酒力不济, 着一“淡”字, 更点出了词人愁情的深重。这也同前两句一样, 都是由景而情、景中有情、笔法含蓄、情在词外。

正在词人极力排解忧愁而又难以驱遣的时候, 一群过雁又扣动了她的心弦:

雁过也, 正伤心, 却是旧时相识。

暮色渐浓、长空雁过、凄唳长鸣, 词人翘首凝望。她望着望着, 忽然觉得那过雁也许就是“旧时相识”吧?于是更加感触万端, 格外伤情。这“正伤心”三字, 道尽了词人难言的酸楚:夏去秋来, 大雁南飞, 俗说鸿雁传书, 这雁从北方飞来, 词人多么盼望听到北方人民的新消息哟。正如她在《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诗中说的:“不乞隋珠与和璧, 只乞乡关新信息。”但而今大雁又能带来什么?除了沦陷区人民惨遭涂炭的悲惨消息外, 还有什么呢?这是令人伤心之一。词人过去也往往借过雁抒写愁情, 如她在少妇时写的《一剪梅》中说:“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 月满西楼。”南渡前写的《念奴娇》中说:“征鸿过尽, 万千心事难寄。”但是在那些作品里, 词人看到过雁, 虽然也愁情满怀, 却总以鸿雁传书自慰, 似乎丈夫不久便会来信, 或早早归来, 心里总是充满着与丈夫团聚的希望和对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向往;而今看见过雁, 还能期望什么呢?丈夫已经与世长辞, 不仅云中不能再寄锦书来, 而且今生今世也永远不能相见, 所以这时的愁肠与当年相比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当时只不过是短暂的生离之愁, 而今却是永久的死别之愁。这是使她正伤心之二。词人说“却是旧时相识”, 其实并不可能真的如此, 但这一笔却含意深永、伤痛尤深。因为这南征的大雁, 词人当年曾在北方和平环境中相见, 而今却在战乱中在异地他乡再见, 这自然会深深地触动词人对国事、家事以及个人身世的极度忧伤, 这是使她正伤心的又一层意思。

词人就这样一一道来, 娓娓动情。使我们不仅看到了她怎样被围困在愁城之中, 同时也深刻地揭示了女词人的、也是民族灾难中许多妇女的痛苦的心灵。

过片仍然紧承上文进一步抒写她的孤寂与愁苦, 只是视线由广阔的空间转向庭院景色, 由仰望长空过雁, 到俯视满地残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

词人是十分喜爱菊花的, 早年在《多丽》一词中她曾一再赞颂菊花, 并以菊花的孤高不凡自喻。但眼前的菊花却是落英满地, 被秋风秋雨摧残得枯槁、凋零了, 所以她说, 即使我非常喜爱菊花, 而今还有什么可摘的呢?这里是写景, 也是写人;是咏物, 也是抒情。词人看到这满地残花马上引起了自己无限的感伤与痛苦的回忆:自己当年也曾年少风流、才情横溢、踌躇满志;可是却变得“如今憔悴、风鬟雾鬓”了, 抱负、理想也如同泡影, 一个个相继破灭。这满地黄花的遭遇, 不正是自己眼前的惨痛遭遇吗?再说, 昔日与明诚共同赏菊, 明诚还能不时摘一朵可心的鲜花插在自己头上, 而今却是无花可摘无人相伴, 这怎不叫人百感交集、伤痛万分呢!

由于所见所感都是这样不顺心, 所以更感苦日难熬: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这两句语虽平淡, 却发人深思。黄昏尚且如此难熬, 那么漫长的夜晚又将怎样度过呢?真是凄苦万状、度日如年了。正如彭孙遹《金粟词话》所说的:“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皆用浅俗之语, 发清新之思, 词意并工, 闺情绝调。”“黑”字是个险韵, 异常难押, 而李清照却押得十分自然妥贴。这在宋词中除了辛稼轩《贺新郎》的“马上琵琶关塞黑”一句以外, 还没有人敢这样大胆用此险韵而又写得如此工整的。

正在词人因花及人、愁思不解, 独守寒窗、度日如年的时候, 那老天好像专与词人作对似的, 偏偏又下起了绵绵秋雨: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 点点滴滴。

这秋雨不断地、没完没了地打在梧桐叶上, 到黄昏仍然滴嗒有声。真是风萧萧、雨淋淋、花乱落、叶飘零、雨打梧桐一声声, “秋风秋雨愁煞人”了。这里暗用了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诗意来抒写自己的愁思, 并与上片“晚来风急”相呼应。这秋日黄昏的凄风苦雨, 一点点, 一滴滴!是打在梧桐叶上, 又何尝不是打在词人悲痛欲绝的心上呢!因为这时词人所感受到的不只是大自然的无情风雨, 更有那令人心碎的苦难的时代风雨呀!可真是: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是全文的收束, “这次第”, 是指刚才所说的无限感触, 也指全词所写的种种不如意的景况引起的不尽愁情, 这的确不是一个“愁”字所包容得了的。这一笔既总括了全篇的内容, 也有力地点明了题意。用反诘语气来结束全篇更是发人深思、引人联想, 也更见词人愁情之多、忧患之深。

词人很善于用浅近贴切、清新自然的语言, 朴质不雕的白描手法, 以及情韵缠绵的笔触, 巧妙地把自然景物、生活细节与词人的感情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来写。这样既充分渲染了她所处的冷漠孤寂、哀愁满目的环境气氛, 同时也由内到外、由远到近、层层迭转、步步深入地刻画了词人复杂万端的内心世界, 从而使外在环境与内在感情融合交织在一起, 创造出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来。

读罢这首词, 一个年老无依、凄苦难禁的女词人形象便会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 甚至她那怅然若失的神情, 那跌宕起伏的心潮, 那抑郁难平的思绪, 我们都能深切地感受到, 真好像如临其境、如见其人一般。这都反映了词人独到的艺术功力。

本篇是“词家少有”的经心之作, 全词布局周密、结构严谨。全词通篇叙愁情:开头三句, 总写心情的愁闷忧伤。中间分六层来写牵动词人愁肠的景物和事情:“乍暖”两句, 说气候不佳, 难以养息之愁;“三杯”两句, 说秋风凄厉, 酒不能敌之愁;“雁过”三句, 说大雁南飞, 触动思乡怀旧之愁;“满地”三句, 写花残人衰, 因花及人之愁;“守着”两句, 写日月难熬, 度日如年之愁;“梧桐”两句, 说雨打桐叶, 触景伤怀之愁。最后两句, 总结上述六层并与起首三句相呼应, 极言其愁情的多与深, 真是愁肠百结、忧思难解, “怎一个愁字了得”呀!

上一篇:房产中介霸气口号大全下一篇:日常交际服饰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