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

2024-09-06

农村劳动力转移(共6篇)

篇1:农村劳动力转移

当前农村农村劳动力转移探究

西安财经大学/倪俊梅

摘要:

我国农村劳动力大幅度转移,对我国的经济建设有着不可取缔的作用,一方劳动力的迁移,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调查我国劳动力转移情况,间接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农村区域经济文化在新时期下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

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

正文:

也许我们都会有意无意了解到一些关于人口迁移的事,亲眼所见,或看新闻,或亲身经历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会看到新闻天天报道农民工返乡浪潮,那就是我国人口迁移的一大壮举,南来北往大幅度流动。

就我们县而言,每年有很多农民工选择外出务工,远出东南,沿海省份,北方大城市等找工作。贵州地处西南省份,劳动力丰富,我们县又是贵州的劳动力输出县,在各个乡镇出现大规模的劳动力迁移情况。这些劳动力迁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城市化建设,以及GDP的增长,改变着我们现有的劳动力结构。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就是为了更好、更合理地了解我们的劳动力市场,劳动力结构,和劳动力管理机制等等问题。

一、我县劳动力迁移的特点

目前我们县的劳动力较为丰富,是基于现在的教育水平停留在某一阶段,农村户口的居民文化水平较低,最简单的谋生方式就是卖出自己的劳力,很多不是靠大脑生活,就是能吃苦耐劳,靠自己一身力量谋生。另外,三线城市发展缓慢,只能靠出外才能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能有一份客观的收入,足以养家糊口。最后,现有的劳动力迁移浪潮,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我国大城市建设较快,各种工厂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就必须依靠像贵州、河南、四川等这些劳动力大省输出大量的劳动力,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每年春节对于各种客运交通是一个严重的考验,因为在东南有很多返乡回北方或者西南的农民工,也有很多在北方在沿海地区返回南方或者大西南的农民工,这其中就少不了回贵州老家的大批农民工,他们常年在外务工,也许很多年都没有回国一次家了,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奢侈,火车票不好买,车费贵,辗转麻烦。当然对于他们来说,回家也是一种希冀,因为家里有儿女,有父母,总得回家吃个团圆饭,总得回家让家里人感觉到亲情还在。现在的劳动力大批在外,留着家乡的老人,和还未成年的妻儿,这就出现了前些年热起得大家耳熟能详的话题“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引起了社会一度强烈的反响。

当前中国的劳动力迁移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劳动力迁移是在发展极不平衡的经济背景下进行的,并且在劳动力迁移的同时,这种不平衡进一步加剧。二是劳动力转移以东部沿海地区为主要去向。我国劳动力转移的区域模式,表现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迁入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而农村迁出人口占全国迁移人口的六成以上,其中几乎有七成以上迁入城市。因此,中国现阶段的劳动力转移可以简单概括为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西部地带农村地区迁向经济比较发达的东部地带城市地区;三是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例越大,但由于受到较高教育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非常小,农村迁移人口的总体受教育程度较低。

随着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的帮助,进行“三农政策”和退耕还林等措施,加强农村自身发展,在某些地方也出现相应的农村劳动力出外务工减少的情况。只要大家在家里能吃饱饭,穿好衣,再赚点钱,也许很多人也不愿意出外务工,毕竟背井离乡的滋味很好受。

总得来说,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特点就是迁移幅度大,分布地区较广,从事的职业五花八门,为了谋生,他们常年在外,私下奔波。大西南的劳动力大省,年年都会向许多大城市输出大量劳动力,促进我国企业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建设奉献不少。

二、劳动力迁移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农村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劳动力在农村的边际生产率低于其生活费用甚至等于零,也就是说即使只能获得很低的工资收入,他们也有向城市转移的倾向。而同时,我国东部沿海城市迅速崛起,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使得在工资水平很低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东部城市转移。这个时期的人口迁移极大地增加了农民收入。但随着劳动力的持续转移,造成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迁移劳动力工资增长非常缓慢,最终造成农民人均收入的增长缓慢。

由于我国农业的粗放型生产模式和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较低,以至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多年来没有显著提高,农业平均劳动生产率进而人均收入收入未能因农村人口的转移而得到明显提高。农村劳动力在农村的收入较低,纯收入更低,使得其在城市就业的机会成本很低。因此,多年来农村劳动力持续向城市的迁移,虽然迁移的速度在放缓。正如托达罗模型所告诉我们的,迁移速度的放缓是由于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和在城市收入差距减小造成的。但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城乡收入差距的减少,并非归因于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更主要的原因在于迁移人口在迁入地收入水平的缓慢增长、无增长,相对于城市居民收入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而言,甚至是负增长。因此,过去二十多年的劳动力迁移虽然曾经极大地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并不足以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同步增长,这种现象持续下去,必然会进一步拉大二者收入的差距,造成相对贫困的增加。另外,农村人口的迁移使农村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流失严重。由于受教育程度越高,迁移比率越高,具备一定的知识、技能的人才大量流失,使农村在发展过程中人力资源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加剧了农村的相对贫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发现,当前模式下的人口迁移,短期内对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长期而言,并不能消除悬殊的城乡收入差距,甚至会进一步拉大城乡收入差距。

从现实生活中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迁移,是基于现在的农村农业发展,乡镇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农村居民现有的生活状况,促使我们地区广大人民选择外出务工。换言之,劳动力的迁移,也改善了我们地区现有的生活条件,基本上过上了富裕生活,再劳累之后能安居,能乐业就已经很好了。总之,这一举动,一世为了自身生活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促进我国企业发展,经济的大踏步前进,也可以说是促进了我国GDP的增长。

三、我们县的劳动力现状和应对对策

对外,大多数城市的劳动力匮乏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就我们县的劳动力结构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劳动力迁移所引起的现状,譬如农业荒芜、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等问题,有必要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权衡利弊,让其机制上更加完善。

1、我们农村劳动力迁移所带来的现状

由于大量年轻劳动力外出,家乡仅留着大批年迈的老人,他们生活虽然基本能自理,但

对于所拥有的庄稼却无能为力,这使得我们地区大量的农田变得荒芜,农业置废。同时,引起人们关注的“空巢老人”也值得留心,年轻劳动力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由于上了年龄,这些老人在无依无靠,生病了都没有人照顾,还有平时没有人陪着说话,会让他们倍感孤独,这使得农村老人在很多方面上出现思想上的问题;

由于年轻夫妻大多数都是成伴出去工作,家里不仅留着自己的父母,还有很多的年轻家长把自己的子女留在了家里,把子女留给了父母照顾。这个在很多方面带来了不便,“留守儿童”的问题,在家庭教育和成长方面带来诸多弊端,这也是社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育是出娃娃抓起,所以在这一问题上势必应该引起农村家庭和社会各阶层的关注;由于年轻劳动力都在外面,现在乡镇企业发展需要大量着的返回,还有家乡建设也严重缺乏劳动力,这势必在促进外面大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使得自己乡镇的发展变得缓慢,在这一因素上应该引起政府的关注,需要提出可行的政策,召回一部分劳动力,一遍我们自身的发展;

于此同时,劳动力大量移动,给各地和当地政府在户籍管理方面带来一定的不便,大批外来务工者涌入一个城市,区域文化因素也会带来一定的冲突;带着子女在外工作的家长,在外面就学也是一大问题,毕竟现在很多省份对外来务工子女就学还有一定限制。当然,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能看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就不一一列举了。

2、对于劳动力迁移带来的问题提出的一些建议和对策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了国民经济发展的“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了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宏伟目标,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当前,努力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对于保证新的五年规划顺利实施,推进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地区差距,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切实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解决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①继续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②善待农民工,提高他们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工的问题,农民工是我国农民中的精华,在二、三产业的从业人员中已占相当比重,应明确农民工产业工人的主体地位,取消“农民工”的称谓,代之以从事职业的称谓,与城市职工同等身份,同等待遇,同等地位。参与城市所在地的政治社会生活,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农民工应公平地享受基本的社会保障和最低工资制度,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严禁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和随意无度加班。加强监察工作,发现问题严肃处理,问题严重的应严加惩处。从长远看,农民工工资待遇不能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而应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并不断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建立工资不断增长的长效机制。

③实行制度创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首先是户籍制度创新。从长远讲,要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消除附着在户口上的城乡居民的权利不平等制度,保障公民的迁徙自由、居住自由和择业自由。近期,要降低城市户籍门槛,分层次放宽入户条件。在大中城市,对拥有合法住所(包括有租借房屋)、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允许进城定居,登记户口,并依法享有当地居民应有的权利,承担应尽的义务。可先对受过高中、中专教育,参加一种社会保险三年以上的,或企业要求留下并为之承担责任的,或自办企业雇请员工纳税五年以上的,准予户口迁入。小城市、小城镇,户口全部放开。特大城市,可施行居住证制度。

其次是土地制度创新。土地制度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关系密切,从长远看,深化土地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探索。目前,要促进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并根据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适当放宽土地的宏观控制,以适应产业的梯度转移,加快中西部域区经济的发展。可借鉴一些地方的经验和做法,探索创新土地制度。最近,广东省根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实施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直接进入市场。江苏等省实行“股田制”或建立“土地银行”变地权为股权等,都有利于土地规模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并为农民的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再次是社会保障制度创新。从长远来看,城乡劳动者应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近期,应根据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流动人口的不同情况,建立多层次、低水平、广覆盖的社会保障网络。一部分长期在城镇已有稳定职业并定居的人员,可纳入城镇的社会保障。对于临时在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针对他们的迫切需要,先搞工伤保险、大病医疗保险等。降低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障的门槛。交费基数、交费年限要与他们实际工资相适应,并与所在企业按比例分摊,让更多的农民工年老时能领养老金。允许企业为农民工在农村交纳养老保险,农民工可以到当地社保部门参保和退保。建立方便合理的农民工养老保险跨省区转移机制,不论他们转移到什么地方,都可以凭卡交纳社会养老保险费,凭卡领取社会养老保险金。

④建立和健全培训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

提高劳动者素质,首要的是抓好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要更多关怀留守儿童的学习、教育和他们的身心健康。对于进入城市的农民工子女,要充分利用和增添城市教育资源,让他们接受正规教育,不得强制收取借读费、择校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符合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入学。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调动输出地、输入地、用工单位和劳动者本人的积极性。整合培训资源,每个市、县、区都应确定或建立几所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和农民工专业技能培训学校,使每个农村青年都能掌握一、二项专业技能。有些地方对初、高中毕业生再增加一至两年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实施3+1或3+2教育,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这种做法值得推广。要改善培训管理,走市场化培训之路,根据市场需求和农民意愿,大力推广“定单式”培训、“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⑤加强领导,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地转移。

第一,要把农民工的问题摆上各级领导的议事日程。广大农民工进入城市十多年来,在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有些问题已相当严重,但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对此往往认识不足。建议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领导小组”或“城乡统筹就业协调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吸收发改委、财政、劳动和社保、民政、公安、农业、教育、卫生、计生等职能部门参加,全面负责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包括规划、安置、培训、户籍、维权和劳动保护工作。使农村富余劳动力出得来,留得住,有保障。输入地要实行属地管理,避免管理和服务的缺失。

第二,建立健全法制。鉴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全国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并且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建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以及各省、市、区人大、政府,及早制定涵盖农民工的有关政策、法规,例如:“就业法”、“劳动力市场管理法”、“培训法”、“劳动保护法”、“最低工资法”、“安全法”、“社会保障法”、“新户籍法”等等,做到有法可依,推动和保障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顺利进行。

第三,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央和各级财政要在预算安排执行中,将支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作为一项重要支出。在建立劳动力市场、农民工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增加投入,提供公共服务。同时要加强对财政支出的监督和审计,确保资金的安全及使用的效益和效率。

第四,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应以输入地的属地管理为主、输出地为辅,并建立规范的协调工作机制以节约运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五,建立农民工组织。有些地方已纳入工会组织。根据目前农民工流动性大,职业不稳定的特点,各地也可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和企业成立农民工协会或建立农民工工会,代表广大农民工参与有关经济、社会、政治活动。特别是有关就业、工资和土地、财产的管理、流转、分配的谈判、签证工作,以及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并在条件成熟时并入城乡统一的工会组织。

附:“2”中对策部分内容引自张持平的《农村劳动力现状及其对策》

篇2: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政策学》课程论文

姓名:刘听强学号:12100527学院:工学院 专业: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手机:***

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

绪论

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由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农村想城市流动,是发展中国家农业转型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工业化的经验,劳动力由农业部门不断流向工业部门,为工业产出持续增长提供了劳动力资源,同时减少了农业中的剩余劳动力,缓解人地矛盾,推动农业现代化,最终实现了由农业社会想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

正文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农村劳动力大致经历了改革开放前的基本静止和改革开放后的大规模流动两个阶段。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采取了重工业优先的发展战略,通过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和城乡差别的社会福利制度,割断了城乡经济社会联系,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人民公社体制的简历进一步从农业内部限制了劳动力的外流,农民被牢牢地固定在土地上。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首先放松了对农产品和要素市场的管制,这期间乡镇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农业劳动力向农村内部非农产业的“就地转移”,实现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的就地转转移和消化。随后,城市改革和沿海对外开放加宽了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向珠三角、长三角等发达地区,实现了空间上从农村到城市的转变,也就是所谓的“异地转移”。据统计,1987~2002年异地转移的劳动力约占劳动力转移总量的59%(丁兆庆,2005)。虽然政策的松动和乡镇企业的发展开启了劳动力转移的大门,但在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下,城市和农村在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公共上存在明显差别,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门槛”仍然很高。农村仍是绝大多数外出打工农民的最终归宿,土地依然是农民最重要的生存保障。既不能彻底脱离明春也不能在城镇定居,大对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实际上是往返于城镇和农村,农闲时期外出务工,农忙时期返乡务农,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民工潮”。

国内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理论方面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转移的规模、速度方式以及内部机理等方面做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这些理论成果主要几种发表在《经济研究》、《中国人口科学》、《中国农村经济》、《中国经济问题》、《人口研究》等杂志上,并出版了一些相关的论著。从研究文献来看,对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答题课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迁移与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研究,如人口迁移与经济发展关系(王贵新,1996a)、工业化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袁铖,2003)、人口迁移与就业及社会地位之关系的研究(黄建福,2003),人口流动与城镇化和非农化的研究(辜胜阻和刘传江,1996)等。第二类是专门对劳动力转移过程本身的研究,如对迁移者特性的分析(张为民等,2004),对转移模式的研究(宋金平和徐长信,2003),对转移原因的分析(刘国瑜和李昌新,2003)、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结构和地域特征研究等(王贵新,1996b)。第三类主要是对我国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途径及对策分析,如农业产业化对促进劳动力转移的作用(陈华林,2001),乡镇企业发展对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许经勇,1995),城镇化路径的发展(路晓园,2003)。

孙峰华教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理论进行了总结,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主要有一下九种。

1、就地转移轮;

2、亦工亦农论;

3、农田集中经营论;

4、城市化论;

5、分工论;

6、定向转移论;

7、复合转移论;

8、私营经济论;

9、区域经济持续发展论:

农村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影响

规模空前的劳动力转移给农业、农村和农民个人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

(1)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减轻了人口对耕地的压力,缓解了农村的就业矛盾,为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提供了条件;(2)劳动力流动大大增强了农业和非农业之间、农村和城市之间在生产要素、资金、信息、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从而打破了农村的封闭状况,有利于城乡二元结构的消除;(3)来自非农产业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缓解了农村落后地区的贫困问题,给弄活动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并非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从而有利于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农业的现代化(朱农,2004)。

从消极的方面来看:

(1)青壮年劳动力的大量外流使得劳务大量输出地区的农业劳动力供应趋于紧张,如果没有足够的替代要素投入将会影响土地的生产能力,进而对农产品的攻击产生威胁。(2)外出务工劳动力收入的增加多大程度上会增加农业的投资业存在疑问。有关2008年的研究发现劳动力转移与用于提高家庭生产能力的成产性投资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3)劳动力转移不彻底会带来农户土地经营模式的兼业化。虽然兼业化5经营是我国农户在相信制度安排下的理性选择,但兼业化的确对家庭土地利用方式和效率造成了深刻的影响。据测算,1999年我国建业户的比例高达53%(梅建明,2005),目前已经超过70%(向国成,2005)。这种“半工半耕”、“男工女耕”的兼业化经营可能导致农户耕地经营规模趋于小和农业“副业化”,造成农业生产的粗耕粗种、弃耕抛荒、掠夺式经营等现象。而且兼业户吧土地作为非农就业的保障而非创造收入的生产要素,这不利于促进土地流转、土地经营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4)在农业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农民往往依靠增加土地利用的集约度和其他要素(机械、雇工、化肥、农药等)的投入来提高作物产量。其中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降低了土地的长期生产能力,危机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由劳动力非农化而导致的农村土地资源低效利用的效应就已有所表现。林毅夫在解释1982年后中火农业产出增长放慢的原因时就指出,农村劳动力的加速外溢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毋庸置疑,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经济社会节后变迁的过程,对已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促进社会融合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人口数量庞大,地区差异显著,城乡二元结构根深蒂固,户籍制度和城乡差异的社会保障体制增加了农村转移劳动力定居城市的保障。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的劳动力转移呈现出规

模庞大、流动性强和转移不彻底的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深入剖析劳动力转移对农地经营方式和效率的影响,特别是劳动力跨地区流动与不彻底转移影响农地利用的表现和机制,探索我国均衡推进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消除劳动力转移对农业和农地利用不利影响的对策选择。目前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且缺乏系统的分析框架。已有研究分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影响因素以及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和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从研究的视角来看,大都具有城市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倾向,从“农业和农村”的角度考察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较少,也有学者开始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关注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和农村社区发展等问题。农村劳动力资源流动的管理

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数以亿计的农村劳动力转入乡镇企业就业,还是数千万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就业,主要都表现为农民自主择业,实际上是一种市场化的就业方式,今后只有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人力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才有利于嘴大吃暗度地开拓农村人力资源的就业渠道。

1、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劳动力就业中介组织:

要大力发展直接连接人力资源供求双方的职业中介机构,加快市场信息网络建设,即时发布劳动就业信息;采取政府和民间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能培训、文化培训和职业教育,增强农民就恶业适应能力;要建立和完善劳动立法规和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规范市场主体行为,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

2、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管理:

面对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跨地区流动给交通运输、城市基础设施、社会治安和计划生育等造成的压力,流入地区的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些严格限制外来劳动力的政策,但在健全劳动力市场规则和保障劳动者和合法权益方面却存在诸多的空白和不完善之处。完善和规范管理,就是要简历一整套促进你农村人力资源流动的市场注资体系以及调整和保障劳动者权益的法规和制度体系。

3、加大户籍制度改革力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

户籍制度改革的基础是吃的那个是就业制度改革和福利体制改革。在就业制度上,应建立“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的就业制度。在福利制度上,要逐步将国家财政给予城市居民的暗部改为统一的社会保障体制。建 立起新型的开放式的人口登记和管理制度。但户籍制度改革应采取渐进的方式,先在小城镇进行,去的成功并积累了经验后,再循序展开。因为目前我国小城镇的非农业户口已经没有多少特权,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的条件已经具备。

参考文献: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次序秦兴芳、田珍等/著2005社会科学出版社;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地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李明艳/著 200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中国西部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李友根/著2007中国农业出版社;

(4)贵州乡村旅游开发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机制研究殷红梅等/著2010 科学出版社;

篇3: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特点

1. 农村人多地少的局面突出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近几年来农村的耕地面积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导致所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因此大大减少,然而劳动力供求不平衡,供给远远大于需求,因此农村劳动力面临迫切转移。

2. 转移劳动力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特征明显

从劳动力年龄结构来看,青壮年占劳动力转移的主要部分。从调查结果来,农村外出务工人员中,2008年中,46%的为16-30岁,30-50岁的占42.6%,50岁以上的仅占11.4%,在2012年中,36.8%为16-30岁,48.1%的是30-50岁,50岁以上占15.1%,导致留守在农村的都是老人,儿童和妇女。并且农村劳动力的整体文化素质,受教育程度偏低,几乎都是文盲,半文盲,或者受过小学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

3. 从劳动力转移区域来看:

大多数的农村劳动力兼业的为多数,专业的很少,且随机性很强,即农忙时回来种地,闲时外出务工经商,没有长远规划。而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大多数是一些沿边发达城市地区,如:长江三角洲,北上广,深圳等,从调查数据来看,大约有20%的务工人员分布在省内,54%务工人员到沿海地区转移。

4.

农村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转移就业的行业来看,根据调查数据可知,2008年中有51.0%的为制造业和建筑业,而在2012年中制造业,建筑业占到54.1%,由此可见劳动力大多数从事于制造业,建筑业。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占53.9%,第三产业的占38.3%。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问题

1. 农村劳动力各方面的素质,受教育程度有限。

农村外出打工人员总体文化水平不高,没有专业的技能适应城市的需求,大多数农民工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苦、累的简单体力劳动,不但收入低,而且缺乏市场竞争力,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和各地不断提高用工标准的形势下,如果不通过正规培训提高农民工的技能和素质,不仅不能增加农民工的输出量和收入,而且还可能导致农民工被大幅度减裁,导致出现“民工荒”现象。

2. 农民工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较为普遍,有效保护措施不多。

用工单位经常不通过正规程序与农民工签署合同,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现象比较严重;随意加大劳动强度和延长工时,经常工作时间都超过正常时间(高达12小时),甚至经常出现加班不加钱现象;工作环境差,住宿,伙食条件不合理,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带来生命安全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分析

(一)农村方面因素分析

1. 农村就业不充分。

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占用了大量的农村耕地面积,以至于可开发的农耕面积急剧下降。然而,农村可利用的劳动力充足,尤其是青壮年,导致劳动力闲置,利用率低下,劳动资源浪费理论探讨

严重,边际收益呈现递减的规律。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的种田技术和手段越来越高超,是人们的“手”从农田里解放出来了,导致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逐渐下降,因而大量劳动力出现闲置现象,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迫切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农村收入低下。

首先,越来越多的农村耕地被一些承包户承包或租赁下来,他们采取集约式地管理,采用现代种田技术进行有效配置,产量高,收入高;而农村单个农民进行自我生产,没有先进的技术,产量低,收入低。其次,成本高:一方面是指生产成本高,由于生产资料(化肥,种子等),人工费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越来越高。另一方面是指机会成本高,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的收入可能远远大于种地所得的收入耕地转移或租赁的收入比自己亲自种田的收入高,这些因素可能是迫使劳动力流转的重要原因。

(二)城市方面因素分析

1. 城市经济崛起的机遇。

城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兴起,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增加,所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以遇到一个新的机遇,解决城市就业问题,增加收入。

2. 城乡收入差距巨大的吸引力。

城市经济发达,工资报酬高,因此收入水平也高,这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巨大的驱动力。

(三)国家政策支持

为了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开展自主创业,准确掌握全镇农村劳动力基本状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技能培训及推荐工作。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政府要加强教育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能,增强劳动力就业适应能力,促使劳动力有效转移

首先,农村教育观念的改变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农村基础教育工作尤为重要,因此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的内容列入其中,提高他们文化素质适应市场需求。其次,全面重视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加强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竞争力度和职业技能,培训过程中,根据市场的需求,针对性地对农民各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技能,在转移就业过程发挥最大优势,满足市场的就业需求,找到合适的工作。

(二)完善市场机制,加强制度保障,维护农民工权益,创造宽松环境

首先,农村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推进医疗改革,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要加强。其次,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依法对农民工权益提供保障,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建立健全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能有效确保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最后,对于农村土地进行合理分配,农村土地流转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让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土地的相关配套措施要积极跟进完善。

(三)拓宽就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首先,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尤其乡镇企业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减少农村闲置劳动力,促使劳动力进行非农活动。其次,加快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一方面解决农村劳动力剩余问题,另一方面满足城市化对于劳动力的需求问题。最后,可以扩大劳务输出,政府有组织有规模地进行劳动力转移。

(四)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可靠信息和全方位服务

政府要加强市场网络建设以及资源信息库建设,实现区域间的劳务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网络为农民工提供务工信息服务,进行市场导向,以此避免盲目就业,减少他们的就业风险和交易成本,并且搞好职工介绍工作,对于农村劳动力进行全方位调查和了解,充分掌握他们的各方面信息,比如:年龄,性别,文化受教育程度,有无技能,进行合理安排,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就业。

(五)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政府要加大财政支持,放松市场准入条件,鼓励,支持,引导有能力的农民工进行返乡创业,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地的剩余劳动力问题,有效就业,另外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劳动力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支持农民工创业的同时,要加大对农民工的信贷支持力度,让他们有能力,有资金,有技术。

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1.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行有效转移,一方面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另一方面改善了劳动力的生活水平,将外出务工的钱寄回家乡改善家中生活,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并且劳动力转移就业,调整了农村的就业和经济结构,大量的劳动力转向二,三产业就业,促进了产业结构改善,优化升级,促进社会转型和农村现代化建设。

2.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就业,可以扩大他们的视野,增长见识,有利于促进农民自身的现代化提高人口素质的提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了智利支持。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不知不觉地实现了自身素质和精神风貌的现代化,也使一部分农民工为提高自身素质而进行人力资本投资。

3.农村大量的劳动力进行转移,带动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劳动力进城务工弥补了城市因经济发展而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促进了城市经济和社会的繁村劳动力流转,并且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与优化组合,降低了工业化的成本,增加了国民经济积累。

4.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并且这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及中国梦是必不可缺少的。

五、总结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进行研究和阐释,通过一系列的数据展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农民工权益受到侵犯,文化素质低等问题以及劳动力转移的年龄构成,性别,方向等现状,并且对于这些问题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措施,比如:政府要加强对农民工权益保护,完善社会保障;强化对其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等,利用这些举措解决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问题,建立城乡一体化劳动力市场,确保农村劳动力有效转移,不仅对于农村自身发展,更对于社会和国家的繁荣具有重大的意义。

摘要:习近平多次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三农”问题是目前农村工作的中心问题,关乎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基础工程。农民是“三农”的根本,是目前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解决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最重要环节,是发展农业、建设农村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薄弱,农村人口基数大,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尤其突出,本文将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问题,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九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有利于有效配置资源,解决农民自身问题,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现状原因,对策分析

参考文献

[1]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M].都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3.

[2]黎民.民工潮、民工荒与中国农村劳动力的战略转移[J].社会科学研究,2006、

[3]蔡昉,林毅夫.中国经济[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4]陈吉元,胡必亮.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J].经济研究,1994.

[5]杨竹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选择模式[J].实践.探索,2013(1).

[6]周其仁.机会与能力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J].管理世界,1997(5).

篇4:农村劳动力转移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推拉理论;农民工

中图分类号:F323.6 文献标识码:A

The Factors in Transferring Rural Labor in China

LIU Ru-liang JIA Ren-an2,DONG Qiu-xian1

(1.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

2. Institute of Systems Engineering,Nanchang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31,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ways of transferring surplus rural labor in China,pointing out that transferring into small city or county is the main way for the most part of rural population. According to push and pull theory of population migration,as rural people transferred from peasants to farm workers, from farm worker to city people,it advocates a consequance of the interaction of both forces.

Key words:transferring rural labor;push and pull theory;farm worker

一、引言

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明显增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由于我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造成了城市化远落后于工业化、农民的生活水平远低于城镇人口生活水平的局面。现在,我国提出了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以及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目标,而与农民、农业、农村有关的问题,即“三农”问题可能成为最大的障碍,这也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对于“三农”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如:加快结构调整,改革传统的农业经营方式,加大各级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等,但这些都无法回避由于农业人口过多而导致的生产能力过剩,商品需求不足,人均占有资源过少限制收入增长,以及转移支付由于人口基数太大形成的财政压力。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加快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

二、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方式分析

人口迁移本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不仅有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同样也有城市到农村的迁移,只不过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政策背景下有不同的侧重点而已。六七十年代城市知识青年下乡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而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又成为势在必行的历史潮流。但同时,由于近年来农村的生存环境日益变好,一些已经转移的农村人口又转回了农村。如图1,它所表示的是城乡之间人口迁移的主要流程。

农村人口的转移主要表现为劳动力的转移,再附带非劳动力的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有两种出路:向城市迁移(地域流动)和从事本地非农业生产活动(职业流动)。就地域流动来说,如图1所示,我国的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以下两个途径实现向城市的转移:一是农村居民的子女通过接受高等教育转为城市户籍;二是农村未接受正规培训与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以农民工的身份直接向城市转移。

与地域流动相比,在农村地区从事非农职业是一种更容易参与的活动,这种就地职业转移对劳动力所接受的正规或非正规教育的要求比外迁要低。同时,由于从事本地非农业活动的劳动力可以维持正常的家庭生活并兼顾家庭的其他生产活动,其参与成本要低于迁移的成本。但从长远来看,由于农村人口过多,人均资源有限,其收益也受到很大制约,因此要真正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大部分农村人口还是要向城市转移。

就向城市迁移的具体途径来说,业界又有多种主张。有超大城市论,大中城市论,小城市或城镇化论等。有研究表明,就单位土地面积所容纳的人口而言,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中、小城市优于小城镇。因此,出于国土利用率的考虑,我国不宜盲目发展小城镇,但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大中城市转移又缺乏现实的支持条件。首先是高房价限制了农村人口成为大中城市的永久居民。2006年全国35个大中城市的加权平均房价为5 000元/米2左右,而即使是农村住户的前10%高收入阶层,户均年收入也只有3.5万元左右。他们若想在这些城市里买房常住,70平方米的面积要花费他们10年的总收入,其他阶层就更不用说,由此可见这之间的差距有多大。其次是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限制了他们融入大中城市的生活。目前,城镇劳动力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10年以上,大中城市的就更高,而农村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7.5年左右。由于自身素质偏低,农村劳动力所能从事的多是那些城市人不愿干的脏、重、累的活,这就决定了他们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找不到归属感,从而更加制约了他们向大中城市转移。因此,农村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的最佳路线只能是由图1中的下半部分“农村人口→大学生→城镇人口”实现。

既然大中城市和小城镇都不能成为大规模农村人口的流入地,那么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为了农村人口转移去处的最佳选择。小城市或县城位于整个城市体系的最基层,是大中城市之尾,农村之首,大中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都要通过县城来传递。虽然单个县城的作用与重要性比不上大中城市,但是由于其数量众多,与广大农村又有一衣带水的关系,因此小城市或县城就成了大中城市与农村联系的天然纽带和桥梁。有关数据也表明,县城及其周边地区,承载了大多数农村务工人员。

三、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条件分析

下面从农村劳动力及其家人生活和生存的角度,利用“推拉理论”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应该具备怎样的条件进行分析。

“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它认为,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于是,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然而,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力转移过程中,流入地和流出地各自都有推和拉两种因素存在,即流入地和流出地都同时具有吸引和排斥两方面的作用力。

笔者假定每一个农村劳动力都是理性的经济人,在他们的转移行为发生前,都要对转移的预期收入和成本进行分析,再与不改变现状的情形相比较,权衡两种状态下的利益得失,然后才作出是否转移的决定。

为叙述方便,若农村人口在家务农,记为状态1;若外出打工,记为状态2;若转变成城镇人口,记为状态3。并假定状态2与状态3的区别是:状态2仍有耕地,而状态3没有耕地,却与城里人一样享受各种福利,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不同之处。

农村劳动力在任何地方生活都存在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把在状态1、状态2、状态3的生产生活总成本记为C1、C2、C3。生活成本指劳动力购买商品及服务的支出、子女教育支出、住房支出等,三种状态下的生活成本分别用C1L、C2L、C3L表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目的地一般比农村当地经济发达,一部分日常生活用品,如蔬菜、粮食等的支出会增加。于是,同样是满足生存需求,农村劳动力在转移目的地的支出要多于原住地。由于转移目的地教育基础设施一般来说比原住地齐全,再加上一些城市的人为制度限制,使农村劳动力子弟入学成本增加。住房支出是最大一笔制约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支出成本。农村人口在原住地建好房子后一劳永逸,只要作必要维护,无须再付出任何费用。而在转移地情况则完全不同,他们要支付较高的房租,或者承担更高的房价以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住房。分别用Li1、Li2、Li3表示3种状态下日常生活支出,用Ed1、Ed2、Ed3表示子女教育支出,用Re2、Re3表示住房租金或房款,用Fe1、Fe2、Fe3表示其它生活支出。

状态1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用Pr1表示。状态2与状态3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职业培训学习费用、在转移目的地承受各种心理压力的费用以及与家人联络费用等,用Pr2、Pr3表示。于是三种状态下的生产生活总成本分别为:

状态1的农村劳动力主要收入是生产经营收入以及国家的各种补贴,分别用In1和Su1表示。另外由于在原住地社会环境比较熟悉,能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到大家的尊敬和认可,记其心理收益为Xi1。状态1的总收益记为R1,则R1=In1+Su1+Xi1。

状态2中农民工的主要收入为打工工资收入,农村家中的一些地租收入以及建设城市的心理自豪感收益,分别记为In2、Di2 、Xi2。状态2的总收益记为R2,则R2=In2+Di2+Xi2。

状态3中农民工已经转变成城镇人口,主要收入为工资收入和心理自豪感收益,以及作为城市人口的其他附加福利收入,分别记为In3、Xi3和Fu3。状态3的总收益记为R3,则R3=In3+Xi3+Fu3。

综上所述,由推拉理论,若R1-C1

四、结论

由以上分析可知,劳动力转移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而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小城市或县城又将扮演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大多数农村人口应该把它作为自己的转移落脚点。对于如何才能完成转移,研究表明,只有在城市打工的综合收入大于在农村务农的综合收入,农村劳动力才会倾向于进城工作。因此,应该尽量消除农民的进城障碍,改善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使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转变成城市人口,从而减少农村人口基数,增加农村人均资源。这样也有利于耕地的集中经营,提高农民收入,为最后解决三农问题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农.离土还是离乡[J].世界经济文汇,2004(1):53-63.

[2] 严正.小城镇还是大城市[J].东南学术,2004(1):60-66.

[3] 刘学忠.县城在我国农村城市化中的地位和作用[J].农村经济,2004(10):73-76.

[4] 薛国琴.农村劳动力转移:动力、成本、收益[J].农业经济,2006(7):29-30.

(责任编辑:樱 紫)

篇5: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

艺术设计寇墨轩 20092026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更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尽管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农村人口庞大,劳动力素质偏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农村劳动力过剩,人力资源闲置,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成为了一个提高农民收入的至关重要的问题。

改革开放20年来,是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最快、规模最大、效果最为明显的时期,这20多年,是我国农村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快的时期,加上人民公社体制下累积的农村劳动力就业欠账,使我国农村的就业矛盾极其突出。经过20多年时间,有近

1.35亿农村劳动力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了就业转移,其速度之快和规模之大,不仅是改革开放前20多年不可比拟的,就是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是了不起的巨大的成就。

20多年来,我国城乡人口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均发生了重大的历史性变化。1978~2001年,我国人口总量从96259万人增加到127627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63.8万人。从人口的城乡分布看,这一时期,城镇人口由17245万人增加到4806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340万人,占新增人口的98.2%;乡村人口由79014万人增加到7956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24万人,占新增人口的1.8%。城乡人口比例由

1978年的1∶4.58变为2001年的1∶1.66。

从城乡就业分布看,1978年全部就业人口40152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9514万人,占23.7%;乡村劳动力30638万人,占76.3%。1998年,全部就业人口40152万人,其中,城镇劳动力20687万人,占29.6%;乡村劳动力49279万人,占70.4%根据《中国统计摘要》1999年数据计算。

从就业结构看,1978年,全国农业劳动力2.83亿人,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为70.5%。2001年,农业劳动力3.65亿人,占全社会劳动力的比重下降到50%。1978年,全国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仅23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5%;到1998年,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猛增到1.5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29.4%,20多年间净转移1.35亿人。

这一时期,农村劳动力利用和转移情况的变化,大体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83年,农村劳动力主要通过在农业内部发展多种经营、向农业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而得到相对充分利用。农户家庭承包为主的基本经营制度的确立,使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大大提高,以往旧体制掩盖下的农村劳动力隐性剩余开始显性化。随着基本农产品供给的改善和农村积累能力的提高,以往单一粮食生产的格局被打破,农民开始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促进了农业的全面发展。1978年林牧渔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7.6%,1983年上升到20.5%。农村劳动力资源在农业内部得到充分利用。

第二阶段,1984~1988年,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农村剩余

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渠道,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通过分工分业得到相对充分利用。这一时期,是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乡镇企业发展的方针,使乡镇企业得到空前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吸纳的劳动力由1984年的5208万人,增加到1988年的9545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084万人,年均递增16.4%。全国乡镇企业职工总数接近全民所有制单位职工人数(9984万人)。

第三阶段,1989~1991年,我国从1988年底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为期三年的治理整顿,控制经济的过快增长,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随之放慢,吸纳劳动力就业的数量减少。1989年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数量比1988年减少179万人,1990年又比1989年减少102万人。农村劳动力回流农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陷于停滞状态。

第四阶段,1992年至今,伴随国民经济发展新高涨,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加快,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就业压力不断增加,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1993年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约有6000万人,其中流入城市的约2000万人。又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6万多农户的抽样调查资料推算,到1998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跨省区就业时间超过半年的人数已达2200多万人,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4%。人均获得总收入约为5591元。加上各地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放宽了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条件,增加了户口农转非指标等,促进了大批农村劳动力向城镇集中。城镇总人口由

1994年的34169万人,增加到2001年的4806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985万人,农村人口转移速度大大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异地转移和跨区流动,进一步拓宽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

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这种状况不能适应加入WTO后我国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要真正解决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亦工亦农的不稳定状态,使其顺利实现转移,就需要进一步引导农村劳动力稳定的职业化转移,这当然需长期努力才可以达到,其中,大力发展适应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一要在农村努力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延长农村中学适龄青年的在读时间,推迟他们的就业年龄;二要加强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大力推广适用技术,提高农村劳动力知识技能素质;三要继续加强农村成人教育;四要搞好上岗前培训,培养一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合格劳动者。

随着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势所必然。应该说,现阶段国家对这一问题的政策力度还不够大,但确实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突出表现在保障进城就业的农民的合法权益和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培训上。关于前者,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防止变换手法向进城就业农民及用工单位乱收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已经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创造了财富、提供了税收。城市政府要切实把对进城

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已经落实的要完善政策,没有落实的要加快落实。对及时兑现进城就业农民工资、改善劳动条件、解决子女入学等问题,国家已有明确政策,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采取更得力的措施,明确牵头部门,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依法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各项权益。推进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放宽农民进城就业和定居的条件。”

篇6: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调查

按目前的农业生产力水平,至少有6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向非农转移。

当前随着 “五十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工程”和“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的实施,课题组对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抽样调查,分析转移趋势有以下特点:

一、地方各级政府重视程度高,扶持力度大

金华市各级政府重视农民增收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实施各项优惠性举措,切实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据《金华市本级“百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财政补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实行“政府买单”的补助制度,对资金投入作了硬性规定。

各县(市、区)要按照当年培训任务数和一般农民人均不低于300元、被征地农民不低于500元的标准,从财政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其中一类县(市、区)至少安排500万元,二类至少300万元,三类至少150万元。

多数县(市、区)按要求甚至超标准执行,义乌市、永康市对几乎所有培训项目实行免费。

二、劳动力转移培训项目与区域经济的结合度高、针对性强,转移效果好

金华市各地将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从本地经济发展需要和市场用工需求出发,精心设置多种培训项目,提高了农村劳动力职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前,市区的来料加工经纪人培训、义乌的经商人员培训、东阳的建筑工人培训、永康武义两地的五金产业操作工培训、兰溪浦江两地的境外就业培训及磐安的中药材培训都各具特色,朝着品牌化方向发展。

在因地制宜设置培训项目基础上,各地还不断探索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创业培训等多种方式,提高农民培训后的转移率。

如婺城区一直将“企业下单、政府买单、农民接单”的订单式培训作为重点来抓,已有30余家企业参与订单式培训,累计培训学员8554人,实现就业7151人,就业率达84%。

三、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加快,转移就业率提升

调查中发现,有68.2%的农村青年最关心如何增加收入;在致富的方式上,外出务工已成为多数农村青年增收的首选途径,84.6%的农村青年有打工经历或正打算外出务工,81.1%的农村青年已经基本摆脱了故土难离的思想禁锢,大部分人都有出去闯闯的主观愿望。

随着农民思想的解放,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率、就业率逐年呈上升趋势。

据统计,金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率为39.2%,而、2004年、则分别为48.6%、56.3%、67.6%,并力争在“十一五”末达到75%。

单单在,全市共完成各类农村劳动力培训16.059万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2.189万人,农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7.106万人,务工农民岗位技能培训6.208万人,农村后备劳动力培训0.556万人;有7.963万人获得培训证书,其中3.806万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受训后转移就业5.931万人,培训后转移就业率为83.46%。

四、本地就近转移是主要转移去向

金华市各县(市、区)蓬勃发展的工业块状经济及第三产业给本地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目前金华市农村劳动力在市域范围内转移的比例高达80%以上。

转移就业所从事的职业也日趋多元化,从事非农性质的职业比例达82.9%。

进入二、三产业务工的占73.1%。

同时据企业用工状态数据统计,本地农村劳动力已占金华市工业园区用工总数的60%左右,尤其是受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很受企业欢迎,他们基本能直接上岗就业,大大减少了企业培训成本。

得益于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中国科技五金城两大市场的辐射,来料加工业已吸引20多万农民在家门口转移就业,据统计,2003~20全市累计发放加工费29.87亿元,20上半年全市有31.8万人参与来料加工,发放加工费达到6.69亿元,同比增长了32.48%。

来料加工解决了一大批农村、城镇闲散劳动力和失地、失业人员的生活与就业问题,已成为展示金华经济发展的新名片,是妇女就业增收的新渠道。

另外,“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去向之一,目前已吸纳农村劳动力从业人员1.82万人。

金华市民营经济活跃,自主创业氛围较浓厚,据调查,金华市有个体经营户33.3万户,这其中大部分为农民。

如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大部分市场经营户是农民;在民营经济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永康,为当地五金产业配套而创办家庭式作坊的小老板就有上万人,其中当地农民业主占90%以上。

此外,金华市还有大量农民在全国各地创业,如小商品营销、建筑施工等,婺城、金东两区也有不少农民全国许多城市开茶楼。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呈年轻化和技能化趋势

据统计,目前金华市16々35周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达到75.5%,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率。

分析原因,这一年龄段农民高中以上文化程度有55.2万人,占该年龄段农村劳动力资源总数的60.7%,相比有较高的文化教育背景。

此外,由于各种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取得一定的专业职业技能后转移就业,且大多数人受聘技能型岗位,就业更为稳定,工资收入也更高。

如市区对参加转移就业技能培训的学员,有90%以上取得培训合格证书,40%以上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可喜地看到,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加快对金华市经济、社会已产生了非常积极的的影响。

近年来金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与此分不开,据统计,在金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和二、三产业经营收入总数占到人均纯收入的74.5%以上。

同时,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进而安家落户,助推了城市化进程。

上一篇:产品故障总结报告下一篇:中文专业学生面试时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