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家庭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2024-06-30

农民家庭生活现状调查报告(通用8篇)

篇1:农民家庭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

实践参与人: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高程慧 学号:12851107 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高璐 学号:12851108 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葛艳 学号:12851109 外国语学院12东商英1班 陆兰英 学号:12851118 实践时间:2014年8月 实践地点:常州市

前言:在家看《变形计》感触颇多,看着那些山区孩子希望父母回家的眼神,渴望拥有父母疼爱的眼神,心里不是滋味。他们的父母大多都是为了生计,外出打工,有的一年只有在春节的时候回家与家人团聚,有的甚至几年都不可以回家。山区经济条件较差,发展缓慢,农民工的收入又非常的微薄,家里的开销大,子女上学的费用对他们来说又是巨额,这样只能让他们选择外出打工。

当然,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的劳动大军,农民工是中国农民新时代的缩影,为祖国的富强做着默默无闻的贡献。而农民工问题又事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于是,我们对此展开了一系列对农民工生活现状的调查。

调查对象: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能对偏远地区的农民工做了一些调查,于是选择了常州。虽然常州是一座经济发展较快的城市,但也存在着一些为生活所迫而不得已去外面城市打工的农民工。

调查经过:通过走访部分农民工打工地点,询问他们在常打工的各方面情况,了解其现状发展。

调查结果:常州外出打工的农民工30岁以下的仅占26%,30岁以上的占74%,其中45岁左右的最多,所以现在的农民工已呈大龄化趋势。

常州农民工高中毕业以上的仅有4%,大部分农民工仅仅是初中毕业以后就外出打工的,有的甚至连初中都没有上完,所以他们的教育程度较低。

常州农民工的工资集中在1000—2000,最高的收入也只不过在3000左右。所以他们的收入普遍较低,在这个物价上涨的年代,他们的工资根本就跟不上社会的发展。

常州农民工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较少,现在上学的农民工孩子占了90%,这意味着在这个需要知识的年代,还有人连接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这样会影响他们心理发展不健全,使城乡教育发展不断扩大。

常州农民工大多从事的职业是大多是工作条件比较差,工作难度大的建筑工人,工厂临时工。他们没有休息日,工作超时,没有加班补贴,最重要的是没有与公司签订合同劳动,他们的权益会受到伤害,所以调查显示农民工的从业范围较窄,自身维权意识薄弱。

常州农民工的工资是死的,他们因为知识的限制,通常不会利用炒股,分红等其他方式来获取其他的金钱来源,经过调查,农民工会炒股,懂得炒股的仅仅占4%,其他的都是用基本工资来维持生计。

常州农民工因社会保险宣传力度不够,对社保这一块了解甚少。企业不会为一些农民工白白花冤枉钱,所以一些农民工根本不会为自己保险,缺乏维护自己的利益。

农民工生活现状的背景和分析: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十几年来,有关农村人口流动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重视,无论90年代初期的民工潮,还是近期的“三农问题”研究热,都密切的关注农民工的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民工从身份上来说,是来自农村,有农村户口,户籍身份是农民,在家乡承包着土地,并且有的家人在一定程度上直接或间接从事着农业劳动,并在农业生产中获得一部分收入。从职业上来说,他们是工人,他们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城镇里,在在各种企业单位,工厂里从事着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获取劳动报酬作为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就是农民工的真实写照!

农民工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是中国城乡建设的主力军,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原动力,没有农民工的辛勤劳作和无私奉献,就没有今天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中国的农民工为我国农村塑造了一个新的经济形态,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改革开放后农村有远见的农民,离开土地到外乡,外省,外国去打工,出口劳务经济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现在许多乡村收入主渠道是打工族的劳动经济收入。由于劳务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繁荣,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农民工的出现,彻底的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解决了人多地少的矛盾,是中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突破。

在中国农民工形成的原因。在中国,农民工的由来不是一个偶然的现象。一方面,农民工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产物,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必然表现形式。另一方面,它也是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发展不平衡的产物。当然,它也是农民寻求自身发展道路的必由道路。纵观世界历史,无论是近代的美国,法国,抑或日本,英国,都是通过工业化实现了民族的腾飞与发展。自近代以来,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一直都比较缓慢,在建国初期,我国选择了工业化发展的战略道路,一方面是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如何稳定国内局势,解决新生政权的生存问题以及人民的生计问题,如何取得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国际环境的影响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近代比较发达的国家的发展轨迹及苏联模式都影响着我国走工业化的道路。在这些情况下,我们选择了工业化发展的道路。但工业化的发展必然带来劳动力的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向某些区域集中,人群的集中就必然带来市场商业活动,服务业的发展,再次创造就业机会。农民工出现的第二个重要原因是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不平衡造成的。新中国成立以后,先进行了土地革命,把土地分给了农民,接着实行了三大改造,将私有工商业变为公私合营,在当时的条件下,工人和农民处于同一阶层,应当平等的占有社会资源,但是在当时条件下并不能。所以在195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维护了社会的基本安定与团结。然而这就从根本上割裂了城乡的根本联系,使城乡居民有了截然不同的身份。这样就导致了中国农村长期贫困,城乡的矛盾也日渐显露。

农民工的生活现状。每逢春节交通部门要开《民工专列》,春节后,媒体又会纷纷报道“民工潮”,有些社会学家在关心着“农民工生存状况”,一些教育工作者评说“民工子弟学校”,其他如“拖欠民工工资”“为民工讨薪”等,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在这种称呼中,实际上包含着潜在的身份歧视。调查数据显示,尽管国家对农民减少了各种收费,减轻了农民负担,但大多农民依旧外出务工经商,生活状况依然十分辛苦。农民工因为自身素质和能力,收入一直没有明显提高。

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实上成为城市居民的一部分,他们与城市既密不可分,但又有隔膜。

建议与意见: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思路,应当顺应现代化的一般规律,考虑中国的特殊国情,重点把握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农民向工业,服务业转移就业,向城市有序流动迁移的方向,打开城门,合理引导,逐步转移,有序进城。二是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采取综合措施,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县域经济和农村二三产业,让一部分农民就地转移,另一方面,要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和待遇,让一部分农民工进城务工,安居乐业。三是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创造条件,抓紧解决农民外出务工面临的现实突出问题,同时推动体制改革创新,探索消除产生农民工问题的深层体制原因。具体解决农民工问题还需要从农民工就业,工资,子女教育等方面深入着手。针对农民工就业难的实际情况,政府应把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增强就业稳定性放在突出位置,采取多渠道的措施,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这就需要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村劳动力培训意愿,大力开展多种部门多种形式的培训,增强农民工外出适应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完善农民工就业信息服务,加强输出地与输入地劳务对接,健全城乡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多渠道为农民工提供就业信息。当然,引导农民就地转移就业,积极发展小城镇,县域经济,大力发展农村“水电路气房”,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和标准农田建设,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第三产业,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对农民工来说,子女教育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有不少农民工到城市打工并不是单纯为了就业,而是为了能让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受到良好教育。因此,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就是对农民工最大的帮助和关心。首先,要统筹浦发展公办,民办教育资源,这里提高教学质量。一方面,要落实好“两为主”政策,把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教育经费预算,会想办法加大投入,调配资源,改善教学条件。接着提高民办教学资源水平。对于农民工子弟学校,简单的禁止和关闭都不可取,要支持和规范其发展,将受政府委托人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统一的师资培训和教学管理,提高安全水平和师资水平,逐步让其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财政扶持政策。最后,是逐步分离学籍和户籍。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再回到农村读高中,不利于他们的正常教育和健康成长。政府可以考虑将学籍和户籍分开,让农民工子女在父母就业的地方享受参加中考,高考的权力。

住房与农民工也息息相关,农民工住房问题突出,农民无法买得起 租得起城市的房子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有的甚至连厨房和卫生间都需要与他人合用。所以政府应建设简单的住房,让一些农民工能有能力买得起或租得起普通的民用房。

最后,我们必须多管齐下,解决而难题。提高农民工的地位。政府应制定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切实保护农民工的权益。

后记:对于本人这次调查所得出的结论,可能由于地域限制而欠缺精准,但我还是有了一些收获和感谢。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这次调查,我明白了农民工有多么的不容易,无论是在外打工的农民工还是在家苦苦等候的农民工子女,都因为生活所迫而过着艰苦的生活。以前我不知道赚钱有多么的不容易,但因为这次机会,我明白了父母是世界上最辛苦,对我们最好的人,也了解了农民工这个弱势群体,也希望社会能与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和理解,政府能切实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能让他们生活更加的美满幸福。

篇2:农民家庭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实践主题:农民工生活现状调查 实践参与人 生物技术专业1003班 实践时间:2011年7月25日——26日 实践地点:河南省安阳市东区 调查目的: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进城市进步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大量的农民工进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为社会付出了廉价的劳动力,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然而在陌生的大城市仍然处于“边缘”状态,他们干的是工人的活,却还是农民的身份,他们经常受人歧视,很难融入城市生活,在城市里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近几年来,党中央加大了对农民工问题的关注力度,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问题,颁布与落实了多项惠及农民工的政策与法规,社会各界随之响应,不断加大对农民工的关心与帮助,媒体也纷纷聚焦农民工,报道他们生活与思想的变化,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现在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到底怎样呢?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对工地农民工的生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进一步了解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种种问题。

调查对象:“农民工”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概念,是指户籍身份还是农民、有或者无承包土地,但主要从事非农产业、以工资为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员。狭义的农民工,一般指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广义的农民工,既包括跨地区外出务工人员,也包括在区内二、三产业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此次调查的农民工是指广义的农民工,主要是建筑工地上的农民工,即外地来安阳建筑工地打工的和安阳本地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年龄在16-60周岁,户籍在农村。调查内容:

1.农民工离乡打工的原因 2.农民工的工作时间 3.农民工的收入状况 4.农民工吃住情况 5.农民工的空闲消遣 6.农民工的子女教育问题 7.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 8.新生代农民工的情况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是和建筑工地的参观及农民工的生活体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在自身的体会与感受,因此我们采用了和农民工同吃住、相交谈为主要方式,查看工地管理人员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查阅报纸和新闻,网上查询相关资料为辅助方式的调查方法进行的。调查结果:

(一)建筑业农民工的总体情况

目前,我国建筑业农民工队伍约4000万人,占全国农民工总数的30%以上,占建筑业一线人员的90%以上。主要来自我国建筑业大省和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年龄一般在18~50岁之间,其中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60%以上;具有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约占60%以上。目前房地产建筑业的过热对城市来说是高楼和高不可及的房价,但对广大的农民工来说,是就业机会,是他们进入城市的最主要的方式。由于他们文化素质低、组织程度差,缺少自我保护意识,其合法权益非常容易受到侵害。近几年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不断曝光,农民工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农民工权益受侵害,另一方面农民工成为城市不安定的罪魁祸首。不仅如此,在城市里农民工到处受歧视。城市人根本不正眼瞧农民工,他们被认为是素质低,肮脏和罪恶的群体,农民工不能真正的融入到城市的环境中。

(二)农民工的基本情况 1.农民工进城打工的原因

外出务工是改善生活质量的首选。农村经济条件较差,仅仅靠务农的收入十分微薄,子女上学费用昂贵,农用费用支出大,很难支撑家里的所有开支,农民家中除了靠卖粮食获取大部分收入外就是饲养家禽,获得经济收入的途径很少,另外随着广大地区农业机械化的加深很多农村劳动力从农田里解放出来,农民有了更多的闲余时间,所也有多数人选择在农闲时,进入城市务工。在我们的调查中,在被调查的建筑业农民工中,绝大部分人选择“为多挣钱改善生活”,还有少数人,选择“出来磨练自己,增长见识,学技术”等。2.关于农民工的居住情况

相关材料表明,大量农民工进城,住房问题成了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大多数农民工居住在简陋的宿舍里,30℅在集体宿舍里,21℅的农民工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8%在工作地点,7%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13%在城市里没有住处,只能往返在城郊之间。近40%的农民工长期在工棚或集体宿舍,这些地方既狭窄又拥挤,室内东西又脏又乱,除了日常生活用品外,没有其他娱乐用品。近年来由于城区拓展、改造,市区一般楼房的租金逐年升高,再加上其他水、电、暖气费用,成本就更是升高了,所以大多农民工都住在城乡结合处,有的几家或全家住在20—30㎡的房间里,生活空间狭小,环境极差,交通不便,安全没有保障。

我们交谈的时候农民工在休息,不过可以看到他们的安全帽等安全防护工具,可见工地上的安全和保护措施还是不错的。至于生活方面则比较的随便,关于民工的住宿问题建筑单位没有过多干预,一切交给工头,工人们在工地搭建蓝色的临时工棚,旁边是饭棚。虽然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但是他们的生活条件之简陋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看着农民工的偶尔的笑脸会让你相信如果没有攀比,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对生活的不满。但是有一点让我们感到非常不满意的是他们的卫生条件,没有卫生间,有时在房子外面的公厕,有时甚至就在工地上没有人的地方解决。这样的条件很容易造成流行病的传播,这也是造成好多城市人瞧不起农民工的重要原因,不注意个人卫生。这是需要建筑单位和政府解决的事情,我们不应该把罪都推到民工身上 3.农民工饮食情况 在建筑工地食堂顿顿饭是面条馒头,菜是炒白菜、萝卜、土豆,偶尔有点肥肉,用大锅连炒带炖,油水不多,盐放不少。农民工饮食总体状况则可以概括为吃得饱但吃得不好。表示“能吃饱”的为100%。但食物质量和就餐环境质量水准很低。

多年来,我国对农民工弱势群体生活质量的关注和监管长期处于盲区。各地建筑工地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农民工饮食质量低劣、就餐环境差,他们对食品安全和饮食营养的自觉水平很低,已经构成社会一大隐患。近两年,我国加强了对农民工等弱势群体食品安全的监控,卫生部、建设部曾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管理工作的通知》。但全社会对农民工的食品安全、饮食健康、营养状况的关注、教育、管理和消费引导力度仍显不足,其保障体系存在法律缺失。

农民工饮食健康、膳食摄入现状同样令人担忧。“农民工饮食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农民工的饮食健康和营养摄入存在较大隐患和诸多问题。农民工的膳食状况问题与我国第四次营养与健康调查中的城市居民情况类似。农民工的膳食状况正在向城市居民靠拢,其饮食状况保留了一些我国传统饮食的优点,比如谷类食物较多,较符合我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推荐的摄入量,但肉类食品摄入量偏高,水果蔬菜特别是水果摄入总量过少,奶及奶制品消费太少,这些饮食问题会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健康状况。中国营养学会呼吁,对农民工的膳食状况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应考虑将其纳入我国目前实施的营养改善行动项目 4.农民工工资

相关数据表明,农民工中38.5%的人收入在501~1000元,29.5%的人收入在1001~1500元,15.5%的人收入在1501~2000元,2000元以上的有11%,500元以下的低收入者只有5.5%;农民工的高收入群体较前几年有较大比例的提高,56%的农民工的收入达到或超过了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农民工月平均支出来看,支出300元以下的占13%,301~500元的占38.5%,501~700元的占26.5%,701~1000元的占12.5%,1001元以上的占9.5%。相同档次的收入和支出的比例基本一致,大部分农民工收支相抵有一定结余,能够给家里一定的经济支持。

我们调查的工地农民工的工资还是有保障的,工钱是和工头一起给的,大家都是工头找人介绍来的,看来都很放心。并且每天工资60-120元不等,小工男一天70 女一天60,技术工人100-120,还有按工作量算账的临时工,收入也在这一范围内。这样算来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和大部分刚毕业的大学生差不多。被调查的农民工没抱怨工资,这点和之前的料想有出入,至于谈到有没有拖欠工资的时候,农民工都表示现在已不怎么拖欠了,有也是偶尔的。我们提到农村免税这项政策,问他们有没有想过回到农村,有个民工说,还没想那么多,目前的工资还算可以,没想很远。5.农民工工作时间 相关数据表明,在城里务工的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29天,平均每天工作8.93小时。从每天工作时间看,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不足8小时的占6.85%,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的占53.26%。每天工作9-10小时的占26.28%,每天工作11-12小时的占10.70%。有2.91%的农民工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从每周工作时间上看,46.90%的农民工每周工作7天,36.7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6天,15.58%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为5天,只有0.81%的农民工每周工作时间在4天以下。造成农民工劳动时间过长的原因主要是:私营、个体业主追求高产量,高效益,而工人也为了多挣钱,主动延长工作时间。

据我们调查,工地上的正常工作时间基本上在9-10个小时,工程任务紧时还会有加班,虽然加班会有加班费,但广大农工并不愿意加班,一天的体力劳动量是非常大的,傍晚下班时农工们都很疲惫,都想早点休息或早点回家。工地早上上班时间为7:00点或7:30,中午有两个半小时的休息时间,晚上下班为19:.晚上加班时间不等,要看任务的紧张程度。据我们了解,工地上是没有节假日,有事可以请假,干一天活记一天工,月底按做工多少结算。也就是说农民工是很少休息的,他们要持续不断的工作,这对于他们的身体健康是很不利的。

6.农民工的空闲消遣 相关资料表明,农民工工作之余的主要消遣方式为:睡觉,看电视,人无所事事,找老乡聊天,打牌或者打麻将,给家里打电话,在工棚喝廉价酒等排在第一位的是看电视,第二位的是睡觉(21.05%),第三位的是看书看报(20.78%),以下依次是:和工友聊天、听音乐、上网、阅读报刊杂志、没有活动、逛街、听广播、其他活动。

经调查发现,农民工的工作时间平均每天在10小时左右,工作完回到工棚常常是倒头就睡。年轻人日常文化娱乐主要是手机上网,掏钱买票的文化消费几乎没有。而年纪大一点的打工者黑夜难熬,则偶尔喝酒、下棋消磨时间。他们没有时间、精力,也没有金钱去娱乐消费。影响农民工休闲娱乐状况的因素较多,在调查中最主要的因素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农民工打工地距离城镇的远近。农民工居住地距离城镇的远近实际体现的是农民工娱乐休闲的方便程度。建筑工地的农民工由于其工作地点有时位于荒郊野外,一般距离城镇较远。如果距离城镇较远,农民工一般很少到城镇娱乐或休闲。再加之农民工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工作强度的艰巨性,更加使得农民工过度劳累之后再没有精力去城镇进行娱乐或休闲活动。二.农民工闲暇时间的长短。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本来所从事的工作就较为艰苦,闲暇时间相对就较少。此时闲暇时间的长短就成为制约其娱乐休闲的重要因素。在调查中发现,农民工闲暇时间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中午吃饭休息时间、晚饭过后、因故歇工时间(如雨雪,机械故障等)。在上述闲暇时间当中,时间较长的当属晚饭过后的时间,因故歇工的时间虽然较长但属于偶发性事件。因此调查中农民工大部分的休闲娱乐基本都是在晚饭之后进行的,由于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闲暇时间较长的话,其娱乐休闲一般较为丰富。反之则较为单一贫乏。三.农民工的文化程度。农民工文化程度的高低在休闲娱乐上面体现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在调查中发现,高中毕业的农民工相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工而言,其娱乐活动形式较为积极健康。部分农民工甚至会在闲暇时间看书,打球或下棋,相比大部分农民工仅仅用打牌看电视打发时间而言,显得更加有意义。

7.新生代农民工

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说,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年轻农民工,让他们逐步融入城市生活。这引起社会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更大关注。“80后”、“90后”已经占到我国农民工总数的60%。与上一代农民工相比,新生代农民工受教育水平较高,渴望融入城市,重视社会保障,维权意识更强。城市需要这些有着较高素质的新生代农民工,但似乎并没有很好地接纳他们。根据调查,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社会保险参与率低、工资水平总体偏低现象。而与“三低”相对应的,则是“三多”工伤及职业病多、加班多、劳动争议多。

作为新一代产业工人的主力军他们的生活与他们的父辈相比更加的丰富多彩,他们要做城市的主人而不是赚钱的机器,因此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生活和想象中的还有不少差距 请给他们多一些关爱 调查结果分析:

经调查分析农民工在生活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工资水平和工作环境有所改善,但仍不理想

一.工资水平普遍低下,欠薪现象依然存在。一些企业主往往把最低工资标准当作实际支付给农民工的工资标准,农民工不仅工资收入水平低,而且还经常被拖欠。尽管政府采取了追讨工资专项行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拖欠工资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前清后欠现象仍然存在。二.工作环境条件较差,缺乏最基本的劳动保护。许多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没有配备必需的安全防护设施和劳保用品,也不对农民工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使农民工成为了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高危群体。三.超时间、超强度劳动现象普遍存在,休息权利没有保证。据调查,农民工日工作时间平均在10个小时,每月工作时间超过27天,由于大多数企业实行计件工资制,为完成工作定额,农民工必须加班加点地工作。四.就业和培训权利被损害。一些企业主滥用试用期,把农民工作为临时工使用,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高危岗位不给与工伤保险,在调查中,只有8.5%被访者参加了工伤保险,这一比例相对农民工群体来说实在是太低。农民工缺乏劳动就业培训的机会,技能素质不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在此次调查中,只有两成的人接受过技能培训,就是在这部分人中也只有少数接受过2~3个月的培训,使培训质量大打折扣。

(二)城市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惠及力度还不够 一.子女义务教育比较困难。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虽然政府取消了针对农民工子女的借读费,但一些公立学校变成择班费,继续向农民工子女变相收取,小学每学年收取择班费500~700元,初中每学期收取择班费1000元左右,加重了农民工的子女教育负担。另外,部分农民工家庭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留守农村的孩子缺乏良好教育,辍学、失学现象时有出现。二.居住条件还有待提高。虽然近年各街镇相继开办了农民工公寓,但规模都不大,普及度还不够高,很多农民工仍主要是租房住在。大量租房居住的农民工住在城乡接合部廉价的出租房中,环境卫生和食物安全条件较差。三.城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对农民工的监管不到位。农民工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是一个难点。农民工超生多生现象比较突出,外出打工躲避老家超生罚款的人员不在少数,出现老家追来就躲城里,城里发现就回老家。而且,这部分人大多选择居住在城乡接合部,使计生部门的难以有效地监管。

(三)农民工保障体系还不购健全和完善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后,各地都开展了建立农民工保障制度的探索。但由于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局限性,以及各级政府财力和企业的认识差距等因素,绝大多数农民工没能享受到基本的社会保障。一是工伤保险参保率低,从调查数据来看,只有17名民工参加了工伤保险参保率仅为8.5%。二是农村医疗保险开始起步,参保率较高,但尚未实现全覆盖; 100名被访者都参加了该保险,还有23名外来农民工在户籍所在地参加了该保险,还有77名外来农民工没有参保。三是养老保险有所突破,但覆盖面太小,后顾之忧难以解决。调查表明,有12名被访者参加了农村养老型社会保险,占被访者总数的6%,有4名被访者参加了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占被访者总数的2%。农民工虽然眼下吃“青春饭”、养老问题不尖锐,但却把沉重的包袱留给了几十年后的政府、社会和家庭。

(四)农民工维权比较困难

一.维权成本太高。目前,涉及农民工的高发侵权案件,主要是工伤和劳资纠纷。按照《劳动法》规定,向有关部门投诉,维护自己的权益确实困难,请律师维权成本又太高,因此大多数农民工在遇到侵权时,都放弃了维权。二.农民工面对企业处于弱势。农民工大多在劳动密集型的私营企业工作,很多就业岗位会随着产业更替和市场周期而频繁流动和变化,许多农民工面临随时被解雇的风险,根本不敢提签订劳动合同的问题。三.难以行使民主权利。许多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还没有建立工会组织。农民工由于户籍不在本地,得不到城镇社区居民的民主权利,而在户籍所在地,由于他们常年外出,也只能委托其他人参加当地的民主选举,不能实际上参与社会事务管理。

(五)大多数人不愿意用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换取城市居民身份

在谈及从“农村人”转变成“城市人”时,他们都希望自己能够像城市人口一样享受养老、医疗、子女入学、廉租房等社会保障,但大多数人又不愿意用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来换取城市居民身份。据调查,愿意用宅基地和土地经营权换取城市居民身份的只有14%,而且这部分人中,大多是来自于偏远地区的人,有17.5%愿意保留宅基地,放弃土地承包权换取,有7.5%的人愿意退出宅基地,但要求保留土地承包权,有61%人不愿意退出宅基地和土地承包经营权。

(六)政府的关怀还不能使农民工满意。

近几年来,农民工问题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工作环境、劳动合同的签订、拖欠工资的清理等,都切切实实地落到了实处,使他们受益匪浅。据调查,有28.5%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农民工,有59.5%的人认为政府关心得不够,只要12%的人认为不关心,这说明,政府和政府部门对农民工的关怀工作还是得到了近9成农民工的肯定。正是农民工对政府工作的肯定,才使他们在自身利益受到伤害的时候,更愿意寻求政府机关的帮助,在调查中,有近5成人在受到伤害时首选政府有关部分寻求帮助。

结论与建议: 改进农民工现状的建议

(一)适时提高工资标准,推进工资协商制度

一.严格执行并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推动农民工工资水平合理增长。二.建立工资支付保证金制度,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现象;加大执法力度,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三.建立由政府、工会、企业代表组成的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劳动部门、工会组织、行业协会,要以工资分配、工时和劳动定额等劳动标准为主要内容,推动全面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

(二)依法完善农民工的用工管理

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切实加强劳动用工管理。严格贯彻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国家有关规定,推动各类企业同农民工按照平等自愿、协商一致、依法订立的原则签订劳动合同,重点抓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餐饮、加工等行业的劳动合同管理工作。

(三)健全农民工培训就业服务体系

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统筹规划,明确部门责任,形成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合力;依托社会力量,建设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从整体上提高培训的质量。分层次搞好农民工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大力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企业对农民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的责任。加强小额信贷和创业指导,为农民工创业营造良好的条件。强化政府公益服务与市场服务的作用,大力发展适合农民工的就业服务体系。一.对流出我区的劳动力,政府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大力发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二.对流入我区的劳动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免费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等基本服务;三.加强劳动力市场管理,规范职业中介行为。

(四)进一步改善农民工的居住条件

加强对城乡结合部的规划和管理。向农民工开放廉租房,在建立农民工公寓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公寓容纳能力。鼓励企业建设职工宿舍,用工量比较大、以外来农民工为主要用工对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要将农民工宿舍建设纳入企业基建、技改项目计划和用地计划。允许在城市具有稳定工作的农民工购买经济适用房,当前应允许在城市工作时间长、贡献突出的农民工,比如劳动模范、技术骨干等,享受城市经济适用房政策。

(五)健全和完善农民工保障体系

所有用工单位都必须认真执行《工伤保险条例》,把农民工纳入工伤保险。抓紧解决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障问题,建立适应农民工特点的过渡性养老保险办法。建立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当农民工遭遇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失业等风险而使生活陷入困境时,由当地民政部门给予临时性、一次性的应急救助。

(六)提高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水平

继续坚持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为主”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均衡提高教育水平。重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改建扩建一批寄宿制学校,满足“留守儿童”和其他农民工子女寄宿学习的需求。

(七)加快惠及农民工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机制的建立

进一步健全“以流入地管理为主、流入地和流出地协调配合”的管理体制。加强育龄妇女流出地计生部门的联系,获取农民工的《婚育证》等有关信息方面,实现不同地区之间计生信息共享,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动态管理,对超生的农民工,应按照流入地的标准缴纳社会抚养费。进一步完善社区管理服务职能,免费提供的传染病防治、儿童计划免疫、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方面的服务项目和药具。

(八)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劳动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执法工作,规范用人单位用人行为。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效率,加快对农民工劳动争议处理,避免农民工因耗不起时间、精力而被迫放弃仲裁权利。充分发挥工青妇的维权作用,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新时期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在农民工维权工作中的作用。加大法律援助力度,把农民工作为法律援助的重点对象。

感受:要关注一件事情,你必须亲身实践去接近它,不要凭自己的想法去认知,这一次在接近,了解家乡农民工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许多,也对“三农”中的农民工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思想受到了很大的触动,认清了作为大学生的职责,让我们共同投放目光,给弱势群体以人文的关怀,共同为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篇3:农民家庭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1 收入情况

2013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883元, 比上年增加1159元, 增长11.8%。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3100元, 比上年增加426元, 增长16%;人均家庭经营收入5180元, 比上年增加598元, 增长13.1%, 人均转移性收入及财产性收入1035元, 比上年增加135元, 增长15%。农民收入取得较快增长。

1.1 家庭经营性收入相对稳定。

农村家庭经营性收入包括农民以家庭为单位从事一二三产业所得到的收入, 家庭经营纯收入是农民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农民生活的基本保证。据抽样调查今年农民人均家庭经营纯收入为5180元, 比去年增长13.1%, 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为55.6%, 和去年相对持平。家庭经营收入中的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为4730元, 比去年增长14%, 第一产业收入的增长得益于农业 (种植业) 收入的增长。今年农民人均在农业方面纯收入为3740元, 与去年相比增长16.8%, 扭转了过去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增幅缓慢的态势;主要是粮食类价格大幅上涨, 价格上涨给种粮农民带来了较多实惠。农民从畜牧业生产中所获的纯收入为900元, 同比增长达到13.6%。

1.2 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工资性收入增长强劲, 这主要得益于呼兰区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高速增长, 农民就业培训力度加大, 就业渠道增多, 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民工资性收入不断提高。今年农民人均工资性纯收入3100元, 比上年增长16%, 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为33.2%。

1.3 财产性收入减少、转移性收入大增。

今年农民人均财产性纯收入576元, 比去年同期增长13%, 主要是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转移性纯收入人均为459元, 同比增长17.6%, 主要是政策性收入增加, 生产积极性提高,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进一步加大了支农政策的力度。同时还积极落实国家其他惠农政策如: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综合补贴等, 大大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1.4 合作社的迅速发展为我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现代农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实践看, 合作社的主要作用有:一是促进了农民创业、农民增收。依托合作社这个平台, 一大批农民自主创业, 迅速实现了致富梦想。双井镇农民孟昭全, 于2009年返乡创业, 组建了为民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主要从事肉牛养殖、良种育肥、饲料购销等业务, 计划建设万头牛场, 初步生产能力达到年出栏肉牛千头以上, 今年创收200多万元。二是深化了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个二传手, 缓冲和解决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直接对接的一系列矛盾, 密切了产业内部的联结机制。过去一段时间, 正大公司建设肉鸡养殖基地, 都是直接与农民个体合作, 但肉鸡药残问题一直无法解决。通过合作社的组织, 社员严格按照正大公司的标准养殖肉鸡, 一举解决了药残不过关的老大难问题, 使龙头企业与基地的利益联结迈上了新台阶。三是优化了生产要素。合作社使不同利益主体的资金、技术、人才、土地、信息等生产要素按市场要求优化配置, 特别是为土地的规模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的流转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进而为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大用现代农业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会员121户, 已发展成为集绿色食品种植、加工、销售、良种繁育、生物有机肥生产、农机化作业于一体的大型经济实体, 经营绿色杂粮5.5万亩, 生产的“禾下土”牌系列农产品获得了有机食品认证, 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

2 农民增收面临的问题

农民收入虽取得较好的增长, 但仍面临诸多不利因素:

2.1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抗灾能力不强, 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得到较好改变。比如年初的冰雹灾害、夏季风灾给粮食产量带来很大的损害, 农民人均收入受到很大程度影响。

2.2 农资价格过高, 涨幅过快。

第一产业中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增长21.2%, 而用于购买农业生产资料的支出则增长了35%, 说明纯收益被农资价格上涨所挤压。投入产出率低, 致使第一产业农民收入增速缓慢。

2.3 劳务收入的增长不稳定。

小城镇发展滞后使得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吸呐能力不足, 给外出打工寻找就业人员带来许多困难, 这些因素将制约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稳步增长。

3 农民增收的思路与对策

3.1 继续大力宣传中央和地方的各种惠农政策,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进一步加大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 提高抗御天灾的能力,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强化农业科技的应用与推广, 加快科技兴农。

3.2 重视对返乡民工的技能培训, 为他们提供资金、培训等方面的支持, 减缓其就业压力, 积极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

3.3 建立和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

以龙头企业为依托, 鼓励企业和农民积极兴办各类合作组织, 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服务, 协调市场价格和行业管理, 规范经营行为和调整利益纠纷, 保障农户的合法权益。搞好农产品市场流通和销售服务, 提高农民组织化水平。

强化各种服务措施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增加农民收入必须为农民提供各种有效服务。一是科技服务。积极引进农业新成果、新技术和专业人才, 发挥其优势, 努力促进我区经济发展。二是信息服务。进一步健全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网络。要积极利用国际互联网等现代信息网络, 加快国际、国内农业科技知识的传递, 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价格、需求等各种可信、有效的信息。三是市场服务。要加强市场监管, 严厉打击各种欺行霸市场交易秩序。继续实施农副产品绿色通道, 为搞活农产品流通创造条件。

摘要:从本地区农民收入情况调查入手, 分析总结了影响和制约农民收入提高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对策。

篇4:中国农民生活现状调查

摘要:本文是笔者在对广饶县农民生活现状进行走访和调查之后给出的报告。文中通过对广饶县农民幸福度、生活水平、金融理财、文化、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详细描述,给出了农民生活的现状,并对调查中发现的不足给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农民;幸福度;金融理财;文化;教育

一、农民生活现状

1.百分百幸福度

在对于幸福程度的调查中,50%的人选择非常幸福,另50%选择比较幸福,可以说幸福程度是100%。但是一些数据资料显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幸福程度要比农村居民低许多,这是城乡之间的差别,也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而幸福度却普遍比农村居民差。

2.农民收入提高

在接受调查村民中,有60%的人年总收入达到了两万元以上,有些村民年收入余额也已经达到2万元以上(如下图)。调查中,有一位教师说到,在20年前的工资仅为几十元左右,而现在是千元左右,这是成百倍的增长。这说明改革开放30年来,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很多。

3.理财意识萌芽

理财方面,当农民手有余钱时,虽然90%的人选择存到银行或者信用社,但依然有人选择进行投资,这反映出农民理财意识的提高。据问卷统计,80%的人听说过股票、基金或者债券,但90%的人没买过。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民手头的血汗钱依然有限,因此更倾向于选择保守的方式。这也反映了中国农民理财意识仍处于萌芽状态,有待进一步提高。

4.文化活动丰富

据调查,村里经常在农闲时组织一些文娱活动。比如扭秧歌、看露天电影、唱戏等。这些都得到许多人的喜爱,参加或者去观看,他们认为这样很好,既热闹又娱乐。各个村之间还会进行相应的比赛,这也更加激起了村民的兴趣。这些活动可以说是老少皆宜,在扭秧歌的队伍中,既有中年妇女,也有老年人,还能看到七八岁的小孩子幼稚而又喜庆的笑脸。

5.教育观念提高

据调查,村民非常重视和支持子女的教育问题。村里大部分适龄儿童会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如果有失学现象也是因为学生厌学。我们调查的村民年龄多在30—50岁之间,文化程度较低,但在调查过程中,每当问到孩子的学习状况,他们都希望孩子好好学习,能考上大学。同时,100%的人选择会让子女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继续升学,不管学费再高,也要想办法。在高中毕业后让孩子升学还是就业问题中,只有一名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这反映了村民教育意识的提高,对教育的关注程度的提升。

二、不足和建议

下面我们综合各方面总结一下我们发现的农村中有待提高和完善的地方。也希望能够对农村将来的发展提供一点有用的信息。

1.争取开发沼气,使用新能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养鸡专业户、种蘑菇专业户。因此,村里可利用这些资源建立一个沼气池,用来煮饭、照明等,以改变多半农户家用桔梗烧火做饭的现状。这样,可以提高各种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改善土壤,使农业生产系统逐步向良性循环发展,形成种植业—养殖业—沼气工程三结合的循环利用型生态工程。同时,村里要利用多种方式进行宣传,争取能使用沼气。

2.要适当修建休闲场所

虽然村里有一定的文化娱乐活动,但却没有专门的休闲场所。现在村民除了几个比较固定的农忙时间外,其他时间还是比较空闲的,村民最通常的休闲方式就是聚在一起打牌或者聊天,如果建立一个专门的休闲场所,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可以在空闲时间去强身健体,尽享锻炼的乐趣。

3.要修建和完善道路设施

村里有进村公路,但是许多胡同小巷则依旧是土路,坑洼不平。在平常还勉强可以通过,但是在雨天时,道路就会变得泥泞,出行会不方便。村里人对这一点也是深有体会,调查问卷中提到的目前最希望政府帮忙做的事是什么,所占比重最大的就是修建道路改善交通,足可以看出村民对道路完善的迫切。

4.要先富带动后富,缩小贫富差距

我们问过村委会中的会计人员,村里一共有1100多户人,村里的人均年收入大概800元左右,不是很高,但是根据我们的统计发现,有些家庭年人均收入已经达到7000元以上,这是近10倍的差距。可见村里也是有贫富差距的存在。村委会应该组织村民听取这些首先致富的村民的经验,先富带动后富,带动全村人民的共同发展。

三、结语

通过这次调查,我们看到了农村30年来的巨大进步。无论是经济上总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还是政治上的平等,如投票选举,还是文化教育上的进步,包括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些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重大成效。同时,在这些可喜的成就下,我们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希望能够对改善农民生活起到一定的作用。

参考资料:

[1]毛泽东著:《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毛泽东著:《反对本本主义》.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3]http://www.dysq.gov.cn/grx/ 广饶县情网.

篇5:市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客观地反映我市失地农民的经济和生活现状,按照吴忠市委要求,城调队及时组织开展了失地农民现状抽样调查。此次调查抽取了吴忠市失地较多的某县两个乡及有代表性的户失地农民家庭。调查年以来的耕地被占用情况及失地后农民就业和生活现状。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某县两个乡共有失地农民户,人数人,失地面积亩,占失地农民承包土地面积的。失地农民大部分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或工业园区。其中,失地超过千亩的某乡,达亩。

二、农民失地的原因及被占用土地的使用情况

据调查农民失地的原因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推进加快了建设用地,如街道、交通等建设用地。二是房地产开发用地。三是公益性基础建设用地,如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四是国家投资项目用地,如高速公路征地。五是市区东扩西移后办公楼用地。六是工业园区用地。

三、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⒈失地后总体收入水平下降。据对户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显示,农民失地前人均纯收入约元左右,失地后为元左右,比失地前减少元左右,下降。失地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失地后为左右,比失地前增加元,增长。原因主要是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靠自产自食,水消费不要钱,成本较低。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食品、水暖消费增加,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而那些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的农民,主要是就业形势不好、收入预期不乐观抑制了生活消费的增长。

⒉失地后就业形势严峻。土地被征用后,有的农民全部拿到了失地安置补偿费,有的农民只拿到了部分补偿费。在就业安置上,农民全部以自谋职业为生。在调查的家庭中,原来在外打工的继续打工,失地后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因年龄偏大、受技能限制、有病等因素影响,在劳动年限内谋到职业仅占失地农民的左右。在有收入的就业人口中,在建筑工地打工,做生意,从事养殖业,从事其他职业。

⒊政府高度重视房屋建设,使失地后的农民能及时搬迁到新建的房屋内,现失地农民全部住上了新房。

⒋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保险不到位,低保覆盖面不高。由于社会保障措施尚未在农村推开,失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到目前约有的人参加了商业保险。大部分失地农民还在等待政府出台政策、希望政府从政策、财力上支持他们参加社会保障即养老、医疗保险。另外,纳入低保的人群在增加。过去,在农村孤寡老弱病残靠土里刨食还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进城后失去土地,可以这样说,这些人首先变为低保对象。因受政府财力有限的制约,约有的人才能享受到低保。

⒌失地农民在子女就学、医疗条件、交通、购物环境等方面都比过去方便多了,失地农民子女全部就近入学。

四、失地农民生活面临的困难及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启动等势必需要占用农民土地,部分地区农民耕地逐年减少。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从总体上看失地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大部分失地农民心态都比较平和,觉得征地是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能够正确对待,予以理解和支持。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耕地被占用后,有些农民认为对自己的经济补偿费不合理,而且兑现也不及时,乡村截留较多。二是部分以土地为生的农民认为失去土地等于断了他们血脉,失去了自己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担心将来生活遇到困难没法解决。三是一些中老年和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去土地后再就业的可能性较小,他们担心将来生病住院没有钱,子孙后代没有生活来源。如:一些年龄稍大的失地农民说,农村五六十岁的人还能干点农活,而没了土地他们还能干些什么呢?上班没人要,打工没力气。现在生活勉强维持,如果遇到生病,生活就更艰难了。今明两年村民靠吃补偿费过日子,过两年这些费吃完后,“坐吃山空”生活就麻烦了。四是那些失去土地后只能靠打工、开小卖部、从事饮食业等方式就业的农民担心就业不稳定,怕再一次“失业”,将来的生活来源没有保障。

六、只给失地农民发一点补偿费的做法,正在造成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

篇6:农民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获得了巨大发展,农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但农村文化建设却相对滞后,农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这不仅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也制约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立足新的发展实践,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对农村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稳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大力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因素。2005年12月11日,中办、国办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针对解决农民“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等突出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于是在寒假期间我对梨园村及周边两个临近村庄的农村文化现状进行了调查,由此得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分析了新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的成因,并在调研的基础上,提出振兴新农村文化的一些建设性建议。

此处探讨的文化生活,指的是农村居民除参加物质生产劳动以外的其他活动,例如学习娱乐、风俗活动、人际交往等。由于种养面积和数量的狭小、农田耕作方式的现代或务工时间的灵活性,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居民“八小时以外”的时间相对较多,因而他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较强劲。这种需求促使“其他活动”的产生和活跃。这些活动不仅显示了农民的文化需要和精神追求,反映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而且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了解其现

状并予以分析应对,使之得以丰富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

近期,对全乡农民文化生活现状和农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民文化生活的现状令人担忧。

1、文化生活贫乏。通过对100名不同文化程度村民的问卷调查,他们的日常文化生活方式主要有看电视和打牌(含扑克、麻将、字牌等)两种。其中,94.6%的被调查者表示,看电视是日常最主要的文化生活方式,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在两个小时以上。除了看电视之外,最普遍的就是打牌,一走进农村,闲散无事的农民三五成群玩扑克、打麻将的情况随处可见,而且没有不“带彩”的,其带彩数额一般在1-10元不等,一次牌局的输赢大部分在几十元以上。其他的像棋类、球类之类的活动开展得很少,玩电脑游戏和进行业余文艺创作的人更少,很多35岁以上的人甚至不知道上网是怎样一回事,家庭上网为空白。

2、“三难”问题突出。这里讲的“三难”问题是指农民看电影难、看戏难和看书难。从问卷统计和谈话了解的情况来看,93%的农民过去一年没有看过电影和戏剧演出,看过的也仅限于一两场,并且大多是到外村观看的,是条件好的人家办红白喜事请来的。政府虽然每年都开展“三下乡”活动,但对于广大农村来说,一年有限的活动确实是杯水车薪。以前活跃在农村文化市场的电影和戏曲如今却成了农民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奢侈品。通过调查,八成以上的的农民因为在家门口看不到电影、戏剧和其他形式的文艺演出而对文化生活感到不满意。此外,从调查情况来看,有70%的农民没有阅读习惯,不经常学习新的农业技能和科技知识。在其中有阅读习惯的人中,有55.6%是40岁左右的中年人,其阅读主要目的是获取农业科技知识,而年轻人阅读则是主要是为了娱乐。由于有图书室的村很少,其阅读的途径基本都是找亲戚朋友借阅的,自购的很少,本次调查对象的农民家中书籍(不含中小学教材、教辅读物)藏量最多的不超过20本,近九成农民不买书。

3、个人信仰缺失。100名被调查村民中只有7人信仰共产主义,3人信鬼神,90%的人什么都不信,其中信仰共产主义的人信仰理由不明。这充分说明,当前农民存在严重的信仰缺失,非常需要正确引导。调查中未发现教会组织开展活动的情况。调查结果充分说明,虽然当前我区农村的生活条件已普遍改善,但与物质水平的显著提高相比,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远远滞后了。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原因,农民工因为打工收入有限,不舍得将钱用于文化消费;二是社会原因,社会各方面对农民的文化需求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不过在调查中我们感觉到,农民的文化需求是十分迫切的,他们希望政府能够定期进行一些电影、戏曲、图书、歌舞等文艺演出下乡活动,希望村里定期组织科技培训。

二、改善农民文化生活的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求我们采取更为有利的措施,更新的发展思路,创新内容与形式,开创农村文化工作新局面。乡镇文化站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怎样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主要从农村文化站建设着手,我建议:

1、大力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组建村级文化骨干队伍。目前全区大部分乡镇文化站不过是一个空壳机构,人员未专用,设施场地缺乏,开展活动无经费。在巩固加强乡镇文化站建设的基础上,可以尝试在每个村委会设立一个文化骨干的岗位,经自愿报名、民主推荐、才艺展示、组织考核等程序,在当地农民中选拔一名有知识、有责任心的文化骨干上岗,让其负责全村文化事宜。对村文化骨干可以由区、乡两级政府给予适当补助,年终时进行考核,群众满意的续聘,对不合格者解聘。

2、积极开展“送文化”活动,满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一是要建立良好的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将送文化下乡列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指标要列入目标管理考核,不断丰富“送”的内容,活跃“送”的形式,选择“送”的时机,使“送文化”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轨道。二是政府设立文化建设专项基金,免费送电影、送戏、送图书到农村及开展大型文艺进村(社区)活动,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三是对各级专业剧团的下乡演出给予演出场次的补助,同时鼓励民间文艺团体的演出和自娱自乐活动。四是政府应当采取相应措施鼓励各级艺术团体到农村演出,按照剧团演出场次及相应演出成本,地方财政给予一定的补贴,在保证演职员基本生活的情况下,保证让广大农民多看戏,看好戏。五是积极贯彻实施省“十一五”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定期免费为农民放电影,对下乡放电影进行补贴。文化单位可加强与科技单位的协作,在每部文艺片前放映农业科技宣传片,既满足了农民的需求,又可以集中推广先进的农业科技知识。

3、培养民间艺术传承人,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农村流传多年的传统文化形式亟待保护和抢救。比如,我乡原有农民磨漆画艺人60多人,现在能坚持的只有2人;扎故事人员过去有几个班子20余人,现在只有4、5人。对于这些日益萎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抢救,比如,采用经济补助和奖励的方式,鼓励艺人培养传承人等,确保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

经过我们的实践与调研,我深深的认识到:在一定意义上说,农村文化的相对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更要

充分地认识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必须把农村文化建设好、发展好。

篇7: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研报告

为了解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调研组在黎家坪村、石子岭村和江边湾村各抽取20户共60户失地农民代表从失地情况、人员结构、就业情况、家庭收支及社会保障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分折如下:

4、失地农民家庭收支情况

篇8:农民家庭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随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持续大量转移,农户兼业化、村庄空心化、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而农村新生劳动力,离农意愿强烈,务农经历缺失,加剧农业后继乏人、“生产断流”“谁来种地”“地怎么种”已成为现实而紧迫的重大问题。

江苏省委省政府2011 年出台的《关于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苏发〔2011〕13 号)和《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11〕110号)文件,对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提出了明确要求。江苏省农委2011 年出台了苏农科〔2011〕35 号《关于加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意见》的文件中强调:农业现代化需要技能型的职业农民,即“持证农民”,2020 年持证农业劳动力占比要达到35%,苏南等有条件的地方在2015 年前要达到35%的目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需要有一套健全和完善的服务体系来保障,农民技能培训体系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

南京市江宁区位于南京市中南部,东与句容市接壤,东南与南京市溧水区毗连,南与安徽省马鞍山市博望区衔接,西南与安徽省马鞍山市相邻,西与安徽省和县隔江相望,从东西南三面环抱南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长江自西北流向东,秦淮河南北贯通。

江宁区是国家重要的科教基地、创新基地,国家东部地区重要的交通物流枢纽和空港枢纽。先后被评为全国普法宣传、教育、科技、体育、民政、绿化、环保等工作先进区。江宁区有户籍人口95 万人,辖东山、秣陵、湖熟、汤山、淳化、禄口、谷里、江宁、横溪、麒麟10 个街道,200 个社区,其中128 个社区居委会,72个社区村委会。2012 年人均GDP超过6000 美元,主要经济指标进入江苏省106 个区(县市) 前十强。其中:地区生产总值410 亿元,名列江苏省第9 位;财政总收入130 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55 亿元,名列江苏省第6 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0 亿元,名列江苏省第1 位;实际使用外资6.1 亿美元,名列江苏省第7 位。江宁区呈功能效益多元显现的都市型农业格局。2012 年,农业生产总值超过80 亿元,其中,粮油、蔬菜、畜牧三大产业生产总值67 亿元。2012年,江宁区累计引进农业外资项目238 个,实际利用外资25 亿美元。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2.9%。“绿色江宁”项目共新增植树造林、造绿15 万亩。

作为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南京市江宁区历来重视农民技能培训工作。江宁区人民政府陆续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能的工作意见》及《江宁区十二五期间服务三农人才培养规划》。江宁区各街道纷纷制定相关行动计划和措施,积极构建农民培技能训体系,有效开展农民技能培训工作。

2 农民技能培训的现状

2.1 培训对象方面

2013 年9 月由农民技能培训项目组专门设计了《江宁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调查问卷》,对辖区内的6 个主要涉农街道(湖熟、江宁、横溪、汤山、麒麟、禄口)进行了集中发放,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1500 份问卷,收回1354 份,其中从事农业生产1305 人,有效问卷占87%。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分享大致可以看出江宁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内在需求和价值取向。

2.1.1 从被调查者的年龄结构和受教育程度来看

从事涉农生产的人员年龄偏大,45 岁以上的占六成,其中50 岁以上超三成,60 岁以上也有一成多。35 岁以下者仅占约18%,不到20%,25 岁左右的青年更是寥寥无几,说明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不高。在调查对象中,大多数受教育程度不高,初中以下占77%以上,其中还有6.5%的文盲。具有高中以上学历者仅占1/5。

2.1.2 从经济收入和务农意愿来看

69.3%的涉农家庭年度经济收入不超过15000元,即平均每月1200 元左右。有43.1%的家庭收入来自于种植业,有17.0%的家庭收入来自于养殖业,说明从事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高,涉农经营活动的投入大、成本高,严重影响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超过50%的人员不准备长期务农,仅有28.1%的人员把务农作为主要职业。

2.1.3 从培训的形式、内容和效果来看

有32.7%的人接受过岗前培训,17.7%的人接受过专家现场培训,11.2%的人参加过本地成人学校的培训,还有高达38.6%的人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结合参加过培训的内容,涉农技能培训占有很大的比重,种植业的培训占48.4%,养殖业的培训占24.8%,说明涉农培训的针对性较强。农民最愿意参加的培训也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其中种植业占42.5%,养殖业占18.3%,与农业有关的培训需求超过一半。有64.7%的人愿意再参加相关培训,涉及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反映农民增加知识和能力的迫切愿望。就培训效果而言,23.5%的人认为培训的效果很好,58.2%的人认为培训效果一般,18.3%的人认为很差或没有效果,显然相关培训的成效并不大,受训人员感到没有什么收获。

2.1.4 从影响参加培训的因素、时间来看

对于能否正常参加涉农培训,有9.8%的人关注形式,28.1%的人看重内容,34%的人局限于时间,28.1%的人受控于经费,时间、内容、经费是影响农民参加专业技能培训的三大因素。特别是受训时间,近50%的人要求控制在1 天以内。注重内容和效果的人,要求受训时间达到3 天左右。还有近18%的人要求参加4~15 天的短期培训,切切实实地通过培训来提高自己的技能。高达69%的人认为技能培训能够帮助他们提高经济收入。

2.2 培训内容方面

江宁区结合本地区的地质地貌、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创业、创收、致富的需要,依托本地区大学城的资源,积极寻求科研院校的理论支持。在金陵科技学院农科教专家的指导下,针对农民养殖、种植的技术需求及生产中出现的共性难题,先后开发了5 个培训项目(农作物植保员、茶叶园艺工、水生动物养殖工、蔬菜园艺工、家禽饲养工),并整理、编制成了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农民技能培训读本。

2.3 培训方式方面

江宁区以农业产业化发展为导向,以科技推广项目为依托,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全面开展现代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工作,从“空中”“固定”“流动”“田间”等处入手,不断探索现代农民技术培训的新模式。目前主要有会场集中型培训模式、典型示范型培训模式、现场传导型培训模式、媒体传播型培训模式、“咨询服务台”型培训模式、“常驻辅导员”型培训模式、“临时特派员”型培训模式、固定“农民科技书屋”型培训模式8 种。

2.4 培训效果评价方面

江宁区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培训内容,进行目标制定和任务分解,培训结束后,基本上以技能和应用为主要考核形式,采取“作品式”“论文式”和“项目式”等多种考核评价模式。

对“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金,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生产经营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如生产大户、家庭农场主、农科带头人等,经综合考察、考核、评议,推荐名单,在社区、街道、区三级分别进行告示,接受社会监督,告示无异议的,予以公布和确认,并颁发相应的新型职业农民证书,享受各项扶持待遇。

2.5 培训保障方面

江宁区建立了由教育局、农科院所、街道办事处、财政所、农技站和各社区教育中心联合组成领导结构,拥有一定的人权和财权,共同起草相应文件。各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具体运作,承担农民教育培训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和指导服务职能,负责沟通、协调、联合相关部门(如劳保所、农技站、社区等),对培训内容提前申请、提前公示,落实师资、场所、基地、经费等,对参与培训授课或指导的教师和接受培训的对象,下发正式文件和适时电话通知,对培训出勤情况和培训效果定时反馈,同时在各社区教育中心的校园网上建立培训学苑、农技教育、培训快讯等资源管理平台,方便培训教师和学员进行沟通、交流。对相对大型的培训项目或实验项目,相关部门提供合理的资金支持或奖励。对相对成熟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提供各项配套服务,并安排优秀人才进行各类考察、学习和交流活动。

2.6 培训数量方面

从2013 年10 月到2014 年10 月,江宁区共开展了近500 场次各种培训,其中农科教讲师团89 场次,区农技人员210 场次,各街道社区中心200 场次,参加培训人员共计31550 人次,惠及全区10 个街道和所有行政村,有效提升了全区农民的致富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同时推动了现代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优质化和产业化进程。

3 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农民

科学文化素质不高,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行为方式缺乏理性,心态上小富即安,消费方式落后,生活散漫无序,务农人员年龄结构偏大。

3.2 农业

仍处在粗放经营状态,组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相关产业欠发达,供产销脱钩。

3.3 农村

地域面积跨度大,田块分布散乱,缺乏政策的刚性规定和落实政策的约束机制,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思想传统闭塞,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3.4 其他

优质资源明显不足,存在教育培训体系不健全,主体比较脆弱,师资严重不足,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社会资源分散等问题;教育培训机制不完善,缺乏有效激励和硬性约束,人员欠配合,相关部门支持度不够,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建设滞后,存在“低水平简单重复”等问题;教育培训条件不配套,基本建设长期欠账,存在培训缺场所、教学缺设施、下乡缺工具、实习缺基地等问题。

4 应对的策略及设想

4.1 培训思路

注意慎重选择农业科技项目,要紧密结合本地区的特色支柱产业,选取具有开发价值的农业产品和推广价值的农业实用技术。

4.2 培训内容

要突出农民适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要求所需的知识技术更新能力、信息捕捉能力、适应市场能力的培养。

4.3 培训项目

要选择具有针对性、实用性、辐射性、科技含量高且能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项目。

4.4 培训保障

要建立财政、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组成领导结构,要有一定的人权和财权来统领农科教,搭建上下衔接、分工协作的管理平台,要落实师资、场所、基地、经费等,确保培训常态化。

4.5 培训方式

要以社区教育中心为龙头、农科教示范基地为载体、农工贸为依托、服务网络为辅助、专业技术协会为补充,形成立体化、复合式的培训体系。

4.6 培训规模

要接纳和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和相关产业企业精英,要形成农工贸一体化、供产销一条龙,使农业生产走上产业化道路。

5 结语

农民技能培训是个长期的过程,要顺应当地的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开发、“一村一品”特色和农民自身增收致富需求等“三农”实际情况,有效调动和引领师生对本地区的社区环境和农业需求。培训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农民的实际情况出发,按需培训,学用结合,加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实践性。

培训应强调培养农民的先进现代农业理念,技能培训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必将导致培训手段、方法和模式的变革,最终形成全新的农民技能培训体系。

培训过程中,应转变农民的角色,使其成为培训活动的设计者、合作者、操作者、评价者。

上一篇:婚礼主持词-李俊下一篇:大班绘本小猫的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