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2024-05-31

《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共18篇)

篇1:《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魔法汤》

活动目标:

1、掌握词语与节奏的关系。

2、理解音乐的三段体表现形式。

3、训练肢体的创意与立即反应。

4、学习在团体中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合作。活动过程:

1、我来拍身体,围绕TITITITIA的节奏进行,通过身体的各个部位的拍奏,掌握与巩固节奏的稳定性。

2、加入词语与身势,通过学到的节奏,加入通用节奏的词语,增强其中的记忆性。

3、每次儿歌结束,加入不同形式的pose.4、两人儿歌游戏,合作造型创意。

5、多人儿歌游戏,合作造型创意。(拓展)二、一起来做魔法汤

1、熟悉音乐中A、B、C三段体曲式。

2、两人彩带之舞,通过道具的变化,理解音乐与词语。

3、四人彩带之舞(拓展)

篇2:《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大班奥尔夫音乐《魔法森林》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肢体语言创表演并体会暗淡的小调和明亮的大的调的对比。

2、培养幼儿打击乐即兴伴奏的能力。

活动准备:

挂图、乐器、小鸭子

活动过程:

一、故事引入 可怜的花猫

二、讨论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小花猫为仕么想变成大老虎?

引导幼儿创编他们不一样的动作。

三、变魔术

师拿魔法棒幼儿模仿小猫走路,当老师说变的时候,幼儿边开始模仿老虎的动作。

四、听音乐

1、让幼儿猜猜哪段表现的是小猫哪段表现的是老虎。为什么?

2、表演

3、乐器演奏

师出示沙锤和响板让幼儿感知哪段用沙锤,哪段用响板

演奏几遍。

4、情境表演

师变处小鸭子让幼儿讨论小鸭子是由什么变出来的?

鸭妈妈是怎么变出来的?

篇3:《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在学前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与蒙氏教育法同样占据着不可忽略的地位。在学前教育的公开课中, 分别安排了大班的韵律活动《斗牛》, 小班的欣赏活动《咿呀咿呀呦》, 中班的歌唱活动《小猫咪咪爱洗澡》, 小班的音乐游戏活动《小草的春天》, 每节课各有千秋, 也有各自的不足之处。就音乐活动的奥尔夫音乐的特色来说, 第一节的《斗牛》比较符合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模式, 但又融合中国耳熟能详的游戏元素, 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碰撞

1.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评价

(1) 课堂效果与课堂设计

《斗牛》作为一节代表奥尔夫音乐教育法的公开课, 首先, 在课中, 幼儿围成圆圈坐在一起, 使之互动性增强。其实, 奥尔夫音乐的教育法中, 以圆圈做游戏是一个特色的标志。这样不仅可以确保每个幼儿都有参与的积极性, 也能提高幼儿手脚的灵活性, 同时提高幼儿的注意力, 增强幼儿的记忆力。

从整体效果去评价, 这节活动课是比较成功的。首先, 从教师的教学技能来看, 教师对音乐节奏的把握很准确, 在动作教学方面也是由浅入深, 教师与幼儿坐在圆圈里分别教授与学习, 给人感觉这是个活动课, 幼儿的积极性也会因此提高。大班幼儿还不能准确的分辨左右的概念, 于是这位老师采取左右手带首饰的方法来区别的。比如, 伸出我们的带头花的手, 而不是说伸出我们的右手, 如果说左右手的话, 也许课上就要浪费纠正幼儿的左右的隐性时间, 而且特别是坐在对面的小朋友则会完全与老师的左右手相反, 反而会适得其反。带头花的这一做法, 充分考虑了幼儿的发展水平, 做到眼中有幼儿的教学态度。

幼儿的教育中一般适合移情教育法, 所以在上幼儿的课堂中, 教师一般直接引导幼儿要参加的角色, 像这位老师他用牛角的动作引出斗牛的角色, 让幼儿开始适应课堂的内容。由于幼儿的记忆力发展还不够完善, 所以在上课中的动作与内容则是要不断重复。当教师要小朋友跟着她做动作时, 就已经渐渐地将小朋友带入要扮演的角色了。首先, 让幼儿跟着老师熟悉音乐的节奏与韵律, 随着乐感自己动起来, 渐渐的老师要求幼儿慢慢的学习她的动作, 模仿起来。在一开始, 幼儿因为不熟悉所以做起来不熟练, 但是经过几次反复练习后听着音乐一直重复刚刚的动作, 有些小朋友可以慢慢的跟上来。音乐结束后, 老师的必要讲解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刚刚幼儿模仿的动作, 可以用言语来重复一下, 利用塑造法将所有动作一步一步分解, 令幼儿慢慢消化吸收, 随后跟着音乐多做几次, 前面几次采取幼儿边做, 教师边讲, 后面的几次的动作则会顺其自然。

(2) 课堂内容的选择

这首歌的选择其实是一首韵律感比较强的歌, 在音乐放出的时候, 小朋友们会根据自己的乐感情不自禁的动起来, 而且小朋友的脸上也是愉快的表情。然而, 这并不是整节课的高潮部分, 也只能说是一个铺垫。在音乐活动中再穿插游戏活动, 将音乐与游戏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游戏是儿童掌握、体验学习和生活的主要途径和基本形式之一, 而在音乐教学中游戏更应该是主要的内容。在音乐课堂上, 音乐性和游戏性理应相辅相成。这样, 音乐游戏才能成为一种最佳的、最合适的、既生动有趣而又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而且在实践中, 也能较快的进入游戏状态, 此节课进入音乐游戏的过渡阶段可以认为是教师作为牛仔的开始, 教师做牛仔的动作, 是进入音乐游戏的必要环节, 由幼儿观察并熟悉牛仔的动作, 最后让幼儿当牛仔, 来进行游戏。

其实, 这个游戏的形式可以还原于小时候大家都玩过的丢手绢的游戏, 同样的, 一个人拿着手绢轻轻地丢在一个人的后面, 然后再追赶, 没有追到或被追到的幼儿站在圆圈里表演一个节目作为“惩罚”。而在这节课上, 融合了丢手绢的游戏形式与韵律活动, 使大家都熟悉的游戏焕然一新, 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丢手绢的人变成了牛仔, 在圆圈周围做动作, 坐在圆圈上的人也不只是静静的坐着, 也要随着音乐做动作, 可以说是每一个人都动起来, 做到真正的律动, 即使后来在追赶这一环节的“惩罚”环节中, 可以说又是一个韵律活动环节。被“惩罚”的幼儿会在圆圈中间做动作时, 整个游戏过程下来很多动作没有重复, 可以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创造力。所以进行音乐教育和教学最好的手段和途径是以实践为基础, 因为只有在实践的过程中, 让儿童亲自对乐曲进行唱、奏, 音乐本身具有的高度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力以及生命力才能充分的得到实现和体现, 才能使学习者通过自己亲身体验和自身感受到达真知真会、得心应手的境地。

这是个由浅入深、由粗到细、由表及里、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而且它还向着继续深入和前进的情境螺旋式上升。因为儿童的生活状态没有受到太多的外界影响而形成定式, 所以他们具有对音乐的天然的创造性, 而教师就是要把孩子们的这种天然的创造性更好地开发出来, 让孩子们自己去寻找无处不在的音乐并创造新的音乐, 随着音乐创编属于自己的韵律动作。老师的适当表扬也给予幼儿信心, 使幼儿敢于大胆的去创造各种各样的动作, 发挥每个幼儿的个性。大班幼儿的游戏已经可以互相合作, 在这个课中的目标中不仅要熟悉、体会斗牛的韵律与创编韵律活动, 更要互相合作。而这个合作并不仅仅是两个人的合作, 在目标中有提到交换不同的伙伴, 而这种形式利用陈蓉模式的活动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个教学形式的难题, 不仅达到了音乐活动的目标, 也可以是一节社会活动, 他需要每个幼儿的合作与熟悉, 提高幼儿的社交能力。

(3) 纵观课堂的发展

纵观这节课的发展, 可以发现教师的基本功非常重要。比如突出的节奏性是奥尔夫音乐风格的首要特点, 他认为节奏是构成音乐的最主要元素, 是推动音乐发展的基本因素, 也是一切音乐的开始和基础。所以, 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 必须准确的把握节凑, 可想而知, 如果让一个没有任何音乐基础的教师来上这节课, 即使准备充分, 也很难预测到上课的突发情况。比如, 这节课的中间在放音乐的时候, 其实是有意外发生的, 由于两个老师没有合作非常默契, 往往在需要放音乐时总会没有达到上课老师的要求。此时老师的应变能力很重要, 在没有音乐的背景下, 她利用自己熟悉的五线谱唱出来, 也是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而不是只想到安抚幼儿, 等待音乐的重新开始, 所以上奥尔夫音乐课的老师, 自身在音乐上的能力是不能忽视的, 必要的艺术基础是为新一代幼儿健康全面的发展的保障。

2. 传统音乐教育的评价

如果说斗牛的课划分为奥尔夫音乐式的教育, 那么下面的三节课则是大家都熟悉的传统式的教育。小班的欣赏活动《咿呀咿呀呦》的课程安排中,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引入课堂气氛中, 幼儿在听到一段故事后, 可以让他们用自己想象出来的身体动作来表现出故事的情节, 并可以加入具体的音响, 以渲染气氛。小班幼儿将自己融入故事中的情景, 帮助故事中的各种小动物盖房子, 怎么盖房子呢, 教师就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这节课中的另一特色是自己创造乐谱帮助幼儿理解, 也可以说音乐活动中的乐谱是比较有影响力的, 也是幼儿比较能接受的一种形式。乐谱在另外一种的作用则是帮助幼儿记忆故事内容, 这在《咿呀咿呀呦》课中体现在自己的乐谱创造上, 在另外两节课也是有很好的利用, 只是侧重点不一样罢了。

一直以来, 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实施音乐教育, 唱歌教育、舞蹈教育、音乐欣赏教育、音乐综合知识教育、钢琴教育均是其重要载体, 但是随着设备不断改进, 现在的幼儿班级中钢琴很多时候都是做装饰作用的, 特别是在公开课的时候, 为了方便, 都是采取多媒体放音乐的, 老师自己弹钢琴, 不仅不能把握住幼儿的课堂纪律, 也是怕麻烦。但是, 很多时候, 在课堂上运用实物来教学效果会更好, 而且, 那节《小猫咪爱洗澡》的课中, 幼儿学习音乐曲目时, 教师自己弹钢琴, 可以根据幼儿记忆的程度把握弹琴的速度, 哪里断了也可以马上接上, 然而如果只是用音响放的话, 如果哪里不好要重来, 也是整体的重来, 即使是一段部分, 也要拉好进度, 在无形中, 也浪费了不少时间。而且, 即使这3节课偏向于传统教育的模式, 但是他们还是遵循着奥尔夫教育的原理的。奥尔夫教育是以“原本性音乐”为主轴, 提出追求朴实性, 主张整合性, 注重实践性, 提倡普及性, 强调创造性, 坚持开放性等理念。所以, 在音乐课上, 教师要采取的不仅是各种先进的音乐设备, 其他各种“原始性”的东西更是要合理运用。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融合

奥尔夫的教学活动多是采用他家乡的语言、童谣、谚语、民歌和舞蹈作为基本教材, 在音乐语言和风格上都和我国音乐有着极大的亲和性。而我国的民族音乐和文化是一笔积累丰厚的文化遗产, 一些表面上形式简单、短小的民族音乐作品, 却往往是经过口头传唱、老幼皆知雅俗共赏的“经典”作品。它手法简洁、旋律优美, 内容通俗易懂却不乏丰富的知识。如:歌曲《两只老虎》、《泥娃娃》、童谣《外婆桥》、《马铃开花》、《数数歌》, 儿歌《小白兔》、《大西瓜》, 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根筷子容易折, 一把筷子难折断。”等等, 这些都是幼儿易于理解并容易进入的天地。可见, 奥尔夫音乐的素材来源广泛, 结合我国来源于生活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 由代代人口耳相传, 成为老少皆知, 雅俗共赏的经典。这不仅为教学活动实施节省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更对挖掘保存各民族、各地方的本土特色, 具有深远的意义。采用传统音乐教育的素材, 利用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手段, 促使幼儿的灵活、欢快, 在互动性强的课堂上学习我们的传统文化, 愉悦幼儿的心情。

三、总结

无论是传统式的音乐教育还是现在较为流行的奥尔夫音乐教育, 在幼儿教育实践中多多少少都是有其不足点。首先, 制约音乐教育拓展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 教育资源的来源与有效利用, 其次, 教师本身的音乐修养, 最后, 受影响于中国教育的基本国情。

学前教育是任何个体接受教育的起点, 也是“任何教育政策和文化政策的先决条件”。音乐教育是学前教育实践的有机组成部分。千百年的中外实践证明, 音乐可以塑造人的情趣, 慰藉人的心灵, 提升人的素养, 增长人的力量, 锻造人的品质。音乐是启迪心灵、改造人性的灵丹妙药, 也是消解文化隔阂和年龄障碍的溶合剂。就学前教育而言, 考虑到音乐往往可以通过悦耳、形象的声音符号引起学龄前儿童的兴趣, 因此, 学前教育有赖于通过音乐这种载体加以传达, 从而确保其效果。

在实施音乐教育的实践上, 中国的幼儿教师既要继承本国优秀的传统教育模式, 也要吸取科学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法, 更要把握幼儿各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 合理的安排好上课的内容与形式。音乐欣赏活动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的说、唱、奏、表演等形式可以充分激发幼儿对欣赏音乐的兴趣, 理解音乐的性质、情绪, 发展幼儿欣赏能力。活动可以以一种方法为主, 也可以各种方法相互配合, 让幼儿充分表现音乐, 表达自我, 享受快乐, 通过音乐活动、用元素性的音乐来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参考文献

[1]李旦娜.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2]董骞.幼儿园奥尔夫音乐教学实施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1, 09.

[3]李夜雪.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高校公共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6, 06.

篇4:《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首先对于孩子的节奏训练要生活化,趣味化。我首先开始让孩子用耳去听、去感知。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节奏无处不有。例如用钟声“当、当菖菖”声表示四分节奏,和表声“滴答、滴答”声代表八分音符节奏菖菖菖菖;然后模仿钟声、表声、的节奏,教幼儿边唱边拍边走,使幼儿进一步感受两种节奏的不同。另外是节奏训练多样化,为了提高幼儿对节奏训练的兴趣,发展对音乐不同节奏的感受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可组织幼儿朗诵诗歌,或学小动物叫,边朗诵边拍手,朗诵和拍手要协调合拍,然后模仿小动物走路,同时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幼儿在模仿基础上让他们找出相应的节奏卡片。如:

通过动眼、动脑、动手、动脚、的游戏幼儿既愉悦了身心,又学习到了节奏训练的知识。另外在进行节奏训练的基础上,还必须根据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动静结合,由具体到抽象地进行训练指导,启发幼儿即兴表演不同动作感受节奏的韵律美,这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训练方法。

平时我们一说乐器就会想到的是钢琴、小提琴等,可奥尔夫的乐器指的是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三角铁、沙锤等。还有一种就是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音条琴。因此,我尝试让孩子们学习用打击乐器来练习节奏。首先是先让他们了解各种乐器的声音,是清脆?是浑厚?是长?是短?怎样敲声音才会好听。然后我让幼儿自己给乐曲配上伴奏并说出他们的理由,再练习合奏。

在教学时,怎样才能提高教学效益呢?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觉得这种方法很好:看谱法

我把这首乐曲每段每种乐器的节奏型写在黑板上,让幼儿在熟悉乐曲的基础上自己看谱练习,他们自己动脑筋、自己练,自信心特高,兴趣与积极性一下就出来了。孩子都能利用我们练习的节奏去完成老师想要的,我感到很欣慰,对乐理基本上不懂的孩子竟然可以做的这么好,这就是奥尔夫音乐教育的魅力所在。

二、通过语言练习幼儿的节奏

我们选用一些节奏感强、有韵律的儿歌来训练幼儿的节奏。先是简单的节奏型,然后慢慢过渡到附点音符等复杂些的节奏型。还让幼儿练习一些综合性较强的儿歌和进行二声部的练习。另外,幼儿所学的歌曲,我也让幼儿通过听乐曲按歌词节奏拍手来训练幼儿的节奏。在平常的朗读课上,我注重了孩子的节奏,以往朗读课文孩子都是用自己最大的、拉长的声音很困难的去读,而且我发现这样读课文对孩子的记忆也没有帮助,我就把课文合理的安排到各种节奏型中,例如古诗《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很明显的节奏X X| XX X|,也是孩子以前练习的比较熟悉的节奏,从此上识字朗读课孩子们再也不是无精打采的了,读起课文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这也是节奏的巧妙利用之处。

三、利用身体动作帮助孩子认识节奏

用身体动作表现节奏,就是幼儿在有音乐或无音乐伴奏的情况下,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表现出来。动作由幼儿根据自己对音乐的体会自己表演,比较自由、灵活,而不是由教师一招一式地教。但教师必须加以引导、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幼儿用他们自己的动作表现节奏。如在训练xxxx|xxxxx|节奏型时,开始时我让幼儿随意用自己身体的任何部位来打节奏,只要卡准节拍就行,渐渐的我要求幼儿四分音符用手拍,八分音符用脚来代替,并将此节奏型变成各种形式让幼儿进行训练,如:xxxx|xxxxx | |; x xxx|xxx xx| |; xxxx |xxxxx| |等等。孩子们的兴趣都很高涨,很多幼儿都能看着节奏谱,手脚并用打出旋律,除此以外我还让幼儿比较分析那些儿歌和歌曲节奏与他们学过的哪些节奏型相同。这样既发展了幼儿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及动作的协调性,也让幼儿在尽情的表现中体验到快乐。

四、通过合作与创编,让幼儿亲身体验节奏

幼儿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可以说无出不在。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到生活中去倾听节奏、发现节奏、创作节奏、萌发探寻节奏的奥妙和欲望。也就是把自己对节奏的感受和理解用优美的动作或节拍作出来。比如说在大班下期我们练习的《筷子律动》中,我给了孩子三种节奏型:X 0X 0| X 000| 0- |X X X X| X X 00|X X 0 0| X 0 X 0|,首先是叫孩子熟悉节奏,能熟练的用拍手形式来拍打节奏,然后让孩子自己来创编动作,但是我提出一个要求,就是在X的时候必须要敲击筷子,空拍孩子就可以自由发挥,结果孩子们创编的很富有童趣,我引用的歌曲是《小放牛》,有的把空拍做了牛角的动作来表示,有些孩子将空拍去敲击别人的椅背,既然是孩子们自己的创作,自然在学习中不费力气的就掌握了,而且他们的热情也很高,当他的创作被我采用后他会有成功的喜悦。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而奥尔夫音乐教育法是就是“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方法,它使我们的孩子自发主动去学习,它能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

篇5: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库企企》

教学目的:1.在多种形式的感觉中,让幼儿体验乐曲所表现的情绪.2.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启发幼儿用肢体语言表现乐曲.4.让幼儿能知道书是最好的,只有好好读书,才能更聪明.教学准备:1.图谱一张.戏剧表演所需的道具(老爷爷的胡子,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以热身律动开始(教师和幼儿一起听着音乐,变化不同的骑马姿势入场)

二.以故事引出.1.)有这样一位小朋友名叫亨特,它很想知道世界上什么最好.于是他就去找妈妈,妈妈说:”漂亮最好”.亨特点了点头走了.它有去找爸爸,爸爸说:”钱最好,有了钱就能买到一切.”````````` 2.)一起和幼儿做一遍爬台阶动作.3.)听着音乐,我们一起去寻找.(幼儿和老师一起做动作)4.)看图.讲解每一个步骤.5.)听音乐和幼儿一起画符号.6.)声势练习.(用跺脚来表示马爬山.用拍手来表示爬台阶.)

篇6:奥尔夫音乐教案 魔法师

活动目标:

1.认识力度术语和记忆PF渐强,减弱。2.能根据音乐进行语词轮念。活动准备: 音乐,道具,乐器。活动过程:

一、律动《哈罗歌》

二、故事讲述

魔法师给piano一瓶药水,并告诉他变大的咒语。

三、介绍术语 1.熟悉全曲语词。2.幼儿根据音乐分组轮念。3.介绍术语和记忆PF渐强,减弱。4.分析全曲节奏。

5.幼儿学习两声部或敲奏乐器轮念。

四、即兴演奏。

1.语词替换,例如:帽子辨出“花束。。

2.念词传琴缒,最后传到的人发明咒语或发明“把你变成。。哈哈哈哈

3.咒语即兴:每人一只魔法琴,打拍子和节奏,并即兴咒语。:如需配套音乐欢迎幼教同行们添加幼教联盟-欧阳老师的微信:3231821756,QQ同号

篇7:《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1、在熟识乐曲构造并会随乐律动嬉戏的根底上,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演奏。

2、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方法演奏B段;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并进展合乐演奏。

【活动预备】

1、阅历:幼儿已欣赏过“超级玛丽〞的电玩嬉戏并会随乐律动嬉戏

2、物质:相关图谱、音乐、铃鼓、圆舞板、碰铃各8套,大鼓一套

【活动过程】

1、随乐进展超级玛丽的律动嬉戏,再次感受嬉戏情节的乐趣

2、看图谱分角色再次表演嬉戏情节

(1)总结图谱与身体律动的关联,整理玛丽闯关的道路

(2)看图谱,分角色表演动作

3、探究为乐曲匹协作适的“乐器武器〞并能看指挥大胆地进展间关演奏嬉戏

(1)根据身体动作的示意,探究用(铃鼓)的不同使用方法匹配B段;用(圆舞板)和(碰铃)匹配A段音乐并分段演奏

(2)看指挥完好随乐演奏(ABA),初步感受用“乐器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一关)

(3)在嬉戏情节进展线索的提示下,累加大鼓进展合乐演奏。(第二关)

①根据故事情节进展探究在(毒蘑菇)处累加大鼓,成功或失败根据幼儿演奏状况而定。

②假设听到的是失败的音乐,师幼共同争论失败的缘由,再次进展闯关演奏。

(4)交换“乐器武器〞,体验用不同的武器进展闯关的乐趣(第三关)

4、局部幼儿律动嬉戏,局部幼儿乐器伴奏,完好随乐闯关表演(终极挑战)

篇8:《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一、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的学习效果取决于学习兴趣, 而声势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音乐学习兴趣, 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使得他们的兴趣集中点比较短, 需要通过肢体动作等外部条件的辅助和刺激来进行学习, 帮助理解和记忆, 这种律动式的音乐教学是促使孩子们乐于参与音乐的最佳方式之一。

一般而言, 在积极引导幼儿欣赏音乐时, 需要孩子对所听音乐做出反映, 如:语言反映、身体反映、内心反映、歌唱反映、演奏反映等。声势活动把幼儿从板凳上解放出来, 要求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动起来, 产生很多丰富、立体的音响效果, 容易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意识, 融入到教学之中, 同时容易引起他们的表演和创造欲。近代西方先进的音乐教学及其改革得到的一项普遍的共识是让儿童尽可能一切都通过自己做, 从实际的做中来学习一切, 包括音乐及其技艺。这正是意大利女教育家Haria Montessori创建的蒙特梭里教学体系的根本要义。德国音乐教育家欣得米特也说过:“做音乐比听音乐更好。”音乐的生动性, 非自己亲自动手不足以心领神会、融会贯通。因此要强调要求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通过亲身体验, 诉诸感性, 鼓励和培养幼儿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

二、可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

“声势”活动将身体语言作为音乐的“化身”, 把幼儿心中对音乐的感受, 通过身体的动作表现出来, 这种方式用在音乐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音乐素质。

1. 节奏感的培养。声势活动以身体为乐器, 通过动

作挖掘人与生俱来的节奏感, 体验和发展人更加敏锐的节奏感。人的动作本身就最富有节奏动力, 从最简单的走、跑, 到日常生活劳动中的动作本身, 就蕴含着丰富的动作节奏教学的素材。而对儿童来讲, 通过动作来发展其对节奏的直接感受和体验, 则是最佳年龄接受期。因为这个年龄段身体的协调、身心的敏锐反应及表现, 都最适宜结合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这种方式, 方法简单, 效果却最好。

2. 创造力的培养。

声势活动经常以教师先给出一个片断, 由幼儿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进行即兴的创编或将听到的音响 (音乐) 即兴做出身体动作的反应, 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最简单有效的教学方法。把对声音的感受, 如:声音的高低、走向及强弱变化, 甚至不同的音色、曲式结构, 用动作来表示时, 就必须要有想象力才能做到, 甚至因为声音的非定量性和多解性, 动作的反应完全有更大的自由度去表现, 这为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天地。对于音乐教学来说, 不应有一个系统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序, 音乐课堂应永远是动态的、变化的, 许多音乐教师在理论上同意音乐教育要培养幼儿想象力, 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代替幼儿的思考。

3. 协调能力的培养。

声势活动要调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 对培养幼儿身体的协调性以及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是非常有好处的。无论是演奏、合唱, 还是重奏、重唱等活动, 常会遇到声部间多种不同比值的节奏关系。个人双手操作方式与他人合作都需要具备既能各自独立, 又能相互协调的能力。如:让幼儿左手匀速地拍, 右手比左手快一倍或左手画圈, 右手上下直线拍, 便会感觉两手程度不等的互有牵制和干扰。这说明各自独立活动, 互相协调的双手活动平衡能力的获得也要经过一定的锻炼, 那么, 若在教学中加入声势活动,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协调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总之,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声势活动是耳、脑、眼、手等多位一体地敏锐地联系起来对音响的内在感受。利用声势活动是教授音乐的一种方法, 不仅可以发展幼儿音乐感, 还可以提高幼儿的基本能力, 如创造力、理解力、想象力、记忆力、注意力、分析力、集中力和感受力等, 比“坐着听”、“坐着唱”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笔者认为应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积极倡导声势活动训练, 关注幼儿的身心发展。

篇9:《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不仅要启发幼儿感知音乐、表现音乐,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幼儿创造音乐。

关键词

奥尔夫 完整性 创造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等视觉艺术相联系。他们可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去关注特定的一个声源,去倾听,辨别,想象来自生活和自然界的不同的声音。下面以一则大班音乐欣赏活动《小白船》为例谈谈奥尔夫音乐在我的实践中的运用。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要注重幼儿音乐生命的完整性

首先给孩子进行音乐教育的选材上,要求结合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等内容,因为这种音乐更易被人们所熟悉,更为人们所接受,通俗易懂。因此我选择的歌曲《小白船》是一首在我国流传已久的朝鲜童谣。歌曲描述了孩子们对神秘宇宙的丰富想象与探求的愿望,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世界的追求。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舒展、鲜明,三拍子的韵律描绘了月亮船在夜空中荡漾的生动形象和美好神奇的意境。

奥尔夫音乐教育观认为:对于处于个体发展原始(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学目标的设计方面,不能只定位在知识、技能方面,应明确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目标;而且正如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思想所确认的:音乐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合奏者参加到音乐中去,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才是最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幼儿在理解音乐的同时体验、感受其中的内涵,并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参与到音乐的欣赏、理解、表现当中,获得对音乐完整的感知。

下面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小白船》来分析一下幼儿音乐活动中的目标设立对音乐生命完整性的关照。

音乐欣赏《小白船》的活动目标是:

1.感受三拍子乐曲的柔美、悠扬的旋律,理解歌曲内容,知道可用图画来记忆歌词,并学习制作歌词图谱。

2.尝试用动作大胆表现乐曲中的情景,和体验三拍子的强弱弱节奏。

3.在游戏化的教学情境中,体验音乐欣赏活动的乐趣。

目标1:是教学活动的重难点。这是因为:(1)从音乐本身的角度分析,本首歌曲的教学价值就是让幼儿充分感知歌曲的旋律特点。(2)从幼儿的发展状况分析,要让幼儿体验歌曲的感情,首先要理解歌曲内容,因此借助图谱的运用和设计,有助于幼儿对歌曲内容的把握。

目标2:的提出是为幼儿更好地、更丰富地表达自己对歌曲的感受和体验,也是艺术活动情感性的要求。

目标3:具有整合性。因为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的活动,所以教学活动的过程必须注重幼儿艺术活动感受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以上目标的制定,体现了对幼儿音乐的感知、情感和创造力的培养的完整性。

二、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激励幼儿音乐学习的自主性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才是目的。因此,音乐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使他们乐意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积极的和有一定水平的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为激发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自主性,教师一方面可以借助情境的创设,让幼儿有自主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小白船》中,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与幼儿谈话讲述晚上天空中你会看到什么引出课题,接着让幼儿带着一颗宁静的心去聆听歌曲旋律,使幼儿慢慢进入一种与主题相吻合的情境中,想象音乐世界各种奇妙的情景。听后,教师可引导幼儿想象音乐中的情节,幼儿肯定会讲解出各式各样的音乐画面,我想由于先前的导入可能有的幼儿会讲出:我好像看到了星星和月亮,当然肯定会有不少的幼儿会讲出其他的情景,这一幅幅他们想象的画面正是体现了幼儿对音乐理解的独特性,教师可以根据对于幼儿的理解和幼儿自身音乐的体验不同进行点评,保护他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建立的音乐世界。接着通过聆听老师的歌声,使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音乐活动的自主性,要给幼儿留有自由创作的空间和机会,让幼儿体验自身感受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功感。因此当幼儿对歌词基本理解后,教师可引导幼儿自己设计图谱,在设计图谱过程中,幼儿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充分的想象,去表达自己的主观愿望。由于幼儿时期的学习都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有了具体形象的支持,歌词中的抽象事物更易被幼儿理解和记忆,教师引导幼儿绘画出歌曲中描写的情境和事物,既是对幼儿一种技能上的挑战,又是在认知基础上,提高了幼儿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同时也促使了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只有教师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创设能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的环境,放手发动幼儿,使幼儿能运用已有的知识不断地去探索、去创新,才能充分体现幼儿学习的自主性。

三、教学手段的运用要促进幼儿音乐体验的创造性

奥尔夫教育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在音乐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因此当幼儿对歌曲基本理解,通过制作歌词图谱,创设意境后,教师引导幼儿按照图谱吟诵歌谣,可先作提问:吟诵歌谣时用二拍子节奏还是三拍子节奏好呢?为什么?让幼儿根据歌曲的意境设计节奏,通过讨论与尝试,使幼儿觉得三拍子节奏更符合晚上月亮和星星出现时的这种舒缓宁静的感觉。让幼儿根据歌谣的意境确定用三拍子节奏吟诵歌谣,从而自然导出歌曲的三拍子节奏。随着对歌曲的进一步熟悉,教师可引导幼儿用声势动作表达歌曲的节奏,用身体作为乐器,以跺脚、拍腿、拍手、弹舌和捻指等身体律动来进行节奏训练,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动作,并注意选择强拍和弱拍的不同动作,但要求动作合拍。当幼儿对歌曲基本熟悉,幼儿逐渐脱离图谱,并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根据歌曲情节自编动作表演、以小组为单位分角色表演。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对音乐具有创造性,在听到美妙的声音时,他们能根据自己的想象,描绘出一幕幕美丽的画面,并能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象。当他们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等代替乐器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音乐的创造性。

在这种开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给予每个幼儿表现自己真实体验和感受的机会,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思考并实施于自己的活动中去。幼儿的学习难度层层加深,能力培养逐步渗透,在快乐中积累经验,在愉悦的体验中获得发展,体现了在活动中幼儿的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通过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实践中的运用,使我们把语言、律动和音乐教学相结合,通过节奏朗诵、拍手、跺脚等人体器官,音乐游戏、歌唱、绘画、舞蹈等多种形式,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能力、理解力和表演能力,而且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在亲身体验和表现中体验到乐趣,获得了自信和成功感。

篇10:大班音乐活动:小精灵的魔法汤

活动目标

1.感受欢快、流畅的音乐风格,感受ABA的曲式结构。

2.运用肢体表达A段的渐强、渐快的旋律特点。

3.借助故事情境加以想象,体验倾听、辨析、表现音乐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水的矿泉水瓶每人两个,其中一个盖子上涂有颜料,一个盖子上没有颜料。

2.《加速度圆舞曲》(节选)、音乐CD(盒带)。

活动过程

1.初次倾听,欣赏并表达倾听音乐后的.感受。

教师播放音乐,请幼儿猜猜里面发生了什么故事,鼓励幼儿表述自己的音乐联想。

2.情境引入,再次感受倾听。

(1)在一个大森林里,住着一位能干的小精灵,小精灵可神气了,会变魔法呢!它最喜欢制作魔法汤,用这个魔法汤做什么呢?原来,这个汤是用来帮助别人实现愿望的。小精灵每天都在家搅啊、搅啊、搅啊,然后还往里面放入很多的魔法(做抓、放的动作),小精灵就这样开始变魔法喽。

(2)听音乐教师演示小精灵“变魔法”的过程,用动作引领幼儿初步感受音乐的旋律特点,如A段越来越快,B段很有规律等。

(3)请幼儿说一说,刚才看老师制作魔法汤的时候做了哪几件事情?是怎么做的?如果你是小精灵还会做些什么?

3.再次完整欣赏,教师用绘画的方式边听边画出图谱,帮助幼儿了解乐曲ABA的结构。

教师放音乐画图谱:制作这个魔法汤有一个秘方,这个秘方千万不能错,一错就制作不出来了,现在我把这个秘方画下来。

(1)提问:这个魔法秘诀告诉我们,制作魔法汤的时候要做些什么事情?

(2)提问:一共要搅拌几次?在什么时候要搅拌?每一次搅拌好后要加几次魔法?

4.请幼儿听音乐随图谱变“魔法汤”,了解ABA曲式结构和A段旋律越来越快的特点。

(1)幼儿随着教师听音乐看图谱做动作。

(2)启发幼儿说一说:搅拌的时候速度是一样快的吗?(A段,引导幼儿感知乐句的渐强、渐快)什么时候放魔法药的呢?(B段重音时)

(3)随音乐再次带领幼儿用肢体动作表达旋律的变化。

5.游戏:小精灵的魔法汤。

篇11: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

大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呼噜呼噜清洁歌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旋律,通过图谱、肢体动作、道具来感应乐曲曲式,理解颤音的特点。

2、鼓励幼儿创编各种洗澡动作,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活动准备:

1、乐曲图谱,A、B段字卡,小花猫洗澡图片5张,CD碟

2、道具:铃鼓、木鱼(各分成幼儿人数的一半),小软球、水袖、沙球、小方巾(用篮子装着、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进入活动室。音乐《呼噜呼噜清洁歌》 师:跟着老师来跳个舞吧!

二、故事引入,出示小花猫图片

师:咦!这是谁呀?(出示小花猫)河马医生送给小花猫一瓶神奇的沐浴乳,小花猫每天都用它来洗澡,现在爱洗澡的小花猫变得越来越漂亮了,而且也变爱清洁讲卫生啦!

三、欣赏乐曲,了解曲式.1、欣赏乐曲,教师手指图谱,引导幼儿了解曲式。

2、引导幼儿知道本首曲子的曲式是ABABA的形式。

3、欣赏A段,感受A段有什么感觉?

4、欣赏B段,感受B段又有什么感觉?

5、感受颤音以及用肢体表现颤音。

四、观察图片,模仿、创编洗澡动作 1、欣赏音乐,教师依据乐句出示图片 2、模仿并创编动作 •A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 •B 段里小花猫做了什么动作 3、暖身操

•A 段:拍的感应(肢体各部位做各种洗澡的动作)•B段:颤音感应(肢体不同部位抖动)

五、洗澡时间

1、请幼儿拿洗澡工具,围成大浴缸

2、商量道具乐器(洗澡用品)的合理使用

3、铃鼓

•A段舀水:拍的感应(铃鼓当脸盆舀水,不同方位)•B段洒水:颤音感应(铃鼓举高摇晃洒水)4、刺刺球、水袖

•A段:拍的感应(刺刺球在身上擦)•B段:颤音感应(大面积用力擦)5、创意想象

•还有什么乐器或道具可以拿来当作洗澡工具 •请学生发明,并配合音乐设计动作六、四拍顽固伴奏

篇12:大班奥尔夫音乐《库企企》

一、律动导入

T:小朋友们,大家下午好!还认识我吗?嗯,真是聪敏的孩子。愿意跟我一起来玩儿个小游戏吗?小耳朵认真听~~~

1、游戏:《泡泡糖》 T:泡泡糖 C:粘哪里?

T:小手粘在头顶上;(变成小白兔了)

小手粘在耳朵上;(听不见了)

小手粘在屁股上;(拍拍拍)

小手粘在屋顶上;(啊,怎么可能,粘不上去呀)

小手粘在嘴巴上;(不能讲话了)

2、认识新朋友:碰铃

T:孩子们,今天王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新朋友,猜猜它叫什么名字?

对呀,它叫做碰铃。你们想听听它的声音吗?(敲碰铃一次)看看谁听的时间长,嘘~~~~(小手帮助嘴巴和耳朵做游戏)

嗯,大家做得真好!小碰铃说,它要奖励大家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

二、故事导入

1、教师讲故事《五只蚂蚁》

在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五只可爱的小蚂蚁(介绍五只蚂蚁:这只红红的蚂蚁叫老大,他有一颗勇敢的心,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这只穿着超人衣服的蚂蚁叫老二,他特别喜欢看动画片,他想变得像超人一样勇敢;那它是谁呢?是的,这只笑眯眯的蚂蚁叫老三。它是五只蚂蚁里面唯一一个小女孩儿,它特别喜欢讲笑话,常常都得哥哥弟弟哈哈大笑;瞧,老四也来了,它特别喜欢运动,身体很结实,他说他能保护所有的小蚂蚁。嗯,大家说说第五只小蚂蚁叫什么名字呢?【老五】不对,第五只小蚂蚁脸上总是挂着泪滴,哭哭啼啼的,所以大家都叫他“库企企。”你们来跟他打个招呼吧!“库企企”)

五只小蚂蚁在森林里生活得非常快乐。可是,有一天,坏公鸡来到了森林,他想要吃掉五只小蚂蚁。可怜的小蚂蚁们没有办法了,只好从森林里逃了出来。这时,她们碰到了大树爷爷。大树爷爷说:“你们翻过几座大山,就能找到一片很美很美的草原,你们可以在那里住下来。可是,要找到这片草原,你们五个一定要团结。(T: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团结吗?嗯,说得很好。五只小蚂蚁一定要一起努力,才能找到这片草原。)为什么要团结呢?因为呀,路上会遇到许多困难,会很辛苦,你们怕不怕呀?(不怕)五只小蚂蚁听了大树爷爷的话,准备出发,去寻找新的家园。

他们走呀走呀,终于来到了大树爷爷说的山脚下。他们决定翻过大山,老大先跳出来说:“我不怕,让我先来!”于是,(第一句乐曲),老大翻过来大山;接着老二(第二句乐曲)、老三(第三句乐曲)、老四(第四句乐曲)都翻过了大山。他们看见了四个大台阶,他们一点儿也不怕困难,手拉着手上台阶(1,2,3,4)。回头一看,糟糕!库企企怎么还没有上来呢?大树爷爷说要团结起来,才能找到那片很美很美的草原。大家快叫叫它!“库,库,库企企!库,库,库企企!”库企企终于上来了,大家又一起继续往前走,到了第二座大山。同样,老大先翻过山,然后是老

二、老

三、老四,爱哭的库企企总是在哥哥姐姐叫他以后才翻过来。那最后他们能找到那片美丽的大草原吗?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吧!

2、反复播放音乐,幼儿感知主旋律乐句和ABC的乐段。(1)听音乐,重点感知主旋律乐句和ABC乐段; T带着幼儿做动作。

(2)第二次听音乐,重点记录“库企企“的次数;

T:宝贝们,小蚂蚁到底要翻过几座山,才能找到美丽的大草原呢?我们再来听一听音乐,大家可以认真听听哥哥姐姐们叫了几次库企企呢?

(3)第三次播放音乐,重点记录图形谱;

T:孩子们,我们一起听着音乐记一记、画一画小蚂蚁的旅行路线吧!

3、表演音乐

幼儿分为四组,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翻山,每个幼儿都有一个号码牌。其中每组拿到5的孩子来当库企企,在前面表演,其它幼儿在座位上表演。当说到“库企企”的时候,拿到5号的幼儿按着节奏一步一步回到座位上。当一个幼儿回座位以后,马上说其它数字的幼儿当库企企,以此至音乐结束。

三、活动小结

一起用手指记录音乐,说说蚂蚁一共做了几件事情。A、翻山;B、上台阶;C:喊库企企;所以整首曲子是ABC三乐段组成的。

T:呀,小蚂蚁们终于顺利地到达了这片美丽的大草原。小蚂蚁能找到这片草原,谁帮助过它呢?幼儿反馈(大树爷爷,他们自己团结,小朋友的帮忙)

篇13:《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充满自信,你会更棒

本学期的第一次音乐特色活动是《谁是小熊》,我和孩子们一起在音乐中玩起了抢椅子的游戏,在音乐中没有抢到椅子的孩子,就成了我们歌曲中的小熊,于是大家一边唱歌一边就用手指指向小熊。因为孩子们都喜欢抢椅子的游戏,纷纷举手要玩,我便5个小朋友一组,希望每个孩子都有机会玩到。时间过的很快,活动的时间快结束了,我连忙问:还有谁没有玩到,只听见小朋友在说:“老师,诚诚还没有玩。”小朋友的话刚说完,诚诚连忙背对着大家低下了头,脸涨得通红,我来到诚诚的身边,对他说:“你愿意和大家玩抢椅子的游戏吗?”“我……不想玩,要摔跤的。”诚诚轻轻说道。这时出现了小朋友唧唧喳喳的声音:“不会摔跤的,有什么怕的。”我注视着诚诚,发现他的眼睛红红的。“我和你一起玩,好吗?我来保护你!”诚诚强忍着不让眼泪流下来,用力地点点头。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诚诚的头虽然始终低着,手一直抚摸自己和衣角,但他的节奏感非常好,能根据音乐的快慢和高低做出相应的动作,在最后的音乐停顿中,我故意放慢速度,这时诚诚在小朋友的提醒下小心翼翼地抢到了椅子,这是我注意到他脸上的神情,有一种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嘴角轻轻地往上翘了翘。为了更好地帮助他树立信心,我请幼儿说说他在游戏中好的表现。这时沈嘉益小朋友说:“我觉的他刚刚用举手表示音高的动作非常好。”我的眼睛注视着诚诚,发现他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活动中,我还与幼儿一起交流大家在游戏中的收获。有的幼儿说:“这个游戏让我的注意力集中,因为我一直要听音乐的节奏做出相应的动作,还要听到音乐停止了,马上抢到椅子。”有的幼儿说:“我的动作变的灵敏了,我经常能抢到椅子。”还有的幼儿说:“我在游戏中知道了什么是顺时针走,什么是逆时针走。”从幼儿的言语中,我发现原来他们有这么多的经验。这样的交流和体验大大促进了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坦诚面对,你会更强

一个多月的时间,诚诚在音乐活动中的表现自信了不少,能举手比较大方的演唱歌曲了。这时的他不再有摸衣角的紧张情绪了。可是他总是怕我叫到他,其实他并不比别人差。针对这种情况,每次音乐活动我总是留出几分钟给小朋友大胆表演。有一天轮到他了,他把嘴巴张得大大的,其实歌词与嘴形完全不符,我于是让他试试看唱几句就行了,可他最多只唱一句。无形中小朋友有些看不起他,他自己也觉得不行。在平时的接送中,我也经常听见诚诚的外婆问他:“你今天得到几颗五角星呀? ”观察比较孩子黑板上的作品时,也老是说:“别人都是三颗星,你怎么是两颗呀?”……

今天的音乐特色活动是《小鸡和蛋》,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简单,孩子们一下子学会了,纷纷举手想唱一唱。这时我把目光投向了诚诚,发现他的小手举得很低,时而又放下来,这时,我马上请诚诚站起来为大家演唱了这首歌曲。虽然唱的声音有点轻,但总算完整的唱下来了,我的心中颇感欣慰。接着我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了这首歌的难点,就是要把歌词中的小鸡或者蛋“吃掉”,不发出声音,这对小朋友来说是一个挑战,在集体练习的过程中总会听见个别不和谐的声音,总有个别小朋友会把小鸡或者蛋唱出来。大家一起演唱的时间到了,孩子们都很用心地在唱,马上到歌曲结束的时候,忽然传来一个不和谐的声音,大家哈哈大笑起来,这时王天骐马上站起来说:“老师,刚刚诚诚把“蛋”字唱出来了,他练习的时候老是这样。”大家马上把目光注视着诚诚。只见诚诚的眼皮使劲的往上翻,露出了很多的眼白。他忽然大吼一声,搬起椅子回到他的座位上哇哇大哭起来。活动就这样中止了。我突然灵机一动,不会唱还不会跳吗?诚诚之前的音乐节奏感还是蛮强的,就让他把小鸡吃蛋的动作做出来就行了。于是我鼓励他回到原来的座位,把我的想法告诉他,让他试着根据音乐节奏,在其他小朋友唱到这儿时,试着用动作做出来,结果诚诚配合得非常好,为了让其他小朋友与诚诚融洽一些,我又把小朋友分成两组,一组唱,一组跳,这下诚诚成了他们那一组的领头羊,可得意了。游戏结束后,我悄悄地问了一下诚诚:“今天在游戏中,对你的表现有没有一百分啊?”诚诚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低声地回了我一句:“老师,我不应该大声,而且还发脾气,这样会影响其他小朋友的。”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挫折感。但是必须让诚诚明白,每一个人都会出现错误或有做得不好的时候,关键是知道后能够勇敢地承认并改正,那才是最棒的。

篇14:《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 性格 音乐元素

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是指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之一,由德国伟大的音乐家、指挥家和教育家奥尔夫所创立。它是适合于儿童的一种音乐教育活动,它让幼儿体会到探索、创造、自我表达实践带给他们的快乐。它通过音乐去达到人类的最高智慧,培养健全人格,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

幼儿从出生就具有自己的个性,所谓个性,是指区别于他人的稳定的、独特的、整体的特征。它强调的是个性的需要、特征、独特的权利、个人发展、自我实现、个体在世界上的唯一性等等。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个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奥尔夫原本音乐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运用生活中的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观察力和创造性。它注重孩子在音乐活动中自然而然的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从而提高人的素质达到全民教育的效果。

一、节奏变化练习有利于幼儿求异个性的培养

节奏是将长短相同或不同的音按一定的规律组织起来。它包括节拍和速度,而节奏变化是指节拍和速度的变化。在节奏变化学习过程中,对节奏学习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必然受到幼儿个性的影响。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需要,必须尊重幼儿的个性要求,极大的满足幼儿求趣求异心理,满足幼儿好奇的欲望。一听说节奏接龙,小朋友个个摩拳擦掌,个个都出奇出新,想和别人不一样。如: 第一个幼儿拍: × × | × ×||、第二个幼儿拍出与第一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 | × —||、第三个幼儿拍出与第二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 | ×× ××||、第四个幼儿拍出与第三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 ×× ×||、第五个幼儿拍出与第四个幼儿不一样的节奏:×× ×× |× --||。一直往下接下去,幼儿会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想出各种不同的节奏,从而达到节奏变化练习。

二、音乐创作活动有利于幼儿自主个性意识的培养

所谓自主个性意识指实践主体自己自觉自愿自发地主动地去实施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它是实施某种活动中实践主体的内驱力。幼儿作为受教育的主体,一旦形成自主个性意识,将会产生巨大的力量,将会在这个个性意识主导下,不断追求,不断完善,不断进取,不断成功。世界著名的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在倡导“元素性”音乐教育思想的同时,特别强调为幼儿创造一个自由、宽松、便于交流和共享的音乐学习环境。因此,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同时提供一些简单的以节奏性的体验来感觉运动的拍手游戏,提供不同的乐器,提供一些生活中最熟悉的杯子、餐具、罐盖等作为儿童创造乐器的自然材料,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帮助幼儿自由的表达自我感受、自我认识等。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幼儿的主体潜能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促使幼儿自主表现,敢想、敢说、敢动、敢创造,能在积极投入的最初做最原始的、最基本的自我创作中进入并体验音乐,每个幼儿都可以参与并显示其独立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奥尔夫的教学实践正是通过这种即兴性的创造活动开启了儿童想象力的闸门,把他们放入想象、幻想的自由天际去翱翔、驰骋。

三、情景游戏中角色扮演有利于幼儿自我表现个性培养

幼儿在音乐背景下如何自由发挥创造不同的角色,表现自我。如:《魔链》中,孩子用一根丝带代替魔链,创造各种性格,想象奇异的角色。老师不限制孩子想象,让他们自由展示,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集体面前展示自己的作品、表演,从而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欲望,让幼儿获得来自教师、同伴的各种评价。所以,教师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不断地鼓励和帮助幼儿发展他们的表现欲和表现能力,满足其表现的欲望,促进幼儿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个性品质和自我表现的形式。

四、奥尔夫音乐主题活动增强幼儿的自尊心、自信心

奥尔夫音乐教育活动中,让幼儿倾听和表演歌曲可以增强幼儿自尊心、自信心。幼儿在倾听和用肢体动作表演音乐是能感受到歌曲所传达的强大信息和心灵的共鸣。我们以幼儿兴趣为基础、以引发幼儿无限遐想为目标,尽可能创造主题和条件来帮助和解放幼儿的创造力,从而增强幼儿自尊心和自信心。如《库乞乞》中我们创设了寻宝主题,让幼儿根据自身经验,发挥想象创造出骑自行车、骑马、开小汽车、溜旱冰、步行等方法去寻宝。在寻宝过程中,不断猜咒语、节奏,帮助小动物寻宝,从而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通过这些方法幼儿能够发展和增强积极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篇15:大班奥尔夫公开课音乐教案

1.复习英语单词donkey和童谣。

2.学习歌曲的两个声部和三个声部的演唱形式。

3.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进行合唱表演,体验合唱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歌曲《小毛驴》、单词donkey、英语童谣。

2.教具准备:驴的图片、双响筒、电子琴。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复习英语单词与童谣

1.教师运用图片,激发兴趣。

(1)、师问:看,我今天把谁请来了?(小毛驴)

(2)、让我们用英文来跟他打个招呼吧!

(3)、师问:这驴还有一个英文名字叫什么?(donkey)

2、巩固英语童谣:donkey。

(1)、还记得关于小毛驴的英语童谣吗?(双响筒伴奏)

(2)、xx xx x x | xx xx x x|

I ’m alittledonkeydonkeydonkeydonkey donkey

xx xx x x | xx xx xx|

I ’m alittledonkeydonkeyrunningrunning running

(3)、师生分句朗诵英语童谣或幼儿分组朗诵英语童谣。

二、复习歌曲、学习两个声部地演唱

1.复习歌曲,电子琴伴奏。

(1)提问:真棒!英语童谣朗诵地真好听,小毛驴的歌曲会唱吗?一起来唱一唱!

(2)师生进行巩固歌曲,集体唱歌曲《小毛驴》(电子琴伴奏)

(3)这首好听的歌曲除了可以唱出来还可以怎样?(还可以说、念出来)

(4)师生进行说歌词,用双响筒伴奏!

2.学习两声部演唱形式。

(1)我想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演唱形式,把唱歌曲和说歌词合成起来变成两个声部来唱就像唱小乌龟那样分声部来唱。

(2)还记得谁来做第一声部的主旋律的?是唱歌曲还是说歌词做音乐的主旋律?

(3)谁来做第二声部的衬词?

(4)要求:坚持自己的声部,不要让衬词或主旋律唱丢了。

(5)集体尝试两个声部的演唱形式,再进行个别分组两个声部演唱展示。

(6)交换声部练习两个声部合唱,并评价提醒不足之处。

三、认识加花、学习三个声部地演唱

1.欣赏师幼表演的三个声部合唱。

你们唱得真好听,我也想来唱一唱,邀请我的好朋友和我一起来合唱。请仔细听好,我们唱得是不是都一样?哪里不一样?

2.发现第三声部的不同,认识加花:不骑不骑,赶集赶集,哎

3.提问:在什么时候唱第三声部的加花。

4.将幼儿分成三部分,进行尝试三个声部的演唱形式。

要求:掐准唱第三声部加花的时间。

5.交换声部练习三个声部合唱,并评价提醒不足之处。

四、活动升华、体验分声部合唱的乐趣

1.今天我们学习两种合唱方法,有分两个声部的唱法,还有分三个声部的唱法,让我们的歌曲变得更加好听有趣了。

2.邀请客人老师在舞台上进行正式的合唱表演,体验合唱的乐趣。

篇16:奥尔夫音乐咿呀呦大班教案

1、在游戏情境中,辨识音乐中反复出现的乐句“咿呀咿呀哟”。

2、主动参与,积极表现,感受节奏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动物图片(小猫、小狗、青蛙、小鸭子)、音响、音乐《咿呀咿呀哟》、黑板。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小一班的小朋友,准备好。跟着jojo老师一起去农场玩游戏吧,出发。

二、感知音乐

音乐一:

师:“听一听,农场有哪些小动物?”它们是用什么好听的声音跟我们打招呼的呢?

音乐二:

师:“小动物在用什么好听的话和你打招呼?”

幼:我听到了狗的叫声、我听到了猫的叫声......

出示动物图片:“我们一起听着音乐用好听的声音和小动物打打招呼吧。”

师:我们可以用咿呀咿呀哟的声音跟小动物们打招呼!

幼:咿呀咿呀哟.....

师:汪汪汪汪汪汪汪,咿呀咿呀哟。喵喵喵喵喵喵喵,咿呀咿呀哟。

跟着音乐跟小动物们打声招呼。

幼:汪汪汪汪汪汪汪,咿呀咿呀哟。喵喵喵喵喵喵喵,咿呀咿呀哟。

音乐三:出示小猫、小狗、小青蛙、小鸭子,模仿动物的叫声打招呼。

音乐四:动物声音打招呼

音乐五:孩子声音打招呼

三、幼儿跟随音乐创编动作,表现音乐节奏。

《咿呀咿呀哟》可以用我们身体的“头、肩膀、膝盖、小屁股、脚来做游戏。

幼:用我们的肩膀跟着咿呀咿呀哟打声招呼吧!

篇17:大班奥尔夫打击乐音乐教案

设计意图:打击乐演奏是幼儿园教学内容之一。打击乐器演奏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演奏的一般知识和技能,而且能够发展幼儿的节奏感,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中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节奏感,我班幼儿也曾对打击乐器中的响铃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以此为契机,我设计了本次教学活动,通过引导幼儿使用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极大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增强其节奏感。动名活称:《看星星》

活动目标:1,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旋律

2能根据教师指挥演奏乐器

3初步掌握节奏

活动重难点:幼儿能在老师的指挥下演奏乐器,初步掌握

节奏音型

活动准备:环境创设:一间宽敞明亮配有钢琴的大教室

知识经验:会唱看星星

物质材料:各种打击乐器若干,小猪和小龟头饰各一个,《看星星》打击乐谱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老师带上头饰:小朋友们,知道我们是谁吗 幼儿:小猪和小龟

老师:对啦,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月亮真圆,我们出来赏月喽。哇,好多星星啊

小兔好奇的望着天上说: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 小狗看了看回答道:一,二,三,四,五,六数不清 小兔乐呵呵地望着天空说:一闪一闪好像小眼睛 小狗说:我要问你明天天会晴? 二,复习歌曲,熟悉旋律

教师配合钢琴,带领幼儿熟悉已学歌曲《数星星》二遍 三,引导小朋友们用身体打节奏

1小朋友们跟老师随音乐用自己的小手打节奏 2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己身体其他部位打节奏

3请小朋友上台示范用自己身体打节奏(用不同部位,拍手,跺脚,拍肩等

四.引导幼儿用打击乐打节奏

1幼儿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乐器 2全体幼儿由教师引导随钢琴练习打击乐 五,全体根据指挥进行打击乐合奏

篇18:《魔法汤》大班奥尔夫音乐活动

关键词:奥尔夫节奏教学;幼儿园音乐活动;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3.5

奥尔夫,是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以其命名的“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不断地繼承和发展过程中已经在全世界的音乐界广为流传,并且极其频繁地运用于音乐的教学。在奥尔夫看来,节奏教学的行为是集语言、动作和音乐为一体的,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表演。其中,节奏教学核心的因素就是节奏,它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同时也是关键。

一、奥尔夫节奏教学的主要特点

(一)注重“原始性”,提倡综合性的音乐教育

奥尔夫节奏教学十分注重遵循音乐教学的“原始性”,并且将语言和动作融入其中。由于幼儿刚开始接触教育,因此融入其他音乐的教学因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奥尔夫节奏教学十分注重对幼儿本身在音乐学习上的天赋,它的内容以简单的音乐元素为主,但是它十分注重教学的质量,力求完美。奥尔夫节奏教学并没有遵循特定的模式,但是具备多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并且不断地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二)关注幼儿的内心世界,致力于提升幼儿的创造力

奥尔夫节奏教学十分关注幼儿的学习特点,它将幼儿作为教学的主体,因此在其教学内容以及教材的选择上主要以幼儿的年龄特点以及心理特征为参考对象。在音乐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也致力于为幼儿创造一种和谐而又轻松的学习氛围,这对减轻幼儿的心理负担,提高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更重要的是能够利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音乐情感,从而培养幼儿在乐感以及节奏上的敏感度。当然,教师还需要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引导幼儿充分地展开自己的想象以及创新,从而深刻地了解音乐的涵义。

(三)重视本土文化,具有民族特色

奥尔夫节奏教学之所以这么广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就是它是建立在当地文化的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在语言特色上,还是在其文化内涵上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因此其特点之一就是开放性。也正是有由于其民族特色,幼儿才更加地感兴趣。

二、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

(一)倾听生活中的节奏,感受节奏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节奏其实是无处不在的。艺术源于生活,节奏同样也是。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我们能发现很多声音都是有节奏的,如人体本身的呼吸是有节奏的,自然界中的雨声也是有节奏的。因此,在对幼儿节奏感培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地利用起身边的资源,引导幼儿去发现和感知身边的节奏,利用为幼儿所熟悉的事物能够引起其学习的兴趣。在下雨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仔细地听雨落在地面上的声音,通过感受大雨和小雨落下的快慢来感受节奏 ;还可以通过引导幼儿来感受闹钟的时针的节奏;另外,通过组织幼儿进行课外活动所运用的器材发出的具有节奏感的声音来感受节奏。教师还可以让幼儿通过做一些小游戏,来感受自身具有节奏感的声音,比如通过玩“当医生看病”的这个游戏中,教师指导幼儿通过听诊器来感受丰富节奏韵律的心跳声等等。这些符合幼儿兴趣,为其所喜闻乐见的游戏和活动,由于其具有与幼儿生活贴切的特点,因此在节奏教学中能够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二)将语言朗诵巧妙地引入节奏教学

语言对于任何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包括幼儿。因此,通过语言来进行音乐的节奏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对音乐学习刚起步的幼儿来说是十分有效的。其中,奥尔夫将幼儿的姓名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组合,然后让幼儿有节奏地朗诵出来,并且在其中能够互相认识。对于这个简单的朗诵姓名的游戏,幼儿能够确切地体会到节奏的变化,从而有利于增强其对节奏的敏感度。另外,在语言朗诵进行节奏教学的过程中,奥尔夫还强调可以对幼儿进行多元化的节奏感训练。如让幼儿根据拍子的变化来进行相应的朗诵,从而加深幼儿对不用拍子不同节奏的感受。同时,还可以通过给予幼儿固定的节奏,针对一种节奏来对幼儿进行训练,让幼儿给其加上不同的名词。这样的节奏训练法,有利于加深幼儿对每一种节奏的印象。

(三)用动作来灵活地表现节奏

(1)声势活动

通过不同身体部分表现出来的动作,就是将身体作为一种打击的乐器,通过不同的动作能够体现出不同的节奏,这就是奥尔夫节奏教学中所利用的声势。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来玩游戏的方式,根据其中的台词来表现相应的动作;然后让幼儿总结出自己的哪些身体部位可以发出不同的声音,然后教师再通过节奏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声势和动作,通过语言的节奏训练法能够大大地提高教学的效率。

(2)声势与律动、舞蹈的结合

奥尔夫节奏教学中的一大特色就是将声势和律动以及舞蹈结合起来对幼儿的节奏感进行训练。比如利用一定的舞蹈,在音乐主旋律的部分让幼儿进行一些声势动作,并且在其中融入一些简单的舞蹈动作。这种教学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幼儿学习的效率,丰富了幼儿感受节奏的方式。

(三)用乐器表现节奏

幼儿本身对乐器这一类的物件就感到好奇,因此利用其来进行节奏教学的手段正是符合了幼儿的兴趣。其中,教师可以选用不同的乐器来为幼儿展现不同的节奏,从而增强幼儿的节奏感。

结语:

奥尔夫音乐教学是幼儿音乐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给音乐教学带来了新的面貌。其充分注重幼儿的天性,强调幼儿创造性的发挥等等优势,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晓婷. 浅谈奥尔夫节奏教学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5)

[2]李亚秋. 奥尔夫教育理念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11)

上一篇: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配套练习册答案Microsoft Word 文档下一篇:初级审计师复习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