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论重点内容复习

2024-08-24

新课程理论重点内容复习(通用6篇)

篇1:新课程理论重点内容复习

新课程理论重点内容复习天津滨海新区汉沽教育中心薛玲

1.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或以学生为本。2.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3.新课程改革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4.新课程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 价值观)5.新理念下的课程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或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中指出,建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性发展目标)和(学科学习目标)两个方面。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8、面对新课程改革,需要尽快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机制,探索一条新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9.《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建设、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编制、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的依据和基础。10.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的转变。11.课程改革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是: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12.评价的五个功能是:反馈调节功能、展示激励功能、反思总结功能、记录成长功能、积极导向功能。13.教学过程管理包括:备课、上课、作业、辅导、考核等教学基本环节的常规管理工作。14.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理念是:发展性评价观。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包括:书面性评价、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15.本次课改的重点之一就是转变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 党的教育方针: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六个改变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过程。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第1页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 关于我国的政治制度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第2页

篇2:新课程理论重点内容复习

序:新课程理论(一)新课程与教师

(二)新课程与学生

(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四)新课程与评价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八)新课程本身

序:新课程理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在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明确区分义务教育与非义务教育,建立合理课程结构,更新课程内容。

(2)突出学生的发展,科学制定课程标准。

(3)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建立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评价体系。

(6)制定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满足不同地方、学校和学生的需要。

如何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1)加强德育课程建设。(2)各门课程渗透德育。(3)设置综合课程为必修课。对新课程改革要坚持哪几项推进策略?(1)从调查研究入手,做好理论准备。

(2)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

建立课程改革的支持系统。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工作。(5)坚持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的课程运行机制。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如何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1)实现了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一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怎样的、教育观念?

(1)学生观。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具有补决定的一面;要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具有未完成性,具有丰富的潜能。

(2)发展观。各科课程都必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厘定应该达到的目标。三维目标

(3)知识观。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致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4)课程观。课程必须与生活世界匹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让学生感受生活、感受学习过程,把学习当做生活的一种需要。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体现在哪里? 这是区别于以前的课程结构的三条基本特征。

(1)均衡性。均衡性是指学校课程体系中的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能够保持一种适当、合理的比重。

(2)综合性。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来的。体现在三个方面: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3)选择性。选择性是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来的,它是学校课程要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于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新课程改革是怎样整体设置九年一贯制的义务教育课程的? “整体”是指将种类课程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通过课程的横向组织,使各门课程在差异得心尊重的前提下互相整合起来,消除以往学科本位所造成的学科之间彼此孤立甚至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使各门课程、各个学科产生合力,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整体效应,从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一贯”是指将各类课程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就一门课程而言,要强调连续性,使课程内容在循环中加深、拓展,并不断得到强化、巩固;就各门课程关系而言,要强调顺序性,使不同课程有序地开设,前后相互连贯,同时使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渐增加,从而使学习者的学习产生累积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新课程中的分科课程的特点?(1)在课程目标上,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摒弃了以往分科课程片面强调知识与技能的倾向,从而使分科课程的目标也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向,这是课程发展教育价值观的重大转变。

(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各学科都力求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最基本的技能作为课程主干内容,各学科在保留传统课程中仍有价值的基础知识的同时,特别强调从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收新的基础知识,增加新的具有时代性的内容,体现时代特色,剔除陈旧的知识,各学科都注重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努力向生活实际并服务于生活实际,从而使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实践形成互动的关系;各学科都力求与相关学科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新课程设置了哪些综合课?(1)《品德与生活》(1-2年级)。(2)《品德与社会》(3-6年级)。(3)《科学》(3-6年级)。(4)《历史与社会》(7-9年级)。(5)《科学》(7-9年级)。(6)《艺术》(1-9年级)。(7)《体育与健康》(7-9年级)。实施综合课要注意的问题?(1)知识的琐碎化问题。在综合课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活动或任务的需要,选择许多学科领域中的知识并加以整合。

(2)教师的知识和经验问题。教师要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认识和解决综合课程的诸多问题,提高教师对综合课程的理解和信任。(3)管理问题。要在工作量计算、教学质量评估和学生学业考试上充分考虑综合课程的特点,营造有利于实施综合课程的外部环境。综合实践活动必修课程的内容?

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1)整体性。(2)实践性。(3)开放性。(4)生成性。(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实施综合实践活动须遵循哪些原则?

(1)正确处理学生的自主选择、主动实践与教师的有效指导的关系。(2)恰当处理学校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统筹规划与活动具体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目标、生成性主题的关系。(3)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4)整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

(5)以融合的方式设计和实施四大指定领域(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

(6)把信息技术一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实施过程有机地整合起来。研究性学习?

(1)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是指导教师不把现成结论告诉给学生,而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

(2)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昌为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充分展开所提供的相对独立的、有计划的学习机会。具体地说,是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以更有利于学习从事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取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通过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进而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帮助教师和学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第一,加强中小学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第二,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迅速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第三,加快信息技术一其他课程的整合。国家课程标准?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首次颁布的义务教育阶段17个学科的18种课程标准,在结构上大致包括了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等各部分;在目标的陈述上,都包括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

新课程标准有哪些主要特点?

(1)努力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在课程标准的各个部分。(2)突破学科中心。(3)改善学习方式。

(4)体现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功能,评价建议有更强的操作性。(5)为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分为三个阶段:酝酿准备阶段、试点实验阶段、全面推广阶段。

2001年秋季,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及其20个学科的49种课程实验教材首次在38个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试用,课程进入实验阶段。2002年秋季,将进一步扩大实验范围,启动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义务教育新课程体系全面进入实验阶段。全国实验规模达到同年级学生的10%至15%。

2003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将达到同年级的35%左右。

2004年秋季,新课程改革的工作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起始年级使用新课程的学生数将达到同年级学生的65%至70%左右。

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的学生原则上都将进入新课程。新课程教学改革主要任务?

(1)要改变旧的教育观念,真正树立起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2)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3)要致力于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树立正确的课程观?(1)儿童是课程的主体。(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

(3)课程是儿童通过反思性、创造性的实践而建构人生意义的活动。(4)课程的学习活动方式以理解、体验、反思、探究和创造为根本。树立科学的教学观?

(1)教学过程的本质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2)教学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3)教学要关注人,以人为本。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1)学生是个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3)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4)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包括建立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和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1)建立新型的师生伦理关系 1)树立教育民主思想。

2)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3)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2)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1)教师要真情对待学生,2)关心爱护学生。3)展示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4)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新课程中教师角色哪些转变?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新课程中教师教学行为发生哪些变化?(1)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2)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3)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为什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1)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过程。(2)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学生直接接受书本知识、被动地接受、记忆知识的状态,把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3)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要构建旨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习方式及其对应的教学方式。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1)学习方式的主动性。(2)学习方式的独立性。(3)学习方式的独特性。(4)学习方式的体验性。(5)学习方式的问题性。如何建立课程评价体系?

(1)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3)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如何进行学生评价?

(1)评价目标全面化。(2)评价主体多元化。(3)评价方式多样化。(4)评价结果个性化。如何进行教师评价?

摒弃传统的教师评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观其在课改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尤其是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评价时,即要坚持德才兼备,又要注意个性差异;既要加强教师自评,又要发挥其他教师、学校领导、学生、乃至学生家长的评价作用,努力做到评价的“公开、公平、公正”,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如何进行课程评价?

在新课程的实验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对新课程的内容、结构、实施方式、操作途径等提出泛的意见和建议。平时做到课课反思,周周回顾,月月小结,期末做好总结。鼓励广大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向权威挑战,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善于表达自己的学习体会。教导处、教科室及时收集处理教师、学生的反馈信息,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一)新课程与教师

1.确定课程意识,由课程的执行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开发者.(课程设计,目标,开发,创新,评价意识)2.具有反思意识,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创新思维的培育者.3.树立资源意识,由“个体劳动者”转变为“大教育”的合作者,有效开发利用资源.4.由课程计划的执行者转变成课程的建构者.5.由教学的管理者变为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合作者.6.由裁判学生成绩的“法官”,变成学生成长的促进者.7.从师生关系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人生的引路人).8.从教研关系看,教师是教育的研究者.9.从教学与课程关系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开发者.10.从学教与社区关系看,教师是社区教育的合作者,共建者.1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12.在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13.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教学前,中,后三个阶段)14.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关系上,强调合作.(同事及家长等)15.文化的传播者,潜能的开发者,学习的促进者,发展的伴随者,教育的探究者.16.更新教育观念,转变角色;重建教学方式,重构课堂教学;改善知识结构,转变工作方式;掌握新技能,学习新技术;积极参与课程开发,通过研发提高自己。

(二)新课程与学生

学生是发展的人(发展中的人,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身心发展有规律);学生是独特的人(完整的人,有独特性,与成人有巨大差异);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独立的人,学习的主体,责权的主体).(三)新课程下的课程

1.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义务教育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分科课程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分科课程为主。2.强调课程综合,设置许多综合学科。如艺术,综合实践等。主要是强调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

3.强调课程特别是农村中学课程要服务地方经济。4.强调思想道德教育。5.均衡科目结构。

6.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修棵。

7.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8.开放活动课程:观念开放(体验课程观,平等师生观,三维目标观,生成教学观,发现的学习观)教材开放,主体开放,教学过程开放,评价开放。

9.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民主科学的教管制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它是一门综合课程,经验课程。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特点:整体性,实际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主要内容: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区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

(四)新课程与评价

1.重视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多样化;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中心的转移。2.发展性课程评价的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促使课程不段改进提高,面向多元。(对话,开放,反思)

3.(1)对学生评价:强调全面发展,质性评价,考试与其他评价相结合;

(2)对教师评价: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评价教师,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强调”自评“促反思,建立的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评价模式;

(3)对课程实施评价:建立促进课程不段发展的评价体系;以学校评价为基础,促进新课程实施发展;

(4)考试改革:考试内容重视考察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方式灵活多样,结合分析指导,科学上考虑综合素质。4.新评价观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评价: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承认学生间有差异,消除“差生”定位,进行个性化评价,以鼓励性评价为主,反对否定性评价。

(2)对教师评价:是否有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观,学生观,是否具有较强的教学能力,应变能力,调控能力,创造能力,科研能力,教科研集一身,是否积极主动参加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开发建设,具有良好的合作,参与,创新意识,实现从“教师匠”向“教育家”的跨越。

(3)对课堂者学的评价:必须考虑学生的所获是什么,怎样得来的,是否充分调动学习热情,积极性等,是否解放了学生的大脑,双手,眼睛,嘴巴,耳朵,时间,空间,师生,生生的交流合作,各学科的联系,研究综合性学习等。

(五)新课程与课堂教学

1.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1)创设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环境;(2)合理引导,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3)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2.灵活开放与生成发展的课堂:

六大特征: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整合度,练习度,延展度。

(1)提前进入情境的“ 预演”机制;

(2)呈现材料,融入经验的“体验”机制;

(3)平等交往的“对话”机制;

(4)见机而作的临场应变机制;

(5)“场外交流”的信息沟通机制;

(6)课后反思的“回授”机制。

3.提高课堂效率的手法。

(1)用心琢磨和恰当运用教学语言;

(2)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课堂教学气氛;

(3)用心促成教学高潮;

(4)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5)注意课堂批评艺术。4.创新型课堂教学:

(1)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灵气;

(2)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张扬学生的个性;

(3)给予人人参与的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

(六)新课程与学习方式

1.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1)主动学习(2)独立学习(3)无认知监控学习

发展性学习: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2.新课程指导的学习方式:

(1)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

(2)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3)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主题,通过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等从而获得发展。

3.探究教学观念:(1)潜能开发观(2)问题探究观(3)学习主体观

(4)行为实践观(5)个性差异观(6)师生合作观,(7)生命发展观

4.转变学习方式的原因:

(1)传统学习方式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上,从而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销蚀,要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倡导自主学习。

(2)接受学习,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发现学习,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就必须强调发现,探究,研究学习.(3)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学习方式。

(七)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 1.校本教研:

(1)以校为本,是新世纪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全新的教育理念;(2)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的作用;(3)要有专业人员的参与,支持,指导;(4)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教研的身体力行者;(5)要有宽松的学术研究氛围,要尊重保护教师教研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他们的职业自信心。

2.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

(1)转变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培训观。转变校长的观念,学校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场所,校长是培训的设计着和负责人。转变教师观念,教师要主动发展自己的专业能力,要批判地反思;

(2)在训培过程中,要注重“查,实,活,新”;

(3)开展教师行动研究。经验加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有效的途径。让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以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提高专业化水平。

(八)新课程本身 1.核心理念:

(1)“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2)开发型的课程观是建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必然选择;(3)民主化是建构新型师生关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的牢固基石;(4)强调“三维目标”的整合(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5)树立终身学习观;(6)树立评价促发展的发展观;(7)批判与创新是本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8)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2.新课程的“新”:(1)新课程目标追求多元性,时代性,可操作性;(2)重建新的课程结构;(3)课程标准取代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4)强调学习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研究学习;(5)改革课堂教学;(6)倡导面向未来,以发展为目标的评价观;(7)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国家,地方,学校);(8)重视教师的理解与参与;(9)提出“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1.课程结构的科学性进步性。

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存在严重的问题:学科课程占绝对主导地位,各具体科目比重失衡,课程由内容繁难偏旧。这次课程改革努力实现基础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均衡性和选择性。具体如下:(1)构建多样化的课程教育类型结构,以综合性分科型两种方式呈现,如综合课程有艺术,品德与生活,综合实践活动;(2)构建均衡的科目结构;(3)完善优化课程内容,首先删除艰深,晦涩,陈旧的东西,其次增加学生和生活相关的成分,再次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总之,课程结构的调整与变革是项极其重要艰巨的任务。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

〈纲要〉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它是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具有如下的特性:(1)整体性。立足与人的个性的整体,立足与每个学生的健全发展;(2)实践性。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3)开放性。面向每个学生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4)生成性。每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随着活动开展,新的目标,新的主题不断生成。认识经验不段加深,创造性火花不断迸发;(5)自主性。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学习目的,内容,方式,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的结果呈现形式。3.课程目标陈述技术:

(1)课程目标是分层次陈述的,以语文为例:

教育(或目的)

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目标

1-2年级学段目标

阅读目标 教学目标

(2)行为目标陈述的两类基本方式:采用结果性目标方式(“知识与技能”);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行为主体,动词,条件和表现程度。

(4)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5)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评估的。(6)必要的,附上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7)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决不能用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4.教学是“沟通”与“合作”的活动

“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集体化,高密度,多元结构的沟通活动。教学是多重的网状关系,人类的沟通与合作是以语言为媒体的,所有的学科教学都是语言教学。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5.有效教学的理念:

“有效”指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无效益,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知道为什么或学到什么程度,学生易于理解的方式,才是真正的教学。

有效教学理念的内容:(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确定“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思想,有“全人”的概念;(2)关注教学效益,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观念;(3)更多关注可测性或量化;(4)需要教师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教师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有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5)有效教学也是套策略。(问题解决的行为方式)6.有效教学的策略:(1)教学准备策略:教师制定教案时所要做的工作。主要有教学目标的确定叙写,教材的处理准备,主要教学行为选择,教学组织型式的编制,教学方案的形成;(2)教学实施策略:主要教学行为,辅助教学行为,课堂管理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3)教学评价策略。评价贯穿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分为学生成就的评价和教师教学专业活动的评价。评价=/考试、测验。

7.多元智力理论的教学意义:为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创造了条件。(1)了解学生:收集学生如何学习的资料,学校建立学生有效的信息交流库(“档案袋”),有共同的学习方式或有互补学习方式的学生合作学习;(2)从事项目学习或研究:智力展示、专题作业。(学生智力特征,作品质量、交流、师生一同反思),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全心的个性化的教学理念和最优的教学方式为我国素质教育的有效实施提供良好的思路。8.理解“教育与生活”

(1)教育过程也是师生的生活过程。教育是个体生命历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生活中蕴含有丰富的教育因素;学生的校内外生活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领域;(3)生活是现实的,具体人的生活,教育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关照学生的生活,致力于完整人的发展;(4)教育不同于生活,教育不能脱离也不能还原学生的生活,教育必须高于生活,教育的内容和活动是对生活的提炼和对生活的超越。9.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3)构建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自主创新探究的学习方式)

10.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关注的是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有两个基本观点:

(1)价值引导:教育具有方向和目标的(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展开的);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负有道义上的责任,教育是投射,蕴含着教育者的主观意趣的引导活动。

(2)自主建构:指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是自主地、能动地生成、建构的,而不是外部力量塑造的,通过活动与自主建构,个体的创造力、潜能等得以表征。凝固在活动过程中和活动结果上。通过活动又丰富、发展个体的潜能、素质、素养。

总之,这样的教育,学生得到潜能的开发、精神的唤醒、内心的敞亮、独特性的彰显和主体性的弘扬;教师学生是经验的共享、视界的融合、灵魂的感召。

11.为什么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从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来看,教育要关注理想个体的生成与发展(见10题);(2)基于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意味着尊重学生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有探究的,获得新的体验,获得认可与欣赏,承担责任的需要。这些需要为教育中提倡探究学习提供了依据;(3)还在于:收获不仅包括认知方面的,还包括态度、价值观的改变,丰富与提升。有效教学,这必定是不可缺少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12.如何在课堂落实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1)要明确教师的职责,帮助学生检测反思自我,寻找、搜集和利用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等;(2)要开发和提供充分的课程资源;

(3)确定新的教学观。

A.帮助学生确定能够达成的目标 B.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 C.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D.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E.及时反馈,建构沟通的桥梁 F.不要限制学生思考的方向 G.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 H.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 I.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关系 J.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 K.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13.列举“在何种情况下学生学得最好?”

(1)当学生有兴趣时;(2)当学生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3)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来呈时;(4)当学生遭遇到理智的挑战时;(5)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6)当学生能自有参与探究与创新时;(7)当学生被鼓舞和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时;(8)当学生有更多的自我期待时;(9)当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时;(10)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他们学得最好。

14.教师的关注:(1)考试科目成绩与考试外的学习(2)知识与技能(3)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4)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能力(5)学生的需要(6)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7)学生学习的自主性(8)学生的尊严 15.发展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1)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过程,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2)评价提供的是强有力的信息、洞察力和指道,旨在促进发展;(3)评价应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的发展,具体的理念为:评价主体互动化(自评互评)、评价内容多元化(不仅关注成绩,而且关注创新实践能力等)、评价过程动态化(关注结果,尤其是过程,成长记录袋)

篇3:新课程理论重点内容复习

关键词:环境生物学,理论教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 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0世纪60年代, 环境生物学从生物学中分化出来, 逐步发展成为一个的独立学科[1]。随着对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 以及环境学、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 学科内容逐渐丰富, 涉及融汇了环境科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毒理学等基础性学科, 以及环境工程、生物化工、材料科学等众多应用性学科的交叉学科, 具有当代边缘交叉学科的显著特性, 其广泛的研究内容、丰富的研究手段, 体现了基础宽厚、文理交叉、技术融合的特色[1,2,3]。

环境生物学是环境生物技术、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学等本科教育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 其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 以及学生就业、学科深层次研究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 在环境科学专业本科教学中受到普遍重视。然而该课程知识面涉及较广, 内容复杂, 需要学生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基础, 尤其是生物学基础知识;同时, 随着当前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的快速发展, 环境生物学的理论知识、研究方法、技术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 学科之间交叉渗透, 使得其综合化的发展趋势日益明显。所以, 作为一名高等教育工作者, 应该努力思考, 怎样在新进展与经典原理方法间进行选择取舍、有效整合, 加工并传授给学生, 使学生既掌握基础知识, 又能及时了解并掌握最新科技成果、技术进展, 为其进一步深入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4]。笔者在环境科学专业《环境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 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些思考, 并着重从环境生物学理论课堂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进行了初步探索。

1 精选教学内容

环境生物学具有交叉性和综合性的鲜明特点, 其内涵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扩展, 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大, 在教学过程中, 怎样合理的选用教材以及更新补充教材之外的拓展知识体系, 对于构建完整的课程内容尤为重要。

1.1 增加生物学基础教学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选用了高等教育出版社“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系列孔繁翔主编的《环境生物学》, 教材内容涉及领域多, 信息量大, 由于环境类学科的学生生物学背景知识较少, 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缺乏必要的基础知识对学生的深入学习不利, 所以有必要增加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辅助学生更好的完成环境生物学的学习。较早前的培养计划中我们开设了《环境微生物学》这门课程, 但是在该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我们发现学生对于微生物学基础章节有较多的关注, 微生物检测环境、微生物治理环境、微生物污染环境等章节与其他课程存在较多重复内容, 尤其与环境生物学之间交叉较多, 因此在新的培养计划中不再开设《环境微生物学》, 而是将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精心选择, 作为辅助章节融入到环境生物学的教学中, 以解决上述矛盾。

在环境生物学的教学中, 我们增加了环境中的微生物、微生物的代谢与生长这两个章节, 主要讲述细菌、病毒、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藻类和真菌等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代谢、生长、繁殖及其生态等基础知识;内容力求言简意赅, 让学生可以快速掌握必要知识点, 建立和巩固生物学基础知识框架, 如分析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及其机理, 该知识点涉及较多的生物大分子、细胞结构、组织、器官等生物学基础知识。因此, 我们在微生物生理章节中介绍主要的生物大分子以及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强调生物各级水平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互联系和衔接, 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建立观察和思维方法。

熟悉并掌握了这些微生物的基础知识, 在后续的环境污染生物净化的原理和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净化方法的学习中, 学生才能在基础理论层面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原理、方法在环境污染监测、控制与治理, 尤其是水污染治理与修复工程中的应用。

1.2 引入前沿理论与技术成果

环境生物学发展十分迅速, 其前沿理论与技术成果, 已处于生命科学与技术时代的主流之中, 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不断涌现, 如生物信息学、生物农药、生物塑料、生物溶剂、分子克隆、转基因等都已经在环境生物学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相关的教学内容, 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与创新意识, 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时刻关注各种环境问题, 以教材基本概念、理论为出发点, 以具体案例为载体, 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扩展, 通过鲜活的事例, 避免理论知识的枯燥讲解, 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学习兴趣, 比如讨论污染物在生物化学和分子水平上的影响时, 通过DNA加合物的形成以及检测等, 让学生及时掌握现代分子生物技术、基因组学等最新进展, 并已成功用于污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监测分析, 环境污染物的快速检测等, 把学生可接受的科技前沿信息简化整理, 贯穿到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在讲解活性污泥的微生物组成时, 引入最新的驯化微生物种类、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人为改造微生物降解性能、高效降解菌的快速构建、以及这些技术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实际应用等, 通过这些知识的灵活讲解, 使学生脱离教材, 发散思考, 变注入式学习为学生主动参与的互动式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同时, 通过教材中一个知识点引出相关实际问题, 促使他们能积极地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 培养专业兴趣, 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系统理解和掌握,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 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对于实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是否恰当,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最终决定教学的成败。在环境生物学的教学中采用以讲授、讲解为中心, 在教学方法多样化的今天回归教学本质, 加强教师讲授知识的能力, 然后以多媒体演示、与学生互动等多种方式为辅助, 既能够保证内容讲解透彻, 又能活跃课堂气氛,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利用网络资源构建立体化课程,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 提高教学效果。

2.1 重视课堂讲解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大学教育环境的变化, 国内外研究者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教学方法也日益多样化。在环境生物学教学过程中, 我们在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的前提下, 高度重视课堂讲解或讲授, 首先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将关键知识点“刨根问底”, 并放到学科大环境中拓展延伸, 以点及面, 相互串联, 丰富教学内容, 将一个知识点转变为一个“故事”, 使其生动形象, 容易被学生接受, 加深记忆。

其次, 注重整理讲解思路, 课堂时间十分有限, 教师组织课堂语言精准讲解尤为重要。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改进以“教为导向”的传统教学模式, 围绕着怎样讲能让学生听得更明白, 理解更透彻, 怎样练习能让学生更容易掌握, 学以致用, 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学会理论、方法之后能更为熟练地应用等问题, 着力从学生特征和教学有效性角度组织教学, 完善增强教学效果过程。学生在听讲时, 可就所学知识随时提问, 因此其注意力始终保持在听与问, 提高听课效率, 教师对于教材之外新增的扩展内容, 通常以讲义的形式在上课时发给学生, 不在课堂上让学生过多得写与记, 减轻学生课堂笔记的压力, 保持思维始终紧扣课堂内容,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比如在讲授污染物以及环境问题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时, 首先向学生讲解环境问题、物种多样性等基本概念、原理, 然后以某种污染物举例说明该污染物毒害作用机理, 对某一物种的生存造成了哪些影响, 以及某一物种的缺失会引发怎样的链式反应, 之后又将对生态系统造成怎样的影响, 让学生就这一问题思考他们所经历的环境变化, 置身于实际问题当中, 使其对课堂内容深刻理解并掌握。

2.2 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立体化课程

现代信息技术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为主导, 已经全面渗透到教学实践中, 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情境探究和发现的学习工具、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知识建构和创作的实践工具[5]。

《环境生物学》课程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不停留在教师单一授课的层面, 从“教室的唯一课堂”制转变为多课堂制。在课堂上将课程内容以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自由表达, 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量, 将教条与乏味的书本知识进行生动化、形象化, 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在课堂之外, 利用学校网络平台, 建立由课程内容、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等为一体的《环境生物学》网络资源共享课, 如在讲到“基因工程在环境污染生物处理中的应用”时, 教师可以将知识点在课堂上讲解, 但知识点的罗列如同散沙, 学生不能形成整体认知, 很难全面而系统的掌握整个知识面, 如果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课程观看基因工程操作流程, 在动态演示过程中, 可以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对该知识点的前因后果都有所了解, 同时还可以在线反馈信息, 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和信息的即时沟通, 可以有效解决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 解决学科发展速度快与教材内容更新相对滞后的矛盾, 解决课堂内容, 教学素材、案例难以实践化的矛盾, 解决学习者的个性化差异的矛盾, 丰富教学体系,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3 改革考核机制,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 大学教育培养学生的目的在于培养其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而不是记忆的能力。环境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单纯的书面测试和考试, 可以考查学生对基本理论的掌握情况, 是检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 但是很难综合评价学生对该课程的理解及应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倡导运用多种评价方法和评价手段, 综合评价学生对环境生物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学成果, 《环境生物学》课程的评价采用以下4种形式: (1) 以所学知识分析热点问题:由学生挑选自己感兴趣的有关热点问题进行研讨, 以文字形式提交, 并进行交流汇报, 提倡创新、学以致用, 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避免人云亦云。该项考核占总成绩20%, 以此考察学生分析问题、查阅文献, 撰写报告的能力。 (2) 课外实践作业:安排学生分组自行选择恰当地点, 进行环境质量生物学监测, 充分利用所学知识, 独立思考, 鼓励查阅资料, 全面分析具体环境问题, 将结果在课堂上展示, 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 通过课堂答辩的形式给出最终结果, 该项考核占总成绩20%。这样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学生主观能动性, 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又全面客观地评价了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3) 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学生课堂讨论情况、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平时其他表现, 该项考核占总成绩20%, 主要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为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提供保障。 (4) 期末考试:该项考核占总成绩40%, 鉴于当前部分学生具有侥幸心理, 希望通过在考前突击记忆也能蒙混过关, 甚至取得较高的分数, 导致学生“唯分是图”, 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 试题除书本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外, 更注重分析问题的能力、知识应用能力, 比如通过具体案例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点、独立思考的能力, 评分以合理、创新为基本原则, 鼓励学生以学到的知识发散思考、解决问题, 以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4 结语

以上几个方面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与拙见, 通过这些方法, 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好的提升。随着环境生物学的快速发展, 对教材内容的设置, 教学方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进一步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改进课程教学内容, 因材施教, 注意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 优势互补, 充分发挥各教学法的优势,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才能圆满完成教学计划, 达到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孔繁翔.环境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51-56.

[2]程树培.环境生物技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105-109.

[3]杨正亮, 冯贵颖.环境生物学及其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7, 35 (11) :3349-3350.

[4]马陶武, 彭清静, 易浪波, 等.基于研究性教学的“环境生物学”课教学体系的构建[J].高等理科教育, 2009 (6) :20-25.

篇4:新课程理论重点内容复习

【关键词】校企合作 重点课程 教学内容改革 软件技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4C-0065-03

软件技术类重点课程是指与工作岗位联系紧密,实践性最强的软件开发专业课,通常安排在毕业设计之前。高职学生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特征,这时经历了入学新鲜感的消失和长时间的专业基础积累,表现出编程基础良莠不齐和课程兴趣低落的状态。专业核心课程由于技能运用综合性强,思路较复杂,任务代码多,编程难度较大,不时会出现调试不顺利的状况,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如何通过教学内容改革,提高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迅速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使学生迅速从学生角色向准职业人角色转变,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本文首先明确教改目标,并基于要因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根本,设计具体教改方案并通过实践验证方案效果。

一、教学内容改革的目标

以校企合作共建为契机,重点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主要有五个建设目标:课程内容与真实项目相融;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互融;技术专家与教学能师共融;评价体系与职业标准接融;实训基地与职场环境通融。

那么,如何在如此多的目标中梳理出关键目标,并理顺各个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以最小的代价、最高效率地实现这五个目标,成为首要问题。基于要因分析理论,围绕上述五个目标,进行实现相应目标的支持条件的分解,合并相似或相同的支持条件,形成要因结构图。如图1所示。

要因分析法是基于最终目标作为始发点,通过分解目标所需的支撑条件,并对支撑条件所需的支撑条件逐级分离,最终得到的末端支撑条件是实现最终目标所需要解决的最核心问题。

要因分析是一种逆向的分析过程。本文应用这种理论,将五个目标首先进行基本的要因分解。进一步就分解得到的要因(根据图1的分析结果,为第三级要因)所需的支撑条件进行进一步分解,得到图1中的第二级要因。如图1所示,达到这个层级时,所处的要因已经化简到三个:社会竞争压力、质量与效率要求和难度与应用面要求。在这层要因中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社会竞争压力的程度受限于所选项目及教学应用高度,即若希望学生体会到真实社会的竞争压力,那么所选择的项目要难,而过于高难的目标对于授课这类应用目标来讲过于苛刻,因此可以判定难度与应用面要求是更高一层级的要因。而对于难度与应用面要求,以及质量与效率要求,这两个要因之间属于平行关系,即两方面的影响因素相互平衡、无法更进一步归类或分解为更基本的单元。

因此,要实现教学改革的五个目标,解决方案的设计应以解决“难度与应用面要求”和“质量与效率要求”这两类核心问题展开。

同时,为了保证分析的可靠性,本文从正向分析的思路对要因分析的结论做了验证性分析。正向验证性分析与要因分析不同,是首先假定某一个最终目标是核心目标,然后推理实现这个目标之后对其他目标的影响。正向分析的过程如下。

软件技术类课程不可能出现一般意义的虚拟现实、虚拟训练。有人、有电脑、有开发软件,就能形成它的基本虚拟环境。能凸显课程优势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是虚拟环境尽可能接近或者就是真实软件项目;另一方面是高水平的“双师”队伍师资。

因此,课程内容与真实项目相融最关键。只要项目是真实的,教学过程自然地与工作过程结合。真实项目有经费时间压力,校企合作双方不但教学团队强大,而且在课程当中精力投入也一定很大,技术专家与教学能手能够共融。如果真实项目被客户接受,学生的水平自然能为社会所接受,评价体系与职业标准肯定接融。软件开发职场环境里工作室优美、茶吧休闲、自由工作时间诱人,但这并不是该职业的真实核心。时间紧、任务重、竞争压力大、存在未知技术难点才是实际,这些要素也只有真实项目才可以体现,这时的实训基地才与职场环境通融。

这一分析结果可以通过图1的要因结构图加以验证。在图1中,课程内容与真实性相融这一目标的支持条件分别是:项目、课程、进度,所依赖的次级要因数目为三个。而其他四个目标对应的次级要因数目均为两个。表明这一目标的实现所需的依赖条件最为苛刻,从实现流程的角度来看,这一目标将在流程中最后得到满足,因此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改革的关键点

根据上一节中的要因分析,最核心需要满足的两个要求是“难度与应用面要求”和“质量与效率要求”。因此,教改目标的最终实现必须从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入手。

首先,考虑难度与应用面的矛盾。一方面,要满足企业项目开发的最基础需求,企业的应用一般直接面向市场竞争,而软件行业发展数十年已经形成了非常严峻的竞争格局。另一方面,教学对象仅仅是高职尚未毕业的学生,对编程能力的掌握还不够成熟,完成品的难度不宜过高。折中的解决方案应分为两个层次。最基础的,需要一部分教学角色同时可以处理企业需求和教学需求,这就需要企业导师和学校导师的联合,形成这一复合角色。对企业负责企业软件开发所需的难度要求,对教学能够转换成尚处于学习阶段的高职学生理解的易懂型项目目标。再进一步考虑实现层面,由于软件要求的难度并没有降低,而对于学生目前的基础来讲要一步跨越是几乎不可能的。因此需要将这个差距细分为很多小的目标,并就此设置为课堂教学的知识点传授,正向地传授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和对应技巧,从而实现一步一步引导的目的。

其次,考虑质量与效率要求的矛盾。质量的问题在分析上一个矛盾中已经得到了解决,在这个矛盾中,核心就是如何让刚刚上手的学生保证企业级开发的效率。最基本的,就是要考虑如何逐步快速提升学生编程的能力。而这一点恰巧与上面提及的目标分解一致。也即,在进行教学目标分解的过程中,注意设计好每个小目标实现所需的技巧和特点,有倾向性地引导教学,从而提高每个步骤的学习效率,通过不同小目标实现的效率提升达到整体效率提升的目的。

综合上述两个矛盾解决途径的分析,可以发现核心需要在课程教学内容内涵建设中处理好的三个关系,即“繁与简”、 “大与小”、“ 快与慢”。

1. 繁与简。课程本身难,再强调真实性,只会难上加难。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真与假的关系,采用两条线。采用仿真项目(假),其需求真,界面真,功能真,经简化,经提炼,经整合,更适于教学。采用真实项目(复杂,以“繁”代表),以上的“繁”,还包括一系列与真实项目特征对接的复杂性,如真实的项目沟通、真实的项目预期经费目标(对于学生来讲则构成了一种融入真实职场的目标感)、真实的项目时间节点要求、真实项目的繁杂度、真实实现所需程序的难度(也便于教学目标中设置实用的软件技能目标)、真实的企业代码规范,真正培养抗压能力等。

2.大与小。多小的真实项目对于学生来说都是大的,就是教学内容的命题要大,不大就无法达到教学改革的目标。但是学生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每次教学交互学生的关注点应足够小,伸伸手就能跟上进度。靠多个“小”知识点关联,达到发人深省、启发心智的作用。

3.快与慢。同一个道理,仿真项目教学过程的小,同时也要慢,给学生心智、心理一个技能缓冲接收区。真实项目教学考核的大,同时也是急的、快的,给学生一个迅速提高综合素质的平台。

三、教学内容改革的实践

笔者及团队成员在高职院校中开展了部分校企结合教改试点工作。在这项工作中,充分落实上述章节中所分析得到的关键要因,并对核心两项矛盾的解决切实落实到课程设计和与企业联合的方案中去。本次教改项目涉及软件开发类课程4门,参与教改专兼职教师15人、联合企业3家、共设立6项企业联合开发项目并融入于4门课程当中。

为有效落实本次教改分析的关键需求,在校企联合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了七项落地要求,包括“实”、“全”、“紧”、“细”、“新”、“精”、“活”。

1.实。教学过程案例用仿真项目够真实,教学效果考核用真实项目更真实,这是内容改革成功的基础。

2.全。内容建设结合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的要求,以及国家级共享资源课的建设要求,尽可能涵盖教学与实践过程需要到的一切资源,体现为内容全、资源全、形式丰富,积累丰富。

3.紧。各类资源不是游离的、堆砌的,是按教学单元紧密组织在一起的。

4.细。教学过程每次关注点足够小,学生能触手可得。源于紧紧抓住学生上课注意力最集中15分钟的实证,每个教学单元被分解出小而完整切入点,教师每次授课演示都尽量不超过15分钟,使学生更易于入手。

5.新。对于信息技术来说,不管现在介绍的技术有多新,随时间推移也可能很快有更好的技术出现,作为需要紧跟潮流的技术核心课,必须能不断更新、不断完善。运用以文件系统方式直接支持网站内容更新的课程资源系统,能让教师在不同学年的教学中轻松支持这种需求。

6.精。这种技术同样支持平台资源向“精”靠拢。一门校企共建重点课程在建设期内,教学团队会多次担任同一门课的教学,所积累课程建设内容往往会达到10G以上,数千个文件夹,上万份文件,对教学单元中的不计其数的教学设计细节进行修缮和完善,重录补录分录大量教学视频,没有轻松的资源更新方法是不可想象的。

7.活。教学资源平台只有更多学生使用,给更多反馈,教学团队才会有持续更新的动力。以移动互联平台的方式来建设,学生既可在自习时用大段时间在桌面系统模仿平台的操作视频,也可以在日常的碎片时间预习复习PPT,了解课程任务,成为课程资源平台建设的活水。

四、教学内容改革的建设成果

1.使建设期学生受益很深。校企共建重点课程的改革,可使学生在后继的毕业设计中表现更为突出,“仿真”项目教学、“真实”项目考核迅速提高了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素质。重点课程教学由学生眼中的“难入手”、“没趣味”,转变成能迅速对学生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有明显提升作用的高效课程。图2给出基于课程完成末期对参与课程学生的问卷调查统计数据。问卷共设置课程兴趣(高、中、低)、课堂作业难易度(难、中、易)、任务时间要求(高、中、低)、教师授课清晰度(高、中、低)、技术掌握程度(高、中、低)、编程自主能力提升(大、中、小)、其他类,共计7类35个问题。在建设期进行问卷调查的统计如下。

从建设期的问卷反馈来看,这一阶段学生尚处于适应性阶段,对课程的兴趣浓度居中,而对课程难度、任务时间挑战等的压力较为明显。同时,从对授课清晰度和技术掌握程度的反馈来看,学生的认可程度均较高,说明对教改课程实践呈正向响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自主能力方面,超过半数的反馈数据表示教改课程对自身的编程能力提升较为明显。

2.使建设期后学生受益很深。按国家共享资源课的要求建成的,内涵改革的载体——项目教学特色立体化教学资源,以移动互联网方式共享给师生教学长期使用。每年有大量软件技术专业学生从该课程内涵建设中受益。建设后期也即教改课程完成第一期实践之后,再次开课服务新同学之后的时期。受研究课题开展时间周期与课程本身授课长度的限制,本文中并未对新一批学生进行图2中的问卷统计,而是针对已经完成全部试验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回访。回访内容主要集中于对企业软件项目的认知、自身软件能力的评估等方面。均受到较强的正向反馈。学生对自身能力的信心有明显提升。

3.使课程具备社会服务能力。校企共同建设和管理,按“教学实训、培训研发和科技服务”一体模式运作的生产性实训体系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目标。课程的真实项目实践教学开发出有商业价值的多款软件。其实践组织形式和实践考核方法对专业创新工作室具有先导意义。

4.使课程服务职业技能大赛。重点课程教学内容紧跟市场,围绕市场,服务市场,会使专业职业技能竞赛水平也相应提高。

5.课程建设锻炼“双师型”队伍。课程建设锻炼“校企结合”、“专兼结合”的“双师”队伍。

6.带动其他核心课程的建设。教学内容改革“三个问题”内涵建设思路,可持续更新移动互联课程资源平台,做资源积累不给教师工作带来负担的方式及特点,对软件专业其他核心课程的建设都有良好的参考价值和带动作用。

五、教学内容改革的不足与反思

尽管教改项目的实施给一部分参与课程的学生带来了正向的引导,但是回顾整个项目进程,从教学设计的层面和教改方案优化的角度,本文总结了本次教改工作尚需改进的几个方面:

1.课程资源移动互联平台美工一般、使用起来仍有不方便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2.校企合作真实项目的知识产权是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企业必然会强调自身知识产权,想作为后续课程项目案例应用,必须和企业谈好,能进一步应用于教学才好合作。

3.校企合作真实项目的选择有技巧。对于应用于课程教学的真实项目,不能选取工期要求严格、质量要求过高、复杂度偏大的项目。在校学生和教师能力、精力、时间都不能和真正的企业相比,不能选取工期要求严格、质量要求过高、复杂度偏大的项目,项目失败率太高,对学生自信心和教师人脉都有不利影响。

4.课程共同建设合作企业规模偏小的话,在课程资源积累方面,在真实项目供应方面都会弱一些。如果能与有积累的大企业合作,课程建设的资源数量、建设速度与资源质量应该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综上,经过多门课程的教改实践,通过问卷、回访等方式结合,评估本次教改对学生能力的改善。评估效果表明,本次教改方案取得了既定目标效果,下一步将开展试验后期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冬.混合学习的校企共建重点课程资源平台的实践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9)

[2]王佑镁.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支持下的高校混合学习策略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作者简介】覃海宁(1979— ),女,广西桂平人,硕士,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副教授。

篇5:工程合同管理复习重点内容

一.合同的概念

1.合同是发生在当事人之间的一种法律关系。

2.合同关系的主体又称为合同的当事人。

3.合同关系的主体都是特定的,如甲和乙签订某项合同。

4.合同关系的内容是指债权人的权利和债务人的义务。

二.合同分类

1.根据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分担方式,合同可划分为双务合同与单务合同。

2.典型的单务合同有赠与合同、无偿保管合同和归还原物的借用合同。

三.合同的成立

1.要约邀请(选择题)

属于要约邀请的行为:寄送的价目表、拍卖公告、招标公告、招股说明书、商业广告。

2.要约的法律效力又称要约的约束力。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3.要约撤销是指要约生效后,要约人取消要约使其效力归于消灭。

4.合同成立的时间是由承诺实际生效的时间决定的。

5.缔约过失责任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泄漏或不正当地使用他人的商业秘密。如产品的性能、销售对象、市场营销情况及技巧诀窍等。

(4)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四.合同的效力

1.附条件合同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一定的条件,并将条件的成立与否作为合同效力发生或消灭根据的合同。

2.效力待定合同主要的3种类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依法不能独立订立的合同。

(2)无权代理订立的合同。

(3)无权处分合同。

3.无效合同主要的5种范围:

(1)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的合同,损害国家利益。

(2)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方利益。

(3)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

(4)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5)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五.合同的履行

1.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主要有3种:

(1)同时履行抗辩权

(2)先履行抗辩权:指的是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债的本旨,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单选题)

(3)不安抗辩权:指的是双务合同中,有先为给付义务的一方,在另一方财产显著减少,有难为对待给付可能时,享有中止履行的权利。(单选题)

六.合同的保全

1.代位权的概念(单选题)

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债权造成损害,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债权的权利。

七.合同的转让

1.合同转让是合同主体的变化。

八.建设施工合同

1.订立施工合同应具备的条件: (简答题)

(1)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工程项目已经列入年度建设计划。

(3)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设计文件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4)建设资金和主要建筑材料设备来源落实。

(5)对于招投标工程,中标通知书已经下达。

2.《建筑工程合同》文件的组成:

(1)双方签署的合同协议书。

(2)中标通知书。

(3)投标书及其附件。

(4)本合同专用条款。

(5)本合同通用条款。

(6)本工程所适用的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3.《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是由《协议书》《通用条款》《专用条款》三部分组成的,并附有3个附件。(多选题)

4.《通用条款》不能完全适用于各个具体工程,因此,配之以《专用条款》对其做必要的修改和补充。

5.重新检验(单选题)——检验合格,发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追加合同价款,赔偿承包人损失,并相应顺延工期。检验不合格,承包人承担由此发生的全部费用,工期不予顺延。

6.暂停施工(单选题)p49

(1)发包人原因造成的暂停施工

(2)承包人原因造成的暂停施工

(3)意外事件造成导致的暂停施工

7.不可抗力所造成损失的承担

工程本身的损害、因工程损害导致第三方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运至施工场地用于施工的材料和待安装的设备的损害,由发包人承担。

8.施工合同的解除(简答题)

1)可以解除的情形

(1)发包人、承包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2)发包人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款(进度款),双方又未达成延期付款协议,导致施工无法进行,承包人可以停止施工,由发包人承担违约责任。如果停止施工超过56天,发包人仍不支付工程款(进度款),承包人有权解除合同。(单选题)

2)解除合同的程序

3)合同解除后的善后处理

9.承包人承担违约责任的4种方式:(多选题)

1)赔偿因其违约给发包人造成的损失

2)支付违约金

3)采取补救措施

4) 继续履行

10.试述建设工程施工合同订立的条件和程序(简答题)

订立施工合同应具备的条件:

(1)初步设计已经批准。

(2)工程项目已经列入年度建设计划。

(3)有能够满足施工需要的设计文件和有关的技术资料。

(4)建设资金和主要建筑材料设备来源落实。

(5)对于招投标工程,中标通知书已经下达。

订立施工合同的程序:

对于必须进行招标的建设项目,工程建设的施工都应通过招投标确定发包人,中标通知书发出后,中标人应当与招标人及时签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应当自中标通知书发出之日起30天内,按照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订立书面合同。招标人和中标人不得另行订立背离合同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九.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

1.《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示范文本>》的内容(简答题)

1)建设监理合同的范畴包括中标人的监理投标书、招标人的中标通知书、委托监理合同文本(包括委托合同、标准条件和专用条件)以及其他所有在合同实施过程中签署的用以规定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承诺和约定。2)狭义的建设监理合同仅指委托监理合同文本(包括委托合同、标准条件和专用条件)。

2.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是合同文件的正文和核心,起总协议的作用。

3.监理合同文件的解释顺序为:第一是双方签署的合同补充与修正文件,具有最优效力等级;第二是委托监理合同;第三是专用条件;第四是标准条件;第五是中标通知书;最后是中标人的监理投标书。

4.工程监理的附加工作是指:(1)委托人委托监理范围以外,通过双方书面协议另外增加的工作内容;(2)由于委托人或承包人原因,使监理工作受到阻碍或延误,因增加工作量或持续时间而增加的工作。

5.工程监理的额外工作是指正常工作和附加工作以外或非监理人自己的原因而暂停或终止监理义务,其善后工作及恢复监理业务的工作。

6.监理人义务(多选题)

1)向委托人报送委派的总监理工程师及其监理机构主要成员名单、监理规划,完成监理合同专用条件中约定的监理工作范围内的监理义务。在履行合同义务期间,应按合同约定定期向委托人报告监理工作。

2)监理人在履行本合同的义务期间,应为委托人提供与其水平相适应的咨询意见,公正维护各方面的合法权益。

3)监理人使用委托人提供的设施和物品属委托人的财产,在监理工作完成或中止时,应将其设施和剩余的物品按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移交给委托人。

4)在合同期内或合同终止后,未征得有关方同意,不得泄露与本工程、本合同业务有关的保密资料。

7.监理人对承包人违反合同规定的质量要求和完工(交图、交货)时限,不承担责任。

十.FIDIC施工合同条件

1.合同(合同文件)包括:合同协议、中标函、投标函、合同条件、规范、图纸、资料表、其他文件。

2.合同文件中的解释顺序(简答题):

在解释时,各文件的优先次序应按上述“合同”中列到的合同文件的顺序进行合同协议—中标函—投标函—合同条件—规范—图纸—资料表—其他文件。应当说明的是,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补充的新协议、新文件是最具有优先解释权的。

3.施工工期:指开工日期到项目通过竣工验收移交,工程接收证书中指明的竣工日这一时间段。

4.合同的有效期(名词解释、单选):

从双方签订合同开始到承包商提交的“结清单”生效而且雇主支付为止的这段时间为合同的有效期。

5.保留金:合同约定在每月进度款扣取的用于保证承包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恰当履约的一笔金额,其数目大小由双方约定。若承包商认真履约,则这笔保留金应返还。

6.指定分包商的特点(单选、多选题)

(1)选择分包单位的权利不同。

(2)分包合同的工作内容不同。

(3)工程款的支付开支项目不同。

(4)雇主对分包商利益的保护不同。

(5)承包商对分包商违约行为承担责任的范围不同。

7.承包商一般义务(单选题)

(1)承包商应根据合同和工程师的指令来施工和修复缺陷。

(2)承包商应提供合同规定的永久性设备和承包商的文件。

(3)承包商应提供其实施工程期间所需的一切人员和物品。

(4)承包商应为其现场作业以及施工方法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负责。

(5)承包商为其文件,临时工程,以及永久设备和材料的设计负责,但不对永久工程的设计或规范负责,除非有明确规定。

(6)工程师随即可以要求承包商提供施工方法和安排等内容;如果承包商随后需要修改,应事先通知工程师。

以行使合同明文规定和必然隐含的赋予他的权利。

(2)工程师无权更改合同,无权解除雇主和承包商的任务和责任。

(3)在工程承包合同签订之后,没有承包商的同意雇主不得进一步限制工程师的权力。

(4)无论是工程师行使权力还是履行职责,均视为是为雇主做的工作。

9.可以暂停施工的情况及程序

合同条件规定,在合同履行中出现下列情况或条件,承包商可以放慢施工速度或暂停施工(简答题):

(1)工程师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签收支付证书。

(2)雇主没有按照规定时间提供资金证明或没有按时支付工程款。

(3)雇主不能按时提供其他施工条件如材料、设备等。

10.保留金(单选题)

保留金是按合同约定从承包商应得的工程进度款中相应扣减的一笔金额保留在雇主手中,作为约束承包商严格履行合同义务的措施之一。

11.保修期满颁发履约证书后将剩余保留金返还(单选题):

A.整个合同的缺陷通知期满,返还剩余的保留金

B.如果颁发的履约证书只限于一个区段,则在这个区段的缺陷通知期满后,并不全部返还该部分剩余的保留金。

12.合同争议的解决(单选、简答)

(1)提交工程师决定。

(2)提交争端裁决委员会决定。

(3)双方协商。

(4)仲裁。

十一.工程合同索赔管理

1.索赔的分类(多选题)

1)按索赔的依据分类:

(1)合同内索赔

(2)合同外索赔

2)按索赔当事人分类:

(1)承包商与发包方间的`索赔

(2)承包商与分包商间的索赔

(3)承包商与供货商间的索赔

(4)业主与监理单位间的索赔

3)按索赔的目的分类:

(1)费用索赔

(2)工期索赔

4)按索赔事件的性质分类:

(1)工程延误索赔

(2)工程变更索赔

(3)工程终止索赔

(4)工程加速索赔

(5)意外风险和不可预见因素索赔

(6)其他索赔。

2.施工合同条件中规定的程序(结合案例)P137

1)当一方向另一方提出索赔时,要有正当索赔理由,且有索赔事件发生时的有效证据。

2)发包人未能按合同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或发生错误以及发生应由发包人承担责任的其他情况,造成工期延误和(或)承包人不能及时得到工程款及承包人的其他经济损失,承包人可以按以下程序向发包人索赔。

(1)索赔事件发生28天内,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单选题)

(2)发出索赔意向通知后28天内,向工程师提出延长工期(或)补偿经济损失的索赔报告及有关资料。

(3)当该索赔事件持续进行,承包人应当相应地向工程师发出索赔意向,在索赔事件终了后28天内,向工程师提供索赔的有关资料和最终索赔意向。

篇三:土木工程合同管理知识点

土木工程合同管理知识点

一:简答题

1.工程建设招标按标的的内容可分为哪几类?

答:建设工程监理招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招标、建设项目总承包招标、工程勘察设计招标、工程建设施工招标以及建设项目设备、材料招标。

2.施工标段划分应考虑哪些主要因素?

答:(1)工程特点 (2)对工程造价的影响(3)专业化问题 (4)工地的施工管理问题 (5)其他因素

3.工程施工合同有什么特点?

答:(1)合同标的物的特殊性 (2)合同内容的多样性和复杂性(3)合同履行期限的长期性(4)合同监督的严格性

4.索赔具有哪些本质特征?

答:(1)索赔是要求给予补偿(赔偿)的一种权利、主张。(2)索赔的依据是法律法规、合同文件及工程建设惯例,但主要是合同文件。(3)索赔是因非自身原因导致的,要求赔偿一方没有过错。(4)与原合同相比较,已经发生了额外的经济损失或工期损害。(5)索赔必须有切实有效的证据。(6)索赔是单方行为,双方还没有达成协议。

5.索赔的起因有哪几种?

答:(1)工程项目的特殊性(2)工程项目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3)参与工程建设主体的多元性(4)工程合同的复杂性及易出错性(5)投标的竞争性

6.简述招标投标程序。

答:工程项目招投标一般经历招标准备、投标邀请、发售招标文件、现场勘查、招标答疑、投标、开标、评标、定标、签约等过程。和邀请招标相比,公开招标程序在招标准备阶段增加了招标公告、资格预审等内容。

7.简述索赔的工作程序。

答:(1)索赔意向通知(2)准备索赔资料(3)提交索赔文件(4)工程师审核索赔文件(5)工程师对索赔的处理和决定(6)业主审查索赔处理(7)索赔最终处理

8.简述合同文件的组成及解释顺序

答:(1)双方签署的合同协议书(2)中标通知书(3)投标书及附件(4)本合同专用条款(5)本合同通用条款(6)本工程所适用的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7)图纸(8)工程量清单(9)工程报价单或预算书

二:名词解释

①工程建设投标:工程建设投标是只具有合法资格和能力的投标人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提出实施方案和报价,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标书,并参加开标,中标后与招标人签订工程建设协议的经济活动。

②公开招标:公开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招标公告的方式邀请不特定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投标。

③邀请招标:邀请招标是指招标人以投标邀请书的方式邀请3个以上具备承担招标项目的能力且资质良好的法人或其他组织投标。

④标底:标底是建设工程造价的表现之一,由招标单位自行编制或委托具有编制标底资质和能力的咨询机构编制,并按照规定程序审定的招标工程预期价格。 ⑤开标:开标是公开各投标人报送的投标文件的过程。

⑥:经评审的最低投标价法:能够满足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并且经评审的投标价格最低;但是投标价格低于成本的除外。

⑦工程施工合同:工程施工合同合同是发包人(建设单位、业主或总包单位)与承包人(施工单位)之间为完成商定的建设工程项目,确定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⑧发包人:发包人是指在协议书中约定、具有工程发包主体资格和支付工程价款能力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

⑨承包人:承包人是指在协议书中约定、被发包人接受的具有工程施工承包主体资格的当事人以及取得该当事人资格的合法继承人。

⑩工程索赔:工程索赔通常是指在工程合同履行过程中,合同当事人一方因非自身责任或对方不履行或未能正确履行合同而受到经济损失或权利损害时,通过一定的合法程序向对方提出经济或时间补偿的要求。

?工程合同争议:这个没有,自己在368页归纳吧。

?合同交底:交底是指在某一项工作(多指技术工作)开始前,由主管领导向参与人员进行的技术性交待,其目的是使参与人员对所要进行的工作技术上的特点、技术质量要求、工作方法与措施等方面有一个较详细的了解,以便于科学地组织开展工作,避免技术质量等事故的发生。

篇6:结构设计原理重点复习内容

1.复合应力状态下的混凝土强度(同时受压或一拉一压的情况)P8-9

2.什么叫混凝土的徐变?影响徐变有哪些主要原因?

答: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继续增长,这种现象称为混凝土的徐变。主要影响因素: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

(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

(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

(4)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3.钢筋和混泥土两者能共同工作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答:(1)混泥土和钢筋之间有着良好的粘结力,使两者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作用下能够很好地共同变形,完成其结构功能。

(2)钢筋和混泥土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也较为接近,温度变化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温度应力而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

(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泥土,起着保护钢筋免遭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泥土的共同作用。

4.什么叫极限状态?它包括的内容有哪些?我国《公路桥规》规定了哪两类结构的极限状态?P25-26

答: ①极限状态

当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超过某一特定状态而不能满足设计规定的某一功能要求时,此特定状态成为该功能的极限状态。

②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我国《公路桥规》采用的是近似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

①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计算以塑性理论为基础,设计的原则是作用效应最不利组合(基本组合)的设计值必须小于或等于结构抗力设计值,即0SdR。②正常使用状态是以结构弹性理论或弹塑性理论为基础,采用作用(或荷载)的短期效应组合、长期效应组合或短期效应组合并考虑长期效应组合的影响,对构建的抗裂、裂缝宽度和挠度进行验算,并使各项计算值不超过《公路桥规》规定的各相应限值。设计表达式为SC1.5.什么叫钢筋混凝土少筋梁、适筋梁和超筋梁?各自有什么样的破坏形态? 答:实际配筋率小于最小配筋率的梁称为少筋梁;大于最小配筋率且小于最大配

筋率的梁称为适筋梁;大于最大配筋率的梁称为超筋梁。

少筋梁的受拉区混凝土开裂后,受拉钢筋达到屈服点,并迅速经历整个流幅而进入强化阶段,梁仅出现一条集中裂缝,不仅宽度较大,而且沿梁高延伸很高,此时受压区混凝土还未压坏,而裂缝宽度已经很宽,挠度过大,钢筋甚至被拉断。适筋梁受拉区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其应力保持不变而应变显著增大,直到受压区边缘混凝土的应变达到极限压应变时,受压区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之因混凝土压碎而破坏。

超筋梁的破坏是受压区混凝土被压坏,而受拉区钢筋应力尚未达到屈服强度。破坏前的挠度及截面曲率曲线没有明显的转折点,受拉区的裂缝开展不宽,破坏突然,没有明显预兆。

少筋梁和超筋梁的破坏都很突然,没有明显预兆,故称为脆性破坏。

P43-49 看看书理解P47页上图重点掌握 要会画

P142的M-N图会画,并文字说明

6.公式(3-13),(3-14),(3-15)的适用条件(X>=ρmin;X<=ρmin , X<=ξb h0 P54-55不满足说明什么问题(不满足说明该梁不处于适筋梁情况出现了超筋或少筋的情况,公式不能用于计算),怎么处理?(可采取提高混凝土级别,修改截面尺寸,或改为双筋截面等措施)

7.斜拉破坏:在荷载作用下,梁的剪跨段产生由梁底竖向裂缝沿主压应力轨迹线轨迹向上延伸发展而成的斜裂缝。其中一条主要斜裂缝(又称临界斜裂缝)很快形成。并迅速延伸展至荷载垫板边缘而使梁体混凝土裂通,梁被撕裂成两部分而丧失承载力,同时沿纵向钢筋往往伴随产生水平撕裂裂缝,这种破坏称为斜拉破坏。这种破坏发生突然,荷载等于或略高于主要斜裂缝出现的荷载,破坏面较整齐,无混凝土压碎现象,这种破坏往往发生于剪跨比较大(m>3)时。

8剪压破坏:随着荷载的增大,梁的剪弯区段内陆续出现几条斜裂缝,其中一条发展成为临界斜裂缝,临界斜裂缝出现后,梁承受的荷载还能继续增加,而斜裂缝伸展至荷载垫板下,直到斜裂缝顶端(剪压区)的混凝土在正压力sigema X、剪应力tao及荷载引起的竖向局部压应力sigema Y的共同作用下被压酥而破坏。破坏处可见到很多平行的斜向短裂缝和混凝土碎渣。这种破坏称为剪压破坏,多见于剪跨比为1至3的情况中。

9.斜压破坏:

10.P84页公式使用条件(上限值和下限值掌握)

11.钢筋混凝土适筋梁正截面受力全过程可划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受力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第Ⅰ阶段:混凝土全截面工作,混凝土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基本上都呈三角形分布。

第Ⅰ阶段末:混凝土受压区的应力基本上仍是三角形分布。但由于受拉区混凝土塑性变形的发展,拉应变增长较快,根据混凝土受拉时的应力—应变图曲线,拉区混凝土的应力图形为曲线形。这时,受拉边缘混凝土的拉应变临近极限拉应变,拉应力达到混凝土抗拉强度,表示裂缝即将出现,梁截面上作用的弯矩用Mcr表示。

第Ⅱ阶段:荷载作用弯矩到达Mcr后,在梁混凝土抗拉强度最弱截面上出现了第一批裂缝。这时,在有裂缝的截面上,拉区混凝土退出工作,把它原承担的拉力传递给钢筋,发生了明显的应力重分布,钢筋的拉应力随荷载的增加而增加;混凝土的压应力不再是三角形分布,而是形成微曲的曲线形,中和轴位置向上移动。

第Ⅱ阶段末:钢筋拉应变达到屈服值时的应变值,表示钢筋应力达到其屈服强度,第Ⅱ阶段结束。

第Ⅲ阶段:在这个阶段里,钢筋的拉应变增加的很快,但钢筋的拉应力一般仍维持在屈服强度不变。这时,裂缝急剧开展,中和轴继续上升,混凝土受压区不断缩小,压应力也不断增大,压应力图成为明显的丰满曲线形。

第Ⅲ阶段末:这时,截面受压上边缘的混凝土压应变达到其极限压应变值,压应力图呈明显曲线形,并且最大压应力已不在上边缘而是在距上边缘稍下处,这都是混凝土受压时的应力—应变图所决定的在第Ⅲ阶段末,压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耗尽,在临界裂缝两侧的一定区段内,压区混凝土出现纵向水平裂缝,随即混凝土被压碎,梁破坏,在这个阶段,纵向钢筋的拉应力仍维持在屈服强度。

12.大小偏心破坏定义,特点,判别,最小配筋率

13.计算图式简化为矩形的原则(两点,压应力的合力C大小不变,压应力的合力位置Yc不变。

14.腹筋及其设置弯矩包络图和抵抗弯矩图的关系 P88-89 及S>H。/2的原因P90

15.引起钢筋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作用效应,外加变形或约束变形,钢筋锈蚀。

减小裂缝宽度的措施有哪些?裂缝宽度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答:减小裂缝宽度的措施:

1)选择较细直径的钢筋及变形钢筋;

2)增大钢筋截面面积,从而增大截面配筋率;

3)采用改变截面形式及尺寸或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影响因素:

1)土强度等级2)保护层厚度3)钢筋应力4)直径d5)钢筋配筋率6)外形7)作用的性质8)受力性质

16.什么是预应力损失?,预应力损失主要有哪些?引起各项预应力损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

答:预应力损失:预应力钢筋的预应力随着张拉,锚固过程和时间推移而降低的现象。(1)预应力筋与管道壁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只要由管道的弯曲和管道位置偏差引起的。措施:a 采用两端张拉,以减少si塔角值及管道长度X值 b 采用超张拉法(2)锚具变形、钢筋回缩和接缝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主要由锚具受到巨大的压力引起的。措施;a 采用超张拉 b 注意选用∑△L值小的锚具对短小构件尤为重要(3)钢筋与台座间的温差引起的应力损失,主要由温度变化引起的。采用二次升温的养护方法减少预应力损失(4)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应力损失,主要由预应力产生压缩变形引起的。采用超张拉法减少预应力损失

(6)混凝土收缩和徐变引起的应力损失。采用超张拉法减少预应力损失。

17.受压钢筋的作用?

答:可以提高截面的延性并可减少长期荷载作用下受弯构件的变形。

18.影响抗剪强度的因素?(剪跨比、混凝土强度,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和箍筋数量及强度等)

19.截面的延性是指:结构、构件或截面从开始屈服至达到最大承载力或达到以后而承载力还没有显著下降期间得变形能力。

反映结构后期变形的能力。延性差的结构,后期变形能力小,会突然破坏,必须避免

20.钢筋柱中各钢筋的作用:1.协助混凝土承受压力,可减少构件截面尺寸;2.承受可能存在的不大的弯矩;3.防止构件的突然脆性破坏。

普通箍筋的作用:是防止纵向钢筋局部压屈,并于纵向钢筋形成钢筋骨架,便于施工。

上一篇:开心的暑假作文450字素材下一篇:崇尚科学,反对邪教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