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2024-08-28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精选6篇)

篇1: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本文系统整理了湖北中医药大学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总结其经验有四:一是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二是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三是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四是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

关键词: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0-0111-02

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约60年的发展,目前已具有相当的规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中医药人才,也使中医学融入到了大教育、大卫生的体系之中[1]。然而,不少人对高等中医院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了质疑[2],许多毕业生中医理论不够扎实、动手能力不强,很难适应医院的要求。我校早在1958年即开展中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58级4班实行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出了张六通、孙国杰、梅国强、陈如泉、涂晋文等一批全国知名的中医药学家,其中梅国强教授今年被评为全国第三届“国医大师”。我校针对中医药高等教育的现状和形势,于2004年成立了中医教改实验班,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成效显著,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组班方法及班级管理

采取“分数”与“兴趣+潜力”相结合的选拔方式,遴选出综合素质高、对传统中医文化和中医专业有学习潜能和浓厚兴趣、特长突出(如医古文或英语特长)的学生30名左右组建新班级。选拔环节有志愿报名、资格审查、笔试和面试。笔试考英语、医古文、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面试重在对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和意志品质及思维能力进行考核。同时,专门给中医教改实验班配备专任教师作为班级辅导员,要求工作认真负责、教学经验丰富、年富力强,并针对学生跟师临床,建立了定期考核、监管和反馈机制。

二、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

该班执行独立的教学计划,目标是培养中医基础理论扎实、中医经典功底深厚、临床思辨能力强、具有在继承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中医专门人才。

1.院校教育中结合师承,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院校教育”有系统培养的优势,“师承教育”有早临床、多临床、名师指导的优势。除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学习外,我校为该班每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指导老师。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有18个单元时间跟师临床,每次跟师临床要写跟师临床记录,至少记录3个完整病案。同时,每学期必须至少完成10篇读书心得,其主要内容为学生读经典心得体会、记录导师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以及在课程学习、跟师临床中发现的问题、设想的解决方案等,鼓励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师古而不泥古,继承又能创新,积极开展古方古法新用、成方成法活用等。

2.课程体系中突出中医经典和中国古代文化。我校对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课程进行优化、整合,设置以中医课程为主体,中医文化课程为基础,经典课程突出,西医课程少而精,先中医后西医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群有五类:一是中医文化课程,包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医哲学基础》和《国学经典选读》等;二是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和《方剂学》;三是中医经典课程,包括《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四是中医临床课程,包括《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五是中医临床思维拓展课程,包括《名医医案精华选讲》、《经方临床应用》等。其特点:一是确保中医经典课程学时占中医类课程的■,并突出其核心地位;二是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教学内容涉及中医的历史文化背景、哲学根源、认识论、方法论、理论特色等。

3.培养计划中强化临床,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我校通过合理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中医基础、中医临床以及中医与西医课程比例,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教学比重等来强化临床实践环节。通过构建课程实践、预实习、跟师临证、实训、毕业实习等多环节、立体式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使知识的传授与能力培养、技能训练融为一体。

三、改革成效

1.学生培养质量。目前,我校已有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毕业,硕士研究生平均录取率约80%,其中2008级达到88%,就业率基本上达到100%。在已毕业9届中医教改实验班学生中,有10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有10余篇论文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有近20篇论文获得湖北中医药大学优秀论文奖,并在国内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2.社会影响。通过10余年的探索和实践,得到了国内同类院校和媒体的广泛关注。至今,已有十余家新闻单位如中国医药学报、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湖北电视台就该班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中医文化课等方面进行了多次报道。特别是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中医教改实验班培养出来的学生评价非常高。

四、成果应用

1.中医学七年制拔尖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建立。2011年我校“中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卓越中医师)培育试验计划”成功入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这是我校总结传统“师承教育”经验,实施中医教改实验班,同时结合国家教育部“中医继承型人才培养模式??新实验区”项目而取得的又一成果。“基于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培养中医药拔尖创新人才的研究与实践”于2013年获湖北省政府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我校针对中医学七年制实行多元化的中医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简称“五个结合”,即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基础理论教学与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相结合、学期教育与假期访学(访名院、名科、名医、名药)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名医名家讲坛相结合、国内教育与国际交流相结合。

2.试点学院改革项目的确立。我校在成功举办中医学教改实验班的基础上,2013年成功申报湖北省高校试点学院改革项目――国医学院(鄂教高函〔2013〕15号),标志着我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试点学院改革是在普通本科高校选择专业学院设立“教育教学改革特别试验区”,推进以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为核心,以学院与社会创新资源协同发展为路径,以学院为基本实施单位的综合性改革。至此,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试行与教育部中医学专业改革试点项目以及省级试点学院相适应,形成一条以“试点班―试点专业―试点学院”为主线的富有中医特色的试点改革之路。

五、?w会

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能够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采取“分数”结合“兴趣+潜力”选拔人才组建新班级,重视学生对中医传统文化和中医专业的学习潜能和学习兴趣,克服了单纯分数选拔方式的不足。(2)重视中医经典和中医传统文化课程。调查名老中医的成才之路,发现熟读经典是学好中医的关键因素[3]。但随着学科的分化、学分制的推行,西医课程、选修课,以及顺应素质教育要求开设的课程均有所增加,因此中医经典课程学时数大幅度削减,以致学生普遍对中医经典课程的学习采取应付态度。另外,中医学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双重属性。中医学要发展就要对中国的宗教、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方面有所涉猎,才能够谈得上研究和发展中医[4]。(3)将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合二为一。中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无论经验的获得或是理论的深化,都离不开临床实践。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正是实现二者结合的最佳方式。(4)严格而规范的培养过程管理也十分重要。我校中医教改实验班的办班实践证明了熟读中医经典、反复临床实践是中医药人才成才的必由之路;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互补,是中医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最佳模式[5]。

参考文献:

[1]陈晓明,罗小泉,吴伟.对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反思[J].陕西中医,2008,29(11):1567-1568.[2]赵志英.浅论中医高等人才之现状[J].中医药导报,2007,13(2):20-21.[3]黄利兴,刘英钱,查青林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7,19(2:)87.[4]王新陆.再论中医学的双重属性[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2):83-90.[5]王华,梁忠,刘松林,等.中医药高等教育规律的探讨[J].中医教育,2009,28(4):4-6.Abstract:This article system to sort out th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reform experimental classes of the class practice,summarizes its experience has four:one is to take “scores” and “interest and potential”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lection;Second,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class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ree is the theoretical study and clinical practice;The cultivation of the four is the strict and standard process management.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lent training mode;explore;practice

篇2: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与特色。我国对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高职高专院校每年给社会提供约二百多万名毕业生,但是“技工荒”的问题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是大量的技能型人才需求,“有事无人干”;另一方面却是大量的高职高专学生就业困难,“有人无事干”,这一对矛盾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是一个警告,是对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质量和人才供给结构的质疑。引起这对矛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们目前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弊端,需要根据市场变化和社会与经济的发展进行革新。在充分了解高技能人才的市场供需状况和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弊端的基础上,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道路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果。

一、基于工作过程、项目载体、能力核心——项目化课程改革

高职的课程改革,经历了校企联合开发高职教学课程,引进国外能力本位的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前后作了大量的改革和建设,形成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体系。这种开发方法基本明确了课程定位和课程内容的设置,构建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模块化课程,但由于没有进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系统化,使提炼的工作任务模块又不自觉地回归到原学科化的体系之中,没能构建出职业化的课程。

在批判继承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的基础上,根据“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学做一体化”的理念,学院启动了项目化课程改革。如何转变高职教师的职教观念?如何提高高职教师的职教能力?学院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五结合”的途径,即“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别学习相结合,专家辅导与个体探索相结合,观念转变与能力训练相结合,课改实践与课改测评相结合。每一位教师都要根据项目化课程教学的理念,对自己任教的课程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重新设计,包括课程的单元设计和整体设计。经过近一年时间的学习、培训和实践,先后有173人通过教师职教能力测评,其中167人合格通过,64人获得优秀,通过率达97%,优秀率达37%。在教师职教观念转变的基础上,学院及时启动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的目的是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首先是依据职业和岗位的工作要求,以职业能力为主线,并依据由初学者到专家的能力培养与发展阶段,以学习内容简单到复杂的递进关系进行课程序化,形成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结构。其次是以工作过程为依据设计学习情景(章节),学习情景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顺序排列,各情景需要的理论知识按知识体系重复性逐步递减、层次逐步上升原则穿插其中。经过开发的课程体系完全打破了学科课程的束缚,充分体现了高职教育的职业性与高等性。

二、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行动导向教学

传统教学推崇权威型知识观,注重知识体系的呈现,重视间接经验的学习,这使教学成为一种单向的灌输过程。职业教育最初也没能摆脱传统教学的桎梏,“教师台上讲,学生台下学”“课堂学理论,实训学技能”成为职业教育主导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抹杀了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割裂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违背了学生的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不断遭到人们的批判。在对传统教学进行批判反思的过程中,行动导向教学应运而生。行动导向教学推崇批判型知识观,主张不确定性和生成性,尊重体验,重视直接经验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被视为主动追求成长的过程。行动导向教学最核心的思想就是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

学院在推进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全面推行行动导向教学,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动导向教学组织与实施的策略。以《网站前台设计》为例,为使学生的技能得到反复训练,知识能够反复应用,项目经验等职业素质能够得到不断的积累,课程团队将企业实际工程项目转化为教学项目,按网页设计师工作任务的复杂程度,以企业宣传类、IT技术支持类、资讯类等网站建设项目构成学习情景。以这三个项目为载体,按照工作过程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按“项目需求分析→网站框架界面设计→网站素材设计与处理→标准化网站页面制作→网站测试与发布”等工作任务的完成为驱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将能力、知识和素质三方面的考核融于项目完成过程中。每个教学主题单元按“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六大步骤实施教学,让学生通过“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制订计划、独立地实施计划、独立地评估计划”,在自己“动手”的实践中,掌握职业技能、习得专业知识,从而构建属于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培养自己的职业能力。通过完整的项目训练,学生不仅建构了职业知识,提高了职业技能,更为重要的是在合作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培养了与人合作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综合素质。

三、展技能、亮风采、促教改——学生技能大赛

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是职业教育工作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是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对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检验,也是推动职业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办出职业教育特色的重要手段。通过技能大赛,不仅能够促进办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教学改革,也能够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学院作为行业技能大赛较早的发起单位之一,积极地为学生参加技能大赛搭建平台。2005年11月,“鸣远杯”全国首届石油与化工职业院校学生化工技能大赛在学院举行,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首次举办的化工操作技能大赛。大赛制定的化工操作工技能评价标准得到了参赛院校的认同,石油与化工高等职业院校以此作为教学使用的学生技能考核参考样本。建材、机械、电子等行业的技能大赛规模不断扩大,影响日益深远。学院专门建立了技能大赛的相关制度,激励和引导师生积极参与技能大赛。在学院的重视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院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优异成绩,在近四年举办的国家、省、市级各类大学生比赛中,共有两百多人次获奖,特别是在全国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9个,二等奖4个。

四、自主创新、方法先行——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

创新能力是职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传统的创新理论及方法非常多,近300种,如常用的有试错法、头脑风暴法、形态分析法、属性列举法等。但这些创新方法都过多依赖于人的心理因素,其过程具有很大的无序性、随机性和偶然性,难以寻找其规律,大多数人很难学习和掌握。相对于传统的创新方法,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它成功地揭示了创造发明的内在规律和原理,提供了突破思维惯性的方法、技术预测的工具、解决问题的系统化方法等,能激发创造性思维,大大提高创新效率。因此,在高职创新教育中引入TRIZ理论,进行创新理论教育,将是当前高职创新教育改革中一条非常值得探索的途径。

学院在引进与推广TRIZ理论、培养高职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已取得初步成效。

1.教学实践。面向全院开展TRIZ理论与创新技术公共选修课,让每一位对创新感兴趣的学生都有机会学习TRIZ的基础知识和典型案例,为应用该理论来培养和提高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采用的是项目化教学,将TRIZ理论与实践进行一体化教学,把理论知识贯穿到教学案例或工程实践问题中,这样不但能够让学生更形象更生动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也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课上学生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分析,以及跟随教师解决一些工程实际的发明或创新问题,真正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2.学术讲座。TRIZ理论教学团队中的教师分批开设学术讲座,将TRIZ理论的主要内容与应用案例以学习模块的形式讲授给学生;院长带头开设讲座,分别向教师与学生推介TRIZ理论,鼓励广大师生积极学习与研究TRIZ理论,努力培养高职创新型人才;邀请省市科技管理部门的领导与专家来校作TRIZ理论学术报告,介绍国内外TRIZ理论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以及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前景。

3.创新与发明科技活动。学校为有志于发明创新的学生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发挥他们创新潜力的空间,并以此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成立科技兴趣小组和大学生创新社团,由教师带领小组或社团开展创新活动,利用TRIZ理论与创新方法对生活中的工程技术系统或产品进行改进。对符合实际产品质量和用户需求的改进方案,支持学生申请专利,并设立专门基金予以资助。

五、自主开发、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

篇3: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1 人才培养模式的早期探索

改革开放以来, 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突飞猛进。1985年以后, 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引下, 我院紧紧围绕主动适应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 以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 积极推进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后, 我校认真贯彻执行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 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

20世纪80年代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以侯占元研究员为代表。他积极倡导并一贯重视中医教育研究, 1981年撰成“关于系统发展中医事业问题的探讨”一文[1], 提出“实行以中医院校教育为中心的包括函授、夜大、带徒和自学成才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体制”, “未来的中医人材结构, 除全面掌握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实践技能外, 还应当分别注重培养具备文史哲的知识结构或具备数、理、化、天、地、生等现代科学知识结构的教学和研究人才”, 要“发展临床学科”、“基础学科分化”, “建立学术上完全独立的教学、临床和研究基地”等。许多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 显示了作者敏锐的战略眼光和洞察力, 不少建议被国家有关部门采纳, 对推动中医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1982年发表“建立中医基础理论新学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一文, 得到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中医教育界的广泛赞同[2]。1985年卫生部中医司在上海召开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教育改革经验交流会, 正式采纳了这一意见, 成立了全国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基础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并聘请他出任领导小组副组长。根据中医基础学科分化的思路, 由我校牵头、西南西北片区中医药院校 (系) 共同完成的协作教材相继编写完成并投入使用。 1984年发表“中医人才结构与中医人才设计问题之研究”和“关于中医人才设计中几个问题”, 提出了中医人才队伍的结构和不同类型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的设计[3,4]。认为“中医人才的专业门类结构应与中医学的历史、现状与可预见的未来发展联系起来, 应与社会需要与中医学术继承发扬的需要结合起来。”根据这一原则, 提出“应培养以下七类人才:临床医疗人才、针灸人才、中药人才、文献整理人才、基础理论研究人才、护理人才和管理人才”。他认为, 不同类型的人才需要不同的知识结构, 所需知识单元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人才培养必须首先进行人才设计, 而人才设计必须有科学的方法。“按照中医学的特点设计中医人才的知识结构”, 他首次设计出中医人才“四要素十分成”的知识结构模式:“四要素”指中医学对人才知识结构的具体要求, 包括文史哲基础、专业知识、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科学能力等四个方面, “十分成”指人才设计中要求设计对象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的比重, 总分为10分。

在侯占元先生主编的《中医问题研究》中[4], 较早系统论述了中医教育问题并提出:建设继承发扬传统教育特色的现代中医教育模式;应赋予中医高等教育多样化的办学形式 (与文、理、工科大学联姻, 合办一些专业系科;部分中医院校增设专业、扩大规模, 办成多系科中医大学;发展单科性的中医药专门学院) ;破除一次性教育的观念, 建立和完善包括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完整体系;改善课程体系, 建设多学科课程体系等等。

2 以省局教改项目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贯彻1987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高教战线要重点抓一下本科教育”和省教委《关于加强我省高等本科教育的几点意见》的精神, 我校以“继续积极而稳步地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宗旨, 立足于适应社会对中医药人才多向性的需要, 加快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步伐。

这一时期, 以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为载体, 我校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1985年承担卫生部中医司下达的“中医院校西医课程设置改革研究”, 1987年承担四川省高教局项目“传统中医教育的研究”。之后, 相继承担了“提高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多因素分析”和“《中医药管理学概论》系列教材建设”, “《中医药管理学概论》师资培训”、“中医药继续教育研究”、“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教学医院院长培训班”等多项国家中医管理局世行贷款中医教育研究项目。在1986年开始实行中医专业招生文理兼收的实践基础上, 1989年承担全国中医药高教学会“中医专业招收文科生的比较研究”。在院级课题“中医药大学生学习指导的研究”基础上, 1991年承担国家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学生学习现状调查和学习指导的研究”子项目“中医药大学生学习现状及学习指导的研究”, 是参加该项目唯一的一所中医药院校。此外, 还承担了“四川高等中医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1991) 、“在市场经济中高校产学研结合的实践与研究” (1994) 等省教委课题。

中医学专业是现代高等中医教育设置最早、布点最多的专业, 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批人才。但是, 多年的实践中也反映出培养模式上的一些弊端, 为了从整体上进行系统的改革, 从实践 (试点) 入手作深入的探索, 我校组织管理干部、教师制定了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方案, 积极争取改革试点。我院的基本思路是:在总体模式上, 体现现代高等教育和传统中医教育的有机结合, 以探索体现中医教育自身规律和特点的新路子;在招生方面, 改革招生办法, 从农村、基层招收有一定医药实践经验的青年入学;在培养方面, 实行双导师 (校内及教学基地配备导师) 、两段式 (基础课、临床课两大阶段) 、开放式 (后期教学在医院进行) 的培养模式;对包括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学安排与教学管理等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改革。我校的改革方案得到国家和省教育及行业主管部门的肯定和地方政府的支持,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式行文确定我院为全国中医药教育改革试点院校。我院“中医学专业招生及培养模式改革的实验研究”1993年在省教委正式立项确定为人文社科重点项目。为了确保教改试点方案实施成效评价的科学性, 将试点班与同年级的普通班相对照, 开展了学生成绩的对照分析。经过试点, 出现了不少好苗头, 试点班学生在专业思想、学习风气、学习成绩、临床能力、第二课堂、综合素质以及毕业后的适应性等方面都显示出一定优势。这项改革在深化中医专业招生及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几年实践中, 试点班工作不断推进的过程, 也是我校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过程, 教改试点班的思路及改革措施, 对全校教改工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核心问题, 随着中医教育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我校承担的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提高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多因素分析”项目, 调查了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质量、教学质量、教学管理、办学条件及后期教学工作等现状, 探讨影响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和提高教学质量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和对策等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在我校主持召开了由5所中医学院院长、教务处长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的提高中医学专业本科教学质量研讨会。通过现场调研, 共回收各类调查问卷等4, 320份, 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通过调查研究, 针对性地提出了为提高中医教学质量所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增加投入、改善条件;落实政策、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 改革课程体系;加强附院和教学医院建设;提高教师临床能力;整顿学风,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端正干部办学指导思想, 把主要精力放到教学上;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组织编写高质量的新版教材和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建立质量管理专门机构, 理顺临床教学管理体制, 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等。

3 以教育部教改项目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0世纪末以来, 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 得到教育部的高度重视, 被列为相继启动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新世纪教育改革工程”的重点内容, 行业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相继启动同类项目。

在原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的“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 我校立项7项, 其中国家教委项目2项:“面向21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和“中药类专业的教育模式及其课程体系的改革”。另在四川省教育厅立项多项。

在项目研究中, 我校重视结合改革实践开展理论研究, 包括在社会发展、教育发展、中医药发展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现代中医教育对传统中医长处的继承研究,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状和发展趋势的探讨等。我校认为, 不能就中医药教育论中医药教育, 而应当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放到医学、药学乃至于整个大教育中来考察, 同时努力把传统中医教育的优势与现代教育的长处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认为,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 特别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两个根本性转变, 落后的教育思想观念必须改变。例如, 企图通过五年本科教育就要求培养出某一领域的“专家”, 认为大学学习的知识一辈子“够用”的观点, 与终身教育的思想是不相符的。狭隘的专业观念、单一模式的观念, 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分离、重知识轻能力轻素质和忽视学生个性发展的倾向, 也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

自1995年以来, 我校逐步形成并提出“一条主线, 二条辅线”为主的多种类型的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路。一条主线即“按类招生, 分段教学, 中期分化, 广进精出”。两条辅线即“发掘潜力, 扩展知识, 一专多能, 增强能力”, 在全校范围内打破专业、年级界线, 开设任意选修课, 采用学分制管理, 给学生自我设计的空间, 对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 开设辅修专业。1996年以来, 积极发展合作办学, 先后与四川大学、华西医科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211工程学校联合培养多种类型的跨学科复合型中医药人才。我校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促进了中医药教育从传统的专业教育向综合教育模式的转变;实现了从长期以来单一的培养模式向多规格、多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实现了从单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向多学科、交叉学科结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拓宽了专业口径, 加强了学生综合素质。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调动了全校师生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带动了学校教学管理、后期教学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改革。

21世纪初, 世界教育出现了新的变革趋势:教育在更高普及程度的基础上, 注重于提高质量和效益, 把培养高素质, 尤其是把培养社会责任感、创造精神、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摆到突出的位置;终身教育成为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引起了教育思想和教学手段的深刻变化。为培养适应21世纪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必须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人才培养模式。2000年, 我校获准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课题二项:“新世纪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与“新世纪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还先后3批立项省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课题。

在总结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验的时候, 我们认为,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是在动态的探索和实践中不断深入、完善和优化的过程。实施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突出改革的高起点和先进性, 即以面向21世纪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已取得的成果为起点和平台, 在充分分析新世纪初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要求的基础上, 优化和完善“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 构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 深化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要努力实现改革措施的系统化, 逐步构建适应中医药人才培养需要的创新教育体系、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素质教育体系、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

深入研习古代医家教育思想, 中国医药学数千年的发展历史, 既是其学术和技术不断得以继承的历史, 更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正是有了历代医家的创新, 中国医药学才能历几千年而不衰。认真总结中国医药学发展、创新的历史经验, 发扬历代医药学家善于继承、勇于创新的传统, 加强创新教育, 加速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 是时代赋予的重任。加强创新教育, 必须重视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努力建立充分体现创新教育思想、落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教学体系。

构建中医药专业知识和能力培养体系, 包括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验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优化等方面。我校以国家级重点学科建设为龙头, 带动中医药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 加强课程的衔接与融通。加强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 我校强调练好基本功, 夯实基础;加强临床教学, 突出学生病房工作能力与急诊能力的培养, 重视临床辨证思维方法的训练;实施多站和全方位考核, 全面评价学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工作能力。加强实验教学, 以院管实验室为主, 重新规划和调整全校实验室管理体制及布局, 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更好的应用。加大基础课教学实验室建设力度, 增加设备配套, 提高更新率。2000年成立中药学科教学实验中心, 将实验课从各教研室分离出来, 由中心统筹安排和管理, 重组实验课程, 构建独立的实验体系。我校着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通过“课内与课外结合, 学习与实践结合, 研究与应用结合, 素质拓展与素质培养结合”等多种形式, 以及“职业设计指导”、“素质拓展训练”、“建立科学的素质评价体系”等多种措施, 初步建立起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素质教育体系。

我校重视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配套, 建立新的管理及运行机制。1999年实行学年学分制, 2004年以来, 实行完全学分制, 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 鼓励学生发展个性。构建中医药专业质量监控体系, 2000年以来我校相继成立“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教学评估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专家督导小组”。按照学校“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及实施办法”的要求, 除坚持每学期例行的教学质量检查, 干部听课, 学生座谈会等常规活动之外, 坚持对教师进行全面的学生评教, 开展了包括课堂教学、课程、专业和教研室、实验室、二级学院评估等多种类形的教学评估, 初步建立起全方位、多侧面的教学质量评估和信息反馈机制和体制。

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 就是以地方院校为主体的人才培养体系。对于地方院校, 地方性 (区域性) 是影响其服务定位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特别是医药产业的发展, 对多种类型中医药人才产生了较大需求。我校积极开拓服务领域, 提高服务能力, 在努力为中医药全行业服务的同时, 我校认为必须把为地方服务与为行业服务有机结合起来。近年来, 我校学科专业的拓展, 正是充分考虑到为地方服务的需要。依托地域优势, 我校积极融入四川中医药教育、医疗、科研、产业等领域, 发挥了高校主力军作用, 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认可。适应服务地方, 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需要, 我校2006年立项教育部“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 是这一批立项院校中, 唯一的一所中医药院校。这是继实施面向21世纪和新世纪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之后, 我校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新一轮探索。该项目研究立足于进一步明确地方高等中医药院校办学定位, 探索地方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和方法, 促进地方院校与地方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

4 成都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特点和成效

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是构建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的重要课题, 受到我校历届党政领导的重视。积极牵头承担各级教改项目, 带领全校干部、教师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成为我校教育教学工作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校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始于建校之初, 并伴随着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改革的全过程。我校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各个方面均开展了研究, 并在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发展的不同时期均有所作为。经过几代人的长期坚持, 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逐步深入并不断优化, 同时促进了我校对高等中医药教育规律认识的提高和深化。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中, 我校提出了较多有创见和远见的观点, 在我国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 发挥了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1962年在国内首先提出“培养中医药人才必须‘早实践、多实践’”, 1991年在“中医学专业教育改革试点方案”中提出“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结合”。1992年在多因素研究中提出“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确立教学工作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1993年出台“成都中医学院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方案”, 明确提出“端正办学指导思想, 进一步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在学校经费的分配和使用中, 要切实贯彻教学经费用于教学的原则”、“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全校各层次、各种类型教育和各项教育活动的质量标准和评估指标体系”,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等等。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中, 我校开拓创新, 大胆实践, 拥有众多现代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创新性、标志性成果:全国最早举办中医学本科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 (1956) ;全国最早举办中药学本科专业 (1959) ;主编《伤寒论》、《中药学》、《中医妇科学》等第一版全国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 (1960)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药学》一至六版主编 (1960—1995) ;全国中医药院校第一个、至今也是唯一的《学报》 (教育科学版) 。侯占元研究员1986年提出把我院建成“多专业、少而精、高层次、高质量人才培养中心, 形成拥有医学院、药学院、研究生留学生院、成人教育学院、针灸学院的中医大学”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以来, 已发展成为拥有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等二级学院和一个体育部的中医药大学。自国家设置教学成果奖以来, 我校每届均获得各级较高层次奖项, 其中有国家级二等奖2项。我校“教改试点班” (1991) 、实行“按类招生” (1995年) 等项教育改革引起国内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得到国家教育和行业主管部门的重视和肯定。

参考文献

[1]侯占元.关于系统发展中医事业问题的探讨[J].成都中医学报学报, 1982 (3) :1-5.

[2]侯占元.建立中医基础理论新学科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当务之急[J].上海中医杂志, 1982 (2) :5-6.

[3]侯占元.中医人材结构与中医人才设计问题之研究[J].中医教育, 1984 (1) :10-13.

[4]侯占元.关于中医人材设计中几个问题[J].中医教育, 1984 (3) :7-9.

篇4: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 为适应当前对中医药人才的需求状况,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当前已有基础上,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围绕“中医健康理念”,培养传统型和中西结合型卓越中医师,经过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个阶段,并将基础知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传统中医特色与现代教育手段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将继承中医传统与创新中医思维、发扬中医优势相融合,初步建立起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

[关键词] 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0-0034-03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及《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的出台,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改革与发展阶段。作为中医药教育的高等学府,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中医专门人才[1],并使他们能真正在工作岗位中担当起业务骨干的重任。因此,长春中医药大学进行了卓越中医师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探索建立卓越中医师培养体系。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谨供借鉴。

根据卓越中医师培养需求,长春中医药大学确立了顶层设计框架,即围绕“一个理念、二种类型、三个阶段、四个融合”建立这一培养体系,并已初见成效。

一 一个理念

“一个理念”指的是“中医健康理念”。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发展,对于健康,人们已经认识到了“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因此,以“不治已病治未病”为代表的中医健康理念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这有助于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构建并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的医疗和保健体系。所以,长春中医药大学更加重视中医健康理念,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技发展,加以创新,并将这一理念贯穿卓越中医师培养始终。

二 二种类型

“二种类型”指的是按传统型中医师和中西结合型中医师二种类型来培养卓越中医师。二者采取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原则,在符合全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模块化的情况下,前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模块基本相同,而后期分化主要体现在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两个模块中。这样有利于使人才培养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也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医学能力培养的渐进性及个性化[2]。

(一)传统型中医师的培养

传统型中医师的培养重在“传统”,尤其是祖国传统医学教育和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但也适当开设现代生命科学及西医基础类课程,采取院校教育与跟师学徒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指导教师的医德医风和流派特长,从理法方药等方面学习老师的临床经验和对疑难杂病的诊治能力,体会中医学理论如何在临床实际中正确运用,理解老师的行医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医传统。既有个性、有深度、有细节,又将理论性与独到的实践性进行有机结合。经过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现代医学知识,传统中医药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中医临床技能的培养,具备了系统、扎实的传统中医药理论基础、中医学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继承名师医技特长,具有中医临床诊疗疾病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在各级中医院、中医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

(二)中西结合型中医师的培养

中西结合型中医师的培养,除前期与传统型中医师培养趋同以外,另有两大特色,一是联合培养,即为实现校际间交流与合作,让学生体验校外学习经历,感受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地域特色,扩大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学校与安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三校友好协商,本着互相信任,共同促进的原则,互派学生交流学习。二是开展双语教学,以选择试点、逐步铺开的方式,先从一部分课程入手,主要进行课堂讲授,同时,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使学生提高外语水平。这一类型中医师既具有中西医基本理论知识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中西医各科疾病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的基本能力,能够在各级中医院、中医药科研机构及各级综合性医院等部门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开展科研与教学工作。

(三)成绩考核

这两种类型中医师都进行综合性考核,用以评价其培养质量,包括课程成绩和毕业成绩。课程成绩为必修课、限选课和任意选修课考核获得的成绩,其考核分为学校考核(必修课)和任课教师考核(限选课和任选课)两种方式。除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考试外,加强了平时的考核,平时考核根据学科特点,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尤其注重能力的考核。学校考核成绩为百分制,其中实践环节超过总课时40%的课程,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比例为3:7,其他必修课程这一比例为1:4。任课教师考核的成绩根据平时测验、提问、练习、课堂讨论、实验见习等综合评定,为五级制,即优、良、中等、及格、不及格。毕业成绩通过如下几项获得:一是毕业实习前技能考核;二是毕业实习出科综合考核;三是毕业考试,三项考核成绩比例为1:2:7(其中,理论考核与实践技能考核比例为3:4)。

(四)学识拓展

为了提高学生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加强专业方向的灵活性,拓宽就业途径,长春中医药大学对这两种类型中医师的培养都设置了学识拓展的内容供学生自主选择。在人文教育类任选课和素质教育类任选课中开设了多门课程,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而在学科基础类任选课中,主要开设了三个模块的课程,一是提高学生基本应用技能的课程;二是深化学科基础、加强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交叉的课程;三是现代医学基础类课程,包括断面解剖学、医学实验动物学、临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和医学心理学等。在专业教育类任选课中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就业意向,也开设了大量专业课程。除了上述专门为两种类型中医师培养而设的课程外,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发展方向,在全校性任选课中任意选修课程。

三 三个阶段

“三个阶段”即卓越中医师培养的“5+3+x”的模式,分别指的是5年院校教育、3年住院医师和各种毕业后继续教育三个阶段[3],这也就符合了最新出台的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长春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将此三阶段的卓越中医师培养进行了合理设计和规范化管理。

(一)院校教育

院校教育是当前培养卓越中医师不可或缺的必经阶段,而且是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的有效途径。长春中医药大学已开始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即前述的“一个理念、二种类型”的包括人才培养、成绩考核和学识拓展的院校教育工作。

(二)毕业后教育

经过院校教育阶段的培养,卓越中医师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那么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结合《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要求,立足于长春中医药大学现有的附属医院和实习基地等人才培养条件,在以往各项工作积累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如下模式的卓越中医师培养工作。

1 住院医师的培训

长春中医药大学拥有多家附属医院和临床实习基地,是开展毕业后教育较为便利的资源和环境。学校与医院联合制定住院中医师培养方案,在医院中进行毕业后教育。以掌握各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目的,以科室轮转为形式,以学科基础教育为主要内容,将院校教育阶段与临床进行了更好的衔接。轮转过程中对中医经典的再学习仍是重点,同时加强外语应用能力的培养,以进一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还在轮转期间穿插有专项培训,例如全科医师师资培训班、师承培训班、优秀人才培训班等,使培训对象全面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临床医疗工作的能力。毕业后教育结束后,采取医院间互换考核的方式考察教育效果,以保证考核的严格性和准确性。

2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我校拥有22个硕士授权点,在毕业后教育阶段,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结合起来,对在该阶段成绩优异的中医师推荐参加硕士培养的论文答辩,合格者授予硕士学位。对这一部分中医师的培养,严格按照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而进行,有效保障了人才培养质量:具有较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开展临床科学研究,掌握了古汉语和一门外国语,同时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继续教育

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是实施中医药继续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卓越中医师培养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4]。尽管中西医都有不同形式的毕业后教育,但卓越中医师的培养,保持和发扬了中医药特色优势,适应医学行业特点,紧跟医学发展前沿,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中医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重点在于增强卓越中医师的中医药继承与创新能力。继续教育既面向已走向工作岗位的本校毕业生,也面向社会其他有志于提高医疗水平的中医师,以学校的继续教育学院和附属医院为主要组织单位,在以往培训经验的基础上,依托学校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培训班、进修班等形式为主,辅以数字化学习。培训后还有严格的考核,以确保学习质量。

四 四个融合

院校教育阶段的培养是卓越中医师成长的基础,不容小觑。因此,长春中医药大学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出真正的卓越中医师,在此阶段始终坚持“四个融合”的理念。即将基础知识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将传统中医特色与现代教育手段相融合,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相融合,将继承中医传统与创新中医思维、发扬中医优势相融合[5]。这“四个融合”并非凭空臆想的,而是建立在已有的人才培养体系和教学资源基础之上的,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 完善课程体系

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在保持学科的严谨性与系统性的基础上,课程设置更加突出了基础的厚重性与知识的广博性,同时结合科研成果、现实案例等,适当增加教学深度,促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加深理解,体现了课程的实用性和先进性。另外,还利用选修课程群,形成基础与专业教育的辅助教学模块。

2 改革教学方式

在教学改革方面重视引进先进的现代教育手段,建设了网络教学平台,鼓励教师充分、合理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并设立了专项资金,以课题立项的方式推进数字化课程建设,创建主干课程数字化教学平台,整合到广泛的教学支撑系统中,推动教师由单纯的“面对面”教学逐渐向“混合式”教学过渡。同时,引导和促使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3 强化实践能力

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比重,以“床边教学”“实训教学”等形式培养医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另外,加大了对实践教学、课外教学计划内容的考核评价力度,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特长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如临床多站式考核(COSCE),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

4 注重课外培养

把通识教育和课外培养纳入到教学计划中,通过建立科技文化活动平台,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SRT”,组建学术型社团,举办各类讲座,创办名师论坛、企业论坛、校友论坛、研究生专题学术报告等,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学术兴趣。还以实验中心、实训中心为载体,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融合。

卓越中医师的培养,任重而道远,其培养模式的完全建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长春中医药大学在已有基础上,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建立了该培养模式,促进了卓越中医师培养质量的提高。但仍需更多的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才能使所培养的中医师真正做到卓越,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科技文化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才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韩立民,叶耀辉,何春生.地方本科院校卓越中医师培养模式的探索[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1,5(31):695-696.

[2]黄政德,熊辉,李江山,等.多层次中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5(32):14-16.

[3]高宝忠,翟双庆,郭建珍,等.中医师的院校培养模式研究[J].中医教育,2007,5(26):28-31.

[4]刘艳华,张守琳,田谧.中医全科医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21(12):147-149.

篇5: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一、“2+1”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一)理论依据

6月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在江苏召开,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绝不是中职升高职,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深化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中等职业教育基本学制以三年制为主,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优化教学与训练环节,强化职业能力培养,专业实训时间应为半年至一年。这种培养目标的明确定位和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指示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原有的办学模式和观念,也是我们推行“2+1”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可行性分析

第一,“2+1”教学模式,增加了实训时间,强化了职业技能的培养,符合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培养目标的要求;第二,“2+1”教学模式注重能力培养,减少了理论课,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符合当前学生学习的特点,定会受到学生的欢迎;第三,我校会计专业已连续招生三十多年,积累了丰富的专业办学经验,有一支善于改革的教师队伍,教学设施和校内外实训条件完备,完全能满足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第四,按“2+1”教学模式的理念,可将不同学制,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教学过程演化为“1+2”模式、“1+1”模式等。它是一种可以根据定单要求进行调整的教学模式,必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三)推行方略

第一,要求专业系部依据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模式,对原有的教学设计进行调整,制定出新的科学和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应包括: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及学时分配、实践教学设计及实行学分制等内容。第二,学校对系部提交的专业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研讨,制定出实施性教学计划。第三,各科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根据新的教学设计认真组织教学,把教改的精神落实到实处。第四,强化实践教学,各专业要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制定详细的实践教学计划和实践教学大纲,进一步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二、“2+1”教学模式设计

会计专业是我校的骨干专业之一,本专业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目标与要求、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课程设置及时间分配、教学进程及学时分配、实践教学设计及实行学分制等内容。

(一)招收对象与学制

:初中毕业生

学制:三年

(二)培养目标与要求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既具有会计专业理论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会计专业技能,适应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素质劳动者。具体要求是:

学生应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崇高的思想品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积极进取的职业心理素质,勇于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学生应具有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快适应各单位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素质;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岗位变化的能力;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及健全的心理。

(三)知识能力结构与就业岗位

1、知识结构。通过理论教学,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应用文写作、经济数学、计算机应用等文化基础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市场营销、企业管理、财税与金融、经济法规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会计、财务、审计及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知识。

2、能力结构。通过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较强的社交能力、公关能力;

(3)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与应用能力;

(4)具有较强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及进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分析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会计电算化操作能力;

(6)具有较强的企业财务管理、分析与决策能力,筹资、投资分析与决策能力,盈利分析能力以及计划编制能力。

3、就业岗位。根据劳动力市场战略的要求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目标及本专业的特点,本专业就业岗位主要有:

(1)企事业单位的出纳人员;

(2)系统管理员;

(3)系统操作员;

(4)数据审核员;

(5)专职会计员;

(6)系统维护员;

(7)企业内审、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之审计人员;

(8)其他行业经济管理人员等。

(四)课程设置、学分及时间分配

根据培养目标和业务规格的要求,本专业的课程由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和综合实训课几部分组成。

1、必开基础课。主要包括:计算技术、语文、数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模块、体育、思想品德修养等。

2、必开专业课程。主要包括:经济法、财税与金融、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会计电算化、统计学原理等。

3、选修课。包括:市场学、企业管理学、公共关系概论、小企业会计、思想品德修养、市场经济概论、财务会计法规、商品学、电子商务基础、管理会计、商品经营、商务礼仪、商业心理学、创业与就业、生理卫生与健康等。

4、专业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包括社会见习、教学过程的课堂实践、专业模拟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课程实践教学反映在相关课程的教学进程中,专业实践教学有以下内容:

(1)社会见习:第一、二学期各安排一周。教学见习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参观学习,了解工业企业、商品流通企业或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的生产和经营情况,了解企、事业单位各业务部门的性质和任务,了解会计人员应有的业务素质及业务工作范围。

(2)会计电算化培训及考核:应在第四(或第五)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会计电算化集中培训,并参加财政部门的会计电算化考核,毕业生应获取会计电算化等级证书。

(3)珠算等级证书培训:在第一、二学期应组织学生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珠算练习,直至达到普通五级以上水平,毕业生应获取珠算普通五级以上证书;

(4)专业模拟实习:时间第五学期。主要任务是对会计核算进行模拟操作,可安排在校内手工模拟实验室、会计电算化实验室或教室分别进行,其主要内容有:

①会计基础模拟训练 ,包括数码字的书写,原始凭证的填制等;

②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包括出纳岗位模拟训练、债权债务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存货会计岗位模拟训练、费用会计岗位模拟训练、工资岗位会计模拟训练、成本会计岗位模拟训练、投资会计岗位模拟训练、收入和利润会计岗位模拟训练、会计报表岗位模拟训练等; ③综合会计模拟训练,可设计一套综合模拟习题,以原始凭证的方式给出经济业务,让学生按规定的会计核算程序进行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建账、结账、对账)、编制会计报表、会计资料整理装订、会计报表分析等。

④会计电算化模拟训练,可利用手工综合模拟习题,在电算化实验室采用不同的会计软件进行上机模拟,并把模拟的结果与手工模拟结果进行比较。

(5)毕业实习与论文:时间安排在第六学期。毕业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在毕业实习期间,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就某方面的问题联系实际撰写实习报告或毕业论文。

(五)教学进程及学时、学分分配表(略)

三、教学实践探索

“2+1”教学模式设计,只是新的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教学计划或教学指导方案,是否科学可行,教学过程检验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应把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等贯穿到教学之中,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和科学。

(一)转变教学观念

新的教学模式实施有赖于教师的理解并具体化 ,而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则是关键性的前提,没有合乎时代的教学观念,也就没有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行为。现代教学观念,既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职业学校的教师因培养目标和学生来源异于其他教育机构,要树立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兼顾共融的教学观,树立培养职业能力与职业操守相结合的发展教学观,树立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启发式教学观。特别是要有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生的服务意识,要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用自己积极健康向上的言行引导学生,用自己精业敬业的工作精神感染学生,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

(二)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教学方法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开展教学活动的一切方法的总和。教学方法种类很多,要根据授课内容及教育对象的不同灵活选用。一位老教师说的好:只要你课讲的活,学生愿意听,且能学的会,就是好方法。这里的“活”主要是教学方法选用得当,驾御课堂能力强,还包括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及语言表达能力等 。这里的“会”是指教学结果,是对教学方法及过程的检验。我们在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教学中 推行“案例教学”、“启发式教学” 和“讨论式教学”;在会计电算化、会计实践课推行“模块教学”、“示范教学”和“现场教学”等方法,同时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方略,促进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教学内容的改革服从服务于培养目标,包括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的改革。课程设置的优化在教学设计得到体现,即减少理论课,增加实践课和选修课。理论教学学时与实践教学学时的比例已经达到了1:1.2以上,实践课和选修课的学分已达到总学分的57%。在授课内容上,按照“需要”和“够用”的原则,重点是抓好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教学。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补充和删减,对不同课程中重复的内容进行科学协调。加强与证书教育的衔接,把会计职业资格证书有关考核的内容纳入课程体系。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建立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机制,提高多媒体教室、会计模拟实训室、电算化实训室的利用率。

(四)考试方法的改革

考试是对教学效果的一种检验,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废除学好学坏期末看试卷的考试观,注重对教学过程的管理,采取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实行教学过程的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开卷考的不闭卷,能考实践的不考理论。以能力考核为重,使学生不畏考、不唯考,通过考试体验成功。

(五)实践教学的组织

会计教学,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理论和核算方法,最关键的是组织好实践教学,包括教学过程中的课堂实践、多媒体情景教学、案例教学、校内手工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校外基地实习、社会调查等。由于会计专业毕业生数量多,安排顶岗实习难度较大,故校内模拟实训成为各财经类院校的首选,这也是我们增加半年校内实训的原因。但长时间多个班级在校内专业实训,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难度,老师和学生亦会对单调枯燥的操作感到厌烦。为此我们在制定实践性计划时,增加了基础训练、就业指导和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相关课程,用以调整单调的专业训练氛围,排列了课程表,经检验比单纯的专业训练更具科学性。

(六)评价及特色

该模式在级和级六个会计班进行教学实践,通过召开的师生座谈会和调查问卷来看,满意度达到95%以上,特别是对强化职业能力的一些实践措施给予充分肯定。从检验结果来看,同学们手工处理账务更加规范,对各个会计岗位的业务更加熟练,珠算等级合格率100%,会计电算化证书考取率100%,会计从业资格证考取率95%以上,其职业技能和职业操守得到任课教师和用人单位的好评。大家认为新模式具有以下特色:第一,更加强化实践教学。与传统模式相比,增加了一个学期的专业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时数达到授课总时数的56%以上,将实践性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第二,有具体的 “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针对一年时间的会计实践,制定了科学的实施性实践教学计划,确定了实训项目、实训课时及实训地点,并根据学生在校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有利于就业的实际,增加了《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的强化训练摸块;第三,专业课前移。因减少基础课,增加实践课,使专业课能够前移,即第一学期就开专业课。专业课前移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又为以后进行会计实践和毕业前的就业活动预留了空间,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最后一个学期学生既要专业实习、撰写论文,又要考从业证书,还要到处求职的矛盾。第四、注重教学过程的改革。对教师师德建设、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方法等,提出了具体的改革要求。

四、需完善及解决的问题

(一)提高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我们安排双师型教师进行实践教学,他们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实际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应加大对师资培训力度,可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或到企业锻炼培养。

(二)组建会计实践公司。虽然,我们为学生发放了真正的“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分类账”等账簿和记账凭证,配置了单位常用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但虚拟的经济业务很难实现与实际会计实务的零对接。建议加大投资力度,实现会计实验室的现代化、规范化和情景化,可组建会计实践公司,聘请有经验的会计专家对会计实践模块进行开发,进行现场指导,使之成为为校内外服务的会计实践培训中心。

篇6:中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均是精品,欢迎下载学习!!

产学研结合模式在中医骨伤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中的探索与实践

何元诚

张文明

公鑫

广西中医学院(南宁 530012)

摘要: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途径。中医骨伤研究生教育历史不长,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如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尤为突出。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院从2000年开始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经过9年的培养实践,我们认为中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只有坚持理论、实践、科研并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临床专业研究生。

关键词:中医骨伤科学 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 探索

Email:

393390125@qq.com 自广西中医学院研究生开始招生以来,中医骨伤科研究生培养工作取究生。以下结合中医骨伤学的学科特得了很大的成绩,为科研、教学、临点,就我们在该学科临床专业硕士研究床输送了一批批高质量的高层次骨科生培养探索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总结人才。而另一方面,中医骨伤研究生如下 教育历史不长,尚有不少问题有待解要做到对临床专业硕士素质教育决,如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尤和创性能力的提高,就必须坚持理论、为突出。本文就高质量中医骨伤科学实践、科研并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做一探讨,临床1 提高理论水平,掌握临床医学理医学专业硕士培养是一种有别于传统论与知识 科学型研究生培养的新型模式,如何培1.1本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养高质量的临床硕士研究生需要不断近年骨科临床知识高速度更新是进行探索和总结,近年来国内在这方本学科的一大特点。在诊断技术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 相关报道较多[1]。面,CT、核磁共振等的临床应用极大地我院中医骨伤专业作为国家中管局重促进了骨伤科学的临床进展;在治疗方点建设专科和自治区重点学科,如何面,传统骨伤科疾病治疗方法和手段局更好地开展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士研限,或争议很大,近年认识有很大变化,究生的培养,对其他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如骨科脊柱多种疾病的手术与非手术也有一定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治疗之争日益激烈;骨水泥,钛笼等先和研究。广西中医学院瑞康临床医学进器材的应用都极具挑战性。而教科院从2000年开始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书或专著往往只能起到基本培训的作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经过9年的培养用,在新进展方面明显滞后。为了使研实践,我们认为中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能了解到本学科最新进展,特别是究生的培养, 只有坚持理论、实践、科学会临床知识的更新能力,同时也为了研并重,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临床专业研 促进导师自身知识的更新,我们采取导————————— 师主讲骨伤科学各疾病与部位专题讲基金项目: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四批立项座(每周两次)。辅导研究生学会利用项目(NO:2008B046)一切可能的资源(如校园网电子期刊和作者简介:男,1952年生,教授,主任医师,硕士其他最新相关杂志)获得有关临床新进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脊柱外科教学展的方法。鼓励和安排研究生参加各临床科研。种骨科学术会议和学习班。导师为学期刊文献

期刊文献

生指定精选阅读参考书目,由导师指定学生所要阅读的本专业参考书、本专业的杂志期刊,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 并写出相应的读书笔记和心得式小论文等。

1.2边缘交叉学科理论的掌握。科研知识是科研素质的基础。临床专业研究生要在以后的医疗实践中有所突破,首先要充分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它是进行医学科研所必备的基础专业理论。由于骨伤科学是一门发展较快的科学,随着疾病谱的变化,新的理论、新的技术不断涌现,故而临床专业研究生还必须及时汲取医学专业领域或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善于将这些新理论、新技术运用到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并在临床实践基础上进行总结,形成新观点、新论断。随着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服务的目的也由单纯的治疗疾病,转变为提高人类的生命、生活质量。因此,医学研究生还要掌握诸如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让科研更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最后,研究生要具有对医学科研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基础知识,如医学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学等,掌握医学科研的专门理论,了解医学科研的原理、程序和方法,更好地保证医学科研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如果只注重现有课本中的陈旧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对飞速发展的当代医学相关边缘交叉学科知识的掌握, 将来的研究生将无法适应临床实践的需求,也意味着高级医学人才教育的重大失败,因此我们在课程设臵上增加了一定数量的医学选修课,特别是增加一些贴近前沿科学、适应知识更新的选修课,以充实理论基础,掌握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开阔眼界。

2重视临床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医生的个体知识产生于临床实践之中,尤其是骨伤临床,其个人在实践中的体验、直觉、经验学识等都是在长期的临床期刊文献

实践中获得的。向临床实践学习的过程,既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研究生自身个体知识的过程,也是不断接受高尚医德、严谨医风、顽强意志、合作精神等熏陶的过程。加强研究生的临床能力培养是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核心。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和完善,逐步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来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2.1 加强组织管理,明确目标要求。这是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前提。我们通过多次召开临床科主任和导师会议,学习有关文件,明确培养目标,使每一个导师都能够准确地理解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与临床医学科学学位的区别,对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强化导师对研究生临床培养的指导力度。

2.2 加强培养过程管理。这是做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关键。要想达到培养目标,就必须严格培养过程管理、加大督导力度。如轮转科室的组织安排,有关临床能力的集中培训,出科考核、阶段考核、毕业考核等,使他们始终有条不紊地按照培养计划进行,严格把关,严格标准。

2.3 导师联合培养。充分发挥导师指导小组多位教师的作用。按照导师负责制和导师指导小组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每个学生导师指导小组的成员由4名不同临床和学术方向的教师组成,要求学生跟随不同指导教师成员所属医疗小组分别学习至少3个月,并且实行阶段考核制度。同时为了更好地协调,科室每3个月召开一次研究生培养碰头会,所有导师指导组成员和其他教师一同就研究生培养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改进的工作意见,保证学生全方位掌握骨科多方向的临床技能。

2.4 重视各级查房和讨论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对所有新入院的病人,由一位高年资主治医师或副高职称以上的老师组织新入院病人病情讨论

期刊文献

会。要求每位研究生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定位诊断、定性诊断和综合诊断分析(包括鉴别诊断),提出全面诊断和治疗计划。在日常查房中,要求研究生首先提出自己的意见,培养其独立工作能力、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科室的其他各级各类查房和病例讨论,要求研究生按照上述模式积极参加。

2.5 培养研究生抢救骨科常见危急重症能力。骨科尤其是创伤骨科急诊、危重病人多,训练学生抢救危急重病人的能力是骨伤科临床专业硕士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首先我们要求学生参与急诊接诊工作。对于科室所有危急重症的抢救,要求研究生首先到位,参加病人的抢救。事后由主持抢救的老师组织全体研究生对抢救工作分析总结和讨论。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危急重症的抢救来学习和积累有关临床知识。在适当观摩后,我们尽量给学生在指导下或独立进行腰穿、术前定位、打石膏绷带等操作的机会。以达到培养其动手能力的目的。

2.6培养学生书写优秀病案记录的能力。严格要求各种病案记录书写,因为书写各种病案记录(特别是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分析)是评价临床医生的标准之一。我们要求研究生自己尝试书写病案记录等医疗文书,在书写过程中,全面反映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计划依据,经常分析病人目前的主要矛盾、存在问题、治疗效果评价、更改治疗的依据等各个方面。要求学生在书写某一病种住院病历之前,必须先再次阅读有关专著一次,以提高病案记录的内涵质量。科室每月进行优秀病案评比活动,并对优胜科室给予一定的奖励措施。

3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培养科研能力。

3.1科研能力是科研素质的核心。高层次临床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把期刊文献

医学科研知识运用于医学科研活动,解决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中相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培养重点。主要包括让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预测设计的能力、信息筛选的能力、实际组织实施课题的能力和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要求硕士研究生将科研训练贯穿于临床实践的全过程, 在平时繁忙琐碎的临床医疗实践中, 不能忘记科研意识,要带着问题去思考、实践,善于总结思索,要有敏锐的科研思维洞察力,从临床点滴细微处入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课题,为课题寻找适合的病例。

鉴于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培养目标与医学科研型硕士研究生有明显的不同,我们要求临床专业硕士生必须以临床科研为其毕业论文的选题,主要通过毕业论文设计掌握临床科研的基本方法,不允许以纯实验研究代替临床研究。强调开题报告的重要性,要求学生通过开题报告掌握前瞻性或回顾性临床科研标书的书写要领。重点培养对国内外文献综合分析的能力(包括存在问题的分析)、创新特点和研究可行性。由导师和科室首先严格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限期整改,再进行正式开题报告会。我们始终认为科研是临床医疗与教学的先导,是医疗新技术持续不断产生的摇篮,也是临床医学发展进步的源泉与动力。3.2正确设计医学课题的思路、方法与目标。良好的科研思维是做好科研的基础再次,对医学科研相关的信息要具有获取、识别、分类、评估和使用的能力。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正规系统的科研思维训练,使其思维具有系统性、有序性、层次性、创新性和独特性。增加开放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互动空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创新能力。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选准选好自己课题研究的切入点,确定自己的研究课题,要求学

期刊文献

生每三个月翻译一篇与本人课题有关的国外文献资料,随时关注国内外同类课题的发展方向和最新动态,紧跟国际潮流,写出文献综述,并提交专家、同学组成的课题审查组开会讨论,列出提纲与进展初步安排。保证选题既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又有较强的实用性。

3.3较强的科研文书写作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科研知识、科研思路和科研成果,通过文字完美地加以表达。为了更好地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邀请院外专家教授及医技人员给研究生讲学,组织新技术、新项目专题系列开题讲座。这种实践,不但拓宽了临床研究生的知识面,而且对结合临床进行科研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2],科研训练应该紧密地结合临床实践, 也应该贯穿于临床实践中。临床科研的目的是为了临床,最终将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更好地造福于广大患者。

以上只是我们在过去9年培养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过程中,结合本学科特点探索的一些初步体会。其他共性的一些问题,如严格考核制度、针对临床研究生的特点进行选题和论文答辩等,国内已经有较好的经验介绍[3] ,在此不再重复赘述。如何培养高质量的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亟需解决,建立一套合理的研究生科研素质的评价系统是我们今后探索研究生培养工作的方向。现代中医高等教育是近代教育史上最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门医学专业教育,中医教育在中医药继承发展历史上起了关键的作用。笔者以为中医学术的发展,中医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其关键就在于中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我院研究生规模逐年扩大,硕士生教育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为下一步博士点的申请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由于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多,就业压力增大等因素,研究生多数存在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等思想,导致研究生培养质量存在下降的问题,但是我们期刊文献

坚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中医骨伤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建立一套完善的研究生科研素质的评价系统,我们的研究生教育会逐步成熟并走向成功的。临床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规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课题, 要根据社会的进步, 科学的发展不断调整, 才能培养出既有广博知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等医学人才。我们有足够的信心在客观条件允许的范围内,逐步地、有计划地向更高的方向迈进,使中医骨伤临床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上一个新台阶。参考文献: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下一篇: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