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2024-07-09

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共15篇)

篇1: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核心素养”优质课堂

观摩研讨会学习心得

2016年10月30日上午,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现场观摩特级名师优质课堂。

一共听了两次观摩课,两次主题研讨会。第一堂课是江苏海门市通源小学的吴建英老师的三年级亲情绘本阅读课《长大做个好爷爷》,我也是听过好多绘本阅读,这次的课堂吴老师不仅仅只是简单的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她把更多的时间交给了孩子,让孩子去观察去思考,去理解去想象,真正的把学生当做了课堂的主体,十分值得我学习,为我以后进行绘本教学提供了模板。之后吴老师还给我们分享了他们学校是如何培养学生阅读的,让我感受颇深,尤其是怎样与孩子共读书这一环节,里面有很多小活动值得我学习,比如说充分利用早读前的十分钟进行晨诵,选取一些有趣的小诗或者故事来开启一天的阅读,还有每日的师生共读阅读活动,亲子阅读活动,以及充分利用被我闲置的图书角,来建立缤纷的阅读乐园,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读书,爱上阅读。

第二堂课是江苏省无锡市南湖小学的武凤霞老师的四年级诗歌教学《渔歌子》,让我记忆尤深的武老师的导入活动,她出示了一些颜色的词语,让学生来随机记忆,一来暖了场,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二来为品读诗歌里描绘景物提供了素材,让导入活动变得十分有教学意义,值得我们去学习,在拓展活动结束后又回归诗歌这一细节让我十分震惊,诗歌拓展原本就与品读相结合,紧扣主题。原本以为拓展之后就会结束课堂,可是武老师并没有,她的拓展诗歌与原诗紧紧相扣,所以在拓展之后又能回到诗歌,再次更深层次的解读诗歌,可以让我们看到武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对她也有了更深一层的佩服,也让我知道自己在备课环节费的心力远远不够,自身的知识储备还差了太多,还需要更努力的学习,提升自身素质。

这两堂课都非常的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也特别高,师生现场体验度也非常高,值得我在今后的课堂上学习。

篇2: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最近在三小参加了《2012兰山区小学语文名师教学展示活动》,有机会与名师零距离接触,让我领略了名师的风采,感受了他们对学生、对教育、对语文那份深情的爱;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所透露出来的无穷的知识力量;感受到了他们对学生身心发展以及教育了解之广、钻研之深,六场课,六场讲座,留给我的太多太多„„

在这次短暂而又充实的学习中,在语文教学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上我有很深的感触,感受到了要想当好合格的、称职的小学语文教师,我要学的、要做的太多了。

在听了六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的课堂演示后,我觉得自已离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差得太远了。从自身素养,对教材的理解,对课标的掌握、对学生的了解、对整个课堂的把握都远远不够,虽然还不至于说不知道自已身为语文教师究竟该干啥的地步,但至少干的还不够,对于不同阶段的教学任务了解得过于粗浅,让我知道做为一个老师不仅要懂文化知识,还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去关注学生,从点滴的生活中积累经验,用心的经营这份责任。

我们常见的语文教学示范课往往有许多花俏的形式,好像不添加一些这样的形式就不是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了,但这次改变了我的这种想法,让我知道了让语文课回归本源后同样回味无究,而这里面蕴藏的便是专家们对语文课深入细致的研究的魅力所在。

在这次活动中,几位名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讲解使我对他们肃然起敬,让我也不自主的思考,语文课到底该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所谓的字、词、句、段、篇应该怎样不同阶段不同关注,关注到什么程度?更使我认识到每一篇看似简单的课文无不包含着巨大的语文财富来等待我们去耕耘,去向学生播种汉语言文化的魅力,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语文课,最终爱上文学。

除了对语文教学上深深的感触外,就是多读书,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多学习、多去了解一些大千世界,充足了电,挺直了腰杆站在学生面前。用知识的力量去守望童心。

学习中的体会实在太多了,让自已深受感触的内容也太多,让我深知要当一名合格的小学语文教师要走的路并不平坦,要付出的辛酸努力从窦桂梅老师的成长研究中依稀可见,“借来的火照不亮自已的心灵。”所以,自已的路要自已来走,怎样走?就要看每个人不同的人生态度了,不要让自已做一个教过的东西而学生一辈子也用不上的老师。

五年级语文组

邱增杰

篇3: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二、活动地点:报名后告知确切报到及会议地点

三、活动主题:重庆:亲亲课堂教学探究;杭州:学导课堂环境建构探究

四、活动内容:

(一) 杭州会议:系第二届“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语文学导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 展示63节示范课、160位名师与会。

【数学】

1.学术报告

王林 (苏) 孔企平 (沪) 孙晓天 (京) 华应龙 (京) 朱乐平 (浙)

刘加霞 (京) 吴正宪 (京) 吴卫东 (浙) 张兴华 (苏) 张梅玲 (京)

郑毓信 (苏) 林福来 (台) 林良富 (浙) 俞正强 (浙) 赵凯 (苏)

钟静 (台) 殷现宾 (豫) 曹培英 (沪) 黄爱华 (粤) 蔡天新 (浙)

2.著名特级教师示范课 (17节, 最新设计)

丁杭缨 (浙) 刘德武 (京) 刘松 (浙) 华应龙 (京) 朱乐平 (浙)

朱国荣 (浙) 朱德江 (浙) 许卫兵 (苏) 吴正宪 (京) 张冬梅 (苏)

林良富 (浙) 柏继明 (京) 郑桂元 (皖) 钱金铎 (浙) 夏青峰 (京)

徐长青 (津) 黄爱华 (粤)

3.全国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示范课 (11节、最新设计)

孙贵合 (京) 刘延革 (京) 张莉 (浙) 罗鸣亮 (闽) 赵震 (京)

赵海峰 (浙) 徐文艳 (沪) 唐彩斌 (浙) 席争光 (豫) 强震球 (苏)

储冬生 (苏)

4.华东六省市赛课一等奖获得者示范课 (2节, 最新设计)

朱伟森 (浙) 雷子东 (浙)

5.互动评点:

刘莉 (鄂) 吴正宪 (京) 张丹 (京) 高枝国 (黑) 斯苗儿 (浙)

彭晓玫 (闽) 管尤跃 (滇)

6.博士、编辑、资深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现场书面课堂评点

叶柱 (浙) 刘自强 (闽) 李加汉 (浙) 仲广群 (苏) 孙恭伟 (赣)

关蓓 (鄂) 陈力 (浙) 陈亚明 (浙) 陈静 (苏) 陈春圣 (苏)

张红娜 (豫) 张良朋 (鲁) 邱廷建 (闽) 邵虹 (浙) 肖莉 (赣)

林至元 (闽) 郑庆全 (鲁) 林宜祥 (闽) 易虹辉 (湘) 林锦城 (闽)

费岭峰 (浙) 赵国防 (苏) 柏义伟 (鲁) 胡桃根 (赣) 姜荣富 (浙)

廖肇银 (赣) 潘红娟 (浙) ……

【语文】

1.学术报告

王尚文 (浙) 王荣生 (沪) 王崧舟 (浙) 刘云生 (渝) 朱自强 (鲁)

孙绍振 (闽) 成尚荣 (苏) 汪潮 (浙) 吴永军 (苏) 张华 (沪)

张化万 (浙) 杨再隋 (鄂) 陈琴 (粤) 陈国安 (苏) 周一贯 (浙)

金文伟 (闽) 林志芳 (鲁) 赵凯 (苏) 夏家发 (鄂) 黄亢美 (桂)

黄国才 (闽) 窦桂梅 (京) 梅子涵 (沪) 管建刚 (苏) 潘新和 (闽)

2.高校教授、台湾专家示范课 (2节, 最新设计)

方素珍 (台) 李白坚 (沪)

3.著名特级教师示范课 (26节, 最新设计)

于永正 (苏) 王崧舟 (浙) 王红 (浙) 王雷英 (浙) 孙双金 (苏)

闫学 (浙) 吉春亚 (京) 林莘 (闽) 李卫东 (津) 何必钻 (浙)

肖绍国 (浙) 张祖庆 (浙) 武凤霞 (苏) 金明东 (浙) 周益民 (苏)

郭初阳 (浙) 贾志敏 (沪) 虞大明 (浙) 窦桂梅 (京) 薛法根 (苏)

戴建荣 (沪) 魏星 (苏)

4.全国阅读教学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示范课 (3节, 最新设计)

许嫣娜 (苏) 张玉栋 (甘) 蒋军晶 (浙)

5.新生代名师示范课 (2节, 最新设计)

杨中原 (浙) 陆红兵 (苏)

6.互动点评:

于永正、孙双金、吴琳、周一贯、贾志敏、薛法根等。

7.博士、编辑、资深教研员、著名特级教师现场书面课堂评点

孔令权 (苏) 王小毅 (渝) 王中敏 (苏) 毕恩明 (鲁) 余小刚 (蜀)

张志刚 (鲁) 张敏华 (浙) 余国卿 (鄂) 肖俊宇 (闽) 沈爱华 (蜀)

陈宝铝 (闽) 陈朝蔚 (闽) 陆清华 (渝) 居文进 (苏) 郑初春 (闽)

罗良健 (蜀) 胡和春 (闽) 郭爱香 (赣) 施燕红 (浙) 谈永康 (沪)

陶继新 (鲁) 赖正清 (浙) 薛丽芬 (苏) 瞿涛 (蜀)

(二) 重庆会议:系“千课万人”全国小学数学、语文亲亲课堂教学研讨观摩活动, 展示42节示范课、50位名师与会。详情请点击千课万人官方网站www.qkwr.net查询

五、论文交流:每位代表仅限一篇, 一式两份, 与会时提交组委会, 评审费50元/篇。

六、光盘征订:大会将全程录像制作成光盘, 需要单位请点击“千课万人”官方网站订购。

七、活动收费:重庆会议培训费360元/人, 杭州会议培训费450元/人。食宿、往返交通等费用回原单位报销, 住宿标准:每人每天70元~150元, 需要住宿单位请与组委会联系。

八、活动报名:参会单位须事先向会务组报名, 未报名者谢绝参会。电话报名: (0571) 86971084 86971040 86971080 86971789

邮箱报名:qkwr@163.com网站报名:www.qkwr.net短信报名:15958198815 15958188212 QQ报名:1309780748 1658661567

QQ群:103560296 (网络报名如两天内不见回复, 请改用电话报名)

九、学分证明:本次研讨会将发给学员继续教育学分卡。

备注: (1) 专家排列以姓氏笔画为序

(2) 专家主讲内容、日程安排等详情于活动前10天在网站公布, 届时请点击“千课万人”官方网站:www.qkwr.net

篇4: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会学习交流

——关注文体,凸显语用。

芝阳学校 高明丽 2014年3月28日---30日在西安举办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的观摩学习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研讨会里,分别观摩了薛法根、吴琳、魏星、王文丽、王林波、程延军、武凤霞、李玉贵、范姜翠玉、汪益敏、赵志祥、11位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的课,聆听了他们的课和讲座。短短三天的时间里,学习了名师的教学理念,聆听了专家们对新课标的具体阐释,领略了名师的睿智、幽默,博学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时间虽然很紧张,但是每一节课都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恰如其分的引导,让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爱说、会说、爱演,与授课老师默契十足,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11节课,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让我们大开眼界,感慨万千;

几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 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 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 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 炼,以情生情。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他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 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 “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 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通过学习,确实看到了自己的差距,也学到了不少经验。

1、倡导“自然地朗读”

叶圣陶先生对朗读的功用做过这样的描述:“我们默读时,仅仅调动了心和眼,而朗读时则是心、眼、口、耳全部调动起来了,对于文章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就会有成倍的收获。”语文教学中讲解是分析,朗读时综合;讲解是对文本的解剖,而朗读是活的,是赋予作品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所以也有人说:“朗读法是语文教学的安身立命之法。”

可是如何正确的朗读?怎样的朗读才能有效?这是我们一线教师常常困惑的问题,而这次我们在王文丽老师的课堂,在赵志祥的报告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自然的朗读,这也符合本次课改对朗读评价的要求,即:“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娇柔做作的腔调。”不能一味的强调“有感情的朗读”,否则将无法正确的体现文本的特点和文本的个性。而且我们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学生在朗读时“朗读腔 ”“表演腔”太浓,而这样的朗读恰恰是对文本情感理解的不到位。原来自然地朗读就应该像说话一样,用恰当的语气表达思想感情的语调,语势。若把文本分为抒情性文本和非抒情性文本,那么抒情性的文本就应该用朗读去“打动”“感染”听众,非抒情性的文本则只需要“告诉”就行了。科普性的说明文我们只要清晰的告诉、介绍,把重点的知识通过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自然流畅的表达出来就行,不需要额外附加情感;演讲稿,读的时候则需要激情,需要用朗读去打动、感染听众,有一种告诫、号召的意味,而这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自然”;对话类的文本,故事性特别强,在读人物对话时,就因该用比较夸张的演读。总之朗读应该以不同的文体作基础,先把握好课文的总的感情基调。

2、语文要简单,平实,扎实

聆听了几位大师的课,正可谓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出雕饰。” 在轻松自然教学环境中扎实有效地训练好学生的语言,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语文品质。在他们的课堂中语文教学已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已走向平实与质朴,扎实和简单。尤其是陈延军的《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环节设计非常简单,教学伊始于老师就让学生听写生字,在字词教学方面要做到严谨、精确,做到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永远是语文老师的天职。再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以悟来促读,使学生逐步感受到徐霞客是一位奇人,对文章进行了升华,王老师是这样总结的:“之所以说它是一位奇人,是因为他与长风为伍,云雾为伴,30十多年历尽千辛万苦,获得了第一手考察资料。他在人们都考取功名时却埋头于经书之中。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坐在李玉贵的课堂,是一种享受。对于学生,是一种磨练,是能力的提高;对于教师,则更多的是思考。回顾课堂,李老师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来学习,通过平等、幽默、风趣的对话逐渐推进教学的发展,不,更多的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发展。以前,只有在理论的书籍中看到我们的提倡,作者多用文字的方式描述出他们所希冀的课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教师和学生是平等的等,今天才李玉贵老师的课堂上才真正看到理想的效果呈现了出来。教师在课堂中没有催促学生,而是温情如水。我不禁在想我们的最近几年提起的“课堂有效性”(在单位的时间内达到相应的效果),和这样的课堂相比,又该作何评价呢?如果我们的那些阅读大赛的评委员们来到李玉贵老师的 课堂做评,会是分数几何?我没有能力做出评价,只是知道我们应该致力于学生的读出,致力于学生亲自经历学习过程的读出。

看到李老师的课堂,我不禁又在想,这样的课堂就是完美的师生关系的体现吗?是否有更加完美的课堂呢?李老师非常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课堂中,通过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要“一读再读、边读边想、学会询问自己、练习试着把自己读的内容说给别人听、思考作者透过文字要告诉你什么、把读出的内容贴在相应的位置„„”她的学法的指导,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1、是通过和学生的谈话引出的,而不是教师告诉的;

2、不仅告诉学生要这样学,而且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学

3、不仅让学生知道读书的方式,而且要知道运用这样的读要“读出什么”。这样的学法指导,是切实的,有效的,可操作的。

台湾的语文教学和大陆的语文教学有什么相同之处?有哪些差别?少有见识的我暂时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知道我们的语文教学都遵循了语文教学的规律。

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传承中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的哪些方面?语文教学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发展?我暂时不能回答,但是我会努力学习。

4、语言亲切。

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尤其是王文丽老师讲的《月之故乡》一文,对于学生的发言总是给予鼓励,孩子你说的太精彩了,你真聪明,我好爱你。

回想每一位老师的课,每堂课都像放电影一样在我脑海里出现,虽然每位老师讲课各具特色,风格不一,但是都是值得我学习和借鉴。下面我就谈谈我对此次活动的心得体会:

第一、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听完几位老师的汇报课后,我认为他们对教材的把握都有其独到之处,都能抓住题眼,一步步的深入文本。第二、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学。新课程标准要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这个主体的引导者。这几位老师都充分的做到了这点。

第三、注重学习习惯的养成。很多老师会在课堂上穿插着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收获这些学习的方法,当他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才能够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老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的纠正文字的发音,潜移默化的教导学生字音要读准的习惯。

第四、亲切的评价语言。几位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到位,如有的老师运用“你最聪明、你会更加努力的、我的孩子,你真棒、你的眼睛已经告诉我答案了”等来鼓励学生。这些朴实,自然的语言,对我感触很深。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也试着让我的学生感受这些美丽的评价语言。

篇5: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黔江城东小学

费远飚 早在一个多月前,我就接到了学校安排的重庆听课的通知。终于有机会去感受全国名师们的风采了,对于一个巴渝边陲区县的一只井底蛙来说,我感到十分的荣幸。

四月初旬,正值暮春时节,天气却犹如初夏,我和来自黔江不同学校的六位同行一起如约参加了《本次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认真听取了罗才军、薛法根、朱文君等五位全国知名教师的课,圆满地完成了共计20学时的取经活动,虽然收获颇丰,却觉意犹未尽,现将一些收获提炼了整理如下:

一、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

语文教学究竟教什么?说实话,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很复杂,就拿我们的课文教学来说,一学期下来,二三十篇课文的教学任务是完成了,可是你每节课教了什么,又是把什么当作重点来教的呢?我想有些老师是茫然的,我也是其中的一个糊涂虫。

观摩了此次全国语文名师经典课堂的教学,我有了一定的启发。名师薛法根老师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观点:学生知道的,我们不教;学生自己读了就懂的,我们不教;老师教了学生不懂的,我们也不教。以其执教的《匆匆》为例,他说:“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是朱自清先生的名篇,其文笔优美,精华很多,看起来所要交给学生的东西很多,我们都一一地教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他在本课的教学中就摒弃了一般老师抓字词,逐字逐段的对内容分析,分析修辞手法特点,抓优美的语句的教法,而是从学生不易觉察,不易懂的叠词入手,先圈点文中的叠词,体会其效果,从而指导学生的朗读,定下本文的感情基调。

然后抛出一个时间过得快慢的问题,让学生体味,重点落在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文中所说的二十几年如针尖上的一滴水。

二、小学语文怎样教

小学语文教什么,我从薛老师哪里得到了一些体会,那么小学语文怎样教呢?自本次学习过后我也有一定的看法。

1.深挖教材

所谓的深挖教材,不光是明确教学标准,熟悉教材,认真备课,还要认真研究每一篇课文,确定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如何利用合理的方式方法处理好教育教学,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值。

2.语文教学重在读

语文教学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而教师的作用重在引导、点拨,学生要想更好地学习好语文,牢固的掌握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使其读通、读熟、读出感情,从而读懂、读透,各位名师的教学中无一不是利用这一点。

3.注重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知识,只有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其中来,自觉主动地、欢乐地学习,学习的效果才更好。各位名师在其教学活动后的经验交流中都谈到,他们最怕遇上的学生就是死气沉沉的,问他们无动于衷的,木讷的学生。

4.注重学生多重训练

语文的教学是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只训练学生的某一个方面是不够的,应该是听、说、读、写并行,全面发展。

三、教师的感染力十分重要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老师能够感染所教的学生,对他们的情绪,以及知识的接收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所有的执教名师感染学生的能力都很惊人,其中尤以罗才军老师最为突出。罗老师为什么有那么强的感染力呢?首先,他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饱满的情绪,说话声如洪钟,使得学生上课激情高涨;其次他上课的语言幽默,善于点拨,使得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当然,他还具有良好的修养,知识渊博,使得驾驭课堂的能力超群,讲课收放自如,教学的各个环节水到渠成,试问:“有此三点,学生学得能不欢快吗?”

篇6: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心得

归宗中心小学王贵秀

5月25日至27日,我很有幸参加了在贵师大举行的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会上,几位特级教师演绎了精彩的课堂,独到的专题讲座,我受益匪浅。

这次研讨会,江苏的张学伟老师上了四年级的一堂古诗教学《问刘十九》,过程中,一个“猜”字贯穿教学,以“猜诗题”、“猜诗意”“猜作者”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给予她们足够的时间想像、表达,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印证了他的讲座《把语文教到学生手上》。我认为作为老师首先要有广博的知识。如今的学生知识面也很广,如果老师没有广博的知识,怎么能上好语文课?怎么能吸引学生?张老师没有限于诗的内容本身,而是拓展学生的思维,拓展诗的阅读。

其次要有激情的姿态、诗意的语言、独特的见解。老师应该是广纳百川,能容纳学生的错误,多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用情感来感染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让学生在听老师的范读中学到朗读的技巧,进而提高语文阅读水平,提高语文诗意感。“和美语文”的倡导者和践行者盛兴凤老师在她的绘本故事《最想做的事》的课堂教学中展现了精致、和谐、开放的风格。

使我印象最深的是浙江的张祖庆老师的那堂《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作文讲评课。先说说我平时教学中我是怎样教学作文及讲评作文的:指导写作时,我首先让同学们明白题意,然后告诉学生写这类作

文可以写些什么,接着给学生朗读一篇经典作文。再下来就是让学生动笔写了。这样,在批改作文时我发现好多学生都模仿老师读过的范文改写,千篇一律。批改的过程中我给学生作文做满了批注,讲评作文我常常是挑选好中差三篇作文一读,和学生评评好在哪,哪需要修改就完事了,让学生再修改一遍再写一篇。可是再写上来我发现自己的批改及讲评并没有起到多大作用,孩子们只是把错别字和某些老师勾出的句子修改修改,对学生的习作没有起到指导作用。张祖庆老师把孩子们作文中的优点、存在问题进行了归类,讲评从作文的题目开始,出示学生作文题目,让同学读,哪个题目你觉得最吸引你,为什么,使孩子们知道了一个好的题目也好作文的组成。再把孩子们在人物外貌描写时存在千篇一律的问题进行展示,并把被写对象——班上同学叫上台,请同学们观察是不是都是“水汪汪的大眼睛,樱桃小嘴”使学生明白:写人物外貌要抓与众不同的特点。那些写的好的片段也被展示出来让同学们学习。张祖庆老师的作文课始终以学生的作文作为文本进行教学,贴近学生,让学生乐于学习。从张老师的作文讲评可以看出他在批改作文时不仅是批,更多的是研读,把孩子们的作文读透,归类问题,对症下药,因此能“药到病除”。

听课听报告,听得我们热血沸腾!听得我们激情洋溢!这些专家们各有风格,但我们如果简单模仿则会弄巧成拙,搞不好就是东施效颦。只有我们深入的学习,把它们内化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这样才会适合我们的学生,才适合我们自己!只有在读书时会消化,会吸收,才会成为一个真正有知识的人!

在这次研讨会中,上课的几位名师无不体现出对学生的充分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找回了自信,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极具亲和力、人性化的潜移默化的过程。而这一切正是学生的潜能得以发挥、个性得以张扬的重要前提。

当然,课上十分钟,课下十年功,名师们的课是他们多年来脚踏实地、苦练内功,不断实践和研究的结果。我抬头仰望他们,向着他们的方向前进,即使是挪动!借用巴勃罗.聂鲁达的一句名言“只要我们怀着最火热的耐心,到黎明时分,我们定能进入那座壮丽的城池。”

篇7: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二、主办单位:全国小学教学特色设计大赛组委会

协办单位:第三届全国百强期刊《小学教学设计》杂志

第二届全国百强期刊《小学语文教学》杂志

三、参会对象:小学教师、教研员及教学管理和研究人员。

四、活动内容:

(一) 全国小学教学特色设计大赛

1.小学语文、数学、英语教学特色设计征集: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与评析, 各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数学、英语课堂教学实录、片断与反思。参赛作品须包括:自我介绍、设计思路、教材版本、别人评价 (或自评) 和详细通讯地址 (电话) 。

2.评选:由专家组制定评审标准并组织评审。根据征稿质量, 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 获奖者均颁发获奖证书。一等奖作品将择优在《小学教学设计》和《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刊发。获奖作品择机辑集出版。

3.收费标准:每份参赛作品收50元评审费, 用于专家评审、通联、证书制作、证书邮寄等费用开支。

4.截止日期:2009年10月20日。参赛作品通过邮局寄送大赛组委会, 也可以通过电子信箱以附件形式传送。评审费寄至:山西教育报刊社刘斐。

(二) 全国小学教育教学论文大赛

1.论文要求:参赛论文应内容新颖、语言流畅, 有独到的见解和实用价值, 体裁不限。每篇论文字数限4000字以内, 并在标题下面注明作者姓名、详细通讯地址 (电话) 及邮政编码。为了使本次活动具有针对性, 我们鼓励读者按照以下要点撰文 (题目自拟) : (1) 对“课程标准”的认识与理解; (2) 对新课标理念下评价标准与方法的研究; (3) 对当前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剖析与对策; (4) 对新课标理念下“教学设计”的研究; (5) 新课标理念对课堂教学的“改造”与“渗透”; (6) 教学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

2.评选:由专家组制定评审标准并组织评审。根据征稿质量, 分别评出一、二、三等奖, 获奖者均颁发获奖证书。一等奖作品将择优在《小学教学设计》和《小学语文教学》杂志上刊发。获奖作品择机辑集出版。

3.收费标准:每份参赛作品收50元评审费, 用于专家评审、通联、证书制作、证书邮寄等费用开支。

4.截止日期:2009年10月20日。参赛作品通过邮局寄送大赛组委会, 也可以通过电子信箱以附件形式传送。评审费寄至:山西教育报刊社刘斐。

(三) 全国小学名师特色教学观摩课

1.内容:由全国小学教学界知名专家、学者推荐的名师进行现场观摩教学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 。观摩课将充分体现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不同风格的教学特色, 同时还进行专题研讨和互动。

2.时间、地点:观摩教学活动拟定于2009年下半年举行。有意参会者请于2009年6月20日前邮寄回执或发电子邮件报大赛组委会。具体时间、地点及活动安排, 在接到回执后正式通知本人。

3.收费标准:每学科活动收取听讲费200元。欢迎学校或教研室组团参加, 10人以上的团体, 免1人听讲费。

五、组委会联系方式:

篇8: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宋运来老师的儿童漫画作文指导模式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节课上,宋老师根据儿童习作的心理需要以及《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写作内容入手,提高了作文的教学实效。

作文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既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期以来,在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结构上,形成了‚教师命题、指导——学生独立写作——教师自己改评‛的传统训练模式。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大家对作文教学苦不堪言。听宋运来老师执教的儿童漫画作文课,新颖,简洁,感觉到了说不尽的精彩,获得的是艺术的享受,精神的洗礼,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肖川先生说:‚有思想的教师,会对学生的心灵丰满和精神充实有一种自觉而又自然的引领。‛以我的理解,‚自觉‛是对教师思想底蕴的要求,‚自然‛是对教学艺术的要求。宋老师他巧妙利用学生喜欢漫画的特点,将儿童漫画引入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一幅幅充满童真童趣的画面,来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进而提升书面作文的能力。这节作文课上,在宋教师的引领下,学生的认识水平达到了

一定的高度,思维活跃,说得精彩,写得更精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飞扬,学生的生命在课堂成长。而学生的这些精彩,正是来自于老师激情的感染,来自于教师巧妙的引导,来自于教师热情的鼓励。‚作文教学难,学生怕作文‛这些观点在宋老师的课堂上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学生对作文的喜爱。看着课堂上一张张神采飞扬的小脸,有谁还会说孩子不喜欢作文呢?

儿童漫画作文是百花齐放的作文教学园地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儿童漫画作文不仅让学生轻松作文,写下真实的内容,而且它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有兴趣地主动地写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创新能力。难怪熟悉它的专家会说‚儿童漫画作文使小学作文教学驶入了‘快车道’。‛

……

篇9: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浅谈乡村小学品德课的几个误区

中寨乡巴赖小学江光勇

听了2012年4月14日-15日在贵州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小学品德名师经典课堂观摩课后,我才真正明白: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保证,有利于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形成。为此,我认为我们乡村小学品德刘还存在几个误区。下面,就我所了解的品德课的实际情况谈一下我对几个误区粗浅的认识:

误区一

现在在我们乡村小学,有许多教师认为品德课是非考试科目,只要上好考试科目就行了,而且品德课也没有什么好讲的,于是上品德课的时候就是敷衍、随便讲讲,照着书本念念就了事。在课堂上学生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德育”教学也就成为了空话。

误区二

在上品德课的时候,有的老师也想把品德课上好,可是就是没有方法,他们尽想各种各样的方法去上课,就是没有把这个主动权交给学生,没有让学生在活动中、在游戏中去体会德的作用,并潜移默化地去懂得、掌握其中的道理。

误区三

品德课上,老师一味的说教,一心想让学生懂得课本所应该教给学生的道理,他们认为,只要该讲的我已经讲了就行,就算是磨破嘴皮也要讲,可是学生当初好像也似乎懂了,其实也不过是冰山一角罢

了,真正起不了多少作用,所要求的也只不过是过眼云烟。

误区四

现在的素质教育,实质上只不过是应试教育的过度,也可能还在是应试教育,因此有许多教师就拿品德课去上其他的考试科目,他们认为,以其让学生上一节没有意义的品德课,还不如让他们多学点语文或数学、英语等知识。教师的想法尚且如此,学生就更加觉得枯燥无味,于是品德课就从此在这个班级“改行”了。

误区五

身在乡村小学的教师,学生多、任务重,面临的许多各种各样复杂事情也能让其焦头烂额。一方面要接受各级各类的临时任务,一方面要应付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应酬。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也就不会再花很多时间去想“如何上好一节品德课”这个问题了。

现状分析

1.教师对课程性质认识模糊,对课程目标定位偏差。农村小学品德学科的任教老师中的大多数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目标表述不清,即便是认识到品德课程是综合课程、是活动课程,但并不能够说清楚它综合在哪里,综合了什么,为何而综合?又为什么而活动,怎样活动,如何区别于其他的学科的活动?也就是说很多人并不能真正全面准确地认识《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程性质,把握课程目标。

2.教师课程意识淡薄,课程能力缺失。从农村学生目前的反映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进入实施阶段后,并非如教师所认为的那样,能够在大范围内很好地

推广和应用。

“成才先成人”,的确,一个有才能的人,无论你能力有多大,本领有多高,但是,如果是一个对社会、对人类充满敌视的人,是一个没有品德教养的人,甚还是一个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那么,他也将会被人类所唾弃,被社会所遗弃,因此,在成人之前先让其具有好的品德实属必要。

诚然,我的观点看上去似乎有点过激,但是,确有其事。

关于全国小学品德名师经典

课堂观摩课的心

江光勇

篇10: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堕却乡荒坝小学 赵敏

听了名师的课,我忽然觉得上课其实也是一种艺术,当上课达到一定境界时,它会像一幅美术作品,像一段美好音乐,甚至像一出戏剧那么感人。当然,名师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课堂艺术的享受,更重要的是他们也给我们带来了能使我们潜移默化的丰富的理论知识。

在短短的两天里,听了三位教师的课后,他们的课堂风采一直在我脑海中不断浮现,久久回味。我的心中也荡涤着做老师的幸福,那就是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心灵感应”般的真情对话,呈现出和谐的、焕发生命光彩的课堂,产生着令人震撼的课堂生命力。我深深地感悟到在21世纪要如何做老师,如何做合格的老师,如何做优秀的老师,要走很长的路。

他们更让我明白,有爱才有教育,教育不能没有爱。一个不能去爱自己学生的老师,任其有多么渊博的学识和超强的能力,也是不能成为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好老师的。老师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受到无数人的尊敬和爱戴的老师,除了她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有精湛的专业水平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老师心中有爱,有着对自己的学生无私而博大的爱,这也是老师高尚的人格魅力所在。我发现,这些名师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整个观摩课和讲座过程中,他们始终热情洋溢,面带可亲的笑容,语言亲切朴实。其中王文丽老师的一段话让我感触最深,她说:“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成才,但是我们能让他成人。在大智慧的包容下让学生尽情发展,给孩子发展的空间。”

听完课和讲座回来,我的心如潮水般不能平静,我真的愿意一试名师们超常的教学手段,哪怕有所失败也在所不惜同时,使我在深受启示的同时,也有所反思,深感当前教学任务的艰巨。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如何使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焕发新的光彩,是我们要值得深思、感悟的,在今后的语文教学中,针对自己的教学的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以名师为榜样,研究他们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思想,为我所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的教学更趋完美。

篇11:观摩特级教师语文课有感

关键词:观摩教学,感受收获,寻找差距,解决困惑,明确方向

前些日子, 有幸观摩了几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和优秀教师的现场教学课, 而且与专家和优秀教师课后进行了互动评课, 感觉收获很多, 同时, 从感受和收获中找到了自己与优秀语文教师的差距, 并且此次的学习解决了我许多教学中的困惑, 并且找到了自己今后语文教学的方向。下面就这次听课活动中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共勉。

一、教学语言幽默, 感染力强

语言幽默, 感染力强, 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是这几位老师共同的特点。我尤其欣赏的是几位老师优秀的课前交流的过程。教师与学生素未谋面, 相互不了解, 对于学生来说, 陌生的教师来授课无疑在心里会有一些抵触情绪, 或有些许的不适应, 但是这一过程却使本来陌生的师生关系瞬间变得熟络起来, 为课上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 问题的提出, 以及问题的解答都充满了童真童趣, 能尽快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 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堂优秀的课, 成功与否, 是否有效, 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在倾听, 是否跟着老师的思路在前进, 关键在于学生们对这节课是否有主动学习的兴趣。这几位老师都非常的尊重孩子的不同的兴趣和爱好, 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 使孩子们形成了自己不同的风格, 不强求一律, 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的手段, 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挥。

二、立足文本, 深挖教材

陈金龙老师曾经说过:无论是怎样的一节语文课, 要想享受课堂带来的精彩和师生发展的幸福, 不老老实实读懂文本, 立足文本, 总归是不妥的。因此, “亲近”文本, 真正读懂文本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的第一步, 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如何做好这一点, 值得深度的思考。我感觉这几位教师的备课都非常的深入细致, 挖掘了教材的本源。这告诫我们平时要深入的了解教材, 多方的参阅各种资料, 力求深入理解教材, 准确把握重难点, 并运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突破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的同时, 要注意随时掌握学生的学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说过:“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 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应依据此进行教学。”我们在课堂上, 要做到的就是让“文本”真正的走向“学本”, 充分考虑学情, 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地方。

三、重视学生的朗读,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几位优秀教师的讲课重视了学生的朗读教学, 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利用阅读拓展思维空间, 提高了阅读质量, 也加强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每位教师都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的同时, 也注重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几位老师的讲课突出体现了学生是获得知识的主人, 主动的参与学习, 积极的思考问题。例如, 孙世梅老师在讲《不留余地的狼》时, 就打破了常规的先预习再讲读的方式, 而是让学生在完全不知文本的情况下, 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想象。这种新的教学尝试, 让学生们一边阅读, 一边建构意义, 发展思维, 唤起了儿童的阅读期待, 营造出了一种积极探求的阅读效应。这种方式把文本阅读引向学生思维的发展, 同时也会让学生爱上阅读,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又如, 管建刚老师讲解的《理想的风筝》他让学生概括文中的四个故事的主要内容, 其基本架构是:第一, 故事两个——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讲故事”“写板书”发生在课堂上, “放风筝”“追风筝”发生在课余, 这样的精心安排, 就是作者的“构思”;第二, 故事, 一长一短——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故事”长短, 是有讲究的, 要“构思”好了才能写;第三, 故事, 内在联系——目的是让学生明白四个故事“有内在的联系, 都指向了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第四, 故事, 其间的连接——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构思”要注意不同故事间的过渡与照应。管老师的这堂课, 让我对文本的把握有多了一重思路, 对于以课文为例指导写作的教学方式也生发了一些思考。

四、把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

在所有的语文课堂中, 对这几个基本素养的培养都贯穿了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在听说读写的四项基本的能力中, 听的能力, 是其它各种能力的基础, 应多加培养。听, 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听课;一部分是听别人说话。学会倾听也是应该提高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目的是能让学生听清, 听准老师的话, 还会听记、听辨, 以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处理、重构信息的能力。课上, 应利用各种机会, 要求学生达到以上的要求。在听的基础上构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并运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从而锻炼了说的能力。

读写能力的结合。在听课的过程中, 我重点观察了所有老师都非常注重这一方面的训练。在特定的环境中理解词语, 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体会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些都应通过不断的朗读去实现。朗读指导的过程非常的到位, 让学生感受到了自己已经和作者融为一体, 从而体会出作者想要通过文章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学习起来更得心应手了。当感情进一步升华到一定的程度, 就可以加进写的训练了。同学们有写的欲望, 写出来的东西带有真情实感。从而达到了语文锻炼的目的。

俗话说:“课上一分钟, 课下十年功”。本次观摩活动留给我许多启发和思考的同时, 让我感受几位名师多年来脚踏实地不断实践和研究的历程, 他们的执着和敬业, 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整个观摩活动还告诉我们: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 离不开教师深研教材, 把握教材, 创选性地感悟教材, 这是教学的立足之本。所有这些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使我们得到很大的启迪, 值得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 不断汲取丰富的营养。

参考文献

[1]张天宝.鼓励创新: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J].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02期

[2]张步云.创设语文课堂的参与平台[J].甘肃教育.2009年10期

篇12: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关注文体,凸显语用

昭乌达小学

曲广波

2014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大连举办全国小学语文名师课堂观摩研讨会的观摩学习中,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研讨会里,分别观摩了管建刚、张学伟、王崧舟、张景四位全国小学语文名师的课,聆听了他们的课和讲座。短短两天的时间里,学习了名师的教学理念,聆听了专家们慷慨激昂的讲座,领略了名师的睿智、幽默,博学的人格魅力,以及他们精湛的教学艺术,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时间虽然很紧张,但是每一节课都给我带来很大的触动。名师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恰如其分的引导,让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爱说、会说,与授课老师默契十足,给大家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课堂上风格各异,精彩纷呈,让我们大开眼界,感慨万千。

几位名师的课,展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这次听的几节课,在他们的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健康发展。建立了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上的主人。他们以不同的教学方式展现了新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风貌,在他们的教学中不仅充分展示了教学内容的显性因素,而且发掘了隐性情感因素。他们能恰到好处的把教学内容隐含的情感,通过自己的加工提炼,以情生情。从他们的授课中可看出,他们都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达到 “思维活跃流畅、创新精神涌动”的最佳境界,真正行之有效地改革了课堂教学,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实处。

听王崧舟的课,犹如醍醐灌顶。他上的是第十二册课文《桃花心木》,作者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他先对本次上课的学生做了问卷调查,发现这个班的学生有八成都喜欢这篇课文的道理。因此,他先从课文道理出发,让学生寻找到在不确定中需要生活经验;在不确定中需要独立自主;在不确定中需要转化能量;在不确定中需要努力生长。再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寻找桃花心木树苗和种树人;写作者观察种树人种树的奇怪现象,层层设置悬念,最后写作者明白的道理。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王老师是在文学语境下的品读和文化语境下的悟读去解读《桃花心木》。他抓住“奇怪”,指导学生理解层层递进设置悬念,让学生去体会作者的用心良苦。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跳出文本的圈定,让学生说出生活中那些“不确定”,引出林清玄一生中最佩服的三个人陆羽、慧能和玄奘一生中的“不确定”,体悟如何面对不确定地人生,最终悟出:心美,一切皆美!

听管建刚老师的习作专题报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他的学生能写出这么生动、鲜活、有趣的故事来,而我的学生不行?在作文指导和批改上我也没少下功夫,为什么总感觉像是在做无用功呢?那么,管老师是用什么高招化“棘手”为神奇的呢?还是先看看管老师的几句话吧。

“作文教学应该从兴趣开始,让学生保持这种兴趣。” “作文教学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取得成就感。” “对儿童来说,最核心的价值是发现他们内心的喜怒哀乐。” “说儿童作文没东西可写,恰恰暴露了我们成人对儿童心灵世界的无知、粗暴。”

从管老师的话里我似乎悟出了一点头绪——作文教学的立足点不对。想想不是吗,自己很多的情况是照着课本将作文题布置下去,让学生自主作文,或者联系本组课文稍加点拨。真正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了吗?这个题目适合他们写吗?一句话:不知道。压根就没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去想,没有想学生之所想,这样的作文教学能有多大效果?汗颜啊!

管老师的讲座中说:“孩子无从下手去写,没内容可写,为什么?不是因为缺乏素材,而是缺乏宽松的写作环境。”做老师的只想着让这些孩子写所谓的积极的、健康的、昂扬的、奋进的内容,而这些,仅仅是成人们的审视观点,孩子懂吗?他们未必意识的到。如果老师强行要求学生写这一类,并美其名曰塑造他们健康的人格,只会将孩子逼向死胡同:孩子哪来这么多这种生活素材?再者,这是他们生活的真实面貌吗?是他们生活的主要旋律吗?显然不是。孩子是在玩耍中、淘气中成长的,恶作剧、调皮捣蛋才是他们的真本性。

篇13: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教师:马贤菊

2012年4月20日至4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主办的、在六枝特区影剧院举办的《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这两天半的培训学习中,聆听了三位专家学者的专题报告,使我获益匪浅,现将这几天的感受诉诸笔端:

首先,我们先听了六枝特区实验小学的谢全碧老师讲授的《三角形的认识

(一)》,谢老师虽然担任数学教学工作的年限仅有一年,但从她上的整节课中,可以看出谢老师有着专业的素养,她对整节课的重新整合与设计,令我不得不佩服她的大胆和智慧,接下来是成都大学师范学院陈大伟副教授对谢全碧老师的这一课进行精彩点评,并给我们进行主题是《观课议课与小学数学》的讲座,陈教授说到:“在观课时要做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的学习,在观课中发挥教学洞察力,理解他人。要发挥教学想象力,创新自我”。陈老师的这番话令我茅塞顿开,让我明白了我们在观课议课时,不能单纯的为了观课而观课,同时,要有效的议课。

其次,在听了南京市石鼓路小学副校长仲广群上的五年级《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这一课时,让我由衷的佩服仲老师思维的缜密,在处理教学环节时,环环紧扣,另外,仲老师只是在一旁进行引导,而让学生到讲台上当小老师,通过学生之间的问答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仲老师的这种授课方式令人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仲老师的这节

课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能力”。他的这节课,让学生“活”了,教师“退”了,课堂“美”了。

再次,便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从他上的精彩示范课六年级《数的认识总复习》,这节课中可以看出钱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课堂教学有特色,整堂课中仲老师出示了一系列的课件,这让我深刻的发现仲老师非常关心生活中的细微事件,并从中找到与此关联的数学知识,这让我不得不佩服仲老师敏锐的洞察力,另外,仲老师的讲座《如何上好整理复习课》,也让我明白了复习课的基本流程:“先理后练”型、“边理边练”型、“以练带理”型,让我知道了在以后讲解同样内容时,可以做到有理可据,有章可循。

篇14: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3月4至5日,我去参加了在惠州市举办的中国教育梦“核心素养的课堂落实”全国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临现场的名师专家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钱守旺、柏继明等老师,这些名师不但给来自本省市的几百名数学老师亲自示范数学课堂,还给老师们带来最前沿、最前线的数学思想的指导。我被名师们娴熟的教学技能,鲜明的教学特色,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的感染了、熏陶了。他们精彩的课堂教学、愉快的课堂气氛、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从生活的实际出发,可激发学习兴趣。

钱守旺老师的《成正比例的量》,教学由从歌曲《时间都到哪儿去了》自然导入,用从数学的角度看变化引出变化的量,到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相关联的量)、再到成正比例的量(揭示正比例关系)、最后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呈现的关于成正比例的量的例题(当做练习巩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氛围中突破了难点。这一系列的知识都从学生熟悉的环境中取材,且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要求我们做教师的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的有机结合,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创设一种数学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保持并放大孩子的天性,让孩子做真正的主人。

一堂好课就是要真正的与学生成为朋友,课堂上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没有任何约束,鼓励学生敢想、敢做、敢说。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做大主,少当操作的主人。

柏继明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计量单位》,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并讨论问题,留给学生多角度的思考空间。从芈月传那着楚国的药方买秦国的药,结果把治病救人的药变成了害人性命的药,而这就是因为计量单位不一样,引导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了计量单位不一样上才导致出了差错,接着课程有有所延伸,介绍了度量衡,并让学生自己讨论说出了时间,长度,面积,质量的单位,练习题也是有所提高,最精彩的就是小麦的日记,让学生给小麦的日记填上单位,最后小结的时候又给出了新问题,现在那些单位还没有统一,让学生为了能够方便努力学习。

专家善于抓住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善于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善于引导学生提炼知识点、及时将旧知识转化知识到教学目标的新知识,这些做法都需要我去好好揣摩学习。专家创设的情境一方面是学生熟悉的、能够理解的;另一方面,情境中隐含的问题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关联,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值得去探究的。

三、学习方式活动化,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

倡导“简约教学”的徐长青教师指出:学科教学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在为《重叠问题》的课堂上,徐老师亲和、幽默、自然的教学风格,感染了每一个学生。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快速运转,积极踊跃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他们精彩的言语表达、大方的自我展示,积极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听课的老师们尽享了一场“玩转数学”的精神盛宴。掌声一次次为老师和学生响起,会场笑声不断,惊喜与赞叹声不绝于耳。课已尽,意无穷。徐老师用绝妙的课堂教学很好地诠释了他的教学理念:数学很好玩,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

在这些观摩课当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每一位老师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教学中,遇到一些简单的问题,就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去解决,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每一位教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四、充满人性化的评语

在几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很少看到“真好”,“真棒”等这些含糊性评价的语言,看到的是人性化的评价语:“善于观察,肯于动脑,敢于提问,太好了。”“我很分佩服这个同学的分析。”“我很佩服这位同学,他想到了动脑子。”“真了不起,给他掌声。”“某某同学的这种说法你同意吗?你太有创造性了”„„这些自然、精炼的评价语,充满了对学生的关心、爱护,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不同的见解,来享受成功的愉悦。

篇15:全国小学语文特级名师优质课堂观摩课心得体会

大师不愧是大师, 他们的课堂在我们看来已是浑然天成, 无可挑剔, 一切都是那么自然, 水到渠成;一切都是那么巧妙, 不见一丝修饰过的痕迹。支玉恒大师, 一位头发花白和蔼可亲的老师, 小学语文界的传奇人物, 在他的课堂上, 一支粉笔, 一块黑板, 一帮孩子, 就是教师的全部天地与情怀, 知识在那里流淌, 智慧在那里碰撞, 快乐也从那里蔓延开来, 使人心情舒畅, 豁然开朗。贾志敏、武凤霞、窦桂梅、王崧舟等大师一一展示了自己真实的课堂, 台下掌声雷动, 甚至, 老师们的眼里有东西在闪烁, 是啊, 孩子们感受到的, 大家都感受到了, 这样有教育意义, 对人生有启迪的课堂, 难道不值得所有人去思考、去学习吗?哦, 明白了, 明白了, 真正平等的师生对话原来是这样的:看, 孩子们跟老师交流的那份自信与喜悦;哦, 原来课文还可以这样读, 老师真的可以跟播音员一样棒;作文可以这样教, 呵呵, 是既要教, 又不要教, 老师应把握怎样的度去引导帮助;这是上课还是聊天?哦, 这不就是刚刚走上讲台时我的追求吗?天真可爱的活生生的孩子们, 要真心去爱他们, 不要为难孩子, 一定要快乐学习, 他喜欢你才会喜欢这门课……还会想:名师是怎样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童年生活、求学生涯以及对事业的追求又是怎样的?难道教学也要靠天赋?不排除有这方面的因素, 但付出和回报绝对是成正比的, 这也是真理。孩子如此可爱, 老师如此可亲, 教学如此美妙, 这简直就是艺术的殿堂。

聆听名师的课堂, 让身为人师的我们感到光荣、自豪、幸福, 那反思我们自己的课堂呢?一个词, 天壤之别!我们也在努力备课, 精心设计, 巧制课件, 认真上课。可是, 在看似不乏“精彩”呈现的课堂后面, 隐藏的真相:唯恐学生不懂不会, 于是, 舍本逐末, 烦琐分析, 无效提问, 就像贾志敏老师说的“把课文讲‘肿’, 将学生问累, 到头来, 只是‘教过’而已, 学生依旧不会读, 不会写”。孩子们学得无趣, 老师教得费劲。我们该如何从这些示范课中汲取营养, 获得成长呢?

要想干好一件事, 必须要明白不打无准备之仗。要做好一名专业的语文老师, 除了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尽职尽责外, 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自己的语文功底要扎实, 听说读写, 样样都不差。差了怎么办?赶紧补啊, 饭后茶余, 听广播, 看电视, 读专著, 查典籍, 怎么能解决问题怎么来。正如赵志祥老师说的:“想办法录课堂啊, 怕丢人了拿回磁带关上门, 悄悄自己听呀, 读的课文吓死人!”原来名师也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呀!对教材有了充分的把握, 再根据学段目标精心做好教学设计, 深入浅出, 让孩子们高兴而来, 满意而归。这样成长起来的老师才是好老师, 才能培养出一拨又一拨的好学生。在课堂上, 教师积极引导, 学生主动探究, 教有成效, 学有提高, 这才叫好课。好教师的一切努力, 都着眼在学生的长进和提高上。

大师们看似平凡, 但平凡中投射出不平凡, 他们才是生活、教育的真正有心人。世上没有一个人天生就优秀, 《伤仲永》中的仲永不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天才们离开了学习尚且如此, 何况咱们这些芸芸众生?听着大师们的课, 我想得最多的是课前或平时大师们在想些什么, 干些什么, 怎么干的?为什么他们的课堂孩子们如此喜欢, 如此有收获, 是真正的寓教于乐, 甚至就是投其所好。为什么大师们能知孩子之所需, 并能顺其自然地与之对话, 助其成长……他们在课后的功夫绝对不比任何一位普通老师差。我了解到《教师月刊》采访窦桂梅老师时, 窦老师说:“现在有的教师啥问题?拿过来一个教材当一片叶子, 不研究这片叶子是长在哪棵树上的, 是白桦树还是柳树上, 不管这些。我的方法是必须知道这个叶子是长在哪棵树上的, 还要知道这棵树是长在什么林子里的, 是热带丛林, 还是北方大兴安岭里面的。这靠的就是后面大量的阅读。这里当然还有个问题, 就是这么多资料你怎么提取、提炼, 它不仅是一种组合, 还得通过合理的组合生成出新的东西。这个功夫需要长时间的修炼。”就是这种被窦老师成为“高贵自修”的学习, 奠定了她“特级教师”的高度。

听讲座时, 我听到一位老师这样说, 她要做一节课, 自己先拿出了方案, 然后拉老公和女儿去听, 数遍之后, 老公“逃逸”, 女儿也极不情愿了。然后她就想啊, 为什么我的设计吸引不了女儿呢?在问题的引领下, 她不断推翻设计, 多次修改, 把自己关在门里反复练讲, 最后终于拿出了一节孩子们满意, 自己满意的课堂, 也以此为契机, 渐渐打造出了自己的教学特色。这位老师对工作的执着认真令人钦佩。成功, 往往青睐那些勤奋的人、有心的人, 我愿向名师看齐, 执着于自己的梦想, 锲而不舍, 实现教育理想。

上一篇:销售公司薪资方案下一篇:地球上的星星初中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