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汇报

2024-07-19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汇报(精选9篇)

篇1: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汇报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汇报

为规范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维护固定资产管理安全,从9月底开始对各科室的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登记,现将清查工作进行汇报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核实资产、查清家底,做到账实相符,并对残损报废的固定资产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二)进一步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二、方法步骤

(一)摸底清理统计阶段

根据《建外街道资产管理办法》关于固定资产清理、登记的要求,行政办制作了《固定资产清查统计表表》,各科室对照《统计表》进行自查,自查时做到以账对物和以物对账相结合,先以账对物,后以物对账,做到不漏、不重、不错,并指定了专人负责填写《固定资产清查统计表表》。

(二)核查阶段

根据各科室上报的固定资产摸底情况,组织人员进行核实,做到账实相符,不重不漏。如属于已报废固定资产,经查属实后,要作销账处理,同时要建立“账销案存”管理制度。

(三)总结完善阶段 通过清理登记资产,及时发现固定资产管理中的好经验好办法,认真总结推广,对管理不善造成财产损失的,也吸取教训,找出存在问题,改进管理措施。

三、存在不足

1、各科室上报的固定资产不够全,部分固定资产未上报。

2、部分固定资产存放地与实际不符。

3、固定资产损坏情况等使用状况未全部上报。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1、加强固定资产工作的业务学习和管理。

2、建立并完善固定资产长效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严格落实固定资产“谁使用,谁负责”原则。

3、进一步加强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对新增资产做到及时入账,防止固定资产账目不明。

篇2: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汇报

根据市教体局资产清查的要求,我校已按时完成资产清查的主体工作,现将有关资产清查的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资产清查总体状况分析

(一)资产清查日期:根据县教育对学校进行固定资产清查要求,2020年9月10日开始对我校的固定资产进行全面清查。

(二)资产清查范围:对我校房屋及构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家具、用具及装具四类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查。

(三)资产清查工作具体实施情况在清查前,认真执行有关资产清查的制度规定,学习相关文件,首先,我校成立了由校长任领导小组组长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依照固定资产清查的制度及相关文件,结合我校实际情祝制定了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其次,组织人员按照具体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开展了固定资产清查自查工作。主要对单位财产情况进行清查。

固定资产清查是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固定资产清查按照实物盘点清理资产,主要对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查。

(四)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及存在题

在清查中,到清査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切实摸清了“家底”对清查核实的固定资产,已按照有关制度规定建立健全了固定资产明细帐和固定资产卡片;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各项资产盘盈、盘亏、损失等题,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存在间題,提出了处理建议,上报资产清查领导小组,经所资产清査领导小讨论通过。对资产清查工作中发现的题,依据资产清查政策进行分类整理并收集了证据,填制了《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表>等清査报表资料,撰写了《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报告》。

二、资产清查发现问题、原因、及改进措施:

问题:

(一)通过清査查出的资产自然损失的情祝有:旧桌凳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旧的淘汰的物品没有及时报损等。

(二)放置地点、使用人发生了变化没有及时登记或变更。

(三)放置在仓库物品有的摆放不整齐。

(四)部分部门物品有乱搬现象。

原因:(一)部分管理人员没有认真执行管理资产制度;

(二)部分资产责任人不明晰,不具体,造成无人管现象。

(三)改进措施:

1、建立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2、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和维护资产

3.认真清理并整顿实物管理存在问题

篇3: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汇报

1 B/S版高等学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

2002年11月,山东省教育厅与济南国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顺利完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开发任务,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我校自2003年开始使用C/S版,于2012年升级为B/S版。

C/S结构,即客户端和服务器结构,B/S结构为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B/S结构下,用户工作界面通过WWW浏览器实现,大大简化了客户端计算机载荷,方便使用,易于维护、升级[3,4,5]。总的来说,B/S版本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全面性

按教育部的分类要求,高校的全部固定资产被分为了十六大类。将物质属性不同的十六大类资产全部纳入本系统进行管理,不仅方便了用户操作,而且能生成反映全部十六大类固定资产全貌的账、表、卡体系。

通过校园网,学校资产管理处可以利用该系统对固定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掌控,并且与各二级单位的资产管理员利用同一套软件系统参与固定资产管理,彻底解决了原来部门之间资产管理脱节的难题。

1.2 高效性

通过校园网实施业务管理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用同一套软件,可以实现教育部的十六大类资产分类与财政部的十大类、六大类资产分类的自动转换,使得资产管理处与财务处的账表之间保持一致,从而彻底解决了学校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对账难的问题。系统可以将数据根据用户的要求导出成Excel文件,方便用户的编辑和对数据的统计。

1.3 严密性

根据“人人都管物,物物有人管”的理念,建立严密的账、表、卡体系,将职责、权限落实到每一个单位和使用人;从业务流程到管理范围,从权限分配到数据库管理,都建立了严格的内控制度。

资产管理处设置系统管理员,负责维护管理系统,并与人事处教职工数据库对接,保证系统内人员信息的完整和变动及时。为做好“物物有人管”提供前提条件。每一件资产落实到负有管理职责的教职工名下后,就纳入了学校的实时管理与监督体系。

1.4 规范性

严格遵照国家有关财务管理与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要求,制定了规范的体系结构、业务流程、管理信息项。保证每一件资产都“来源清,去向明”。

2 高校固定资产清查的意义

2.1 提高资产使用单位的管理意识

长期以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现象,较多考虑满足教学、科研等工作的使用需求,重视对固定资产的采购,而轻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另外,各单位的资产管理员均为兼职,如果没有资产清查这种具体的工作任务做督促,需要较多时间和较强责任心的资产管理工作就容易被忽视,逐渐形成资产管理边缘化[1]。对资产使用部门开展资产清查,可以切实提高从学校领导到资产使用人对资产管理的重视程度,提升资产管理员的业务水平。

2.2 及时纠正账、卡、物不一致的现象

近年来,由于高校快速发展,院系合并、搬迁,机构调整,人员流动频繁,使得固定资产建账账户比较混乱,账、卡、物不一致问题较为突出,给固定资产管理带来比较大的难度。只有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实地实物清查梳理,把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才能保证管理系统内的信息(账)、条码标签(卡)以及实物三者一致,为学校摸清了家底,为进一步提高资产管理效率提供保障。

2.3 做好资产预算的前提条件

按照“以存量定增量”的理念,为科学制定全校的资产预算,必须对固定资产清查和定期盘点,及时发现闲置(损坏严重)、待报废等类型的固定资产,第一时间收回并处置,核实各单位资产的有效存量情况,为学校资产预算的编制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资产清查出可用的且闲置的固定资产,可以及时进行调剂,从源头控制资产的投入,进而优化资源配置,减少资产重复购置和浪费现象。盘亏处理工作,可以有效防止民用性强的固定资产成为个人物品的可能,并减少因频繁转借造成资产中途遗失,不知所踪的现象。

3 方法原理

3.1 前提条件

基于校园网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为实现固定资产的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保障,提高了工作效率。财务处、资产处、设备处、图书馆等归口单位共同把关,将符合固定资产标准的每一件资产都准确录入管理系统,确保学校固定资产的无遗漏入账,责任到人。

3.2 实施原理

学校固定资产的数量可利用数学公式描述:

式(1)中,n表示名下有资产的教职工的人数,C表示每人名下的资产数,n和C都可以从管理系统内提取。

由公式可以看出,将每人名下的固定资产(C因子)清查清楚以后,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即可宣告结束。实施固定资产清查时,以使用人为纲,动员全员,全员参与,教职工自扫门前雪,可以提高固定资产清查效率和准确性。

4 基于校园网的固定资产清查的工作流程

4.1 确定固定资产清查的模式

按照“由简到繁,逐步推进”的原则,选择资产总量相对较小的机关部处,进行详细认真的清理清查,再清理文科院系,最后清查实验较多的理工科院系。梳理清楚在帐固定资产的状态(分为:在用、闲置、待报废、丢失等),对在用资产做到账、卡、物一致;对闲置资产进行调剂;对待报废资产及时走报废程序,收回处置;对丢失资产进行登记上报。

4.2 实施固定资产清查的步骤

第一步:布置工作。发通知给单位负责人,同时,从资产管理系统里面打印出其单位每位教职工名下的资产明细(见表1),将通知和明细一起交予受清查单位。

第二步:单位自查。根据打印出的资产明细,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人找到自己名下的实物资产,并在前面划“√”;未找到的划“×”。

第三步:确定固定资产现状。实物资产找到后,资产信息发生变化的,在资产列表的相应位置的空隙处进行标注(涉及使用人和存放地点);条码标签脱落的,到资产处补打标签。

第四步:资产处核查验收。验收组对已完成自查的单位进行检查验收。验收方式:固定资产使用(管理)人和资产管理员随同验收组成员清查,对每人名下划“√”的资产进行逐件清点,核实资产卡片列表的信息。(账、卡、物信息核对)确定资产的性质,分为:在用、闲置、待报废、丢失等。

第五步:反馈信息。验收结束后,由管理员操作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将资产明细表中标注改动的信息反映到资产管理系统中,办理资产信息变动。

第六步:出清查报告。内容包括:(1)账上资产总数;(2)确定在用资产数,并调整精确这部分资产的信息;(3)确定闲置和待报废资产数,并进行单位间调剂和报废处置,做好账务处理;(4)列出丢失资产数,进行汇总上报学校。

4.3 解决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具体问题

在清查过程中应做到以账查物,以物核账,账物相对。

(1)确保固定资产责任到人。学校人事调动、职工退休等工作进行后,有些单位未及时办理资产交接,使得有些固定资产无法找到责任人[6];另外,个别资产管理员录资产建账时不认真,新购置固定资产随意放在某一教职工名下,这些现象都极易造成管理混乱。因此,清查时应明确每件(批)固定资产的责任人,确保责任人清楚自己名下的资产和应担负的管理职责。

(2)明确固定资产存放地点。由于使用单位多次搬家等原因,一些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改变,尤其部分仪器设备,更是经常被搬动,而资产管理员没有及时跟踪了解,这样不利于固定资产的交接与日常管理。清查过后,应确保固定资产的存放地点准确无误。

(3)做好查缺及查闲置工作。对有账无实物的固定资产进行账面盘亏整理,记录详细原因,做好备案,并同时告知使用单位和使用人,清查结束后统一追究责任;对已损坏或因陈旧无法满足正常教学、科研等工作需要的资产,验收组应督促各单位走报废程序,避免积压,占用宝贵的办学空间;对闲置不用或使用率极低的资产,需在清查表上明白标注,待清查结束后,将该类资产从使用单位剥离,并由资产管理处统一调剂或收回存放,调拨给需要的单位使用,提升资产使用效益和资产配置效率。

(4)保证条码标签的完备。条码标签是联系账表与实物的桥梁,是资产清查的重要依据之一,需要严格要求条码标签的完备性。对因年代久远或搬动过程中揉搓等原因造成条码标签脱落的固定资产,认真核对其他指标性信息后,用记号笔在实物上标出其资产编号,需立即到资产管理处进行补码,并粘贴到实物上。

5 巩固资产清查成果提升资产管理水平

5.1 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强化执行力度

解决好资产清查所暴露出的问题,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做到有章可循,并强化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为此,学校出台了《曲阜师范大学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曲阜师范大学固定资产损坏、丢失赔偿办法》。对清查单位发放资产清查告知书,分清问题类别与性质,区分责任归属,提请责任单位和使用人注意。根据规定,对属个人责任或单位管理不善造成损坏、丢失的,采取两种赔偿方式:一是赔偿现金,二是赔偿实物,即按同型号资产的现行市场价赔偿,也可以买同规格型号的实物补上。

5.2 表彰资产管理的先进单位与个人提高管理积极性

固定资产的管理实际上是对人的管理,即强调人的因素和责任意识。资产管理工作只有得到高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支持,各项工作才能顺利进行。在学期末或年终开展资产管理员培训与交流活动,共同熟悉业务,交流心得,总结教训,为进一步做好资产管理工作积累经验。清查结果作为考核、评价各单位及其资产管理员对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的重要依据,将各部门固定资产管理情况纳入部门、科室、个人年终考核指标,表彰与奖励先进,通报批评落后[7],切实提高单位和使用人的资产管理积极性。

6 结束语

固定资产的清查不应是一项临时性任务,而应该制度化与常态化,纳入资产管理的常规工作范畴。每次固定资产清查,从宣传动员,到实施清查,再到清查后的工作总结,整个过程起到很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可以强化领导和教职员工的资产管理意识和产权意识。基于网络化平台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应用,为实施严密的资产清查提供了技术保障,在清查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事半功倍的操作方式,必将使固定资产的管理趋向科学、规范、高效、全面。借助计算机网络,采用一些新技术,如射频识别(RFID)技术[8],进一步提高资产清查的效率与准确度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王晓华.高等学校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探析[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8):118-120.

[2]邹鸿雁,闫雯玲,杨洛.基于校园网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探索与研究[J].科教文汇,2010(10):178.

[3]张良银.浅论C/S和B/S体系结构[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06(4):20-23.

[4]樊胜.C/S与B/S的结构比较及Web数据库的访问方式[J].情报科学,2001(4):43-445.

[5]刘红梅.基于C/S和B/S体系结构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J].计算机与现代化,2007(11):52-54.

[6]左玉生,林俐,孙岳明.强化资产清查工作,提高资产管理水平[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9):210-212.

[7]焦海山,贾文圣,金振宏.应用资产管理软件开展高校仪器设备资产清查与长效管理[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5):38-41.

篇4:浅谈公司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关键词】 固定资产 清查

固定资产清查是指从实物管理的角度对公司实际拥有的固定资产进行实物清查,并与固定资产账务进行核对,确定盘盈、毁损、报废及盘亏资产。固定资产清查对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开展其他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1. 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

固定资产清查的范围主要包括土地、房屋及建筑物、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清查过程中要求各单位配合机动资产管理部认真组织清查,原则上对所有固定资产全面清查盘点。

1.1对固定资产要检查固定资产原值、待报废和提前报废固定资产的数额及固定资产损失、待核销数额等;关注固定资产分类是否合理;编号是否齐全;详细了解固定资产目前的使用状况等;

1.2对出租的固定资产要检查相关租赁合同;检查各基层单位及项目部账面记录情况,检查是否已按合同规定收取租赁费;

1.3对临时借出、调拨转出但未履行调拨手续的和未按規定手续批准转让出去的固定资产,要求各基层单位或项目部收回或者补办手续;

1.4对清查出的各项账外固定资产、盘亏固定资产,要查明原因,分清工作责任,提出处理意见;

1.5检查房屋、车辆等产权证明原件并取得复印件,关注产权是否受到限制如抵押、担保等,检查相关取得的相关合同、协议。

2.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2.1全面摸清“家底”,这是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最基本的任务。目前,公司固定资产数据基本上仍以静态数和账面数为主,而各基层单位的固定资产变动并没有得到准确反映。存在部分账实不符的问题。一方面,一些固定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毁损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却长期挂账未作处理;另一方面,一些基层单位存在着部分的账外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入账。账外固定资产由于长期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容易被随意处置从而易造成固定资产的流失。通过固定资产清查,可以摸清公司的固定资产存量。

2.2建立监管系统,通过固定资产清查,可获取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始数据,这是建立固定资产动态监管体系的基础性工作。

3. 近几年来资产清查工作取得的成效

通过近几年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结果,摸清了各基层单位及项目部固定资产的“家底”, 加强了实物固定资产管理,提高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确保了各项固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实现了固定资产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 对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的几点建议

4.1加强对自筹款源购置的固定资产清查。

公司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审批是非常严格的,只有经局计划部门批准,下达了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购置计划才能进行购置。但是,现实中部分基层单位和项目部往往利用固定资产更新改造购置计划之外的各种款源购置固定资产,即自筹款源购置。这部分款源购置的固定资产在清查中是最容易遗漏的,因为它一不用审批,二不用上账,十之八九都形成了账外资产,如项目购置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照相机、摄像机、水泵、气泵等。对自筹款源购置的固定资产清查,要采取追索调查方法,要求公司财务部门紧密配合。

4.2改变现行的固定资产清查方法。

公司年年搞固定资产清查,但是固定资产清查的方法基本上都是自查为主。 固定资产清查过程中各基层单位和项目部账上有的固定资产盘点上报,账外的不报,而且是多报损失少报盘盈。公司机动资产管理部门受时间、人员的限制,在固定资产现场清查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一样固定资产都亲自清查到,因此存在着部分固定资产遗漏的现象。若想提高固定资产清查的效果,应该将现行的清查方法改为互查为主的方法。即由公司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从各基层单位抽调专门的固定资产清查人员,分成若干小组在公司提供的固定资产资料的基础上,到各项目部以及徐州基地进行清查,真正作到见物就点。然后再填表上报,这样才能保证固定资产盘点的数量真实可靠。

4.3严肃工作纪律,确保资产清查质量。

各基层单位和项目部对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结果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各基层单位和项目部在清查中隐瞒真情,故意漏报固定资产,提供虚假资料等行为要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通报批评。个人在固定资产清查中出现失职、渎职,造成固定资产流失的,追究领导和当事人责任。通过固定资产清查培训和严肃清查工作纪律,清查人员才能掌握好政策,提高觉悟,熟悉业务,熟练操作,为提高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质量打好基础。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查漏补缺。对固定资产清查中漏报和错报的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盘盈、固定资产损失等进行清理核实后,按固定资产清查规定申报处理,注意充分利用固定资产清查资料数据,固定资产清查数据是十分重要的信息资料,是一个单位综合素质的集中反映。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应善于通过对固定资产清查各项数据资料的分类、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形成综合报告或专题报告,以便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管理,推动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同时,要对在固定资产清查中新形成的资料分类整理形成档案,按固定资产办法进行管理,并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督。

结束语

以上是我在近几年的资产清查工作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在以后的资产清查工作中不断总结完善、改进和提高,争取通过每年的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使公司的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 毛程连.国有资产管理学.2005.

篇5:7月学校资产清查进展汇报

7月15日下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总结汇报会在崇文南楼第一会议室召开。院长张晓云,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刘永亮,副院长梅创社、杨卫军,纪委书记康强,副院级调研员赵嘉骏、王晓江,院务助理张登社以及国有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副院长梅创社主持。

在听取完国资处处长孙小云所作的资产清查工作汇报后,院长张晓云对本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她指出,本次清查工作较为全面地核实了学院人员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的账面数和实际数,理出了盘盈资产,查出了盘亏明细,全面摸清了家底,为加强学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产权登记工作奠定了基础。她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提高资产管理认识,各教职工要加强资产管理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学习,树立国有资产管理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自觉加强资产管理工作;二是要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健全实训室资源共享机制,避免重复购置,从源头上杜绝浪费,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资产的使用率;三是要完善资产管理制度,推进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本次国有资产清查工作是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的相关文件要求,按照“统一政策、统一方法、统一步骤、统一要求和分级实施”的原则,组织开展的一次全院范围内的资产清查工作。

篇6: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摸清企业“家底”,核实资产质量,中储棉总公司决定从2012年9月起组织开展固定资产和房屋土地使用权清查工作,具体方案如下:

一、固定资产清查工作目标

(一)本次资产清查主要是对企业管理的固定资产和房屋土地使用权进行全面的清理、核对和查实。在清查中把实物盘点同核实账务结合起来,全面摸清企业“家底”,真实、完整地反映所查资产状况,促进提高资产管理信息质量。

(二)全面了解核实固定资产盈亏及损失情况,并根据国有资产管理政策规定拟定处理方案。

(三)通过对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开展清产工作,促进《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中储棉仓[2012]139号,以下简称“《办法》”)的贯彻和执行。

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安排

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从2012年9月下旬开始,计划用3个月时间完成清查主体工作任务,全部工作预计于2012年12月底结束。具体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2012年9月14-23日),制订《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2012年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方案》及相关配套资料,包括培训文稿、自查报告模板、工作报表。

(二)工作部署(2012年9月24-10月15日)。对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进行工作部署,明确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落实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任务,下发文件通知和工作报表。各直属库及子、分公司明确或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人员,根据工作方案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做好组织动员工作。

(三)业务培训(2012年10月15-20日)。组织召开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会议,培训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人员,具体讲解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清查工作流程及如何编制清查报表、撰写自查报告。

(四)组织实施(2012年10月21-11月2日)。各所属单位自行组织固定资产自查工作,在会计师事务所指导下全面完成资产清查、数据汇总、清查结果上报等主体工作任务。各所属单位自查清查报表和自查报告的提交时限:2012年11月2日。

(五)检查验收(2012年11月2-12月31日)。总公司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组成检查组,对各所属单位的清查结果进行检查验收,对个别清查质量存在问题的单位进行督促整改,全部单位验收合格后形成固定资产清查结论。

三、固定资产清查基准日

固定资产清查基准日为2012年9月30日。

四、固定资产清查范围

固定资产清查范围为各单位管理使用的全部固定资产、房屋及土地使用权。

五、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内容

(一)账务核对。各单位以固定资产清查基准日为时点,对本核算级次的固定资产各级账簿,包括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台账(主营业务信息系统)以及报表进行全面核对,做到账表相符、账账相符、账卡(主营业务信息系统中的设备设施信息卡)相符。

(二)资产清查。各单位在账务核对基础上,按照固定资产明细表进行实地盘点、细节核对、状态了解、性能检验等清查程序,对实际管理使用的固定资产实物和房屋、土地使用权进行全面清理、核对和查实。编制填写固定资产清查基础表。

(三)损溢预计。指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对清查中发现的各项资产损溢进行估算,为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做好准备。

(四)自查上报。各单位根据固定资产清查基础表以及损溢预计情况完成固定资产清查报表和自查报告,并上报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

(五)验收确认。固定资产清查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各单位上报的资产盘盈和资产损失等清产工作结果,依据国家清产核资政策和有关财务会计制度规定,组织进行审核、验收并确认各单位实际占用的固定资产资源情况。

(六)完善制度。各单位在完成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后,认真分析在资产及财务日常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逐步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巩固固定资产清查成果,防止前清后乱。

六、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要求

为确保固定资产清查工作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各单位应遵循以下工作要求:

(一)固定资产清查工作应做到全面彻底、不重不漏、账实相符,切实摸清“家底”,保证清查工作结果真实、可靠。

(二)固定资产清查工作中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暴露存在问题。对清查出的各项资产损失均应如实反映,不得虚报、瞒报。

篇7: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总结

一、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通过对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掌握固定资产管理的现实问题,以便有针对性、有目标地研究对策,从而保障部队资产有序管理、优化部队资产配置、提高部队资产利用效率。

(一)分析方法

通过资料法、工作经验法、调查问卷法、情况比对法,在查阅部队资产管理相关规章制度,事业单位资产管理相关规定和各项研究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资产管理工作实践,对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的获取途径、构成比例、管理结构、制度法规、报废处置等方面进行分析,为更好地研究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提供量化依据。

(二)分析过程

笔者将工作实践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资产管理中存在的惯性问题、难点问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对3个武警部队的总队、支队、中队三级部门进行调研,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有效问卷396份,问卷有效回收率88%。调查结果显示有84.8%的人认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度低于对资金管理的重视度,59.3%的人认为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流于形式,46.7%的人认为固定资产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同时有91.9%的人表示应加大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力度,并自愿参与到管理中。调查结果说明固定资产管理仍处于边缘化状态。

同时,笔者在工作期间,利用总队统一组织清查固定资产之机,对总队机关、支队机关、基层中队固定资产实地清查结果进行比较,发现机关在固定资产的管理中,在用、留用、闲置以及待报废资产保管较好,资产处置程序恰当,捐赠物资入账及时,资产账簿登记完善,帐物基本相符。此外还发现地理位置距支队机关较近的中队、距总队机关较近的支队管理普遍好于距离较远的单位,机关人员参与管理的意识普遍好于基层中队。调查结果说明固定资产的管理必须在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之下进行。

(三)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武警部队现阶段固定资产的管理还处于较低水平,资产管理的基础还有待强化,资产管理方式的改革还有待创新,资产管理监督机制还有待完善。由于武警部队点多、面广、线长的特点,决定了资产编配的分散性和不合理性;资产规模较大,分布地域广,数量较多,种类繁杂;资产的区域价值差异明显,贬值较快;高科技含量的资产规模随信息化、正规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增长迅速,且变动频繁;同时资产的优化配置不合理,闲置资产较多,如领导常去、地理位置较好、接待任务较重的单位固定资产配发齐全,偏远单位则“勉强凑合”着用;重复购买、无预算或超预算购买现象严重,废旧资产报废处置不够科学,资产核算体系不完备。各级机关在指导基层把握资产购置规模,盘点存量资产,优化资产配置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以上分析发现,固定资产管理弊端突出表现在责任意识淡化、制度法规薄弱、监督机制弱化、资产处置混乱等方面。由此提示,武警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认识不到位

各级财务部门、审计部门、使用部门以及单位领导对所属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负有全部责任。由于资产管理与资金管理、票据管理、印章管理等内容相比,处于“边缘化”,认为资产管理效益与直接经济责任和升迁晋职不挂钩,各级从工作安排到日常管理,“重钱轻物”、“敷衍了事”、“重购置、轻管理”的思想比较普遍。调查显示,80%的基层官兵未参加过关于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的教育,说明各级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宣传力度不够。在工作中,有些领导及管理人员思想认识偏差,责任心不强,且常常忙于繁琐的行政事务和个人生活,无暇顾及或忽略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不少管理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缺乏相关的维护保养、操作技巧、保管方法等知识,惰性较强,从而产生“领导不问我不管”、“领导过问我装傻”的思想,使得资产管理混乱。

(二)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篇8:固定资产清查工作汇报

一、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由于行政条块分割、机构设置不合理、系统分类标准不统一和系统设计缺乏完整性等原因, 严重阻碍了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1. 主管部门的行政条块分割制约了信息系统的构建步伐。

在现有的行政管理体制中, 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都对高校固定资产工作进行管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两个部门分别要求高校按其规定的标准定期上报固定资产管理信息。财政部对固定资产按十一大类进行分类、统计, 教育部对固定资产按六大类进行分类、统计, 双方基本没有考虑与对方数据的转换和对接。尽管高校在管理手段上实现了电子化, 但是工作必须接受两个部门的管理, 接受两套分类标准, 始终解决不了两种分类数据的直接对接, 互相对导等问题。

2. 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基本上是以静态管理为主。

高校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基本都实现了电子化的手段, 但很多时候只停留在账卡登记、信息录入等静态的管理为主。大多集中在固定资产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物资管理等方面, 着眼点还是从独立的管理信息系统角度出发, 其管理的重点集中在简单的静态管理, 并且更多的是从财务数据的角度来进行资产、设备等管理对象的建卡建账, 然后在此基础上提供简单的查询、统计、报表等功能。对于资产的投入使用、维修保养、优化配置等动态情况基本是监控不到位, 不能为决策、监督部门及时提供资产的动态信息, 很多时候只有通过各级上报的报表、清查的结果才能掌握到大体的情况, 这样不但制约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决策, 而且造成不同程度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和效率下降。

3. 机构设置、人员配置不合理, 也成为影响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的瓶颈。

当前高校从事资产管理的机构设置各有不同, 有的设立资产管理处、科, 专门从事资产管理;有的纳入后勤部门或财务部门管理, 经常出现重此轻彼的现象。在用人机制上, 多采用了适合当前发展趋势的精简高效的聘任制或委派制, 专职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编制偏少, 二级学院 (系) 通常不设专职资产管理员, 教学仪器设备管理、维修很难与主管部门要求相一致。同时, 管理人员的学历职称层次不高、专业技术水平低, 不熟悉资产管理的业务要求, 往往只限于管理软件的简单操作, 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的流程优化。

4. 模块设计存在缺欠, 影响了管理信息系统的完整性。

现在高校使用管理软件很多情况在模块设计上存在缺欠。主要表现为:在流程上, 偏重于资产设置及初始化流程和资产管理查询流程, 缺少资产决策分析流程;在模块组合上, 偏重于数据采集、录入、查询模块的设计, 缺少数据整理分析;在接入方面, 基本停留于“单干”形式, 很少考虑与其他政务系统对接, 包括与财务管理、采购、预算编制、办公管理等业务系统的无缝连接等, 造成无论是操作使用上还是资源配置上都存在重复、浪费的现象。

二、对策建议

高校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构建首先必须打破行政的条块分割, 在政府已有的网络平台上, 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并且对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的管理和监控, 从而提高利用率和使用率, 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决策。

1. 打破行政条块分割, 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打破财政部门和教育部门现有关固定资产管理的壁垒, 理顺管理流程, 统一资产分类标准, 统一管理归口单位, 逐步建立“财政部门—教育部门—高校”三级管理平台。服从政府电子政务建设规划, 把高校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在已有的信息平台上, 通过WEB技术, 把系统涵盖资产管理的配置、使用、处置、收益、清查、统计、产权纠纷调整等各项管理内容, 并以技术手段规范资产管理行为;实现中央与地方之间, 财政部门与主管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之间的资产管理信息畅通。

2. 理顺机构设置, 健全管理制度。

高校应当理顺固定资产管理的机构设置, 建立专门的资产管理机构, 对固定资产实行专职管理。进一步理清并明确与后勤集团、校办产业、图书馆、各级学院 (系) 、信息中心、网络中心、实训基地等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职责权限, 建立各部门、各单位分级分层复杂的信息化管理体系, 一级对一级负责。二级学院应配备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员, 并对其进行培训和专业素质考核, 使其能够担任信息化管理的固定资产申报、验收、登记、保管、检查、报告等工作, 保证高校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的通顺流畅。健全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制度。建立高效、合理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体系, 既要有完善的宏观管理法规制度, 又要有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内部规章制度, 使高校固定资产存在良好的管理机制, 确保资产信息的真实性、信息披露的可比性、科学管理的有效性, 合理评价固定资产适应效果与管理效率。同时, 对固定资产的计划、采购、验收、保管、使用、维修、盘存、转让、报废及残值处理等管理工作, 既要流程简单、信息正确, 又有章可循, 有法可究。

3. 建立全过程、高效动态的监督系统。

建立高校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 实施动态管理。首先, 管理周期要从固定资产卡片管理逐步向固定资产的全过程管理转变。对单位的各种类型、各种归属的资产进行全面的管理, 实现资产的购置申请、领导审批、资产购置、资产入库、资产出库、资产使用、资产调剂、资产维修、资产报废、资产捐赠、资产出售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其次, 管理目的要从固定资产基本管理和查询逐步向固定资产的管理、统计、查询分析和决策支持转变。准确、实时掌握和控制资产的净值、总量、使用及分布情况, 及时发现闲置或浪费资产, 实现资产的优化配置和合理使用, 提高资产的利用率和使用率。

4. 完善系统模块, 优化流程设计。

固定资产管理流程一般分成三大块:资产设置及初始化流程、资产管理查询流程、资产决策分析流程。针对多数系统缺少或忽略决策分析流程设计, 应该在充实设置、查询功能模块的同时, 利用网络技术, 强化决策模块, 使得系统管理流程设计更加科学化。

(1) 充实资产管理系统的设置和查询功能。实现高校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和合法登录系统所在的Web服务器, 然后在权限规定的范围内, 操作资产系统设置以及资产初始化相关功能, 并基于这些信息进行查询、统计等操作, 满足日常管理的需要。

(2) 强化决策分析功能。一般情况下, 资产决策分析流程主要由管理决策用户完成, 该类用户可以或者代为通过浏览器访问和合法登录系统所在的Web服务器, 然后在权限规定的范围内, 建立宏观分析模型、进行数据分析, 并通过展现工具获得多种表现形式的分析结果, 为做好资产的计划、预算、申购、配置等提供及时、准确的参考。

经过几年的建设, 高校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已初具规模, 尽管仍存在不少的问题, 相信在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指导下, 它将会日益完善。

摘要:文章分析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指出高校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是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构建首先必须打破行政的条块分割, 在政府已有的网络平台上, 逐步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并且对资产管理的全过程实施动态的管理和监控, 从而提高利用率和使用率, 实施有效的监督和决策。

关键词:资产清查,高校固定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构建

参考文献

[1].翁跃成.高职院校固定资产的信息化管理.经济师, 2008 (8)

篇9: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做法

按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财政部决定于2006年12月至2007年6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财政部对这次资产清查工作编定了清查方案、清查办法,但笔者认为其不够具体明细,软件运作也有些欠缺,在此,笔者结合清查工作实际及2003年清产核资经验,谈一些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认识和做法。

一、财政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历史背景

(一)政府成本居高不下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改革的不断深入,财政资金逐步从一般性、竞争性领域退出,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的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由于近年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比较薄弱,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得不到有力的保证。表现在:资产配置不公平、超编、超标现象普遍存在;资产使用效率低,存在着闲置浪费现象;资产处置不规范,对非经营性资产投入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弱化,资产流失比较严重。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浪费了国有资源,增加了政府的运行成本。

(二)收入分配秩序混乱

表现在各地区、各部门在国家统一工资政策外自行出台和发放津贴、补贴,而这些政策外津贴、补贴的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就是行政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收益。

(三)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缺乏有效衔接

长期以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乏力,资产管理改革明显滞后,资产预算安排与现有资产存量脱钩,对国有资产收益如资产处置收益、对外投资收益、出租出借收入等国有资产收益缺乏监管,对资产实物量、价值量及运行状况缺乏实物定额标准。

(四)“家底”不清

由于以上各方面的原因,至使各级财政部门掌握的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数据不仅不完整、不准确,而且基本上都是静态数、账面数,实际资产变动状况没有得到准确反映,“家底”不清、账实不符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一些资产实际已经报废、损失或完全失去使用价值,却长期挂账未作处理;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存在着大量的账外资产,没有及时入账,这些账外资产游离于有效监管范围之外,导致资产处置更加随意,流失具有隐蔽性。

二、财政部门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目标

(一)全面摸清“家底”

针对行政事业单位“家底”不清这一严重问题,通过清产核资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财务情况以及资产情况等进行全面清理和清查,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资产和财务状况,为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奠定基础。

(二)建立监管系统

通过资产清查,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信息数据库提供初始信息,在此基础上,建立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动态监管系统,实施动态管理,为加强资产管理提供信息支撑。

(三)实现两个结合

建立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为各基层单位、财政部门编制预算、加强资产收益管理、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创造条件。

(四)完善管理制度

针对资产清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单位、各部门要在全面总结,认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整改措施和实施计划,建立健全有效的资产管理制度。

三、开展行政单位资产清查工作的具体做法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加强领导是指各资产清查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主管领导要亲自挂帅;精心组织就是要抽调骨干力量,组成清产核资工作机构,包括成立清产核资领导小组和日常工作小组,设置专门办公室,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并在物力、财力上予以大力支持,确保资产清查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二)加强宣传与培训,加强沟通与协调

加强宣传可通过广播、公示栏、电脑触摸屏、标语、手机短信形式向广大干部职工宣传此次资产清查的意义、内容以及具体的开展工作方式,以得到广大干部的支持、合作;加强培训就是把参加资产清查的人员集中起来学习文件方案内容、清查工作的目标、内容、具体操作方法和技巧,以提高参加资产清查人员的素质,使其清楚工作规范、掌握工作方法、熟练操作技能。同时,各级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清查人员、社会中介机构要加强沟通与协调,形成合力,以顺利完成清查任务。

(三)按财政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同时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单位资产清查工作方案

方案内容包括:成立清资机构;设置资产清查办公室;抽调人员名单;安排培训学习的时间、内容、分组、分任务、分阶段情况(可列表);资产清查基准日、资产清查涵盖范围;资产清查的工作原则和工作方法以及有关的各项要求等等。

(四)落实工作方案,按方案内容分阶段、分任务全面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查工作

1.单位基本情况清理。即对应当纳入资产清查工作范围的所属行政事业单位户数和编制实有人员状况等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清理和核实。

2.财务清理。即对行政事业单位本部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账户、会计核算科目、各类库存现金、有价证券以及各项资金往来款项等基本财务情况进行全面核对和清理。

3.财产清查。即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及债务等各项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清理和核实。

4.建立卡片。即按照财政部的统一要求,边清查资产,边建立固定资产电子卡片。

5.录入填制报表。即按财政部下发的清查软件系统,录入财政资产清查基础表,再结转导入生成财政清查综合表,并审核,用A3纸打印上报。

上一篇:天保98-2010一期总结说明下一篇:村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主持人备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