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德育课程实施总结

2024-06-23

特色德育课程实施总结(通用8篇)

篇1:特色德育课程实施总结

天宝一中德育活动课程实施总结

我校在本学期开学初按照市教育局文件精神和市视导检查评估细则,制定了《天宝一中德育课程实施方案》,政教处会同各年级部具体实施。

通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总体上认为:方案具有可操作性,课程具有适切性,教育成果具有外显性。但也反映出实施中的不足。具体总结如下:

1、具体落实中,我们深切的感受到只有学校上层的充分重视,才能保证各项德 育活动的实施。学校个部门通力合作,提供了各项保障。

2、我校各年级部的管理层就是教导处和政教处人员搭配,保证教育教学两手硬,各年级部抽调一人组成德育活动课程方案实施的执行组。

3、师资保证,班主任是课程实施组织人,作为活动的指引者,保证课程内容的科学性。

4、教材、课时保证:

5、定期进行留存评比和汇总。

6、教育成果显著、彰显课程实施魅力。通过一个多月的德育课程实施,我们感觉到学生的培养应该多形式、多方向,才能培养全方面的人才。学生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更应该让他们多于社会接触,与大自然接触。教育源于生活,就应该生活式的教育。

7、在德育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内在潜质被调动起来,很多学生隐藏个性张扬起来。他们彰显了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

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1、领导和班主任的重视不够,执行力度有待加强;

2、还未形成制度化,不能定期进行交流。

3、后勤保障还不能及时到位。

篇2:特色德育课程实施总结

——XX小学落实《山东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特色工作总结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价指标》,坚持以“教学高质量,师资高水平,管理高效能,环境高品牌”为办学宗旨,在课程实施方面突出了学校特色,在规范中发展,在创新中超越。

(一)科学管理,制度保障,展管理精细化特色。

内涵发展的关键是管理,学校采用“思想引领到位、责任分配到位、措施落实到位、业务指导到位、问题跟进到位、总结反馈到位”的精细化管理手段,力求把工作“做细、做精、抓实、抓好”;建立校长——业务干部——教师三级质量监控体系,实行层级管理,层层分解责任,切实提高课程领导力。

完善而规范的制度是科学管理的基础。学校全面贯彻落实全省中小学素质教育工作会议主要精神和《山东省小学课程实施水平》具体要求,进一步从师德、教学、管理等几大方面修订完善《XX小学规章制度》,促使教师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变规章制度为职业自觉;学校还组织干部、教师整理了2013年以来的集体和个人荣誉,精心汇总了每年的大事记,使学校的工作有了过程性的记录。

(二)校本研修,以人为本,展研训一体化特色。

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学校大力加强教职工队伍建设,努力形成一支教育思想端正、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技能提高的教师队伍,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1. “请进、走出”,开拓视野。

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请进来”——充分发挥与山师大基础教育研究中心结为发展学校的优势,采取“名师示范、专家引领”的方法,将每月的6日作为发展学校活动日,在张茂聪教授和谭维智博士的引荐下,每月都确立不同学科的研究主题,邀请全国各地教育教学的名家进行理论指导和学科教学示范,帮助教师完善自我,提升自我,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例展示,一位位教育专家的讲座,让老师们受益匪浅。老师的参与面达100%,我们要求老师做好详实的听课记录、写出所思所获,使教师将对学科教材的挖掘提升到对教学模式的提炼。

走出去——由业务干部带领,分期分批组织教师远赴北京、上海等地观摩高水平的课堂教学,目前,学校已先后四次组织了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等学科的28位教师参加了活动,回校后,学校组织教师将自己的所思所获进行汇报交流,引导教师进行实践,学以致用,建构教师成长的高位平台。2.“因材施教”,形式多样。

校本研修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学校从两个层面开展此项工作。

一是全员参与,自我研修:充分发挥教师阅览室功能,为教师提供128种教育教学刊物,采取开放管理的方式供教师借阅,依据每位教师需求,为每人购买一套教育理论书籍,引导教师做好“四读”:提高认识,重视读;制定计划,自觉读;开展研究,深入读;撰写体会,实践读;通过书香校园,提高教师文化底蕴。

二是“因材施教”,“阶梯式” 研修:落实教师在研修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名师型、骨干型、胜任型教师各制定出不同的研修计划:名师型要从专业理论水平提升入手,每学期深入研读两本以上教育专著,发挥专业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对全体教师进行校本专题讲座(1-2次),做好对新教师常态课的教育教学诊断工作;骨干教师要从形成独特教学风格入手,要求上好样板课,并能发挥对青年教师一对一的业务指导作用;胜任型教师要从加强基本功的训练和指导入手。由此,为三型教师创造自我提升、自我发展的空间。

3.“双线并趋”,深化教研。

学校将加强教研组建设和管理,在实字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规范化,教研采取“双线并趋”的方式,从深研教材和学习教材两条主线开展。

第一条主线深研教材:针对以往各学科教学存在的薄弱点,深入研究,语文学科进行作文教学和“读写结合”的研究;数学学科从“规范教师数学用语,培养学生思维过程”进行研究;英语学科从“提高学生英语朗读水平”进行研究,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实践之中的探索,找寻“突破”的策略,第二条主线学习教材:学校将紧紧抓住“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这一核心,要求教师能够纵向掌握各年级教材之间的知识链、知识结构及知识点循序渐进的内在联系,学校将做到“四个有”,以确保学习的深入开展:

配备有保障:为每一位老师配备相邻学段的八册教材,除掌握本学段的内容外,还要求低年级掌握幼儿园大班和中年级知识点;中年级掌握高年级知识点;高年级掌握初中一年级知识点。

时间有统筹:以自我学习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法,集体学习由业务干部和学科组长负责,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兼周进行,每次利用一节课时间学习,一学期大约进行8-9次的专题研讨。

内容有层次:业务干部和教师一起,把相关学段的知识分解为若干专题,在研讨中每次针对一个专题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内在联系的挖掘,形成知识链,使教师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构建较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测试有重点:为检验教师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学校将每月组织一次不同形式的测试,如:专题试卷测试、跨学段试卷测试等,兼周对教材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测查,计划一学期不少于六次,教师平均测试成绩达到优秀等级尚可过关,同时把测试成绩计入教师发展档案中,作为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

4.有效突破,提高质量。

学校以“四十分钟要质量”为突破口,努力寻找教学质量提高的增长点。

(1)向常态课要质量——“三层面”指导有实效

抓好常态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和基本途径,学校从“三层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随堂课”,业务干部不打招呼直接推门听课,随后进行一对一指导,督促教师上好每一节课;二是听好“抽签课”,采用“统筹安排,抽签实施”的方法进行常态课调研。每天下班前学校干部进行抽签,通知抽到名字的教师第二天进行常态课教学,并依据“和谐课堂”教学过程实施指标进行评分,通过优化教师的“教”来落实提质减负;三是抓实“新手课”,发挥“名师工作室”辐射作用,开展好“三阶段——两反思” 活动,达到“抓规范,求实效,强化课堂教学能力”的目标。(2)向课堂要质量——“三分钟”过关堂堂清

为深入实施“提质减负”工程,学校将实施“一课一过关”,即在每节课最后三分钟进行过关小练习,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情况。

(3)向单元要质量——“三结合”把关促师生

学校推行“教学质量检测制度”,业务干部负责把关“单元检测”,做到“跟踪监控——增值性动态评价——引领反思”三结合,即:业务干部依据教学进度分年级、分学科进行质量监控;运用折线图及时记录各级部、各班级每个单元的检测情况,做到全面了解;及时带领教师进行质量分析,利用教研时间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制订措施,达成目标,从而进一步探索学校增值性评价的有效策略。

三、学校课程,合理开发,展帆船教育特色。

学校严格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的要求,全面落实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的开发、实施与管理,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开发了《帆之故乡》系列学校课程。学校确立了“四三一“的总体思路,即构建“四个课堂”,落实“三个制度”,做好“一项研究”。构建“四个课堂”,即奥帆知识大课堂、奥帆技能大课堂奥帆竞技大课堂、奥帆展示大课堂;落实三个制度,即每月互听一节课制度、业务干部每月一指导制度、教师之间每月进行一交流制度;做好一项研究,即进行校本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遵循着“专题探究、小组合作、教师引导、提高能力”的原则,在全校学生中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形成了“班班有课题、人人都参与”的可喜场面,逐步形成了搜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技能,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自豪感,拓展奥运会的教育功能。

四、明理践行,小中见大,展德育主题化特色。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关键所在。学校的德育工作实行了“1 = X + Y”管理体系,“1”即:一项目标,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灵魂和世界眼光的现代人;“X”即:分类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Y”即:综合素养,不同年龄层次学生所应达到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目标。

首先重视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抓实“班主任工作常规”,注重“细微深处见真效”,大力倡导:“一突出”、“两心”、“三讲”、“四抓”。即:突出责任意识;把平时看似简单、容易的事情用心、精心地做好;讲敬业、讲奉献、讲爱生;抓早、抓细、抓实、抓反复。定期举行新老班主任恳谈会。在学习《班主任培训读本》的基础上,结合班主任日常工作实际,开展了“班主任恳谈会”,将个例分析、经验交流有机结合,有效提高了班主任的业务理论水平和工作实践能力。

此外,学校每月确立一个活动主题,将活动目标层层分解,突出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小”点切入,“大”面铺开;二是“小”行动带动“大”群体:发动“小手拉大手”的带动作用,让家长及亲朋好友也在学生的带领下,参与到活动中来;三是“小”启示带动“大”发展:通过“小”启示的汇聚,增强了学校学生、家长的社会责任感。目前,学校已先后开展了 “春的使者”——我们在成长、“大家中的小家”家庭讨论会、“伸出我的手,共圆你的梦”、“童眼看市南”等活动……一个个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与震撼,受到区级领导的高度赞扬,寓教育于细微之处,从而达到了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

五、齐抓共管、培养特长,展全面育人和谐化特色。

学校重视挖掘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各科教师齐抓共管,艺术工作做到了“三好”:抓好常规,积极参与区级基本功比武;带好社团,在区市艺术节取得优异成绩;做好普及,组织校级艺术节各项活动,2013年11月,学校开展了“艺术的舞台,灵动的智慧”艺术节活动,三歌比赛、朗诵、摄影、书法、绘画等主题比赛、为学生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体育工作开展了阳光体育运动,大力推广体育集体项目和校园拓展游戏,落实好“1+X”工程,“1”即让学生都能参与到帆船模拟训练之中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这门技能。“X”为每个年级都将围绕一项体育技能进行研究,一年级:跑;二年级:跳跃;三年级:投掷;四年级:技巧;五年级:排球;六年级:篮球,学校确立了四个工作目标:一是以课堂教学为抓手,加强学习研究,规范体育课堂教学;二是以竞赛活动为抓手,增强全校师生强身健体的锻炼意识;三是以校级运动队训练为抓手,落实训练计划,保障科学训练,力争在区级比赛中能出尖子选手;四是以体育课程的功能开发为抓手,因地制宜,保障户外体育器材、课堂教学器材的安全,加强课间游戏设计开发,增强体育课程的趣味性,目前,学校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校运会……

仅2013年这一年,学校就获得了149项全国、省、市级集体荣誉称号,有30人次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有17节公开课、60篇论文在各级比赛中奖项……在喜悦的同时,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肩负的重任!

篇3:特色德育课程实施总结

一、开发礼仪校本课程

在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我校按照“培养具有良好礼仪素养和道德习惯,能艺术、健康、文明生活的礼仪公民”的目标,将礼仪校本课程作为实施礼仪教育的重要载体, 以小学生生活中的礼仪规范和成长中的礼仪需要为基础, 以培养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和形成优质的礼仪生活环境为宗旨, 对学生进行“礼仪素质”的专项培养。礼仪校本课程内容的结构框架包括:一个基点,即礼仪育人,文明生活;三个构架,即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六个内容,即一般礼仪(礼仪本质特征、礼仪的起源与历史演变、礼仪的功能原则等)、个人礼仪(言行、服饰等方面的礼仪礼节要求)、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的礼节礼仪)、公务礼仪(在承担一定社会角色所应遵守的礼仪规范及礼仪技能)、文书礼仪(人们在日常交往中,用书信和其他文字方式表达情感的礼仪) 与习俗礼仪(不同民族、国家的日常生活礼仪)。

二、编写礼仪教材

学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技能”及“行为与习惯”三个维度着手编写礼仪校本课程教材,其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其一,内涵丰富,融汇了民族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基本规范, 体现了文明社会丰富的文化交融的特征, 主要包括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三大方面的内容。其二,联系生活,遵循注重养成教育和实践感悟的准则。学校以学生养成教育为基点, 结合学生生活中应具备的各种礼仪常识,确定礼仪知识点。其三,图文并茂,形式多样,符合儿童认知规律。每一条礼仪常识都配有一幅相应内容的卡通画,生动形象、富有童趣,形式包括古今礼仪小故事、师生自编的礼仪童谣、朗朗上口的礼仪三字歌等。

三、打造礼仪课堂

在礼仪课上,教师以课本剧、情景剧、论坛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学习礼仪知识。低年级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我的小手画一画”、“我的小嘴说一说”等形式,尽情描绘文明礼仪场景及对文明礼仪的认识。中高年级学生通过“我写我知道”、“我写我感受”、“我谈我收获”等形式,真实生动地表达对礼仪知识的认识和感悟。各学科任课教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礼仪教育有机地渗透到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把文化知识的传授与礼仪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打造出多姿多彩的礼仪课堂。

四、践行礼仪行为

1. 校园礼仪我先行。学校开展了“我当校园文明礼仪使者”志愿者活动,组建了“文明礼仪宣讲团”,在校园内大力宣传师生之礼、同学之礼。通过评选“校园文明礼仪使者”,开展“我做一天礼仪示范员”、“校园中美的寻访”等活动,以“礼在行为、礼在语言、礼在学校”三方面为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使他们由“他律”到“自律”,自觉践行礼仪行为。

2.家庭礼仪我示范。学校结合“五好文明家庭”、“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家庭礼仪教育活动,围绕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向学生、家长普及“讲究卫生”、“相互礼让”、“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礼仪知识;设立礼仪宣讲活动记录卡,评选“文明礼仪标兵家庭”, 使学生逐步养成了尊敬父母、关心亲人、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3. 社会礼仪我 实践。学校结合 “学雷锋”活动 ,宣传公民道德基本规范, 并围绕社会交往中应遵守的基本礼仪常识和社会行为准则,倡导文明交通、文明游览、文明就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加深对社会礼仪的认识。

4. 教师礼仪 我监督。学校向全校师生发出倡议,启动“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同时,对教师提出“教师礼仪行为规范十条”,要求学生“树立十个文明礼仪形象”。同时还下发《教师文明用语手册》,规范教师用语,让教师做学生礼仪学习的榜样。

篇4:实施感恩教育 构建德育特色

一、以争章活动为主渠道

活动载体:雏鹰争章册。这是结合校本课程,与之配套的一本以实践为主体的感恩教育活动册,主要由学校的导行(知获章要求)、在家和在校的实践(争章足迹)、写争章体验及多环节的考章记录四部分组成。为充分利用好“雏鹰争章册”这个载体,学校少先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每学期不同的感恩主题,设计了四本争章册,内容分别为“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他人”“感恩祖国”。以“感恩父母”篇为例:2006年下半年,学校少先队实施感恩教育的主题是“感恩父母”,为此设计了争章册《感恩行动——“感恩父母”篇》,设置“孝心章”一枚,每月争一颗爱心,争章活动连续开展三个月,如若连续得到三颗爱心,即可获得“孝心章”一枚。活动从课堂明理开始,指导学生在校、在家的实践。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各班设计出既能体现感恩主题,又有班级特色的争章图表,张贴在教室里。争章表中贴上学生的照片,每月根据其得章情况,贴上红心。得满三颗心的,为其贴上“孝心章”。

争章内容:根据“感恩”教育实施要求以及不同年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等特点,对低、中、高年段提出不同的争章要求。以“感恩父母”篇为例,高段目标为了解父母、礼貌对待、承担家务、学会沟通、关心健康。其获章要求分为三个星级层次。一星级:①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诉说父母之爱,会制定感恩计划。②学会孝敬父母的基本礼节和礼貌用语。③知道父母的生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会帮父母分担家务,体会父母的辛苦。④学会写一封“感谢信”给父母,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情。二星级:①学会感谢父母为我们所付出的爱。②学会关心,理解父母,体会父母辛劳。③学会和父母沟通,耐心听父母批评,多陪父母说话,努力学做家务,不撒谎。学会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④学会唱一首感恩父母的歌曲,学会写一句亲情格言。三星级:①关心父母身体健康,学会每周做一天值日家长。②学会给予爱,播种爱,懂得付出是报恩,让父母因自己的存在而快乐。③能够和父母多沟通,向父母打开心扉,诉说自己的心思和想法。④学会讲两个关于孝敬父母或体现母爱的小故事。会背诵两首关于母爱的古诗。

实施评价:①活动时间:每周一次的班队会进行常规化的宣传教育、明理导行。还结合每周一的“学生谈话”时间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训练。②争章程序:月初明理;月中有实践、体验,有主题队会展示;月末考彰、颁章(红心奖章)。另外,少先队大队部在学期末开展表彰大会,表彰“孝心队员”若干,表彰“孝心中队”若干。争章过程注重实践。③管理评价:通过自评、小组评、家长评、辅导员评、总评几个栏目和步骤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检验、考评,以此来检验学生的行为。为使争章活动客观公正,提高透明度,增强学生在争章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一方面学校下发学生人手一份《争章册》,每一个章目评价过程均设有上述五项评价形式,使之既真正成为每个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又成为找差距的过程。另一方面,章目评比后,每班均举行颁章仪式并张榜公布,营造学生间相互激励、鞭策的行为养成氛围。

二、以少先队活动为主阵地

节日、纪念日活动。少先队紧紧围绕感恩教育,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各类大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通过活动践行感恩教育。例如,“三八”妇女节,通过开展“心意卡”设计比赛,引导学生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学雷锋纪念日和全国助残日,开展做好事和爱心捐款活动等,引导学生感恩社会;教师节来临之际,开展“送给老师一份满意的成绩单”等活动,引导学生报答老师的教育之恩;国庆节来临之即,举行“感恩祖国,传承长征精神”主题班会,畅谈如何报效祖国的培养之情。

传统活动月活动。结合学校的传统活动月,扎实开展各类感恩教育活动。如4月读书月:结合感恩教育主题,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这方面的书籍,写读后感进行评比,并将优秀文章编成册子,作为本镇感恩文化材料。5月讲演月:组织学生讲 “让我感动的故事”。6月艺术月:紧紧围绕感恩主题,开展如“感恩书画大赛”“感恩之心唱出来”合唱比赛、“感恩之心课本剧表演赛”等系列活动。10月电脑绘画赛:结合感恩教育组织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电脑绘画比赛。12月歌曲演唱月:开展学唱“感恩歌曲”活动。同时,少先队大队部号召队员每月唱响一首感恩歌曲,如10月手语歌曲《感恩心》、11月的《红星歌》、12月的《让爱住我家》等。

主题班队会活动。学校非常注重主题班队会在实施感恩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形成了基本的活动流程,即队会设计评比——各中队实施——优秀队会展示观摩。这一基本的活动流程的形成,一方面使中队辅导员对于感恩的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另一方面提高了班主任对主题队会活动的设计能力。

与此同时,少先队会根据每学期上级教育行政部门下发的各类指导性的德育主题活动要求,尽量把它们整合到感恩教育活动中来。例如,结合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组织开展2006年“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的通知》,学校少先队组织开展了“感恩祖国,传承长征精神”五个一活动:读一本描写红军长征的书,写出读后感;看一部反映红军长征的影片,感受红军长征的艰辛;结合音乐课学唱一首歌唱红军精神的歌;看望走访一位健在的老红军或革命老前辈;做一件弘扬长征精神的小事等。又如,结合市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在全市中小学组织开展孝敬教育活动的通知》,学校组织开展了“学会感恩,快乐成长”五个一活动。

三、以校外体验为延伸

通过社区少先队活动和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充分利用各种社区设施,发挥各种阵地优势,引导队员在社区中实践、体验,丰富、充实自己。同时把这种感恩的氛围辐射、延伸到社区、社会。如:开展“孝心敬老美德扬”假日宣传活动;“千名学生进村落”活动,联合3个行政村,以“感恩社会”为主题,开展一次广播宣传、进行一次图片展出、做一件好事、写一篇文章、举办一次书画比赛、组织一次乡村文艺演出、举行一次体育比赛等“七个一”活动。

实施感恩教育给谈桥中心小学带来了和谐共生的喜人局面,通过教育,同学们认识到感恩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懂得感恩即是懂得做人,进而积极参与“感恩行动”争章,形成了浓厚的争章氛围。通过调查发现,感恩教育改变了孩子们在家的精神面貌,懂得了关心孝顺父母,学会了为父母分忧。家长们对这项活动反映非常好,纷纷表示实施感恩父母教育以来,孩子更懂事了,更勤劳了,更懂得孝敬父母了。在一年级家长座谈会上,有家长说:“我下班回到家,儿子守在门口对我说:‘妈妈,辛苦了!’还为我捏腿、捶背。当时我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因为孩子从来没有对我这么说过。”还有多位家长写来感谢信,表示学校的这项教育活动很实在。与此同时,教师们也在活动和施教中,道德情弦不断受到拨动,对感恩教育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并据此写出了大量相关课题论文,促进了自身专业成长。

篇5:特色德育课程实施总结

来源莲

山课件 w ww.5 Y K j.Co M 6

课程实施水平汇报总结:以内涵发展铸特色品牌

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经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学校新教育下的教育教学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形成了严谨务实、求真创新的大好局面,学校得以跨越式的发展。现对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我校今年创新教育教学管理,落实规范,创新教研,突出特色,各项工作亮点纷呈。

亮点之一:新教育掷地有声、艺术教育彰显卓尔不群的办学特色。

我校坚定不移的实施“新教育”,将新教育实验作为学校头等大事去做,建立有校长牵头的运行工作机制,出台了《xx小学新教育实验具体实验方案》,将“缔造完美教室”和“教师专业发展”作为新教育实验的切入点,并舍得投入,舍得出资,拿出专项经费购买大量新教育书籍、购置标准书橱、班级文化建设材料、统一设立了学生“晨诵”、“日记”、暮省写绘等文本材料。专题召开两次新教育家长座谈会和《致家长一封信》,让家长充分了解新教育,支持新教育,与学校合力推进新教育。

现在学校教师全员参与实验,在缔造完美教室、“晨诵、午读、暮省”和新教育儿童课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每位实验教师用随笔尽情记录着自己的教育里程,每本本教育随笔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说:站在涨潮的海上,我们乘风破浪,驶向彼岸;每个个班级,如争相斗艳的花园,芳香扑鼻;班班特色课程,为孩子成功人生奠定基础,折射着一个个成功人士的闪亮光芒;每首首晨诵诗,每本本阅读笔记、学生日记、暮省写绘、一本本名著、有声有色的班级博客园,引领着孩子做真正幸福的人,过幸福完整的生活。

xx小学将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愿景,勤勤恳恳工作,扎扎实实实验,逐步实施新教育“六大行动”,全力构建理想学校。在新教育的的教育理念下,我校“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育人模式”的思路更新、方向更明。今年我们成功举办了“少先队建队日”庆典、校园集体舞比赛、手语舞蹈比赛、校园文体艺术节、自编自演文明礼仪情景剧展演、葫芦丝比赛、阅读成果展演、庆六一综合文艺汇演等活动,日常大课间“快乐35”、“阳光30分”,每月一事,每天一讲的大课间5分钟德育及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葫芦丝、电子琴、古筝、架子鼓等乐器教学,足以彰显着“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育人模式”的教育功能和教育价值。走出了一条坚实、新颖、时尚、成功的育人之路,顺势而生的社会影响力,声名鹊起,多次赢得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学校办学特色报道《在艺术的优美情境中健康成长》一文在莱芜新闻网头版登载,同时在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教育学会组织的2010年山东素质教育论坛中学校作典型材料交流,得到省厅领导、专家的一致认可与好评,并编入中央党校历史文献《践行科学发展观》。润物细无声,在xx显然看到学生讲文明礼貌,守道德秩序,有个性特长,会合作学习。

如今,新教育实验在我校扎实推进,渗透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有机融入我校“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育人模式”的办学特色,使其更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走进xx小学,琴乐悠悠,书声朗朗,歌声荡漾;每月一事,每天一讲的德育园地,吐露怡人的芬芳;多姿多彩的艺术教育活动,师生同台,绽放生命的活力,点亮了xx新教育湛蓝的天空。新教育更助我校“以艺术教育为载体的育人模式”实现卓尔不群的办学特色。

亮点之二:师生畅游书海 校园充满浓郁的书香

我校制定新教育“畅游书海”阅读制度,要求教师除和孩子共读新教育书目外,每学期至少读一部教育名著;至少订阅一本教育教学刊物;老教师要达到8000字左右的学习笔记;40岁以下教师的学习笔记要在1.5万字以上,每人至少写一篇不少于3000字的读书感悟。为进一步推进教师读书,学校于5月份和11月份两次组织教师阅读成果展示汇报会,并将结果按一定比例纳入教师工作考核。

为抓实学生阅读工程,学校分层给各年级设立目标,低年级、中高年级分别以“走进诗意的童年”、“放飞梦想的天空”为题建立晨诵写绘;各班根据班级特点、阅读书目自主设立暮省写绘。班主任开学前就制定详实的班级读书计划,并根据班级特点设置班级特色课程,注重对学生经典书目的推荐和读书方法的指导。为组织有效读书,学校设置午间师生共读40分;倡导晚间亲子陪读1小时;节假日学生自主读书5—10本。要求学生日常读书随读随记,充实阅读笔记的同时,进行晨诵、暮省写绘。学校于4月份举办了读书成果汇报暨阅读工程推进会,两学期分别于4月份组织读书手抄报展评,11月份组织新教育读写绘展评;给孩子搭建读书交流的平台,让孩子亲近书本,喜爱读书,学会读书,养成博览群书、丰富人生的好习惯。

现今,我校师生的读书已由书面交流上升为网上交流,班级博客空间师长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利用课余时间在博客上进行好书推荐、好文分享、读书感悟、阅读积累等交流。每个教师的博客都设置了“精品书架”作为共享资源。

亮点之三:创新教研思路,实现网络空间共享教育资源

校本教研突出真、实、效、新,做到“教研真、教研实、教研新、出成效”,采取一次教研解决一个具体问题,真正让教师成长,学生受益。

1、聚焦“课堂教学”开展有效教学研究。每学期开学第一个月为“有效课堂教学”考评月,通过“解剖课堂———听评、反思”、“案例剖析”、“同研一堂课”、有效磨课等形式打造实效课堂。日常坚持围绕“关注细节”和“改进教学行为”的教研思想,学校领导深入班级,观课、议课、磨课循环跟进,顺势展开“教法学法、学困生辅导对策、校本课程开发、课程整合研讨”等系列活动,以课例或问题个案为切入点,研教一体,切切实实地解决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让教研服务好每一门学科,发展好每一位教师,让教研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

2、创新教研,有效引领。学校班级少,同年级学科教师少,如何开展有效的教研,提高教研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学质量,是我校不断探索的研究课题。为此,学校一改传统做法,将常规教研与网络教研相结合,让每个教师建立了个人博客,同时学校申请建起了以“xx家园”为名的教研博客圈,让教师在校内交流、学习的基础上,借助网络走近名家,汇集优秀教育资源,实现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引领和资源支持,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在教育办公室孙主任的指导下,由我校联手建立起高新区各学科博客教研圈,更扩大了我校教研的空间,与全区同科教师相互探讨,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困惑。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的日志数、参与评论数、访问数、回应数以及提供教学资源篇目最多。可谓,创新教育我先行,网络教研做先锋。

亮点之四:教学常规精细实,教学质量创一流

我校严抓教学常规,关注教学常规细节,领导干部带头、带动、带领教师沉下心来抓教学。使每一节、每一天、每一学期都规范、有效,夯实了教育教学质量基础。

1、备课:实行电子备课、手写备课、课本备课并存,突出实用、真用。逐步全面实施电子备课。

——电子备课的使用要求:一是加强同年级同学科集体研究(即再备课),强化课件制作、思维训练设计;二是建立教师教学资源库,存储电子版“电子教案”、“教学课件”、“远程教育资源”、“试题资源”、“学生质量监控档案”等等。

2、课堂教学:按照“剔除无效、减少低效、增加有效、倡导高效”的“四效原则”,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各科确立有效课堂教学研究重点,大力推行多媒体辅助教学,远程教育辅助教学,实现“堂堂清”。制定“电子白板(或多媒体)”使用制度,设置使用记录,学校检查记录,切实加强“用”的实效,让多媒体课堂教学成为“常态课”。

3、作业布置与批改:加大对作业布置、批改的研究力度,实施作业布置分层制,批改一律“等级加评语”,设置作业寄语、师生留言,加大作业批改记录的使用管理,加强教师反思性教学习惯的养成。注重各科作业设置和批改的研究力度,采取“灵活、实际、实用”的原则,真正让“作业”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

4、辅导:强化“培优辅弱”,采取抓边缘策略,定对象、定内容、定措施,让每一个学生都进步。为此,学校给每个学科教师开通了“学乐中国”辅导网,并倡导学生进入空间,借助这一平台,进行练习、检测,有效实施当天学,当天测,当天达标,学生既有兴趣,又完善学知,更让学生持续的获得学习的喜悦,大大增强学习信心。

5、检测:加强单元作业题的使用,建立学校及教师个人质量监控档案,做到有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有答卷评语、有讲评教案(或分析报告)、有百分卷、有补偿练习,实现“单元清”。

6、评价:在加强日常、阶段、终结评价的基础上,建立“学生成长综合评价”档案,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寄语、家长寄语,协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实行“随时抽查和月查月报”制度。每月要对备课、作业、作业批改、单元测试、听评课、教研活动、业务笔记、基本功训练、培优辅差、网络教研(教师教学资源库建设)、课题研究、多媒体课堂教学使用等内容总结量化通报,实现常规常抓。注重量化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注重检查考核与促进提高相结合,查后反馈、矫正、整改、复查。做好每月教学、教研总结,发挥其导向作用。

8、实行“领导干部包科责任制”,建立教学教研问题档案,实行“教学管理反馈制度”,实行“问题跟踪”制度,“抓不落实的人和抓不落实的事。具体到人、具体到事,确定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限定整改期限,跟踪回查完善。

亮点之五:拓宽教学思路 综合实践实现多元化

扎实开展综合实践研究活动,合理安排,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本着“人尽其才”的思想,让所有教师负责设计、实施、指导综合实践活动课题。开展社会实践系列活动,读书系列活动,开办艺体兴趣小组、校园广播站,融合“书香校园”组织经典诗文吟唱。有效利用课余时间,早上到校“红领巾”广播站送上“文化早餐”,午间开展“读书、音乐欣赏、练字”,课外活动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学生人人有项目,活动有声、有色、有形、有成果,实现了“综合实践由课程化到多元化”。

亮点之六:联谊共建 城乡一体发展

我校全力践行一体打造,共同发展的理念,努力实现交流效益最大化,推行一体化引领,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教科研、教师发展、学生发展等层面,展开联谊共建,搭建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交流的平台,进一步促进城乡教师专业成长。今年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交流面,在学生管理,学生成长上引领理念,教育教学联手打造。我校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路作用,截止今天成功组织了6次联谊教研、6次送课。每次活动效果非常明显。解决了日常教学中的许多问题和困惑。结对学校教师一致认为收获的不仅是探索过程,得益的是在城乡互动中,享到了优势教学资源,促进了业务成长,实现城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一年来,我校立足实际,扬其所长,将教育教学做实、做大、做强,能经得住问、经得住看、经得住查,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一流,教育教学再创佳绩,办学特色彰显品牌。我们将乘胜前进,深入推进“新教育”,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坚实铸就学校特色品牌。

文章

来源莲

篇6:德育特色实施方案

九是开展主题活动。

学校校将结合班队、国旗下讲话、庆祝重大节日等开展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寓教于文、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氛围,把优秀的地方传统文化寓教于各种文化活动中,让师生在活动中接受洗礼。

抓节点活动。充分利用好春节、清明、端午、中秋等重要传统节日,结合“五讲”内容,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举行浓郁传统特色的活动,让广大青少年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抓师生互动。学校全体教师,特别是团队干部、班级辅导员、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参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带头研读经典带头践行中华传统文明,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学习、宣传、实践活动,努力形成师生互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抓校社联动。依托试点学校,开展“小手牵大手”的传、帮、带活动,让“四讲”文化以学生为传播媒介走进家庭。在明确结对共建社区的基础上,学校还可充分利用校园文化优势,通过活动展示、参与社区活动等方式,主动融入社区,提高了居民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共享程度

篇7:特色德育课程实施总结

创建德育工作特色学校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优化学校管理、丰富学校内涵、提升学校品位的重要举措。按照市教育局《关于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素质教育“三个一”工程的指导意见》和县教育局有关要求,并结合我校德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正确的人才观、价值观和质量观,走特色化发展之路,给学生个性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办学品位,走特色化德育发展之路,特决定创建德育工作特色学校。从我校自身的传统优势出发,充分考虑我校人文氛围和历史底蕴,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素质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基。牢固树立“德育即生活”的观念,把握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灵魂”地位,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和班集体建设;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育人功能,努力创设良好的学校德育环境;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社会针对性、实效性。

二、工作目标

以扎实有效的德育工作、严谨的教风、浓厚的学风、纯正的校风,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提升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知名度。

总体目标:从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形成健全的人格。大力普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的意识,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具备安全生存、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基本关系,使他们在学校做一个有个性、会学习、知荣耻的好学生,在家庭做一个有孝行、会自理、担责任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有教养、会共处、守公德的好公民。

具体包含以下内容:

1、优化现有德育管理机构,完善现有德育管理制度;

2、完善开展警校共管、家校共育等工作机制;

3、指导班级开展日常德育工作,如:班主任培训、学生干部培训、日常工作检查机制的建立等;

4、形成处理日常德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处理程序、方法等的途径和方法;

5、以生活育人、环境育人为指导思想,树立德育即生活的理念,将德育工作的具体目标要求细化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如日常事务要求,教室布置、头饰要求、着装要求、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等等。)

6、评选各种标兵、考核班级工作,开展家校互动等活动。

7、利用心理健康课、学校心理咨询室等平台,保障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8、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更好有效的把德育工作融合到生活中、兴趣中。用文艺体育活动吸引学生、并以活动等为学生所喜爱的形式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达成共同的行动目标。

三、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思路和要求

1、工作思路:学生主体、全员参与、教师表率、辐射家庭与社区。

2、工作要求:内容充实、形式多样、鼓励创新、形成科学与规范。

四、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组织机构

为了顺利有效的推进德育特色学校的创建,凸显德育为先、特色德育,总结德育工作经验,进一步推进学校整体办学效益。经学校研究决定,特成立绥德一中德育特色学校创建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长:任爱岐

李永茂 副组长:徐合良

徐立群

靳守东

员:宋东林

马鹏飞

雷保春

赵宝利

李雨阳

宋曙光

田永霞

各班主任

具体职责:组长负责学校整体发展的规划,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方案的审核、监督。

副组长职责:德育特色学校创建具体方案的制定与审定、德育特色学校的申报,创建活动的评价与考核等。负责协调相关学科和办公室的有关工作。

组员职责:负责德育特色学校创建的方案的撰写,各项德育活动的组织开展、管理以及协助组长做好考核评估工作。

五、创建德育特色学校的具体措施

德育特色学校创建是个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拟从以下方面着手,整体推进我校德育创新工作。

1、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有思想不如有行为,有行为不如有习惯。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品格;播下一种品格,收获一种命运。我们可以看到良好习惯与人生命运的紧密联系,习惯是会改变命运的。

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锻炼身体的习惯以及朝气蓬勃、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精神,并通过体育活动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和合作精神。通过参加集体的实践活动和教师点拨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2、突出班级活动,创建“德育特色班”。

为深化学校德育工作,突出学校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推出“德育特色班”,各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班级实际,师生共同讨论,自主 4 确定“礼仪、自理、科技、环保、合作、法制”等不同主题。

(1)在实施过程中,班主任结合班团活动和日常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相关主题宣传和教育,组织学生查找资料,踊跃投稿,每班每月出一期相关内容的德育小报,并收集成册。

(2)各班每月还围绕德育主题进行了1—2次主题展示会,并在家长会上向家长展示,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共同参与。

(3)各班将利用班团队活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体验活动,并进行相关研究,使学生在实践、体验、研究活动中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从而引导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把做事的道理内化成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4)建立班级德育特色档案:推出“德育特色班”,力争成为我校德育工作的亮点。

3、加强团队组织建设和活动开展

运用其特有的教育手段,通过少先队员、共青团员当家作主的集体生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来进行,工作要与学校教育紧密配合。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等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广播站搞好德育宣传工作。

4、继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最佳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校园景观,它所展示的是一个学校的教育理念、文化背景和全校师生的 精神风貌。

(1)加强环境建设。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能够赋予更多的教育意义和育人功能。学校要充分发挥环境的隐形教育作用,结合实际情况,从净化、绿化、美化校园入手,为师生们提供整洁优美、恬静温馨的工作、学习环境。加强走廊文化建设,悬挂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2)加强人本文化建设。抓好公共道德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升旗式、两操、队列、自行车摆放、卫生扫除、课外活动等形成良好习惯,强化学生的公共秩序意识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加强对学生的“五爱”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国防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集体、关心自然、关心他人、关心自己的良好习惯。教育学生自我评价的科学方法,让学生在自我管理、自我锻造、自我约束、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3)加强文化主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板报、橱窗、广播站、校报校刊的主阵地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引导形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4)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通过班风、班训、班徽、班歌等班级文化建设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个班级都必须有自己的班级文化特色,侧重于凝聚学生的班风、班训、班规等。体现班级德育活动的德育活动展区,体现整个班级每学期学年整个德育教育、德育活动、德育效果的班级特色档案盒。构建出各班的德育特色文化。(5)开展(校本)德育科研,注重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通过教师例会、学生活动、黑板报、校园广播多种途径,进一步挖掘学校的德育资源,引导广大师生投入到的特色学校创建的热潮中去。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召开主题教育校会、班会,加强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

(6)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坚持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引导学生全面成才、深受广大同学喜爱和支持的校园文化活动。改变单调的学习、工作、生活模式,定期举办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等活动,开展各种专题讲座、演讲比赛、书画大赛等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组织开展重大节日的纪念活动,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利用雷锋月、植树节、清明节、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节、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等传统节日组织纪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使校园文化生活呈现出异彩纷呈、健康向上的繁荣景象。

(7)深化落实常规性的德育工作,开展好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赏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等系列活动。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和特长。

5、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对德育教育的合力。

(1)开设家长学校,组建家长委员会。(2)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加强沟通。(3)充分利用家长会,及时做好学生在家在校的情况交流。(4)不定期进行家访,做到有对象、有目的、有记录、有成效。

6、加强师德建设(1)德育创建领导小组成员要率先垂范,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做教师、学生的楷模,以点带面,在全校开展“树师表形象,创文明校风,育四有新人”的活动,以处室、年级组为单位,展开讨论、谈体会。使教师真正做到言行一致,无私奉献。加强“三风”建设,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2)转变德育工作理念。积极倡导“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是德育工作者”,做好教师的爱与责任教育,引领教师开展德育工作大思考、大讨论活动,开展德育调研、论坛,注重德育质量,提高师德境界,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每一个教学周至少组织一次学习,形式包括德育工作布置、经验交流、专项研讨、专家引领、德育论坛等。

(3)建立健全师德规范评议、考核和奖惩制度,每学期对教师师德进行评议、考核和奖惩,确保我校师德建设工作长期有效地开展。

7、完善德育课程体系

加强学科渗透。强化学科知识与德育思想内涵的渗透指导工作,把新课程建设中关于“情感和态度”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切实关注学生良好学习品格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培养;抓实主题班会课程。通过主题班会课检查、课例研究、优秀课例展评等活动,创新管理,对学生进行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塑造的教育;开发德育校本课程。结合乡土地域文化优势、校史精神文化等,编撰富有地方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激发学生的抱负志向,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五、创建德育特色学校具体实施安排:

宣传动员阶段:(2014.9.5――2014.9.15)主要工作内容:学习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建立建全校创建领导小组及明确职责;形成学校创建方案(初稿)。

创建方案形成阶段:(2014.9.15――2014.10.31)

主要工作内容:各班级按照学校整体方案,形成班级特色方案。具体实施阶段:(2014.11.1――2015.1.31)完善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制度,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主要对班主任进行培训;对学生干部进行培训;形成规范的考评机制。着力打造一支优秀的班主任及德育队伍,开展一系列前述计划中的配套活动,评选出一批较有特色的优秀班级体;创建各种行之有效的家校沟通途径和方法。着力构建一套较为完善的德育特色建设的评价机制;推动学校德育特色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总结提高阶段:(2015.2.1――2015.6.30)

主要工作内容:逐步探索总结学校德育工作的新理念、新途径、新方法;进行“特色学校创建与德育工作创新”课题的研究工作;打造学校的德育特色品牌,不断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绥德一中初中部

篇8:特色德育课程实施总结

为了能够扎实有效地做好校本德育课程工作,我校领导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经过研究,确立了“琢玉”主题,并将其渗透到教学、德育等方面。校长室负责“琢玉”校本课程的顶层设计,2011年,编写了第一本《琢玉》校本教材。为了更好地凸显铜小的琢玉特色,2014年,德育处集我校全体班主任的智慧编写了《琢玉班会校本课程》。

一、班会课程设计,凸显琢玉理念

1. 在顶层目标下设计班会课程思路

“各因其材,琢玉成器”是我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基于“琢玉”理念,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以体验活动为载体,努力使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玉之品德的人。

2. 以“玉之五德”为主线编写教材,细化目标和内容

围绕“玉之五德”这条主线,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八礼四仪”和“新中小学生守则”的时代主旋律,我校最终确立了以“仁”“义”“礼”“智”“信”五个方面的内容为主题班会课程框架。根据各年段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课程又分为三个篇章:璞玉篇———低年级,培玉篇———中年级,琢玉篇———高年级。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标原则,各年段围绕同一个主题,确立了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班会课程实施,传承琢玉文化

1.加强队伍建设,是实施班会课程的关键

班会课程能否实现其教育目标,关键在于班主任。近两年,由于种种原因,我校的班主任队伍不够稳定。因此,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端正思想,让班主任认识到班会课程的重要性。其次,学校成立了青年班主任发展班,为青年班主任创造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搭建平台,让他们多锻炼展示。发扬“琢玉”精神,让他们在精雕细刻中获得成就感。

2.打造常态班会,是落实班会课程的载体

怎样才能让班会课程成为班级管理的常态化工作?首先,定制度。在班主任每月的考核中,德育处会将班会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在区级“先进班主任”和学校“十佳班主任”评比中,也要将班会观摩课作为一项重要的考察指标。其次,定时间。每周五的班会,不仅有年级组自查,德育处和校长室都要定期检查,并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再次,定内容。每月至少上两节“琢玉”班会课。在实践中,班主任要及时总结经验,反思课程中的不足。最后,定观摩。每学期,各年段都要分别安排两节班队观摩课,课前,德育处会组织相关教师讨论班会课的主题、内容及形式;观摩后,要及时总结班会课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三、班会课程评价,彰显琢玉特色

1. 以赛促研,不断提高

为了提高班会课程的教学质量,本学期,德育处精心策划并组织了班会校本课程大赛。本次大赛分为初赛和复赛两个阶段。目的是引导班主任深挖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真正提高班会课程的质量。比赛中,我们不仅关注活动内容,也会关注活动形式。使我们对班会课程的实施有了更深刻的反思。

2. 专家引领,不断完善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对于自己编写的教材,以及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缺点,往往看得并不是很清楚。去年,我们特别邀请了德育研究室的姜主任为我们举办了“如何上好班会课”的专题讲座。上学期,我校申请了片级德育现场会,会上,我们安排了两节班会课,两人分别做了班级和学校管理经验交流,会后,德育研究室孙主任和所有听课的领导和教师给予了我们很高的评价,也指出了我们的不足。在他们的建议下,我们将两节班会课拍成了视频,制作成了光盘,作为重要的班会课程资源。有了专家的指点,我们对“如何搜集整合班会课程资源”有了更深的认识。

3. 深化课程,规范言行

上一篇:加工厂调研报告下一篇:历史成语故事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