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译文

2024-08-03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译文(精选9篇)

篇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译文

人生路漫漫,我们都是在父母的备至呵护下茁壮成长的。几乎没有过让我们单独行动,更别提出国了。我,却与众不同了一次。

其实我是一个很恋家的人,就喜欢在自己熟悉的环境里一直待着。十一月初,学校发起了去新加坡研学的号召。我听了就和没有听见一样,因为以前学校也有过这样的活动,我都因为不想去而把它们拒之门外了,但是妈妈听到这个通知后两眼放光,问我要不要去,我当然是一口否决了,妈妈可不善罢甘休,经过她的一番苦口婆心的“暴风骤雨”之后,我只好举双手“投降”,表示一切行动听指挥。妈妈说:“你看看你也是老大不小了,到现在还是生活不能自理,怎么能行?去一趟新加坡,锻炼一下生活能力,也是‘当务之急’啊!”我暗暗抱怨:“我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吗,我咋不知道?”到底是拗不过她,还是报上了名。

临行前的领队见面会上,我还是对这个活动抱着不在乎的心态,想着就是过去混一圈就行了,出发那天早上,我的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变,觉得这次的行程还是很有趣的,那会大家都说我还是个小孩,那时我还不服气。

我这个人单独行动的机会虽然很少,但是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候,我会经常尝试一些自己不熟悉却非常重要的事。比如看地图,买票之类的,在此行之中,这些技能给了我很多帮助。

坐上飞机飞往新加坡樟宜机场,离开了父母后,我感觉自己的心里十分平静,不知是因为第一次离别的不适应还是因为有些思念和寂寞,反正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初来乍到,感觉热带不愧是热带,简直是太热了,每天都是汗如雨下,回到宾馆后也曾像回到家一样地往床上一躺,但是在这里,不会再有人来为我洗被汗水浸透的衣服,只能自己靠自己,靠别人是永远都不行的。我甚至尝试第一次洗衣服,第一次为自己整理仪容仪表,虽然还不能像父母那样老练娴熟,但是我依然坚信可以做到这些我不曾做到的事。

行程第三天,我们来到了环球影城,经过这么多天的锻炼,我已经不太把心情展现出来了,大家一路说个不停,而我却在查这那里的旅游攻略,一解散,我就带着组员们直奔查好的地点,并且我看地图的技能就被完全地发挥了出来,把组员们的一天全部安排好了,老师们都说我的自理能力特别强,我心里深知,我的自理能力其实比不过很多同学,于是我的脸泛起了红晕。

回程,我豪情万丈,带回的却并不是空空的行囊,带回的是最宝贵的东西---我长大了。

篇2:《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译文

一、导入

1、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诗对接。

青山遮不住,毕竟动流去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二、作者简介,知人论世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人。他原是智勇双全的英雄。因生长于金人占领区,自幼就决心为民族复仇雪耻、收复失地。因此,他一生都在进行抗金御敌,统一中原的奋斗。自符离之战失败后,南宋王朝一战丧胆,甘心纳贡求合。身为“归正人”的辛弃疾,因受到歧视而不被重用。所以,其词多数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与苏轼同为豪放词派的代表,合称“苏辛”。

三、倾情诵读,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听老师读、抽读、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

2、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你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你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一起探讨。

四、体会感情,感受形象,师:读过辛弃疾的这首词,相信大家一定读懂了一些东西,那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读过之后的感受呢?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用了我们常见的表现手法,你们发现了吗?

—— 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

(学生讨论完成)

(1)词人由水写到山,有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词人在赏心亭上看到的江景,水天一色的辽远和如簪似髻的山影便牵动了他久蓄的愁苦。写得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2)人心中有愁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那么诗人愁恨为何,又因何而至?

北望是江淮前线,效力无由;再远即中原旧疆,收复无日。南望则山河虽好,无奈仅存半壁;朝廷主和,壮士不得其位,即思进取,也限于国力。以上种种,是恨之深者,愁之大者。诗人借远山之献供,尽情抒发内心担负。

(3)“落日”本是自然景物,辛弃疾用“落日”而字,含有比喻南宋国势衰颓的意思,亦表达了作者的愁苦心情。

“断鸿”是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飘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情。

师:是呀,愁苦万种,万种愁苦都映衬在落日余晖的夕照里,应合着离群孤雁的哀鸣,使得飘无定所的辛弃疾,此刻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凄清和冷寂。

3、其中的“游子”指谁呢?这又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

—— 指自己。辛弃疾渡江淮归南宋,原是以宋朝为自己的故国,以江南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内心酸楚可想而知了„ „

4、词人除了写景,还写到了自己的行为,你能找出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吗?那么它们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谈谈你们的理解。

(学生讨论完成)

——(1)看、拍、会、登(板书)

(2)“吴钩”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以物比人,这怎能不引起辛弃疾的感慨呢?

“栏杆拍遍”是表示胸中那说不出来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的意思,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

“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己。他太希望有人来帮助他解除心头的郁结,然而又有谁能来给与他慰藉呢?

5、全体女生朗读

师:女生读的如此有气势,男同学想不想和她们比比?那就请男同学激情饱满的朗读下片。

(二)分析词的下片

1、全体男生朗读

师: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板书)

2、词人对这些人和各持什么态度?

既不愿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愿学求田问舍的许汜。而赞赏刘备的包裹才气,表明自己志在为国为民。

3、请大家思考作者写这些人物以及有关的事有什么用意吗?

(1分钟后),大家不妨和你周围的同学讨论一下。

—— 心志的表白并不能解脱心灵的寂寞,相反,倒增加了一份的凄苦。于是他想到了古人,并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1)用“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里,辛弃疾是借张翰来自比,不过却是反用其意。既表明自己很难忘怀时事、弃官还乡。还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并抒发了对金人、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乡思”与前面的“游子”呼应,是“落日”、“断鸿”背景里“游子”的真情流露。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刘郎在这里泛指有大志的人,这个典故用在这里是说他既不学为吃鲈鱼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怕应羞见”中的“怕应”二字是词人为许汜设想,表示怀疑:你这样的小人,有何颜面去见刘备那样的英雄人物?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慕,折射出了辛弃疾的雄心壮志。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中流年,即年光如流;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树犹如此”指辛弃疾对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的忧惧。

4、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呢?

—— 用典

师: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

5、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五、咀嚼涵咏,品味语言

师: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也不例外,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下面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六、对比鉴赏,拓展延伸

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

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

意境:空旷辽远。

语言:大气豪放。

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七、小结

这首词立意辽远、意境开阔,它仿佛令我们拔地凌空、极目游骋。仰则天高,俯则水远。天高水远,无边无垠。它是辛词名作之一,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八、板书:

上片:

江月 山景落日 断鸿

动作:看、拍、会、登

下片: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刘备 —— 雄才大略

篇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译文

最近, 我正在看安意如的一本书, 看到这样两段话 (幻灯片展示两段话的内容:第一段他是文人中的异数, 书生和百夫长的超完美结合。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 不像文人那样出于书生的义愤只懂得纸上谈兵, 他做到了付诸行动。第二段作为一个文人, 他是杰出的, 他一人引领了南宋文坛的气运, 他把豪放派发展到最高境界;作为一个武者, 他更是堪为表率。读书人当中如果还有个英雄, 一个真正侠客的话, 那个人一定是他。) 大家看一下“他”是谁。 (学生们根据以前的知识能够知道是辛弃疾。) 概括起来, 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人。35岁, 而立之年, 这样的一个人登上建康赏心亭, 到底在想些什么?今天我们学习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二.自主学习

1. 作者简介

辛弃疾 (1140-1207) , 南宋词人。字幼安, 号稼轩, 历城 (今山东济南) 人。出生时, 山东已为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 不久归南宋, 历任湖北、江西、浙东安抚使等职。任职期间, 采取积极措施, 招集流亡人士, 训练军队, 奖励耕战, 打击贪污豪强, 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 均未被采纳, 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 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饶、铅山一带。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 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 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 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为“苏辛”。

2.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淳熙元年 (1174)

秋。这一年春天, 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得以再返建康 (今南京) 。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 南归已逾十年, 壮志依然难酬, 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 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 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 遂写下了这首抒情词。

3.自读词作

(1) 读准字音:岑簪螺髻脍倩何人

(2) 理解字义:玉簪螺髻吴钩堪脍搵

三.诵读词作

分组完成, 组员每人读一遍, 评价每个人哪句读得好。组内成员相互学习。明确:教师到每个学习小组做引导性朗读指导。

检查展示, 每组读得好的同学比赛, 配乐诵读 (老师为学生们准备了《千层雪》的音乐伴奏) , 评价哪个组获胜。

四.合作探究

1.词的上片重在写景, 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

2. 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请同学们模仿动作并设想自己会在哪种情况下有类似动作, 深刻理解作者感情。

3. 词的下片主要描写历史人物, 这是一种什么表达技巧?作者借以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明确:学生们先自己思考一遍后, 再与组内同学交流, 组长负责把本组的答案整理到纸上, 各组交流展示。

五.比较阅读

面对同样的时事, 爱国诗人陆游又是怎样的情怀, 《诉衷情》 (90页) 与此词在感情上有何相似之处?

明确:都是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感情。

六.结束语

辛弃疾的词不是用笔写成, 而是用刀和剑刻成的。他以一个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的形象留存在历史上和自己的诗词中。辛词比其他文人更深一层的不同, 是他的词不是用墨来写, 而是蘸着血和泪涂抹而成。我们今天读其词, 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 一遍一遍地哭诉, 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报国欲死无战场, 栏杆拍遍悲断肠, 这就是一代爱国词人辛弃疾的真实写照。读诗, 就是读人。要倾情诵读, 用心体会, 切不可用漠然藐视了这些思想, 亵渎了这些灵魂。让我们都来爱诗词, 爱这些高尚的灵魂, 爱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 瑰丽迷人的文化, 爱我们这片生长过无数古圣先贤, 盛开过无数思想之花的沧桑厚重的土地。

现在, 让我们用齐声诵读, 向这位流泪的英雄辛弃疾致敬!

高君卿, 山东省无棣第二高级中学教师。

摘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辛弃疾的名词, 作于淳熙元年 (1174) 秋。这一年春天, 辛弃疾由滁州知府改调江东安抚司参议官, 得以再返建康 (今南京) 。这时他已经三十五岁了, 南归已逾十年, 壮志依然难酬, 胸中充满郁愤之气。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 辛弃疾面对着大好江山, 反而是无限感慨涌上心头, 遂写下了这首抒情词。

篇4: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赏析】

该词,上片大段写景:由水写到山,由无情之景写到有情之景,很有层次。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是作者在赏心亭上所见的景色。楚天千里,辽远空阔,秋色无边无际。大江流向天边,也不知何处是它的尽头。遥远天际,天水交融,气象阔大,笔力遒劲。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是写山。“遥岑”即远山。举目远眺,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有的很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景色是美景,但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和愤恨。人心中有愁有恨,虽见壮美的远山,但愁却有增无减,仿佛是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词篇因此而生动。

“落日楼头”六句意思是说,夕阳快要西沉,孤雁的声声哀鸣不时传到赏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对远在北方的故乡的思念。他看着腰间空自佩戴的宝刀,悲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栏杆,可是又有谁能领会他这时的心情呢?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是直抒胸臆,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是吴地所造的钩形刀)。“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第二个动作“栏杆拍遍”。栏杆拍遍是胸中有说不出来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用在这里,就把作者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宛然显现在读者面前。“无人会,登临意”,慨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没有人是他的知音。

上片写景抒情,下片则是直接言志。下片的词句,分四层意思:“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现在深秋时令又到了,连大雁都知道寻踪飞回旧地,何况我这个漂泊江南的游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还在金人统治之下,南宋朝廷却偏安一隅,自己想回到故乡,又谈何容易!“尽西风、季鹰归未?”既写了有家难归的乡思,又抒发了对金人、对南宋朝廷的激愤,确实收到了一石三鸟的效果。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刘郎,指三国时刘备,这里泛指有大志之人。这二层的大意是说,既不学为吃鲈鱼脍而还乡的张季鹰,也不学求田问舍的许汜。作者登临远望,望故土而生情,谁无思乡之情?作者自知身为游子,但国势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止一人呢?作者于此是说,我很怀念家乡但却绝不是像张季鹰、许汜一样,我回故乡当是收复河山之时。有此志向,但语中含蓄,“归未”一词可知,于是自然引出下一层。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所忧惧的,只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夙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整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

接着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己,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

该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百读不厌。

篇5: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教学目标】

1、感悟辛弃疾词的豪放风格,体会诗人的情感。

2、体会景色和典故中所蕴涵的深层含义,探索作品的丰富意蕴,理解词人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愤心情。

3、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

【教学重点】

1、反复诵读,感受诗词韵味,品味诗词语言。

2、明确诗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悲苦心情。

【教学难点】

1、学习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和用典的写法。

2、体会词人情感,并感受其形象。

【教学方法】

倾情诵读,整体感知,析句品词,体会情感,品味语言的方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学生预习,了解作者相关知识,熟读本词,查找典故资料。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位青年,他既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张子房,也不是“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关云长,更不是“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岳鹏举,但这个人却能够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长驱直入拥有5万多精兵的敌营,活捉了杀死自己首领的叛徒,然后风驰电掣扬长而去。此人英武过人,智略同样超群,当时就有人称他为“隆中诸葛”。他所创的飞虎军,虽为地方武装,但可以“雄镇一方”,“谈笑间”能让敌人“樯橹灰飞烟灭”。本来他可以成为勇冠三军、威震四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一代名将,无奈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不过,正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阴”,壮志难酬的他在慷慨悲歌中竟然成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大家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他就是被人称作“人中之杰,词中之龙”(板书)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

11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下面就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上、下阕各写了什么内容?

无人会,登临意 登临所见所感(写景抒情)

登临所想(历史人物)用典抒情

(一)分析词的上片

师:我们先来看词的上片。上片中词人是如何 抒发情感的?

明确:借景抒情

1、那么词中哪些句子是景色描写,他们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色?

明确: 长天、秋水、远山、落日、断鸿

2、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怎样的心绪呢?

教师提示:请大家抓住关键词(学生讨论完成)

明确:(1)词的上片以写景开端,清秋时节,“楚天千里清秋”一句,点出登临的地点、环境、季节。楚天:下面有注释,代指南方的天空。紧扣登临的地点。“楚天千里清秋”,境界壮阔。“水随天去秋无际”,江水悠悠之景。开头两句是实写眼前之景,却蕴蓄着深厚的情。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都知道,“秋”这个意象带有悲的气氛。这一开头就用了两个秋字。并用“秋无际”来加深“千里清秋”之意,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营造了一种“雄浑而不失清丽”的意境。接下来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岑,小而高的山。遥岑:远山。“遥岑远目”这里的目:,作动诃,看的意思。词人看到了什么呢?“玉簪螺髻”。玉簪:玉做的簪子,是古代妇女绾束头发用的器物,状如没有把柄的剑,这儿比喻山峰尖峭。螺髻,古代妇 1

女梳理的一种发型,将头发盘旋成田螺形状。这儿是用来比喻圆形的山岳姿态优美。以玉簪螺髻来比喻远山,既符合远望的特点,也描写出远山的秀丽。“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这三句词,按照今日的语言习惯来说,应是,“远目遥岑,玉簪螺髻,献愁供恨。”这里用的是倒装。在赏心亭上纵目眺望,远处错落有致的峰峦,形态优美,像妇女头上螺旋式的发髻和尖细状的玉簪一样。但这美景只是给词人带来了愁和恨。其实是人心中有仇有恨,所见之远山也似乎是在献愁供恨。词人不说自己的心情不好,而说山的峰峦为自己“献愁供恨”,仿佛峰峦本身就是愁和恨的化身。这里用的是什么手法啊?(学生齐答:移情)对,这一句用的是移情的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了本身不具有感情的远山上,使客观景物带上了主观感情色彩,在写景之中,便显示出自己的悲苦心情。

以上几句,从“楚天”写到“遥岑”,由大入小,由远而近。千里楚天之下,随天而去的秋水之上,是玉簪螺髻似的峰峦,而峰峦为词人“献愁供恨”,所以下面笔锋便转向词人自己,由景及人,由物及我。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三句,是写作者当时的处境。楼,即赏心亭。“落日楼头”是说夕阳斜照在赏心亭上。“断鸿”,失群的孤雁,这里既借雁之哀鸣以渲染环境的凄凉哀怨,也是象征自己飘离失所的身世和孤独寂寞的处境。“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是词人自称。作者在“游子”之前,特别冠上“江南”二字,正是要表达自己孤独无依的处境。从字上面看,这几句是说自己这个从北方来到江南的游子,黄昏时候站在赏心亭上,看到夕阳下落,听到断鸿鸣叫,不禁感到孤独寂寞,内心十分伤感。实际上这几句包含有更深一层的意思。同学们觉得它会包含什么意思?如果你对这几句有自己的理解不妨大胆的讲出来,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同学你来讲一下。是表现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落日”,点明时间是黄昏,一天将尽,“断鸿”,点明季节是秋天,一年将尽。两者都写出时不我待,光阴虚度,未能利用少壮年华而大有作为。同时,词人又以落日隐喻国家形势,半壁江山岌岌可危,又以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立志报国而无所依归。这句本是描写景物,但作者也将“落日”二字暗喻南宋朝廷如日落西山,国势危殆,犹如摇摇欲坠的落日,因而触景生情,黯然种伤神,为国势担忧。这三句是本词的第二个层次,前两句烘托后一句:以突出作者“举世独立”的处境。

这种被压抑的爱国热情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哀,是没有人能够理解的,所以接下去就说:“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吴钩,春秋时吴国出产的一种钩子,用来挂帐子或宝剑的。但旧时的注家认为吴钩是吴国制造的一种弯形宝刀,后来就把吴钩作为宝刀的代名词。我们考试的时候,就按书上的来。李贺《南园》诗中就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无用武之处,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辛弃疾在写给陈亮的《破阵子》词中说“醉里挑灯看剑”,也是这个意思。这里的“把吴钩看了”,则是从另一角度说自己空有宝刀,却派不上用场,不能为国杀敌立功。作者描绘了两个具体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看了”,当看过、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这是第一个动作。辛弃疾一遍又一遍地抚看着宝刀,是怜惜“物不尽其用”。他由物及人,想到自己文韬武略,但无法施展,正如这宝刀被闲置一般。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他便“栏杆拍遍”——第二个动作。拍阑干即是借以发泄难以诉说的满腔悲愤。但是,拍遍了阑干,也还是无人理解自己,如同看罢了吴钩依然无济于事一样。不仅拍,而且拍遍,可见胸中悲愤之深切、强烈。然而,可悲的是,昏聩的南宋朝廷无人能够理解作者的这种心情,“无人会,登临意”六字便是辛弃疾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沉喟叹。

词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侧重于写景,兼写由景物引起无穷的思绪。但“登临意”的具体内容并没有明说,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

在上片中,词人以饱含感情色彩的景物和带有强烈激情的动作抒发内心情感,下片词人又是如何抒发感情的?明确:借典故抒情。

下片是具体申说“无人会”的“登临意”,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历史上的哪些人?各有何特征:

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 谋取私利

刘备 —— 雄才大略

桓温 —— 叹时光流逝

下片十一句,用了三个典故,分四层意思。

1、“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未?”

是第一层意思,这两句照应上片的“江南游子”一句,用了西晋张翰思乡的典故。季鹰是张翰的字。张翰是吴地

人,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而思念故乡的莼菜羹,鲈鱼鲙,于是辞官归家。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是说,家乡的美味让人思念,但现在南北分裂,尽管秋风起了,自己思乡心切,却是有家难归。辛弃疾用此典同张季鹰比较,“季鹰归未?”是用提问语气,既呼应了前面的“游子”,抒发了深挚的乡思,又呼应了“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三句,表明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和复国报仇的愿望,同时也暗中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何况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自己的抱负是要为国立功,不要学张翰辞官回乡!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是第二层意思,也是用了一个典故。东汉末年,有个人叫许汜,去拜访陈登。陈登胸怀豪气,喜欢交结英雄,而许汜见面时,谈的却都是“求田问舍”(买地买房子)的琐屑小事。陈登看不起他,晚上睡觉时,自己睡在大床上,叫许汜睡在下床。许汜很不满,后来他把这件事告诉了刘备。刘备听了后说:“当今天下大乱的时候,你应该忧国忧民,以天下大事为己任,而你却求田问舍。要是碰上我,我将睡在百尺高楼上,叫你睡在地下。”“怕应”二字,是辛弃疾为许汜设想之辞。这三句字面上的意思是,自己如果像许汜那样求田问舍,恐怕应该没脸去见刘备那样才气盖世的英雄。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是第三层意思。“流年”,即时光流逝;“风雨”指国家在风雨飘摇之中。据《世说新语•言语》,桓温北征,经过金城,见自己过去种的柳树已长到几围粗,便感叹地说:“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树已长得这么高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大呢!这三句词包含的意思是:于此时,我心中确实想念故乡,但我不会像张瀚,许汜一样贪图安逸我今日内心是怅恨忧惧的。我所忧惧的是国事飘摇,时光流逝,北伐无期,恢复中原的宿愿不能实现。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三句,是全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层意思。

这种借古人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法我们称之为什么?

——用典。就本词来看,词人用典意在对比,前两个是反例,后两个是正例,正反对比表达了词人的荣辱观、价值观。可见,辛弃疾可谓是用典高手。包括我们学到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是连用了几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表现追慕英雄自己的壮志难酬。

用典的作用:下片三次用典,不仅扩大了词的容量,使词的内蕴更加丰厚,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和年华虚度而功业未成的愁苦郁闷。

4、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倩”是请求。“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这里就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一般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这三句是写辛弃疾自伤抱负不能实现,世无知已,得不到同情与慰藉。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义近而相呼应。英雄无泪,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却黯然流泪,那是因为他的心在滴血呀!

这就是我们这首词的全部内容,我们通过对文章的赏析,看到了一位我们看到了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壮志难酬的诗人。

最后我们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重新读一遍课文:······希望能够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读出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读出词人壮志难酬的痛苦。

作业:背诵这首词

十、板书设计:

上片:景色: 江月、山景、落日、断鸿、游子

动作:看、拍、会、登借景抒情

下片:张翰 —— 乐于归隐

许汜 ——谋取私利运用典故

刘备 —— 雄才大略

篇6: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反思

但就是这样一篇佳作,学生学起来感觉很困难。因为学生无法理解词中运用的典故,学生普遍反映读不懂此词。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我也很无奈,学生读不懂,就无法完成鉴赏,强行让学生进行鉴赏的话,学生也会不知所云,课堂教学势必会进入困境。我思前想后,决定用串讲的方式,一句句地引导。

这是我努力用最有限的资源最古朴的方法进行有效诗词教学的一次尝试。我校是农村薄弱校,条件落后,学生基础不扎实。所以针对这样的实情我进行了如上教学设计。平心而论,这节课有一些令我满意的地方。以“英雄泪”作为本课教学的支点和切入点,达到了省时有效;以诵读贯串整个教学过程,把握了诗词教学的关键;以“情”字渗透整堂课,较好地把握了词人形象、挖掘了词人丰富情感、明确了抒情方法、感知了辛词词风;通过为辛弃疾画像等措施较好地培养了学生联想想象能力;通过赏读环节的处理,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对课文难点的解决,以学生体验参悟为主。

首先,我让学生找出词中所选择的竟象,理解这些意象的意义,作者选择这些意象的目的是什么,“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景物描写又牵动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上片中作者运用的几个动词,看、拍、会、登,让学生明白,此时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动。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语言来渲染,而是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再者,根据下片中的典故,进一步让学生找出作者写了哪些历史人物及历史事件,他写这些历史人物的用意是什么?

篇7:《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译文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吟诵探究教学设计

学校:景泰县第二中学 授课教师:张正燕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人论世,回顾辛弃疾生平及其词的思想内容,熟悉本词的创作背景。

2、熟悉内容,领略辛弃疾的豪放词风;吟咏诗意,通过诵读感受作品主旨。过程与方法

1、有层次诵读,赏读作品,通过吟诵加深内容的理解。

2、解读典故,把握作者深沉的情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辛弃疾深沉的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恨。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能力,对诗歌的情感内容的把握有一定基础。学生已经很熟悉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对上片的景中情,能够领悟,通过朗读、吟诵加深理解。词的下片涉及到典故,在熟悉典故的基础上探究词人情感,并通过吟诵强调重点。本节课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欣赏、感悟以及运用已学的吟诵方法解决实际鉴赏问题的平台。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多重诵读,感受诗歌的韵味。

2、教学难点

理解词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力挽河山 浩气贯日月 空余英雄心一颗

名垂宇宙 文光射斗牛 剩有悲壮词千篇

——臧克家题“济南辛稼轩纪念馆”楹联

二、作者与背景。

1、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其词多数抒写恢复疆土的豪情壮志,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以及壮志难酬的忧愤。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现存词60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继承和发展了苏词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了顶峰。开拓了词的境界,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豪放之余又不拘一格,明快、清丽、妩媚兼有俚俗幽默之调。

2、《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作于淳熙元年(1174)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这时,他自江东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却一直没有受到

朝廷的重用。朝廷只给他一些地方官当,不让他带兵去抗金复国。在这种境遇下他深感压抑,内心充满了愤懑不平。当为了消愁解闷而登上赏心亭时,面对这大好河山,感慨万千,遂写下这首千古名作。

三、赏读作品,理解内容。

1、读准字音,读顺语句

①初读 ②听读 ③齐读

3、理解内容 读出意境

上片赏析:(逐句分析赏读,贯穿诵读、吟诵)

①作者在赏心亭上看到了哪些触动自己心弦的意象?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江天:天高水长,浩渺寥廓,壮阔雄浑,空寂苍茫。远山:比喻,清秀之美。移情入景,满怀愁恨。

落日:暗喻南宋国势衰颓,也表达了作者的愁苦悲凉心情。断鸿:失群的孤雁,比喻自己因飘零的身世和悲苦和孤寂的心情。②作者用了哪几个动作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

看:“吴钩”本是战场杀敌之锐器,现在却闲置身旁,烘托词人空有满腔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

拍:“栏杆拍遍”是胸中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借拍打栏杆来发泄,雄心壮志无处施展的急切悲愤的情态。

登:“无人会、登临意”感叹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人是知己。链接:背景链接:写这首词时距离他二十三岁自江北率领人马来到南宋已有十多年了,这期间,他上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和宰相虞允文的《九议》都未受到采纳。同时,由于他有着几种特殊的身份,使得朝廷对他不能信任:

一、他是仕金官员的后代;

二、他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

三、他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这些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辛弃疾南渡归宋的十余年,一直未受到朝廷重用。

小结:上片借景抒情,绘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漂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感受共鸣,读出情感。

下片赏析:(分组讨论,探究主旨)

①与上片相比,词的下片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那么词人写到了哪些人和哪些事呢?根据典故谈谈词人有哪些“登临意”? “尽西风,季鹰归未?

”张翰见秋风起而思故乡吴中莼羹鲈脍的故事。这是一个反面典故。作者用张翰乐于归隐典故,表明自己不愿像张翰那样弃官还乡归隐田园,而是要积极收复北方。“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许汜谋取私利。出自《三国志‧魏志‧陈登传》,是刘备责备许汜求田问舍,不能忧国忘家的故事。这是一个正反两面典故,刘备是正面,许汜是反面。用许汜谋取私利和刘备雄才大略典故,意在表明尽管自己不被朝廷所用,但也决不会像许汜那样去经营个人的舒适生活,而要像刘备那样胸怀雄心壮志,决战疆场。“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桓温慨叹时光流逝。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篇,是桓温经金城见所种柳树而叹年华流逝的故事。这是一个正面典故。用桓温慨叹时光流逝典故,表现了词人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愤慨和苦痛

②“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英雄无泪只是未到伤心处,辛弃疾黯然流泪是因为心在滴血,词人为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贪逸而落泪,为自己飘零失所年华流逝而落泪,为壮志难酬又无人理会而落泪,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之泪而是有志难酬的英雄之泪

小结:下片借典言志,三个典故,一句慨叹,表达了丰富而复杂的情感内涵,体现了稼轩词擅长用典、“以文为词”的特色。③分享对作品的感悟。

四、课堂小结。

1、从诗句中,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心中的郁结在他的慷慨悲歌中最终成为了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我们仰慕他的诗词,更应该学习他立志报国的豪情,也许悲剧式的英雄才能给为后人留下更多的精神财富吧。

2、入情入景 读出美感 再读体会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全词。

2、阅读梁衡《把栏杆拍遍》,写感悟300字。

六、板书设计:

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上片:

江天、山景、落日、断鸿

借景抒情

看、拍、登

下片:

张翰、许汜、刘备、桓温

篇8:《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原文及译文

休说鲈鱼堪脍, 尽西风, 季鹰归未?求田问舍, 怕应羞见, 刘郎才气。可惜流年, 忧愁风雨, 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 红巾翠袖, 英雄泪!

这首词大约写于淳熙元年 (1174年) , 词的上片借景抒情:“把吴钩看了, 栏杆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写出了没有人了解他雄心壮志的苦闷。词的下片借归典抒怀:他决不愿学晋代的张翰为了贪恋家乡鲈全味美就想归隐, 更鄙视像三国时的许汜专为个人打算而不管国家大事。只可惜时光流逝, 恢复中原却是无望, 他的忧国心情也一天深似一天。词中深刻地表达了他的这种悲愤情绪。下片连用三个典故, 正反两面见意, 用张翰之典, 既有故乡难归之慨叹, 也有不忍置国事不顾而隐居的责任感, 这正是作者性格的两个重要方面。许汜之典, 对那些只知购田买房, 自私自利的官员表示极大的鄙夷之情。结尾六句抒发举世皆浊我独醒, 世无知己之深慨, 与上片“无人会, 登临意”遥相呼应, 章法谨严。

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沉雄豪壮, 是稼轩词风的典型代表。作者此时已35岁左右, 南归八九年不被重用, 做一建康通判而已, 值此登临周览之际, 面对如画江山和英雄人物, 壮志豪情被激发的同时写尽英雄失路之感, 理想与现实的激烈冲突为他的词构筑了悲壮的基调, 难怪后人评价此词“豪情浓情, 一时并集, 如闻垓下歌”。其抒情艺术浅析如下:

景中寓情, 曲折委婉

“楚天”二句写词人登高望远, 一目千里, 极写秋色无边、江天辽阔, 意境旷远。看似纯客观的景物描写, 但联系时代背景, 南宋朝廷偏安一隅不思收复失地, 作者身居闲职报国无门。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清”字蕴藉了诗人满怀的凄苦清冷之情, 水天茫茫无际寄寓了诗人无尽的愁苦之绪。

移情于景, 情由景生

“遥岑”三句是写山。举目远眺, 那一层层、一叠叠的远山, 有的像美人头上插戴的玉簪, 有的像美人头上螺旋形的发髻, 景色虽美只能引起词人的忧愁愤恨。人心中有愁有恨, 虽见壮美的远山, 愁却有增无减, 仿佛远山在“献愁供恨”。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 词因此而生动。至于愁恨为何, 词中没有正面交代, 但结合登临情景可以意会。

“落日楼头”三句仍是写景, 但无一语不是抒情。“落日”, 本常见之景, 辛弃疾用来喻南宋衰颓国势;“断鸿”, 是失群孤雁, 辛弃疾用以自喻。辛弃疾渡江南归, 原以宋朝为故国, 以江南为家乡。可南宋统冶者根本无北上收失地之意, 也不把他看作自己人, 一直对他猜忌排挤, 致使辛弃疾觉得自己在江南真的成了游子了。

动作传情, 淋漓尽致

“把吴钩看了”三句不直接用语言来渲染, 而是先选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动作, 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报国无路、壮志难酬的悲愤。

第一个动作是“把吴钩看了”。“吴钩”本是在战场上杀敌的兵器, 现在却闲置身旁, 只作赏玩。这就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无用武之地的苦闷烘托出来了。

第二个动作“栏干拍遍”。胸中有说不出的抑郁苦闷之气, 借拍打栏干发泄。那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压抑感力透纸背, 呼之欲出。特别是一“拍”字更一字千钧, 那难以自控的沸腾热血、爱国情感及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愤恨, 全都凝聚在了“拍”字上。但是一句“栏杆拍遍”形象地表现出他像屈原那样仰望苍天, 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 他临江水, 望长安, 登危楼, 拍栏杆, 只能热泪横流。有多少帝王的玉砌雕栏都在历史的风雨中灰飞烟灭, 而他, 血和泪抹成的剑仍铿锵作响, 走近他的词, 每每会让人感到剑气逼人, 未曾开剑匣便隐隐听到龙吟般的铮铮剑鸣。不敢再轻易登上那落日楼头, 栏杆拍便亦枉然。只有“天凉好个秋”。

妙用典故, 婉曲达意

“休说”句反用西晋时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家辞官的典故, 抒发了抗金复国的雄心壮志。“求田”三句用了三国时许汜的典故, 暗寓对妥协苟安的投降派人物的鄙视。“可惜”三句用晋朝桓温的典故, 表达了宝贵时光如流水一样过去, 人已衰老, 而祖国仍处在风雨飘摇之中, 自己杀敌复国的壮志不能实现的无奈与悲愤。

直抒胸臆, 一吐为快

“无人会, 登临意”及“倩何人”三句直抒胸臆, 抒发了词人率军南投后报国无望, 12年白白度过, 自己空有恢复中原的抱负而南宋统治集团中却无知音, 得不到同情与慰藉的深切悲苦之情。

篇9:《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课堂实录

1赏析词中的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探究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2诵读感悟辛词的豪放风格,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赏析词中的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探究作者情感和作品意蕴。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表演法

【课前准备】

了解作者,熟读本词,查找典故资料。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出身行伍,以武起事,以文成业”。他曾率领区区50几个士兵勇闯敌营,活捉了为金人效力的叛徒张安国,然后扬长而去;他曾谋略超群、创立了地方武装镇守一方;他一生备受排挤、屡遭贬谪,有心杀贼,却无路请缨,只能在慷慨悲歌中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爱憎情感,最终成为南宋词坛上最耀眼的一颗明星。他就是——

生:辛弃疾。

师:对,他就是“眼光有棱,足以照映一世之豪;背胛有负,足以荷载四国之重”的豪放派代表词人辛弃疾,正如梁衡先生所说:“积北宋南宋三百年的历史,才出了一个辛弃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一首词——《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赏析词中的景物描写以及所引典故,从而探究作者的思想情感,体会作品的意蕴。

师:首先我们先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朗读一下这首词。其他同学认真听。

生1:朗读《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师:读得非常流利,我们似乎能感觉到一种淡淡的悲哀之情。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首词,体会辛词独特的情感韵味。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做过预习,并且通过初读诗词,我们知道这首词的上片以写景为主,下片主要以言志为主。在赏析过程中,我们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问题来展开,那么请同学们来思考第一个问题:这首词的上片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注意,在诗词鉴赏中,涉及景物描写的,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分析:作品中主要写了什么景物;这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是用什么手法表现出来的?最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师:谁能结合老师的建议,来分析一下开头两句“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生2:写了天,写了水。

师:某某某说写了天,荆楚大地,天高地远;写了水,秦淮之水,静静东流,最终流入水天相接之处。那么这里的天、这里的水是在怎样背景下的呢?

生2:是秋季里的天和秋季里的水。

师:对,天也好,水也好,最终都融入到一片茫茫的秋色中。词人在词中用“千里”、“清”、“无际”来修饰“秋”,这样写出了天和水的什么特点呢?

生2:壮阔。”

师:好。天高地远,一片凄清悲凉的景象;秋水悠悠,一望无际。在“秋”的背景下,写出了天和水壮阔辽远的特点。除此之外,作者还写了什么景物呢?

生2:山,也就是“遥岑”。赏心亭周围的山非常美,因为作者说那是“玉簪螺髻”。

师:山非常的美,像妇女头上戴着的簪子和盘着的发髻一样,既写出了山的陡峭,也写出了山姿态的优美。那么作者面对这样美丽的远山时,心情怎么样呢?

生2:作者心情不好。

师:为什么这样说?

生2:作者说献愁供恨。既然他看到的是“愁”和“恨”,就是说明作者的心情不是很好。

师:他说得很好。作者站在赏心亭上,极目远眺,看到玉簪螺髻似的远山,但是这山并没有给自己带来情感上的愉悦,反而给自己带来的是“愁”是“恨”,那么这“愁”和“恨”是谁的呢?

生2:是作者的。

师:“愁”和“恨”是作者的,但作者却将这“愁”“恨”说成山给自己带来的,他将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了不具备情感的客观事物身上,借此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情。

师:以上几句,从“楚天”、“秋水”写到带来“愁”和“恨”的“遥岑”,一望无际的楚天之下,悠悠东流的秋水之上,是玉簪螺髻似的山峦,它们为词人带来一丝忧愁,所以下面笔锋便由景及人、由物及我,转向词人自己。

师:那么第二个问题就随之出现了:词人是以怎样的形象展现在作品中的呢?

生3:他是一个游子。

师:好,他抓住了一个关键词——游子。“游子”是什么意思呢?

生3:“游子”,离家远游的人,是词人自称。

师:作者在“游子”前加了一个修饰词“江南”,你怎样理解“江南游子”呢?

生3:辛弃疾本是山东济南人,现在在建康,虽身在江南,却非常思念家乡,所以他很孤独,无依无靠。而且他始终认为自己是大宋子民,北宋败了,投奔到南宋,可是南宋统治集团不把辛弃疾看作自己人。对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挤的态度——招之则来,挥之即去,致使辛弃疾觉得他在江南真的无依无靠。

师:所以内心酸楚、悲哀之情就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了,那么这个“江南游子”出现在怎样的背景中呢?

生3: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作者看到的是夕阳西下的情景,听的是离群大雁的哀鸣声。

师:在这样的背景下,词人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自己这个从北方来到江南的游子,黄昏时候站在赏心亭上,看到夕阳下落,听到断鸿鸣叫,不禁感到孤独寂寞,内心十分伤感。那么请大家结合着“落日”、“断鸿”这两个意象,探讨一下这一句还有没有其他的含义呢?现在请大家四个人一组,分组讨论。(学生四人一组,分组讨论)

生3:词人以“落日”隐喻国家形势,半壁江山岌岌可危。

好:这个观点挖得很深。刘长卿在《清明后登城眺望》中曾写到“长安何处是,遥指夕阳边。”“落日”、“夕阳”、“残阳”等词语在古诗词中经常用来比喻国势,而且还是衰颓的国势,唐末释虚中就曾说“残阳落日,比乱国也。”落日象征着宋朝那岌岌可危的形势,在这样的背景下,“断鸿”该怎样理解呢?

生3:以断鸿暗示自己如失群的孤雁,立志报国而无所依归。

师:好,不仅是“孤雁”,而且还是“失群”的孤雁。辛弃疾想要报国,无奈南宋朝廷不把他当做自己人。这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作于辛弃疾在建康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时。他二十三岁来到南宋,到写作这首词时已经过了十多年了。这期间,他曾多次上书,如给宋孝宗的《美芹十论》,给宰相虞允文的《九议》,结果都未被采纳。同时,朝廷对他不信任,因为辛弃疾的祖父辛赞曾经在金朝为官;辛弃疾本人曾参加过农民起义军;同时他也是个意志坚决的主战派。辛弃疾的这三重身份,都触犯了当权者的忌讳。所以,辛弃疾南渡归宋的十余年,一直未受到朝廷重用。他在南宋朝廷找不到知己,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这里的“断鸿”在词中表达了孤掌难鸣、想要报国无奈形单影只无所依归的感情,所以他是“失群”的。词人站在赏心亭上,想到国势危殆,犹如摇摇欲坠的落日,因而触景生情,黯然神伤。词人用“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来烘托后一句“江南游子”,以突出作者异常孤单的处境。

师:那么词人的这种“举世独立”的悲伤之情是如何宣泄出来的呢?

生4:通过动作来表达。

师:哪些动词呢?

生4:看、拍。

师:怎么来理解“看了”、“拍遍”呢?

生4:“看了”,把吴钩看了一下,“拍”表明作者内心充满怒气,于是便使劲拍栏杆。不仅“拍”,而且“拍遍”,表明作者内心极其愤怒,把所有的栏杆都拍了一遍,表明愤怒之情的强烈。

师:好,他在分析过程中,能够抓住动作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这很好。但前一个动词“看”这里我们需要再补充一下。“看了”,当看过、看完讲,实际上包含着看了又看的意思,这是第一个动作。辛弃疾一遍又一遍地抚看着宝刀,是怜惜“物不尽其用”。吴钩是宝刀的代名词。李贺《南园》诗中就有“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句子。“吴钩”,本应在战场上杀敌,但现在却闲置身旁,只作赏玩之用,把作者虽有沙场立功的雄心壮志,却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出来了。他由物及人,想到我辛弃疾虽有满腹文韬武略,但无法施展,正如这宝刀被闲置一般。胸中之苦闷需要发泄,于是,他便“栏杆拍遍”。

师:大家想想,除了这两个动词之外,还有没其他的动词呢?

生5:还有一个“登”字。

师:嗯。作者是为了消愁解闷才登上赏心亭的。无奈赏心亭上并不赏心,山水之景反而让词人心情变得更加沉重,因此他通过一次又一次地抚摸吴钩、拍遍一根根栏杆来把自己的苦闷之情表现出来。可是即便如此,作者的情感得到别人的理解了吗?

生6:没有。因为词人写到“无人会,登临意。”

师:所以这六字便是辛弃疾为“世无知音”发出的深深的哀叹。我们来总结一下上片:俗话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开篇写景,这些景色描写又牵动了词人的心绪,上片即景抒情,表现爱国忠心无人理解的痛苦。(板书:上片:江景、山景、游子、行为——借景抒情)

师:作者并没有说是什么原因使得远山给他带来“愁”和“恨”,“愁”的是什么?“恨”的是什么?我们却不知道。“登临意”的具体内容我们一无所知,于是词的下片就扣着“登临意”三字去展开抒情和议论。这也是我们本节课的第三个问题,即作者的内心究竟有着怎么样的复杂情感?

那我们接下来就分析一下下片。下片十一句,用了四个典故,请同学们说说,这些典故原来的意义是什么?

生6:(学生回答典故略)

师:好,那么这些典故中的主人公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呢?你能否用几个字分别来概括。

生6:张翰——辞官归隐;许汜——谋取私利;刘备——雄才大略;桓温——时光流逝。

师:他的概括力很强,那么你能不能说说,作者在这里引用这些典故有哪些用意呢?注意,在诗文鉴赏中,涉及典故的我们不仅要知道典故的原意是什么,更要知道作者引用这些典故有哪些用意。这也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

生6:第一个是要抒发深挚的乡思。

师:好,他看到了辛弃疾和张翰之间共同的身份特点,即游子,点出了思乡这种情感。除此之外呢?作者登高远望,看到了缭绕的群山,想到了远处的家乡。但家乡怎样呢?

生6:处于金人的占领下。

师:所以此句又表达了对异族入侵的仇恨。但领土被入侵了,我们收复失地不就得了吗?

生6:但南宋统治者并不想也不愿去收复失地。

师:所以作者在这里还表达了什么情感呢?

生6:想要复国报仇的愿望,同时也暗中流露出对南宋朝廷不思复国的激愤。

师:所以,对于辛弃疾来说,在国难当头的时候,自己的抱负是要为国立功,张翰的做法对自己来说是不可取的。那么第二个典故有什么用意呢?

生6:辛弃疾用此典是进一步申明自己回家乡,既不是像张季鹰为了吃鲈鱼,也不像许汜是为了求田问舍。他不会像许汜那样自私自利,而是要像刘备那样胸怀天下,为国为民。

师:这个典故相对来说更容易理解些。那么第三个典故呢?

生6:作者想要表明他的内心是十分忧虑的。担心国事飘摇,时光流逝。

师:为什么呢?

生6:因为作者年纪日益增大,他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复失地,回到家乡。

师:对于辛弃疾来说,此刻他站在赏心亭上,目光顺着秦淮之水向远处望去。层峦叠嶂的远处,中国的北方正处于金人统治之下,虽然看不到家乡,但他知道处于金人铁蹄之下的人民生活在怎样的一种状态中。可无奈统治者并不理解他、信任他、重用他,所以对于作者来说恢复中原的宿愿不知何时才能实现;况且年岁渐增,恐再闲置便再无力为国效命疆场了。这几句也是整首词的核心。到这里,作者的感情经过层层推进已经发展到最高潮。(板书:下片:张翰、许汜、刘备、桓温——借典言志)

师:下片与上片相比,描写的对象变成了历史人物,他们有正例也有反例,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这样写不仅使词的内蕴更加丰厚,更重要的是作者借古抒怀,表达了自己想要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却无奈年华虚度而功业未成的苦闷之情。

师:好!最后一个问题,词人的这种情感有人理解吗?你如何理解词的最后一句呢?

生:他的这种情感没有人理解。“倩”是请求。既然是问句,就表明了词人的情感是无人理解的。

师:好,他把握得非常到位。这么复杂和深刻的情感没有人能够理解。“红巾翠袖”是少女的装束,是少女的代名词。在宋代有一种文化叫“歌伎文化”,游宴娱乐的场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助酒。这些女子一般是起到祝酒、劝酒的作用,而且能够给予落魄中的客人以精神上的安慰,鼓励他们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恢复斗志。但对于辛弃疾来说,不但政治上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而且连这样的红颜知己也没有,得不到同情安慰,更可悲的是连一个中间传话的人也没有。由此可见,作者孤独到了极点。这与上片“无人会、登临意”相呼应。我们常说“英雄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辛弃疾纵目远观却黯然流泪,内心都是为国为民的担忧而流下来的热血。所以这首词表达了词人的爱国之情和不遇之愁。

师:(全诗总结)这首词立意高远、意境开阔,令我们游目骋怀,它是辛词名作之一,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艺术形式上也非常完美,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最后我们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再重新读一遍课文。(齐读课文)

师:好,大家不仅读出了气势,更读出了辛词悲愤的味道,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很多同学对辛弃疾产生了兴趣。法国著名学者帕斯卡说过:“人类所有的才能之中与神最相近的就是想象力”。课前请同学们查阅一些资料,结合本词写一个小的课本剧,想象你们自己就是辛弃疾,我们从大家的优秀作品中甄选出一篇,为大家表演出来。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脚步一同登临赏心亭,一吐胸中的块垒。有请我们的演员。

生8等:课本剧表演。(见附录)

师:感谢我们几位同学给大家带来的精彩表演,从他们的表演中我们仿佛能够看到千里清秋的悲凉、江南游子的孤独和栏杆拍遍的愤怒,一位伟岸的忧国忧民的词人形象浮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再一次把掌声送给我们的同学,感谢他们的激情表演。那么课下请大家阅读《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作,从人生态度的角度,深入感受辛弃疾和苏轼词作的不同魅力。

【板书设计】

上片:景色:江景、山景、游子、行为

下片:言志:张翰、许汜、刘备、桓温爱国之情不遇之愁

【教学反思】

对词内容的分析是本节课的基础,对本词的分析按照景物描写——词人形象——情感表达——情感归宿这样几个问题来展开,其中第三个问题(对词人复杂情感的分析)是本节课的重点。但为了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前笔者给学生发了几份材料,一是辛弃疾的有关词作;二是徐南铁的《郁孤台之魂》;三梁衡的《把栏杆拍遍》,然后请学生借阅相关书籍并参考材料,将词作改写成一个课本剧,结果学生的创作热情很高,有的改写成课本剧,有的写成了歌词,最终结合讲课需要选择了学生创作的课本剧。学生又进行了后期的配乐、安排服装道具等工作,并进行了排演。整堂课下来,学生的思路能够跟着老师走,分析过程也比较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虽然课前进行了预习,但因为全词需要分析,所以过程显得比较仓促,有些重要的点没有进一步深入,比如讨论“落日”、“断鸿”意象时,有的学生还说出了“落日”代表时间匆匆流逝,所以导致这个地方一笔带过。另外,学生的课本剧虽然获得好评,但由于时间限制,人物表现不是很充分。所以虽然表演的方式很好,但更需要兼顾学生的学习过程,重点的地方还是要有所突出。

附学生创作的课本剧:

旁白:秋风瑟瑟,江水东去。辛弃疾独自站在赏心亭上,远眺被烟云挡住的北方群山。

他长叹一口气,席地盘腿而坐,把挂在腰间的宝刀取下置于双腿之上。先是轻抚刀柄,顺着绣龙纹一直捋到刀尖,一双深邃的眼睛,仿佛透过了天地看到了整个世界;慢慢地他又站起身,注视着远方,一面低吟着《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青山欲共高人语,联翩万马来无数。烟雨却低头,望来终不来。人言头上发,总向愁中白。拍手笑沙鸥,一身都是愁。

这时,妻子范氏,穿戴着朴素的一袭襦衣。她双手捧着茶杯,极静地走到辛弃疾身旁。

[女]:如此青山美景,夫君,却为何来“一身的愁”?

[辛]:只是叹气,沉默不语

[女]:望向亭外,不知北方战事如何,夫君还在为此事担忧吗?

[辛]:是啊。眼下金国兵犯我大宋北界,占我汴京,害我人民。我身在南方,心有余而力不足啊。虞老先生日夜奔忙操劳而死,当今圣上更加失去了对金作战的信心,北伐之事不再提起。朝廷里人人灰心丧气,但大宋像我一样壮志凌云渴望报国戍边的人不在少数,可却都被朝廷的种种举措寒了心。唉……

(辛弃疾将刀一手托起,一手再三抚摸,突然一下劈在亭子的护栏上。范氏被这突如其来的一下吓了一跳,辛正要拂袖而去)范氏低声问道:

[女]:你的志向可还在?

(辛听此句后,愣住了半晌。嘴里发出略干涩的声音。)

[辛]:当然在。可我如今落魄似街边的乞丐,还从何谈起壮志报国。想当年东汉乱世,刘玄德领天下之仁义,欲复汉王朝之盛景。东征西战,破敌无数。其左右更有翼德、云长、孔明等贤能之辈。再观吾辈,且不提天下黎民疲于战争之苦。就算有人要领兵出征,朝中佞臣一定会极力阻拦。当年我大宋迁往临安初年,尚有岳帅总领朝中重兵。可奸臣秦桧却内通外敌,加害于他。

(辛弃疾讲到此处,不禁泪成两行而下,拂袖拭泪,那女子静静站在身旁,手抚辛弃疾肩膀安慰道)

[女]:也可以做像西晋张翰一样的人物啊,放荡不羁,不守礼法约束不也是很自在的一种生活方式吗。

[辛]:不!安逸的生活无法平复我心中的亡国之痛!可惜时间飞逝,转眼我已经是而立之年,却只在这建康弹丸之地当一个小小的通判!(极其愤怒的将茶杯摔在地下)个人的安危我早已是抛之脑后,我一腔热血愿为江山社稷抛洒!

(辛又是长叹一声,转过身来,再次目视远方,良久回过神来,作流泪状)

[女]: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无言的擦泪动作。二人慢慢退下,边退边诵)。

远处传来一阵吟诵: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上一篇:慰问环卫工发言稿下一篇:美容院圣诞元旦发给顾客短信